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化的治疗方案

2024-05-10

规范化的治疗方案(精选12篇)

规范化的治疗方案 篇1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高脂血症的发生率越来越高,已成为除胆道疾病和酗酒之外引起重症急性胰腺炎第三大病因。高脂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具有病情凶险、进展迅速、病死率高等临床特点,治疗较为棘手[1]。我院采用规范化治疗方案治疗高脂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情况较满意,现将结果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0年5月至2012年4月我院收治的高脂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37例纳入研究,年龄26~64岁,平均年龄(45.27±6.52)岁;体质量58~87kg,平均体质量(68.43±7.23) kg;病程1~3d,平均病程(1.54±0.32) d;其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1例。

所有患者均有上腹疼痛、恶心、呕吐、发热等临床表现,肠鸣音减弱或消失,血、尿淀粉酶、白细胞计数等指标均高于正常值,C反应蛋白阳性,三酰甘油均≥11.3mmol/L,符合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胰腺学组《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并经腹部CT检查证实。研究对象同时剔除胆道疾病、暴饮暴食、饮酒、药物、肿瘤、外伤等引起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立即进行重症监护,给予吸氧,并严格禁食、胃肠减压,同时进行制酸、抑酶、抗炎、解痉、镇痛、液体复苏、肠外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密切监测患者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2]。

治疗过程中首先迅速降低血脂,经胃管注入贝特类或他汀类药物,如血脂控制不佳,及时给予血液滤过或血液透析治疗。皮下注射肝素,同时严格控制血糖,经静脉持续微泵注入胰岛素,将血糖控制在4.4~7.8mmol/L范围内。静脉注射质子泵抑制剂、生长抑素等以抑制消化液的分泌;乌司他丁抑制胰酶活性[3]。选择可通过血-胰屏障的抗生素,并加用抗厌氧菌药物以预防感染。根据患者血脂水平禁用或限制使用脂肪乳,选择人血白蛋白、血浆等经静脉注入以补充营养。待病情控制后逐渐从肠外营养向肠内营养过渡,并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合并腹腔渗液者在局麻状态下经腹壁穿刺置管,采用无菌生理盐水或平衡盐溶液进行腹腔灌洗、引流,以消除腹水[4]。

1.3 数据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炎性反应指标变化

经治疗后,所有患者中治愈30例,占81.08%;放弃治疗7例,占18.92%。与治疗前对比,治疗后患者血淀粉酶水平、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等指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详见表1。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2.2 血脂指标变化

与治疗前对比,治疗后患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等指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详见表2。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3 讨论

高脂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患者的发病率中,男性高于女性,这可能与男性饮食不规律、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有关。高脂血症患者的血液黏稠度增高、血清脂质颗粒聚集栓塞胰腺周围血管,高浓度的胆固醇水解后产生细胞毒性,导致胰腺周围局部微循环发生障碍,大量炎性递质释放,从而引起急性胰腺炎。胰酶被激活,参与对胰腺的损伤过程,胰腺腺泡被消化酶水解后进一步刺激胰腺分泌。高脂血症既是引起胰腺炎的原因之一,又是胰腺炎患者发生代谢紊乱之后的并发症之一,二者形成一个恶性循环[5]。

在高脂血症性重症胰腺炎的治疗中首先应降低三酰甘油水平,从根本上阻止胰腺炎的发展。通过禁食、口服贝特类或他汀类降脂药物、注射低分子肝素、胰岛素等以促进三酰甘油的降低,必要时可通过血液净化法以迅速降低血脂、清除炎性因子、缓解重症胰腺炎的病情。临床研究证明高血糖状态可促进胰腺炎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在治疗过程中还需注意对血糖的控制,适当给予胰岛素可将血糖控制在满意的水平范围内。生长抑素和乌司他丁可抑制胰腺分泌、降低胰酶活性,对胰腺细胞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同时可抑制炎性介质的生成和释放,防止发生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

重症胰腺炎患者禁食时间较长,而机体处于高分解代谢状态,因此治疗过程中应重视合理的营养支持,以防由于缺乏营养导致患者机体抵抗力下降、病情恶化。对脂肪乳剂的使用应慎重,发病72h内绝对禁止应用,以免引起三酰甘油进一步升高而加重病情。胰腺发生坏死后易继发感染,有研究发现约有80%的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死亡与感染有关,因此在规范化治疗方案中推荐早期应用广谱抗生素[6]。

本研究采用规范化治疗方案后患者的血脂水平得到了良好的控制,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患者炎性反应指标也明显低于治疗前水平。多数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而出院,提示规范化治疗方案治疗高脂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确切。

本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规范化治疗方案治疗高脂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大大减轻了患者炎性反应,并降低血脂水平,对患者的预后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胰腺学组.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J].中华外科杂志, 2007, 45 (11) :727.

[2]谭黄业, 樊献军, 耿协强, 等.高脂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特征及诊治[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0, 24 (11) :1123-1124.

[3]龙游, 樊献军.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43例诊治分析[J].临床军医杂志, 2011, 39 (6) :1076-1078.

[4]李艳梅, 赵洪川, 卜石.高脂血症性胰腺炎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探讨[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09, 23 (6) :337-339.

[5]张大鹏, 崔乃强, 李岩, 等.重症急性胰腺炎中西医结合治疗自然病程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11, 17 (3) :235-239.

[6]于建伟, 宋云飞, 张丽红, 等.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 2013, 10 (3) :122-123.

规范化的治疗方案 篇2

关于加强基层民政办公室规范化建设的

实 施 方 案

为进一步规范我市基层民政工作,推进基层民政室基础设施建设,切实保障改善民生,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保民生、保稳定、保增长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基层民政办公室规范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夯实基层民政工作基础,提升基层民政工作水平,真正把基层民政办公室建设成为民服务的形象窗口,更好地维护好、保障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共享科学发展成果。

二、规范化建设的目标任务和主要内容

基层民政室规范化建设整体目标是建设设施齐备、人员得力、管理严格、运转高效、服务优良、群众满意的规范的乡、镇、街道办事处民政办公室。

(一)明确工作职责

各民政办公室的工作职责主要包括:

1、贯彻执行国家、省、市有关民政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制定并组织实施本乡镇民政事业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

2、负责做好城乡低保对象申报、核查、审核、管理工作,全面落实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负责医疗救助、助学等救助的申报、审查和管理工作,及时足额发放各类救助资金。

3、负责做好农村五保对象供养工作,准确掌握五保对象生活情况,及时足额发放五保供养金。

4、负责做好救灾救济工作。及时、准确核查报告灾情,排摸掌握困难群众情况,及时发放救灾款物,妥善安排灾民生活;指导、协调灾后灾区重建和灾区生产自救、互助互济工作。

5、负责做好临时救助和六十年代精简退职人员及其他特殊对象的基本生活救助工作。

6、负责做好重点优抚对象服务管理工作,全面落实各项优抚政策,及时足额发放各类优待抚恤补助金,积极开展双拥活动。

7、负责所属乡镇敬老院和村级五保之家等社会福利机构的管理,积极发展社会福利事业。

8、负责落实老年人优待政策,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抓好基层老年人协会建设,组织开展老年教育和文体娱乐活动。

9、负责指导村(居)务公开、民主管理及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建设和村(居)民自治活动的开展,积极开展社区服务,推进社区建设。

10、承办上级交办的乡镇、村行政区划和地名、界线管理的相关工作。

11、负责做好殡葬管理相关工作,积极推进殡葬改革。

12、开展慈善捐助和经常性社会捐赠活动。

13、负责做好基层民政信访、信息、民政政策宣传、咨询、档案管理等工作。

14、按照要求协助做好全市福利彩票发行工作。

15、协助做好婚姻登记、弃婴收养、老区项目建设等相关民政工作。

16、承办市委、市政府和上级民政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配备工作力量。

根据民政工作职能要求、所辖区域人口和民政对象数量,各民政办专职工作人员人数配备标准为:2万人以下乡(镇、办)配备2名民政专职工作人员;2万人以上乡(镇、办)配置3名民政专职工作人员(其中冷水江市街道办事处不少于4名工作人员)。民政办公室设主任1名,选派热爱民政事业、政治业务素质高、热心为群众服务、具有较强组织领导能力的同志担任。其

人员异动需报市民政局同意并备案。

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应充分考虑到基层民政工作直接面对群众、政策性强、工作量大、工作要求高等实际情况,要把热爱民政事业、政治业务素质好、热心为群众服务、基层民政工作经验丰富的同志充实到民政工作中来,同时保持专职民政工作人员的相对稳定和工作的连续性。

各村(居委会)要确定一名民政协理员,协助乡、镇、街道办事处民政办做好本村(居委会)的相关工作。

(三)改善办公条件

1、办公场地:按规定须配备三室(办公室、接待室、档案室),且总面积不得少于60㎡。名称统一为:“XX乡(镇、办)民政办公室”,同时加挂“XX乡(镇、办)社会救助工作站”的牌子。

2、办公设施:所有民政办配备电脑、打印机、电话、复印机、数码相机、档案柜、空调,并落实信息化建设的相关配套设施,以适应电子政务建设的要求。每个工作人员在民政办应配备办公桌椅,档案柜不少于2个,有接待群众来访和办事时方便群众就坐的基本设施。

3、规章制度:按照便民利民的原则和政务公开的要求,在市民政局的统一指导下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办事流程,实行 4

政务公开,并要全部公示上墙。

4、宣传栏和民政救助对象公示栏:必须高标准建立长久、耐用的政策宣传栏和民政救助对象公示栏,对社会救助等政策进行宣传和按要求对救助对象进行公示。

5、档案资料整理:要求按照档案部门的要求和市民政局统一的标准、格式将历年来的各种民政台账、资料进行整理装订建档,做到规范无差错。同时规范档案管理,城乡低保对象、医疗救助对象、五保对象、救灾救济对象、抚恤定补对象等各类民政工作对象的资料齐全、详实可靠,符合档案管理的要求,并建立电子台帐。

(四)落实办公经费。各乡(镇、办)要对民政办公室的宣传、办公设备购置等办公经费给予保障,足额预算并及时及拨付民政事业经费。

三、具体实施步骤

(一)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在2011年4月底前明确建设要求,制定详细的建设方案,并书面报告到市民政局。

(二)由市社会救助局牵头,并结合救灾救济、优抚、基层政权建设等相关业务股室的政策宣传、档案管理等具体要求,根据规范要求指导建设完成民政办公室的规范化建设。

(三)2011年年底前,由市民政局组织人员对乡(镇、办)5

民政室规范化建设进行专题检查验收。

(四)支持有条件的乡、镇、街道办事处建设包括民政服务大厅、档案室、物资库等功能齐全的高标准民政室(其中单独设立的办事大厅面积不少于50平方米,综合大厅的所占面积不少于25平方米、物资储备库不少于15平方米)。

四、工作要求及激励措施

(一)办公场地设置合理、室内美观整洁、基本设施规范统一。

(二)民政办公室规范化建设时应考虑基层村(居委会)基本硬件设施和政务公开。

(三)基层民政室的工作人员配备必须由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的红头文件予以确认,并报民政局备案。

(四)基层民政室的各种硬件设施必须是民政办专用。

(五)鼓励乡(镇、办)按照高标准基层民政办公室的要求,建立服务大厅。

规范化的治疗方案 篇3

这掌声是为来自中国的著名神经外科专家——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学系主任赵继宗教授鼓起的。

会上,赵继宗教授代表中国神经外科医生作了题为《2464例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治疗》的学术报告,不仅摘得了“2009全美神经外科大会优秀国际论文摘要奖”,更让世界了解中国的神经外科医生利用微创神经外科技术,救治世界人口最多国家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情况。

开幕式上,本次大会主席、美国著名神经外科教授Bean教授亲自授予赵继宗教授“国际优秀论文摘要奖”的奖状及证书。中国神经外科医生治疗2464例高血压脑出血的艰辛而卓有成效的工作让领先于世界的美国神经外科医生为之赞叹。

美国的神经外科Mendelow教授认为,赵继宗教授的报告充分展示了中国近几年来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并高度评价了中国微创神经外科技术在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的应用,肯定了本项研究为近几十年来国际上罕有的大宗病例的研究之一。

推广脑卒中规范化外科治疗

我国出血性脑卒中占全部中风病人的21%~48%,死亡率和致残率居各类卒中首位,发病后1个月内病死率高达30%~50%,每年因高血压脑出血死亡的病人120万,存活者中超过30%遗留严重的偏瘫、失语等后遗症,是预后最差的脑卒中类型,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的健康。

手术清除脑内血肿的目的是减轻占位效应,防止血肿进一步扩大,阻断血肿释放中毒性物质,从而降低病死率和病残率。但是,外科手术在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应用差异很大,在美国手术治疗者仅占20%,而德国和日本则超过50%。

由赵继宗教授牵头的课题组承担了“十五”期间国家科技攻关项目《脑卒中规范化外科治疗推广研究》,该项目是解放后我国首次大规模推广出血性脑卒中(高血压脑出血)规范化外科临床治疗多中心大样本单盲临床病例对照临床研究。我国曾经进行高血压脑出血的内、外科治疗疗效的对比研究,但多仅限于在一个医院范围内进行,同时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也限于三级水平医院;此外,由于手术适应证掌握不当,缺乏规范的诊疗指南,长期以来,我国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的整体状况不容乐观,水平也参差不齐。1999年来自全国135家医院神经外科的调查结果显示,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死亡率高达33%~53%,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严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

由赵继宗教授牵头,组织全国135家医院神经外科进行多中心单盲临床病例对照试验。经过为期五年的探索和研究,赵继宗教授及全体项目参与者不仅出色完成了脑卒中规范化外科治疗技术的推广、病人覆盖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而且让更多偏远地区的老百姓在突发高血压脑出血后能够得到最及时有效的救治。

《脑卒中规范化外科治疗推广研究》项目采用微创手术(包括显微手术、钻孔碎吸)和传统开颅3种手术方式治疗2464例高血压脑出血,并完成了艰巨的对所有患者进行了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随访工作。三种手术方式指标两两比较综合分析提示:微创手术组(显微组与碎吸组)手术效果优于传统手术组。本项目使我国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死亡率降到13.90%,植物生存低于10%。规范3种手术方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制定出《中国出血性脑卒中微创治疗规范草案》。

目前,我国可以开展微创神经外科技术的神经外科单位已经达到215家,基本覆盖了全国各个地区。同时,出血性脑卒中手术死亡率和植物生存率降低了5个百分点,治疗费用降低了8个百分点,这些不仅从整体上提高了我国脑卒中外科治疗的水平,更让广大的老百姓成为政府积极发展医药卫生事业的最终受益者。

此外,本研究还在全国建立了集临床、科研、教学和咨询服务于一体6个脑卒中外科治疗示范基地,且以此为核心逐步扩大范围,完善和推广我国规范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治疗,为继续推广和普及脑卒中外科规范化治疗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开放式脑卒中外科治疗网上专家系统,提高全民防治脑血管病知识。该网络系统为推广科研成果和积累资料奠定了基础。在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70余篇,获中华医学会和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各一项。

敢于创新 挑战自我

1997年起,赵继宗担任北京天坛医院的副院长和神经外科主任。北京天坛医院在王忠诚院士的领导下,无论是医疗服务水平方面,还是神经外科的临床和科研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成绩,为中国神经外科事业飞速发展和享有国际地位做出了重大贡献。在这样一个高水平的基础之上,赵继宗教授接过了王忠诚院士和全院职工交给的这副担子,他不仅要保持“一流水平”,并要走向世界,在国际神经外科领域展示我国的学术水平。

他努力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敢于探索创新勇于挑战自我。在王忠诚院士的指导下,赵继宗教授率领全科近300名医护人员共同努力,2000年神经外科获得北京市“先进集体”。2002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天坛医院神经科学以总分第一的成绩,成为北京市级医院首批国家重点学科。

要保持神经外科的“一流水平”,就要解决世界性的难题。20世纪90年代,人类医学进入微创时代,它最突出的标志,就是微创神经外科的建立和发展。国内已经有单位开始探索微创技术,赵继宗奋起抢占这个制高点。1998年,他们瞄准了建立以微骨孔手术入路、神经导航和神经内镜等技术支撑的微创神经外科平台这个新目标。要掌握微创技术,首先要更新微创理念。21世纪医疗模式由“单纯生物型”向“社会-心理-生物型”转化,更加人性化。换句话讲,也就是今天的衡量外科医师的标准不再是“能切什么”,而是手术后保证和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以微骨孔手术入路为例。过去病人一听到经典的神经外科开颅手术就会产生恐惧感,因为要打开“天灵盖”。这是由于常规开颅骨瓣直径要6~7个厘米,手术后在头上落下很大疤痕。而微骨孔手术切口和锁孔一样,并且隐藏在眉毛或头发里,手术后看不出来。更重要的是,手术损伤小,手术后不给病人留下后遗症。可以想象,在锁孔般的手术野内夹闭动脉瘤,一旦发生出血,危险性很大,迈出这一步是艰难的。

曾经有一位病人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播音员。他在一次重要的广播中,停顿了几秒钟,受到了批评。后来,有几次开车,车靠向马路牙子,自己却不知道。后来经過检查,是癫痫发作的结果,原因是他的大脑左侧颞叶语言中枢长了一个1个多厘米的海绵状血管瘤。这个小血管瘤埋得很深,找起来很麻烦,以前传统手术很可能造成失语,就会断送他所钟爱的播音事业。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成功地采用微创导航技术,精确定位,手术后他完全康复,没有留下任何后遗症,重返播音岗位。

学科的发展离不开人才培养,作为医学院的重点学科,赵继宗注重加强和加快人才梯队建设。1996年,赵继宗教授开始带研究生,时时处处注意发挥年轻医师的作用,身教言教并重,始终坚持一个信条“先学做人,再教学医”。10多年来,赵继宗与国际神经外科项目有广泛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合作项目,并与首都医科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所合作开展科研和研究生的培养工作。

2003年,赵继宗教授被当选为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和中国神经科学学会主任委员,感觉身上的担子更重,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他继承和发扬了老一辈的优良传统,团结全国的神经外科同道不断前进,永攀高峰。

赵继宗教授,1969年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首医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学系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评审组临床外科成员,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主委、中国神经科学学会副会长、中华医学杂志副主编。国际上担任世界神经外科联盟执委,Neurosurgery等6种国际杂志编委。连续主持完成国家“九五”至“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研究脑血管病外科治疗。先后发表论文330余篇,其中SCI收录57篇,他人引用235次。2003年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中华医学会科技一、二等奖各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培养研究生109名,博士后8名。并已主编完成《微创神经外科学》等专著8部,科普读物3册。

大事记:

1996年 负责国家“九·五”攻关课题《颅内巨大动脉瘤、巨大脑血管畸形外科治疗的深入研究》,并与上海肿瘤研究所共同完成卫生部“九·五”课题研究“TK/GCV系统治疗脑胶质瘤的研究”。

2003年 《颅内动脉瘤的外科治疗及其形成和破裂的基础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4年 《微创神经外科技术平台的建立》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4年 《脑血管畸形外科治疗及其NPPB和破裂出血机制的研究》获中华医学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5年 《脑血管畸形的外科治疗及其形成和破裂出血机制的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6年《脑卒中规范化外科治疗技术推广研究》获中华医学科技进步三等奖。

规范化的治疗方案 篇4

一、掌握初治肺结核短程化疗标准

1993年世界卫生组织出版了“结核病治疗指导方针”, 以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为基础的6个月短程化治疗方案, 1997年又根据各国在环境和资源方面存在的差异, 进行了修订, 推荐了不同类别结核病患者的标准化方案。我国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化疗方案结合自身的经验, 提出了我国推荐的标准化方案 (全国结核病防治手册, 1999年修订本) , 其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绝大多数患者能够接受并完成疗程, 在我国结核病控制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方案中药物的组成显示, 对结核分枝杆菌不同代谢状态的菌群, 即持续繁殖生长的A菌群、生长抑制的B菌群和间歇生长的C菌群, 均有杀灭作用, 能够防止药物耐药性的产生。治疗方案分强化期 (2个月) 和继续期 (4个月) 。强化期中结核分枝杆菌被迅速杀死, 使传染性迅速减少或消失, 患者症状明显改善, 绝大多数患者2个月内痰菌转阴。继续期主要是为了消灭残留的结核分枝杆菌, 防止复发。

二、处理好规范化治疗与个体化治疗的关系

经大量的临床验证, 肺结核初治短程化疗是可行的。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统一标准方案虽然被尽可能广地推行, 但实际上不可能覆盖至全部病例。笔者认为对少数以下几种特殊情况的患者, 宜采用个体化治疗。 (1) 家族中上一代家属曾因患肺结核去世, 若其下一代家属又患有肺结核, 是否适用短程化疗, 应慎重考虑;我们主张先做结核分枝杆菌的培养加药敏, 以发现是否存在原发耐药, 然后再决定治疗方案。 (2) 肺结核合并肺外结核、重症者应长程化疗; (3) 粟粒型肺结核应长程化疗; (4) 血行播散型结核性胸膜炎应长程化疗; (5) 肺结核患者合并肝炎者服用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产生药物不良反应的, 要根据患者可接受情况采取个体化治疗。 (6) 老年人的肝肾功能等生理机能减退, 标准短程化疗后易发生各种各样毒副反应, 宜采取个体化治疗。 (7) 有其他并发疾病, 如糖尿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艾滋病) 、免疫缺陷性疾病等。但个体方案的采用应严格掌握对象, 不能随意扩大范围。

三、个体化治疗的优缺点

初、复治患者不适用规范化治疗者, 应尽早进入个体化治疗, 选择适合该患者的最佳方案。个体化治疗是较理想、科学的一种治疗, 处理好规范化与个体化治疗的关系, 是一种积极主动控制肺结核的态度。

个体化治疗的优点: (1) 因人而异 (年龄、体重等) 可采取不同药物组合、不同剂量治疗。60周岁以上的患者, 一般只能给予标准化量的2/3, 80周岁以上者, 只给予一半量, 并且不管痰涂片阳性与否, 老年人一般均不给予吡嗪酰胺治疗, 避免引起肝、肾衰竭。体重50kg以上者比50kg以下者药量要适当增加。 (2) 因病变部位及疾病程度不同, 采取不同治疗方案。淋巴结结核一般治疗8~9个月, 骨结核1~1.5年, 粟粒型肺结核、血行播散型结核性胸膜炎治疗1年。 (3) 遇有不良反应, 可随时调整方案。在肺结核伴有肝炎患者中, 应根据肝炎病变程度及患者对抗结核药物肝损害敏感度, 合理选用一、二线药物, 以防出现严重肝损害。 (4) 根据耐药性不同, 合理选择药物。据调查我国大部分省结核分枝杆菌的毒力是强毒种, 复治方案制定, 以药敏试验为依据, 能提高治愈率。 (5) 肺结核并发其他疾病, 如糖尿病、艾滋病、免疫缺陷性疾病等, 在合理个体化治疗中一般加用免疫制剂治疗, 如卡介菌多糖、维卡、白介素-2等, 提高机体免疫力。个体化治疗的缺点是费用高, 与规范化治疗比较, 前者专业性指导多, 不便管理。

在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下的统一标准治疗方案是结核病治疗工作的关键和主体, 个体方案是结核病治疗工作的辅助和补充, 二者有机结合能进一步提高结核病的治愈率。但在采用个体方案时必须结合当地实际情况, 通过对治疗效果、可行性及费用进行综合评价后选择, 并应遵循结核病规范治疗原则, 避免随意化。

(收稿:2010-06-07修回:2010-07-12)

规范化的治疗方案 篇5

根据《市总工会关于加强乡镇(街道)工会规划建设实施意见》(曲市工【】42号文件)及《中共县委办公室关于成立县基层工会组织规范化建设领导小组的通知》要求及县总工会师工字【】23号文件精神,为全面开展县第一中学工会组织规范化建设,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在全面履行工会职能、协调劳动关系、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和构建

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根据《县教育系统工会关于开展基层工会组织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本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总体规划及目标任务:

实施基层工会组织规范化建设创造活动,必须坚持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提升水平、服务基层”为主题,认真贯彻“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方针,不断扩大工作覆盖面,增强工会整体活力,力争用半年时间使工会组织规范化建设达标验收。具体要求:从2010年1月至5月份通过达标验收。

三、规范化建设创建标准:

工会组织规范化建设创建活动必须按照全国总工会提出的“六好”标准,同时做到“八有”。具体内容如下:

(一)“六好”标准

一是党委政府重视好。建立“党委领导、政府支持、各方配合、工作运作、职工参与”的工会工作格局。党委(总支、支部)把工会工作纳入党建目标管理体系,定期研究解决工会工作中存在的重大问题,支持工会依法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建立行政与工会联席会议制度,在研究解决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时,主动征求工会意见,为工会开展工(来源:好范文 http:///)作提供必要经费和物资保障。

二是组织网络健全好。建立健全工会组织机构,配备专兼职工会干部,工会主席按同级党政副职配备,并配备1至3名工作人员,会员会籍管理实现文档化、电算化、动态化。

三是履行基本职责好。适时提出涉及维护教职工权益的主张和建议。建立以教职工代表大会(或教职工大会)为基本形式的党政民主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劳动争议调解组织。无严重侵犯教职工合法权益问题及群众性恶性事件发生。

四是指导帮助基层好。适时对工会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主动与党政领导进行工作汇报和沟通协商,及时解决工会在开展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培训工会干部有成效,工会干部合法权益维护到位。

五是服务职工群众好。努力为教职工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题。送温暖工作经常化、制度化、动态化。积极开展教职工就业培训和业务技能培训,不断提高教职工的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依法为教职工缴纳各种社会保险,做好困难职工帮扶工作。

六是围绕中心开展工作好。紧紧围绕党证中心工作,推动教职工教育教学创新活动深入开展。推动实施职工素质提升培训工程,广大职工积极投身改革、稳定、发展的各项工作中去,为经济社会发展建功立业。工会文化体育工作活跃。对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的培养、评选、上报表彰和管理工作成效明显。

(二)“八有”

一是有健全的工会领导班子,职责明确。

二是有专兼职工会干部1至2人,业务熟悉。

三是有独立银行专户和一定的工作经费,由工会主席“一支笔”审批,经费收支符合财经管理制度。

四是有工会组织印章,会员发展率达98%以上。

五是有社团法人证书。

六是有专门的工会办公室(面积在40平方米以上)。

七是有完善的现代办公设施及职工文体活动场地。

八是有规范的各类工作活动台账及规范的档案管理。

四、方法步骤

1、成立领导机构。及时成立规范化创建活动领导小组,明确责任,负责全面抓好规范化建设创建工作。

2、制定实施方案,按“六好”、“八有”标准和《县基层工会组织规范化建设量化考核标准》,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实施方案。并以书面形式将领导小组成立情况和实施方案上报教育局系统工会和县总工会。

3、由系统工会组织痕迹管理、档案管理业务培训,基层工会迅速开展创建活动,认真组织完成实施方案。

4、四月份条件成熟可及时进行申报。在自检自查认为达标后,及时写出《自检自查达标情况汇报材料》和填报《市乡镇(街道)工会规范化建设申报表》,各一式三份上报到教育局系统工会办公室。

5、教育局系统工会收到申报将及时组织考核,考核总分达95分以上为合格,95分以下为不合格,必须限期整改,按时达标复验。

规范化的治疗方案 篇6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规范化治疗;肾功能;尿蛋白

[中图分类号] R58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2)28-0155-02

近几十年中,全球糖尿病患者的人数迅速增长,在我国亦成为严重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于2007~2008年度对我国14个省、市、自治区共48 431名20岁以上人群进行筛查显示,糖尿病患病率达到9.7%,估计我国糖尿病影响人群已接近1亿人。规范化的糖尿病治疗对于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我国卫生机构,特别是基层卫生机构中,治疗不规范现象较为常见,不仅影响治疗质量,还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本次研究以8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和比较了规范化治疗用于糖尿病肾病临床治疗的疗效,旨在评价规范化治疗的临床意义,为今后的工作提供指导依据,收到了理想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我科于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10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均符合1998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1]及2007年KDOQI糖尿病肾病诊断标准[2],未合并重要器官功能不全、急性感染、动脉粥样硬化、肿瘤、急性并发症等。其中男 57例,女 43例,年龄45~85岁,平均59.5岁。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1.2 方法

1.2.1 规范化治疗 控制患者各项指标范围如下:①糖化血红蛋白6.2%以下;②血压130/80 mm Hg以下;③总胆固醇4.5 mmol/L以下,低密度脂蛋白2.5 mmol/L以下,高密度脂蛋白1.1 mmol/L以上,甘油三酯1.5 mmol/L以下。

1.2.2 常规治疗 对照组上述指标控制在临床正常范围内,但未严格控制至目标值范围。

1.3观察指标

待两组患者各项指标达到治疗目标值范围后,采用日立7170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随机配套试剂检测血糖水平、24 h 尿蛋白定量及各项肾功能指标,包括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同型半胱氨酸(Hcy)。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所得数据统一采用SPSS 17.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样本t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应用规范化治疗的观察组空腹及餐后血糖、24 h尿蛋白定量、BUN、Scr、Ccr、DD、FIB、Hcy结果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3 讨论

糖尿病患者肾功能呈进行性下降,出现显性蛋白尿是肾小球滤过率开始快速降低的信号,若不及时干预,肾脏将在数年内进入失代偿期,甚至出现危及生命的肾功能衰竭,而一旦肾脏进入功能衰竭期,几乎仅有透析治疗及肾脏移植才能发挥比较显著的效果。糖尿病规范化治疗技术是糖尿病治疗方案的一次革命性的改进,其主旨是在最小的医疗成本下达到满意的血糖控制。

据报道,我国大、中城市及各乡镇地区18岁以上的成年人群患病率已超过10%,标志着我国糖尿病进入高度流行状态[3],防治形势严峻。糖尿病除会引起各种直接的代谢症状及并发症外,还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4]。根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于2010年进行的一项调研显示,我国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相关的医疗支出占全国卫生支出的13%左右。因此,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推广一种切实可行、经济负担相对较小的糖尿病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本次研究显示,规范化治疗组及常规治疗组的肾功能指标均有所改善,但规范化治疗组的改善更加明显。该结果提示积极控制血压、血脂、血糖,同时纠正水电解质平衡及酸碱平衡,可显著改善肾功能,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展。此外,高血压对肾脏病变的进展有重要影响,一般认为,尿微量白蛋白增高的糖尿病肾病患者早期已存在肾小球高滤过状态,无论是否合并高血压均必须进行降压治疗,以达到早期保护肾功能的作用,同时防治高胆固醇血症,减少尿蛋白排泄,延缓肾小球硬化的发展[5]。本次研究显示,规范化治疗组的BUN及Scr指标改善较常规治疗组明显(P < 0.05),作为临床公认的特异性较高的指标,BUN及Scr可确切反映肾功能的情况,由于高血糖及大量糖基化产物蓄积被认为是肾脏病变的始动因素,规范化治疗糖尿病肾病,严格控制血糖可延缓肾脏病变进展,稳定肾功能,特别是老年患者,应严格执行糖尿病饮食,降低血糖和尿糖。Ccr指标可准确反映成人GFR,其对肾功能损害的敏感性较BUN及Scr更高,本次研究显示,规范化治疗组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其Ccr改善较为明显(P < 0.05),反映其肾小球功能改善更为显著。高水平的DD与纤维蛋白原含量是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病理基础之一,随病程进展有增高趋势,FIB是血栓形成前体,其增高预示着血管壁有炎症现象以及加速肾小球病变,因此FIB亦是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Hcy是经肾脏排出的蛋白质代谢中间产物,Hcy的活化形式可促进凝血和血栓形成,造成肾小球微血管内皮损伤、血栓形成、微循环障碍,降低肾小球滤过率,因而Hcy水平有助于监测、判断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

总之,糖尿病肾病的规范化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肾功能,减少蛋白尿、高血压、肾衰竭等一系列严重并发症,降低患者经济负担,提升生活质量,适合在各级卫生机构中进行大力推广。进一步完善该治疗原则及具体方案是今后值得进行的工作。

[参考文献]

[1] 康红. 糖尿病诊断和分类的修正标准(WHO1998年暂行咨询稿)[J].中国检验医学与临床,2000,1(4):182.

[2] Kdoqi.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and clinical practice recommendations for diabetes and chronic kidney disease[J]. Am J Kidney Dis,2007,49(2 Suppl 2):S12-S154.

[3] 杨进刚. 中国糖尿病流行步入10.0时代[J]. 中国社区医生,2009,25(3):3-4.

[4] 谢福军,陈艳秋,苏志信. 基层医院糖尿病控制率调查[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9(4):228.

[5] 朱亚梅. 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意义[J].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4):51.

规范化的治疗方案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收治的4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患者各20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12例, 女性患者8例。年龄27~70岁, 平均年龄 (45±10.5) 岁。对照组中男性患者13例, 女性患者7例。年龄26~71岁, 平均年龄 (46±11.5) 岁。两组患者在数量、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 无显著性差异, 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观察组患者给予规范化治疗, 根据《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诊

治专家共识》制定的流程进行治疗[1], 即在紧急治疗期, 给予紧急处理, 快速建立静脉通道, 提前备血, 及时补液、输血和纠正休克, 并给予常规药物进行治疗。在病因诊断期, 给予急诊的内镜检查, 对病因进行综合分析。在加强治疗期, 给予非静脉曲张的出血患者抗菌药物和生长抑素及胃酸分泌抑制药物治疗, 如果无法控制出血, 采取胃内降温或口服止血剂或者使用内镜进行止血治疗。给予静脉曲张的出血患者降低门脉压药物治疗或者使用内镜进行止血治疗。患者经以上治疗出血仍未能控制, 则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同时对原发病进行治疗。

1.2.2 对照组患者给予经验性治疗, 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 凭借临床经验给予抗生素、生长抑素、补液、输血等经验性治疗。

1.3 疗效评价

显效:即出血症状完全消失, 血红蛋白正常, 循环功能恢复;有效:即出血症状和血红蛋白及循环功能有所改善;无效:即出血症状和血红蛋白及循环功能未好转或者加重[2]。总有效率=显效例+有效例/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情况比较, 详见表1。

由表1可见, 观察组患者在止血时间、住院时间、输血量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 P<0.05, 具有显著性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

2.2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 详见表2。

由表2可见,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 P<0.05, 具有显著性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目前, 国内医学界对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急诊诊断和救治规范, 仍旧缺乏较为系统的研究, 临床上更多的是根据医院现有的条件和医生自身临床经验的判断进行具体的诊疗, 尚无明确详细的诊疗规范进行指导[3]。导致临床上出现延误治疗、并发症增多、甚至死亡的现象。鉴于此种情况, 中国医师协会的急诊医师分会制定了《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诊治专家共识》, 以指导临床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进行规范化的诊断和治疗[4]。本文通过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 分组观察比较规范化治疗与经验性治疗的治疗效果。结果发现, 规范化治疗在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及输血量以及总有效率方面明显优于经验性治疗。有利于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确定病因, 明确病情, 使患者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 得到快速有效的治疗, 提高了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规范化治疗的疗效显著, 能够使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缩短, 使输血量减少, 提高治疗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诊治专家共识[J].中国急救医学, 2010, 30 (4) :289.

[2]吴航宇, 张平, 程霞, 等.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规范化治疗与经验性治疗初步对照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 2010, 13 (36) :4124.

[3]孙晓飞.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9, 18 (20) :2468-2469.

早期胃癌的规范化内镜诊断及治疗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整群选取该院2014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早期GC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 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均经病理检查证实, 对于存在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凝血功能障碍以及合并其他恶性肿瘤患者予以排除, 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根据选用术式不同, 将上述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共35例, 男性21例, 女性15例, 年龄范围为32~81岁, 平均年龄为 (54.2±4.5) 岁;病变部位:胃窦部26例, 胃体部8例, 胃底部2例, 平均肿瘤直径为 (2.4±0.5) cm;病理分型:Ⅰ型7例, Ⅱ型21例, Ⅲ型8例。对照组共30例, 男性18例, 女性12例, 年龄范围为32~80岁, 平均年龄为 (54.1±4.4) 岁;病变部位:胃窦部23例, 胃体部6例, 胃底部1例, 平均肿瘤直径为 (2.4±0.6) cm;病理分型:Ⅰ型5例, Ⅱ型19例, Ⅲ型6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变部位、肿瘤直径和病理分型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观察组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术前行超声内镜检查, 所用仪器为GF-UM2000型超声内镜 (由日本Olympus公司生产) , 探头频率为10~15 MHz, 取左侧卧位, 手术在全麻下进行, 先将胃腔内空气抽尽, 注水, 再插入探头, 于并在3 cm左右位置行超声扫描, 观察病灶部位直径、回声、边界等情况;在病灶外缘0.5 cm通过APC标记, 利用电刀切口外缘黏膜, 边注水、边分离, 采用电凝止血, 病灶组织及时送检, 术后给予抗感染等支持治疗。对照组行常规开腹手术, 气管插管全麻, 腹直肌旁入路, 切口长度为15~22 cm, 术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切除胃大部组织, 病灶组织及时送检, 术后留置引流管, 给予抗感染等支持治疗。记录两组内镜检查结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5软件包对收录数据进行整理, 两组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分别采用标准差 (±s) 和率 (%) 描述, 前者行t检验, 后者行χ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计量分析

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计数分析

超声内镜检查结果显示, 黏膜癌7例, 黏膜下癌29例, 与病理检查结果对照, 符合者33例, 准确率为91.7%。观察组术后共有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 均为黏膜切除部位出血, 并发症发生率为5.6%;对照组术后共有5例患者出现并发症, 其中切口部位出血3例, 腹部轻度疼痛2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16.7%,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 GC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其中早期GC患者经综合治疗后, 5年生存率在90%以上, 进展期GC患者经综合治疗后, 5年生存率不到30%, 从中能够得出, 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GC, 有助于降低患者病死率[2]。从早期GC诊断情况来看, 目前公认的最有效的方法是胃镜检查, 其中有染色内镜、放大内镜、共聚焦内镜等多种技术可供选择, 这些内镜检查技术各具优缺点, 规范化内镜诊断尤为必要, 超声内镜不仅可以通过内镜直接观察豁膜表面的病变情况, 还能够进行超声扫描, 在微创手术中的定位和定性价值较高, 可指导手术操作;从早期GC治疗情况来看, 目前常用术式有开腹根治性切除术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后者可在内镜直视下完成消化道局部黏膜完整且连续的切除, 可同时对病变进行诊断和治疗, 且具有微创优势, 该来术式的适应证正在逐渐放宽, 规范手术操作过程, 可进一步降低手术治疗风险[3,4]。

有关内镜诊疗临床应用的研究报道较多, 贾红军等[5]对65例早期胃癌患者进行分组研究, 并进行为期3年的随访, 其中行超声内镜检查及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的患者, 诊断正确率为91.4%, 与行常规手术治疗患者的并发症、复发及存活情况进行对照, 结果分别为:5.7%vs10.0、2.9%vs20.0%、100.0%vs86.7%, 内镜诊疗的效果得到充分证实。该组研究中, 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的观察组36例患者,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6%;行常规开腹手术治疗的对照组30例患者,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6.7%, 且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 提示内镜黏膜下剥离术能够提高临床疗效, 改善患者预后;观察组患者术前行超声内镜检查, 与病理检查结果对照, 诊断准确率为91.7%, 其在手术治疗中应用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6,7]。

综上所述, 内镜技术目前在临床上已经在临床上得以推广, 相关术式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在满足内镜黏膜下剥离术适应证基础上用于治疗早期GC, 可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更好地改善患者预后, 规范化内镜诊疗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肯定[8]。

摘要:目的探究早期胃癌的规范化内镜诊断及相关术式治疗效果。方法 根据选用术式不同将整群该院2014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66例早期GC患者分为观察组 (36例) 和对照组 (30例) , 前者行超声内镜检查及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 后者行常规开腹手术治疗, 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5.6%) 低于对照组 (16.7%) ,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业意义 (P<0.05) ;与病理检查结果对照, 超声内镜检查准确率为91.7% (33/36) 。结论 超声内镜检查可提高早期GC诊断正确率, 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效果明确, 推荐临床应用。

关键词:早期胃癌,超声内镜,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参考文献

[1]刘芳, 郑勇, 黎永军, 等.26例早期胃癌的内镜下诊断及治疗分析[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13, 15 (7) :653-656.

[2]郑洪伟, 薛会光, 杨爱华, 等.窄带成像技术联合放大内镜与胃镜活检诊断早期胃癌的价值比较[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5, 24 (8) :3919-3922.

[3]郭霄梅, 杨希泉, 王红娟, 等.基于色素内镜诊断和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6, 9 (4) :122-123.

[4]冯莉, 吴云林.基层医院提高早期胃癌诊断水平的途径和方法[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2, 10 (1) :31-34.

[5]贾红军, 张丽娜, 梁浩.早期胃癌的超声内镜诊断及内镜下治疗效果分析[J].西南国防医药, 2015, 11 (3) :1189-1192.

[6]马升高, 吴建胜, 杨晓平, 等.早期胃癌的内镜表现特点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 2014, 13 (35) , 4121-4124.

[7]陈孝, 张子其, 王志强, 等.老年早期胃癌内镜综合治疗的效果及长期随访[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3, 22 (29) , 2818-2820.

规范化的治疗方案 篇9

关键词:数据规范化,弱耦合,强内聚,面向对象设计,对象规范化

对于许多与信息处理有关的软件系统而言,数据库设计与软件开发(业务逻辑设计)同等重要,它们是一个软件开发活动中相互依赖和制约的两个部分。在实际的软件开发过程中,数据库设计和软件开发工作分别由不同的设计团队完成,数据库设计人员常常过于专注数据本身的设计,软件开发人员关注的重点是业务逻辑、并且缺少数据设计的相关经验,两类设计人员之间的沟通和协作存在一定困难。

当前软件开发更多的采用面向对象方法,底层的基础范型是对象和组件,统一建模语言UML(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是面向对象系统分析和设计中的主要建模工具,软件开发过程以一种渐进的工作方式进行,软件开发人员需要根据软件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软件设计的内容。[1]而数据库设计和实现仍然是以关系模型为基础,关系数据库的底层基础范型是集合论,通常使用实体关系图表示数据库的概念结构,使用关系模式表示数据库的逻辑结构,这些数据建模工具与UML不同,它们针对数据实体本身进行描述、忽略了软件系统的需求变化和其他业务因素对数据的影响,数据库设计人员将软件开发看成是一种串行过程。以上原因导致了软件开发人员与数据库设计人员之间常常会出现诸如过程阻抗失配、技术阻抗失配的冲突。[2]

数据库设计团队和软件开发团队之间的协作问题已经得到关注,比如将通用建模语言UML引入数据库建模过程,直接从软件需求分析阶段得到的对象模型映射出数据库概念模型,从数据库设计角度改善了软件开发人员和数据库设计人员之间的沟通不畅问题。[3,4]

面向对象软件开发方法的出发点是将软件系统看成是由若干对象组成的,对象是封装了数据及可以施加在这些数据上的行为的封装体。面向对象设计的任务之一是,按照对象强内聚、对象之间弱耦合的设计准则对面向对象分析阶段得到的对象模型进行优化和完善。在以往的面向对象设计阶段,软件设计人员的经验等主观因素对设计结果产生较大影响,通过分析对象的数据和行为,以定性的方式完成对象模型的重构。[5]数据规范化策略是关系数据库设计的理论基础,也是数据库设计的有力工具,它体现了数据强内聚、数据之间弱耦合的数据库设计目标。因此,数据规范化思想本质上与面向对象设计的基本目标相一致。但是,面向对象设计的内容包括数据和行为两部分,数据规范化策略仅考虑数据方案的优化问题。对象规范化准则是对数据规范化策略的改进和扩展,主要用于优化对象的行为。在面向对象设计阶段,可以联合使用数据规范化策略和对象规范化准则,同时从数据和行为两方面进行对象模型的优化,从而达到对象强内聚、对象之间弱耦合的设计目标。

基于规范化策略的对象模型优化方案为软件开发人员提供了一种直观的的对象模型优化方法,使软件开发人员和数据库设计人员以相同的设计思想为出发点,便于两类设计人员在软件开发活动中的有效合作。

1 数据规范化策略

关系数据库设计的目标是生成一组关系模式,有效地存储信息,方便地获取信息,这一目标是通过适当的数据规范化来实现的。数据规范化是对关系模式中的数据属性进行优化的过程,高度规范化的关系模式提高了数据的内聚性、降低了数据之间的耦合性。

在关系数据库设计过程中,最常使用的数据规范化策略包括第一范式(First Normal Form,1NF)、第二范式(Second Normal Form,2NF)和第三范式(Third Normal Form,3NF)。[6]

第一范式(1NF)的含义为:当一个关系中的所有属性域都是原子的,认为该关系达到1NF。

第二范式(2NF)的含义为:当一个关系达到1NF,并且关系中所有的非键属性完全依赖于键(即不存在非键属性对键的部分依赖),认为该关系达到2NF。

第三范式(3NF)的含义为:当一个关系达到2NF,并且关系中所有的非键属性直接依赖于键(即不存在非键属性对键的传递依赖),认为该关系达到3NF。

数据规范化的作用是,通过适当分解关系模式来尽可能降低数据冗余、减少不合理的数据依赖。在实际的数据库设计过程中,按照1NF,会引入新的关系模式、将原有不规范关系中的冗余信息分解出来;按照2NF和3NF,会对原有规范化程度较低的关系进行适当分解以改善非键属性对键的不合理数据依赖,从而提高数据自身的内聚性、降低数据之间的耦合性。

数据规范化是一种以渐进方式完善关系数据模式的过程,最终实现了强内聚、弱耦合的数据设计目标。这种设计思想与软件设计过程中的面向对象设计目标相吻合,并且体现了渐进式开发的敏捷软件思想。

2 对象规范化方案

2.1 对象规范化准则

面向对象的设计目标是促进对象之间的弱耦合、对象内部的强内聚,这与数据规范化的思想非常相似。但是数据规范化只涉及到数据的优化,面向对象的软件设计中,不仅要考虑数据设计、还要考虑施加在数据上的行为设计,因此将数据规范化思想应用于对象设计中时,需要适当的调整和改进。

面向对象分析和设计中,对象的优化本质上是对类的优化,类是相似对象的抽象机制,而对象是类的实例。下面介绍的三种对象规范化准则类似数据规范化策略的三种范式,以渐进的方式重新组织对象方案,提高类(对象)的内聚、同时尽量降低它们之间的耦合。[2]

第一对象范式(First Object Normal Form,1ONF)的含义为:当一个类中的一组相似属性所需要的具体行为被封装在其所属类的内部,可认为该类达到1ONF。

第二对象范式(Second Object Normal Form,2ONF)的含义为:当一个类达到1ONF,并且该类的多个对象实例所需要的共用行为被封装在其所属类的内部,可认为该类达到2ONF。

第三对象范式(Third Object Normal Form,3ONF)的含义为:当一个类达到2ONF,并且其仅封装一组内聚的行为,可认为该类达到3ONF。

对象规范化准则从类(对象)的行为出发完成对象模型的重构。在实际应用中,如果一个软件系统通过关系数据库完成数据的存储和获取,就需要从数据和行为两方面进行对象模型的重构,根据数据规范化策略优化类(对象)的数据设计、根据对象规范化准则优化施加在数据上的行为。

2.2 对象模型优化过程

面向对象设计中,对象模型的优化是设计的重点。对象是属性和行为的封装体,在对象模型优化过程中,既要考虑数据的设计、又要兼顾施加在数据上的行为的设计。下面以一个高校教学管理系统中的部分需求为例,阐述规范化方法在面向对象设计中的应用。在表述方式上采用UML的类图机制。[7]

高校教学管理系统需要完成的功能包括学生基本信息维护、学生选课过程的管理、为相应课程安排授课教师等。设计的初始对象模型如图1所示。学生类封装了学生基本信息和学生所选的课程信息两类属性。一个学生可以选修若干门课程,所以课程应该是一个集合、集合中的每个元素代表一门课程,因此课程不是原子属性,从关系数据库角度分析,学生类中的数据不满足1NF。学生类中包括完成若干功能的行为,选课()、退课()等行为表示的都不是单一功能,比如选课()表示学生对象提出选课申请、课程对象将选了课的学生信息登记到相应课程中,选课()行为涉及到了学生和课程两类实体,体现了学生和课程两类概念之间的联系。退课()表示学生对象提出退课申请、课程对象将退了课的学生信息从相应课程中删除。指定授课教师()包括为课程指定教师和为教师排课两方面功能。学生课表()产生学生上课时间表。修改学生信息()完成对学生基本信息的维护,修改课程信息()完成对课程基本信息的维护。因此学生类中部分行为的内聚性不高,一个行为涉及到多个概念。初始对象模型不满足1ONF。

为了改进初始对象模型的不合理性,引入一个课程类,将与学生类关系比较松散的数据和行为分离出来,调整后的对象模型如图2所示。学生类(对象)和课程类(对象)之间的联系表示为关联;将分离出来的课程信息进一步分解,学生和课程两个类中的属性都具有原子性,从数据规范化角度满足了1NF。将初始对象模型中表示复合功能的行为进行合理分解,使一组相关属性所需要的具体行为(在面向对象设计中称为实现)被封装在其所属类的内部。比如将选课()分解为申请选课()和选课登记()两个行为,申请选课()表示学生对象向课程对象发出的消息,选课功能的具体实现由课程对象自身完成,表示为选课登记()。重构后的对象模型中,学生类(对象)和课程类(对象)分别实现与自身属性相关的行为,提高了类(对象)的内聚性,达到1ONF。

满足1ONF的对象模型仍然存在较大的问题。从关系数据库设计的观点出发,课程类的属性中,存在非键属性对键属性(课程号+教师工号)的部分依赖,比如课程名依赖于课程号、教师姓名依赖于教师工号等,不满足2NF。从类中的行为分析,课程类实现了课程和教师这两类实体的行为,每门课程都是一个对象实例,授课教师信息嵌套在相应课程中,这种情况会导致系统应用中出现问题。比如,一个教师在学校内部进行了工作调动,意味着“教师归属”发生变化;如果一个教师可以讲授若干门课程,意味着这个教师的信息会嵌套在不同的课程中,必须对每门课程中的“教师归属”分别修改,不仅增加了修改工作量、还可能引起数据不一致问题。因此上述对象模型不满足2ONF。

为了进一步优化对象模型,可以将教师概念从课程类中分离出来,引入一个教师类,它封装了教师的属性及相关行为,新的对象模型如图3所示。改进后的对象模型中,每个类中的属性之间不存在不合理的数据依赖,已经满足3NF。每个类所对应的对象实例所需要的共用行为都被封装在其所属类的内部,比如前面提到的“教师归属”修改问题,只需通过教师类中的修改教师信息()行为进行一次操作即可完成,避免了重复操作可能产生的数据不一致问题。此外,为系统添加一个新的功能也会非常容易,比如在教师类中增加了一个生成教师授课表的行为教师课表()。当前的对象模型方案达到了2ONF,学生、课程和教师三个类分别表示独立的概念,进一步提高了对象的内聚性、降低了对象间的耦合性。

上述对象方案达到了2ONF,但是学生类中的行为修改学生信息()的内聚性仍然不理想,它涉及到学生实体自身的行为和与通讯地址相关的行为。通讯地址本身就可能是一个包含若干个独立对象的复合对象,比如一个通信地址、一个电子邮箱都是以独立对象的形式存在的。而且并不是只有学生才有通讯地址,通讯地址很可能在其他地方也要使用。如果进一步优化设计,使每个类仅封装一组内聚的行为,可以得到满足3ONF的对象模型如图4所示。在对象模型的进一步重构过程中,对学生类中的属性和行为做了较大调整,将通讯地址从学生类中独立出来,学生类重构成学生、通信地址、电子邮箱三个类,类之间的关联表示一个学生只有一个通信地址、但可以拥有若干个电子邮箱。通信地址类本身也需要进一步规范化,其属性的分解及原子化可以增加数据使用的灵活性。新的对象方案中,每个类都是一个内聚性较高的整体,类之间的耦合度较低,便于下一步系统实现过程中的编程测试工作,也增加了系统的可维护性。

降低对象之间的耦合性、提高对象的内聚性是面向对象设计追求的目标。对象方案优化过程中,既要考虑数据的弱耦合强内聚、又要考虑行为的弱耦合强内聚,所以对象规范化过程包括数据规范化和行为规范化两层含义。数据规范化策略和对象规范化准则的本质是相同的,都体现了面向对象设计中弱耦合强内聚的设计思想,它们在软件开发人员和数据库设计人员之间建立了一个共同的设计起点,使面向对象建模和数据库建模工作在设计思想上取得了一致。

3 结束语

数据规范化策略是一种应用普遍、效果良好的数据库设计方法,强调数据设计中的弱耦合强内聚设计目标。对象规范化准则借鉴了数据规范化策略中的弱耦合强内聚的设计思想,并且与面向对象设计中的弱耦合强内聚设计目标相结合,重点调整和优化对象中的行为。在具体软件项目的面向对象设计过程中,要兼顾数据设计和行为设计两部分,联合使用数据规范化策略和对象规范化准则。针对具体的软件需求,可以通过增加新的类或对当前类进行适当分解,从数据和行为两方面进行对象模型的优化,最终实现对象之间弱耦合、对象内部强内聚的面向对象设计目标。

基于规范化策略的对象模型优化方案在数据库设计人员和软件开发人员之间建立了一个很好的桥梁,以数据库设计人员容易理解的方式来设计对象模型,数据库设计人员直接关注软件行为对数据的影响,软件开发人员能够从数据和行为两方面进行对象模型的优化和重构。

参考文献

[1]刁成嘉.UML系统建模与分析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9-12.

[2]Scott W.敏捷数据[M].李巍,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3-4,50.

[3]Eric J,Robert A.UML数据库设计应用[M].陈立军,郭旭,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6-8.

[4]卢莹,林荫.一种基于UML的关系数据库建模方法[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8(11):1025-1026,1036.

[5]邵维忠,杨芙清.面向对象的系统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38-46.

[6]Silberschatz A,Henry F,Sudarshan S.数据库系统概念[M].杨冬青,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176-181.

支气管哮喘规范化治疗的效果分析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1年9月至2013年11月选择在我院进行诊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90例, 纳入标准:符合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均处于临床急性发作期;均常规理化检查, 且排除其他疾病;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哮鸣音;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喘息、气急;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标准:由结核、真菌、肿瘤等因素所致慢性喘息者;合并有严重原发性疾病及精神疾患。其中男56例, 女34例;年龄最小22岁, 最大6岁, 平均年龄 (45.09±2.13) 岁;病程3 d~12年, 平均 (6.22±2.10) 年。依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每组各45例, 两组人口学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治疗方法

两组都常规给予吸氧、糖皮质激素、抗胆碱药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氨茶碱 (广东迈特兴华药品有限公司) 口服治疗, 剂量为100~200 mg, 每天1次。治疗组给予注射多索茶碱 (阿斯利康公司) 进行治疗, 选择注射多索茶碱100~200 mg, 以2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至40 m L缓慢静脉注射, 每天1次。疗程均为4周。

1.3 观察指标

疗效标准:显效:症状完全缓解, FEV1增加≥30%。显效:哮喘发作较治疗前明显减轻, FEV1增加量范围25%~35%。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肺功能测定:所有患者与治疗前后采用美能肺功能检查仪进行常规肺功能检查, 主要记录FEV1指标。

1.4 统计方法

以SPSS19.0为统计分析软件, 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 用卡方分析进行疗效对比, 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疗效对比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7.8%和86.7%, 组间差异显著 (P<0.05) 。见表1。

2.2 肺功能状况对比

两组治疗前FEV1值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干预后有明显改变 (P<0.05) , 在组内与组间差异显著 (P<0.05) 。见表2。

3 讨论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呼吸道疾病, 主要以非特异性气道高反应性及可逆性气道阻塞为特征, 临床表现以胸闷、呼吸困难、咳嗽、气喘等症状为主, 若临床治疗不及时, 易引发呼吸和心力衰竭, 对患者健康产生严重威胁[7]。其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仍呈增长趋势, 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从发病机制上分析, 支气管哮喘主要是小支气管平滑肌收缩, 黏膜下炎性细胞浸润, 导致分泌物阻塞、腺体及上皮层的增生与肥厚等[8]。哮喘直接影响患者的健康, 引起重大社会问题。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是气道综合性病理生理变化的结果。我们认为, 支气管哮喘可能是由多种机制引起的共同反应[9]。

在治疗中, 当前多采用药物进行治疗, 同时应用的药物比较多。其中茶碱是支气管扩张剂, 临床上有很好的抗炎作用。茶碱类药物能减慢环磷酸腺苷的分解速度, 扩张气道[10]。在茶碱类药物的应用类型中, 多索茶碱是一种新研制的甲基黄嘌呤衍生药物, 平喘作用强大, 起效快、持续时间长, 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其可直接作用于支气管, 明显缓解患者支气管平滑肌的痉挛现象, 快速降低患者气道的高反应性。并且多索茶碱也有很好的镇咳作用, 可以改善膈肌收缩力, 减少呼吸肌疲劳[11]。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多索茶碱对患者FEV1值改善作用明显。

总之, 基于多索茶碱的规范化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改善预后, 值得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不同药物的支气管哮喘规范化治疗的效果。方法 依据随机抽签原则, 将支气管哮喘患者90例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每组各45例, 均给予常规治疗, 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氨茶碱口服, 治疗组给予注射多索茶碱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7.8%和86.7%, 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前两组FEV1值无显著差异, 干预后明显下降 (P<0.05) , 组内与组间对比有显著差异 (P<0.05) 。结论 基于多索茶碱的规范化治疗能明显改善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 改善预后, 值得推广。

规范化的治疗方案 篇11

研究取得一系列显著成果。如序贯治疗(先用一种口服抗病毒药物,在病毒可能发生耐药变异前加用干扰素,然后停服口服抗病毒药物)与口服拉米夫定相比,可明显降低病毒耐药基因突变的频率;在此基础上提出的抗病毒治疗优化方案,可延缓肝纤维化与肝硬化病程进展。提出了常用人工肝治疗方法的适应症及应用方案,使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半年及1年存活率分别提高ll和13个百分点。采用复方活血化瘀中药治疗,使得慢性乙肝患者肝纤维化明显减轻。筛选出6个对各类肝病更直接、有效、合理诊断意义的组合,化验费用将有望下降……

专家指出,上述研究成果建立了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规范及疗效评价、预测系统,有助于规范用药、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和节省医疗费用。

随着放射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重离子治疗癌症已成为国际公认的最先进的放疗方法之一。兰州军区总医院与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合作,联手攻关,经过大量基础实验,终于成功解决了重离子束治疗恶性肿瘤的剂量标准、剂量控制等多项技术难题,最近成功地为4名浅层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了重离子束临床治疗。

据了解,这4位患者分别患鼻前庭癌、乳腺癌胸壁转移复发、右肺癌皮下转移、腹壁纤维肉瘤浅层癌。兰州军区总医院放疗科利用重离子加速器提供的能量为800MeV/u的碳离子束,对这4位患者进行了一个疗程的放射治疗。疗程结束时,4名患者的肿瘤体积比治疗前平均缩小了60%-80%。填补了国内重离子放射治疗恶性肿瘤的空白。

兰州军区总医院放疗科主任李荷介绍,与传统的放射治疗手段相比,重离子束治疗浅层恶性肿瘤具有对正常组织损伤小、靶区肿瘤细胞杀灭彻底的特点。兰州军区总医院和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的这项研究,标志着我国继美国、德国、日本之后,成为世界上第4个利用重离子柬治疗恶性肿瘤的国家。

重离子束治疗恶性肿瘤

激光打孔长期缓解心绞痛

心绞痛是冠心病人常见的临床症状。北京安贞医院经过5年多的随访研究得出结论,激光打孔具有缓解重症冠心病患者心绞痛的长期疗效。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达到64%。

激光打孔的原理是利用激光的瞬时汽化作用,改善缺血心肌的“营养”,减轻心绞痛症状。到本世纪初,全世界已累计激光打孔手术超过5000例,但迄今为止,尚缺乏对术后远期疗效的跟踪研究。北京安贞医院屈正等人通过门诊复查、问卷调查和电话访问等形式,对1997年一2000年接受激光打孔治疗的94名重症冠心病患者进行了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5年半。结果发现,心绞痛改善1级或1级以上的患者占68.6%,改善2级或2级以上的占45.1%,没有改善的占25.5%;术后1年、3年和5年心绞痛级别与术前相比有显著性改善,心功能较术前有明显提高。术后5年半累计死亡34例,主要死因为心衰和心肌梗死等心血管事件。术后心绞痛改善不明显和因心血管事件死亡者,术前有心梗史的比例较多。统计举分析结果显示,激光打孔术后患者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87%、69%和64%,较未进行激光打孔的患者有明显升高。

脊髓损伤的治疗目前仍是世界性的难题。最近,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成功地完成了国内首例自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修复脊髓完全横断性损伤,使患者的功能有了一定程度的恢复。

据悉,该患者因刀刺伤致胸6、7脊髓损伤并完全截瘫。受伤3周后才转入河北大学附属医院骨外科就诊。体格检查显示,损伤平面以下感觉、运动完全消失,大小便失禁。医生从患者髂骨抽取骨髓细胞,进行分离纯化。然后将分离出的自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到受损的脊髓断端和周围。术后,患者的截瘫平面较手术前下降了约15厘米,肛门会阴及双下肢出现了胀麻感。这些迹像表明,患者曾经被切断的脊髓组织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功能恢复。

据经治医生廖文博士、王聪教授介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成年人存在于骨髓中的一种原始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增殖分化为多种细胞,如神经细胞、神经胶质细胞、骨软骨组织等。自体干细胞移植修复脊髓损伤,最佳时间为伤后9天左右。该患者接受手术时已是受伤后一个月左右,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能恢复到目前状况已属十分理想。

规范化的治疗方案 篇12

1 基层医院推行肿瘤规范化治疗面对的问题

1.1 随着农村合作医疗以及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普及, 大量的城乡低收入人群开始舍得花钱到医院看病。

对于癌症病人, 家属也不再是放弃, 而是积极享受好的国家政策, 尽力治疗。短时间基层医院的肿瘤病人剧增, 基层医院的肿瘤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及设备都还相对滞后, 忙于应付的诊疗当然谈不上精益求精, 很难做到详细的评估和沟通, 更谈不上对患者的主动长期随访。

1.2 肿瘤预防强调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但是广大农村及城镇低收

入人群往往观念落后, 加上不合理的生活方式, 对疾病拖延的治疗习惯, 肿瘤到发现的时候多已经是有明显症状的进展期, 是否愿意接受后期治疗还得受到经济能力、照护条件、心理打击、社会适应能力等多种因素的权衡考验。

1.3 肿瘤讲究多种方法, 多学科的综合治疗, 但不是简单的“大杂烩”治疗。

不同类型、不同性质、不同病期的肿瘤都讲究治疗要有主次之分, 不能因为手术或放疗技术的开展相对滞后而避重就轻地一味选择化疗。值得注意的是, 首诊医生的观点影响患者的整个治疗过程和结局。虽然医生诱导患者或者干脆代替患者作诊疗方向的决定是很简捷的医疗程序, 但是可能因为一家之言而使得相似的患者群体都偏离正确的诊疗方向。于是, 许多不能手术的病人被施行剖腹探查“开-关”术, 许多本应该手术的病人被“说服”做放化疗, 甚至有的病人被提前放弃而做单纯中成药支持治疗, 还有的则是过度地做放化疗。有些科室之间达成默契, 互不干涉, 各自为政, 划分责任区, 各自抢病源, 各自计算科室收入, 而缺少实在的交流和沟通, 这还不如一个医生负责到底来得方便实在, 病人也很乐于选择一个熟悉的医生负责到底。“三个和尚没水吃”的现象在目前医务人员人人自危的医疗形势下是有点必然道理的, 不能说全都是利益的驱使所致。是应该培养全能医生还是落实多学科合作, 在基层医院落实起来还是有点没头绪。

1.4 肿瘤的个体化治疗应该建立在规范化的前提上, 不能把治疗的个体差异当做不规范治疗和治疗失败的万能借口。

这涉及到医生的责任心和医德问题, 不能不懂装懂。治疗不足或者治疗过度都是错误的。在许多基层医院, 没有很完善的监管和评估专家小组, 完全就是主管医生说了算。严峻的医疗形势让一部分医生的治疗见好就收, 手术清扫不足, 放疗或者化疗的剂量不到位;而另一个极端就是伙同患者家属一起盲目的孤注一掷地过度治疗, 虽然不排除有个别“赌”赢了, 但是个案不能代表全部, 不能摸着石头过河。

1.5 基层医院因为经费预算捉襟见肘, 配套科室建设还有待完善。

肿瘤的综合规范治疗必然涉及到多个配套科室建设和协作:内外妇儿治疗科, 康复科, 精神科等等。功利化的发展思想必然影响各个科室的人才引进和发展侧重点。

1.6 再就是医疗保险制度的盲区有待完善。

有些贵一点的化疗药或者治疗手段还没有完善的统一报销补偿措施, 各地结合实际制定的地方规定也不一定是实地考察制定的, 要受到当地经费预算和政策干预多方面的影响。有些地方为了降低例均费用和药占比, 强制禁止医生使用二线三线化疗药, 多做辅助的医技收费项目, 而一些顶着高科技新技术光环的治疗手段则受到鼓励, 例如伽马刀、热疗、冷冻治疗、介入治疗、磁疗等等, 风险虽然低, 但毕竟是辅助治疗, 不能剑走偏锋。

2 小结

上一篇:学生学籍管理系统下一篇:金属结构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