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学向“不确定性”开放

2024-09-19

让教学向“不确定性”开放(通用9篇)

让教学向“不确定性”开放 篇1

让教学向“不确定性”开放

魏星

“不确定性”,指无法预见的教学因素和教学情景。在新课程的教学中,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尊重,个性得到了张扬,但同时教学的不确定性因素也增多了。面临这样的问题,教师是以旧思维驾驭新课程,掩盖、消除教学中的“不确定性”?还是善于和“不确定性”打交道,把它当成一种教学资源来开发?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新课程的价值在这里,新课程的艰难也在这里。

一、价值:“不确定性”是独特的课程资源。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产生“不确定性”的主要原因有:其一,“人”的独特性。教学活动中,每一位教师和学生都具有鲜明的个性。正因为师生“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和复杂性;其二,文本解读的多元性。现代接受美学提出作品的“未完成性”、“意义空白”与“召唤结构”,无疑强调阅读是文本与读者相互作用、建构意义的动态过程,文本价值不仅在作品本身,还包括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它的增补和丰富。如果说作品是一首乐谱的话,那么读者则是演奏者,同样的乐谱,每一个演奏家都会有不同的体会,从而有不同的演奏效果;其

三、教师、学生与文本“对话”的现场性。对话并不是拟定好的。在真实的对话情境中,教学并不是完全沿着事先确定的“行进路线”行事的,常常因某种意想不到的原因,使教学过程或停顿、或迂回、或反复、或跳跃„„对话式教学丰富复杂,变动不已,充满生机。

分析“不确定性”产生的原因,我们能更清楚地看到其价值。“不确定性”并不玄,它真实地存在于教学之中,是教学不可避免的因素,也是教学的生长因素。关注“不确定性”,就是关注“原创思维”,关注“具体个人”,关注在生长、成长中的个体生命状态。叶澜教授的话耐人寻味:“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性、注意力、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合作能力与质量、发表的意见、建议、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等,无论是以言语,还是以行为、情绪方式的表达,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教学中,如果教师的心思不只是放在教材、教参和教案这些确定性的内容上,而更关注“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抓住并利用出现的“不确定性”这种“生成性资源”,点燃思考的火花,拓展思维的空间,深化探究的兴趣,活跃学生的情绪,就必然能促进课程意义的生成,在有限的时空里拓开无限的发展空间。请看笔者教学实践中的一个案例:

教学《第一朵杏花》时,我引导学生欣赏这句话:“春风吹绿了柳稍,吹绿了小草,吹皱了河水,吹鼓了杏树的花苞。”正如备课时所设想的,学生们说出了“绿、皱、鼓”三个词用得妙,有的还引用“春风又绿江南岸”和“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来说明自己的见解。我正要总结,一位同学冷不丁地提出:

“我觉得‘吹绿了小草’中的‘绿’字用错了。”

何错之有?我一惊,随即将球踢给学生:“错在哪儿呢?”

“和第一个‘绿’字用重了。我觉得用‘醒’好。春姑娘来了,睡了一冬的小草醒了,探出了小脑袋。”

我心头一亮,认识到这是个了不起的发现。于是,我赞扬了这位同学,并引导学生继续探究下去:“你敢于向教材挑战,我很佩服你。大家有什么意见?”

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争论热烈,最后形成了“三大派”:①用“醒”好,一是可以避免与“吹绿了柳稍”中的“绿”字重复;二是可以把小草写活,有动感,有诗意;三是用“绿”太俗了,明显是模仿“春风又绿江南岸”这句诗;②用“绿”好,因为课文写的不是初春,而是杏花开放的时节,小草早已睡醒了,现在变绿了,而且,“吹绿了柳梢,吹绿了小草”读起来也挺顺口的;③用“醒”好,但句序要变,应改成:“春风吹皱了河水,吹醒了小草,吹绿了柳梢,吹鼓了杏树的花苞。”理由是:春天来了,河水解冻,小草萌生,杨柳吐绿,杏树开花,用“皱—醒—绿—鼓”不但写出了春天景物的特征,还可以展现时间的推移、变化。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的初衷是让学生欣赏、积累语言,没有想到学生竟然向教材唱起反调来。然而,教师巧妙利用这一意外事件,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反而衍生出了新的思想,建构出了新的意义,“反调”唱出了“柳暗花明”的境界。课堂教学真是“预设”和“生成”的矛盾体,预设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宽容地、开放地纳入始料未及的体验和弹性灵活的部分,有了师生活动的即兴创造,课堂才会涌现生命的气息,跳荡着自由的精灵,呈现出色彩斑斓的盎然生机。

二、设计:给“不确定性”的出现留出空间。

教学设计是回应理念、凝聚智慧的创造性劳动。新课程理念下的设计,必须建立在一个全新的基点上,这就是以生为本,把学生从传统的“认知体”提升到“生命体”的高度,始终关爱学生的生命成长、发展。这就要求从传统“固化设计”的范式下走出来,走向“弹性设计”,以赋予课堂更多的创造性、生成性。“弹性设计”应是富有挑战性的,开放的,动态的,发展的,它不是对课堂情景进行面面俱到的描述,而只描述大体的轮廓,只明确需要努力实现的三维目标,它给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出现留下足够的空间——并把这些不可预测的事件作为课堂进一步展开的契机;它不是一出已经定稿的剧本,而更像是一部不能划上句号的手稿,一直处于自我校正、自我完善的动态发展之中;它的重要意义并不体现在课前的一纸空文,而是展现于具体的教学过程、情境和环节之中,完成于教学之后。

这一新的设计要求,较之设计出精细的提问,预定标准的答案,写下上课要讲的每一句话,准确计算好一节课不同环节的时间分配等传统教学方案来说,似乎线条粗得多。它不再指向一个已知的“单一未来”,而是为学生敞开无数扇自由之门,打开无数条自由之路(展现出无限的可能性),指向多元的开放、无穷的瞬间超越(每个瞬间都是独一无二的,而且无法重复)。这样的教学设计有可能更贴近每个学生的实际状态,有可能让学生思绪飞扬、兴趣盎然,有可能使师生积极互动,摩擦出创造的火花,涌现新的问题和答案。它始终充满着疑点,因而可能不断产生令人激动的亮点。

一位教师教学辛弃疾《清平乐·村居》,按“知诗人”、“解诗题”、“明诗意”„„的程序教学,每一步,都以“短平快”的一问一答为主,整堂课,百分之百地顺着预设路线推进。在这种“固化”的教学范式面前,孩子们的活力蛰伏于教师的权威,使得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机和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在这种“固化”的教学范式面前,孩子们的活力蛰伏于教师的权威,他们“像被针钉在桌子上的蝴蝶,无奈地伸展着获得了些无用知识的翅膀”(杨启亮)。吸取这位教师的教训,我在反复研读、整体把握教材的基础上,教学设计得很“简单”,大体如下:

1.背学过的古诗,比较题目与以往所学的古诗有些什么差别;(唤醒经验,让文本纳入学生的“期待视野”)

2.自由阅读,看看自己能读懂什么,有哪些问题值得讨论的;(通过开放式的问题,呈现学习的“原生态”)

3.交流:老师怎样知道你已经读懂课文了呢?交流各自的阅读感受,共同分享发现的快乐。(在“多向互动”的交流中,生成新的理解、问题和教学步骤)

在课堂教学中,我注意抓住课堂中的“生成性资源”,出现了一些“无法预约的精彩”。请看片断:

(学生通过看图、借助工具书等说词句的意义。)

生:我猜,“相媚好”就是很亲热的意思。

师:(插话)“联系上下文猜”,这种学习方法很好!

生:我补充,“醉里吴音相媚好”就是老爷爷喝醉了酒,和老奶奶亲热地说着话。

师:(来了灵感,即兴设计)对呀!几杯酒下了肚,老俩口的话多了起来。老爷爷望了望老伴笑着说——

生:(扮“翁”)老伴呀,看,大儿子和二儿子都能下地干活了,我们也该享享清福了!

师:(插话)快,谁接着往下说——

生:(扮“媪”)是呀,老头子(学生们大笑),小儿子聪明可爱,长大一定有出息。

师:(又来灵感,即兴设计)同学们能把这个情景演出来吗?

„„

师:刚才,大家通过看图、讨论、表演等方法读懂了词句的意义,你还想通过什么方式说明你读懂整首词了?

生:我想有感情地朗读。

(这位学生读得很投入,读出了作者对村居生活的向往、喜爱和赞美。其他同学也纷纷要求读,自己诵读,分组诵读,齐读,书声朗朗。老师情不自禁地吟诵起来,学生跟着摇头晃脑吟诵起来。)

师:同学们还能通过什么方式说明你读懂了?

生:我想把这首词描绘的情景写下来。

生:我想把这首词描绘的情景画下来。

生:老师,这首词应该有歌谱吧?我想把它唱出来。(老师让课外查找“清平乐”的词谱,或者自由编曲、“古词今唱”)

生:我想到了范成大的诗《四时田园杂兴》„„(背诵并谈见解略)

师:(高兴地)这两首都是田园诗!感谢你的提示,同学们课外选出一首你认为写得好的田园诗好吗?„„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给学生 “一张活性的学习蓝图”,尽量地少干预学生,探究学习、个体感悟和合作沟通的空间很大。教师根据学生对“相媚好”的理解,突然来了灵感,即兴创造了“几杯酒下了肚,老俩口的话多了起来„„”的对话和表演活动,把“词”变成了一幕精彩的“活剧”。接下来教师提出的“你还想通过什么方式说明你读懂整首词了”这个问题,带出了更多的“不确定性”,有的读,有的演,有的唱,有的写,有的画„„学生动起来了,在“动”中不断出现“新东西”,产生新思想、新创意、新问题等不确定性因素。课堂显得有点“乱”,这“乱”不正是个性化的感悟,不正是“开放”带来的生命活力吗?

三、课堂:让“不确定性”促进课程生成。

“教学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作出相应的变动。”(苏霍姆林斯基)在围绕学生发展精心设计的基础上,教师要充分运用自己的智慧,在变动不已的课堂中发现、判断、整合信息,随时把握有价值的“不确定因素”展开“创造性碰撞”,推动教学的发展、生成。上面的几个案例都可以看出这种追求。然而在课堂教学中,“不确定性”这种现场资源很容易“流失”掉。如,教学进展的速度较快,教师或者平铺直叙,或者提出问题但自问自答,或者对不确定因素的排斥和压制等,都会造成一些颇具探索价值的素材无形中“一滑而过”。因此,我们必须具有强烈的生成意识,建构向不确定性开放的课堂教学运行机制,并形成相关策略:

(一)提前入境的“预演”机制

在精心设计教学设计的同时,教师虚拟地进入头脑的“课堂”,让自己、学生、课程、情境等因素通通动起来,把握一些很有可能出现的“可能”,获得一种对不确定性的会意,使自己保持一种从容不迫的心境,一种容纳“奇异”的胸怀进入课堂。教师对自己设计的方案、思路、目标、过程在课前就娴熟于心,这是向“不确定性”开放的前提条件。

(二)平等交往的“对话”机制

对话是个“网络结构”,存在于学生和文本之间、教师和文本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各方交叉、融合的“视界区域”,包含着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在视界融合的交流、碰撞中,各方都处在自由状态,可以不受框框的束缚,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必然生成许多生动的体验和新的认识。

传统语文教学是“独白”式教育,它忠诚于学科,却背弃了学生;进行着表演,却没有了观众;体现了权利,却忘记了民主;追求着效率,却忘记了意义。针对这种弊端,依据教育交往理论,新课标精辟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和教科书编者之间的对话过程。

语文教学具有“对话性”。这就意味着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同时坚持三个主体性——文本,教师,学生。坚持对话,就是相信可能。对话意味“相视”,目光相逢,同一平面,没有色镜,主客不分;对话意味“相融”,心敞开了,你说我辩,自在交流,不吐不快;对话意味“相生”,新的视野徐徐展开,新的视点呈现出来,新的知识,新的价值在交流中生成。以“对话”来界定语文阅读教学,既体现了活动状态,又内含了主体自觉,且道出了理想追求:

“对话”作为一种交往关系,意味着平等介人。作为交流、沟通的“对话”,必然要有个“生态条件”,即建立在双方真诚平等的基础上。教师应走出“教师至上”,抛开功利心,怀揣一颗平常心,与学生真诚面对,共同营造一个温馨、静谧、安详的“家”。常常想,语文教师应像“实话实说”的主持人崔永元那样,平和、真诚、幽默,能倾听、接纳观众的声音,注意营造主客不分、和谐融洽的氛围,“对话”中常常出现话语、思维、智慧的共鸣和撞击。在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的语文课上,学生真是神了、奇了,妙语连珠,听课的老师也时常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或开怀大笑(通过这种方式参与“对话”)。出现这样的场面,也是因为于老师很有亲和力,能蹲下来和孩子“对话”,注意寻求学生的声音,让学生在一种零距离的、活跃的心理状态下敞亮心扉,放飞思想,进行师生“视界融合”的“对话”,取得心灵的沟通。

“对话”作为一种认知方式,意味着动态生成。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文本的意义,而是通过阅读主体的潜心内化,即通过“对话”方式,与文本通过不断地“视界融合”,渐进地、动态地生成意义。这样,“文本超越了自身,是因为掺入了读者的意义;读者超越了自身,是因为接纳了文本的意义,扩大了原来的视界,又回到了自身,成了一个新我。”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走出“教材至上”,把教材也视作“活的生命体”,引领学生亲历阅读过程,尽情地诵读、玩味、揣摩,与课文直接“对话”。

(三)见机而作的“应变”机制。在对话的情境中,教师必须对学生的一系列表现作出及时的反应,如,遇到突如其来的提问怎么办?遇到与众不同的声音怎么办?遇到错误的认识怎么办?遇到偶发事件怎么办?„„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把注意力放在学生身上,不断捕捉、判断、重组从学生那里涌现出来的各种各类信息,适时调整教学内容或教学方法,“形成新的、又具有连续性的兴奋点和教学步骤,使教学过程呈现出动态生成的创生性质。”(叶澜)请再看一个教学案例:

“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境界吗?”《珍珠鸟》这篇课文呈现了一幅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

“同学们,你们怎么理解这句话?”在阅读的基础上,老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这下可热闹了,学生们纷纷举手发表见解。

“老师,这篇文章应该寄给刘海洋看看。”一名学生突然举手说。“刘海洋是谁呀?”“干吗要把文章寄给刘海洋看?”有的同学问,“刘海洋就是用硫酸泼熊的大学生。小熊多可爱呀!它竟下这样的毒手„„”

老师没有去打断他们发自内心的交谈,而是参与了他们的谈话,“发生这样的事情,大家都很难过,我们小学生能做些什么呢?”学生的激情再一次被点燃。“从我做起,做个文明游客”,“我们要想方设法制止这样的行为,向大家发一份倡议书。”

一呼百应,学生们提笔写起了倡议书。因为是有感而发,他们写的内容充实,条理清晰,超过了以往写命题作文的水平,一篇篇佳作从笔下泄出。

这是原来教案中没有的计划,却在教学过程中偶然发生了。

课堂教学不在于老师讲解的精彩程度,而重在适时激起学生的认识冲突,制造一种“不协调”,用知识本身的力量去换起求知欲望,使学生自主地投入学习,体验学习的快乐。这个案例看似“偏离”了教案,实际上达到了比预想设计更好的目的,教学机制就在这里体现了出来。正如叶澜教授所说:“教师只有在思想真正顾及了学生多方面的成长、顾及了生命活动的多面性和师生共同活动中多种组合和发展方式的可能性,就能发现课堂教学具有生成的特征。因为课堂上可能发生的一切,不是都能在备课时预测的。教学过程的真实推进及最终结果,更多的是由课的具体行进状态,以及教师当时处理问题的方式决定的。”

4.课后反思的“回授”机制。要从容地应对“不确定性”,需要提高实践智慧。教后回头品味和咀嚼自己的教学过程,对自己如何教学进行“回授”,并形成新的“文本”(如本文出现的教学反思、教学经验等),可以帮助我们在更高层面上看待教学行为,提升一种过去不被强调的课程开发和生成能力,最终使我们每天进行的教学实践都成为研究性的改革实践,成为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实践,成为使教师能感受自己作为课堂教学创造者的尊严与欢乐的实践。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让教学向“不确定性”开放,并不等于信马由缰式地展开教学,无目标地随波逐流。教学是“预设”和“生成”、“封闭”和“开放”、“实然”和“应然”的矛盾统一体,如果过分强调“预设”,便会忽略学习主体的“自主建构”;如果对“不确定性”过分推崇,可能失去教学主体的“价值引导”。作为新课程的具体实施者,我们应穿越昨日和明天的思考,关注学生发展的无限可能性,按照“动态生成”的理念,去探索新型的、充满生命气息的课堂教学。

让教学向“不确定性”开放 篇2

用户只需具备基本的量子计算知识, 就可以经由简单的软件界面使用这台量子计算机, 这对正在开发实用性量子计算机的研究人员而言, 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福音。

IBM此举的目的之一是展示其量子计算机, 让研究人员和公众验证其研究成果。不过, 量子计算技术的先驱、德国亚琛工业大学量子信息研究所教授大卫·迪文森佐认为:“或许有人能从量子计算机的行为中获得更多信息和连开发者都没想到的惊喜。”

据英国广播公司 (BBC) 近日报道, 传统计算机使用比特0和1来处理信息, 但量子计算机则利用了“量子叠加”这一“秘密武器”, 量子比特在同一时间可以为0、1或这两者。研究人员认为, 这一核心差异最终或可使量子计算机的处理能力超越传统计算机的极限。目前, 科学家们正试图借助量子计算机解密新的技术领域:从分析基因序列到预测股市涨跌;从模拟单个分子之间的交互方式到拓展机器学习的潜能等。

IBM的量子计算机非常敏感, 目前只有5个量子比特。IBM希望, 未来十年能研制出运行50甚至100个量子比特的处理器, 而通用量子计算机将使用10万多个量子比特。

习作教学应向生活开放 篇3

关键词:习作教学;生活化;开放

传统教学方式下,我国的作文教学大多是封闭的,这种封闭主要体现在作文内容与学生实际的脱节,具体教学中,教师只负责为学生出题,学生写作之后教师再进行点评。这种落后的教学模式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发展,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空间,更谈不上走进生活、参与生活以及体验生活。

一、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目前我国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却是学生“怕写”“没兴趣写”,只有涉及习作,学生就会望而却步。那么,教师要怎样做才能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本文主要从以下几点展开论述:(1)教学应做到因材施教。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兴趣爱好以及不同的学习基础,教师要做的,就是从学生特点出发,对某些学生适度降低或者拔高教学的要求,让学生写自己能写,写自己想写的;(2)不断地鼓励学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班级里面,总有那么几个学生是习作能力强的,这些学生在写作的时候会呈现出不同的写作特色,这种正面的例子能够引起学生之间的共鸣,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写作愿望。

二、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认知感知生活

语文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习作教学更是如此,它在学生的学习以及发展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教师要不断地引导学生,让学生能够全面地走进生活。就我国习作教学而言,教师更多的会重视课堂上的教学而忽视学生课外的学习,本文笔者指出,作为学生学习路上的引路人,教师必须带领学生,让学生能够走到大自然中去,指导学生观察并留心周围发生的事,比如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小河田野以及蔬菜瓜果等,在条件允许的条件下,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摸一摸、闻一闻,自己去感受一下;其次,引导学生感受生活。只有心有所思,写出来的作文才能精彩缤纷,为此,学生对客观生活必须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和思考,在不断强化学生感受的同时帮助学生积累写作需要的素材。

三、写作向校外、家庭以及社会的开放

写作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因此,教师必须科学、有效地指导学生,让习作能够拓展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去。(1)写作向学校的开放。学生在写作前,都会接触到语文教材,而这些活动都是学生课堂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在学校发生的学生认为有趣的事件,比如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发生的有趣事情;学校的办学条件以及发明竞赛等都可以成为学生写作的素材;(2)写作向社会的开放。作为人们生活的广阔舞台,社会上也有很多有效的素材,比如自然、工厂田野、山川河流以及市场经济等,学生了解了社会,在写作时就不会显得手足无措。(3)写作向家庭的开放。作为学生生活的重要场所,家庭是学生除在校时间外呆得最久的地方,家庭成员的脾气、爱好、特点、特色等都可以成为学生写作的素材,都是学生内心最真实的反映。

综上所述,写作教学中实现教学的开放性势在必行,它是教育教学对教师提出的更进一步的要求,需要教师以及学生的共同努力。实现习作教学开放化的方式有很多,本文着重指出首先要不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认知感知生活,最后,实现写作向校外、家庭以及社会的开放。

参考文献:

徐莎莎.习作生活化:小学生习作兴趣激发策略研究[J].语文天地,2015(09):3.

让教学向“不确定性”开放 篇4

目标是行动的指南。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如果了解了教学目标,明确了学习方向,就能有效地调动各种感官相互协作,朝着目标迈进,并能不断地反馈、检查、矫正、调整、优化学习探索过程。否则,只能被老师“牵着鼻子走”,盲目探索,无所适从,被动参与,降低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学习目标的揭示,可以由教师直接提出,体现教师主导作用。当然,学习目标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提出来,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由于初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加之新课程的初中生物教材图文并茂、浅显易懂,在某些专题的教学前,教师可先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自学提纲,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学习,提出教学目标。例如,在学习“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时,先向学生提出以下几个具体的思考问题:蚂蚁能“搬家”,小猫会吃东西,小狗会睡觉,动物的这些行为需要人去教吗?是不是出生之后就会的?“鹦赋学舌”是天生的吗?再结合课本中富有趣味的资料分析,让学生沿着“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课题去提出什么行为是“先天性”,什么行为是“后天经过训练的结果”。然后进一步思考“学习行为越多,对动物的生存就越有意义吗?”学生在足够自主的学习空间中,经过加工、组合、提炼,形成教学目标: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说明这些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此外,还可以通过师生合作,共同确定出教学目标。通过适当方式,让学生参与确定学习目标,有利于学生明确探究方向,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方向性,确保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

实验室课外向学生开放总结 篇5

总 结

理科综合教研组

本学期,为促进实践教学改革,提高实践教学质量,进一步推动实验室的开放工作,现将有关实验室开放工作总结如下:

1、巩固实验课堂教学成果,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2、课前准备好所用的仪器和材料,对掌握不准的实验预先试做一下,看是否成功,然后再课堂上做,以确保实验成功率。

3、实验室开放最主要的内容是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并根据实验教学大纲要求等课程开设出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

4、实验室面向学生开放,对开展学生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各类实验室都要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

5、做好实验室开放记录。为便于掌握实验室开放现状和建立实验室开放档案,分析和研究总结实验开放基本规律,制定了实验室开放过程。

6、通过开放实验室工作推动了实验室建设,使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水平得到了提升

7、通过实验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特长,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发展了学生的智力。

总之,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强实验室开放的力度,加大实验室开放的管理,规范实验室开放的过程,加强领导,加强指导,努力工作,使教育科学学院的实验室开放工作上新的台阶,为学前特色专业的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向未成年人开放 篇6

记者从文化部今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从5月1日起,全国文化、文物系统各级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要对未成年人集体参观实行免票;对学生个人参观可实行半票;家长携带未成年子女参观的,对未成年子女免票。

由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发出的通知强调,公共文化设施在向未成年人等社会群体免费开放的同时,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积极开展未成年人喜闻乐见的文化艺术活动,将思想道德建设内容融入其中。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要加强陈列设计,根据未成年人的心理特点和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需求,举办学术性、专业性和知识性、趣味性、观赏性紧密结合的.陈列和展览,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同时各级博物馆、公共图书馆、纪念馆、美术馆等要积极利用互联网站,开设专门为未成年人服务的网页、专栏,提供为广大未成年人喜闻乐见的文化服务内容。

另悉,浙江省博物馆、中国丝绸博物馆今年开始向全社会免费开放;北京、上海、武汉等地博物馆、纪念馆相继宣告各种免费措施;故宫博物院自3月1日起,允许全国的中小学生集体在每周二免票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也从3月1日起对社会公众实行免费开放;上海72家博物馆、纪念馆也在拟定措施,向学生免费敞开大门;国家图书馆从3月起采取设立“少年儿童接待日”、重新开放国图分馆少年儿童阅览室、聘请未成年人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专家举办培训讲座等措施,以进一步扩大对未成年人的服务。

让教学向“不确定性”开放 篇7

丹阳市界牌中心小学 三年级语文课题组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美国教育家科勒斯涅克说:“语言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关。”朱熹也曾写道:“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水源头活水来。”叶圣陶老先生特别强调生活的积累,其次是精蕴的探求,最后才是表达的技巧。而实际的作文教学普通存在着重形式训练,轻内容的指导;重作文技能熟练,轻作文能力与以习惯的培养;片面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叶老说:“生活就如泉水,文章就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停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所以,如果学生不能够融进丰富多彩的生活中,不只是堵住作文之源,而且失去了生活对学生作文的现实观照,因而导致脱离实际,无病呻吟的作文四处泛滥。

根据当前作文教学的现状,调查教师作文教学行为与学生学习行为,我认为学生怕作文的最根本的原因是:被老师的命题牵着鼻子走,偏离生活事实,不敢反映真实的心声,不能自由写作,只是为了写作而写作。教育部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针对当前作文教学存在的一系列现象,拓宽学生的习作空间,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启发学生大胆想象,重视情感动力的作用,给学生创造自由表达情感、体验的机会,使之将观察、探索所得、愉快、苦恼所感,大胆想象之愿望,用自我的形式诉诸于笔端,使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积累习作素材、乐于书面表达的习惯。一篇学生习作不仅代表其听、说、读、写能力的高低,还承载着许多文文因素,它表现了学生的审美情趣,道德情操,透视着学生辨别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的能力。因此,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学会作文,而且要通过作文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弘扬人文精神,实现小学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所以,我确立的课题为:《探索开放式作文教学,让学生在体验中作文》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1、激趣——以兴趣为先导,叩开作文的大门。

有关作文心理研究指出,兴趣是直接推动作文的一种强大的内在动力。多方面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主动参与作文过程,从而达到作文创新的目的。

2、积淀——以阅读、生活为底蕴,打下坚实的基础。以大量阅读教学中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扩大学生阅读量,并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拓宽视野,积累语言,为习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开放——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体创造性。

以开放作文题材、体裁、形式等方面为突破口,强调学生的主体创造性,突出学生的个性。

4、合作——以生、师生互动为立足点,营造多层面的作文空间。以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师师互动为立足点,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以及学科之间的合作交流。营造多层面的作文空间。

三、课题研究的历程和方法

(一)研究的历程:

1、第一阶段:(2010年9月—2010年10月)(1)召开年级组教师会议,讨论研究的课题。(2)向学校提出申请,起草课题实验方案。

2、第二阶段:(2010年10月-2011年5月)

边学习、边实施、边研究、边小结。每学期举行1—2次年级组交流研讨,并举行公开观摩教学活动。搜集关于本课题的典型案例、经验总结、论文、多媒体教学课件等资料,对课题研究的成果及时进行推广运用。

3、第三阶段(2011年5月—2011年6月)

进行总结,整理资料,撰写研究报告、论文等。整理并制作相关案例和课件资料,为课题结题做好准备。

(二)研究的主要方法

1、行动研究法:在实践活动中,不断调整、更新方法,在实践过程中,产生一种经验理论。

2、调查研究法:调查研究教育实验前后有关素质指标的变化,为分析教育实验提供依据。

3、观察实验法:通过横向与纵向比较,参照对比班的学习变化,通过科学的观察方法,有目的、有计划、有顺序地进行观察研究。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措施

(一)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在生活中学作文。生活是学生成长的摇篮,生活也是学生习作的重要源泉,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从生活中感受美好的事物,体验美好的情感,获得做人的启迪,这是学生成长的需要,更是指导学生作文的需要,著名作家端木蕻良诗曰:“智慧多方自入门,生活拾取便成文,灵犀能破千 锁,下笔千言一个真。”生活是关键,没有生活,即使想象的材料,也是苍白无力的,更何况没有丰富的生活阅历,怎能有对生活的切身感受?更没有对生活的深刻认识,写出作文,又怎能有其价值呢?而对生活,他们心有所想,情有所动,便会“情动而辞发”,用稚嫩的小笔,写出内心的喜怒哀乐,写出身边的七彩生活。

学校是学生生活的重要舞台,这座舞台上发生的一些事可以引入到学生的学习中来。学校师生之间的交往,班干部竞选演讲,观看演出等活动,同学们参加的各项社会实践活动,也都成了学生体验的机会,为提高作文教学效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我们老师的积极引导,都成了学生学习、运用语文的途径。俗话说:“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应该去亲自尝一尝。”同样,对作文的体验感悟也是如此。为此,我有意识地创设机会,结合文本,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课堂上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去体验,去感悟,加深感受。结合三年级写景作文教学,我们组织学生观察校园景色,按照景物顺序、方位顺序,展开想象,运用比喻方法把景物写具体优美。

2、在亲情体验活动中学习写作。

亲情是传统伦理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父母对子女尽养育之责,子女对父母尽孝敬之情,亲情的要求是双向的。现代社会竞争激烈,父母更注重子女在知识和技能方面的教育,淡化了亲情、感恩教育。这种急功近利的教育,忽略了孩子情感世界的建构和培养。怎样重新认识和培育亲情,是一个亟待重视的问题。我们亲情体验作文研究小组,开展了一些感恩教育和亲情教育,比如让孩子帮母亲洗一回脚、捶一回背,交换一下角色,让孩子做一天家长,“早餐我来做”,“我的出生日”,“采访父母——我的名字的由来”,“给父母的一条秘密短信”等等。在活动中,孩子们了解父母,理解父母,从而懂得如何孝敬父母。当然,由此写出的作文,也具体生动,打动人心。

3、开启“积累百宝箱”。积累了生活经验,有了作文的素材,还得把内容写具体、写生动,因此从三年级开始我就让学生自己准备“词句百宝箱”,把平时阅读中看到的一些优美的词句分类进行储存,如,描写人物的词语;描写景物的词句;描写颜色的词句等,这些词句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的,写好后还要写一写为什么喜欢这些词句,好在哪,特别是名言、警句、谚语、古诗词的积累,把这些积累时常诵读,作文能活学活用,便使作文锦上添花。

4、鼓励培养学生写日记的习惯

坚持写日记,是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的最有效途径之一。魏书生是这样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我自己从小就坚持写日记,语文成绩一直很好。”虽然“多练笔”(坚持写日记)也是新课标对习作的要求,但要让学生从开始就喜欢写,再到会写、爱写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需要老师悉心指导,让学生感受写日记的快乐,不把它当成一项任务,而把它当成一种享受,有话就说、有话想说,这样日记的作用才能得以真正的发挥。在自己的实践中,我常常通过以下途径来培养学生写日记的习惯:

充实的生活积累是学生写日记的起点和源泉。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不可否认学生的生活却相对单调,他们几乎每天循环着从家到学校“两点一线”式的生活方式,学生们很少有自己的业余爱好和较宽裕的自由支配时间。因此,腾出更多的时间让孩子尽情尽兴地去参加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室外活动、社会活动和读书活动,让学生们的世界精彩起来、丰富起来,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才能努力扩大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日记源头。

(二)保障课题研究的主要措施

为保证本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我们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此外,我们将特别注意资料的积累,包括课题的研究方案、研究过程中形成的理论成果、各类与课题研究相关的公开活动的记录,以提高课题研究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五、课题研究的成果(一)从学生层面看

1.学生习作兴趣浓了,习作真的“真”了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关于写作”这一要点中提出:“……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事实上,过去学生习作中假话,空话、套话现象非常严重,令人欣慰的是,在课题研究中,课题组成员所在班的情况大有好转。因为有了真切的活动体验,孩子们开始“写真实的内容”,“抒真切的感受”,“表真挚的感情”。

我们知道,高尚的、美的情感都出自真实的事情、发自内心的感受。让真切的感受成为学生习作的第一手材料,不仅能丰富学生的内心体验,还会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此外及时记录心中的感受,日积月累,将成为丰厚的文章题材,为真情的抒发打下良好的基础。其实小学生都有一颗童稚的真心。如果我们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用心去倾听自己真心的跳动,让他们敞开真心,描述那种来自心灵深处的震颤,状写那份滚动在内心的真实,作文无疑也就会闪烁生命的光彩而使读者感知到一颗心的真实跳动,作文也就有了感人的力量。

2、学生作文水平得到了提高

通过研究实践,我们欣喜地看到了发生在学生身上的可喜的进步。在体验作文教学理念的引领下,孩子们积极投身于社会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他们在生活中获得了真实而丰富的感受,乐于交流、分享自己独特的感受,孩子们喜欢上了作文,感受到了自由表达的乐趣。学生普遍感觉到:“现在不怕写作文了,因为从我的记录袋越装越满中,我懂得了„生活即作文‟。我对写作文越来越有信心了!”他们不仅乐于习作,也愿意对伙伴的习作发表意见,进行评价。在习作兴趣被充分激发的同时,学生作文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的提高。

3、学生的个性获得了发展

学生是具有主体性的人,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生活体验,对周围的事物,所生活的环境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感受。写作是一种个性化的创造活动,要求学生能表达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学生在参与各种体验活动的过程中动手、动脑,有新感受和体验,才能情发于中,富有个性。

由于本课题以学校教育为阵地,以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为基地,营造了作文与生活的互融,教师与学生的互动,阅读与作文的互通的教育环境,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的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地、有创意地表达,实现了教育观念和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释放学生生命的活力。更重要的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去观察事物,分析事物,在扩展思维的同时,体现出鲜明的个性。实践中证明,只要教师在评价时多激励,少批评,即便是同一素材,学生在立意、构思、表现手法上都会有所不同,总有学生能从中提取更独到、更具个性的表达点,有效地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二)从教师层面看:在不断的学习中,提高了自身的理论素养。只有教师真正从观念和行为上重视学生个体的内在精神架构,关注学生个体理想人格的塑造与提升,关注在真实而丰富的活动中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真正尊重学生个性,还原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从本质和根源上解决学生作文无话可说的困境,解决大多数学生不喜欢作文的尴尬。

做一个教师,应该是个思想者,否则,他对教育的理解就是肤浅的、粗糙的。惟有思考,可以让一个教师的从教之路越走越宽,越走越有信心,尤其是,沿途的风景才可以尽受眼底。教师的思想哪里来?唯有学习,不断地学习,不知不觉中,课题组成员的理论素养得到了提高。

六、几点思考

尽管在研究过程中我一直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尽情地写,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可学生胆子还不大,放得还不开,这就提醒我将这一课题继续研究下去,不断地研究、总结、再实践,让课题更具可操作性、成效性。今后的打算:

1、要继续深入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努力探究学习关于体验式作文的理论文章

2、进一步强化科研意识,深入进行课题实验。反复实践,反复研究,对比分析,在实践中勇于探索,总结课题研究的经验教训。

3、加强交流合作,尤其是向在体验式教学中做得较成功的教师学习先进经验。

让教学向“不确定性”开放 篇8

百度新首页截图

百度新首页在传统的搜索框下,增加了导航通知、实时热点、应用、新鲜事四大模块,目前需要用户登录才可查看。据新闻稿介绍,百度强调了新首页对网民二大影响:一是服务集成,将互联网上多元信息、服务、应用集成起来,满足用户全方位的互联网需求;二是一号直达,用一个账号、不需要切换,即可直达所有的互联网深度服务;三是智能推荐,基于用户行为、兴趣建模,知道用户在干什么、想要什么,并根据机器算法和机器学习,向用户智能推荐所想要的信息、服务或应用,

百度新首页从7月初开始小流量测试。百度称在测试用户中,新首页的访问量比过去传统首页提高。

百度同时宣布开放新首页。

李彦宏称,百度新首页不仅是用户个性化网络世界的入口,对开发者和合作伙伴而言,也是一个完全开放的平台,任何优质的互联网内容、应用和服务通过这个平台,可以展现到用户的新首页上,用户个性化需求直接对接。

在百度世界大会上,百度发布框计算技术理念及数据开放平台,支持即搜即得。百度世界大会上,百度发布框计算下的应用开放平台,支持即搜即用。

让教学向“不确定性”开放 篇9

红网东安站10月28日讯(记者 洪海丽)10月28日下午,东安县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启动仪式在县文化局举行。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欧阳冬子,县人民政府副县长苏建华,县政协副主席刘爱玉出席。

县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后,广大人民群众可以免费享受办理借书证、图书期刊外借阅览、电子读物阅览、地方文献查阅、参考咨询和文献检索、假期少儿电影展播、相关业务辅导和专题讲座、观看舞台艺术表演和艺术展览、艺术培训及社会服务等基本文化服务。这对于加强全县广大人民群众思想道德建设,提高群众科学文化素质,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上一篇:因为有书所以我快乐小学生作文下一篇:有谁看好这一股作文6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