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确定原则论文

2024-09-03

资本确定原则论文(通用5篇)

资本确定原则论文 篇1

PREFACE/前言

以权责发生制为计量基础的利润数额并不适合成为分配现金利润和提取法定公积金的基础。因为这种情形下:(1)分配现金利润可能会减损资本,违反资本维持原则(2)未分配利润和法定公积金转增资本也可能会违反资本确定原则。公司法意义上的经营成果应当是基于收付实现制的收入扣除基于权责发生制的费用后的净额,这个净额就是现金经营成果。只有现金经营成果才能成为分配现金利润的基础,只有基于现金经营成果的未分配利润和法定公积金转增资本才不会违反资本确定原则。

资本维持原则要求公司不因分红给股东而减损资本。资本确定原则要求公司股东的出资额必须是确定的,包括股东只能用符合法定出资方式的资产出资,股东用非现金资产出资应当评估作价。

会计准则中的权责发生制确认收入和费用的基础是权利和义务,而不是款项的收和付。在权责发生制下,公司产生应收账款时确认收入。然而,股东在分配利润时却要求分配现金而不是应收账款。这就造成利润分配可能会破坏资本维持原则。由于利润中包括了应收账款形态的资产,则未分配利润和法定公积金转增资本时,就会将应收账款这种非现金资产直接转增资本,这违反了资本确定原则关于非现金资产出资应当评估作价的要求。在这两点上权责发生制形成了与资本维持原则和资本确定原则的对立。

一、现金利润分配是如何侵蚀资本的

《公司法》第167条规定:“可分配利润为弥补亏损和提取公积金后所余税后利润。”即利润总额扣除所得税费用后的净利润要优先用于弥补经营亏损所减损的资本。因为通过弥补亏损能够使资本恢复到发生亏损之前的水平。这样看来,《公司法》第167条规定的分配现金利润似乎不会减损资本。

如果盈利挣得的都是现金,现金利润分配确实不会减损公司资本。然而,基于权责发生制的净利润并不都是现金成果,则现金利润分配不可避免地存在减损资本的可能。

(一)基于经常性利润的现金利润分配

经常性利润是收入减除费用后的净额。研究利润分配是否会减损资本,我们需要考察经常性利润的产生是基于怎样的资产变化。

1. 因收入而流入公司的经济利益包括现金和应收账款等资产

虽然会计准则对收入的确认比较谨慎,“收入只有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从而导致企业资产增加或者负债减少时才能予以确认”。但谨慎的目的只是希望所有的应收账款都能够收回现金,并不妨碍公司在取得应收账款时确认收入。

负债通常要用现金等资产来偿还,因此偿还债务并不会增加企业的经济利益。但是,债务免除却由于使得公司未来用于偿还债务流出的现金确定不需要流出公司而形成了公司的收入。债务免除取得的收入可以视同是现金等资产的增加。

在资产交换的情况下,企业取得的收入会以其他资产的形态存在。

2. 因发生费用而流出的资产是现金和库存商品

基于权责发生制的费用有两种情形:

(1)流出资产。例如销售商品时发出库存商品,发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时支付现金;

(2)当期应付未付的款项形成的负债。

后一种情形的费用也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但不是表现为当期流出现金,现金的流出是在后期。因而,从较长时期来观察,负债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出。

3. 收入大于费用意味着什么?

收入大于费用即取得了盈利。盈利意味着会计期间流入的经济利益大于流出的经济利益。经济利益的流入包括了负债的减少。负债是公司后期要流出的资产,负债的减少可以理解为资产数额的增加。经济利益的流出包括了负债的形成,形成负债意味着公司后期要流出资产,因此也可以理解为资产数额的减少。因此,经济利益的净流入表现为资产数额上的净增加。然而,流入资产和流出资产的具体形式差别很大。

通常情况下,日常经营活动中流入的资产包括现金和应收账款,流出的资产包括库存商品和现金。虽然流入资产和流出资产在具体形式上的不对称让我们很难通过资产数额的净增加判断利润给公司带来了什么资产,但有一点是确定的,即因收入而增加的资产并非全部是现金。这是造成分配现金利润可能减损资本的根源。

4. 分配经常性利润减损资本的一个例子

假设某公司在会计期间取得收入200万元,其中包括80万元货款和120万元应收账款。发生的费用是150万元,其中包括发出库存商品70万元和支付现金80万元。则公司的经常性利润就是50万元。考虑到流入资产和流出资产的具体形式,把流入的现金和流出的现金相互抵消,则公司的经营成果就相当于用70万元库存商品换回了120万元应收账款。

假设公司不存在非经常性利润,没有以前年度亏损。再假设不考虑提取法定公积金。按照公司法的规定,公司可以分配50万元现金利润给股东,这是否会减损资本?

如果120万元应收账款后期全部收回,此次利润分配不会减损资本。如果有20万元成为坏账损失,即只能收回100万元,则在真实利润只有30万元的情况下,发放了50万元现金给股东,只能以资本减损20万元为代价了。

公司销售商品取得的是应收账款,然而却分配现金利润给股东,这就是基于权责发生制的利润分配会减损资本的根本原因。

(二)基于非经常性利润的金利润分配

非经常性利润主要由汇兑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三个项目构成。汇兑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均可能是利得也可能是损失。为简洁地阐述基于非经常性利润的现金利润分配是怎样减损资本的,我们只考虑利得的情形。

1. 非经常性利润获得了什么样的资产?

(1)汇兑收益

汇兑收益包括两个部分:(1)外币货币性资产的期末公允价值超出期初公允价值的部分;(2)外币货币性负债的期末公允价值小于期初公允价值的部分。

可见,基于外币货币性项目的公允价值变化而产生的汇兑收益虽然增加了公司净资产数额,并没有给公司带来现金资产。

(2)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包括:(1)交易性金融资产和投资性房地产的期末公允价值超出期初公允价值的部分;(2)交易性金融负债的期末公允价值小于期初公允价值的部分。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和汇兑收益一样,虽然增加了公司净资产数额,但并没有给公司增加现金资产。

(3)投资收益

①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收益

长期股权投资收益包括长期股权投资在存续期间产生的投资收益以及处置长期股权投资形成的投资收益。

a.长期股权投资存续期间的投资收益受核算方法的影响

会计准则规定长期股权投资存续期间的核算可以采用成本法或者采用权益法。

采用成本法核算的,投资收益是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的现金利润中属于投资企业的部分。因投资收益增加的资产是应收股利。

采用权益法核算的,投资收益是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净利润享有的份额,该投资收益增加了投资企业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投资企业从被投资单位分得的现金利润,不作为投资收益,而是视为长期股权投资的收回,即相当于投资企业用部分长期股权投资置换等值的现金。

可见,长期股权投资存续期间,投资收益增加的资产是应收股利或者长期股权投资。

b.处置长期股权投资产生的投资收益

处置长期股权投资是将投资变现,收回现金。收回的现金超过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余额的部分就是投资收益。这种情况下的投资收益给投资企业增加了现金。

②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投资收益

a.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期间,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的现金利润或者应收的交易性债券利息就是投资企业的投资收益。

b.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实际收到的金额超过其账面余额的部分也是投资收益。

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投资收益既包括应收股利、应收利息也包括现金资产。

③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投资收益

持有至到期投资指公司持有的债券投资。

a.在资产负债表日应收的债券利息就是投资收益。

b.出售持有至到期投资实际收到的金额超过其账面余额的部分是投资收益。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投资收益表现为应收利息和现金。

④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投资收益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包括公司持有的股票投资、债券投资。

a.可供出售债券按其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收入为投资收益。

b.出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实际收到的金额超过其账面余额的差额,扣除因其公允价值变动而记入资本公积的部分,是投资收益。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投资收益包括现金和应收利息。

⑤处置交易性金融负债的投资收益

偿还交易性金融负债时的实际支付金额小于账面余额的部分是投资收益。这种情况下,公司对负债的实际偿付金额少于应当偿付的金额,并因此产生了现金投资收益。

总之,非经常性利润对应的资产包括现金、应收利息、应收股利,也包括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增加,形式多样。

2. 举例说明分配非经常性利润是怎样减损资本的

假设某公司的非经常性利润由三个部分构成:(1)外币应收账款按年末即期汇率折算为人民币的金额比年初增加了100万元;(2)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增加了200万元;(2)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因被投资单位的净利润增长了1 000万元,公司基于15%的股权将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增加了150万元。这样,公司的非经常性利润是450万元。

假设经常性利润为零,也没有以前年度亏损。再假设不考虑提取法定公积金。如果把450万元利润以现金利润的形式全部分配给股东,会不会减损资本?

其实,公司的非经常性利润并没有增加任何现金。这类似于虽然你的证券账户中股票的公允价值增加了450万元,但你却无法拿走450万元现金,除非你卖掉股票。而公司因为有了基于权责发生制的450万元非经常性利润就分配现金利润,也只能挪用其他来源的现金。

非经常性利润中的主要部分是资产公允价值的增长,如果股东仅仅因为公司资产公允价值的提高就从公司提取现金,提取的现金只能来自对资本的减损。所减损的资本不能够用资产公允价值的升值部分弥补,因为这违反了资本确定原则:现金是确定的,资产升值是不确定的。而且在公司现金不足的情况下,为满足股东的分配愿望就只能向外部借款。分配盈利还不得不借款,这确实是尴尬的。

(三)关于《公司法》第75条和《企业财务通则》第50条

《公司法》第75条规定,“公司连续五年不向股东分配利润,而公司该五年连续盈利,并且符合本法规定的分配利润条件的,对股东会该项决议投反对票的股东可以请求公司按照合理的价格收购其股权”。

出于对小股东利益的考虑,公司法倾向于有盈利就要分配现金利润。在盈利没有为公司挣得现金的情况下分配现金利润当然存在减损资本的可能。

《企业财务通则》第50条规定企业的利润“在充分考虑现金流量状况后,向投资者分配”。但有了这项规定并不能改变基于权责发生制的现金利润分配减损资本的可能性。因为股东关于分配现金利润的要求是基于公司法而不是《企业财务通则》。而且,《企业财务通则》所指的现金流量包括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即使公司的现金流量状况很好,如果现金流入主要是基于筹资活动产生的借款,分配现金利润仍然可能会减损资本。

二、转增资本是如何破坏资本确定原则的

转增资本包括资本公积金转增资本,也包括未分配利润和盈余公积金转增资本。其中资本公积金转增资本仅指资本公积金中的资本溢价转增资本,因为资产溢价是和实收资本同时经过验资审计的,资本溢价对应的资产和实收资本对应的资产相同,资本溢价又因此可以称为准资本。我们这里探讨公司法规定的未分配利润和法定盈余公积转增资本对资本确定原则的影响。

(一)转增资本的操作规程

未分配利润有两个来源:(1)当年的可分配利润;(2)以前年度未分配利润的累积数额。

法定盈余公积是按照当年净利润弥补亏损后余额的10%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积的余额由两个部分构成:(1)从当年的净利润中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积;(2)以前年度法定盈余公积中未使用部分的累积数额,即法定盈余公积的期初余额。

实践中转增资本的操作执行会计准则的规定。首先对“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和“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账户的余额进行审计,并根据审计结论调整账户余额。转增资本时将“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和“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账户的余额直接转入“实收资本”账户。

未分配利润和法定盈余公积转增资本扩大了股东名下的出资额,是股东的出资行为。虽然未分配利润和法定盈余公积均来源于利润,但转增资本显然不是股东以利润出资,因为利润并不是符合法定出资方式的资产。资本确定原则又要求股东以符合法定出资方式的财产出资,而且以非现金财产出资的,应当评估作价。因此,我们不得不思考:转增资本中股东的出资方式是什么?

(二)转增资本中股东的出资方式

1. 未分配利润转增资本的出资方式

股东只能以自己的财产出资。未分配利润虽然让公司获得了净流入的资产数额,但这些资产数额对应的具体资产尚不是股东的财产。如果股东要以公司净流入的资产或者资产份额出资,只能基于如下的假设:

(1)公司通过利润分配的方式,将拟转增资本的未分配利润分配给股东;

(2)股东再将分配所得的资产交付给公司用于增加出资。

公司完全可以通过现实的而不是假设的利润分配完成转增资本,但现实的利润分配是不必要的,因为股东分得资产后仍然要用于出资,即从公司出去多少资产又会回来多少资产(此处不考虑转增资本涉及的股东应纳个人所得税问题)。在资产不离开公司的情况下仅仅通过账务处理完成转增资本,能够取得和现实分配一样的效果。这也是未分配利润转增资本的经济学效应。

虽然分配利润不一定分配现金给股东,而且,在假设分配利润给股东的过程中,完全可以假设将公司的其他财产分配给股东。但由于分配给股东的非现金资产用于出资时还应当评估作价,这并不是转增资本的本意。因此,假设的转增资本只限于公司分配现金利润给股东的情况。因此,未分配利润转增资本中股东的出资方式是现金出资。

2. 法定盈余公积转增资本的出资方式

设立法定盈余公积就是将净利润的一部分以法定盈余公积的方式预先储备起来,用于指定的用途(根据《公司法》第一百六十九条的规定,法定盈余公积可以用于弥补公司亏损、扩大公司生产经营或者转为增加公司资本)。净利润的这一部分如果不预先储备为法定盈余公积,就会成为未分配利润的一部分。因此,盈余公积转增资本的出资方式和未分配利润转增资本的出资方式一样,也是股东以现金出资。

(三)转增资本的数额限制

除了要求盈余公积转增资本后的余额应不低于注册资本的25%以外,公司法并没有对未分配利润和法定盈余公积转增资本的数额作出其它限制。但这并不代表全部的未分配利润和法定盈余公积都可以转增资本。

由于转增资本是基于分配现金利润给股东的假定,转增资本的出资方式是现金出资,这决定了转增资本的数额受到未分配利润和法定盈余公积中包含的现金数额的限制。未分配利润和法定盈余公积中有多少现金呢?

净利润是收入减除费用的净额。用流入的现金数额替代权责发生制的收入,所得到的净利润数额可不妨称为现金经营成果。以现金经营成果为基础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积数额就是盈余公积转增资本的限额,以现金经营成果为基础得到的未分配现金经营成果就是未分配利润转增资本的限额。

三、公司法应当怎样界定公司的经营成果

基于权责发生制的利润并不是分配现金利润的基础,建立权责发生制基础上的未分配利润和法定公积金转增资本也受到公司净增加的资产数额中有多少现金的限制。可见,在公司法中使用权责发生制基础上的利润概念并不合适。而且,利润并不是企业经营成果的唯一表示方式。例如企业所得税法就是以应纳税所得额作为企业的经营成果和纳税基础,从而避免了权责发生制的影响。公司法应当如何界定公司的经营成果呢?

(一)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确认收入,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确认费用

现金经营成果可以定义为基于收付实现制的收入减除基于权责发生制的费用后的净额。这样定义的现金经营成果是分配现金利润的依据,也是提取法定公积金、未分配利润和法定公积金转增资本的基础。

基于权责发生制的利润包括经常性利润和非经常性利润。相应地,现金经营成果也不妨分为经常性现金成果和非经常性现金经营成果。

1. 经常性现金经营成果=当期现金收入一当期费用+当期收回的前期应收账款

(1)应收账款在产生之时不确认为收入,收回应收账款时再确认收入;

(2)当期费用的计量基础仍然是权责发生制。

当期费用包括流出的资产如现金和库存商品,也包括未流出资产而形成的负债。因为负债是后期要支付的现金,从较长时期来看,当期费用都是确定流出的资产,因而,将负债列为当期费用并无不当。

2. 非经常性现金经营成果=收回的应收股利和应收利息+处置相关资产的现金收益

(1)收回的应收股利和应收利息

包括长期股权投资以成本法核算时收到的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的现金利润、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期间的应收股利和应收利息,持有可供出售金融债券期间的应收利息。

应收股利和应收利息在收回当期确认为收益。

(2)处置相关资产的现金收益

包括处置长期股权投资、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取得的现金收益。如果处置资产时没有取得现金,而是取得了应收款,则只能在收回应收款的当期确认现金收益。

经常性现金经营成果=经常性现金经营成果+非经常性现金经营成果

(二)怎样理解公司法的相关规定

1. 公司法所指的盈利和亏损指现金经营成果为正数或者负数

《公司法》第167条规定的可供分配的利润即“弥补亏损和提取公积金后所余的税后利润”,其中的亏损指现金经营成果为负数,其中的税后利润指现金经营成果弥补亏损和提取公积金后的余额。

2. 提取法定盈余公积的基础是现金经营成果

公司法第167条规定:“公司分配当年税后利润时,应当提取利润的10%列为公司的法定公积金”,其中的“提取利润的10%”应当理解为“提取现金经营成果的10%”。

由于提取盈余公积并不像提取住房公积金那样,将专门的资金储备起来专款专用,而是仅仅进行账务处理,与盈余公积相关的资产仍然留存在公司。因此,就盈余公积扩大生产经营的用途而言,提取盈余公积的基数其实并不重要,即以净利润为基数或者以现金经营成果为基数都不影响该用途的实现。

盈余公积还可以用来弥补亏损。弥补亏损主要是为了给股东分红创造条件。由于亏损是指现金经营成果的亏损,则盈余公积弥补亏损应当是用现金经营成果的储备来弥补。在这个意义上,盈余公积的提取基础应当是现金经营成果,而不是净利润。

从转增资本的角度考虑,更应当将现金经营成果作为提取盈余公积的基础。

在文章的最后,我们有必要思考一下公司法第143条的规定:公司收购本公司股份的,“用于收购的资金应当从公司的税后利润中支出”。这个规定隐含了这样的认识:“利润就是现金经营成果”。否则,在收入全部是应收账款的情况下,税后利润将不包含任何现金,公司就将无法收购本公司股份了。

SUMMARY/概要

由于分配给股东的非现金资产用于出资时还应当评估作价这并不是转增资本的本意。因此,假设的转增资本只限于公司分配现金利润给股东的情况。因此,未分配利润转增资本中股东的出资方式是现金出资。

资本确定原则论文 篇2

几年前俺窗口一MM写的,当时国家对内资合并还没规定,...........一、案由近来我们在企业登记档案检查和平时工作的了解中,发现近年来各地在公司合并登记中做法不一,特别是因目前国家对内资公司合并后注册资本的确定没有明确规定,所以在这方面各地做法比较混乱,目前主要有二种做法:一种是参照国家对外资公司合并后确定注册资本的规定,合并中将二个公司注册资本相加,使公司注册资本在合并前后都保持不变。另一种是对二个公司的资产进行评估,将二个公司的净资产相加作为公司合并后的注册资本。由于在公司合并中存在第二种净资产相加的出资方式,近年来较多公司通过合并来增大注册资本(从1000万元一举增大到3000多万元),更有的公司为了利用在合并中增大注册资本,在不需设立新公司的情况下,设法成立一个为公司合并打基础的小公司,设立后再与原有公司合并,在不增加出资的情况下,达到增大注册资本的目的。

二、不同意见对于公司合并登记中是否可将净资产登记为注册资本,审核人员产生二种不同看法。第一种意见:认为公司合并登记中可将净资产登记为注册资本,理由有三:一是以净资产作为注册资本对各公司股东来讲比较合理,其股份的变动体现了公司经营效益,如按原各股东的出资登记,不能体现公司经营效益,对股东来讲不合理。二是其公司合并时二个公司确有这么多的资产,应该可以作为注册资本登记。三是以净资产为注册资本有先例,企业改制中也是以净资产为注册资本的。第二种意见:认为公司合并登记中不可将净资产登记为注册资本,理由有四:一是根据公司登记方面的法律法规规定,一个公司登记后不管其净资产增加或减少其注册资本是不变的,这就是公司注册资本的不变原则。二是根据公司登记方面的法律法规规定,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土地使用权作价出资。没有规定可以用“净资产”出资。三是如允许公司合并中可以以“净资产”作为注册资本(出资),那么公司增加股东、转让出资中是否可以以“净资产”作为注册资本(出资)。从理论上讲每个公司的净资产在不断变化,公司注册资本是否要不断地变更。四是公司合并与企业改制是二个不同性质的登记。公司合并是同类型的企业的合并;企业改制是不同类型企业的转换。公司合并的注册资本适用公司资本不变原则;企企业改制是对非公司企业的资产的评估,不适用公司资本不变原则。实际上,企业改制中的净资产不是公司的净资产,而是改制改前非公司企业的净资产,该净资产是公司股东作为最初的出资投入公司的,是股东最初实缴的出资额,而不是公司股东投入公司后所产生的益效(净资产),相反公司合并中的净资产是股东投入公司后所产生的益效(净资产),所以公司合并不能参照企业改制来操作。

三、评析公司合并的解释和程序在《公司法》及《公司登记管理条例》已经有明确的规定,但是对合并后存续公司或新设公司注册资本的确定、股东出资及出资方式、合并是否需经评估等与工商登记有关事宜未做明确规定。那么,在没有规定的情况下,就必须依据现有的法律法规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认为:

(一)关于公司合并的注册资本确定合并后注册资本为原各公司注册资本之和。理由:

1、根据公司资本确定、资本维持、资本不变的原则,公司注册资本为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全体股东实缴的出资额,公司的注册资本不经法定程序不能随公司资产的变动而变动。因此公司合并时,各股东原实际缴纳的出资额不变,则合并后公司的注册资本就是原各公司的注册资本之和。如果合并后注册资本要大于原各公司注册资本之和,就需要股东追加出资或通过公司的公积金转增方式增加注册资本。如果合并后注册资本小于原各公司注册资本之和,就要办减少注册资本手续。

2、要区分公司注册资本与公司资产。公司是以全部资产对外承担责任,考量企业的好坏是看资产,与公司注册资本没有必然联系,但是作为不知情的第三者直接看到的是注册资本的多少。如果以评估后净资产之和作为合并后的注册资本带来的弊端是:通过评估,不实地扩大了注册资本,混淆视听。

(二)关于合并是否要评估除涉及国有资产的合并必须经过评估(《企业国有资产评估管理暂行办法》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令第12号)外,法律法规没有规定。既然合并是公司的自主行为,是合并各方当事人依合同的行为,应该由企业自主决定。但是实际登记中,在合并初始阶段为了解合并各方的经营状况和合并后公司股权的配置,企业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还是会自觉地进行评估。因此评估对公司合并的各方有作用的。

(三)合并后股东的股权比例、出资方式、出资额合并必然发生股权的重新配置,股份如何分配,原各公司的股东可以成为合并后存续公司或新设公司的股东,也可以通过转让出资获得经济补偿不再保留股东身份,这都由合并各方根据合并协议自主决定。以下提出合并后公司中股权的两种配置方法:

1、合并后不调整原各股东的出资额,则各股东的出资方式与合并前一致,股东出资占注册资本的比例=原出资额÷合并后注册资本(即合并各方注册资本之和)。

2、在上述基础上,也可根据评估出的净资产折算原各股东在合并后公司的出资额和出资比例。合并后股东出资额=股东在原公司的出资比例×原公司净资产×合并后的公司注册资本÷合并后公司总净资产(注:合并后的公司注册资本=合并各方注册资本之和)。算出的股东出资额与该股东原投入合并前公司的实际出资额间的差值可以通过股东间转让出资的方式予以调整。出资方式就是原来的出资方式。股东的出资比例是根据净资产与实际出资折算的,因此能反映出股东的资产在合并后公司整体资产中所占的比例。这种算法对合并各方都比较公平,而且对工商登记来讲,出资方式符合国家规定,通过股权调整把净资产与股东的出资联系起来,可以推荐给企业。根据这种方法,在登记的材料中体现为合并后公司中股东通过相互之间转让出资来调整各自的股权,但是并不需要推出为什么这样转让,关于合并各方评估后净资产的情况可以反映在合并协议的有关条款中。

论公司资本确定原则缺陷与完善 篇3

资本确定原则是指股份有限公司的资本一定要具有确定性。这是股份有限公司确立的必要的原则。它有法定资本制、授权资本制和折衷资本制三种方式。我国目前实行的是法定资本制和折中授权资本制度。法定资本制, 是指在公司设立时, 应该在公司章程中确定资本总额, 而且应认足或募足甚至缴足。其目的是在公司刚成立的时候具有相对于的资金以及发展资金。这一原则是在1993 年公司法立法时参照大陆法系的立法原则来确定资本原则。该原则是在近代大陆法系国家的公司法确立的这一原则。

股份有限公司在刚刚设立时, 股东有必要全部认足公司章程中规定的资本总额, 然后非经修改章程不能增加资本发行新的股票。这个有利于交易的安全进行, 但是限制了短期内设立大型公司和充分调度资本。由于在1993 年《公司法》订立时我们国家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自由市场经济转变, 市场规则很不健全, 资金信用极度短缺, 在公司设立之时有许多滥用、投机和欺诈的现象, 在这样一种公司在很不规范的市场情形下, 立法者要维护公司的信用, 只能从严用严格管制的立法方向来规范市场公司这种严格的原则在当时社会悲剧背景下发挥着不可想象的作用, 有利于巩固公司资本结构, 推动者国有制经济的改革, 能够有效地保护债权人的相对利益和维护市场交易安全。也一定程度上遏制投机公司的滥设, 有利于社会主义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二、资本确定原则的缺陷及修改

在二十一世纪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改革不断加深, 尤其是在我国2001 年加入WTO以后, 原来的资本确定制原则已经不在适应现有公司制和公司的发展, 也不适合国际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国际上公司资本的宽松和灵活的发展方向不一致, 严重的阻碍了我国公司经济的发展, 其弊端也不断显现出来。资本确立原则在实践中但因公司章程中规定的注册资本额在实践中很不容易、且不必在公司成立时认足缴清, 严格贯彻资本确定原则, 有可能会导致筹资过程中资金的空闲和无法有效地利用以及公司不能有效地建立影响经济的发展。

在2005 年新修改的《公司法》中对这一原则有了相对应的修改, 国有独资公司和发起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在有限责任公司, 在资金缴付中采取折中授权资本制; 但是在一人独自公司和募集设立的股份公司采取严格的资本确定原则。没有采用折中授权资本制。

公司法26 条中有这样的描述, 公司的的注册资本子啊公司登记机关的全体股东的认缴资本额度的。在公司的全体股东的第一次出资的资金应当不能低于公司的注册的资本的20% , 更不能低于法律规定的注册资本的最低的限度额, 其他的股东在公司成立起两年里应当足额缴清; 但是有的规定中, 投资公司可以在未来的五年中缴清。这一规定使严格的资本确定原则与灵活的缴付折中资本制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既避免了公司刚设立时的资金闲置问题, 也很好的解决了公司随时获得出资人现金的能力, 既有利于公司的债权人, 也有利于保护市场的稳定, 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公司设立发生欺诈行为, 有利于公司的设立。

三、就对资本确定原则和新法中的折中授权资本制出现的问题

2005 年的新公司法不仅在表现在公司设立时放低了公司设立的标准, 也使得公司的设立更加的简介。表现出来新法对投资者价值取向是值得肯定的。也表明我国的新法不在经常性的抄袭大陆法系或者是欧美法系的有关规定了, 我国完善的特有的、适合国情的公司资本制度, 但是对于公司资本制度的修改不是一成不变的应该与时俱进的, 因为市场经济不断发展, 所以在充分肯定现有的资本制度的事实, 也有瑕疵, 就分期缴付制度的缺陷需要进一步的完善。下面看一下对这一制度的具体阐述。

《公司法》以前实施严格的法定资本制, 规定股份有限公司与有限公司必须缴足出资或者是股款、并在法定检验机构验资后, 才能在公司登记机关申请设立登记。《公司法》与2005 修改后, 对有限公司和发起设立烦人股份公司改采分期缴付出资的法定资本制; 对募集设立的股份公司要求一次性缴清注册资本。这一规定的改变使得在资金的缴付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 解决了公司设立之初资金闲置的问题, 给了投资者更好的赚钱机会, 有利于社会投资和公司资本运作, 保障了投资者的利益的增长。但是分期缴付也有许多问题的出现使得现在是公司法资本制度不能调整, 那就是出资人有可能在认缴资本以后, 迟迟不缴纳资本的事。虽然新法有很多条例规定了这一缺陷,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缺乏操作性。

相对于现实中有许多的在办理公司设立登记时虚报注册资本额、虚假出资或者是公司成立后抽逃出资的现象, 现行的公司法中规定的责任主体可以看做是为实施该行为的股东和公司, 可是在新法中只是规定虚假出资股东对公司和其他的股东的违约责任。对公司的差额补足责任以及设立时的股东、其他的发起人的连带责任, 但是对于公司为责任主体是, 其责任以及责任性质是否连带, 在此过程中起作用的董事会成员是否出承担责任和承担那种性质的责任, 以及由谁来完成诉权, 具体操作新法未作出具体规定。

新的公司法第35 条有这样的描述: 公司的规定按照实际缴纳的出资的比例来获取收益; 在公司的新增的资本中, 股东是有权来按照实际所缴纳的出资比例来缴足所认足的资本。在43 条则规定有: 在开股东大会的时候行使表决权的时候, 应当按照股东的出资比例来决定, 谁的出资大, 谁就有决定权。然而对于这个条款中行使表决权的是出资的资本还是实际缴纳的资本, 新的公司法未作出明确的表示。那就出现一个问题, 假如股东认缴后不能缴纳了。那么此时该怎么办? 是否可以让认缴人转让出资?

四、解决方法及我的观点

( 一) 如果在新的公司法的有关规定来看, 有的股东没有来得及缴清出资的情形下, 他只能构成的是股东与股东之间的违约责任。在现实中法院的判例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法院支持公司向股东来追缴相应的出资的情况下, 公司追缴那就是公司丧失主体资格。所以我认为股东不依约定出资的情况下, 那就是违背了股东会决议的出资协议, 应该承担违约责任, 也损害了公司的合法权益, 则必须对公司的相应资本出资承担责任。在此处建议公司法的修订中应当明确的指出公司股东都应该有相对应的诉权。

( 二) 如果股东在认缴了部分出资后, 在章程规定的期限或者是法律规定的两年内未能缴纳后续出资的, 全体股东都不再缴纳后续出资的, 还有部分股东缴纳了后续出资, 但是部分没有缴足。但是新的公司法中指出, 一旦有另有规定的或者是约定的, 股东应当以实际的资本额度进行分配, 当然现在已缴纳的股东有权利要求未足额缴纳资本的出资人应当补缴出资。但是特别的股东可以相时而动。依照公司的效益是否决定出资, 公司有利可图的就出资, 无利可图不出资, 那么就对公司利益造成极大的损害。所以在现有的公司法的基础上, 新的公司法应当在修改中明确公司的债权人有权利要求其他的股东按照约定缴纳出资, 并且在其出资的数量范围之内对其债务责任。

总而言之, 在公司资本确定原则的基础上修改了出资方式以及认缴期限, 但是立法未能完全的解决分期缴付的问题, 在新公司法的修改中可以看出, 我国的公司法在逐步完善, 所以就资本原则的修改在未来会越来越完善的。

摘要:从公司资本三原则中的资本确定原则和授权资本制来讲一下在公司设立时应当以现有的法律法规为基础, 所要的为了找到适合我国有限责任公司的资本原则。探讨中国有限责任公司资本确定原则在立法和实践中的问题, 适合在我国有限责任公司的发展资本原则, 所支持的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加以修改并引用, 以此来弥补我国资本制度的不足, 适应我国具体的现实情况。提出对折中授权资本制度的缺陷分析以及完善方法。

关键词:资本确定,资本原则,授权资本,公司法,分期缴付

参考文献

[1][美]斯蒂芬.加奇.商法[M].屈广清, 陈小云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4.

[2]史际春.企业和公司法 (第三版)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3.

[3]陈耿, 周军等.债权融资结构与公司治理:理论与实证分析[J].财贸研究, 2003 (2) .

确定林分密度的原则 篇4

1 林分密度和经营目的的关系

经营目的首先反应在林种上。林种不同, 在培育过程中所需的群体结构不同, 林分密度也不同, 在确定林分密度时一定要确立结构与功能统一的指导思想。如营造用材林需要林分形成有利于主干生长的群体结构, 要按培育的目的材种确定最适宜的造林密度。一般培育大径材 (锯材、枕木、胶合板材等) 的造林密度宜小一些, 以使林木个体有较大的营养空间, 或初期适当密植以充分利用生长空间, 后期进行强度疏伐以促进直径迅速生长。培育中小径材〈矿柱、杆材、造纸材等) 可适当密一些, 以追求更大的材积生长量。对整个用材林如有较高的速生 (轮伐期短) 培育要求时, 造林密度都应小一些, 以促进直径生长, 但要以能充分利用生长空间为底限。

培育防护林更应根据林种类型的不同要求确定林分密度。水土保持林要求林分迅速覆盖林地, 原来一般认为采用较大造林密度使林分迅速郁闭为好, 但近来科研人员研究发现在水分不稳定的地区充分利用造林地上的天然植被资源, 适当降低水土保持林乔木层的造林密度, 有利于林地迅速形成乔一灌一草的林分结构, 更好发挥其水土保持效益;防风固沙林以控制就地起沙为原则, 理论上希望密一些, 实际上常受到沙地严酷的立地条件限制。但如选择合适的树冠较大的灌木树种, 即使造林密度较小, 也能迅速覆盖林地;农田防护林要使密度和配置与所需透光系数相适应。

营造经济林的密度, 要有利于主要利用部位或器官的生产。大多数以产果为主要目的的经济林, 要求全部树冠充分见光, 并且原则上在培育过程中不疏伐, 因此造林密度一般是比较小的。营造以利用生物量为主要目的的薪炭林和超短轮伐期纸浆林, 一般都采用密植, 争取早期充分利用空间, 但应以在收获期不因过密而压抑群体产量为限。

2 林分密度与造林树种的关系

林分密度的大小与树种喜光性、速生性、树冠特征、根系特征、干形和分枝特点等一系列生物学特性有关。一般喜光而速生的树种宜稀, 如杨树、落叶松等;耐荫而初期生长较慢的宜密, 如云杉、侧柏等;干形通直而自然整枝良好的宜稀, 如杉木、檫树等;干形易弯曲而且自然整枝不良的宜密, 如马尾松、部分栎类树种;树冠宽阔而且根系庞大的宜稀, 如毛白杨、团花等;树冠狭窄而且根系紧凑的宜密, 如箭杆杨、冲天柏等。具体确定造林密度时, 还应根据其他条件选用其上限、下限或某个中档密度。

3 林分密度与立地条件的关系

这个关系比较复杂。传统的营林地区大多为湿润地区, 林分培育过程中树木对光的竞争起主导作用, 这是形成传统林学中密度调控理论的基础。现代林业越来越多地涉及到干旱和半干旱地区 (含干旱的亚湿润区) , 我国的情况也如此。而在这类地区, 水分竞争在林分培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考虑密度问题要与平衡相协调, 从而得出了与传统林学原理不尽相同的原则和尺度。在较为湿润地区, 从单位面积上能够容纳一定径阶 (不计年龄) 的林木株数多少来看, 立地条件好的地方能容纳多些, 立地条件差的地方则少。但从经营要求来看, 则经常恰恰相反, 立地条件好而宜于培育大径阶材的宜稀, 立地条件差而只能育中小径阶材的宜稍密。立地条件好的地方林木生长快, 郁闭分化也早, 这是需要适当稀植的另一重要原因。立地条件差的地方往往需要早期适当密植, 以求得及时郁闭, 但随后就要通过疏伐, 使林分保持长成一定材种的适当密度。但在干旱半干旱地区 (如我国黄土高原的大部分地区) , 降水相对不足但潜在蒸散量却极大, 往往密度过大会超越水分环境的承载力 (或水分环境容量〉, 破坏林木蒸腾耗水与环境供水能力之间的水量平衡。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以要求林分及时郁闭为基本特征的密度理论就不适合了, 确定林分密度。

4 林分密度与培育技术措施的关系

就培育技术的总体而言, 培育技术越细致, 越集约, 林木就越速生, 就越没必要密植。20世纪50年代末期有些地方在高度集约栽培的条件下, 还企图利用高密度以获得用材的特高产量, 其结果是以失败而告终。这是忽略了光因子的限制作用和密度作用规律的结果, 应当引以为戒。就培育技术中各项措施而言, 也是这样。整地越细致, 供水供肥越充足, 苗木规格越大, 质量越高, 抚育管理越加强, 就越要求相对的稀植。林农间作结合幼林抚育的育林方法, 也要求初植密度适当减小。在农田中植树的混农林业, 造林密度当然就更小了。但所有上述内容都需和经营目的结合起来考虑, 如采用超短轮伐期培育小径阶纤维用材林和能源林, 虽采用的是高度集约栽培措施, 还是要用高密度的。

5 林分密度与经济因素的关系

密度适当与否还需要用经济效益来衡量, 尤其对商品林更应如此。对商品林来说, 育林成本及最终的产品成本由四部分组成:即造林投资 (包括林地清理、整地、种苗费、栽植费等) 、经营费用 (包括幼林抚育费、成林抚育费、森林保险费等) 、采伐成本 (包括间伐成本、主伐成本等) 和税费;育林收入则包括主伐收入、间伐收入及非木材收入等方面。选择合理密度时应根据以上各个方面计算投入产出比, 选择投入产出比最合理的造林密度。这需要投资者根据现代技术经济分析的原理, 对一个轮伐期内采用动态分析的方法预测各种造林密度林分未来的经济效益。如小径材有销路, 也有实施早期间伐的交通、劳力及机械条件, 经济上也合算, 那么就可采用较大的造林密度;如小径材间伐无利或条件不能满足, 则密度应小些。如果是农林结合、立体经营, 则造林密度的大小还必须以林产品和农产品的综合效益最大作为权衡的标准。

把上面五个方面综合起来, 确定造林密度总原则应是:一定树种在一定的立地条件和栽培条件下, 根据经营目的, 能取得最大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造林密度, 即为应采用的合理造林密度, 这个密度应当在由生物学和生态学规律所控制的合理密度范围之内, 而其具体取值又应当以能取得最大效益来测算。

摘要:最适密度不是一个常数, 而是一个随经营目的、培育树种、立地条件、培育技术和培育时期等因素变化而变化的数量范围。为了确定林分密度, 就要弄清林分密度与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由于初始密度 (人工林为造林密度) 是形成林分各个时期密度的基础, 在此主要讲述初始密度的确定原则。

浅析借款费用资本化期间的确定 篇5

一、借款费用开始资本化时点的确定

《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第五条规定:“借款费用允许开始资本化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即资产支出已经发生、借款费用已经发生、为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所必要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已经开始。”

(一)资产支出的界定。资产支出包括支付现金、转移非现金资产和承担带息债务形式所发生的支出。其中:支付现金,是指用货币资金支付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购建或者生产支出。转移非现金资产,是指企业将自己的非现金资产直接用于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购建或者生产。承担带息债务,是指企业为了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所需用物资等而承担的带息应付款项(如带息应付票据)。

(二)借款费用已经发生的界定。借款费用已经发生,是指企业已经发生了因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专门借入款项的借款费用或者占用了一般借款的借款费用。

(三)为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所必要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已经开始的界定。为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所必要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已经开始,是指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实体建造或者生产工作已经开始。例如,主体设备的安装、厂房的实际开工建造等。它不包括仅仅持有资产,但没有发生为改变资产形态而进行的实质上的建造或者生产活动。比如某企业为了建造写字楼购置了建筑用地,但是尚未开工兴建房屋,有关房屋实体建造活动也没有开始,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企业为了购置建筑物用地已经发生了支出,也不应认为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所必要的购建活动已经开始,因此不允许开始借款费用的资本化。

企业只有在上述三个条件同时满足的情况下,有关借款费用才可开始资本化,只要其中的任何一个条件没有满足,借款费用都不能开始资本化。

二、借款费用暂停资本化时间的确定

《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第十一条规定:“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在购建或者生产过程中发生非正常中断、且中断时间连续超过3个月的,应当暂停借款费用的资本化。在中断期间发生的借款费用应当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直至资产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重新开始。如果中断是所购建或者生产的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必要的程序,借款费用的资本化应当继续进行。”

非正常中断,通常是由于企业管理决策上的原因或者其他不可预见的原因等所导致的中断。比如某企业于2007年1月1日利用专门借款开工兴建一幢办公楼,支出已经发生,因此借款费用从当日起开始资本化。工程预计2008年3月完工。2007年5月15日,由于工程施工发生了安全事故,导致工程中断,直至9月10日才复工。该中断是由于施工发生了安全事故且5月15日至9月10日连续中断时间超过3个月,因此,该中断属于非正常中断,上述专门借款在5月15日至9月10日所发生的借款费用不应资本化,而应该作为财务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正常中断通常仅限于因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所必要的程序,或者事先可预见的不可抗力因素导致的中断。比如某企业在北方某地建造某工程期间,遇上冰冻季节(通常为6个月),工程施工因此中断,待冰冻季节过后方能继续施工。由于该地区在施工期间出现较长时间的冰冻为正常情况,由此导致的施工中断是可预见的不可抗力因素导致的,属于正常中断。在正常中断期间所发生的借款费用可以继续资本化,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

三、借款费用终止资本化时点的确定

《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第十二条规定:“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时,借款费用应当停止资本化。在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之后所发生的借款费用,应当在发生时根据其发生额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是指所购建或者生产的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已经达到建造方、购买方或者企业自身等预先设计、计划或者合同约定的可使用或者可以销售的状态。企业在确定借款费用停止资本化的时点时需要运用职业判断,应当遵循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针对具体情况,依据经济实质判断所购建或者生产的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的时点,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判断:

(一)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实体建造(包括安装)或者生产活动已经全部完成或者实质上已经完成。比如企业新建的职工宿舍楼已经完工,再晾晒2个月就可入住。遵循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该宿舍楼在完工日应当停止资本化。

(二)所购建或者生产的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与设计要求、合同规定或者生产要求相符或者基本相符,即使有极个别与设计、合同或者生产要求不相符的地方,也不影响其正常使用或者销售。比如某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建造一住宅小区,在与购房者签订的购房合同中约定,小区必须绿化完成后才能办理交接手续。但由于时值冬季,不宜进行绿化,因此,开发商虽然没有完全按照合同要求搞好绿化,但不影响房屋的正常交付,应该在小区主体工程建造完成时停止资本化。

(三)继续发生在所购建或生产的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上的支出金额已经很少或者几乎不再发生。比如造船厂自行设计制造的轮船的主体建造工程已经完成,轮船表面油漆工作也已经完成,只有个别零件没有进行防腐处理,在这种情况下,造船厂应当遵循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停止该轮船的借款费用资本化。

(四)所购建或者生产的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各部分分别完工,每部分在其他部分继续建造或者生产过程中可供使用或者对外销售,且为使该部分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可销售状态所必要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实质上已经完成的,应当停止与该部分资产相关的借款费用的资本化,因为该部分资产已经达到了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比如某企业利用借入资金建造由若干幢厂房组成的生产车间,每幢厂房完工时间不同,但每幢厂房在其他厂房继续建造期间均可单独使用。在这种情况下,当其中的一幢厂房完工并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企业应当停止与该幢厂房相关的借款费用的资本化。

(五)购建或者生产的资产的各部分分别完工,但必须等到整体完工后才可使用或者对外销售的,应当在该资产整体完工时停止借款费用的资本化。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各部分资产已经分别完工,也不能认为该部分资产已经达到了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企业只能在所购建或者生产的资产整体完工时,才能认为资产已经达到了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借款费用才可停止资本化。比如某企业在建设某一涉及数项工程的钢铁冶炼项目时,每个单项工程都是根据各道冶炼工序设计建造的,因此只有在每项工程都建造完工后,整个冶炼项目才能正式运转,达到生产和设计要求,所以每个单项工程的完工均不应认为资产已经达到了预定可使用状态,企业只有等到整个冶炼项目全部完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才能停止借款费用的资本化。

总之,借款费用开始资本化时点的确定、借款费用暂停资本化时间的确定和借款费用终止资本化时点的确定,一方面要求会计人员严格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进行判断;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也对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企业发展步伐的逐渐加快,由于资本扩张会分散企业的控制权,因此对外借款可能会成为企业筹资的首选。企业会计人员要适应形势的发展,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养和职业判断能力,做新企业会计准则忠实的执行者,以期共同努力提高我国会计信息的质量,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提出的新要求,达到共同推动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在我国企业全面普及和推广的最终目的。

上一篇:文化状态下一篇:外债项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