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毒核酸

2024-09-21

乙肝病毒核酸(共7篇)

乙肝病毒核酸 篇1

摘要:目的 探讨比较乙型肝炎病毒 (HBV) -DNA含量测定与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 在无偿献血者HBV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该站采集的无偿献血血液标本36 473份, 同时采用ELISA与HBV-DNA检测方法筛查HBV感染状况, 分析两种检测方法诊断结果符合程度, 探讨HBV传染性与HBV-DNA含量关系。结果 28份标本ELISA检测HBs Ag阴性呈现HBV-DNA阳性, 19份标本ELISA检测HBs Ag阳性呈现HBV-DNA阴性, 诊断符合率为99.9%。HBs Ag+/HBe Ag+/HBc Ab+标本HB V-DN A检测阳性率与H BVDN A含量显著高于HB s A g+/HBc Ab+标本与HBs Ag+/HBe Ab+/HBc Ab+标本,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ELISA与HBV-DNA检测在血液筛查结果中存在不一致现象, 具有一定互补作用, 在血液筛查中同时应用可减少漏检。

关键词:荧光,酶联免疫吸附检测,乙肝病毒,无偿献血

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 属于一种血清学诊断方法, 具有快速、灵敏与廉价的特点, 是目前检测乙型病毒性肝炎 (乙肝) 最为常用的方法[1], 在血站血液筛查中具有重要地位。乙肝病毒 (HBV) -DNA含量测定则更为直接、可靠, 近年来在血液筛查工作中逐渐推广应用[2]。本文通过分析ELISA检测与HBV-DNA检测两种方法筛查献血者HBV感染率的差异, 希望为血液筛查工作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血液标本

选取2 01 3年1月至2 01 4年12月金华市中心血站采集的无偿献血血液标本36 473份。所有献血者均经HBs-Ag快速试纸法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 化学法初筛检测合格。每位无偿献血者标本均留取两管样本, 分别进行ELISA检测与HBV-DNA检测。

1.2 方法

1.2.1 仪器与试剂

血样处理采用Xantus150样本处理系统;ELISA检测采用FAME24/20型全自动酶免分析仪 (瑞士哈米顿公司) 及HBV血清学标志物检测试剂盒 (上海卡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HBV-DNA检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系统 (罗氏公司) 和配套检测试剂。

1.2.2 检测方法

静脉采血后留取标本两份, ELI SA检测与HBV-DNA检测均应在标本采集后48小时以内完成, 不能完成的标本需提取血浆并在-20℃环境下保存, 7天以内检测。所有血液样本均进行HBV血清学标志物检测与HBV-DNA检测, 其中, lg (HBV-DNA) >2.70为阳性, H B V血清学标志物主要包括乙肝表面抗原 (HBs Ag) 、乙肝表面抗体 (HBs Ab) 、乙肝e抗原 (HBe Ag) 、乙肝e抗体 (HBe Ab) 及乙肝核心抗体 (HBc Ab) 。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种方法诊断符合率, 并分析HBs Ag阳性的3种不同HBV感染状态的HBV-DNA含量, 包括HBV急性感染或感染慢性期 (HBs Ag+/HBc Ab+) 、“小三阳” (HBs Ag+/HBe Ab+/HBc Ab+) 、“大三阳” (HBs Ag+/H B e A g+/H B c A b+) 。

1.4 统计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6.0对数据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种方法诊断符合率比较 (表1)

ELISA检测HBV的阳性率为0.2% (73/36 473) , HBV-DNA检测HBV阳性率为0.2% (82/36 473) , 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5 2, P>0.0 5) 。两种方法诊断符合率为9 9.9% (3 6 4 2 6/3 6 4 7 3) 。

2.2三种不同H B V感染状态的H B V-DN A含量 (表2)

3种HBs Ag阳性的状态中, HBs Ag+/HBe Ag+/HBc Ab+的HBV-DNA检测阳性率与HBV-DNA含量均显著高于HBs Ag+/HBe Ab+/HBc Ab+和HBs Ag+/HBc Ab+,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Bs Ag+/HBe Ab+/HBc Ab+与HBs Ag+/HBc Ab+的HBV-DNA检测阳性率与HBV-DNA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注:A组:HBs Ag+/HBc Ab+, B组:HBs Ag+/HBe Ab+/HBc Ab+, C组:HBs Ag+/HBe Ag+/HBc Ab+;1为A组与B组比较, 2为A组与C组比较, 3为B组与C组比较;*Fisher确切概率法

3讨论

我国是HBV感染高发的国家, 血液传播是乙肝感染的重要途径之一, 所以HBV筛查是血液系统最主要的工作内容之一。目前, ELISA属于一种血清学方法, 已成为HBV感染诊断最为广泛的方法, 在临床诊断与血液筛查中具有重要作用[3]。HBV-DNA检测是一种近年发展起来的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 可在早期发现HBV感染并对病毒进行定量, 其结果较为灵敏可靠。

研究报道[4], ELISA检测与HBV-DNA检测HBVAg检测结果存在一定差别。本文28份标本HBs Ag检测阴性呈现HBV-DNA阳性, 主要原因可能是HBV感染早期, 献血者血液中病毒数量较少, HBs Ag不能被ELISA检测到, 而DNA则已存在于血清中, 故HBV-DNA检测阳性[5]。19份标本HBs Ag检测阳性呈现HBV-DNA阴性, 主要原因是有的乙肝患者经过药物治疗血液中仅存在HBs Ag, 并不具备病毒DNA, 病毒复制率与传染性低[6]。

本文结果还显示, 相对于HBsAg+/HBcAb+与HBsAg+/HBeAb+/HBcAb+状态, HBsAg+/HBeAg+/HBcAb+的HBV-DNA阳性率与含量均显著较高。由于HBV传染性与HBV-DNA含量有关, HBsAg+/HBcAb+通常提示HBV急性感染或者感染慢性期, HBV感染但无传染性, HBsAg+/HBeAb+/HBcA b+通常提示H BV具有一定传染性但传染性较弱, HBs Ag+/HBeAg+/HBcAb+标本传染性极高[7]。这说明HBV-DNA定量检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HBV的传染性。

综上所述, ELISA检测与HBV-DNA检测HBV感染结果存在不一致现象, 在诊断HBV感染时具有一定互补性, 在血液筛查同时进行可减少漏检, HBV-DNA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HBV的传染性, 为杜绝HBV的血液传播, 开展HBV-DNA定量检测还是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祝继华, 严立, 陈瀑, 等.ELISA法在检测乙肝标志物中的应用和评价[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09, 34 (10) :1397.

[2]姜伟超.650例慢性乙肝患者HBV-M、HBV-DNA同步检测分析[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13, 22 (2) :141.

[3]邓雪莲, 安万新, 梁晓华, 等.大连市血液中心血清学检测与核酸检测并行的效果观察[J].中国输血杂志, 2012, 25 (1) :38.

[4]刘社琴.乙肝血清标志物与HBV-DNA定量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 2011, 8 (10) :171.

[5]陈宇新, 林志强.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与ELISA方法测定乙型肝炎五项指标相关性分析[J].吉林医学, 2012, 33 (30) :6533.

[6]徐丛荣.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HBV-DNA阴性1例[J].检验医学与临床, 2009, 6 (2) :142.

[7]蔡红军, 袁克宇, 孔凡叔, 等.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和ELISA检测HBs Ag的分析比较[J].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版, 2008, 21 (5) :536.

乙肝患者脱氧核糖核酸的检测 篇2

1 方法

①血清标志物指[3]:HBsAg 、乙型肝炎表面抗体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body, 抗- HBs) 、HBeAg、乙型肝炎e抗体 (hepatitis B e antibody, 抗- HBe) 、乙型肝炎核心抗体 (hepatitis B core antibody, 抗- HBc) 的检测:应用酶联免疫法, 试剂由上海科华或郑州安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②HBV-DNA定量测定:采用PCR体外扩增检测技术, 试剂由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该试剂盒的检测下限为1.0×103copies/ml, 用罗氏480实时荧光定量仪进行检测, 操作过程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③肝功能检测采用DimenSion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DimenSion原装试剂;④B超测定肝、脾质地、大小, 以肝脏回声光点增粗以及脾脏厚度增加视为异常。

分别就HBeAg (+) 、HBeAg (-) 患者对年龄、肝功能、HBV-DNA载量、B超检查进行比较分析。

2 讨论

乙型肝炎病毒 (hepatitis B virus, HBV) 是引起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病原体。我国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HbsAg) 阳性有1.2亿人,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2000~3000万人, 其中每年约30万人进展到肝硬化、肝癌。严重损害了人民的身体健康。然而HBsAg (+) 并不代表着疾病的活动和需要治疗, 作为基层的医生, 掌握患者的最佳治疗时机尤为重要。

HBV血清标志物检测是目前临床上诊断乙肝最常用的指标。它主要反映人体对HBV的免疫反应状态, 不能直接反映HBV在患者体内的复制情况。而且HBV血清标志物复杂多样, 临床上难以根据这些结果对HBV感染复制情况进行准确判断。血清中HBV-DNA定量是反映病毒复制的最直接标志, 是评价传染性的最可靠的方法, 荧光定量PCR技术能从DNA水平鉴别乙肝病毒的活动, 对HBeAg (-) 患者尤为重要, 是判断病情与预后、衡量抗病毒疗效的关键指标。

慢性HBV感染的自然史一般可分为3期, 即免疫耐受期、免疫清除期和非活动或低 (非) 复制期。在基层医院, 很多医生对于乙肝抗病毒治疗存在误区, 认为只要HBV-DNA为阳性即应抗病毒治疗。有研究结果数据表明HBeAg (+) 患者, 仅有一部分人为肝功能异常患者[4]。这部分人是抗病毒治疗适应证的人群。并且HBeAg (+) 患者中随着年龄增大, 肝功能异常以及肝脾异常者的比率逐渐增加, 这充分说明了HBeAg (+) 患者即使肝功能正常, 但是随着年龄增大, 仍存在病情进展的风险, 所以这部分患者是需要定期随访的。

有研究数据表明HBeAg (-) 患者随着年龄增长肝功能以及肝脾异常也逐渐增多, 在35岁以后较为明显, 可能与此年龄患者机体免疫功能逐渐完善, 开始了自身对乙肝病毒的免疫清除有关 。在HBeAg (-) 者中存在HBV-DNA>104copies/ml, 肝功能异常, 这一部分人并没有达到完全的免疫清除, 体内仍有肝炎病毒复制, 可能伴有HBV前C区变异, 这种变异导致不能产生HBeAg, 但不影响HBV复制和传播, 这些患者均属于抗病毒治疗适应证范围。HBV前C变异与乙型肝炎慢性化, 慢性肝炎活动加剧, 重型肝炎和肝癌有关。因此, 对于HBeAg (-) , 而HBV-DNA水平较高的患者应给予重视。

乙肝在中国主要以母婴传播为主, 其他一部分为血液、体液性、医源性、性接触等传播。然而HBsAg (+) 并不代表着疾病的活动和需要治疗, 作为医生, 应掌握患者的最佳治疗时机,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 并让患者知晓定期随访的重要性。因此, 正确的解读乙肝三系、HBV-DNA, 结合肝功能和影像学检查是很有必要的。应常规检测HBV-DNA定量, 定期复查肝功能, 肝脾超声检查, 为慢性乙型肝炎的规范性治疗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李梦东.实用传染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8:104.

[2]李朝路, 刘卫芳.乙肝治疗的研究概况.中国现代临床医学, 2008, 10 (1) :40-43.

[3]中华医学会肝病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分会联合制定.慢性乙肝防治指南.中华传染病杂志, 2005, 23 (6) :421-431.

乙肝病毒核酸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5月~2012年5月本院收治的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0例, 女30例, 年龄17~60岁, 平均34.3岁。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 均无其他干扰性疾病, 治疗期间不服用其他治疗性药物。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全部患者均在知情下签署同意协助研究协议书。

1.2 治疗方法

在相同的护肝和对症治疗的基础上, 观察组给予口服拉米夫定100 mg, 1次/d, 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4 mg, 肌内注射, 1次/2 d;对照组只给予口服拉米夫定100 mg, 1次/d的治疗。1疗程/3个月, 治疗2个疗程。

1.3 疗效观察

测量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相关指标和HBe Ag、HBV-DNA转阴情况及ALT复常情况;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疗效评价标准为[2]: (1) 显效:主要症状消失, HBe Ag和HBV-DNA转阴, 肝功能各项指标均恢复正常水平; (2) 有效:主要症状体征明显改善, HBV-DNA转阴或拷贝数下降, HBc Ag未转阴, 肝功能各项指标比原值下降50%以上; (3) 无效:即症状体征无好转, 肝功能及病毒指标未明显改变, 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观察两组患者用药中不良反应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材料统计采用t检验, 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相关指标的比较

治疗2个疗程后, 两组患者ALT、AST、TBIL等指标和治疗前进行组内比较, 均优于治疗前,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治疗后ALT、AST、TBIL等指标和对照组治疗后进行组间比较, 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注:和治疗前比较, 治疗后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bP<0.05.

2.2 治疗后两组患者HBe Ag、HBV-DNA转阴情况及ALT复常情况的比较

2个疗程后, 观察组患者HBe Ag转阴率、HBV-DNA转阴率、ALT复常率均优于对照组治疗2个疗程后,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2.3 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治疗后经评价, 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3。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

本研究治疗过程中, 全部患者均无显著不良反应, 尿常规和肾功能均正常, 无不适症状出现。

3 讨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机体免疫力障碍, 使乙肝病毒在患者体内持续复制, 导致该病呈进行性发展。患者体内病毒的不断复制和免疫攻击会破坏肝细胞, 最终导致肝硬化甚至肝癌[3]。所以对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不仅要综合的治疗, 还要有抗病毒的治疗[4]。核苷类药物的出现使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步入了一个新的领域。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可以显著增强患者乙肝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 提高抗乙肝病毒的免疫功能, 并且在体内可诱导内源性干扰素的产生[5]。但是该药单用不能取得满意疗效, 特别是对HBV-DNA转阴效果较差。拉米夫定是一种核苷类药物, 该药能作用于乙肝病毒转录酶, 具有高效的抗病毒作用。但是单用该药也有易复发, 易诱病毒发抗药性等缺点[6]。为更好的发挥以上两种药物的药效, 使相辅作用, 本研究运用了联合用药的方法。

从本研究结果来看, 观察组运用了联合用药的方法治疗后, 其肝功能相关指标ALT、AST、TBIL等, 均优于治疗前,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且也显著优于仅运用拉米夫定治疗的对照组治疗后,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另一方面, 观察组患者HBe Ag转阴率、HBV-DNA转阴率、ALT复常率及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治疗后,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且全部患者均无显著不良反应, 用药安全性较好。以上结果均证明了联合用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 拉米夫定与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能显著提患者肝功能, 不良反应少且轻微, 疗效优越, 值得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观察拉米夫定与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本院的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拉米夫定联合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用拉米夫定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相关指标和HBeAg转阴率、HBV-DNA、ALT复常率;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用药中和用药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2个疗程后, 两组患者ALT、AST、TBIL等指标和治疗前比较, 均优于治疗前,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治疗后ALT、AST、TBIL等指标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患者HBeAg转阴率、HBV-DNA转阴率、ALT复常率及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治疗后,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过程中和治疗后, 全部患者均无显著不良反应, 尿常规和肾功能均正常, 无不适症状出现。结论 拉米夫定与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值得肯定, 可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拉米夫定,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参考文献

[1]彭海风, 张宏宇.恩替卡韦和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对照观察.医学信息 (上旬刊) , 2011, 24 (5) :2619-2620.

[2]陈琳.拉米夫定联合乙肝舒康治疗慢性乙肝患者120例的临床研究.中外医学研究, 2012, 10 (31) :13-14.

[3]陈卫国.慢性乙肝患者抗病毒药物使用情况分析.亚太传统医药, 2009, 5 (11) :129-130.

[4]王勇平.α-干扰素中和抗体对慢性乙肝患者干扰素抗病毒疗效的影响.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2009, 23 (4) :304-306.

[5]蒋滨.胸腺肽联合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现代医学, 2009, 37 (4) :282-283.

乙肝病毒核酸 篇4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样本来源:2014年5月12日至2014年6月16日。共检测手足口病疑似病例咽拭子样品102份。

试剂和仪器:①核酸提取试剂德国QIAGEN公司的RNeasy Mini Kit,批号:145048635;②病毒采样盒(采集咽拭子):海南兴南峰医药器械有限公司,批号:20140428,有效期:20150427;③肠道病毒通用型核酸测定试剂盒,批号:H20140501,有效期:20150519;③肠道病毒71型核酸测定试剂盒批号:H20140301-1,有效期:20150305;④柯萨奇病毒16型核酸测定试剂盒,批号:H20140301-1,有效期:20150310。仪器设备:美国BIO-RAD IQ5实时荧光定量PCR扩增仪。

1.2 方法

(1)标本采集:发病7日内咽拭子标本,专用棉签,适度用力试抹咽喉壁与扁桃体两侧,避免触及舌与口腔,采样后迅速置入盛有病毒保存液的采样管中,折断棉签,旋紧瓶盖密封,送检,部分以4℃留存送检。

(2)核酸提取:①德国QIAGEN公司生产的RNeasy Mini Kit提取试剂盒在生物安全柜内对咽拭子样品进行核酸提取,取配套无菌Eppendorf管,加入RLT,置入标本悬液,混匀,加入二硫基乙醇,混合加入75%乙醇混匀,取收集管,标记加入以上留取混合液,离心去离心液,按照说明书上操作步骤提取数份病毒提取液;②提取核酸后使用上海之江试剂公司生产的肠道病毒通用型核酸测定试剂盒、柯萨奇病毒16型(CA16)核酸测定试剂盒、肠道病毒71型(EV71)核酸测定试剂盒对样品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使用的PCR扩增仪为美国BIO-RAD公司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扩增仪,Ct值>32为阴性,否则则为阳性。

2 结果

101份样品中肠道病毒通用阳性45份(感染率44.55%、比重26.01%),其中EV71阳性3份(感染率2.97%、比重6.67%),CoxA16型阳性34份(感染率33.66%、比重75.56%),其它型肠道病毒8份。

3 讨论

手足口病(Hand—foot一mouth Disease,HFMD)是一种常见流行性传染病,常见感染病毒包括Cox病毒、埃可病毒以及新型EV病毒,近年来常见CoxA16以及EV71,本次检测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手足口病常呈间断性爆发,90年代后在亚太地区不止一次爆发,我国于2008年呈现流行性爆发,感染数十万例,此后,HFMD呈区域性爆发,成为公共卫生问题。

本疾控中心实验室采用目前通用的核酸PCR检测,样本采用咽拭子,检测符合率较高,可基本满足需要。目前常用的HFMD病毒检测方法包括RT-FCR、FQ-PCR等,FQ-PCR略优于RT-FCR法,且技术实现难度更小、操作更简便[2]。

HFMD病毒类型常见CoxA16、EV71,不同时间、不同地域间,统计比重存在较大差异。如王翔军等统计,临沂某院2010—2011年咽拭子核酸测试34例均为EV71型,2011—2013年检测113例,EV71占69.91%,杜银菊统计聊城2010—2012年EV71占HFMD核酸阳性比重为29.31%,提示HFMD致病病毒流行存在诸多影响因素,季节、地域均可成为致病病毒感染比重。

综上所述:本市HFMD防治状况仍不容乐观,月间报告例数仍较多,呈小规模流行趋势,手足口病监测网络发挥作用,实验室相关核酸检测阳性率较高,多见CA16型病毒感染,HFMD防治工作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刘民,刘闯.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预防[J].中国皮肤病性病学杂志,2010,24(7):591-593.

乙肝病毒核酸 篇5

随着基因工程等技术的发展,新型核酸疫苗的研发也更加理性和成熟,使得疫苗的研制扩展到更广的技术领域。新型牛病毒性腹泻 - 黏膜病( bovine viral diarrhea - Mucosal disease,BVD - MD) 疫苗的研究也逐渐增多,如基因工程活载体疫苗、亚单位疫苗和DNA疫苗等,从而能有效、安全地预防BVD - MD。

1DNA疫苗的应用研究

1.1DNA疫苗的研究

DNA疫苗( nucleic acid vaccine ) 又称基因疫苗 ( gene vaccine) ,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研制成的,自1990年J. A. Wolff等人研制出DNA疫苗以来,已取得巨大发展,被称为第三代疫苗。DNA疫苗由病原的保护性抗原基因( 外源基因) 和真核表达载体质粒两部分组成。外源基因通常选择该病原的主要保护性抗原基因,或者是单个基因, 或者是具有保护功能的一组基因,同时也可以是另一种病原的保护性基因。真核表达质粒在结构上需要具有一整套的启动转录元件,使它能够对所插入的外源抗原基因片段进行有效转录。真核表达质粒必须有一个表达质粒的框架结构,并能在大肠杆菌中自主复制,便于在原核系统中大量制备; 还要有一个相应的抗性基因,便于构建重组质粒时进行筛选; 要有可以插入外源基因的多克隆位点; 最关键的是真核启动子结构,多采用病毒启动子,如巨细胞病毒( CMV) 、 猴空泡病毒40 ( SV40) 、呼吸道合胞体病毒( RSV) 等,其中CMV的转录活性最高。D. C. Tang等人比较了CMV和RSV等不同启动子在诱导基因表达方面的情况,结果发现,CMV启动子效果最好。也有报道表明,RSV启动子亦有较好的表达。

DNA疫苗可应用于病毒、细菌、或是寄生虫病、 或是其他临床病如癌症,或是基因治疗的后遗症。目前,有4种DNA疫苗被批准应用于动物[3],其中包括两种传染性疾病疫苗,即2005年由美国农业部批准上市的艾奥瓦州一家动物保健公司研制的马的西尼罗病毒DNA疫苗及2005年在加拿大批准用于鲑鱼的瑞士制药公司研制的鲑鱼传染性造血组织坏死病毒的DNA疫苗。此外,各种DNA疫苗的研制正处于炽热状态,用于病毒性疾病预防、防治非病毒性微生物引起的疾病、寄生虫感染预防等。关于DNA疫苗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也存在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1.2DNA疫苗的优缺点

1. 2. 1DNA疫苗的优点DNA疫苗比传统疫苗及蛋白疫苗在灵活性、快速研制、成本及可诱导细胞免疫方面具有优势。在构建方面,DNA可以快速分离及克隆,易于改造或插入质粒序列; DNA疫苗具有多功能性,可以同时将几种病原体的具有免疫原性的基因克隆至同一载体从而制成多价疫苗,易于和佐剂组合; 在生产方面,价格低廉,可重复大规模生产; 表达的蛋白空间折叠正确,可正确表达抗原决定簇,与先天抗原一致可自然诱导免疫反应,同时激发机体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 在运输方面,其稳定性较高,不需要冷链运输; 在安全方面,不像弱毒疫苗有毒力返强的危险。故可以称之为理想疫苗。

1. 2. 2 DNA疫苗的缺点在动物模型上,疫苗的安全性评价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主要包括局部反应原性反应、全身毒性反应及组织病理学方面。DNA疫苗最先考虑的安全问题是部分或全部质粒DNA序列可通过插入突变而整合到宿主基因组中的危险,这样就可能会抑制肿瘤抑制基因的活性或是激活原癌基因或引起染色体不稳定,出现断裂和重排的危险。然而,值得庆幸的是还没有试验数据证实这种危险性, 从而表明质粒整合到基因组的概率可以忽略不计,并且低于哺乳动物基因组自发突变率[4]。其他安全问题还包括DNA疫苗可刺激产生抗DNA抗体,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有报道称,DNA疫苗虽可以刺激抗DNA抗体的产生,但并没有增加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的严重性,也没有诱发健康动物的自身免疫[5]。但S. E. Parker等人的研究并没有发现小鼠或兔子重复注射DNA疫苗后所产生的病理变化。虽然DNA疫苗也有一些安全性问题,但是由于它的新颖性,以及多项临床试验结果验证了DNA疫苗的安全性,故DNA疫苗是可用于预防和治疗疾病的。

2制备BVDDNA疫苗的抗原基因

2.1BVDV的病原学特点

BVDV是黄病毒科( Flaviviridae) 瘟病毒属( Pestivirus) 的代表种,根据基因序列及抗原性分析发现,该病毒与猪瘟病毒( CSFV) 、羊边界病毒( BDV) 及一种可能的长 颈鹿源的 瘟病毒有 很高的同 源性[6]。 BVDV仅有一个血清学,在分类上与CSFV和BDV为同一属,有较高的同源性,因此呈现出抗原的多样性[7]。故根据致细胞病变效应可将BVDV分为两种生物型: 致细胞病理变化型( cytopathogenic,CP) ,如NY - 1株、SD - 1株; 非致细胞病理变化型( noncytopathogenic,NCP) ,如Singer株、Osloss株等[8]。这两种生物型并不能表示毒力的强弱,仅是以细胞是否产生病变为分类依据。由于BVDV基因组5'非翻译区 ( 5'untranslated region,5'UTR) 高度保守,故根据其可将BVDV分为BVDV - 1和BVDV - 2 2种基因型,两者间抗原性及遗传性上存在极大差异。根据BVDV基因组的某一片段,又可将这2个基因型分为各基因亚型。

2.2BVDV的基因组结构

BVDV粒子仅含一个单股正链RNA,其中CP基因组大小 约为12. 5 kb,NCP基因组大 小约为12. 3 kb。基因组由5' UTR、一个大的开放性阅读框 ( Open reading frame,ORF) 和3'非编码区( 3' - noncoding region,3' NCR ) 构成。 BVDV的5' UTR由380 ~ 385个核苷酸组成,5' UTR无甲基化的“帽子” 结构,有核糖体结合位点( IRES) ,这可指导ORF编码的多聚蛋白的合成。由于5'UTR有相当保守且稳定的茎 - 环二级结构,虽然有6个AUG但均不能启动翻译,故无蛋白表达产物。研究者常根据5' UTR的序列设计合成引物用于对BVDV的分型。BVDV的3'端非翻译区( 3'UTR) 由223 ~ 230个核苷酸组成,3'末端缺乏( 多聚腺苷酸) Poly( A) 结构,3'UTR内有富含AT的大小为60 bp的序列,在BVDV的一些毒株( 如Osloss、SD - 1株) 中有一个8核苷酸重复序列( TGTATATA) ,而Oregon C24V及890毒株中则没有该序列,目前这些重复序列的功能和作用机理还未明确,但可以肯定它们的出现或缺失对病毒的感染力有一定影响[9]。

BVDV的ORF编码一个由3 988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大小约为449 ku的前体多聚蛋白。进一步由病毒和细胞肽酶加工至少生成11种成熟的蛋白质, 其中p14、gp48、gp25、gp53是病毒的结构蛋白,其余的为非结构蛋白。

2.3BVDV的编码蛋白

2. 3. 1核衣壳蛋白C核衣壳蛋白C又称p14,位于ORF中505 ~ 810位核苷酸,有85个氨基酸,分子质量约为14. 0 ku,为非糖基化蛋白。与病毒基因组RNA构成病毒的核心,是BVDV的核衣壳组成成分[10]。S. M. Elahi等[11]构建了表达C基因的重组腺病毒,用其免疫小鼠后,结果免疫小鼠的脾细胞与BVDV - 1及BVDV - 2型均能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这说明C蛋白具有免疫原性。

2. 3. 2囊膜蛋白gp48囊膜蛋白gp48又称E0或Erns,是一糖基化蛋白,是ORF中811 ~ 1 491位核苷酸编码的一个有227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该蛋白含有9个糖基化位点,高度糖基化,去糖基化分子质量约为25. 7 ku,该蛋白缺乏锚定肽,且无疏水序列, 可以与E1或E2形成异二聚体或同聚体形式存在, 或是经细胞信号肽酶切割分泌到细胞外。经氨基酸序列分析发现,E0保守性很高,且其上有中和表位, 产生的中和抗体具有中和BVDV和丙型肝炎病毒 ( HCV) 的能力。故可用其研究基因工程疫苗,也可作为基因工程诊断抗原。

2. 3. 3囊膜蛋白gp25囊膜蛋白gp25又称E1,是ORF中1 492 ~ 2 076位核苷酸编码的一个有195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去糖基化分子质量约为20. 0 ku, 该蛋白含有2个疏水区和3个糖基化位点,通过疏水区将蛋白锚定在病毒囊膜内,是推定的锚定肽,目前在病毒免疫血清中还未发现抗E1的抗体,故这种糖蛋白不能诱导免疫反应。有研究称,E1可能在病毒装配、成熟过程中协助E0的定位。

2. 3. 4囊膜蛋白gp53囊膜蛋白gp53又称E2,是ORF中2 077 ~ 3 198位核苷酸编码的一个有374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E2多以同源二聚体、或与E1形成异源二聚体形式存在。E2 C端有一个疏水的膜锚定区,用于锚定在囊膜上。E2是决定免疫原性的主要基因,且参与病毒的中和,其N端伸出BVDV囊膜表面,有2个高可变结构域,是病毒引起免疫应答的重要的抗原决定簇,是疫苗研制的首选蛋白,因此该蛋白一直是国外学者研究瘟病毒的重点。E2基因保守性较低,可产生较高概率的变异,中和抗体逃逸率为1 × 10-2.47[12],这种特性使BVDV对环境的适应力增强,同时也造成了免疫失败和持续性感染。E2包含膜内定位信号,促使其在内质网保留; E2还是细胞受体的配位基,使病毒更容易结合和进入细胞; 此外, E2蛋白是反刍动物瘟病毒细胞培养向性的决定因素[13]。

3BVDVDNA疫苗的研究现状

由于DNA疫苗是不仅可诱导机体产生体液免疫,而且还可诱导产生强烈而持久的细胞免疫,还可避免向外界排毒,其安全性及高效性是传统疫苗及亚单位疫苗所达不到的,故BVDV DNA疫苗是目前BVDV疫苗的研 究热点。 S. Harpin等人用表 达BVDV E2基因的重组质粒接种小鼠,可诱导小鼠产生特异性抗体,且可持续6个月。I. Nobiron等[14]构建了表达E2包膜蛋白的质粒,并分别构建了表达白细胞介素 - 2( IL - 2) 、粒细胞 -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M - CSF) 的质粒来共同免疫牛,结果15头试验牛中有13头检测到中和抗体,且攻毒后有一半以上的牛有保护力。S. Harpin等[15]将构建的DNA疫苗以两种形式免疫牛,即裸体的DNA疫苗 ( N DNA) 和脂质体包裹的疫苗( L - DNA) ,结果表明: 两者都可产生中和抗体; N - DNA对牛只具有可变化的保护水平,而L - DNA没表现出保护力; N - DNA组有较高的细胞增殖,而L - DNA组则较弱。这说明DNA疫苗对BVD的防治有巨大的潜力。

4展望

由于我国对BVD - MD的危害性缺乏足够重视, 在其防治方面几乎空白,有必要加强对BVD - MD防治技术的研究,以达到对本病的有效防治。DNA疫苗是一种新型疫苗,由于其具有制备简单、可以表达多个抗原基因、能诱导全面免疫应答、免疫效力持久、 安全性高等优点而得到广泛重视。伴随BVDV DNA疫苗研究的深入,DNA疫苗作为一种针对BVD - MD潜在的疫苗,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摘要: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bovine viral diarrhea-Mucosal disease,BVD-MD)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主要感染牛,呈世界性分布,由于持续性感染及母牛的繁殖障碍,给世界养牛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防控该病最有效的方法是疫苗接种,由于传统疫苗存在不足之处,对预防该病仍存在较大难度。为了有效防治该病的发生,新型核酸疫苗受到人们的青睐。

乙肝病毒核酸 篇6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桂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0-2014年疾病汇总数据和中国疾病控制信息系统“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的手足口病报告病例。

1.2 实验室检测

由各就诊医院对发病3d以内的部分病例采集咽拭子及时送往桂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FQ-PCR)方法,对肠道病毒总核酸、Cox A16和EV71进行病毒核酸检测,将检测结果及时反馈,再由病例报告单位确定实验室检测病例。

1.3 统计方法

相关数据导入Excel 2010软件进行统计,使用SPSS21.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手足口病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2010-2014年共检测4 720份咽拭子标本,检出EV型、EV71型和Cox A16型病毒。其中EV型阳性3 115份,阳性率为66.0%;EV71型1 141份,阳性率为22.2%;Cox A16型667份,阳性率为14.1%。各年间三型病毒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4.85,P<0.01)。每年EV型阳性检出率均最高,在65%左右,EV71型总阳性检出率高于Cox A16型,每年分布不一。见表1、图1。

n(%)

2.2 病毒检测阳性结果的性别分布

2010-2014年对于EV型、EV71型和Cox A16型每种病毒,男性阳性检出率均高于女性,男性共检出阳性2 697次,女性共检出阳性1572次,男女性别比为1.72∶1,但各型病毒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0,P>0.05)。见图2。

2.3 手足口病检测结果年龄分布

2010-2014年手足口病报告病例最小为1月龄,最大为23岁。每一年报告病例均集中在<4岁年龄组,发病率前3位分别是2岁、1岁和3岁组。见表2。

2.4 各型手足口病病毒的时间分布

2010-2014年全年都有病例报告,但3种病毒的检出率都存在明显且相似的季节高峰,1-2月呈分散存在;从3月起,EV型和EV71型呈较快速度上升,Cox A16型的快速上升出现在4月,高峰值出现在4月和5月;之后3种病毒的检出开始减少,只在小范围内回升。见图3。

3 讨论

手足口病在全国多个地区,如安徽、山东、广东和浙江等出现过局部流行,该病的传染能力很强,传播范围广,疫情控制难度大。同时,引起该病的各种病毒间不存在交叉免疫,所以感染手足口病后不能产生长期免疫,此点对手足口病的防控十分重要。2008年5月2日,卫生部将手足口病作为丙类传染病管理。

桂林市在2010-2014年报告的手足口病以肠道病毒EV型多见,而其中又以EV71型为主,Cox A16型次之。全年均有病例报告,但EV型、EV71型和Cox A16型均存在明显的季节高峰。从3月开始出现较快速的病例增加,4-7月成为EV型和EV71型病例出现的发病高峰,而Cox A16型的季节高峰为4-6月,与陈德颖等[4]报道的发病高峰为5-7月虽不完全一致,但十分相似;与相关研究中南昌市的发病高峰一致[5]。在人群分布方面,男性和女性的发病不一致,前者高于后者,与相关研究的结果一致[6,7]。探究性别间的发病差异,可能是男性和女性对于手足口病免疫能力的差别或是男性更喜欢户外活动,从而导致接触病原体的可能性较高。一般成年人可以通过隐性感染获得免疫力,但儿童的免疫功能低下,是该病的高发人群。血清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新生儿由于带有母体血清抗体,44%具有病毒抗体,但1个月后抗体会迅速下降,1~23月龄的儿童病毒抗体阳性率仅为0.8%;在2~5岁,血清阳性率以每年12%的速率提高;到5~6岁时血清抗体水平达到一个稳定的状态,约为50%[8]。不同年龄组人群经历的手足口病发病次数不同,且经历的病毒株型别也不同,所以不同年龄组的发病可能不一。此调查中的高发人群集中在4岁以下儿童,发病最高的是2岁年龄组,与朱渭萍[9]等的研究结果一致。

[n(%)]

注:a缺失2例,b缺失7例,c缺失17例。

2011-2014年,EV型阳性检出率基本稳定在65%左右;EV71型除2013年阳性检出率较低外,其他年份也都较稳定;而Cox A16型各年的检出率波动较大。手足口病病毒EV71型是导致重症和死亡病例的危险因素,同时,虽然感染Cox A16型病毒的患者出现重症的可能性较小,但加强手足口病疫情的监测和报告,通过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和早治疗等一系列措施,可以有效控制该病的扩散。鉴于手足口病好发于儿童群体,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医疗卫生机构、教育部门、托幼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之间的协调和合作十分重要,包括储备应对暴发流行的物资、加强宣传、做好日常监测、做好预防接种和健康教育等工作。此外,应重点关注高发人群和高发季节。

参考文献

[1]周霞.盱眙县2010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J].江苏预防医学,2010,22(4):49.

[2]刘民,刘闯.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预防[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0,24(7):591-594.

[3]Tom Solomon,Penny Lewthwaite,David Perera,et al.Virology,epidemiology,pathogenesis and control of enterovirus 71[J].Lancet Infect Dis,2010,10(10):778-790.

[4]陈德颖,林向利,杨正辉.利用国家疾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开展手足口病监测报告[J].疾病监测,2006,21(8):435-436.

[5]胡茂红,陈盛恩,吴景文,等.2009-2013年南昌市重症手足口病疫情分析[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4,9(11):1025-1028.

[6]郭汝宁,张正敏,杨芬,等.广东省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和危险因素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9,30(5):530-531.

[7]林明.2 654例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应用预防医学,2009,15(4):210-211.

[8]Ooi EE,Phoon MC,Ishak B,et al.Seroepidemiology of human enterovirus71[J].Emerg Infect Dis,2002,8:995-997.

乙肝病毒核酸 篇7

1资料与方法

1. 1一般资料选取2014—2015年湘雅萍矿合作医院收治的288例乙肝患者为乙肝组, 其中男198例, 女90例; 年龄20 ~ 81岁, 平均 ( 43. 2 ± 9. 3 ) 岁。均符合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 ( 2005年修订) 诊断标准。排除病毒性肝炎者。 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选取病例对本研究均知情同意。

1. 2方法采集两组受检者清晨空腹静脉血5ml, 将血清离心分离, 于- 70℃ 保存待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ELISA) 检测HBV - LP,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 ( PCR) 法检测HBV DNA。诊断标准: HBV DNA载量> 5. 0 × 102copies / ml为阳性, HBV - LP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 以S/CO≥1. 0为阳性, 各操作均依据说明书实施。

1. 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3. 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 相关性分析采用直线相关分析。以P < 0. 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 1 HBV DNA与HBV - LP阳性率乙肝组HBV DNA阳性188例 ( 65. 3% ) ; HBV - LP阳性194例 ( 67. 4% ) 。对照组50例HBV - LP与HBV DNA均为阴性。HBV - LP与HBV DNA呈正相关 ( r = 0. 175, P < 0. 05) 。

2. 2 HBe Ag阳性患者HBV DNA与HBV - LP阳性率乙肝患者HBe Ag阳性127例, 其中HBV DNA阳性112例, 阳性率88. 2% ; HBV - LP阳性106例, 阳性率为83. 5% 。HBV DNA与HBV - LP阳性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 0. 05) 。

3讨论

对HBV包膜蛋白特性展开分析, 其由小、中、大蛋白组成, 进一步研究示, 小蛋白由S基因编码参与构成, 中蛋白由Pre - S2基因区及S区编码参与构成, 大蛋白由Pre - S1及S2基因区编码构成。大蛋白于管状亚病毒颗粒和Dane颗粒分布, 具有双重拓扑结构, 是HBV包膜蛋白一种核心组成分布, 还具有升高DNA拷贝数、反式激活增强病毒复制等作用[3,4]。对HBV感染者血清感染性展开研究发现, 其与大蛋白分布的亚病毒颗粒数量和Dane颗粒数量密切相关。开展血清HBV - LP检测, 可对HBV是否有完整外膜加以评估, 与亚病毒颗粒数或病毒基因相关[5]。HBV - LP检测在判定乙肝患者体内HBV复制方面具有较高价值。

以往认为, 乙型肝炎患者检测出HBe Ag时, 表明HBV复制呈十分活跃状态, 此阶段传染性较强, HBe Ag转阴表明传染性降低, 且复制程度也减弱, 提示预后相对良好。但本研究中, HBe Ag阳性患者, HBV DNA、HBV - LP阳性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可能是HBV基因前C区变异或免疫清除不全导致。表明HBe Ag转阴无法说明病毒复制能力降低, 相较HBe Ag, 检测HBV - LP更占优势, 可对HBV - M检测的不足予以弥补。

目前, 定量检测HBV DNA是公认的评估抗病毒治疗效果和HBV DNA复制的指标。本研究结果显示,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CR法和ELISA对HBV DNA与HBV - LP检测, 在阳性率上差异并不明显, 故检测HBV - LP可起到补充及替代作用[6,7]。同时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HBV复制活跃程度, 作为机体HBV复制、感染及乙型肝炎诊治的一种重要标志物, 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临床通常采用ELISA检测HBV - LP, 而ELISA一直是乙肝病毒感染临床常用的一项检测手段。以往研究中显示, 乙肝患者HBe Ag呈阳性表现, 提示HBV具较强烈的传染性, 且复制也呈活跃状态, Hbe Ag阴转是病毒传染性降低、复制程度减弱、可获取良好预后的象征。有报道指出, 在HBe Ag阴性患者133例中, HBV - LP阳性率为44. 16% , HBV DNA阳性率为41. 16% , 可能由HBV基因前C区变异或机体在用药后免疫清除不全导致, 在临床以慢性乙肝患者为主[8]。而此类患者有较高的罹患肝癌、肝硬化等恶性疾病风险。ALP是一项有效、可靠的评估肝内炎症活动度的指标, 临床通常将血清转氨酶水平作为对乙肝病情转归评估的重要指标, 此报道还指出, HBV - LP阳性患者ALT水平更高, 表明HBV - LP呈阳性患者的肝组织损伤更为严重, 与HBV - LP阳性表明HBV存在复制情况一致[9]。国内外有报道表明, HBV - LP是重要的诱导肝细胞发生病变及出现凋亡的原因, HBV - LP可用于治疗预后评估。国内有学者研究示, 在HBV感染血清中检测HBV - LP, 较HBe Ag、HBVpre S1等更为敏感, 其原因可能是: 应用具立体构象型表位特性的单克隆抗体对HBV - LP进行检测, HBVpre S1、S2作为HBV - LP重要组成部分, 不可对呈复杂状态的双重拓扑结构理想模拟, 在对单克隆抗体进行后续制作时, 因序列表现为卷曲、折叠状, 而失去了表位表露的机会, 进而增加漏检事件风险。此外, HBV突变株在检验时不断增加, HBV DNA检测灵敏度缺陷无法反映肝组织内HBV感染状况, 特别是HBV DNA检测值居较低水平时, HBV DNA在患者肝内仍可维持在一定水平。目前临床应用的抗病毒方案仅对ccc DNA再复制进行抑制, 对病毒表达蛋白不具抑制作用, 在一段时间内, 富含大蛋白的亚病毒颗粒仍存在。因长期治疗、C启动子变异等诸多原因影响, HBe Ag阴性的慢性乙肝流行率近年呈明显上升趋势, HBe Ag阴转不可反映HBV复制。HBV - LP是评估疗效的一项良好指标。另也有报道指出, 在DNA检测结果为阴性的乙肝患者血清标本中, 部分有HBV - LP检出, 而这些患者正为抗病毒治疗阶段, 表明在HBV DNA阴性患者中, HBV - LP阳性是抗病毒治疗不彻底和肝内病毒继续复制的标志, 但此结论仍需深入研究证实。

HBV - LP科研研究较少, 一直属检验学领域的研究内容, HBV - LP何时被广泛运用, 还需时间。随着乙肝抗病毒治疗研究的进步, 原监测指标已不能满足对慢性乙肝治疗结果的评估, e抗原血清转换、HBV DNA转阴已不能作为临床治疗的终点, 治疗终点应为HBs Ag阴性。故目前对HBV - LP是否可作为抗病毒治疗的监测指标, 不管是临床应用或是检测方法, HBV - LP优势性均较明显, 有临床广泛应用的可能[10]。本研究中, ELISA检测HBV DNA含量与HBV - LP浓度, 结果呈正相关, 提示乙肝病例体内HBV - LP与病毒复制关系紧密, 表明对HBV - LP检测, 可反映患者体内病毒复制情况, 也可作为对HBV感染、复制及乙肝患者诊治、预后评估的重要参考指标, 临床价值较为显著。

综上所述, HBV - LP可作为一种病毒复制的血清学指标, 应用价值较为显著。

摘要: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 (乙肝) 患者乙肝病毒外膜大蛋白 (BHV-LP) 及与乙肝病毒DNA (HBV DNA) 关联性。方法 选取2014—2015年湘雅萍矿合作医院收治的288例乙肝患者为乙肝组, 并选取同期的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 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 检测HBV DNA及HBV-LP。结果 乙肝组HBV DNA阳性188例 (65.3%) ;HBV-LP阳性194例 (67.4%) 。对照组50例HBVLP与HBV DNA均为阴性。HBV-LP与HBV DNA呈正相关 (r=0.175, P<0.05) 。乙肝患者HBe Ag阳性127例, 其中HBV DNA阳性112例, 阳性率88.2%;HBV-LP阳性106例, 阳性率为83.5%。HBV DNA与HBV-LP阳性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HBV-LP可作为一种病毒复制的血清学指标。

关键词:乙型肝炎,乙型肝炎病毒

参考文献

[1]周丽英, 蒋理.乙型肝炎病毒核酸载量与乙型肝炎病毒大蛋白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12, 16 (1) :39-42.

[2]Yum JS, Ahn BC, Jo HJ, et al.Use of pre-S protein-containing hepatitis B virus surface antigens and a powerful adjuvant to develop an immune therapy for chronic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J].Clin Vaccine Immunol, 2012, 19 (2) :120-127.

[3]张玲, 潘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及乙肝病毒载量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关系[J].临床医学, 2012, 32 (2) :46-47.

[4]陈海潮, 单平囡, 许德顺.HBV-LP检测与HBV-DNA检测对乙型肝炎诊治中的互补作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2, 22 (18) :4051-4053.

[5]Hung JH, Teng YN, Wang LH, et al.Induction of Bcl-2 expression by hepatitis B virus pre-S2 mutant large surface protein resistance to 5-fluorouracil treat-ment in Huh-7 cells[J].PLo S One, 2011, 6 (12) :e28977.

[6]Dorobantu C, Macovei A, Lazar C, et al.Cholesterol depletion of hepatoma cells impairs hepatitis B virus envelopment by altering the topology of the large envelope protein[J].J Virol, 2011, 85 (24) :13373-13383.

[7]范公忍, 李娟, 王帅, 等.乙型肝炎病毒外膜在蛋白检测对判断病毒复制的临床意义[J].检验医学, 2012, 27 (2) :145-147.

[8]陈凯杰, 钟琼, 袁汉尧, 等.乙型肝炎病毒外膜大蛋白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0, 31 (7) :658-659.

上一篇:城镇水环境论文下一篇:行走在希望的田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