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位置)练习课教学设计

2024-10-03

(确定位置)练习课教学设计(精选11篇)

(确定位置)练习课教学设计 篇1

《确定位置》练习课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练习三。教学目标:

1、经历用数对描述实际情境中物体的位置到用数对描述方格图上点的位置的抽象过程。

2、逐步加深对数对含义的理解,提高用数对确定位置的能力。

3、丰富对现实空间和平面图形的认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教学难点:如何用数对表示位置。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师:同学们,今天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学习一节数学课。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有关知识。用数对可以很方便地表示一个同学的座位、一块瓷砖的位置、一张平面图上某个地点的位置等。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确定位置”的练习。(板书课题:确定位置)

二、整理、建立知识网络图:

1、复习列和行。师:先请大家回忆一下,什么叫列?什么叫行?先说一说列吧(生回答并用手势表示:竖排叫做列,师板书:|列)它是怎样排列的?(生回答,师说明以观察者的角度板书:从左往右排)

用同样的方法教学“行”。

师:现在老师想知道我们班的班长是在我们教室里的位置是第几列第几行,谁来说一说?(生举手回答,师请班长站起来验证)

2、用数对表示位置。

师:为了简便我们可以怎样表示班长的这个位置?(生上台板演)师:这样表示在数学上叫什么?(生:数对)

师:对,这就是用数对确定位置,数对中第一个数表示第几列,第二个数表示第几行;两个数之间要用逗号隔开,两个数的外面要用小括号括起来。

3、游戏巩固。

师:下面我们玩做个小游戏,老师说数对,符合老师说的就请站起来,好吗?看谁的反应快且对。

师:(1,1),(1,2),(1,3),(1,4),(1,5),(1,6)你发现了什么?(列数相同,站着的人必定在同一列,反过来说同一列的数对第一个数字必定一样)师:(1,6),(2,6),(3,6),(4,6),(5,6),(6,6)你发现了什么?(行数相同,站着的人必定在同一行,反过来同一行的数对的第二个数字必定一样)

师:(3,5),(5,3)数字不是一样吗?怎么有两个人站起来(2,7)怎么没人?

师:看来难不倒大家,换个方式,难点的。谁有办法只说一个数对就能让几个同学同时站起来?生可说(5,x)或(x,5)或(x,x)

师:为什么第5列或者第5行的小朋友全部站起来了? 生:因为X这个字母能代表1,2,3,4„„ 师:这两个x意义一样吗?

师:那能不能出一个数对让所有的同学都站起来呢? 生:(X,y)(a,b)

师:太厉害了同学们,刚才我们玩的都是用数对表示出同学们的位置,你们觉得简洁、方便吗?而且一个数对和一个位置是一一对应的。那么,有没有一个点表示一个数的呢?

4、三维概说。

师:请看课件。四个点表示什么数?表示一个点只需几个数 ? 师(小结):我们把这叫做一维空间或线形空间。在一维空间里一个数表示一个点。课件出示二维图。

师:请看,这是一个平面图形,表示一个点需几个数? 师(小结):我们把这叫二维空间或平面。在二维空间里两个数或数对表示一个点。课件出示三维图。

师:请看,这是一个平面图形,表示一个点需几个数? 师(小结):我们把这叫做三维空间或立体空间。在三维空间里三个数表示一个点,这个知识要到高中或大学才会学习。(将上面三个图组合在一起)

师:“确定位置”这部分知识内容不多,难度不大,要求同学们在更大的视角里理解用数对确定位置。

三、应用延伸。

师:那么,在平面上确定位置有哪些应用呢?或者说说你在哪里见过在平面上确定位置的呢?(让学生分别说说,教师课件出示下面几个例子)

1、出示应用国际象棋盘。

师:国际象棋的棋盘就是平面的,请你找一找与我们数学上规定的区别。(师介绍它记录棋谱的方法)

2、出示应用二:围棋盘。

师:围棋的棋盘也是平面的,请你找一找与我们数学上规定的区别。(师介绍它记录棋谱的方法)

师(补充小常识)在围棋盘上最多可放多少枚棋子?361枚,它是19的平方啊!有个知名的服装品版叫361º,想起它就能记住了。

3、出示应用三:中国象棋盘。请你找一找与我们数学上规定的区别。(师介绍它记录棋谱的方法)

4、出示应用四:地球全图。

师(详细介绍纬线定位法):这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怎样在地球表面确定位置呢?科学家将它平均分成东西两个半球,在东半球用南北间的垂直连线即经线分为180度,在西半球用南北间的垂直连线即经线也分为180度;人们又把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再用一圈一圈的纬线将地球分开,赤道为0度,北极为90度,北半球即为北纬,南半球即为南纬。

师:我 们中国在东半球,也在北半球。老师间编过一个顺口溜表示中国的位置与大小:亚洲东部看,太平洋西岸,北半球中纬,九百六十万。

(1)补充小知识一:不可逾越的“三八”线。

师:说起经纬线,我想起了我上学时男女同学间的“三八线”,谁知道是什么意思?(介绍五十年代朝鲜战争的历史:“三八线”本来是1945年二战后美苏两国为接受日军投降而临时划分的界线,朝 5 鲜民族永远的痛)现在有人用这种民族隔阂来比喻男女同学间的隔阂。这是世界上唯一用纬线命名的分界线。

(2)补充小知识二:《22度观察》

师:不知道大家喜不喜欢看一个电视栏目——《22度观察》(深圳卫视)?为什么叫《22度观察》呢?因为深圳市在北纬22度线上。

师:中国象棋的棋盘也是平面的,小明家厨房的一面墙上贴着瓷砖,用数对表示四块装饰瓷砖的位置。

横、竖比一比,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3、说说学校会议室地面中花色地砖的位置,并用数对表示。

说说你发现花色地砖位置的规律了吗?

4、下面是实验小学所在街区的平面图

(1)请学生分别在图上用数对表示各场所的位置。指名交流

(2)图上的(3,2)和(2,3)表示的位置相同吗?说说通过比较,你有什么体会?

(3)小明从实验小学到图书馆,要向东走几格,再向北走几格?他从实验小学到电影院可以怎样走?

(4)小强家的位置在(2,7),你能沿着方格线画出他家到实验小学的路线吗?

5、下面是某校集合时各个班级在礼堂里的位置图

(1)说说各年级二班所在的位置,并用数对表示。注意要把各个班一个一个写清楚。

(2)表示某班位置的数对是(x,5),可能是哪个班?说说x可以哪些数?为什么?

(x,5)可能是哪几个班?

(3)表示某班位置的数对是(5,y),可能是哪个班?

小结:像这样的数对表示方法,只有一个数是确定的,另一个数没确定,它所表示的位置就是不确定的,可以某个整列也可以是某个整行。所以在用数对表示的时候一定要分别写清楚两个数据。

6、在操场上设计摆放10盆鲜花和3盆绿色植物的位置。

说说:联系生活实际,你觉得摆放时要考虑哪些问题?

把摆放好的位置,用数对一一表示,你有什么发现?

7、(1)用数对分别表示三角形三个顶点的位置。指名交流

(2)把三角形向右平移4格后,画出该三角形,并用数对表示三个顶点的位置,你有什么发现?

(3)把三角形绕C点每次顺时针旋转90o,一共画4次,看看最后得到的是什么样的图形?

(4)顺次连接4个顶点,得到的是什么图形?

8、引申:数对在国际象棋中的运用。

(1)介绍:国际象棋的棋盘是一个正方形,等分为六十四方格。这些方格有深浅两种颜色,交替排列。国际象棋的八条直线分别用a、b、c、d、e、f、g、h表示,八条横线分别用1、2、3、4、5、6、7、8表示。每个方格便有了自己的名字。国际象棋的棋子有黑白两色,各有一个王、一个后、两个车、两个象、两个马和八个兵。

(2)如果白王所处的位置用国际象棋专用的方法记录为g2,你知道是用什么方法记录棋的位置的吗?

(3)三枚棋子在棋盘上的不同位置,问:其他棋各在什么位置?

(4)如果有一枚棋走一步记录为C6-C2,你知道是哪枚棋从什么位置走到什么位置上吗?

(确定位置)练习课教学设计 篇2

【教学尝试】

一、选择不同的情境, 设计不同的导入方式

现实生活中常用的在直线上 (一维空间) 确定位置有两种情形:一是从前到后 (或从后到前) 的第几个, 二是从左到右 (或从右到左) 的第几个。现实生活中常用的在平面上 (二维空间) 确定位置需要前后、左右两个要素。这就实现了从一维到二维的跨越, 当然, 不论几维空间确定位置, 都要先确定参照点 (原点) 。

课伊始, 选择怎样的情境导入尤为重要, 我们设计了两种不同的思路。

思路一:从一维到二维, 经历由模型组合形成方法的过程。

课一开始, 教师出示一年级上册中的排队图 (见图1) , 让学生回忆在一维空间情境下的顺序建立方式, 回顾左右、前后等概念。然后出示教室里学生的座位图 (见图2) , 让学生思考在二维空间情境下如何确定每一个人的位置———不仅需要左右, 还需要前后, 然后明确行和列的意义———左右为行、前后为列, 讨论确定第一行和第一列, 然后把行列抽象为线, 学生抽象为纵横线的交点, 实现由座位图到方格图的过渡。

当然, 这样的设计也是我们为后续学习中实现从一维、二维过渡到三维空间确定位置的方法做了有序思考的蕴伏。

思路二:从活动到模型, 经历由数学抽象形成方法的过程。

课一开始, 教师直接出示座位图 (见图3) , 请学生对号入座, 在座位图中找出自己的位置, 并说说是怎么找到自己的位置的。然后讨论在确定位置的过程中需要明确哪一些要素。根据这些要素, 把座位图抽象为图4 的方格图。

思路一实际上是披着现实情境外衣的数学导入, 把一维空间中确定位置的两种情形加以组合解决二维空间中确定位置的问题。思路二是实实在在地引入生活情境, 直接把座位图抽象为方格图。

两种思路都有其数学价值, 它们都呈现了一个知识动态生成的过程, 帮助学生从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思考, 实现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转变。

二、设计不同的操作, 构建不同的学习形态

新知形成后, 需要通过适当练习或操作性活动, 感悟规律, 进一步深化知识理解, 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如何达到这一目的呢?我们设计了显著分化的操作活动。

思路一:回归现实, 感悟规律, 促进活动经验的数学化。

教师引导学生将目光投向教室, 请学生用数对表示自己所在的位置, 并记录在草稿本上。请学生相互介绍自己和好朋友的位置。接着教师说数对, 请符合要求的学生起立: (7, 1) (7, 2) (7, 3) (7, 4) (7, 5) 。进而引导学生思考:“奇怪, 站起来的同学怎么正好是一列呢?表示这些同学的数对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发现数对中第一个数相同的, 他们就在同一列。列数相同情况下数对中的一个数是确定的, 一个数是在变化的。接着进一步引发思考:如果让你来出一些数对, 你能让一列、一行或一排同学站起来吗?你能不能说一个数对, 就把一列、一行或一排的同学都包含在里面?学生马上想到了用字母来表示, 出现了 (4, x) (5, x) (x, 3) (x, x) (x, y) 等各种不同的数对。教师继续追问: (x, x) 可能是谁?当x等于1 时, 表示谁?当x等于2 时, 表示谁?究竟哪些同学才有可能? (x, y) 呢?

这一设计始终围绕教室座位这一学生熟悉的现实情境, 通过说、站、想的环节, 帮助学生深刻认识数对的现实意义, 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

思路二:开放设问, 激发想象, 数形结合感悟数对规律。

笛卡儿创造了坐标思想, 用数对表示位置是这一思想的具体体现。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了一个新的数学分支———解析几何, 将数与形完美地统一起来, 用代数的方法研究几何问题, 是其最伟大的价值。这一设计试图进一步凸显数形结合, 对解析的基本思想有所感悟。

教师在方格图中出示一条线段。让学生思考:如果在方格图中增加一个点, 这个新增加的点与原有这条线段上的两个端点相连, 可能会构成什么图形?学生猜想, 增加一个点后, 与原有的两个端点相连可以构成三角形, 也可能构成线段。教师继续启发学生想象, 在什么情况下, 构成的图形是线段?在什么情况下是三角形?学生思考后发现, 当第三个点的位置在原有的这条线段所在直线之外的任意一个地方, 构成的图形是一个三角形。教师用课件呈现第三点在不同位置时, 所构成的三角形的不同变化形态。如果第三个点的位置在原有的这条线段所在的直线上, 则构成的图形仍然是线段。

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在原有线段之外增加两个点 (与原线段不在同一直线上) , 你猜想可能会构成什么图形?学生猜想可能是正方形、长方形、一般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等。教师课件呈现构图的过程, 请学生描述自己的猜想。

然后, 教师组织学生将思维聚焦在:如果增加的两个点与原有线段构成一个正方形, 你觉得有几种情况?并请学生用数对描述出点的位置。

最后, 教师隐去方格图, 让学生思考:在这条线段之外, 增加两个点, 构成正方形, 没有了方格图的帮助, 你还能用数对表示出这两个点的位置吗?有几种可能性?这些点有什么特点?

将数对运用到变化了的图形中, 这个设计有一定的难度, 对六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比较抽象的。

同样是规律, 一个从生活到数学, 一个从数学到数学。第一种思路更为细腻, 起点低, 步子小;第二种思路更为开放和整体, 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引入不同的实例, 构建不同的应用渠道

数学课中引入生活原型很常见, 这节课也不例外。不过两节课的思路略有不同。

思路一:利用同一性实例, 强化知识的内涵理解。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对, 出示国际象棋和中国地图, 让学生解读。

学生认为国际象棋的棋盘, 行用数字表示, 列用字母表示, 棋子走到哪一格就用相应的数字、字母表示, 例如王后从2F走到5B, 就表示王后从第2行第6 列斜着走到第5 行第2 列, 用这样的方法可以记录下棋的全过程, 这种思想与数对表示位置的思想一致, 因此, 国际象棋的棋谱可以说是用特殊的数对记录的。

在中国地图上, 北京所在的位置是东经116 度23 分, 北纬39 度54 分。用这样的数对可以确定任何一个城市的位置。地球是球体的, 是一个曲面, 用这样的数对就可以在曲面上确定位置。

思路二:利用比较性实例, 廓清知识应用的外延。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表示位置的情况, 并思考哪些是用数对来确定位置的。教师呈现的资料中, 有用一个数来表示位置的, 例如买票时小明排在队伍的第3个;也有用两个数表示位置的, 如电影票上的8排12号, 围棋棋盘中棋子的位置, 等等。然后启发学生思考, 以后我们还会学习哪些确定位置的方法呢?学生猜想, 用3个数表示位置, 如家庭住址2幢1单元301室;用方向和距离表示位置等等。

两种思路各有优势, 针对性强便于技能巩固, 拓展面宽便于意义理解, 两个价值取向对于数学学习都是有益的, 需要教师根据自己的想法去平衡和取舍。

【研究体会】

当我们将这两堂课进行对比之后, 可以发现, 在不同设计的背后蕴含了诸多相似的价值追求。关注知识本质、关注思维的发展是我们一致的价值导向。关注知识的不同侧面和学生学习的不同可能性形成了本课两种风格迥异的教学形式。一堂课是一种教学理解的体现, 也是一种价值观的反映, 我们用怎样的眼光来理解数学、看待学生的数学学习, 我们就会用怎样的行动来体现这种思考。在与课堂的生成和学生的互动中, 我们拥有了不断接近数学和教学本源的真实体验。提升我们的数学理解和教学能力, 才能不断提升学生的思维层次, 不断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张丹.小学数学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2][荷]弗赖登塔尔.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M].陈昌平, 唐瑞芬, 等, 编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5.

(确定位置)练习课教学设计 篇3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提高用数对确定位置的能力,用尽量多的生活情境丰富学生对现实空间和平面图形的认识。

2.通过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在平面上用数对确定点的位置,今天我们上一节“确定位置”的练习课。(板书课题)

师:先请大家回忆一下,什么叫列?什么叫行?列和行是怎样排列的?(板书:列,从左往右排;行,从前往后排;先列后行)

多媒体出示题目:下面是前进小区的平面图。

a.用数对表示活动中心和超市的位置。

b.小明家的位置在(9,7),请在图上标出来。

c.小明从家出发,先向南走了4格,又向西走了2格,到了什么地方?在图上画出行走路线。

师:看来,在平面上一个数对和一个位置是一一对应的。那么,有没有一个点表示一个数的呢?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简短而有趣,目的是为了提升课堂的趣味性,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是为了抓住教学重点,让学生能熟练掌握“用数对找点,或用点找数对”的方法。】

二、三维概说

1.出示数轴图(如下),四个点表示什么数?表示一个点只需几个数?

师(小结):我们把这叫做一维空间或线形空间(板书:一维)。在一维空间里一个数表示一个点。

2.出示二维图(如下),表示一个点需几个数?

师(小结):我们把这叫做二维空间或平面(板书:二维)。在二维空间里两个数或数对表示一个点。

3.出示三维图(如下),表示一个点需几个数?

师(小结):我们把这叫做三维空间或立体空间(板书:三维)。在三维空间里三个数表示一个点,这个知识要到高中或大学才会学习。

4.出示组合图(将上面三个图组合在一起,略)。

师:“确定位置”这部分知识内容不多,难度不大,要求同学们在更大的视角里理解用数对确定位置。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旨在让学生明白知识的来龙去脉,理解本知识在知识链中的位置,完成认知结构的重组。】

三、应用延伸

师:那么,在平面上确定位置有哪些应用呢?或者说说你在哪里见过在平面上确定位置的呢?(让学生分别说说,教师出示下面几个例子)

1.出示应用一:国际象棋盘(图略)。

师:国际象棋的棋盘就是平面的,请你找一找与我们数学上规定的区别。(师介绍它记录棋谱的方法)

2.出示应用二:围棋盘(图略)。

师:围棋的棋盘也是平面的,请你找一找与我们数学上规定的区别。(师介绍它记录棋谱的方法)

师(补充小常识):在围棋盘上最多可放多少枚棋子?361枚,它是19的平方啊!有个知名的服装品牌叫361°,想起它就能记住了。

3.出示应用三:中国象棋盘(图略)。

师:中国象棋的棋盘也是平面的,请你找一找与我们数学上规定的区别。(师介绍它记录棋谱的方法)

4.出示应用四:地球全图(略)。

师(详细介绍经纬线定位法):这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怎样在地球表面确定位置呢?科学家将它平均分成东西两个半球,在东半球用南北间的垂直连线即经线分为180度,在西半球用南北间的垂直连线即经线也分为180度;人们又把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再用一圈一圈的纬线将地球分开,赤道为0度,北极为90度,北半球即为北纬,南半球即为南纬。(同时板书:经线 纬线)

师:我们中国在东半球,也在北半球。老师曾编过一个顺口溜表示中国的位置与大小:亚洲东部看,太平洋西岸,北半球中纬,九百六十万。(略作解释)

(1)补充小知识一:不可逾越的“三八”线。

师:说起经纬线,我想起了我上学时男女同学间的“三八线”,谁知道是什么意思?(介绍五十年代朝鲜战争的历史:“三八线”本来是1945年二战后美苏两国为接受日军投降而临时划分的界线,朝鲜战争停战后,朝鲜和韩国划“三八线”而治,成为朝鲜民族永远的痛)现在有人用这种民族隔阂来比喻男女同学间的隔阂。这是世界上唯一用纬线命名的分界线(出示图片,略)。

(2)补充小知识二:《22度观察》。

师:不知道大家喜不喜欢看一个电视栏目——《22度观察》(深圳卫视)?为什么叫《22度观察》呢?因为深圳市在北纬22度线上。(出示图片,略)

【设计意图:在练习课中插入介绍与学习内容相关的知识,拉近知识与生活的距离,学生和听课教师听得津津有味,课堂上不时传来愉快的笑声。】

四、巩固提升

1.课件出示课本第19页第5题。

可直接让学生口答各班的位置,重点让学生理解(x,5)、(5,y)的意义。

2.课件出示课本第20页第7题。

第一问“用数对表示图中三角形三个顶点A、B、C的位置”可直接让学生回答。第二问“把三角形向右平移4格”可先让学生做,再交流方法:可将三个顶点分别平移,再连成三角形;也可只平移一个点,其他点和线的大小、方向不变,最后用课件动画演示一遍。第三问“把三角形绕C点顺时针每次旋转90°”有点难度,可以先讨论出方法再让学生做。首先要理解顺时针、逆时针的含义;其次要理解绕C点是什么意思;最后做的时候要想象这个三角形是一个整体,只有C点按住不动,其他各点、各线整体顺时针旋转90°。(学生做完后师动画演示一遍)

3.课件出示课本第20页第6题。

“10盆鲜花和3盆绿色植物怎样摆放比较合适”,这样的问题既有趣味性,又能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先让学生理解题意:10盆鲜花和3盆绿色植物在线的交叉点上而不是在格子里,同时要美观。学生先做在书上,教师设计一个交互课件,可让学生在课件上自由摆放并说明设计思想。

【设计意图:练习由浅入深,有详有略,并在难点地方如平移和旋转等用多媒体动画演示。同时在后面设计了可灵活互动的绿色植物和花盆,通过生说师摆以及生说生摆的有趣练习形式,巩固确定位置的知识。】

五、全课总结

师: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

设计思路:

这是一节练习课。

如果仅仅为完成书上的四道题目,这节课就过于简单。如何在新授课的基础上,将练习课上得有声有色、妙趣横生呢?我的思路是拓展、延伸,进而达到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目的。

1.巩固提升。

课始,先复习本单元的重点内容——行、列的概念以及相关规定,然后通过复习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用数对找点或用点找数对”的方法。在巩固提升环节中,图形的平移与旋转是教学中的难点,我通过让学生说以及课件演示,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了这一知识点。教学“在操场上摆10盆鲜花和3盆绿色植物”这一较为开放题时,我先让学生理解题意,自由设计。然后不是展示学生的作业,而是让学生将自己的设计口述出来,先由我按口述在电脑上摆放,再由学生按别的同学的口述到电脑上摆放。这样,在多层互动中,学生熟练地掌握了“用数对确定位置”这一内容,达到了巩固提升的目的。

2.拓展延伸。

本节课没有仅仅停留在教学“平面内用数对确定位置”这一知识点上,而是将这一知识点巧妙地用“三维概说”的形式告诉学生:以前学过在数轴上确定位置只需一个数,现在学习在平面上确定位置需一个数对即两个数,将来还要学习在立体空间里确定位置。由此,知识点便如珍珠般串联起来,学生掌握的知识深刻而又有落脚点。

教材中对“用数对确定位置”这一内容的实际应用作了适当的安排,如经纬线知识和国际象棋盘等。而在本节课中,我还拓展延伸了学生熟悉的中国象棋盘和围棋盘的知识,特别是在介绍了经纬线定位法后,我又进一步介绍了用纬线命名的分界线(三八线)和用纬线命名的电视栏目(深圳卫视《22度观察》),使学生知识的拓展与兴趣的提升同步进行。

3.趣味课堂。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设宽松的课堂氛围是本节课教学设计的又一特点。在应用延伸环节,我出示围棋盘后补充小知识“在围棋盘上最多可放多少枚棋子?告诉你,361枚,它是19的平方啊!怎么记忆呢?有个服装品牌叫361度,那就是19的平方”;介绍经纬线的知识后,我又用一首自编顺口溜介绍了我们中国的位置与大小“亚洲东部看,太平洋西岸,北半球中纬,九百六十万”;介绍“三八线”和《22度观察》时,我更是看到了学生聚精会神和渴求知识的目光。

课堂的主人是学生,教师的责任是带领学生走进知识的殿堂和激发学生求知创新的意识。“单调”的练习课应该扎实有效,而又生动有趣!

《确定位置(一)》公开课教案 篇4

(一)》公开课教案

指导老师:曾华伟

执教者:秦泳鑫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活动,认识方向与距离对确定位置的作用。

2、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3、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教学重点: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教学难点: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观看《确定位置

(一)复习导入》微课,复习几个方位名词和角的度量。

二、探究新知

1、利用多媒体,出示教学情境图。五一节快到了,淘气和他的小伙伴相约来到了动物园玩。在喷泉广场,同学们仔细观察了动物园的各馆的路线图,并找到了他们感兴趣的一些场馆。请同学们看看有哪些场馆?

2、提问:你能说出动物园里熊猫馆和狮虎山分别在喷泉广场的什么什么位置吗?(1)让学生观察各种动物的地理位置,请学生思考如何确定方向。(2)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各自的方法。

(3)质疑:他们都在喷泉广场的东北方向,同学们交流一下到底要怎么区分呢?(可以加上角度,熊猫馆在喷泉广场的北偏东20°,狮虎山在喷泉广场的北偏东50°,这样就明确了)

(4)总结:看来要确定物体的位置要用具体的方向比较准确一些。(板书:方向)

3、提问:请同学们找到大象馆和长劲鹿馆,他们分别在喷泉广场的什么位置?如何区分它们的位置呢?

(1)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大象馆和长颈鹿馆都在喷泉广场的北偏西60°的方向上,但大象馆离喷泉广场更远些,长颈鹿馆更近些。它们离喷泉广场的距离不一样。(2)质疑:大象馆和长颈鹿馆都在喷泉广场的北偏西60°的方向上,那我们要如何区分呢?

(3)利用多媒体显示它们离喷泉广场的距离分别是1000m和500m,请同学们试着描述大象馆和长颈鹿馆的位置。

(4)总结:要想准确的描述物体的位置,不仅需要方向,还需要距离。(板书:距离)只有将方向和距离两者结合起来,才能确定物体的位置。

4、接下来,请同学们和你的同桌一起用方向和距离来说说其他几个场馆的位置吧。

5、思考:参观完斑马场后,同学们想去猴山,说说它们行走路线。(1)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并尝试解决问题,并在小组内交流。

(先回到喷泉广场,再去猴山)(以斑马场为中心,重新确定去猴山的路径)(2)最后全班交流,关注学生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只要方法合理,都应给予肯定。

(3)总结:随着中心点的变化,方向也在发生变化,物体的方向是相对的。

三、巩固练习

1、书本上第66页练一练的第1题。

根据要求找到相应的钥匙,并把钥匙的名称写在相应的括号里。

2、书本上第66页练一练的第2题。

找出数学信息,明确各种舰艇的所在方向和距离。

四、反馈总结

提问:这节课你学到什么? 总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确定物体的位置。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准确位置,有时候随着观测点的变化,物体的方向也会随着变化,物体的方向(位置关系)

五、作业布置:

课本第66页练一练第3、4题

六、板书设计:

确定位置

(一)方向

距离

中心点

相对性 教学反思:

确定位置教学设计 篇5

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教科书第56~57页。教学目标:

1、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明确认识到要准确表达某个物体的位置要约定数的标准,感受到用两个第几确定位置的必要性。

2、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会用“第几排第几个以及类似的方式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能根据这样的描述确定相应的物体。

3、让学生在观察、分析、合作、交流等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与他人合作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会用“第几排第几个、第几层第几个、第几组第几个”等方式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能根据这样的描述确定相应的物体。

难点: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根据提示确定数的顺序。教学准备: 课件、板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谈话: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们去参观一所动物学校。

二、体会感悟,学习新知。

1、感受约定方向的必要性。媒体出示一排动物在做操。谈话:看,有一排小动物在做操呢!在这些小动物中老师比较喜欢第2个动物,你知道是哪个小动物吗?

追问:老师比较喜欢的小动物只有一个呀,怎么成了两个啦?要确定老师喜欢的小动物到底是哪个还要说清楚什么?

(板书:第几个

约定数的方法)

问:在这些小动物里,老师比较喜欢的小动物从左往右数排在第2个,你知道是哪个小动物吗?现在大家意见统一了。

2、感受用“两个第几”确定位置的必要性。媒体出示四排小动物在做操。

谈话:听说我们小朋友来了,做操的小动物又多了几排,在这些小动物中,老师最喜欢的小动物从左往右数排在第2个,你知道老师最喜欢的小动物是哪个吗?

追问:老师最喜欢的小动物只有一个呀,怎么成了四个啦?现在要确定老师最喜欢的小动物到底是哪个还要说清楚什么呀?(板书:第几排)

3、理解“第几排第几个”。

谈话:前面我们说过要让大家都明白要按照统一的顺序来数,这儿的第几排第几个是按怎样的顺序数的呢?咱们来听一听。

媒体播放并出示小猴、小熊的说话。提问:第几排怎么数的? 学生数后教师说明:对于这些小动物来说,这是前面,这是后面,第几排就是从前往后数的。我们再跟着电脑老师一起来数一数。(学生数,媒体分别演示各排)

提问:小猴在第1排的第1个,小熊在第2排的第3个,第几个又是按怎样的顺序数的呢?

4、学用“第几排第几个”。

(1)提问:在这些小动物里,老师最喜欢的小动物排在第4排第2个,你知道是哪个小动物吗?

提问:第2排第4个又是谁呢?这只小猪排在第几排第几个呢?(第3排第2个的猪)

(2)谈话:你最喜欢的小动物是哪个?你能说出它的位置吗?自己悄悄地说一说。

学生在屏幕上指出自己最喜欢的小动物,请下面学生说出这个小动物的位置。(谁愿意到上面来指出你最喜欢的小动物,让下面小朋友说出它的位置。)

学生说出最喜欢的小动物的位置,让其他学生猜是哪个动物。(现在咱们要变个法子来找,请到的小朋友说出你喜欢的小动物的位置,不能说出小动物的名称,让下面小朋友猜是哪个小动物。)

还有好多小朋友想玩这个游戏,这样吧,咱们同桌活动,听清要求,可以象这两位一样,一位小朋友在书上指出喜欢的小动物,请同桌小朋友说出小动物的位置,也可以一位小朋友说出喜欢的小动物的位置在第几排第几个,另外一位小朋友找到这只小动物。注意同桌两位小朋友一位先说,另一位找,然后再换一换,这位小朋友先说,另一位小朋友找。同桌活动。

反思小结。(板书课题)

(三)反馈练习,深化认识。

1、“想想做做”第1题第1幅图。

谈话:接下来我们去小动物的宿舍参观。小猴最性急了,它向我们介绍“我住在第2层第3号”。

提问:第几层是按什么顺序数的?第几号又是按什么顺序数的? 提问:那熊住在第几层第几号?

提问:青蛙住在第1层第1号,你能找到它的宿舍吗?兔子住在第4层第3号,谁已经找到它的宿舍了?

谈话:刚才我们用第几层第几号确定小动物的位置,帮助小动物找到了宿舍。(板书:第几层第几号)

2、“想想做做”第1题第2幅图。

谈话:再去参观一下动物学校的图书馆吧,这是动物学校图书馆里的一个书柜。(媒体出示书柜图)

提问:这里是用第几层第几本来确定书的位置的,(板书:第几层第几本)这里的第几层是按什么顺序数的?第几本是按什么顺序数的呢?自己悄悄地数一遍。

提问:看着这个书柜,你还想给大家介绍什么?

(四)联系生活,应用拓展。谈话:刚才我们参观了动物学校,用第几排第几个确定小动物做操时的位置,用第几层第几号确定小动物宿舍的位置,用第几层第几本确定书柜里书的位置。其实生活中需要确定位置的情况有很多,老师先来举个例子。

1、“想想做做”第4题。

谈话:像现在,就可以用第几组第几个来确定你们的位置,你们从哪边开始是第1组呀?请第1组的所有小朋友向老师挥挥手。很快数数自己在第几组,请第3组的所有小朋友起立,请第6组的所有小朋友向老师挥挥手。第几个我们从前往后数,(指第1组的第1个学生)那他就是第1组的第1个。你是第几组第几个呢?跟你的同桌说一说。

师:刚才是老师举的例子,下面你们来说说吧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确定位置?

师:大家举的例子真多,有位小朋友说到去剧院看电影时需要确定位置,咱们就来参观一下剧院吧!

2、“想想做做”第2题。

谈话:看,这是幕布,这就是剧场的前面,观察一下,这个剧场里第几排是按什么顺序确定的?第几号是按什么顺序确定的?如果让你设计这个剧院的票,你觉得票上至少要写清楚什么才能让观众又快又准的找到座位呢?

来看看,果然象我们大家所说的票上写着几排几号,你们能帮这三位小朋友找到座位吗,找到后请在图上用铅笔圈出来。交流时选取学生作业展示并提问:你是怎样找的? 师:这样的剧场里我们可以先找到排,再找第几号。

谈话:这也是一个剧场,这是舞台,这就是剧场的前面,仔细观察一下,这个剧场座位的排列跟刚才那个剧场有什么不同?

提问:请帮者3位小朋友找到座位并用铅笔圈出来。选取学生作业展示,提问:这样的剧场里怎样找座位比较方便呢?

3、出示火车票、飞机票,师生一起说说如何找位置。

4、教师介绍汽车上“确定位置听歌曲”。

谈话:刚才咱们讨论的是你们举的例子,老师再来举个例子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汽车的CD机里可以同时放多张碟片,看,在这辆车的CD机里可以同时放8张碟片,这么多的碟片,怎样才能快速地找到喜欢听的歌曲呢?别急,你只要记住你最喜欢听的歌曲是第几张碟片的第几首歌曲,用设定键调到相应的位置就能听到你喜欢的歌曲了。比如老师最喜欢的歌曲是第8张碟片的第1首歌曲,就只要用设定键调到第8张碟片第1首歌曲,就马上能听到这首歌曲了。(结合媒体播放介绍)

五、总结延伸。

1、课堂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了确定位置,你又掌握了什么新本领呢?

六、涂色游戏。谈话:接下来我们来做个游戏,看,这是一张方格图。(媒体出示)

说明游戏规则。开始游戏。

六、板书:

确定位置

约定数的方法

第几排第几个

第几层第几号

确定位置教学设计 篇6

1.在自主探索、互相讨论、同伴之间批判与辩驳的基础上经历用数对表示位置的具体过程。

2.能用数对表示平面上的位置,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问题。

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对话、积极质疑的意识。重点:用数对表示位置并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难点:方格图的建立与理解。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趣

今天我们来学习确定位置,看到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生可能:如何确定位置?确定谁的位置?确定位置有什么用?)

二、引导探究,自主建构

1.直线上的点的位置的确定。出示数轴:

这几个点的位置怎么表示? 2.平面上的点的位置的表示方法。自主探究:

出示数轴:这个点的位置怎么表示?你会吗?请发挥你的想象力,试着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

(生可能:4来表示;4的上面;4的背面;4+来表示;4,1来表示)教师尽可能让学生说出来后归类。集体讨论:

看来,大家解决问题的方法还真多,这样吧,请分别来介绍一下,同学们听听有没有道理。如果你有想法和不同的声音,或是想对他们做出评价,你尽管大胆地和他们交流。学生上台说理由,同学质疑交流。建立模型:

有没有一种方法,能让其他人一看就知道这个点的位置?请你试着再想一想?画一画。出示课堂小研究。

根据学生的画法进行讨论,探究,探究出平面直角坐标系。出示课件。3.探究用数对表示平面上的点,感受有序的必要性。(1,4)和(4,1)都可以表示A点吗? 4.感受生活

课件出示座位图,列和行与横轴纵轴的对应。

三、强化训练,应用拓展。课件习题。

(确定位置)练习课教学设计 篇7

在教学六年级下册“确定位置”这一单元时, 我选取了学生喜闻乐见、比较感兴趣的“世博会”题材, 并通过精心设计、层层递进, 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学习, 在渐行渐近中成为学习的小主人。

一、初见端倪, 一石激起千层浪

教学伊始, 我们一起通过描述上海与南通的相对位置, 复习了已经认识的方向。在此基础上认识了四个新的描述方向的词:北偏东、北偏西、南偏东、南偏西。因为有效的学习是建立在对所要学习的内容具有浓厚的认识兴趣的基础上, 所以我从当今最时髦的题材入手, 以和孩子们参观世博、寻找“中国馆”为主线展开教学。

在询问导游“中国馆在哪里”后, 得到这样的回答:“同学们, 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是世博主题馆, 以世博主题馆为中心, 中国馆就在我们的北偏东方向”。接着老师提问:“以主题馆为中心, 中国馆就在我们的北偏东方向, 你能指出中国馆在哪儿吗?”“一石激起千层浪”, 大部分学生都很快且很肯定地告诉我能。

学生是喜欢挑战并极愿意接受挑战的, 因此在新知以这样的方式初见端倪时, 学生马上全身心投入其中, 并乐此不疲地讨论起来。在此基础上我又在‘北偏东’方向选取了3个点, 学生发现它们都在北偏东区域, “你能确定哪个点是中国馆吗?在北偏东区域是不是就只有这3个点呢?看来只告诉你‘北偏东’这个大概的方向还不足以确定它的位置, 那该怎么办呢?”我把矛盾又提升了一个层次。这时学生讨论:虽然3个点都在北偏东方向, 可它们并不在同一位置。如何区分这3个点呢?这时候“角度”的出现就显得顺利成章了, 每个点和正北偏离的程度不一样, 这就可以用“北偏东多少度”来区分这些点。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 只有学生自己亲自参与新知识的发现、尝试自主解决问题, 才能真正锻炼自己的思维、开发自己的智力、发展自己的能力。

二、峰回路转, 柳暗花明又一村

在学生掌握了用“准确的方向和角度”来描述物体的位置后, 老师继续询问中国馆的位置, 导游说:“中国馆在世博主题馆的北偏东60°方向。”这时老师在地图中指出北偏东60°方向, 同时提问:“这就是北偏东60°方向, 现在你能找到中国馆了吗?”当他们争先恐后地举手想要回答时, 却又突然全把手放下去了, 老师疑惑地问:“出现什么问题了?”学生回答:“还是不知道在哪里, 因为只要在图中这条线上的, 都是北偏东60°方向。”

有了第一次的经验, 学生已经“吃一堑长一智”了, 他们在考虑问题时已经逐渐趋于周全, 能从多方面多角度看待新问题, 不会被老师刻意设置的陷阱所迷惑, 同时也渴望追求更多更高层次的成功体验, 以肯定自己的学习成效。所以这一次学生们很快就发现了问题, 并已经开始尝试主动寻求方法解决问题。当解决问题的需求变得极其迫切和热烈时, 学生的学习就变得更加主动了。此时老师再让学生展开激烈的讨论, 并最终得出:看来确定物体的位置除了要有准确的方向, 还需要一个重要元素———距离。

三、雨过晴阳, 精心孕育胜利花

在学生经历重重阻碍后, 老师继续引用导游的介绍:“同学们, 中国馆在世博主题馆的北偏东60°方向500米处, 现在你找到了中国馆吗?”这时整堂课千呼万唤的中国馆以各种姿态、不同角度的图片形式出现在同学们面前。

在学生找到“中国馆”后, 新课学习看似“功德圆满”, 老师也该“功成身退”, 但是《数学课程标准》认为:“学习是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所以老师继续提问:“在刚才寻找中国馆的过程中, 同学们有没有发现, 要确定某一物体的具体位置, 必须说清楚什么?”“只有告诉我们准确的方向和距离才能更加准确地确定某一物体的位置。”同时与学生一起总结了确定位置的方法。这样, 让学生的学习由点及面, 由“中国馆”及“任何一点的位置”, 逐步抽象、建立起解决此类问题的模型, 我想, 这样的学习才是高效的。接着老师通过寻找与“世博”相关的几个标志性建筑的练习, 同时介绍测量角度和确定距离的方法, 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本课所学。

《确定位置》教学案例 篇8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列、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的位置。

2.使学生经历由具体的座位图到抽象成用列、行表示平面图的过程,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二、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列、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

三、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游戏:寻找礼物(出示游戏规则)

师:我刚才是用什么办法找到礼物的?

生:先找它在第几组,再找它在第几个。

(板书:第几组,第几个。)

师:老师刚才找礼物的方法其实就是确定位置的方法。

(板书:确定位置。)

(二)探索新知。

1.确定教室中的位置

(1)确定自己的位置

师:刚才我用第几组、第几个的方法确定位置,说一说自己在教室中的位置。

生:我在第2组、第5个。

……

师:你是怎么数的?

生:横向从左往右数第几组,纵向从前往后数第几个。

(2)介绍班长、学习委员……的位置

生:我们的班长在第4组、第4个。

我们的……

师:要讲清同学的位置,就要讲清哪些条件?

生:要讲清是第几组第几个。

(3)游戏:我来当裁判

①指名学生报位置,学生判断对错。

②说说好朋友的位置。

③老师报位置,是你的位置你就站起来。

(评:有效的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唤醒学生原有的知识。让学生描述自己的位置,激活头脑中已有的描述物体位置的经验,通过交流评价,认识到这些方法的不足,引发学生用统一、简明的方式确定位置,体会学习新知的必要性。)

2.出示座位表

师:哪个是张亮同学?

生:张亮的位置在第2组、第3个。

师:请用你认为最简捷的方式写出张亮的位置。

(请表示方法不一的几个学生板演)

(1)引出用“数对”表示位置:

师:有一种方式比这些方式都简捷,就是用数字表示位置。

板书(2,3)

师:像这样的一对数在数学里我们把它叫做“数对”。

板书:数对

(2)尝试用数对方法表示王艳、赵强的位置。

(评:在抽象的过程中,学生明白了从具体事物到符号演变的过程,而且对为什么会产生数对,数对的优越性是什么了解得更加清晰,可以说数学的特点促进了数对的产生,数对的产生符合数学的特点。)

(3)用数对说自己的位置

生:我的位置是……

师:(3,2)和(2,3)表示的位置相同吗?

生:(3,2)表示第3组,第2个。

(2,3)表示第2组,第3个。

(评:“数学知识从实际中来、到实际中去”。通过用数对描述自己的位置,以及根据某一列和某一行的数对总结规律,进一步巩固对列、行和数对的含义的认识。)

(4)游戏:找位置

师:请拿出座位里的信封,写出一组数对,这就是你在教室里的新座位,请你找寻一下新座位在哪里。

(三)练习

1.生活中的数对确定位置

用数对确定我们的座位,既简练又准确。其实在生活中有许多地方用到了数对的方法:你能举些例子吗?

(1)学生举例

(2)课件出示:国际象棋中的“白马”的位置你会用数对来表示吗?(f,3)

(3)对比原来的方格图有什么不同?

2.学校附近的地图

(1)学校在地图上的什么位置?

生;学校在地图上的位置是……

师:你是怎样想的?

师:在方格纸上我们可以这样说:在横向是第3格,纵向是第2格,用数对表示就是(3,2),由此可见,用数对也可以确定方格纸上的位置。

(2)图上还有哪些建筑物?在什么位置?与同学进行交流。

3.动物园的平面图

师:拿出方格纸,根据提示标出飞禽馆、猩猩馆、狮虎山的位置。(课件配合演示)

(四)拓宽视野,全课总结。

1.介绍

(1)用经线和纬线确定地球上任意一点位置的方法。

(2)经度和纬度在航海、航天、气象、军事等方面的运用。(课件出示相关图片)

2.全课总结

四、反思

(一)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激发探究欲望。

案例中我营造了一种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在互相比较、点评的过程中让学生从内心深处产生一种对精确、简洁的确定位置方法的需求。

(二)创设探究情境,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

以往教学中,我们关注的是一节课中学生学到了多少知识。教师总想在最短时间内灌给学生最多的知识。而现在的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更要重要的是关注学生是否亲身经历探究问题解决的过程,进而使学生加深对数学理解,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是否得到进一步发展,更加重视学生在教学关系上和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三)拓展探究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生获取知识的目的在于运用,通过数学学习,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思维方式观察分析现实社会,解决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要培养学生以上的能力,教师要创造性地开发教材资源,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在案例中我采用找位置的游戏,这样的练习形式活泼有趣,既练习用数对表示位置,又让学生真切体会到数对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价值,让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

确定位置教学设计 篇9

编写:顺德区勒流梁季彝纪念学校

李运良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教材四年级上册第63,64页“确定位置”。

二、教学内容分析与学情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的内容是用数对确定位置。关于确定位置,学生学习过用前后、左右、上下等方位词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用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路线等内容。本节课的教学,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座位图,使学生体会到确定位置统一标准的必要性,经历座位图抽象为方格图,并在方格图上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探索过程,体会数对与方格图上的点的对应关系,渗透对应思想和数形结合的思想,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符号意义,为初中学习直角坐标系奠定基础。

2.学情分析

学生已有的知识:第一学段学习的“上下、前后、左右”,学生积累了大量生活经验,也学习了简单的路线等知识。这些知识为学生进一步认识物体在空间的具体位置打下了基础。学生在生活中经常会运用有关确定物体位置的知识,所以课前学生已经积累了相关的感性经验。这里就是要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并以此作为有效教学的起点。

学生在学习本课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是经历由第几列第几行抽象到数对的表示方法的过程;灵活运用数对表示方格图中的事物的位置。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循序渐进,利用学生熟悉的座位图进行“行”和“列”的教学,从而引出数对,这个过程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尽量使用自我探究和课件演示的方法激起学生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结合具体的问题,掌握在方格图上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数对确定位置,由位置写出数对。

2.能力目标:经历数对的抽象过程,探索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体会数对与方格纸上的点的对应关系,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发展空间观念与推理能力。

3.情感目标:体验生活中处处有确定位置,感受生活中用“数对”确定位置的必要性,体会知识的价值,激发学习兴趣。

四、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数对的意义及表示方法。

2.教学难点:正确地用数对描述物体的具体位置。

五、教具、学具准备

学生的座位图,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思想(设想)

1.创设生活情境,调动学生学习探究的积极性。

2.通过自主探索,讨论交流,课件演示,让全体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

3.渗透对应思想和数形结合思想,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符号意识。4.优化练习设计,使学生在应用中,体会知识的价值,激发学习兴趣。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生活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上个星期我们刚开了家长会,你是怎样向你的父母说明你在班上坐的位置的? 2.要准确地确定一个同学的位置,你认为要说清楚几个条件?

生:两个条件,说清楚第几组第几个。引出课题,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知识——“确定位置” 板书点题。

(二)探索交流,学习新知

活动一:讨论交流,体会规定“组”和“排”的必要性。

1.出示淘气所在班级的座位图(只规定组的情况),说说淘气坐在哪个位置?笑笑呢?

2.淘气和笑笑的位置有几种说法?(引导学生明确此时有两种说法,可以顺着数,也可以倒着数,如淘气坐在第2组第4个,或淘气坐在第2组倒数第3个。)

3.如果规定从前向后竖着数分别是第几排,说说淘气和笑笑坐在哪个位置?为什么这时淘气和笑笑的位置都只有一种说法?(引导学生明白:规定了“组”和“排”淘气和笑笑的位置也就唯一确定了)

4.出示规定了“组”和“排”的班级学生自已的座位图。看着座位图,你能说一说自己在第几组,第几排吗?

活动二:自主探索,学会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1.理解用数对表示位置的必要性。

(1)每位同学都能说出自己的位置,现在老师写一个同学的位置,你们看这个位置坐的是谁?

(板书:第2组第4排)

我再说几个同学的位置,请你按照老师这种记录方式记录下他们的位置,看谁记录得又准又

快?(此时,教师要快速地说出一些学生的位置,有意让学生跟不上,使学生产生简洁记录的需要。)

(2)都有谁记录下了老师所说同学的位置了?记录时有什么问题吗?

(生:老师说得太快了,每个位置都要写6个字,记得太慢了)

怎样才能迅速而准确地记录同学的位置呢?以第2组第4排为例,你来想想办法,怎样记录这个位置比较快呢?

学生尝试个性化的表示方式,并予以展示,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教师及时总结:“看来每一位同学的方法都不一样,方法不但多,而且每一种方法也不是每个人都能看懂,那么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下面老师来介绍一种简洁的表示方法——数对

2.理解数对的意义,学会用数对确定位置。

(1)抽象方格图,介绍数对表示方法。

把座位图上的横向位置和纵向位置用线标出来,形成方格图,横向和纵向的线形成的交叉点就是我们所在的位置,每个交叉点都可以用表示横向和纵向位置的两个数字来表示,这对数我们称为数对,它表示一个确定的位置。

如淘气在第2组第4排,可以用数对(2,4)表示,师:“你知道数对中的2表示什么意思吗?4表示什么意思呢?逗号有什么作用呢?” 生:“2表示第2组,4表示第4排(个)。逗号可以隔开两个数字。”

笑笑在第1组第1排,用数对怎样表示? 生:(1,1)

(2)奇思和妙想的位置分别用数对(4,3)和(1,4)表示,你能在图中找到他们的位置吗?说说他们分别坐在第几组第几排。

a.让学生独立思考,在方格图上找出奇思与妙想的位置。

b.全班汇报交流,根据数对怎样找出它所对应的位置。

c.回到座位表,说明他们分别坐在第几组、第几排。对于数对(4,3)和(1,4)中相同的4,请学生清楚地指出它的意义有什么不同。

(3)你的3个好朋友分别坐在第几组、第几排?请你试着用数对表示出来。

(让学生各自用数对的形式写出3个好朋友的位置。然后同桌交流,互相说一说对方的好朋友是谁。)

活动三:分析思考,加深对数对有序性的理解。

1.观察方格图,思考:数对(3,2)和(2,3)表示的位置是否相同?

2.两个数对用到了相同的数字,为什么表示的位置不同?你能解释其中的道理吗?

引导学生交流讨论,体会用数对表示一个确定位置时,第一个数字表示横向的位置,第二个

数字表示纵向的位置。

(三)巩固运用,内化知识

1.出示班级学生的座位图,请你尝试写出自己位置的数对。

2.让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练一练第1题。

3.完成课本练一练第2题。

先引导学生读懂图意,再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四)课堂小结:关于今天学习的用数对确定位置,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五)作业:(1)(2)

八、板书设计

确定位置

第几组第几排

数对

第2组第4排

(2,4)

第1组第1排

(1,1)

九、教学评价

本节课的特点有三:一是通过激趣设疑,导入新课,两只动物比地盘大小,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调动学生学习探究的积极性。二是通过实践操作、观察、小组合作交流,让全体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观,亲自动手摆一摆,仔细观察,动脑筋想,从而推导出计算

长方形面积的方法,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三是优化练习设计,使学生学得轻松、有趣,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联与学习数学的乐趣。

《确定位置》教学分析 篇10

(一)》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确定位置》是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前后、上下、方向等表示具体位置的知识,也学习了简单的路线知识。本课时主要内容是:在具体情境中能准确的用“数对”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这不仅是对前段学习内容的发展,也对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认识生活周围的环境都有较大的作用。

(二)教学对象分析

由于学生在生活中常常会接触到确定位置的问题,如:做操要按顺序排队;每年开学换新老师时,老师所写的座次表;开家长会时,将自己的座位信息告诉家长,方便家长找到„„。学生们在解决这类问题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再此基础上学习本课内容并非难事,但是由于学生的习惯不同,所以在利用统一、正确的方法表示位置对后续的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三)教学环境分析

我校的教学环境与铁南的一些大学校的差别很大,学生在学习中不能运用网络查找与学习有关的知识,所以在本节课中我只能运用FLASH课件向学生展示我在课前在网络中查到的与本节课有关的数学知识,以此来开拓学生的视野,并且运用课件完成所学知识从“具体情境”到“抽象的表格”的过程。实现数学学科与计算机的整合。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究确定位置的方法,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2、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多种形式确定位置的方式,引导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及集体向心力。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数对、明确利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培养探究意识、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能力。

教学难点:在具体情境中,准确运用数对描述物体的具体位置。感知数对的应用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方法、过程及整合点

(一)教学方法:

学生在用自己的方法表示某一同学的位置时,目的是呈现学生多种多样的确定位置的方式。引导学生对头脑中原始的、粗浅的、局部的、零碎的经验进行调整、提升、通过学生的交流、讨论、感悟等自主学习活动,让学生在观察、思考、讨论、操作的教学活动中,自主发现、探究、获取有关确定位置的知识,掌握表示位置的方法。并且让学生感受到了为班级劳动是极为光荣的一件事情。

(二)教学环节说明

1.情境导入 2.探究新知 3.练习巩固 4.结束

(三)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师:今天我们班听课老师做的板凳是我们班一个愿意为班级奉献的大力士搬来的,听课的老师想要认识认识他,我想请你们帮忙把他介绍给所有听课的老师,请你用你自己的方法表述出班长所坐的位置,让听课老师一看就知道是哪个同学好吗?(学生独立书写在练习本上)

展示汇报(学生书写内容略)

师:为什么同学们写的都不一样呢?【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不同的表示方法及繁琐的语言表述,使学生明确确定好统一的列与行的标准的重要性,学生感悟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为实际生活服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明确数对产生的必要性。】

(生答略)

师:为了能表述的更清楚简洁一些,把老师面对的左边第一竖行为第一组,依次是第二组,一直到第八组,清楚自己是第几组了吧?下面请第一、三、五、七组的同学起立,请面向客人,用你喜欢的方式对客人的到来表示欢迎!请坐下,请第二、四、六、八组的同学起立,请面向客人,用掌声向参加我们活动的客人问好!请坐下!横着的为排,最前面的是第一排。我要请第三排的同学举手,请第五排的同学跳一跳,第七排的同学挥挥手!【设计意图:明确列与行的表达方式,为下在下一环节中学习“数对”,并能用正确方法表示“数对”打好基础】好,现在你能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述一下我们班大力士所在的位置吗?越简洁越好。

教师巡视。

(学生有写第二列,第五排的;有写二列,五排的;还有写2,5的等等)展示汇报学生独立完成的情况并请学生解说 2.探究新知(在本环节中将要突破重难点)

师:同学们你们真聪明,竟然想到了用2,5表示位置,你们知道吗有一位数学家也想到了这种方法,只不过比你们多了一个小括号。像这种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排,中间用一个逗号隔开,外面用一个小括号括起来的表示方法我们叫“数对”。我们可以用“数对”来确定位置(板书:确定位置)班长在(4,3)这个位置上,他是谁?你们知道发明数对的数学家是谁吗?(展示课件,阅读“你知道吗?”)

师:数对只有一个数行吗?怎么样才能叫做数对呢?(学生回答略)展示例题

(1)老师有个朋友叫小青,他们班的座位表老师已经写在了黑板上,你能用数对表示出小青的位置吗?小明的位置呢?

(2)他们班的所有同学都能用数对表示吗?(展示FLASH课件)用数对表示其中一个你喜欢的小朋友的位置。(学生独立完成后用课件检验对错)好,我们一起来做个练习(展示FLASH课件)

(3)你能用数对表示自己的位置吗?

老师找几个学生写的数对(投影仪展示),请其他同学判断这个位置上是哪个同学。

(再次观察课件)老师用一条竖线表示表示列,数字1表示第一列,依次用什么数字表示其他的列(2、3、4、);老师用一条横线表示第一排,用数字1

表示,那么第二排,第三排依次用什么表示排?(2、3、4)一个座位可以用一个点来表示,那么全班的学生就可以用许许多多的点来表示(课件将座位图浓缩成一个个小点)形成坐标图(利用课件完成数学知识从形象到抽象的转变),我们班的同学的座位也可以用列和排的交叉点来表示,比如这个点(教师随意在坐标上找一点按下鼠标,对应的点显示出数对)可以表示哪个同学的位置呢?(对应位置的学生起立)这个点呢?(再随意找一点课件上显示出数对)【设计意图:从“具体情境”到“抽象的表格”是一次较大的跨越,如何来突破这个难点呢?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从具体的情境中逐步演示抽象出方格图(即:坐标图),既直观又形象,有利于学生形成清晰地概念。完成本节课的重难点的教学目标。】(2,3)和(3,2)表示的是同一个位置吗? 3.练习巩固

你能用方格纸表示你自己的位置吗?拿出老师给你们准备的方格纸,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出来。学生互评。再表示出自己好朋友的名字,(投影仪演示)学生判断是否正确。【设计意图:紧密联系实际,让学生在方格纸上找一找自己的位置、找一找好朋友的位置。既调动了每一个学生的参与热情,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又能够有效达到对学生训练的目的。】

请对应电脑上老师出示的几组数对位置的同学起立,用鼠标在电脑上在老师准备好的方格上点出你的位置。(课件显示数对)学生独立完成。(投影出示几个学生的完成情况,一起观察形成的是什么图形)是一个心形。4.结束

小学数学《确定位置》教学案例 篇11

知识目标: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指定事物的位置。

技能目标: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确定位置的活动,让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实践能力。

情感目标:感受丰富的确定位置的现实背景,体会数学的价值和生活里处处有数学的道理,产生对数学的浓厚兴趣。

二、学情分析

《确定位置》是小学数学四年级的教学内容。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在学习的自觉性上已有所增强,观察事物能力也有所提高。但就学习兴趣而言,仍以间接兴趣为主,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还不太强,需要直观、形象、生动的教学形式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同时,需要加强学法指导,以便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能力,使他们在轻松掌握知识的同时,各方面能力得到和谐发展,创新意识也日渐增强。

学生在一年级时已经学习了前后、上下、左右等表示物体具体位置的知识,也学习了简单路线。在生活中,学生会经常运用有关确定物体位置的知识,因而积累了相应的感性经验。这些感性知识的掌握为学生进一步认识物体在空间的具体位置打下了基础,但还有待于上升为理性的科学知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提升头脑中原始的、粗浅的、局部的、零碎的经验。通过交流、讨论、感悟等自主学习活动,学生能够感受确定位置方法的相对性,产生统一确定位置方法的需要,并且能用数对表示出物体的位置。

难点:运用相关经验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真切地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产生对数学的亲近感。

四、教学过程与思路

本课学习对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认识事物周围环境都有较大的作用。

教学过程如下简图所示:

开始

唤起生活经验:听位置,做动作

激发兴趣:播放《怪物史莱克》电影宣传片,导入新课

初步体会从两个角度确定位置:活动一,看地图、打位置

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活动二,你说我猜、找一找

对号入座看电影:活动三,玩一玩

播放动画:活动四,知识窗

全课总结

结束

设计思路是:利用课件形式制作了闯关游戏,把计算机的视听功能与交互功能结合在一起,产生出一种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练习方式,练习的内容设计富于童趣,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在极具挑战性的三个关卡中,学生每完成一个练习,立即得到相应的评价反馈,鼓励学生继续闯关得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计算机提示其进入“帮助”栏。这种交互方式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了强烈的参与欲望。当学生闯过三关后,体验到成功的乐趣,知识在运用中得到了巩固、理解和加深。

五、教学反思

本课中的数对知识较为复杂和抽象,如何让学生主动地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去获取这部分知识是本课努力尝试想要解决的问题。为此,我做到了以下几点:

1. 在人的一切活动中,情感因素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课一方面注重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将学生喜闻乐见的电影人物怪物史莱克引进课堂,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以送电影票的情节贯穿始终,在调动学生原有认知的同时,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进入有序的思维状态。另一方面,本课关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了数学学习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在开课引入新知识时,利用“如何送电影票”这一活动,让学生感受丰富的、确定位置的现实背景,体会数学的生活价值,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学生的生活经验是学生学习的资源,是课程组成的重要部分,也是课程生成和发展的基础。挖掘学生身边的数学题材,提供给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契机,容易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并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2. 注重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在探究确定位置的方法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主去发现问题、提出质疑、自主探究、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等过程。教学中,从提出问题、探索问题,到解决问题,无不是学生的自主活动。如:第一个环节让学生帮老师出主意:一张票该送给谁,初步让学生体会到确定位置需要两个要素。第二个环节提出:“如何表示出小青的位置?”当学生意见不统一时,又提出:“有什么好办法呢?”引起学生思考,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在此教学环节中结合多媒体形象动态的演示,以及教师适时、适当的启发引导,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学生在观察、思考、讨论、操作的教学活动中,自主发现、探究、获取有关确定位置的知识,掌握用数对形式表示位置的方法。学生不仅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会了确定位置和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而且养成了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分析问题的习惯,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借助多媒体技术,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教学中,通过把座位图上一部分学生的位置由图变成点,再将另一部分学生的位置由点变成图的过程,最后引入以纯坐标出现的学校附近的地图,逐步引导学生在头脑中产生由实物图抽象出坐标图的概念。这样既尊重了教材提供的要素,又不拘泥于教材的呈现方式。通过生动、形象、动态地演示思维过程,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其注重力,使学生达到理解新知的效果。

上一篇:《罗步泊,消逝的仙湖》教学设计下一篇:美术课程标准学习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