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息肉病变(通用7篇)
消化道息肉病变 篇1
针对消化道息肉病变, 临床有采取内镜下高频电切术治疗的病例, 但效果并不理想, 主要表现为术后并发症较多及复发率较高等[1]。所以, 实施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极为重要。本研究以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96例消化道息肉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 观察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的效果, 现将研究成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96例消化道息肉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8例。观察组中, 男27例, 女21例;年龄28~76岁, 平均年龄 (46.9±3.4) 岁。对照组中, 男28例, 女20例;年龄27~75岁, 平均年龄 (46.8±3.3) 岁。所有患者均为消化道无蒂息肉, 息肉直径0.5~2.0 cm, 排除存在心肺、凝血功能障碍及长期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的患者[2]。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术前准备。
手术开始前, 需征求患者及家属同意, 进而确定开展手术。同时, 术前需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常规检查, 包括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以及凝血功能检查等[2]。以结肠镜检查结果为依据, 对常规内镜下息肉的基本情况进行判断, 包括息肉大小、形态等。在上述基础治疗方法的基础上, 将高频电切术实施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则使用浓度为0.5%的美蓝水溶液染色, 基于内镜条件下对息肉腺窝的开口类型进行仔细观察, 通过黏膜注射之后, 观察息肉基底部能否抬起, 在明确息肉类型之后, 便可进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1.2.2 手术方法。
使用EC-450MR5内镜和EG-450WR5内镜 (均由富士公司生产) , 找出患者的病变位置, 将注射针穿刺到病变位置, 然后将有美蓝溶液的15 m L生理盐水注入黏膜下层, 使病变基地能够完全抬起, 分离黏膜肌层和黏膜层, 进一步采取圈套器将病灶基底部套牢, 收紧之后采取高频电流电凝切除。切除之后需对患者创面情况进行认真观察。如果患者的创面出血量较少, 将万分之一的肾上腺素喷于创面上;如果患者的创面出血量较多, 可以利用钛夹进行止血。此外, 若对照组在使用高频电切术进行治疗后, 有上述出血情况发生, 也采取同样的止血处理方法。
1.2.3 术后处理。
手术后, 指导患者注意卧床休息, 术后需禁食1~2 d, 并采取常规抗炎、补液及止血等治疗。同时, 详细了解患者的术后情况, 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并对患者术后症状变化情况进行认真观察。此外, 告知患者手术后2个星期内不可进行重体力劳动, 以免影响术后疗效。随访半年, 对患者临床疗效进行分析评价[3]。
1.3 判定标准
主要判定指标包括三项: (1) 切除成功率; (2) 并发症发生率; (3) 复发率; (4) 术后息肉病理结果。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 采用n/%表示, 用χ2检验, 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 经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成功率100.00%;对照组患者经内镜下高频电切术切除成功率70.83%;观察组的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患者手术期间, 出现轻微出血2例, 并发症发生率4.17%, 基于镜下使用药物处理后达到止血, 无穿孔等状况发生;对照组患者手术期间, 9例发生不同程度的出血症状, 并发症发生率18.75%;镜下使用相应药物处理后达到止血;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手术后进行6个月的随访, 观察组无一例复发, 对照组复发5例 (10.42%) , 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两组患者手术后息肉病理结果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术后息肉病理结果分布主要为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腺瘤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两组患者息肉病理结果分布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表2) 。
3 讨论
消化道息肉属于一类比较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 从形态角度分析, 可划分为三大种类:有蒂息肉、无蒂息肉和亚蒂息肉[4];基于组织学角度来划分, 消化道息肉有四类, 即为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腺瘤性息肉以及错构瘤性息肉。对于消化道息肉的治疗, 采取有效治疗方法非常关键。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针对消化道息肉患者, 临床以往常采取高频电切术治疗, 但效果不甚理想, 主要表现为切除成功率不高, 在手术后期容易引发出血、穿孔等并发症, 且术后复发率较高。随着近年来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 临床针对消化道息肉提到了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这是一种在病灶黏膜下层内给予药物注射, 在形成液体垫之后将大块黏膜组织切除的新型手术方法, 内镜下黏膜切除与常规活检相比, 具备显著优势, 能够避免获取黏膜组织标本偏小进而造成误判的状况发生[5]。有学者研究表明, 对于消化道息肉患者, 采取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效果显著, 可提高切除成功率,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6,7,8];这与本次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本研究中对照组48例消化道息肉患者给予内镜下高频电切术治疗, 观察组48例给予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 结果显示:观察组切除成功率为100.00%、并发症发生率为4.17%、无复发者;对照组切除成功率为70.83%、并发症发生率为18.75%、复发率为10.42%。可知, 观察组手术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患者息肉病理结果分布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综上所述,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消化道息肉病变效果显著, 能够提高手术切除成功率, 减少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的发生, 进而提高手术疗效。所以,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值得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陈钢, 李清清, 廖江涛.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胃肠道息肉样病变40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 2014, 12 (26) :104-105.
[2]安晓亮.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消化道息肉病变的临床研究[J].吉林医学, 2014, 35 (3) :584.
[3]傅春彬, 苏萍, 孔祥民.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消化道无蒂息肉的临床研究[J].中国内镜杂志, 2013, 19 (10) :1061-1063.
[4]孙永刚, 杨小毛, 杜选峰, 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胃肠道息肉样病变的70例临床分析[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13, 22 (12) :1216-1217.
[5]王华, 朱红敏, 汪朝惠, 等.消化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消化道无蒂息肉42例临床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 2015, 22 (2) :187-188.
[6]何晓伟, 刘鹏飞, 项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消化道无蒂息肉患者86例临床疗效研究[J].黑龙江医学, 2015, 39 (7) :863-864.
[7]肖琳, 杨坚.内镜黏膜切除术 (EMR) 治疗消化道无蒂息肉的疗效[J].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 (9) :43-44.
[8]王保健, 顾文芬, 吴剑, 等.内镜黏膜切除术治疗消化道无蒂息肉观察[J].现代临床医学, 2013, 39 (4) :281-282.
内镜下消化道息肉的治疗 篇2
关键词:内镜,治疗,消化道息肉
消化道息肉可以生长于食道、胃、十二指肠、结肠等各部位,广义的息肉泛指消化道管腔部位隆起性病变,而狭义的息肉仅指起源于消化道黏膜上皮或黏膜下腺体的炎性增生性病变,其他隆起性病变则称为“息肉样”病变。随着胃、肠镜检查的普及,胃肠道息肉的检出率已大幅度提高。内镜下介入治疗息肉病以其安全、有效、经济、操作简单已取代了传统的外科手术治疗,在内镜下息肉治疗除了高频电切摘除法外,尚有冷冻法、激光烧灼法及酒精注射法等,但这些方法或治疗效果不满意或者是器械昂贵,采用的单位较少。故内镜下高频电切摘除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法。内镜下高频电切除息肉是利用高频电流将接触到圈套的组织产生高热而被烧灼切断,完整快速地切除息肉并彻底止血。此方法不仅操作简便、患者无痛苦、费用低廉、并发症较手术切除少,而且能获得整个息肉的病理检查结果。本文通过对本院2010年以来内镜下高频电摘除息肉的治疗结果,总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院2010年以来经内镜检查了上消化道息肉共123例,男83例,女40例,年龄23~75岁之间。息肉部位:胃窦78例,胃体12例,胃底23例,贲门10例;下消化道息肉102例,男72例,女30例,年龄42~78岁之间,息肉部位:直肠22例,乙状结肠30例,横结肠23例,回盲部5例,多发性部位22例。息肉的大小0.4~2.5cm左右,病理检查92%增生性息肉,8%腺瘤。
1.2 仪器仪器
OIYMPUS GIF-140电子胃镜,CF-V电子肠镜,OIYNPUS PSD高频电发生器,圈套器,各种抓取钳。
1.3 术前准备
内镜切除术前准备,一般与普通内镜检查前准备相同,如禁食、清洁肠道。查血常规,凝血功能,血型,心电图。
1.4 息肉切除法
检查发现消化道息肉需要仔细观察息肉的大小、部位、有或无蒂等。部分息肉需要行病理检查,排除恶性后再行内镜下高频电切除,根据息肉的形态选择不同的圈套器,充分利用各种手法改变患者体位,使息肉清晰暴露在视野中,经内镜活检孔插入圈套器,圈套攀打开后套住息肉,收紧后呈天幕状。避免将邻近胃、肠襞套入,将其圈套住息肉悬于胃肠襞腔中,调整好高频电源,电切功率,先凝后切,息肉切除完毕后,残端用电凝局部止血,必要时喷洒去甲肾上腺素,将切除下的息肉收送病检。术后患者入病房住院观察,给予止血,预防感染,及时对症治疗。
2 结果
我院自开展消化道高电频电凝/电切术治疗术以来,无1例发生出血,穿孔,感染等并发症。术后2周复查残端愈合良好,访6个月~1年未见异常。
3 讨论
消化道息肉多为腺瘤,有潜在致癌危险,且易并发糜烂导致消化道出血,通常采用外科手术,其创伤大,并发症多费用高,住院时间长。内镜监视下行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操作简单,创伤小,费用低,并发症少,特别是位于直肠下段的息肉,外科手术往往不能保住肛门,须行改道手术,而内镜治疗下基本无创伤,具有明显优势。
3.1 体会
3.1.1 确定诊断
对于息肉较大的难以判断息肉性质或可疑早期癌的病灶,术前尽可能先进行内镜检查,取病灶组织活查作病理学检查,确定诊断后再进行内镜摘除术。
3.1.2 凝血功能的检查
进行内镜切除术前原则上应完成凝血功能的系统检查,以利术后出血的控制。
3.1.3
与患者及家属谈话,交待病情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不良后果,签手术同意书。
3.1.4 其他准备
生命体征监护,各种抢救用药及动输设备皆应有所准备,对于特殊病例,事先与外科联系,术前的肠道准备不宜采用甘露醇,因其可能使肠道产气,电切时有发生肠内爆炸的可能。
3.1.5 术后常规抗溃疡治疗2周,建议患者6个月~1年复查一次胃肠镜。
根据镜下的需要,给予解痉剂以降低胃、肠蠕动,有利于操作,一般不给予较强的镇静剂。治疗过程中: (1) 对于直径<0.5cm而无蒂采用先活检然后电凝法,通常通电后息肉发白,组织凝固坏死即灼除。 (2) 对于直径<2.0cm圈套套住息肉的底稍上方是切除息肉的最佳部位,轻轻关闭圈套攀后稍收紧,轻微向腔内提起,使基底形成有蒂(如天幕状)时通电,先凝后电切或用混合电流,注意电凝不可过度,以免引起胃肠穿孔,细蒂息肉则可仅使用电凝加机械力切除。 (3) 对于息肉多发者原则上一般一次治疗10个以内息肉,以免创面太大,造成出血等并发症,需要同期治疗的患者,可l周后再进行治疗。
3.2 并发症及处理
3.2.1 灼伤
电切时,若电极或电切圈套器安放位置不当,或圈套器附近有导电的黏液,或息肉较长倒挂,均可引起电流分流烧灼附近正常黏膜组织[1]。电灼伤一般仅表现为浅表溃疡,偶可造成贯穿性电灼伤甚至穿孔,应予以重视。
3.2.2 穿孔
常由于电流强度过大,通电时间过长,视野不佳或内镜及圈套器位置不恰当,即强行切除息肉或因圈套器破损,机械损伤胃肠壁等所致。小穿孔可通过禁食、胃肠减压、静脉输液并给予抗生素治疗。内科治疗无效或大的穿孔,应立即转外科手术治疗。
3.2.3 出血
在手术操作过程中或手术后均可发生出血。出血可为轻度、中度或大出血。轻度出血仅见创面轻度渗血或缓慢溢出,可自行停止[2,3]。中度出血上消化道息肉切除术后可表现为呕血或黑便;大肠息肉切除术后可表现为排出鲜血便,应积极行内镜下止血,多数经内科及内镜治疗可止血。大出血者可出现休克,内科及内镜治疗无效,应紧急外科手术控制出血。
3.2.4 溃疡
息肉摘除术后,切断面为坏死凝固物,形成的溃疡多数在2~4周内愈合。胃息肉、大肠息肉电切术后,饮食以无渣流质或半流质为宜,不宜过多进食及过早活动。适当口服肠道不吸收的抗生素,口服液体石蜡以保持大便通畅。胃息肉电切术后一般常规应用H2受体阻滞药或质子泵抑制药及胃黏膜保护药。
参考文献
[1]樊锦河, 李玉明, 王亚民, 等.氩离子凝固术治疗消化道息肉的临床价值[J].中国内镜杂志, 2005, 11 (4) :394-396.
[2]彭贵勇, 房殿春, 李超峰, 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消化道肿瘤[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04, 21 (1) :5-8.
胆囊息肉样病变287例临床分析 篇3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自1987~2007年, 我院术后病理确诊为胆囊息肉样病变287例, 男185例, 女102例, 年龄18~71岁, 平均41.25岁。病程2个月~10年不等。本组除71例系体检或其他偶然发现的患者无症状外, 其余患者常表现出与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相似的症状, 病程缓慢, 临床表现为右上腹部不适, 多为持续性或间歇性隐痛, 少许患者有肩背部放射痛及恶心呕吐, 体检时常有右上腹部压痛。
1.2 B超检查
本组行B超检查均显示胆囊粘膜向腔内隆起大小不等、单发或多发, 不随体位变化而移动的赘生物, 直径<10mm者235例, 占82.5%;直径>10mm者52例, 占18.1%。其中息肉呈单发性49例, 占17.1%;多发性238例, 占82.9%。合并胆囊结石138例, 占全组病例的48.1%。
2 结果
本组胆囊标本中非肿瘤性病变238例, 其中胆固醇息肉161例, 占56.1%;炎性息肉47例, 占16.4%;腺瘤样增生30例, 占10.5%;肿瘤性息肉49例, 其中腺瘤31例, 占10.8%;腺癌18例, 占6.3%;腺癌中15例 (83%) ;息肉直径超过10mm, 16例 (88.9%) 为单发息肉。本组合并胆囊结石138例中, 7例为腺癌患者。85例良性息肉患者 (占良性肿瘤的35.7%) 和12例恶性息肉患者 (占恶性肿瘤的66.7%) 年龄在5 0岁以上。本组所有患者术后均临床治愈出院。
3 讨论
P L G泛指由胆囊壁向囊腔内呈局限性隆起的一类病变的总称。Jones早在1957年就提出了PLG的概念, 指出PLG包括胆囊壁瘤样病变和胆囊良性肿瘤, 通常把息肉或胆固醇性息肉和腺体增生性胆囊炎归类于胆囊良性肿瘤[2]。Christensen等[3]将良性PLG分为良性肿瘤性息肉和假瘤性息肉两大类, 其中良性肿瘤性息肉可来源于上皮组织和支持组织, 而假瘤性息肉则包括胆固醇性息肉、炎性息肉、胆囊腺肌瘤病、组织异位性息肉等。目前学者对于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认识已趋向一致, 认为胆囊腺瘤性息肉是潜在的癌前病变, 与胆囊癌的发生有关, 其癌变率约2 0%~38.9%[4]。本组中胆囊腺瘤49例, 其中18例已转化成腺癌, 癌变率为36.7%。
胆囊息肉患者大部分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 其诊断主要依赖于影像学检查。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有B超、C T、胆囊造影等。Chattopadhyay等报道腹部B超诊断PLG的敏感度在90%以上。B超检查具有价廉、无损伤、阳性率高等优点, 还可动态观察其生长速度等变化情况, 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被公认是胆囊息肉的首选检查方法[5]。本组病例术后经病理证实的B超诊断准确率为93.5%, 远比CT及胆囊造影要高。但是, 影像学检查方法只能表明息肉的存在, 并不能揭示息肉的病理性质, 而在术前得到胆囊息肉样病变的病理学诊断对于决定患者的治疗方案是十分重要的。因此, 在临床中鉴别诊断肿瘤性与非肿瘤性PLG困难的情况下, 还要借助胆囊息肉恶变的危险因素来选择有手术指征的患者。
近年来, 大部分学者已认为胆囊息肉的大小和数量与其良恶性有关。Csendes等发现息肉直径<10mm的患者不会发生癌变。Yang等回顾分析了182例PLG的病理检查结果, 发现息肉直径<1 0 m m且息肉数量为多发的P L G均为良性病变, 直径>1 0 m m且息肉数量单发的PLG均为恶性病变。这与我们的研究相符合。本组中18例腺癌中有15例息肉直径超过10mm, 16例为单发息肉。
研究表明, 在PLG患者中胆囊腺瘤及胆囊癌的平均年龄明显比非肿瘤性息肉患者大。另外, P L G是否合并有结石与癌变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合并结石的PLG癌变率明显增高。Tinsley总结25年施行的3525例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 发现胆囊癌26例, 其中13例合并结石, 表明结石与癌的关系密切, 这可能与胆石对胆囊上皮细胞的长期慢性刺激导致增生恶变有关。本研究中, 1 3 8例合并胆囊结石的患者中就有7例为胆囊癌。虽然P L G的癌变机制尚不清楚, 但随着息肉大小的增加及结石的存在, 大大增加了其癌变的危险性。虽然PLG是胆囊的良性肿瘤, 恶变少见, 但是, 由于P L G的临床症状不明显, 息肉的大小有时与病理结果不符, 且术前也无法估计PLG的性质, 因此, 对直径>10mm的单发性息肉、腺瘤性息肉 (尤其是乳头状息肉) 和合并结石的患者, 在临床上应视为癌前病变。
本研究认为, 在当前尚无术前确诊手段条件下, 建议对下列PLG患者以手术治疗为宜: (1) 息肉直径>10mm; (2) 单发性息肉; (3) 合并胆囊结石; (4) 年龄>50岁, B超动态观察下PLG在短期内迅速增大者。对于暂无以上情况的P L G, 因其仍有潜在恶变的可能, 应定期随访并行超声动态检查, 如发现病变, 应及时手术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胆囊息肉样病变 (PLG) 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87例胆囊息肉样病变的临床和病理组织学资料。结果287例胆囊息肉样病变均经术前超声和术后病理证实。术后病理学检查示:胆固醇性息肉161例, 腺瘤样增生30例, 炎性息肉47例, 腺瘤性息肉31例, 腺癌18例。85例良性息肉患者和12例恶性息肉患者年龄在50岁以上。合并胆囊结石138例 (占48.1%) , 其中7例为腺癌患者。非肿瘤性息肉直径多在6mm以内且数量较多, 部分伴有结石。而胆囊腺瘤常为单发, 直径多在7~15mm。腺癌直径多在10mm以上。结论息肉癌变的危险因素是患者的年龄>50岁、合并胆囊结石、息肉的直径>10mm和单个息肉者。治疗时如果证实有恶变的危险因素存在, 应尽早行胆囊切除术。对于无症状且息肉<10mm的患者, 应定期随访并行超声动态检查。
关键词:胆囊息肉样病变,诊断,治疗
参考文献
[1]Myers RP, Shaffer EA, Beck PL.Gallbladder polyps:Epidemiology, natural history and management[J].Can J Gustroenterol, 2003, 16:187~194.
[2]Koga A.Diagnosis and operative indications for polypoid lesions of the gallbladder[J].Arch Srug, 1998, 125 (1) :26~30.
[3]Christensen AH, Ishak KG.Benign tumors and pseudotumous of the gallbladder.Report of180cases[J].Arch Pathol, 1970, 90 (5) :423~432.
[4]Kozuka S, Tsubone N.Relation of adenma to cancinoma in the gallbladder[J].Cancer, 1982, 50 (10) :2226~2234.
胆囊息肉病变52例治疗与分析 篇4
特点一:发病率逐渐增高。
随着饮食结构多样化和饮食节律非常化及环境污染的加剧, 胆囊息肉的发病率逐渐增高, 如:高胆固醇饮食, 长期酗酒, 过多进食刺激性饮食, 饮食规律紊乱如早餐不吃好或不吃早餐、晚餐过盛、过多等不良饮食习惯, 农药过多, 食品添加剂泛滥, 电离辐射充斥空间等都和胆囊息肉的形成有直接和间接的关系, 从而孕育了胆囊息肉的第一个特点——发病率逐渐增高。
特点二:隐蔽攻击性强。
胆囊息肉多无症状, 90%以上的患者都是在例行体检中发现。在检查上, 3~4mm以下的息肉在CT和核磁共振中难以发现或常常漏诊。无症状型胆囊息肉给人们造成的假象是不痛不痒、身无百病、无须治疗, 而当症状并发或性状并发或性质改变时, 往往会造成意想不到的痛苦和无可挽回的伤害, 典型患者常常有这样的感觉:幡然醒悟、为时已晚。
特点三:癌变率高。
胆囊息肉的致命杀伤力在于突发癌变。从80~90年代, 因形成的胆囊息肉的性质不同, 癌变率逐渐增高。而在癌变中或癌变后, 许多胆囊息肉患者没有不适的感觉, 不知不觉发展, 不知不觉癌变, 这也是胆囊息肉最胆囊息肉样病变, 由于此类患者往往无症状或症状轻微, 主要靠影像带诊断。随着B超技术的广泛普及, 专家认为, B超能清晰地显示息肉病变的部位、大小、数目和局部胆囊的变化, 既简便又可靠。临床上对胆囊息肉样病变的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通过临床观察证实, 部分病例发生癌变, 由于错失手术时机, 给临床工作带来了相当被动, 同时较大比例的胆囊息肉样病变终生无症状, 盲目扩大切除率, 也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损失。本文通过52例胆囊息肉样病变的回顾, 试图总结出胆囊息肉样病变的高危人群, 并行胆囊切除, 以降低胆囊癌变的机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1998年6月至2006年6月, 因体检或急、慢性胆囊炎、胆石症病史在我院行B超检查, 共检出胆囊息肉病变52例, 其中男10例, 女42例, 年龄38~58岁。其中合并胆囊结石者26例, 颈部单发性胆囊息肉8例, 基底部宽囊壁增厚型胆囊息肉4例, 发生胆囊癌变2例。
1.2 治疗方法
拟定胆囊息肉行手术切除适应证: (1) 息肉大小及增长快慢, 直径>1cm的或短期内增大迅速者恶性可能性大; (2) 数目, 多发者常为胆固醇息肉等非肿瘤性息肉, 腺瘤或癌多为单发; (3) 形状, 乳关状、蒂细长者多为良性, 不规则、基底宽或局部胆囊壁增厚者, 应考虑恶性; (4) 部位, 腺肌性增生好发于胆囊底部, 位于胆囊体部又疑为恶性息肉病变者, 易浸润肝, 应采取积极态度治疗; (5) 症状, 有症状者考虑手术治疗; (6) 50岁以上女性人群, 选择其中符合手术适应证的14例病人行预防性胆囊切除, 术后8d痊愈。标本全部行病理检查, 发现其中2例恶变为胆囊腺癌, 2年内均死亡。其余38例仅予消炎利胆及对症治疗, 经追踪观察未发现有恶变现象。
2 讨论
胆囊息肉样病变, 又称“胆囊隆起性病变”, 是向胆囊内突出的局限性息肉样隆起性病变的总称, 多为良性, 是常见的胆囊良性肿瘤。一般分为两大类: (1) 肿瘤性息肉样样病变包括腺瘤和腺癌; (2) 非肿瘤性息肉样病变, 大部分为此类。常见的如炎性息肉、胆固醇息肉、腺肌性增生等, 临床及B超体检发现率为0.1%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 其潜在的高癌变率已经被许多临床资料证明[1]。因常无或仅有胆囊炎症状而极易被忽视。临床上发现胆囊息肉样病变较易, 其癌变率逐渐增高却重视不够, 从而形成了胆囊息肉恶变有着较宽的隐蔽空间。通过本文资料分析发现胆囊息肉样病变如有以下特点时, 其癌变的机率就大大增加: (1) 中年以上的妇女; (2) 位于胆囊颈部; (3) 单个, 带蒂者; (4) 直径>1cm且生长迅速; (5) 基底宽; (6) 合并有结石。一旦发生恶变, 80%的胆囊癌患者生存不足1年[2]。不管是腺癌、鳞癌、还是未分化癌, 其恶性程度都很高, 且生长快、浸润广、转移早, 而且在癌变中, 患者没有或少有症状, 当发现多已丧失最佳的治疗时机[3]。秉承“以人为本”的信念, 我们认为预行胆囊切除术对于胆囊息肉样病变高危人群非常必要, 可以有效降低胆囊息肉恶变的发生。为此我们应将利害关系向病人讲清楚, 以患者的健康为目标, 坚持为百姓服务, 解决疾病痛苦, 早作手术治疗, 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1]施维锦.胆道外外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3.
[2]黄志强.胆道外科手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7.
内镜下消化道息肉套扎治疗的护理 篇5
1 临床资料
本组108例患者中男68例, 女40例, 年龄4~82岁, 平均年龄45岁, 结肠息肉56例 (51.9%) ;胃息肉35例 (32.4%) ;食管息肉10例 (9.3%) ;十二指肠息肉7例 (6.5%) 。
2 材料与方法
2.1 仪器及设备
应用Olympus生产的GIF-H260电子胃镜; 美国Cook公司生产白勺Saeed多连发套寻乙器。
1.2 方法
护士按照医生指示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将套扎器按要求安装经活检钳孔道插入。
3 护理体会
3.1 术前护理
(1) 心理护理:详细向患者解释息肉切除的方法、 目的、并发症及术前术后的注意事项, 让患者及家属了解治疗的必要性, 了解内镜下经Saeed多环套扎器套扎息肉是一种较外科手术痛苦小、创伤小的技术, 消除其疑虑, 取得配合。同时介绍治疗成功的病例, 以帮助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2) 术前检查:术前常规检查血小板、出凝血时间及凝血酶时间、血常规、血型。如有凝血机制异常, 需纠正后才能实行套扎手术。 (3) 术前消化道准备:上消化道息肉套扎前1日晚8:00至术前禁食、禁水、禁服药及吸烟。结肠息肉套扎前3d进少渣、易消化食物、多饮水, 禁吃有核瓜果;术前1日晚8:00后禁食, 同时口服20%甘露醇500ml, 水1 000ml清洁肠道。
3.2 术中护理
检查前应保持病人正确的体位, 术中注意观察病人情况和手术进展情况, 护士要明确操作目的, 熟悉操作步骤, 动作轻巧准确。在息肉切除过程中, 术者与助手配合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3.3 术后护理
(1) 常规护理:消化道息肉套扎治疗后, 禁食3d, 3d后进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对于较大息肉套扎者, 必须卧床休息, 2周内避免过度体力劳动.控制饮食量, 防止便秘增加腹压, 使套扎环过早脱落而出血, 必要时使用缓泻剂。 (2) 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内镜下消化道息肉套扎的并发症较少, 常见的有出血, 穿孔[1], 因此, 术后要常规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 重视患者主诉, 并做好详细记录, 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确保手术成功, 密切观察有无血便、腹胀、腹痛及腹膜刺激征等情况, 避免使腹压增加的各种活动, 本组无1例发生出血、穿孔。
4 讨论
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 人们对消化道息肉的认识也不断提高。内镜下应用多连环套扎器套扎治疗息肉是一种创伤小、方法简便、安全有效的优选治疗方法, 它具有操作方便, 定位准确、成功率高等优点, 为患者免除了手术的痛苦, 同时也可节约患者的住院费用。内镜下息肉切除已成为内镜治疗的基本技术之一, 并且这一技术的运用已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2]。护理工作是内镜治疗成功的必要条件。在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护理方面均有其特殊性和重要意义。这一治疗技术的运用还有待于推广, 有大量的护理工作将随着进一步的研究得到总结和提高。
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应用Saeed多环套扎器治疗消化道息肉手术前后的护理。方法:108例病人在内镜直视下经套扎器套扎息肉前后的治疗护理。结果:内镜下对消化道息肉进行治疗是一种创伤小、疗效好、可靠、安全的治疗方法。无1例并发症发生。结论:护士应根据内镜下治疗的特点, 在手术前后与医生密切配合, 进行针对性护理是内镜治疗成功的必要条件。
关键词:电子内镜,消化道息肉,护理
参考文献
[1]江应平, 何正在, 李鸿模, 等.消化道息肉内镜治疗方法的比较 (J)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1999, 16 (3) :156.
消化道息肉病变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2年2月-2013年11月期间于我院行内镜手术治疗的消化道息肉患者64例, 其中男39例, 女25例;年龄20~68岁, 平均年龄 (42.6±2.3) 岁;所有患者均符合《内科学》中消化道息肉的诊断标准, 并经相关检查确诊, 排除恶性肿瘤者及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者。经消化内镜检出病变息肉共109枚, 按病变部位分:胃25枚, 直肠22枚, 乙状结肠19枚, 降结肠17枚, 横结肠15枚, 升结肠11枚;按病变直径分:<5mm者65枚, 5~20mm者41枚, >20mm者3枚。
1.2 治疗方法
所有确诊患者均采用PENTAX电子胃镜和PENTAX电子结肠镜, 治疗前30min, 肌注东莨菪碱注射液10mg, 入室后静脉注射芬太尼0.05mg, 异丙酚1~2mg/kg静脉注射, 麻醉满意后协助患者取侧卧位, 找到并充分暴露息肉后, 应用圈套器轻拉息肉, 对<5mm的息肉可在30W输出功率下直接电凝点灼处理, 把息肉全面清除;对5~20mm的广基无蒂息肉及部分亚蒂息肉行高频电切除, 电流频率300kHz, 输出功率30~80W, 时间3~5s, 多次点灼或熨烙, 为避免灼伤过深, 可在切割部位与息肉根部保留0.5cm;对>20mm的广基无蒂息肉, 可在充分暴露息肉后, 于黏膜下注射生理盐水或1∶10 000肾上腺素溶液, 使息肉隆起明显, 再应用圈套器将其底部收紧, 用30~35W电凝电切反复交替应用, 直至息肉切除。切除后常规送检, 并观察有无出血, 对出血点行镜下止血。术后禁食24~48h, 口服抗消化性溃疡药物, 并观察有无腹痛、发热等并发症。
2 结果
64例患者均在内镜下行消化道息肉手术顺利切除, 均一次性完成, 有12例主诉术中有剧烈烧灼感, 无1例发生穿孔、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3个月, 均痊愈, 未见复发现象。
3 讨论
消化道息肉是消化内科临床常见多发症之一, 内镜下可见消化道黏膜隆起向腔内突出, 而形成局限性增生的肿物, 该症以结肠息肉最为常见, 胃息肉次之, 其他息肉相对少见。临床研究发现消化道息肉有恶变的可能性, 且与息肉大小、类型、数目及体积关系较为密切, 为此临床应及早切除消化道息肉, 预防消化道癌变[2]。
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是治疗消化道息肉临床常用术式, 具有创伤小、疗效确切、痛苦轻等优势, 其中对直径<5mm的增生性息肉, 多应用电切钳直接电凝点灼处理, 并把息肉全面清除, 期间应避免过度电凝造成肠壁穿孔, 不但创面较小、出血量少, 且操作方法简便, 并可避免息肉复发;对直径5~20mm的无蒂和亚蒂息肉, 肉眼判定为良性病变后, 常规高频电圈套切除, 并送病理检查。术中操作中可应用钛夹预防出血, 另外在圈套息肉时, 应边通电边收紧圈套钢丝, 再对息肉进行切割, 预防圈套钢丝机械性勒下息肉, 而诱发大出血, 与此同时, 电切操作中为避免灼伤过深, 可在切割部位与息肉根部保留0.5cm, 预防肠壁穿孔发生;对>20mm的息肉, 若条件允许, 可用圈套器将息肉根部套扎后再行高频电切除, 若条件不允许, 可于平坦病变边缘, 注射生理盐水或1∶10 000肾上腺素溶液, 待病变完全隆起后, 用圈套器多次进行圈套, 通电后先电凝后电切, 反复交替进行直至完全切除, 最后切断前需电凝止血[3,4]。本文结果显示, 64例患者均在内镜下行消化道息肉手术顺利切除, 均一次性完成, 无1例发生穿孔、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 术后随访3个月, 均痊愈, 未见复发现象。
综上所述, 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消化道息肉安全有效, 且复发率低, 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摘要:目的:探究内镜治疗64例消化道息肉临床观察。方法:对2012年2月-2013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4例消化道息肉患者在内镜下行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4例患者均在内镜下行消化道息肉手术顺利切除, 均一次性完成, 无1例发生穿孔、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消化道息肉安全有效, 且复发率低, 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内镜,消化道息肉,高频电凝电切术
参考文献
[1]田丽华, 朱勤.内镜下高频电灼治疗上消化道息肉45例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 2010, 50 (1) :86.
[2]王一鸣, 熊毅敏, 许桦林, 等.内镜下高频电切治疗消化道巨大息肉[J].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0, 19 (3) :210-212.
[3]程华.内镜下高频电治疗老年人消化道息肉56例临床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0, 30 (12) :1752-1753.
消化道息肉病变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01年1月至2007年1月经我科超声检查诊断为胆囊息肉样病变并经手术及病理检查的116例患者,男86例,女30例,年龄21~68岁,大部分就诊者无明显临床症状,或者是仅有间歇性的右上腹不适或伴有右肩放射性疼痛,极少数患者有发热、黄疸,主要体征为右上腹区压痛,部分患者合并有胆囊结石或肝功能异常。所有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术前B超检查示胆囊息肉样病变。
1.2 方法
使用ALOKA-1100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患者空腹8~12h,按胆囊常规检查方法进行检查,观察胆囊的大小、形态、囊壁厚度及内部回声,测量胆囊息肉样病变的数目、大小及与胆囊壁的关系,并与手术后病理进行对照分析。
2 结果
116例患者声像图示胆囊壁上均可见大小不等的赘生物,这些赘生物呈强回声或中等回声,后方不伴有声影,不随体位改变移动,可有多发或单发,少数可见表面有乳头状突起,部分与胆囊壁以蒂相连。胆固醇性息肉声像图表现为胆囊形态、大小正常,呈强回声,少数为中等回声团,直径在0.5cm以下,表面有乳头状突起,与胆囊壁以细蒂相连。炎症性息肉,声像图表现与胆固醇息肉相似,呈稍强回声,肉常伴慢性胆囊炎征象,胆囊壁毛糙增厚。腺瘤声像图表现较复杂呈中等回声,多为形态和边界规则,基底较宽,不活动,无声影,患者常有临床症状。胆囊癌,胆囊壁有隆起性结节状改变,回声低且不均匀、基底宽、边缘凹凸不平。本组资料中,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一致的有:炎性息肉13例;胆囊腺肌增生4例;胆固醇息肉86例;胆囊腺瘤11例。胆固醇息肉以多发为主,约占86%,腺瘤样息肉全部为单发,病灶的平均直径明显大于胆固醇息肉。11例腺瘤中6例癌变。
临床表现与超声诊断的关系本组例患者中,以往有上腹隐痛等临床不适者71例,占61.2%,其余患者无临床不适症状。
3 讨论
胆囊息肉样病变(PLG)是指胆囊黏膜局限性隆起的良性病变,已经成为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国内人群中检出率为0.9%,超声检出率为1%~9%[1]。David Weedon[2]提出将PLG分为5类:(1)胆固醇息肉;(2)炎性息肉;(3)腺瘤样息肉;(4)腺肌瘤;(5)混合性息肉。其中腺瘤样息肉为肿瘤性息肉,其余为非肿瘤性息肉。
由于胆囊在充盈状态时胆汁与胆囊壁之间形成良好的反射界面,对胆囊隆起性病变的大小、部位、数目、内部结构及其与胆囊壁的关系也能准确清晰显示,超声可检出的最小病变直径为0.2cm。超声检查对胆囊息肉样病变检出敏感性高,无创伤,是诊断胆囊隆起性病变的首选方法。
超声检查对胆囊息肉样病变的性质较难通过组织回声特征鉴别,但可根据病变的大小、数目、基底部状况、发病年龄等因素来判断。
(1)息肉的数目:非肿瘤性息肉本组病例中胆固醇息肉为绝大多数通常为多发,占70%以上,腺瘤多为单发,好发于胆囊颈部和底部。
(2)息肉的大小:本组结果显示,胆固醇息肉等病灶体积小,通常直径小于,平均直径腺瘤体积大,直径常大于,平均直径。
(3)蒂部情况:非肿瘤息肉的蒂细或没有发现蒂,腺瘤的基底部则较宽。非肿瘤性息肉和肿瘤性息肉具有完全不同的发展趋势,而超声检查的作用主要在于早期发现胆囊壁上的可疑恶性病变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本组观察结果显示,胆囊息肉样病变中绝大多数为良性的非肿瘤性息肉,一般不需作特殊处理。国内外学者一般认为胆固醇性息肉无恶变倾向,腺瘤有恶变倾向,尤其是乳头状腺瘤被认为癌前病变。国内董宝玮认为,直径<1.0cm者以胆固醇性息肉多见,尤其以<0.5cm时,应首先考虑为胆固醇性息肉,1.0~1.3cm之间,则倾向于良性腺瘤,但是胆囊癌不能除外>1.3cm时,首先应考虑到癌的可能性。
总之利用超声显像对胆囊息肉样病变诊断的目的:(1)判断胆囊壁是否存在隆起病灶;(2)隆起病灶是属于肿瘤性还是非肿瘤性的;(3)肿瘤是属于良性还是恶性,从而对该病早期诊断及确定手术治疗方案,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参考文献
[1]周连锁,石景森,郝秀原,等.胆囊息肉样病变612例临床分析[J].华人消化杂志,1998,6(3):260~262.
[2] Weedon D.Pathology of the Gallbladder[M].New York:Mason Publishing USA,Irc,1984:195.
[3]邓绍庆,张武,周孝思,等.B型超声诊断胆囊息肉样病变的临床意义[J].实用外科杂志,1986,6(1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