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医院内感染

2024-08-28

乙肝医院内感染(精选10篇)

乙肝医院内感染 篇1

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BV)血清免疫学标志检查是目前临床分析和判断患者病程和传染性的重要依据之一。在我国HBV血清学标志的表现模式,国内曾有多篇研究报道[1,2,3,4]。为了全面了解包头市人群各年份、各年龄段乙型肝炎的感染情况、感染模式,进一步分析我市此类患者病毒血清学标记的表现模式,笔者回顾性分析了包头市在我院手术科室就诊的部分患者HBV检测结果,并行统计学处理,认为选择群体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和代表性。现将检测情况做如下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抽取2009~2011年在我院就诊的各年龄段外伤手术患者及孕产妇术前感染性指标检测者共7 805例,其中,男3 748例,女4 057例。空腹抽取患者静脉血进行乙肝表面抗原、抗体(HBsAg、抗-HBs),乙肝e抗原、抗体(HBeAg、抗-HBe)以及乙肝核心抗体(抗-HBc)5项指标的检测,乙肝检测结果中有1项或1项以上阳性,并且一般资料完整者列为纳入标准。受检者为因外科系统疾病、外伤或生产而新入院的患者,笔者有意选择与肝病无关的手术群体,随意性较强,具有一定社会代表性。对HBsAg阳性患者进行年龄分组:30岁及以下(青年组)69例,31~60岁(中年组)257例,61岁及以上(老年组)54例。

1.2 试剂与仪器

试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试剂盒及阳性结果复查时使用试剂(乳胶法)均由上海荣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仪器:酶标仪(Thermo Labsystems),洗板机(FRANCEBio-Red Mames-la-Coquette)

1.3 方法

患者在入院次日清晨常规抽取无抗凝剂静脉血液3~5 mL,离心分离血清,2 h内开始检测或置2~6℃冰箱冷藏保存,于24 h(节假日不超过48 h)内完成检测。采用ELISA法检测,所有标本均符合分析前质量控制,严格执行仪器操作规程,由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专人进行检验诊断。所有试剂均在有效期内使用,并设空白及阴阳性对照。对于非HBsAg类指标出现阳性结果者,均选用快速板(乳胶法)手工操作进行复查,两次结果一致方可上报并作为统计资料,所有结果真实可靠。

注:与男性比较,★P<0.05

注:与2009年比较,★P<0.05;与2010年比较,△P<0.05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性别患者乙肝五项各模式检测结果分析

各科室患者不同性别患者间乙肝五项各模式比较结果显示,模式1、8、9、10、11在不同性别患者中存在差异(P<0.05);模式2、3、4、5、6、7在不同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不同年份乙肝阳性率模式比较

各科室患者不同年份乙肝阳性率模式比较结果显示,乙肝模式1、3、8、9、10、11在不同年份间存在差异(P<0.05),且模式1、10呈逐年递增趋势,模式2、8、9呈逐年递减趋势。见表2。

2.3 不同年份各年龄组HBsAg阳性率比较

各科室不同年份各年龄组HBsAg阳性率比较结果显示,各年龄组不同年份HBsAg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年组HBsAg阳性率高于青年组、老年组。见表3。

注:与≤30岁组比较,★P<0.05;与31~60岁组比较,△P<0.05

3 讨论

3.1 乙肝五项各模式阳性结果比较

由研究结果可以看出,乙肝模式1、8、9、10、11在男女患者间存在差异(P<0.05),而模式2、3、4、5、6、7在男、女患者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有统计学差异的乙肝模式中1是乙肝全阴,可以看出乙肝全阴女性高于男性,这与王亮等[5]、武红霞[6]报道的结果不同,而与刘北陆等[7]的研究报道一致,但其在文章中尚未作出解释。而笔者认为女性乙肝全阴率高于男性的可能原因一方面是与先天性的免疫耐受或对疫苗的应答过程中的一个或多个环节异常有关,另一方面的原因可能是样本的代表性不是很好。同时也说明应当加强乙肝疫苗的接种。而乙肝模式8、9、10、11代表大三阳、小三阳、小二阳、大二阳乙肝病毒携带者,对乙肝病毒的传播有着潜在的危险,尤其是HBsAg(+)、HBeAg(+)、HBcAb(+)模式传染性强,HBsAg(+)、HBeAb(+)、HBcAb(+)模式传染性低[8,9,10,11],HBsAg(+)、HBcAb(+)模式则无法直接判断传染性强弱,应加查HBV DNA以明确病毒实际复制水平[12,13,14]。在结果表1中各科室就诊的所有男性发病明显高于女性,可能与男性社交面比较广,接触感染的几率高于女性有关,提示我们应加强对HBsAg(+)、HBeAg(+)、HBcAb(+)模式的管理,避免和控制乙型肝炎在人群中的进一步传播。从对HBV感染者血清两对半检测结果分析,人体感染HBsAg后多呈慢性携带,HBsAg和HBcAb会较长时间存在于血液中,较难转阴。因此,对乙型肝炎防治工作应重在预防,特别是加强乙肝疫苗的接种是防治工作的重点,尤其应加强对男性患者的监管。

3.2 各年份乙肝五项各模式检测阳性结果比较

据表2显示,乙肝模式1、3、8、9、10、11在各年份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模式1、10呈逐年上升趋势,说明乙肝发病的风险性增加,提示应当加强疫苗的接种和加大免疫防护的力度,注重隐性感染有上升的趋势;而模式3、8、9呈逐年下降趋势,这可能与这与公共设施的消毒、个人的免疫接种以及针对具有高传染性的患者,采取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的措施有密切关系。同时应注意保护易感人群,对健康人群免费注射乙肝疫苗,使HBV的传播和流行降到最低限度。而对模式2而言,2010、2011年与2009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呈下降趋势,间接反映出乙肝的保护率下降,一方面可能由于人群的免疫耐受,另一方面可能与人们对乙肝的认识性和免疫接种率的降低有关。而其他乙肝模式并不常见,出现的情况无法解释或解释不令人满意,但它是客观事实,当然其中也有技术原因。我科对罕见的模式经复检重现相同结果,即予以报道。这些罕见模式有待今后更多实践,从而做出合理满意的解释。同时医院应当加强对就诊人员的乙肝知识的宣教,特别是对从业人员的健康体检和特殊行业的调离规定,如餐饮业,这对降低从业人员乙肝感染率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行之有效的控制乙肝传播与蔓延的措施之一。

3.3 HBsAg阳性不同年份各年龄组分布情况

结果中表3显示,2010、2011年各年龄组HBsAg阳性率与2009年比较,呈逐年下降趋势。具体从年龄组分析:(1)中年31~60岁年龄组检测者中HBsAg阳性率最高,并呈逐年上升趋势,这与中年人生活压力大、交际广泛等,从而导致自身免疫力低下造成感染概率增高有关;(2)低年龄组≤30岁者HBsAg感染呈逐年下降趋势,这与该部分人群享受了出生时免费注射乙肝疫苗有直接关系;(3)高年龄组≥61岁者HBsAg阳性率也较低,这与老年人对健康问题的重视、卫生防范意识增强有关,同时,也反映出现代人生活质量整体水平日益提高,对HBV的认识也随之加强。结果提示我们应当关注中年人的健康,减少不良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加强体育锻炼,注意饮食安全以及个人卫生问题。

综上所述,依据感染模式及早进行预防接种,做到早预防,降低乙肝的发病率,可提高包头市人群的健康水平。

摘要:目的 掌握包头市某医院就诊人员各年份乙肝感染情况、感染模式以及各年龄段的感染情况,为有针对性地防治相关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20092011年在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各年龄段外伤手术患者及孕妇共7 805例,空腹抽取患者静脉血4 mL,离心分离血清,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乙肝五项,非HBsAg阳性者进行乳胶法核实。结果 7 805例受检者中HBsAg阳性380例,阳性率为4.86%;全阴性4 848例,全阴率为62.11%。乙肝感染模式以HBsAg(-)、HBeAg(-)、HBcAb(-)和HBsAg(-)、HBsAb(+)、HBcAb(-)为主。结论 依据感染模式及早进行预防接种,做到早预防,降低乙肝的发病率,可提高包头市人群的健康水平。

关键词:乙肝五项,感染模式,酶联免疫法

乙肝医院内感染 篇2

2011年上半年医院内感染工作总结

2011年上半年我科在院领导和感染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根据《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和《传染病防治法》等有关文件与规定,制定相应的院内感染控制计划,并组织实施,及时监测效果,及时修订措施,使我院院内感染发生率控制在较好的范围内,无院内感染的暴发流行。现将今年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计划完成情况

1、医院感染监测方面

我科负责全院医院感染发病情况的监测,定期对医院环境卫生学、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督、监测,及时汇总、分析监测结果,发现医院感染存在的危险因素,寻找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办法。通过监测—控制—监测,最终减少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2、多渠道开展培训,提高医务人员院感意识

采取多种形式的感染知识的培训将集中培训与科室培训有机结合,增加了临床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知识,提高院感意识。

3、抓好医疗废物的管理

行国家卫生部和环保总局的医疗废物管理有关条例、规范及技术标准及本院医疗药物管理制度,科室按照有关要求进行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严格交接,做好个人防护,并妥善保存好资料。杜绝买卖医疗废物。全年无医疗废物扩散、泄漏等事故。

二、需要改进的问题

1、加强医疗废弃物的管理,尤其是一次性采血针和检验后标本的处理。

放射科医院内感染的管理初探 篇3

关键词:放射科;感染;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7.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7-190-02

0引言

医院感染是住院病人、看护和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放射科作为医院的辅助科室,虽不是临床科室,但也是医院必不可缺少的重要科室,其特点是感染疾病患者、非感染疾病患者、健康体检人员和家属混合候诊,相互之间存在交叉感染的危险。若医院放射科感染管理不当,容易造成相互之间医院内感染。为此,根据我院放射科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预防和管理措施,取得了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医院危险因素

1.1检查室

医院放射科设有摄片室、造影室、CT 室、X 线介入治疗室等。为防止 X 线泄漏对周围环境和人员健康造成危害,所以检查室一般没有窗户,工作时大门紧闭,以至室内空气不流通,缺乏新鲜空气补充,空气污染容易形成。

1.2仪器、物品污染

放射科每天都有大量患者进行CT、磁共振成像( MR) 、X 线照片检查,这些器械上沾染的病原微生物可在患者检查过程中相互间接传播或传播给工作人员,如 X 线摄片盒、胸片架、检查床( 单) 、病员检查时使用的衣服、辐射防护用品等。仪器、物品污染往往容易被忽略,造成长期不断积累传播。

1.3手的污染

医生的手是医院传染最主要的媒介,医生用手接触患者,而通过手传播细菌造成医院感染。

1.4医疗废弃物污染

各种使用后的耗材及各种检验剩余物如患者的血液、呕吐物、注射器、针头、连接管、棉签及纱布块等,未按照医疗器械垃圾废物分类处理,造成医院污染。尤其最危险、最致命的是外伤及各种检查中的血液及体液污染,可能造成血源性病原体传播。

1..5医院感染管理意识淡薄,知识贫乏

工作人员无菌观念不强,缺乏医院感染知识。工作人员为了方便,往往不注意个人保护,操作时不戴口罩、帽子,不戴一次性手套,直接触摸患者后,不及时洗手,这种不良习惯普遍存在,使工作人员也成为传播源。加强医院内感染知识培训,提高医院内感染控制意识一般医院医院内感染预防控制重点均放在临床科室,忽视了医技检查科室医院内感染控制工作的重要性。放射科作为医院重要组成部分,虽非临床科室,但每天接诊病患多、病种杂,造成放射科区域空气环境差、致病菌多;检查设备交叉使用,易被污染;同时放射科工作人员医院内感染意识差,使放射科存在严重的医院内感染隐患。定期组织科室人员参加医院内感染防控学习、培训,可促进科室人员了解医院内感染工作的重要性,学习、掌握医院内感染新技术、新知识,有助于医院内感染预防、控制工作的落实。

2完善感染管理

2.1善科室医院内感染相关制度,增大监控力度

寻求医院院感科协助及指导,结合科室及医院实际情况,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订出本科室自己的医院内感染管理制度及工作制度并落到实处,随时组织科内检查,开展自我批评,促进提高。

2.2做好清洁卫生及消毒工作

可疑烈性传染病患者隔离检查,预防控制交叉感染做好清洁卫生工作,组织保洁人员随时进行打扫,清除垃圾,避免细菌滋生;每月定期进行彻底的卫生大扫除。放射科候诊人员多、空间狭小、空气质量差;故放射科检查室及候诊区均应严格禁烟,检查室应随时开窗换气,促进空气流通,并利用下班时间定期进行空气消毒。空气消毒可采用紫外线、三氧机或空气消毒机等手段。使用一次性床单,保证每例患者检查时均进行更换,能避免交叉感染。同时每天工作结束应采用消毒液擦拭或喷洒等手段,定期对检查床面、地面进行消毒。对怀疑有传染病的患者检查后应临时加做空气及物表消毒。对可疑为烈性传染病的患者可采用移动设备在做好防护的情况下到隔离室检查。

2.3严格执行手卫生

放射科工作人员医院内感染意识明显较临床医生差,手卫生执行常不严格。检查者的手可能与多个患者、检查设备及同事发生接触,不注意手卫生,极可能造成交叉感染。放射科应配备相应设备,加强手卫生培训,并在工作中严格执行,在接触患者及可疑污染体后必须进行洗手。患者血液、体液、分泌及排泄物均可能具有传染性,应保持警惕,在有可能接触上述物品时,无论是否存在皮肤或黏膜破损,均应采取防护措施,戴上口罩及手套,同时应意识到戴手套并不能取代洗手。 应意识到注重手卫生及个人防护,是对患者负责,也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

2.4全面开展医院感染各项监测工作以及医院之间医院感染质控活动

前瞻性地监测对预防和控制医院内感染非常重要,如抗生素使用监测、消毒液浓度监测、紫外线灯强度监测等。医院应从提高医疗质量考虑,从患者利益出发,添置监测仪器,改换消毒液。医院感染管理的专(兼)职人员要做好领导的参谋,理顺关系,做到少花钱,多办事,把控制医院内感染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2.5加强就诊患者的健教宣传及管理

对候检者进行医院内感染教育及管理也是放射科医院内感染防控工作的一大重点。应加大宣传,使大家了解到医院来往人员多、患者多、空气质量差、致病菌多;可实行预约制度,对候检者进行适当分流,避免扎堆等候;注意个人卫生,不乱接触检查区域物品,进检查室换鞋,呼吸道疾病患者戴口罩等。由于意识差异,放射科普遍对医院内感染不重视,医院内感染执行较差;所以应加强学习,提高认识,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做好放射科医院内感染预防、控制工作。

3结论

医院感染是当前医院管理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是一个难点。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是医院的医疗、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忽略辅助科室如放射科的管理是一个严重问题,所以应加强辅助科室的管理,尤其是现在新技术、新业务不断拓展的放射科。我院对放射科的医院感染非常重视,通过分析总结放射科医院感染隐藏的各个危险因素,采取了一系列预防及医院感染管理措施,完善了医院感染各项规章制度。因此,消除了感染隐患,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了医院感染,并取得显著成效。

参考文献:

[1]张翠运,赵虹,高洁冰,等. 放射科医院感染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J]. 中国实用医药,2008,3(25)

[2]王建俭,姜华. 放射科医院感染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J].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4)

[3]唐海远. 影响院内感染的常见因素及对策[J].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7)

乙肝医院内感染 篇4

医院感染

避免医院感染的措施包括环境公共卫生协议的执行,工作服的清洗和设备的消毒。预防院内感染发生的最有效途径是,所有医务人员在接触每个病人之前和之后对手进行清洗和/或用酒精进行擦洗,仅仅执行环境公共卫生协议不能完全杜绝病人与传染源的接触。

院内感染有两种类型——内源的和外源的,也称内生的和外生的。内源的是指病人自己或自动感染,外源的是指由于交叉污染和交叉感染引起的。在医院内,病菌扩散的途径很多。内源性感染是病人在入院时身带病菌,但没有症状,入院后开始发展了。交叉污染是指病人在医院中遭遇致病菌。最通常的医院感染是手术部位感染(SSI),泌尿道感染(UTI),血液传染(BSI)和肺炎。其中,病人有创治疗中的手术部位感染(SSI)是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感染,在欧洲,每年的手术量估计在3,000万人次。

手术部位感染

在院内感染中,手术部位感染是主要感染之一,在感染总量中占的百分比高于其它的。手术操作、外科医生的技术娴熟程度以及术后的护理状况是影响术后手术部位是否感染的决定性因素。发生手术部位感染后带来的医疗成本的上升是巨大的。

外科感染控制指的是医院、开业医生和政府卫生部门为阻止和控制手术感染疾病扩散所采取的措施。外科感染控制产品包括:手消毒剂、皮肤和黏膜消毒剂与创口消毒剂。手消毒剂市场包括外科消毒凝胶剂和指甲刷。

MRSA

MRSA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英文缩写,是金黄色酿脓葡萄球菌的一种抗药性变种。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细菌,屡屡生活于皮肤或人的鼻子,它能够造成一系列疾病,从小小的皮肤感染,如丘疹、(皮肤)脓疱病(也可以由酿脓链球菌引起)、脓肿、蜂窝组织炎、毛囊炎、疖、疔、烫伤样皮肤综合症、脓疮,到一些致命的疾病,如肺炎、脑膜炎、骨髓炎、心内膜炎、中毒性休克综合症、败血病。MRSA于1961年在英国发现,它常被称为“超级病菌”,意思是对于大多数抗菌素都有抗药性。金黄色酿脓葡萄球菌是医院感染最通常的原因之一,它会使术后的创口感染。

英国的外科感染控制

2006年,英国医院感染学会与感染控制护士协会合作进行的一项调查称,包括英格兰、北爱尔兰、威尔斯和爱尔兰共和国四地的医院感染总发病率低于10%。欧盟成员国已经采取许多措施以解决和处理越来越多的对医院感染的关注。例如在英国,国家医疗安全处(NPSA)与英国国民保健署(NHS)一起开展了一项名为“洗干净您的手运动”,目的是通过教育全国医护专业人员认识到手的卫生措施的重要性,从而提高病人的安全性。

法国的外科感染控制

在法国,医院内感染率较高,大多数病例是手术部位感染。估计在法国有9,000人死于院内感染。法国在履行感染控制措施上受制于卫生经费预算的不足,自1985年以来,法国国民保险经费连年赤字。但是,2005至2008年,卫生机构用于清洁手的含水酒精溶液的年消费量翻了一番,这表明法国政府已经将此问题作为一个重要问题,在履行承诺上,政府使医疗机构100%遵守制度的努力已经到位。

德国、西班牙和意大利的外科感染控制

德国的院内感染率较低,发生的感染主要是手术部位感染。德国面临的问题是专门从事感染疾病的医生短缺,再者是基础设施不足,从而影响院内感染的进一步减少。西班牙的医院感染状况与德国相似,手术部位感染的百分数更高一些。在感染控制方面,西班牙医院的主要问题是没有完全符合规章要求,较小的医院以及训练和知识的缺乏造成院内感染的增加。意大利在感染发病率上与德国和西班牙大致相似。在意大利医院中,主要的问题是官方的工作准则和工作规程缺乏,监管和质控措施不到位。

控制感染中的市场机遇

乙肝医院内感染 篇5

二、化学消毒灭菌法使用化学药物杀灭微生物的方法称为化学消毒灭菌法。能杀灭繁殖体型微生物的化学药物称为消毒剂(disinfectant).可以达到灭菌作用的化学药物,称为灭菌剂(sterile agent)。凡不适用于热力消毒灭菌法的物品,都可以选用化学消毒灭菌法。

(一)符合理想化学消毒剂的条件  杀菌谱广;有效浓度低;作用速度快;性质稳定;作用时间长;易溶于水;可在低温下使用;不易受有机物、酸、碱及其他物理、化学因素的影响;无刺激性、腐蚀性、不引起过敏反应;无色、无味、无臭,而且使用后易于除去残留药物;毒性低,不易燃烧、爆炸,使用无危险性;用法简便,价格低廉。(二)化学消毒剂的使用原则1.根据物品的性能及不同微生物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消毒剂。2.严格掌握消毒剂的有效浓度、消毒时间及使用方法。3.使用新鲜配制的消毒液,并存放在无菌容器中。定期更换,易挥发的消毒液要加盖,定期检测,保持有效浓度。(三)化学消毒剂的使用方法1.浸泡法(immersion):将待消毒的物品浸没在消毒溶液中的方法。按不同被消毒物品和消毒液的种类,确定消毒溶液浓度与浸泡时间。浸泡前将被消毒物品洗净擦干,浸没在消毒液内,注意打开物品的轴节或套盖,管腔内注满消毒液。浸泡中途添加物品,需重新计时。器械使用前用无菌生理盐水冲净,避免消毒剂刺激人体组织。2.擦拭法(rubbing):是用化学消毒液擦拭被污染物体表面或进行皮肤消毒的方法。选用易溶于水、穿透性强、无显著刺激性的消毒剂。3.喷雾法(nebulization):用喷雾器将化学消毒剂均匀喷洒在空气中和物体表面进行消毒的方法。如墙壁、地面等的消毒。4.熏蒸法(fumigation):是利用消毒药品所产生的气体进行消毒的方法。如病室的空气消毒。在消毒间或密闭的容器内,也可用熏蒸法对被污染的物品进行消毒灭菌。临床常用甲醛和环氧乙烷气体进行熏蒸消毒。

口腔科医院内感染控制措施探讨 篇6

1口腔诊疗中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1.1 空气污染

牙钻、洁牙机、气水枪等在使用中可产生大量飞沫, 这些飞沫还可携带病原微生物形成气雾导致空气污染。气雾集中在口周90cm范围内, 多数颗粒大小均﹤50μm, 可以在空气中存在很长时间, 成为潜在的传染因素[1]。

1.2 口腔诊疗器械污染

口腔器械种类繁多, 结构复杂, 缝隙多, 使用频繁。在使用过程中直接接触患者唾液、血液及口腔黏膜。尤其是高速涡轮手机因回吸内部可存在有机物, 难以清洗, 导致灭菌失败, 引起医院感染的发生。

1.3 综合治疗台水路污染

牙科手机因涡轮的高速运转, 会将诊疗中患者的唾液、血液回吸到综合治疗台的全部水系统中, 导致水路污染。

1.4 医务人员手污染

在口腔诊疗过程中, 医务人员的手会被患者的唾液及血液污染。如果无菌观念不强, 会导致周围环境的污染。

1.5 医疗废物污染

口腔科产生的医疗废物, 如探针、口镜、针头、缝线等, 应放入锐器盒内, 若处理不当, 极易导致交叉感染和锐器伤。

2口腔诊疗中的感染控制措施

2.1 完善感控制度, 科学规范管理

根据《消毒技术规范》、《口腔器械清洗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要求, 结合医院具体情况, 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制定检查督导标准。形成自上而下的医院内感染管理系统, 设立科室感染管理小组及专职人员。院感科定期检查各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落实情况, 并进行奖罚。

2.2 加强口腔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程序

凡是进入患者口内的器械必须达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的要求。配备多酶清洗剂、除锈剂、润滑剂及超声清洗机、高压蒸汽灭菌器等设施对器械进行清洗、消毒、灭菌工作。定期对灭菌后的器械进行采样, 合格率必须达100%。

2.3 加强微生物检测

每月对诊室内的空气、医护人员手、灭菌物品、物体表面等进行检测;每季度对使用中的消毒剂、诊疗用水进行检测;每半年对紫外线灯管强度进行检测。对压力蒸汽灭菌器应每周进行一次生物检测。对出现的不合格结果, 及时进行反馈, 查找原因, 提出整改措施。

2.4 加强医护人员手卫生, 提高手依从性

每次操作前及操作后都应严格洗手或手消毒。洗手时采用非手触式水龙, 并按六部洗手法认真清洗指甲、指尖、指关节等部位。每治疗一位患者应更换手套并洗手或手消毒。

2.5 加强医护人员职业防护

在进行诊疗操作过程中应严格落实标准预防措施, 戴口罩、帽子、手套, 如有喷溅操作时还应戴护目镜或面罩。建立医护人员健康档案, 定期体检。

2.6 加强诊室内环境消毒

诊室内每日紫外线空气消毒2次, 每次60min;物体表面、治疗车每日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2次;地面进行湿式打扫, 采用500mg/L含氯消毒剂;牙椅综合治疗台的拉手、调节开关、灯把、三枪手柄、高低速手机手柄、光固化机手柄等处使用防污膜覆盖, 光固化机头端光导棒使用一次性塑料薄膜, 一人一更换。

2.7 加强院感相关知识培训

制定详细培训计划, 对全体医务工作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相关法律法规、工作规范和标准、专业技术知识的培训与考核, 培训时间每年≥6学时。对新员工、进修生、实习生进行岗前培训, 培训时间≥3学时, 考试合格方可上岗。

2.8 加强口腔供水系统质量控制

使用自身储水系统, 在供水泵出水口安装紫外线杀菌器;采用不锈钢储水罐;每月更换熔喷滤芯;每月清洗、保养牙椅上的水滤芯。

通过对口腔诊疗过程中各个环节的严格、规范管理, 医护人员的感控意识不断增强, 医院感控质量不断提高, 确保了每一位患者的就诊安全, 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

关键词:口腔门诊,管理对策,医院感染

参考文献

乙肝医院内感染 篇7

医院内感染 (院内感染) 是指住院患者入院时既不存在, 亦不存在其潜伏期的感染, 已成为现在感染性疾病的重要课题。据调查1986年以来, 美国每年4000万住院病例中约5%~10%患者获得院内感染[1], 每年用于治疗院内感染的费用高达5~7亿美元。最近几十年来, 美国和西欧各国对院内感染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 但其发病因素及相应防制措施仍未得到彻底完善解决。我们于2007年8月1日—2007年12月30日对莒县人民医院新入院患者进行了前瞻性随访调查。调查目的: (1) 估计院内感染的发病率; (2) 了解院内感染的类型及相应病原菌分布, 为进一步控制院内感染提供相应的资料。

1 对象和方法

1.1 病例选择

莒县人民医院为二级甲等医院, 拥有802张病床。我们每天随机抽样12名新入院患者登记于院内感染调查表上, 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家庭住址、主要入院诊断、辅助检查、病房、特殊医疗操作 (保留导尿、静脉切开、气管切开等) , 以及有无恶性肿瘤、肝硬化、糖尿病、尿毒症等, 免疫缺陷病的既往史及治疗史, 入院时的体格检查和常规的实验室检查, 随后由调查组每周进行一二次随访直至患者出院, 并对有关资料进行登记。住院期不超过72h的患者不包括在本调查中。

1.2 诊断标准

院内感染指患者入院时无感染、亦无潜在感染, 而在入院72h后发生的感染, 确诊的资料来自临床病历护理记录和实验室的细菌培养报告。参照国际疾病控制中心 (CDC) 的诊断标准, 各种院内感染的诊断依据见表1。

1.3 发病率

发病率%=住院期间发生的总感染例次数/同期出院总人数×100%。

2 结果

2.1 院内感染发病率

在2007年8月1日—12月30日期间, 对随机抽样的1215例新入院患者进行了随访调查, 总计911例出院患者中31例患者发生院内感染, 其中2例为2个部位的感染, 故总的感染例次数为33, 总的发病率为3.6%, 各病房的发病率如表2所示, 发病率>3.5%者为内科和普外科, 发病率<1.7%者为五官科, 其余各科的发病率为1.7%~3.5%。

2.2 各种部位感染的分布

31例院内感染中, 29.0%为肺部感染、22.5%为尿路感染、9.6%为手术后伤口感染、1.2%为肠道感染、3.2%为败血症、22.5%为其他院内感染, 如脑膜炎、腹膜炎、胆系感染等。在每100例出院者中, 上述各部位的感染发病率依次为0.98%、0.76%、0.32%、0.13%、0.10%、0.76%, 见表2。

2.3 危险因素

2.3.1 年龄

31例院内感染者中, 年龄≥60岁者8例, 占院内感染总数的25.8%;50~59岁9例, 占院内感染总数的29.0%。

2.3.2 免疫缺陷状态

31例患者中各种恶性肿瘤占7例、各种肝硬化2例、尿毒症1例、结缔组织病2例、糖尿病3例和粒细胞缺乏症1例, 共计16例, 占感染者总数的51%。

2.3.3 保留导尿、气管切开和人工呼吸器的应用

25例给予保留导尿, 其中7例发生尿路感染 (28%) 。5例作气管切开和应用人工呼吸器的患者中, 3例发生肺部感染, 占60%。

2.3.4 性别

男性患者共510例, 发病率为10.0%, 女性患者共401例, 发病率为7.4%;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2.4院内感染的病原菌及其分布

31例院内感染患者中, 25例 (80.6%) 经细菌培养获阳性菌株103株, 其中26株系单一纯培养, 其余24株来自混合细菌培养, 50株中80%为革兰阴性杆菌 (表3) 。后者中最常见者依次为铜绿假胞杆菌 (26%) 、肺炎杆菌 (22%) 、硝酸盐阴性杆菌 (10%) 和大肠埃希菌 (6%) 。革兰阳性球菌中仅有金黄色葡萄球菌3株 (6%) 、粪链球菌2株 (4%) 和D群非肠球菌1株 (0.10%) 。白色念珠菌占10%, 值得重视。

注:*其他包括福氏痢疾杆菌2株、未定性革兰阴性杆菌2株、产硷杆菌1株、D群非肠球菌1株、枸橼酸杆菌1株[1]。

肺部感染患者的痰培养90%以上为革兰阳性杆菌, 主要有肺炎杆菌 (9株) , 铜绿假单胞菌 (7株) , 硝酸盐阳性杆菌 (4株) 。在进行气管切开和应用人工呼吸器的患者中,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最常发生。

院内尿路感染的最常见病原菌为白色念珠菌 (5株) 、铜绿假单胞菌 (5株) 、肺炎杆菌 (4株) 、其他假单胞菌 (3株) 、大肠埃希菌 (2株) 和变形杆菌 (2株) 。革兰阳性细菌占少数, 有粪链球菌2株和D群非肠球菌1株;6例系混合细菌感染。在长期保留导尿者的尿路感染中, 主要的病原菌为白念珠菌和铜绿假单胞菌。

467例进行各种手术, 7例发生术后伤口感染发生率为1.5%。伤口脓液细菌培养为离出铜绿假单胞菌 (5株) 、大肠埃希菌 (4株) 和金黄色葡萄球菌 (3株) 。进行腹部胆道手术和结肠、直肠手术后发生的伤口感染, 病原菌以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最为多见。在清洁伤口发生的感染中, 则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

在院内肠道感染中, 2例为福氏痢疾杆菌, 2例为白念珠菌。3例院内败血症的病原菌分别为硝酸盐阴性杆菌、大肠埃希菌和产硷杆菌, 其中2例的原发病为恶性肿瘤, 1例为肝硬化。

2.5 院内感染致病菌对抗生素的耐药状况

对83株常见院内感染致病菌 (铜绿假单胞菌、肺炎杆菌、硝酸盐阴性杆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他假单胞菌、类链球菌和变形杆菌) 的耐药谱作了调查, 耐多种 (≥4种) 常用抗生素的细菌达49株 (59%) 。革兰阴性杆菌对多种抗生素如氯霉素、链霉素、羧苄青霉素、头孢噻吩、庆大霉素等耐药者高达40株, 革兰阳性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粪链球菌则对青霉素G、苯唑青霉素、红霉素、四环素、氯霉素等全部耐药[2], 见表4。

3 讨论

4 个月的调查发现莒县人民医院院内感染的发病率为3.4%, 有关CDC组织的院内感染调查发病率为4.1%[3]。他们采用的调查方法是对住院病史作回顾性分析。一般而言, 各种不同类型和等级的医院、不同特点的人群, 应用不同的调查方法和诊断标准, 所报告的不同发病率常缺乏可比性。仅对病史作回顾性调查往往低估院内感染的正确发病率, 因此, 应由感染科医师、临床微生物学家、护士等组成调查组, 对住院病人进行前瞻性随访, 仅收集可靠的资料进行分析。

注: () 内数字为耐药≥4种抗生素的耐药率 (%) 。

本院肺部感染占院内感染的29%, 这较文献报告的15%为高[4]。专家指出病人入院后四五天, 50%重症患者的呼吸道易有细菌繁殖而并发肺部感染, 痰培养的主要病原菌为肺炎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肺部感染的病死率高达35%, 其中铜绿假单胞菌肺炎的病死率尤高, 达70%, 约7%的肺部感染诱致继发性败血症, 应予密切注意, 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可为外源性, 如铜绿假单胞菌, 亦可为内源性, 如肠杆菌细菌, 肺部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肺炎杆菌、硝酸盐阴性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人民医院肺部感染之所以占院内感染首位, 可能与气管切开、人工呼吸机的应用、大手术、全身麻醉以及患者伴有神经系统疾病所致的昏迷、呼吸肌麻痹等因素有关。这些因素均可使正常呼吸道防御功能受到损害, 特别是应用气管切开、呼吸机呼吸、气体湿化时, 稍一忽略, 即易增加肺部感染的机会。因此, 正确的操作、护理和医护人员手的消毒等在肺部感染的防制中均极为重要。此外, 采用新的免疫方法可以预防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

本院22.5%的院内感染为尿路感染, 较文献报道的35%~45%为低[5]。有关文献的研究指出, 采用闭式引流的保留导尿患者中, 第14天时并发尿路感染的危险性为25%, 此后随时间推移而逐步增高。我们虽未分析原发病与保留导尿时间长短对尿路感染的影响, 但7例尿路感染中2例采用保留导尿。有报道尿路感染的病原菌, 33%为大肠埃希菌, 15%为粪链球菌, 15%为变形杆菌, 10%为肺炎杆菌, 10%为铜绿假单胞菌, 本院的资料则主要为白念珠菌, 22.2%为变形杆菌, 铜绿假单胞菌18.5%、肺炎杆菌14.8%和其他假单胞菌11.1%, 而大肠埃希菌和变形杆菌仅各占7.4%, 白念珠菌感染可能与多种广谱抗生素全身使用和膀胱局部抗生素冲洗致菌群失调有关, 有关文献指出, 用抗生素进行膀胱冲洗并不能减少院内尿路感染的发生, 反而导致菌群失调和耐药菌株的产生。防止院内尿路感染的主要措施在于建立正确的消毒操作制度, 避免长期保留导尿和采用闭式引流等。

本院术后伤口感染的发病率为0.76%, 伤口感染菌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7例伤口感染中4例发生于结肠手术后, 显然由患者本身携带的正常菌污染而引起。因此, 应强调术前、术中采用合宜的抗生素, 以减少术后伤口感染的发生。

败血症的发病率0.33%, 与相关资料报道的0.31%相近[6], 本院3例败血症中1例继发于颅脑术后的硝酸盐阴性杆菌肺炎, 2例为原发性败血症, 其入侵途径不明。

本院院内感染1/2以上的菌株对常用多种抗生素耐药, 这种细菌耐药性的形式无疑与患者于发病前曾在院内接受多种广谱抗生素有密切关系, 耐药性菌株的流行往往成为治疗的棘手问题。因此, 如何正确、合理使用抗生素, 特别是限制与保留新抗生素的使用, 以减少耐药菌的发生与发展, 一直在不断的研究探索中。

并非所有院内感染都能预防和控制。宿主的免疫功能受损和免疫抑制药物的使用均可增加患者的易感性, 各种治疗和操作也增加了感染的危险性。我们应首先了解院内感染的实质, 寻找院内交叉感染的共同来源和可能的传播途径, 并针对某些高危因素、环节采取积极控制措施, 以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医政司医院内感染监控协调小组.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中华医院管理杂志;1990, 6 (6) :306-308.

[2]汪勇, 刘力克, 黄春玲.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3, 13 (10) :55-59.

[3]陆志华, 赵晓莉, 徐红, 等.抗菌药物引起二重感染51例报道.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3, 13 (6) :35-37.

[4]陈水平, 王震龙.医院内感染化脓性脑膜炎42例临床分析.中华传染病杂志, 1999, 17 (2) :40-45.

[5]李军, 刘碧波, 邓汉涛, 等.ICU患者下呼吸道感染革兰阴性杆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中国热带医学, 2008, 8 (7) :1201-1202.

乙肝医院内感染 篇8

关键词:妇产科,腹部手术,院内感染,护理,防治措施

院内感染是指病人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 其定义范围比较广。感染后给患者带来的负面影响很大, 不仅给患者本人带来巨大的痛苦和额外经济负担, 而且影响原来病症的康复程度。作为开放性手术, 由于手术实施过程中比较复杂且手术时间长, 腹部手术患者成为发生医院内感染的高危人群[1]。尤其是妇产科的腹部手术, 手术对象主要针对广大孕产妇, 一般来说孕产妇较正常人群抵抗力差、皮下脂肪厚, 导致实施腹部手术的孕产妇患者手术后并发感染的概率增大, 感染会给孕产妇带来巨大的痛苦。因此, 对于妇产科医护人员来说, 防止手术过程中发生的院内感染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这是每位医护人员的责任。为有效控制医院感染发生, 提高医院的整体医疗质量, 本研究我院腹部手术患者5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针对其医院内感染的发生情况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 为预防和控制医院内感染发生提供参考依据,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2,3,4,5]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腹部手术患者500例为研究对象, 见表1。

对所有患者的病灶进行细菌培养, 阳性检出率为40%。

1.2 观察

根据手术方法 (500例) , 有300例进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200例进行妇科腹部手术;根据阴道检查次数的不同, 将进行剖宫产术的患者300例进一步划分。同时根据手术时机, 将妇科腹部手术患者200例进一步分组, 各100例患者分别采用急诊手术和非急诊手术治疗。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院内感染发生情况分布

腹部手术患者500例发生院内感染病例共25例, 发生率为5%。见表2。

2.2 腹部手术和剖宫手术院内感染发生比较

腹部手术200例发生院内感染人数为10例, 剖宫手术300例发生医院内感染院内感染人数为15例, 两者发病率,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5) 。见表3。

2.3 急诊手术和非急诊手术发生院内感染比较

在手术时机医院内感染的发病率上, 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急诊手术明显高于非急诊手术,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见表4。

2.4 剖宫手术前阴道与肛检发生院内感染的情况

阴道检查次数≥8次患者的院内感染的发病率为5.33%, 院内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检查次数<8次患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肛门检查次数200例8次患者的院内感染的发病率为3.33%, 院内感染率发生率明显低于检查次数<8次患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如发生院内感染, 将严重影响着患者的预后和健康。妇产科腹部手术作为院内感染高危手术之一, 做好院内感染的预防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妇产科腹部手术发生医院内感染的原则比较复杂, 综合起来有以下几点:第一, 手术时间长短与出血量多少与医院感染发生概率有着密切的关系, 妇产科腹部手术一般来说手术时间较长, 孕产妇出血量也比正常手术偏多, 手术发生感染的概率也大大增加[6], 因为组织损伤越严重, 手术时间越长, 手术部位创面的细菌数越多, 伤口发生感染的概率越大。第二, 肥胖程度与医院感染发生概率也有着一定的关系, 有报道指出体重在90 kg以上的腹部手术患者的伤口感染率比正常体重者高出很多, 可达5.7%, 而低于90 kg的仅为0.17%[7], 主要原因是对肥胖者实施手术一般来说手术时间比较长, 且脂肪层多造成患者抵抗力差。第三, 医务工作者对院内感染的危害和防控重要性未充分认识到位, 往往抱有侥幸心理, 在实施诊疗中不能有效采取措施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8,9]。

针对以上感染原因, 对妇产科腹部手术预防发生院内感染可采取以下措施: (1) 提高医务工作者的医院内感染预防和控制意识, 杜绝侥幸心理存在, 在全院范围内建立严格的奖励和惩罚措施, 严格按照要求进行考核评价。 (2) 提高手术指征和手术质量, 患者住院时机成熟再进行手术, 尽量减少手术的时间。 (3) 增强住院孕产妇的机体抵抗力, 适当指导进行保健锻炼, 以减少医院内感染发生概率[8,9]。

参考文献

[1]胡少华.探讨影响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及对策[J].临床护理杂志, 2009, 8 (3) :6-8.

[2]张幽雯.妇产科腹部手术后发生院内感染分析及护理[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1, 107 (3) :135-136.

[3]赵月宝.妇产科腹部手术后发生院内感染分析及早期干预[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1, 10 (7) :61-63.

[4]叶昕, 郑喜慧, 葛晨蕾.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和防治[J].吉林医学, 2009, 30 (18) :2119-2120.

[5]杨婉娟.妇产科手术后腹部切口感染的原因和护理[J].医学信息, 2011, 24 (6) :3964.

[6]岳天孚, 刘胱玫.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及裂开的防治[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1, 11:6781.

[7]杨红.妇产科腹部手术感染的防治[J].前卫医药杂志, 2001, 18 (2) :1521.

[8]李雪梅, 莫合木提·玉素甫.腹部手术后患者院内感染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研究[J].求医问药, 2011, 10 (9) :605-606.

乙肝医院内感染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7年1月—2010年12月在本院神经内科感染的患者72例 (男42例/女30例) , 年龄38~75岁, 平均年龄 (55.6±12.9) 岁;其中原发病:缺血性脑血管病34.72% (25例/72例) , 出血性脑血管病26.39% (19例/72例) , 周围神经病13.89% (10例/72例) , 脊髓病变8.33% (6例/72例) , 其他16.67% (12例/72例) 。

1.2 方法

记录感染患者临床资料, 并对患者感染临床特点进行研究分析。

1.3 效果评价

参照卫生部2001年颁布的《医院感染标准》 (试行) 执行。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处理。

2 结果

2.1 总体感染情况

本次资料中出院患者共1 014例, 平均感染率为7.10% (72/1014) , 见表1。

2.2 感染季节

全年都有感染患者, 其中以春季22.79% (20/72) 与冬季33.33% (24/72) 感染率较高, 见表2。

2.3 感染部位

呼吸道感染病例最高占61.11% (44/72) , 其次为泌尿道感染占23.61% (17/72) , 见表3。

2.4 感染年龄

60岁以上患者感染率最高占55.56% (40/72) , 见表4。

2.5 感染与住院时间

住院时间超过20天的患者感染率最高占58.33% (42/72) , 见表5。

2.6 医院感染与致病菌

送检标本中检出病原菌54株;G-菌占74.07% (40/54) ;G+菌占20.37% (11/54) ;真菌占5.56% (3/54) 。其中, G-菌中居前三位分别是:铜绿假单胞菌、肺克雷伯菌、大肠杆菌, 见表6。

3 讨论

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 提高基层医院医疗质量, 保障患者的安全是目前医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神经内科疾病在院内住院患者中属于一个特殊群体, 住院周期长, 集体封闭式管理, 个人卫生习惯差, 机体抵抗力低下等原因, 易发生患者医院感染。在本次资料中出院病例1 014例, 感染病例72例, 感染率为7.10%。表明神经内科疾病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较常见, 因此加强医院病房感染的监测与防治, 尤为重要。

神经内科疾病院内住院患者的感染因素较多。在本次研究的72例感染病例中我们发现感染发生特点: (1) 感染季节:全年都有感染患者, 其中春季22.79% (20/72) 与冬季33.33% (24/72) 感染率较高, 提示这可能是因为春季和冬季昼夜温差较大, 住院患者不注意保暖导致患者感染风险增加; (2) 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占首位, 其次是泌尿道感染, 消化道和皮肤软组织感染次之。提示呼吸道感染率高可能与神经内科患者长期卧床, 易导致呼吸道分泌物难以排出有关[3,4]。另外, 在吸氧过程中, 每个患者、病种、病原微生物各有不同, 湿化装置若消毒不严, 又利于细菌生长繁殖, 也可增加神经内科患者感染机会。对于泌尿道感染, 多与留置尿管有关; (3) 感染年龄:本次资料显示60岁以上患者感染率最高占55.56% (40/72) , 提示年龄越大, 感染几率越高。主要因为住院患者随年纪增长, 老年患者T细胞减少[5], 其机体的免疫力呈下降趋势, 对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下降;同时老年患者各系统、脏器机能下降, 基础疾病多, 而且病情比较严重者, 更容易发生感染; (4) 致病菌:送检标本中检出病原菌54株;G-菌占74.07% (40/54) ;G+菌占20.37% (11/54) ;真菌占5.56% (3/54) 。其中, G-菌中居前三位的分别是:铜绿假单胞菌、肺克雷伯菌、大肠杆菌。提示G-菌是医院感染主要致病菌, 且多为抗感染药物的多重耐药菌株。

同时我们分析发现, 住院时间长与发生医院感染的机会呈正相关, 随着住院时间的延长, 住院病人的感染率也随之增加。针对调查分析发现的神经内科疾病院内住院患者感染危险因素, 我们提出医院病房感染防控对策: (1) 对院内医务工作人员进行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的培训。医务工作人员全面掌握医院感染及预防医院感染知识, 认真学习和落实《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医院消毒技术规范》等有关专业知识, 提高工作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特别是要针对保洁员及陪护人员培训必要的消毒方法[6,7]; (2) 尽可能缩短患者治疗病程, 避免接触传染;加强患者病房空气流通, 避免病房内空气污染严重[8]; (3) 加强医院感染的监管, 包括制定各种有效的监管措施, 检查各种措施的执行情况及有效性, 降低患者感染发生率。实现预防和控制病房医院感染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孙孝芹, 崔霞, 程军.发挥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7, 17 (7) :852-853.

[2]宋丽红, 贾会学, 贾建侠, 等.医务人员手卫生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9, 19 (1) :35-35.

[3]毕桂兰, 冉令霞.中医神经内科病房医院感染监测1489例分析[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07, 21 (8) :68-68.

[4]庄迎九, 叶茂林.神经内科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J].临床肺科杂志, 2009, 14 (9) :1267-1268.

[5]陈峪, 全月英, 陈小会.医院感染易感因素调查分析与预防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3, 13 (7) :632-633.

[6]吴明, 靳桂明, 魏华.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应强化职能作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7, 17 (11) :1408-1410.

[7]张玉强, 何多多, 杨杰, 等.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的工作方法[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7, 17 (12) :1543-1543.

乙肝医院内感染 篇10

关键词:内科系统,医院内感染,控制

内科疾病医院内感染的发生除了与患者自身抵抗力差有关外,还与患者就医环境紧张、护理人力资源不足、未严格遵守抗菌药物使用征、未严格按操作规程执行各种操手有关,尤其冬季来临,住院患者多数为老年人,各脏器功能不全、伴发多种疾病等特点,更容易诱发医院感染发生。2010年冬季异常气候,导致内科系统住院患者持续增高,由此引起医院内感染性疾病攀升,为杜绝其暴发,医院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进入冬季以来内科系统2010年1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全部出院患者病案资料进行感染病历调查及2个月当月15日进行的住院患者现患率调查,并与2011年1月的全部出院患者病案资料发现感染病历调查及当月15日的全部住院患者现患率调查进行比较。

1.2 方法

抽调医务科、护理部各1人充实医院感染管理组织,专职调查临床科室医院内感染的发生情况。并每日深入临床科室检查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情况、各种治疗操作是否按规范进行情况、执行手术卫生状况、医疗废物分类处理状况等影响医院内感染发生的因素。

1.2.1 回顾性调查方法

感染管理小组每日对出院患者病案进行一一查询,并与临床医师发现感染病历报告相结合,之后将调查的感染病历进行统计分析并填统一感染调查表。

1.2.2 横断面调查方法(即现患率调查法)

由感染管理小组成员3人与科室感染控制小组成员于每月15日(0:00~2400),调查所有住院患者包括当日出院、转科、死亡的患者,但不包括当日新入院患者,分3组进行逐一床位调查,每组负责60~70名患者并与病历资料调查相结合,将调查发现的当日住院感染患者填写统一的调查表。

1.3 诊断标准

依据卫生部制定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2 结果

2010年11月、12月每月15日进行住院患者现患率调查,每日进行出院患者出院病历调查发现:发生医院内感染者中,患者年龄≥65岁老年人居多,占感染人数的73.28%,患两种以上疾病者占95%。回顾性调查2010年11、12月出院患者病历分别715、779份,发现感染病历分别56、62份,统计感染发生率分别7.83%、7.96%;横断面调查2010年11、12两月每15日住院患者分别157、211人,发现感染人数分别12、16人,发生率分别7.64%、7.58%,均高于我院平时内科系统感染调查数据,且以呼吸道感染居榜首,其次是泌尿道、消化道部位的感染。院领导根据上报数据及原因分析,立即布控措施,结果发现2011年1月15日现住院患者现患率调查中,共调查患者202人,发生感染4人,感染现患率1.98%;回顾性调查本月全部出院患者病案770份,发现感染病历14份,感染发生率1.71%,均明显低于之前月份,使医院内感染持续较高趋势得以良好控制。

3 讨论

医院内感染发生多与患者自身的抵抗力差有关,尤其内科系统住院患者,均以老年人居多数,复合多种疾病,意识障碍、长期卧床或限制行为,导致住院时日延长等均是诱发医院内感染的内源性因素[1,2]。

外源性因素:(1)与住院患者增多,住院环境紧张有关。基层医院分科不严格,不同病种混住混治;天气寒冷不能按要求开窗通风;护理人力资源紧缺使督促宣教不到位;陪护吸烟现象严重,导致病区内空气质量差,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发生机会多;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病原菌的传播途径大多是飞沫传播,病区内切断其传播途径比较困难。(2)与未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有关。由于医护人员要承担较多的治疗任务,为保证患者的及时治疗,很难按规范要求操作,如给患者做治疗后不能保证接触每位患者后的规范性洗手、止血带不能保证一人一带、消毒液及容器未及时更换等,均是导致感染发生的重要因素。(3)与医护人员缺乏责任心有关。对侵入性操作如吸氧,不能保证每日口腔护理、清洁鼻孔、更换管道;导尿患者不能保证每日尿道口消毒、尿袋随意放在患者床上等;护士长对保洁员工作督促不到位,不能保证床头柜的清洁消毒、出院患者床位的终末消毒等,由此导致呼吸道、泌尿道、消化道感染机会增加。(4)与滥用抗菌药物有关。由于目前经济利益驱动,滥用抗菌药物现象严重,高档次、多联使用使细菌产生耐药性,也是产生医院内感染的重要因素。

制订相关防范措施:(1)分流患者缓解住院紧张。根据住院紧张状况,院领导立即做出决定成立专门的呼吸疾病收治科,并严格各内科收治患者范围,严格规范病种隔离制度;病区配备空气消毒机,净化病区空气质量,有效降低病区内空气中病原菌,切断飞沫传播。(2)整合护理人力资源。立即召回各种休假护理人员,充实内科护理队伍,使各项护理工作规范化、正规化、正常化进行,确保护理质量安全高效运行。(3)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规范洗手,及时洗手,洗手是阻断医务人员因诊疗操作而传播疾病的关键环节,普及洗手、规范洗手是控制医院感染最基本、最有效的措施[3,4]。(4)严格遵守抗菌药物使用征。感染管理小组成员每日督查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对不合理用药坚决制止并通报处罚,医院规定每超过一个百分点给予100元罚款。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可直接降低患者的住院费用、减少不良反应和减慢细菌耐药性的产生[5]。(5)完善医院内感染知识培训制度。建立健全预防医院内感染知识培训的长效机制,制订行之有效的培训管理制度,使感染知识培训工作常抓不懈。

虽然对内科系统发生医院内感染的控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距国家标准规定医院内感染要求仍存在一定的差距,还需要进一步努力,使影响患者住院治疗的不良因素降之最低,确保患者的住院安全,减轻由此为患者造成的痛苦,缩短住院时日,降低治疗费用。

参考文献

[1]殷忠芳.院内感染报告不准确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2):91,122.

[2]蔡囡丽.颅脑外科患者院内感染防治与护理对策[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2):69,93.

[3]高延秀,王明俊.医务人员应用三种洗剂洗手效果监测[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1):63.

[4]程科萍,张徐军,孔庆芳,等.洁芙柔润皂液的洗手效果监测及评价[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20):3166-3167.

上一篇:高校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下一篇:课堂教学评价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