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痛规范化治疗总结

2024-06-17

癌痛规范化治疗总结(通用5篇)

癌痛规范化治疗总结 篇1

“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创建”

活动的开展情况

按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关要求,我院在肿瘤规范化诊疗管理,提高癌痛规范化治疗水平,改善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加强医院的麻醉和精神药品管理,提高麻醉和精神药品临床合理应用水平,提升医务人员癌痛规范化诊疗水平。

一、提高癌痛规范化诊疗水平。按照肿瘤诊疗相关规范,指南要求,开展医护人员定期

培训,提高肿瘤规范化诊疗水平。

二、提高医院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规范化管理水平。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麻醉药品和精神

药品管理条例》,《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等文件要求,完善医院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制度,保障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临床应用需求。

三、提高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临床合理应用水平。

贯彻落实《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癌症三级

止痛阶梯疗法指导指导原则》等规范性文件,提高麻醉和精神药品临床合理应用水平,合理为癌痛患者进行止痛治疗。建立医护人员定期培训制度,进行癌症治疗相关知识的培训及更新。

癌痛规范化治疗总结 篇2

1 资料和方法

1.1 病例资料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入住我院的确诊晚期肿瘤癌痛患者作为观察对象, 入组条件: (1) 经病理学以及影像学检查确定的晚期肿瘤癌痛患者, 存在广泛区域或全身转移, 不具备手术、化疗、放疗的指征; (2) 患者小学以上文化水平, 能参与本次调查; (3) 排除条件:脑转移患者, 严重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共计入组89例患者, 男/女比例为68/21, 年龄49~50岁, 体重57~58kg, 疼痛分级例比轻/中/重为15/40/34, 遵循患者意愿随机分为干预组47例, 对照组42例。两组病例年龄、体重、性别、疼痛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P>0.05) 。

1.2 方法对照组由责任护士按护理常规对癌痛患者进行质量管理, 干预组由经过癌痛规范化培训的护士按癌痛规范化护理流程对癌痛患者进行质量管理, 具体方法如下:

1.2.1 疼痛评估:对疼痛进行常规评估和全面评估, 彩页数字分级法 (NRS) 量化评估患者疼痛主观感受程度, 将疼痛程度用0~10个数字依次表示, 0表示无疼痛, 10表示最剧烈的疼痛;交由患者自己选择一个最能代表自身疼痛程度的数字, 按照疼痛对应的数字将疼痛程度分为:轻度疼痛 (1~3) 、中度疼痛 (4~6) 、重度疼痛 (7~10) 。

1.2.2实施治疗:药物治疗: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癌痛的原因、药物治疗的重要性, 正确、及时的按嘱使用止痛药, 动态观察患者癌痛变化。非药物镇痛:护理人员需加强与患者的交流与沟通。态度和蔼可亲, 给患者足够亲和力及安全感, 有效拉近患者与医护人员的距离。针对患者存在的问题, 耐心听取患者倾诉, 及时疏导, 排解其不良心理障碍, 提高护理责任心与爱心。帮助患者树立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 并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 提高治疗依从性, 加强治疗与护理配合。

1.2.3疗效评估:在止痛治疗过程中, 动态评估患者的疼痛情况。如果止痛药物未发生作用, 疼痛未缓解, 及时告知医生, 更改治疗方案。正确使用疼痛护理记录单, 将患者的疼痛部位、时间、性质、评分、生命体征等情况进行护理记录。观察患者的日常活动、饮食、睡眠等疼痛伴随症状。警惕药物不良反应的出现, 如呕吐、恶心、便秘、呼吸抑制、尿潴留等情况, 一旦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 及时汇报医生, 并给予对症处理。

1.2.4 健康宣教:鼓励患者主动向医护人员描述疼痛发作详细情况, 普及癌痛相关教育, 使患者认知忍痛对患者有害无益, 且多数癌痛在医师指导下可通过药物治疗有效控制, 不要随意自行调整止痛方案及止痛药的给药剂量, 吗啡及其同类药物引起成瘾的现象极为罕见, 不必过于担心, 止痛治疗时要密切观察疗效和药物的不良反应, 随时与医务人员沟通, 调整治疗目标及治疗措施;应当定期复诊或随访。

1.2.5 简明疼痛评估 (BPI) 量表[3,4]:BPI量表能对癌痛进行较为全面评估, 能够评估疼痛及其对患者日常生活、情绪、行走能力、正常工作、与他人关系、睡眠、生活乐趣等生活质量的影响。应当重视和鼓励患者描述对止痛治疗的需求及顾虑, 并根据患者病情和意愿, 制定患者功能和生活质量最优化目标, 进行个体化的疼痛治疗。

1.3 评价标准止痛治疗前、治疗后3d采用BPI量表对每个观察对象进行调查、评估, 比较其疼痛评分和生活质量 (包括:日常生活、情绪、行走能力、正常工作、与他人关系、睡眠、生活乐趣) 。并在止痛治疗后3d, 对患者进行满意率评价;相信患者的切身感受, 止痛满意程度综合评价, 分非常满意、较为满意、不够满意、不满意四级;非常满意和较为满意合并为满意病例, 据此计算满意率。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分析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符合正态性及方差齐时采用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 计数资料用卡方分析, 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疼痛控制情况比较见表1。

2.2 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情况及满意度对比见表2。

3 讨论

疼痛是中晚期癌症患者的主要症状之一, 控制癌痛也是姑息医学的主要内容之一。世界卫生组织早在上世纪80年代提出至“2000年全世界癌症患者无痛”的目标。疼痛不仅对患者的躯体方面造成严重影响, 而且影响其精神、心理、社会关系等各个方面, 使患者身心遭受极大折磨, 也对患者的生存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甚至影响患者的生存意志, 癌痛管理仍是癌症治疗的一个重大挑战[5]。

临床工作中, 护理工作与患者接触最为紧密, 本文结果表明, 护理过程强调护士应早期参与癌症疼痛患者评估, 同时通过组织护士癌痛规范化护理培训, 进一步实施癌痛规范化流程, 在对会引起或加重患者的焦虑、抑郁、乏力、失眠、食欲减退等症状, 严重影响患者日常活动、自理能力、交往能力及整体生活质量等护理问题进行跟踪评估同时及时实施护理干预, 使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接受癌痛知识普及, 让癌症患者能够更有效的缓解疼痛, 改善生活质量, 提高了满意度, 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Bennett MI, Rayment C, Hjermstad M, et al.Prevalence and aetiology of neuropathic pain in cancer patients:a systematic review〔J〕.Pain, 2012, 153 (2) :359-365.

[2]郭素萍, 武艳阳.规范化止痛治疗对癌痛患者心理痛苦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3, 48 (32) :3975-3978.

[3]沈平群, 蒋韩琴, 方伟虹.晚期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及疼痛调查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 2012, 50 (34) :9-10, 13.

[4]刘纪红.癌痛规范化管理的研究现状〔J〕.中国医药导报, 2014, 11 (15) :167-169.

规范癌痛治疗,改善生活质量 篇3

WHO早在1982年就提出“让癌症患者不痛,并提高其生活质量”的三阶梯止癌痛方案,并对具体实施提出了五个原则,即口服给药、按时给药、按阶梯给药、个体化给药和处理好具体细节。1.口服给药:便于病人长期服用,简单方便,可增加患者的独立性:2.按时给药:按规定间隔时间给药,而不是按需给药(病人疼痛时才给药),以保证疼痛缓解的连续性,如用吗啡缓释片,应间隔12小时按时给药;3.按阶梯给药:选择止痛药物应根据疼痛程度由弱到强的顺序逐级提高。第一阶梯轻度疼痛,给予非阿片类药物,代表药物为阿司匹林、消炎痛;第二阶梯中度疼痛,给予弱阿片类药物,代表药物为可待因、曲马多、强痛定;第三阶梯为重度疼痛,给予阿片类药物,代表药物为吗啡。在按梯级使用止痛药过程中,若疼痛未缓解时则按阶梯升级选择止痛药。

4.个体化给药:能使疼痛得到缓解的剂量即是正确的剂量,使用止痛药时应先从小剂量开始,逐步增加剂量,直到疼痛缓解又无不良反应的用药剂量即为个体化给药,也为最合适的剂量;5.处理好具体细节:严密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变化,如观察疼痛缓解程度,对有药物不良反应产生者,要及时采取措施给予缓解。

目前医疗单位使用阿片类药物的主要品种有:1.杜冷丁:缺点是容易成瘾(一般连续使用一周以上就会成瘾);作用强度弱,仅为吗啡的1/10~1/8,故有效镇痛时间短,止痛一般仅能维持2—4小时;毒性大,常见的副反应有恶心、呕吐、便秘、头晕等。杜冷丁在体内的代谢产物去甲杜冷丁对中枢神经系统还有毒副反应,会诱发肌痉挛和惊厥的发生,故WHO不将杜冷丁列入推荐用药的范围。2.吗啡:吗啡为纯粹的阿片受体激动剂,有很强的镇痛作用,镇痛效果是杜冷丁的8—10倍。吗啡缓释片口服后由胃肠道黏膜吸收,具有服药方便,镇痛作用强,维持时间长,临床疗效确切等特点。目前市场上常用的有美菲康(盐酸吗啡控释片)和美施康定(硫酸吗啡缓释片)。副作用有便秘、镇静、嗜睡、恶心、呕吐及耐药性。3.奥施康定(盐酸美沙酮、羟考酮):副反应比美施康定、美菲康少,但价格比较贵。4.多瑞吉(芬太尼透皮贴剂):属强阿片类药物,镇痛效果是吗啡的75—100倍,止痛效果可持续72小时,只要三天更换一次贴胶,有给药方便,副作用小,持续时间长的特点,特别适合于不能饮食的病人。

我国实施三阶梯止痛方案的现状:WTO认为吗啡的消耗量是评价一个国家癌痛改善状况的重要指标。最近统计资料显示,发达国家人均消耗吗啡是22.23mg,发展中国家人均消耗0.337mg,我国人均消耗仅为0.13mg,可见吗啡在我国的消耗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杜冷丁的生产量我国据世界第二位,医疗消耗量占全球总量的17%。根据近期对我国各医疗单位止痛药使用情况调查分析,不少基层医疗单位的医务人员在选择使用止痛药时往往把杜冷丁放在第一位,吗啡还未成为首选药物。分析阻碍吗啡使用的原因主要是广大群众和部分医务人员对吗啡的认识不足,政府对WHO提出的三阶梯止痛方案和治疗原则宣传力度不够,对专业人员如何正确实施三阶梯止痛培训不够。所以我国不少群众和部分医务人员对治疗癌痛的观念和态度与WHO的要求仍有很大的差距,对癌痛病人往往是被动应付不是主动积极的给予彻底止痛,特别对大剂量使用吗啡心存顾虑,怕有毒副反应出现,怕病人成瘾,其实这是多虑的,就是出现某些反应也可以通过药物对症处理,如有恶心呕吐者可给予胃复安或吗丁啉缓解,有便秘者可用果导等轻泻剂处理。对成瘾伺题,有作者收集使用吗啡止痛者共41882例,对其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有成瘾者仅见4例,成瘾率不到万分之一,提出对吗啡类药物可以放心地使用。对于使用剂量问题,我国在1998年《关于癌症病人使用吗啡极量问题的通知》中早已提出,使用吗啡不受药典中极量的限制,可以放开使用。国外有报道每日口服吗啡缓释片1500mg(相当于美施康定10毫克×150片)的患者亦未见不良反应。

癌痛护理的学习总结与体会 篇4

中医肿瘤科

马秀玲

首先我非常荣幸的参加了护理部派出的 医院为期2周的学习交流,虽然是短短2个星期学习和生活,但收获也不少。现向大家汇报一下我们这次学习的内容及个人体会。

一、学习的主要内容:

1.疼痛的分类

(1)根据疼痛持续时间分类:1)急性疼痛,短期存在,少于2个月多起源于新进的躯体损伤,是损伤的直接作用如手术、创伤后疼痛等.2)慢性疼痛,持续3个月或以上,多数与以往的损伤有关,但不仅是损伤本身的影响,还受许多其他的因素影响(心理,社会,经济等)目前被认为是一种疾病

(2)依发生部位分类:1)内脏性疼痛,包括钝性、绞榨性疼痛,定位不准确2)躯体性疼痛,定位准确,刀割样、针刺样疼痛常见骨髓和软组织疼痛3)神经病理性疼痛,自发的、烧灼样、触电样疼痛。

2.癌痛的原因

由癌症本身引起78.2%癌肿压迫,骨、神经、内脏、皮肤和软组织的浸润和转移手术治疗后:手术切口疤痕,神经损伤幻肢痛躯体因素与癌症治疗有关8.2%化放疗后:栓塞性静脉炎,中毒性周围神经病变疗后:局部损害,周围神经损伤纤维化,放射性脊髓病癌痛的原因与癌症有关6%与癌症无关衰弱、不动、便秘、褥疮、肌痉挛等骨关节炎、动脉瘤、糖尿病性末梢神经痛等恐惧,焦虑,抑郁,愤怒,孤独7.2%社会-心理因素 3.癌痛的临床评估

相信病人的疼痛主诉,收集疼痛主诉的详细病史,了解疼痛的强度,性质,时间,减轻或加重因素,评估影响疼痛的心理与社会因素,评价伴随疾病进行仔细的医学检查,申请并评价相应的诊断实验,初次评价后止痛方法因人而异,疼痛处理后的再次评估。

4.癌痛的评估方法

(1)文字描述评分量表(VDS):把一条直线分为5分,每个点表示不同的疼痛程度(0=无痛,1=微痛,2=中度疼痛,3=重度疼痛,4=剧痛),VDS表醒目,便于理解,但难以运用于不能识别文字者。

(2)数字评分量表(NRS):由0~10共11个数字组成,0表示无痛,10表示最痛。

NRS精确,简明,但难以应用于没有数字概念的婴儿。

(3)视觉模拟评分表(VAS):让患者将日间数次疼痛程度记录在一条长10cm的线上,最左端表示无痛最右端表示疼痛难忍。让患者根据自我的感觉在横线上画一记号,表示疼痛程度,此法简便易行。

Wong-banker面部表情量表法

(七岁以下儿童或认知障碍成年人的疼痛评估)

成功和正确的评估有赖于护士、家属和患者是否对疼痛有正确认识,并建立一种正性的合作关系。耐心的听取患者的主诉,仔细的区分生理损害和心理痛苦,真诚理解和同情患者、相信疼痛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在临床护理中是十分重要的,常常可直接影响护理和治疗的疗效

5.WHO癌症三阶梯止痛原则

(1)口服给药

最方便,是简单,经济,科学的给药方法。稳定的血药浓度,效果满意,副作用小,易于调整剂量,由自主性不易成瘾,不易耐药。

(2)按阶梯给药

第一阶梯 轻度疼痛 给予非阿片类(非甾类抗炎药)加减辅助止痛药。注意:非甾类止痛药存在最大有效剂量(天花板效应注)的问题。

常用药物包括扑热息痛、阿司匹林、双氯芬酸钠(钾)、加合百服宁、布洛芬、芬必得(布洛芬缓释胶囊)、消炎痛、吲哚美辛、意施丁(吲哚美辛控释片)等等。

第二阶梯 中度疼痛 给予弱阿片类加减非甾类抗炎药和辅助止痛药。弱阿片类药物也存在天花板效应。

常用药物有可待因、强痛定、曲马多、奇曼丁(曲马多缓释片)、双克因(可待因控释片)、氨酚羟考酮(泰勒宁)等等。

第三阶梯 重度疼痛 给予阿片类加减非甾类抗炎药和辅助止痛药。强阿片类药物无天花板效应,但可产生耐受,需适当增加剂量以克服耐受现象。

常用药物有吗啡片、美菲康(吗啡缓释片)、美施康定(吗啡控释片,可直肠给药)、奥施康定(羟考酮缓释片)等等。

(3)按时给药,即按照规定的间隔时间给药,如每隔12小时一次,无论给药当时病人是否发作疼痛。而不是按需给药,这样可保证疼痛连续缓解。

(4)个体化给药,对麻醉药品的敏感度个体间差异很大,所以阿片类药物并没有标准量。应该说凡能使疼痛得到缓解并且副反应最低的剂量就是最佳剂量。(5)注意具体细节及实际效果.6.癌痛的护理

(1)心理护理

因人,因病施护,包括谈心,释疑,暗示,分散注意力等语言性护理和表情,动作,眼神,仪表等非语言性护理。

具体干预措施 1)创造舒适安静的住院环境。

2)建立密切的护患关系从缝里接环,充分理解患者的心情,帮助患者树立信心,鼓励患者讲出忧虑和痛苦。3)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学会疼痛的评估,纠正对止痛药物的错误观念,指导合理用药。4)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淡化患者角色,瞩患者尽量生活自理,鼓励其参与社会活动和集体活动,训练其各种减轻疼痛的技巧,如听音乐。5)争取家属的支持和照顾,让家庭理解其对患者精心照顾使其变得乐观,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

(2)给药护理

三阶梯疗法

根据轻中重不同程度的疼痛,单独和或联合应用,从弱到强逐渐进行的选用癌痛镇痛药,护士必须掌握三阶梯的种类,剂量,给药途径,给药时间,不良反应等。

基本原则

反复评估,口服给药,按时给药,按阶梯给药,用药个体化以及注意具体细节和实际效果。根据疼痛程度,既往用药史,药物药理学特点等具体情况对待,根据疼痛强度选择药物,并观察用药效果。

药物不良反应处理

积极预防各种药物的不良反应,特别是吗啡类。如恶心呕吐,便秘等,应给予预防呕吐的药物,缓泻剂及多纤维的食物等;若出现呼吸抑制,可用吗啡拮抗剂纳洛酮解救;尿储留可积极采取诱导排尿的方法如听流水声等,排尿时用手按压膀胱部位增加膀胱内压力,必要时予以导尿。

(3)重视皮肤护理

癌症患者随着病情的发展,其活动能力下降,长期卧床,营养不良,加之排泄物,分泌物的污染导致褥疮,因此应积极预防褥疮的发生,减轻疼痛。应用深静脉穿刺留置导管可能减轻皮肤反复穿刺的痛苦,预防减少化疗的局部毒性反映,减少护理量及护患纠纷,提高患者满意度。刺激皮肤缓解疼痛,对皮肤采取按摩法,冷热法等有益的刺激有利于健康。

(4)自控止痛泵的护理

经静脉持续使用的患者自控止痛泵(PCA)自控镇痛及硬膜外腔和椎管内给药,应注意消毒,严格无菌操作和查对制度,注意局部皮肤及导管的检查和护理,防止硬膜外腔及椎管内发生感染,加强巡视病房,发生问题及时对症处理等。

(5)饮食指导

鼓励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少食多餐,进食易消化食物,勿进食生冷,硬,刺激性的食物,对营养状态不良的患者,给予全流饮食,对完全不能进食的患者,给予鼻饲或静脉营养支持。

(6)病情监测

对于癌症晚期的患者,应密切观察病情,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如有异常,立即告

知医生,及时处理。

(7)出院指导

对疼痛患者和家属做详细的出院指导,可以帮助病人从医院到家的疼痛治疗顺利过渡,消除因害怕疼痛控制不好,而不愿意出院的顾虑,交给病人一份书面的疼痛治疗计划包括:服用具体药物、用法、可能发生的副作用及如何预防,如果疼痛控制不理想,应如何咨询等。

二、学习的个人体会

1、护士在癌痛控制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在癌痛治疗中,疼痛作为第五生命体征,护理癌痛的干预从入院开始,治疗前正确评估癌痛性质和程度是有效治疗的第一步。通过护士连续、动态的疼痛评估,正确的用药指导,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并详细记录在疼痛护理单上,为医生调整治疗方案,达到最佳的镇痛效果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2、提高患者依从性是有效镇痛治疗的有效保障。癌痛三阶梯止痛治疗强调,镇痛药物需遵循口服、按时、按阶梯、用药个体化、注意细节五大严则。多数患者认为癌症导致疼痛在所难免,或担心止痛治疗会掩盖症状,影响癌症治疗,以及害怕止痛药“成瘾”,产生不良反应或产生耐受等不愿意告诉医务人员,害怕分散医生治疗肿瘤的注意力。这样就误导了医务人员对疼痛的评估,从而影响了癌痛控制的结果。因此癌痛治疗不止是医护人员的责任,没有患者的主动参与,任何止痛方案都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我科将宣教作为护理干预的重要环节,通过向患者宣教癌痛知识,使患者主动向医护人员汇报癌痛情况,表达对癌痛的担忧和治疗的愿望,主动参与癌痛治疗和实施,主动反馈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使癌痛治疗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了护士对癌痛管理的认知水平。任何疾病的护理均离不开护理人员对疾病本身及其相关知识的了解及掌握。通过创建癌痛病房,护士加强了癌痛知识的学习,拓宽了知识面,能够更好的为癌痛患者进行心理纾缓等。患者的疼痛得到有效控制,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满意度有了很大提高。在学习癌痛规范化治疗前,护士只是机械的执行止痛医嘱,往往止痛效果不尽人意。通过癌痛规范化治疗学习,在实际应用中我相信能有效缓解疼痛和保持了患者生存尊严,更好的融入社会,减轻了家属沉重的心理负担,提高了满意度。

癌痛规范化管理的研究现状 篇5

1 对癌痛管理的认识

癌痛即是癌性疼痛, 是癌症患者最常见却又是最难控制的症状之一。有50%~70%的癌症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尤其是晚期的肿瘤患者, 癌性疼痛发生率达到80%以上, 其中癌症患者中约30%临终前疼痛无法忍受但又得不到有效缓解[4]。因此, 每年有50~70万例癌症患者经历各种疼痛。疼痛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机制, 是身体异常状态的一种警报。疼痛还可以是一种心理防御性症状, 疼痛的情绪反应可以成为一种恶性刺激。因此, 采用各种有效手段积极控制癌痛、对癌痛进行有效的管理是临床医护人员的职责所在。目前国内外控制癌痛患者的疼痛方法虽然在不断的发展、改善,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癌症患者都能得到满意的疼痛控制。癌疼伴随在癌症患者的所有阶段, 临床医护人员应积极寻找一种有效的方法和策略, 正确评估癌痛患者疼痛的本质, 选择适当的止痛方法和护理方法来有效应对癌症患者的疼痛[5]。因此, 采用对癌症患者的疼痛进行了解、正确评估患者的疼痛及规律的对癌症患者的疼痛进行量化评估等这些方法进行疼痛管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国外研究表明, 欧美国家对癌性疼痛的控制已经高度重视, 对癌痛管理有专业的医护人员, 在临床工作中, 除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这4大生命体征之外, 将疼痛排列为第5位的生命体征[6]。随着医学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和生物-医学模式的转变, 癌痛管理也逐渐出现多学科相结合的现象。国内研究表明[7], 在我国对癌痛患者的疼痛管理也逐渐引起重视, 关于癌痛的评估、护理、控制方法及医护人员癌痛认知状况等研究也逐渐增多, 但关于癌痛规范化管理方面的研究不多, 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2 癌痛患者的发展现状

2.1 国外癌痛患者的发展现状

2.1.1 发展概论

早在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 (WHO) 和国际疼痛协会 (IASP) 就对癌痛给予了定义, “疼痛是组织损伤或潜在组织损伤所引起的不愉快感觉和情感体验”, 1995年美国疼痛学会主席提出将疼痛列为心率、血压、脉搏呼吸之外的第五大生命体征, 在2000年欧洲疼痛大会提出“消除癌痛是患者的基本权利”, 也将法律纳入其范畴。

2.1.2 国外癌痛患者的规范化管理内容

国外对癌痛患者的规范化管理强调了护理方面的重要性。癌痛患者的护理最初是由慢性病、重症门诊及门诊护士管理, 护士为一些不需要医生每次诊断但又需要专业指导的患者进行癌痛规范化指导。随着护理专业发展, 要求专业护士具有3年以上肿瘤科工作经验, 或2年以上疼痛科护理工作经验, 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护士高级护理技能的特长[8]。疼痛规范化指导方面[9]:在为疼痛患者护理中, 疼痛专业护士提供的服务主要包括:①根据患者年龄、性别、基本病情对现在的疼痛情况进行评估;②掌握评估时机, 发生疼痛随时评估, 疼痛干预后30 min再次评估, 疼痛评分>3分或接受疼痛治疗, 至少每2~4小时清醒状况下再评估1次。疼痛评估方法与工具:①临床常用面部表情法;②数字分级法;③文字描述法;④疼痛图。

2.2 国内癌痛患者发展现状

目前, 随着国内临床对癌痛的普遍关注, 癌痛管理逐渐得到重视, 但是仍有一大部分癌症患者的疼痛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其主要障碍因素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临床医生和护士对癌痛的治疗和护理未足够重视, 对止痛药物及用药辅助知识认识不足;二是药品供应与管理上过分强调严格, 并忽视了临床药师在癌痛规范化管理中的作用;三是患者及其家属和社会对癌痛治疗知识缺乏, 尤其对止痛药物如阿片类药物的“成瘾性”担心过度[10]。总之, 这几个方面需要在癌痛管理过程中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2.2.1 临床医生在癌痛规范化管理中的作用

目前随着环境的变化, 癌症患者人数越来越多, 癌痛控制已经成为世界性问题。有效控制癌痛, 临床医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1]。在癌痛规范化管理中, 医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如对癌痛进行诊断、评估、止痛药物的选择及止痛疗效的判断等。国内有研究人员[12]采用自行设计调查表针对医生和护士对癌痛知识的认知程度进行了调查, 结果表明医生和护士对癌痛管理的知识回答正确率不到50%, 因此研究认为对医生进行癌痛管理知识的培训至关重要。

2.2.2 临床药师在癌痛规范化管理中的作用

临床药师在癌痛规范化管理中的主要职责是止痛药物的管理、对临床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对医生临床用药情况进行监控等。临床药师通过参与医护人员的查房、病历讨论、用药剂量审核等这些活动, 可对临床医生不良的用药习惯进行纠正, 并使药物的作用达到最大化, 防止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13]。此外, 临床药师也可参与到对患者及家属用药的指导当中, 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临床药师对止痛药物 (精神麻醉药品) 进行管理, 可使止痛药物的应用更加科学合理化, 可最大程度减少患者的疼痛及痛苦, 也可防止药物的滥用[14,15]。

2.2.3 癌痛护理人员在癌痛规范化管理中的作用

2.2.3. 1 建立护理咨询、专家门诊

为满足广大癌痛患者需求, 提高专科护士护理技能, 提升护士价值, 国内一些较具规模医院开设了护理咨询门诊 (癌痛门诊) 或护理专家门诊, 由临床工作经验丰富年资与技术职称高的护士承担咨询工作[16,17,18], 内容涉及疼痛护理, 单绘制疼痛评分法及技巧, 制定相关护理措施, 止痛药物所产生不良反应的措施及预防, 出院患者的随访记录登记, 出院后出现疼痛引起相关问题的处理及指导癌痛患者如何记录疼痛日记, 下一次就诊时间及患者自己掌握疼痛评分情况。

2.2.3. 2 建立专科护理门诊

随着我国护理专业化的发展及专科护士的规模性培养, 护士在疼痛管理中起到独特的关键作用[16]。疼痛治疗过程中, 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和配合至关重要。专科护士的宣传重点包括:鼓励患者主动向医护人员描述疼痛的程度, 教育患者认知到忍痛对患者有害无益, 多数癌痛可以通过药物控制, 规律服药, 不要自行调整止痛药物的剂量和方案, 同时密切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 定期复诊或随访, 使疼痛护士在护理中充当教育者、指导者、咨询者及研究者角色, 使专科护士服务更加细化, 质量化提升专业价值。

2.3 规范疼痛管理对癌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国外研究表明[17], 疼痛专科门诊开设、疼痛专科护士的培训缩短了住院患者的住院时间, 降低了患者费用, 最重要减轻患者痛苦, 同时极大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经过培训的护士对癌痛进行管理, 患者对于疼痛、焦虑、抑郁不良行为习惯能更好地控制。针对疼痛患者, 疼痛护士指导患者如可预防疼痛药物引起便秘, 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普通病房护士;对疼痛药物指导进行系统评价后得出论证, 由护士提供的疼痛指导知识效果与医生提供的无统计学差异, 且患者对疼痛护士提供健康教育知识满意度更高, 并且付费也少[18,19]。疼痛护士通过自己所掌握本专业知识及各种技巧制定出一套以患者为中心、患者易于理解和接受的评估方法, 更能简单、真实、准确、及时把疼痛强度连续描述出来。因此, 持续、连贯地对疼痛护士进行培训, 不但能增强疼痛患者按计划正确使用止痛药物的意识, 还能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疼痛护士可改善患者健康状况及提高患者满意度。对疼痛评估影响的研究表明, 使患者满意度提高到90%以上, 降低了癌症患者出现意志、信仰、意识、情绪、性格、专心和分心等心理因素的变化[20,21], 从而降低疼痛患者对疼痛刺激的反应, 提高了护理质量。黄叶莉等[22]的研究表明, 专科护士能很好地为就诊患者提供需要的健康指导和专业护理, 协助医生做好疼痛疾病预防和康复工作, 为临床护士提供更专业指导。护士通过指导癌症患者评估、记录、评分, 协助患者正确认识疼痛程度及变化, 缩短护患之间距离, 融洽护患关系, 增加患者对护士的信任感。专科护士在我国是一种全新职业, 其培训与使用尚未规范化。大部分医院存在重培训、轻使用这种现象, 许多专科护士培训在临床仍从事常规的护理工作, 较少在专职护理领域发挥作用, 这也影响了专科护理工作的发展。

3 国内疼痛规范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疼痛规范化管理的最终实施者是疼痛科护士, 因此, 对疼痛护士加强管理才能更进一步规范疼痛管理[23,24,25,26,27]。国内疼痛规范化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3.1 培训

缺乏统一严谨法律培训, 主要体现在疼痛护士的法律意识淡薄, 疼痛护士资质培训有待制订, 掌握疼痛相关理论知识, 疼痛指导相关政策有待完善。疼痛评估、疼痛评分方法、工具的使用均由各医院自行制订, 缺乏统一标准。

3.2 岗位角色冲突

目前国内存在着这种现象, 临床疼痛护士多为兼职工作, 有的承担着护士长等管理工作, 有的从事PICC置管工作, 岗位职责定位不明确, 出现一定的角色冲突。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疼痛护士在专科领域的发展。

3.3 执业地点局限

我国疼痛门诊大多挂靠于麻醉科室, 而一些晚期癌症患者对于疼痛知识的掌握, 完全可以在社区接受相关知识服务及护理, 减轻医疗负担, 降低患者痛苦, 这对改善当前紧张的医患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下一步可加大医院对社区护士对疼痛相关知识培训, 开展试点社区门诊工作。

3.4 薪酬机制难以确立

国家对疼痛门诊护士咨询费用的收取并没有明确的规定, 全国对于癌痛患者自我管理、自我教育, 评效方法没有统一收费标准, 这可能与疼痛门诊的开设没有统一的标准和模式, 无法自立收费项目有关。有些医院疼痛护士挂靠在医生名下, 以联合出诊的名义收取廉价挂号费或很大程度上义务健康指导。由于门诊工作量无法与薪酬挂钩, 也会影响护士积极性的发挥。

4 展望

疼痛护士是一种高级实践模式, 扩展了护理工作范围与职责, 提升护理专业水平[28,29]。我国疼痛护士培训还处在萌芽状态, 而科学规范严谨的疼痛模式开展才会有效保障此项工作平稳、持续、常态发展。因此, 希望国家尽快对疼痛护士进行定位, 设立职业护士岗位, 扩大出诊护士执业范围, 同时建立完善法律、法规政策, 规范工作中言行举止, 提高其治疗护理的依从性, 提高癌痛患者生活质量。

摘要:目前随着原卫生部癌痛规范化治疗的提出, 癌痛规范化管理也逐渐被重视起来。规范癌痛管理, 能有效控制癌痛, 减轻癌痛患者的痛苦, 改善其心理功能, 进一步提高癌痛患者的生活质量, 癌痛规范性管理至关重要。本文从癌痛管理的规范性相关方面的研究出发, 对癌痛管理的认识、癌痛患者的发展现状、国内疼痛规范化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述。

上一篇:留住那抹微笑作文下一篇:电厂汽轮机运行节能降耗探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