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观

2024-07-16

教育观(精选12篇)

教育观 篇1

摘要:教育是有目的性的培养人的活动,它的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发展,培养人的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而传统的教育观在“公共人”的人性假设基础上,在理论哲学的指引下,专注于普适性的教育理论以及“硬教育”方式,最终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教育的现实意义。随着实践哲学的复兴,“面向实践”的教育观对传统教育观发起了挑战,不仅使得教师的身份具备了多样性,包含了“比较利益人”等多重属性,同时随着生命教育等观念的提出与发展,教育实践更加注重人性的发挥。

关键词:面向实践,教育,走向

教育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它立足于真实、丰富、多元的生活。何谓生活?叶澜老师说:“课堂是一种生活,怎样在这段时间里积极地、主动地展示生命活力,是我们的研究重点。”教育离不开生活,意味着教育离不开实践。传统的教育观念在某种程度上是脱离实际、追寻意识领域的空中楼阁,并不能够完全满足当下教育发展的现实需求。于是,“面向实践”的教育呼声成为当下热点,因此,拟从四个新走向探讨其对传统教育观念的挑战,从哲学层面、人性层面、方法层面以及理论层面出发,试图寻求传统与现代的新的落脚平衡点。

一、由“理论哲学”走向“实践哲学”

面向实践的教育研究者认为,教育应该以实践为取向,以“实践哲学”为理论基础,试图谋求实践者的“教育智慧”、“教师实践性知识”和“实践智慧”,让教育理论具备实践性,能够更好地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推动教育发展进程。“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说:‘哲学就是教育最一般方面的理论。’并且在其学术自传《从绝对主义到实验主义》中再次强调:‘任何有理性的人都能想到,哲学研究可能集中在作为人类最高利益的教育上。’”同样,“对教育者而言,哲学应该是一种专业的工具”。由此可见,哲学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其对教育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传统的教育观倾向于理论哲学,其核心概念是“理论”。纵观哲学发展史,理论哲学在最初一直占据着西方学术的主导地位,哲学思维的变革从最初的一元论到后期的二元论,直到今天的多元论思维。其中,在二元论阶段,人们开始关注理念与现实、思维和存在、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二元论的教学哲学思维直接影响了教学理论实践性的呈现方式,即为知识的方式和技术的方式。”教学与教育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教学作为教育活动实施的一个基本途径,其实践性品格的凸显昭示了教育实践哲学的兴起。亚里士多德曾经对理论哲学和实践哲学的区别作了这样的概括:“理论的思考以真理为目的,实践的思考以行为为目的。”对于理论哲学与实践哲学之间,孰重孰轻,亚里士多德表现出的是两难回应。直到现代,理论哲学与实践哲学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一定意义上说,马克思哲学就属于实践哲学。可见,实践哲学的重要性不可同日而语。

其具体表现有:其一,学习的“主体性原则”代替了教科书的“客体性原则”。正如杜威所说,“教育科学的最终现实性,不在书本上,不在实验室中,也不在讲授教育科学的教室中,而是在那些从事指导教育活动的人们的心中。”我们熟悉的教育,多指学校教育的进行。真正的实践主义哲学应该注意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而不是教育者简单的知识理论灌输。学习者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其自身的意愿以及能力都会大大地影响到学习的成效。只有学习者充分调动自身的积极性,才能够保证教学活动高效有序的进行,否则,一切就会成为教育者的自导自演,不具备任何的价值意义。其二,回归现实生活,关注具体问题。“实践哲学是研究实践的理论,但实践的基础性与优先性决定了实践哲学作为理论不是为知而知,而是为行而知,它必须扎根于实践并服务于实践,而不能自以为是地凌驾于实践,把实践当作实践哲学之间应用的过程。”面向生活,面向实践,面向现实中的人,是教育的指向。试想,如果我们学到的只是悬置空中的理论,脱离了实践的土壤,那么,我们的教育还有什么意义可言?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关注具体的问题,一切从实际出发,针对不同的教育情境选择相应有效的理论作指导。不能够简单地用现成的教育理论套用到既有的教育事实中去,更不能够单纯地用教育事实去装点教育理论。其三,理论哲学走向实践哲学是对立统一的过程。二者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对立或者是抛弃。“实践哲学不仅重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而且要求在实践中检验与发展理论,用事实说话,使理论更加有生命力”我们反对“一刀切”的割裂,实践与理论是密不可分的。实践是理论的源泉,理论指导着实践更好地发展。

二、由“公共人”假设走向“比较利益人”假设

面向实践的教育者提出,实践教育下的人性假设定位应立足于“比较利益人”的基础之上。“比较利益人是一种能普遍描绘人性的形象,它深刻地反映了人类普遍存在的利益需求和主观能动性。”对此,有学者提出质疑,因为从利益分析角度来探讨教育问题并不符合教育学研究的传统伦理色彩,教育者应该扮演公共的身份,自始至终都应该是以无私著称的传道授业者。但教育要面向实践,就意味着必须要参与到实践中去。实践的主体是人,人性是不可避免的,加上社会实践诸多现实问题,人不可能脱离存在,单纯地追求理想化的境界。“从人的自然性、社会性和文化性等三种属性出发研究人性,人的行为动机一定是多元、复杂、动态的,既有利己的成分,又有利他的成分;既追求个人利益,也追求共同利益。”在经济社会的大背景下,任何一个人都离不开最基本的物质生活保障。所以,从实践出发,由传统的人性假设转向“比较利益人”假设有其合理之处。

具体表现在:其一,“教育学研究者对教育实践的改进措施必然要以“建议”的形式出现,而不能直接地强制教育实践者接纳。”这是因为在比较利益人的范畴下,人的行为是根据自身利益而进行的相关判断。既然如此,我们就不能够逼迫教育者去更改自己的初始意愿,迫使他违背自身利益。教育活动中充满了复杂性,即便教育学的研究者对教育有新的看法和主张时,也要依据教育实践者的具体情境来判断其应用是否具备合理性。其二,切实维护教育者经济利益。例如对教师而言,我们既要为其提供必要的薪资报酬,又要监督他们的工作能力和道德操守,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现今国家一直在坚持不断地改善教师的待遇,尤其是提高了乡村教师的生活待遇,不少特困地区落实了乡村教师的生活补助政策,这一部分也是因为基于比较利益的观点。其三,权衡自我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冲突,考虑到人性中自利与他利的共存。这是因为在真实的教育情景中,教师并非独立的个体,必须要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不可避免地要和公众利益以及他人利益产生一定的联系。教师与他人、社会并不总是完全一致的,而是存在着一定的冲突。“用‘比较利益人’假设来分析绝大多数人,其决策行为必然要基于对多种利益的权衡,并不是只追求自我利益,或者完全追求共同利益。”[10]需要特意指出的是,教师不仅仅是一项职业,更承担了教育者的身份,教师要尽可能地维护学生利益,做到和谐发展的状态。当然在现实情境下,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我们更倾向于教师能够具备一定的“奉献”精神。

三、由“硬教育”走向“生命教育”

面向实践的教育者更多地实现了从硬教育到生命教育的转变。硬教育指的是“灌”的方式,讲究高效,采用的是一种“围栏式”的教育。这种教育并没有把学生当作行为意识的主体,而是当成了能够工作学习的机器,更多地选择了强制的手段迫使学生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严格来说,硬教育所对应的应该是软教育,即“润”的教育,采用“璞”的过程,更加贴近生活,手段更为温和。但因为硬教育、软教育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所以,在复杂的教育情境中,是需要二者相互协调共同作用的。当下,生命教育理念的提出,恰恰改变了单一的硬教育,更好地融合了软教育,以“生命·实践”为主题的教育学,成为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从根本上说,教育问题是实践问题。而“‘生命·实践’教育学是基于实践,高于实践,且在社会转型时期中国教育改革实践土壤中生长出的新芽,是以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领衔、由华东师范大学及相关院校众多研究人员共同参与创生的中国本土教育学派。”退一步而言,它不仅仅会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学生观,尊重生命,而且会促使学生思考个体生命的存在价值,并在人生实践中实现其生命价值。

其具体表现是:其一,弘扬以善为根本追求的“德性”实践观。“德性”即“美德”,大多指的是一种比较稳定和持久的履行道德原则和规范的个人秉性和品格。当前已经有不少学者提出要提倡有德性的教学。如果我们只注重教育的科学与技术,注重教育培养的速度与成效,但是忽略了实践品性的“德性”,或许最后培养出的人,是不利于自身成长和社会发展的。这就彻底背离了教育的初衷,所以,有德性的教学,指的不单单是教学过程中教育者的行为要具备德性,更多的是要培养出有德性的人。需要补充的是,“不能肯定什么样的学校德育是最有效的,但可以肯定与学生生活脱离的学校德育是有害的。”所以,德性的教育离不开实践。其二,构建社会意义上的生命实践。生命是融入社会之中的,教育离不开生命,自然更离不开社会生活。教育工作者需要将学生放置于社会的大背景下,让学生学会读社会的“无字书”,而不能总是被关在教室里为了分数成绩而死抠教材,这一点不仅是实践教育与应试教育有所不同的,更是尊重生命、体验生命和完善生命的路径之一。其三,实现终极关怀,倡导以人为本。叶澜老师说:“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教育是一种艺术活动,是关乎于人的艺术。但是,传统教育观大多采用的硬教育方法,通俗地来讲,就是将学生当成了不具备生命意识的机器,将教育对象演变成了生产对象,形成了大批量的“工厂加工”模式。“但教育对象与生产对象不同:第一,他是活生生的人,每个人的素质不同;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教育的,他具有主观能动性。”硬教育的手段属于强制性的,一定程度上无法较好地顾全学生的心理承受力,导致了压力大思想负担过重等一系列问题的产生,严重者甚至让学生无法忍受“棍棒”下的教育,选择了放弃生命。故而,关注生命是教育观念必要性的变革。

四、由教育理论的“普适性”走向“个性化”

面向实践的教育者坚持教育理论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实践的复杂性,加上教育问题的主观性,使得教育学研究是一种极富个性的活动。不同于自然科学可以寻求到一种统一的标准衡量,教育学并没有办法得到普适的理论作为指导。所谓“教育理论的普适性,作为一种思想,指的是研究者对待理论的一种态度或认识,是理论研究者把自己的研究成果———教育理论,作为一种客观证实的理论或绝对“真理”,并超越于社会、时代与个体的限制,认为在任何时间、任何场合都有效、有用,并要求它人普遍接受的态度或观念。”它是传统教育活动中的典型表现,例如研究者的霸权行为,“德高望重”的教育者提出的理论,即便无法应用于实践,依旧会得到一定时间的认可。而在面向实践的要求下,教育理论是个性化的,或许是永远无法得到统一的,所以我们不可能建立一种普遍有效的教育学。

其具体表现在:其一,重视个体知识及教育经验。“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当年曾为了一个学生与自己的物理教师关系紧张难以相处,而深入课堂观察整整一个星期。后来,他在全体教师大会上说:’我发现了一个关于教育的新定义———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能使学生把好的方面表现给你看。’显然,苏霍姆林斯基对教育的定义是完全个人化的,不具有普适性,但并不影响他阐述这个事件的意义,对其他教师也是一次生动的教育。”教师的个人知识和教育经验大多是来自于实践的,是在实践中发展、完善、成熟的,在很大程度上是最能够经得起实践的检验的。换句话说,教学理论的本质就是实践性,所以,教师的个体经验知识不容轻视。其二,注重行动中反思。“行动中反思是一种知识,它揭示了教师的实践活动。例如,一位教师在学期中间改变了教学策略,这是因为他认为原先的教学看上去没有起到效果,这里体现的就是教师的行动中反思。”教师的教学情境不尽相同,只有进行相应的教学反思,才能更好更快地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改正与完善。当然,“反思的实质不是思想内省和思辨操练,而是根植于教育实践并面向教育实践的教育批判和教育建构。”其三,强调教师专业化发展。要从教育信念、教师知识、教师能力等多个方面入手,以此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使得教师内在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并得以丰富。只有如此,教师才有足够的教育智慧去应对实践中出现的诸多问题。“专业最终是关于实践的,实践领域是专业工作的场所,关于知识的主张必须最终通过实践价值的测试。”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离不开实践,同样,教师的专业化也对教育实践产生很大的影响。

由此可见,面向实践的教育观的新走向,对传统教育观提出了一定挑战,但并不能够涵盖二者所有的不同之处。不可否认,传统教育学中有不少的精华可取之处值得我们借鉴。无论是理论还是教育方法等多个方面,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与可取性。所以,最好的方式并不是将两者完全绝对地对立分离,而是能够让实践教育与传统教育观有机结合,共同寻求一个可以平衡的新的落脚点,从而促使教育得以持续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美.Howard A.Ozmon;Samuel M.Craver;石中英,邓敏娜等译.教育的哲学基础[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9):4.

[2]郝志军.教学理论的实践品格[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4):66.

[3]丁立群.理论哲学与实践哲学:孰为第一哲学[J].哲学研究,2012,(1):78~84.

[4]王玉樑.论理论哲学和实践哲学[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107~113.

[5]陈庆云,曾军荣,鄞益奋.比较利益人:公共管理研究的一种人性假设——兼评“经济人”假设的适用性[J].探索与争鸣,2005,(6):40~45.

[6]杜时忠.人文教育与制度德育[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2,174.

[7]顾明远.杂草集:顾明远教育随笔(一)[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96~97.

[8]马维娜.局外生存——相遇在学校场域[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1:257.

[9]Lee S.Shulman,王艳玲,王凯,毛齐明,屠莉亚译.实践智慧:论教学、学习与学会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4:383.

教育观 篇2

【关键词一:目标——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

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在中共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后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会上的讲话。

【关键词二:改革——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考试招生制度是国家基本教育制度。总体上看,我国考试招生制度符合国情,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必须通过深化改革,促进教育公平、提高人才选拔水平,适应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总的目标是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终身学习立交桥。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要在充分论证搞好顶层设计的基础上,试点先行,分步实施,有序推进。

——2014年8月18日,习近平主持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并发表讲话。

【关键词三:公平——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机会】

中国有2.6亿名在校学生和1500万名教师,发展教育任务繁重。中国将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不断扩大投入,努力发展全民教育、终身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努力让13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获得发展自身、奉献社会、造福人民的能力。

——2013年9月25日,习近平在联合国“教育第一”全球倡议行动一周年纪念活动上发表视频贺词。

【关键词四:短板——中西部强则中国强】

目前,教育短板在西部地区、农村地区、老少边穷岛地区,尤其要加大扶持力度。少年强则中国强,中西部强则中国强。

——2014年9月9日,习近平在北京师范大学考察时讲话。

【关键词五:机制——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方法】

着力完善人才发展机制。要用好用活人才,建立更为灵活的人才管理机制,打通人才流动、使用、发挥作用中的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支持和帮助科技人员创新创业。要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方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形成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育人环境。

——2013年9月30日,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讲话。

【关键词六:借鉴——吸取国际先进经验】

科教兴国已成为中国的基本国策。我们将秉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兼收并蓄,吸取国际先进经验,推进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更多、更高素质的人才,同时为各类人才发挥作用、施展才华提供更加广阔的天地。

——2013年10月23日,习近平会见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顾问委员会海外委员时讲话。

【关键词七:责任——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少年儿童中培育起来】 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少年儿童中培育起来,家庭、学校、少先队组织和全社会都有责任。家长要时时处处给孩子做榜样,用正确行动、正确思想、正确方法教育引导孩子。要注意观察孩子的思想动态和行为变化,善于从点滴小事中教会孩子欣赏真善美、远离假丑恶。学校要把德育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全面加强校风、师德建设,根据少年儿童特点循循善诱、春风化雨,努力做到每一堂课不仅传播知识、而且传授美德,每一次活动不仅健康身心、而且陶冶性情。少先队要坚持开展组织教育、自主教育、实践活动,把广大少年儿童团结好、教育好、带领好。全社会都要了解少年儿童、尊重少年儿童、关心少年儿童、服务少年儿童,为少年儿童提供良好社会环境。对损害少年儿童权益、破坏少年儿童身心健康的言行,要坚决防止和依法打击。

——2014年5月30日,习近平参加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活动时讲话。

【关键词八:扣子——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

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核心价值观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要坚持由易到难、由近及远,努力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进而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考察时讲话。

【关键词九:出彩——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要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各层次各类型职业教育模式,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引导社会各界特别是行业企业积极支持职业教育,努力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要加大对农村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职业教育支持力度,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2014年6月23日,习近平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关键词十:为师——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

教育观 篇3

关键词:社区互动;大教育观;资源整合

一、研究背景

大教育观认为,教育是一个多样的、开放的、综合的大系统,在时间和空间上均应突破传统的教育方式,这就要求学生要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进社区,在社会这个大学校里学习各类知识和培养能力,提高综合素质。1998年,以“面向 21 世纪教育”为主题的国际研讨会上提出了《学会关心:21 世纪教育》报告,该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想形成符合 21 世纪要求的不同于目前的教育模式的教育体制,应该加强社会与学校的联系,使学校更多地参与社会、生活,同时社会更多地参与学校。”因此学校与社区沟通、互动成为现代社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大教育观也认为,只有寻求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有机整合,才能为居民的终身教育和学习提供基础。

作为教育大国的美国,其学校和社区的联系密切,互动和合作的历史悠久,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发展得较为成熟,而我国的学校和社区互动起步晚,发展慢,对于如何借鉴美国的学校和社区互动成功经验来加强其交流沟通合作方面涉猎较少。

目前,温州社区教育发展迅速,全市四级社区教育体系已初步形成,作为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实验项目试点,温州市鹿城区五马街道各社区在与附近中小学互动教育上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在我市处于前列,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因此本文着眼于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以温州市鹿城区五马街道各社区与周边学校互动情况为案例,探讨适合我国学校和社区互动的模式。

二、研究方法

(一)调查问卷

为对温州市鹿城区五马街道各社区的居民和附近中小学就学校教育理念、政府的扶植力度等等互动沟通情况进行了解,特意设计调查问卷。

第一步:确立调查对象及人数。

选取来自温州市鹿城区五马街道各社区人员和学校师生不同年龄段共 310人。

第二步:设计调查问卷的内容

问卷包括七个方面25道题。其中1-3题为基本情况,4-6题为参与动机,7-9题为政府和社会的支持(扶植力度、经费来源等),10-15题为居民和师生对已经开展的学习活动项目(包括开办的课程,讲座,比赛,评选,义卖等)的活动参与度、活动满意度和效果,16-18题为社区和学校的公共设施开放程度,19-21教学资源共享情况、22-25题为社区居民和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培养等。

第三步:发放调查问卷给温州市鹿城区五马街道各社区的居民和附近中小学不同年龄段共310人,回收有效问卷280份。

(二)个别访谈法

随机选取80人进行深度访谈就社区与学校的互动沟通情况,资源开发意识进行深入了解,内容包括5个开放性问题,其中涵盖学校教育理念,社会各界团体的配合情况,互动项目的内容选择,对于居民和师生素质提高上存在的问题,结合问卷调查和访谈内容,归纳总结出社区教育和学校教育互动情况的问题症结所在。

三、研究结果分析

(一)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总体情况分析,社区人员中总体学历水平以高中为主,占41.1 %(115人),具有大专学历和本科学历的主要集中在教师,分别占24.2 %(68人)和16.4%(46人),初中及以下学历为47人,占16.8% %,硕士及以上学历为4人,占1.4 %。

调查显示,只有7.5%(21人)的人认为政府和社会对于学校和社区合作互动的支持力度够或基本够(30人,占10.7%),81.8%(229人)的人认为支持力度不够,44.3%(124人)的人认为开展活动的经费来源比较欠缺或非常欠缺(69人,占24.6 %)。

关于居民和师生对已经开展的学习活动项目的活动参与度、活动满意度和效果显示,只有16.4 %(46人)的人经常参加社区或学校举办的各类活动,46.4%(130人)的人偶尔参加。12.5%(35人)的人对活动感到满意,53.6%(150)的人基本满意,20%(56)的人不太满意,还有13.9%(39)的人不满意。只有24.2%(68人)认为举办活动效果显著,60%(168人)的人认为效果不大,15.7%(44人)的人认为基本没什么效果。

关于社区和学校的公共设施开放程度和教学资源共享情况:只有 11.7 %(31人)的人认为学校的教学设备和场地和学校的图书资料被社区经常使用,57.1%(160人)的人认为不太经常被使用,31.8%(89人)的人认为从未被使用过。12.5%(35人)的人认为社区场地被学校经常使用,67.5%(189人)的人认为不太经常被使用,20%(56人)的人认为从未被使用过。

关于社区居民和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培养的调查表明,只有21.4%(60人)的人认为学校和社区承担起对居民和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培养,30.7%(86人)的人认为能基本承担,47.9%(134人)的人认为效果不大。

(二)访谈结果分析

随机选取80人进行深度访谈。内容包括5个开放性问题。82.5%(66人)的人认为政府职能部门对社区学校互动重视有待提高;93.8 %(75人)的人认为学校教育理念相对滞后社会发展和需求,急需转变;人才培养模式亟待更新,包容性亟待提升,70%(56人)的人认为社会各界团体的配合情况不尽如人意,互相推诿情况普遍,78.8%(63人)的人认为互动项目的内容和选择渠道比较单一,有待拓宽,部分内容脱离实际,可增加跟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87.5 %(70人)的人认为居民和师生素质有待加强,教师的学校与社区互动知识与技能有待加强,部分项目流于形式,并未发挥应有的作用,收效甚微。

四、启示和建议

结合以上调查结果并从我国国情出发,提出一些适合我国学校与社区互动的启示和建议,以提高居民和学生的素质。

(一)政府扶持力度上,经费筹措上加大力度

政府职能部门对社区学校互动重视有待提高。政府应促进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在制度上的沟通,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指导社区制定发展计划,协调各部门以推进学校和社区的良性互动,经济上通过专项拨款或通过慈善机构募捐、个人和企业捐赠等方式筹措资金。社区可以通过招募一批义工和志愿者来节约活动成本,减轻政府经济压力。

(二)政府,学校和社区管理人员转变教育理念

学校与社区工作人员思想闭塞,教育观念落后,不能充分认识到社区的教育功能,教育意识不强,部分社区居民学习意愿不够强烈。应通过宣传使人们确立大教育和终身教育理念。应意识到教育资源不是学校独家占有的,认识到社区与学校开展双向服务和良性互动的重要性,这是促使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衔接的思想基础。

(三)学校和社区应加强联系,教育资源应双向开放

目前社区和学校的联系不够密切,互动和开放的程度不够。社区和学校应充分发掘和整合利用各自的优质的人力和物力资源。学校应积极挖掘社区中的教育资源,如一些企业家,老革命,和民间艺人,项目传承人并请进校园,丰富拓展校园活动,形成教育合力。同时学校优质教育资源也向社区全面开放,包括请校园名师走进社区举办各类讲座和培训,提高社区居民素质。学校和社区的文体设施和场馆在闲置情况下也应双向开放,实现人力和物力资源共享,从而达到“教育社区化,社区教育化”的教育设想。

五、结束语

只有充分整合利用社区和学校资源,达到资源最优化配置和双方共赢,使社区成员和师生从学校教育的狭隘教育转变到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大教育观念上。才能改变重人才培养、轻公民素质提高的旧观念,确立社区发展与人的发展辩证统一的新观念,从而提高全民素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

[2]叶忠海.学校和社区的沟通——上海城市社区教育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1999,(03).

[3]厉以贤.学校与社区的沟通和互动[J].河南教育,2001.

[4]韩芳.美国社区教育本土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4.

[5]马宇.试论社区教育与我国社区教育的发展趋势[J].宁波大学学报,2002,(05).

教育观 篇4

目前,有些学生在生命、生存和生活方面的认知偏差,漠视生命价值、生存能力低下、生活方式亚健康的现实,凸显出对学生进行生命、生存和生活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通过体育教育手段使学生认知生存的内涵及意义,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在成长过程中将个人幸福、家庭幸福、团体幸福、民族幸福、国家幸福、人类幸福自然融为一体,实现人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体育运动与三生教育的延伸和衍生

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针对当前学生体质的持续下滑尤其是学生生理机能和运动素质的下降提出了若干实施意见:“实施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春冬季长跑,建设校园体育文化,大课间体育活动”。这些举措无疑旨在提高学生健康成长做出的努力。但在活动实施评价过程中只注重提高学生的量化指标,对学生基本的生活能力,生存等能力的教育却未能进行有效评价,疏忽了情感上的教育和启发思维的教育。

体育教育是实现三生体育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通过体育教育可以使人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去面对、克服、解决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困境和难题。如2012年北京特大洪水,洪水把车甚至矮小的房子都淹没了,唯有部分高高的大树还挺拔着,有些人就眼睁睁地看着大树挺拔,而自己被洪水冲走吞噬。如果遇到这样困境的人,具备攀爬或者游泳的基本生存能力,就可以延长被救助的时间或实施自救。许多调查研究表明,许多疾病或人的死亡与心理能力有很大的关系。心理情绪低落者会致使很多疾病生成和加速死亡,而体育锻炼能够缓解心理压力,提高生活和生命质量,促使人体健康成长。

生命和谐是体育教育中的重要内容。持之以恒的体育锻炼不仅给人身心健康,且能够给社会带来更多的美[4]。运动中,不仅展现了身体美、技术美、战术美、精神美、人文美、和谐美等生命因子,也体现了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体育教育中,教师教授学生怎么去追求和谐,怎么去学习和谐,可以在体育运动中体现。尤其是体育竞技,激烈的竞争,但是这种竞争是和谐的竞争,是追求生命和谐的象征。中美著名的“乒乓球外交”,奥运会的口号,均赋予了追求和谐而奋斗努力的精神。众所周知,生命的宝贵,生命的脆弱,身体是生命的一部分,所以肩负着身体教育的体育教育,对生命的教育密切相关。

生命和谐度,是人生追求的重要目标,幸福的重要基础,同时又与社会和谐有着分不开的联系。和谐社会的根本目标乃在于全体人的幸福,当然包括一切社会成员的生命健康和应有价值的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说,生命和谐是整个和谐理想的题中应有之义。同时,社会成员的生命和谐,也是创建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个体生命的和谐度缺失,在道德自我约束下,易于引发个人对于社会,对于环境的非理性的冲击,常常会引发忧郁的、病态乃至于仇视的眼光看待社会和周围的环境,对社会和环境作出不理性的行为,导致做出与社会和谐的目标背道而驰的举动。因此,增进生命和谐度,无论是对于社会的和谐,还是个体生命的健康与价值,都是十分必要的。

“三生教育”是以人为主体的教育,是对人的生存环境,生存条件,生活质量和生命负责的教育。罗崇敏先生说:“教育的终极价值,是使人走向幸福”,客观地说,“三生教育”并不是教育理论创新,而是对教育本真的一种回归,所以三生教育就是一种教育本真的回归。对教育回归的教育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的教育,教育部艺教委专家周荫昌教授这样说道。

2 学校体育的目标与三生教育关系

三生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学校体育的目标[5]是增进学生健康,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形成运动的兴趣和锻炼的习惯,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提高部分有特长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

2.1 三生教育是体育教育的深层次的体现

增进健康与生存,生活和生命息息相关。健康被人们视为生存能力强,生活质量高,生命长寿的状态。持续有效的体育锻炼不仅能增进学生健康,而且能改善机体的新陈代谢、兴奋性、应激性和适应性,提高机体神经、体液和生物节律性,从而促进循环机能、呼吸机能、物质与能量代谢、肾脏机能、内分泌机能、感觉与神经机能的发育和完善[6]。

2.2 掌握运动技能是生存、生活和生命的延续

人每天无论是通过徒手、器械或工具都离不开速度,力量、耐力、柔韧和灵活性的运用,从吃、穿、行、乐的生活都离不开运动。基本的生存能力来自于技能的掌握,有了生存能力,才有生活和生命的论述。在体育技能的掌握过程中,首先是通过动作的纠正,从泛化、分化、巩固和自动化的过程转变,这种技能的学习,不仅仅是某个体育运动项目技能的学习和掌握,更是为了将来生活和工作的生存能力储备而学习。在生活和工作中储备更多的运动技能,激发和提高运动技能,让人生在走、跑、跳、投中突显优秀,提高适应社会和坏境能力,提高生存保障,从而改善生活态度,提高生命质量。

2.3 体育运动是生存、生活和生命的需要

体育锻炼能够促心理健康和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是决定一个人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7]。人拥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交往能力、适应能力,是人体健康的2/3。通过中长跑体育锻炼,中长跑的形式进行体育锻炼,艰苦奋斗,不仅是对提高学生吃苦耐劳,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挑战,也是对学生心、智、体、能的磨砺。坚定的毅力等有积极作用,在兴趣爱好项目中,轻松愉快的活动不仅能减轻生理和心理负担,而且可以提高机体的适应能力,无论是在对抗项目中和在还是集体项目中,通过团队合作,增加队友之间的默契配合,相互交流沟通,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增进师生之间,因此在增强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提高机体的适应和生存能力,对改善人的生活和提高生命质量有着积极作用。

3 将三生教育融入体育教育的方法及其途径

三生教育的目的在于教育青少年学生学会生存、学会生活、珍爱生命,认识三生教育的本质、理解其意义、创造生命的价值,而体育教育是实现三生教育的重要载体与途径之一。在体育教育中融入三生教育必须结合生存,生活生命和教育的特征与目的,结合影响体育教育的因素,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目标及教学策略等具体情况展开。

3.1 从战略层面重视将三生教育融入体育教育中

一是要重视体育教育融入三生教育;二是要重视将三生教育融入体育教学改革之中,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价值观和传统教学目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提出了“加强体育,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确保学生体育课程和课余活动时间,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辅之以配套政策措施,体育教育和生命教育从战略上予以高度重视。

3.2 切实将三生教育纳入体育教学计划和考核中

在体育教学中要结合学校实际、因地制宜,充分利用体育教学的师生互动优势,以人为本,通过开展关于生命教育的专题教育、课外活动以及校园文化建设,重视学生运动技能之外的精神世界,拓宽渠道,改革体育教学方法与模式,生动活泼的开展体育教育,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使得体育教学中的生命教育得以贯彻实施。

3.3 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首先,对教师队伍进行业务培训,了解、领悟生命教育的内涵和本质,同时有针对性的进行生命教育的课题研究。其次,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加强对体育教育和生命教育的政策支持,加大财力支持,保障教学场地、器材等基本物质条件。

摘要:结合“三生教育”教育观与体育的教育价值分析,研究学者普遍认为“三生教育”是加强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助推器,是实现社会与生命和谐教育本质的回归,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体现。从体育教育的特殊性出发,探索“三生教育”教育观下体育教育的方法及其途径。

关键词:三生教育,体育价值,实现途径

参考文献

[1]罗崇敏.生命·生存·生活[M].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2008:1- 38.

[2]郑锋,代春玲.大学生体育与健康[M].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 2010,7:1-29.

[3]耿培新.体育与健康[M].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01,6:1-51.

[4]李红.体育的美学价值与陶艺教育——兼论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2,46(1):76-81.

[5]兰亚强.新世纪学校体育功能和目标的研究[J].体育科学研究, 2001,5(4):63-64.

[6]王瑞元.运动生理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2002.

教育观(范文模版) 篇5

儿童的本能是意识生活之根,本能和无意识是意识的发源地,是意识成长的根基,因此,儿童教育应当尊重儿童的本能。在儿童的活动不至于影响自身健康和他人权利的情况下,成人应当尊重儿童自发的游戏,尊重儿童似乎荒唐的梦想,尊重儿童反映自己发展特点的创作主题和创作方式,尊重儿童反映自己本性的生活需要,并通过游戏,文学作品,艺术创作等活动适当满足儿童的这些自然需要。尊重儿童,解放儿童,这是福禄贝尔,杜威,蒙台梭利等教育家伟大思想的精髓之一。

不管是在影片中,还是在我们现实的教育教学中,教师的辛苦我们深有体会,孩子的吃喝拉撒睡学,一切的活动都在有老师的指导下完成,老师的劳动量是巨大的。同时老师为了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让他们的一切活动都在集体中强制完成,老师的想法是好的,但在一刀切甚至有些半军事化的教育中,泯灭了孩子个性的发展,使得孩子的心理得不到正常的发展,最终导致孩子有了心理阴影和行为问题。

一刀切式的教育,使幼儿的个性发展得到抑制,摧毁了教师在幼儿心目中崇高的形象。

教师应充分尊重幼儿的人格,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

教师与幼儿的关系以及教师的角色需要教师从新思考。

影片中教师与幼儿的关系可以说是对立的关系,与今天所倡导的新的师幼关系是违背的。在新时期里,对教师做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身份是多重的,她既是教师,也是朋友,也是妈妈,纲要中说,教师是幼儿的合作者、支持者和引导者,但是什么时候什么事情运用什么样的关系来处理是个难点。我们教师要学会随时转变自己的角色,基础是首先要明确教师是为幼儿服务的。

儿童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社会社会规范和社会期望。幼儿每日每时都接触到丰富,复杂的社会环境中的各种事物,而我们应当创造亲切,尊重,理解,和谐的情感氛围和安全,卫生,整洁有序,备有丰富多样的操作材料的物质环境,进行情感教育。而这部影片却出现了背道而驰的场景

方枪枪一脸哭丧的被父亲带进幼儿园。随后,他开始经历了与成人世界一样更加残酷赤裸和无奈的现实生活。面对陌生的环境,他最初的反映是恐惧,不停哭闹。老师以不哭闹为条件,奖励给他一朵小红花,而此时的方枪枪并不理解小红花就是能够为个体带来利益的社会评价、社会肯定,根本不予理睬。这个眼角微微下垂,面庞略带些忧郁的孩子对这个纪律严明井井有条的新环境感到极度的不适,饭前便后要洗手,自己要学会穿衣服,小红花就跟骑士的勋章一样珍贵,成为小朋友们之间分地位等级的象征物。有一些“破罐子破摔”的孩子,像成人社会里的“蛮夷”那般粗暴,靠欺负周围的孩子为乐。而老师则是这个世界的君主似的任务,像神一样,她们用或亲切或严厉的方式操纵着孩子在幼稚园的生活状态、命运和尊严以及等级的划分。

同伴关系和社会地位不利儿童的矫正研究。二者相互影响,但绝不能互相代替。儿童与成人交往时,心理上是不平等的,儿童只有与众多的同伴交往时,才是真正独立,平等,互惠的。

学校的亲社会行为和社会性能力的培养。儿童的发展是一个矛盾统一的内部运动历程,每个个体既是社会的人,又是个别的,特舒的人。一方面个体要认识社会,认识他人,通过各种方式与周围的人建立联系,以便立足社会,适应社会,被社会所接纳,成为社会的合格成员,另一方面,他又从自我觉察和社会的行参考信息中,不断地认识自我,发现自我,调整与塑造自我,发展处自我特有的个性,并保证个体能作为受尊重的主体进入社会。而方枪枪却因为某种原因被小朋友们孤立了。

浅谈教育观 篇6

【关键词】教育理念;具体课堂教育;人性化;教育观

一、教育理念

(1)教学与人性化。当今的教学理念中,宣扬素质教育,宣扬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但是在我国人口众多的情况下,要真正达到素质教育是很难的。因为人口过多,要选拔人才最好的方式就是靠考试这个手段,而考试就是理论化的综合,只能体现出人的一部分的才能或者是一小部分的才能,不能深入地体现人的综合能力。人口多的现实状况也决定了我们多数地方要实行大班 制教育,所以教学出的学生是与小班制教学教出的学生是不一样的,大班制教学也不可能达到真正的素质教育,所以所谓的人性化只是一种说法,要真正实践起来是很难的。我心中的教学与人性化的关系首先是以小班制教学为前提的,只有以小班制教学为前提才能保证每个人都真正切实地得到接近于一对一的指导,才能充分发挥出学生的潜在能力,而且绝不是以考试来衡量一个人的能力高低,对在平常學习中感受到的学生表现出的独特能力加以重视,每个人都是人才,只是缺了那个发现他们才能的人。

(2)教学与公平。教学过程中是很难做到真正公平的,人们心中的公平是怎么样的,国内教育中的公平又是怎样的,国内教育中的公平不可避免地与学生分数会有联系,虽然很多老师心中是不赞同考试这个形式的,但是在社会的大前提下必须去迎合社会的主流,以便能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地发展进步。既然在教学中不能做到绝对公平。那么我们就可以追求相对的公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顾及到全部的学生,尽管有些学生上课不怎么认真,考试成绩不怎么理想,但是他们有他们独特的突出点,要善于发现他们的突出点并且充分肯定,给予他们鼓励才能使他们重新竖起自信,在学习中发挥自己的长处。不仅是在课堂教学中,在课外生活中也是如此,每个学生都是一块未曾雕琢的璞玉,我们不能抹杀他们的积极性,应该保护并且发掘他们的潜力。

(3)教育与理性。教学过程是一个人性化的过程,但是教学还需要理性。教学的理性与理科中的理性不同,人是有理性的。教学的理性首先要明确地理解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一定要十分明确,要切实区分教师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教学目标,重新建构师生关系,纠正师生关系中的不足之处。重新思考教学内容,重新思考与发现教学内容的逻辑意义、经验意义与历史意义,教学内容给师生带来和体会到丰富的理智愉悦。整个教师群体和学生群体接纳有关教学活动的伦理要求并理解这些伦理要求的合理性,只有理性与人性相结合,才能充分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使课堂更加丰富,使教育真正发展起来。

二、具体课堂教育

(1)教学的课前准备。一堂课的开头是上好整堂课的关键,在上课之前,应该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选择适合的课堂引入,注意多变的事物,一年级的孩子很容易学会自己以前不懂的东西,所以问题很多;二年级的学生心理渐趋稳定,开始出现竞争意识,出现集体荣誉感。所以针对一年级的学生应该选择用图画,谜语等他们不懂的但却极其感兴趣的方式去引入课堂,这样能调动他们的好奇心从而调动整堂课的氛围;针对二年级的学生可以选择竞答的方式,这样也可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当然,除了很好地引入课堂以外,好的教学工具的准备也是很重要的,在针对低年级的学生时,最好是准备一些可以供他们课堂中运用来帮助他们理解课堂内容的工具。充分的教学准备是教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

(2)关于教学媒体与板书的运用。在学习过程中有关于小学课堂的几次观摩,发现现在的小学都已经普及了幻灯机,上课都可以用PPT进行辅助教学。现在的教学比较注重利用“鲜艳”的东西来打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PPT中的图片、声音、歌曲、场景等。但是也有不足的地方,总感觉现在的教学中板书的成分相对较少,一堂课下来,基本黑板上的粉笔字没有几个。虽然现在我们依靠着教学媒体能做到很多以前不能做的事情,但是,我觉得最基础的写字,笔画还是不能忘却的。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可以直接通过PPT进行教学,但是针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我认为还是最好在PPT中参杂课堂板书,以便于学生能掌握好字词的基础。

教育观 篇7

吴贻芳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女教育家、社会活动家。1928年获美国密执安大学生物学、哲学博士学位, 并于当年出任金陵女子大学校长。她任校长达23年之久, 并成功地为我国教育界、科技界、医学界培养出许多优秀女性。1945年, 吴贻芳先生出席联合国成立大会, 成为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的第一位中国女性。1979年她获得美国密执安大学为世界杰出女性专设的“智慧女神”奖。在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 吴贻芳先生之所以能在教育界取得如此高的成就, 是因为她在教育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师教育观。研究吴贻芳先生的教师教育观对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加快教师教育改革有着现实的理论指导意义。

一、强调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吴贻芳先生认为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师开展教育活动的基础和保证, 师生关系要具有平等性、民主性。她认为要想做好学生的工作, 教师就必须与学生保持密切的联系, 在平等和尊重的基础上对学生开展教育。教师可以与学生打成一片, 深入了解学生情况, 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 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学生一般比较敏感, 能很快感知到自己在教师心中的地位。教师只有用平等、尊重的心态主动关心学生, 加强与学生的交流, 学生才能主动接受教师的教育。在吴贻芳先生的指导下, 金陵女子大学的教师经常与学生一起参加学校举行的各类活动, 比如演讲、郊游、庆祝会、化装舞会等。教师与学生在学习空间和生活空间上没有绝对的隔离, 教师用自己的知识以及经验指导学生, 与学生一起学习、生活和娱乐。教师从内心关怀、了解学生, 用自己的人格魅力与专业素养来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除此之外, 为了更加充分、全面地了解学生, 吴贻芳先生要求教师主动与学生家长保持联系, 与父母一起有效地指导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而对待学生的错误、缺点以及不良行为, 教师首先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不能采取体罚、告状等形式, 要耐心细致地与学生谈心, 用循循善诱的方法帮助学生改正错误、解决问题。亲密的师生关系不仅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而且能使教师不断地完善自我、超越自我, 实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二、教师要慎之于微, 以身作则

吴贻芳先生在教育活动中发现, 很多学生思想上不健康甚至道德败坏;学习上不认真、违反学校纪律、考试作弊;生活上自由散漫, 偷窃他人财物。针对这些不良现象, 吴贻芳先生进行了认真的思考。从外因来看, 我国整个社会环境极其复杂, 西方文化的传入在促进我国知识分子觉醒的同时, 也带来了很多不良影响。从内因来看, 学校教师自身的道德品质以及教育观念存在很多问题。许多教师的道德修养水平还有待提高, 有些教师只重课堂知识传授, 在平时的为人处事中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对学生造成了不良影响。吴贻芳先生认为, 培养学生的人格主要是通过“慎之于微”[2], 在各方面给学生耳濡目染的影响。吴贻芳先生指出:“天真纯洁的孩子们, 处于模仿的最佳时期, 他们不仅在课堂上向教师们学知识, 并且喜欢模仿教师的一言一行, 课下教师的言行表现, 有时比他们在课堂上讲授的感染力还要更大一些。”[3]因此, 吴贻芳先生认为教师不仅要具有专业的知识储备, 更要具有优秀的道德品质。教师必须要“以身作则”, 用自己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来感染自己的学生, 为学生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吴贻芳先生对学校教师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时刻关注教师的一言一行, 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谈话以及考察, 定期举行教师宣誓典礼, 增强教师的责任感, 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三、提倡教导结合

吴贻芳先生认为,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教”与“导”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它们在教学活动中是同时完成的, 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只有二者相结合, 才能更好地开展教育活动。教师一旦离开教学, 或者不以教学为中心去教导, 只是对学生进行简单地说教, 这样的“导”只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更不能从根本上去提高学生的觉悟,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但是, 很多地方的中小学教师存在比较严重的“管教不管导”的现象。有些教师甚至认为:“教书, 我负责, 育人与我无关。”部分教师不愿担任班主任, 而有些教师虽然做了班主任但不能很好地负责, 有些科任教师只管教学, 不管育人, 即使看到学生的错误行为, 也采取自由放任的态度, 一旦学生出现大问题, 就把责任推卸给班主任。[4]吴贻芳先生严厉地批评了以上几种现象, 指出:“每一个有高度责任感的人民教师, 必定会理解到只有把‘人’———年轻一代的人———教好了, 才是真正的完成了任务, 而教师上课只不过是教师们‘教人’工作的一个部分而已, 既不是全部要求, 也不是最终目的。”[5]

当然有些教师想到要“导”, 但是却面临更多问题。一是如何“导”, 二是科任教师与班主任教师如何分工, 三是科任教师会不会侵犯班主任教师的职权。[6]针对如何“导”, 吴贻芳先生提出教师要在学生中取得威信, 与学生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 要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生活和健康状况, 真正做到全面的关怀, 全面的负责,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从思想上接受教师的教育。针对如何解决科任教师与班主任教师之间的矛盾, 吴贻芳先生认为班主任教师和科任教师首先要在思想上统一起来, 要认识到共同对学生全面负责的正确性和必要性, 可以采用班主任教师和科任教师联席会议的办法,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导。不论是班主任教师, 还是科任教师, 一旦发现学生的错误行为以及不良习惯, 马上开展耐心的教育, 帮助学生改正错误行为以及不良习惯。班主任教师和科任教师解决问题之后要及时交流并总结经验, 为以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四、注重因材施教与学用结合

吴贻芳先生认为每一名学生有着不同的人生经历和潜力, 必须要充分认识、分析每一名学生的特长, 做到因材施教。同时, 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时候, 必须要与实践相结合。首先, 教师要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教师上课前要认真研究教材, 系统地总结要传授的知识, 丰富教学经验, 在实际教学中逐渐形成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但上课时又不能局限于教材, 教师要根据学习内容给学生列出参考书, 让学生广泛阅读以吸取各家之长,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鼓励学生“看到别人看不到的, 听到别人听不懂的, 感受别人感受不到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获得系统、完整的知识, 获得持续的成长与发展。其次, 要运用循序渐进和快速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吴贻芳先生认为每名学生的基础和能力不同, 接受知识的速度和质量也不尽相同, 所以她利用“导师制”“弹性学制”等方式让一位教师负责几名学生, 根据每一名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指导, 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化、个别化指导。这样既保证了正常的教学, 又满足了少数学生的需求, 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再次, 直观教学和实际应用相结合。吴贻芳先生认为教师不仅要使学生学懂, 而且要学以致用, 要改变书本理论与实际操作能力之间的脱节和分离。所以学生在具有扎实理论知识的同时, 还要到社会中锻炼自己。吴贻芳先生鼓励学生深入社会寻找各种实习机会。她带领学生开展农村识字运动、创设乡村实验托儿所、医疗救助、儿童保育等社会服务工作, 让学生既可以“进得来”, 又可以“走出去”。通过这些实习机会, 学生在实践中夯实了理论知识, 锻炼了应对、处理事情的能力。

五、开拓教师国际视野, 加强终身学习理念

作为校长, 吴贻芳先生认为想搞好教育、建设优秀的教师队伍, 必须加强国内外教师交流, 开拓教师国际视野, 加强终身学习的理念。

吴贻芳先生规定学校要定期举行教师进修会, 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 提升教师素质。教师既要讨论学生存在的问题以及学校未来的发展方向, 又要关注当前国际教育发展状况。在进修会中, 教师一般要检讨教学工作的得失, 研究改善教学的措施和方法, 促进教师自身素质发展。学校每一年进修会主题不同, 但都与国际教育形势以及学校的发展相关。如1945年以“中英美三国教育制度”为主题, 1946年则以“对金陵的展望和能力的来源”为主题。教师进修会为教师搭建了一个共同交流的平台, 在这一个平台上, 教师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意见, 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以及面临的问题, 交流如何了解和引导学生的思想, 如何更好地为学校服务、为学生服务、提高自己教学能力水平。通过这一平台, 教师养成了互助合作的习惯, 面对重要的问题时大家一起研讨, 以求引发思考, 互相学习, 彼此借鉴, 共同提高。1956年, 吴贻芳参加江苏省优秀教师代表会议作了题为“总结和推广优秀教师的经验, 为积极稳步提高教育质量而奋斗”的发言, 吴贻芳先生指出了我国教育面临的问题, 并提出教师要互相交流, 要总结优秀教师的经验, 进而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水平。[7]金陵女子大学是一所以教学为主的学校, 但吴贻芳先生不但支持校内教师相互交流学术, 展示自己的学术成果, 而且鼓励教师把自己的学术文章拿到国际上去交流, 活跃了金陵女子大学的学术气氛, 提升了教师的科研水平, 真正做到了“寓教学于科研, 寓科研于教学”。

与此同时, 吴贻芳先生十分重视国内外教师的交流。她认为教师不仅要立足国内, 而且要立足世界, 要有国际视野。首先, 聘请外籍教师。据统计, 金陵女子大学有40名外籍教师, 其中美国籍教师13名, 英国籍、法国籍、德国籍教师各1名。不同国籍的教师有着不同的教学经验, 吴贻芳先生要求教师取长补短, 学习外籍教师优秀的教学经验。其次, 聘请国外兼职教授。吴贻芳先生经常聘请国外的兼职教授, 给教师和学生开展讲座。例如拉德克列夫校长阿达尔·孔思多克、明尼苏达大学奎格尼教授[8]就多次来到金陵女子大学给教师和学生做演讲。这些国外兼职教授带来了自己国家最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方法, 既开拓了金陵女子大学教师和学生的视野, 又提高了知识水平和素质修养。再次, 派遣本校教师以及毕业生出国进修, 攻读学位。吴贻芳先生深知在国内如此复杂的社会环境中, 学生无法学到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 所以她每年都会派出最优秀的毕业生出国深造, 例如创办地理系的刘恩兰博士、鲁桂珍博士。[9]这些毕业生在国外获得学位后, 为感恩母校, 回母校尽职尽责, 提高了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教师质量是学生成长、教学发展和教育改革的关键。在保证教师数量的同时, 如何提高教师的质量是教育部门以及学校必须要重视的问题之一。吴贻芳先生认为提高教师质量可以从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入手, 帮助教师树立不断学习、不断提高的意识。营造一种让教师自觉坚持不懈, 刻苦钻研教学, 逐步地提高教学水平, 做好教学工作的工作氛围, 鼓励每一位教师努力提高教学专业水平。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吴贻芳先生要求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目标, 不仅年轻、无教学经验的教师要通过各种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而且年长、教学有经验的教师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 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10]

张志越教授指出:“教育观是对教育本质的认识, 它要求教育专业人员要深刻了解社会的变革和社会变革对人才培养的挑战, 并对未来社会人才的要求保持高度的关注和敏感。”[11]而吴贻芳先生正是深刻领悟到了教育的本质, 用她的一生践行着“正德、厚生、务实”的教师教育观, 用她的一生诠释了“人生的目的, 不光是为了自己活着, 而是要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来帮助和造福社会, 这样不但有益于别人, 自己的生命也因之而更丰盛”。[12]

参考文献

[1]叶澜.更新教育观念, 创建面向21世纪的新基础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 1998 (2) .

[2][8][9]程斯辉, 孙海英.厚生务实巾帼楷模——金陵女子大学校长吴贻芳[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4.

[3][4][5][6][7][10]孙岳, 吴为公.吴贻芳纪念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987.

[11]张志越.教师专业发展与专业素质[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

端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 篇8

一是在教学内容上。“全面发展”往往被片面追求升学率干扰, “以教育为中心”往往搞成了以智育为中心。学生上学, 就是听教师讲;下学就是没完没了地写作业。似乎好教师的标准就是班均分高;好学生的标准就是考试分数好。大家围绕着升学和分数而辛勤工作着、学习着。基础教育局限为升学教育、分数教育。二是在教育手段上。“全面发展”被局限在一种模式上, 试图把所有学生都铸成一模一样的“坯子”, 许多儿童的个性特点和志趣爱好经常受到压抑。三是在教育对象上。基础教育被局限在少数“尖子”学生身上, 忽视大多数学生, 歧视暂时后进的学生;重视毕业班, 忽视非毕业班。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不同程度地搞成了面向少数学生的单项发展。这三种倾向尽管形成的原因是很复杂的, 但均源于教育思想。为此, 要端正教育思想, 更新教育观念, 深化教育改革, 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是根治上述弊端的主要措施。从目前教育的实际情况看, 笔者认为应狠抓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转变思想, 更新观念。当今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 就是要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 这是一场重大的变革。在这场变革中, 更新观念是首要任务。更新观念,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要准确地理解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 为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奠定基础。

二、重视德育工作, 全员参与育人。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把学生培养成爱祖国、有理想、讲道德、守法纪的公民。这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全员参与。领导要亲自制定德育计划, 培养德育队伍, 听取德育汇报。团队组织与班主任工作要互相配合, 主持好升旗仪式, 开好主题队会、班会, 开展好学雷锋活动, 组织好参观、访问、纪念等社会活动。各科教师要结合学科特点, 进行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后勤人员要与师生共同努力, 创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

三、开足开全课程, 狠抓教学改革。要全面贯彻落实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计划, 树立大课程观, 不仅要重视学科课程, 更要重视校外教育。严禁“统考科目”战胜音、体、美和劳动课程。备课、讲课要认真, 并努力改革教学方法, 做到精讲精练。只有这样, 才有时间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活动,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要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要求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放在首位。对优、中、差学生一起抓。要教育优等生树立远大理想, 高标准要求自己;帮助中等生分析原因, 克服弱点, 奋起直追, 赶超优等生;积极鼓励差生, 认真补课, 耐心辅导, 教给学法, 促进转变。

素质教育观下的数学教育 篇9

一、思想道德素质教育

柳斌同志说:“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教会做人。”思想道德是做人的最高准则, 也是最重要的素质。教学时应充分利用数学教材中的思想道德教育素材, 结合教学特点, 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1. 爱国主义教育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有:通过介绍中国的数学成就, 增强民族自尊心。我国有祖冲之、华罗庚等卓越的数学家, 有勾股定理、杨辉三角等杰出的数学成果, 有《九章算术》《周髀算经》等丰富的数学著作, 陈景润在研究“哥德巴赫猜想”中取得了世界最好成绩, 我国中学生在世界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多次夺魁, 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教学时应利用这些素材增强学生民族自尊心, 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而且, 教学时可结合我国近代史告诉学生“落后就要挨打”, 要使国家富强就必须振兴科技;而任何先进的科学技术都离不开数学, 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学习数学是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需要, 培养学生“为中华之崛起”而学习数学的情怀。

2. 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恩格斯说:“数学是辩证的辅助工具和表现形式。”数学内容中充满了辩证思想:正数与负数、直线与曲线、连续与离散等数学概念, 加法与减法、指数与对数、微分与积分等数学运算, 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等数学方法体现了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另外, 数学定理产生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 函数值随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 天空中卫星、行星、彗星的运动轨迹与圆、椭圆、抛物线紧密联系等内容体现了实践第一、运动变化和普遍联系的观点。数学是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良田沃土, 教学时应该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阐述教学内容, 揭示数学的本质, 培养学生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教学时还应通过解题教学介绍一些解题辩证策略, 培养学生用辩证法分析和处理问题, 帮助学生逐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3. 文明守纪教育

数学有着严密的组织体系。数学知识不是随意存在的, 它必须在一定的限制和约束下才有意义。数学公式有适用的条件、函数有定义域、数学归纳法只能用于关于自然数的命题、数学运算必须服从一定的法则, 这些事实表明, 数学不是一个自由王国。教学时要巧妙揭示数学中蕴含的这层寓意, 对学生进行文明守纪教育。

二、个性品质素质教育

教学大纲指出: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 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 如, 浓厚的学习兴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肃认真的学习作风、顽强拼搏的学习意志等。

1. 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数学没有兴趣, 他会认为数学枯燥无味而讨厌数学, 更不会产生求知的欲望。要使学生乐学, 就必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 在课堂教学中运用风趣的语言、生动的比喻、灵活的教学方法来使课堂成为快乐的学习场所, 在第二课堂中通过介绍数学轶闻、趣题巧解, 组织数学竞赛、数学游戏等措施来使学习成为愉快的活动, 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感情和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2. 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数学是严谨的。数学概念严密而精确, 数学证明必须无懈可击, 数学解题必须步步有据, 来不得半点虚伪和投机取巧, 数学结论必须精确, 不能模棱两可, 数学命题不论对什么人, 对就是对, 错就是错, 毫不含糊。这些都是教育学生实事求是的好素材, 教学时应利用这些素材, 培养学生正直讲理, 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 培养严肃认真的学习作风

从小事中往往可窥见学生的学习作风, 有的学生做作业草率, 字迹潦草、排列凌乱, 有的学生粗心大意, 看错题、点错小数点、写错符号, 有的学生缺乏认真负责的态度, 在计算出一座山高仅为2毫米时也满不在乎。而这些学生往往对此不以为然, 自以为小错不要紧。这些不良习惯犹如毒瘤, 如不及时根治, 将会留下隐患而贻害终身, 一个大意的烟头会惹起一场熊熊大火, 而一次细心的检查则可避免一场恶性事故,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与劳动者当初在学校里所受到的教育不无关系。教学时应重视严格要求学生认真做好每件小事, 坚决、及时纠正这些小错误和坏习惯, 培养学生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的良好作风。

4. 培养顽强拼搏的学习意志

数学是在同自然作斗争中产生和发展的, 前进路上的每一步都凝结着数学家的心血, 但是“课本中字斟句酌的叙述, 未能表现出创造过程中的斗争、挫折以及在建立一个可观的结构之前, 数学家所经历的艰苦漫长的道路”。另外, 教学生解题也是意志的教育, 我们应通过解题教学使学生体验到求解的艰难过程——如何跌倒, 如何碰壁, 如何在迷雾中摸索, 如何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 教育学生如何面对挫折, 如何做到败而不馁, 培养顽强的学习意志。

摘要:从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和个性品质素质教育两方面谈了素质教育观下的数学教育。

教育观 篇10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地理课程提供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 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基本问题, 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 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这些功能都是其他学科课程所无法替代的, 我们必须在地理教学中把这些功能落到实处, 切切实实地提高学生的地理科学素养。

初中地理教学要充分考虑到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兴趣爱好。小学到了初中, 学生年纪是13岁左右。13岁左右的初中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兴趣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我们在地理教学中应该予以高度重视。小学生学习科学中的地理知识的兴趣虽然不稳定, 但培养他们学习地理兴趣的可塑性强;而初中生和高中生对地理的兴趣则趋于稳定, 其兴趣程度取决于对地理课程价值的认识。另外, 小学生更易接受以感性材料为主和富含情感色彩的地理知识, 而初中生和高中生却呈现出喜欢思辨性和理智性地理知识的特点。把握了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兴趣爱好, 对初中地理教学能够起到重要作用。

我们都知道, 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爱好受社会舆论与评价导向的影响非常大。初中地理教学改革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动机和兴趣爱好这个因素。江苏省徐州市从2013年开始, 在中考中将地理学科改为考查科目 (考试成绩不计入总分) 对以后的地理教学将起到非常不利的因素, 对很多学生本来就不感兴趣的地理学科来说可谓“雪上加霜”。我们要想方设法扭转学生普遍不爱学习地理的倾向, 把学生对地理学习的需要转化为兴趣, 并在此基础上再上升为动机。一般来说, 中学生是喜欢、渴望了解社会、了解自然的, 并希望了解他人, 同他人和谐相处。其中, 适应与保护环境、合理利用空间与位置、认识多姿多彩的地理事物, 是当代初中生、高中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类、关注环境、关注自身发展的重要话题, 这些问题都应该在地理教学过程中予以高度重视。

例如, 在初中地理知识教学的过程中, 我们老师要让学生认识并掌握地理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思维方法, 理解地理知识同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联系, 特别是现代高新技术的发展, 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 人类的环境伦理道德等。这样才有利于实现“知识”与“智慧”的有机结合。初中地理要注重培养学生尊重自然与人文多样性, 同时初中地理教学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 让学生切实懂得“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人类要与自然和谐共处”“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等的真正含义。

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自然环境的恶化已经表明, “人”和“地”之间应该保持和谐的关系, 人类应当处理好“人”和“地”之间的关系, 科学地改造和利用大自然。只有这样, 人类社会才能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目前, 人地关系的研究中更加强调研究成果的实用性、前瞻性和指导作用, 强调地理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营造真正重视地理教育、支持地理教育、发展地理教育的良好氛围。

在21世纪, 人类面临着很多重大的挑战, 其中摆在首位的就是资源逐渐枯竭、环境污染逐渐严重的问题。初中地理课程是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学生地球科学素养的主要载体, 其他学科虽然也能培养学生的地理科学素养, 但都没有地理学科那么直接、那么有效。因此, 初中地理教学必须充分发挥地理学科文理兼备的优势, 以人地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原理为基础, 以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以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为对象, 全面提升学生的地理科学素养。

全球环境变化和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关注的重要问题, 而地理科学知识、资源与环境问题, 涉及人们的生活质量与国家的生态安全。我国是发展中国家, 近几十年来的改革开放, 使得我国的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我国的GDP已经名列世界第二, 超过了日本;但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 也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对这些问题, 我们的学生要掌握, 老百姓也要了解;专业人员要掌握, 管理决策者更要了解。社会的发展要求地理课程处理人类和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并加强培养学生的资源意识、人口意识、环境意识和伦理意识。

中外教育观的差异 篇11

关键词:教育观;平等思想;社会文化制度

中图分类号:G40-01 文献标志码:B?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2-0076-02

一、引言

曾经有学生在论文答辩过程中,就某个学术观点与答辩老师发生争执,事后,答辩小组建议该生延期毕业,后经该生道歉,才侥幸过关。当前中国的教育伦理中有一种观点,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尊敬师长,不能争论”,因此,学者之间谈论风花雪月、收入与福利等话题是正常交谈,而涉及学术问题时,总是一言堂,而旁人或是举例佐证,或是笑而不语。在大学教育中,学生最爱满堂灌,老师最爱一言堂。当面不说话,背后发牢骚。在国外,课堂讨论,学生发言情况是学生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让人说真话在中国是一种勇气,在国外是教育的基础。这种教育差异影响着中国社会文化制度变革。如何促进中国教育现代化,如何促进中国社会管理创新是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应有之议。

二、文献综述

教育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当前中外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主要集中在公民的教育问题上。在对国外公民教育的研究中:张丽霞(2001)提出国外公民教育的隐蔽性、渗透性与参与性的特点。胡艳蓓(2002)认为自由主义的公民教育观强调了个人主义,共和主义强调了公众利益,社群主义强调公民的认同,多元主义的公民教育观注意多元尊重与包容。李光莉(2009)也认为国外思政教育主要以公民教育的形式,通过参与社会活动的方式,渗透公民道德规范的意识。在对我国公民教育的研究当中:万明钢(2003)认为我国的公民教育必须渗透在有关课程当中。孙菲(2005)比较了我国青少年思政教育与国外公民教育的异同,提出教育手段多元,更新教育内容等主张。秦树理(2005)提出政府介入与主导公民教育的观点,以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服务。因此,当前有关思政比较研究中,对中外教育观的研究比较弱,而对公民教育研究比较多,也形成了一定的共识,即思政教育要走向实践,采用公民教育的方式是一种有效形式,有利于思政教育与社会的接轨,而在公民教育中,多元文化意识、参与社会实践观点是主流,培养一个合格的社会公民是目标。

三、中外教育观差异的表现

中外对教育都赋予了非常重大的意义,中国自古有“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及“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的古训。而国外也认为教育是实现阶级之间流动的一个重要平台,教育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推动力。但是在对待教育的态度上,中外有具大差异。

1.师生关系不同。中国具有严重的报恩意识,所谓的师生情义,恩师教诲即是真实写照。这种尊师意识演化为三纲五常之中的一个重要不平等关系,即师生不平等。老师传授知识给学生是施恩,学生给老师做事是应尽之义务。而国外,学生给老师工作,老师要计时付费,在学术研究中,如果学生提供了学术意见,老师必须在论著中注明学生的贡献。

2.学术研究态度不同。中国学术研究,特别是社会科学的学术研究中具有严重的学术地位排队的传统,同样进行学术研究者,不但有职称差异,还有荣誉地位差异,年龄大,资格老,就可以成为一方学霸,控制有关话语权,新进学者只有跟进,而不能忤逆其观点。而国外有成熟的学术研究规范,学生与教师可以对有关问题进行坦率讨论。

3.学术研究方法不同。在中国的社会学科研究当中,引经据典是最有力的论证过程。经典著作是最好的评判标准。而在国外的社会科学研究当中,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是主流。穷究事物发展变化过程中,各因素的作用机制,而不需要定性质、抓辫子、扣帽子、打棍子。社会科学研究采用物理学、数学与统计学的方法是一种趋势。

4.做人做事态度不同。中国做人的重要性超过做事,因此,在教育当中,不做出头鸟,随大流是一种主流的做人态度,即所谓的中庸之道。在做事中,因循守旧,总认为社会是一天天变坏,还是老东西好,产品是老方法制做的可靠与有效。

四、中外教育观差异的根源

中外教育观的这些差异的根源是思想与哲学基础不同。中国教育师祖是孔子,作为儒家学说的代表,其核心的观点就是人生而不平等,社会秩序产生于老幼尊卑各自有序,知足常乐,各安天命。三纲五常,礼义廉耻,国之四维等,打造了一个等级鲜明的封建社会秩序。中国教育观维护了中国几千年历史文化的传承与社会文化制度的稳定。国外教育观的信仰基础是基督教的人生来平等的思想。自由、平等、博爱的人权信条虽然在实践中具有一定的欺骗性,但是在观念中,给人予平等的意识,因此,在教育中,师生处于一种平等地位进行学习与工作也是一种很自然的情况。学生个性张扬,好标新立异,而老师对此也是采用赏识的教育方式给予鼓励与支持。因此,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国外科研开发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远高于中国,国外教育观促进了国外社会经济文化制度的不断质变与演化。中国教育中,创新意识的不足与中国的教育观有巨大关系,自建国以来,中国本土教育还没有人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类奖励,这与中国的教育观有重大关系。因此,有必要对当前的教育改革赋予新的观念。

教育现代化虽然不是早期“四化”之一,但是没有教育现代化,就不可能有科技现代化。中国的教育观改革正处于“中學为体西学为用”与“推倒孔家店,引入德先生与赛先生”之间徘徊。西方的教育观到底是“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工具,还是中国社会接驳到“现代社会”的渡船。主流的观点认为,三十年改革开放的成就显示了尊重中国特色,是因地制宜发展经济战略的伟大成功。而处于次要非主流的观点认为,不彻底的改革是禁锢经济加快发展的枷锁,引入西方的哲学观点,建立人人平等的社会秩序是维护当前社会经济管理良好态势的关键。中国的教育观改革何去何从,还需要中央做出进一步的抉择,希望自上而下的变革能够推动中国教育观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万明钢.论公民教育J].教育研究.2003,(9).

[2]张丽霞.国外政治教育的隐蔽性、渗透性、参与性[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1,(1).

[3]秦树理.国外公民教育的启示[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

[4]李光莉.从地震看思想政治教育与公民教育的融合[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5]胡艳蓓.当代西方公民教育思想述评[J].国外社会科学,2002,(4).

[6]孙菲.国外公民教育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教学与管理,2005,(3).

作者简介:章末梅,江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理论与实践。

我的教育观 篇12

一、放养——还给孩子自由的空间

记得哪本书上说到对孩子的教育有两种方式:放养型和圈养型。我认为放养型是给孩子自由的空间, 这种教育方式更有利于他们的成长。而目前的学校教育好像有圈养的嫌疑, 存在“走正步”的通病。那么, 怎样消除它的弊端呢?我尝试着为孩子创造一点点自由的空间。

早读、夕会及下雨天不做操的时间, 我会提醒孩子们各做各的事, 使之能有自由阅读、作业、说话、交流、发呆、遐想的独立空间。让孩子的内心有一块属于自己的自由的世界, 是特别重要的, 因为这是他们思想的源泉、行为的动力。为什么要清一色的读书声, 为什么要人人个个都做同样的事?上海著名的教育实践专家冯恩洪先生曾经说过:“差异才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要培养发展孩子的个性差异, 消除教育“走正步”的现象, 还是给孩子们创造尽可能多一点的自由空间吧!

二、疏通——消除孩子的思想疲惫

大禹治水的故事家喻户晓, 他经过考察成功治水的经验就是采用疏通之法, 而避免了其父鲧的堵水之弊。其实在我们的现实之中, “堵”的教育误区比比皆是, 在孩子遇到问题而消极怠惰违纪之时, 我们怎么办?唠唠叨叨、心烦意乱吗?还是训斥处罚、请家长呢?这些方式我们都曾经尝试, 属于“堵”的教育方式, 虽有一时之效, 但绝不是良方。

学生不做体操怎么办?孩子振振有词“胃炎”“打球腿疼”, 了解了这些原因后, 我先来个对症下药:“胃炎对做操有影响吗?打球腿疼是运动过量, 你要减少的是打球的时间, 做操是舒筋活骨正好有益!”而后再讲道理:“生命在于运动, 健康的身体是自己的, 与别人毫无关系, 所以请大家对自己负责!还有打算不做操的吗?”全场纷纷摇头示意, 那几个顽皮孩子理屈词穷只能服从了。

乱扔纸屑怎么引导?相信每个学生都会知道不对, 但绝对认为是无关紧要的行为。为了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 我讲了一个修马桶的小男孩的故事。这是《读者》上的一篇文章, 大意是说, 在国外考察的“我”, 受一位母亲所托, 去卫生间看看, 他的儿子进去很久了为什么没有出来。“我”进去以后, 看到一个才几岁的小男孩正在满头大汗地修马桶, 说是怎么也冲不了水了, 他很着急。最后他费了很大的工夫总算修好了, 他冲了水, 才放心地离开了。这就是那位外国小男孩的素质, 该自己负责的事一定要做到底。这个榜样故事对孩子的触动很大, 我以此来提醒学生做一个有责任感、有素质的人, 还自己周围一片洁净的空间, 受到了学生一致认同。

三、引导——做好孩子精神上的引路人

每天都要做体操、排路队, 对于活泼好动、喜爱新鲜的学生来说是一件多么乏味的事啊!于是, 我在观察后, 说:“老师今天有一个发现, 女孩子中肖XX做操最有气质, 瞧她那一举手一投足都给人一种美感。”“何XX和刘XX做操时动作很富有一种节奏感、韵律美。当然这样一种气质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形成的, 希望大家好好训练, 争取都能成为有气质的人。”这样“做有气质的人”就成为了学生做操的目标, 谁不爱美啊, 小孩子更想听到这样的评价呢!也许大家关注更多的是孩子的学习成绩、特长培养, 而忽视了一些最基本的东西, 比如孩子坐立行的姿势。孩子的个人形象我们有必要加以重视, 从小开始培养了。

孩子年少不懂事, 难免会有小摩擦、小纠纷, 怎么解决呢?我认为引导他们自己学会解决问题, 这很重要。首先是互相沟通, 把自己的委屈说出来, 同时也听听自己给对方造成的伤害, 这样便于相互理解, 消除误会, 达到解决矛盾的目的。如果学生自己不能解决的, 老师再来充当“法官”, 公正评判, 引导他们“要做一个大气的人, 胸怀宽阔的人, 宰相肚里能撑船, 多一个朋友总比多一个敌人要好”。

四、挑战——创造机会, 使孩子懂得变通

(1) 接受一次多做作业的机会, 挑战习惯、惰性;接受朗读习作的机会, 挑战怯懦、慌张。

(2) 说服师长, 多想出几条理由, 以获取支持, 实现自己的想法。

(3) 用好每学期一次不做作业的机会, 把握生日、比赛或其他特殊的有利时机, 好好选择, 懂得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特殊情况灵活处理。

(4) 每一次考试或是竞赛写一份总结, 除了找出失误或失败的原因, 更要总结出自己的经验、收获、进步之处, 表扬自己, 获取信心。

上一篇:高校图书馆隐性教育谈下一篇:开放性教学小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