规范治疗?战胜乙肝(共8篇)
规范治疗?战胜乙肝 篇1
慢性乙肝由于病毒不断在体内复制而引起疾病复发, 临床上具有病程长、疗效差、患者药物等治疗依从性低的特点[1]。目前国内外尚未有特效药能彻底清除乙肝病毒, 因此需要进行长疗程治疗, 治疗过程中患者治疗依从性对疗效具有重要的作用[2]。有报道称[3], 患者缺乏遵医行为, 轻信虚假广告擅自停药、换药导致病情反复甚至出现恶化, 是慢性乙肝患者有效进行抗病毒治疗的重要障碍[4]。为了提高慢性乙肝患者治疗依从性, 提高疗效, 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我们采取了规范化健康教育对慢性乙肝患者进行干预,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8月—2014年8月期间我科收治的122例乙肝患者, 所有患者均符合2000年全国传染病学术会议修订的乙肝诊断标准, 均为自愿加入, 思维清晰。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 治疗组62例, 男38例, 女24例, 年龄15岁~61岁, 平均年龄 (38.4±6.8) 岁;对照组60例, 男34例, 女26例, 年龄16岁~60岁, 平均年龄 (36.9±6.6) 岁。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史、文化层次、社会背景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调查量表
对治疗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按照自行设计的《慢性乙肝相关知识以及治疗依从性问卷》进行调查分析, 12项相关知识调查内容为简要病史、临床症状、药物治疗、疾病康复、饮食情况、传播途径、消毒隔离方法、是否酗酒、是否吸烟、定期检测指标意义、遵医行为意义、健康保健意义。从治疗规范、遵医服药、饮食习惯、生活规律、心态放松、戒烟戒酒、健康保健、定期复查8个方面进行治疗依从性评价。入组调查的122例慢性乙肝患者问卷回收率达到100%。
1.2.2 健康教育方法
对照组, 采取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 无系统、无时间限制、分散式口头零散教育方式。治疗组采用规范化健康教育, 结合患者的病情以及健康需求等制定个体化的健康教育指南, 健康教育内容包括了乙肝的基础知识、临床症状、预防方法、药物治疗、定期检测指标及意义、酗酒等不良嗜好的危害以及遵医行为的意义等内容。并建立详细的个人档案, 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史、用药史、学历、家庭背景、职业、家庭住址、联系方式等内容, 并安排经过规范化健康教育培训的专职护士进行跟踪服务, 了解患者遵医用药以及生活方式情况, 督促患者正规用药、定期检查等, 随时回答患者健康咨询内容。
1.2.3 疗效评价
发放《慢性乙肝相关知识以及治疗依从性问卷》调查表, 对简要病史、临床症状、药物治疗、疾病康复、饮食情况、传播途径、消毒隔离方法、是否酗酒、是否吸烟、定期检测指标意义、遵医行为意义、健康保健意义12个问题进行提问。每个题目1分, 共12分, 得分在7分及以上为认知, 认知率为认知人数/总人数×100%。患者治疗依从性分为依从、部分依从、不依从, 针对治疗规范、遵医服药、饮食习惯、生活规律、心态放松、戒烟戒酒、健康保健、定期复查8个项目进行评价, 遵从项目≥6分为依从, 遵从项目≤2分为不依从, 介于之间的为部分依从。总依从率为 (依从数+部分依从数) /总例数×100%。
1.3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u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健康教育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乙肝知识认知评分均明显高于健康教育前 (P<0.05) , 同时健康教育后治疗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见表1。
2 组健康教育后认知率相对于教育前均差异显著 (P<0.05) , 且健康教育后治疗组认知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见表2。
治疗组在经过规范化健康教育之后治疗依从率为93.55%,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33%, 差异显著 (P<0.05) 。见表3。
3讨论
规范化健康教育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 使患者自愿地选择健康的行为以及生活方式, 尽量避免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 从而预防疾病, 促进自身健康。传统的健康教育往往缺乏规范性、连贯性、系统性, 基本流于形式。而规范化健康教育能按照患者自身疾病状况, 按需制定个体化的健康教育指南, 在内容、方式、方法上规范护理人员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本文结果显示, 通过对患者实施规范化健康教育后, 不但提高了患者对慢性乙肝的认知评分和认知率, 同时也提高了患者治疗依从性, 与行传统健康教育的78.33%的依从率相比, 规范化健康教育组达到了93.55%。治疗组患者对自身疾病知识的认知有利于提高治疗依从性。
规范化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对乙肝知识的认知评分和认知率, 并且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尤其是药物治疗的依从性, 严格的遵医行为有助于治疗的开展并达到预期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 探讨规范化健康教育对慢性乙肝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2013年8月—2014年8月期间我科收治的122例乙肝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 采用规范化健康教育方法;对照组60例, 采用传统教育方法。对2组患者疾病认知以及治疗依从性进行比较。结果 经过健康教育后治疗组的乙肝知识认知评分为 (9.43±2.16) 分,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5.45±1.43) 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组的乙肝知识认知率达到82.26%,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3.3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组的治疗依从率为93.55%,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3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规范化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对乙肝知识的认知水平, 并且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有助于治疗的开展并达到预期效果。
关键词:慢性乙肝,规范化,健康教育,治疗依从性
参考文献
[1]凌美, 武谦虎.慢性乙肝患者用药依从性影响因素及干预对策[J].基层医学论坛, 2009, 13 (31) :1042.
[2]李九群, 王凤卿.规范化健康教育对慢性乙肝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0, 29 (8) :1148-1150.
[3]陈超.提高慢性乙肝病人的治疗依从性是肝病医师的职责之一[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09, 7 (7) :187.
[4]喻美贞, 帅再亮, 余桂珍.健康教育对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依从性的研究[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7, 24 (5) :18-19.
破解“乙肝歧视”需立法规范 篇2
实际上,这些学生均属于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肝功能正常,日常接触不会传染,也不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然而,校方仍坚决拒绝这些学生入学。显然,校方的做法属于典型的“乙肝歧视”。虽然74名学生最终获得了胜诉,但却拖了14个月之久,他们受到的伤害和损失的学业是无法弥补的。如何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减少社会对乙肝患者的歧视,是我们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其实,同样的问题在其他高校也曾发生过,却有截然不同的结果。2004年,广东水利电力学院对全院3000多名学生进行了一次全面体检,结果有203人被查出得了“大三阳”。消息传出,学生家长忧心忡忡,认为学校应劝退这些学生或令其休学。然而,校方最终并没有让这203名学生退学。校方认为,学生在入学时都进行了严格的体检,并注射了乙肝疫苗,只要是健康学生,在注射疫苗后都会存在抗体,这样即便与“大三阳”学生住在一起,也不会被轻易传染。同时学校对203名“大三阳”患者进行了特别登记,及时跟进。每年体检结果出来后,学校还对全校学生进行一次卫生知识讲座,将乙肝传染、防治、如何预防等知识传播给学生,以致最终并没有发生交叉感染事件。这说明面对乙肝威胁,学校完全有更好的选择和办法解决这一问题,让学生退学或休学不仅是一种不负责的做法,而且会侵害乙肝患者的利益,造成事实上的歧视。
我国是世界第一乙肝大国,约有1.2亿人携带乙肝病毒,其中慢性乙肝病人3000万。如何处理保障患者权利与维护公众健康安全间的关系,已成为长期困扰各行各业的社会难题。近年来,有关乙肝歧视的事件在各地时有发生,因此引发的纠纷、诉讼不时上演,而各地在处理同类问题上结果各异,乙肝患者权利被侵害的事件时有发生。而一旦侵权事件发生,乙肝患者很难维护自身权益,也很难及时讨还公道。而这一切的根源在于,我国没有一部专门的法律作为依据,来保护乙肝患者的权利,规范处理乙肝患者在工作、学习、生活、教育等方面遇到的特殊问题,这显然与我国乙肝患者群体庞大的现实不符。为此,笔者建议有关部门就乙肝患者的治理和保护问题制定专门的政策规范,以解决现实中普遍存在的“乙肝歧视”问题,保护乙肝患者的利益。
(作者单位:福建省总工会)
规范治疗?战胜乙肝 篇3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我院门诊慢性乙肝患者, 诊断依据是2001年在陕西西安市召开的全国第十次病毒性肝炎和肝病学术会议上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随机分组, 治疗组66例, 男49例, 女17例, 年龄21~49岁。对照组32例, 男25例, 女7例, 年龄19~52岁。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使用江苏天照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虎驹乙肝胶囊每日3次, 每次5粒 (200mg/粒) , 连续服用3个月。对照组:使用江苏中兴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西利宾胺片每日3次, 每次2片 (100mg/片) , 连续服用3个月。
1.3 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疗效评定标准《中药新药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治疗前后及治疗中各测1次患者肝功能、血清学乙肝病毒标志物、血尿常规及心肾功能, 观察患者体征, 临床症状变化。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分析采用t检验及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病例总疗效比较 见表1。
由表1可见, 治疗组显效率56%, 总有效率88%;对照组显效率28%, 总有效率69%, 相比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
2.2 两组病例临床症状及体症比较 见表2。
由表2可见, 治疗组胁肋胀痛、腹胀、面色、四肢无力、小便色黄、肝掌等临床症状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 肝肿大、脾肿大等体征改善两组比较差别不大。
2.3 两组病例肝功能变化比较 见表3。
注:治疗组ALT、TB与对照组ALT、TB相比, 治疗组的复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疗效显著P<0.05。
2.4 两组病例乙肝病毒标记物检测比较
表4表明, 治疗组HBeAg (34.7%) 、HBV-DNA (32.7%) 转阴率高于对照组HBeAg (4.8%) 、HBV-DNA (11.5%) 转阴率, 疗效显著, P<0.05。
4 讨论
虎驹乙肝胶囊是江苏天照药业有限公司所研制的国家三类新药, 其由虎杖、蚂蚁、茵陈、黄芪、丹参、柴胡、三七、枸杞、板兰根等十一味中药组成。其作用机理为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祛邪扶正、活血化瘀、疏肝理气, 主治肝郁体虚, 兼湿热瘀滞之患者。通过药效学研究说明, 虎驹乙肝胶囊能够增强患者的免疫力, 诱导干扰素的生成, 提高巨噬细胞网组织细胞的吞噬功能, 清除免疫复合物等有害物质。能明显降低血清中谷丙转氨酶, 改善症状, 恢复肝功能。对HBeAg、HBV-DNA转阴率较高。本文治疗组中66例患者经过口服虎驹乙肝胶囊3个月后, 总有效率达到88%, 且通过在治疗过程中, 对患者进行血尿常规及心肾功能的检查, 未发现1例毒副作用。其疗效显著, 服用方便, 使用安全, 宜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摘要:目的:本文通过与西利宾胺的对照, 确定虎驹乙肝胶囊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分组, 虎驹乙肝胶囊为治疗组, 西利宾胺片为对照组, 分别观察二组降酶、退黄及抑制病毒复制等作用, 疗程为3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 两者有显著差异 (P<0.05) , 同时, 治疗组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毒副作用。结论:临床治疗表明:虎驹乙肝胶囊治疗慢性乙肝疗效高, 改善症状明显, 恢复肝功能作用显著, HBeAg、HBV-DNA转阴率较高, 服用方便、使用安全, 可广泛应用。
关键词:虎驹乙肝胶囊,西利宾胺,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周锦程.虎驹乙肝胶囊治疗慢性肝炎临床研究 (J) .传染病药学, 1999, 9 (9) :3.
[2]郭德云, 张玉芳.虎驹乙肝胶囊治疗病毒性肝炎临床疗效观察 (J) .江苏药学与临床研究, 2004, (04) :53-54.
规范治疗?战胜乙肝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7例均为门诊病人, 其中男性5例, 女性2例, 年龄最小者19岁, 最大者38岁, 平均年龄27岁。乙肝小三阳3例, 小二阳1例, 大三阳3例, 发现乙肝病毒携带时间最短者2年, 最长者10年。治疗前均查乙肝两对半定性, HBV-DNA定量, 肝肾功能, 血常规, 肝脏B超。
1.2 治疗方法
1.2.1 方组
自拟中药乙肝解毒汤 (隐私) 。
1.2.2 用法
乙肝解毒汤方剂, 每日1剂, 早晚各1次水煎服, 3个月为1个疗程, 1个疗程后复查HBV-DNA定量, 肝肾功能, 血常规。
2 疗效判定标准与结果
由广州权威医学检验机构 (卫生部认可) , 采用P C R法查HBV-DNA定量<1.0×103copies/mL为显效, HBV-DNA定量较前减少为有效, HBV-DNA定量无变化或较前增多为无效。结果显效5例, 有效2例, 无效零例。
3 病例介绍
病例1:患者, 刘某, 男, 38岁, 商人, 河南省驻马店人, 发现乙肝小三阳病毒携带时间10年余。治疗前由广州康都临床检验所采用PCR法查HBV-DNA荧光定量为2.77×104copies/mL (参考值<1.0×103copies/m1) , 经给乙肝解毒汤治疗1个疗程后复查HBV—DNA荧光定量结果转阴, 肝肾功能, 血常规均正常。
病例2:患者, 李某, 男, 30岁, 商人, 四川省寿仁县人, 发现乙肝小三阳病毒携带时间3年余。治疗前由广州康都临床检验所采用PCR法查HBV-DNA荧光定量为2.4×106copies/mL, 经给乙肝解毒汤治疗1个疗程后复查HBV-DNV荧光定量结果转阴, 肝肾功能, 血常规均正常。
病例3:患者, 李某, 男, 3 1岁, 工人, 广西省扶缓县人, 发现乙肝小三阳病毒携带时间6年余。治疗前由广州金域医学临床检验中心采用PCR法查HBV-DNA荧光定量为4.74E+05cpies/mL (参考值<5.00E+02copies/mL) , 经给乙肝解毒汤治疗2个月后复查HBV-DNA荧光定量结果转阴, 肝肾功能, 血常规均正常。
病例4:患者, 黄某, 女, 3 0岁, 工人, 广州市白云区人, 发现乙肝小二阳病毒携带时间2年余。治疗前由中山大学达安临床检验中心采用PCR法查HBV-DNA荧光定量为2.8E+04copies/mL (参考值<1.0E+03copies/mL) , 经给乙肝解毒汤治疗24d复查H B V-D N A荧光定量结果转阴, 肝肾功能, 血常规均正常。
病例5:患者, 杨某, 男, 21岁, 工人, 湖北省十堰人, 发现乙肝大三阳病毒携带时间3年余。治疗前由广州康都临床检验所采用PCR法查HBV-DNA荧光定量为2.79×108copies/mL, 经给乙肝解毒汤治疗1个疗程后, 由中山大学达安临床检验中心采用PCR法复查HBV-DNA荧光定量结果转阴, 肝肾功能, 血常规均正常。
病例6:患者, 王某, 女, 2 2岁, 工人, 重庆市万州区人, 发现乙肝大三阳病毒携带时间2年余。治疗前由广州康都临床检验所采用PCR法查HBV-DNA荧光定量为6.67×107copies/mL, 经给乙肝解毒汤治疗2个月, 复查HBV-DNA荧光定量减少至7.9×105copies/mL, 肝肾功能, 血常规均正常。
病例7:患者, 陈某, 男, 1 9岁, 工人, 湖南省永州县人, 发现乙肝大三阳病毒携带时间2年余。治疗前由广州康都临床检验所采用PCR法查HBV-DNA荧光定量为2.76×108copies/mL, 经给乙肝解毒汤治疗1个疗程后, 由中山大学达安临床检验中心采用PCR法复查HBV-DNA荧光定量减少至5.7E+06copies/mL, 肝肾功能, 血常规均正常。
4讨论
据报道:乙肝病毒携带者在我国约有1.3亿人, 几乎占全世界HBSAg阳性者总数一半, 其中1/4最终可能发展成慢性肝炎、肝硬化或原发性肝癌。目前我国治疗乙肝病毒西药主要是干扰素和核苷酸类似物, 对结构复杂的乙肝病毒基因经抗病毒治疗, 大多数患者难以在短期内实现持久应答, 必须接受长期治疗, 这必将增加抗病毒耐药的发生, 而且药物疗效难以确定以及药物毒副作用甚多, 乙肝病毒耐药变异的复杂性也将大大增加。
中医认为乙肝缠绵难愈, 其病机为邪毒深蕴, 余邪未清, 正气耗损, 气血失调。主要病因是湿热疫毒, 入侵肝脏, 导致脾虚不运, 正气不足, 病程迁延, 成为慢性乙肝病毒携带状态, 或造成发病。
本组病例所用中药具有燥湿解毒, 疏肝健脾, 扶正祛邪, 理气化瘀等功效。经临床观察, 能够有效地抑制、杀灭、清除HBV-D N A病毒, 疗效显著, 安全可靠, 未见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
摘要:为探讨治疗乙肝病毒有效方法, 自拟乙肝解毒汤对7例乙肝DNA病毒 (HBV-DNA) 阳性者进行观察, 其结果HBV-DNA5例转阴, 2例HBV-DNA定量显著减少。
关键词:乙肝病毒,乙肝解毒汤,治疗学
参考文献
[1]张林国.乙型肝炎·疑难病中西医结合诊治丛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3 (重印) .
[2]李广荣.新编乙型肝炎学[M].北京:北京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1.
[3]张玲霞.肝炎防治300问[M].北京:金盾出版社, 1991:8.
[4]周霞秋.乙型肝炎名医会诊丛书[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 2007.
[5]成军.乙肝耐药专家共识解析[N].健康报, 2008-03-17 (5) .
[6]杨旭.抗乙肝病毒药怎样用[N].健康报, 2007-05-23 (5) .
[7]冯富兰, 孔颖伦, 张丽娟.简明临床药物手册[K].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 2:262.
规范治疗?战胜乙肝 篇5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5年6月至2007年6月在本院系统管理的HBsAg、HBeAg双阳性的乙肝孕妇及其所生的婴儿。将其分为两组:①阻断组:128例孕妇, 年龄最小22岁, 最大36岁, 平均27.2岁, 其中初产妇101例, 经产妇27例;②观察组:89例孕妇, 年龄最小19岁, 最大41岁, 平均25.3岁, 其中初产妇61例, 经产妇28例。
1.2 疫苗及检验药盒
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 (HBIG) 均由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提供, 乙肝疫苗均由深圳康泰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生产, 且均严格按冷链管理运输;乙肝病毒血清学检测试剂盒由厦门英科新创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1.3 方法[1]阻断组:
孕妇在妊娠7、8、9个月时, 每月肌肉注射一次HBIG 200 μ, 分娩的新生儿于出生后6 h、生后2周分别肌肉注射HBIG 100 μ及婴儿采用0、1、6程序的免疫法接种乙肝疫苗。观察组:单独采用婴儿0、1、6程序的免疫法接种乙肝疫苗。婴儿12个月龄时均抽取静脉血, 进行乙肝病毒血清学 (乙肝两对半) 检测。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阻断组的128例孕妇所生129例婴儿中, 经阴道娩出者98例, 经剖腹娩出者31例;婴儿12个月龄时行乙肝两对半检查:全阴性者9例, HBsAb单阳性者114例, HBsAg单阳性者4例, HBsAg、HBeAg双阳性者2例, 乙肝病毒母婴阻断率为95.3%。观察组的89例孕妇所生89例婴儿中, 经阴道娩出者36例, 经剖腹娩出者53例, 婴儿12个月龄时行乙肝两对半检查:全阴性者19例, HBsAb单阳性者53例, HBsAg单阳性者12例, HBsAg、HBeAg双阳性者5例, 婴儿乙肝感染率为19.2%;经统计学方法分析, χ2=11.65, P<0.05,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3讨论
乙肝是我国当前流行最广泛、危害最严重的一种传染病。HBsAg阳性、HBeAg阳性的孕妇, 均具有传染性, 都可能将乙肝病毒传染给胎儿或婴儿, 而胎儿、婴儿的免疫功能尚未成熟, 肝细胞的分化代谢处于幼稚阶段, 一旦接触乙肝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 就能整合到肝细胞染色体基因中去;整合后的含病毒肝细胞, 非但不受细胞和体液免疫的攻击, 而且能继续增殖, 向肝癌方向分化。因此预防母婴间乙肝病毒的传播非常重要。
本文通过对HBsAg、HBeAg双阳性的乙肝孕妇及其所生的婴儿采用接种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与乙肝疫苗方法阻断乙肝母婴传播, 阻断率为95.3%, 与单独采用婴儿接种乙肝疫苗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这是由于孕妇注射的高效价免疫球蛋白是一种含有高效价的乙型肝炎表面抗体, 可以中和孕妇和胎儿体内的乙肝病毒, 使机体迅速获得被动性保护免疫, 分娩后的新生儿注射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 能进一步中和新生儿体内的乙肝病毒;婴儿接种乙肝疫苗可使婴儿自身产生乙肝抗体, 使机体获得主动性保护免疫。因此, 采用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与乙肝疫苗结合使用是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有效措施。
摘要:目的探讨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有效方法。方法对HBsAg、HBeAg双阳性孕妇接种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 (HBIG) 及对其所生的婴儿接种乙肝疫苗。结果阻断组婴儿12月龄时乙肝两对半检测:全阴性者9例, HBsAb单阳性者114例, HBsAg单阳性者4例, HBsAg、HBeAg双阳性者2例, 乙肝病毒母婴阻断率为95.3%;观察组婴儿12个月龄时乙肝两对半检测:全阴性者19例, HBsAb单阳性者53例, HBsAg单阳性者12例, HBsAg、HBeAg双阳性者5例, 婴儿乙肝感染率为19.2%;经统计学方法分析, χ2=11.65, P<0.05,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结论采用HBIG与乙肝疫苗结合使用是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乙肝疫苗,乙型病毒性肝炎,母婴传播
参考文献
慢性乙肝的抗病毒治疗 篇6
绝大多数转变为慢性乙肝感染是发生在婴幼儿期, 在成年后感染的只占少部分<5%。乙肝病毒感染可以分为大致4个阶段: (1) 免疫耐受期; (2) 免疫清除期; (3) 非活动时期; (4) 恢复期。
乙肝病毒的感染是影响肝细胞癌的重要因素, 当患者没有发生肝硬化的时, 其发展成为肝癌的几率同样较低。肝硬化发展成肝细胞癌的主要高危因素包括:性别 (男性较高) 、年龄、饮酒、生物毒素、丙肝病毒感染等。
2 抗病毒治疗现状分析
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的免疫耐受期因个体不同而时间不同, 在这一阶段肝功能并无异常症状, 检查也呈正常, 通常称之为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在进入免疫清除期后炎症症状逐渐表现出来, 转氨酶也开始升高, 临床表现为轻重不一的肝炎炎症。继续发展会成为慢性肝炎, 其中有2%~5%的慢性乙肝病人继续发展成为肝硬化, 进一步发展就会恶化为肝癌。
2.1 抗病毒药物治疗
国内外肝病医疗的众多学者并不主张针对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进行抗病毒治疗, 而是建议医学观察, 包括并氨基酸氨基转移酶<2u/L的慢性乙肝患者。据最新研究表明, 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和慢性乙肝患者仍存在着发展为肝硬化的风险, 因此有肝病专家提出, 需要对目前的一些肝病医疗指导进行重新评估。
因此, 为了更好的防止肝硬化的发生, 对慢性乙肝的治疗指南进行重新评估显得非常必要, 抗病毒治疗是有效的治疗慢性乙肝病毒感染的疗法, 已成为肝病治疗学者的共识。
2.2 不同抗病毒药物对慢性乙肝的疗效
(1) 拉米夫定是上市最早的一代核酸类似物, 口服剂量每日100毫克, 持续一年疗程, 有明显抑制乙肝病毒DNA水平的作用。但是随着长时间用药, 发生变异的病毒数量增加, 在2~3年里可达30%~60%。由于耐药菌株的大量出现, 药物疗效丧失, 即使拉米夫定可以通过长期服药使肝硬化和癌变发生率降低, 也必须换为阿德福韦和思替卡韦等药物。
(2) 阿德福韦的的用量为每日100毫克, 联系服用1年, 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肝脏组织学特性, 有效降低乙肝病毒DNA水平和丙氨基酸转氨酶水平, 是肝炎临床症状得到改善。连续使用4~5年时间, 可使肝脏纤维化程度得到明显改善, 而较拉米夫定, 经过一年时间没有对其产生耐药性, 第2年耐药率仅为3%, 5年低于29%。由此可见, 阿德福韦酯的耐药率远低于拉米夫定。因此, 在临床使用上, 当遇到对拉米夫定产生耐药的患者, 可选用阿德福韦继续使用。
(3) 联合用药。拉米夫定与干扰素联合使用可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这已被学界说证实。拉米夫定通过迅速减低乙肝病毒DNA水平, 干扰素的发挥出更好的疗效, 是机体的自身免疫功能提高, 帮助清除乙肝病毒病毒。另外, 两者的联合使用可以互补所短, 提高疗效, 有效降低慢性乙肝患者发展为肝硬化和癌变的几率。
3 对患者抗病毒指导
3.1 抗病毒治疗的治疗目的
最大限度的抑制乙肝病毒复制或者清除乙肝病毒、缓解肝炎症状、减缓纤维化肝硬化的进程, 延缓病情的发展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尽量延长患者的存活时间, 提高生活品质。针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方法包括, 抗病毒治疗、调节自身免疫、消炎护肝、抗纤维化治疗及其它对症治疗。抗病毒是其中的关键治疗, 在符合规范, 有条件的情况下, 就可以进行抗病毒的治疗。
3.2 监测患者用药
对每位乙肝患者在就诊的时候, 作为医生应认真对其进行指导, 并对使用药物进行详细介绍, 明确治疗目标, 对用药时应注意的事项强调说明, 制定停药标准, 确定复诊时间等, 在门诊病历上详细记录患者病情。护士还应对患者的详细基本信息最好记录, 建立病患用药记录档案, 妥善存放病历及相关资料, 督促患者按时按量服药, 及时复诊。
3.3 用药过程中的指导
在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期间, 医疗人员应定期对患者的生活习惯, 用药状况进行随访, 制定合理的服药计划, 帮患者及时的解决治疗期间遇到的问题。另外要做好患者家属的教育指导工作, 让家属对乙肝相关知识和治疗及科学的预防方法, 积极配合患者完成治疗计划。
3.4 停药后的指导
经过治疗后, 当达到停药标准时, 在医生的指导下才可以停药。应坚持每6个月进行1次复查, 监测肝脏功能, 在1年以上连续两次的检查都到达停药标准时, 可以停药。之后也应保持定期检查, 预防病情的复发。另外在生活上要避免过度劳累, 注意劳逸结合, 拒绝饮酒及其他损害肝脏的因素。
摘要:世界范围内乙肝病毒呈流行之势, 在乙肝病毒感染者中有近3.5亿人转为慢性肝炎。本文通过对乙肝患者在用药的前中后期进行指导, 并对慢性乙肝患者的抗病毒治疗的指导方法进行总结分析, 督促病患按时按量服药, 停药后定期进行复查。乙肝患者在抗病毒治疗中的治疗过程显得非常重要, 对乙肝的临床治疗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慢性乙肝,抗病毒,现状
参考文献
[1]黄海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阿德福韦的健康教育[J].临床误诊质量, 2008.
[2]汪俊韬.防治慢性乙型肝炎需加大创新理论与临床应用研究[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06.
[3]朱传琳.聚焦乙型肝炎高峰论坛的简介[J].传染病信息, 2006.
[4]李君, 陈文, 张政.美国最新修订的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规范 (节译) [J].传染病信息, 2006.
综合治疗对慢性乙肝的效果观察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某院传染科室的80例的病例做必要的观察分析, 可以将其中的病患进行分组, 其中年龄范围是在12~45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34岁, 其中男性患者有43例, 女性患者有37例, 其中病程一般为6个月~9年之间, 平均的病程为2.6年。其中依据中医进行分型, 有肝胆湿热型12例, 有气滞血瘀的有22例, 肝郁脾虚的有34例, 肝肾阴虚的8例。
1.2 方法
用ELISA法进行血清检测, 主要测的指标有HBV-M, HbeAg, HbsAg, 抗-HBs, 抗-Hbe。治疗前后标本都是由专人进行检测, 并且保证检测标准都是一样的, 肝功能采用改良过后的赖氏法进行检测。治疗方法:其中转移因子为扁桃体的提取物, 用肌注的方法每周1支;用肝炎V号, 每次服用5片, 2次/d (肝炎V号是以黄氏为主的药制片, 每片含有药物指的是生药0.5g) , 再利用复方灵芝干糖浆来冲服, 2次/d, 然后进行定期观测, 1个疗程的时间为6周[3]。
1.3 疗效标准
分为4个标准, 分别为临床治愈、显效、好转以及无变化。其标准分别是临床治愈是指主要症状消失, 肝功能检测连续2次是正常的, 肝脾肿大消失或者说有明显的回缩。显效是指主要的症状消失或是明显好转, ALT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下降, 并且数值在50U以下, BiL正常或者是明显下降;好转是指主要症状有所好转, 肝脾肿大没有太大的变化, ALT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下降, 并且数值在50U以下, BiL正常或者是明显下降;而无变化是指症状体征化验的肝功能没有变化[4]。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用专业的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处理。计量数据以平均±方差 () 表示, 并且采用t检验, 所有计数数据然后采用χ2进行检验, 并且P<0.05为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 80例病人在1个疗程治疗之后的疗效结果比较, 详见表1。 (2) 用2项免疫指标观察治疗前后的变化以及转归, 一个是植物血球凝集素皮试, 就是PHA皮试, 还有就是E玫瑰花结, 即E-RPC, 详见表2。 (3) 80例患者治疗前后的HBV-M检出情况, 详见表3。
3 结语
从表2可以看出尽管转归的不同, 但是机体内细胞的免疫水平还是有所提高, 表内均为平均值。从表3中可以反映综合治疗对清除抗原物质, 促进抗体的形成有显著的作用。
4 讨论
TF治疗慢性肝炎作用机理是:TF是属于外周血中可以致敏白细胞中的一种小分子的提取物, 是在1954年发现的, 因为是由于转移供体迟发型的变态反应产生的, 所以被称为转移因子。转移因子携带有致敏淋巴细胞的特异性免疫信息, 能够将特异性免疫信息递呈给受体淋巴细胞, 使受体无活性的淋巴细胞转变为特异性致敏淋巴细胞, 从而激发受体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转移因子具有广泛的免疫学调节活性, (1) 可诱导免疫细胞活化, 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能力; (2) 它能够将特异性免疫能力传递到其他动物, 激发动物产生特异性免疫。转移因子是小分子物质, 不会被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分解, 也不会被胃酸破坏, 可以口服。无毒副作用, 无过敏反应, 无抗原性。使用剂量小, 起效快, 药效持续时间长[5]。
当机体被HBV感染后, HBV侵入肝细胞内复制, 多余的抗体就会出现在肝细胞的细胞膜表面或者附近, 能识别此类抗原的T细胞就会以免疫过程破坏受染肝细胞, 使HBV被释放出来, 进而感染其他的正常肝细胞, 如果机体免疫功能正常的话, 那么释放到细胞外病毒就会立即被机体清除, 然后感染就会趋于终止, 如果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或缺欠的话, 病毒不能被清除则造成持续感染或长期携带病毒的状态。
综合治疗与辨证的关系:辨证施治是属于祖国医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祖国医学的“虚”与“实”则是反应疾病的盛衰以及机体的抗病能力强弱客观指标。本组80例病人分为四型总的来说是没有脱离虚实两端。祖国医学所概括的“气”主要指机体内脏的功能但是慢性肝炎病人因病程长, 久病的话就容易体质虚, 再加上脏腑功能多有减弱, 就更容易虚弱了。TF具有益气扶正的作用, 主要用来提高免疫功能, 我们辅以黄氏、灵芝的话就有益气扶正作用临床观察近期效果满意, 但是患者人数尚少所以仍需进一步扩大应用。
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慢性乙肝的综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80例病例作为研究的对象, 选用转移因子即TF, 肝炎V号以及复方灵芝糖浆的综合来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 通过进行对比试验来做出必要的效果观察。结果 80例的病人其中有11例HBsAg转阴, 占13.7%, 有9例抗HBs形成, 大概占到11.67%, 12例HBeAg转阴, 占15%, 抗HBe的有15例, 占18.7%。结论 综合治疗可以对清除抗原类物质, 以及促使有关抗体的形成具有明显的作用。
关键词:综合治疗,慢性乙肝,效果观察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华内科杂志, 2001, 40 (1) :62~68.
[2]薛爱玲, 胡益民, 高宗玲.病毒性肝炎病人血清肝纤维化标志检测及其意义[J].中国医药, 2004, 11 (4) :453~454.
[3]张立新, 高世文.丹参粉针联合硫普罗宁治疗酒精性肝病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8, 17 (25) :3950~3951.
[4]谢仕斌, 姚集鲁, 郑树森, 等.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水平肝组织纤维图像分析的关系[J].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0, 8 (4) :203~205.
规范治疗?战胜乙肝 篇8
1 一般资料
1.1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130例, 其中男70例, 女60例, 年龄17~60岁, 平均35岁, 病程7个月~5年, 平均2.9年;对照组130例, 其中男68例, 女62例, 年龄18~60岁, 平均36岁, 病程6个月~5年, 平均3.1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明显差异, 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乏力, 纳差, 口苦, 尿黄, 目黄, 肤黄, 肝区隐痛或右上腹不适, 肝区叩痛或压痛, 肝功能检查丙氨酸转氨酶 (ALT) 升高至正常值2倍以上, 总胆红素异常, 血清免疫标记物查两对半示大三阳或小三阳。
排除标准为ALT升高至正常值2倍以下, 排除药物, 中毒等引起的ALT升高, 血清免疫学标记物未示大三阳或小三阳, 孕妇或哺乳患者不纳入。
1.3疗效评定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的《中药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新药疗效综合评价标准。临床治愈:主要症状消失, 肝脾肿大消失或回缩, 肝区无明显压痛和叩痛, 肝功能恢复正常, Hbe Ag.HBV-DVA转阴持续1年以上, 显效;主要症状基本消失, 肝脾肿大回缩, 肝区无明显压痛, 肝功能检查基本恢复正常, 乙肝病毒标志物无变化;有效:主要症状明显改善和消失, 肝脾肿大回缩或稳定不变, 肝功能检查指标中的ALT, AST, SB下降50%以上;无效:症状.体征及肝功能检查无改变。
1.4治疗方法治疗组给予中药乙肝合剂 (黄芪30 g, 党参15 g, 白术10 g, 茵陈15 g, 丹参10 g, 白花蛇舌草20 g, 大黄10 g, 绞股蓝15 g, 女贞子15 g, 栀子15 g, 蚤休10 g, 半边莲10 g, 五味子20 g) 每日一剂, 分两次煎服, 每次约200 ml, 对照组给予复方益肝灵4片口服, 3次/d, 肝泰乐0.1 g, 口服, 3次/d;维生素C, 维生素B1, 口服, 剂量按说明书, 两组均以3个月为1疗程。
2 治疗结果
治疗组显效70例 (53.85%) 有效50例 (38.46%) 无效10例 (7.69%) 总有效率 (92.31%) ;对照组显效30例 (23.08%) 有效55例 (42.31%) 无效45例 (34.62%) 总有效率 (65.38%) 。两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性 (P<0.01) , 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
3 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微循环障碍是乙型肝炎的主要病机, 肝纤维化的形成是乙型肝炎向慢性转化的主要因素。笔者认为慢性乙型肝炎多因湿热疫毒之邪蕴结不解, 深入血分, 日久导致脏腑, 阴阳, 气血失调和虚损, 即所谓久病必虚, 郁久必淤者, 故病情多缠绵难愈。其病机属正虚邪恋, 虚实错杂。基于慢性乙型肝炎的这个特点, 临床治疗以扶正祛邪并用。乙肝合剂方中黄芪.党参.女贞子补气养血可增强机体免疫力, 白术健脾渗湿以助运化, 茵陈清热利湿退黄。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白花蛇舌草.半边莲.蚤休.具有较好的清热解毒作用, 能直接抑制和杀死乙肝病毒;绞股蓝具有增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和保肝作用;丹参能促进坏死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 改善肝微循环和增加肝实质血流供应而抗肝纤维化形成, 并具有抑制乙肝病毒作用。五味子具有抗肝脏损伤.降酶等作用。诸药配伍, 达到保肝护肝.增强免疫功能, 抑制乙肝病毒的目的, 对于改善肝功能方面亦取得较满意效果。
【规范治疗?战胜乙肝】推荐阅读:
临床规范治疗08-23
早期规范治疗10-24
规范化方案治疗07-28
规范化心理介入治疗06-05
重精病管理治疗规范05-11
规范化的治疗方案05-10
癌痛规范化治疗总结06-17
非手术治疗/保守治疗09-20
银质针治疗的原则及银质针针刺治疗程序06-11
免疫治疗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