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开放性作业的尝试

2024-10-13

语文开放性作业的尝试(精选12篇)

语文开放性作业的尝试 篇1

做作业是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 概念的形成、知识的掌握、方法的获得、能力和思想的培养, 都离不开作业这一基本活动形式.目前高中数学作业主要是为巩固“三基” (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 而设计的巩固型作业.这一类作业能使学生牢固掌握数学知识和数学活动技能, 逐步使学生的数学活动达到“自动化”.在教师追求作业的短期功利价值目标的驱使下, 巩固型作业的功能被不断放大, 学生的作业负担也随之不断增加.过重的作业负担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中数学作业改革成了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的瓶颈.因此, 笔者在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开放型作业的探索和尝试.

一.开放型作业的特点

1.作业形式的开放性

开放型作业的形式应该灵活多变, 可以是书面作业, 也可以设置口头作业、操作性作业、研究性作业等各种各样的形式.

2.作业内容的开放性

开放型作业所涉及的内容不应该仅限于课本, 而应将数学作业的触角伸向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例如与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及其他各科的学习活动结合起来, 构成一个和谐的学习整体.因为思想方法是具备可延伸性的, 它不仅可以解决数学范畴的问题, 还能应用于其他学科的问题.

3.完成过程的开放性

完成作业的过程不仅需要推理和计算, 还需要学生进行规划、探讨、操作、协作、表达、整理等各种各样的方法手段并用.如学习概率时, 我把著名的“蒙蒂·霍尔 (MontyHall) 问题”作为研究性作业.在学生反馈 (成果展示) 时, 我发现学生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大相径庭.一些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得到了结果;另一些学生则通过模拟实验, 统计了大量的实验结果后, 用频率作为概率的近似值, 得到了近似的答案;还有一些学生干脆到图书馆查阅了相关的资料, 同样得到了正确的答案.第三种完成作业的方式很容易被传统的评价标准当作投机行为, 而遭到否定, 甚至批判, 而事实上他们不但得到了“蒙蒂·霍尔问题”的答案, 而且了解了这个问题丰富的背景资料.这三种方式都能较为有效地解决“蒙蒂·霍尔问题”, 因此, 都得到了高度的赞赏.

4.作业评价的开放性

评价作业是为了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变化, 了解学生发展的需求.开放型作业的评价应当尊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生研究的方向的差异, 不一定要求所有学生都能得到唯一正确的答案.完成作业的意义和价值在于培养学生的能力, 锻炼学生的意志, 铸造学生的精神, 重要的不是结果, 而是过程.只要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努力思考, 认真实践了, 就应当给予充分的肯定.评价作业时, 教师应给出指导性建议, 以帮助学生改进学习和研究的方法, 使学习和研究更加科学有效.

二、开放型作业实施的意义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开放型作业改掉了传统巩固性作业机械、单调、重复的缺点, 问题的提出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有丰富而深刻的体验, 完成作业后有强烈的成就感.因此开放型作业的实施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方面效果显著.

2.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要完成开放型作业需要学生动手、动口、动脑, 需要学生不只会执行计划还要会制定计划, 不但要独立思考还要协作互动, 能够全面发展学生的思考、表达、规划、行动、组织、协调等各方面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数学精神

开放型作业需要学生大胆猜想、小心论证, 可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求真精神和理性精神.学生团结协作, 各司其职, 体现了协作精神和奉献精神.由于完成开放型作业的过程是一种综合实践性的研究, 学生在此过程中必然能体会到科学研究所必需的优秀精神和科学理念.

4. 教会学生科学的方式方法

在尝试开放型作业的最初阶段, 学生的小团队出现过混乱的局面:每个同学都按照自己的思路进行, 还有的同学漠不关心, 只等着坐享其成.结果导致有的工作重复做, 有的工作没人做, 争争吵吵, 效率很差.经过教师的组织和指点, 同学们在充分交流、共同规划后分头完成.在完成各自工作的过程中还相互请教、相互指点, 每次都能以快速有效的方法完成任务, 久而久之, 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科学有效的做事风格, 并掌握了相对科学的研究问题的方式方法, 养成了有目标、有计划、分步实施的做事习惯.

三、开放型作业面临的困境

应付考试的压力严重压缩了开放型作业的空间.在以考试平均分和高考上线人数为唯一评价标准的评价体制下, 实施开放型作业无异于铤而走险.这种评价体制也造成了教师只关心学生的平均分和高考上线人数, 在这两项指标面前不敢有半点闪失.万一开放型作业不能提高平均分和高考上线人数, 甚至使这两项指标有所下降, 那么这位教师的尝试就会被认为是失败的或者是无用的.正是这种状况严重挫伤了教师教学创新的积极性, 使得开放型作业的研究和实施难以广泛开展.

语文开放性作业的尝试 篇2

甘肃省民乐县洪水小学 鲁中元〔73450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如何改变低年级语文课外作业抄抄写写,单调乏味,现成内容多,巩固知识多,实践应用少,自主选择少的局面,使语文作业走出反复操练的泥沼,让它扬学生的个性呢?下面谈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对语文作业设计的一些尝试:

一、剪剪贴贴,制作课外识字卡。

识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多认少写,识写分开”是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原则。新课标要求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关注儿童日常识字的兴趣。为使学生课外识字的兴趣延伸,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理解语言,积累语言,增长语文知识与才干,丰富《语文园地》“展示台”,我们鼓励学生将自己在逛超市、街道,看电视、课外书,收集商品包装等日常生活中认识的汉字每三周制作一张课外识字卡,定期在班内展示交流。学生采取抄一抄、剪一剪、贴一贴的方式,设计的课外识字卡有葡萄串式的,有蝴蝶形的„„;有的是自己书写的,有的是剪贴的;有的学生根据字的结构分类制作,有的将同一类昆虫名词罗列(如:蜜蜂、黄蜂、土蜂、工蜂„„)或者将含有同一个字的事物图片粘贴在一起再注上汉字,并把他们按一定的意义摆成一张小报,这样就有了“我爱我家”、“美丽的校园”、“大商场”等主题鲜明的识字小报„„随着学习的深入,我们又将学生的课外识字卡改为“我的收获”手抄报,里面不仅收集学生课外识的字,而且收集成语、谚语、名言警句、古诗、新童谣„„这样做,既使孩子们领略到了成功的喜悦,又让孩子们在社会这个大天地中学会了识字。学生的识字兴趣不断高涨,识字数量明显增加,再加学生运用学到的美术知识对卡片或手抄报的装饰,其意义已远远超出了识字本身。

二、查一查,搜集资料。

查找、搜集资料,交流汇报是学生相互启发、相互学习、合作交流、共同提高的学习过程。它可以体现课内外、校内外、学科间的相互融合。新课标实验教材具有鲜明的时代性,里面有许多新颖的东西。边远山区受条件地限制,许多事物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给学生的学习造成了一定困难。如《黄山奇石》、《北京》、《我们成功了》、《太空生活趣事多》等课文;“珠峰”、“中华鲟”、“银杏树”、“中华世纪坛”等事物。根据教学进度,我们发动学生从课外书籍、报刊杂志中查找收集相关的文章、图片,有的学生还在家长的帮助下从网上下载了不少资料,从而为学习课文架起了“桥梁”,不仅有益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他们探究性阅读能力、创造性阅读能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整合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了自主有效地学习,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画一画,演一演。

儿童是天生的表演家,画家。他们思维不受拘束,敢说敢做。喜爱表现是孩子的特点。在语文学习中,教师可以让孩子分角色的表演教材内容,或演课本剧,让学生更直接的将自己的情感与教材内容联系起来,激活学生思维,激发他们的创造力低年级语文课本中有许多充满童趣、贴近学生的课文。学完课文后,让他们根据课文去演一演《称象》、《王二小》、《小蝌蚪找妈妈》;去画一画《春雨的色彩》、《山行》、《秋天的图画》。让他们自编台词,自编动作,或者把故事性课文绘成连环式图画,利用班队会时间“放电影”或进行课本剧表演,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自主、自立能力,还寓教于乐,进行了思想教育。

四、编一编,续写故事。

有些课文意味深长,很富有启发性和教育意义。学完课文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大胆展开想象,续编课文。如学习了《坐井观天》后,让学生写写“青蛙跳出井以后”,学生写了青蛙听了小鸟的劝告,跳出井来看到天空无边无际,学到了好多知识。学了《我要的是葫芦》后,让学生写写“我的葫芦丰收了”,大多数学生都写到:种葫芦的人吸取了教训,发现蚜虫及时救治,第二年 2 的葫芦丰收了。

五、仿写(编)儿歌、识字谜语。

为帮助儿童识字,提高儿童的学习兴趣,新教材选编了许多通俗易懂,节奏鲜明,朗朗上口的儿歌,识字谜语。教师要相信儿童中潜藏的创造能力,让学生放胆去仿写。如学了《比一比(一年级上册)》后,学生编写了“一边多,一边少,一群山羊,一只鸡”。学了《拍手歌》学生编写了“你拍一,我拍一,爱国爱家爱自然。你拍二,我拍二,减少污染靠你我┉┉”。“你拍一,我拍一,瓜皮果壳不乱丢。你拍二,我拍二,勤剪指甲常刷牙┉┉”学了《日月明》一课,学生从中学到编字方法,写出了“禾曰香,曰西晒,石皮破”、“木帛棉,火丁灯,土里埋”等字謎歌。学了《识字5(一年级下册)》学生写出了“田中有只缸,盛了半缸汤,拿却拿不动,要舀舀不光。(井)” “左边两点水,右边都是水,用手摸一摸,像水不是水。(冰)” 等谜语。学生写的儿歌有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有团结同学助人为乐方面的,有尊老爱幼讲究卫生方面的„„仿写中启迪了思维,仿写中培养了儿童的创造精神,仿写中儿童的思想情感得到了升华。

巧妙设计语文的开放性作业 篇3

自主性作业,提供选择的机会

由于生理、心理发展的特殊性,小学生兴趣有异,爱好有别,理解掌握知识必然有快慢之分。教师在设计语文作业时切忌“一刀切”,而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巧妙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需求,自主选择作业内容和作业形式,让作业成为一种“自助餐”,使所有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

例如:学完《美丽的南沙群岛》一文后,教师可以巧妙设计以下几种作业,供不同层次的学生自主选择。①读一读:把文章读给家长听,让家人对你的朗读水平进行点评。②认一认:认读本课生字新词,注意读准“辽阔”“宝库”等新词。③写一写:书写本课9个生字。④说一说:南沙为什么是祖国巨大的蓝色宝库?南沙为什么是一个迷人的世界?⑤找一找:在中国地图上找一找南沙群岛的位置,并向他人作介绍。诸如此类的作业,题材丰富,形式多样,灵活性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又如:学了《长江之歌》后,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如下作业:①读几篇关于长江的文章;②以长江为背景创作诗文;③画出长江给你印象最深的景象;④给他人讲一个关于长江的精彩故事;⑤探索长江的其他特征。这样的作业设计独具匠心,令人耳目一新,而且形式多样,任学生自主选择。学生完成的方法也很多,有的是硬笔书法作品,有的作画并在画上题写诗句,有的是用磁带或用视频实录自己的配乐朗诵等。

探究性作业,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语文课程的职责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努力拓宽学生学习语文的空间,沟通课内外、校内外的联系,为学生活学活用语文构建有效平台。而探究实践性作业是沟通课堂与社会生活的“纽带”,能让学生将获取的知识运用于实践,使获取的知识得以“盘活”,并通过实践进行再学习、再探索、再发展、再提高。

巧妙设计以“动口”为主的实践探究性作业 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口语交际能力只有在交际实践中才能形成与发展。比如:可以让学生聊一聊有关春节的习俗;或者提一提对春游的建议;或者谈一谈在日常生活中当自己与别人意见不一致或做什么事拿不定主意时,应该怎样与别人“商量”等。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语言,还能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说话、朗读等方面的技巧,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及交际能力。

巧妙设计以“动手”为主的实践探究性作业 这类作业有利于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索、创新求异的意识。一是画一画。有些课文学完后可以让学生依据教材内容,动手画一画以再现教材情境,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比如:教学完《颐和园》后,可以让学生画一画浏览线路图,以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二是做一做。比如:学习了《曹冲称象》的课文后,可以让学生依据教材内容,做一做实验以验证教材内容,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三是演一演。有的课文在学完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本剧的表演。比如:学习了《乌鸦喝水》后,让学生争当“明星演员”,演故事。学生自由练习,分别排课本剧,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合作探索精神的同时,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有效的训练,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四是编一编。有的课文学习完后,可以让学生以导游的角色向别人作介绍。比如:学完《葡萄沟》后,鼓励学生像小导游一样,用自己的语言向他人介绍葡萄沟,培养学生“复述”的能力;学完《蝙蝠和雷达》后,让学生通过查询、访谈、收集资料,创编一份仿生学知识的小报;学完《晏子使楚》后,让学生自由组合,自主合作排演课本剧等。

合作性作业,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合作学习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而合作性作业的巧妙设计,也成为教师教学的有效途径。教师应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去共同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策略、措施,鼓励学生学会合作,将各自的发现、探究过程及时记录下来,共同探讨并最终形成有关结论。比如:在学习有关课文后,教师既可以让几个学生在校园内共同种植一些花草和小树苗,还可以让学生共同饲养小白兔、小鸡、小鸭等小动物,观察它们的生活习性,体验种植养殖活动中的酸甜苦辣,并将体验过程以日记、诗歌、童话、歌谣、图画等多样化形式呈现出来;在学习《赵州桥》后,可以鼓励学生合作探究苏通大桥与赵州桥的异同之处,进一步鼓励学生通过合作探究,上网查询现代立交桥的有关资料,并鼓励学生们描绘梦中的桥,以放飞学生的梦想。

结束语

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巧妙设计开放性的语文作业,语文学习才能由苍白乏味变得新颖有趣,学生才能乐于去完成,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堂开放性教学的尝试 篇4

1. 利用网络资源, 教学更有趣。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掌握搜集和处理信息 (包括网上学习) 的能力, 这就要求我们要用好网络资源。课前可指导学生搜集资料, 增加对作者、背景、主人公的了解;课中可插入相关资料, 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课后可推荐读物, 以拓展学习内容, 提高阅读能力。凡是能从网上下载到的电影, 如《祝福》《边城》《项链》《守财奴》等, 我都让学生观看, 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 利用电视资源, 教学更新颖。

《新课程标准》突出口语交际能力, 要想达到这个目标, 我们要用好电视这个资源。电视有好多语言类的节目, 收看这类节目, 我们可以向主持人学习, 其语言的风趣、幽默、睿智, 其现场的应急变化能力, 令人叹服。在学生口语交际训练时, 我常常借鉴电视节目如“实话实说”“焦点访谈”“大家看法”的形式。

3. 利用街头资源, 教学更实在。

《新课程标准》强调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可以领着学生到街头看一看。先看街头的招牌, 有没有使用错别字, 有没有使用不规范的字。再看广告语, 目前, 高考试卷常常出现广告试题。这些训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又为商家出谋划策, 可谓一举两得。为了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 让学生到菜市场观察;为了让学生真正亲近大自然, 组织他们观察校园内的柳枝怎样发新芽。这样做, 使学生深切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

4. 利用名著资源, 教学更开放。

《新课程标准》强调要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整体文化素质, 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就要让学生在学好学科知识的同时读一些名著。阅读名著就是对学生进行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教育。如《人间喜剧》《老人与海》《四世同堂》《呐喊》等。

二、语文课堂教学过程的开放性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要鼓励学生充分展示生活中的自己,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在一种和谐、平等、自由的氛围中, 让学生找回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态度, 让他们在我的课堂里尽情地交流、探讨;尽情享受思想碰撞时那美妙的火花。我想作为语文课堂, 给学生的绝不仅仅是一种知识, 更是一种思想、一种原则、一种立场、一种能力。具体来说, 我主要做了以下几点:

1. 让富有生活情趣的训练走进语文课堂教学。

这种训练多以竞赛、表演等富于乐趣的形式出现, 使学生感觉自己好像就是剧中的人物, 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让他们在快乐中掌握大量知识。例如, 我在讲授《项链》《雷雨》《罗密欧与朱丽叶》等篇目时, 就采用了表演法。学生积极性高、课堂气氛活跃、课堂任务完成的也很好。

2. 围绕学生与有关文化的关系开展研究性学习。

本学期我组织学生开展了“关于诗词知识知多少”的研究性学习活动,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分工合作从网络、电视、图书馆等传媒领域收集了大量我国诗词的历史、名家、流派、著名代表作等内容, 然后专门用一节课时间以小组必答、竞答、个人抢答、上台表演的方式让他们充分展示小组的丰硕成果, 课堂笼罩着浓郁的文化气息, 学生的知识量得到有效的扩展, 几乎每个学生都体验到了研究性学习所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

三、语文课堂教学方式的开放性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倡所谓“六大解放”, 即解放孩子的身体、空间和时间, 孩子才能接触大自然, 接触大社会, 取得更丰富的学问。“六大解放”的实质, 就要求语文课堂教学方式要开放化。我是这样做的:

1. 围绕学生与社会的关系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归属感和责任感, 而且可以不断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道德意识和能力, 是学生人格完善的过程。一年来, 学生以自由组合的小组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上街打扫公共卫生、擦洗隔离带;到村镇、街道植树造林, 开展环保活动;到街头、家庭、老人院开展调查访谈等, 获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 体验劳动创造的艰辛, 感受关爱别人的快乐, 在生活中学会与人交往, 提高口头交际能力。

2. 围绕学生与他人和自我的关系开展技能与品德教育。

本学期我组织学生成功开展了一次以记者的身份采访武陟县江河纸业著名造纸专家的活动, 活动从目标制定、项目策划到实施, 历时近两个月, 所有的组织、沟通、策划、采访等工作都交由学生自主完成, 我主要对他们各个阶段的准备情况进行内容完善和方法指导。活动取得了空前的成功, 学生不仅接受了一次爱科学、学科学教育, 还从受访者身上感受到他们对事业、对人生的执著追求。这种效果比我在课堂上口干舌燥的抽象说教不知要好多少倍。

语文开放性作业的尝试 篇5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因此,作业设计还应注意实践性,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直接的经验,取得第一手资料,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实现认识的第二次飞跃,把获得的知识和经验用于实践,在实践中运用知识,“盘活”知识,通过实践使之再学习,再探索,再提高。实践性作业来自于学生的生活,来自社会,有助于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加强语文知识与社会生活实际的联系,有助于学生关注人类生存,关注社会发展。同时,实践性作业的过程是一个实践过程,它可以使学生获得真实的人生体验,并在实践中长知识、长才干。学生学到的文本知识,只有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亲身参加实践活动,动口、动手、动脑,才能运用知识,把知识转变为技能,形成能力。

一、实践性作业设计

这种作业,从内容方面来说,可根据生活中的热点问题,社会中的焦点问题,学习中的难点、感兴趣的问题,对生活、社会、大自然中的有关问题进行有目的的探究;从实施上来说,可在学期开始时组织学生自由申报活动课题,根据学生的申报情况确定课题的范围、内容、成员,打破班级和年级界限,由各小组成员制定好活动方案,分阶段展开研究,也可根据教学进度随机布置;从时间上来说,可以是一个周,一个月,也可以是一个学期,根据探究问题的内容、难度、发展而定;从实践主体来说,可以是一个人,可以是一个小组合作,可以班为单位开展,也可以是师生合作,甚至邀请家长、社会人士参加。

如,学完《善待家园》,我让学生及时作了一个调查,看看身边存在哪些环境问题,你认为怎样解决更有效,并完成一份调查报告。这个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经历,培养了学生敏锐的洞察力,而且增强了他们的环保意识,比千百次的说教更有效。

二、开放性作业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课程目标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力争使每一个学生的语文素养都得到发展。因而我们的教学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把学生置于一个动态、开放的学习环境中,为学生提供多元、综合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环境中,学得主动,学得积极,使每位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体现自主开放的学习过程。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情况的需要,教师可设计如下几个类型的开放性作业。

①、想象性作业。学生的想象力是十分丰富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展开合理想象,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在学了《木兰诗》这篇课文后,我让学生展开想象,想想花木兰回家后会发生哪些事,然后续写成《木兰回来了》,以此来延伸发展课文内容。学生有的写花木兰回来后父老乡亲的反应,大家纷纷来看望花木兰,请她讲作战过程;有的写由于受花木兰的影响,将士们更加有气势;有的放在现在社会背景下,写花木兰回来后父母鼓励她做尚书郎,为国效力,增强、提高学生的文本体验与解读能力。

②、专题搜集性作业。专题搜集就是指围绕某一专题利用图书馆、阅览室、网络等渠道广泛涉猎,收集整理信息,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认真筛选的基础上,精心设计物化形式,表达、传递信息。它是学生相互启发、相互学习、合作交流、共同提高的学习过程,体现课内外、校内外、学科间的相互融合。

例如,搜集相关材料,探讨“惠女服饰文化”,从历史、传说、特点、穿戴等方面进行探讨,编一份手抄报,这样一道题,就把语文、历史、地理、美术等学科融合在一起。

又如,教学专题“母爱”之前,布置学生搜集同课文有关的图片、影像、文章等资料,教学时结合资料理解文章内容。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主动求知,学会合作,学会搜索信息,提高处理信息的能力。另外为扩大学生的阅读量,督促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做好读书笔记,积累祖国丰富的语言材料。

③、自主性作业。新课程理念强调:以尊重学生的个性为前提,最大限度地激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因而教学中不仅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更强调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实现由他主学习向自主学习的过渡。因此教师有意识地设计多样化的自主型作业,让学生针对自身情况进行选择,以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精神。如:我们要求每个学生拥有一个摘抄本,周记本,学生自主设计语文作业,这些作业都由学生自愿完成后提交。学生提交的作业,老师抽样批改,学生之间互相批改,还可进行评比。不仅达到了作文水平提高的目的,同时也进行了思想的碰撞。

以上语文作业形式在使用时,要注意互相交替,不可长时间拘泥于某一种,且要针对学生兴趣、学习内容灵活运用。

浅析小学语文的开放性作业设计 篇6

关键词:小学语文 开放性 作业设计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课内知识的外向扩展。既是反馈、调控教学过程的实践活动,也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后用以巩固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一种手段,它有助于学生巩固、内化学得的知识、技能,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使学生产生新的求知欲。设计开放性作业,有助于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促进学生语文知识与能力的整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那么,如何设计小学语文的开放性作业呢?

一、什么是开放性作业?

“开放性作业”指的是学科教学中以研究性学习方式为主要的学习手段,在作业的形式、内容、操作、评价及反馈等方面都具有极大开放性的一种作业模式。因为它是“作业”,其内容应该与教学内容息息相关,是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因为它具有“开放性”,要求这种作业不能仅仅是课堂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也不能局限于机械模仿,而注重学生在未学之前进行自主学习,或是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自主再学习。开放性作业以师生互动中产生的不可预见的新知识,即师生共同建构、创生课程产生的新知识为基础,带着师生强烈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些应是学生作业的主要内容。另外,新课程向学生生活及社会生活等广阔时空的开放,也使学生作业的天地更为广阔。传统的教师事先确定作业将更多地转向师生共同生发作业。也就是说作业的客观存在性与主观生成性并存。

二、小学语文开放性作业的设计策略

1、让作业的形式走向多样

1)、短期作业

短期作业,也就是通常意义上的“家庭作业”,它是课堂教学的自然延伸和补充。在设计短期作业时,要努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突出趣味性

现行的教材在编排处理上,给我们提供了很大的作业开放的空间。如果我们能领会教材的编排意图,找到新旧知识的结合点,设计出趣味性的作业,学生就会从作业的完成过程中得到满足,从而激起强烈的求知欲。

在开放性的作业设计中,一些司空见惯的祈使句,变成了充满童趣、充满人文关怀的话语,在关注学生智商培养的同时,更注重情商的培养。

(2)突出层次性

教学实践表明,作业“一刀切”,过难或过易,缺少层次,不利于不同学生的发展。因此,我们在设计作业时,经常设计出不同层次的作业,满足不同水平的学生的需要。相同内容的作业,对不同的学生还可以有不同的要求。

2)、长期作业

所谓“长期作业”,是相对“短期作业”而言的,是一种旨在促进学生主动、全面发展,以作业为载体的学习活动。它是以问题为中心、能充分激发学生聪明才智的、需要花一番艰苦努力才能完成的作业。由于这种作业是围绕某个主题来展开的,并不是书本知识的再现,而是运用课本上所学知识的结果,相对来说,并不像“短期作业”那样在短期内可以完成,它的时间跨度往往较长。主要形式有实践性作业和常规性作业。

(1)实践性作业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语

文实践。改版后的语文教材在课文后面增加了一些实践作业,正是这一思想的具体体现。学生在完成语文实践性作业时,通过谈一谈、说一说、想一想、写一写、演一演、问一问、查一查、画一画、做一做等形式,能够不断巩固知识、扩大视野、开拓思维、提高能力。实践性作业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查找式作业

为了深入理解课文,扩大知识面,可让学生去查找有关参考资料。

观察式作业

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可组织学生围绕一个主题,开展系列观察活动,并做好观察记录。这对更全面、系统地学习相关课文有很大的帮助。

表演式作业

根据课文内容,排练课本剧,这样不仅熟悉了课文,而且在创作艺术形象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动手操作式作业

学完课文后,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可布置学生动手操作,亲身体验总结,探索规律。

总之,语文课程重在实践,学生语文实践能力不是在课堂“言说”的过程中形成的,而是在学生亲自动手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我们要以实践性作业为载体,构建一个开放的语文学习世界,打通课堂生活与社会生活联系的通道,以培养学生扎实的语文能力。

(2)常规性作业

语文能力的形成绝非一朝一夕,它需要平时的日积月累,正所谓“不集细流,何以成大海;不积跬步,何以行千里。”教师可以给学生设计一些常规性作业,使语文学习形成习惯,并逐步内化为一种需要。可以这样设计:

每日常规作业:读3—5页课外书;记录一、两则新闻;写三、五句最想写的话。

每周常规作业:背一、两首古诗。

每月常规作业:出一份小报或墙报。

每学期常规作业:编辑一本属于自己的作文集。

从几年来的教学实践看,这样的常规作业对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确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2、让作业的内容走向综合

开放性语文作业的实践和思考 篇7

一、语文开放性作业设计的实践

(一) 作业要求的分层性

1.作业量的分层。作业量的分层是指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情况和对其发展要求的不同进行增减。对于学习能力强、态度认真、知识掌握较快的学生可减少作业量;对于学习态度不够认真、知识掌握不够牢固的学生, 应适当增加作业量。这样, 可以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促进其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 还可以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获取自由发展的时间, 让一般学生也能得到充分练习。

2.作业难度的分层。作业的难度应略高于学生知识水平, 具有思考的价值, 学生才会对其产生兴趣。针对学生语文能力有差异的客观事实, 要着重找准每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为他们确定相应的目标, 设计难易有别的作业。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基础、发展、创造三个目标, 给他们创造自我发展和提高的平台。

(二) 作业内容的丰富性

1. 课内与课外的结合。开放的语文作业内容资源应模糊课堂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界限。书刊、影视、展览等等都可以作为作业内容的资源, 使语文学习、训练贯穿学生生活。作业的练习内容可以作为学生课前的扩展性学习, 使学生学得更广阔;可以作为课堂语文学习的训练, 使学生学得更扎实;可以作为学生课后的延伸性学习, 使学生学得更深入。

2. 学科与学科的整合。知识是一张网, 各学科之间的知识是可以交叉, 可以融会贯通的。在丰富作业内容时, 我们可以把其他学科的相关内容, 整合进我们的语文作业内容之中。

3. 学习同生活的融合。“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因此, 语文学习同生活的融合就是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在语文中学会生活, 使孩子在生活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在语文学习中认识生活, 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学会积极生活。

二、语文开放性作业设计的思考

目前, 新课程教育的探索和实践正在各地进行, 而作为教改体系中重要一环的作业改革也势在必行。作为教师, 要从作业的设计上多下工夫、多研究。要改变一贯的语文机械性的作业, 要一定程度地解放学生的大脑和双手, 让他们有一定的时间从事他们所喜欢的作业内容和形式。这就要求教师在作业设计方面, 要转变观念, 语文作业要走向开放, 要向思维、生活、个性开放。发挥作业的积极作用, 建构课内外、校内外联系的桥梁, 使作业成为连接学校与家庭、社会的纽带。开放性作业的设计更具情趣性、创新性、实践性, 从而让学生愿做、爱做。

小学语文作业布置的几点尝试 篇8

一、关于布置小学语文作业的几点策略

1. 注重实效性。

在实际工作过程中, 有些教师对于课堂教学课前准备比较充分, 思考较多, 但对于作业布置往往流于形式, 尤其是关于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 都是需要写的作业比较多, 读的作业次之, 听和说的作业基本不涉及。因此, 这种机械、固化的作业模式, 缺乏明确的目的性、实效性, 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导致效果不佳。我们在作业设置中, 必须克服为布置作业而布置作业的惰性思想, 紧密联系教学重点, 顺承课堂教学设计主导思路, 做到目的明确、有的放矢, 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训练效果。

2. 注重开放性。

语言文字是人类思考的工具、交际的工具, 是人文传承的载体, 是交流感情的媒介。对于小学语文作业的布置, 不能仅仅停留在字词练习、课文朗读、课后作业、各种训练题册上, 需要注入更加开放的理念, 不仅把作业作为课堂学习的延伸和拓展, 更主要的是善于利用现有资源, 充分结合学生实际, 给予学生有效引导, 引入国学教育、外国文学、经典童话等适宜小学生的阅读文本, 借以拓宽学生的阅读面, 延展学生的知识宽度。

3. 注重灵活性。

加强作业布置的灵活性, 对于提高学生兴趣具有极大作用, 同时也需要教师更加费脑费心。对于作业的多寡、形式, 教师应根据教学目的灵活调整, 不能机械固化、一成不变。特别是对于不同类型的教学资源, 如精读课文、略读课文、口语交际、写话作文等不同教学内容, 教师应设置相对配套的作业内容和形式, 提出不同的标准要求, 采取不同的评判过程。用灵活多样的作业形式, 可为学生打造全方位的应用训练平台, 全面提升学生语文能力。

4. 注重阶段性。

小学阶段主要分为两个学段, 对于小学语文来讲, 1—3年级主要以识字为主, 4—6年级主要学习简单的阅读和写作方法, 为学生将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作业布置过程中, 教师要充分考虑新课程标准中的学段要求和学生学习心理差异, 注重作业的学段和学情差异性, 在不同阶段各有侧重。

5. 注重实践性。

由于当前对于学科教学的测评方式还主要以试卷考试方式为主, 因此有的教师在作业布置过程中, 为提高学生测试分数, 对于字词练习、重点习题练习高度重视, 作业一般都是笔头作业多;对于实践性作业比较少, 特别是一些口语交际类、社会调查类、情感体验类作业, 都往往流于形式。这种思想和做法限制了学生思维活力和创新力, 束缚了学生的手脚, 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在具体教学实施过程中, 教师必须大胆放手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 构建交流交际平台, 使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提升语文能力, 增强情感体验。

二、关于小学语文作业的几种类型

1. 巩固型作业。

按照新课程标的准要求, 教师应紧密围绕教材内容, 以教学重点为主, 强化学生巩固复习。在作业布置过程中, 教师应注意重点突出, 不能简单地认为越多越好、越全越好、越密越好。比如字词练习, 学习心理学上讲, 学生练习3—5遍与写上几行甚至写满一页纸的效果是一样的, 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专注的学习习惯, 用心端正书写生字新词, 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而不能仅仅以量求变。

2. 操作型作业。

语文教学主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因此, 在作业类型结构设置中, 教师要敢于让学生进行社会实践, 强化动手操作, 特别要注重语文与其他学科的横向联系, 注重学科整合。还有对于一些实践类作业, 教师应让学生真正进行操作, 让学生真正亲身体验, 从而锻炼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3. 预习型作业。

随着教学内容的增加, 教学标准要求的调高, 学科类型设置的增加, 语文课时量比低年级骤然减少, 这就需要更多课外有效时间来填补, 特别是预习习惯的养成和预习能力的培养, 对于课堂学习效果的好坏具有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很多教师肯定有这样的感受, 往往上公开课比平时课堂教学气氛要活跃, 效果要明显, 根本原因就在于学生课前准备十分充分。因此,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注重预习方法的渗透, 比如让学生熟读课文、了解背景、弄懂新词, 让他们知道自己读懂了什么、弄不懂什么等等。特别是在当前信息爆炸的时代, 教师要让学生善于利用各种媒体与媒介, 尽可能多地了解相关资料, 以增强对文章理解的层次和深度。

4. 常规型作业。

语文在于积累。在教学中, 对于一些必须掌握的知识要点, 教师应通过布置常规作业来完成, 如每天让学生写定量的生字新词等。另外, 教师还可以布置一些额外的常规作业, 如每周读两篇成语故事、每周写一篇观察日记、每月看一本优秀读物等。但需要注意的是, 这些作业不能只布置不检查。在初期, 教师可以利用课上时间进行相互交流和反馈测评, 逐步让学生养成习惯。通过我个人的实践, 我发现这些作业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作用很大, 但是会有一定的潜伏期, 不会立竿见影, 需要教师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来积极培养。

5. 体验型作业。

语文除了具有提升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还承载着思想教育、情感体验等诸多方面的教育功能, 对于学生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个人要想养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坚韧的意志品质等, 需要在生活和学习实践中不断体验和提升, 最终形成自己强大的、丰富的内心世界, 而这仅凭课堂教学是无法实现的。因此, 教师必须有意识地让学生在各自的生活环境中, 大胆尝试, 积极参与, 认真思考, 反思提高。所以, 对于体验型作业的布置, 教师必须重视, 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不失时机地进行设计布置。

语文开放性作业的尝试 篇9

新的教育观念认为:语文是开放的, 是和社会生活联系最密切的学科。语文作业也应该是“开放性”的, 应该将课内课外联系起来, 使其成为一泓活水, 从而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生活中学语文, 用语文, 长才干, 学做人。联系语文课堂教学和学生实际, 我对学生的课外作业进行了一些粗浅的探索。

一、发挥课外阅读的重要作用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 精彩句段, 以及从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语言材料。”学生的词句积累从课堂上获得的只是一部分, 更多的要从课外阅读中获得。因此, 我让学生课外阅读大量书籍, 目的是扩大知识面, 积累词句和材料。经过实践发现, 只有小部分独立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能够进行有实效的阅读, 大部分学生在课外阅读时处于盲目状态, 只是粗读, 不知道选择什么方面的内容读, 也不知道怎样择取有用的信息。许多学生看的都是一些故事, 看完了, 脑子里却没有什么印象, 读书收获甚微。根据这一调查, 我调整了方法, 不是完全放手, 而是结合课文学习, 指导学生进行针对性、目的性的阅读。比如, 在教学《月球之谜》时, 我让学生去查找与月亮有关的知识和未解之谜, 上课时再进行交流。出乎意料, 课堂上, 他们纷纷汇报自己的阅读成果, 许多平时表现不积极的学生异常活跃, 课堂教学取得了明显效果。再如, 在教学《我国的世界遗产》一组课文时, 我让学生结合课文去阅读相关文章、图片资料, 学生课后使出了浑身解数, 查资料、跑阅览室、找旧书, 进行课堂教学时, 学生了解的内容比我多得多, 对课文的理解也容易多了。课外阅读, 调动了他们的思维, 活跃了课堂, 也使他们的词语材料积累更加丰富, 写作水平也随之不断提高了。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几乎相等。语文教学要以课堂为核心, 主动向学校、家庭、社会生活延伸拓展, 使课堂语文训练和课外语文活动形成有效结合, 取得整体效益。小学生阅历很浅, 对于社会和生活实践比较陌生, 对课文的理解往往停留在表面, 这就给课堂教学带来一定的局限性。因此, 我在布置作业时, 注意根据教材引导学生走向社会和生活, 进行社会实践。如:学习《春天》这一组课文时, 我让学生走到室外, 去感受春天;教学《动物》这一组课文时, 让学生根据家里饲养的小动物, 进行观察, 并把观察到的记录下来;教学《秋天》这一组课文时, 我让学生和父母一起走进田野, 走进果园体味劳动, 感受收获的乐趣, 再写成日记;“六一”儿童节来临前, 我让学生分组行动, 使节日更加有意义, 有的学生清扫村里的街道, 有的学生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不但收到了良好的德育效果, 而且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学生在写一件难忘的事时, 情感真挚, 感受深刻, 效果十分明显。有了这样的实践活动, 语文课的源泉就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 学生始终保持着对语文课和课外作业的深厚兴趣, 能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

三、大胆让学生自主设计自己的作业内容

长期的固定式的作业会让学生感到乏味, 他们的学习水平、情感心理各有差异, 每个人的需求也不相同, 因此, 我设计作业时, 有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设计作业的内容。如:学完一个单元后, 让学生想一想自己在哪些方面存在问题, 根据这些问题自己给自己布置作业, 解决这些问题。有的学生在写词语, 有的在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有的在写自己学完课文的感受, 作业各式各样, 但却能看出孩子们在非常认真地设计完成自己的作业。再比如, 让学生根据自己在课本上学到的知识, 为社会上或周围的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有的学生到大街上找错别字, 有的学生认真看电视找广告词上的谐音字;布置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语文, 有的学生挨家挨户去找对联, 有的去向父母搜集农谚。通过这些形式, 给学生充分的作业自由, 学生的自主性被激活了, 作业效果也就大不一样了。

四、注意作业设计中的几个问题

作业设计如果还停留在过去传统的机械化, 局限在只是掌握课本上的字词句段篇, 只是为了让学生考试中出高分, 学生就会对课外作业产生强烈的排斥和抗拒心理, 反而会对课堂教学产生负面效果。因此, 教师要明白作业设计的出发点和目的是让学生进行自我学习, 提高能力, 掌握知识, 使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起到和谐互进的效果, 但在实践过程中, 我们还要注意一些问题。

1. 不要过多占用学生的课外时间。

过多的作业量会让他们力不从心, 草率应付, 长此以往, 就会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 结果会适得其反。

2. 各种形式的作业应交叉布置, 频率不宜过繁。

要根据语文教材的特点和时机, 布置的作业应有侧重点, 各有特色, 不要长时间布置同一形式的作业, 因为学生容易对烦琐的学习形式产生厌烦心理。

3. 一定要给学生展示成果或汇报的机会。

学生花费了很多精力完成的作业, 如果没有展示的机会会感到失落, 以后就会丧失积极完成作业的动机。如果教师只布置任务却不给学生汇报的时间, 会让学生产生不被教师重视的错觉, 从而产生无所谓的态度, 任务就失去了意义。

语文教学中的开放性作业分析 篇10

一、现阶段语文作业存在的问题

随着现阶段新课改的不断推进, 教师更注重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教学, 而作业也是教学环节的重要部分, 却没有受到充分地重视。孔子曰:“学而时习之”, 意思就是告诉我们必须要巩固所学的知识, 作业就是最好的巩固形式。但在较长的时间内, 语文作业的形式并没有得到较大的改变, 还是通过抄写、背诵、试卷等方式进行知识的巩固。这些更多注重读写, 对学生的活动空间存在较大的限制, 对学生的知识面以及思维的发展也存在较大的限制, 从而对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有着不利的影响。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以下简称“新课改”) 新课改标准要求以学生为主体, 将传统的重视学习结果转变为更多地注重学习过程, 让学生主动学习, 积极地完成作业, 而不是被动去完成。现阶段, 语文作业不仅繁多而且缺少创新性, 对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有着不利影响, 严重的时候会导致学生出现厌学的情况。所以, 教师要加强对作业的创新设计, 切实将学生从繁多、乏味的反复练习中拯救出来, 也可以说, 语文作业在新课改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 因此, 我们必须要给予充分的重视, 加强语文素质教育的同时, 还必须要对传统的语文作业进行有效的改革, 将开放性应用到语文作业中, 让语文作业以一个全新的形象再次站到学生眼前。

二、开放性作业的分析

作业的有效改革是为了充分展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自己积极主动地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 促使学生有效建立自信心, 新型的开放性作业能够有效地将减轻学生繁重的课业负担, 此种方式也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方法, 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加学习活动, 能够在学习中善于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从而从中感到学习的乐趣、成功的乐趣。

而现阶段语文教学还是很难改变机械作业的形式, 在语文教学中经常发现反复抄写、对课文进行死记硬背、各种各样的试卷练习等现象, 这种枯燥、乏味的学习过程会导致学生出现疲劳, 严重的时候会让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

经常会听见学生说:“今天的作业是抄写两遍整个单元的词语, 好累啊。”学生只是单纯地为了完成作业而去抄写, 在写的过程中也没有进行深入地思考, 老师再次提问也还是会出现很多错误, 也充分表明学生对学习语文知识已经失去了兴趣与热情, 只是被动地去接受。

长时间这样, 语文教学就会出现教学效果不理想的状态, 因此, 教师要避免语文作业中盲目抄写、死记硬背的现象。在新课标的要求下, 一些教师已经意识到, 学生的语文作业不仅是为了巩固知识, 同时, 需要具有个性化、生活化的特点, 不能单一地进行操作。教师要通过作业这一环节, 帮助学生贴近社会, 贴近生活,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使学生语文素质不断提升。作业的有效布置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开放性作业具有多样性、个性化的特点, 从单一的抄写中走出来, 进行全面地设置, 听、说、读、写面面俱到, 将各个学科的知识进行有效的结合, 让语文作业既有乐趣, 又有较强的吸引力。

例如, 在完成了对《火烧云》一文的学习后, 在学生感受到火烧云的颜色不断变化的时候, 让学生将所学与实际生活进行有效结合, 想象火烧云还存在何种形状, 然后教师将不同形态的火烧云通过多媒体课件进行展示, 在学生通过仔细的观察, 选取一个自己最喜欢、最有兴趣的火烧云形态, 并谈谈它的样子, 具有哪些变化, 最后按照本文的相关写法对自己喜欢的火烧云进行描写。

第一, 开放性作业的设置要避免传统的一刀切现象。由于学生存在不同的差异, 如理解能力、思维能力等, 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将作业的种类设置得更具灵活性以及多样性。作业分为三个等级, 一级作业更加注重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想象能力;二级作业相对比一级要简单一点, 更容易理解一点, 三级作业比二级作业还要简单, 更多的是注重课堂知识的巩固, 这样的方式有利于学生自主选择, 而且作业的完成效果较好。

例如, 在完成《黄河, 母亲河》一文的学习后, 进行个性化的作业布置:结合自身实际情况, 做一个介绍黄河的练习, 内容与形式可随自己安排。擅长画画的学生, 可以通过图画的形式将黄河展现出来, 擅长文学的学生, 可以进行多方面地收集与整理, 如, 关于黄河的故事、神话故事、民俗故事等, 同时, 写一篇关于歌颂黄河的文章;注重环境保护的学生, 也可以对黄河流域中存在的环境问题以及生态污染等问题进行有效地分析与研究, 并设计一个环保标语, 还可以提出有效治理方案等, 通过这样的方式, 可以有效发挥学生自身的优点, 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对学习、对作业产生兴趣。

第二, 有效、科学的评价也是十分重要的。传统的作业评价就是教师对学生的一种单一的评价, 只在作业上标注错误, 没有给予正确的指导, 所以, 必须要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 采用多项评价法, 让学生与家长都积极参与到作业的评价中, 可以采取学生的自我评价、小组之间的互相评价、家长检查后签字评价以及教师的综合性评价等。

第三, 通过与教材的有效结合, 采用一些学生与家长共同完成的作业, 此类型的作业具有较强的感情色彩, 学生能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 与家长间的关系更亲密。

例如, 在《风筝》一文完成学习后, 根据现在的家长更希望学生能够好好学习, 而给学生娱乐的时间较少的情况, 教师可以这样布置作业:利用课余时间, 将《风筝》的故事清楚、准确地讲给爸爸妈妈听, 同时, 就游戏的不同看法进行有效地谈论, 并共同完成一篇练习。课后反映效果较好, 有的家长有了较大的感触, 认为自己的教育方式不够科学、不够合理, 以后会改变以往的教育方式。而学生也有了新的认识, 能够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关心与爱护, 也可以理解以前家长对自己的教育方式其实也是爱的一种表现。这样进行作业的布置, 不仅让学生能够深刻了解《风筝》一文中所表达的情感, 也能增加学生与家长的有效沟通, 从而促进学生与家长之间的感情。

三、总结

总而言之, 开放性语文作业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提高, 有利于充分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在进行开放性语文作业设计时, 教师要充分运用新课程理念进行语文教学, 同时, 还需要对学生个性与潜能进入充分重视, 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活动, 不断发展学生的能力, 激发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

摘要:语文作业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 促使学生知识面不断拓宽,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从而促使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语文作业也是教学的重要环节, 通过语文作业的布置能够使学生获取更多学习的乐趣,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与能力。本文通过对现阶段语文作业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根据作业模式的有效改革, 将开放性的语文作业应用到教学中, 为课程改革奠定有利基础。

关键词:语文教学,开放性作业,分析

参考文献

[1]张庆霞, 王瑞芳.浅谈开放性的语文作业在教学中的实施[J].价值工程, 2013 (24) .

[2]石晶漫.小学语文开放性作业设计初探[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 2013.

[3]白晶.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开放性与创新性[J].小作家选刊 (教学交流) , 2012 (04) :114.

小学语文作业拓宽类型之尝试 篇11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拓展类型;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147-02

作业是学生课堂学习后的实践运用,是学生巩固知识、形成能力的前提与基础。当前,小学语文家庭作业的现状主要表现为:作业形式单一且内容单调枯燥,以书面作业加教辅作业为主,脱离教学实践,缺乏生活气息,缺少时代特色。这些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显然是存在着差距的。为此,我们非常有必要在作业设计方面积极引入新课程理念,去尝试改革,努力创新,追求内容上的个性化、生活化和社会化,追求活泼多样的作业形式,拓展作业类型,从而使素质教育真正得以贯彻,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什么样的作业形式是受学生欢迎的呢?通过调查问卷显示:富有特色、充满情趣的作业还是能被学生们接受的,只是作业的设计应能调动学生的多感官参与,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发挥个人所长和展示个人才艺的作业形式最易被学生接受。所以,教师在备课作业这一环节时,可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通示做游戏、搞小制作、与自然亲密接触等形式,或让作业与各种艺术形式相联系,让学生在有趣的情境中去增长知识,开拓视野,培养能力,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都得以发展,让学生的特长得以展示,个性得到张扬,真正做致到“寓教于乐”,使作业也变得其乐无穷。

作业类型的拓宽,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尝试:

一、个体张扬——自主化作业

这一类型作业设计的前提是尊重学生个体。就是要在作业设计时,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原则,为学生提供更宽阔的选择余地,从而发挥学生的自主选择性,给学生送上一份自助性质的快餐:学生可以在大相同的情况下,选择大不同的作业形式,目的是培养与展示其爱好与特长,发展其个性与长处,使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如在学习完第八册的《猫》一课后,我们可以布置灵活机动的作业任学生去选择:学习了《猫》这篇文章,结合课文内容把你眼中看到的猫展示一下吧!作业交上来,你就会发现,学生们做这样的作业可谓兴致盎然:他们有的画成连环画,巧妙地用书上的句子当注解;有的交上了一分钟成像摄影作品,背面抄上了文中自己喜欢的文字;还有的写成了简单的小诗《猫》等,真是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通过这样的作业形式,学生们收获很多:有的学生们深入理解了课文内容;有的同学展示了自己的才艺,很有成就感;有的同学在做作业时真正起到了练笔的作用。

二、观察实践——探究型作业

少年儿童正处在对世界十分好奇的阶段,他们想探求这个世界中的神奇之处,想通过自己的思考去认识这个世界。在作业设计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让作业的设计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能更好地展现学生的创造力,去设计探索性作业,为学生创造探索的机会,提供探索的契机,去培养和提高他们探索的好习惯。例,在学完观察类的小文章《金蝉脱壳》之后,教师可布置观察探究类的作业——周记:在夏夜亲自去观察、研究一番金蝉脱壳的全过程,或者观察其它的昆虫及小动物,仿照文章的写作顺序,写成观察日记。学生们纷纷行动起来,有的捉来蝉虫放在杯子里观察,有的放在纱窗上看;还有的同学写下了观察自家热带鱼产仔的情形,还拍下DV来研究。通过这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培养了他们爱观察、爱探求知识的好习惯。

三、动手操作——实践型作业

让静止的课堂动起来,让静止的作业活起来,让学生的多种感官活动起来,这是好课堂好作业的又一追求。“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动手亲自做一番,会对知识印象更加深刻。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将作业设计成“说一说我的感悟”“画一画我的想象”“演一演我的理解”“唱一唱我的收获”“查一查我的兴趣”等不同形式的作业,让学生在作业中做到“五到”,让各种感官发挥作用,将知识记准记牢。同时,给予学生充分的在生活中实践的机会,让知识来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如学了《陶罐和铁罐》后,可以让学生们动手画一画,做一个动漫小册子;也可以讲一讲,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也可以做一做,自己制做一个指头偶,和同学一起表演小木偶剧;还可以查一查,找找类似的有教育意义的寓言故事讲给大家听,增加大家的知识积累和拓展阅读宽度。

四、艺术熏陶——鉴赏型作业

这种类型的作业是在所学内容的基础上,由教师提出鉴赏的内容,并可提供相关资料进行鉴赏性活动,这样做,可以在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课外知识的同时加强学生对课内知识的深刻理解,同时还可以通过这种作业来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如学了《荷花》一文后,教师可以这样设计作业:让学生们分组收集有关的图片和视频,做成PPT文件大家共赏;学完《七律长征》之后,可以在班内组织一次“毛泽东诗词朗诵比赛”,学生们在准备参赛资料、背诵诗词、找配乐作品、欣赏表演等过程中,接触到更多的艺术类型,了解了朗读艺术、音乐艺术、舞台艺术等,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

五、互帮互助——协作型作业

语文开放性作业的尝试 篇12

一、动手动脑, 作业真有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喜欢玩乐是儿童的天性, 对于低年级学生, 那些充满色彩、活动多变、富有刺激的作业更能引起他们的兴趣。通过形式多样的作业, 抓住孩子的心理, 很好地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1. 看一看。

学完课文《梅兰芳》后, 让学生回家找找梅兰芳表演的京剧去听一听, 看一看。感受梅兰芳作为一代京剧大师的风采。

2. 画一画。

学完课文后, 让学生把所学的内容画下来。如教学《云房子》这类优美的写景文, 可以让学生画图画再现美景。

3. 演一演。教学《狼和小羊》、《狐狸和乌鸦》等故事情节较强的课文, 可以让学生编写课本剧演一演。

4. 查一查。

在教学《要好好学字》、《朱德的扁担》等课文时, 可以让学生去书店, 上网等查一查有关伟人的资料, 以帮助更好的体会人物形象。

二、形式多样, 作业更快乐

学以致用, 是教学追求的目标。常言道, 听来的忘得快, 看到的记得住, 动手做的印象深。学生学到的文本知识, 只有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亲身参加实践活动, 动口、动手、动脑, 才能运用知识, 把知识转变为技能, 形成能力。设计实践性作业, 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新知识、新理念去解决各种实践问题, 从而增长知识、培养能力。

1. 口头作业。

如学了《小鹰学飞》、《青蛙看海》一课后, 布置学生回家后把故事讲给父母或邻居听, 并说说从中获得的感受, 从而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并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 续写练习。

如学了《狼和小羊》后, 让学生通过想象续编故事:当狼向小羊身上扑去……比如在学完《乌鸦喝水》后, 我们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如果你是小乌鸦, 你还有什么办法喝到水呢?

3. 仿写型作业。如教学作文《美丽的丹顶鹤》后, 布置学

生回家仿造写丹顶鹤的“外形美”、“姿态美”的写法, 仔细观察一种动物写一写。

根据课文内容续编故事、演课本剧等, 都是开发儿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极好作业形式。孩子们兴趣大增, 积极地在生活中做实验, 他们编出的故事充满童稚, 想象出人意料, 令人惊喜。创造性的语文实践作业, 让儿童的学习情绪高涨, 大脑的优势在兴奋中形成, 学生往往会因兴之所至, 产生超越“阻碍”的力量。

三、探索发现, 作业好神奇

我们要以学生为本, 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 给学生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

1. 多布置专题搜集性作业

围绕某一专题, 利用图书, 上网查询, 收集有关信息。如:学习《我叫“神舟号”》、《问银河》都可设计此类作业, 让学生提前接触, 在学习中更有兴趣。

2. 多布置想象性作业

让学生发挥想象为课文编写后续, 创作出不同的版本。如:《家》一课的作业, 你还知道谁的家在哪儿, 咱们也来美美地说一说。《狐狸和乌鸦》一课的作业我是这样设计的:假如你就是那只乌鸦, 你会上狐狸的当吗?你将会怎样跟狐狸斗智斗勇?写一篇全新版本的《狐狸和乌鸦》。

四、自主选择, 作业多新奇

学生是有差异的。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 势必会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 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 这样, 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发展就会受到遏制。因此设计分层作业十分必要, 它符合因材施教原则, 有利于促进学生素质的个性化发展。设计分层作业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制定丰富、灵活的分层次作业, 让学生自主选择, 以适应不同天赋孩子的需求。如:抄写等级奖励计划, 自选超市作业等。

第二,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让学生自己设计作业。为了把最大的自主学习的空间留给学生, 我特地建立了“作业超市”, 学完一篇课文后, 学生可以自己或两三人合作, 设计一份作业, 张贴到“作业超市”里, 供他人挑选。挑了谁的, 作业完成后就交给谁检查批阅。评选出“最佳设计奖”和“最佳挑战奖”。

总之, 学生的作业设计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之一。小学低年级语文作业设计的创新应立足于真正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实践, 变机械抄写为巧用方法, 变单一课本为多种渠道, 变狭隘课堂为广阔生活, 让我们的学生切实提高学习的效率, 全面和谐的发展。

上一篇:开放测试论文下一篇:品牌战略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