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症状(共9篇)
消化道症状 篇1
幽门螺杆菌 (Hp) 是临床消化系统疾病的常见致病菌, 与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活动性胃炎及胃癌的发生均有一定相关性。结合上消化道症状, 加强Hp检测, 并辅助实施胃镜检查操作, 是对疾病进行明确诊断并制定治疗方案的关键[1]。本次研究选择我院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上消化道症状的患者220例, 行Hp检测及胃镜检查, 就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220例, 男125例, 女95例, 年龄15~75岁, 平均 (60.7±2.5) 岁。胃镜检查可见萎缩性胃炎或浅表性胃炎表现, 行尿素毒、组织学、细菌培养有Hp感染的直接证据, 均以不同程度的嗳气、恶心、泛酸、食欲不振等消化不良症状, 或中无明显节律性疼痛、烧灼痛等中上腹不适症状为临床表现。
1.2 方法
针对临床症状行抗Hp治疗, 胃镜检查在血压呈稳定状态下实施。近期有呕血者, 预先留置胃管对有无活动性出血观察, 必要时经胃管给药止血。并在胃窦部和 (或) 病灶取黏膜组织活检, 行常规病理检查及幽门螺杆菌快速尿素酶法检测, 尿素酶法查胃黏膜HP阳性, 即可对合并HP感染做出诊断。同时行尿素酶试验, 均在6~8周后行1次复查。成人均采用抗菌素加PPI及枸橼酸铋剂四联治疗, 行胃癌手术5例。儿童采用羟—氨苄青毒素与宫入菌联合治疗, 4~8周为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治愈:急性炎症行胃镜复查基本消失, 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腺体的异型增生、肠化、萎缩消失, 慢性炎症出现好转反应, 胆汁反流消失, 胃酸呈正常分泌。显效:临床主要症状消失, 急性炎症胃镜复查基本消失, 次要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腺体异型、肠化、萎缩减轻大于两个极度, 慢性炎症出现好转反应, 胆汁反流和胃酸分泌情况改善。有效:胃黏膜病变胃镜检查呈缩小1/2表现, 主要临床症状明显减轻, 腺体异型、肠化、萎缩情况减轻, 炎症有所减轻。无效:以上标准均未达到者。
2 结果
本组220例患者中, Hp阳性150例, 占68.2%, 胃镜检测120例中, 胃癌5例, 胃窦部溃疡25例,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20例, 萎缩性胃炎及单纯性胃炎70例。尿素酶试验阳性, 治疗后复查, 均转阴。经治疗后, 总有效率为96.7%。
3 讨论
Hp在全球范围内被公认为是胃部的常见致病菌, 1983年从胃活检标本中首次分离。与胃癌和胃十二指肠、慢性活动性胃炎的发病均直接相关[2,3]。Hp是慢性感染性疾病中常见的病原体, 将人类作为唯一宿主, 是消化性溃疡和慢性胃炎的重要致病因素, 且感染存在家族性和区域性特征, 随年龄增长, 因机体受Hp感染的刺激有特异性抗体产生, 感染的程度越重, 越有较高的含量, 在临床治疗消除Hp后, 含量消失或减低。故对抗体IgG采用血清学检查方法可对有无清除Hp或是否存在感染进行判断。成人患者感染可能在儿童期即已存在。Hp在慢性胃炎患者中, 有高达80%以上的阳性率, 患者在病发慢性活动性胃炎时, Hp阳性率可高达95%[4]。采取有效措施对Hp进行根除对顽固性消化性溃疡的愈合起到了有效的促进作用, 并对其复发进行了有效预防, 使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在行胃镜检查时病情明显改善, 为治疗Hp相关性胃病的可靠方法[5]。
对Hp清除和根治是对消化道Hp感染进行治疗的主要手段, 以降低溃疡复发, 保护胃黏膜, 对致癌倾向进行抑制。在酸性环境下大部分抗生素作用呈不稳定性, 而在对胃酸分泌进行抑制的同时行抗生素的应用可使Hp的根除率提高。羟—氨苄青毒素为广谱抗生素, 加用铋剂行三联治疗不良反应少, 获得了理想的临床效果。但近年来, 医疗科技的进步使抗菌药物的研究不断加强, 种类繁多, 抗生素的滥用情况较为普遍, 具有较低的Hp清除率, 同时四联疗法具有较高的不良反应, 患者易出现腹泻、腹痛、恶心等临床症状, 严重影响了临床治疗效果, 明显降低了治疗依从性, 造成失败的原因包括用药剂量、时间不规范、患者的不依从性, 且细菌对大环内酯类药物或咪唑类药物有一定的耐药性, 也对Hp的根除造成一定影响。未从根本上解除患者的痛苦。需依据检查结果对治疗方案进行选择。近年来, 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带动了医疗科技的进步, 消化内镜技术在临床上消化疾病诊断及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对上消化道疾病病因、部位、出血性质及活动性的判断和治疗有着十分显著的积极意义。内镜下止血具有安全性好、快速、经济效益较高的特点, 已成为临床止血方法的首选。目前, 对非静脉曲张消化道出血进行治疗的方法主要为内镜下多极电凝、普通电凝、激光、热探头、微波、注射、氩等离子凝固术 (APC) 等。因在操作上注射法较为简单, 不需复杂的附件和昂贵的仪器, 在临床已有较大的进展, 在选择急诊内镜治疗时需引起足够重视, 加强对生命体征的监护, 同时也可选择其它治疗方法, 以降低意外事件发生率。综上所述, 上消化道症状加强Hp检测及胃镜检查, 可有助于早期诊断疾病, 制定治疗方法, 改善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蔡陈效, 冀自中, 陈晓琴.上消化道出血病因趋势及相关分析[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08, 17 (5) :388.
[2]Tankovic J, Lamarque D, Lascols C, et al.Impace of He-licobacterpylori resistance to clarithromycin on the effi-cacy of theomeprazole-amoxicillin-clarithromyc-intherapy[J].AlimentPharmacol Ther, 2001, 15 (5) :707.
[3]张万岱.幽门螺杆菌与消化性溃疡的关系和消化性溃疡的治疗[J].实用内科杂志, 1993, 13 (7) :400.
[4]Maltertheiner P, Megraud F, O, Morain C, et al.Current cncepts in themanagement of helicobacter pyloriinfection-the Maastricht 2000Consensus report[J].Aliment Pharmacol Ther, 2002, 16 (2) :167.
[5]彭冬红.上消化道出血综合治疗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 2008, 46 (24) :85-86.
消化道症状 篇2
2、小儿食量减少,腹胀,肠鸣音亢进,偶然有呕吐,但精神尚好。
3、有时会有腹痛,好哭闹。
宝宝消化不良的三大诱因:
1、给的食物不太易消化:父母要根据孩子不同的年龄特点,饮食逐渐由流质向半流质(如米汤、糊状食品、稀饭)以及固体食物(如软饭、面包等)转变。3个月内的婴幼儿,其消化液与成人不同,对淀粉的消化比较差,需要特别注意,
资料
而对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所添加的副食品,一定要烂、细、软,比如,可将青菜切碎,弄烂,做成菜泥。而对于2-3岁的婴幼儿,因为已经有16-20颗乳牙,食品可以稍微粗一点。
2、给太多新的`食物:有的孩子第一次吃虾,觉得味道很好,就一下子吃许多,结果造成消化不良。因此父母在让婴幼儿尝试吃一种新的食物时,要让他慢慢适应。
消化道症状 篇3
【摘要】目的 为探讨老年消化性溃疡的发病规律及临床特点,提高消化性溃疡的诊疗水平和及时发现上消化道出血,防止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及合并症的加重。方法 对本院2003年1月至2013年5月200例住院资料完整的老年消化性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论 部分老年无症状型消化性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容易误诊。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腹痛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2-0093-02
消化性溃疡常以周期性、节律性上腹痛为其主要表现。为了提高对本病的诊疗水平,防止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现将我院2003年1月至2014年5月住院的94例无症状型消化性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病例,分析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3年1月至2014年5月在本院消化内科住院的200例老年消化性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病例中选择94例无症状病例为分析对象 。男73例,女23例,年龄60~74岁。
1.2排除标准 肝硬化门脉高压所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急性胃粘膜病变、Mallory-Weiss综合征、胃癌等。
1.3研究方法 分析所有患者的既往病史、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胃镜检查、误诊情况、治疗效果。
2 结果
2.1 既往史,94例患者,既往42例曾有过消化性溃疡病史44.7%(42/94),曾不规则服用H2受体拮抗剂、PPI等制酸药;其中12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18例患者有慢性肝病病史(慢性乙型肝炎、脂肪肝、血吸虫肝病)19.1%(18/94);38例患者有高血压、冠心病、2型糖尿病、脑梗死病史40.4%(38/94),27例患者有慢性骨关节病30.9%(29/94),有的患者同时具有以上2~3种疾病。饮酒、吸烟及二者均有者为33%(31/94);长期服用肠溶阿司匹林、布洛芬等NSAIDS及氯吡格雷病例为47.9%(45/94)。
2.2.临床症状及体征
2.2.1.首发症状及体征 25例为呕血,40例为黑便69.1%(65/94);其余29例无显性出血,但25例表现头昏、乏力、心悸、气促,4例出现黑朦、昏厥30.9%(29/94)。60例患者肠鸣音活跃63.8%(60/94),32例患者上腹轻触痛34.0%(32/94),血压:收缩压≤80mmHg 19例20.21%(19/94),心率≥100次/分 25例26.6%(25/94)。
2.2.2.腹痛:94例患者就诊前后主诉均无腹痛。
2.2.3.消化系统其他症状 腹胀、嗳气40例42.6%(40/94),食欲不振15例15.96%(15/94),饥饿性不适4例4.3%(4/94)。
2.2.4.其他症状 膝关节、腰背部痛33例35.1%(33/94),2.2.5 胃镜检查:十二指肠溃疡66例70.2%(66/94),胃溃疡14例14.90%(14/94),复合溃疡14例14.9%(14/94),胃十二指肠肠腔有血迹或血凝块的有60例63.8%(60/94)
2.3.辅助检查
2.3.1.血常规 Hb 80-100g/L 62例66.0%(62/94),60-79g/L 24例25.5%(24/94),<60g/L 8例8.5%(8/94)。
2.3.2.心电图 ST-T改变12例12.8%(12/94),T波改变25例26.6%(25/94)。
2.3.3.大便潜血94例全部阳性。
2.3.4.幽门螺杆菌(HP)阳性83例88.3%(83/94)。
2.4.出血诱因
为精神紧张、过度疲劳、暴饮暴食、服某些中药、药酒,以及既往有消化性溃疡病史,在长期服用NSAIDS、氯吡格雷等药物时,未检查(胃镜等)而未用或停用H2受体拮抗剂或PPI。
2.5.误诊情况
在未出现显性上消化道出血时,52例患者未发现(或未诊断)为消化性溃疡55.3%(52/94)。其中误诊为慢性胃炎11例,慢性胆囊炎8例,高心病、冠心病 心功能不全 12例,2型糖尿病(胃轻瘫)7例,乙型肝炎8例。缺铁性贫血5例。發生上消化道出血而血液尚未从消化道排出时4例误诊为中毒性及心源性休克。
2.6.治疗及转归
中小量及慢性出血患者,如血压正常、生命体征稳定,在48小时完成胃镜检查。出血量大、血压低、有心、脑血管合并症者在补液、输血、纠正休克,心脑血管病情稳定后行胃镜检查。止血措施主要使用奥美拉唑 2次/天 静注,出血量大或疗效不佳者静注80mg后,使用8mg/h静滴维持[4],在考虑到诊断未明,不能排除肠道出血的情况下联用生长抑素[5]。药物治疗效果欠佳,在生命体征稳定时使用内镜直视下止血。所有使用NSAIDS及氯吡格雷患者均暂时停用。经治疗94例患者全部止血成功。病情好转后使用PPI维持治疗,并给予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
3 讨论
本组资料显示200例消化性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病例中,因为无典型消化性溃疡主要症状,以及对与之有关的其他临床表现认识及判断不足,而导致诊断延误,有的甚至到危及生命时方才确诊。根据报道及观察,认为与下列原因有关:①老年患者内脏痛觉降低.②不规则使用H2受体拮抗剂.③某些疾病的无特异症状掩盖消化性溃疡表现。④老年人口服NSAIDS或其他抗风湿药发生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时,大多症状不典型。⑤某些有消化性溃疡症状而经检查无溃疡的病例,亦可使人忽视无症状性消化性溃疡存在。⑥消化性溃疡反复小量、慢性出血导致中、重度贫血,出现头昏、疲乏无力、活动后心悸,常误认为其他原因引起的贫血、营养不良、心脑血管病等。
综上所述,我们对于老年患者,既往有消化性溃疡、慢性肝病、胃肠病、心脑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等病史及长期服用NSAIDS、氯吡格雷、饮酒、吸烟的患者应给予特别关注。在就诊时应详细询问病史,排除某些诱发因素,并作Hb、大便潜血、胃镜检查。特别是大便潜血应作为长期服用NSAIDS、氯吡格雷等药定期常规检查。
参考文献:
[1]张莹兰,张弢.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分析.当代医学.2009,15(9):88-89.
消化道症状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5-12月在本院中医肿瘤科住院治疗的112例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 其中肺癌41例, 胃癌23例, 食管癌19例, 乳腺癌16例, 子宫内膜癌5例, 淋巴瘤4例, 其他4例;男69例, 女43例;年龄29~76岁, 平均 (58.23±8.91) 岁。纳入标准:病理或细胞学诊断为恶性肿瘤;采取化学疗法;化疗方案含有铂类药物, 每个周期应用2~3 d;KPS评分≥60分;无胃肠道梗阻及脑转移;患者知情同意;该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Ⅳ期胃肠道肿瘤;化疗周期少于2周期;化疗方案调整;年龄>80岁。
1.2方法化疗第1~5天, 每日下午15时采用化疗消化道症状量表 (chemotherapy related gastrointestinal symptoms inventory, CGISI) 评价患者消化道症状负荷。CGISI量表共有14个条目, 分为症状发生和症状影响两个维度。其中症状发生维度分为饮食摄入因子5个条目 (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味觉异常、反酸) 和消化排泄因子5个条目 (胃/腹胀、胃/腹痛、口腔/咽喉干燥、便秘、腹泻) , 症状影响维度有4个条目 (体力、一般活动、精神状态、情绪) , 均采取Likert 5级评分法, 评价过去24 h患者消化道症状的严重程度和消化道症状对患者生活的影响程度, 0分表示无症状或无影响, 4分表示症状最严重或对生活的影响最大。CGISI量表总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32, 具有良好的信、效度[9]。责任护士指导患者量表的填写, 根据患者实际感受评分。统计患者化疗5 d消化道症状负荷评分、不同消化道症状出现时间、发生率、症状种类、症状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症状严重程度以患者单项症状5 d内的最高分评价。
1.3 统计学处理
全部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重复测量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112例患者化疗期间消化道症状负荷评分情况
112例患者化疗期间消化道症状负荷评分情况, 见表1。
2.2 化疗第1~5天患者消化道症状种类比较
含铂化疗方案肿瘤患者消化道症状发生率较高的依次为食欲减退 (96.4%) 、恶心 (91.2%) 、胃/腹胀 (75.9%) 、呕吐 (52.7%) 、反酸 (50.9%) 、味觉异常 (38.4%) 、便秘 (28.6%) 。症状评分多为轻中度, 3分以上患者仅18例。症状发生后持续存在1~5 d, 平均 (2.82±1.08) d。患者常多种症状同时存在, 第1~5天患者消化道症状种类比较, 见表2。
3 讨论
3.1 食欲减退、恶心、胃/腹胀、呕吐、反酸、味觉异常、便秘是含铂化疗方案肿瘤患者发生率较高的消化道症状本研究证实, 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味觉异常、便秘等在肿瘤化疗患者中普遍存在, 是化疗患者主要的消化道症状。
食欲减退是发生率最高的消化道反应, 并且发生时间早, 症状持续时间长, 被称为为呕吐前驱症状。与何海燕等[10]报道不同, 本组患者中胃/腹胀、反酸的发生率也较高, 均在50%以上, 一方面可能与化疗方案、患者个体差异等有关。同时, 5-HT3受体拮抗剂类止吐药导致肠分泌及蠕动功能受损[11]。化疗药物干扰胃肠功能、大脑皮层功能受损、意识障碍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患者因静脉用药活动减少等均可引起或加重胃/腹胀。不同消化道症状之间可以相互影响[12]。反酸和腹胀带来的不适会降低患者食欲, 腹胀还会加重患者呕吐、便秘的发生, 影响患者营养摄入。因此工作中应关注患者腹胀、反酸的发生, 全面了解患者消化道反应情况, 并给予及时有效的处理, 并应注意患者个体差异。
3.2 消化道反应贯穿患者整个化疗过程, 消化道症状负荷与化疗药物剂量的累加呈正相关化疗期间由于药物的影响, 消化道黏膜受损、神经介质异常释放、胃肠动力障碍等导致患者消化道整体症状负荷明显增加[13]。消化道症状评分与铂类药物应用时间呈现正相关。化疗第1天症状以食欲减退和味觉异常多见, 随着化疗药物应用, 药物对胃肠道损伤加重, 止吐药物出现副作用, 至化疗第3天, 60%以上的患者出现三种以上症状并存, 消化道急性反应与延迟性反应相互叠加, 患者消化道症状负荷越来越重, 化疗第4天消化道症状评分最高。铂类药物一般应用2~3 d, 用药结束并不代表消化道症状的消失, 随着药物排泄, 第5天患者消化道症状评分开始下降, 因此应全面评价化疗患者消化道负荷, 并持续评价至消化道反应消失为止。化疗所致的恶心、呕吐等症状不仅影响营养的摄取, 降低生活质量, 还能影响神经、免疫、内分泌等系统的功能进而影响患者的精神状态, 造成负性情绪[14]。患者消化道症状评分越高、症状种类越多, 严重程度越高, 对患者生活的影响也越大。
患者营养状况与不良反应之间呈正相关性, 小剂量甲地孕酮、高营养支持疗法能改善患者食欲, 提高患者对放化疗的耐受性。提前干预前驱症状[11]、联合应用止吐药物、中药敷脐治疗、舒适护理等均能减轻患者的消化道反应及严重程度,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18,19,20]。即便如此, 食欲减退、恶心、胃/腹胀等仍然有较高的发生率, 临床中应进一步探讨改善患者化疗消化道症状的技术和方法, 最大限度减轻患者痛苦。
综上所述, 含铂类化疗肿瘤患者的消化道症状负荷较重, 食欲减退、恶心、胃/腹胀、呕吐、反酸、味觉异常、便秘是发生率较高的消化道症状, 患者消化道症状多持续存在并逐渐加重。因此, 应全面掌握不同患者的消化道症状负荷情况, 制定更完善的症状管理方案, 并持续管理至患者症状消失为止。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含铂方案化疗肿瘤患者化疗第15 d的消化道症状负荷发生发展规律。方法:应用化疗消化道症状量表 (CGISI) 观察评价112例含铂方案化疗患者消化道症状负荷, 分析化疗第15 d患者不同症状的发生情况、症状种类、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结果:含铂方案化疗患者消化道症状负荷较重, 发生率较高的症状依次为食欲减退、恶心、胃/腹胀、呕吐、反酸、味觉异常、便秘, 发生率最高的是食欲减退, 达96.4%;消化道反应贯穿整个化疗期间, 患者第3天出现的消化道症状最多, 两种以上症状并存占85.1%, 多为轻中度反应, 化疗第45天患者消化道负荷最重, 对患者生活影响最大。结论:含铂方案化疗患者化疗期间消化道症状负荷日趋加重, 应根据消化道症状的发生发展规律制定更完善的症状管理方案, 持续管理至患者症状消失, 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消化道症状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在笔者所在医院儿科门诊以消化道症状就诊的儿童422例。就诊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消化道症状, 包括但不限于如:恶心、呕吐、上腹部胀满、再发性腹痛、厌食、腹泻、便秘等。所有病例均在排除其他导致消化道症状病因后进行13C-UBT检查, 此外, 对儿童家庭经济状况、卫生习惯、饮水情况、父母的健康情况及胃病史等一般情况进行调查。
1.213C-UBT检测方法
1.2.1 检测准备
所有儿童均经家长同意自愿接受检查, 检测前所有患儿均停用抗生素、抑酸剂4周以上, 于上午在安静状态下空腹行13C-UBT检查。
1.2.2 检测步骤
用特制集气袋 (500 ml) 收集给药前 (0 min) 的呼气, 受试者正常呼吸将气徐徐呼入气袋至气袋饱满, 并立即旋紧气袋盖, 作为0 min呼气样品, 随即将13C-尿素颗粒75 mg (丰度>90%) 溶于80 ml凉饮用水中饮服, 静坐30 min后按上述收集呼气方法再次呼气至第2个气袋并立即旋紧, 作为30 min呼气样品。采用呼气检测仪对0 min和30 min收集的2个呼气样品进行检测。
1.2.3 检测原理及结果判定
通过将稳定性核素标记的底物引入机体内, 并检测单向分解为核素标记的CO2, 从而测定底物的转化情况。常用〥‰值来表示判断结果, 即检测值DOB=〥‰ (30 min) -〥‰ (0 min) , 当DOB值≥4.0±0.4时, 可判断受试者H.pylori感染阳性。
1.2.4检测注意事项 (1) 清晨空腹或禁食水>2 h。 (2) 避免活动。 (3) 检测前检查尿素颗粒是否包装完好, 尿素颗粒必须用冷开水溶解, 避免破坏尿素的活性而影响结果。 (4) 询问用药史, 避免因服用药物导致检测结果出现假阴性或假阳性。 (5) 检查气袋是否完好确保气袋与机器连接紧密, 避免空气进入影响结果。 (6) 上消化道急性出血期胃内有残余血可能造成试验结果假阴性, 因此上消化道急性出血期或1周前有出血者不宜做检查。 (7)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定期检测校对, 确保仪器检测精度。
1.3 统计学处理
根据13C-UBT检测结果计算的感染率用百分数表示, 全部资料均采用SPSS 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组间感染率比较采用Pearson字2检验, 所有检验均为双侧, 检验水准α=0.05,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422例儿童中, 男197例, 女225例, 年龄3~15岁, 受检对象的年龄及性别分布见表1。
2.2 H.pylori感染阳性率
422例儿童中, H.pylori感染阳性者115例, 感染率为27.25%。
2.3 不同年龄组及不同性别H.pylori感染阳性率比较
将研究对象分为4组, 3~5岁组、6~8岁组、9~11岁组和12~15岁组分别有119例、150例、93例和60例。各年龄组儿童感染情况见表2, 分析发现学龄儿童阳性率有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的趋势, 然而各年龄段H.pylori感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字2=6.029, P=0.110) 。197例男童中, 感染阳性者59例, 感染率为29.94%, 225例女童中, 感染阳性者56例, 感染率为24.89%, 不同性别的H.pylori感染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字2=1.357, P=0.244) 。
2.4 H.pylori感染阳性率的原因分析
将研究对象H.pylori感染率与一般情况的调查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 发现H.pylori感染呈明显的家族聚集性, 115例感染阳性者中有83例 (72.17%) 患儿的家庭成员曾患或现有消化道炎症或溃疡, 而307例感染阴性者中仅有122例 (39.74%) 患儿的家庭成员患病, 家庭成员胃病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 , 其余调查因素与H.pylori感染状态之间未见相关性。
3 讨论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消化科的常见问题, 与儿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再发性腹痛等疾病密切相关[2]。随着研究的深入, H.pylori感染还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缺铁性贫血、消化不良等疾病有关, 从而影响儿童时期的生长发育及营养健康[3]。且H.pylori感染最重要的年龄段是儿童时期, 大部分成人感染H.pylori是在此阶段获得的, 感染最有可能是在幼年时通过消化道口-口或粪-口传播[4]。我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 儿童期感染H.pylori每年以3%~10%甚至更高的速度上升, 至10岁有40%~60%的人受到感染, 可见儿童是感染H.pylori的高危人群[5]。
H.pylori感染的检测方法包括侵入性和非侵入性两类。侵入性方法依赖胃镜检查及胃黏膜组织活检, 包括快速尿素酶试验 (RUT) 、胃黏膜组织切片染色和胃黏膜培养H.pylori、核酸检测等。非侵入性检测方法包括尿素呼气试验 (UBT) 、粪便Hp抗原检测 (SAT) 和血清H.pylori抗体检测等。除了血清抗体检查, 其他检查前均需停质子泵抑制剂 (PPI) 2周、抗生素和铋剂4周。H.pylori感染的诊断符合下述四项之一者可判断为H.pylori现症感染: (1) 细菌培养阳性; (2) 组织病理学检查和RUT均阳性; (3) 若组织病理学检查和RUT结果不一致, 需进一步行非侵入性检测, 如UBT或SAT; (4) 消化性溃疡出血时, 病理组织学或RUT中任一项阳性[6]。细菌的直接检查:胃黏膜细菌培养是诊断H.pylori感染最可靠的方法, 可作为验证其他诊断性试验的“金标准”[7]。同时又能进行药敏试验, 指导临床选用药物。但对于儿童来说细菌培养需胃黏膜活检, 依从性较差, 在儿童尤其是小年龄儿童中应用有一定难度。13C-UBT敏感度达75%~100%, 特异度达77%~100%, 可反映全胃的H.pylori感染状况, 不会出现因细菌灶性分布而造成的假阴性结果[6]。12C尿素呼气试验无放射性, 适合在儿童中应用[8], 可用于诊断H.pylori现症感染, 还可用于治疗后的复查, 可以减少胃镜的操作次数。
H.pylori感染作为感染性疾病, 人是感染源, 多数认为粪-口或口-口为主要传播途径, 因此预防措施最根本的办法是切断传播途径, 即改善整个社会的生活及卫生条件, 对患儿家属做好健康教育工作, 从饮食入手, 防止病从口入。主要有几点: (1) 尽可能分餐, 碗筷消毒, 前面提到, 家庭成员之间的互相感染很常见, 所以如果有条件, 家庭成员应同时检测和治疗幽门螺旋杆菌; (2) 对婴幼儿不口对口喂食; (3) 不喝生水或生食饮用未经消毒的牛奶; (4) 饭前便后要洗手; (5) 认真刷牙; (6) 在医院的口腔、消化、耳鼻喉等诊疗中使用一次性用品等; (7) 初次治疗时就选用疗效好的药物和方案, 尽量彻底治疗。
参考文献
[1]Uemura N, Okamoto S, Yamamoto S, et al.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gastric cancer[J].N Engl J Med, 2001, 345 (11) :784-789.
[2]胡伏莲, 周殿元, 贾博琪, 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基础与临床[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339-347.
[3]朱莉, 宋亚萍, 秦丹.幽门螺杆菌新国际共识在儿科的解读及应用[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4, 29 (7) :558-560.
[4]Kenneth E L, Mc Coll M D.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J].N Eng J Med, 2010, 362 (17) :1597-1604.
[5]胡伏莲.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J].中国医刊, 2007, 42 (2) :17-18.
[6]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消化学组.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治专家共识[J].中华儿科杂志, 2015, 53 (7) :496-498.
[7]胡伏莲, 周殿元.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基础与临床 (修订版) [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205-214.
消化道症状 篇6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上较常见的疾病, 心肌梗死的病理基础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 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坏死, 临床上典型表现为持久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和白细胞计数及血清心肌标志物增高, 结合心电图进行性改变, 较易做出诊断[1]。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表现复杂多变, 部分病例发病首发表现为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烧心等, 易和胃肠道疾病混淆, 易误诊或漏诊。本文收集了2003年1月-2012年5月我院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表现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34例的临床资料, 对其总结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34例, 男87例, 女47例;年龄34~86岁, 其中>60岁102例;伴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89例, 伴有胃炎、消化性溃疡病史83例, 伴有高脂肪、饮酒史56例, 伴有劳累病史78例;病程1~3d。
1.2 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胸骨后烧心感、发热等, 其中恶心呕吐和 (或) 腹痛腹泻14例、上腹部疼痛83例、腹胀病例35例、胸骨后烧灼感2例。
1.3 诊断情况
门诊及入院诊断有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食管反流、急性胰腺炎、胆囊炎等, 急诊入住消化科, 入科室后经完善医技系统、心电图、心肌酶、心肌梗死三项等检查阳性确诊。其中1例经反复动态观察心电图、心肌酶、心肌梗死三项3d后提示ST段弓背抬高、心肌酶谱升高、心肌梗死三项阳性而确诊。
1.4 治疗
本组确诊后立即给予吸氧、绝对卧床休息、硝酸甘油片扩张冠状动脉、哌替啶止痛等治疗, 并联系心内科专科治疗, 如冠状动脉造影、支架、抗凝溶栓、调脂、扩张冠状动脉等治疗。
2讨论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 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明显上升, 临床常表现为心前区疼痛、胸痛, 也可有烧灼感。部分患者仅觉胸闷不适, 无胸痛感觉, 常发生于安静时, 程度较重[2]。临床消化科常收治以消化道症状为主要、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因心脏感觉纤维进入脊髓后与由上腹部传来的感觉纤维共同会聚于同一神经细胞, 经同一传导途径上传, 因而心脏感觉冲动传入丘脑和大脑皮质后, 使患者产生上腹痛的错觉而以腹痛就诊消化科。另外, 坏死心肌刺激迷走神经对胃产生一种反射作用, 多见于下壁心肌梗死, 出现腹痛、恶心、呕吐、胸骨后烧灼感等, 易误诊为消化系统疾病。少数患者可出现肠道激惹, 表现为水样便形成腹泻症状[3]。个别患者可有反射性腹肌痉挛, 腹部可有不同程度的压痛和肌紧张, 极易误诊为外科急腹症。究其误诊原因, 首先, 接诊医师被患者表现出的消化道症状所迷惑, 对急性心肌梗死不典型症状无足够的认识。尤其是年纪较大的老年患者, 对于疼痛部位不敏感, 更易诊断为消化系统疾病, 少见症状更易误诊, 如出汗、牙痛为表现的心肌梗死[3,4]。其次, 临床医师对病史询问过于简单, 检查不够全面, 对于既往史了解不够详细, 缺乏全面分析疾病的发展、衍变过程的系统。再次, 对于在病变过程中出现的细微变化缺少分析, 也是引起误诊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相关检查缺少连续性和动态观察, 对于心肌梗死患者初发时, 部分患者的心电图、心肌酶等相关检查可能无特异性, 检查者不能满足于检查结果, 而应仔细分析, 必要时进行重复检查或动态观察, 以免漏诊、误诊。临床经治医师一定要加强医师责任感、使命感, 接诊时一定要详细询问病史, 认真查体, 绝不能仅凭患者的主诉就主观草率地做出诊断和治疗, 应行必要的辅助检查如心电图等, 以免漏诊、误诊、贻误治疗, 造成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
参考文献
[1]赵水平, 胡大一.心血管病诊疗指南解读[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241.
[2]陆再英, 钟南山.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284.
[3]杨世平.以出汗为惟一症状的心肌梗死一例[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2, 20 (7) :1246-1247.
消化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与体征浅析 篇7
1腹痛
大多数腹痛由腹腔内脏器官的功能失常或器质性病变引起, 也可以由腹腔外器官的病变引起, 患者感到腹部某一个部位或不固定的部位及腹部弥漫性疼痛。根据病变及其程度不同, 腹痛的性质及表现也不相同, 临床上所用描述腹痛的名称也不一样。例如:“绞痛”可使患者坐卧不安, 多见于胆道蛔虫症及胆道结石病等;全腹“剧痛”, 患者不能转动身体, 双腿屈曲, 常见于急性胃肠穿孔;上腹部“钝痛”、“刺痛”见于胃、十二指肠溃疡;上腹部“隐痛”并放散到背部见于慢性胰腺炎。腹痛的伴随症状有:
1.1 腹痛伴发热
伴急性发热者常提示腹腔脏器急性炎性反应;伴缓慢的不规则发热多见于消化系统的恶性肿瘤及结核。
1.2 腹痛伴呕吐
主要见于腹腔脏器炎性反应, 如急性胃肠炎、急性胆囊炎等, 以及胃肠梗阻、胆道结石梗阻等。
1.3 腹痛伴腹泻
见于各种原因的食物中毒及肠炎、肠肿瘤、肠结核等。
1.4 腹痛伴便血
突发者可见于急性痢疾、肠套叠、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等;慢性者可见于慢性痢疾、慢性结肠炎、肠道肿瘤等。
1.5 腹痛伴腹部肿块
炎性反应性肿块常伴发热及明显的腹部压痛, 可见于阑尾脓肿、腹腔结核等;非炎性反应性肿块可见于蛔虫性肠梗阻、肠套叠、肠扭转及腹腔肿瘤等。
1.6 腹痛伴黄疸
可见于肝、胆道炎性反应, 胆石梗阻, 胰腺炎及胰头癌等。
1.7 腹痛伴休克
可见于急性腹腔内出血、感染性休克 (多为化脓性胆管炎、中毒性痢疾、急性腹膜炎所致) 、急性胃穿孔、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等。
2恶心、呕吐
恶心常为呕吐的前驱感觉, 但也可单独出现, 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特殊的不适感, 常伴有头晕、脉缓、血压降低等。呕吐是指胃内容物或小肠内容物的一部分通过食管逆流出口腔的一种复杂的反射性动作, 多与进食有关。呕吐也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 其作种用是将有害物质排出。常见的呕吐原因有胃黏膜炎或刺激、 幽门梗阻、 反射性呕吐等。恶心及呕吐的伴随症状有:
2.1 呕吐伴肠绞痛
可见于细菌性食物中毒、其他原因的急性胃肠炎、急性细菌性痢疾、肠梗阻等。
2.2 呕吐伴黄疸
可见于继续黄疸性肝炎、急性胆道感染、胆石症、急性胰腺炎、胆道蛔虫症等。
3腹泻
肠管蠕动增快而排便次数增多, 粪便稀薄或有脓血、粘液相杂者称为腹泻。腹泻的主要原因是肠管蠕动亢进和分泌功能旺盛, 以及消化与吸收功能障碍, 致使肠内容物迅速通过肠管, 水分营养物不能充分吸收所致。临床上分急性腹泻、慢性腹泻等。腹泻的伴随症状有:
3.1 腹泻伴腹痛
脐周或上腹部阵发性疼痛, 肠鸣音亢进, 排便后腹痛不能缓解, 常见于小肠炎性病变;脐下疼痛排便后疼痛缓解, 一般为结肠病变。
3.2 腹泻伴呕吐
进食后数小时内呕吐、腹泻、腹痛, 常见于食物中毒等。
3.3 腹泻伴里急后重
提示病变在乙状结肠下段或直肠, 如细菌性痢疾、直肠癌等。
3.4 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
常见于肠结核、结肠过敏、结肠癌等。
3.5 腹泻伴发热
常见于细菌性痢疾。
3.6 腹泻伴腹部压痛
脐周压痛常见于小肠病变;左下腹压痛常见于细菌性痢疾;右下腹压痛常提示有阿米巴痢疾、肠结核等。
3.7 腹泻伴腹部肿块
下腹部肿块常见于结肠癌、增殖性肠结核、血吸虫病肉芽肿等。
4便秘
肠内容物在肠内运行迟缓, 排便次数减少。粪质坚硬、干燥, 排便困难, 如超过两天无大便排出者称为便秘。便秘的伴随症状有:
4.1 便秘伴腹泻
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者多考虑为肠结核、结肠过敏、结肠肿瘤等。
4.2 便秘伴消瘦、贫血
粪便扁小呈带状, 表面带血丝或鲜血者, 应考虑为结肠癌或直肠癌等。
4.3 便秘伴偏食
活动少或无固定排便时间者应考虑习惯性便秘。
4.4 便秘伴急性腹痛、腹胀、呕吐或腹部肿块
对此须考虑到肠梗阻的可能。
5呕血
当上消化道 (食管、胃、十二指肠、胃肠吻合术后的空场) 大量出血时, 胃内或反流入胃的血液、经口腔呕出称为呕血。如出血量大且在胃内停留时间短, 可呕出鲜红或暗红色的血液;如在胃内停留时间较长, 由于胃酸的作用使红细胞破坏, 血红蛋白变成酸性血红素而成棕褐色;未被呕出的血液, 随大便排出, 可有黑色大便。呕血的伴随症状有:
5.1 呕血伴规律性上腹痛
患者已有溃疡病史, 并有饮食不当等诱因者, 多为溃疡性出血。但也有少数患者无溃疡病史, 以上消化道出血为首发症状。
5.2 呕血暗红色、量多甚至呈喷射状
过去有黄疸、肝病或血吸虫病史, 伴有肝脾肿大、蜘蛛痣或腹水及肝功能障碍等, 常见于肝硬化合并食管或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5.3 呕血疼伴慢性无规律性的上腹痛
患者服碱性药物疗效欠佳, 上腹痛区域较广泛时, 应考虑到慢性胃炎出血的可能。
5.4 呕血前有发热、黄疸、胆绞痛或伴有胆囊肿大, 呕血后绞痛缓解
多提示胆道出血。
5.5 呕血伴吞咽困难、食物反流、胸骨后或心窝部烧灼痛等症状
提示为食管病变 (食管炎、食道癌等) 所致的出血。
6便血
消化道出血经肛门排出体外称便血。便血一般分为鲜血便、柏油便及隐血便 (只有靠隐血试验方法才能检出) 三类。鲜血便一般来自回盲肠下端、结肠、直肠、肛门等处的病变;柏油便一般来自上消化道, 多见于溃疡病、肝硬变、胃炎、胃癌出血等;凡能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均可出现隐血便, 如溃疡活动期大便隐血试验阳性, 缓解后则转为阴性。便血的伴随症状有:
6.1 便血伴规律性上腹痛
一般多见于溃疡病出血。
6.2 便血伴上腹痛, 且病程短而无规律性
应考虑胃癌出血的可能。
6.3 便血伴急性上腹剧痛
见于胆道疾病、溃疡病活动期、急慢性胃炎、胃黏膜脱垂症、食管裂孔疝等。
6.4 鲜血便伴急性下腹剧痛
多见于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肠套叠等。
6.5 粘液血便及脓血便
便次频繁, 伴有里急后重及发热者, 一般为急性细菌性痢疾。
6.6 暗红色血便伴有不同程度的下腹痛
应考虑到阿米巴痢疾、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结肠癌等。
6.7 鲜血附着于粪便表面伴有便条变细
常为直肠癌或直肠息肉出血。
6.8 便后滴血或射出鲜血, 与粪便不相混
多见于痔疮或肛裂出血。
6.9 便血伴发热、休克
多见于急性消化道传染病, 也常见于肠套叠、肠系膜血管栓塞、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等。
7结论
消化道症状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检索全文数据库(CHKD)2010年1月~2014年12月收录文献,以“嗜酸细胞性胃肠炎”“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嗜酸性胃肠炎”为篇名进行检索,逐篇阅读命中相关文献,剔除患者年龄在16周岁以下及重复病例,筛选出以上消化道症状为主要表现(不具有以下腹部疼痛、腹泻及便秘为主)且临床资料较完整的EG报道文献,共计19篇,患者19例。
1.2 方法
对上述19篇文献进行归纳,分析一般资料、临床特点、临床诊断情况及误诊的情况。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19例患者中,男14例,女5例;年龄16~71岁;有过敏史4例(21.1%),胃病史2例(10.5%),既有过敏史又有胃病史1例;1例并发急性胰腺炎,1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从开始出现症状至就诊时间最短9 d,最长1年,1个月内就诊17例,占89.5%。
2.2 主要临床表现
19例中18例有腹痛症状,占94.7%,1例以上腹部胀满为主。13例(68.4%)表现为上腹部疼痛,5例未描述部位但伴有上消化道的其他症状,其中,3例伴恶心呕吐,1例伴恶心呕吐黑便,1例伴反酸烧心。腹痛呈隐痛、绞痛、胀痛;间断性疼痛5例,阵发性腹痛5例,持续性腹痛2例,未描述疼痛状态6例,夜间疼痛3例。伴随症状:伴腹胀5例(26.3%),伴恶心呕吐9例(47.4%),伴反酸、嗳气、上腹部烧灼感5例(26.3%),伴黑便3例(15.8%),伴发热1例(5.3%)。13例(68.4%)提及常规处置后症状不缓解。体征:腹部压痛13例,无压痛6例,腹水征8例。
2.3 实验室检查情况
外周血检查:白细胞计数升高12例,不升高2例,未提及5例。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及/或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升高19例,即全部患者均升高。
2.4 影像学筛查诊断情况
19例患者中14例进行了影像学检查。19例患者影像学检查分布及诊断情况见表1。
有腹水的8例患者中,1例腹部CT检查但未提及腹水,1例未进行腹部超声及CT检查,均根据腹水征确定腹水。
注:腹部超声为肝胆脾胰双肾超声检查;腹部CT包括平扫及增强;“-”表示未进行相关检查
2.5 病理阳性检查诊断方式
19例患者病理阳性的检查方式分布见表2。8例有腹水的病例中,腹水检查支持诊断的有5例,3例未提及腹水检查情况。
注:“+”表示阳性;“-0”表示未取病理;“-1”表示取病理结果阴性
2.6 确诊情况
19例患者就诊次数及胃肠镜、病理检查次数诊断情况见表3。术后确诊的2例中其中1例术前胃镜病理及术中病理均未确诊,另1例术前胃镜检查未取材。
注:“-”为不观察项目
2.7 临床分型
19例患者中部分病理报告中已明确分型,对没有明确分型的按Klein分型标准进行分型。19例中黏膜型7例(36.8%),肌层型4例(21.1%),浆膜型4例(21.1%),黏膜型+浆膜型2例(10.5%),肌层型+浆膜型(10.5%)2例。见表1。6例肌层型及肌层型+浆膜型患者均表现为不同部位的梗阻,诊断情况见表4。
2.8 诊断及误漏诊情况
19例患者中提出诊断2例(10.5%),误漏诊17例,误漏诊率为89.5%(17/19)。误诊包括错误诊断、延误诊断,其中,错误诊断9例(47.4%),延误诊断7例(36.8%),漏诊1例(5.3%)。
诊断病例:2例诊断为EG,2例均有外周血嗜酸粒细胞明显升高,胃肠镜检查见弥漫性嗜酸粒细胞浸润。
错误诊断病例:9例错误诊断,其中,3例误诊为急、慢性胃炎及十二指肠炎;1例误诊为慢性胃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1例误诊为急性胰腺炎;1例误诊为急性胆囊炎、急性胃炎;1例误诊为胆总管肿瘤;1例误诊为十二指肠乳头瘤;1例先误诊为阑尾炎、消化性溃疡穿孔,后误诊为肠梗阻,小肠肿瘤。
漏诊病例:1例并发急性胰腺炎漏诊EG。
手术情况:1例为漏诊病例,并发急性胰腺炎,忽略了嗜酸粒细胞浸润的病因诊断,由于胰腺炎反复发作,进行了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引流;1例误诊为肠梗阻、小肠肿瘤,行剖腹探查术,术中病理确诊为EG;1例误诊为胆总管肿瘤和1例误诊为十二指肠乳头瘤,均行剖腹探查,术中行胰十二指肠等脏器切除术,术后病理确诊EG。
3 讨论
本研究以上消化道症状为主EG的临床特点为:(1)起病多数在1个月以内,少数病史1年以上,其中1个月以内者占89.5%。(2)过敏史在本组患者中占比不大,19例中仅4例有过敏史,占比21.1%,低于文献报道[1]。(3)可具有上消化道疾病的各种症状,如上腹部疼痛、腹胀、恶心、呕吐、反酸、嗳气、上腹部烧灼感及黑便等症状。腹痛以上腹部为主,并可有夜间疼痛。本研究有3例便潜血阳性,考虑可能与嗜酸粒细胞浸润造成组织损伤有关[2]。(4)常规抑酸、解痉治疗症状不缓解。(5)嗜酸粒细胞升高达100%。有文献报道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异常者占90.5%[3],而本研究较高。(6)本研究在临床分型中3种分型均有,其中黏膜型居多。提示在临床工作中不能因仅有上消化道症状就只考虑黏膜病变,而且还要考虑肌层及浆膜病变的存在。(7)有下消化道的黏膜浸润,结肠也可有嗜酸性粒细胞浸润,部分仅有结肠浸润。本研究病例中,有7例有结肠浸润,其中2例仅有结肠浸润而胃镜检查阴性,可见虽然表现为上消化道症状,但不能排除结肠浸润,故建议疑诊EG时,应常规行结肠镜检查。
误诊情况分析:(1)误诊特点:(1)误诊率较高。国内报道EG误诊率可达40%以上[4]。本组以上消化道症状为主,易干扰诊断思路,更易导致误诊。(2)本组部分错误诊断造成的后果较为严重,有的进行了手术,甚至有的盲目地进行了脏器切除。(3)误诊为慢性胃病和胰胆疾病的占比较高。大部分误诊上消化道的常见病,如胃病,而另一部分误诊为胆道疾病,如胰腺炎、十二指肠肿瘤等。(2)误诊的原因:(1)对EG的认识不足。EG发病率低,若仅表现为上消化道症状,医生在分析病情时仅考虑上消化道或上腹部常见病,往往因症状缺乏特异性和严重性常被误诊为功能性消化不良、溃疡病及胃食管反流病等疾病[5]。嗜酸粒细胞浸润导致胃及十二指肠肠壁水肿,十二指肠流出道梗阻继发胰胆管梗阻和扩张[6]而致胰腺炎时易漏诊病因;当病变累及十二指肠降段时,可有梗阻性黄疸,易误诊为十二指肠肿瘤。当嗜酸粒细胞浸润肌层时,表现为胃或小肠肌层显著增厚,幽门梗阻或小肠梗阻,易误诊为肿瘤。(2)忽略升高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本组8例提及嗜酸粒细胞升高被忽略以至误诊。(3)胃镜检查未予病理取材或多点取材以及未于十二指肠取材是漏诊的最直接原因。EG往往在十二指肠阳性率高,而十二指肠不是胃镜常规取材部位,因而遗漏病变部位。(4)病理医师认识不足,病理科医师可能仅将重点放在黏膜炎症、萎缩、肠化生、异型增生、癌变等常见的慢性胃炎病理改变[7],而易忽略嗜酸细胞的检查。本组1例术中病理未检出嗜酸性粒细胞,术后病理才发现嗜酸粒细胞浸润。
本研究大部分患者经多次就诊、多次胃镜检查方确诊,诊断较困难。诊断困难的原因:(1)内镜学无特异性,内镜观察EG的胃肠黏膜炎症和溃疡与普通炎症和溃疡无区别,易被临床医师忽视[8]。(2)嗜酸细胞性胃肠炎病理特征以黏膜深层和黏膜下层浸润为主[9],活检不充分,深度不够[10],易遗漏病变。(3)本病往往呈灶状分布[11],部分嗜酸粒细胞浸润部位内镜表现可完全正常[9],而在进行胃镜检查时往往仅对病变黏膜进行活检,故遗漏病变。(4)仅有肌层病变的,胃肠镜下病理检查难以实现。
消化道症状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我科自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28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所有患者经内镜检查和B超检查都确定为功能性消化不良。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6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其中男26例,女38例,年龄在25~71岁;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其中男27例,女37例,年龄在24~70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症等一般资料方面均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可以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包括环境护理、用药护理、生活方式护理、饮食习惯护理等。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具体方法如下。
1.2.1 心理护理
由于患者长时间消化不良,可能会出现腹胀、早饱、恶心、腹痛等不良反应[1],甚至会影响睡眠质量,造成患者焦躁、抑郁、暴躁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就要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患者入院时向患者讲明消化不良的发病机制、治疗方法、治疗效果、护理方法等,从而满足患者的心理需要。同时,通过有效沟通,还能使患者与护理人员之间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增加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增加患者治疗、护理依从性。另外,护理人员还要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使患者家属配合护理工作,增强患者治疗恢复信心。
1.2.2 健康教育
患者入院时,护理人员要向患者介绍入院情况,以及向患者提供健康教育手册,使患者能够了解消化不良的发病原因、发病规律、发病特征以及自救知识[2],从而使患者增进对自身病情的了解。另外,还要向患者介绍功能性消化不良与器质性消化不良的区别,满足患者心理需求,减轻患者顾虑[3]。同时,护理人员还要辅助患者进行适当运动,一方面能有效增强患者身体免疫力,同时还能帮助胃肠运动,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1.2.3 饮食睡眠护理
患者的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多食用含有膳食纤维、维生素的水果蔬菜,帮助患者排便,防止发生便秘,同时要注意营养均衡,防止暴饮暴食,养成患者良好生活习惯。在睡眠方面,护理人员首先要为患者创造一个舒适、安静的空间,保持病房内光线柔和、温度适宜、湿度适宜,从而为患者创造良好的睡眠条件,夜间要减少巡房次数,防止吵醒患者。对于本身失眠多梦的患者,可以采用头部按摩、饮用热牛奶、泡脚等方式辅助进行睡眠。同时,患者晚上休息时要注意保暖,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物,保证睡眠舒适度[4]。
1.2.4 出院护理
患者出院时,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身体恢复状况给予必要的康复治疗建议,告知患者及家属相关康复治疗注意事项,同时提醒患者要多注意身体锻炼,养成健康生活习惯等。另外,护理人员也要加强对患者随访,了解患者病情恢复情况,并及时对患者的疑问进行解答。
1.3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者睡眠质量改善情况,从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7个维度对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行评分[5],评分标准为0~3分,0分为无症状,3分为症状明显,影响正常生活工作,评分越高,睡眠质量越差;(2)观察两组患者消化系统症状,以腹胀、餐后饱胀、早饱、嗳气、腹痛、恶心、呕吐7项为参考指标[6],评分标准为0~3分,0分为无症状,3分为症状明显,影响正常生活工作。评分越高患者消化系统功能越差。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s表示,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睡眠质量改善情况对比
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指标都明显较护理前有所提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患者出睡眠障碍有所改善外(P<0.05),其余6项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体结果见表1。
2.2 两组患者消化道症状评分
观察组患者消化道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结果见表2。
3 讨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指上腹不适症状反复发作,排除器质性消化不良的一组症侯群,其发病诱因很多,其中精神因素作为发病诱因比较常见,患者常因胸闷、胃饱、腹胀等不适而不愿进食,甚至会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起居。很多患者发生失眠、多梦等睡眠障碍,从而由引发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造成病情的反复。相关研究指出[7],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患焦虑症的比率高达66.7%~80.6%,患抑郁病的几率高达50%~72.2%。因此,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护理干预,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心情,使患者保持正常心态,能有效改善患者病情。
本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方式,从患者的心理状态、生活习惯、卫生健康知识、饮食习惯、睡眠状况等各个方面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通过综合性的护理干预,不仅能改变患者的心理状况,同时,还能改善患者睡眠健康状况情形。通过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状况较护理前有明显提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且患者消化系统的症状也较护理前有明显改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采用优质护理方式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睡眠治疗,改善患者消化系统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睡眠质量和消化系统症状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科自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28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分为2组,每组6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睡眠治疗及消化系统症状。结果 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指标都明显较护理前有所提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患者消化道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优质护理方式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睡眠质量,改善患者消化系统症状,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护理干预,功能性消化不良,睡眠质量,消化系统
参考文献
[1]林素平.护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睡眠质量和消化系统症状的影响[J].中华护理教育,2013,10(12):552-554.
[2]杨云英,全小明,朱爱利,等.整体护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分析[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0(1):23-25.
[3]王秀涛,杨嫚,郑琳静.护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调查[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5(2):253.
[4]朱高莉,肖艳芬.护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合并抑郁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3,10(10):28-29.
[5]赵晶,王爱敏,赵月坤.综合护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疗效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15):34.
[6]马艳梅.护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2,34(10):1575-1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