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学的开放性

2024-07-15

生物教学的开放性(共12篇)

生物教学的开放性 篇1

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生物科学的广泛涵盖, 为我们的高中生物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从广义的角度来分析, 作为一门自然科学, 生物科学的拓展为多种学科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方向和依据, 看各种仿生学、环境生态学等各种边缘科学的兴起, 就不难明白这一点。然而, 高中生物知识的传授很容易陷入生硬灌输的误区, 教学双边活动更是茫然而尴尬。放眼世界, 纵观各国先进的教学方法, 生物教学莫不将学生推介于教学的主体位置, 实行开放性的生物教学, 督促学生主动参与社会实践、获取相关知识, 从而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科学、有效的思维方法。

当今社会的高度开放性对人才的标准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我们传统的、封闭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今时代发展的需要。作为教育工作者, 我们必须转换教育理念, 主动地参与到教育教学改革的潮流中, 全方位地开放学科教学, 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与开放型的社会相适应的开放型人才。那么, 怎样才能全方位地开放我们的教学呢?我个人认为, 开放性教学至少应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教学内容的开放

受传统教学观的影响, 很多教师, 特别是一些老教师, 固守“钻研教材”这一途径, 来提升教师业务水平。“教材内容就是一切、教材内容高于一切”的思想根深蒂固, 无论是授课内容还是习题设计从不越雷池一步。这种观念最终只会导致学生对新的全面的知识的抵触, 也就很难培养学生开放性的学习方式。局限于教材、教学内容不能突破教材限制的教学, 是难以适应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的;教学内容向教材以外的方面适当拓宽是十分重要的。教学内容的开放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⑴在知识点上开放,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要求对教材内容进行恰当的重组、删减或者补充, 使教学内容更加科学、丰富;⑵在最新学科技术上拓宽, 生物科技是新世纪最活跃、最有发展前途的前沿科学, 教师在开放性教学中要适时引入充分体现生物学科时代性的科学发展成就, 如我国科学家绘制完成的水稻基因组图谱、转基因工程和生物克隆技术等。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体现教育的先进性, 必须让学生熟悉最新的科技知识, 了解世界最新发展动态, 使学生的知识层次和结构与世界发展先进水平趋于同步;⑶学科之间的交叉, 各个学科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学科教学应打破学科内容的自我封闭, 走向开放。教师要加强生物与地理、物理、化学甚至是文史学科的渗透, 让学生在广阔的知识天空里自由翱翔。

二、教学目标的开放

教学目标应该是教育目的的体现, 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 教学目标只有一个中心——“知识中心”。而素质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是知识、智能、人格目标的完美结合, 由传统认知领域目标, 扩展到技术目标、学法目标、能力目标、德育目标、情感目标等多个方面。在教学中我们不仅应当高度重视学生对于具体知识与技能的掌握 (可称为“短期目标”) , 而且也应十分关注生物教育的“长期目标”, 即生物思维方法的学习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只有这种开放性的目标才能成为学科、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以及学生个性发展的枢纽, 体现出素质教育的要求。

三、教学形式的开放

培养开放型和创新型的人才, 在课堂教学中应以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等方面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开放的课堂教学不再局限于集体授课这个传统的封闭形式, 而是更好地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做到主动参与, 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 利用各种手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而不是被动接受, 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发展, 在发展中积极主动参与, 彻底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没有问题”“不知道干什么”的现状。教师要有胆量、有意识地放手让学生参与, 创立多维互动的课堂形式, 使课堂“活”起来, 做好自己的“导演”角色。在教学中更要采取灵活多变的授课形式, 例如:实施“导读探学法”,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施“网络探学法”, 培养学生的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实施“课题探学法”,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施“小组合作探学法”,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等等。

四、教学时空的开放

教学时间的开放性是指生物教学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教学空间的开放性是指由学校延伸到社会, 彻底打破固守于课堂的传统方式。对于教学的时空我们应当这样认为: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 祖国的大好河山、历史文化圣地、工矿企业等也是不能丢失的阵地。生物学习应当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关注社会和世界, 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 并且在应用中再发现新的问题, 再探索学习。要把教与学的重点转到学会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上, 不再局限于知识的获取,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五、教学手段的开放

传统教学手段主要指一部教科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几副挂图, 单调无味, 严重扼杀了学生的创新和发展。现代教学技术手段, 极大地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时代性。教学手段的开放突出表现在把幻灯机、投影仪、录音机、录像机、电视机、电影机、VCD机、DVD机、计算机等搬入课堂, 丰富了学生的精神生活, 加深了学生的感情体验, 激励了学生的探索创新, 让学生不受教材范围和教师倾向的束缚, 自由地、独立地发展。总之, 新课改形势下, 开放的现代教学手段与方法, 能化难为易, 变抽象为具体, 使教学生动形象, 能够全方位地调动学生思维, 充分发挥视觉和感知的作用, 把学生领入多姿多彩的生物世界, 让学生轻松、愉快、主动、有效地学习, 对优化生物课堂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具有重大意义。

六、师生关系的开放

开放的师生关系以民主平等为基本原则, 它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利, 解放学生的创造性, 是学生主体发展的前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改变过去的“一言堂”, 实现真正平等的对话, 教师的评论要始终与学生想表达的思想合拍, 营造出生动、活泼、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师的特殊身份、地位以及专业知识的相对富有, 往往在学生心目中就成为知识“权威”和课堂教学的“权威”, 影响和谐的师生关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 我们要勇于参与学习的思维过程, 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增强信心, 把教师视为学习的榜样, 而不是顶礼膜拜的“导师”。另外要与学生拥有相似的学习位置, 作为班级一分子介入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 这样不仅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同时也能更好地激励学生奋发争先。

生物教学的开放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也处于不断的进化中。作为教师只有树立创新意识, 不断接受新的教育教学理念, 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从经度和纬度上全方位实现生物教学的开放性。

生物教学的开放性 篇2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创造力,使其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人,已经成为现代教育越来越重要的课题。如何改进我们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也就顺理成章成为语文教师的研究课题,作文是语文教学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它有着深远的社会意义,是语文在现实生活中最广泛的应用,也是人文表达最直接的方式,同时写作“作为一种自觉的精神生产活动”,它的写作主体是驾驭整个写作活动的角色,从对客观世界的选择,到材料的谋篇布局、立意成篇,到修改推敲,无一不突现写作主体的机智与创造。重视写作主体的主体意识不仅是重要的,符合潮流,而且是及时的。因此,要使语文教学实现自主,切实提高作文水平,发挥学生主体,开放作文教学无疑是一条捷径。

一、开放学生思维,唤醒“主体”意识。

语文教学由于受到种种局限,一直以来变化不大:从写人到记事,从议论到抒情,无非是那么几种格式,有些甚至陈旧到七年级用过,八年级又见,到了九年级换个模样又出来的地步,不但学生厌了,连批阅的老师也麻木了。本人曾作过初中三个年级的作文心理调查,让人吃惊的是,对写作感兴趣的只有15%,如何将学生从写作的惧怕心理中解放出来,本人认为首先应先解除强加给学生的“指导”章法,让他们放开手脚去写愿意写的事,以“我”为先,使他们的笔端流泻着活泼的个性。缘于“情”而作,为自己的真情,为自己的个性,基于这一点,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向一个共同的方向努力,即“向生活靠拢”。日本语文界“生活作文”,美国的“作文题目不受拘束”正是作出的这种努力。学生崇尚真实,敞开心扉的袒露正是学生的主体意识觉醒历程。

德国哲学家斯普兰格指出:人的青春期是第二次诞生,而这第二次诞生的第一个特征就是自我发现。即把探索的视线对着自己的内部,发现作为脱离其它一切事物的一个世界――主观意识。“开放生活,抒发性灵”的自由式作文正是将这种探索投之于笔端的展露形式。本人曾致力于写作实践“开放生活,抒发性灵”的探索,在班级中,改变以前一学期写几篇作文的任务,代之以一本自己命名的“随笔本”。随笔本上内容不限,体裁不限,自己命题,字数在500字左右,以每天自己最想写的东西为内容,持之以恒的练习最终都让他们达成共识。学生孙丽认为:用真心去写,很畅快,是倾诉后的一种快感,生活中还不能少了它。自由式作文实际上在学生不经意间保持了一定的作文量,即满足了文章的数量,又在对文章的提炼、揣摩中提高了质量。他们觉得自由式作文是他们倾吐心声的绝妙形式,四季变化皆可入景,嘻笑怒骂皆成文章。他们的习作中,不仅将笔触面向家庭、学校生活,而且向社会生活延伸。“一根鱼刺”、“一盘棋局”、“一场球赛”、“一次竞选”、“一场战争风云”俯拾之间几乎都成了写作的素材来源。学会用眼睛观察生活,用心灵感受生活。学生不再是游离于文章之外的苦心经营的编造者,而是体验生活的主角,表现生活的高手。韩寒的《三重门》相信大家都听说过,他为什么能够风靡一时,只是因为它出自一个孩子的内心,我相信这决不是教师给个题目,讲篇范文就能教出来的。每个学生内心都有一块明镜,映照着生活的喜怒哀乐,只要他们把这块镜子摆出来,就是一篇绝佳的文章。

将他们汪洋恣意写就的“放胆文”(宋*谢枋语)与以前的习作相比,他们习作中表现出的是真实的自我,真实的个性,他们不仅在思考自己的得失悲欢,也在忧虑国家的命运前途。他们学会突出自己的位置和情绪,把握写作的机遇,表现浓厚的写作兴趣。喜欢写作的人数从以前的15%上升到58%,对写作兴趣一般的人数从45%降至29%,对写作持冷淡态度的人数从40%降至13%。

学生的天赋是无限的,潜力是无穷的,那就象一座巨大的火山,不是靠教师去挖掘,而是要让他们自然喷发。

二、开放选材,制造源头活水。

在应试教育的禁锢下,学生的生活范围只有校园天地再加家庭鸽子笼,这样狭小的空间生活的层面只是读书这个中心环节的机械式动作,丰富的生活内涵则局限于课堂内的无休止训练。这种紧张而单调的生活节奏,使学生全然丧失了一种从容不迫的心态,失去扩展生活的外延,品味生活的内涵的机遇。为了克服这种弊端,教师应有意识地制造源头活水,荡起学生心中涟漪。其具体做法是:

1.扩展阅读。改革课堂教学时间,设立一节自由阅读课,推荐学生看《小说选刊》、《散文》、《意林》、《读者》等课外读物,在假期布置学生看名著,写读后感。

2.用好教材。紧扣教材材料,倡导学生发觉触类旁通生活题材,如教学《永久的悔》、,从《小巷深处》、《回忆我的母亲》时,让学生回忆自己的生活,写父母的关爱、教师的教诲,同学的交往等。让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相撞击,启迪积极思维,碰撞情感火花,从经历的生活中挖掘出写作题材。

3.参与实践。结合社会实践活动课的开展,积极引导学生为自己、为他人、为社会服务。比如:学生到旅游的景点、福利院和机关单位等地参观采访,教学生写参观访问记。学生带着好奇心去看、去听、去想、去感受,用真情与眼前的一切交流,对其思维和思想的冲击全都是全新的社会实践。这样既体察了小日子的质朴,又感应了大时代的脉动;既拓展了生活视野,又丰富了人生经历。

三、开放训练,点燃创作火花。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外因还得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就是有了再多的作文知识和丰富的生活素材,如果不通过练习就不能化为能力。著名教育家张中行先生也认为,作家除了多读写没有别的办法,老师只能“敲边鼓”。那么,这“边鼓”又是怎样敲呢?

1.作文基本功的训练应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写作的基本功包括了字词、句和篇章的训练,而这项工作不能仅靠作文课的时间去做,它需要我们在长期的日常教学中进行强化训练,这要求我们屏除那种为讲课而讲课,为写作而写作的思想,尤其应该在阅读教学中有意识地往学生作文方面引导。如,在课前让学生针对某一课文题目默想,假设要以此为题目写一篇文章,应该如何立意,怎样选材,又从哪里入笔。读完后想想自己的构思是否与作者的思维暗合。在词句方面,可以搞一些延伸训练。如:课后词语连词成段;如教《摆渡》一文,可以让学生仿照(船工)将(渡客)摆渡到(河的对岸)写句子,谈感受。

2.引导学生写观察日记、心理日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稍不留意就过去了,不能引起学生任何的思考,不能激起学生任何的情感。让学生将当天发现的觉得最特别的事情记录下来,不管是好事还是丑事,不论是喜怒还是哀乐,只要觉得印象深刻就把它记录下来。同时教会学生写心理日记,这有利与学生抒发真情。实践表明,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大胆说话,勇敢面对,是作文的成功之道。我们的内心活动是外在生活在内心的反映,应当从观察生活,认识自我、赏识自我开始,时时引进作文的源头活水,使学生有永不枯竭的生活素材。

四、开放教师评价,提高写作技巧。

由于每个人的经历爱好不同,他们写出来的文章必定也各有不同,有的侧重抒情,有的侧重叙事,有的侧重议论,有的以幽默为主,有的却满含深情,有的通篇俱佳偶有瑕疵,有的满目狼藉一点闪光……我们常常习惯把那种有情的文章成为真实的好文章,对那种胡编一通的文章不屑一顾,其实这本身就是作文评价的误区,而正是这种误区扼杀一代代创作天才。要改变这一现状,我认为教师的评价应趋于开放。

要引导学生对同一题材,从不同的角度,确定不同的中心;或者同一主题,从不同的方面去选择不同的题材,力求选材新颖、与众不同,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自主的选择内容、真实的反映内心。教师评价时要看到学生的每一处闪光点,并且加以引导,真正做到学生的文章百花齐放、异彩纷呈。如同上面写朋友一样:让学生可以写同龄人,可以写长辈,可以写景物,可以写动物,只要能带给他朋友般的温情,分享他失意与得意的都应该算朋友。教师在评价时要从其优势入手,少否定甚至无否定,多肯定多鼓励,打分不吝啬,让85分成为学生习作的平常分,这样,学生通过分数获得了成功的体验,他们的作文兴趣自然而然被唤起。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作文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有开放的思维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内心独特感受。面对今天开放的社会,作文教学理应成为一片开放的小天地,有了开放的理念,才能让写作与生活的外延重合,也才能让作文这片语文教学的小天地充满生机与活力。

开放性教学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篇3

关键词:初中音乐;开放性教学;激发兴趣;激励创新;培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9-033-1

一、开放性教学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实施现状分析

1.应注重教学内容的丰富性与开放性。

初中音乐所实施的开放性教学应对教学内容的丰富与开放进行有效把握,简而言之,即使学生拥有丰富的学习内容与学习活动。此外,教师在进行初中音乐教学的时候,还应使学生树立课堂的主人翁意识,使其主体性得到切实的发挥,只有这样,学生才会逐步从传统的课堂听众转变为课堂的表演者。这样做也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也对其音乐学习的潜能进行了有效激发。

2.以理论为指导,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

音乐教学与其它学科之间还存在众多不同,教师除了让学生学习一般的音乐理论知识外,还要更多地进行声乐训练、乐器演奏等内容,作为初中音乐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与展现自我的平台,要彻底摆脱以往传统教学中只讲授理论知识而忽略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教师不单单要传授音乐知识,还要帮助学生陶冶情操与欣赏音乐。

3.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初中音乐课堂中,教师在实施开放性教学的时候,必须要注意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加以培养,使其树立起良好的创新观念,进而将学生思维激活,尤其是使学生运用发散性思维学习音乐,这对培养初中生创新精神方面能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

二、开放性教学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1.拓展课堂教学。

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尝试创作,将音乐学习活动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在上第二册的《幸福在哪里》一课时,让学生组成四人小组,联系自己的生活,对“幸福在哪里”这一问题展开讨论,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各小组同学都积极发言,道出了他们的幸福及原因,教师在此基础上作点评。接着教师将《幸福在哪里》这首曲子中抽出部分乐句,展示在大屏幕上,删除其中的某些唱名,让学生听《幸福在哪里》这首曲子,听后许多学生都积极发言,把缺空的唱名填补出来,教师给予充分的肯定。这样就自然地把听觉和视觉结合起来,使音乐教学具体化、多元化。学生的积极性大为提高,此时开始学唱歌曲,大家唱得特别认真。学唱过程中,教师穿插一些提问,如《幸福在哪里》这首曲子中多次出现了什么节奏?这种节奏给歌曲带来了怎样的效果?学生回答:“多次出现了切分节奏,这种节奏使歌曲产生了欢快、跳跃、喜悦、幸福的情感。”这样同学们不但学会了唱歌补曲,巩固了以前学过的乐理知识,而且体会到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接着教师鼓励学生给《幸福在哪里》这首曲子换上自己喜爱唱的歌词,充分反映初中学生的现实生活。教师借助实物投影仪,把同学们的作品一一展示在大屏幕上,把课堂延伸到更为广阔的创新空间。当学生唱着自己填的歌词,别提那股高兴劲了,课堂焕发了生命活力,这样就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2.联系课外学习。

在音乐教学中,给予学生展示才能的机会,将课内教学活动与课外学习联系起来,把课堂拓展到更为广阔的空间。如上《戏曲》这一内容,课前就布置了一项任务:要求每个学生去搜集一些与戏曲有关的资料,并向自己的父母或长辈请教,学唱一段或几句在民间较有影响的戏曲片断,如绍剧、京剧、越剧、莲花落等。上课时教师要求学生把自己学到的戏曲片段,在班上演唱,大家一起来听,思考属于哪一种剧种的唱腔。由于每个人在课前都请教了长辈,有了一定的收获,所以都不想错过这个表现自我的机会,想在同学们面前好好露一手。虽然有极少数同学不敢在大家面前演唱,但他们用另一种办法完成了教师布置的作业,把长辈们演唱的戏曲片段用磁带录了下来,在班上用录音机播放给大家听。这样一来,不但课堂气氛相当活跃,而且学生能准确地辩听绍剧、京剧、越剧、莲花落等剧种的唱腔,加深了同学们对戏曲艺术的理解,懂得戏曲是我国民族文化艺术中的瑰宝。笔者认为这种教学效果,远远超过了教师自己讲解教唱的效果。

3.扩大课外教学。

(1)补充课外内容:

从教材内容来看,传统教材在某些方面已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了。教师应当精选一些思想性、艺术性具佳的现代流行歌曲,如《中国娃》、《好日子》、《橄榄树》、《中国功夫》等,这些歌曲不仅旋律优美,而且都从不同方面表现了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从而使我们的教学不用丝毫说教就能起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作用。

(2)引导学生兴趣:

从学生方面来看,笔者通过调查,了解到大多数学生喜欢轻松愉快的流行音乐。根据这一实际情况,笔者在音乐教学中,把教材内容与流行音乐结合起来进行教学。笔者选用了一些具有时代气息、符合学生审美情趣的流行音乐作品,如在学唱《歌唱祖国》时,引导学生列举一些歌颂祖国的歌曲——《大中国》、《好汉歌》等,并让学生唱一唱。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从中感受到了爱国情怀。

4.在生活中学习音乐。

浅谈生物教学的开放性 篇4

一、教师思想的开放

开放性教学的前提是教师思想的开放。长期以来, 在“应试教育”的思想指导下, 出现了重智轻德、重主导轻主体、重考试分数轻创造“火花”、重整体统一轻个性特长的封闭教学思想。现在教师要树立现代教育理念和开放意识, 敢于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 树立新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教师观、学生观, 要以人为本, 以人的发展为目标, 灵活运用邓小平有关改革开放理论, 深刻理解“三个面向”的实质和内涵, 遵循教育、教学规律, 一切从学校、教师、学生的实际出发, 立足培养面向21世纪开放性人才。

二、教学目标的开放

开放性的教学活动中, 教学目标不再受“知识中心”的束缚, 而是知识型、智能型、教育型目标的完美整合, 由过去只重视认知领域目标, 扩展到技能目标、能力目标、学法目标、德育目标、情感目标等多个方面。这种开放性的目标具有更高的灵活性, 进而也就成为连接学科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以及学生个性发展的枢纽, 体现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目标要求。

三、教学内容的开放

一直以来教师都认为, 教学内容就是教材内容, 强调教师的教学要“因材施教”, 不要“脱离教材”、“超越教材”, 只有不断再不断地“钻研教材”, 才能不断有新的体会, 才能以不变应万变。这样的教学秘诀, 必然导致学生钻营学习技巧, 不思从根本上理解教材, 体会教材, 全面掌握教材的实质。最终只会导致学生对新的全面的知识的自然而然的抵触情绪, 也就很难培养学生开放性学习方法和教师开放性的教学方法。一些现代教学论认为, 课堂教学不能局限于教材, 应当有开放的教学内容, 以适应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的需要, 教学内容突破教材的限制向教材以外的方面适当拓宽是十分必要的。教学内容向教材以外拓宽的方面主要有: (1) 在知识点上拓宽。教师要根据教学上的一些知识点, 要举一反三, “添枝加叶”, 充分利用教参上的, 课外读物上的, 生物杂志上的以及报纸、广播、电视、电影等媒体所反映的与书本内容有关的知识, 加大课堂知识的容量, 丰富课堂教学。 (2) 在最新生物科技上拓宽。生物科技是新世纪最活跃最有发展前途的前沿科学, 让学生了解学科的前沿知识和发展动态是必需的。由于教材的编写和出版发行的周期很长, 不可能及时反映学科的进展情况, 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查阅大量有关的文献资料, 课堂上适当、适时地补充一些这方面的知识, 或利用2~3个课时时间采用讲座教学方式, 及时向同学们介绍与本学科有关的新知识、新技术以及新人新事等。如介绍多莉羊、克隆人、转基因工程、人类基因组计划以及与生物学科有关的诺贝尔奖获奖情况等, 使生物教学内容得以开放。此外教师也应该教学生怎样利用Internet从网上获得最新的更丰富的生物知识。 (3) 在学科间拓宽。教师要加强生物与化学、物理以及医学、农学、数学等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和综合, 打破学科内容的自我封闭, 走向开放。

此外, 生物教学的开放性还应表现在师生关系的开放和教学评价的开放等方面, 在此不再一一论述。

开放性练习题的教学感想 篇5

教学要有创新,在新授课中要高效又要有创新,同样在练习课中灵活的运用并处理问题,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习题的处理过程中不要任意拔高。我常想把一个题经过处理能使之收到更好的效果,但并非每次的效果都能如愿。

这是月假复课后的第一节练习课,练习内容是二年级下册数学有关倍的问题解决。这节练习课,我准备没有很充分,也没有仔细的去钻研每一题可以进行哪些思维训练。所以在练习中就出现了拔高的现象,从而导致结果不如意,让我的自作聪明适得其反!

接下来说说我在这堂课中的一点表现:

练习中我比较注重学生对问题的提出,所以我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但我犯了严重的错误,其中有一题我强调希望学生提出有关除法的问题,却不提倡提出用不同方法计算的问题,即相当于把一个开放的问题转变成了一个局限性的问题。根据现今的教育方向,要多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我想即使是一个有局限的问题,在不改变题意的前提下也要激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从而看待问题的思维越来越广阔,越来越灵活。

那么,一个灵活的题型岂不是可以更好的运用?可以让学生发挥得更淋漓尽致,也可以使这个习题得到最好的运用,达到最佳目标。可惜今天我却把这样一个习题进行了一个不好的处理。

练习十二的第4题中第(2)小题:请你给每一行的0图上两种不同的颜色,根据你涂的颜色,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按题目意思来看,涂法有17种,而提出的问题则会更多,加、减、乘、除计算的问题皆可。但我进行了这样的限制:请你在每一行涂上两种不同的颜色,且要能根据你涂的颜色提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这就使得学生的思路虽很直白,但不显得灵活了,学生的思维受到了限制。我原本是想要节约时间,但事实却相差甚远。

“首先,要使得两种颜色的圆成倍数关系。”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太难以想到要先弄清楚不同颜色圆个数的关系,只会一个一个去套取,这还是踏实的认真的学生。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耗去较长的时间,成功感也会降低。如果某某学生套取几个还不成功,就有可能放弃了,反而失去了本题的意义,也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我班周汉财就是这样的,他本来就是重读的学生,因成绩一直不理想,学习兴趣也低,所以学习状况一直很低迷。一开始听到只要涂色再列出除法算式,一下子就有了兴趣,想想涂色就好比他喜欢的画画,似乎也不需要动脑筋,涂好后大的数除以小的数即可。兴致来了就开始操作,第一行的涂色工作完成了:随手涂5个红色圆,13个蓝色圆,然后开始列除法算式:13÷5=?结果发现商求不出来,怎么背口诀都不对,兴趣一下子降下来,思维也停下来了,周汉财在这个题中就这样戛然而止!

再看看好动的易双,在经历了周汉财同样的遭遇后,主动放弃了这一涂法,接着涂6个红色圆,12个蓝色圆,列式为:12÷6=2.有了这一成功步骤,兴致又来了,又继续下去,所幸易双坚持下去了。

这些事学生自主探究的小插曲。我吸取了刚才限制学生发挥的教训,所以在学生汇报的时候,我决定只要学生说的正确即可。像林婧波她涂的是红色圆和蓝色圆各9个,一般第一反应的列式为9÷9=1,而她的是将18个圆平均分成9个一份,可以分成几份?列式为:18÷9=2。只要问题是正确的就值得鼓励,所以在学生还不太认可的时候,我及时的表扬了林婧波,表扬她有和别人不同的思维。此刻,学生的思维有活跃起来了,他们知道老师要的是除法计算的问题,而不只是倍的问题。从这里也看出了我们的学生是多么的乖,他们也是在寻找着老师最想要的答案,他们最希望得到老师的鼓励和表扬!我又何必吝啬?

想想如果当时我没有那么一个强调,而让学生自由发挥,自由涂色和提问,学生该摸索出多少种方法啊?而提问题的方法多样性能够让学生更聪明,思维更活跃,兴趣也会越来越高。

这节课我可以直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思路探究涂色方法,再总结规律,红色分别涂1、2、3、…17个,蓝色依次涂17、16、15、…1个,根据不同涂色情况可以提出不同的问题。在进行归纳:哪些涂色方法可以提出除法计算的问题?让学生明白数字间的一个倍数关系。这样进行总结后,以后再提出除法计算的问题,学生自然就会想到要注意数字间的倍数关系。

这次的失败在于我把简单有趣的问题进行处理后,变成了一道复杂无趣的目的性太强的问题。可见我们在对问题进行处理时,一定要考虑清楚所有的生成可能性,再根据生成考虑教法与学法。

高中语文教学的开放性 篇6

高中语文教学应注意跨领域学习,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以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为此,教学应打破封闭状态,尽可能地拓展与延伸。

一、文本的拓展与延伸

教学时,我们可以将教材中基本“同类”的文本进行对比拓展、迁移,这样在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方面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有老师将“谛听天籁”这一板块中的两篇文章——郁达夫的《江南的冬景》和高建群的《西地平线上》放在一起进行对比迁移教学,仅用了一堂课时间,就让学生轻松的学完了两篇课文。课堂上黄老师好像只提了三个主要问题:①……同学们预习得怎么样,有什么感受(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都行);②两篇文章你更喜欢哪一篇,要求同学们各自陈述理由(由于这两篇文章都是写大自然的美,但风格不同,同学们欣赏时,各人有各人的体味)。③让同学们找一找两篇文章的异同点(内容、语言、表现手法等)。同学们通过讨论,了解了《江南的冬景》可爱、迷人、明朗,还有点悠闲的特点,而《西地平线上》则给人一种壮美、辉煌、雄党的感觉。

这堂课就是将文末中的同类文章进行对比迁移教学。这种对比迁移教学,既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增加了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试想如果将两篇课文分开来教学,至少要两课时时间,而且又是同一板块的“同类”课文,反复讲授,很有可能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二、教材与《读本》拓展与延伸

有人说:《读本》是让学生自己读的。话虽这样说,但我们在防止过去老师牵着学生鼻子走,把学生当成是接受知识的容器的现象的同时,也要防止放任自流,让学生牵着老师的鼻子走的现象,不要忘记应发挥教师在大语文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发挥教科书和《读本》在课堂教学相辅相承的作用。况且《读本》在书前《致同学》的信中有这样一段话:“本套书共五册,每册分若干个专题,它们既相对独立,自成格局,又与必修课教科书参照呼应,它们之间或是补充扩展,或是深化阐释,或是另辟蹊径,在这样的阅读空间中,同学们一定会有心领神会的发现。”

例如:我们在教学教科书“必修一”中的,第三专题“月是故乡明”《我心归去》时,能否与“读本”第五专题“何以为家”结合起来?韩少功将法国西部海滨城市圣纳塞尔市写得那样美丽:繁华、酥骨、静谧、侵肌、幽深、奇诡。你能说这个地方不美丽,你能说作者不喜爱这个地方?你说不爱就言不由衷了。可家乡却是“浮粪四溢”“拥挤不堪”“阴沉连日”,你却说他美丽,这也是明显说不通的,但作者为什么却要“归去”?学生没有生活体验,不能理解。如果我们将这篇课文的学习,与《读本》第五专题“何以为家”结合起来,如果课前我们布置学生读一读《读本》中关于“家”的作品,学生就可能好理解多了。苏雪林在《家》中说:“我们应当交地自己的家的观念束之高阁,而同心合意地来抢救同胞大众的家要紧,这时代我们正用得着霍去病将军的那句壮语:‘匈奴未灭,何以为家。“方令儒在《家》中说得更清楚:“我猛然悟到了家的意义,我知道了,不管它给人多大的负担,多深的痛苦,人还会像蜗牛一样,愿意背着它的重壳沉滞地向前爬。”读到《家》中这样的语言,我们再理解韩少功《我心归去》这篇文章的主题就容易得多,也就不是他乡美丽不美丽、可爱不可爱的问题了,同时文中的有些语言,如“故乡比任何旅游景区多了一些东西,你的血泪,还有汗水。故乡的美丽总是含着悲伤的”,这些含有感情哲理而又形象的语言也就不难理解了。

由教科书文本向《读本》拓展延伸,既可以加深课堂对教科书文本的理解,巩固所学知识,同时又可以检查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如何应用,即对课程文本进行二度开发的问题。例如,我们学习孙犁的散文《亡人逸事》,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弄清了文本的学习重点,即“细节”对人物的刻化作用,可以向《读本》中同是孙犁的小说《荷花淀》迁移拓展,让学生找出其最形象传神的细节描写,并品味其作用,从而达到巩固教科书文本教学重点的目的。

三、教材向其他学科拓展与延伸

记得有位高三老师上阅读课,阅读理解的题目是:谭嗣同就义的动机是什么?答案当然是“今日中国未闻有为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这样的答案,照原文肯定没有问题,可是我们细想一想,或者请教一下历史老师,从历史的角度看,我国为“变法而流血者”是从谭嗣同开始吗?前面好像还有商秧、吴起……如果我们的这堂语文课和历史学科沟通一下,这样的答案还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

这就是说语文学习不是孤立的,和其他学科、和社会有着紧密的联系,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特别是信息时代的到来,从家庭生活到社会生活,从各种电子传媒到日常生活用品,从新区村组环境到娱乐场所,从名胜古迹到自然景区,从人物对话到乡间方言俗语,从五彩缤纷的现实世界到虚拟神奇的网络世界,语文作为母语,几乎渗透了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

生物教学的开放性 篇7

一、利用相邻学科知识,引导中学生理解生物学基本概念

新课标明确指出:自然界是一个统一整体,自然科学中的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各门学科,其思想方法、基本原理、研究内容有密切的联系。加强学科间的横向联系,有利于中学生理解本学科的基本概念、思想方法和地位作用。教育学认为:教育的核心是“知识迁移”,就是学科间的客观联系,能够形成学科知识的触类旁通。在生物教学中有许多概念需要学生理解掌握,而对某些概念的理解,完全可以借助于学生已有的其它学科概念的帮助,从而突破学生在生物学思维上的障碍。其它学科知识在生物学中的应用,对解决生物学教学中的某些难点,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例如在讲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氨基酸的结构时,这时学生的有机化学知识还没有,直接讲的话学生难于理解、记忆和掌握。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化学基础知识出发,先引导学生回忆甲烷的结构式,使学生建立起碳化合物的空间结构的概念,进而说明甲烷的任何两个氢原子可以分别被叫做羧基和氨基的两个化学基团取代,形成的化合物叫甘氨酸。如果甘氨酸上的一个氢被甲基取代,就形成了丙氨酸,这个氢被不同的基团取代会形成不同种类的氨基酸。教师可以把这几种氨基酸结构式列黑板,把不同部位用彩色粉笔标出,引导学生分析出各种氨基酸在结构上的异同点,他们就很容易记忆和理解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和特性。这样的讲授,学生容易接受,也能很快抓住重点理解难点。

二、利用生物学科知识,引导中学生理解人文社会现象

优胜劣汰是生物生存发展和进化的规律之一,当然也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一种客观法则。在讲生态系统的结构时,我给学生展示以下事例:某一草原上生活的草、兔、鹰等生物之间,以及它们与所生活的无机环境之间有着复杂的关系,让学生小组讨论、分析,理解兔与草、鹰与兔存在着捕食关系,鹰与鹰、兔与兔之间为争夺食物、生存空间、配偶等也有竞争关系。同时启发学生理解鹰捕兔时不能捕光了兔;兔吃草时不能吃光了草,它们之间存在着负反馈调节,否则,鹰、兔、草三者会同归于尽,草原生态系统也将不复存在。这种生物之间既有捕食、竞争又有相互依存的多重性,使学生对于竞争思想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这时我继续向学生提问:人类应如何把握和运用竞争法则来正确处理好人与大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复杂的关系呢?在讨论中,学生理解了自然界中的生物,为了生存下去,就得为获取足够的食物和生存空间进行着生存竞争。而人类也不例外,只是竞争的内容、方式、时间、空间不同而已。对典型复杂的生命现象的综合分析,提高了学生对社会竞争必要性的认识和理解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三、利用生命现象,启发中学生确立辩证的思想方法

任何生物都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它总是努力去适应一定的环境。但是,生存环境却是多变的,不少生物在其生存环境迅速变化时因不能适应新的环境而不能生存或灭绝。恐龙的灭绝和其它许多珍稀动植物的濒临灭绝,充分证明了生物适应的相对性。生物的适应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相对性,这种双重性深化了学生的适应思想。教师应引导学生以辩证的观点去思考生命现象和人类社会现象,使学生认识到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复杂多变的。例如现存的每一种植物动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特征。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那个时候的生物都是无氧呼吸,后来有了氧气,大多数生物都是有氧呼吸。把这些生命现象及其特征中蕴含的辩证思想挖掘出来,可使学生理解动植物界与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是受多重因素影响的,从而帮助中学生正确地分析、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辩证地评价社会存在的各种现象。

四、利用系统理论知识,提升中学生思考问题的高度

系统观念是人们在考察某一事物时,从整体和部分的不同层次上,从整体及部分的结构、功能,以及彼此联系上去考察事物的观念。例如:在讲授生态系统这一章时,我主要从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动态平衡稳定性及人类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几个方面进行学习,注意启发学生理解生态系统的开放性。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各种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存在着能量的流动、物质的循环和信息的传递,共同形成了一个动态的生态系统。这个系统不断从太阳获取光能,也不断地消耗着部分能量并向下一个营养级传递着能量;物质被不断分解、合成、转化和利用、不断循环着;信息被不同的方式传递着,充分表现了该系统的开放性。任何生物体的新陈代谢、物质的摄取、利用与排出,能量随物质载体的循环而逐级递减,这些都能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生态系统的开放性和动态性。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的任何行为都要放到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中去考察,人类既要改造自然又不能破坏自然,要做到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从而强化了整体观念,提升了学生思考问题的高度。

五、结语

开放性思维本身就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创新。教学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必然会对教学工作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应积极思考提高教学效益的方式方法,去更好地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服务。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6.

[2]陈选善.教育研究法.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

谈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开放性教学 篇8

一、开放式课堂教学的特点

1. 时代性。

只有及时引进“活水”,才能激活“死水”。教师要有意识地吸收学科前沿、时代前沿、世界前沿的成果,才能使课堂教学永远鲜活、富有生命力和时代特色。

2. 创新性。

语文教学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创新是开放教学的核心。开放的课堂教学要启迪学生智慧,开发学生想象,培养学生质疑,鼓励学生创新,百家争鸣,不拘一格,多角度、全方位、创造性地解决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3. 主体性。

关注差异、尊重个性是开放教学的逻辑起点。开放的教育以人为本,强调人的主体作用。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问题让他们提,疑点让他们议,过程让他们走,结果让他们悟,充分体现学生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

二、开放性学习的基本原则

1. 协作性原则。

在运用以上教学方式的同时还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协作学习能力。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学习是一种很好的组织形式,在小组协作活动中,学生可以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探索、发现的信息和学习材料与小组中的其他成员共享,甚至可以同其他组或全班同学共享。在此过程中,为了达到小组学习目标,个体之间可以采用对话、商讨、争论等形式对问题进行充分论证,以此培养合作精神。

2. 开放性原则。

开放性学习方式就是指灵活多样的、综合化、富有个性特征的,而非单一的学习方式。这样的学习方式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而且学习者能根据需要灵活自主地选择某一种或某几种学习方式组合进行学习。它使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积极主动、乐于探究、善于合作的特征。

面对新的时代要求,开放式教学突破了旧有的以“接受性”、“结论性”为特点的教学方式,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不断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不断增强,并为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可以说,开放性学习是以学生的发展作为最终目标的。

3. 民主性原则。

不论何种开放性教学,都应该注意遵循实施过程中的民主性原则,这一点直接关系到开放性教学实施的效果。不仅要求学生个体在相互协作过程中保持民主关系,而且教师应尊重学生,既要成为学生的师,又要努力成为学生值得信赖的友。只有建立了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学生形成自由的、独立的、主动的探索心态,才能使学生以最佳的状态学习。教学中,当学生有精彩的表现时,教师要给予表扬和激励;当学生回答有错时,教师更应该给予鼓励,只要他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敢想、敢说,敢于质疑,积极思考,无所顾忌,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获得知识,体验情感,获得人格的发展。

三、开放性教学的策略

1. 灵活运用教材,重组教学内容。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是学习的载体。叶圣陶先生强调:语文教材只不过是例子,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这门工具,形成自己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构建开放式的课堂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灵活选用教材内容,根据教学所需,适当地对教材进行删减增补工作。

新课程标准下的汉语拼音教学,每一课都配有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情境图”,创设学习字母的情境,用以指导学生观察,同时配有相应的“语境歌”,帮助识记。在教学中,教师要有侧重,不能把过多的时间精力投入到教学生看图说话或背诵儿歌中,而要将声母、韵母和拼读练习作为教学重点。在指导学生看懂情境图的过程中相机学习语境歌,灵活运用生动形象的儿歌,切忌死记硬套。教师更应提倡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编语境歌,充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2. 营造开放的课堂教学环境,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1)创造开放的课堂教学空间。

在教学实践中,根据教学设计的需要,可以把教学地点安排在室外,也可以安排在室内。如果在室内教学,就可重组、创新座位排列。座位不能是统一的“秧田式”,可排成“蜂窝状”,还可围成圆、半圆;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座位、自由组合,等等。如在室外,可分组阅读,也可集体讨论。这些形式的变化,目的在于打破以往呆板、单一的教学形式,为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开展多向交流营造宽松的环境,为学生开展创造性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

(2)营造开放型的课堂气氛。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只有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下学习,才能思维敏捷、思路开阔。因此,在新教材教学中,要联系语文教育教材适时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到自我价值感、对集体的归属感和个人能力感。一方面,课堂上允许学生插嘴说话,自主站起来发表见解。另一方面,可以巧妙运用激励语言,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主体的成功体验,善于发现不平凡的、有价值的问题或见解,给予坦诚、真切的鼓励,发挥教学“促进者”的作用。

3. 建立开放型的师生关系。

“教育永远是心灵对心灵的教育”。现代开放教育观认为:开放式的师生关系是以民主平等为核心的双边互动关系。笔者听过北京特级教师武琼的一节课,课堂上,老师那一声声真诚的呼唤:“孩子们,真好!”“真好!孩子们!”代替了往常堂课中的“同学、大家、你们”。这不仅是形式上的变化,而且是一种以爱为核心的教育思想的体现。难怪,在武琼老师的课上,学生们如坐春风,如沐春雨,是那么幸福和满足,这是真诚的力量,爱的力量。“只有领悟平凡才懂得开放”,教师要从“传道、授业、解惑”的圣坛上走下来,到学生中去,以朋友代替师长,以商量代替命令,以宽容代替责难。教师要敞开心门,以心灵碰撞心灵,以感情赢得感情,以真诚感受真诚,让学生在被爱中学会爱别人,铅华尽洗,还给课堂一片明净。

高中作文的开放性教学 篇9

一是大多数一线老师对作文教学时间控制不合理。从高考分值来看, 作文在160分的试卷中占了70分, 占比43.75%, 而作文教学所占教学时间呢?大部分学校两周一大作, 一周一小作, 即便以一周一作来算, 大约只占用了四分之一的课时, 时间比与其所占分值比完全不协调。更多的老师是将80%的精力用于新授课与试卷讲评, 只用20%的精力在作文教学上, 即使在新授课过程中渗透了作文教学内容, 那也只是杯水车薪, 重阅读轻写作。所谓“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熟能生巧”, 教师在作文教学上耗时如此之少, 学生哪有足够的胆量和勇气写作?

二是作文教学受到制度约束, 形式不灵活, 课堂不开放。各校都很重视集体备课, 在集体备课过程中统一进度, 集众人智慧统一教学案, 这本是好事。然而过分的集中使得老师缺乏创新, 少了活力, 难以根据自身班级情况调整教学策略。当课堂变得单调枯燥, 教师哪有时间像王栋生老师那样与学生侃侃而谈国家大事, 倾心交流身边小事?当所有的课堂千篇一律, 所有的教师千人一面, 所有的学生习作自然落于窠臼。这恐怕也是王老师慨叹竞赛作文无佳作的原因之一。

在笔者看来, 作文教学应是开放的, 教授写作理论、写作技法是作文课, 鉴赏名作、佳作是作文课, 一次演讲比赛也是作文课, 一次辩论赛也可以是作文课, 甚至一次郊游一次参观都可以算作文课, 生活就是写作源泉, 写作就是写生活。陶行知先生在《生活即教育》一文中说 (1) “生活即教育, 社会即学校”, “办今日之学校, 使小学生过今日之生活, 受今日之教育”。而高中作文教学的开放就是以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等为基础, 以语文实践活动为先导, 以学生自由、创新的表达和终身的语文学习为目的的崭新的教学形式。这样的作文教学有助于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目标的实现, 进而为学生的终身的语文学习打下基础。

对于教师来说, 首先要冲破制度的藩篱, 打破思维的怪圈, 更新教学理念, 重视学生观察习惯的养成、思维能力的提升, 引导其关注思考自己的生活, 从现实入手, 重视生活积累、思考感悟, 形成个性观点。在开放式作文教学模式的建构中强调师生共同营造自由开放的氛围, 创设激发作文兴趣的环境, 提供促进学生创作的各种资源, 尽力唤醒学生的创作意识、激发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写作。而不是将作文塑造成高高在上的象牙塔, 让学生可望而不可及。不要一味介绍名家著作、高考满分作文, 更多学生只会觉得难以望其项背, 因为那样的生活那样的思考是别人的, 而不是自己的。作文中应有强烈的自我意识, 即个性化的观点见解;作文中应有强烈的当下意识, 体现时代性, 不要只会拿古人说事, 那并不符合陶行知先生办“今日之教育”的精神。

其次, 须灵活安排作文教学时间空间。作文训练的时间和空间应该是开放的, 时时处处都可以让学生进行作文训练。不必局限于备课组内安排的每周一次作文课 (2) , “而要把作文教学渗透在平时点滴的作文教学与语文活动中, 以开放的眼光来看作文”。阅读课写作化就是一条途径 (3) “充分利用语文课本, 结合课文的阅读来写文章, 是一条十分有效的写作训练途径。这样既能解决学生缺少材料的困难, 又能培养学生组织材料和驾驭材料的能力, 使学生增强概括能力、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例如“像山那样思考”专题, 在学生预习结束后, 教师可以要求其回答“像山那样怎样思考”“像山那样思考什么”, 并用专题中课文内容作为佐证, 将自己的感悟写成一篇文章。再如教授现代诗歌时, 可以让学生模仿创作, 不要功利地认为诗歌教学对写作毫无用处, 正常化的教学与仿写也是锤炼文章语言提高情商的一种办法。更多的时候, 提醒学生注意并写出环境的变化、自身的变化、社会的变化, 不时地与学生交流对新闻时事的看法等, 这些提醒交流有时只须几秒钟, 有时占据整节课, 但都可以称之为作文课。灵活的时间安排是作文走向开放化的保障。

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 在遵循作文教学基本规律的同时, 也应该在形式上进行创新, 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给学生带来新鲜感。一些稍有经验的老师在学习了所谓优秀作文课后就容易形成固定模式, 学生听多了味同嚼蜡, 这时教师不妨思考改变作文教学的手段。可以列举学生习作问题明确写作忌讳, 可以针对写作难点寻求突破, 也可以精心挑选代表习作进行升格训练, 也可以鉴赏佳作学习写作技巧, 甚至可以让学生自由问答共同进步, 当然还可以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生生合作作文”或者“师生互动作文”, (4) 作文讲评课要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就一定要“师生互动”, 激发起学生对讲评活动的积极性, 而绝不能搞“一言堂”唱“独角戏”。练习环境描写时可以带学生去田间看油菜花, 训练议论文写作时可以和学生一起看一场辩论赛, 可以以国外高考作文题为主题举办一场演讲比赛, 可以就时事热点自由发表观点等, 不求日日创新, 但求周周有变。在多样的教学方式中重点培养学生自由民主的思想、开放的思维习惯、丰富的想象能力等, 王栋生老师说: (5) “没有自由的思想就不会有创造精神。”当然, 在作文教学评价方面也应该是开放的, 要将传统的分数一元化体系变成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评价的多元化体系, 大力推行交互式作文评价, 充分肯定个性的创新的想法与做法。同时要注意有评有改, 叶圣陶先生说:“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者本人, 所以我想, 作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

陶行知先生在《文化解放》一文中提到文化解放包括 (6) “认识上的解放”“方法的解放”“组织上的解放”和“时间上的解放”, 作文教学的开放化也是如此, 须更新教学理念、保障充足时间、丰富作文教学手法, 在内容和形式上全面走向开放, 才能迎来作文教学的春天。

参考文献

①《陶行知教育名篇》方明编P155, P159

②《有规律可循无模式而建》赵禄琪, 《中学语文》2014.02P44

③《高中语文有效教学实用课堂教学技术》沈龙明主编P225

④《高中语文有效教学实用课堂教学技术》沈龙明主编P234

⑤《王栋生作文教学笔记》杨九俊主编P119

浅议地理教学中的开放性问题教学 篇10

一、提出开放性问题, 激活学生思维, 培养其发散思维

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 各学科的答案不再是单一标准的, 可允许学生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尽情发挥其思考能力。开放性问题的设置, 条件可有多个并可不断变化, 对同一知识点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式设计成问题, 不给学生现成的答案, 鼓励学生全方位思考, 纵横联想所学知识, 这样就不会限制学生的思维更不会使学生在某个框架内打转提不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地理学科中, 地理要素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决定了地理事物的形成、变化与发展具有一果多因、一因多果的特性, 为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提供了丰富的思维材料。如在讲完“恒星日与太阳日”后反向质疑:如果说地球反向自转, 其他一切条件不变, 则恒星日与太阳日的长度如何?如果说地球反向公转, 其他一切条件不变, 则恒星日与太阳日的长度如何?通过这样多方向质疑, 学生若没有明白相关的地理知识, 自然没办法做出正确答案。而真正掌握好相关地理知识的学生可利用其已有知识点, 尽情思考做出正确答案, 既增强他们地理学习的成就感又锻炼了他们的思维, 使地理知识真正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体系。

二、设计开放性答案, 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设计问题时别过分拘泥于某一个答案, 而是允许学生对同一问题一题多解, 使学生的思维处于开放、发散状态, 可有效地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多角度、多方法、思考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如教学在地图上辨别方向时, 最简便的方法是根据经纬线同时确定两个方向, 此时教师不防换个方式, 根据纬线或经线先确定一个方向, 再推出其他方向, 或根据经纬度间接推算方向, 这样就可发散学生思维, 真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习《交通运输业》时先不急着讲解知识点, 而是根据当今学生都热衷暑期旅游这一特征, 提问学生:一位同学计划高考后利用暑假时间准备把中国北方进行一番考察, 我们该怎样为他设计路线呢?问题一抛出, 出于对旅游需求不同的考虑, 基本上人手一份答案而且绝对不会有雷同, 有部分旅游经验比较足的学生可给出既经济又实惠的路线。通过同学们对此旅游线路的不同设计的思考, 既训练了他们的发散思维, 又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 还为需要旅游的学生提供了实用的线路, 真可谓是一举三得。

开放性问题的最主要特征是探究性, 其目标不是只要一个简单的答案而是侧重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策略。教师不提供权威性答案参考教材中也没有答案可循, 而是由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观察、思考、验证来解决问题。这样可有效地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训练学生积极主动独立思考的能力, 激发他们追求成功的潜在动机, 成为一个会学习的人才

三、改变教学方式, 提问方式开放化

俗话说“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 提问不容易, 提出好问题更不容易。现存的教学模式下, 基本上都是教师问, 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去思考, 学生的思维基本上是被老师牵着走, 因而教师的提问显得非常重要。教师提问要注意其科学性并适合学生的知识需求, 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最好能通过教师提问来激起学生的疑问, 学生有了疑问才会思考, 才能有自己的发现、自己的创新。因此, 我们可改变单一的“我来问, 你来答”的提问方式, 提问形式多样化:可以师问生答, 也可以生问师答;可以同桌互相提问;也可小组间提问;或开展提问接力竞赛, 比一比哪位同学 (或哪组) 提的问题多、水平高。总之, 教师应尽可能地创造条件把提问的权利还给学生, 真正贯彻教学中“以学生为主, 教师为辅”的教学理念, 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四、问题答案开放化, 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合作能力

标准化答案会导致学生无条件服从教师和书本, 禁锢学生思维, 扼杀学生创新精神。开放性问题答案不惟一或无固定答案, 允许学生对问题有多种解释或结论, 学生可从不同角度、不同途径思考得出不同乃至于相反的结论和观点;良好的师生关系、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又能使学生产生心理安全感, 从而敢于质疑, 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浅谈作文教学的开放性 篇11

每逢作文,老师出了题以后,学生大脑中一片空白。究其原因,很多学生都没有留心观察生活。例如,教学楼学生每天要上下几次,但要学生说出一层楼有多少级台阶,很多同学答不上来。问学生现在身上带了多少钱,很多同学却都说得一分不差。可见留心与不留心观察生活差别之大。建立写作意识,就是要使学生变无心人为有心人,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观察事物,获得情感体验,不断收集写作的素材。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扭转学生感到无事可写的现象,而且有时不仅能发现事物现象,而且能找出事物规律,以致引发文思,从而达到胸有所积,不吐不快的状态。

二、注意日常小事,发扬美好事物,定格精彩瞬间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常有这样那样的小事,有许多事物是美好的。但这样的事常常因为其小,所以转瞬即逝。许多同学常常事情发生时觉得它挺美好的,值得歌颂,但没有及时拿起笔把它记录下来,事后这样那样的事一耽误就忘了。等写作文再用时,回忆起来很难再还原动人的美好事物的动人之处。为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强调学生注意日常小事,挖掘小事的美好之处,从平凡中发现伟大。

三、培养创造意识,训练创新思维,升华作文素材

毛泽东说过,文学“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产物”。这表明,作文的素材来源于生活,它不仅是生活的机械写真,而且是经过作者主观加工后的产物。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就要指导学生基于生活实践展开丰富的联想,让学生具有一定的创造意识,把平凡的小事写出新意,升华作文素材,使之达到一个新境界。

四、精心布置文题,指导学生实践,为作文而做事

人们认识世界的过程是一个由实践到理论,再由理论到实践的往复过程。前面三个小标题所讲的都是让学生由实践上升到理论的过程,而精心布置文题,指导学生实践,为作文而做事,是作文开放性的一个突出表现。以前的都是只坐在教室里作文就行了,而这里是教师在课堂上布置作文题,比如《我帮妈妈干家务》《我为学校植树》等文题,教师先出题,让学生根据题目选择社会实践活动,真正做到“教学做合一”,然后,再让学生写作文,完成由理论到实践再由实践到理论的螺旋式上升运动,全面培养学生“作文做人统一”的养成教育。

例如,一位教师给一个班上作文示范课时,是这样进行的:一、宣读来信。自己的学生知道老师要给这个班上示范课后,同学们给这个班写了很多封信。因为上示范课的这班同学家里很多受了灾,这位教师的学生又捐赠礼物让教师带给上示范课的同学们。二、赠礼物。把礼物送给该示范课班的同学。三、让示范课班的同学交流感受,让他们说说心里话。四、交待作文写法,以信的形式进行。五、学生书面表达。在讲明信的写法后,让学生动笔写信,当堂完成,效果很好。

这位教师就采用了“开放性作文教学法”,让学生在实情实景中进行作文训练,达到了“真情实感用信的格式作文”的教学目标,也做到了“作文”与“育人”的有机统一。

五、建立兴趣小组,自办作文报刊,品尝成功喜悦

班上有许多同学热爱写作,可以把这样的同学集中起来,成立作文兴趣小组。让学生参与学校的各种活动,使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自己动手动脑,自办作文小报,出墙报、黑板报,自编作文刊物,让学生积极参加作文实践活动。当学生们看到自己的作文得以发表时,心中充满了欣喜。这种成功的喜悦激励他们更加努力,去获得更大的成功。这和“成功教育”的教育思想是一致的。

音乐教学的开放性研究 篇12

筅河北廊坊师范学院刘蕊

音乐教学的开放性是指当代音乐教学必须具有广阔的视野, 以国家课程标准为基础, 以教育贴近学生生活世界、科学世界为视点, 保持开放的态势, 特别是把符合人性的、内容健康的、反映社会现实的诸如流行音乐等新元素纳入音乐教学之中。音乐教学的开放性是系统性的工程, 其中可以包括开放的教学理念, 开放的教学内容, 开放的教学形式, 开放的教学手段, 开放的师生关系, 开放的教学评价等重要内容。

一、音乐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1. 音乐课不能满足学生及教师的需要

第一, 学生喜欢流行音乐, 而音乐课却很少有流行音乐, 说明音乐课没有能够满足学生的需要。理性地说, 并不是学生所有的愿望都要去满足, 但是就基于流行音乐贴近学生现实生活、反映学生心灵渴望、内容比较真实质朴、情感抒发流畅、内容结构简单易懂等特点看, 是可以满足学生对流行音乐的追求需要的。特别是不喜爱音乐课的学生认为的教材不精彩、教师讲述不精彩等情况更要刺激我们去思考, 如何通过流行音乐引入来解决音乐课的教学枯燥问题。

第二, 教师对流行音乐的喜欢态度与是否将流行音乐纳入教学的态度是一致的。而当前音乐教材对流行音乐体现的较少表明音乐课没有能够满足教师的需要。特别是在关于流行音乐、摇滚、布鲁斯、民歌、乡村音乐、朋克、另类、重金属、电子乐等音乐资源的教学选择上, 在教师对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喜欢的态度上, 从音乐教师私人的角度上, 种种情况表明音乐教师是比较喜欢流行音乐的, 是希望把流行音乐纳入音乐教学的。

2. 音乐课教学没能体现现代教育的理念

随着音乐教学改革的深入, 在教育理念上表现为:学校功能观上, 坚持学校兼具传知、创知的功能;教师作用观上, 主张教师不仅仅是真理宣讲者, 更是真理的发现者、学生发现真理的引导者;在学生作用观上, 认为学生不仅是教育资源的享受者, 也是教育资源提供者;家长作用观上, 认为家长不仅是教育的伙伴, 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特别是教材作用观上, 教材仅仅是范例、师生活动的中介;教师自己要形成专业发展的意识和能力, 通过教学反思、反思性教学, 促进自己专业的持续发展。同时, 在教学要求上表现为:教师要以生为本, 教学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特别是人格等非智力因素等方面要加强、重视。

二、音乐课开放性问题的分析

当前, 我国的音乐教学中存在着一种二律背反的现象, 使得音乐教学面临巨大挑战:大部分学生喜欢唱歌, 却唱不好老师教的歌, 甚至根本就不喜欢唱教材上的歌曲。音乐的美被称为是“最直接, 最彻底, 最动人”的美, 理论上应该能直接深入学生的身心, 学生在欣赏之后怎么会无动于衷呢?原因就在于流行音乐的出现。大多数学生喜闻乐见的是流行音乐, 然而课堂一直以来并不接受以流行音乐作为教学内容。所以, 将流行音乐引进课堂就成了一种必然的趋势。但是在对待流行音乐上, 学生和教师的态度存在很大的差异。

1. 多元追求与一元取向的矛盾

学生、教师对流行音乐的喜欢、支持态度, 特别是希望把流行音乐纳入音乐教学的希望与以家长为代表的社会反对学生对流行音乐的喜欢形成的对比反映他们对待流行音乐态度上的不同。在当今这个多元文化并存的社会中, 流行音乐作为多元文化中的一部分, 其社会功能、审美功能、教育功能、娱乐功能也越来越显现了出来。流行音乐没有因为受到阻挡就离开校园, 反而更多地与学生接触起来。流行音乐作为大众音乐文化组成部分, 不应被挡在校园之外。我们应当有选择性地来学习流行音乐, 让流行音乐在学校这方净土上开出新的花朵!学校文化本身具有异质性, 学生对流行音乐所反映出的文化态势当然作为异质文化而引起家长、社会成人文化者的疑虑。因为学校文化同时包括以教师为代表的大社会文化与学生所反映的亚文化;教师为代表的成人文化与学生同辈文化;这些文化之间存在冲突。针对这些学校文化冲突, 则采取统整态度, 即教师文化、成人文化压制学生文化 (当然解决冲突学校文化的冲突中, 学校、教师总是胜者) 。所以, 不能简单地处理学生、教师与父母、社会之间对待流行音乐这种态度, 既要看到多元追求与一元态度之间的矛盾, 也要看到各方价值利益的诉求, 这才是促进社会的和谐音乐教育之道。

2. 积极期待与保守态度的对比

流行音乐能否成为音乐教学的一个部分, 能否进入音乐课堂, 已成为音乐教育界争论不休的话题。随着流行音乐创作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逐渐成熟, 在一些题材、旋律、内容上都比较易于接受的流行音乐逐渐地被更多的人认可, 人们对流行音乐的认识也日趋理智, 经典的流行音乐是可以走进音乐课堂的。但与此同时, 也给我们音乐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不仅仅只是顾及和满足学生的需求, 还要如何结合流行音乐快速更替性和多元化的特点, 选择现时性强、适合学生的流行音乐, 更好地为学校音乐教学服务。

3. 入痴入迷与洪水猛兽论的对立

流行音乐在音乐教学中的命运其实反映了两种对待流行音乐的态度, 一种是入痴入迷, 表现在学生在课余喜欢流行音乐、在课外喜欢搜集流行音乐的资料、希望把流行音乐纳入音乐教学。一种却是洪水猛兽论, 社会对流行音乐进课堂基本持否定态度, 根本不理解学生关于流行音乐的感受。仔细分析起来, 情况是比较复杂的。自从流行音乐登上了中国大陆的音乐舞台, 它已经给内地乐坛带来了很大冲击。但是不同的社会角色对流行音乐的评价褒贬不一。学生由于其身心发展的特点, 最容易被流行的、新鲜的事物所吸引, 他们自然是流行音乐最忠实的追随者, 学生生活的周围充满了流行音乐, 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并逐渐了解它。他们对学校音乐教材上的曲目不感兴趣, 经常抱怨教材上的曲目较陌生, 歌词老化, 与当今时代相距甚远, 无法引起共鸣。学生总是主动或被动地接受着流行音乐, 尤其是他们对流行音乐还有着一种强烈的求知欲、认同感。面对铺大盖地的流行音乐, 一方面学生对流行音乐存在着一些疑惑, 希望在音乐课上能得到老师的指导, 使问题得以解决;另一方面专家、学者、教师则对流行音乐进课堂持怀疑态度。这种对立矛盾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音乐教学的顺利开展。流行音乐作为学生文化的重要表现充分反映了学生的价值观念及行为标准。由于学生是学校中的被领导者, 是教育的主要对象, 因而学生的这种价值观念及行为, 也被称为学生次级文化。但是学生同辈文化并非孤立产生, 它与整个社会文化有密切的关系。学校生活和活动中的各种同辈团体所表现的价值观及行为, 无论其方向属于何种类型, 都构成影响学校文化的重要困素。

进一步分析认为, 这与人们对学校文化具有目的性、针对性的认识是有关系的。学校文化的功能即教育社会学家沃勒所说的, 学校文化是社会成人有意安排、设计的一种文化, 具有很强的社会目的性、系统性特征。特别是学校的课程文化, 是经过精心地选择、组织的, 代表社会对学生的要求。所以, 社会要求对流行音乐的态度、对流行音乐进入音乐教学的态度是可以理解的。

三、提高音乐课教学开放性的原则

1. 适度性原则

音乐教学系统是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体系, 引入一些流行音乐作为教学内容, 并不意味着颠倒主次, 无视其自身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除了一定的音乐知识外, 古典音乐、民族民间音乐等无疑迎来丰富和充实当前的音乐教学。因此, 对流行音乐引入教学内容, 应遵循适度的原则, 不能因流行音乐的引入而忽视了传统音乐在音乐教学中的中心地位, 更不能因此而放弃了传统音乐的教学。传统音乐代表了人类音乐文化宝库中最核心的精华部分, 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 而流行音乐尽管贴近时代和当代人的情感世界, 虽不乏优秀作品, 但它的价值毕竟还是无法与传统民族音乐相比的, 所以在音乐教学中, 其地位也是不能与传统民族音乐相提并论的。掌握适度原则, 还意味着音乐教学中不能因教师个人喜好或受学生兴趣的影响而放弃教学内容自身的有序性。

2. 选择性原则

流行音乐本身是一个复杂的音乐类型, 其内容积极消极兼而有之。例如流行音乐中有许多过分渲染孤独、忧伤、失落情绪、表现游戏人生态度、描述情爱等的歌曲, 这些是不适合学生的。所以, 有所淘汰、有所选择应成为音乐教学中必须遵循的又一个原则。

3. 指导性原则

学生课外音乐欣赏通常都是在缺乏正确指导的情况下自发地进行的, 他们常常凭着直觉接受流行音乐, 这种接受一般都带有比较明显的随意性和感性文化色彩。因此, 音乐教师有责任培养学生正确的音乐审美观念, 在教学中加强审美观念等方面的指导。

参考文献

[1]曹力.加强音乐教学中的情感因素.教育研究, 2008.

上一篇:培训人才下一篇:会计准则与投资者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