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规范治疗

2024-10-24

早期规范治疗(共12篇)

早期规范治疗 篇1

胃癌 (GC) 是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 其发生率和死亡率均较高, 多数患者出现症状来诊时已进入到中晚期, 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临床对该类病症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尤为重视, 这也成为决定患者生命安全、改善预后的关键。近年来, 随着内镜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 内镜手术现已成为早期GC诊治的重要手段, 合理选择手术方式, 规范化治疗, 意义重大[1]。该研究整群收集该院2014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66例早期G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旨在探讨内镜诊断及相关术式应用的临床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整群选取该院2014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早期GC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 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均经病理检查证实, 对于存在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凝血功能障碍以及合并其他恶性肿瘤患者予以排除, 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根据选用术式不同, 将上述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共35例, 男性21例, 女性15例, 年龄范围为32~81岁, 平均年龄为 (54.2±4.5) 岁;病变部位:胃窦部26例, 胃体部8例, 胃底部2例, 平均肿瘤直径为 (2.4±0.5) cm;病理分型:Ⅰ型7例, Ⅱ型21例, Ⅲ型8例。对照组共30例, 男性18例, 女性12例, 年龄范围为32~80岁, 平均年龄为 (54.1±4.4) 岁;病变部位:胃窦部23例, 胃体部6例, 胃底部1例, 平均肿瘤直径为 (2.4±0.6) cm;病理分型:Ⅰ型5例, Ⅱ型19例, Ⅲ型6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变部位、肿瘤直径和病理分型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观察组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术前行超声内镜检查, 所用仪器为GF-UM2000型超声内镜 (由日本Olympus公司生产) , 探头频率为10~15 MHz, 取左侧卧位, 手术在全麻下进行, 先将胃腔内空气抽尽, 注水, 再插入探头, 于并在3 cm左右位置行超声扫描, 观察病灶部位直径、回声、边界等情况;在病灶外缘0.5 cm通过APC标记, 利用电刀切口外缘黏膜, 边注水、边分离, 采用电凝止血, 病灶组织及时送检, 术后给予抗感染等支持治疗。对照组行常规开腹手术, 气管插管全麻, 腹直肌旁入路, 切口长度为15~22 cm, 术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切除胃大部组织, 病灶组织及时送检, 术后留置引流管, 给予抗感染等支持治疗。记录两组内镜检查结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5软件包对收录数据进行整理, 两组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分别采用标准差 (±s) 和率 (%) 描述, 前者行t检验, 后者行χ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计量分析

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计数分析

超声内镜检查结果显示, 黏膜癌7例, 黏膜下癌29例, 与病理检查结果对照, 符合者33例, 准确率为91.7%。观察组术后共有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 均为黏膜切除部位出血, 并发症发生率为5.6%;对照组术后共有5例患者出现并发症, 其中切口部位出血3例, 腹部轻度疼痛2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16.7%,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 GC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其中早期GC患者经综合治疗后, 5年生存率在90%以上, 进展期GC患者经综合治疗后, 5年生存率不到30%, 从中能够得出, 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GC, 有助于降低患者病死率[2]。从早期GC诊断情况来看, 目前公认的最有效的方法是胃镜检查, 其中有染色内镜、放大内镜、共聚焦内镜等多种技术可供选择, 这些内镜检查技术各具优缺点, 规范化内镜诊断尤为必要, 超声内镜不仅可以通过内镜直接观察豁膜表面的病变情况, 还能够进行超声扫描, 在微创手术中的定位和定性价值较高, 可指导手术操作;从早期GC治疗情况来看, 目前常用术式有开腹根治性切除术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后者可在内镜直视下完成消化道局部黏膜完整且连续的切除, 可同时对病变进行诊断和治疗, 且具有微创优势, 该来术式的适应证正在逐渐放宽, 规范手术操作过程, 可进一步降低手术治疗风险[3,4]。

有关内镜诊疗临床应用的研究报道较多, 贾红军等[5]对65例早期胃癌患者进行分组研究, 并进行为期3年的随访, 其中行超声内镜检查及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的患者, 诊断正确率为91.4%, 与行常规手术治疗患者的并发症、复发及存活情况进行对照, 结果分别为:5.7%vs10.0、2.9%vs20.0%、100.0%vs86.7%, 内镜诊疗的效果得到充分证实。该组研究中, 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的观察组36例患者,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6%;行常规开腹手术治疗的对照组30例患者,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6.7%, 且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 提示内镜黏膜下剥离术能够提高临床疗效, 改善患者预后;观察组患者术前行超声内镜检查, 与病理检查结果对照, 诊断准确率为91.7%, 其在手术治疗中应用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6,7]。

综上所述, 内镜技术目前在临床上已经在临床上得以推广, 相关术式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在满足内镜黏膜下剥离术适应证基础上用于治疗早期GC, 可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更好地改善患者预后, 规范化内镜诊疗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肯定[8]。

摘要:目的探究早期胃癌的规范化内镜诊断及相关术式治疗效果。方法 根据选用术式不同将整群该院2014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66例早期GC患者分为观察组 (36例) 和对照组 (30例) , 前者行超声内镜检查及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 后者行常规开腹手术治疗, 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5.6%) 低于对照组 (16.7%) ,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业意义 (P<0.05) ;与病理检查结果对照, 超声内镜检查准确率为91.7% (33/36) 。结论 超声内镜检查可提高早期GC诊断正确率, 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效果明确, 推荐临床应用。

关键词:早期胃癌,超声内镜,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参考文献

[1]刘芳, 郑勇, 黎永军, 等.26例早期胃癌的内镜下诊断及治疗分析[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13, 15 (7) :653-656.

[2]郑洪伟, 薛会光, 杨爱华, 等.窄带成像技术联合放大内镜与胃镜活检诊断早期胃癌的价值比较[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5, 24 (8) :3919-3922.

[3]郭霄梅, 杨希泉, 王红娟, 等.基于色素内镜诊断和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6, 9 (4) :122-123.

[4]冯莉, 吴云林.基层医院提高早期胃癌诊断水平的途径和方法[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2, 10 (1) :31-34.

[5]贾红军, 张丽娜, 梁浩.早期胃癌的超声内镜诊断及内镜下治疗效果分析[J].西南国防医药, 2015, 11 (3) :1189-1192.

[6]马升高, 吴建胜, 杨晓平, 等.早期胃癌的内镜表现特点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 2014, 13 (35) , 4121-4124.

[7]陈孝, 张子其, 王志强, 等.老年早期胃癌内镜综合治疗的效果及长期随访[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3, 22 (29) , 2818-2820.

[8]张黎明, 刘华, 刘莉莉, 等.胃黏膜不典型增生患者的内镜随访和治疗价值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 2013, 16 (32) , 7211-7213.

早期规范治疗 篇2

第二,还有一种治疗近视的方法就是进行推拿,这也是通过在眼睛周围学位进行推拿,这样能够促进患者眼睛周围的血液循环,并且达到治疗近视的目的。

第三,还有一种治疗近视的方法,那就是配眼镜。这种方法也是现在大部分人们会选择的治疗方法,配眼镜是根据患者眼睛近视程度进行一个验光之后,再配眼镜。最终达到矫正人们近视的情况。不过如果经常戴眼镜的话,可能对换着的眼球造成变形的情况。

弱视,早期治疗终身受益 篇3

我们知道,视力是出生之后才渐渐发育的,新生儿眼睛似乎构造完好,但大脑的视觉区还不成熟,这时大脑只能分辨O.1以下的视力。婴幼儿的眼球在发育过程中,如果眼底视网膜的神经细胞得不到足够的聚集清晰图像的刺激,就会影响发育,而失去了对精细空间分辨的能力,使视力不能达到该年龄孩子的平均水平,从而形成弱视。

弱视的孩子一般无特殊症状。父母如果发现孩子看东西时总是眯眼、皱眉、靠前看,就必须马上带孩子到眼科散瞳检查确诊。一般3岁至6岁是治疗弱视的最好时期,确诊后经过专门治疗,可以达到满意的效果。如果超过6岁才开始治疗,则疗效就差,甚至不能矫正。所以,早期发现和诊断很重要。在孩子3~4岁时,家长应带其到医院常规检查视力,之后每半年复查一次,以便尽早发现。及时治疗。

下面介绍几种简便易行的方法:

一,遮盖疗法;遮盖疗法是古老而有效的弱视治疗方法,它是治疗儿童弱视的简单而经济的有效方法。

1.单眼严格遮盖法:适用于屈光参差性弱视和斜视性弱视患儿。这类患儿往往一眼视力较好,而另一眼因抑制较深,视力较差。

方法为:用黑布眼罩严密遮盖视力比较好的眼,强迫弱视眼看东西,使其受到刺激锻炼,逐渐消除抑制。使视力提高,对于3岁以内的弱视息儿,可连续遮盖3天后放开1天。3岁以上患儿可连续遮盖3-5天放开1天。在治疗过程中,应当检查弱视眼视力变化情况,每半月复查一次,同时要注意健眼视力,防止发生因遮盖而引起的视力减退。

2.双眼交替遮盖法:适用于屈光不正性弱视和单眼斜视性弱视。如果弱视双眼视力相等,可采用双眼等量交替遮盖,左右眼分别遮盖3天。如果双眼视力有差异,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4:1的方法,即遮盖视力较好的眼4天,然后改遮盖视力较差的眼1天,使视力差的眼更多地看东西得以锻炼,促使视力提高快些,以求达到双眼视力平衡提高的目的。

3.半遮盖法:适用于弱视眼视力上升到O.6以上的患儿。使用半透明的塑料薄膜遮盖健眼,人为地造成健眼视力低于弱视眼,使弱视眼有更多的机会看东西,有利于双眼视功能的建立与完善。

4.短小遮盖法:适用于弱视眼视力已恢复正常但仍低于健眼者,为巩固疗效,可在做作业或看书时遮盖健眼,平时不遮盖。

二,精细目力训练:是对于弱视眼的一种特别应用锻炼,有利于视觉发育和提高视力。精细目力训练方法很多,应根据弱视患儿的年龄、智力和视力等情况选用。例如:用红丝线穿缝针,缝针大小可根据视力情况决定。也可练习刺绣、描图、绘画、书法等。精细目力训练必须使用弱视眼,每天1次,每次10-15分钟,精细目力训练是儿童弱视治疗成功的重要环节,家长要重视这种简便易行的训练,常抓不懈。

三、耳穴治疗:结合中医经络学说,采用中药王不留行子、白芥子或急性子贴在耳内相关的穴位,使穴位能长时间得到良性刺激。常用的耳穴有目1.目2.眼,肝、肾等。每日2-3次按压耳部穴位,每次10-20分钟。

四、饮食治疗:劝导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要挑食。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适当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限制过多糖类的摄入,以促进视网膜和视神经的发育。多吃含维生素A、维生素B、锌、钙的食物,如蛋类、鱼类、奶类、胡萝卜,菠菜、黄豆、海带,紫菜、猪骨、牛骨、动物肝脏,甲壳类,根茎类等。

食疗方5则

1.花生鸡蛋汤

原料:熟花生仁粉2汤匙,鸡蛋1个,牛奶1杯,蜂蜜2汤匙。

制作:将鸡蛋搅碎,冲入煮沸的牛奶中,加入花生仁粉,待温后加蜂蜜食用。

用法:每日早餐服用。

2.党参猪肝汤

原料:党参9克,陈皮6克,猪肝30克。

制作:将猪肝切成片,再和党参、陈皮一起放入锅内,加入适量的水,煎煮30分钟,吃猪肝,喝汤。

用法:每日分两次吃完.

3.绿豆小米粥

原料:绿豆30克,小米60克。

制作:慢火煮粥。

用法:当早餐吃,吃时加蜂蜜2汤匙。

4.枸杞红枣鸡蛋汤

原料:枸杞1 5克,红枣20克,鸡蛋2枚。

制作:加水煮熟。

用法:吃蛋喝汤,每天1次。

5.桑葚山药汤

原料:枸杞10克,桑葚10克,山药20克,红枣10个。

制作:将上述4种材料水煎。

早期规范治疗 篇4

对象与分析

1 研究对象

我院1997年1月至2005年12月, 住院分娩产妇中患有妊高征的346例, 其中170例 (A组) 严格遵守医嘱, 定期体检, 早期规范治疗;176例 (B组) 由于各种原因体检不规律, 治疗不规范或无产前检查及治疗。

2 早期规范治疗

早期是指尽早做产前检查, 一经确诊就开始治疗干预。规范治疗包括规范体检、规范作息、饮食、卧位、规范用药。

3 对比分析

对A、B两组病人妊高征程度、并发症、分娩方式、围产儿死亡等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4 统计学处理

各组数据比较一律采用t检验。

结果

1 两组妊高征程度比较

两组比较, 中度妊高征无明显差异 (P>0.05) , 但轻度妊高征、先兆子痫、子痫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P<0.05, P<0.01=。结果见表1。

2 两组分娩方式比较

两组患者产钳分娩无显著差异 (P>0.05) , 但自然分娩、剖宫产分娩组间比较差异显著 (P<0.05=。结果见表2。

3 两组妊高征并发症比较

两组患者发生早产、胎盘早剥、心衰、产后出血、肾功能损害等并发症组间比较差异显著 (P<0.05=。结果见表3。

4 两组围产儿结局比较

两组早产儿、新生儿重度窒息、围产儿死亡相比较有显著差异 (P﹤0.05) 。新生儿轻度窒息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P>0.05) 。结果见表4

讨论

早期规范治疗可明显改善妊高征母婴的预后。妊高征的病因学说有子宫—胎盘缺血学说、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学说、免疫学说、遗传学说、肾素—胰岛素学说[1]、心理社会应激学说[2]等。妊高征病因复杂多样, 目前还无法预防其发病, 但是尽早发现, 早期开始采用规范的干预治疗, 会明显改善妊高征母婴的预后。本回顾性研究显示, 在发生重度妊高征、剖宫产、严重并发症、围产儿死亡等方面, 早期规范治疗组明显优于非早期规范治疗组, 在有效保障妊高征母婴安全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怎样才能做到早期规范治疗呢?笔者认为要做到“三早”, 及早认知、早检查、早诊断。早认知可以早到婚前教育, 重点是婚后孕期保健知识, 包括妊高征的相关知识教育。早检查是从知道妊娠就开始定期体检。早诊断是医务人员认真规范的为孕妇体检, 对妊高征早发现、早诊断。规范治疗包括心理治疗、饮食、卧位治疗、药物治疗等综合手段。特别强调的是一定要争取妊高征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务必把医嘱落到实处。否则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要让医务人员和患者都知道尽管妊高征很难预防, 但控制病情、防止恶化是完全能够做到的, 最有效的方法就早期规范治疗。它既可以减少妊高征严重并发症, 降低剖宫产率和围产儿死亡率, 又可以避免患者因此产生的心理损害和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李书勤, 汪秀娟, 张轶清等.瘦素、胰岛素、C肽与妊娠高血压发病的关系.中华妇产科杂志, 2003, 38 (1) :33-34.

白癜风早期怎么治疗 篇5

二、 及时就医。当发现自己真的是白癜风,就应该及时的到医院治疗。治疗白癜风应该本着早发现、早治疗的原则。白癜风大多数具有一定的扩散性,所以当发现患了白癜风之后,应及时就医治疗,以防白癜风的扩散。

三、 选择正规医院。对于治疗就得选择正规的皮肤医院,对医院选择的不慎,致使白癜风没有得到及时控制,从而扩散,使得病性加重。我院提醒广大白癜风初期患者,白癜风是一种顽固性皮肤病,不是所有的医院都能治愈的。在进行治疗的时候,一定选择正规的白癜风医院,以确保能得到最佳的治疗。

早期胃癌的诊断与治疗 篇6

【关键词】早期胃癌;黏膜;黏膜下层

【中图分类号】R735.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1)05-01

05-02铁岭市银州区医院自2001年7月至2009年12月共收治经手术确诊的胃癌405例,其中早期胃癌30例,占7.41%。现就早期胃癌诊断、治疗及病理特点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

本组30例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男女之比为1.5:1。年龄22—70岁,平均年龄49.5岁,其中50~60岁14例,占40%,为高发年龄组。

1.1临床表现:18例有慢性胃病史(占60%),27例表现为上腹隐痛,不适等。2例以呕血或黑便为首发症状。少数患者伴有不同程度食欲减退,上腹闷胀感。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偶有上腹部轻微压痛。

1.2诊断:本组资料术前均经胃镜及病理组织证实为胃癌

1.3手术发现:①病变部位:按L、M、U分区法,30例中L区18例,M区6例Lm区3例,U区3例。②病灶大小:直径≥3cm者5例I直径<3em者25例,占80*/0,其中小胃癌2例(直径o.6em)

1.4手术情况:

本组30例早期胃癌均行根治性切除术。其中胃癌D:根治术(即清扫至第2站胃周淋巴结)21例,D.根治术(清扫第1站胃周淋巴结)9例。远端胃次全切除术21例(毕I式13例,毕Ⅱ式8例),近端胃切除7例,全胃切除术2例。

1.5手术切除标本病理诊断: ①病灶类型:本组I型4例,Ⅱa型3例,Ⅱb型3例,Ⅱc型10例,Ⅱ型+Ⅲ型2例,Ⅲ型8例。以17c型最多见(40%),Ⅲ型次之。②病变深浸润至黏膜层16例,浸润至黏膜下层14例。③组织类型:乳头状腺癌1例,低分化腺癌2例,未分化腺癌18例,高分化腺癌5例,中分化腺癌1 例,印戒细胞2例,黏液腺癌l例。④胃周淋巴结转移隋况:黏膜内癌16例,l例见淋巴结转移;黏膜下癌13例,胃左动脉旁淋巴结受累。

1.6近期结果:30例均无并发症痊愈出院

1.7随访:30例中28例获随访,随访率93%,随访时间5—10年。l,3,5年 生存率分别为100%,95%和87.5%。本组早期胃癌术后复发率为1.45%(1/30),癌复发2例中,病理类型为黏液腺癌l例,印戒细胞癌l例。30例中生存5年以上的26例,5年生存率87.5%。肿瘤浸润至黏膜层及黏膜下层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95%和90%。D.和D2术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和92%。本组4例术后行化疗(FUDR+MMC)l~3个疗程,目前均健在,随访时未发现复发,获得5年以上生存时间。

2讨论

胃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占恶性肿瘤发病的首位。由于胃癌缺乏特异性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普查的依从性差及费用高昂,早期胃癌(early gastriccarcinoma,EGC)除日本及韩国外,其他国家较少诊断和报道,绝大多数患者首次诊断时已是中晚期,其中约50%的患者难以行根治性切除。

胃癌的高危因素包括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吸烟、高盐饮食等,少数胃癌(1%一3%)与遗传因索有关。

2.1早期胃癌的定义探讨:以前认为,病变位于黏膜层和黏膜下层称为早期胃癌。文献报道淋巴结转移为12.6%23.8%。因此,这实际上已不是早期胃癌了。本人赞同Iune等”(1)提出的“病变位于m或sm,同时没有周围淋巴结转移者,才能称为早期胃癌”的见解。也有人提出早期胃癌是病变位于黏膜和黏膜下层,无论是否有淋巴结转移之胃癌,其5年生存率达95%~97%,预后明显好于进展期癌。早期胃癌的诊治与预后相关,这也是影响我国胃癌诊治水平提高的一个方面。胃癌的诊断标准,日本与西方某些国家显然是不同的。根据日本胃癌学会标准,日本Nakamural998年报道1120例胃癌中,612例(54.6%)为早期胃癌,这足已说明日本胃癌诊断的宽松性[2]。

2.2提高早期胃癌诊断: 临床确实有部分慢性胃炎病例经多年随访后发生胃癌,提高早期癌的诊断率可能是我国消化内、外科医师及病理学家应重视的问题。诊断标准不统一是我国早期胃癌少的原因。本组早期癌占我院同期胃癌手术治疗的7.41%,因此提高早期胃癌的检出率十分重要。

早期胃癌好发年龄组为50~60岁,临床表现主要是慢性胃病史,突然症状加重,其次是呕血或黑便。因此对上述高危人群应定期随访定期检查。纤维胃镜,x线钡餐及病理组织活检是诊断早期胃癌的重要手段。

用CEA和CAl9—9联合检测对早期胃癌的检出率大大提高。有条件者可加查CA72-4.则检出率和准确率更高。[3]

2.3早期胃癌的病理特征: 凹陷型早期胃癌是占比例最多的类型”[4]。本组凹陷型(ⅡC和Ⅲ) 占73.3%(22/30),其中ⅡC占33.3%为代表类型。胃癌的组织学类型反映不同的生物学特性,且影响患者预后。本组分化腺癌仍占首位,占87.5%,而未分化腺癌、印戒细胞占12.5%。胃周淋巴结转移与癌浸润深度有关,一般认为,黏膜内癌癌、黏液腺癌仅淋巴结转移率为2%,—5%,而黏膜下层癌为10%"-20%。本组l例黏膜内癌见淋巴结转移,4例淋巴结转移发生在黏膜下癌,其病理类型为黏液腺癌、未分化腺癌、印戒细胞癌。

2.4早期胃癌的外科治疗:

胃癌手术治疗的关键是彻底切除病灶及有可能转率较低。本组16例m癌,淋巴结转移仅l例-sm癌淋巴结转移率移的淋巴结。文献中大量早期胃癌行根治术的经验表明,病变位于黏膜层的淋巴转移为22.2%。分析认为:随肿瘤增大,浸润深度增加,淋巴结转移率也没有周围淋巴结增加,即淋巴结转移率与病程早晚呈正比。目前早期胃癌的缩小手术(包括内镜手术),尽管对术后残胃的排空功能及胆囊收缩功能等影响较小,但决不能为此失去根治性原则,在治疗方法的选择上应极其慎重。[5]

决定早期胃癌预后的主要因素是浸润深度和淋巴转移情况。本组m癌5年生存率为100%o,sm癌为64%,伴有淋巴结转移者,术前明确诊断是决定治疗方案和改善预后的重要条件。早期胃癌通过外科治疗是可以根治的。

目前早期胃癌主要的手术方式应采取胃癌D:切除术,仅术式是不够的。因为术者在术中很难准确辨别浸润深度和有无淋巴结转移,我们主张行D:切除术。近年来,日本外科界对早期胃癌,尤其是黏膜内癌普遍采用缩小手术,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但其尚面临着如何判定癌浸润深度,癌境界.有无淋巴结转移等问题,在临床应用中受到一定限制。有淋巴结转移5年生存率较低,与文献相符”,说明有淋巴结转移的预后极差。

早期胃癌术后一般不需化疗,但对浅表广泛型,癌浸及黏膜下层,有淋巴结转移者,术后联合化疗对预防复发有一定好处。本组术后化疗4例均获得5年以上生存时间,目前未发现复发征象。

2.5早期胃癌临床对策:

重视对胃癌的普查及胃镜的应用,特别是无痛胃镜检查,使得患者的依从性大大提高,这有助于胃癌的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由于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率为10%~20%,我们认为淋巴结转移与否与术后复发密切相关。手术中如何确定侵犯黏膜下层,以及如何选取摘取淋巴结均属临床难题(6)所以我们认为D:术式目前仍是适用于多数早期胃癌的标准术式。

参考文献

[1]林超鸿,高仁中,邹扬.胃癌的淋巴结转移[J]肿瘤,1990,10(5):234.

[2]IuneK,TobeTHanM,etJofearlygastriccancer[J].Br Smg,1991,78(7):818-821

[3]放射免疫学杂志,2008,21(4):380—382.

[4]黄宝俊,鲁狮,徐莹莹,等.292例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规律的研究【J】.中华外科杂志,2007,45(3):192—195.

[5]候培锋,张祥福,郑知文.早期胃癌临床病理特点与外科治疗的远期疗效【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7,lO(1):53-56.

早期规范治疗 篇7

针对上述疑惑,近日,本刊记者面对面采访了解放军总医院普通外科田文教授,请他对甲状腺癌认知、诊断和治疗上的误区进行了“正解”。

甲状腺癌发病“井喷”真相

田文教授首先介绍道,甲状腺癌是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其病理学类型包括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腺滤泡状癌、未分化型甲状腺癌和甲状腺髓样癌。其中,甲状腺乳头状癌和甲状腺滤泡状癌因癌细胞分化较好而被称为分化型甲状腺癌,其在甲状腺癌中的占比超过90%。据相关文献报道,在全球范围内,甲状腺癌的发病率以每年4%的速率逐年上升,成为全身增长最快的一种癌症。2014年WHO公布的全球癌症报告显示,甲状腺癌已是女性第8位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男性中排第18位;其中,韩国女性人群甲状腺癌发病率居全球之首,高达89/10万,是该国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我国多个肿瘤监测点数据显示,甲状腺癌发病率近年也有所增加。我国国家癌症中心于今年在CA CANCER J CLIN杂志发布的中国2015年癌症统计数据显示:年新发甲状腺癌90000人,其中男性22000人,女性67900人。年甲状腺癌病死6800人,男性2500人,女性4300人。在30岁以下的年轻女性中,甲状腺癌的发病率位居恶性肿瘤第一位。

然而,发病率的上升是否真的说明甲状腺癌发病人数在呈“井喷”式增多?对此,田文教授认为,甲状腺癌的确在增加,不过以往临床中,要么是患者出现了明显的甲状腺肿块,要么靠医生的触诊来发现甲状腺结节。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定期查体越来越被重视。从门诊就诊患者情况来看,绝大多数甲状腺疾病是通过查体发现的;尤其是超声的灵敏度增加,使得甲状腺结节在很小的情况下就能被发现。目前甲状腺疾病发病率越来越高的状况,部分原因是以前很多患病的人没被检查出来。

关于甲状腺癌“过度诊断、过度治疗”的误读

据记者了解,B超是目前检查甲状腺结节的首选手段。根据甲状腺结节的影像学特点可以初步判断其性质,良性结节一般边界清晰,形态规整,无明显异常血流,无钙化。对于难以判断良恶性的结节需要进一步行CT、MRI、细胞穿刺等检查来确定。据田文教授介绍,甲状腺结节中85%以上为良性,一般不需要处理,但如果结节太大压迫器官,或者影响外观,或者长得位置偏下,比如胸骨后面,容易压迫气管,就需要进行手术切除,而且目前尚没有更好的办法取代手术治疗。

田文教授接着介绍道,良性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癌的临床处理及预后差异很大,如不能及时准确地鉴别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对甲状腺癌病人则意味着延迟诊断或误诊,从而耽误了治疗。目前在大众中争议较多的是关于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治疗。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是指肿瘤最大直径不超过10 mm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是甲状腺癌各分型中最轻的一种。随着近年来超声及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技术的发展,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发病率增长显著,多数甲状腺微小癌患者进展缓慢且预后较好。据记者了解,有文章称,虽然甲状腺微小癌的发病率显著上升,但死亡率增加并不明显,故而认为甲状腺微小癌不治疗并不会增加死亡率,并认为其存在过度诊断和过度治疗。谈及此,田文教授明确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他说,对于任何恶性疾病,早期诊断和治疗都至关重要,不仅能够节约整个社会的医疗资源,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长期存活率,最终使患者获益。国外有对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的回顾性研究显示,约11.0%的甲状腺微小癌有甲状腺外扩散,28.0%存在淋巴结转移。诸多研究表明,甲状腺外扩散和淋巴结转移明显增加了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死亡风险。可见,甲状腺微小癌的早期诊断与干预十分必要。至于甲状腺癌手术并发症则与术者经验显著相关,熟练掌握技术者可使甲状腺手术并发症发生率降低约50%。一项对768例甲状腺癌患者资料的回顾性分析显示,经体检发现甲状腺癌的患者住院时间和费用显著低于非体检发现者。这也表明,甲状腺癌的早期诊断不但对其治疗具有积极意义,而且可减轻患者医疗负担。

追溯如上原因,田文教授分析认为,此观点主要来自于某文献报道———近10年来,韩国甲状腺癌患病年增长率约为25.0%,2009年甲状腺微小癌占该国所有甲状腺癌病例的43.1%;随着国家癌症筛查项目的实施和超声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甲状腺微小癌的检出率增高,导致甲状腺癌发病率随之升高,而90%被诊断为甲状腺癌的患者均接受了手术治疗。因此,文章建议停止甲状腺癌超声筛查,从而避免因诊治甲状腺癌导致的经济压力和公众恐慌。对此田文教授指出,这种不支持早期甲状腺癌筛查的观点,其原因是来源于社会压力与经济压力,并非疾病本身因素。当前应更关注如何提高甲状腺癌的诊治水平,而不是担忧甲状腺癌病例的检出。

甲状腺癌的规范化诊治需加强

据记者了解,2012年之前,我国由于缺乏甲状腺癌的诊疗规范,国内各级医院和地区的甲状腺癌诊疗方式差别较大,仅甲状腺切除术就有十几种,如甲状腺癌根治术、甲状腺肿块切除术、单侧甲状腺切除术、部分腺叶切除术、腺叶次全切除术、腺叶+峡部+对侧腺叶全切除术、双侧腺叶近全切除术、双侧腺叶全切除术等;而甲状腺癌的淋巴结清扫范围则更为混乱。术后131I治疗接受程度低,治疗流程欠规范,对促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概念的理解存在误区,比如,将其等同于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对促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的获益认识不足,治疗目标不明确等。

田文教授曾对国内外以甲状腺癌患者存活率为研究终点的相关文献进行过系统分析,他发现,我国部分三甲医院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10年存活率与国外研究数据相当,说明这些三甲医院的甲状腺癌诊疗水平已与国际接轨;但从我国官方发布的数据来看,我国与国外的甲状腺癌患者存活率差异仍较大。田文教授分析认为,这种差异可能来源于基层医院和二级医院的诊治水平参差不齐。据文献报道,20世纪40年代,美国甲状腺癌患者的5年存活率仅为64.0%。然而,经过推广规范化治疗后,2013年甲状腺癌患者5年相对存活率提高到了98.2%。由此可见,规范化的诊治将有助于提升我国整体甲状腺癌治疗水平。

另据田文教授介绍,2012年我国发布了首个甲状腺癌相关的指南《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对甲状腺癌的诊断、治疗和随访均有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明确推荐。诊断方面明确了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是评估要点;治疗方面强调手术治疗、术后131I治疗和促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是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同时,规范了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术式,即全或近全甲状腺切除术、甲状腺腺叶+峡部切除术。根据治疗目的,将术后131I治疗分为清甲治疗和清灶治疗两种,并规范了治疗前评估、治疗剂量和治疗后疗效评估等流程。此外,还明确了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促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概念以及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风险分层,根据其复发风险分层和促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副反应风险分层共同确定促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目标。田文教授建议,临床上必须严格遵照指南进行规范化诊疗,以提高我国甲状腺癌患者的存活率。

呼吁重视术中功能保护的理念

甲状腺位于颈部气管前方。甲状腺手术是一项精细的操作,手术难点在于,彻底切除病灶的同时,如何保护好甲状腺周围的喉上神经、喉返神经及甲状旁腺。术中如果伤及喉返神经,术后会发生声音嘶哑的并发症;如果损伤了喉上神经,术后则会发生喝水呛咳现象。声音嘶哑和喝水呛咳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甲状旁腺负责人体的钙代谢、骨磷代谢,如果功能低下就会表现为缺钙,出现抽筋等症状;如果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会出现骨质疏松等问题。如果术中甲状旁腺损伤,患者术后将会出现低钙、手足抽搐、口周麻木,严重者甚至会出现呼吸困难,严重影响甲状腺癌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及预后。

为了减少甲状腺手术中的神经损伤和功能损伤,近年,田文教授与国内一批优秀专家共同引进了国际最新的技术和理念。例如,神经监测技术可以在术中监测神经的走向,手术时首先把神经找出来、保护好,然后就可以放心大胆地把其他部位切掉。纳米碳可以保护甲状旁腺,纳米碳打入甲状腺之后甲状旁腺不显影,淋巴和转移的淋巴结显影,这样把显影带颜色的东西去掉,不显影的东西留下来,就可以提高甲状旁腺功能保护。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甲状腺手术的安全性。作为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分会甲状腺委员会主任委员,田文教授牵头制订并分别于2013年和2015年发布了《甲状腺及甲状旁腺手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临床指南》和《甲状腺手术中甲状旁腺保护专家共识》。为了更好地推广神经监测技术和重视甲状旁腺的作用与保护技巧,今年,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甲状腺疾病专业委员会还专门成立了神经监测学组和甲状旁腺保护学组。田文教授表示,希望在上述指南的指导下,规范化地开展术中对喉返神经、甲状旁腺的寻找和保护,进一步降低喉返神经损伤和甲状旁腺损伤的发生率,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让更多外科医生获得规范化的指导、培训和提高。

采访到最后,田文教授呼吁,临床工作的当务之急,是要摒弃甲状腺癌固有的治疗观念,走出误区,坚决反对非规范化治疗。除提高甲状腺癌的早期筛查率外,还要重视临床诊疗指南的贯彻实施,推行个体化、规范化的综合治疗策略,以规范化外科手术治疗为主,并积极进行药物治疗和放射治疗等辅助治疗;改进甲状腺专业科室建设及长期管理模式,尽快普及和加强全国各级医院甲状腺癌诊治规范的理论和实践培训,不断提高我国甲状腺癌的总体诊疗水平,改善患者预后。

据记者了解,刚刚参加完“第六届湖北省乳腺甲状腺高峰论坛”的田文教授,很快又将启程奔赴杭州参加“‘成甲立业’2016甲状腺癌规范化诊治学术研讨会”,届时田文教授将在会上就中国甲状腺癌诊治现状与同行进行交流。6月底,田文教授还将参加“2016广州甲状腺癌临床诊治论坛”,向参会医师介绍甲状腺癌的外科治疗进展。9月初,作为大会主席,田文教授将在广州出席第五届中国医师协会甲状腺外科高峰论坛。作为我国甲状腺外科领域的学术带头人,田文教授带领团队积极为我国甲状腺疾病的临床和科研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将自己所学传递给更多的同行,为我国甲状腺外科人才的培养不辞辛劳。

专家简介

田文,主任医师、教授、研究生导师。全国甲状腺外科、疝和腹壁外科专业学术带头人,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甲状腺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分会甲状腺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疝与腹壁外科专业学组副组长,全军外科学疝与腹壁外科专业学组副组长,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外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近年来成功开展了甲状腺术中神经监测技术、甲状旁腺保护技术及甲状旁腺移植技术,避免了疑难甲状腺术中神经损伤及甲状旁腺功能损伤,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开展了甲状腺微创手术,切口隐蔽,美容效果好。

科普链接

甲状腺癌术后注意事项

甲状腺癌患者术后进行定期复查随访至关重要,包括甲状腺功能的监测和调节、肿瘤复发转移的及时发现和处理、手术后并发症的处理。

第一,甲状腺功能检查,监测甲状腺激素水平。手术切除一侧或全甲状腺后,应常规补充甲状腺素,使甲状腺功能尽量维持正常。对分化型甲状腺癌,长期补充甲状腺素是临床上最常用的甲状腺癌患者辅助治疗手段之一。其治疗目的是:(1)替代:在甲状腺切除术后补充甲状腺素,防止出现术后甲状腺功能低下;(2)通过反馈抑制和降低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建立不利于残留甲状腺癌细胞复发或转移的环境,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因此,随诊过程中应密切注意TSH的水平,最好维持在正常值之下,而其他指标在正常范围内。

第二,肿瘤复发转移的及时发现和处理。首选经济有效的超声检查,可对甲状腺和颈部淋巴结进行超声检查,判断原来的手术部位是否复发,颈部淋巴结有无转移。必要时再做相应的其他检查,如CT甚至PET-CT。行胸片检查,可判断有无肺转移。一些血清学检查有时也有帮助,如对分化型甲状腺癌行全甲状腺切除者,甲状腺球蛋白(TG)明显升高提示肿瘤复发可能;对髓样癌患者,血清降钙素水平如大幅度升高,也提示肿瘤复发或转移。

第三,术后并发症的处理。甲状腺切除及颈淋巴结清扫后,一些患者可能会出现手术相关的并发症,如喉返神经损伤造成声音嘶哑、饮水呛咳,甲状旁腺损伤造成低钙血症,四肢面部麻木甚至抽搐,颈部神经损伤造成的相应功能障碍等。患者出院时并不能全部恢复正常,需要在随诊中加以观察、指导,辅助功能的恢复;尤其对于甲状旁腺受到损伤的患者,出现低钙血症应及时补充钙剂,可通过口服或静脉输注钙剂,以尽量达到或接近正常血钙水平。出院后仍应定期复查血钙及甲状旁腺素水平。对喉返神经及颈部其他神经损伤者,应指导患者进行功能训练,以尽快恢复或代偿受损的神经功能。

总体说来,分化型甲状腺癌预后较好,术后除了定期复查随诊外,生活中还应尽量保持精神愉快,避免接触放射线照射。低碘饮食,过多的碘摄入可能是某些类型甲状腺癌的诱发因素。避免应用雌激素,其对甲状腺癌的发生可能有促进作用。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自身免疫力,定期体检以期获得最佳预后。

早期规范治疗 篇8

进入21世纪, 伴随家庭结构和婴幼儿保教模式的不断变化, 早期教育服务在我国逐渐兴起并迅速发展壮大, 业已成为教育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有活力的领域之一, 在全社会范围内受到了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

在快速发展的同时, 我国的早期教育服务亦暴露出多方面问题, 包括服务行为不够规范、服务人员专业技能与知识欠缺、服务场所安全性与适用性差、服务质量良莠不齐等, 侵犯消费者权益事件层出不穷、顾客满意度普遍不高, 导致了早期教育服务市场秩序混乱、规范化科学化程度较低、整体发展水平不高的局面。

造成以上现象的核心原因之一, 是国家标准的长期缺失, 科学监管和行业自律因此缺少依据、难以开展。实践证明, 作为提升服务质量和管理效能的重要技术手段, 标准化能够有效提升教育服务的整体水平。《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亦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学前教育”、“重视0至3岁婴幼儿教育”、“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 建立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在此背景下, 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 全国教育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及时启动了《早期教育服务规范》国家标准的研制工作, 从国家高度对早期教育服务提出规范性要求, 将为规范早期教育服务行为、提升早期教育服务质量提供有力抓手, 为早期教育服务市场监管提供科学依据, 为建立高质量早期教育服务模式、促进早期教育服务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亦为贯彻落实国家宏观战略部署建立实现路径。

2“早期教育服务”概念与范围界析

“早期教育服务”一词在我国出现较晚, 目前仍无统一认可的定义。本文从服务对象、服务提供者和服务内容3个维度出发, 对“早期教育服务”概念与范围进行分析界定, 从而明确《早期教育服务规范》国家标准的对象。

2.1“早期教育服务”对象

经过广泛调研, 笔者发现, 就整体而言, 目前我国早期教育服务的对象基本是0至6岁的学龄前儿童, 包括婴儿、学步儿、幼儿等发展阶段, 并有极少数早期教育服务亦辐射至9岁以内的低龄学龄儿童。这符合学前教育的科学原理, 与发达国家对于早期教育服务对象年龄层次的认定 (例如:美国0~8岁 (NAEYC) 、英国0~5岁 (EYFS) ) 较为一致, 亦符合我国现状与实际需求。

同时, 学前教育众多经典理论均极为强调家庭教育对于婴幼儿发展的重要性, 明确指出“家庭是儿童成长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儿童的首任教师”、“家庭教育对儿童发展的影响极为重大, 不可替代”。因而, 本文认为, 早期教育服务的对象还应包括父母、祖父母和外祖父母等婴幼儿的养育、保育、教育者 (以下简称“家长”) , 通过对家长等提供教育服务, 传递科学的早期教育知识和理念, 指导其科学开展学前教育, 共同促进婴幼儿的协调发展。

基于以上分析, 本文将早期教育服务的对象确定为0至6岁的婴幼儿与其家长。

2.2“早期教育服务”提供者

在我国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内, 针对婴幼儿实施教育服务的服务提供者主要包括两类, 分别是托儿所、幼儿园 (包括公立、私立两种) , 以及托儿所、幼儿园之外的社会化教育服务机构。

关于托儿所、幼儿园实施婴幼儿教育的要求, 国家已出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 (暂行) 》、《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标准 (试行)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 (试行) 》、《幼儿园玩教具配备目录》、《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范》、JGJ 39《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 标准化框架较为完善。

与此相较, 面向婴幼儿提供教育服务的社会化教育服务机构, 标准化程度很低、行业监管缺失、规范化需求迫切, 针对其开展标准化工作正是《早期教育服务规范》立项研制的目的。因此, 基于以上论述, 本文将早期教育服务的提供者确定为除托儿所、幼儿园之外的面向婴幼儿提供教育服务的社会化教育服务机构。

2.3“早期教育服务”内容

经过广泛调查研究, 目前针对婴幼儿开展的教育服务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采用多种形式促进婴幼儿认知、体力、情感、审美、社会性等方面协调发展的综合性教育服务, 启蒙性和游戏性是这类教育服务的主要特征, 不强调知识和技能的灌输和掌握;另一类是针对婴幼儿开展的外语、音乐、美术、体育等专项知识与技能培训服务, 知识传授和技能培训是这类教育服务的主要内容。

从教育服务标准化的工作规律出发, 后一类教育服务的本质是技能培训服务, 虽然面向婴幼儿的技能培训服务与面向其他年龄阶段的受众有所区别, 但具有众多相通之处, 全国教育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已组织相关国家标准的研究工作, 因此本文将早期教育服务的内容确定为前一种教育服务。

2.4 小结

综上所述, 本文将“早期教育服务”定义为“在托儿所、幼儿园保育教育活动之外, 面向0岁至6岁婴幼儿和家长等相关人员, 以发展婴幼儿认知、体力、情感、审美、社会性等为目标, 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机构, 在相对固定的场所, 有计划地组织实施的以游戏为主要形式的一系列教育活动与过程”。托儿所、幼儿园婴幼儿保育教育活动, 游乐场等婴幼儿服务, 针对婴幼儿开展的音乐、美术、体育等专项培训服务等不属于本文界定的“早期教育服务”。

3 标准研制原则

3.1 落实法律政策相关要求

为推动婴幼儿保育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在《未成年人保护法》、《教育法》等法律框架内, 有关部门陆续发布了《三岁前小儿教养大纲 (草案) 》、《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重要文件, 出台了婴幼儿保育教育工作的政策措施。

作为法律法规、政策文件的技术支撑和落实手段, 一方面, 国家标准中的要求不能与法律法规、政策文件相冲突;另一方面, 国家标准应细化、量化、具体化法律法规、政策文件中的相关要求, 为落实法律法规、政策文件要求提供抓手。

因此, 在起草《早期教育服务规范》标准时, 标准起草工作组对相关法律法规和重要文件进行了深入学习, 在此基础上对早期教育服务的管理与实施提出具体要求, 确保标准与政策文件的连贯性和一致性, 真正发挥标准的技术支撑作用, 为落实法律法规、政策文件的相关要求建立了可实施路径。

3.2 遵循服务标准制定原理

当前, 教育活动的服务属性已被国内外广泛认可, 实践亦证明, 运用服务标准化方法原理, 针对教育活动开展的标准化工作效果良好, 在提升教育服务质量水平、优化其管理效能等方面具有显著作用。

基于以上情况, 标准起草组以国内外教育服务标准化先进实践为借鉴, 根据GB/T 24620—2009《服务标准制定导则》、GB/T 20002.1-2008《标准中特定内容的起草第1部分:儿童安全》等国家标准的要求, 引入“12核心要素”、“服务质量评价与持续改进”等服务标准化经典理论, 从服务提供者、服务场所、服务人员、服务设施、服务交付、服务支付、沟通与反馈等板块出发, 针对早期教育服务提出科学、先进、具体的规范性要求, 从而打造出一个早期教育服务的优秀范式, 为服务提供者不断提升早期教育服务水平提供了技术依据。

3.3 有选择性借鉴先进成果

经过多年发展, 国内外关于婴幼儿教育的研究已臻成熟, 形成了完备的理论知识体系, 在婴幼儿教育标准化、规范化方面的成果较为丰富, 但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幼儿园、托儿所教育方面, 早期教育服务标准化可供借鉴的研究及成果较少。

虽然在服务内容与方式、服务实施条件、服务提供者、服务人员等方面存在着诸多区别, 但幼儿园、托儿所教育和早期教育服务均为面向0岁至6岁婴幼儿及其家长等的保育教育活动, 在活动场所、学习资料、教学人员以及卫生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的要求均有众多可相互借鉴之处。在此背景下, 在深入理解二者区别的基础上, 标准起草工作组有选择地借鉴了《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范》、JGJ 39《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等重要规范性文件和文献资料中的技术指标和研究成果, 提升了标准的科学性。

3.4 充分吸纳地方优秀实践

标准是“最佳实践的总结”, 优秀的实践经验是国家标准技术内容的宝贵技术源泉。因此, 制定《早期教育服务规范》标准时, 标准起草工作组以明访、暗访、座谈、研讨、材料收集与分析等多种形式, 广泛获取相关资料, 在保证全国普适性的前提下, 将当前早期教育服务实践活动的成熟经验, 以及上海市、浙江省丽水市、江苏省南京市、辽宁省鞍山市、福建省福州市等地方性早期教育服务管理规定的良好做法整理、提炼、吸纳, 以国家标准的形式将地方优秀实践固化、复制和推广, 确保标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4 标准技术框架研究

基于我国早期教育服务发展现状与标准化需求, 运用服务标准化方法原理, 依据ISO/IEC Guide76:2008《服务标准制定导则考虑消费者需求》国际标准关于服务标准编写的要求, 研究设计出《早期教育服务规范》国家标准的技术框架 (见表1) 。

其中:

——“服务提供者”从基本要求和服务管理要求双维度, 对早期教育服务提供者提出要求;

——“服务人员”给出了早期教育服务人员的分类和要求;

——“服务场所”从基本要求、安全要求、环境与卫生要求等维度对早期教育服务场所提出要求;

——“服务设施”从基本要求、安全要求、卫生要求等维度对早期教育服务设施提出要求;

——“学习资料”从基本要求、安全要求、卫生要求等维度对早期教育服务学习资料提出要求;

——“服务实施”按照服务流程, 就“服务信息提供”、“需求与特征分析”、“服务方案确定”、“服务协议订立”、“支付”、“服务交付”、“学习效果评价”、“沟通与反馈”等环节, 对早期教育服务实施全过程提出要求;

——“服务质量评价与提升”对早期教育服务质量评价和质量提升提出要求。

此外, 在标准研制过程中, 对于部分需要特别强调的技术内容以附录形式进行体现, 分别是:

——附录A“不应从事早期教育服务的疾病 (史) 和症状” (规范性附录) 明确了不应从事早期教育服务的疾病、病史和症状;

——附录B“服务场所内楼梯、台阶建设参数” (资料性附录) 规定了踏步高度、宽度等早期教育服务场所内楼梯、台阶的建设参数;

——附录C“服务服务场所、服务设施、学习资料部分预防性消毒方法” (规范性附录) 规定了早期教育服务场所、服务设施和学习资料的部分预防性消毒方法;

——附录D“婴幼儿专用盥洗和卫生设施建设参数” (资料性附录) 规定了高度、宽度等早期教育服务场所内婴幼儿专用盥洗和卫生设施的建设参数。

5 主要技术内容研究

5.1 服务提供者

通过大量实地走访与资料收集, 标准起草工作组了解到, 全国各地对于早期教育服务提供者的管理要求不一, 审批、注册、备案部门和方式各异, 有的由教育管理部门审批, 有的由民政管理部门备案, 有的仅需工商管理部门注册即可, 缺少国家层面的统一要求。这正是在调研过程中, 消费者反映最为集中的问题。

作为技术规范, 早期教育服务提供者审批注册等行政审批方面的内容不属于国家标准的规范对象, 为尽可能地维护消费者权益, 标准从技术与管理层面提出了早期教育服务提供者应具备在当地开展早期教育服务的资质, 与包括服务人员聘用与体检要求、可以获取和不应获取的顾客信息字段、建立并实施安全和卫生管理制度等人力资源管理、顾客信息管理、安全管理、卫生管理等方面的要求, 以达到确保早期教育服务提供者具有“合法合规身份”和“基本服务条件与能力”的效果。

5.2 服务人员

服务人员是服务业最重要的核心要素, 对于教育服务而言, 服务人员对于服务整体质量水平的影响更为明显。通过调研发现, 我国消费者对于早期教育服务人员的关注度与服务提供者不相上下, 是仅次于服务提供者资质条件的又一个热点问题。

纵观当前我国的早期教育服务市场, 由于缺少统一的准入门槛, 早期教育服务人员的学历、专业、来源, 所持有的资格证书, 所掌握的专业知识、职业技能, 以及心理状态、健康程度、职业道德、综合素质可谓五花八门, 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目前早期教育“乱象丛生”、投诉事件频发的现象。

基于此, 标准从从业资格、健康程度、职业素养、专业知识与技能、工作能力、服务语言、服务行为、工作服饰、培训等方面对从事不同工作的早期教育服务人员提出要求, 同时对消费者特别关心的外籍服务人员就业资格提出了要求, 在体现科学性和引领性的同时, 充分考虑了目前我国早期教育服务发展阶段和整体环境, 将有关指标适度降低, 兼顾了规范性和实操性, 为规范早期教育服务人员队伍、保障早期教育服务水平奠定了技术基础。

5.3 服务资源

作为服务标准化的核心要素, 服务场所、服务设施、服务资料 (学习资料) 等服务资源的相关要求围绕其可用性、对于服务实施的满足性等角度提出。

针对早期教育服务而言, 相较上述要求, 服务场所与服务设施的安全性显然更为重要, 因此标准在对二者可用性、满足性等提出要求的基础上, 从婴幼儿人均活动面积、安全出口、紧急疏散通道、地面、墙面、楼梯、台阶、门、窗户、玻璃、镜面、扶手、栏杆、电源插座、头触安全隐患、手触安全隐患、绿化植物、光滑程度、牢固程度等角度, 对服务场所、服务设施、学习资料的安全性提出了符合婴幼儿特征、满足早期教育服务特点的严格要求。

同时, 标准亦针对婴幼儿特点 (例如免疫力较弱、爬行、手口探索、无法独立大小便) , 对于服务场所、服务设施、学习资料的卫生性提出了严格要求。

5.4 服务实施

对于消费者而言, 对于服务的感受主要来自与服务提供者的接触, 服务人员在服务接触面上行为的规范程度对于服务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 为了规范早期教育服务的实施行为, 标准面向“服务信息提供→需求与特征分析→服务方案确定→服务协议订立→支付→服务交付→学习效果评价→沟通与反馈”早期教育服务全过程链, 针对服务实施各环节提出了规范性要求, 打造了一个优质早期教育服务的范式, 为规范早期教育服务行为、提升服务质量提供了技术依据。

参考文献

[1]侯非, 杨朔, 张隋.基于现状分析的公共教育服务标准体系构建策略研究[J].标准科学, 2014, (06) :27-32.

[2]邵小佩.美国幼儿教师专业准备标准述评[J].学前教育研究, 2012, (1) :39-43.

[3]王邦勇.英国早期专业教师认证标准及其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 2012, (1) :81-83.

[4]赵微.我国学前教育质量现状的原因分析[J].现代学前教育研究, 2012, (2) :13-16.

早期治疗、早期达标 篇9

但在临床中常常见到的却是这样一种情况, 很多患者患病数年甚至十余年, 一直没有规律治疗, 出现并发症后才引起注意。经过治疗虽然血糖可以控制好, 但却白白浪费了最应该、也是最容易控制血糖的前十年, 出现了并发症, 令人非常惋惜。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 要做的也很简单, 早期治疗, 定期监测血糖, 尽早达标。

降糖目标应该有个体化。对于初发的患者, 应该早期严格控制血糖, 使血糖尽量保持正常人水平;而对于一个糖尿病史长, 已经合并心血管疾病或者是年龄较大的患者, 就必须强调多重危险因素综合干预, 为减少低血糖的风险, 适当放宽对血糖的要求。

早在唐代, “药王”孙思邈就这样写道:上医医未病之病, 中医医欲病之病, 下医医已病之病。2型糖尿病是多基因遗传性疾病, 目前我们尚不能完全做到预防糖尿病的出现, 但至少我们可以在疾病的初期给予积极的干预, 早期治疗、早期达标, 减少致残致死率。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早期流产的保守治疗 篇10

早期流产常见原因有:胚胎染色体异常、内分泌异常、生殖免疫紊乱及血栓前状态。晚期流产且胚胎停止发育者, 多见于血栓前状态、感染等;晚期流产但胚胎组织新鲜者, 多数是由于子宫畸形、宫颈机能不全等解剖因素所致。本文重点讲述早期先兆流产及复发性流产的保守治疗。

1 一般治疗

据报道, 初次妊娠流产患者胚胎染色体异常的发生率达50%~60%, 属于自然淘汰。因此, 对于首次妊娠出现先兆流产的治疗无需勉强保胎或给予特殊检查。处理的措施包括: (1) 适当卧床休息, 禁止性生活, 解除精神紧张, 适当补充维生素E、叶酸、复合维生素等。 (2) 对症治疗。若出现阴道流血, 可予止血药治疗, 但疗效不确切;若出现下腹、腰骶部疼痛, 可适当给予解痉药物治疗, 常用的有间苯三酚。 (3) 对因治疗。黄体功能不全者可使用黄体酮或绒促性素 (HCG) ;甲状腺功能减退者应口服小剂量甲状腺激素。经治疗后2周, 若症状好转, 血β-HCG上升好, B超检查提示胚胎发育良好, 可继续妊娠;若症状加重, 血β-HCG上升欠佳或反而下降, B超检查提示胚胎发育不良, 表明流产不可避免, 应考虑终止妊娠。

研究发现, 随着流产次数的增加, 胚胎染色体异常的检出率逐渐降低, 因此, 对于复发性流产患者孕前应对各种可能的病因进行全面的排查, 并根据病因进行下列针对性治疗。

2 内分泌异常

2.1 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亢)

轻度甲亢对妊娠影响不明显, 中、重度甲亢以及甲亢症状未控制者其流产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早产率、胎儿生长受限 (FGR) 发生率、胎盘早剥以及围生儿死亡率增高。有研究显示, 未控制的甲亢孕妇自然流产率达11%~25%,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正常孕妇的10倍以上, 早产率为45.8%, FGR发生率为28.5%, 围生儿死亡率为51.7%。

一般建议有甲亢病史的患者应在控制病情后方可受孕。I131治疗甲亢的患者至少需要在碘治疗结束6个月后受孕。抗甲状腺药物主要有丙硫氧嘧啶 (PTU) 、甲巯咪唑 (MMI) 。有报道称MMI可致胎儿发育畸形, 因此孕前和妊娠早期优先选择PTU。但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 (FDA) 报道, PTU可引起肝脏损害, 甚至导致急性肝衰竭。所以, 除妊娠早期外, 优先选择MMI。治疗初期每2~4月检查甲状腺功能, 以后延长至4~6月。治疗目标为甲状腺激素水平在非孕期正常范围的上界, 促甲状腺激素 (TSH) <2.5 m U/L, 一般血清游离甲状腺素 (FT4) 达到正常后数周TSH水平仍可处于抑制状态, 因此TSH水平不能作为治疗时的监测指标。

2.2 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减)

大量研究表明, 妊娠期临床甲减会增加流产、死胎、早产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 且对胎儿神经智力发育有不良影响。而妊娠期亚临床甲减也会增加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的危险。Benhadi等进行的病例对照研究分析了2497例荷兰孕妇的流产原因, 发现高水平TSH增加了流产风险。Cleary-Goldman等对10990例孕妇进行研究, 发现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 (TPOAb) 阴性, TSH 2.5~5.0 m U/L的孕妇与TSH<2.5 m U/L的孕妇相比, 前者流产的发生风险显著增高。因此, 凡是以往确诊为甲减的患者均需接受甲状腺激素治疗, 建议当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3个月后考虑妊娠, 孕期继续甲状腺激素治疗并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亚临床甲减患者应酌情补充左甲状腺素钠 (L-T4) , 维持TSH水平在妊娠早期0.1~2.5 m U/L, 妊娠中期0.2~3.0 m U/L, 妊娠晚期0.3~3.0 m U/L, 并可适当补充碘剂。用药后在妊娠前半期应每4周监测1次包括血清TSH在内的甲状腺功能, 根据控制目标, 调整用药剂量, 在妊娠26~32周应当检测1次血清甲状腺功能指标。

2.3 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

甲状腺自身抗体主要包括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Tg Ab) 和TSH受体抗体 (TRAb) 。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的患者流产风险增加1倍。Negro等对行人工辅助生殖的72例TPOAb阳性及412例TPOAb阴性妇女进行观察, 发现抗体阳性组的流产率明显高于阴性组 (RR 2.01) 。2012年《妊娠和产后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推荐对妊娠期高危孕妇进行TPOAb的筛查。甲状腺功能正常的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妇女妊娠期间需要定期检测血清TSH, 若发现TSH超过了妊娠特异性参考值范围, 应该给予L-T4治疗。然而对于有复发性流产史者可采取较为积极的处理手段, 含硒制剂是否有助于降低流产率目前尚无足够的循证医学证据, 可酌情选用。

2.4 糖尿病

孕早期高血糖可致胚胎发育异常甚至死亡, 由于妊娠反应进食不足或胰岛素过量所致的低血糖以及胰岛素不足所致的酮症酸中毒等都可导致流产的发生。Zolghadri等发现164例有复发性流产史的患者糖耐量受损的发病率为17.6%, 而74例有至少两次足月妊娠史的妇女糖耐量受损的发病率为5.4%, 两者有显著性差异。发生流产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 可能与胰岛素抵抗有关。

已经确诊的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未控制前应采取避孕措施, 于准备怀孕前3个月尽可能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 并计划受孕前3个月应停药口服降糖药改为胰岛素治疗。一般在妊娠期不推荐使用口服降糖药, 但胰岛素的使用也有其缺点, 主要是必须注射用药, 患者较为痛苦, 另外有些患者较为敏感, 应用不当容易出现低血糖。由于口服降糖药使用方便, 依从性好, 近年来已有较多的临床研究证明格列本脲及二甲双胍在妊娠期应用有效、安全, 对不愿或不能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可使用口服降糖药。

2.5 多囊卵巢综合征

已有大量的研究显示, 多囊卵巢综合征 (PCOS) 患者受孕后发生早期流产和妊娠期糖尿病的几率明显大于正常妇女, 其发病原因可能与血黄体生成激素水平的升高、高雄激素血症、胰岛素抵抗、纤溶机制受损有关。复发性流产史患者孕前应全面检查, 存在胰岛素抵抗及高胰岛素血症者可用二甲双胍治疗, 存在血糖升高者应尽快将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 必要时给予胰岛素治疗。PCOS患者可能存在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PAI-1) 的水平升高及微血栓形成倾向, 可进行D-二聚体检测, 并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

3 生殖免疫紊乱

原因不明的自然流产中80%以上都与免疫因素有关, 免疫紊乱是导致流产的重要原因。根据免疫类型, 将其分为自身免疫型和同种免疫型。自身免疫型主要与抗磷脂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及干燥综合征等自身免疫疾病和甲状腺抗体阳性等自身抗体有关;同种免疫型则主要与妊娠免疫耐受失衡相关, 表现为封闭抗体阴性, 淋巴细胞紊乱, 特别是CD56+NK细胞和CD19+5+细胞数量增多和活性升高。但一般认为不明原因的复发性流产, 是指同种免疫型流产。

同种免疫性流产的治疗主要采用主动免疫治疗、被动免疫治疗和其他治疗。主动免疫即淋巴细胞免疫治疗, 对封闭抗体阴性者可采用此方法, 封闭抗体转阳后指导受孕, 孕后继续治疗3次, 每次间隔4周。如复查封闭抗体仍为阴性者暂不受孕, 多加4次治疗, 再第2次复查封闭抗体, 若封闭抗体仍为阴性者可在受孕时被动免疫治疗。被动免疫适用于NK细胞数量及活性异常者, 可静脉输注人免疫球蛋白 (IVIG) 。日本学者认为, IVIG只有在大剂量 (75~100g) 周期性 (每2~4周) 使用才能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我们的经验是每次剂量25 g, 连用2~3天, 孕前预防性使用的量可酌情减少。

对于抗磷脂抗体阳性患者, 孕前可予小剂量阿司匹林 (50~75 mg/d) 治疗, 在确诊妊娠后给予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 5000 U皮下注射, 每日2次, 直至分娩前停药;对于有血栓病史的患者, 应在妊娠前就开始抗凝治疗。此外, 由于产后3个月内发生血栓风险较高, 因此抗凝治疗应持续至产后6~12周, 既往有血栓者产后可改用华法林钠。对于自身抗体阳性, 特别是抗核抗体 (ANA) 持续阳性者, 需排除自身免疫性疾病, 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混合型结缔组织病、干燥综合征等。合并风湿免疫疾病者可以使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抑制抗体的生成并与风湿免疫科共同处理。泼尼松10~20 mg/d, 一般用药2~4周自身抗体可转阴, 疗效达90%以上, 且无明显副反应。

4 血栓前状态 (PTS)

PTS是指多种因素引起的止血、凝血、抗凝和纤溶系统功能失调或障碍所致高凝状态的一种病理过程。根据病因不同, 可将其分为遗传性和获得性两类。前者是由于凝血、抗凝和纤溶相关基因突变造成, 后者主要是抗磷脂抗体综合征、获得性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各种引起机体血液高凝状态的疾病所致。不同原因血栓前状态的具体作用环节不同, 但最终都可引起凝血功能异常增高和纤溶功能降低形成高凝状态。血液高凝状态可能导致子宫胎盘部位血流状态改变, 局部组织易形成微血栓, 形成胎盘纤维沉着、梗死, 从而引起胚胎缺血缺氧, 最终导致胚胎发育不良或流产。

治疗的方法是低分子肝素单独用药或联合应用阿司匹林。小剂量阿司匹林一般于孕前使用, 推荐剂量为50~75 mg/d, 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监测血小板计数、凝血功能及纤溶指标, 其对胎儿的安全性目前尚处于研究之中;低分子肝素用法一般是5000 U, 皮下注射, 每天1~2次。用药时间可从孕早期开始, 一般在血β-HCG诊断妊娠时即开始用药, 在治疗过程中如检测胎儿发育良好, 孕妇凝血-纤溶指标检测项目恢复正常即可停药, 停药后需定期复查凝血-纤溶指标同时监测胎儿生长发育情况, 如有异常需考虑重新开始用药, 必要时治疗可持续至整个孕期, 在终止妊娠前24小时停止使用。妊娠期使用低分子肝素对于母胎均有较高的安全性, 但有时也可引起母体的不良反应, 例如过敏反应、出血、血小板减少及骨质疏松等, 因此在使用低分子肝素的过程中, 有必要对药物不良反应进行监测。

早期糖尿病怎样进行治疗 篇11

临床实践证实,控制血糖不是治疗糖尿病的唯一目标,更重要的是要保护和改善胰岛β细胞的功能,防止或减少糖尿病的各种并发症。因此,糖尿病患者也可在病情的早期就进行联合用药治疗。尤其在血糖较高,单用一种药物很难控制住血糖时,此病患者应立即采取联合用药的方法进行治疗。在糖尿病的早期联合用药的好处有:①联合用药可使每种药物的使用剂量大大减少,从而减轻药物的副作用。②将作用机制不同的药物联合起来使用,可以取长补短,增强疗效。③有助于减轻患者的胰岛素抵抗,保护和改善胰岛β细胞的功能。④有助于延缓胰岛β细胞功能的衰退,防止出现“口服降糖药继发性失效”的情况。⑤有助于长期、良好地控制血糖。⑥可纠正糖代谢紊乱,延缓或减少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下面笔者就根据临床实践经验将治疗糖尿病常用的两种联合用药方法介绍如下:

1.磺脲类药物与双胍类药物联合应用

糖尿病的发病是由于患者胰岛素分泌功能有缺陷和存在胰岛素抵抗造成的。磺脲类药物具有促进胰岛素分泌的作用,双胍类药物可以改善患者胰岛素抵抗的状况。因此,将这两种药物联合应用是一种针对糖尿病病因进行治疗的方案。糖尿病患者联合使用这两类药物后,其空腹血糖、餐后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均会有明显的下降,同时可以避免单独使用磺脲类药物所引起的体重增加等副作用,而且对患者可能存在的脂代谢紊乱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一般来说,肥胖的糖尿病患者可首选双胍类药物进行治疗,当单用双胍类药物疗效不佳时,可联合使用磺脲类药物。非肥胖的糖尿病患者可首选磺脲类药物进行治疗,当单用磺脲类药物疗效不佳时,可联合使用双胍类药物。在这种联合用药方法中,常用的磺脲类药物有格列吡嗪(迪沙)、格列齐特(达美康)等,常用的双胍类药物有二甲双胍(美迪康)等。

2.磺脲类药物与α-糖苷酶抑制剂联合应用

当糖尿病患者单用磺脲类药物控制血糖(尤其是餐后血糖)效果不佳时,可以加用α-糖苷酶抑制剂(在进餐时嚼碎服用)。α-糖苷酶抑制剂可使餐后血糖明显下降,同时可以减少磺脲类药物的用量,减轻磺脲类药物对胰岛β细胞的刺激,保护胰岛β细胞的功能。但要注意的是,这两种药物的作用相加,有可能增加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几率。在这种联合用药方法中,常用的α-糖苷酶抑制剂有阿卡波糖(拜糖平)、伏格列波糖(倍欣)等,常用的磺脲类药物有甲苯磺丁脲(D-860)、格列本脲(优降糖、消渴丸)等。

川崎病早期诊断及治疗 篇1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选取的106例KD患儿与“实用儿科学”川崎病诊断标准相符合[1], 其中典型89例, 不典型17例, 男83例, 女25例。年龄39 d~l0岁, 小于1岁30例, l~3岁49例, 3~5岁17例, 大于5岁10例, 平均发病年龄为2岁7个月。

1.2 方法

1.2.1 评判冠脉病变和冠脉瘤 (CAA) 的标准

1二维彩色超声心动图 (UCG) 示冠脉内膜回声增强;3岁以下患儿冠脉≥2.6 mm, 3~9岁患儿冠脉≤3.0 mm, 9~14岁患儿冠脉≥3.4 mm;2 CAA:形状各异的冠脉内径扩张, 内径>4mm。

1.2.2 IVIG无反应型评判KD的判断

KD发病5~9 d以内, 使用大剂量的IVIG进行治疗之后, KD后发热 (体温≥38℃) , 并且持续48~72 h体温仍未下降。

1.3 统计学方法

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处理数据, KD患儿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情况采用例数和百分率进行统计。

2 结果

2.1 临床表现如表1所示

身体发热是最早出现的临床症状, 也是最易察觉的症状, 体温高居38~40℃长久不退, 出现的皮疹为多形性, 本研究中有77例出现荨麻疹样皮疹, 25例出现猩红热样皮疹, 7例出现痱疹样皮疹;口腔黏膜的主要体现为口唇干红、皲裂、出血或结痂, 舌乳头突起呈杨梅舌;结膜充血的主要表现为双侧球结膜干性充血;肢端改变的主要表现掌趾红斑, 手足硬性水肿。

2.2 实验室及辅助检查

如表2所示。76例KD患儿白细胞 (WBC) 上升, 分类以中性粒细胞为主。6例血培养阳性, 其中1例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3例为表皮葡萄球菌生长, 1例为蜡样芽胞杆菌, 1例为铜绿假单胞菌。

3 讨论

KD普遍多发于5岁以下的儿童, 尚未研究出KD的病因机制, 而目前, KD发病率不断升高, 尤其是在美国、中国和日本等国家中KD的发病率已经高过风湿热的发病率, 和后天性心脏疾病。该疾病的冠状动脉容易涉入, 发病率为15%~25%[2]。本组冠状动脉损伤32例, 总的发生率为30.2%, 与文献报道一致。21例不完全KD中13例 (62.1%) 经超声证实结合冠脉损害。据悉不完全KD合并冠状动脉损伤的概率类似典型KD。而本研究发现不完全KD冠状动脉损伤率明显高于典型者, 推测可能是因为相当不完全KD是误诊或漏诊的一部分。其次, 也可能是因为患者延迟诊断, 临床表现不典型, 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期。临床医师应该增强对不完全KD的了解, 找出导致婴幼儿不明原因发热的主要因素, 探究使用抗生素治疗无效的原因, 及时在早期进行心脏超声检查, 以防漏诊或误诊的发生[3]。

KD的主要危害是冠状动脉损害, KD并发冠状动脉瘤十分容易引发管腔狭窄冠状动脉心脏疾病的缺血性, 进而诱发心肌梗死和猝死。本文主要研究KD合并危险因素损伤冠状动脉, 以便及早发现和预防KD冠状动脉病变。本组有和发生。本研究分析的KD合并冠状动脉损伤的风险因素, 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吴育.心力衰竭时相关受体和细胞因子的实验和临床的中医药研究进展[D].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 (2) :63.

[2]丁浩强, 叶欣, 姬艳丽, 等.人类血小板抗原-15系统PCRSBT分型技术的建立[J].中国输血杂志, 2011, (2) :86.

上一篇:网络管制下一篇:旧住宅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