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教学方法论文(共12篇)
确定教学方法论文 篇1
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的核心, 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制定恰当的教学目标, 是保证高效课堂的前提。然而, 当前的语文课在教学目标的确定上仍存在着诸多误区, 如:忽视课程目标, 只关注文本内容, 其教学行为只是教课文, 而不是教语文, 造成了课堂教学的低效;有的教学目标只是教师凭借自己对教材的解读确定的, 忽视学生学习的需要, 教学目标不能真正为学生服务……因此, 我们要制定准确、恰当、适合学生需要的教学目标, 首先要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理念及学段目标要求, 制定准确的课程目标;其次要用心解读文本, 根据文本特点确定恰当的基本目标;最后要充分了解学情, 制定适合学生学习实际需要的有效教学目标。既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 做到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 又要明确实现目标的方法、手段及策略。那么, 究竟如何准确确定教学目标呢?下面, 笔者以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的《半截蜡烛》为例, 谈谈教学目标的确定。
一、依据课程标准, 明确课程目标, 把握教学方向。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是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它具有法定性、核心性、指导性的地位和作用, 也是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直接依据。课程标准就是课程的核心, 而教学目标作为课程标准的具体化体现, 要紧紧围绕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基本要求来制定。
确定课程目标, 首先教师应该依据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总体目标与内容, 目标的设计要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其次教师应明确课程标准对不同学段、不同课型的目标要求。《半截蜡烛》属于第三学段的教材, 该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情感, 品味文章的语言, 体会其表达效果, 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 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据此, 确定的《半截蜡烛》一课的课程目标为:
课程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2.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 初步掌握识记生字、理解新词的方法。
3. 整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了解文章表达顺序, 体会人物情感, 受到情感熏陶。
4. 体会文中重点词句的表达效果, 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
5. 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 能根据需要, 主动运用其表达方法写作, 发展书面运用能力。
课程目标的确定和落实, 学生不仅整体把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了人物情感、领悟了表达方法, 更重要的是通过扎扎实实地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训练, 提高了听说读写的能力, 掌握了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 养成了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情感受到了熏陶。总之, 把“语文课”上成了真正的“语文”课, 整体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正确把握了语文教学的方向。
二、用心解读文本, 确定基本目标, 优化教学内容。
如果把课程目标比做远航的目标, 那么对文本解读就是一艘航行在浩瀚大海中的航船, 教学目标就是一座座灯塔。只有正确地解读文本, 熟练地把握文本特点, 娴熟地驾驶这艘“航船”, 然后据此确定切合文本特点的教学目标, 在一座座“灯塔”的指引下, 乘风破浪, 最终才能驶向胜利的“彼岸”, 落实课程目标。
基本教学目标的定位必须通过正确、到位地解读文本, 准确、精当地把握文本特点, 依据文本提供的具体内容, 根据已确定的课程目标各项要求确定教学目标的具体内容。教师首先要对文本进行多重解读, 即以“读者”的身份解读文本告诉了我们什么, 以“教者”的身份解读文本让学生学什么, 以“学生”的身份解读文本让学生怎样学。深刻把握文本特点, 再结合编者的意图, 借助《教学参考用书》等资料, 认真钻研教材, 用心解读文本。然后确定详细、具体而又全面的教学目标。根据对《半截蜡烛》一课文本的解读, 确定的教学目标为:
基本目标:
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有感情地朗读描写伯诺德夫人一家人的动作、神态、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有关语句。
2. 学会本课的生字“截、诺、熄、厨、芯、嘛、梯”, 两条绿线中的2个字“厄、奎”只识不写。
理解生词“厄运、烛芯、摇曳、镇定”。
3. 了解课文以半截蜡烛为叙事主线, 能说说伯诺德夫人一家人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4. 体会伯诺德夫人一家人在险境中的动作、神态、语言和
心理活动, 感悟他们在与敌人斗争时的沉着、勇敢和机敏, 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受到爱国热情的熏陶。
5. 体会文中词语“似乎”及描写人物动作、神态、语言和心理活动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初步领悟并运用文章通过对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和心理活动的细致刻画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基本教学目标的确定与落实, 进一步明确了教学措施、方法和方向, 达到了用教材教, 优化了教学内容, 经过具体准确的语文实践活动训练, 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三、充分了解学情, 制定有效目标, 促进学生发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 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应该是学生, 应该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 确定课堂教学目标。一是要充分考虑学生在知识技能方面的准备情况和思维特点, 掌握学生的认知水平, 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确定教学目标;二是要充分考虑学生在情感态度方面的适应性, 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 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出发, 审视制定有效教学目标。
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课前教师根据预设的教学目标设计具体的预习学习内容并让学生提出不明白的问题, 即预习学案, 可放手让学生自主预习。通过检查预习学案、学生交流汇报, 充分了解学生对教学目标达到的程度, 确定教学的有效目标。学生通过自学能够解决哪些问题, 达到哪些目标, 确定教学的起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什么, 作为本课教学内容, 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点拨、指导, 确定教学的难点;多数学生认为的难点是什么, 课堂上引导学生精读感悟, 确定教学的重点;哪些内容能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 教师要组织学生探究,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提高课堂实效。根据对学生的充分了解, 确定了《半截蜡烛》一课的有效教学目标为:
有效目标:
1. 能有感情地朗读描写伯诺德夫人一家人的动作、神态、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有关语句。
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受到爱国热情的熏陶。
2. 学会本课的生字“截、诺”, 理解生词“厄运”。
3. 能说出伯诺德夫人一家人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4. 体会文中词语“似乎”及描写人物动作、神态、语言和心理活动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主动运用文章通过对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和心理活动的细致刻画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教师根据了解的学情, 进一步确定适合学生需要的有效教学目标, 再设计下面的教学活动。这样的教学才能想学生之所想, 急学生之所急, 使学生在一堂课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 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总之, 要制定出准确恰当、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 教师要在充分依据课程标准、解读文本的基础上, 充分了解学生, 才能制定出适合学生发展需要的教学目标。只有正确把握教学方向, 抓住文本的教学价值, 以学定教, 课堂上做到心中有“标”, 目中有“人”, 阅读教学才能坚守语文本体, 才能走向优质高效, 才能真正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牢记制定教学目标“三部曲”:依据课程标准, 明确课程目标———用心解读文本, 确定基本目标———充分了解学情, 制定有效目标。
确定教学方法论文 篇2
1、铺垫,10秒钟左右
师: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这个游戏(屏幕显示 打地鼠游戏 背景)会玩吗?
生:玩过。
师:谁愿意来试一试。看来还真有不少人玩过!
师:我这个游戏和你玩过的有点不一样,谁愿意来试试?
(目的:
1、热身,营造氛围;
2、让学生看到可爱地鼠是不能打的,为后面细心地万物一失地描述位置作好铺垫)
2、双打,描述位置
师:还想玩吗?是继续玩这个难度的,还是高级一点的?
生:高级一点的。
师:咱们班同学特别愿意接受挑战!我喜欢!
师:下面我们玩双打!(屏幕出示)a看,b打
师:哪两位来?你是a,你是b?
a,请看大屏幕,记好地鼠的位置。b,先不看,面向大家。
开始(屏幕出示第一只地鼠)
看清了吗?好,隐藏。
b同学转过身,拿好鼠标,准备!
(对a)请说,地鼠在哪儿!
师:厉害!他是怎么说清地鼠位置的?
生:从左往右数,第3列倒数第2个。倒数就是从下往上数第二行。
师:还可以怎么说?
从()到()第几,从()到()第(),特别清楚!(师记录)
施银燕老师执教的《确定位置》是苏教版五年级的一个内容,讲的主要是有关数对的知识。施老师一开始利用打地鼠的游戏,激发学生用一种默契的表达方式去表达地鼠的位置,其实就是一个创造数对的过程。数对,听起来很深奥,其实说简单了,它就是利用数来表达物体的所在位置。施老师的这一设计让学生既可以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同时也把这一数学知识简单化生活化,虽然缺少了创造数对的这一具体形式,却实实在在的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开始想办法利用了数对。
二、自定标准(坐标系),用数对描述位置
师:大家特别棒,直接进入第三关。
还是双打。不同的是,说地鼠的位置只能用两个数了,比如只说3,4。你们行吗?
行,但我想,你一定会先提一个要求,就是两位搭档得先商量商量,是这样吗?
<<<1234&&&同桌两人搭档,商量商量:让你俩合作,只说两个数表示一个位置,要先定下些什么?
师:商量好了吗?随便请一组!你在这儿看,用两个数说出位置,然后你在这边打!用红笔圈出来!我们大家一起来当裁判!出现问题,怎么回事你们俩再商量一下。
师:同学们觉得难吗?哪个同桌愿意接受挑战?碰巧吗?接受下一次挑战。
师:裁判们,知道他们是怎么商量的吗?(指明两位)
生:第一个数从右往左数,第二个数从上往下数。
师:是这样吗?他们商量的其实有两层意思,一是规定了两个数的顺序,他们都是先说行,再说列的。(板书:规定:顺序)二是还规定了数行和列的方向。他俩统一,行都是从上往下,列都是从右往左的。
板书:方向。像这样的两个数就叫做数对。
师:(谁注意到,他在4,2的中间还写了什么?为什么要加个,)
真会想问题!为了表示他们俩合起表示位置,再用括号括起来,好吗??通常把它叫做数对。(板书:数对:(2,3))
读作:数对:2,3。在这里,数对2,3是什么意思?
规定了方向和顺序,每个位置都可以用数对来表示了。
2、用这样的办法,在生活中许多时候我们也可以用数对来确定位置。
比如教室里描述同学的位置,我们规定了些什么,也可以用数对来表示了?
想一想,我怎么规定?在这个规定下,你的位置和你一位好朋友位置用数对怎么表示?把这两个数对写下来!
师:同桌两人交流一下,看看大家表示得对吗?请同学交流。其他同学认真听,看看他说的对不对。
生:我从左往右数第几列,从前往后数第几个。
生:你们猜他是怎么规定的?规定的方向不一样,所以数对的表示也不一样。
谁的方法不同?
师:再请一位!请说出好朋友的数对。能确定是谁吗?为什么不能确定?你还想知道什么?
生:数的方向。
师:告诉我们你自己的数对。他的好朋友是谁?多严密的推理!
施老师处理这个环节的时候,并没有规定数对形成的顺序和方向,因而学生的答案不是唯一的而是发散的,从多角度思考的。这一设计更符合五年级学生的心里特点,也适应孩子的认知差异与变化。本来这种数对的形成顺序和方向就是一种人为的规定,并没有什么内在的科学规律,因此学生的想法完全是合理的。并不需要在认识数对的初期
<<<1234&&&强行规定执行,只需要提醒学生为了规范和统一,才用数对的两个数字分次序表示列与行。
三、统一表示
师:同学们,同桌商量了规定,就可以用数对确定地鼠的位置;教室里我们也作出规定,就可以直接用数对来表示每个人的位置。可如果每个人都规定自己的,咱们交流时还要猜,要问,不太方便。数学上通常有一个统一的规定,请看大屏幕。
师:你知道数学上是怎么规定方向和顺序的?
生:先说列再说行。
师:先说从左到右的列数,再说从下往上的行数。(板书:
→ ↑
生:列数 行数
师:(2,3)意思就是?
照这个统一的规定,这个位置?这个呢?
生:(1,5),(2,2)
生:两个都是2,意思相同吗?
师:(3,5),(5,3)在哪,请你指一指?这两个数对都有5和3,为什么位置不同?
按统一的规定,刚才这些数对(指板书)要不要修改?应该是多少?
师:这几个呢?(指左黑板)同学们学得真好!
师:刚才,电脑上打地鼠,教室里找朋友都是同学们喜欢的,接下来我要大家做的事呀,可能只有爱动脑筋的小朋友才能发现它的好玩。有没有兴趣往下做?
拿出方格纸,看数对,描点。显示数对(1,5),找到了吗?把你描的点指出来。
对吗?说你的理由!
师:你看,这是我们刚才找的(1,5),明明都是统一的规定,怎么刚才在最左边一列,这次却不再最左边了?
因为这次的纵轴和横轴不一样。(刚才我们是从1数起的,这次我们是从0数起的)
这位同学特别会观察,刚才,左下角这个点用数对表示就是(1,1),而这次呢?(同学们真厉害,这是我们以后中学要深入学习的)这次的(1,1)点在哪里?
方向和顺序一样,但起点不同,数对表示的位置也就不同了。
看来,统一的规定里,除了方向和顺序,还少不了起点呢。(板书:起点)
继续看数对,描点。
(1,5)(4,2)(3,3)
这些点连起来,是什么图形?
从图上看,这些点在一条直线上。
<<<1234&&&判断点(2,3),(2,4),哪个点在这条直线上?为什么?
不看图,就看数对,你怎么知道谁在这根直线上?
生:数对的两个数的和都是6。
师:施老师给这些数对变个小魔术,老师把直线平移2格,发现了什么?
生1:两个数的和是4。
生2第一个数相同,数对的第二个数都减去2。
师:这个数对好玩吗?
生:它可以让我们发现很多规律。
先问哪个点应该在这根直线上,然后自主解释说明。这样一来,孩子的好奇心被激起,探索的欲望也油然而生,出现了实际操作找一找,用试验验证结果,由结果探索原因的过程。同样的一个发现的过程,老师引领得更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一步得到了开发。
师:用数对确定位置好吗?
生:简便,实用。
师:猜猜这三个点连起来又是什么图形?这条直线和原来的直线有什么关系?
和你想像的一样吗?用数对来确定位置后,图形的特点能反映到数对里;反过来,数对的特点也能反映到图形上。有了数对,我们就可以通过研究数来研究图形了!而如果我们还用这种方式来表示位置,可能就发现不了其中的奥秘了。(把原始的擦掉)
可以说这是数对送给我们特别珍贵的礼物!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继续去探索。
四、应用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用数对确定位置,(板书课题),在生活中,你在哪儿见过像这样用数对确定位置的?
生1:地图上规定了经度和纬度,每个位置都可以用数对来表示了。
生2:国际象棋上标明了行数和列数,每个位置也可以用数对表示。围棋上也是这样!
师:国庆广场上十万学生的表演,确定每个学生的位置,用的就是
机票上你能找到隐藏的数对吗?(你有一双数学的眼睛)
数独游戏,描述每个方格的位置,用的还是
生活中用数对确定位置的例子还真多。
这么好玩,又有用的数对是谁发明的呢?大家上网搜索的话,会读到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
五、总结:
师:同学们,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又有什么感受想和大家交流的?
师:难怪有人说,数学其实就是规则下的游戏。你觉得呢?
数学是游戏
数学是规则下的游戏
《确定位置》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让学生初步理解北偏东(西)、南偏东(西)的含义,会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能根据给定的方向和距离在平面图上确定物体的位置,初步感受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科学性。
2.引导学生经历描述物体方向和距离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识图和作图的能力、有条理地进行表达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帮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用数学眼光观察日常生活现象。
【教学重点】认识四个新的方位词,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确定位置中角度的测量
【教学预案】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揭示课题
谈话:同学们,在教室里我们可以用数对确定自己的位置,那么在海上、空中,又是通过什么方式确定位置的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继续研究确定位置的方法。(揭示课题:确定位置)
2. 出示索马里海盗抢劫中国货轮的相关新闻视频。
谈话:听说过索马里海盗吗?他们是一群专门在海上抢劫船只的犯罪者。在去年的11月,我国的一艘货轮就不幸被他们劫持,一起来看一段视频,具体看看事发地的位置。
3.学生根据图示描述事发地的位置:事发地在中国护航编队的东北方向。
4.引发冲突:看来,用我们原来的方位知识:光说一个东北方向,不能准确地确定事发地的位置。那要精确地描述这个位置,还需要说清什么呢?
二、自主探究,提炼建模
1.小组交流
尝试寻找确定位置所需的条件,并尝试用这些条件再次描述事发地的位置。
2.明确确定位置的几要素
(1)出示正确描述事发地位置的方法:事发地在中国护航编队的北偏东30°方向2000千米处。
(2)借助手势理解“北偏东”方向:从正北慢慢偏向正西方向,这个区域就是北偏东。
(3)交流:北偏东30°,你是怎么理解的? 北偏东30°方向,是偏离哪个方向的30°?
(4)追问:如果只说在北偏东30度方向,能确定事发地的位置吗?(明确:说清了方向,只能确定事发地在这样一条射线上,要精确地确定事发地的位置,还需要距离。)
(5)小结:要精确地描述事发地的位置,必须说清观测点、方向(角度)、距离。
3.认识“北偏西”、“南偏西”、“南偏北”
(1)借助手势帮助理解 “北偏西”、“南偏西”、“南偏东”三个方向。
(2)介绍为什么通常会说“北偏东”而不是“东偏北”,强调以南北为基准。
4.练一练
(1)要求学生完整地说说俄罗斯护航舰队的具体位置。(俄罗斯护航舰队在中国护航编队的北偏西55°方向3000千米处。)
(2)进一步明确:北偏东30°、北偏西55°都是以正北方向为基准的。
5.小结
(1)回顾刚才两个位置的确定,我们发现,要给一个物体精确定位,必须得说清哪几个要素?
(2)只说在 “北偏东”或“北偏西”这个方向,只能确定物体在这样一个“面”上,角度确定的是这样一条“线”,只有再确定距离后,才能准确的确定物体所在的那个“点”。
这就是从“面”到“线”再到“点”的精确确定位置的方法。
三、多层练习,巩固内化
★情境:寻宝游戏
1.基本练习
(1)准确描述四个寻宝点的位置。
①学生独立完成在练习纸上。
冰峰:在营地的(北偏东75°)方向(15千米)处,(直接描述);
骆驼峰:在营地的(南偏西)30度方向(6千米)处,(角度没有直接给出);
紫云洞:在营地的(正西或北偏西90°或南偏西90°)方向(9千米)处,(多种描述的方法)。
白云塔:在营地的(南偏东40°)方向(9千米)处,(需要测量角度)。
②集体交流:你想去哪个地方探险,就来描述它的位置。
重点讨论:
骆驼峰为什么不是在南偏西60°方向?
白云塔所在位置的角度的测量:测量前,首先得搞清楚要量的是哪个角的度数,然后把量角器的中心对准观测点,0刻度线一般与南北线重合,这样就能很快读出所要量的这个角的度数了。
(2)根据提示寻找宝盒5的位置。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教师组织全班交流。
2.综合练习
(1) “确定位置”在雷达上的应用。
思考:飞机怎样飞和飞机场的方向(角度)不变,怎样飞与飞机场的距离不变?
(2)在宝盒5的北偏东20°方向6千米处是宝盒6,请找一找。
教师组织学生研究:和刚才比什么发生了变化?(观测点)
小结:看来,在确定物体位置的时候,除了看清方向、距离以外,还得注意观测点。
四、反思小结,拓展延伸
1.组织学生反思课堂
2.完善知识体系
《确定位置》教学实录 篇4
师:你们能用第几列第几行来说说你的位置吗?
生:我在第二列第七行
生:我在第四列第五行。
师:请你们来说说你好朋友的位置。
生1:我的好朋友在第五列第一行。
生2:我的好朋友在第二列第二行。
学习用数对在方格纸上确定出位置。
过渡:知道了我们班同学的位置, 今天我们要学习如何确定图上的位置。
1、学习数图上位置列和行的方法。
师:这是小红班同学的位置, 你能找到第一列同学在哪里吗? (指名同学指) 第二列呢?你是按什么方向来数的?
生:我是从左往右数的。
师:请伸出手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列。第一列、第二列、第三列……
如何确定教学目标 篇5
河北省承德县三沟初中李淑侠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师对学生达到的学习成果或最终行为的明确阐述。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围绕教学目标来进行和展开的。它既是教师教学行为的依据,也是教师课堂教学的一个标尺。没有具体的、可测量的目标,就会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确定好教学目标。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确定教学目标?确定目标时应该注意什么呢?下面就结合我听的这两节课以及在暑假期间进行的国培计划培训来谈一谈自己的粗浅体会和收获。
首先,我们要明确设计教学目标应该考虑的因素。如果按照过去的观点,老师主要根据教材和教参确定教学目标是不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因为,教师和学生都是课程的主体,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必须依据《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而且设定的过程固然应该考虑教科书提供的内容及其所应该达到的能力,但是更应该考虑学生的实际状况,学生也是设计目标的主要依据之一。所以,(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教材内容是设计教学目标是必须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我们老师在设计教学目标的时候,要根据学科课程标准,根据教材,另外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这样才能符合新的教育理念。
其次,我们要明确制定教学目标应该注意的问题。如设计的目不可过于笼统、模糊,要具体、明确,具体到可以检测的程度。例如在讲解课文时,如果把“理解课文内容”作为教学目标就显得比较模糊,教师无法知道学生是否理解。如果改为“能复述课文大意”就比较容易确认学生是否理解了。这就要求我们合理使用描述各方面目标的常用行为动词。再如,目标的设计要有层次性。对于一个新学的内容,我们可以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来设定目标,例如在英语中讲解动词be的过去式,我们可以按照“在具体语境中识别、理解、运用”等目标来掌握它,这种循序渐进地方法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另外,层次要清晰,简明扼要,不要太长,好听好记。同时,要加强学生的注意,可默记,可生读,切记一带而过。并且,老师要引导学生追求目标,如用一些激励性的语言等。
“确定位置”教学纪实与评析 篇6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谈话导入。
师:初次和同学们一起上课,感觉非常好,很想认识在座的各位同学,谁来自我介绍一下?(学生自我介绍。)
师:我还想认识第1小组的第2个同学。
生:我叫小浩,今年11岁,喜欢打篮球、踢足球和画画。
师:好一个爱好广泛的小伙子,我再想认识第6小组的第2个同学。
生:我叫雅娣,是班里的文艺委员,特别喜欢唱歌,
师:嗯!听出来,你的声音特别好听。从刚才的对话中,老师发现大家把靠右的这组作为第1组,然后依次往左数,最左边的是第6组,平时在教室中也是这样的吗?
生:是的!
师:看来这已成为我们的一种习惯了。那好。第3小组的第4个同学应该就是你了。贵姓?
生:姓刘。
师:小刘同学,现在让你介绍一名同学让我认识,你会介绍谁?说出他的名字?
生:他叫小博,是我们班数学学得最棒的同学。(师板书:小博。)
[评析:上课伊始,教师从轻松的自我介绍入手,创设了一种温馨、愉悦的课堂氛围。从学生实际生活入手唤醒学生已有的认知,为抽象的“数对”学习提供了具体、形象的模型。]
2,揭示课题。
师:让我猜猜小博同学的位置在什么地方?是不是第l小组的第4个?还是第4小组的第1个呢?那么就是第6小组的第6个?(学生一一否定。)
师:看来这样猜。很难猜得对,大家帮帮忙,想一种方法来确定他的位置?(板书:确定位置。)
二、独立操作,探究新知
1,自主探究。
师:大家开动脑筋,想到的同学。通过写一写、画一画把你的想法完成在卡纸上,让我一看就能找到小博同学的位置。(学生独立操作。)
师:大家完成得差不多了。谁来向我推荐你的方法?
生1:他的位置是第4小组的第3个。
师:简单、明白。
生2:他在我这组往右数第2小组的第3个位置上。
师:以他的这组为标准,也能找到小博同学的位置。还有不一样的吗?
生3:我是用画图的方法。(出示座位图。)全班分成6个小组,每组有6个位置,小博就在第4小组的第3个位置。
师:他这样的方法能看得懂吗?如果大家是站在老师这个位置看全班的座位,这张图应该怎样放?
生:转过来。
师:(将生3制作的座位图转过来。)小博同学的位置变了吗?为什么?
生:没有,还是第4小组第3个位置,因为老师和我们看到的方向正好相反,但位置没变。
师:很有道理,现在我们把全班的座位图放大。(出示课件。)大家看,刚才大家介绍的几种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都是说小博同学的位置在第4小组第3个。(板书:第4小组第3个。)
[评析: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定位标准和知识水平的不同,确定位置的方法也不完全相同。教师十分注意尊重学生多样化的思维,让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方式来确定小博同学的位置,然后在交流中自然地引导探究,形成共识。这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同时也让他们思维经历异中求同的过程,进而掌握确定位置的方法。]
2,探究知识。
师:在这张座位图中,你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吗?同桌说一说。(同桌用语言描述自己在座位图中的位置。)
师:(指着第3小组第5个位置。)这是谁的位置?
生:老师。这是我的位置。我的位置是第3小组第5个。
师:(课件演示:先出示第3小组的一条竖线,再出示第5排的横线,两线相交成一点,就是第3小组第5个同学的位置。)大家看到了什么?
生:他的位置在竖线和横线的交叉点上。
师:(指着第6小组第3个。)他的位置可以看成哪一条竖线和横线的交叉点呢?
生:表示第6组的竖线和表示第3排的横线是交叉点。(课件演示。)
师:既然这样,我们全班同学在座位图中的位置都可以看成这样两条线的交叉点,是吗?那我们的座位图就变成具有许多交叉点的方格图了,在方格图中你能找到表示自己位置的那个点吗?请标出来,与伙伴交流。(学生标出位置,同伴交流。)
师:刚才,我们在方格图上标出了自己的位置,还用语言加以描述。其实,在数学上还有一种简单的方法来表示这些交叉点的位置。想不想知道?比如说,小博同学在表格图中的位置,只要用两个数,你知道是哪两个数吗?
生:4和3。
师:4和3表示什么意思?
生:4表示第4小组。3表示第3个。
师:这样的一对数在我们数学中叫它“数对”。(板书。)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来研究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板书。)正确的写法,还要在两数中间加上逗号,外面加上括号,数对中头一个数表示第几组,后一个数表示第几个。读的时候可以这样:“小博同学的位置是4、3。”
师:下面谁能用数对表示图中另外两位同学的位置?分别表示什么含义?(学生口述。)
[评析:本环节中,教师有效地利用了信息技术的优势,既直观又形象,有利于学生对数对形成清晰的概念。教师从中充分发挥了主导作用,准确地揭示了一个对于学生来说崭新、抽象的知识点——数对。]
3,阶段练习。
(1)用数对表示自己和好朋友的位置。然后同桌互说,互猜好朋友是谁?
(2)游戏“韩信点兵”,分3个层次。
[课件出示数对,学生起立,口述含义,如出现:(3,5)、(5,3)。]
师:两个数对都由数字3、5组成。为什么会有两个同学站起来呢?
生:两个数字3、5组成顺序不一样,表示的意思就不一样。
[课件出示方格图上的几个交叉点,相应的学生说数对,其他同学用手势判断对错,如出示:(2,2)。]
师:两个2的意思是一样的吗?
生:前一个2表示第2组,后一个2表示第2个。
师:在我们班的位置中,这样的数对还有吗?如果有个班最后一个同学的位置是(7,7),你知道这班有多少个人吗?为什么?
生:这班有49个人,因为(7,7)表示有7个小组,每组有7人,所以7×7=49(个)。
[课件出示速度加快(1,6)(2,5)(3,4)()。]
师:你猜会是谁?为什么?
生:是(4,3),因为这些数对都在一条斜线上。
生:有规律。数对中前一个数依次增加1,后一个数依次减少1,所以是(4,3)。
师:观察很细致,很会思考。
[评析:巩固练习以“韩信点兵”的形式展开,教师设计中注重知识性、层次性和趣味性,以此达到激发学生兴趣,巩固认知,发展思维
的目的。]
三、深化认知,拓展应用
1,深化应用。
师:数对除了可以表示我们的位置,在生活中还有其他用处。看,这张是《齐齐哈尔市建华区学校分布图》,谁能用数对向老师介绍图中多所学校相应的位置。(学生用数对表示图中4所学校的位置。)
师:(课件出示。)这里还有几所学校,清根据相关信息把它们标记在地图上,其中,长庚小学的位置在(4)。全福小学的位置在(7,),你能确定它们大概在什么位置?
生:长庚小学的位置应该在横线4的上面,而且在我们学校的隔壁。
生:全福小学应该在竖线7的上面,大概在(7,10)吧。
师:看来,只给我们一个数字,很难确定它们的位置。这样,给大家一点提示。(课件出示:长庚小学的位置在市第二医院的西方:全福小学的位置在分布图的最北部。)大家能确定了吗?(学生确定它们的正确位置。)
2,拓展延伸。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下面一个问题需要同学们帮忙。(出示课件。)一艘船在茫茫大海上遇险求救,如果你是搜救人员,你先要知道什么?
生:先要知道它的位置。
师:怎么确定它的位置呢?(出示课件。)其实,为了确定地球上一点的位置。人们就在地球仪上标上横向的纬线和纵向的经线,根据经纬线的交叉,可确定地球上任何一点的位置。如:我国首都北京的位置是北纬40度,东经116度。其实,数对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运用很广泛,同学们有兴趣,可课后查查资料了解了解。
[评析: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这一环节,教师设计的运用数对解决地图上的问题,让学生感到数学知识无所不在、变化多端,增强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评:
“确定位置”这节课要求学生能用数对来确定位置。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会用语言文字描述自己在教室中的位置,数对的学习将为学生以后学习直角坐标的知识打下基础。
“数对”这一数学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王老师在这节课的设计申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从学生现实情境“座位”导入,以认识学生入手,既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彼此距离,又创设了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既唤醒了学生已有对确定位置的认知,又为下一步的自主探究提供了基础,也为抽象出“数对”构建了一个现实模型。
2.自主探究与引导深化相结合,提供了知识构建的基本过程,准确揭示数对构成及含义。教师从中设计了两个环节:首先,让学生自己根据问题进行思考,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问题。这一过程是开放的,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很好的拓展。其次,教师在学生交流中合理引导,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丰富的感性材料,合理的动态演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有序思维,有利于学生对“数对”有个清晰的理解。
确定教学目标的原则 篇7
关键词:教学目标,原则,学生,教师,系统,发展
确定教学目标是每一位教师都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功, 是教师专业活动的灵魂, 也是每堂课的方向, 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 尤其是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 正确确定教学目标, 更能充分体现教师的专业性和教学思想的时代特点, 对于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笔者曾对四所中学的216名教师的教案上所写的教学目标进行了调查, 并进行了访谈, 结果发现, 几乎所有教师的教案都无一例外地存在教学目标“非专业性”.被调查的所有教师都认为教学目标非常重要, 但对如何确定教学目标存在盲目性.本文主要讨论如何确定课时教学目标.
要想知道如何确定教学目标, 就应该了解教学目标分类系统.目前国内外较为流行的有两种分类系统: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系统和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系统.
实际上这两个分类系统完全相同, 所不同的只是用词上的差异.
从上述教学目标分类可以看出, 在确定教学目标时, 要从学生发展的各个方面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不能是单一的.而当我们确定教学目标时, 应从不同方面表现教学目标陈述的科学性、规范性、艺术性和系统性.
第一, 教学目标面对的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 而不是教师
教学目标预期的是学生的学习结果 (包括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情感态度等) .教学目标不应当是教师打算做什么.因为判断一个教师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是学生有没有获得具体的进步, 而不是教师有没有完成任务.如“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通过教学活动, 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与辨别能力”等, 这些写法都是不规范的, 因为目标行为的主体是教师, 而不是学生.
第二, 教学目标应力求准确、具体
可以观察和可以测量的应尽量避免用含糊的和不切实际的语言陈述教学目标. (条件要具体、目标要明确、形式要适当) 如以下陈述:“能根据映射的定义, 正确判断所给练习题中的对应是否是映射”“就提供的某一道应用题, 学生至少能写出3种解题方案”等, 则提出了较为明确的目标, 其条件具体, 结果可测量, 是一类规范、科学的教学目标.
第三, 教学目标应反映学习结果的层次性
如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一般应反映记忆、理解与运用 (包括简单运用与综合运用) 三个层次.教学目标是基本的、共同的、可达到的教学标准, 而不是无法实现的最高要求 (理想) .如有位教师在写《海燕》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时, 写了“培养学生革命的大无畏精神;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 这种写法不仅主体不对, 而且无法评价“革命的大无畏精神”和“学生的写作技巧”到底“进步”了多少, 同时, 由于目标过高、较笼统, 根本不可能通过一节课来实现.
同时, 要注意教学目标的可行性.使一些不便观察或测量的内在变化用较易观察或测量的表现形式来呈现.
如理解议论文写作的“类比法”:
1.用自己的话解释运用类比的条件;
2.在课文中找出运用类比法阐明论点的句子;
3.对提供的含有类比法和喻证法的课文, 能指出包含了类比法的句子.
第四, 教学目标应强调系统性和发展性
由于教学目标的上述要求, 有很多教师会认为, 教学目标过于具体, 会使教师易于关心琐细因素, 而忽略了相对而言高水平的、无法或不易具体化的目标 (如情感的、能力的等) .这就涉及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教学目标的系统性和发展性.例如, 在中学历史课上, 教师可以这样设置一个教学目标, “给学生提供几位出师未捷身先死的英雄, 如诸葛亮、岳飞、文天祥、谭嗣同等人, 要求学生写出一篇文章, 谈谈如果其中某一个人壮志能酬的话, 中国历史将会有什么变化.”这就不是在一勺一勺的喂学生历史知识, 而是从多个不同的角度,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创造能力以及科学和人文素养.也就是说, 教师的教学是一个系统性工程, 而不是靠一两节课能一蹴而就的.
总之, 确定教学目标既有科学性, 又有规范性, 同时还应当有艺术性和系统性、发展性.它既是教师专业性的重要体现, 也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郑毓信等.数学思维与数学方法论.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1.4.
[2]申继亮.教学反思与行动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5.
[3]李定仁, 徐继存.教学论研究二十年.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12.
确定教学方法论文 篇8
在现代社会里, 人们面临着更多的机会和选择, 常常需要在不确定情境中做出合理的决策。概率正是通过对不确定现象和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刻画, 研究客观世界中的随机现象, 来为人们更好地制定决策提供依据和建议。因而, 义务教育苏科版数学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十三章第1 节安排了《确定与不确定》的内容。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收集数据的能力, 并能对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能够在寻找出其中规律的基础之上进行学习。这一阶段的学生已经知道了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现象, 能对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发生的可能性进行简单分析和判别。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 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 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随机的, 使学生能够正确区分身边的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 纠正学生对某些现象的错误认识, 这也为后面进一步深入学习概率知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教学方法】
本节课采用“创设情境、生成问题——师生互动, 探究问题——小组合作, 解决问题——教师点拨, 拓展问题——学生感悟, 提出问题”的教学模式展开教学, 在多个环节尽可能地让学生通过身心感受和利用经验来发展他们的随机观念, 极力推行“做中学”, 帮助学生由先动手后思考, 逐步向先猜测再动手过渡。
【学习目标】
1.通过具体实例感受生活中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 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
2.通过具体实例体会必然事件, 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的意义, 形成统计观念。
【课堂设计与意图】
一、创设情境, 生成问题
同学们10年后你们最想干什么?同学们10年后你们的理想确定能实现吗?由此引出课题:13.1确定与不确定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10 年后的理想能否实现这样一个熟悉的问题情境, 感受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揭示出本节课研究的主题, 直截了当, 也加深对确定与不确定的本质理解。
二、师生互动, 探究问题
(一) 摸球游戏
在讲台上摆上甲盒子, 将五个红球五个白球装入盒中 (球除颜色外都相同, 同时将放球过程完整展现在学生面前) , 将盒中的球摇匀。请几个学生到盒里摸一摸。
(1) 从盒中任意摸出一球, 一定是红球吗?说说你的想法。
(2) 摸几次试试看, 每次都能摸出红球吗?
(3) 从盒中任意摸出两个球, 一定都是一红一白吗?
摸球游戏继续进行着, 摸球的程序照旧, 不过这次换了乙盒子, 里面全是白球, 学生并不知道。继续回答上述问题 (1) (2) (3) , 如果换成装有全是红球的丙盒时, 上述问题又该如何回答呢?
设计意图:让全班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 虽说只有几位学生上讲台摸球, 可这并不影响其他同学的热情, 他们也在参与“猜”的活动, 可以说通过这个游戏, 全班学生的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了, 并对不确定有了感性的认识。学生通过活动猜测出盒中全是白球, 然后打开盒子验证他们的推理, 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同时, 也让学生对不可能事件有了认识。让学生对必然事件有了认识, 在学生经历了猜测、试验、收集与分析试验结果、验证等活动过程, 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 而有些事件的发生则是不确定的。
(二) 体验感悟
(1) 生活自然的体验
下列哪些事件是必然事件, 哪些事件是不可能事件, 哪些事件是随机事件?
(1) 明天将下雨; (2) 地球会自转; (3) 打开电视, 它正在播广告; (4) 人类能登月。
(2) 成语俗语的体验
下列哪些事件是必然事件, 哪些事件是不可能事件, 哪些事件是随机事件?
(1) 水中捞月; (2) 守株待兔; (3) 杞人忧天; (4) 天有不测风云; (5) 种瓜得瓜, 种豆得豆; (6) 东边日出西边雨。
(3) 数学概念的体验
下列哪些事件是必然事件, 哪些事件是不可能事件, 哪些事件是随机事件?
(1)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2) 三条线段可以组成三角形; (3) 如果a、b是有理数, 那么ab=ba; (4) x0=1。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中, 成语中, 数学概念中的不同体验,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特别是数学概念中的事件, 感受到数学概念的严谨, 当条件发生改变时, 事件也随会随之发生改变。
三、小组合作, 解决问题
活动一
请每位同学分别列举出生活中的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 再进行小组讨论, 然后各组派代表将本组中最有创意的事件选出来交流。
活动二
请班长任意点班级4 名同学, 看看他们是否有两人生日在同一月?如果任意点出10 名同学, 结果又怎样呢? 至少需要调查多少名同学, 才能使“有两个同学生日在同一个月”这个事件为必然事件。
活动三
一个不透明的布袋, 袋中装有10 个大小相同的乒乓球, 其中有4 个白球, 6 个黄球, 充分摇匀。请设计出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
设计意图:通过三个数学活动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三个活动在逻辑上是递进关系。第一个活动是生活中的几种事件列举突出生活体验;第二个活动需要思考如何成为必然事件强化必然事件的本质;第三个活动则是一个开放性问题。通过学生自主设计三种事件提升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
四、教师点拨, 拓展问题
播放汶川地震营救视频, 提出问题思考:在现在的条件下, 地震预测部门预测地震发生是什么事件?希望同学们能好好学习, 经过努力, 在未来某个时刻, 使地震预报变成必然事件。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所熟悉的汶川大地震视频, 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也进一步使学生感受地震的破坏巨大, 激励学生好好学习, 也让学生感受地震预测的重要, 最后自然提出当条件改变时, 随机事件可以转化为必然事件。
五、学生感悟, 提出问题
数学日记____月____日星期____天气____
学习课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梳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我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收获与困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师我想对你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通过数学日记的形式进行课堂小结, 使学生感受到亲切, 也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自主构建, 同时日记也可以在课后完成, 利于学生写出真实的学习感悟与体验。
【板书设计】
13.1确定与不确定
三种事件在下可以相互转化
【教学反思】
1.生活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 数学也应用于生活, 本节课我在教学素材的选择上关注学生的实际, 更关注生活的实际, 选择了理想、成语、数学概念以及汶川地震等方面的事件, 从而让学生更加深刻理解生活中的这些事件, 也便于对确定与不确定的本质揭示与理解, 突出数学学科的工具性作用。
2.问题主线。本节课采用“创设情境、生成问题——师生互动, 探究问题——小组合作, 解决问题——教师点拨, 拓展问题——学生感悟, 提出问题”的“问题主线”模式展开教学, 这也是我经过几年的尝试与实践总结出来的教学主张, 问题是思维的心脏, 通过设置大的主问题, 以及若干小问题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 最后的提出问题也在课堂教学中有意无意地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
以“文眼”确定教学内容 篇9
一、紧扣“文眼”, 辐射全篇
文章的脉络层次一般在语言形式上有它的特点, 显示脉络层次的句子的位置常在一个部分 (或一个段一个层次) 中间, 有时在句子形式上相似, 有时在表达方式上相同。把握了这个规律, 文脉就理清了。
苏教版教材三上《“东方之珠”》, 课文第一节以“香港是我国通向世界的南大门, 那里有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和繁华的街市”总领全文, 抓住了这个总写句, 学生很快就能理清课文的层次, 以“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和“繁华的街市”这三大景观具体展现香港的繁华与美丽。又如苏教版教材六下《烟台的海》第五自然段中有一句“告别了冬日的凝重、春日的轻盈、夏日的浪漫, 秋天的海平添了几分充实与忙碌……”, 抓住了这句话学生就很容易地理清了文章的条理———是按冬、春、夏、秋的顺序来写, 而不是春、夏、秋、冬的顺序。这能让学生感受到先介绍冬天烟台的海是因为它的景象尤为独特, 是一道壮丽的风景线。再如《黄山奇松》是一篇描写大自然美景的佳作, 课文采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以生动的笔墨描写了黄山奇松美不胜收的各种姿态, 抒发了作者对它们的赞叹之情。在教学中, 紧扣文眼“奇”, 把“奇”作为解读文本的“辐射点”来统领全文的教学, 能有效引导学生披文入情, 品悟语言, 与文本产生共鸣。
二、紧扣“文眼”, 训练思维
有的“文眼”能起到画龙点睛、引人深思的作用。在教学中, 我们要善于把握“文眼”的思维训练点, 从教材的实际出发, 选择适当的教学“切入点”, 激发学生在好奇、疑惑、探索、发现的过程中多思、深思, 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如苏教版教材五上《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此篇的“文眼”:“‘给’永远比‘拿’愉快”。在教学中紧扣这句话进行教学, 不仅可以突破教学重点, 还可以有效训练学生的思维。请看一位教师的教学片段:
师:有的同学说我们只知道接受别人的东西很愉快, 课文中为什么说“给”永远比“拿”愉快呢?“给”和“拿”都用双引号引着, 这句话到底什么意思呢?要想回答这个问题, 我们首先得弄清楚, 文中这两个人谁给了谁?
生:高尔基的儿子给了高尔基。
师:儿子给了高尔基什么?
生:鲜花。
师:从哪里看出来?
生:“我的儿子在岛上留下了美好的东西———鲜花。”
师:儿子种的鲜花什么样, 具体哪段进行了描写?
……
师:会读书的同学, 读着读着眼前就会浮现出一幅幅画面, 就像放电影一样。儿子种的鲜花在高尔基看来格外美丽。请同学们闭上眼睛, 听老师读。
(师配乐范读第四段。)
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
生:那些鲜花姹紫嫣红, 汇成了一个花海。
生:我看到鲜花在微风吹拂下轻轻摇摆的样子。
生:我仿佛看到一群群蜜蜂嗡嗡飞着, 正在采花蜜。
生:我仿佛闻到了淡淡花香。
……
师:高尔基是因为肺病到意大利疗养的, 当他沐浴着鲜花, 欣赏着美景时, 他的心情是多么高兴啊!这对他的病情好转是多么有利啊!儿子给予高尔基的仅仅是鲜花和美景吗?
生:愉快的心情。
生:浓浓的爱。
生:对父亲的孝顺和关怀。
师:设想, 如果高尔基的儿子知道, 此时父亲正在欣赏着自己亲手栽种的鲜花, 他的心情会怎样?
生:愉快。
生:高兴。
师:儿子给了高尔基鲜花和爱, 高尔基又给了儿子什么呢?
生:一封信。
师:表面上就是一封信, 请同学们自己来读这封信。
(学生自读7、8、9段)
师:假设现在, 我就是高尔基, 你们就是高尔基的儿子, 我给你们写了一封信, 现在我来念, 你们听——
(师配乐范读)
师:老师读得时候发现, 短短一封信两次提到了“美好的东西”, 你们注意了没有?
……
师:这“美好的东西”, 有可能是别人跌倒时你扶起别人的一双手。还有可能是——
生:别人失落时你对别人的一句安慰。
生:别人受难时你给别人的一床棉被。
生:别人成功时你给他的祝福的微笑。
……
师:高尔基几十年兢兢业业写作, 给全世界的人们创造了无数高尚的精神食粮, 给人们带来了无数欢乐、勇气和力量。尽管他积劳成疾, 在意大利休养, 但他的身心依然感到非常愉快。所以, 他告诉他的儿子, “给”永远比“拿”愉快。
紧扣文眼高尔基信中的话———“‘给’永远比‘拿’愉快”, 深入挖掘, 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 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而且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再如苏教版教材《珍珠鸟》一课中“文眼”:“信赖, 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回顾全文, 信赖创造出了“我”与珍珠鸟相处的那份“和谐”。那么人与人之间又该如何信赖, 创造更多的“和谐”呢?学生们畅所欲言, 联系实际, 富有教育意义。
三、紧扣“文眼”, 举一反三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 更要让学生会学。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在教学中, 我们要紧扣“文眼”进行导读, 引导学生通过“文眼”把握文章的特点, 理解全篇的篇章结构和思想内涵。授之以法, 学生在多次的训练中会逐渐地学会怎样抓“文眼”来学习理解一篇新的文章。
如苏教版教材五下《秦兵马俑》的过渡句“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 而且类型众多, 个性鲜明”, 教学时先让学生找出这一过渡句, 接着让学生在小组中开展合作学习, 说说课文是如何介绍“规模宏大”、“类型众多, 个性鲜明”这两个特点的。通过合作学习, 学生知道了:过渡句总结的上文主要是对兵马俑总体的介绍, 而它引起的下文则主要是对个体的描绘, 手法更细腻, 统领全文。再出示以往学过的《嫦娥奔月》, 让学生找出课文的过渡句, 学生很快能找出《嫦娥奔月》一课中第三自然段是全文的过渡句。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合作探究这个过渡句的作用, 明白了这一过渡句, 不但在内容上由后羿过渡到逢蒙, 更是在情感上的一个转换:由赞美后羿的“为民造福”转向揭示逢蒙的“奸诈贪婪”。当然, 教学了有过渡句的课文后, 我们也可出示有过渡句的课外阅读文章让学生赏析, 以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四、紧扣“文眼”, 读写迁移
《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吕叔湘先生也说过:“使用语言是一种技能, 跟游泳, 打乒乓球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任何技能都必须具备两点, 一是正确, 二是熟练。要正确必须善于模仿, 要熟练必须反复实践。”课文中有些“文眼”在写作方法、遣词造句方面给学生提供了范式, 要抓住“文眼”指导学生进行练笔训练, 读写结合, 能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写作技能, 提高写作能力。
如苏教版教材五下《爱如茉莉》的“文眼”就是课题, 课文的最后一段这样写道:“哦, 爱如茉莉, 爱如茉莉!”它是作者内心情感的自然抒发, 也呼应了课题。在教学中, 我让学生齐读该段, 然后设计了一个“写”, 我说:“在我们生活当中的真爱, 不仅有爱情, 还有师生之爱, 朋友之爱……如果你要打一个比方, 你会把它比作什么?”并相机出示:“爱如”学生在静思默想中纷纷写下了自己爱的感言:
爱如茉莉, 平平淡淡, 真真切切。
爱如阳光, 温暖自己, 也温暖别人。
爱如泉水, 滋润别人, 也滋润自己。
接着我又说“爱是什么?”学生又写下了如下语言:
“爱是什么?爱是妈妈的牵挂;爱是爸爸的叮嘱;爱是妈妈嘴角的微笑;爱是爸爸紧握着的双手;爱是清晨淡淡的阳光;爱是病房里那簇芳香的茉莉;爱是爸爸温暖的大手, 抚摸着我们的脸庞……”
此时, 他们被真爱感动着, 被浓浓的爱意包裹着, 对“爱如茉莉”的理解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五、紧扣“文眼”, 升华情感
语文教材的编排大都是以若干篇内容相关的课文组合成一个主题单元。如苏教版教材六上第六单元以《给家乡孩子的信》《钱学森》《詹天佑》和《鞋匠的儿子》四篇课文组成, 表达的是一种爱国爱民的情怀。教学这类课文时抓住“文眼”, 往往对领会文章主旨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效。
林冠截留容量及其确定方法 篇10
关键词:林冠,降雨量,实测截留量,截留率,截留容量
在森林地区, 由于林冠对降雨的截留作用, 将会使得降雨量发生第一次再分配, 减少了到达地面的实际有效雨量, 从而减少流域的产流量。因此, 研究林冠对降雨的截留作用, 不仅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 而且还具有重要的水文学意义[1,2,3,4,5]。
以往, 在研究林冠截留降雨问题时, 大多都是采用“截留率”和“实测截留量”这两个指标[1,2,3,4]。一方面, 截留率是指截留量与降雨量的比值 (是个相对量) , 小雨的截留率相对就高, 而对于大雨, 截留率相对就低, 截留率与降雨量往往是呈现出反比关系, 截留率指标难以反映出林冠对降雨的截留作用。另一方面, 由于实测截留量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特别是气象环境因素对截留量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因此, 采用实测截留量指标也不足以真实反映林冠对降雨的截留作用的大小。为此, 本文提出了能够客观衡量林冠对降雨截留作用大小的一个合理指标, 即林冠截留容量。
1 截留容量概念
由树冠截留降雨的物理现象可知, 影响树冠截留的因素很多, 按其性质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林冠特征因素, 如树种组成、树龄、冠层厚度及冠层的郁闭度等;第二类是降雨及伴随的气象因素, 如雨量、雨强、风速及雨前枝叶的湿润程度等。对具体林分而言, 在一次降雨过程中, 林冠特征因素可以认为是稳定少变的, 降雨截留量的大小只与第二类因素有关。
在第二类因素中, 雨量是先决条件, 降雨强度和风速是环境条件, 枝叶的雨前湿润程度是初始条件。由于环境条件和初始条件的不同, 在雨量相同的情况下, 林冠实际截留量也是不同的, 有时甚至差别很大。如果在雨量很小、无风、雨前枝叶十分干燥的理想条件下, 对某一林分而言, 只要雨量相同, 那么林冠截留量应该是唯一的, 其数值就不会出现差异。更进一步说, 在环境条件和初始条件最有利的情况下, 林冠截留量与降雨量应该是单值函数关系, 不同的雨量才会产生不同的截留效应, 这就是截留容量的概念。因此, 可以把林冠截留容量定义为理想状况下的截留量, 它仅与降雨量有关。根据这一概念不难理解, 林冠截留容量就是对某一降雨量的最大截留量, 它揭示的是林冠对降雨的截留能力。采用林冠截留容量指标研究降雨截留问题, 不仅能够反映林冠截留作用真实大小, 而且还可以用于不同林分、不同树种之间比较。
在现实中, 尽管上述的理想条件可能很少出现, 但截留容量作为某一雨量的特征值是客观存在的, 它与降雨量的函数关系也应该是存在的, 而且是唯一的。然而, 由于受到环境条件和初始条件的影响, 林冠的实际截留量往往会小于, 至多等于相同雨量下的截留容量。
根据以上描述, 树冠实际截留量I'和截留容量I可分别表示为:
以上两式中, p为降雨量, mm;i为降雨强度, mm/h;v为雨期风速, m/s;n为雨前枝叶湿润度 (吸附水的含量) , mm;f1与f2分别为某种函数关系。
无论对任何林分或树种, 在野外实验条件下, 确定截留容量与降雨量的关系并非易事, 需要通过观测数据近似确定[6]。
2 截留容量的确定方法
通过在野外获得的实验观测数据, 可以将各场降雨量与其对应的实际截留量直接点绘关系。通常会发现, 实际截留量与降雨量之间非单一关系, 点据比较散乱, 即同一降雨量对应多个实际截留量数值。如前所述, 这种现象正是由于环境条件和初始条件的不同所引起的, 这就证实了实际截留量不仅取决于降雨量, 而且还与其它影响因素有关。
如果相同雨量下取最大值, 就能描绘出这些点据的上包线, 从而得到一条光滑的曲线, 可以近似认为这条光滑曲线基本上消除了其它因素 (环境条件和初始条件) 影响, 反映的是截留容量与降雨量的关系, 这种关系 (曲线) 可以用数学函数表达出来。如果林分不同或者树种不同, 这种关系也是不同的。
采用实际截留量与降雨量关系点据的上包线近似反映林冠截留容量, 即取相同雨量下的最大观测值, 这样就将雨强、风速及雨前枝叶湿润度的影响程度降到了最小。很显然, 这种近似方法的精度与观测资料的多少有关。如果观测次数越多, 各种条件下林冠对降雨的实际截留量资料就越多, 从而捕获到的截留容量信息就越丰富, 上述近似确定方法的精度就越高, 其结果也就越可靠。以下用两个实例进一步加以说明。
3 研究实例
3.1 人工林截留容量
人工林位于辽宁省抚顺县后安镇五龙林场以东约1㎞处, 东经124°13′, 北纬41°44′, 海拔240 m, 多年平均降水量780 mm, 林型是针阔混交林。林分结构组成主要有日本落叶松、春榆、蒙古柞、水曲柳及少量黄菠萝、核桃楸, 其中日本落叶松约占40%。林龄26年左右, 林木总蓄积量约190 m3/hm2, 林木密度为1020株/hm2, 径级一般在15~25cm之间, 郁闭度0.95。该林分冠层较薄, 且空间分布也较均匀。
林冠实际截留量的观测采用常规方法[7,8,9]。观测林内降雨量时, 在林内随机设置了16个标准雨量筒, 在附近的林中空旷地设置1个标准雨量筒, 用于观测林外的大气降雨量, 其观测值近似等于林上大气降雨量。观测时, 对于时间间隔大于2h的降雨, 按二次降雨分别记录。从每年的6下旬至9上旬共观测了3个雨季。按照各个雨量筒的实测值, 林内雨量采用算术平均法计算。林冠实际截留量等于大气降雨量与林内雨量之差即:
林冠实际截留量=大气降雨量-林内雨量。
因树干径流很小, 可以忽略不计。
按照林冠截留容量概念, 点绘出实际截留量与降雨量的相关图, 然后取其上包线, 即得人工林截留容量与降雨量的函数关系, 如图1所示。
3.2 天然林截留容量
天然林。位于吉林省安图县二道白河镇以南3㎞处, 东经128°06′, 北纬42°25′, 海拔740 m, 多年平均降水量720mm, 林型为针阔混交林, 林分结构组成主要有红松、椴树、水曲柳、风桦及少量的色木槭、春榆、白桦, 其中红松占35%左右。林木总蓄积量约380 m3/hm2, 平均树高为25m, 林木密度为560株/hm2, 径级一般在32~40 cm之间, 郁闭度0.8。该林分冠层较厚, 但空间分布不均匀。
实际截留量观测与计算方法同上。
点绘出实际截留量与降雨量相关图, 然后取其上包线, 即得天然林截留容量与降雨量的关系, 如图2所示。
3.3 两种林分的比较
为便于比较, 将以上两种林分截留容量与降雨量关系绘在同一张图上, 如图3所示。
从图3可以看出以下3个特点:
1) 当降雨量增加时, 截留容量也随之增加。然而, 当降雨量较小时, 截留容量的增加速率较快;反之, 当降雨量较大时, 截留容量的增加速率较慢。
2) 当降雨量很大时, 林冠截留容量趋于稳定并接近常数, 这个常数就是饱和截留容量, 或称为最大截留容量, 显然, 两种林分的饱和截留容量也是不同的, 天然林饱和截留容量为9mm左右, 人工林的饱和截留容量为7mm左右。从总体上来看, 这种现象揭示出天然林的截留作用大于人工林截留作用。
3) 当降雨量较小时, 人工林的截留容量大于天然林, 表明人工林的降雨截留作用大小天然林;当降雨量较大时, 人工林的截留容量小于天然林, 表明人工林的降雨截留作用小于天然林。由此可见, 对不同的降雨量级, 两种林分的截留容量是不同的。分析表明,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林分枝叶的多少及空间分布有关。
4) 降雨量与截留容量的关系曲线, 即公式 (2) 符合如下函数:
式中, I为饱和截留容量, 反映林冠枝叶量的多少;K为参数, 反映林冠枝叶的分布。通过曲线相关分析并进行拟合, 就可以定出两个参数 (本文从略) 。
4 结语
本文提出的截留容量概念, 反映了林冠 (或树冠) 的本身固有特性, 如枝叶的多少和空间分布情况, 实质上揭示的林冠对降雨截留的内在潜力。通过研究实例可以清楚地看到, 采用这一指标就可以避免其它因素的影响, 并能用于林分之间截留作用大小的比较, 克服了截留率的不合理性和实际观测值的不可比性。因此, 截留容量指标对于正确评价不同林分的截留作用具有积极意义。
截留容量的确定是极其困难的, 在野外实验条件下, 必须具备较为丰富的实测资料才能做到近似确定。就是说, 资料越多, 获得的截留容量信息就越丰富, 从而得到的降雨量与截留容量之间的关系才越真实可靠。如果根据两者的关系曲线建立经验公式, 林分的固有特征必定反映在公式的参数中。
参考文献
[1]周晓峰.中国森林与生态环境[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9:87-90.
[2]马雪华.森林水文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3:70-73.
[3]余新晓.森林生态水文[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4, 24-33
[4]中野秀章著 (李云森译) .森林水文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83:58-78.
[5]张淑琢, 范世香.森林植被截留降雨实验与模拟[J].水利科技与经济, 2009, 15 (10) :857-859.
[6]范世香, 高雁, 程银才.林冠对降雨截留能力的研究[J].地理科学, 2007, 27 (4) :200-204.
[7]赵士洞.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技术规范[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5:155-156.
[8]张永涛, 杜强, 陈凯, 等.泰山典型林分的林冠截留特征[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0, 8 (6) :103-107.
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 篇11
【关键词】散文教学内容;语言;意象;情感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在中学阶段,散文的篇目所占比重大,且形式多样,有写景散文,抒情散文,议论散文等。那么对于中学散文教学来讲,如何确定教学内容成为关注的焦点。
一、散文教学现状的分析
(一)学生学习现状分析
中学阶段的散文,通常以抒情散文为主。抒情散文通常作者借助极具个人特性的感官所过滤的人、事、景、物表达独特的情感认知。作者利用景或物为依托,运用比喻、象征、拟人的手法,或情景交融,或托物言志,以达到抒情的目的。但对于学生来讲,并没有丰富的阅历,很难体会作者自身要表达的情感。
(二)教师教学现状分析
现在大部分老师教学重点并未放在教学内容的准确,恰当,更多地从教学方法的角度考虑教学。教学方法是达成教学目标,实现教学内容的途径,语文教学方法的选择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而确定。一篇课文有多种教法,意味着教学内容的不同和侧重点的变化。正所谓巴班斯基说的:“是教学目的和内容‘选择方法,而不是其相反。”因此,要从教学内容的角度选择适合、恰当的教学方法。在具体散文教学中,教师出现用小说的方式教散文的现象。例如杨绛先生的《老王》时,有些老师将分析老王的形象作为教学内容,这已经将文体混淆;有的老师更多注重知识化教学,从字词句段到内容结构,并没有引导学生体会散文所蕴含的情感。
二、散文教学内容的选择
(一)课程目标是散文教学内容选择的前提
王荣生先生在《语文教学内容重构》一书中提到,课程目标是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和学生个体的发展,国家期望学生具备的语文素养“是什么”,主要面对“是什么”的问题。教学目标是国家对学生学习结果的预期,教师在确定教学内容时应紧扣课程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应该审视教材,明确编者的编写意图,使教学课堂最有效的指向教学目标。郁达夫《故都的秋》教学目标不只是颂秋,更表达对祖国的挚爱和眷恋,但有些老师把五副秋景图作为重点。
(二)学生学情是散文教学内容选择的关键
学情,指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选择散文的教学内容,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自己能弄懂和预习后可以弄懂的知识点不必重复讲解,学生存在疑惑,领悟不深的地方进行引导讲解,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老师可以通过课前观察、问卷调查、学生访谈等途径分析学情,结合学生情况明确教学内容。
(三)文体特征是散文教学内容选择的依据
散文教学内容首先要明确散文的概念和文体特征。散文只是在文学实践过程中约定俗成的文类概念,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大多为“文学性散文”,题材广泛,笔法散逸。散文主要分为叙事,抒情,写景等,因此散文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该根据不同的文体确定,它虽然有“形散神不散”的特征,但是不同的类别有不同的侧重点。有的老师在讲授胡适《我的母亲》时,把大量的时间花在让学生讲自己的母亲,有的对母亲致以感谢,有的向母亲表达愧疚,却未真正体会到作为散文作者要表达的情感。
(四)作者情感是散文教学内容选择的核心
“阅读散文,不是仅仅为了知道作者所写的人、事、景、物,而是通过这些所写的人、事、景、物,触摸写散文的那个人,触摸作者的心眼、心肠、心境、心灵、心怀,触摸作者的情思,体认作者对社会、对人生的思量和感悟。”散文教学内容的核心,重点并非是所描写的客观对象,而是透过客观对象传达、灌注作者独特的情感认知。《老王》的关键点不在老王的善良,而在作者能看出善良的心肠;《安塞腰鼓》的关键点不在西北汉子刚劲奔放的雄浑舞姿,而是作者为威武雄壮的场景所迸发的激情!
三、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
在上文中对散文教学内容的选择进行分析,下面我以《济南的冬天》为例来谈如何确定散文教学内容。《济南的冬天》作为老舍先生从英国归国后在济南执教时所写的散文名篇,充满诗情画意的色彩。文章不惜笔墨通过对济南冬天细致明丽的描写,抒发对济南冬天浓浓情思和赞美之情。全文以“温晴”二字为主线,文章开头通过与北平、伦敦、热带的地方对比总写济南冬天“温晴”特点,接着从阳光下的济南,小雪后的小山以及济南的水三个方面具体描写,最后用“这就是冬天的济南”收束全文。文章看似花大量的笔墨在写景,写冬天济南的“温晴”,其真正意蕴作者对济南的持有的那份特殊的爱以及极具个性化的文字表达。因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确定这篇散文的教学内容:
(一)雅俗兼具的语言之美
老舍先生被誉为“语言艺术大师”,其语言亲切自然,娓娓道来,质朴无雕琢之感。但在平易朴实之中透露出作者精湛的语言能力。在《济南的冬天》中,老舍先生对济南山水的一往情深,汩汩地流淌在文章的字里行间。
(二)修辞之美
老舍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使得济南冬天人性化,同时也寄托了老舍对济南的情意。文章在开篇巧妙地运用对比,突出济南的冬天优于其他地方,自然而然的突出“温晴”的特点。接着“济南城”变成了“小婴儿”,“小山”当起了“摇篮”,新鲜之余给人一种安全、踏实之感,济南城变得可爱,温暖,与温晴相吻合。作者写薄雪覆盖下的小山时把矮松上的一髻儿白花比作日本的看护妇。“看护妇”的贴切比喻表现小雪过后矮松的秀美姿态,赞美之情呼之欲出。作者在写冬天水色时用拟人的方法写出“水也不忍得冻上”,把水写的含情脉脉,给人一种不是春天甚是春天的温暖之情。
(三)炼字之美
“小山”“小雪”“小村庄”“小水墨画”,老舍用“小”字贯穿通篇景物,给人一种疼爱,亲切的感觉,表达作者对济南包含的深情。再如“真”字,“济南真的算个宝地”,一个“真”字,体现作者对济南的情感,“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唯恐读者不相信济南冬天的美好,又用“真的”强调。“水藻真绿,把中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真”字使用的频率之高,渗透着老舍先生对济南冬天满满的爱。文中大量动词的出现,既赋予变化又准确传神。例如“卧”字,“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两个“卧”字,逼真的描绘了村庄和雪的姿态。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替换的方式,深入体会躺、卧、睡等字的差异,品味语言的魅力。同样,“镶”字的运用准确生动,同样是雪,落在树上是“顶”,落在山尖是“镶”,落在山坡则是“露”,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特点,又避免用词的重复,一幅灵动的雪山图跃入脑海。
其实在《济南的冬天》一文中个性化的语言还有很多,文章句子中“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那水呢”“呀,吧,呢”等语气词的出现,字里行间传达出作者内心的感慨和对济南的喜爱,让人感觉亲切,舒服。“圈儿”“小口儿”等儿话词的使用,为文章增添了京味儿,使文章更口语化。
(四)蕴含温晴的意象之美
在抒情散文中通常透过文章的意象或意境,引领学生深入分析,追寻作者真正的写作意图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运用孙绍振先生的“还原法”分析,首先将其还原为原生态的人物和景物,其次将它与具体意境加以比较,从而把握作者的真实意图,体会作者要表达的独特情感。济南的冬天在作者的笔下是完美的,“没有风声”“响晴”“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济南像是婴儿有小山保护着,睡在舒适的摇篮里,感受到的是一片“温晴”。然而,事实并非这样,从地理常识的角度来说,小山在北边缺这点口儿,这个口就是冬天北风的入口。冬天的济南时常会有冷空气的入侵,月平均气温都已经达到零度以下。这样看来,济南的冬天并没有作者笔下的“温晴”,文本和现实产生矛盾,形成了反差。这就证明作者笔下济南的冬天是他心目中的,主观化,理想化的,正是这种主观的情感,让济南的山、水也变得“温晴”。
接下来文章写雪后的小山。“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作者通过大量笔墨为读者描绘了一幅雪后小山的秀丽景色,并在段末写道“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与开头相照应,“最妙”“就是”等关键词体现小雪后的小山是作者最爱的景象,事实上冬天也有下大雪的可能,但是作者专门描绘的是小雪后小山的景色,排除了其他现实情况,是为了表达对济南冬天喜爱的表现。
作者在写济南的水,“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也不忍得冻上”等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但实际上零度以下的天气水怎么能冒着热气,所以是作者排除了冰天雪地的另一番景象。正是这些“扭曲的事实”体现他对济南有特殊的情感,深深地着上了老舍浓重的个人色彩。
(四)独特真实的情感体验
散文是作者在自己独特的情境中表现的一种特殊的体验,其最大的特点是表达创作主体自身的情感以及如何表达情感。要深入领悟作品内涵,要结合作者的生活背景走进文本,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在《济南的冬天》中,体会济南冬景“温晴”背后“作者的温情”成为核心,这就应结合老舍的生平经历体会他对济南难以割舍的情感。在老舍25岁以前一直生活在北京,后来赴英国任教,饱受辗转之苦,在多雾的伦敦旅居七年后回国定居山东,在齐鲁大学任教,在此期间老舍第一个孩子出生在济南,起名为“舒济”,足以看出他对济南那份特别的爱。在老舍先生一生中几乎没有写过关于英国,美国的散文,关于故乡北京的也少之又少,可唯独济南,写了许多。老舍在《济南的印象》中写过随着事物联系,人情交往,济南留下他快乐与痛苦的印痕,时短情长,济南就成了作者的第二故乡。通过对老舍先生的生平背景有所熟知之后,再阅读文本,济南没有北京的风沙,少见伦敦的雾气,新加坡的艳阳也是少之又少。对于济南的山,作者投入很深的情感,仿佛勾勒一幅水墨画,如山坡上卧着点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充满了韵味。对于济南的水,不但不结冰,反倒在绿萍上冒着热气,澄清的和谁像块空灵的蓝水晶,无不表现济南的柔情。老舍先生对济南那份真诚的情感都倾注在文章里,所以在他的眼中“济南的冬天最特别”。
总之,《济南的冬天》这篇文章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进行描写,抒发作者对济南冬天的特殊的情感。散文作为表达作者自身主观情感的文体,其教学内容可以根据作者自身要表达的情感以及作者如何表达情感两个方面,通过作者个性化的语言,蕴涵深意的意象和作者独特的情感确定教学内容。
参考文献
[1]王荣生.散文教学内容确定的基本路径[J].中学语文教学,2011(1).
[2]李军 .抓住特点教散文[J].学语文,2012(1).
[3]陈隆升.散文教学内容确定的学理依据[J].中学语文教学,2011(1).
[4]王希文.《济南的冬天》教学价值刍议[J].语文建设,2012(02).
[5]余志明.济南的冬天教学反思[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0(9).
[6]丁之境.《济南的冬天》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4(4).
[7]王荣生.依照文本体式确定教学内容[J].语文学习,2010(09).
[8]王荣生.语文教学内容重构[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9]孙绍振.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白海静,女,1992年生,山西省大同市人,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语文)。
交通影响范围确定方法比较 篇12
1 交通影响范围确定方法的比较分析
目前,国外对建设项目的交通影响范围确定,一般采用主观分析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或者专家经验法确定。但由于我国道路交通状况、公路网密度等与国外存在很大差异,城市建设发展迅速、新建项目日益增多,城市道路基础设施压力大,照搬国外确定影响范围的经验势必给我国交通影响分析的客观性和规范性埋下隐患,同时给城市的建设规划和交通状况带来混乱。我国在确定影响范围的方法上,多以简化的理想路网分析入手,考虑建设项目所在区位、本身规模以及周边路网特性等因素,以模型方法进行确定。如黄肇义等在假定开发项目周围的路网是理想网络的条件下,提出圈层外推法,为我国较早对交通影响范围确定模型进行研究的人员之一。北京工业大学的王丽、刘小明等人运用协同学理论,提出一种适用于不同开发类型和开发规模条件下确定影响范围的烟羽模型法。熊琦、沈建武、胡列格等人,以易定量化、测定和存在限定值的出行时间作为确定参数,从面向应用的角度出发,提出几种具有一定理论意义和实际利用价值的模型方法。此外,可达性法、类别吸引率法也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近年来,随着我国对交通影响范围确定方法的不断深入研究,出现了一些较多考虑建设项目自身因素和周边路网实际情况的模型方法,如基于影响因素或城市“断裂点”等的交通影响范围模型方法,避免了人为经验确定方法的主观性,实用性较高。
1.1 烟羽模型法
1)基本原理。
烟羽模型法依据协同学理论,将开发项目产生(吸引)的交通量对周围路网的影响,看作类似于大气中的毒气,是由许多单元(子系统)组成的。该方法假定开发项目的位能取决于职工岗位数,其最大影响距离为
式中:xd为最大影响距离,m;ζ为开发项目交通量向外扩散的比例,ζ∈(0,1);P为职工岗位数,人;a为比例常数,也与项目类型、开发强度有关,a∈(0,1);Cd为开发项目产生的对周围路网的极限影响力,与项目类型、开发强度、位置有关,可通过运用交通规划软件如Trips,选用交通量和服务水平指标,对项目开发前后周围路网的交通状况进行分析而定,人/m3。
通过上述模型,可利用调节参数β确定开发项目对周围路网产生不同影响的最大范围,β可取1、0.3、0.05等值。
2)方法分析。
烟羽模型法计算方法简单,容易编制软件进行计算,其分析结果较为准确,能够弥补主观分析法的不足。同时,它适用于不同开发类型、规模和强度的开发项目,尤其对于背景交通量变化较大地区,烟羽模型法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该模型借鉴气体扩散原理,假定外界环境的均匀特性。然而,建设项目产生(吸引)的交通量对周边路网产生的影响,是相互的、复杂多变的,它不仅同项目自身的类型、开发强度、区位等有关,也与周边路网的具体特性、周边用地性质等有关,烟羽模型法并不能考虑到项目周边的具体交通特性。此外,模型的应用过程中需要海量的调查数据确定a、β、ζ、Cd等具体参数,同时,参数标定需要具体项目具体分析,导致模型建立及运算时间较长,实用性有待商榷。位能P也是一个综合指标,它取决于营业面积、营业额、职工岗位数、容积率等诸多因素,单将P假定为职工岗位数,也有失其合理性,应予以进一步考虑。
1.2 类别吸引率法
1)基本原理。
类别吸引率的前提假设是拟开发项目日吸引客流量与外围居民出行至该项目的日出行次数相等,且将各功能分区的综合吸引率视为拟开发项目与其外围地区的影响指标。此时,将拟开发项目整体视为一个功能复合的质点,并将开发项目周边地区分成若干区域,利用类别吸引率法计算出开发项目对每个分区的最大可能影响距离,最后,由所有功能区的影响范围合成建设项目的影响范围。K分区的影响范围模型为
其中
式中:n为拟开发项目具有的功能数;m为拟开发项目外围地区的分区个数;i为拟开发项目具有的功能编号,i=1,2,3,…;j为分区编号,j=1,2,3,…;Si为拟开发项目i功能的面积,m2;ai为拟开发项目i功能的吸引率,人次/(d·m2);a为拟开发项目综合吸引率,人次/(d·m2);Aj为j分区平均吸引率,人次/(d·m2);Rk为拟开发项目对k分区的最大影响范围,km;αk为k分区中心角,(°);Tk为k分区平均日出行次数,次/(d·人);Dk为k分区人口密度,人/km2。
2)方法分析。
类别吸引率法是一种基于道路吸引率的方法,具有实用性强、原理简单易懂、适应性较强等特点,充分考虑了周边土地利用对项目的反作用。然而,此方法是一种过于理想化的研究方法,没有考虑到拟开发项目周边路网的道路通行能力等因素,其前提假设也会与项目实际有较大偏差,实际应用中对影响范围的确定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类别吸引率法确定的研究范围也是将吸引距离近似看作影响范围,影响范围较大,从而引大量的人力财力浪费。同时,其分区是以拟开发项目为中心,利用已有道路网,按土利利用功能相似标准划分的,对于周边区域土地利用混合的项目,类别吸引率法将不再适用。
1.3 基于时间的交通影响范围量化方法
1)基本原理。 基于时间的交通影响范围量化方法(T—TIA法)的基本思想是在分析时间的基础上,以等时线为形式,将出行时间作为量化交通影响范围的主要依据。T—TIA方法在确定交通影响范围时需要一个循环计算过程,每一次对影响范围的调整过程就是一次对项目周边路网交通负荷的调整,对应着一次交通影响分析过程。通过对比分析有无建设项目的两种状态下路网交通出行时间,可以判别前次确定的交通影响范围是否包含所有对项目交通敏感的路段和交叉口,然后,做出相应调整从而确定项目的交通影响范围。其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
出行时间的量化是T—TIA法能实现的关键,其规定为两点之间的时间距离,等于各路段行驶时间(道路路段路阻)与交叉口延误时间之和,即
式中:T为两点间的时间距离,min;ti为各路段的路阻,min;di为各交叉口延误的时间,min。
2)方法分析。 模型中的出行时间参数,概念简明,易定量化,且与几乎所有的确定交通设施服务水平的参数具有相同的升降趋势。在交通分布与分配模型中,它也是影响交通出行和车辆选择行驶路线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用出行时间作为交通影响范围的确定参数具有一定的合理性。T—TIA法与主观分析结合在一起,能够对建设项目周边路网交通运行状态进行详细和准确地分析,从而为项目的影响程度提供较易测定的量度,比较符合我国城市道路和交通实际状况。
但T—TIA法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若存在大规模开发项目群体的出行生成量较大时,出行方式的调查以及道路阻抗、交通工具疲劳时间的确定将会有较大难度,其实用性有待进一步检验。
1.4基于商业区位与出行时间的交通影响范围确定方法
1)基本原理。 从面向应用的角度出发,同时考虑到背景交通的影响,长沙理工大学的胡列格等人提出了基于商业区位与出行时间的交通影响范围确定方法。其基本思想是:首先,判定建设项目所在的商业区位,并将建设项目产生的交通量在区域内分布,根据各路段新增的交通量是否达到规定值来判断其是否受到影响;然后,确定各路段的出行时间限定值,确定建设的极限影响边界点和最大交通影响距离。可以看出,合理确定处于不同商业区位的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规定值和出行时间限定值是其中的关键。采用引力场理论进行模拟,其交通影响范围模型为
式中:Q(x)为项目吸引力,α1为项目所在区位势能,α2为离项目距离x的区位势能,χd为项目最大影响距离,即为交通影响范围,β为不考虑区位条件时建设项目单元吸引力系数,仅由建设项目本身类型和规模确定,一般情况下认为其为常数。
考虑到项目吸引力与出行距离(出行时间)成反比,以及项目极限吸引力的综合性,可得项目最大影响距离为
式中:T为出行时间,γ为修正系数,γ∈(0.15,1)。
2)方法分析。 该方法考虑建设项目不同商业区位对交通影响程度的不同性,并通过不同商业区位的建设项目确定交通影响规定值的。模型通过对建设项目商业区位和出行时间的分析,为项目的影响范围提供了较易测定的量度,其方法思路明确,可操作性强,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该方法的缺陷在于确定不同商业区位的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规定值较为粗糙,其借鉴美国交通工程师协会交通规划理事会建议的TIA阈值的确定方法,对我国交通实际情况考虑不足,且交通影响规定值范围浮动较大。项目最大影响距离模型中的各参数也较难确定,不同区域、不同类型和强度的开发项目,γ的选定也具有较强的主观性。
2 研究结论
从以上比较分析可以看出,烟羽模型法、类别吸引率法方法简单易行,实用性较强,但对项目周边路网的交通特性等因素考虑较少;T—TIA法与基于商业区位、出行时间的交通影响范围确定,利用出行时间这一参数,能够较好的对项目的影响范围进行较精确的测量,可操作性强。基于对建设项目各影响因素的深度分析,各模型已经建立起研究交通影响范围确定方法的基本框架,但仍存在着较多的不足和发展空间,主要有:
1)标定、验证模型的数据不易采集。不同区位、类型和开发强度的建设项目,其交通影响范围模型的数据难以整齐,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调查,同时也会导致模型的运算、检验时间较长。
2)模型中的修正系数、位能等参数,影响因素较多,模糊性大,难以对其进行较精确的取值,对影响范围的确定有较大影响。
3)确定建设项目影响范围的关键步骤是交通量的生成预测及其在路网上的分配。现有的模型方法,对此步骤考虑的较少,未将其与影响范围的确定有机结合在一起。
4)目前,交通影响范围研究整体上还是理论化,虽然有一些模型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但一定程度上缺乏坚实的数据支持。同时,大部分模型方法都是从简化的理想路网入手,对建设项目影响范围因素综合性考虑不足。如何将这些模型方法应用于交通实践中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摘要:在梳理现有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对交通影响范围确定方法进行比较,并总结相关研究成果,推进交通影响范围确定方法进一步研究和实际应用,更好发挥其在节约城市资源、缓解城市交通矛盾等方面的作用。
【确定教学方法论文】推荐阅读:
确定起跑教学反思06-01
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论文12-09
“确定位置”教学设计10-20
教学模式的确定05-31
确定教学目标的原则06-16
文本教学价值的确定07-30
语文教学目标的确定06-27
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08-23
如何物理课确定教学目标05-23
(确定位置)练习课教学设计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