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性教学小学语文

2024-07-16

开放性教学小学语文(精选12篇)

开放性教学小学语文 篇1

小学语文阅读逐渐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回想我们当年上小学时受到的教育, 教师往往是“人云亦云”, 完全在思维上主宰了我们, 学生所担当的是“知识接收器”, 学生想法不能得到有效表达, 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无法激发起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的意识。

陶行知说过:“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 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教给学生。”新的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学生能力的培养, 强调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能用传统的教学经验、过程和方法, 只有改变我们的教学观念和方法, 才能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

一.开放式教学的价值

开放式阅读教学要创设质疑问题的情境, 开放思维的空间, 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学生创造思维的因素, 给与学生充分的时间, 使其独立思考。可以说, 开放式阅读要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学生主观能动性、阅读的需求特殊性和阅读的心理、方式等因素。

(一) 重视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

阅读教学中, 师生间应当建立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 让学生自由地学、思、疑、问, 只有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他们才能在课堂上敢说敢想, 他们的潜能才能得到最大发挥。这样和谐、活泼的气氛有助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发展, 师生感情上会更融洽, 心理上会更易沟通, 更能激发学生创新的兴趣。

(二) 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

萨特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每个学生的体验不同, 所以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就应该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做出有个性的反应。学生在阅读中并不是消极地接受, 索取意义, 而是积极主动地发现, 建构意义。重视情感体验是新课标关于阅读的基本要求, 为落实这一要求, 就需要学生能够“理解主要内容, 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这有利于改进传统阅读教学繁琐分析的弊端。

(三) 要注重多样化教学手段的运用

阅读如果有兴趣, 就会减轻疲劳感, 就不会感到负担过重。我们不敢想象, 如果学生对阅读毫无兴趣, 没有任何需求, 仅凭毅力可以完成九年义务教育阶段400万字的阅读量, 即使完成了, 也是事倍功半, 有了兴趣, 才会有阅读的快乐。

采取多样化阅读教学手段和方法是开放性阅读教学的重要特征, 低段的儿童, 可选那些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儿歌等。这样就便于学生运用生活经验帮助读懂, 能读懂就有收获, 就会有成功的快乐。这样, 学生在阅读中学到了知识, 得到了美的享受, 表现了自我, 获得了成功, 就一定会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就一定会喜欢阅读。

二.培养创新为目标的开放阅读策略

(一) 营造良好的开放教学氛围

在教学中, 我们往往会发现, 学生如果对某位老师很亲近, 很喜欢这位老师, 那么他对这位老师的课就会感兴趣, 教师作为学生的“大朋友”参与课堂学习活动, 应真挚、坦率地与学生平等相处, 互相交流思想, 事事处处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 与学生平等对话, 给学生创设一种畅所欲言、勇于思考、敢于创新的开放性教学情境。阅读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用激励性的语言, 如“谁最聪明?”、“谁最棒?”、“谁的答案更好?”给学生创设一种心灵愉悦、和谐的氛围, 使学生敢于质疑, 敢于坚持自己的见解, 敢于与老师、同学讨论, 从而建立起自主学习的信心。

(二) 确立开放式教学目标

开放性教学是把教学目标分成基础目标、弹性目标和发展目标, 例如, 《鸟的天堂》这篇课文的基础目标是要求理解课文内容和中心;弹性目标是教育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 体会到鸟的家园中自然和谐的韵味;发展目标是学了课文后让学生思考如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懂得自己如何做一个有用的人, 做一个对人民、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这样, 分层要求可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 突出学生的个性, 以保证开放阅读的有效性。

(三) 注重教学内容的开放

在阅读教学中, 要打破课堂和校园的围墙, 树立大语文教学观, 向大自然和社会生活开放, 引导学生将教材里的一些课文与生活的观察实践结合起来, 这比教师在教室里用口述, 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要更直接, 更生动。再如《鸟的天堂》一文, 教师就可让学生自己到大自然中去观察、感悟、体会鸟类世界的平和状态, 使阅读课与社会生活融为一体, 将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与学过的内容相结合, 以加强学生的知识积累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开放性教学小学语文 篇2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规定:“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因此,实施小学语文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全面加强课堂教学的开放性,实行开放型教学,通过改革传统教学中束缚学生思维的因素,激励学生积极主动探索语文规律,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那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开放教学目标,突出个性

发展要改革语文阅读课堂教学,首先必须紧密联系新教材,改革传统教学中过于狭隘的教学目标,使阅读教学 的价值取向朝多元化方向拓展,强化语文观念,增强语文应用意识,把着力点放在解决问题语文教育的策略性、创造性及问题解决过程的体验等方面。首先根据教学指导纲要、教材内容的要求,制定出全体学生普遍要求达到的基本认识目标,再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从认知、技能、情感的基础出发,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发展性、情感性、情意性目标。例如,教学《在大熊猫的故乡》,除将目标锁定在让学生体会熊猫幼仔和大熊猫的可爱之外,还应该让学生领悟语言规律,潜移默化地受到爱国主义熏陶。课前让学生收集课外资料,增加阅读量,知道大熊猫有“活化石”之称,它有温雅个性,憨态可掬,真不愧是大自然的“明星”,咱们的“国宝”大熊猫因为美丽的祖国而可爱,祖国有可爱的大熊猫而美丽,我们要爱护动物,保护环境,把祖国建设得更美丽。除此之外,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还可以结合学生实际,激发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二、开放课堂教学环境,激发创新意识

使用新教材教学,必须开放课堂教学环境,创设一种开放型的课堂教学空间,开放型的师生关系和开放型的课堂教学气氛。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敢于求新求异,大胆表明自己的想法,从而有效激发其创新意识,张扬学生阅读的个性。

1.创设开放的课堂教学空间。

在教学实践中,根据教学设计需要,可以把教学地点安排在室外,也可以安排在室内;可组织学生到溪旁林边教学,也可以带学生到工厂参观。如在室内教学,可进行座位排列的重组、创新。座位不能是统一的“秧田式”,可排成马蹄形,也可安排成“蜂窝状”,还可围成了圆、半圆;座位让学生自由选择,自由组合等等。如在室外,可分组阅读,也可以集体讨论。这些形式的变化,目的在于打破以往呆板、单一的教学形式,为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开展多向交流营造出宽松的环境,为学生开展创造性学习创造条件。

2.建立开放型师生关系。

在开放型的师生关系中,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更多的是鼓励、平等和宽容。上课时,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允许和鼓励学生大胆提出疑问和发表不同见解。

用商讨、平等的口吻与学生对话,开展探讨。如“你能试一试吗?”“你有什么不同见解吗?”“我相信你能行!”

等等。如教学《草船借箭》一文,学生通过预习阅读,可能提出许多见解和主张。如,有的学生建议老师从分析文中的数字讲起,有的主张介绍诸葛亮的足智多谋,有的认为应重点分析曹军上当的原因,有的主张分析周瑜的妒忌心态等等,这些教师都应予以肯定。

3.建立开放型课堂气氛。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只有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下学习,才能思维敏捷、思路开阔。因此,在新教材教学中,要联系语文教育教材适时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到自我价值感、对集体的归属感和个人能力感。一方面,课堂上允许学生插嘴说话,自主站起来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学生参与板书设计;另一方面,可以巧妙运用激励语言,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主体的成功体验,善于发现不平凡的、有价值的问题或见解,给予坦诚、真切的鼓励,发挥教学“促进者”的作用。

三、开放教学内容,扩展创新空间

新教材内容的选用上,给予教师更多的选择余地,教师可选择一些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富有时代气息的内容,供学生学习,激发学生研究问题的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创新欲。

1.课内外结合,优化教学资源。

例如教学《翠鸟》时,可在课前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什么动物。从课本中、电视中、网上查找有关翠鸟的资料,上课时让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以及课外资料,初步了解翠鸟的有关知识,体会翠鸟是大自然中的一员,应该给予保护。教师可启发学生思考:翠鸟到底有哪些具体生活习性呢?这时教师为了继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不把答案告诉给学生,而是说:“这个问题值得去研究,你们课后继续查找资料,等找好资料,我们再交流探讨。”这样的教学,实现了课堂向课外(社会)开放。让学生带着问题从课外转向课内,再走向课外,培养学生的研究兴趣,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的语文教育体系,改变以往语文教学的自我封闭,与社会隔绝的状况。

2.自主选择学习方法,培养自主创新兴趣。

新教材语文教学内容的编排更注重音乐、美术、常识等学科知识的整合与联系,因此,教师要开放教学内容,关注学习主体的自主建构,相信学生,让学生使用学到的知识、技能和方法来充分地开展自主学习。如教课文时,可提出“我们怎样学习这篇文章,请大家出出金点子。”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联系课文内容设计学习方法,绘画、朗读、表演、书法等等均可,让学生从中体验课文所表达的内容,促进教学目标的如期实现。

小学语文之开放性阅读教学探讨 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开放性;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1-103-01

阅读是培养小学生学会学习的根本前提,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因此,实施小学语文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全面加强课堂教学的开放性,实行开放型教学,通过改革传统教学中束缚学生思维的因素,激励学生积极主动探索语文规律,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那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的阅读呢?笔者进行了如下探究。

一、语文教师要具有开放性的教育理念

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应准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就要求阅读教学要减少原来的繁琐分析,那种教师讲深讲透的繁琐的阅读过程是要改变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学生对阅读材料的反应也是多元的,因此,要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必刻意引导,使所有人有共同的阅读结果。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能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有便于阐发自己独特的感悟和思考,也更容易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阅读教学中要重视收集、处理阅读信息的能力以及整体把握的能力,以便通过阅读教学切实提高了学生的品味和体验,也加强了语感的培养、情感的熏陶、个性的发展。

二、多种资源改变传统课堂阅读教学

新课标的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已经成为所有教师的共识。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多种教学资源引入课堂,为学生创建多种不同的教学情境,从而将课堂变成学生自我学习的课堂,变成学生进行知识建构的舞台。教师可以将多媒体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引入课堂,通过多媒体及计算机网络技术上丰富多彩的内容给学生展现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通过声光电等手段将知识环境还原于课堂,这样创设出来的情景必将受到小学生的欢迎,从而有利于引导小学生进入阅读的情景。例如:在学习骆宾王的《咏鹅》时,我们可以将鹅这种动物的图片展现在课堂上,而且还可以通过视频给学生展示鹅在碧波荡漾的绿水中自由自在游泳的图像,这样不但可以快速将学生带入学习情景,而且还可以通过学生反复阅读诗歌并观察图片和视频加深对阅读材料中“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的印象。

三、建立开放而和谐的师生关系

传统的课堂内,教师与学生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教师是课堂的主角,教师权威不容侵犯,教师说的就是对的,这种气氛下的课堂是沉闷和压抑的,也是教学效果不佳的。在开放性阅读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关系,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和鼓励者,教师允许学生在阅读课文中大胆提出问题,学生可以打断教师的话,自主站起来发表见解。学生提的问题即便十分可笑和幼稚,教师也不能随意打断和指责,要用一些鼓励性的话语给予学生自信心,激发学生创新欲、表现欲。比如“你真棒,再想一想。”、“我相信你能行!”“这个观点挺独特的、值得表扬”等等。在这种课堂氛围中,学生在阅读中获得了快乐体验,也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这对于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师授课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四、积极开展开放性的阅读教学活动

开放性教学活动的开展是开放性阅读教学实现的关键,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阅读空间的拓展,充分利用网络、校图书馆和博物馆等资源,丰富阅读材料。此外,在教学活动的额开展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阅读的引导,坚持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相结合的方式,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鼓励他们进行图书阅读的自由选择,充分激发他们的阅读积极性。在阅读活动结束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阅读材料的整理和总结,让学生在归纳和回顾中提高赏析和感受文章的能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五、重视运用开放的阅读教学评价

传统的语文课文教学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已呈现出目标单一、内容简单、形式单调的特征,往往把丰富复杂的评价内容简化为认知活动的评价,使个体在学习过程中的多种需要和潜力得不到满足和发展,往往导致课堂动态交互活动的机械沉闷。阅读教学中开放的教学评价,教者不再是评价的权威,教学评价可以是学生评、小组评,甚至可以是家长评。评价的目标应当是多元性的,它包括认知的发展、学习活动的内容、语言形式、思维品质、非智力因素等,另外评价的形式也应多样化,符合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情况。当然,《新课标》所提出的“语文评价应加强形成性评价,提倡采用成长记录的方式进行评价”,“语文评价要定性和定量评价相结合,更应重视定性评价”。这些理念都体现了阅读教学中对开放性评价的要求。

总之,开放性阅读教学是一种新颖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积极引导学生、启发学生,并且能够将社会生活与教育联系起来,从而让学生能够充分利用所有的素材,包括课内的和课外的,对所要学习的内容进行感知与体验。进而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创新的能力以及勇于探索的精神,从而提高小学生的素质,发展小学生的个性。小学生正处于心智发展的关键时期,开放的教学方式可以很好地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以此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提高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郑林玉.小学语文阅读开放性教学方法探讨[J].现代阅读.2012(3).

浅议小学语文开放性教学 篇4

一、树立开放性的教学观念

1. 开放的教学观的前提是正确的学生观

新课程提出了“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口号,这是新课程的核心。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从每一位学生的实际出发,从每一位学生的已有经验和体验出发。从美国教育家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可以看出,每个学生的智能强项不尽相同。因此,我们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必须认识到学生的差异性,根据其差异性,因材施教。

2. 开放的教学观的基础是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样的教学手段。为了使学生的知识来源更加广泛,教师还要改变那种“教学就是在课堂上传授知识”的错误观念,把学生的学习放到更加广阔的时空中去,形成不拘于一时、一地的时空教学观。

二、倡导开放性的学习方法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有机结合。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既要采用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又要主动探究、充分合作。

1. 允许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采用自己熟知的方法,加以比较,选取最优

个性的就是开放的。在教学中,我们要多引导学生采用自己熟知的方法来学习。同时,在全班进行方法的比较,使学生在相互比较中取长补短,找到适合自己的最佳方法。

比如,在小学一年级的拼音教学中,对一个字母的学习,我们就应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将其纳入自己的知识系统中去。有的学生可能把它与具体物体相比较;有的可能把它与其他的字母比较;而有的可能就是死记硬背。对于这些,我们要认同,也要比较,让学生学一学别人的方法。

2.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充分合作

不管学生的方法是什么,它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教学中,我们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其积极探究、与其他同学充分合作,充分利用同学、社会、自然的各种资源。

如,我在教学《再见了,亲人》一课前,给学生布置了一个准备题:收集有关“抗美援朝”的事件、故事,小组合作完成一份“抗美援朝纪念小报”。通过这次活动,学生自然而然地就了解了本文的历史背景,对本文的情感氛围的理解也更加深透,对于突破本文的重点极为有利。

三、运用开放性的课程评价

教学评价是整个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对于学生的学习具有诊断、反馈、激励、导向等功能。在语文教学中采用开放性评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拓学生思维。语文教学中运用开放性评价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1. 鼓励答案的多样化

在传统语文教学中因为追求答案的唯一性,评价相对比较封闭,未能给学生提供真正的表现机会。而语文是一门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学科,不同于以逻辑性思维见长的数学等学科,很多问题的答案一般具有不唯一性,所以不宜用标准答案。因此我们要允许并鼓励学生解放思想,以自己的眼光判断、分析,找出体现自己思考的答案。

2. 尊重学生表达的个性化

当今的教育提倡的是让“学生自由发展”,对于学生来讲最大的自由就是他们的个性得到尊重并得到张扬。也就是评定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个性特点,问题要具有相当的开放性,允许学生依照自己的兴趣和特长作出不同形式或内容的解答。教师要明确练习的主要目的并不在于检测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而在于提供一种机会,使学生能运用已有的知识结构分析某一问题。这里的分析表达理应是个人的、个性的,体现每个人不同的思想认识水平和观察思考角度。甚至于当学生对教材现有的一些答案提出不同看法时,只要他们言之有理,能自圆其说,教师都要尊重并鼓励。

3. 善用模糊化的评价

古人提出读书要“不求甚解”,因为书中有不能求甚解的地方。对于个性思维教师要及时加以肯定和鼓励。如课文分段,不同的理解可以有不同的分法,制定的答案要具有包容性。而对于字词的理解,就更无须盲从标准答案了,同一个字词对于不同的语言环境就会有不同的理解,这是很常见的。我们要跳出禁锢思维的教参的束缚,更好地发展学生思维的丰富性。

开放性评价更要着眼于以学生的发展过程评价学生的表现。教师要注意到我们的评价对象是生动的人,而人的发展具有持续性、延时性和不确定性。因此,我们的评价应重视质的评价,把量化评价统整于质的评价之中,要从人的发展过程中评价其前进的轨迹,这就必然会因人因时而异。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使得每个人学习语文的能力有所不同。教师要先对学生有全面、深入的了解,对于同一个练习,这个学生完成也许并不值得表扬,但对另一个学生能达到这个程度也许就应该好好表扬。运用模糊化的评价是教学艺术的精髓,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武器。教师应该努力提升自己的这些教学技巧。

总之,开放性教学必须做到观念、方法和评价的开放性的统一,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摘要:开放性是新课程对语文学科的基本要求,树立开放性的教学观念、倡导开放性的学习方法和实施开放的课程评价是实现语文课程开放性教学的基本要求。

关键词:小学语文,开放性教学,新课程

参考文献

[1]钟启泉.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06.

开放性教学小学语文 篇5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从未停止,对小学语文教科书删改问题的争议也从未休止。讨论语文教科书中课文的删改,既有教科书编写层面的意义,也有教学层面的意义。本文从教学入手,浅谈如何合理利用教材这一资源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教材;教学;阅读能力;开放性

课文的删改,有着一系列社会、教育的客观因素,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我们该如何对待当前这些方面的意见呢?其实,教科书本身的删改对学生的“学”并无举足轻重的影响,而教师对教科书的合理“开发”,却在一定意义上影响着学生,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对阅读产生“饥饿感”。

一、原文寓于教材,引发阅读兴趣

新的教材观认为:教材是学生发展的“文化中介”,是师生进行对话的“话题”,师生进行教学活动的目的不是为了记住“话题”本身,而是为了以话题为中介,获得发展。因此教师不仅要用好教材,还要活用教材,更要适量创编教材。而对于教科书中选编或是改编的课文更是可以合理利用,以达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语文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执教的《丑小鸭》的教学片断为例:

师:我们先来一起走进丑小鸭的“出生”(老师出示教材中的课文,学生读。)

“太阳暖烘烘的。鸭妈妈卧在稻草堆里,等它的孩子出世。”

师:课文是这样写的。译文又是怎样写的呢?(出示原译文)

乡下真是非常美丽。那时正是夏天,小麦是黄澄澄的,燕麦是绿油油的:干草在绿色的牧场上堆成垛。鹳鸟迈着又长又红的腿在散着步,喋喋不休地讲着埃及话……

师:你读出了什么味道?

生:我觉得小鸭出生的地方非常宁静,非常美丽。

师:是怎样的美丽呢?

生:小麦是黄澄澄的,燕麦是绿油油的。

师:真好,你读出了一幅幅宁静美丽的图画。有一幅是小麦――黄澄澄的。一幅是燕麦――绿油油的。这“黄澄澄”,这“绿油油”,多美的叠词,多美的画面,这是生命的色彩,是暖暖的`,甜甜的。就这两幅画?

生:还有,“干草在绿色的牧场上堆成垛”,远远看上去,像一朵朵大花点缀在绿色里呢!(老师点评“点缀”用得好。)

生:还有呢,“鹳鸟迈着又长又红的腿在散着步,喋喋不休地讲着埃及话。”这鹳鸟很好玩,可以想象它迈着又长又红的腿散步的样子,还没完没了地说着埃及话,估计就它会说埃及话,所以喋喋不休地显示自己了不起。

师:在丹麦的传说中,鹳鸟是从埃及飞过来的,所以安徒生就想象他们这样说着埃及话。

窦桂梅老师将原文穿插于课堂教学中,她摒弃了传统教学中繁琐的分析和机械的练习,善于抓住课内、课外知识的情感点,以自己的激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内在的情感因素,引起学生共鸣,使他们在愉悦的氛围中享受语文学习的快乐,受到美的熏陶,更引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爱上阅读。

二、立足教材,适时拓展,激发阅读兴趣

叶圣陶先生强调“语文教材只不过是例子”。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这门工具,形成自己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开放式的课堂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灵活选用教材内容,教师需要根据自己的教学所需,可适当地对教材进行增补。

如虞大明老师在执教《金钱的魔力》这篇课文时,环环相套,丝丝入扣,行云流水,滴水不漏。他用“拓展阅读”的方法,向学生展示了马克吐温的《百万英镑》的梗概,更是激起了学生的读书兴趣。

师:同学们,《金钱的魔力》节选自马克吐温的小说《百万英镑》,你们还想知道些什么?老师建议大家去读读《百万英镑》整篇小说,你会明白得更多。

课件出示故事梗概:一对富豪兄弟打赌,哥哥认为一张面值百万英镑的现钞会给人带来无尽的财富;弟弟则认为因为无法找零而花不出去,那人肯定会饿死。富豪兄弟选择了身无分文、穷困潦倒的美国人亚当斯用一个月的时间来做试验,并答应他完成任务后就可以得到一份不错的工作。亚当斯欣然接受了这个无聊的任务。亚当斯无论去吃饭还是购物都会因衣衫褴褛而遭到人们的白眼。但当他拿出这张钞票时,人们都向他大献殷勤。于是,一幕幕精彩好戏上演了……

师:想去读读《百万英镑》的请举手。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关注马克吐温的其他小说。

三、以教材为基点,架起阅读经典的桥梁

经典奠基可以激发学生一生的文化向往。教师选择教学内容也不能只停留在教材上,不能受课本知识的限制,而应以教材为基点,不断补充、引入一些学生感兴趣和喜欢的内容,架起阅读经典的桥梁。

如钱妮能老师执教的三年级上册《狮子和鹿》一课,在教学中,钱老师尝试大胆突破:以连接语展开教学,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概括自然段意思,串联自然段意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拓读《鹿的脚和脚》《牡鹿》两个不同版本的寓言故事,从不同角度体会寓意,并学习更准确、完整、简洁地表述自己的阅读体会。整堂课立足学生的认知起点,突破固有的阅读教学模式,有效提升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实践证明,将丰富的大社会的知识融入教学中,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拓宽学生视野,真正实现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因此,课文,无论其删改与否,都应该而且可以作为教师教学的一种资源。

★ 开放性练习题的教学感想

★ 选择最重要的议论文

★ 开放性社会实践活动

★ 上大学,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 现代化的牧场教学反思

★ 有关语文重要知识点的

★ 现代化成果范文

★ 中国语文现代化理论再认识

★ 合理选择规划 阶段复习很重要

小学语文开放性教学实施策略探究 篇6

关键词:小学语文;开放性教学;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开放性教学策略是基于新课程改革中的“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的教学标准,以及互动学习的教学方式提出来的,在小学语文学习中,新课程改革要求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和创新精神,在此背景下,开放性教学作为新课程改革催生的教学策略,通过互动和合作以及学生的自主学习,对培养学生的胸怀与创新精神具有重要作用。小学语文开放性教学策略能够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能够为社会培养建设性人才。笔者通过多年的小学语文实际教学经验,结合当前新课程改革中的标准要求,提出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开放性教学的策略,供广大教育工作者及学生家长共同探讨。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营造开放的语文课堂

小学语文学习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语言交流、描述和表达的能力,教师在合作探究性学习中,要开放课堂模式,让学生通过亲眼所见、所感和想象,并用自己的思考将获得的信息描绘出来,用手中的笔描写出来。在开放性教学模式下,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发散思维想象,解放学生的思维定式。同时开放的学习环境要求教师鼓励学生多去观察社会,观察周边的人、物,学生的知识经验许多都是通过观察得来,教师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观察、去“看”,有了观察和“看”的实际基础,学生再去学就能够有更加直观和深刻的印象。比如老师在春天带学生去野外郊游,让学生用手中的笔将你看到的小草、小鸟、花儿、刚发芽的柳树、冰雪融化的小溪的样子描写出来,并启发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想象小草经过了一冬天的冬眠苏醒后看到的新的世界的样子,想象刚发芽的柳树在春风里飘舞的欢快。学生通过所见、所感和想象,写出来的文字肯定生动而且有生命感。学生在这样开放性的课堂里,通过教师的引导,学习到的知识是发自内心的,是真正的素质的提高,而且学生在开放性课堂中开放的兴趣更高、学习效果更好。开放性的课堂环境应当鼓励学生自我表达,鼓励学生通过语言沟通表达自我想法,通过学生分组合作、讨论,探究教师抛出的疑问,通过开放性的互动、合作过程使学生获得语文素养上的提高。

二、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实施开放的自主与合作学习模式

自主学习模式是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开始被应用的教学方法,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思考、自主探究,使学生能够提高语文应用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大有裨益。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的首要策略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开放性的合作学习,通过学生之间的分组合作,能够使学生的知识认知和情感表达共同提高和进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能够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听课、被动接受、被动学习的“被动”局面,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每个组员都能够充分发挥各自作用,通过合理的分工,学生的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能够积极地参与发言,并且以往在课堂上比较活跃的学生能够积极带动相对比较沉闷和内向的学生共同参与小组任务或小组讨论,带动全体学生的共同提高。

总之,不管是贯彻新课程改革的需要,还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实际需求,都应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全面实施开放性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刘建增.浅谈小学语文开放性教学策略[J].学周刊,2013(1).

[2]孙志璞.关于探究性学习的几点思考[J].教育探索,2012(4).

(作者单位 河南省巩义市康店镇康南学校)

小学语文开放性阅读教学策略初探 篇7

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当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需求是行为的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阅读有兴趣,就为学生持续阅读和提高阅读能力提供了内因条件,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一方面,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意识到学生是阅读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应当充分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材料进行阅读锻炼,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另一方面,教师要根据课文的特点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让现代的教学媒体进入学生的阅读课堂,激发学生阅读学习的兴趣点。如《黄山奇石》《桂林山水》等文质兼美的写进抒情散文,利用多媒体展示桂林山水的美丽景点,让学生有如置身在画中游玩,学生在阅读学习中真正获得探究的乐趣、认识的乐趣和审美的乐趣,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丰富学生阅读途径,开拓阅读视野

语文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语文的教学内容往往涉及众多学科,各个方面的知识。当前,我国的语文教学,除了正式的课本之外,还有相配套的课外阅读书本,正确引导学生阅读与课本相配套的读物,对养成学生课外阅读习惯至关重要。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投入课外阅读,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让学生一味地只埋头于既有的教材当中,而要积极鼓励学生尽可能扩大阅读面,鼓励学生多看课外书籍,或者通过报纸杂志等媒介来学习知识,让学生在课堂外,仍然能够更好地进行阅读训练,不断丰富阅读途径,拓展阅读视野,这样不仅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知识的归纳能力以及对阅读材料的分析、归纳总结能力,而且能够有效地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全面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阅读写作相互结合,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如何将二者有效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以贯之的一体化教学体系,成为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一个极具意义的探究方向。教育家叶圣陶说:“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之。”这明确地指出了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关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而写作是阅读量的表现。因此,在阅读教学中,一方面,教师应当在一个相对较为开放的环境中进行教学,如在教授学生古诗词时,让学生通过泛读理解诗词大意,并在学生泛读期间,适当穿插进一些作品及作者的背景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通过阅读提高写作水平目的。另一方面,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勾画出自己认为的重要句子或段落,然后让学生根据这些句子或段落的特点,并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仿写训练,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体会到作品的独特的语言魅力,也能够同过仿写更好的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

四、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阅读思维

要向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必须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在教《飞夺泸定桥》一课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角度有创意性地去理解和思考,凡是你自己思考了才回答的全部给予积极鼓励,让学生在兴趣中自主探究理解,变平时的分析理解为讨论后的争辩,变平时的教师总结归纳为学生联系实际自我理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主动获取知识和技能。同时,在阅读活动中,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一个开放的阅读空间,让学生自由的学、思、问,在开放性的课堂上敢说敢想,潜能才能得到最大的发挥。如在学习《一夜的工作》时,我让学生默读2-6自然段,要求学生用横线划出对自己感触最深的句子,用圈划出自己认为的重点词语,并在课文两边的空白处写出自己的体会。这样让学生勾划词句,写点评,旨在交给学生边读编想的阅读方法,然后让学生充分阅读、感悟,留给学生小组讨论、大组交流的时间,通过小组讨论,让他们自主参与学习,在讨论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激发出创新的思维;通过大组交流,引导学生抓住语言文字谈体会、细分析,掌握文中的表达方式。这样,把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充分体现在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上,让学生学得自在,学得轻松。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阅读,全面深刻地进行思考,进而从最大程度上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

摘要:小学语文开放性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中之重和有效方法。因此,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思想、途径以及写作与阅读教学的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能够更好地提升小学语文开放性阅读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开放性阅读,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田玲.小学语文开放性阅读教学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2]付淑萍.浅议小学语文开放性阅读教学的策略[J].学周刊,2015,(29):110.

谈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开放性教学 篇8

一、开放式课堂教学的特点

1. 时代性。

只有及时引进“活水”,才能激活“死水”。教师要有意识地吸收学科前沿、时代前沿、世界前沿的成果,才能使课堂教学永远鲜活、富有生命力和时代特色。

2. 创新性。

语文教学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创新是开放教学的核心。开放的课堂教学要启迪学生智慧,开发学生想象,培养学生质疑,鼓励学生创新,百家争鸣,不拘一格,多角度、全方位、创造性地解决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3. 主体性。

关注差异、尊重个性是开放教学的逻辑起点。开放的教育以人为本,强调人的主体作用。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问题让他们提,疑点让他们议,过程让他们走,结果让他们悟,充分体现学生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

二、开放性学习的基本原则

1. 协作性原则。

在运用以上教学方式的同时还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协作学习能力。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学习是一种很好的组织形式,在小组协作活动中,学生可以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探索、发现的信息和学习材料与小组中的其他成员共享,甚至可以同其他组或全班同学共享。在此过程中,为了达到小组学习目标,个体之间可以采用对话、商讨、争论等形式对问题进行充分论证,以此培养合作精神。

2. 开放性原则。

开放性学习方式就是指灵活多样的、综合化、富有个性特征的,而非单一的学习方式。这样的学习方式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而且学习者能根据需要灵活自主地选择某一种或某几种学习方式组合进行学习。它使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积极主动、乐于探究、善于合作的特征。

面对新的时代要求,开放式教学突破了旧有的以“接受性”、“结论性”为特点的教学方式,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不断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不断增强,并为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可以说,开放性学习是以学生的发展作为最终目标的。

3. 民主性原则。

不论何种开放性教学,都应该注意遵循实施过程中的民主性原则,这一点直接关系到开放性教学实施的效果。不仅要求学生个体在相互协作过程中保持民主关系,而且教师应尊重学生,既要成为学生的师,又要努力成为学生值得信赖的友。只有建立了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学生形成自由的、独立的、主动的探索心态,才能使学生以最佳的状态学习。教学中,当学生有精彩的表现时,教师要给予表扬和激励;当学生回答有错时,教师更应该给予鼓励,只要他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敢想、敢说,敢于质疑,积极思考,无所顾忌,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获得知识,体验情感,获得人格的发展。

三、开放性教学的策略

1. 灵活运用教材,重组教学内容。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是学习的载体。叶圣陶先生强调:语文教材只不过是例子,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这门工具,形成自己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构建开放式的课堂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灵活选用教材内容,根据教学所需,适当地对教材进行删减增补工作。

新课程标准下的汉语拼音教学,每一课都配有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情境图”,创设学习字母的情境,用以指导学生观察,同时配有相应的“语境歌”,帮助识记。在教学中,教师要有侧重,不能把过多的时间精力投入到教学生看图说话或背诵儿歌中,而要将声母、韵母和拼读练习作为教学重点。在指导学生看懂情境图的过程中相机学习语境歌,灵活运用生动形象的儿歌,切忌死记硬套。教师更应提倡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编语境歌,充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2. 营造开放的课堂教学环境,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1)创造开放的课堂教学空间。

在教学实践中,根据教学设计的需要,可以把教学地点安排在室外,也可以安排在室内。如果在室内教学,就可重组、创新座位排列。座位不能是统一的“秧田式”,可排成“蜂窝状”,还可围成圆、半圆;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座位、自由组合,等等。如在室外,可分组阅读,也可集体讨论。这些形式的变化,目的在于打破以往呆板、单一的教学形式,为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开展多向交流营造宽松的环境,为学生开展创造性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

(2)营造开放型的课堂气氛。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只有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下学习,才能思维敏捷、思路开阔。因此,在新教材教学中,要联系语文教育教材适时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到自我价值感、对集体的归属感和个人能力感。一方面,课堂上允许学生插嘴说话,自主站起来发表见解。另一方面,可以巧妙运用激励语言,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主体的成功体验,善于发现不平凡的、有价值的问题或见解,给予坦诚、真切的鼓励,发挥教学“促进者”的作用。

3. 建立开放型的师生关系。

“教育永远是心灵对心灵的教育”。现代开放教育观认为:开放式的师生关系是以民主平等为核心的双边互动关系。笔者听过北京特级教师武琼的一节课,课堂上,老师那一声声真诚的呼唤:“孩子们,真好!”“真好!孩子们!”代替了往常堂课中的“同学、大家、你们”。这不仅是形式上的变化,而且是一种以爱为核心的教育思想的体现。难怪,在武琼老师的课上,学生们如坐春风,如沐春雨,是那么幸福和满足,这是真诚的力量,爱的力量。“只有领悟平凡才懂得开放”,教师要从“传道、授业、解惑”的圣坛上走下来,到学生中去,以朋友代替师长,以商量代替命令,以宽容代替责难。教师要敞开心门,以心灵碰撞心灵,以感情赢得感情,以真诚感受真诚,让学生在被爱中学会爱别人,铅华尽洗,还给课堂一片明净。

开放性教学小学语文 篇9

关键词:多媒体,网络,空间

一、前言

新课改以来, 小学语文教学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小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效果都提高了很多。然而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来看, 传统的封闭性课堂授课模式依然大行其道, 这种模式下教师成为课堂的绝对主角, 学生被动的听。教师对课文进行常规化讲解, 学生只是纯理性地分析课文, 这样的课堂氛围中, 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师生互动性比较差, 学生缺乏表达自己想法和观点的机会, 思维发展被阻碍, 直接导致小学生对阅读失去兴趣, 阅读情趣, 这一现象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近年来, 开放性教学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模式开始走进小学语文课堂, 所谓开放性教学就是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积极引导和启发学生, 将社会生活和教育沟通起来, 让学生利用课堂内外的所有素材对教学内容进行体验和感知, 在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的过程中, 达到自我发现、自我研究、自我体验成功感, 这对于提高小学生的素质, 发展学生个性具有重要意义。

二、小学语文开放性阅读教学的开展

1. 教学空间的开放。

在知识经济时代, 社会生活丰富多彩, 单纯依靠课本的内容已经不能满足小学生对知识的渴望。而且相比于课外时间, 小学生上课时间比较少, 充沛的课余时间是小学生拓展第二课堂的有效资源。为此,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性的拓展课堂教学空间, 将课堂延伸到课外, 根据小学生的生活体验和认知特点, 打破课堂和校园的围墙, 向社会生活和大自然开放。教师通过安排一些阅读活动, 引导学生把课文与生活的观察实践结合起来。例如在学习《秋天》一课时, 教师可以带着小学生们出去赏秋, 去感悟秋天, 寻找秋天的印记, 欣赏秋天的景色。学生们可以坐在河边进行阅读和讨论, 在秋高气爽的大自然中去阅读, 很容易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与活跃的思维和感受。即便在室内授课, 教师也可以尽量利用室内空间, 打破座位限制, 让学生们围坐一圈, 也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自由组合等来完成对课文的阅读和体会。

2. 师生关系的开放。

传统的课堂内, 教师与学生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 教师是课堂的主角, 教师权威不容侵犯, 教师说的就是对的, 这种气氛下的课堂是沉闷和压抑的, 也是教学效果不佳的。在开放性阅读教学中, 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关系, 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和鼓励者, 教师允许学生在阅读课文中大胆提出问题, 学生可以打断教师的话, 自主站起来发表见解。学生提的问题即便十分可笑和幼稚, 教师也不能随意打断和指责, 要用一些鼓励性的话语给予学生自信心, 激发学生创新欲、表现欲。比如“你真棒, 再想一想。”、“我相信你能行!”“这个观点挺独特的、值得表扬”等等。在这种课堂氛围中, 学生在阅读中获得了快乐体验, 也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这对于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师授课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3. 网络时空的开放。

网络社会下, 网络已经走入千家万户, 对人们生活、工作以及学习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丰富的网站资源也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课余时间上网成为大多数小学生课余时间的娱乐项目, 很多小学生喜欢在网络空间阅读文章。但是网络信息良莠不齐、泥沙俱下, 为此教师要给予小学生以正确的引导, 教师可以给小学生推荐一些好的网站和电子文章, 同时让学生们根据阅读情感写出读后感, 把读书给自己带来的快乐和满足感与其他学生进行分享, 在这样主动性的学习中, 学生们在阅读中获得了快乐, 从而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 养成良好读书习惯, 使读书逐渐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同时, 学校也可以建立一些电子图书室, 可以让一些大一些的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去阅读,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 开放媒体资源。

小学语文课本大多是文字, 学生对课文阅读的理解也来自对文字的想象。小学生抽象思维处于启蒙阶段, 对事物的理解主要依赖直观感受, 为此, 教师在授课时要开放媒体资源, 多媒体具有集图、文、声、像于一体的优势, 在阅读教学中利用多媒体生动的画面、感染力的声音为学生营造一个真实的情境。在这样情境中, 阅读成为赏心悦目的享受和自我表现的舞台。例如在讲授《大海睡了》时, 教师可以给学生放一段视频, 视频中波涛汹涌的大海、飞溅的浪花、飞翔的海鸥、细软的沙子给学生一幅震撼的画面, 然后教师引领学生一起阅读课文。再比如《精彩的马戏》一文, 仅凭文字学生很难理解动物的表演怎样精彩, 运用多媒体把动物们的表演展现在学生眼前, 使他们如临其境, 并抓住他们入情入境的好时机, 引导学生自己讲解, 这样学生不仅能结合课本介绍动物的表演, 还恰如其分地想象了动物的内心世界。

总之, 开放性阅读教学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学习活力, 帮助学生发展想象和创新能力。作为语文教师应该认识到开放性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在教学工作中不断摸索和完善这种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开放性教学小学语文 篇10

1.以情趣教学为抓手,积极开展小学语文开放性课程活动。爱因斯坦强调指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缺乏责任意识和自控能力,他们对“情趣”二字有着强烈的依赖性心理。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认真挖掘并利用教材及其教学活动中的各类情趣元素,努力创设一种善教乐学的活泼氛围和良好情境,以此激发学习情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中赢得不容忽视且无可比拟的“情感智力”效应。本文以多媒体情趣教学为例。在教学《哪吒闹海》一文时,小学生对语言感悟不够深刻,教材插图又显得简单呆板,有鉴于此,如果借助于音像和谐、形象生动的多媒体课件(或电视剧或动画片),直观演示小哪吒活泼可样的样子,以及他那不畏强暴的气势、勇斗夜叉和大战龙子的矫健身姿等精彩画面,同时结合教师的画龙点睛之语,则能把一个除暴安良、神勇无比和造福百姓的热血孩童形象深深地植入小学生的内心深处。如此而为,既可紧紧吸引学生的眼球,又能对他们进行思想品质教育。这岂是传统教学模式所能相比的呢?

2.以生活链接为支撑,积极开展小学语文开放性课程活动。教材课文虽然都来源于社会生活,那些人和那些事却与学生实际时空有一定的差距。还有,由于应试因素及其惯性力量的影响,长期以来语文教学逐步远离生活实际,呈现出封闭型和悬浮化发展之势。这对语文课程教学和学生素质发展来说都属于“逆向行驶”。“语文课程教学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小学语文教学应加强与生活的链接融合,努力实现“教学生活化、生活化教学”,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学用结合与知行统一。比如《小露珠》,教师可激励小学生首先注意观察生活,实际体会小露珠是如何地“闪亮”“透明”“圆润”,在阳光下是如何地“光彩熠熠”,如何地“越来越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直观展示由“出现”到“越来越大”“越来越亮”,由“生机勃勃”到“渐渐”“飘去”的动态性过程;在此基础上以学习小组为单元,引导学生一边阅读文本,一边表演小露珠与“小青蛙”“小蟋蟀”“小蝴蝶”以及“向日葵”“喇叭花”之间的真情对话。如此而为,既可促进对课文内容的深化理解,又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素养。

3.以自主教学为平台,积极开展小学语文开放性课程活动。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努力以“导师”角色来实施“导学”行为,努力通过各类途径和方法,引领学生逐步走向“学习主人”的境界。以习作教学为例,如果以纯课程形式出现,就必然会难上加难。若是转换和拓展成自主化学习形式,则会在变相减轻习作难度的同时,把学生引向良性发展之路。一是借助动画片、童话、寓言、传说、成语故事和人物传记等,以听讲为主进行习作启蒙教学,积累素材;还可通过合作交流和改创角色表演等,增强活动体验,进行习作探究。二是积极开展看图写话的习作教学,有助于学生在直观形象中展开想象和联想,进而促进他们的“滔滔不绝”和一“写”千里。三是借助日记和周记等形式,逐步培养观察、思维、想象和表达等能力,在“材”源滚滚同时逐步培养小学生勤于动笔的良好习惯。四是通过自制手抄报等形式,有效“激励、唤醒、鼓舞”小学生尽兴地去开发、表现、描绘和创造,从而在熟能生巧中培养习作能力,收获厚积薄发之效。

4.以激励评价为活力,积极开展小学语文开放性课程活动。教学评价既是课程活动体系的有机组成,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更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良好平台。“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知识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本着“以生为本、个性促进、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积极开展激励性为主的评价活动,为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自主式发展和可持续性发展源源不断地注入活力。

综上所述,开放性课程活动营造了一种活泼宽泛、自主快乐的教学环境,让学生从“被动学习”中逐步地解放出来,不断地走向更远、走向更高、走向更深。这应当引发语文教师的高度重视和认真以待。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和主要任务,在于全面培养和发展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与素养。作为一种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开放性课程活动就是以知识教学为载体,采撷各类资源,丰富课程内容,优化过程结构,拓展学习视野,并通过全面开放、生动活泼的良好平台,把学生更好地吸引到丰富多彩的课程活动中来,让他们在善教乐学的环境中健康成长,从而为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性发展源源不断地注入活力。本文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从开放性策略的合理运用角度,试对此作出一些抛砖引玉之论。

开放性教学小学语文 篇11

一、重视素质,摈弃“以分取人”

传统的评价过于注重学生的成绩,评价方式单一,似乎考试就是评价,评价就是考试,导致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都是围绕考试而进行,教师把大量的精力花在研究试题规律上,学生则忙于题海之中,整天寻求答题技巧。单一的评价模式使学生的能力、智力、习惯等重要素质得不到应有的培养和提高。

开放的全面评价,不再只关心考试结果,而是对学生语文素养进行全面的评价。它可以运用考试手段对学生一定阶段的学习作一次检测,但这一检测的结果仅仅是评价系列中一项比例不大的内容,相对而言,它更重视 “三维”的综合,更重视考察学生的实际语文应用能力,更重视考察教师教学设计的改善。例如,有时我们会听到:“哦,坐下来好好想想,你的回答不对。”其实,用这样的评价来否定学生的积极思考,不仅不能促使学生再思考,还会伤害他们的自尊,降低他们的自信度,导致发言次数越来越少。重视积累,尊重学生的理解与体验的差异,倡导阅读的个性化也决定了量化和客观化的评价不能成为评价的主要手段。课堂上,教师可以用亲切的语调、鼓励的言辞、温和的表情、友善的微笑、宽容的态度来有效地调控课堂评价的过程,激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不断创新的欲望和需要。一个奖励的拥抱,一句真诚的鼓励——“你的回答很独特,让我们再来听听别人的回答!”作业本上一个灿烂的笑脸……都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因此,课堂上运用的描述性、激励性的语言可以全面地评价学生,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多元评价,拒绝“单一裁定”

开放的全面评价是对学生语文素养进行的全面评价。从多方面进行评价,通过语言的、阶段性的多种手段,以及学生、教师、家长等多方的评议可以让孩子看到自己的闪光点,感觉到自己的进步,激发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找到自己学习的榜样,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并唤起他们成功的渴望,激励他们健康发展。

例如,一位老师改换以往的作业评价方式,在每个学期举行一次家庭作业展览,其目的有两点:一是让家长了解自己孩子校内的作业情况,参与学生的作业评价;二是通过家庭作业展览,激发学生形成认真完成作业的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业展览前,布置孩子们每人制作一张精美的卡片,请爸爸或者妈妈在上面写上几句话。第二天,教师组织学生互相读读家长的评语,“真没想到,你的课堂作业做得这样棒,如果能把字写得大方点儿,爸爸、妈妈会更高兴。”“你的进步真大,这是你努力的结果,祝贺你!”……又如,一位教师在总结课堂学习时说:“今天一堂课,同学们通过自己读课文提出疑问,然后全班共同讨论,解决了问题。这种学习方法体现了学习中的团结协作精神。”这些评价比以往通过纸笔检测而得出的优良等级更有效,它能体现出教师对学生通过努力发现、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的肯定,更有利于学生保持对这种学习方式的兴趣。

其实,语文学科具有的广泛性以及难以量化的特点就已决定了语文教学评价的方法。只有采用这种多角度的多元评价方法,才能对语文教学正确、全面地做出评价,才能真正有效地促进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并大面积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重视发展,淡化“终结性评价”

语文课程和语文素养的立足点应是“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发展观”是语文教育的理念,也是精髓所在。改变以往“一考定终身”的教学评价,将注意力转移至对教师与学生发展过程的关注与重视,淡化终结性评价,无论于教于学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以一节阅读课为例。初读课文的朗读,重在评价正确度和流利度,促进学生读准读熟;感悟课文的朗读,重在评价情感度,促进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读出文章的思想感情;学完课文的朗读,重在评价诵记度,促进学生熟读成诵,丰富语言的积累。教学《泉城》第二课时,我让学生自由选择喜爱的自然段上讲台比赛朗读。第一个举手的是位平时不爱讲话的小个子男生。他捧着书大步走上讲台,可他的脸因害怕自己读不好红了。此时,我表扬、鼓励了他:“第一个举手上台已经不容易了,你的胆子真大!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读好!”第一遍的朗读,生动精彩,可惜读错了一个句子。但台下同学仍然报以热烈的掌声,这说明他真的进步了。有了同学们的支持,他竟然要求再读一遍。试想,如果这时真让他上了位,或许留在他心里的不光是遗憾,还有对课文朗读的惧怕与生疏。有了这样的尝试,他的朗读兴趣越来越浓,朗读水平也越来越高。不但是他,就连其他同学的朗读兴趣也被调动起来。开放性的评价让语文课堂多了“人文”的光彩,也让付出努力的学生在得到合适的评价后恢复了学习的信心。

如今,新课改提倡采用成长记录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评价,这也是面向未来重在发展的一种评价方式。由学生自己、教师、家长及同学收集并做出相关资料来评价学生的发展状况,也可以极大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使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收到评价的最佳效果。

开放性教学小学语文 篇12

一、新课标小学语文教育理念的开放化

教学的方向取决于教学理念, 而教学理念又是教育工作者进行教学的思想指南, 由此可见, 语文教学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理念的坚持和选择。传统的语文教学以应对考试为主要着眼点, 课本重难点的划分也是以考试内容为参照蓝本, 这样以考试为一切利益出发点的理念设定不利于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坚持开放的教学理念, 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除了进行基础的教材教学外, 还要引导学生学习教材中的品德、礼仪等内在的要求, 引导学生加强对小学语文的应用能力。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注重字词的学习, 主张学生一切以考试为目的, 这严重背离了新课改的要求, 所以, 我们应从根本上转变思路, 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小学语文教学应该让学生从小树立正确价值观, 带领学生品味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文化精髓, 只有实现教学理念的开放化, 才能达到这一目标。语文教学是生活与知识的融合, 只有学生在语言知识的传播过程中领会教学理念, 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才能说我们的教学符合新课改的要求。

二、新课标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开放化

(一) 课外知识丰富多彩

语文教学内容的开放化取决于丰富多彩的生活场景, 单纯进行课本的教学和讲解, 远不能达到开放化的程度。教材所涵盖的知识面是相对有限的, 教师在讲解课文之前应该广泛搜集相关的课外知识, 将课外知识与教材内容完美的结合在一起,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同时使学生对课文的领会更加透彻, 除此之外, 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自己整理相关课外知识。比如, 学生在下一课要学习一个新的成语, 教师就可以在前一天要求学生自己查资料, 在理解成语意思的基础上弄清成语的出处以及来源, 这样, 学生不仅完成了课程教学的目的, 还在无形中增强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同时还免除了学生抄写和死记硬背的额外负担, 使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日趋开放化。

(二) 学习方法多样化

学生是教学活动得以正常开展的前提, 教学方式多样满足了各类学生的不同需求, 使不同个性和接受能力存在差异的同学都可以不同程度的从新事物中学到对自己有益的东西。中国的教育一般采取大班教学的模式, 通常一个班上都会有30—40个学生, 更有甚者学生接近百个, 但是教学的老师只有一个。换句话说就是一个老师的教学方法要普遍运用在所有学生身上, 这样的教学模式缺乏灵活性, 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性思维培养。由此可见, 实现教学的开放化、创新学习方法刻不容缓。比如我们在进行作业布置时, 应该给学生足够的选择空间, 让学生在多样的学习方法中达到一致的教学目的,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所以, 开放性的学习方式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满足了不同阶层的学生学习要求。

三、新课标小学语文教学环境的开放化

(一) 灵活调整学生的座位

小学生不同于高年级的学生, 他们更加注重课堂的新鲜感, 灵活多变、生动有趣、富于趣味的东西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由此, 实现语文教学环境的开放性也是开放语文教学的一条必经之路。小学生的座位可以定期进行调整, 在进行课外活动或者公开课讲演时, 教师可以改变原有的座位安排, 改变教师座位的空间构造, 这样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所以, 我们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也可以引入这种模式, 根据不同的授课需求, 灵活的选择授课地点, 例如学校草坪或郊外, 这样一种空间的开放性将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利于加深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 使得语文学习的氛围轻松愉悦。

(二) 营造良好的师生氛围

实现教与学的开放化。教育的主体即学生与老师, 师生关系的和谐程度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好坏, 语文教育的关键是处理好师生间的关系。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地位, 教师与学生缺乏良性的沟通交流。教学改革的实现程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教学的感受。教师要努力为学生营造一种融洽的学习氛围, 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注, 耐心细致地对待学生提出的问题, 鼓励和帮助学习成绩不好、基础较差的同学, 时刻保持自己与学生间的平等关系,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鼓励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观点和意见, 主动征求学生的看法, 学生积极参与问题的提出和解决, 有利于实现教育形式的优化和创新, 有利于形成良性的教学互动, 从而实现教学的开放化。

四、总结

小学语文教学要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不断着手探索开放性教学的模式,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将细节落实到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 实现小学生的综合发展。由此可见, 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 阅读做到因人而异, 拓宽每一个个体的知识面; (二) 给予学生支持和鼓励, 推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让每一个学生学有所长, 激发学生的进取意识; (三)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加强学生间的沟通合作; (四) 引导学生认识语文教学的精髓和实质, 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 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热情。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处于不断发展的状况, 传统模式已经与时代需求严重脱轨。小学语文教学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必须不断更新教学理念, 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本文就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 旨在阐明小学语文教学的开放性特征。

上一篇:教育观下一篇:黄金现货市场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