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确定性论文

2024-11-12

资源确定性论文(精选10篇)

资源确定性论文 篇1

1 深部矿产资源勘探与开发的现实意义

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为了适应国民经济发展需求, 矿产资源供需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 具体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1.1 解决矿产资源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确立以来, 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特别是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背景下, 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加快, 矿产资源消费需求持续快速增长。这导致了当前关系国计民生的一些重要矿产资源, 类似于煤炭、石油、钾盐等大宗矿产难以满足需求。由于贫矿多, 选矿难, 致使当前我国矿产资源后备储量严重不足, 对外依存度提高[1]。矿产资源供需形势的严峻性迫切需求加强深部矿产资源的勘探与开发。

1.2 提高我国矿产资源抵御外来风险能力的需要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形势下, 国际范围内的矿产资源领域的合作更加紧密, 由此也引发了矿产资源的竞争。如何保护本国矿产资源安全以应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以成为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可见, 如何科学、高效地进行深部矿产资源勘探及开发, 指定符合本国的矿产资源管理战略, 这对保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2 深部矿产资源的产出特征分析

提高深部矿勘查与开发的成效, 离不开对深部矿特征的研究。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结合已有的经验, 主要是从识别深部矿产资源信息的途径入手。鉴于深部矿床埋藏于地表下一定深度范围内, 现有的科技水平和实际操作的技术条件有限, 难以获取其准确信息。但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把握其主要特征。

1) 深部矿产资源矿化信息的一般规律:深部矿产资源往往深藏于地下, 其地理信息一般都较少地有体现, 这无疑加大了对其进行勘探与开发的难度。从现有的深矿探矿经验来看, 深矿的形成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矿床原始形成于浅部地表, 由于地理条件的变化, 现今藏于深部;而另一种情况是其矿床形成原始深度大, 至今仍深埋在地表下。因此, 由于其形成是由同种成矿作用控制, 在原始产出特征方面表现出极大的相似性, 而与埋藏的深度无关。基于这种认识, 我们认为, 类型相同的浅部矿和深部矿, 其产出特征差异性来自于多方面因素的耦合;

2) 地区不同、地理位置不同, 深部矿的产出特征不同。在前文分析深部矿产资源的形成一般规律来看, 比如而原始形成于浅部但现今位于深部的矿床一般与特定时代的地层, 岩层以及沉积构造等因素关系密切。但这些信息都是微弱的, 需要综合数据的采集和成熟理论的应用分析。那么在现有技术条件下, 深部矿产资源用什么方法, 何种技术手段来进行开发, 是当前技术创新的努力方向。

3 现有技术条件在深部矿产勘探中的应用和不足

自人类认识到矿产资源的利用价值以来, 矿产资源的勘探与开发技术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 各种新技术与新方法在深部矿产资源的勘探与开发实践中得以尝试与探索。

3.1 当前深部矿产资源勘探与开发中的主要技术方法

1) 经验找矿:即一些经验丰富的找矿人, 通过他们自身积累的经验及经验的可靠性来找矿。在工业社会时期, 这种找矿方法为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2]。在科技水平快速发展的今天, 这种方法在一定的范围内还在应用, 如哈默斯利铁矿 (澳) 和石英山 (美) 巨型斑岩钼矿的发现。但很显然这种方式在对深部矿产资源勘探中表现出极大的局限性;

2) 方法找矿:“方法找矿”是指使用各种技术方法来达到找矿。具有代表性的方法有:

(1) 勘查地球物理方法:该方法涉及到技术种类繁多, 如今已发展为一门专业的学科。 (见图1) 。在当前深部找矿需求的推动下, 传统的勘查地球物理技术方法在向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方向的发展;

1.金矿带;2.粘土岩;3.砂岩注:矿体下延50m即为矿体埋深

(2) 勘查地球化学方法:该方法找矿效果显著, 典型的勘查地球化学模型见图2。目前为了解决找矿深度和特殊景观条件下应用效果的问题, 在技术手段方面主要从提高精度、分辨能力和深穿透能力方面着手, 开发大面积地球化学填图技术、各类深穿透化探技术, 进行成矿成晕模式、高效航空化探、新参量型地球化学晕等的应用研究, 为深部矿产资源的开发开辟了新的前景;

(3) 航空航天遥感技术方法:该方法在找矿中获得较快的发展, 在深部矿产资源开发实践中也得到了较好的应用。其技术方向是提高遥感器的空间分辨率上, 开发并广泛应用了成像光谱仪, 多维信息合成、谱像模型建立与模式识别等技术。

3) 理论找矿:自20世纪70年代前后, 成矿理论和模式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从而极大地提高了理论找矿的成功率。比如当前很多深部矿体都是在老矿区和已知矿带上发现的 (见图3) 。如我国西城铅-锌矿、新疆土屋斑岩铜矿及新疆图拉尔根铜-镍矿找矿取得重大突破, 就是鲜明的一例。

O3tna—下部基性—酸性火山碎屑岩沉积岩组;O3tnb—中基性火山碎屑岩组;Mb—大理岩;Seqsd—绿泥石英斜长片岩;Seqdc—绢云石英片岩;D—紫色变泥质粉砂岩;P1dk-达肯大板群;F—断层

3.2 现有技术方法在深部矿产资源勘探与开发中的不足

前文论述的不同技术方法都取得很好的找矿效果, 但鉴于深部矿产资源勘探与开发中的不确定性, 就始终都存在着找矿技术方法的研究问题。这种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深度找矿缺乏成熟有效的技术。从当前矿产资源勘探的深度来说, 世界上最深的兰德金矿已达4 000m, 而一般的也在1 000m左右。相比之下, 我国矿产资源的开采深度一般是约500m, 最深的红透山铜-锌矿的采深已达1 100m。因而当前的技术条件和理论找矿的应用都面临着诸多的难题;

2) 找矿理论和技术方法的应用研究存在局限性。从找矿的实践来看, 物探异常存在着“干扰”和“多解性”。化探异常除矿体之外, 岩性变化、各类蚀变都可以引起异常。导致在具体的找矿实践中带来了诸多的难题与项目开发风险。比如我国著名的白银厂铜矿区, 40多年来进行了各种技术攻关, 但很遗憾至今有任何重要突破。从总体上讲, 失败的情况远远超过成功的事例;

3) 缺少能综合利用各种找矿方法的专业技术工作者。深部矿产资源勘探与开发, 往往需要各种技术的尝试与攻关, 因而需要能综合利用各种找矿方法的技术人员。只有把找矿理论研究和生产实践以及学科发展之间有效地融合起来;才能完成和发展“一体化”的勘查技术集成问题。

4 深部矿产资源勘探和开发的不确定性及提升对策

4.1 深部矿产资源勘探与开发的不确定性表现

深部矿产资源勘探与开发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主要表现在:地质因素风险、工程风险、设计风险、市场风险、政策风险这五个方面。在此, 就找矿的技术层面分析如下:深部矿产资源开发的技术性风险来自于客观的地理环境因素影响, 以及现有技术条件下的勘探工精度差, 从而带来了项目投资的风险。在找矿项目开发设计方面, 一般风险失误较少, 但同样不能掉以轻心, 以免给项目来带损失。

4.2 提高深部矿产资源勘探与开发的成效的建议

基于深部矿产资源勘探与开发的重要意义, 那么如何提高其开发成效, 规避其勘探与开发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 是我们无法回避的问题。基于此, 笔者认为, 我们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工作:

1) 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深部矿产资源的勘探, 无论是技术的研发, 还是技术上的应用, 都要得益于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深部找矿的理论和技术研究是一项永恒的课题, 至今也没有十分成功或成熟的理论技术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也正是这种深部找矿理论预测存在着较大的风险, 就更显示出加强新一代找矿技术体系建立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如何在宏观理论指导下迅速缩小攻深靶区, 这就是地质工作者努力的方向之一。地质人才是深部找矿过程中能动性最好的因素, 通过地质专业人才的培养结合深部找矿项目的实施, 从而在实践中验证与发展找矿理论, 对培育和造就地质类创新型人才, 不断找到新的深部矿产资源,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 在实践中不断丰富与发展成矿理论。从当前找矿理论的研究现状来看, 不断有新的成矿理论提出, 对深部找矿突破具有指导性作用。比如:深部流体 (成矿) 作用理论中对地壳流体研究成果提出, 有流体活动的地方就有形成矿床的可能。因此这就为深部矿产资源中与流体运动密切相关的Au、Ag、Zn、Cu、Sb、Hg、Sn等矿床的发现提供了理论指导。我们需要在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的实践工作中对这些理论加以检验和丰富与发展;

3) 建立和完善找矿的技术体系。矿化信息的获取都来自于一定的地理环境, 成矿所具有的特殊地址条件, 就是我们进行技术找矿的基础条件。从当前所应用的技术手段 (包括物探、化探、遥感等) 来看, 其一般流程是对有利于成矿的地理环境提取信息, 从而判断是否有矿体存在及矿体存在的形态分布, 然后通过实验工程加以验证。从这种找矿的实践经验来看, 用单一的技术手段或方法往往对深部矿产资源的勘探体现出极大的局限性。由于各技术手段的局限性和深部矿产资源成矿的特殊性, 因此需要多学科的互补利用。这也就要求我们在对矿化信息提取方面, 需要建立具有多学科融合的技术体系, 依靠成熟的技术手段, 发展新技术, 从而建立符合深部矿产资源勘探的找矿技术体系。

5 结论

综上所述, 深部矿产资源勘探与开发影响着现阶段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与发展, 关系到国家矿产资源的安全。因此加强找矿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 在实践中不断丰富与发展成矿理论, 建立和完善找矿的技术体系, 就成为我们提高深部矿产资源勘探与开发成效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吴仲雄.矿产资源勘探新增储量预测研究[J].金属矿山, 2007 (7) .

[2]车长波, 唐文连.我国煤层气资源勘探开发前景[J].中国矿业, 2008 (5) .

资源确定性论文 篇2

习近平指出,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其实就是贯彻了问题导向。经过20多年实践,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发展,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仍然存在不少束缚市场主体活力、阻碍市场和价值规律充分发挥作用的弊端。这些问题不解决好,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难以形成的,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也是难以推进的。我们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把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交给市场,把政府不该管的事交给市场,让市场在所有能够发挥作用的领域都充分发挥作用,推动资源配置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让企业和个人有更多活力和更大空间去发展经济、创造财富。

习近平强调,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就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加强市场活动监管,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社会稳定,促进共同富裕。各级政府一定要严格依法行政,切实履行职责,该管的事一定要管好、管到位,该放的权一定要放足、放到位,坚决克服政府职能错位、越位、缺位现象。

习近平指出,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特征。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之所以能够取得世所罕见的巨大成就,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之所以能够大幅度提升,都同我们坚定不移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作用是分不开的。在我国,党的坚强有力领导是政府发挥作用的根本保证。在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我们要坚持和发展我们的政治优势,以我们的政治优势来引领和推进改革,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好发展。

资源确定性论文 篇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路线图、时间表,这标志着我国改革进入了一个更高阶段,开始了全面转型的新时期。当前上海正处于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上海要突破转型发展中面临的经济发展活力不足、土地资源约束趋紧等瓶颈问题,就必须紧紧依靠深化改革推动创新转型,就必须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配置资源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学会用更多开放的办法、放宽市场准入的办法、政府为市场创造公平竞争环境的办法,着力提升公共服务,切实加强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环境保护。

在国务院的关心支持下,上海浦东新区成为全国第一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上海在更高起点上实现新发展的一次历史性机遇。上海市以此为契机,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着力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基本形成了政府和市场各就其位的整体格局。按照国务院提出的“三个着力”和“四个结合”的总体要求,上海市委、市政府不断加强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总体设计、系统推进,聚焦全国能借鉴、上海能推广、浦东能突破的重点改革事项,从2005年至今滚动实施了三轮三年行动计划,每年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并强化对改革试点的总结评估和经验推广,充分发挥了示范带动作月。

为营造鼓励改革、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2013年上半年上海市研究制定并由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发布了《关于促进改革创新的决定》,建立改革责任豁免机制,力求采用法律法规形式激励和保障改革创新工作,推动形成社会各界共同支持改革、共同参与改革、共同推进改革的良好局面。

二、全力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努力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

建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推进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其核心任务是通过制度创新,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使市场在配置资源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形成国际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

(一)创新投资管理制度

核心内容是借鉴国际通行规则,建立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改革外商投资管理体制,形成高效透明、预期稳定、平等准入的市场环境。一是探索实施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制定发布了2013年版的自由贸易试验区负面清单以及新的外商投资管理办法。负面清单体现了“非禁即入”的思想,涉及18个门类、89个大类、419个中类、1069个小类,对外商的特别管理措施写到小类,共有190条,实现了越精细、越明确、释放空间越大、透明度越高的目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内负面清单以外的外商投资项目核准和企业合同、章程审批均改为备案制。二是改革商事登记制度。在试验区内试行注册资本认缴制、“先照后证”登记制、年度报告公示制等登记制度。自由贸易试验区已建立“一口受理”综合服务大厅并实施“工商一口受理”的业务操作模式,内外资企业完成核名程序后4天就可以拿到营业执照、企业代码和税务登记证。三是改革境外投资管理方式。对境外投资开办企业实行以备案制为主的管理方式,对境外投资一般项目实行备案制,项目和企业的备案实施“一口受理”和“一表申报”,境外投资5天即可办结相关备案手续。

(二)创新贸易监管制度

核心内容是围绕推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转型升级的目标,创新海关和检验检疫监管模式,推进实施“一线放开”,坚决实施“二线安全高效管住”,促进区内货物、服务等各类要素自由流动,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一是创新海关监管模式。开展了凭舱单“先进区、后报关”等改革试点,新模式下货物入区通关时间可缩短2—3天,货物到港后在港口滞留和堆存时间明显减少,平均节约物流成本10%左右。二是创新检验检疫模式。开展了预检验、即查即放以及支持境内外维修和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等改革试点。其中,预检验和核销管理制度可以使检验检疫监管流程缩短3—4个工作日,在快速核放状态下,最快半天即可完成从入区到验放区。三是加强关检合作。启动实施关检“一次申报、一次查检、一次放行”试点,关检双方通过“一单两报”系统共同办理“一次申报”货物,共同查验货物,联网放行货物。

(三)创新金融制度

核心内容是围绕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的目标,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创造条件,稳步推进,重点在资本项目可兑换、人民币跨境使用、利率市场化等方面先行先试,并建立与自由贸易试验区相适应的外汇管理体制。目前,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已制定发布了落实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的支持意见,正在制定具体管理办法和操作细则,力争成熟一项,推出一项。在金融制度创新的支持下,已有49家各类金触机构获批入驻自由贸易试验区。

(四)创新综合监管制度

核心内容是围绕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进政府管理由注重事前审批转为注重事中、事后监管,提高政府的服务和监管效能。主要改革措施包括建立信息共享和服务平台,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探索建立综合执法体系,鼓励社会组织参与市场监管,建立安全审查和反垄断审查协助机制以及综合评估机制,建立风险防范体系。目前,已建成“试验区网上行政审批子平台”,实现了工商、税务、质监、发改、商务等部门在企业投资准入环节的系统对接、信息共享和并联办事。其他试点也已形成具体改革方案或正在抓紧研究推进。

此外,扩大服务业开放和功能拓展也是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重要内容。目前,金融服务、航运服务、商贸服务、专业服务、文化服务、社会服务等六大领域23项开放措施中,已有15项措施可以实施,其他措施正在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或实施细则。建立跨境电子商务服务平台、拓展国际中转集拼、创新融资租赁业务等10多项功能拓展任务,也正在积极推进落实。

2013年9月29日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启动以来,已运行几个月时间,总体上看,经过各方共同努力,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局良好,运转顺畅,各项制度创新得到了落实,取得了初步成效。社会创业投资热情得到充分激发,服务业扩大开放势头良好,国内外舆论给予高度关注,自由贸易试验区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新坐标。

资源确定性论文 篇4

一、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下的价值概念

(一)自然资源及其价值

1.自然资源的概念。

《大英百科全书》将自然资源定义为:“人类可以利用的自然生成物及生成这些成分的源泉的环境和功能。”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在1972 年提出:“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的总称。”而自然资源在《辞海》中的定义为:“天然存在的、不包括人类加工制造的原材料、并有利用价值的自然物,如土地、矿藏、水利、生物、气候、海洋等资源,是生产的原料来源和布局场所。”综观上述定义,本文认为,自然资源是在一定的空间格局内,能够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活与生存的、客观存在的并以自然界为载体的物质自然因素的总和。它并不以人类的意志为转移,是一切物质财富的基础,并在现时时空范围内对人类的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支持。

2.自然资源价值。

人类对于自然资源价值的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进入21世纪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给我国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环境破坏日益严重,这使得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重新认识自然资源的价值。王庆利(2001)、陈喜乐(2011)、李慧明(2001)、张磊(2006)等学者从理论的角度对自然资源价值的概念、分类及特点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对于自然资源价值的概念界定,他们的观点趋于一致,即自然资源价值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直接使用价值。主要是指自然资源为人类生产和消费提供有用的物质基础,包括原材料、能源、食品等。

(2)间接使用价值。主要是指自然资源对于社会和环境系统的服务功能价值,它无法被商品化,但其价值却远大于直接使用价值,主要包括改善人类生存环境、为其他生命存活提供必要支持、维持生物链循环等。

(3)未来价值。又称选择价值,主要是指人类为将来能够直接或间接利用,或者为保证其后代能够对生态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而支付的意愿价值。

(4)存在价值。主要指某种自然资源独立于人类活动之外,以现今的科学技术无法对其利用,但为保证其继续存在人类愿意进行支付的意愿所体现出来的价值。

另外,李秉祥(2005)将附加劳动价值,即人类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如环境资源的开发、保护、科研等)投入到生态环境系统的劳动所创造的那部分价值纳入自然资源总价值中。也有不少学者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对自然资源价值中的附加劳动价值进行探析。所以,无论将附加劳动价值单独列出或融入上述四类价值中,人类劳动都对自然环境的价值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自然资源资产及其价值

传统意义上的资产是产权明确的、具有使用价值的、能够在可预见的未来带来收益的有形或无形的财产,其最大的特征为“可能导致在可预见未来经济利益流入”。它可以按流动性分为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也可以按经济用途分为经营性资产与非经营性资产。崔万安(2002)、姜文来(2000)等学者认为自然资源具有资产的主要特征,它是经营性资产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当自然资源具有短期稀缺性且所有权与经营权明确后,它才能转化为自然资源资产。

自然资源资产的价值是建立在自然资源价值基础之上的,它同样具有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和未来价值。至于存在价值,它是以目前的科学技术无法利用的价值,并不符合资产中关于“可能导致在可预见未来经济利益流入”这个特征,所以已经超出自然资源资产概念的边界。但是,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是为对领导干部实行离任审计奠定基础,存在价值作为自然资源价值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应当作为对领导干部进行离任审计的重要依据,以严谨的态度防止领导干部在任职期间破坏目前被认为不可利用的自然资源,所以应将存在价值作为表外因素进行参考。

二、自然资源资产的价值度量

联合国统计署等国际机构于2012年发布的环境与经济综合核算体系(SEEA)中心框架认为,当自然资源在市场上进行交易时,其价值能够根据它们的市场价格以及它们剩余的使用年限来确定。如果一项自然资源缺乏可观察的市场价格,则可以通过测算其未来现金回报的折现价值测度其当前价值。

而在国内,许多学者设计了计量自然资源价值及成本的方法,包括生产函数法、人力资本法、机会成本法、旅行费用法、房产价格法等。国常宁(2013)利用边际机会成本方法对森林环境资源的价值进行评估;齐宇(2008)以经济学中总经济价值论为基础,利用模糊数学评价海河流域的环境价值。

三、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意义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是反映在某个特定区域内的某一个时点上的资产化的自然资源状况的报表。传统意义上的自然资源主要包括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等投入于经济活动的自然资源,而《决定》界定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范畴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自然资源,还包括空气、水体、湿地等作为生态系统和聚居环境的环境资源。SEEA中心框架(2012)将环境资产分为七类:矿物与能源资源、土地、土壤资源、木材资源、水资源、水产资源、其他生物资源。借鉴SEEA中心框架(2012)对环境资产的分类,并根据《决定》要求,本文将自然资源资产分为矿物与能源资源、土壤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水产资源、空气资源六大类。

由于近年来自然灾害频发、环境问题日趋恶化,政府不仅仅希望通过单纯的技术创新来改善环境质量,更希望通过积极的体制创新来驱动有利于环境质量改善的技术成果的形成。而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这种体制创新需要以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为基础和依据,所以它的编制与完善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一方面,它完善了对领导干部的考核评价体系,改变了过去唯经济责任的考核办法,以激励的方式促进领导干部对环境质量改善的重视,从而充分发挥政府部门在环境保护中的引导作用;另一方面,它有助于揭示各项自然资源的占用情况和负担情况,反映人类经济活动中的负外部性,使社会主体能够清楚地认识到自身活动对环境所造成的压力,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环境保护意识。

四、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下的价值计量

虽然部分自然资源资产在市场上拥有相应的价格表示,如矿产和能源资源、木材资源等,但由于这种市场价格只考虑了或者说只是部分考虑了自然资源资产的使用价值及开采成本,无法对其价值进行真正反映。自然资源的价值分为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未来使用价值和存在价值。由于自然资源资产的公共物品特征,及其对于私人部门的外部性,将自然资源资产的价值以价格形式表现在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中并不合适。因此,本文将以上述四类价值为基础,以SEEA中心框架(2012)为指导原则,对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下的自然资源资产价值计量进行探讨。

(一)直接使用价值的计量

自然资源的市场价格只反映了其价值中的直接使用价值,并由需求曲线决定。将自然资源的市场价格P1作为自然资源直接使用价值计量基础,且市场价格P1已经将自然资源的开采成本、劳动力成本及必要的投入考虑在内。设市场的平均利润率,即自然资源原料产品交易市场的资本平均利息率为r1,自然资源每年预计的使用量为Q1,则自然资源的使用价值V1=P1·Q1/r1。

许多自然资源不存在市场价格,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则应当采用成本加成定价法来确定其直接使用价值。设获得一定量的自然资源直接使用价值的直接生产成本为C0,获得该直接使用价值所需的资本投入为C1,包括勘探、开发以及最初设计的资本设计,自然资源市场资本平均利润率为p,则V1=[C1+C0·(1+p)]/r1。

(二)间接使用价值的计量

自然资源的间接使用价值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对社会系统的直接服务功能价值,这类价值可以通过估算人类为享受自然资源所带来的服务功能而愿意支付的那一部分价值;另一类是自然资源对环境系统中其他自然资源的服务功能价值,它的价值实现主要通过影响其他自然资源的价值从而间接服务于社会系统所体现。

1.直接服务功能价值。

这一部分价值主要体现在自然资源为社会所创造的舒适性、景观、降低健康风险等服务价值,而这些价值给人类社会所带来的效益隐含在与之相关物品或服务的价格之中。因此,对这类价值的计量是建立在一个基本假设上,即市场中存在环境和自然资源所能提供的替代品,直接服务功能可以通过替代品的价格来体现。例如,通过研究旅行费用可以揭示人们为享受环境的服务功能所愿意支付的价值。设某一自然资源旅游景点门票价格为P2,每年的客流量为Q2,自然资源旅游资本市场上的平均利息率为r2,则其直接服务功能价值V2=P2·Q2/r2。人们对于旅游所愿意支付的费用随着个人收入的增长而增长,也就是说,每年的客流量Q2随国民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旅游景点的客容量是有限的,当达到一定顶点Qe时,Q2将不再增加。假设每年增长率为d,则直接服务功能价值V21=P2·Q2(1+d)/(1+r)+P2·Q2·(1+d)2/(1+r)2+……+P2·Qe/(1+r)i。

2.间接服务功能价值。

这一部分价值体现的是环境系统内各自然资源相互作用从而最终影响人类社会。主要通过估算所要计算的自然资源受到破坏后,对环境系统中其他自然资源所造成的损失,从而降低人们的效益或未来的福利来表示,以期从侧面表示自然资源的间接使用价值在未来所能给人们带来的利益。假设第一项自然资源的破坏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第二项自然资源的减少,从而降低了第二种自然资源给人们带来的未来福利Rn,通过自然科学技术人员的测评得知这两种自然资源的相互影响程度为β,则自然资源间接使用价值V22=Rn·β/(1+r3)n,其中:n表示未来第n年,Rn表示未来第n年所造成的福利损失,r3表示资本市场的平均利息率。若造成未来福利损失的年数不止1年,那么自然资源间接使用价值V22=[R1/(1+ r3)+R2/(1+ r3)2+……]·β。

(三)未来价值的计量

未来价值体现的是人们愿意为将来直接或间接利用自然资源而支付的一种意愿。就目前我国的环境状况而言,自然资源不断枯竭、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这种情形使得未来价值不再是一种意愿,而是必须去付出的代价,即它是一种为了避免子孙后代的利益受到损失从而采取的防护行为的成本,或者恢复、重置受损的自然资源功能所要付出的代价。根据经济人假设,若防护行为的成本C2与恢复行为的成本C3之和大于重置受损的自然资源功能所要付出的代价C4与在此基础上的防护成本C5之和,那么人们将会选择重置自然资源,成本为C4+C5;反之,人们将选择防护和恢复自然资源,成本为C2+C3。由此,自然资源的未来价值V3=min{C2+C3,C4+C5}。进一步讲,防护和恢复所付出的成本可能是逐年发生的,而重置受损的自然资源所需付出的代价也可能是逐年付出的。那么,防护与恢复行为的成本的现值之和PV(Cs)=PV(C2)+PV(C3),为重置受损的自然资源功能与在其基础上的防护行为成本之和的现值PV(Cg)=PV(C4)+PV(C5),相应的折现率仍然选用资本市场的资本平均利息率r3,则自然资源的未来使用价值V3=min{ PV(Cs),PV(Cg)}。

(四)存在价值的计量

自然资源的存在价值可以理解为人们仅从该自然资源的存在中即可得到的效用,并不要求对该自然资源的利用。存在价值的特殊性使得人们对它的计量不能直接用货币表示,而条件价值法是测算这种特殊价值的可行方法之一,它是一种通过对支付意愿或接受补偿的意愿进行调查从而测算出以WTP(支付意愿)为单位表示该自然资源存在价值的方法。首先,对所要测算的自然资源所在地区进行实地访谈、问卷调查以及专家咨询等,对人们的偏好进行调查分析,再通过层次分析法和logit模型分析出存在价值的影响因素,以验证调查结果的正确性与合理性。然后,通过采用因子分析法和模糊聚类分析法对影响存在价值评估的主要因素进行研究,检验是否能将这些因素归结为存在价值。最后,采用非参数方法测算存在价值平均WTP,即消费者为换取某项收益而愿意支付的最大金额,乘以总人数即可得到总存在价值。

(五)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下的自然资源价值归类

由于自然资源具有的特殊属性,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来看,自然资源总量是无限的。但是,在环境遭到破坏或者人们对自然资源过度开发的情况下,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净化和再生功能将被打破,自然资源就将变得稀缺。而我国目前正处在这种生态系统被破坏、环境质量急剧下降的阶段,所以我国的大多数自然资源符合稀缺性这一特征。只有当自然资源具有短期稀缺性且所有权与经营权明确后,它才能转化为自然资源资产。在明确自然资源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后,以传统的资产负债概念为出发点,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类自然资源资产项目的价值应包含直接使用价值与间接使用价值,而负债中所对应的自然资源项目应以从我国现状出发的未来价值进行确认。自然资源的存在价值不符合资产与负债的确认条件,但作为自然资源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应将其价值在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附表中加以反映。

五、结束语

自然资源价值的本质及其内涵的独特性,决定了其在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下价值计量的特殊性。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是为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打下基础,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目的是全面评价领导干部的政绩和改善我国当下的生态环境。本文以自然资源的价值为出发点,探讨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下的自然资源资产项目计量,为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提供全面、客观的考核依据,从而推动我国生态环境的改善。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自然资源出现枯竭迹象。为进一步控制住这种局面的恶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并以此为基础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着眼于此,本文以自然资源价值为基础对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下的自然资源项目价值计量进行探讨,认为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下的资产类项目应以自然资源的直接使用价值和间接使用价值表示,负债类项目应以未来价值表示,而自然资源资产的存在价值应在附表中得到反映。

关键词: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自然资源价值,价值计量

参考文献

王庆利.略论自然资源的价值[J].中国人口·环境与资源,2001(2).

陈喜乐.低碳经济下的生态环境价值、评估及其方法[J].未来与发展,2011(2).

资源确定性论文 篇5

结合本案例分析,相关分析指标主要包括:

1、人员结构(学历,年龄,职级,资质)指标,主要反映人员的素质,年龄,管理、技术、职能人员配置,专业资质能力。

2、人工成本指标(人均的工资),评价公司的总体工资、福利成本以及分配情况。

3、入离职数据指标,评价人员的流动性,招聘的到位情况。

4、人员考核成绩指标,反映公司人员的绩效水平。 结合员工信息表,通过对核心指标数据的统计,分析,对人力资源的现状做出分析,可以对人力资源现状定量分析,并针对性的对人力资源工作做出完善和提高。

资源确定性论文 篇6

【本刊讯】根据国务院印发的《“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的总体部署, 为提升我国资源循环利用领域的技术装备水平, 壮大资源循环利用产业, 促进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环境保护部、商务部于近日联合制定了《重要资源循环利用工程 (技术推广及装备产业化) 实施方案》 (以下简称《方案》) 。

《方案》总体目标为, 到2017年, 基本形成适应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的技术研发、推广和装备产业化能力, 攻克一批技术障碍, 技术储备能力显著增强, 企业重大科技成果集成、转化能力大幅提高, 掌握一批具有主导地位的关键核心技术, 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初步形成主要资源循环利用装备的成套化生产能力。

资源确定性论文 篇7

一、资源配置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分析

资源配置的目的是通过调整经济结构, 优化资源使用效率。自亚当·斯密创立现代经济学以来, 对资源配置的研究, 经济学家们一般均着眼于“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一个问题”, 指的是市场与政府的关系, 即市场与政府在配置资源中的作用和地位。“两个方面”, 指的是市场经济应达到什么程度、政府应该在经济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市场和政府关系的核心就是在资源配置中, 是市场起决定性作用, 还是政府起决定性作用。

市场具有自我矫正功能, 作用于供求机制、竞争机制、利益机制和价格机制。而经济学在其发展过程中, 对政府宏观调控的研究和建议一直是经济学的重要内容。从早期的重农学派、重商主义到后来的新古典学派, 它们都基于当时期生产力条件及经济学理论水平, 深入思考着国家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这些探索推动了国家和社会的进步。资本主义社会在20世纪曾两次陷入困境, 30年代的大萧条和70年代的滞胀问题分别在凯恩斯主义和新自由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得到了缓解, 促成了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说明政府的宏观调控对经济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宏观调控应立足于各国国情, 以市场为主, 通过调控克服市场失灵, 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促进经济发展。

从经济学角度看, 资源配置中, 市场是最有效率的方式, 政府应以“守夜人”的身份进行宏观调控。但我国的经济发展历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现实性。

二、我国资源配置中市场与政府间存在的问题

目前, 如何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和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方面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 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未完全发挥

目前,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发挥存在一定的障碍。如:从资金资源看, 我国长期实行低利率政策, 加之间接融资占主导地位, 造成利率和贷款的投向不能正确反映资金的市场供求, 资金的市场配置常常被扭曲。从土地资源看, 国家规定工业用地必须实行招标、拍卖、挂牌的市场方式出让, 但一些地方为吸引投资仍然采用协议方式或“零地价”出让, 土地资源被大量浪费。从矿产资源看, 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煤炭、金属等矿产, 国家要求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但一些地方任意采用变通的办法, 无偿行政审批或低价承包, 没有形成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 导致一些不可再生资源私采滥挖, 挖煤开矿成了一个暴利行业。

2. 政府对资源配置的干预过多

我国资源配置中, 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过多, 不合理的干预太多, 在市场之上还要有政府这个强势的力量来配置资源。这种中国特色的宏观调控就是政府直接配置资源。其结果造成产能过剩屡禁不止;在城镇化建设中, 有的地方赶农民上楼、耕地占用过多、房地产过热、地方债风险、生态环境破坏等情况不断发生。这在很大程度上都与地方政府为了自身利益, 干预过多有关。比如产能过剩,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政府干预, 是地方政府推动下的盲目投资。

3. 市场失效

市场失效是指市场失去调节功能, 不能有效平衡供给与需求, 仅依靠市场自身已无法进行调节。在利益驱使下, 资源和资金会大量投向回报较高的行业和产业, 后期会导致产品滞销、产业和产能过剩, 企业出现亏损, 资源被大量浪费, 市场自身已无法平衡和调节。政府如何通过政策制订和实施保证市场有序和平衡的发展是一个问题, 只有预见了可能出现的市场问题并对其进行控制, 才可能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后果。市场问题出现后, 政府是否能及时发现和控制问题蔓延, 合理配置资源, 引导市场运营方向, 也是政府应该考虑的问题。

三、如何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我国在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资源配置中市场的地位由基础性上升到决定性作用。一方面提高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自主权, 另一方面并没有否认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调控作用。众所周知, 市场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滞后性等市场失灵现象的存在, 政府一定程度上的宏观调控必不可少。

1. 健全现代市场体系, 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

(1) 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改革开放在我国已经走过36年的历程,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商品市场、要素市场都得到快速的发展, 市场机制在许多领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我国市场取向的改革仍需深入推进, 市场体系仍需完善, 市场秩序有待规范, 特别是生产要素市场发展滞后, 市场规则不统一。要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 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必经之路。

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必须打破市场分割、市场封闭、市场垄断、市场混乱, 建立一个规范的市场体系。如加速形成具有消费自由、经营自主和公平等要素的市场环境, 增强配置资源的公平性和效率。

(2) 完善生产要素价格形成机制

目前, 我国生产要素市场还不完善, 部分要素价格未反应其市场供求关系, 政府直接配置或者过分干预的过多。建立生产要素价格形成机制, 通过价格反映其市场供求关系。如:推行汽油、天然气、电信、自然水、电、公共交通等行业价格调整, 通过市场竞争来调节价格, 发挥市场天然的价格调节杠杆作用。

(3) 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我国自1987年进行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后, 国有土地使用权逐步进入市场进行流转, 城市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已经建立。相较于国有建设用地, 农村土地使用权受到了诸多的限制。城乡建设用地市场不统一, 特别是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被排斥在土地市场之外, 国有和集体土地同地不同权, 导致土地价格扭曲和配置低效, 并引发大量社会矛盾, 也是造成城市建设和工业用地紧张的因素之一。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通过市场反映土地价值。如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健全土地税法体系;统一城乡利用规划和地价体系。建立健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节约集约标准体系, 鼓励将闲置、废弃的宅基地等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复垦为耕地, 形成的增减挂钩指标可进入市 (州) 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公开交易。

(4) 完善金融市场体系, 鼓励金融创新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金融业的大力配合。虽然我国金融业发展迅速, 但是当前金融体制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完善、不平衡的状况, 比如金融资金在各经济部门之间配置不平衡, 部分民间资金无法与实体经济对接, 地方投融资体制不健全带来潜在的系统性风险等, 而且随着改革的推进以及制度红利的释放, 新的经济主体和新型生产组织形式不断产生, 现有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还无法与之相适应, 迫切需要推进金融创新, 创造出更加丰富的金融市场层次和产品。如支持民间资本积极探索设立民营银行、金融租赁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推进第三方支付的快速发展;大力发展各类股权、债权融资;发展普惠金融。

(5) 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于应对新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 迅速提升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建立技术创新推动市场发展的模式, 形成不同类别和层次的技术创新体系。如产学研模式, 高新技术区模式等。设立技术创新激励办法, 如鼓励归国人员创业和鼓励大学生毕业后创业, 鼓励设立科技类企业并给予扶持等。形成由市场主导和技术创新带动的产业发展的格局。

2. 健全调控体系, 实施政府行政职能

(1) 健全宏观调控体系

宏观调控作用是协调各生产力要素, 优化产业布局, 平衡各类经济体总量, 减小经济运行的风险, 促进经济健康发展。根据经济总量平衡等总任务, 完善政府目标调控体系, 形成一个目标体系, 自上而下, 利用目标进行层层管理。通过各种调控手段间接对经济进行管理, 避免直接干预。

(2) 调控手段以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为主, 实现间接调控

政府宏观调控手段一般包括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指政府在自觉依据价格围绕价值波动规律基础上, 使用经济杠杆对经济实施调控。经济杠杆形式包括税收、工资、价格和信贷等方法。法律方手段指通过立法, 规范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 平衡各类经济主体利益这种方式。其目的是保护个人和公司合法财产, 维护经济秩序, 保障各类群体的权益, 保证有效的经济秩序。行政手段指通过政府行为, 来强制经济活动按一定的秩序和规律进行, 达到宏观经济平衡。行政手段通常带有强制性、权威性和高效性等优势。行政手段见效快、收获直接, 但对经济的干预直接, 不符合市场规律。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对经济的干预更多地符合市场准则。

四、结束语

本文通过分析资源配置中市场与政府的关系, 基于我国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 给予相应的对策建议:建立完善市场体系, 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健全政府调控体系, 正确履行政府职能。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顾海兵.当前市场机制认识上的几大误区[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3 (2) .

[3]周国富.市场机制、政府干预和地区差距走势[J].经济问题探索, 2005 (2) .

[4]王广谦.金融改革:建立规范化的市场运作机制和有效的调控机制[J].改革, 1993

资源确定性论文 篇8

一、激发不同所有制经济活力为重点 以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企业是市场配置资源的微观基础, 企业的活力直接决定和影响着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高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总是以不同所有制性质和形式呈现。因此, 激发不同所有制经济活力是资源配置中市场决定性作用充分发挥的基本前提。

(一) 完善产权保护制度

财产权是民事主体进入市场的基础, 只有对各类财产权予以切实、平等的保护, 才能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财产秩序和交易秩序, 也才能谈得上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因此, 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是激发不同所有制经济活力的前提和基础。为此, 国家要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的产权和合法利益, 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

(二) 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混合所有制是与社会化大生产、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一种财产主体多元化、运行社会化的财产制度。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有利于国有资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竞争力, 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是激发不同所有制经济活力的重要形式与手段。为此, 要允许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混合, 允许更多国有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国有资本投资项目允许非国有资本参股。允许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企业员工持股, 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

(三) 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激发公有制经济活力, 重点是进一步激发国有企业活力。为此, 要以规范经营决策、资产保值增值、公平参与竞争、提高企业效率、增强企业活力、承担社会责任为重点, 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要健全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 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深化企业内部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制度改革。建立长效激励约束机制, 强化国有企业经营投资责任追究。为了确保自然垄断行业内国有企业活力, 要实行以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特许经营、政府监管为主要内容的改革, 根据不同行业特点实行网运分开、放开竞争性业务, 推进公共资源配置市场化。

(四) 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与公有制经济相比, 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生活中长期处于弱势地位。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 要有针对性地把激发非公有制经济的活力作为重点突出出来。为此, 要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 废除对非公有制经济各种形式的不合理规定, 消除各种隐性壁垒, 制定非公有制企业进入特许经营领域具体办法。要进一步破除各种形式的行政垄断, 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 鼓励发展非公有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 鼓励有条件的私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二、完善竞争和价格机制为重点以进 一步理顺市场机制

市场机制是供求、价格和竞争等市场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自行协调和自发运行的有机系统。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 市场对资源的高效配置, 正是通过供求、价格、竞争、利益等机制来实现的。从这个角度讲, 没有顺畅的市场机制, 就没有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的发挥。当前, 在供求、价格、竞争和利益等四种市场机制中, 应该有针对性地突出竞争和价格机制的完善。

(一) 就竞争机制而言, 重点是建立公平 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 清除市场壁垒

要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 在制定负面清单基础上, 允许各类市场主体依法平等进入清单之外领域。要推进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 削减资质认定项目, 由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 把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逐步改为认缴登记制。同时, 要改革市场监管体系, 实行统一的市场监管, 清理和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 严禁和惩处各类违法实行优惠政策行为, 反对地方保护, 反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 褒扬诚信, 惩戒失信。健全优胜劣汰市场化退出机制, 完善企业破产制度。

(二) 就价格机制而言, 重点是理顺生产 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

基本思路是凡是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 政府不进行不当干预。推进水、石油、天然气、电力、交通、电信等领域的价格改革, 放开竞争性环节价格。政府定价的范围主要限定在重要公共事业、公益性服务、网络型自然垄断环节, 提高透明度, 接受社会监督。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 注重发挥市场形成价格的作用。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 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 健全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国债收益率曲线。

三、完善生产要素市场为重点以健全 现代市场体系

市场体系是相互联系的各类市场的有机统一体。从投入产出的角度来考察, 市场体系既包括产出方面的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等商品市场和服务市场, 又包括投入方面的金融市场、动力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等生产要素市场。相对于商品和服务市场, 当前我国生产要素市场发展滞后, 市场体系不健全, 在很大程度上是针对要素市场的不完善而言。为此, 必须以完善生产要素市场为重点健全现代市场体系, 这是确保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重要基础。

(一) 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为重 点以加快完善房地产市场

房地产市场是房产和地产交易活动的场所和领域, 又称不动产市场。针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现状, 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要求, 当前重点是加强用地市场的规范和完善, 建立城乡统一的用地市场。就是要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 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 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要缩小征地范围, 规范征地程序, 完善对被征地农民合理、规范、多元保障机制。要不断扩大国有土地有偿使用范围, 减少非公益性用地划拨。要建立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 合理提高个人收益。同时, 要不断完善土地租赁、转让、抵押等二级市场。

(二) 促进开放和加强监管为重点以加快 完善金融市场体系

就促进开放而言, 重点是要在加强监管前提下, 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要推动资本市场双向开放, 有序提高跨境资本和金融交易可兑换程度, 建立健全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下的外债和资本流动管理体系, 加快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 ;就加强监管而言, 重点是要落实金融监管改革措施和稳健标准, 完善监管协调机制, 界定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职责和风险处置责任。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完善金融机构市场化退出机制。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保障金融市场安全高效运行和整体稳定。除促进开放和加强监管两项重点外, 加快完善金融市场体系, 还要不断推进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完善保险经济补偿机制, 建立巨灾保险制度。发展普惠金融。鼓励金融创新, 丰富金融市场层次和产品。

(三) 鼓励和推动创新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加快技术市场完善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动力, 是技术市场交易对象产生的源泉。体制机制的不合理是当前制约和影响我国科技创新的最主要因素。为此, 要建立健全鼓励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体制机制, 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 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要素价格、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 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 推进应用型技术研发机构市场化、企业化改革。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 健全技术创新激励机制。打破行政主导和部门分割, 建立主要由市场决定技术创新项目和经费分配、评价成果的机制。在此基础之上, 要不断发展技术市场, 健全技术转移机制, 改善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条件, 完善风险投资机制, 创新商业模式, 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针对当前我国科技创新资源分散现状, 要注重整合科技规划和资源, 完善政府对基础性、战略性、前沿性科学研究和共性技术研究的支持机制。建立创新调查制度和创新报告制度, 构建公开透明的国家科研资源管理和项目评价机制。

四、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为突破 口以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市场和政府关系的核心就是在资源配置中, 是市场起决定性作用, 还是政府起决定性作用。对此, 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了“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决定, 并就如何处理好两者关系给出具体思路。当前关键工作就是要以正确处理市场与政府关系为突破口, 加快实现政府以下职能转变, 从而为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发挥提供必要保障。

(一) 着眼弥补市场失灵健全宏观调控体系

健全宏观调控体系的目的并不是要限制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的发挥, 相反是为了市场这种作用的更好发挥。总的思路是健全以国家发展战略和规划为导向、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主要手段的宏观调控体系, 推进宏观调控目标制定和政策手段运用机制化, 加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产业、价格等政策手段协调配合, 提高相机抉择水平, 增强宏观调控前瞻性、针对性、协同性。同时, 要深化投资体制改革, 一方面是要确立企业投资主体地位, 另一方面是要建立健全防范和化解产能过剩长效机制, 避免恶性竞争。

(二) 本着有“减”有“加”全面正确履 行政府职能

就“减”而言, 就是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最大限度减少中央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 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 一律取消审批, 对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要规范管理、提高效率 ;就“加”而言, 就是政府要加强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等制定和实施, 加强市场活动监管, 加强各类公共服务提供。

(三) 立足提高效率优化政府组织结构

为了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必须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基本思路是优化政府机构设置、职能配置、工作流程, 完善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行政运行机制。与此同时要严格绩效管理, 突出责任落实, 确保权责一致。

参考文献

[1]曹立.混合所有制研究[D].北京:中央党校, 2002.

[2]韩贵琪, 李金才, 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 2001:37.

[3]宋方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 1999:61.

资源确定性论文 篇9

(一) 资源及其特征

1.什么是资源。资源是指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在某一特定时期所拥有的全部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要素的总和。资源可以分为两大类, 即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自然资源包括森林、草地、阳光、空气、矿产、土地等自然存在的各种要素;社会资源包括人力资源、信息资源以及经过人类劳动加工创造出的新财富。

2.资源的特征。不同的资源有不同的特点, 但作为资源又有着共同的特征。

分布上的不均衡性。每种资源在时空分布上都存在着不均衡的特点, 也就是说同一种资源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域在量上存在差别。例如我国的水资源, 总体呈现南方多北方少、夏季多冬季少的特点;人力资源上存在发达地区多落后地区少等特点。

不同资源间的联系性。每种资源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都与其周围的其他资源和自然、社会环境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例如耕地资源的大量开拓, 导致了水资源的大量流失、土壤的沙化、环境的恶化;动物资源的无限制增加, 导致草地遭到严重破坏, 反过来对动物资源的长远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并且对环境产生影响;矿产资源的大量开发利用, 导致大气污染, 地表沉陷等。

资源的多用性。任何一种资源的用途都不是唯一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手段的进步, 同一资源的不同用途还会越来越多。例如, 水作为一种资源可以用于饮用, 可用于工业生产, 可用于农业灌溉, 还可用于发电和运输等。

数量上的有限性, 也叫资源的稀缺性。无论哪种资源, 不管是自然资源还是社会资源, 不管是非可再生资源还是可再生资源, 在一定的国家和地区, 在一定的时期和一定的技术条件下, 其可供利用的数量总是有限的。例如石油天然气作为当前主要使用的自然资源, 预计其可供开采的时间仅剩40~60年;水是地球上储量最大的自然资源, 但是水在全球的分布很不均匀, 且时间分布也不均匀, 这就导致在某一特定的地区某一特定的时期, 水资源出现了短缺;即便是空气这种普遍认为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 在某些特定时期也会出现短缺的现象, 比如近两年北方地区由于空气的严重污染, 新鲜空气已经变成了一种稀缺资源。

(二) 资源的配置

由于资源具有多用性和稀缺性的特点, 在一定的时期, 可供利用的资源量总是有限的, 那么如何使这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而合理的利用便成为了人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使有限的资源在社会各生产部门间进行分配便是我们所说的资源配置。

资源到底应如何进行配置呢?显然, 同一种资源用于这一行业多了, 用于其他行业的便会减少。例如, 特定时期的水资源总是有限的, 将这些水资源是用于生产还是生活?是用于工业生产还是农业灌溉?分配的比例如何确定?这时人们便需要做出选择, 而在选择的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的便是机会成本。也就是将某一资源用于某一行业后, 其他需要该种资源的行业可能由此产生的损失。

将有限的资源合理的分配于各个需要的领域, 使其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带来最多的利益, 将机会成本降至最低点, 就是人们长期以来所追求的资源的优化配置。

资源配置的方式概括起来包括两种, 即市场和计划。在资本主义国家, 长期以来实行的是政府不加干预的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 这种配置方式有利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但是仅仅靠市场调节资源配置容易导致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引起的生产相对过剩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症结。在一些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 例如以前的我国和现在的朝鲜, 在资源配置上几乎完全靠政府的计划。这种“有计划地生产”可以避免单纯的市场调节所带来的资源上的浪费, 但同时由于统得过死, 主观性较强, 使资源流动缺少活力, 也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由此看来, 要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必须将计划和市场有机结合。

二、市场和市场经济

(一) 市场概述

市场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市场指的是商品交换的场所, 例如集贸市场、超级市场等。广义的市场指的是一切交易活动的总称。可见广义的市场不仅包括狭义的市场, 而且包括交易的行为, 不仅包括狭义的商品交易, 而且包括各种交易的场所和行为, 例如劳务交易, 电子商务等。

(二) 市场经济概述

1.市场经济概念。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和便是商品经济, 当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出现了市场经济。那么什么是市场经济呢?市场经济是指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商品经济。可见市场经济本身就是商品经济, 只是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

2.市场配置资源手段。市场配置资源其实就是价值规律在配置资源。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其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可以概括为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见图1) 。

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市场经济条件下, 各市场主体以追求效益最大化为目的。当某种商品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时, 商品价格上升, 生产者获利增加, 这时便会有大量的生产者转向这一行业的生产, 大量的资源流入, 使商品供应量增加;当商品供应量由不足变为饱再到过剩时, 市场上出现了这种商品由供不应求到供需平衡再到供过于求, 价格也随之下降;价格的下降导致生产者获利的减少, 当获得的利润低至一些生产者的可接受范围时, 这部分生产者会缩小生产规模或者转而从事其他商品的生产, 从而使市场上的该种商品的供求关系由供过于求逐渐变为供需平衡再到供不应求。就这样, 供求关系保持了一个动态平衡, 而社会上的资源就在这样的一个动态平衡中不断得到重新分配。具体说来, 市场在调节资源配置中是通过一系列的市场机制进行的。市场机制主要包括供求机制、价格机制、竞争机制和风险机制等。

供求机制, 是指通过市场调节供给与需求间的矛盾, 使之达到平衡的一种市场机制;价格机制, 是指在市场运行过程中通过市场主体间的充分竞争从而改变供求关系, 最终形成价格的一种市场机制, 价格机制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机制。

供求机制和价格机制并不是单独使用或单独发生作用。供求关系的变化会直接导致商品价格的变化, 而价格的变化直接影响到了生产者的收益。生产者为使效益实现最大化, 可能采取两种措施:一种是扩大或者缩小生产规模, 另一种是设法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无论生产者采取哪种方法来应对供求机制和价格机制, 其结果都是使资源得到了更加合理的配置。当生产者调整生产规模时, 最直接的结果就是使生产资料在行业间进行流动, 即实现资源的重新配置;当生产者提高劳动生产率以获得更多利润时, 有限的资源便得到了更加充分的利用, 促进了资源的优化配置。

风险机制, 是指在市场竞争中经营者都可能会面临或盈利或亏损甚至于破产倒闭的风险。风险机制受价格机制的影响较大, 当价格带来的诱惑足够高时, 人们对于风险的可接受范围也会变得足够大。因而, 当价格高出价值时, 生产者的获利会增加, 此时利益的驱使会使生产者对于风险的顾虑减少, 为了追求更多的利润, 生产者会铤而走险, 从事这一新的行业。

竞争机制, 是优胜劣汰在市场经济中的具体运用。竞争机制反映竞争与供求、价格等之间的关系, 往往竞争机制与价格机制、供求机制联合使用, 共同发挥作用。竞争机制是市场经济中的最重要的机制, 竞争包括生产者与生产者之间的竞争、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竞争及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竞争。竞争的手段中最主要的是价格的竞争, 而价格的竞争其背后隐藏的是对于市场信息把握程度的竞争和技术的竞争。为了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获胜, 经营者必须首先掌握足够的市场信息, 从而及时调整生产规模, 并且积极提高劳动生产率, 从而促进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在各部门间的合理流动, 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推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3.市场失灵与克服。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作用需要具备相关的条件, 当这些条件具备时, 市场作为一只“无形的手”在资源配置中便能够及时的发挥积极作用;相反当这些条件由于各种原因而不存在时, 市场的调节作用便会失灵。

市场配置资源的必要条件包括:经营者必须是独立的个体;作为竞争主体的利益得到承认和保护;竞争的环境较适合, 也就是说市场充分发挥作用必须是在相关的市场体系已经建立的情况下。只有在这些条件具备的情况下, 各市场主体间才能够展开充分的竞争从而保持价格变化的灵敏性, 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这些条件均是必要条件, 也就是说这些条件是市场发挥作用的基本条件, 只有这些条件具备时市场在调节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才能够充分发挥。但是, 即便这些条件都具备了, 仅靠市场进行调节还是会出现一系列的弊端, 那就是可能会导致生产的无政府状态, 导致恶性竞争, 造成资源的浪费。

在有些领域市场调节是起不了作用的, 我们可以将其称为“调不动”的情况。比如在涉及到一些公共事业的方面, 靠价值规律进行调节就无法起到作用, 例如国防、消防、治安等;还有一些领域, 价值规律能够起到作用, 但是我们却不能使它发生作用, 我们将这个称之为“不能调”的情况。例如淫秽出版物、毒品、枪支弹药等方面, 这些东西的生产将为生产者带来非常可观的利益, 如果仅靠市场调节, 势必会使大量的生产者从事这些行业的生产, 这必然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社会风气, 因此在这些领域便不能让价值规律发生作用。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 除了使用价值规律这只“无形的手”之外, 还应当把宏观调控这只“有形的手”充分利用。

宏观调控是指政府为了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综合利用一系列的措施手段从宏观上对经济进行的调整。宏观调控的手段主要包括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三种。

经济手段, 是指国家在遵循价值规律的基础上, 利用经济杠杆, 通过调整各市场主体间的经济利益关系来进行宏观调控的手段, 这是一种柔性的手段, 是对价值规律的一个运用。例如, 在当前我国北方水资源短缺的情况下, 国家通过阶梯水价政策可以对水资源的使用起到调节的作用, 从而起到节约水资源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的作用。

法律手段, 是指国家利用法律的强制力来规范经济运行的一种宏观调控手段, 主要是通过立法和司法来调节经济活动。例如, 为了促进经济的平稳运行、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 国家颁布了《矿产资源法》《水污染防治法》《森林法》等;为了规范市场运行、维护市场主体的合法利益颁布了《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国家在制定和执行相关经济法律的时候, 一定要依据市场运行的客观规律进行。

行政手段, 是指国家通过行政部门, 利用行政的强制力, 采取带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措施来调节、规范经济活动进行资源配置的一种宏观调控手段。行政手段具有及时迅速的点, 在经济运行的特殊时期, 采取行政手段往往能起到力挽狂澜的作用, 例如在人为因素导致商品价格严重偏离其价值量的时候, 比如在非典时期, 有些商家为了牟取暴利, 对防治非典的必须药品如板蓝根等进行了数倍的加价, 扰乱了市场秩序。这时采用行政手段就会起到及时迅速调节经济的作用。但是行政手段也有很多缺点, 例如主观性强, 对经济造成的波动大等等, 在使用行政手段时一定要慎之又慎。

可见, 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必须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 同时还要结合国家的宏观调控;而国家宏观调控的三个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必须综合运用, 其中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应当较多使用, 而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

三、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源配置

(一) 人力资源及其特征

人力资源 (简称HR, 即Human Resources) , 是指某一国家或地区, 在特定的时期其总人口减去已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口, 简言之就是某国在具体时期内有劳动能力的人口。衡量人力资源的贡献率主要参考受教育程度、劳动经验、体力、技能等因素。人力资源作为资源的一种, 首先具有资源的一般特征, 如多用性、稀缺性等, 同时又具有自身的一些特征, 如社会性、能动性、再生性、连续性等。

(二) 我国人力资源的现状

我国当前的人力资源存在这样一些问题, 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劳动力素质在迅速提高, 但总体仍相对较低;由于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 劳动力总量虽然充足但是后续劳动力保有量不足;人力资源分布不均衡, 这个不均衡不仅体现在时空上, 也体现在不同行业间的差异。这些现状要求我们必须认真合理的配置人力资源, 既要着力解决劳动力素质不高的问题, 又要重视解决劳动力相对过剩与绝对不足之间矛盾和短期过剩与长远不足的矛盾。

(三) 发挥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

经过数年的发展,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应当起决定作用 (党的十八大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 修改为“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 。实践证明, 市场机制运用的好, 则资源配置趋向合理, 经济社会就会快速健康发展;反之, 则会导致经济社会发展严重受阻。

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已经了解, 人力资源作为资源的一种, 也应当使其效益实现最大化。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 是以实现效益最大化为生产动机的经济。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有利于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 充分利用现有的有限的人力资源, 促进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推动国民经济的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但是在发挥市场调节的决定性作用的同时, 国家的宏观调控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进行宏观调控时必须要改变宏观调控的方式方法, 转变政府职能, 使政府在经济运行中起到服务和监管的作用。

四、结语

人力资源是社会再生产活动中最活跃最基本的要素, 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在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中, 必须发挥市场调节的决定性作用, 同时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 把“无形的手”与“有形的手”有机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陈嘉茹, 雷越, 陈建荣.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2013年中国油气政策综述[J].2014 (1) :74-72.

资源确定性论文 篇10

一、关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作用的不同认识

亚当·斯密在1776年的《国富论》中论述了市场的起源:根本上起源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直接起源于社会分工的出现。市场自从出现之后就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手段被应用于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然而, 对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作用的性质与程度, 学术界仍存在较大的分歧与争论。

19世纪70年代以来, 西方市场理论相继出现了自由主义理论、国家干预理论、新自由主义理论和市场失灵理论。这四种理论反映了西方经济学界对市场在资源配置中作用的不同认识。

自由主义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和马歇尔, 主张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着完全主导作用。亚当·斯密把市场比作“看不见的手”, 强调自由竞争, 主张自由放任, 反对国家干预, 认为市场调节可以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 可以解决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中的一切矛盾和问题。马歇尔以亚当·斯密的自由市场经济理论为基础, 把边际效用理论、边际生产费用理论和供求理论融合在一起, 从局部均衡的角度论证了自由市场价格的形成, 提出均衡价格理论。

国家干预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凯恩斯, 他主张市场自发调节并不能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国家干预才是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凯恩斯从有效需求不足的理论出发, 否定了供给自动创造需求、市场调节自动实现经济均衡等传统经济学的理论依据和基本命题, 从而打破了传统经济学鼓吹的市场调节无所不能的神话。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和灵活偏好的存在, 会导致有效需求不足。国家应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实施新的收入分配制度, 提升整个社会的消费倾向。

新自由主义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哈耶克和弗里德曼, 主张市场能够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但承认现实中存在着市场无法解决的问题。换言之,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主导作用, 国家只要进行必要的适当的干预。哈耶克反对计划经济, 推崇市场的自发调节。他既不支持货币政策, 也不支持财政政策, 他认为市场能够有效配置资源。弗里德曼的经济政策的基调是:自由放任, 辅之以国家干预。国家需要采取的唯一措施是控制货币供应量, 其余的全部交给市场。这既能降低通货膨胀, 降低失业率, 也能实现资源最优配置。

市场失灵论学者认为完全竞争的市场是资源配置的最佳方式, 但完全竞争市场只是一种理论假设, 在现实中并不存在。单纯依靠市场不但无法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 而且会造成一系列的社会经济问题。

相对于西方而言, 我国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与西方存在差异, 但基本上遵循了西方主流学派的观点, 是西方经济理论与我国国情相结合的新的市场经济理论成果。

二、市场经济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1、市场经济在我国的发源 (1956—1978年)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进行探索时, 我国就已经出现了市场经济的萌芽。

1956年底, 毛泽东同工商界人士谈话时提出, “因为社会有需要就发展起来……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 又搞资本主义。”他同时强调:“商品生产, 要看它同什么经济制度相联系, 同资本主义制度相联系就是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 同社会主义相联系就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商品生产。”不久, 他又强调重视价值规律是客观存在的经济法则。1962年, 陈云在中共八大提出的“三个主体, 三个补充”的设想, 实质上是“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思想。

1966年到1976年, 文化大革命期间, 关于市场经济的探索未能继续深入发展, 与市场经济相关的措施也未能真正实施。但这些探索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促进了市场经济在我国的发源。

2、市场经济在我国的初步建立 (1978—1992年)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 正式引入市场经济, 开始实施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这一转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的过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明确指出:“必须在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 同时发挥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 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这一思想是在计划经济框架下, 市场调节起“辅助性”作用, 计划与市场开始相互包容, 市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参与社会资源配置。

1987年召开的中共十三大会议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 要运用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两种手段, 逐步建立“国家调节市场, 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市场在资源配中的作用已经由原来的“辅助性”转变为“引导性”, 通过市场引导企业改革。

1992年初, 邓小平南巡时更加明确地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对社会主义能不能实行市场经济这个争论不休、妨碍经济体制改革顺利进行的问题, 作出了一个精辟、透彻的总回答, 标志着我国市场经济理论的初步形成和市场经济的初步建立。

3、市场经济在我国的发展 (1992年及以后)

1992年, 中共十四大界定了市场经济的内涵:“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要求, 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由“引导性”转变为“基础性”, 即市场是初级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资源配置手段。

2000年召开的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宣布:“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 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日益明显地发挥基础性作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由“国家宏观调控下”转变为“日益明显地”, 让市场进一步发挥资源配置作用。

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由“日益明显地”转变为“在更大程度上”, 这与我国刚加入世贸组织有关。当时我国必须根据世界经济科技发展新趋势和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进一步提升, 形成更加开放有效的市场经济体系。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 从制度上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由“在更大程度上发挥”转变为“从制度上更好地发挥”, 标志着市场配置资源已进入制度化的新阶段, 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越来越规范。

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明确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 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由“基础性”转变为“决定性”, 这一变化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必须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即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本质要求, 是在经济活动中必须遵循和贯彻的价值规律。

三、我国对市场经济认识的逻辑递进

在市场经济的发展历程中, 中共对市场经济的认识经历了由片面到整体、由表象到实质的过程, 体现了中共对市场经济认识的逻辑递进。中共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和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第一, 解放思想。中共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 打破了“把计划经济视为社会主义基本特征、把市场经济视为资本主义基本特征”的传统观念, 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勇于解放思想的品质。解放思想包含了创新性思维方式和开放性思维方式。创新性思维方式是指在借鉴西方市场经济一般规律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把市场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手段, 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放性思维方式是指中国共产党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兼收并蓄, 引入市场经济, 以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第二, 实事求是。我国在引入市场经济时, 将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与我国国情相结合, 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的思想品质, 包括求是性思维方式和过程性思维方式, 求是性思维方式是指从我国出现市场经济思想萌芽到市场经济的初步建立和发展, 这期间制定的发展市场经济的措施都是以当时我国国情和世界经济发展状况为基础的。过程性思维方式是指市场经济在我国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环环相扣的、系统性的过程, 而不是零散的、支离破碎的过程。

第三, 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西方学术界对市场在资源配置中作用的认识是不同的, 中共并非直接套用某一理论, 而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共对市场经济规律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作用的认识, 一直在“真理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真理”的循环中不断深化, 不断发展。一方面, 中共将西方市场经济理论与我国实际相结合, 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另一方面,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过程中, 中共始终通过实践结果来检验理论是否正确。

市场经济在我国的发展历程贯穿了两条主线, 一条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作用的变化:1956年出现市场思想萌芽→1978年引入市场→1981年“辅助性”作用→1987年“引导性”作用→1992年“基础性”作用→2013年“决定性”作用。另一条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发展和完善:1956年发展商品经济→1978年实施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方针→1987年建立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经济体制→1992年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13年全面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这两条线相辅相成, 相互促进, 体现了中共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和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的思想路线,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市场经济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对市场经济认识的历史变化过程, 而且是市场经济自身与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共对市场经济认识的发展历程与中共的逻辑递进相一致, 这体现了中共坚持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 具体表现为中共“实事求是”的逻辑思维方式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作用的发展历程相统一。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将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优势相结合的重大发展, 是我国遵循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坚持实事求是优良作风下的市场经济理论的最新成果。

摘要:市场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手段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对市场在资源配置中作用的性质与程度, 学术界在认识上并未形成统一。本文从理论与现实两个维度, 对市场在我国资源配置中作用的变化作了双重考察, 认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我国遵循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坚持实事求是优良作风下的市场理论的最新成果。

关键词:市场,资源配置,决定性作用,逻辑递进

参考文献

[1]亚当·斯密:国富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13.

[2]宋冬林:西方市场经济理论的演化及启示[J].经济纵横, 1993 (4) .

上一篇:电教媒体教学下一篇:公路路面养护工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