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位置”教学设计

2024-09-17

“确定位置”教学设计(通用11篇)

“确定位置”教学设计 篇1

《确定位置》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教科书第56~57页。教学目标:

1、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明确认识到要准确表达某个物体的位置要约定数的标准,感受到用两个第几确定位置的必要性。

2、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会用“第几排第几个以及类似的方式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能根据这样的描述确定相应的物体。

3、让学生在观察、分析、合作、交流等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与他人合作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会用“第几排第几个、第几层第几个、第几组第几个”等方式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能根据这样的描述确定相应的物体。

难点: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根据提示确定数的顺序。教学准备: 课件、板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谈话: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们去参观一所动物学校。

二、体会感悟,学习新知。

1、感受约定方向的必要性。媒体出示一排动物在做操。谈话:看,有一排小动物在做操呢!在这些小动物中老师比较喜欢第2个动物,你知道是哪个小动物吗?

追问:老师比较喜欢的小动物只有一个呀,怎么成了两个啦?要确定老师喜欢的小动物到底是哪个还要说清楚什么?

(板书:第几个

约定数的方法)

问:在这些小动物里,老师比较喜欢的小动物从左往右数排在第2个,你知道是哪个小动物吗?现在大家意见统一了。

2、感受用“两个第几”确定位置的必要性。媒体出示四排小动物在做操。

谈话:听说我们小朋友来了,做操的小动物又多了几排,在这些小动物中,老师最喜欢的小动物从左往右数排在第2个,你知道老师最喜欢的小动物是哪个吗?

追问:老师最喜欢的小动物只有一个呀,怎么成了四个啦?现在要确定老师最喜欢的小动物到底是哪个还要说清楚什么呀?(板书:第几排)

3、理解“第几排第几个”。

谈话:前面我们说过要让大家都明白要按照统一的顺序来数,这儿的第几排第几个是按怎样的顺序数的呢?咱们来听一听。

媒体播放并出示小猴、小熊的说话。提问:第几排怎么数的? 学生数后教师说明:对于这些小动物来说,这是前面,这是后面,第几排就是从前往后数的。我们再跟着电脑老师一起来数一数。(学生数,媒体分别演示各排)

提问:小猴在第1排的第1个,小熊在第2排的第3个,第几个又是按怎样的顺序数的呢?

4、学用“第几排第几个”。

(1)提问:在这些小动物里,老师最喜欢的小动物排在第4排第2个,你知道是哪个小动物吗?

提问:第2排第4个又是谁呢?这只小猪排在第几排第几个呢?(第3排第2个的猪)

(2)谈话:你最喜欢的小动物是哪个?你能说出它的位置吗?自己悄悄地说一说。

学生在屏幕上指出自己最喜欢的小动物,请下面学生说出这个小动物的位置。(谁愿意到上面来指出你最喜欢的小动物,让下面小朋友说出它的位置。)

学生说出最喜欢的小动物的位置,让其他学生猜是哪个动物。(现在咱们要变个法子来找,请到的小朋友说出你喜欢的小动物的位置,不能说出小动物的名称,让下面小朋友猜是哪个小动物。)

还有好多小朋友想玩这个游戏,这样吧,咱们同桌活动,听清要求,可以象这两位一样,一位小朋友在书上指出喜欢的小动物,请同桌小朋友说出小动物的位置,也可以一位小朋友说出喜欢的小动物的位置在第几排第几个,另外一位小朋友找到这只小动物。注意同桌两位小朋友一位先说,另一位找,然后再换一换,这位小朋友先说,另一位小朋友找。同桌活动。

反思小结。(板书课题)

(三)反馈练习,深化认识。

1、“想想做做”第1题第1幅图。

谈话:接下来我们去小动物的宿舍参观。小猴最性急了,它向我们介绍“我住在第2层第3号”。

提问:第几层是按什么顺序数的?第几号又是按什么顺序数的? 提问:那熊住在第几层第几号?

提问:青蛙住在第1层第1号,你能找到它的宿舍吗?兔子住在第4层第3号,谁已经找到它的宿舍了?

谈话:刚才我们用第几层第几号确定小动物的位置,帮助小动物找到了宿舍。(板书:第几层第几号)

2、“想想做做”第1题第2幅图。

谈话:再去参观一下动物学校的图书馆吧,这是动物学校图书馆里的一个书柜。(媒体出示书柜图)

提问:这里是用第几层第几本来确定书的位置的,(板书:第几层第几本)这里的第几层是按什么顺序数的?第几本是按什么顺序数的呢?自己悄悄地数一遍。

提问:看着这个书柜,你还想给大家介绍什么?

(四)联系生活,应用拓展。谈话:刚才我们参观了动物学校,用第几排第几个确定小动物做操时的位置,用第几层第几号确定小动物宿舍的位置,用第几层第几本确定书柜里书的位置。其实生活中需要确定位置的情况有很多,老师先来举个例子。

1、“想想做做”第4题。

谈话:像现在,就可以用第几组第几个来确定你们的位置,你们从哪边开始是第1组呀?请第1组的所有小朋友向老师挥挥手。很快数数自己在第几组,请第3组的所有小朋友起立,请第6组的所有小朋友向老师挥挥手。第几个我们从前往后数,(指第1组的第1个学生)那他就是第1组的第1个。你是第几组第几个呢?跟你的同桌说一说。

师:刚才是老师举的例子,下面你们来说说吧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确定位置?

师:大家举的例子真多,有位小朋友说到去剧院看电影时需要确定位置,咱们就来参观一下剧院吧!

2、“想想做做”第2题。

谈话:看,这是幕布,这就是剧场的前面,观察一下,这个剧场里第几排是按什么顺序确定的?第几号是按什么顺序确定的?如果让你设计这个剧院的票,你觉得票上至少要写清楚什么才能让观众又快又准的找到座位呢?

来看看,果然象我们大家所说的票上写着几排几号,你们能帮这三位小朋友找到座位吗,找到后请在图上用铅笔圈出来。交流时选取学生作业展示并提问:你是怎样找的? 师:这样的剧场里我们可以先找到排,再找第几号。

谈话:这也是一个剧场,这是舞台,这就是剧场的前面,仔细观察一下,这个剧场座位的排列跟刚才那个剧场有什么不同?

提问:请帮者3位小朋友找到座位并用铅笔圈出来。选取学生作业展示,提问:这样的剧场里怎样找座位比较方便呢?

3、出示火车票、飞机票,师生一起说说如何找位置。

4、教师介绍汽车上“确定位置听歌曲”。

谈话:刚才咱们讨论的是你们举的例子,老师再来举个例子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汽车的CD机里可以同时放多张碟片,看,在这辆车的CD机里可以同时放8张碟片,这么多的碟片,怎样才能快速地找到喜欢听的歌曲呢?别急,你只要记住你最喜欢听的歌曲是第几张碟片的第几首歌曲,用设定键调到相应的位置就能听到你喜欢的歌曲了。比如老师最喜欢的歌曲是第8张碟片的第1首歌曲,就只要用设定键调到第8张碟片第1首歌曲,就马上能听到这首歌曲了。(结合媒体播放介绍)

五、总结延伸。

1、课堂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了确定位置,你又掌握了什么新本领呢?

六、涂色游戏。谈话:接下来我们来做个游戏,看,这是一张方格图。(媒体出示)

说明游戏规则。开始游戏。

六、板书:

确定位置

约定数的方法

第几排第几个

第几层第几号

第几层第几本

“确定位置”教学设计 篇2

【教学尝试】

一、选择不同的情境, 设计不同的导入方式

现实生活中常用的在直线上 (一维空间) 确定位置有两种情形:一是从前到后 (或从后到前) 的第几个, 二是从左到右 (或从右到左) 的第几个。现实生活中常用的在平面上 (二维空间) 确定位置需要前后、左右两个要素。这就实现了从一维到二维的跨越, 当然, 不论几维空间确定位置, 都要先确定参照点 (原点) 。

课伊始, 选择怎样的情境导入尤为重要, 我们设计了两种不同的思路。

思路一:从一维到二维, 经历由模型组合形成方法的过程。

课一开始, 教师出示一年级上册中的排队图 (见图1) , 让学生回忆在一维空间情境下的顺序建立方式, 回顾左右、前后等概念。然后出示教室里学生的座位图 (见图2) , 让学生思考在二维空间情境下如何确定每一个人的位置———不仅需要左右, 还需要前后, 然后明确行和列的意义———左右为行、前后为列, 讨论确定第一行和第一列, 然后把行列抽象为线, 学生抽象为纵横线的交点, 实现由座位图到方格图的过渡。

当然, 这样的设计也是我们为后续学习中实现从一维、二维过渡到三维空间确定位置的方法做了有序思考的蕴伏。

思路二:从活动到模型, 经历由数学抽象形成方法的过程。

课一开始, 教师直接出示座位图 (见图3) , 请学生对号入座, 在座位图中找出自己的位置, 并说说是怎么找到自己的位置的。然后讨论在确定位置的过程中需要明确哪一些要素。根据这些要素, 把座位图抽象为图4 的方格图。

思路一实际上是披着现实情境外衣的数学导入, 把一维空间中确定位置的两种情形加以组合解决二维空间中确定位置的问题。思路二是实实在在地引入生活情境, 直接把座位图抽象为方格图。

两种思路都有其数学价值, 它们都呈现了一个知识动态生成的过程, 帮助学生从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思考, 实现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转变。

二、设计不同的操作, 构建不同的学习形态

新知形成后, 需要通过适当练习或操作性活动, 感悟规律, 进一步深化知识理解, 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如何达到这一目的呢?我们设计了显著分化的操作活动。

思路一:回归现实, 感悟规律, 促进活动经验的数学化。

教师引导学生将目光投向教室, 请学生用数对表示自己所在的位置, 并记录在草稿本上。请学生相互介绍自己和好朋友的位置。接着教师说数对, 请符合要求的学生起立: (7, 1) (7, 2) (7, 3) (7, 4) (7, 5) 。进而引导学生思考:“奇怪, 站起来的同学怎么正好是一列呢?表示这些同学的数对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发现数对中第一个数相同的, 他们就在同一列。列数相同情况下数对中的一个数是确定的, 一个数是在变化的。接着进一步引发思考:如果让你来出一些数对, 你能让一列、一行或一排同学站起来吗?你能不能说一个数对, 就把一列、一行或一排的同学都包含在里面?学生马上想到了用字母来表示, 出现了 (4, x) (5, x) (x, 3) (x, x) (x, y) 等各种不同的数对。教师继续追问: (x, x) 可能是谁?当x等于1 时, 表示谁?当x等于2 时, 表示谁?究竟哪些同学才有可能? (x, y) 呢?

这一设计始终围绕教室座位这一学生熟悉的现实情境, 通过说、站、想的环节, 帮助学生深刻认识数对的现实意义, 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

思路二:开放设问, 激发想象, 数形结合感悟数对规律。

笛卡儿创造了坐标思想, 用数对表示位置是这一思想的具体体现。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了一个新的数学分支———解析几何, 将数与形完美地统一起来, 用代数的方法研究几何问题, 是其最伟大的价值。这一设计试图进一步凸显数形结合, 对解析的基本思想有所感悟。

教师在方格图中出示一条线段。让学生思考:如果在方格图中增加一个点, 这个新增加的点与原有这条线段上的两个端点相连, 可能会构成什么图形?学生猜想, 增加一个点后, 与原有的两个端点相连可以构成三角形, 也可能构成线段。教师继续启发学生想象, 在什么情况下, 构成的图形是线段?在什么情况下是三角形?学生思考后发现, 当第三个点的位置在原有的这条线段所在直线之外的任意一个地方, 构成的图形是一个三角形。教师用课件呈现第三点在不同位置时, 所构成的三角形的不同变化形态。如果第三个点的位置在原有的这条线段所在的直线上, 则构成的图形仍然是线段。

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在原有线段之外增加两个点 (与原线段不在同一直线上) , 你猜想可能会构成什么图形?学生猜想可能是正方形、长方形、一般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等。教师课件呈现构图的过程, 请学生描述自己的猜想。

然后, 教师组织学生将思维聚焦在:如果增加的两个点与原有线段构成一个正方形, 你觉得有几种情况?并请学生用数对描述出点的位置。

最后, 教师隐去方格图, 让学生思考:在这条线段之外, 增加两个点, 构成正方形, 没有了方格图的帮助, 你还能用数对表示出这两个点的位置吗?有几种可能性?这些点有什么特点?

将数对运用到变化了的图形中, 这个设计有一定的难度, 对六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比较抽象的。

同样是规律, 一个从生活到数学, 一个从数学到数学。第一种思路更为细腻, 起点低, 步子小;第二种思路更为开放和整体, 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引入不同的实例, 构建不同的应用渠道

数学课中引入生活原型很常见, 这节课也不例外。不过两节课的思路略有不同。

思路一:利用同一性实例, 强化知识的内涵理解。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对, 出示国际象棋和中国地图, 让学生解读。

学生认为国际象棋的棋盘, 行用数字表示, 列用字母表示, 棋子走到哪一格就用相应的数字、字母表示, 例如王后从2F走到5B, 就表示王后从第2行第6 列斜着走到第5 行第2 列, 用这样的方法可以记录下棋的全过程, 这种思想与数对表示位置的思想一致, 因此, 国际象棋的棋谱可以说是用特殊的数对记录的。

在中国地图上, 北京所在的位置是东经116 度23 分, 北纬39 度54 分。用这样的数对可以确定任何一个城市的位置。地球是球体的, 是一个曲面, 用这样的数对就可以在曲面上确定位置。

思路二:利用比较性实例, 廓清知识应用的外延。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表示位置的情况, 并思考哪些是用数对来确定位置的。教师呈现的资料中, 有用一个数来表示位置的, 例如买票时小明排在队伍的第3个;也有用两个数表示位置的, 如电影票上的8排12号, 围棋棋盘中棋子的位置, 等等。然后启发学生思考, 以后我们还会学习哪些确定位置的方法呢?学生猜想, 用3个数表示位置, 如家庭住址2幢1单元301室;用方向和距离表示位置等等。

两种思路各有优势, 针对性强便于技能巩固, 拓展面宽便于意义理解, 两个价值取向对于数学学习都是有益的, 需要教师根据自己的想法去平衡和取舍。

【研究体会】

当我们将这两堂课进行对比之后, 可以发现, 在不同设计的背后蕴含了诸多相似的价值追求。关注知识本质、关注思维的发展是我们一致的价值导向。关注知识的不同侧面和学生学习的不同可能性形成了本课两种风格迥异的教学形式。一堂课是一种教学理解的体现, 也是一种价值观的反映, 我们用怎样的眼光来理解数学、看待学生的数学学习, 我们就会用怎样的行动来体现这种思考。在与课堂的生成和学生的互动中, 我们拥有了不断接近数学和教学本源的真实体验。提升我们的数学理解和教学能力, 才能不断提升学生的思维层次, 不断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张丹.小学数学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2][荷]弗赖登塔尔.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M].陈昌平, 唐瑞芬, 等, 编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5.

“确定位置”教学设计 篇3

她曾被评为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科研骨干,所做的《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一课在2005年优质课评审中获国家级一等奖,撰写的《三位一体教学法在教学中的运用》获全国教育教学科研优秀论文。2005年9月,她执教的《周长的认识》一课在东北三省第二十二届年会中荣获一等奖,《让学生享受“快乐数学”》一文在该届年会中荣获特等奖。《确定位置》一课在2007年东北三省九市区第二十四届年会上被评为优秀奖。在全省小学新课程教学研究活动中,她执教的《角的初步认识》一课被评为一等奖。在黑龙江省第三届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与反思展示会上,她设计的《确定位置》一课被评为特等奖。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4年级上册第83~84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具体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过程与方法:通过形式多样的确定位置的方式,引导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确定位置的丰富现实背景。体会数学的价值,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教学重、难点: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材分析:

这节课要求学生能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来表示位置,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在学习本节知识之前,学生已经在第一学段学习了前后、上下、左右等表示物体具体位置的知识,也学习了简单的路线等知识。这些知识的学习为学生进一步认识物体在空间的具体位置打下了基础。从这一节课起的本单元的学习,是第一学段的发展,它对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认识生活周围的环境,都有较大的作用。

学生分析:

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学了8个方向,本学期要让学生学习的是用任意角度方向及用数对的方法确定物体的位置。“数对”是课标增加的内容,也就是根据横的和纵的两个方向确定某一物体的具体位置。在这里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活动理解起来困难不大。教师在教学抽象出数对的表示方法时,学生可能会有一些困难。教师可以通过直观的演示来帮助学生建立数对的思想,后面的练习也安排了很多这方面的内容。练习的时候,教师引导学生先从哪里考虑,再从哪里考虑,给他们一个有序的思考方法。

教学理念:

本课我从三维目标出发。确定重、难点,使教学有序可循。在设计时,从具体的情境引入,使认识的过程符合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从而更好地认识“数对”在确定位置中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突出数学知识的重要性,使学生知道学习数学的意义,体验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的思想。总而言之,让学生能够在学中玩、玩中悟、悟中得。体验到学习数学是生命过程中的一段美好历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谈话导入。

师:初次和同学们一起上课,感觉非常好,很想认识在座的各位。谁来自我介绍一下?(学生自我介绍。)

师:小张同学,现在让你介绍一名同学让我认识。你会介绍谁?说出他的名字?(师板书被推荐的同学的姓名。)

[设计意图:从学生实际生活水平唤醒学生已有认知,为抽象的“数对”学习提供了具体、形象的模型,也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基础。]

2.揭示课题。

师:让我猜猜小王同学的位置在哪儿?(学生一一否认。)

师:看来这样猜,很难猜对。大家帮帮忙,想一种方法来确定他的位置。(板书:确定位置。)

二、独立操作,探究新知

1.自主探究。

师:大家开动脑筋,想到的同学,通过写一写、画一画把你的想法完成在卡纸上,让我一看就能找到小王同学的位置。(学生独立操作。)

(学生汇报,师引导学生画座位图表示。)

师:他的这种方法能看得懂吗?如果大家是站在老师这个位置看全班的座位,这张图应该怎样放?

师:现在我们把全班座位图放大,(出示课件)大家看,刚才大家介绍的几种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是一个从直观到抽象的转化过程,正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这样的设计能使学生对概念认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建立一个数学模型,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教学活动生成。]

2.探究知识。

师:在这张座位图中。你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吗?同桌说一说。(学生用语言描述自己在座位图中的位置。)

师:(课件演示:先出示第3小组的一条竖线,再出示第5排的横线,两线相交咸一点,就是第3小组第5个同学的位置。)大家看到了什么?

师:(指着第6小组第3个学生。)他的位置可以看成是哪一条竖线和横线的交叉点呢?

师:全班同学在座位图中的位置都可以看成这样两条线的交叉点,是吗?那我们的座位图就变成具有许多交叉点的方格图了,在方格图中你能找到表示你位置的那个点吗?请标出来,并与伙伴交流。(学生标出位置。同伴交流。)

师:刚才,我们在方格图上标出了自己的位置,并用语言加以描述。其实,在数学上还有一种简单的方法来表示这些交叉点的位置,想不想知道?比如说,小孙同学在表格图中的位置,只要用两个数就可以表示,你们想知道是哪两个数吗?(学生回答。)

师:这样的一对数在数学中叫“数对”,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来研究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数对”正确的写法:要在两数中间加上逗号,外面加上括号。数对中头一个数表示第几组,后一个数表示第几个,读的时候可以这样:“小孙同学的位置是4、3。”(板书。)

师:下面谁能用数对表示图中另外两位同学的位置?分别表示什么含义?(学生口述。)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自己的座位来把复杂的“数对”简单化,使这个抽象的概念变成简单明了的身旁事物,并引导学生用方格图来准确表示位置,简明易懂。]

3.阶段练习。

(1)用数对表示自己和好朋友的位置,然后同桌互说,互猜好朋友是谁?

(2)游戏“韩信点兵”。分3个层次。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悟,悟中乐。变古人的“玩物丧志”为“玩物生智”。]

三、深化认知,拓展应用

1.深化应用。

师:数对除了可以表示我们的位置,在生活中还有其他用处,看这张是《齐齐哈尔市建华区学校分布图》,谁能用数对向老师介绍图中多所学校相应的位置?(学生用数对表示图中4所学校的位置。)

师:(课件出示。)这里还有几所学校,请根据相关信息把它们标记在地图上。其中,长庚小学的位置在(,4),全福小学的位置在(7,),你能确定它们大概在什么位置吗?

2.拓展延伸。

师:(出示课件。)今天,我们一起学了什么?下面一个问题需要同学们帮忙,一艘船在茫茫大海上遇险求救。如果你是搜救人员,你先要知道什么?

生:先要知道它的位置。

师:(出示课件。)怎么确定它的位置呢?其实,为了确定地球上一点的位置,人们就在地球仪上标上,横向的纬线和纵向的经线。根据经纬线的交叉,可确定地球上任何一点的位置。如:我国首都北京的位置是北纬40度,东经116度。实际上数对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运用很广泛,同学们如有兴趣,可课后查查资料了解了解。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强化、实践、拓展运用知识,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对”在确定位置中的作用。并把数对的知识延伸到更广的范围,不仅促进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还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确定位置教学设计 篇4

1.在自主探索、互相讨论、同伴之间批判与辩驳的基础上经历用数对表示位置的具体过程。

2.能用数对表示平面上的位置,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问题。

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对话、积极质疑的意识。重点:用数对表示位置并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难点:方格图的建立与理解。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趣

今天我们来学习确定位置,看到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生可能:如何确定位置?确定谁的位置?确定位置有什么用?)

二、引导探究,自主建构

1.直线上的点的位置的确定。出示数轴:

这几个点的位置怎么表示? 2.平面上的点的位置的表示方法。自主探究:

出示数轴:这个点的位置怎么表示?你会吗?请发挥你的想象力,试着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

(生可能:4来表示;4的上面;4的背面;4+来表示;4,1来表示)教师尽可能让学生说出来后归类。集体讨论:

看来,大家解决问题的方法还真多,这样吧,请分别来介绍一下,同学们听听有没有道理。如果你有想法和不同的声音,或是想对他们做出评价,你尽管大胆地和他们交流。学生上台说理由,同学质疑交流。建立模型:

有没有一种方法,能让其他人一看就知道这个点的位置?请你试着再想一想?画一画。出示课堂小研究。

根据学生的画法进行讨论,探究,探究出平面直角坐标系。出示课件。3.探究用数对表示平面上的点,感受有序的必要性。(1,4)和(4,1)都可以表示A点吗? 4.感受生活

课件出示座位图,列和行与横轴纵轴的对应。

三、强化训练,应用拓展。课件习题。

确定位置教学设计 篇5

编写:顺德区勒流梁季彝纪念学校

李运良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教材四年级上册第63,64页“确定位置”。

二、教学内容分析与学情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的内容是用数对确定位置。关于确定位置,学生学习过用前后、左右、上下等方位词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用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路线等内容。本节课的教学,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座位图,使学生体会到确定位置统一标准的必要性,经历座位图抽象为方格图,并在方格图上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探索过程,体会数对与方格图上的点的对应关系,渗透对应思想和数形结合的思想,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符号意义,为初中学习直角坐标系奠定基础。

2.学情分析

学生已有的知识:第一学段学习的“上下、前后、左右”,学生积累了大量生活经验,也学习了简单的路线等知识。这些知识为学生进一步认识物体在空间的具体位置打下了基础。学生在生活中经常会运用有关确定物体位置的知识,所以课前学生已经积累了相关的感性经验。这里就是要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并以此作为有效教学的起点。

学生在学习本课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是经历由第几列第几行抽象到数对的表示方法的过程;灵活运用数对表示方格图中的事物的位置。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循序渐进,利用学生熟悉的座位图进行“行”和“列”的教学,从而引出数对,这个过程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尽量使用自我探究和课件演示的方法激起学生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结合具体的问题,掌握在方格图上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数对确定位置,由位置写出数对。

2.能力目标:经历数对的抽象过程,探索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体会数对与方格纸上的点的对应关系,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发展空间观念与推理能力。

3.情感目标:体验生活中处处有确定位置,感受生活中用“数对”确定位置的必要性,体会知识的价值,激发学习兴趣。

四、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数对的意义及表示方法。

2.教学难点:正确地用数对描述物体的具体位置。

五、教具、学具准备

学生的座位图,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思想(设想)

1.创设生活情境,调动学生学习探究的积极性。

2.通过自主探索,讨论交流,课件演示,让全体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

3.渗透对应思想和数形结合思想,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符号意识。4.优化练习设计,使学生在应用中,体会知识的价值,激发学习兴趣。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生活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上个星期我们刚开了家长会,你是怎样向你的父母说明你在班上坐的位置的? 2.要准确地确定一个同学的位置,你认为要说清楚几个条件?

生:两个条件,说清楚第几组第几个。引出课题,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知识——“确定位置” 板书点题。

(二)探索交流,学习新知

活动一:讨论交流,体会规定“组”和“排”的必要性。

1.出示淘气所在班级的座位图(只规定组的情况),说说淘气坐在哪个位置?笑笑呢?

2.淘气和笑笑的位置有几种说法?(引导学生明确此时有两种说法,可以顺着数,也可以倒着数,如淘气坐在第2组第4个,或淘气坐在第2组倒数第3个。)

3.如果规定从前向后竖着数分别是第几排,说说淘气和笑笑坐在哪个位置?为什么这时淘气和笑笑的位置都只有一种说法?(引导学生明白:规定了“组”和“排”淘气和笑笑的位置也就唯一确定了)

4.出示规定了“组”和“排”的班级学生自已的座位图。看着座位图,你能说一说自己在第几组,第几排吗?

活动二:自主探索,学会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1.理解用数对表示位置的必要性。

(1)每位同学都能说出自己的位置,现在老师写一个同学的位置,你们看这个位置坐的是谁?

(板书:第2组第4排)

我再说几个同学的位置,请你按照老师这种记录方式记录下他们的位置,看谁记录得又准又

快?(此时,教师要快速地说出一些学生的位置,有意让学生跟不上,使学生产生简洁记录的需要。)

(2)都有谁记录下了老师所说同学的位置了?记录时有什么问题吗?

(生:老师说得太快了,每个位置都要写6个字,记得太慢了)

怎样才能迅速而准确地记录同学的位置呢?以第2组第4排为例,你来想想办法,怎样记录这个位置比较快呢?

学生尝试个性化的表示方式,并予以展示,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教师及时总结:“看来每一位同学的方法都不一样,方法不但多,而且每一种方法也不是每个人都能看懂,那么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下面老师来介绍一种简洁的表示方法——数对

2.理解数对的意义,学会用数对确定位置。

(1)抽象方格图,介绍数对表示方法。

把座位图上的横向位置和纵向位置用线标出来,形成方格图,横向和纵向的线形成的交叉点就是我们所在的位置,每个交叉点都可以用表示横向和纵向位置的两个数字来表示,这对数我们称为数对,它表示一个确定的位置。

如淘气在第2组第4排,可以用数对(2,4)表示,师:“你知道数对中的2表示什么意思吗?4表示什么意思呢?逗号有什么作用呢?” 生:“2表示第2组,4表示第4排(个)。逗号可以隔开两个数字。”

笑笑在第1组第1排,用数对怎样表示? 生:(1,1)

(2)奇思和妙想的位置分别用数对(4,3)和(1,4)表示,你能在图中找到他们的位置吗?说说他们分别坐在第几组第几排。

a.让学生独立思考,在方格图上找出奇思与妙想的位置。

b.全班汇报交流,根据数对怎样找出它所对应的位置。

c.回到座位表,说明他们分别坐在第几组、第几排。对于数对(4,3)和(1,4)中相同的4,请学生清楚地指出它的意义有什么不同。

(3)你的3个好朋友分别坐在第几组、第几排?请你试着用数对表示出来。

(让学生各自用数对的形式写出3个好朋友的位置。然后同桌交流,互相说一说对方的好朋友是谁。)

活动三:分析思考,加深对数对有序性的理解。

1.观察方格图,思考:数对(3,2)和(2,3)表示的位置是否相同?

2.两个数对用到了相同的数字,为什么表示的位置不同?你能解释其中的道理吗?

引导学生交流讨论,体会用数对表示一个确定位置时,第一个数字表示横向的位置,第二个

数字表示纵向的位置。

(三)巩固运用,内化知识

1.出示班级学生的座位图,请你尝试写出自己位置的数对。

2.让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练一练第1题。

3.完成课本练一练第2题。

先引导学生读懂图意,再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四)课堂小结:关于今天学习的用数对确定位置,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五)作业:(1)(2)

八、板书设计

确定位置

第几组第几排

数对

第2组第4排

(2,4)

第1组第1排

(1,1)

九、教学评价

本节课的特点有三:一是通过激趣设疑,导入新课,两只动物比地盘大小,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调动学生学习探究的积极性。二是通过实践操作、观察、小组合作交流,让全体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观,亲自动手摆一摆,仔细观察,动脑筋想,从而推导出计算

长方形面积的方法,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三是优化练习设计,使学生学得轻松、有趣,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联与学习数学的乐趣。

《确定位置》教学分析 篇6

(一)》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确定位置》是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前后、上下、方向等表示具体位置的知识,也学习了简单的路线知识。本课时主要内容是:在具体情境中能准确的用“数对”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这不仅是对前段学习内容的发展,也对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认识生活周围的环境都有较大的作用。

(二)教学对象分析

由于学生在生活中常常会接触到确定位置的问题,如:做操要按顺序排队;每年开学换新老师时,老师所写的座次表;开家长会时,将自己的座位信息告诉家长,方便家长找到„„。学生们在解决这类问题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再此基础上学习本课内容并非难事,但是由于学生的习惯不同,所以在利用统一、正确的方法表示位置对后续的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三)教学环境分析

我校的教学环境与铁南的一些大学校的差别很大,学生在学习中不能运用网络查找与学习有关的知识,所以在本节课中我只能运用FLASH课件向学生展示我在课前在网络中查到的与本节课有关的数学知识,以此来开拓学生的视野,并且运用课件完成所学知识从“具体情境”到“抽象的表格”的过程。实现数学学科与计算机的整合。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究确定位置的方法,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2、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多种形式确定位置的方式,引导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及集体向心力。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数对、明确利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培养探究意识、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能力。

教学难点:在具体情境中,准确运用数对描述物体的具体位置。感知数对的应用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方法、过程及整合点

(一)教学方法:

学生在用自己的方法表示某一同学的位置时,目的是呈现学生多种多样的确定位置的方式。引导学生对头脑中原始的、粗浅的、局部的、零碎的经验进行调整、提升、通过学生的交流、讨论、感悟等自主学习活动,让学生在观察、思考、讨论、操作的教学活动中,自主发现、探究、获取有关确定位置的知识,掌握表示位置的方法。并且让学生感受到了为班级劳动是极为光荣的一件事情。

(二)教学环节说明

1.情境导入 2.探究新知 3.练习巩固 4.结束

(三)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师:今天我们班听课老师做的板凳是我们班一个愿意为班级奉献的大力士搬来的,听课的老师想要认识认识他,我想请你们帮忙把他介绍给所有听课的老师,请你用你自己的方法表述出班长所坐的位置,让听课老师一看就知道是哪个同学好吗?(学生独立书写在练习本上)

展示汇报(学生书写内容略)

师:为什么同学们写的都不一样呢?【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不同的表示方法及繁琐的语言表述,使学生明确确定好统一的列与行的标准的重要性,学生感悟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为实际生活服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明确数对产生的必要性。】

(生答略)

师:为了能表述的更清楚简洁一些,把老师面对的左边第一竖行为第一组,依次是第二组,一直到第八组,清楚自己是第几组了吧?下面请第一、三、五、七组的同学起立,请面向客人,用你喜欢的方式对客人的到来表示欢迎!请坐下,请第二、四、六、八组的同学起立,请面向客人,用掌声向参加我们活动的客人问好!请坐下!横着的为排,最前面的是第一排。我要请第三排的同学举手,请第五排的同学跳一跳,第七排的同学挥挥手!【设计意图:明确列与行的表达方式,为下在下一环节中学习“数对”,并能用正确方法表示“数对”打好基础】好,现在你能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述一下我们班大力士所在的位置吗?越简洁越好。

教师巡视。

(学生有写第二列,第五排的;有写二列,五排的;还有写2,5的等等)展示汇报学生独立完成的情况并请学生解说 2.探究新知(在本环节中将要突破重难点)

师:同学们你们真聪明,竟然想到了用2,5表示位置,你们知道吗有一位数学家也想到了这种方法,只不过比你们多了一个小括号。像这种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排,中间用一个逗号隔开,外面用一个小括号括起来的表示方法我们叫“数对”。我们可以用“数对”来确定位置(板书:确定位置)班长在(4,3)这个位置上,他是谁?你们知道发明数对的数学家是谁吗?(展示课件,阅读“你知道吗?”)

师:数对只有一个数行吗?怎么样才能叫做数对呢?(学生回答略)展示例题

(1)老师有个朋友叫小青,他们班的座位表老师已经写在了黑板上,你能用数对表示出小青的位置吗?小明的位置呢?

(2)他们班的所有同学都能用数对表示吗?(展示FLASH课件)用数对表示其中一个你喜欢的小朋友的位置。(学生独立完成后用课件检验对错)好,我们一起来做个练习(展示FLASH课件)

(3)你能用数对表示自己的位置吗?

老师找几个学生写的数对(投影仪展示),请其他同学判断这个位置上是哪个同学。

(再次观察课件)老师用一条竖线表示表示列,数字1表示第一列,依次用什么数字表示其他的列(2、3、4、);老师用一条横线表示第一排,用数字1

表示,那么第二排,第三排依次用什么表示排?(2、3、4)一个座位可以用一个点来表示,那么全班的学生就可以用许许多多的点来表示(课件将座位图浓缩成一个个小点)形成坐标图(利用课件完成数学知识从形象到抽象的转变),我们班的同学的座位也可以用列和排的交叉点来表示,比如这个点(教师随意在坐标上找一点按下鼠标,对应的点显示出数对)可以表示哪个同学的位置呢?(对应位置的学生起立)这个点呢?(再随意找一点课件上显示出数对)【设计意图:从“具体情境”到“抽象的表格”是一次较大的跨越,如何来突破这个难点呢?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从具体的情境中逐步演示抽象出方格图(即:坐标图),既直观又形象,有利于学生形成清晰地概念。完成本节课的重难点的教学目标。】(2,3)和(3,2)表示的是同一个位置吗? 3.练习巩固

你能用方格纸表示你自己的位置吗?拿出老师给你们准备的方格纸,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出来。学生互评。再表示出自己好朋友的名字,(投影仪演示)学生判断是否正确。【设计意图:紧密联系实际,让学生在方格纸上找一找自己的位置、找一找好朋友的位置。既调动了每一个学生的参与热情,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又能够有效达到对学生训练的目的。】

请对应电脑上老师出示的几组数对位置的同学起立,用鼠标在电脑上在老师准备好的方格上点出你的位置。(课件显示数对)学生独立完成。(投影出示几个学生的完成情况,一起观察形成的是什么图形)是一个心形。4.结束

“确定位置”教学设计 篇7

在教学六年级下册“确定位置”这一单元时, 我选取了学生喜闻乐见、比较感兴趣的“世博会”题材, 并通过精心设计、层层递进, 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学习, 在渐行渐近中成为学习的小主人。

一、初见端倪, 一石激起千层浪

教学伊始, 我们一起通过描述上海与南通的相对位置, 复习了已经认识的方向。在此基础上认识了四个新的描述方向的词:北偏东、北偏西、南偏东、南偏西。因为有效的学习是建立在对所要学习的内容具有浓厚的认识兴趣的基础上, 所以我从当今最时髦的题材入手, 以和孩子们参观世博、寻找“中国馆”为主线展开教学。

在询问导游“中国馆在哪里”后, 得到这样的回答:“同学们, 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是世博主题馆, 以世博主题馆为中心, 中国馆就在我们的北偏东方向”。接着老师提问:“以主题馆为中心, 中国馆就在我们的北偏东方向, 你能指出中国馆在哪儿吗?”“一石激起千层浪”, 大部分学生都很快且很肯定地告诉我能。

学生是喜欢挑战并极愿意接受挑战的, 因此在新知以这样的方式初见端倪时, 学生马上全身心投入其中, 并乐此不疲地讨论起来。在此基础上我又在‘北偏东’方向选取了3个点, 学生发现它们都在北偏东区域, “你能确定哪个点是中国馆吗?在北偏东区域是不是就只有这3个点呢?看来只告诉你‘北偏东’这个大概的方向还不足以确定它的位置, 那该怎么办呢?”我把矛盾又提升了一个层次。这时学生讨论:虽然3个点都在北偏东方向, 可它们并不在同一位置。如何区分这3个点呢?这时候“角度”的出现就显得顺利成章了, 每个点和正北偏离的程度不一样, 这就可以用“北偏东多少度”来区分这些点。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 只有学生自己亲自参与新知识的发现、尝试自主解决问题, 才能真正锻炼自己的思维、开发自己的智力、发展自己的能力。

二、峰回路转, 柳暗花明又一村

在学生掌握了用“准确的方向和角度”来描述物体的位置后, 老师继续询问中国馆的位置, 导游说:“中国馆在世博主题馆的北偏东60°方向。”这时老师在地图中指出北偏东60°方向, 同时提问:“这就是北偏东60°方向, 现在你能找到中国馆了吗?”当他们争先恐后地举手想要回答时, 却又突然全把手放下去了, 老师疑惑地问:“出现什么问题了?”学生回答:“还是不知道在哪里, 因为只要在图中这条线上的, 都是北偏东60°方向。”

有了第一次的经验, 学生已经“吃一堑长一智”了, 他们在考虑问题时已经逐渐趋于周全, 能从多方面多角度看待新问题, 不会被老师刻意设置的陷阱所迷惑, 同时也渴望追求更多更高层次的成功体验, 以肯定自己的学习成效。所以这一次学生们很快就发现了问题, 并已经开始尝试主动寻求方法解决问题。当解决问题的需求变得极其迫切和热烈时, 学生的学习就变得更加主动了。此时老师再让学生展开激烈的讨论, 并最终得出:看来确定物体的位置除了要有准确的方向, 还需要一个重要元素———距离。

三、雨过晴阳, 精心孕育胜利花

在学生经历重重阻碍后, 老师继续引用导游的介绍:“同学们, 中国馆在世博主题馆的北偏东60°方向500米处, 现在你找到了中国馆吗?”这时整堂课千呼万唤的中国馆以各种姿态、不同角度的图片形式出现在同学们面前。

在学生找到“中国馆”后, 新课学习看似“功德圆满”, 老师也该“功成身退”, 但是《数学课程标准》认为:“学习是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所以老师继续提问:“在刚才寻找中国馆的过程中, 同学们有没有发现, 要确定某一物体的具体位置, 必须说清楚什么?”“只有告诉我们准确的方向和距离才能更加准确地确定某一物体的位置。”同时与学生一起总结了确定位置的方法。这样, 让学生的学习由点及面, 由“中国馆”及“任何一点的位置”, 逐步抽象、建立起解决此类问题的模型, 我想, 这样的学习才是高效的。接着老师通过寻找与“世博”相关的几个标志性建筑的练习, 同时介绍测量角度和确定距离的方法, 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本课所学。

《确定位置》教学设计与说明 篇8

教材简析:这部分内容是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用“第几排第几个”以及类似的表达方式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教材充分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熟悉和喜爱的现实场景为题材,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在猜一猜、说一说、找一找、摆一摆等丰富的学习活动中,理解和掌握确定位置的方法。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会描述物体在平面中的相对位置,能初步根据相应的描述确定物体所在的位置。

2. 在对物体位置关系探索活动中,经历有序地观察和有条理地表达物体所在位置的过程,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3. 在活动中,体验与同伴合作的乐趣,体会生活里处处有数学,产生对数的亲切感。

重点:确定位置的方法

难点:描述物体的位置

方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准备:多媒体课件,方格纸。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引入新课

谈话:每学期我们学校都会开家长会。开会時,家长都要坐在自己孩子的位置上,为了方便家长找位置,你该怎样向家长介绍你的位置呢?

同桌互说后,指名回答。

大家讨论确定统一标准,老师小结:我们要确定自己的位置,必须说清楚是第几组第几个。(揭示课题)

为了方便,我们把左边第一组定为第一组,左边正数第一个同学定为第一组第一个,好吗?现在统一了标准,谁来说说自己的位置在第几组第几个?

请你说说好朋友的位置在第几组第几个,让大家猜猜他是谁?

【设计说明:学生的生活经验是重要的课程资源,通过设计怎样向家长介绍自己的位置,这一熟悉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生活里处处有数学,激发了对数学的兴趣。】

二、体会感悟,建构方法

(一)认识第几排第几个

1.巧妙设疑,激发认知矛盾

谈话:我们每天都要做操,小动物们也不例外(课件出示动物做操图)

设疑:这里有一个小动物是老师最喜欢的,你能一下猜出它是谁吗?如果我告诉你,它在第4个,你能一下猜中吗?那我告诉你,它们第2排第4个,它是谁?

质疑:为什么我告诉你们这个小动物的位置了,大家的意见还不统一呢?

小结:大家都有自己找位置的方法,但要确定这些动物们的位置,还得来用一个统一标准,听听小动物们是怎样确定位置的。

【设计说明:“质疑”这一过程设计,能引起学生探究的欲望,为下面的确定位置的学习做好铺垫。】

2. 细读信息,学会确定位置

小猴说:“我在第一排第1个”,小熊说:“我在第2排第3个”。

提问:根据这两个小动物的对话,你知道第几排是怎么确定的?第几个又是如何确定的?

小结:我们在确定物体位置的时候,一般从前往后确定第几排,从左往右确定第几个。

提问:现在你能确定第2排第4个是什么小动物了吗?

3.初步应用感知

⑴谈话:你最喜欢哪个小动物?请用“第几排第几个”说出它的位置。

⑵游戏,猜一猜,同桌一人说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位置,另一人猜是什么小动物。

三、实践应用,拓展提高

1. 楼房图

谈话:小动物们做完了操,回到了它们的宿舍(出示楼房图),我们一起来拜访它们。

“嗨,大家好!我是小猴,欢迎大家来做客!我住在第2层第3号房间。”

提问:听了小猴的话,你知道它是怎样确定第几层,又是怎样确定第几号房间的?(小组交流:你想去拜访哪个小动物?它住在第几层第几号?)

拓展:老师今天捡到了一把动物宿舍的钥匙,上面写着402室,你们说该还给谁?让学生给小动物宿舍编号,并说说自家的门牌号码。

【设计说明:通过拓展延伸,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应用。】

2. 书架图

谈话:拜访完了小动物,我们又来到了动物学校的图书室(出示书架图)

提问:你想看哪本书?这本书的位置在哪儿?

提问:你是怎样数第几层、第几本的?

学生独立思考后,同桌互说,再全班交流。

3.电影院

谈话: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要确定位置,想一想,有哪些地方也要确定位置?

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

我们去电影院看电影要找位置。(出示电影院场景图)

提问:你能帮助他们很快找到座位吗?

明确:找位置的时候,要先确定是第几排,再找第几号。

出示三张票:二排4号、二排5号、、二排6号这3张电影票的位置一定是坐在一起的吗?

(出示电影院场景图)提问:要想坐在一起,应选哪两张票?

提问:这两个电影院的座位排法有什么不同?找位置的方法一样吗?

4. 方格图

小组合作做一个游戏,比比哪个组合作得又快又好。

四、全课总结

讲述: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用各种方法确定位置,同学们学得非常认真,下面我们再做一个游戏,比比谁最爱动脑筋。

要求:老师说一个位置,请坐在这个位置上的同学起立。

内容:第2组第2个;第一排第5个。

倒数第1排第1个;第1组第3个后面的一个;

第4排第1个左边的一个;第3组倒数第4个。

确定位置教学反思 篇9

本节课内容是在学习了用前后、左右、上下等表示物体位置和东西南北等八个方向及认识简单的路线图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方向与位置”内容的延续和发展。也是以后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的基础。这部分内容对学生认识自己的生活环境、发展空间观念具有重要的作用。

“数对”这一数学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注意了以下几点。

1、通过同学的座位导入,说出同学的位置,唤起了学生对已有的用“第几组第几个”或“第几排第几个”的知识来确定位置的经验,帮助学生找到新旧知识的连接点。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确定XX同学的位置,有的从左边数起,有的从右边数起,有的从前边数起,有的从后面数起,这样找出的位置不是唯一的,使学生认识到这样描述位置的方法不够准确。进而让学生将叙述的语句改准确,使学生认识到如果叙述准确了,又显得太罗嗦。有没有一种既准确又简明的方法呢?这样就使学生产生了学习新方法的内在需要,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新知的积极性。

2、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经历由实物图到方格图的抽象过程,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发展空间观念。在教学中我先给学生出示了淘气所在班级的实物图,然后通过电脑演示了由实物图到点子图的过程。最后我把点子图的各个点用横线和竖线连接起来,然后点子图的各个点逐渐缩小,直到缩到与横线和竖线的交叉点一样大为止。通过电脑的演示使学生亲身感知了由实物图到点子图再到方格图的变化过程,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思想。

3、在教学中我应用了小组讨论的方法。在解决本节课的重点难点的时候,我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现成的答案,而是引导学生经历了一个探索问题的过程。通过学生小组内的谈论,学生找到了许多中简单表示第3列第2行方法。通过学生的讨论汇报,我适时引导从而使学生认识了数对表示方法的科学性、准确性和简洁性。

4、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我始终坚持了“数学知识从实际中来、到实际中去”的思想。从导入部分介绍学生开始,到引出淘气所在班级的情景图,然后引出新知识的探讨过程,最后设计了寻找班级的数对以及寻找宝藏的游戏也是这一思想的体现。

在教学结束后,发现自己在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1、讲完课后总觉的有些面面俱到,没有突出重点。

2、在小组讨论的时候给学生的时间太少,学生自由活动不够充分。在汇报讨论结果的时候又过于仓促,没有给学生留下自己评价和相互评价的时间。

3、在教学中对(4,2)和(2,4)容易搞混的问题没有重点强调。

确定位置教学反思 篇10

21世纪教材第二册中的《确定位置》一课,具有很强的生活性,那怎样找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切入点呢?对于今天的孩子,大部分有去影剧院看电影的亲身经历,而拿着电影票对号入座的过程不就是在确定位置吗?于是我这样引入:事先发给每位同学一张座位号,听到上课的铃响后,根据手中的票去找自己的座位;有的很快找到了座位,有的找错了座位,有的找不到座位很着急。这时我说:“没找到座位的同学暂时先找个位子坐下来,看来,我们根据票找位子还有一定的困难,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确定位置好吗?”同学样齐声说:“好”,目光中充满了期待,我说:“刚才,我发现有的同学很快找到自己的座位,谁愿意告诉同学们,你是怎样找到的?”玉佳说:“我的座位号是3排6号,我先找到了第三排,再找第6号。”我说:“其实生活中的排也叫‘行’,接着我让同学说说自己所在的行,并用‘行’来确定自己的位置。”

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介绍着自己朋友的位置,我们用同样的方法学习了“列”,之后我让全体同学站成队列,说说自己在队列中的位置。

在这节课的最后,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在咱们的生活中,还有其它确定位置的方法吗?同学们讨论后纷纷发言,有的说:“我家住在二单元6号,单元号也是确定位置的方法。”有的说:“我家住在北大街17号,街号也是确定位置的方法。”我问:“还有吗?”课堂上一片沉默,突然王英杰说:“老师,我在华山小学一年级一班,小学年级班也是确定位置。”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同学们思维活跃,学习积极性高。

上面的教学案例,体现了以下教学理念:

一、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到处存在着数学思想,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去捕捉“生活现象”,利用捕捉到的“生活现象”引入新知,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切感,觉得数学与“生活”同在,并不神秘,同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曾说:教育应当使所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领受,而不是作为一项艰苦的任务要他去负担,“生活化”的数学是孩子们乐于接受的宝贵礼物。

二、生活中的数学,必须依赖实践活动,使数学成为看得见,摸得着,听得见的现实,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教师应把数学知识融于生活,如在上面的案例中让学生说说自己和朋友在教室的位置,在队列中的位置,让学切实地感受到数学在教室里,在队列中,在自己身边,从而感悟出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中人人用数学,体会数学的一种社会价值,形成“人人学有用的数学,有用的数学应当为人人所学,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的学习风尚。

“确定位置”教学设计 篇11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提高用数对确定位置的能力,用尽量多的生活情境丰富学生对现实空间和平面图形的认识。

2.通过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在平面上用数对确定点的位置,今天我们上一节“确定位置”的练习课。(板书课题)

师:先请大家回忆一下,什么叫列?什么叫行?列和行是怎样排列的?(板书:列,从左往右排;行,从前往后排;先列后行)

多媒体出示题目:下面是前进小区的平面图。

a.用数对表示活动中心和超市的位置。

b.小明家的位置在(9,7),请在图上标出来。

c.小明从家出发,先向南走了4格,又向西走了2格,到了什么地方?在图上画出行走路线。

师:看来,在平面上一个数对和一个位置是一一对应的。那么,有没有一个点表示一个数的呢?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简短而有趣,目的是为了提升课堂的趣味性,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是为了抓住教学重点,让学生能熟练掌握“用数对找点,或用点找数对”的方法。】

二、三维概说

1.出示数轴图(如下),四个点表示什么数?表示一个点只需几个数?

师(小结):我们把这叫做一维空间或线形空间(板书:一维)。在一维空间里一个数表示一个点。

2.出示二维图(如下),表示一个点需几个数?

师(小结):我们把这叫做二维空间或平面(板书:二维)。在二维空间里两个数或数对表示一个点。

3.出示三维图(如下),表示一个点需几个数?

师(小结):我们把这叫做三维空间或立体空间(板书:三维)。在三维空间里三个数表示一个点,这个知识要到高中或大学才会学习。

4.出示组合图(将上面三个图组合在一起,略)。

师:“确定位置”这部分知识内容不多,难度不大,要求同学们在更大的视角里理解用数对确定位置。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旨在让学生明白知识的来龙去脉,理解本知识在知识链中的位置,完成认知结构的重组。】

三、应用延伸

师:那么,在平面上确定位置有哪些应用呢?或者说说你在哪里见过在平面上确定位置的呢?(让学生分别说说,教师出示下面几个例子)

1.出示应用一:国际象棋盘(图略)。

师:国际象棋的棋盘就是平面的,请你找一找与我们数学上规定的区别。(师介绍它记录棋谱的方法)

2.出示应用二:围棋盘(图略)。

师:围棋的棋盘也是平面的,请你找一找与我们数学上规定的区别。(师介绍它记录棋谱的方法)

师(补充小常识):在围棋盘上最多可放多少枚棋子?361枚,它是19的平方啊!有个知名的服装品牌叫361°,想起它就能记住了。

3.出示应用三:中国象棋盘(图略)。

师:中国象棋的棋盘也是平面的,请你找一找与我们数学上规定的区别。(师介绍它记录棋谱的方法)

4.出示应用四:地球全图(略)。

师(详细介绍经纬线定位法):这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怎样在地球表面确定位置呢?科学家将它平均分成东西两个半球,在东半球用南北间的垂直连线即经线分为180度,在西半球用南北间的垂直连线即经线也分为180度;人们又把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再用一圈一圈的纬线将地球分开,赤道为0度,北极为90度,北半球即为北纬,南半球即为南纬。(同时板书:经线 纬线)

师:我们中国在东半球,也在北半球。老师曾编过一个顺口溜表示中国的位置与大小:亚洲东部看,太平洋西岸,北半球中纬,九百六十万。(略作解释)

(1)补充小知识一:不可逾越的“三八”线。

师:说起经纬线,我想起了我上学时男女同学间的“三八线”,谁知道是什么意思?(介绍五十年代朝鲜战争的历史:“三八线”本来是1945年二战后美苏两国为接受日军投降而临时划分的界线,朝鲜战争停战后,朝鲜和韩国划“三八线”而治,成为朝鲜民族永远的痛)现在有人用这种民族隔阂来比喻男女同学间的隔阂。这是世界上唯一用纬线命名的分界线(出示图片,略)。

(2)补充小知识二:《22度观察》。

师:不知道大家喜不喜欢看一个电视栏目——《22度观察》(深圳卫视)?为什么叫《22度观察》呢?因为深圳市在北纬22度线上。(出示图片,略)

【设计意图:在练习课中插入介绍与学习内容相关的知识,拉近知识与生活的距离,学生和听课教师听得津津有味,课堂上不时传来愉快的笑声。】

四、巩固提升

1.课件出示课本第19页第5题。

可直接让学生口答各班的位置,重点让学生理解(x,5)、(5,y)的意义。

2.课件出示课本第20页第7题。

第一问“用数对表示图中三角形三个顶点A、B、C的位置”可直接让学生回答。第二问“把三角形向右平移4格”可先让学生做,再交流方法:可将三个顶点分别平移,再连成三角形;也可只平移一个点,其他点和线的大小、方向不变,最后用课件动画演示一遍。第三问“把三角形绕C点顺时针每次旋转90°”有点难度,可以先讨论出方法再让学生做。首先要理解顺时针、逆时针的含义;其次要理解绕C点是什么意思;最后做的时候要想象这个三角形是一个整体,只有C点按住不动,其他各点、各线整体顺时针旋转90°。(学生做完后师动画演示一遍)

3.课件出示课本第20页第6题。

“10盆鲜花和3盆绿色植物怎样摆放比较合适”,这样的问题既有趣味性,又能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先让学生理解题意:10盆鲜花和3盆绿色植物在线的交叉点上而不是在格子里,同时要美观。学生先做在书上,教师设计一个交互课件,可让学生在课件上自由摆放并说明设计思想。

【设计意图:练习由浅入深,有详有略,并在难点地方如平移和旋转等用多媒体动画演示。同时在后面设计了可灵活互动的绿色植物和花盆,通过生说师摆以及生说生摆的有趣练习形式,巩固确定位置的知识。】

五、全课总结

师: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

设计思路:

这是一节练习课。

如果仅仅为完成书上的四道题目,这节课就过于简单。如何在新授课的基础上,将练习课上得有声有色、妙趣横生呢?我的思路是拓展、延伸,进而达到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目的。

1.巩固提升。

课始,先复习本单元的重点内容——行、列的概念以及相关规定,然后通过复习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用数对找点或用点找数对”的方法。在巩固提升环节中,图形的平移与旋转是教学中的难点,我通过让学生说以及课件演示,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了这一知识点。教学“在操场上摆10盆鲜花和3盆绿色植物”这一较为开放题时,我先让学生理解题意,自由设计。然后不是展示学生的作业,而是让学生将自己的设计口述出来,先由我按口述在电脑上摆放,再由学生按别的同学的口述到电脑上摆放。这样,在多层互动中,学生熟练地掌握了“用数对确定位置”这一内容,达到了巩固提升的目的。

2.拓展延伸。

本节课没有仅仅停留在教学“平面内用数对确定位置”这一知识点上,而是将这一知识点巧妙地用“三维概说”的形式告诉学生:以前学过在数轴上确定位置只需一个数,现在学习在平面上确定位置需一个数对即两个数,将来还要学习在立体空间里确定位置。由此,知识点便如珍珠般串联起来,学生掌握的知识深刻而又有落脚点。

教材中对“用数对确定位置”这一内容的实际应用作了适当的安排,如经纬线知识和国际象棋盘等。而在本节课中,我还拓展延伸了学生熟悉的中国象棋盘和围棋盘的知识,特别是在介绍了经纬线定位法后,我又进一步介绍了用纬线命名的分界线(三八线)和用纬线命名的电视栏目(深圳卫视《22度观察》),使学生知识的拓展与兴趣的提升同步进行。

3.趣味课堂。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设宽松的课堂氛围是本节课教学设计的又一特点。在应用延伸环节,我出示围棋盘后补充小知识“在围棋盘上最多可放多少枚棋子?告诉你,361枚,它是19的平方啊!怎么记忆呢?有个服装品牌叫361度,那就是19的平方”;介绍经纬线的知识后,我又用一首自编顺口溜介绍了我们中国的位置与大小“亚洲东部看,太平洋西岸,北半球中纬,九百六十万”;介绍“三八线”和《22度观察》时,我更是看到了学生聚精会神和渴求知识的目光。

课堂的主人是学生,教师的责任是带领学生走进知识的殿堂和激发学生求知创新的意识。“单调”的练习课应该扎实有效,而又生动有趣!

上一篇:中班语言桂花雨下一篇:中国风酒店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