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性识字教学

2024-10-23

开放性识字教学(精选5篇)

开放性识字教学 篇1

一、扮演角色, 诱导识字

做小导游, 介绍动物。为了让学生认识有关动物的汉字, 同时进行语言训练, 我让学生来做小导游, 带着全班同学去认识园中的动物。在学生介绍时,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用上“动物园里有……, 有……, 有……, 还有……”的句式, 让学生规范地、有序地进行介绍。在学生介绍时, 教师相机出示课文中的词语, 学生边听导游介绍, 边看图画, 同时认读词语。这样, 学生学得兴趣盎然, 很快记住了词语的读音。做动物管理员, 给动物挂牌。在学生已基本掌握词语读音的基础上, 我又设计了给动物挂牌的活动, 让学生巩固词语。“动物园里这么多动物, 谁愿做动物管理员给动物挂牌, 让所有游客都来认识它们?”我的话使学生情绪高涨, 纷纷上台选择动物的名字贴在相应图片的前面, 并大声领读。在学生的自主活动中, 巩固了字词, 理解了词意。学生精神焕发, 书声琅琅。

二、拓展思维, 趣中识字

在教学中, 教师应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 进行自主性识字和创造性识字,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则显示了创造的力量, 推动着进步。在识字教学中, 教师要根据学生思维的特点, 引导学生想象, 帮助他们把抽象的符号具体形象化, 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简笔画简洁、生动且内涵丰富, 给人以极大的想象空间。低年级儿童对图画的兴趣浓于文字, 在生字字形教学中, 教师要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 给生字配上“身体动画”“思维动画”“声音动画”。如教学“拿、踢、举、拔、扫、洗、穿”时, 让学生运用想象, 给生字配上身体动画, 让字形在脑海里如动画般流出来, 让一个个静止的生字都活起来, 初步培养他们的识字能力。给字配“画”把图画与文字巧妙联系起来, 丰富了学生的想象, 使学生生动地识字, 有效地提高了学习效率。如在教“晴”这一个生字时, 我就根据字形与字意的密切联系, 在黑板上把这个字生动地画了出来:日代表太阳, 在明媚阳光的照耀下大地上长出了青青的小草, 在这样晴朗的日子里我们要做些什么呢。学生的想象力就是如此丰富, 我把他们的话转变成了生动的图画, 收到了很好的认字效果。

三、认写分开, 多认少写

小学生由于受年龄特点和知识经验等因素的影响, 往往不能保持高涨的写字兴趣, 更不能自觉坚持练字, 难免存在先热后冷、虎头蛇尾的现象。而且, 考虑到低年级学生识字量的增加, 及他们手部的小肌肉群还比较稚嫩, 加上刚开始写字, 尚未形成熟练技巧, 写字缓慢吃力, 所以识字教学的目标主要定位在认读上, 部分生字则要求正确抄写, 达到“四会”, 其余生字在以后大量读写中逐步达到“四会”要求。因此在新生适应了学校生活之后, 我开始指导他们认识偏旁, 从简单到复杂, 从常见到难见, 一个月的时间学生已能记下200左右的部首了。在学生写字时, 还要不厌其烦地、有针对性地提醒他们注意坐姿, 要求他们牢记“三个一”、“八个字”, 即“眼睛离书一尺远, 手离笔尖一寸高, 书离桌子一拳头”;“头正、身直、臂开、足安”。另外, 对于学生握笔姿势对不对, 写字纸有没有铺平, 对字的结构、落笔有没有进行推敲等问题都应及时提醒, 并给予适当的指导。有句俗话说“字如其人”, 书写充分展现着书写者的个性特点, 甚至代表着个人形象, 为让学生体会到汉字的这一独特魅力。我在写字课上开展“识字辨人”的小活动, 同时又给学生讲书法史上的典故, 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养成学生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 真正做到把“规规矩矩写字”与“堂堂正正做人”结合起来。

四、走进生活, 广泛识字

教师还可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课本以外的教育资源进行识字, 突破封闭的课堂和单一的课本, 走进生活, 走入社会, 使学生在母语这个得天独厚的条件下识字。识字并不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才能完成的过程, 校园之外是孩子与家长的天地, 我尽可能地发动广大家长积极参与, 在家长会上让学生展示他们的成果, 充分调动家长的力量, 把识字阅读发展到每个家庭, 使孩子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养成好学、勤读的好习惯, 鼓励学生去认身边的字, 生活中的字, 如各种商标、牌匾、广告牌、报纸。从生活实际出发, 从儿童的兴趣出发, 开展实践活动。每次活动有一个主题。引导学生围绕这个主题自己动手、动脑去收集资料, 并交流收获, 交流之后, 还可采取模拟、创设情境的办法让儿童识字。如举办“娃娃超市”“动物运动会”“花的世界”“秋天的田野”“我当小导游”“逛家电商场”“识字擂台赛”等等识字活动。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说过, “活动和交往是发展的源泉”, 活动是儿童生活的一部分, 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注意和社会生活相沟通, 使儿童尽快从“我”的世界跨入更广阔的周围环境, 以吸收各种信息, 扩展想象和思维的空间。因此, 当学生掌握了识字方法, 乐于识字、善于识字后, 教师就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在生活中积极主动地去识字, 变识字为快乐。

识字的方法和途径还有很多, 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 就能和孩子们共同享受识字带来的快乐, 还能较好地整合语文知识和能力, 较好地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只要持之以恒, 就一定有利于学生一生的学习和发展。

(责任编辑:陈岑)

2013.4 93

摘要:“综合性学习”这一概念的提出, 以及将之摆在重要的位置上, 是《新课程标准》超越历次《语文教学大纲》的最显著之处。识字、认字是一年级新生学习的主要内容。苏教版教材识字部分形式多样、图文并茂。恬静、雅秀、清纯、和谐的插图艺术风格如丝竹般清新流畅, 更为一年级儿童所喜爱, 展示了一个纯洁率真的儿童心灵世界。我在实施“语文综合性学习”时, 立足于孩子生活实际, 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努力开放识字教学, 开拓多种途径, 引导学生自主识字、趣味识字, 把识字变成学生主动学习、主体创造的一种过程。为了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练的乐趣, 美的享受, 知的满足, 理的教育”, 在教学中我经常优化活动情境, 让学生快乐识字。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拓展识字,途径

开放性识字教学 篇2

(2010-11-26 20:35:18)转载

‚小学低年级开放式识字教学的研究‛课题方案



一、研究背景。

21世纪,人类进入了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社会信息日新月异。面对新的时代,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选择。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成为有知识的人,会思考的人,最重要的是要使学生成为会学习、会探索的创造型人才。而学会学习的基础和核心就是阅读能力,只有学会阅读,才会吸收,有了吸收,才会有创造。而要使学生能够尽早阅读,就必须首先解决识字问题。‚人生聪明识字始‛,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起点,是语文启蒙教育的开端。所以有识之士提出,小学生识字越早越好,越多越好,越快越好。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充分扩大学生的识字量,教师除了帮助学生掌握教科书上要求的音、形、义都会的生字外,还要巧妙引导学生利用课外学习资源,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意识和习惯,让学生认识更多的字。还要让学生喜欢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如何利用教材的优势,尽可能挖掘孩子的最大潜能,让识字变得轻松、愉悦,从而为阅读奠定良好的基础,是每一位教师所面临的新课题。

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

1、课程标准:《语文课程标准》对各学段提出了明确的识字要求,明晰地体现出向独立识字发展的方向。指出:‚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

2、美国著名的确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只重视课堂学习,忽视了社会实践是片面的,使学生身上的许多重要潜能得不到确认和开发,成他们当中相当的人虽然学习成绩很好,走上社会后却不能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教育弊端。开放式识字教学以该理论为指导,旨在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中识字。

三、课题的界定。

开放式识字教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强烈的现代意识,是一种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和创造思维的教学模式,它包括空间上的灵活性,学生对活动的选择性,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和积极活跃的。1.从识字的空间、内容上开放。主要是在生活环境中识字,不光在校内指导学生识字,还想方设法鼓励学生到校外(家庭、社会)去识字。除了教材上的字会认,生活中经常看到的事物也是指导学生识字的良好途径。

 2.识字量开放。《课标》提出的量是针对普通的学生,对于那些记忆力好、吸收能力强的学生,我们鼓励他们在家长、老师的引导下加大识字量。

 3.识字的学习方法开放。过去学生识字是被动为主,现在老师的带领下做游戏、搞活动,倡导自主识字,师生互动学习,家长协助学习。符合当代儿童的思维和兴趣发展,正在受到社会的极大关注。

四、研究的目标:



1、遵循儿童认知规律,激发识字兴趣,开发学生识字潜能,扩大识字量。

2、优化识字教学的各个环节,优化各种识字教学方法,构建科学高速高效的识字教学体系,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识字教学方法。



3、培养学生识字的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全面提高素养,巩固识字效果。



五、研究措施。

(一)、激发识字兴趣。

兴趣是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也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于识字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应该通过各种方法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

1、要创设识字情境,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使学生乐学、会学,以提高识字效率。

教师要在教学中创设一种宽松、愉快的环境,使学生心情愉快,乐于思考,敢于探索。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易受情感因素的影响,教师要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巧妙地创设各种有利于学生识字的情境,以调动学生识字的兴趣。 在长期的实验教学中,针对汉字中合体字尤其是形声字多的特点,可以引导学生或者说我们和学生共同创造了多种多样的识字方法,即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猜谜语、拆一拆等等。每次在课堂上当我提出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时,他们就会兴奋不已,各抒己见。如:提手旁加‚立‛就是‚拉‛用手拉;‚松‛减去木字旁就是‚公‛;‚服‛的月字旁换成提手旁就是‚报‛;谜语:人在云上走,谜底是‚会‛字;‚最‛能拆成‚曰‛‚耳‛‚又‛。在识字教学实践中,从教学需要出发,依据识字内容创设一些具体场景和氛围,激发和吸引学生主动识字。让学生先感知体验,理解运用。在课堂中,教师要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如挂图、投影、多媒体、表演、绘画、音乐帮助学生识字。比如,在学习‚狮‛字时可以结合情境图,让学生说说生活中见到的狮子的样子,并表演一下小狮子练功时的神态动作,再学学它的滑稽幽默的动作等。这样,抽象的‚狮‛字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好奇心,以及学生的表现欲很好地结合起来,再让孩子们说说自己见到的狮子当时在干什么,不但巩固了字形,同时也丰富了孩子们的词汇,对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也是一大促进。这样学生在兴趣盎然的生活情境中识字,就不感到单调,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识字效果。

低年级的孩子天真活泼,合群,爱交朋友。根据这一特点,教学时,可以将生字形象地称为‚娃娃‛或‚小客人‛,让学生有一种亲切感。识字的过程也随之变成了交朋友或是招呼小客人的过程。亲切自然的称呼自然唤起了学生的注意力,学习的兴趣也随之调动。

2、变换形式——‚玩‛中学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儿童的有意注意时间短,无意注意占优势。根据这一特征,要想在整个活动中保持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就不能只以单一形式进行,不然就会把刚刚点燃的兴趣火花给熄灭。引导学生变换形式,不断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措施。游戏是孩子乐意为之的活动。在课堂中,教师要找准游戏与教学内容的结合开展游戏,使学生真正‚动‛起来,做到在玩中学习,玩中思考,玩中创新。

3、多表扬鼓励

低年级学生思想单纯,爱听好话,只要教师一表扬,便劲头十足,往往会有出色的表现。特级教师高林生曾在一次讲座中说过:‚要学会‘哄’孩子‛,‚要准备一百顶高帽给学生戴,要真心实意地给他们戴‛。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以表扬为主。

(二)、教给识字方法

在学完汉语拼音后鼓励学生尝试读一些有趣的拼音读物,激发学生识字兴趣。那么该如何指导学生正确识记字词呢?教师就要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

1、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生字。

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主要任务就是识字,所以课堂是学生最主要的识字途径,要充分利用课堂40分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生字。

课前我们认真地进行备课,仔细研究每一节课学生要认识的生字的特点,探究适合学生掌握的识字方法。如:《口耳目》一课中安排了一组象形字,在教学中可以运用生动的识字课件,引导学生在观察中感知汉字的演变规律,形象而逼真的图→简洁而形似的象形字→端正而神似的楷书字,清楚而鲜明的呈现方式,是学生豁然开朗,并且很快记住了本课生字,同时学生也掌握了这种利用事物的形来记住,相对应的象形字的识字方法,在这之后学生能够发挥想象力,形象的记住了诸如‚伞‛‚鼠‛‚足‛‚身‛等字。

2、在课外阅读中,认识积累生字。

所谓在课外阅读中识字,就是让学生在读课外书时,注意圈画,积累不认识的字,并通过请教别人、查字典等办法识记不认识的字。

3、在生活实践中,激发学生对识字的兴趣。

学生识字的载体不仅仅是教材,周围的一切或者说生活中凡是有文字的地方都是学生自主识字的源泉,生活就是学生课外识字的源泉活水。

(1)利用‚用具‛识字

‚用具‛识字,包括让学生利用自己的玩具识字,文具识字,生活用品识字。如:在学习了《在家里》一课后,可以让学生回家在自己的玩具上,在家具上,在电器上,在生活用品上都相应贴上名称标签,每当学生用到或是看到它们时就顺便读一读,认一认,然后再把这些标签带到学校与小伙伴交流。

(2)利用‚名片‛识字

一年级新生在入校两周左右,都能互相叫出对方的姓名,但却无法准确辨认写在作业本上的名字,主要是由于他们不认识姓名中的生字。于是,班内开展了‚互送自制名片‛的活动,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漂亮,精美的名片,上面写上姓名、地址,然后送给其他的小伙伴,同时细心积攒别人的名片,并会认上面的姓名。结果,孩子们很喜欢这项活动,从中认识了许多姓氏。

(3)利用‚食品包装‛识字

小学生对儿童食品情有独钟,为迎合这一心理特点,商家在食品包装上大做文章,充分刺激了小学生的感官,香甜可口的食品学生爱吃,五彩缤纷的包装学生爱看,为何不很好的利用它来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呢?可以引导学生收集食品包装并把上面写有生字的商标剪下来贴在本子上,并拿出一些时间,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自己所积累和认识的饿各种形形色色的商标,以此来扩展识字的途径。(4)利用‚电视、广告、门牌和报纸‛识字

平时多鼓励学生把在电视、广告、门牌中认识的字写下来,以便学生反复识记和积累,这样学生不但记住了许多生字,而且丝毫不增加学生的负担。

可见,在生活实践中学生也可以认识更丰富的生字,而且由于有一定的生活基础,学生认起字来既容易又充满乐趣。

正是因为学生在课堂上、书籍中、生活里认识了许许多多的生字,使他们逐渐的不甘心于只对单个生字的积累,在实验的后期可以试着鼓励学生去收集好词好句,并初步的进行简单的写作练习,如看图写话、自编故事、周记等,学生能够较正确的使用自己认识的生字,运用平时积累的词句,同时与工具书的查找相配合来表达心中想说的话,完全改变了以往一年级的学生在写作中无话可说,口语连篇,大部分不会写的字以拼音代替,而是几乎完全脱离拼音的帮助,并能运用少量的书面语言,我想这就是学生大量识字的结果。

(三)、建立大语文观,家校联手,拓宽识字渠道。

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教参的精神,我们把识字教学从课堂扩展到课外,精心设计了和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各种识字活动。

1.利用学校的文化氛围,使识字教学走出课堂。学校是一个文化氛围极浓的场所,处处都会展现出汉字的无穷魅力。首先我们让学生熟悉自己的教室,认识门牌中的‚班、级‛,然后观察教室内的板报主题,从醒目的大标题开始认起,由优秀学生领读、带学;再让学生走出教室,认识学校内各种功能用房的门牌,如:舞蹈训练房、微机室、合唱团、餐厅、厕所等;最后观察校内的宣传标语,如:学风‚文明勤奋、自立创新‛、警句‚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等。因为学生对这些较熟悉,甚至有一部分已经认识了,所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认读下来。

2.调动家长积极性,使识字教学走进家庭。新课程非常重视教师、家长、学生三者合而为一的巨大作用。我们是镇小,学生家长的文化层次相对来说比较高,他们对孩子的成长也格外关注,所以我们可以利用家长会、家校练习册、家长开放日等各种形式,调动起家长的积极性,帮助学生进行家庭识字。先让家长把家里的各种常用的物品名称制成卡片,分别贴到实物上,然后让学生每天到家对照实物,读卡片,这样字与物相结合,学生容易记忆。然后再认识父母的姓名、单位等,最后扩展到认识亲戚朋友的姓名、称呼、家庭住址、单位等。3.利用母语环境,使识字教学走向社会。学习了拼音后,我们可以布置学生观察从学校到自己家要经过哪些单位,看见哪些广告、标牌,运用学到的‚看拼音识字‛、‚看图识字‛和‚问—听—读‛等方法,认识生字,回家后自己说一说,并让家长写下来。这些活动,使师生深深的体会到:语文学习的资源和实践的机会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从而逐步建立大语文的学习观,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六、成果展示

1、验收学生识字成果。

组织学生把实验过程中,用各种形式认识、积累的生字整理,归类。包括:教材中的识字,课外书中的识字,用具标签,名片站台,商标剪贴,识字剪报等等。

2、撰写实验报告。

(四)、建立识字档案,不断积累、总结、提高。儿童识记后,遗忘也随之开始。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因此,及时复习巩固认识的字,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计划把语文课前的五分钟定为识字交流时间,学生先自己读一读昨天认识的生字,同桌再互相检查,最后小组长检查或教师抽查。识字的最终目的是阅读,为了复习生字并让学生及早进行阅读。

六、课题研究的时间

本课题自2010年10月——2011年10月为期一年 

七、课题研究的步骤 本课题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0年10月——2011年1月)

(1)、明确本实验的目的意义、内容、要求、方法及操作步骤,制定实验方法。

(2)、初步建立实验体系。

第二阶段:研究实验阶段(2011年2月—5月)修订完善实验方案。

按实施原则、方法及实验对象进行实验。

第三阶段:总结评估阶段(2011年6月——10月)① 整理所有的实验研究成果。②撰写课题实验研究的终结性报告。

开放课堂 自主识字 篇3

[关键词]开放;自主;体验;识字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要鼓励学生多识字、会识字”。为帮助儿童更好地识字,笔者认为必须开放课堂,引导学生自主识字。以下是本人的几点浅见,期待获得更多的启示。

一、自主学习探索,培养识字能力

(一)发现探索,自主识字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小学生精神世界中尤为重要。”《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应该使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因此,我们应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总结识字方法和识字规律,以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如教学“清”、“晴”、“睛”、“请”四字时,我先让学生回想以前是怎样识字的,让学生自由说,再引导学生进行学法小结,然后放开手脚,鼓励学生运用已掌握的学法自学生字。在学生充分自学的基础上,我提问:“你们是怎么学习这些生字的?又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的?你们觉得哪些生字容易写错,需要提醒大家注意?”出乎意料的是,学生们竟然说得有模有样:“清”表示水的清澈透明,所以是“ 氵”旁;“晴”是雨过天晴,太阳出来了,所以是“日”字旁;“睛”是眼睛,所以是“目”字旁;“请”是请求,请求与说话有关,所以是“讠”字旁。学生经过自己的发现、研究、探索和实践,在分析归纳中不但识了字,而且从根本上区分了这些形近字。

(二)加强合作,共同识字

在自主识字的过程中,部分学生无法独立完成识字任务,而教师又不能一一顾及,同桌合作、小组交流就成了最好的解决方式。如:在学习生字“于”时,有的学生用部件组合法“二加竖钩”;有的学生用熟字去掉部首法,把“宇”字去掉“ 宀”;还有的学生采取比较的方法,用“天”字跟“于”字、“丁”字跟“于”字进行比较,区别异同等等。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不同的识字方法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学生在互帮互学的过程中,不仅能帮助别人识字,自己的识字能力也得到提高,实现了资源共享、共同进步。

(三)开展游戏,快乐识字

教育学家卡罗琳说:“孩子们的工作就是游戏,应在游戏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激活他们的思维。”因此,我们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开展各种游戏活动,引领学生主动、轻松、愉快地识字。

1.“开火车”。这种游戏分小组进行。随着孩子们发出“呜——喀嚓、喀嚓”的声音,教师出示一组生字,让学生按顺序拼读音节,分析字形,哪个学生读音错了或字形分析不正确,这“火车”必须停下来修理(评价纠正),然后再继续往下开。在愉悦的氛围中,学生们识记住了生字。

2.“找朋友”。教师出示生字卡片,然后要求学生把一些字形结构相同的字排列在一起,或教师把一组生字中的每个字拆成两个部件,让学生找朋友配对子,以此记住字形结构。如把“木”和“寸”合成“村”,把“目”和“丁”合成“盯”,把“女”和“也”合成“她”,把“亻”和“也”合成“他”等等。

3.猜字谜。猜字谜,童趣浓,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心理。根据字的形、义特点,引导学生猜字谜以帮助记忆。谜面可以教师提供,也可以学生提供。如:“三个人同日去看花——春”,“一口咬掉牛尾巴——告”等等。谜语猜出来了,字也就会写了。

4.“帖树皮”。出示一幅画着大树的画,树干上写着生字的拼音,请学生把写有生字的小卡片贴上去,不准贴错。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引导他们正确认字。

5.顺口溜。顺口溜识字法是根据汉字的结构,先分析部件或笔画的特点,然后编成顺口溜来帮助学生记忆字形的一种识字方法。实践证明,这种方法能满足儿童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和识记汉字的浓厚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要会编顺口溜,还要要求学生会编顺口溜。如学“美”和“琴”两个字,我编了“美”字的顺口溜:“羊字没尾巴,大字在底下。”然后让学生模仿编“琴”字的顺口溜,他们编出的是:“二王今天去弹琴,‘琴’的下面是个‘今’。”这样,书写时学生就不会把“今”写成“令”了,正确率可以达到百分之百。

二、拓宽识字途径,扩大识字量

(一)在课外阅读中识字

识字教学资源除课内教材外,还有广泛丰富的课外阅读资源。我们要根据儿童特点,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让他们多读童话书、故事书、连环画、儿歌等,寓识字于阅读之中。学生借助阅读材料中的注音或自己查字典,可以认识更多的生字,提高识字效率。

(二)在校园环境中识字

校园环境为学生识字提供了优良的学习材料,整个校园就是一个充满活力的识字乐园:教师、学生的姓名,学校班级功能室的名称,宣传标语,校风、校训、班训,画廊,板报,课程表,光荣榜等等,这些无一不是很好的课程资源。而且低年级学生,对学校里的一切充满了新鲜感和好奇心,我们可以抓住他们的新鲜感和好奇心及时引导他们认识与自己学习生活密切的汉字。如:在每个学生的桌面上贴上他们的名字,组织学生进行认名字比赛。学生们兴致勃勃,短短的两周时间例,大部分学生都轻轻松松地记住了一百多个汉字。这些识字活动使学生感受到汉字像朋友一样无处不在,激发了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应该做有心人,精心打造、更新校园文化环境,为学生学习成长服务。

(三)在现实生活中识字

生活是学习的源泉。我们还须引导学生把现实生活中丰富的识字资源纳入认识视野,让学生去观察、去发现,充分感受汉字的魅力和价值。如,我让学生春节时抄门联,上街时看广告牌,进商店时读商品说明书,看电视时认屏幕上打出的字幕等。同时要求学生利用字典等工具书自己认读,体会生字,也可以请教他人,然后把认识的生字记下来。生活处处皆学问,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留心观察生活,随时随处识字的良好习惯。

三、引导自主评价,确保可持续发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在自主识字活动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从读音、写字、说义和识字量等方面进行自主评价,发挥自主评价的导向、激励、反馈、总结等功效,使识字活动得到可持续发展。

(一)自我评价,不断提高

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即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因此,我们要充分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自我评价、自我反思,从而培养他们的独立性、自主性和自我发展能力。评价时可以要求学生既要写概括性的等级评价,又要写描述性的评语(即“自己的话”)。学生通过“自己的话”来充分表达对识字的认识、反思和感悟,有利于在自评中自我发现问题、自我探究、自我提高。

(二)互相评价,取长补短

人本主义教学思想认为,互动是提高实效性的主要途径之一。学生间的互相评价不仅是学习和交流的过程,而且可以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真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同样,我们也要求学生间互相给予等级评价和描述性评语(即“同学的话”),让学生在互评中取长补短,合作相长。

四、提供展示平台,体验成功愉悦

(一)开设“识字栏”

我们让学生把每天新认识的字在“识字栏”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呈现出来,如图文结合的方式、剪报的方式、音形结合的方式等等,让学生共同分享识字的成果。

(二)开展“识字”专题活动

我们利用活动课开展“水果乐园”、“玩具王国”、“蔬菜园地”、“动物世界”、“植物观园”和“影视节目”等识字专题,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交流识字成果,探索识字规律。

(三)自制“识字袋”

我们让学生建立“识字袋”档案,用自己喜欢的名字命名。具体的做法是:让学生把自己在课外书上、电视上、广告上、商标上、门联上认识的字写在卡片上,次日上学由教师检查,学生读对一个字奖一颗五角星,然后让学生把卡片和五角星放进“识字袋”。建立的“识字袋”将作为定期“识字大王”评比的依据。这种做法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和识字欲望,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

(四)办“识字小报”

这是识用结合的一种有效途径。学生用小报的形式表达心里话,呈现识字成果,充分地展示了自己的进步。这既是一种交流,更是一种激励。

(责任编辑 赵永玲)

创建灵动而开放的识字课堂 篇4

一、分出层面, 灵活处理

具体到一篇课文, 文中出现的生字多少不等, 难易不同, 这些生字分别应该怎么处理, 是很有学问的。我们团队要求每一位教师揣着一颗童心, 用敏锐的慧眼将课文中的生字准确地分成三个层面。针对不同层面的汉字, 灵活地选用不同的识字方法。

第一个层面:把“生字”当“熟字”教。我们常常遇到这种情况, 课文中总有一些生字, 它们和学生的生活有着具体而亲密的联系, 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使得生字本身已经成为“熟字”。如,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雨点儿》中的“彩”字, 因为执教老师的名字就叫“何风彩”, 学生们对老师的名字太熟悉了。幼儿园和美术课上学生们对色彩的认识也使得对字义理解不再是问题。所以, 生字“彩”相对于本课其他字来说, 虽然笔画并不少, 但识字环节教师就让学生读了读字卡, 让学生开心地齐喊一遍老师的名字就过了, 这样的识字教学有趣好玩, 汉字“彩”的学习就成了小学生童年的快乐记忆。

又如,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课文《胖乎乎的小手》一文有“胖”这个生字, 在我们河南濮阳这座小城有好多家“胖民烩面”连锁店, 该连锁店是广大市民就餐的好去处, 班里的学生几乎没有不知道“胖民烩面”的, 再加上现代的妈妈们总是嫌自己“胖”, 全民减肥运动也使得“胖”这个字已经在本班学生的知识结构里成熟存在了, 我们就不再花费时间进行繁琐处理, 这样就会节省很多教学时间去突破真正的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轻松高效地完成识字任务。这样的识字经历, 使得一个个汉字不再是僵硬的符号, 学生们会觉得汉字就在他们的生活里, 汉字就是他们生活的乐趣, 童年的记忆。

第二个层面:结合语境, 灵活识记。有的生字在课文句子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是文章的巧妙用词所在, 教师就结合语境进行识字。如, 《雷雨》一课, 课文描写雷雨前情景的第二自然段中有这样一个句子:“忽然一阵大风, 吹得树枝乱摆。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 逃走了。”“垂”字在句子中的使用, 使得雷雨前的情景描写得生动而传神。让学生朗读这句话时, 教师适时拿起生字卡“垂”, 让学生想象蜘蛛从网上垂下来的情景, 并结合学生的发言情况进行动作演示, 让学生理解“垂下来”和“掉下来”的区别。这样, 在理解词句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融合进对生字“垂”的识记。

第三个层面:多种方法, 重点突破。目前, 小学识字教学领域教学方法多样, 如, 韵语识字、注音识字、字族文识字、字理识字, 等等。我们认为每一种识字方法都有它的优势, 也都有它的局限性。我们习惯于将不同的方法灵活使用, 且进行巧妙整合, 使得识字的难点得到突破, 学生的识字能力得到培养。

如,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识字4》是一首活泼有趣的儿歌, 课后的生字不少和昆虫有关, 如“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等。教学本课生字, 我们专门把所有带虫字旁的生字集结在一起, 让学生观察这部分生字的特点, 从而发现这些字都是和昆虫有关, 是形声字。其中生字“蜻”和学生日常使用率高的“青”“清”“晴”“睛”“请”“情”等属于“近亲”, 所以, 我们又让学生观察它们的字形和字义特点, 发现汉字的规律, 学生积极观察动脑, 踊跃地说出了自己的发现:

生1:水是清的, 左边有三点水。

生2:“日”就是太阳, 有了太阳, 天气就晴。

生3: 请人做事 要说“请”, 所以用言字旁。

……

在此基础上, 我们出示儿歌:

草青青, 水清清。

太阳出来天气晴,

请人做事要说请。

人人心里有感情。

我们利用汉字形义统一的特点, 指导学生对字理进行探究, 帮助学生发现汉字的规律, 同时培养了学生归纳和演绎的思维能力。另外, 我们还将字理识字和韵语识字巧妙结合, 使得汉字学习内容更丰富, 形式更活泼。

二、持续不断, “日积月累”

有人说: 任何语言文字的学习都是靠习惯和经验, 是时间堆出来的, 对此, 我们深表赞同。其实, 汉字的学习就是需要习惯和经验的积累, 特别是需要持续的、一定时间的“日积月累”。识字就像结识朋友, 有的人见上一面, 过后可能见了面还会想不起来。同样, 学生学过的汉字会遗忘, 有些汉字过后再见到会模模糊糊地似曾相识, 但却不能准确地读出, 这是学生学习汉字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正常现象。教师要从心底里接纳学生汉字学习中的回生和遗忘现象, 并由此采取策略, 增强学生识字的信心。我们对学生说:“每见到一个汉字, 就像认识一个‘新朋友’一样, 一个‘朋友’在此时此地出现了, 你见面打个招呼, 很可能另外一个场合你会叫不出他的名字, 或者觉得名字就在嘴边, 可你就是喊不出来。没有关系, 即使忘了, 脑子里也有印象。只要每天保持一定的阅读量, 并养成查字典的习惯, 你就会和‘新朋友’在不同的场合反复见面, 今天和他‘拉拉手’, 明天和他‘做游戏’, 慢慢地, ‘新朋友’就会变成‘老朋友’, 你想忘都忘不掉呢!”

所以, 我们在课堂上会想办法安排学生换一个语言情境和汉字重复见面。如教学《丑小鸭》一课, 在朗读课文自主识字环节后, 我们让学生再把生字词送回课文内容的缩写段落, 让学生自由读:“太阳 (暖烘烘) 的。鸭妈妈 (卧) 在草堆里, 等 (剩下) 的最后一个孩子出世。过了好几天, 蛋壳才 (裂开) , 是一只丑小鸭。因为长得丑, 大家都 (欺负) 他, (讨厌) 他。他感到非常 (孤单) , 就钻出 (篱笆) , 离开了家。在树林里, 小鸟 (讥笑) 他, 猎狗追赶他, 他来到 (芦苇) 丛里悄悄地过日子。冬天他趴在冰上 (冻僵) 了, (幸亏) 一位农夫救了他。春天来临的时候, 他扑扑翅膀向湖边飞去, 发现自己变成了漂亮的天鹅。”这样, 学生既进一步熟悉了故事内容, 又很好地巩固了字词。

为了持续不断地进行积累, 我们在教室里建立了“识字角”, 把学生学过的汉字组成新词, 而且所组词语是在儿童的话语系统里已经存在的。在零碎的时间里让学生读一读, 认一认, 这样学生学过的“老朋友”就以新的面孔再次出现, 从而让每一个汉字都和学生的旧知和生活建立亲密联系, 使其变得鲜活而灵动。

三、创建开放的识字课堂

语文学科自身较强的开放性决定其学习形式可以是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建立开放的生活识字大课堂, 可以充分拓展识字资源, 让学生在不同的场合接触汉字, 学习汉字, 和汉字建立生活联系。

在这方面, 阅读童书的作用自然不可估量, 这里不再强调。我们认为, 除了儿童阅读推广, 我们还应充分利用家庭和社会资源, 积极创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识字课堂。

1.玩转生字扑克牌。家长会上, 我们给家长演示自制的生字扑克牌, 并给家长示范如何和孩子一起玩牌。方法一:家长和孩子起好生字扑克牌后就开始出牌, 只要能把扑克牌上的生字读出来, 就可以把牌甩出去, 轮流着一张一张地出, 谁先把牌出完谁获胜。方法二:一个人出牌, 另一个人只要能读出牌上的生字就可以把对方出的牌拿走, 最后谁手里的牌积攒得多, 就算谁赢。家庭扑克牌里要适度地不断增添新的生字扑克牌, 以使游戏更具挑战性, 逐渐扩大孩子的识字量。节假日里, 这样的家庭娱乐活动加深了亲情, 识记了汉字, 家长和孩子总是乐此不疲。

2.进饭店, 阅读菜单。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 在饭店吃饭的机会越来越多。以前, 点菜的总是家长。我们要求家长把点菜权交给孩子, 大家想吃什么报出来, 由孩子来点菜。现在的菜单多是图文并茂的, 孩子点菜绝对是识字的好时机。吃一顿饭的时间, 孩子就能认识好几个汉字。

3.进商场, 阅读商标。我们启发家长平时带孩子逛商店时别忘记快乐识字。炫亮的店铺名字, 商店里花花绿绿的商品, 都是孩子识字的好素材。商家为了让自己的商品吸引顾客的眼球, 上面的商标和宣传语都非常鲜艳醒目, 家长一边领着孩子逛商店一边让孩子阅读商品包装上的商标, 这会让孩子认识不少的汉字。有的家长还鼓励孩子:商标读得多, 就奖励他一个小食品。

4.看电视, 阅读字幕。我们教给低年级的学生家长, 在孩子看电视的时候, 引导他们大声读出电视台的台标、字幕等, 充分利用这一现代化的信息工具认识汉字。

5.熟记故事, 定位识字。低年级的孩子因为识字量少, 有时候读拼音嫌费劲速度慢, 便喜欢让家长给自己讲拼音读物里的故事, 感觉这样比自己阅读轻松快捷。一个故事, 孩子喜欢一遍一遍地反复听, 听得直到背会为止, 而后孩子就捧着读物念个不停, 这是多好的识字方法啊!所以, 我们启发有条件的家长一定要坚持每天临睡前给孩子讲一个故事, 孩子把故事记下来后, 就让孩子自己嘟囔着故事内容同时手指在相应的句子下面慢慢移动, 久而久之, 孩子就随着书中的语言环境认识了很多汉字。

6.“我爱识字”主题汇报。事实上, 孩子识字的途径远远不止这些, 孩子识字的能力有时为大人所不能预料, 因为生活为孩子的识字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为此, 我们开设了“我爱识字”主题汇报课, 让学生汇报自己在什么样的情境中识记了哪些汉字。学生的汇报总是带给我们一个个意想不到的惊喜:

王彦文说:我去买包子的时候看见牌子上写着“小笼包”。我还在“小军包子楼”吃过饭, 也见到了包子的“包”。

张振钊说:我去医院补牙的时候看到门上写着“牙科”两个字, 我认识了“牙”和“科”。

刘羽梵说:我去饭店吃饭的时候, 看见玻璃门上写着“推”和“拉”。

张荣赫说:我天天喝奶, 奶盒子上有“牛奶”这两个字。

……

看, 多有意思!我们就应该让孩子从身边的日常生活中去发现语文, 随时随地在生活中主动识字, 使孩子只要见到汉字, 就能产生强烈的识字愿望, 自觉地去识字。

开放性识字教学 篇5

识字教学是整个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关键,如何在新教材加大一年级识字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培养学生的独立识字的能力,掌握识字的方法技能,从而提高识字效果,这些一直都是存在在语文教学中,值得教育工作者探索的问题。因此,我想就这些问题,谈谈一年级开放式识字教学中一点看法。

一、开放课堂识字方法

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一年级学生必须学会800个左右的生字,会写600个左右的生字,识字量确实大.在教学中,一些陈旧的教法,比如让学生死记硬背,机械抄写来完成教学任务,这样长此以往,不仅教学效率得不到提高,而且在枯燥的生字学习中,无疑又给学生增添了沉重的一笔,学习兴趣没有了,学习也变困难了,也无法实现“教是为了不教教,教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学”这样美好的愿望。

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启发我,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来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因此,在课堂中,我请进了孩子的好朋友——儿歌和字谜,充分挖掘孩子身边“熟识”的语言材料来指导识字方法是,先出示几个要学的新的生字,看看谁能给这些生字编个儿歌,比比谁编得又快又准.比如,人在门中走“闪”,洞中两个叉“网”,两人排排坐“从”,给学生“活”的识记方法,有的时候学生编的字谜儿歌真的极富情趣,如,鹅去鸟字“我”,立人加门字“们”, 嫦娥成双“朋 ”,这些孩子的想象力比大人的还丰富,爱因斯坦也说过,想象力比知识还重要,并且推动着知识的进步。通过在课堂中让孩子自己“自主”的识字,由“被动”的学变为“主动”的学,最主要的是激起了孩子学习的热情,而且还能培养学生一定的独立识字的能力。

当然,低年级的学生更喜爱生动直观的教学手段,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比抽象思维能力强的多,所以,除了在课堂上引进编字谜、儿歌的教学方法外,我还给学生呈现能够与生字相匹配的具体的事物图片.如教像“山,石,田,土,日,月,星,”等这些象形字时,它们大多是由古代的象形字演变而成的,与实物图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先让学生观察图片后再来识记这些生字,先在学生头脑中给学生建立直观的印象,这样能够比较有效的帮助学生去理解,记忆字形,提高识字效果。

二、开放识字复习巩固方法

当学生在课堂上获得了很好的识字的课堂效果后,知识进入了学生的短时记忆的系统,如果不进一步加工,巩固知识,那课堂上师生做的所有努力也是枉然,遗忘会可怕的向孩子们袭来.艾宾浩斯的遗忘规律告诉我们,学生第一天学的知识第二天的保持率只有率只有33.3%,第二天为27.8%,第三天为25.4%,遗忘呈现先快后慢的特征,而记忆也是有特征的,完整的记忆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环节.短时记忆只有经过反复或进一步加工,才能转化为长时记忆。这些科学的理论都提醒着我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学要符合学生记忆方面的心理活动,否则将是事倍功半。近几年来在涌现出的新的识字教学方法中,有一种教学方法科学的抓住了遗忘规律进行反遗忘识字教学,它采用循环记忆来教学,在将进一年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也借鉴了这样的教学方法,实践的效果证明,学生的识字巩固率有很大的提高,许多学困生的识字效果也特别明显。主要的方法是少写多复现,再认巩固,循环复习,最大限度的降低遗忘率。

现时在低年级的生字教学布置作业时,不乏存在这样鲜活的例子:每课生字的抄写一律要求学生抄写一行,不论多少,一些粗心的孩子难免在大量机械的抄

写中出现书写的错误,因而还得为自己犯的错而加抄几行。其实,学生连续写同样的字,一旦写多了,就会增加课业的负担,学习也会变得苦不堪言,这是与新课改所

追求的教学相违背的。作业是肯定得布置的,但怎样提高每次学生的作业质量也

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每次的写字训练过程中不能只讲数量,不求质量,循环记

忆教学法就是一种把识字与写字有机结合,本着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又提高学生的学习的效果这样的理念而展开实施的.主要的教学过程有四步;分别是:课前循环,课中循环,课后循环和单元循环。

所有的操作都是围绕着“旧知引出新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识字能

力进行教学”这一中心来展开.课前循环是在课堂中利用偏旁部首带出学过的字,再引出生字。比如,三点水加去字,三点水加每字,三点水加工字;木字旁加寸字,木字旁加又字,木字旁兆字,日字旁加月字,日字旁加十字,日字旁加青字。还可以让

学生猜字,比一比谁猜得又快又准确,形式可以多种多样.课中循环主要是针对学习完新的知识后,在巩固新知时候采取的新的做法,一般学完一课新的生字新词后,老师会布置学生抄写这课的生字新词,但是课中循环采取的做法是在抄写本节课的生字新词时,同时加插抄写上一篇课文的生字,每个只写一个,数量不能太多,对

上一篇课文的生字进行再认教学,尽量通过“少写多复现”的方法来防止遗忘。

课后循环以及周期循环也遵循这一方法,加抄学过的前两篇或者前一个单元的生

字新词,每个写一个,并且鼓励学生用学过的生字进行一字组多词,在慢慢的实践

过程中丰富学生的词汇量。在这样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的指导下,给我这样的新的语文教学工作者指明了方向,也在实践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生乐学,爱学,轻

松学,在识写过程中慢慢自主形成一种主动识字的习惯.好的习惯一旦形成,对学

生来说那可是受益终生的事。

三、开放写字教学

在写字方面的教学,写字是巩固识字的一种重要手段,注意识字写字的同步教

学,扎实教好构成汉字的基本笔画,让点,横,竖,撇,捺这些基本笔画,以优美的线条

组合在学生的笔尖流淌.我相信在日复一日的循环往复中,学生对于汉字会慢慢加

深自己的理解,会积累属于自己的语言文字,作为老师除了给学生指导学习的方法,纠正学习中犯的错误之外,还希望在这个过程中,能够让孩子建立起对语言文字的情感.只要人一旦对某样事物,或者某个人建立起了情感,那么就会投入全身的力

上一篇:高职生自学能力培养论文下一篇:无线异构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