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黏膜细胞

2024-09-11

口腔黏膜细胞(共9篇)

口腔黏膜细胞 篇1

口腔白斑 (oral leukoplakia, OLK) 是口腔黏膜病中较常见的白色病损。病因至今不明, 影响因素十分复杂, 有研究认为其与口腔的局部长期刺激有关, 例如:吸烟、咀嚼槟榔、饮酒、念珠菌感染等[1]。WTO认定其属于癌前病变, 被公认为白色斑纹疾病中最典型的癌前病变之一。中国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吸烟能增加OLK患病风险, 并增加OLK的癌变概率[2], 吸烟嗜好是口腔鳞癌发病的风险因素[3]。

近年来发现, 抗微生物多肽为天然免疫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哺乳动物上皮细胞分泌的防御素具有抗感染、抗病毒及免疫调节等方面作用。目前已在人口腔黏膜上皮发现人β-防御素 (humanβ-defensins, h BD) 的表达[4], 正常口腔环境下, 上皮持续性分泌h BD1, 少量表达h BD2、h BD3。防御素基因的表达方式有组成性表达和诱导性表达2种。h BD1呈固有持续表达, h BD2、h BD3除组成性的基础表达外, 还可被多种外界刺激诱导表达, 如多种细胞因子。而吸烟与这些细胞因子分泌有一定关联, 能否通过改变口腔微环境刺激h BD的合成和分泌尚未可知。目前吸烟与口腔黏膜固有免疫及调节性免疫之间的研究较少, 本文就两者之间关系进行阐述。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1.1 细胞来源

口腔黏膜上皮leuk1细胞系由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安德森癌症中心惠赠。

1.1.2 实验器材

transwell小室 (小室直径12 mm, 多孔膜孔径0.4μm, Corning公司, 美国) ;吸烟装置 (专利号WO 03/100417 A1, British American Tobacco公司, 英国) ;蠕动泵BT100-2J (Longer Pumper公司, 美国) 。

1.1.3 实验试剂

人角质形成细胞培养液 (Defined K-SFM, Gibco公司, 美国) ;h BD1、2、3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试剂盒购自上海晶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南京过滤嘴香烟。

1.2 实验方法

1.2.1 细胞培养

leuk1细胞培养于K-SFM培养液中, 后转移到transwell小室中, 使得每个小室内细胞达到3×105。置于12孔板内, 小室内加入0.5 ml K-SFM培养液, 小室外加入1.5 ml K-SFM培养液, 达到平衡状态 (图1) 。培养24 h后, 将小室内上清吸去, 置于吸烟装置中。吸烟后, 将小室转移到12孔板内, 重新加入等量培养液。于37℃、5%CO2培养箱中培养8 h。

1.2.2 体外吸烟细胞模型

将吸烟装置的各组分连接安装, 蠕动泵控制每支烟燃烧完成所需的时间为10min, 将燃烧后的香烟烟雾先收集至1 000 ml烧瓶中, 再通过软管进入到吸烟装置。小室下方为流动的培养液, 使之浸润但不淹没小室多孔膜上的细胞。上方为烟处理, 模拟口腔的气液交换平面[5] (图2) 。

1.2.3 分组

将细胞分为对照组、吸烟组。由于预实验中证实吸入含5%CO2空气时间达5、10、20、40min, 细胞表达h BD的含量无明显差异, 因此所有对照组均设为吸入含5%CO2空气10 min;吸烟组按照吸烟时间分成5、10、20、40 min 4个组别, 每组各12例。

1.2.4 检测指标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 检测transwell小室内细胞上清中h BD1、h BD2、h BD3的浓度。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正态分布的资料用±s表示, 多样本间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为显著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体外细胞模型的建立

在transwell小室中培养24 h后, 相差显微镜下观察, leuk1细胞生长良好, 小室内细胞贴于膜上, 细胞汇合达80%。将小室内上清吸去, 贴满细胞的小室置于吸烟装置中。本实验成功建立体外吸烟细胞培养模型, 采用的新型吸烟培养装置能同时研究烟的颗粒相及气相[6,7]。

2.2 h BD的ELISA检测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leuk1细胞中h BD1在吸烟10、20、40 min时, 分泌量下降;h BD2在吸烟20、40 min时, 分泌量增加。总体而言, h BD1在吸烟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04) , h BD2在吸烟组表达高于对照组 (P=0.012) , 而2组中h BD3分泌量差异无显著性 (表1) 。

(pg/ml, n=12, ±s)

注:与对照组相比, (1) P<0.05, (2) P<0.01

3 讨论

研究表明[8]吸烟是口腔黏膜白斑患者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并且白斑的患病率随吸烟的数量及年限的增加而增加。有报道称[9], 每天吸烟20支、烟龄超过20年的人群发病风险是非吸烟组的3倍左右。在采取口腔卫生宣教及敦促戒烟措施后, 白斑的发生率显著降低[10]。有学者认为烟草摄入与口腔黏膜白斑的异常增生呈正相关, 且吸烟作为一种强烈的致癌因素缩短了白斑发展成口腔癌的时间, 甚至越过白斑这一阶段直接从正常黏膜变成口腔癌[11]。吸烟对口腔黏膜可以产生物理化学刺激, 引起口腔黏膜的病理性变化。吸烟时产生的高温 (200~500℃) 对口腔黏膜有灼伤作用, 同时烟草和烟草燃烧时产生的烟雾中含有尼古丁、焦油、二苯蒽等致癌物质, 这些有害物质可直接进入并破坏黏膜上皮。通过长期慢性刺激, 烟雾在黏膜局部形成慢性炎症, 与多种口腔癌前病变相关[12]。

新鲜的香烟烟雾成分复杂, 含有的颗粒物质溶于气相产生气溶胶。绝大部分实验着眼于香烟烟雾中的颗粒物质, 即通过机械式过滤分离烟雾中的气相, 保留颗粒相溶于培养液。区别于以往研究, 本实验采用了包含所有成分的烟雾, 而非烟草提取物, 直接作用于口腔黏膜上皮细胞, 即直接烟暴露体系。正常人体口腔内上皮细胞表面有一层唾液覆盖, 因此我们将细胞置于气液交换的环境, 来模拟人口腔的正常生态环境。此研究模型展示了一种较好的白斑受损组织防御机制的研究途径。

结果显示吸烟组细胞上清h BD1浓度较对照组低, 吸烟后细胞h BD2的表达有升高的趋势。这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Wenghoefer等[13]发现与健康牙龈相比, 在口腔白斑、口腔鳞癌中, h BD1 mRNA的表达量下降。在口腔鳞癌和某些癌前病变 (如扁平苔藓和白斑) 中, 患者唾液中的防御素水平尤其h BD2的水平也较正常健康人显著升高[14]。同时, 免疫组化发现在念珠菌感染性的口腔白斑中, h BD2表达上调[15]。口腔鳞癌细胞系在h BD1刺激下细胞数量减少, 在h BD2刺激下细胞数量增加, 口腔鳞癌中h BD1可能是抑癌基因, h BD2则可能是原癌基因[16]。

本实验显示吸烟影响了口腔固有免疫, 并诱发口腔黏膜处于应激状态。众所周知, 人β-防御素能有效地杀灭细菌、包膜病毒、真菌, 具有刺激免疫系统参与免疫反应的功能。其中, h BD1与溶菌酶等构成了人体表面的化学屏障, 发挥非特异性免疫的作用[17]。已知念珠菌感染 (尤其是白色念珠菌) 是口腔黏膜白斑发生和癌变的重要危险因素, 亦有报道在口腔癌和癌前损害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EB病毒的检出率明显高于正常组织[12]。h BD1表达的低下, 必然会影响机体的总体免疫功能, 增加口腔黏膜感染细菌病毒的危险性, 从而增加白斑癌变的发生概率, 最终导致口腔癌的发生。研究结果提示吸烟通过改变口腔防御能力, 在口腔黏膜癌变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8]。国内外研究资料均已证实香烟中烟焦油、亚硝胺等有害物质可激活细胞释放多种介质, 包括TNF-α及IL-8等[19,20]。而h BD2可被TNF-α及IL-8刺激诱导表达[21], 推测吸烟可引起机体应激, 刺激h BD2在上皮细胞高浓度表达, 作为抵御感染第一步, 增强白斑的局部免疫, 在白斑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一定作用。

综上, 我们推测, 吸烟可能是抑制上皮细胞防御能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通过影响口腔黏膜的局部免疫, 增加白斑癌变的概率。因此戒烟是防治白斑的最重要手段, 也是预防治疗的难点。

摘要:目的:探讨吸烟对口腔黏膜细胞分泌β-防御素 (hBD) 的影响。方法:采用商业化可购的直接烟暴露装置, 构建体外leuk1细胞吸烟模型, 细胞吸烟时处于气液交换环境, 将其分为吸烟组 (吸入香烟烟雾5、10、20、40 min) 和对照组 (吸入含5%CO2空气10 min) ,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hBD1、hBD2、hBD3的浓度。结果:hBD1在吸烟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04) , hBD2在吸烟组表达高于对照组 (P=0.012) , 而2组中hBD3分泌量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吸烟可使口腔黏膜细胞分泌hBD发生改变, 进而影响口腔黏膜免疫。

关键词:人β-防御素 (hBD) ,口腔白斑,吸烟,免疫防御

运用中医巧治口腔黏膜病 篇2

■问:口腔黏膜病包括哪些,其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口腔黏膜病主要包括复发性口腔溃疡、白塞氏病、扁平苔癣和慢性咽炎等。口腔溃疡的显著特征是反复发作,溃疡数目由少到多,部位由前到后,多发于口腔黏膜、牙龈、舌体上下与侧面及咽喉部位,溃烂面大如黄豆,小如米粒,表面附着白色溃烂腐膜。轻者数月发生一次,重者间歇期逐渐缩短,逐年加重,甚至溃疡此起彼伏,数年、数十年不愈。白塞氏病又称白塞氏综合征,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毛细血管炎为病理基础的慢性、进行性、复发性、多系统损害性疾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可以是口腔溃疡,皮肤出现结节红斑,生殖器溃疡,也可以表现为角膜炎、虹膜睫状体炎、玻璃体混浊和关节肿痛等。此病由于是白塞氏在1937年在土耳其首先报告的,故名,与我国汉代名医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记载的“狐惑病”颇为相似。一般首先出现口腔溃疡和生殖器溃疡,然后出现眼部组织损害及皮肤、关节等系统损害,并反复发作。扁平苔癣是口腔黏膜的一种非感染性慢性炎症性疾病,特点是患者口腔黏膜出现由白色有光泽的小丘疹构成的条纹,互相交织成网状或树枝状损害。

■问:口腔黏膜病有什么危害?

答:口腔黏膜病看似小病,但口腔连接脏腑,关连全身,能及时准确地反应全身各部位的病变,不彻底治疗可造成反复发作,逐年加重,缠绵难愈,而且口腔黏膜大面积溃烂,可殃及咽喉甚至肠胃,有的甚至出现高烧,危及生命,且少数患者可以出现癌变,必须予以重视。

■问:口腔黏膜病的原因是什么?

答:口腔黏膜病的临床表现虽然各异,但究其病因,现代医学认为均属机体内分泌功能失调或自身免疫功能异常所致;中医则认为该病是因情志不遂损及心脾,或阴虚火旺、热毒燔灼,或内挟湿热上攻于口所致。外界精神压力过大、工作过劳、睡眠不足、消化不良、大便干燥以及女性月经来潮等,均可诱发此病或使病情加重。另外,此病还有一定的遗传倾向。

■问:口腔黏膜病在治疗上,西医一般使用维生素、抗生素、免疫制剂、激素类药物控制症状,中医中药在这方面则有着独特的优势。听说您十几年来一直致力于运用中医药治疗口腔黏膜病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尤其是您研制的纯中药制剂“三联症片”对复发性口腔溃疡、白塞氏病、扁平苔癣和慢性咽炎等口腔黏膜病疗效显著,请您谈谈好吗?

答: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局部病变往往与全身其他脏腑的病变紧密相关。复发性口腔溃疡、白塞氏病、扁平苔癣和慢性咽炎等口腔黏膜病,虽临床表现各异,但究其病理机制均属温热蕴结、灼血伤络、心肾不交、气滞血瘀之症。经过十几年的临床观察,我逐步、摸索,反复筛选,终于研制出了以清热利湿、凉血解毒、交通心肾、活血化瘀为主的三联症片。它的主要作用是通过药物调节内分泌,促进机体的自我修复,达到治愈黏膜口腔病的目的,且愈后极少复发。

■问:什么样的病人给您的治疗带来难度?

答:代诊病人及邮寄药物的患者。在我治疗的上万例患者中,有许多的患者是通过邮寄药物治疗。若是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或扁平苔癣的外省市患者,邮寄药物节约经济,又免路途疲劳、损时耗力。但若是患者病情复杂,最好还是面诊。通过电话详细述说病情,也能方便我们对症下药,但最好不要单纯买药。因为,再好的药物,也需根据患者病情、体质好坏、药物吸收的快慢(脾胃不好的人,须加健脾胃的药物),辨证施治。

■问:常见的口腔黏膜病变临床上分几类:

答:分四类。

口腔溃疡:患者口腔黏膜出现大如黄豆、小如米粒的白色溃疡,常分布在两颊、唇、舌体、牙龈及咽喉部。特点是红、肿、凹、痛,并反复发作伴睡眠不足,女性患者月经来潮前后,病情容易复发或加重。

白塞氏病:口腔、舌体、牙龈、咽喉、生殖器、肛门反复出现溃疡、红肿,时间长达几年或几十年;眼部可出现角膜炎、疱疹性结膜炎;患者还可出现关节疼痛、双小腿有结节性红斑、腹痛、便秘并低烧。

慢性咽炎:主要临床表现为咽喉部红肿、干痛、干痒、干咳无痰、灼热感、异物感,常有“吭喀”动作,患者因咽痒可引起咳嗽,受刺激后可引起恶心、干呕,吞之不下吐之不出,说话不能持久等症状。有些患者还有声音嘶哑、胸部胀闷、头晕头痛、失眠多梦、四肢乏力等,常因感冒、劳累、精神压力过大等引起复发或病情加重。

扁平苔癣:属于口腔黏膜上的一种非感染性、慢性、炎症性疾病,特点是在口腔黏膜上出现由白色有光泽的小丘疹构成的条纹,互相交织成网状或树枝状损害,少数患者可以癌变。许多患者由于食用刺激性食物(油炸品、辣椒、烧烤、生葱、生蒜、海产品、酒等)、感冒、失眠、工作劳累、精神压力大而引发此病或加重病情。

由于我们在临床上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白塞氏病、扁平苔癣及慢性咽炎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果,深受广大患者欢迎。目前此成果已经北京市卫生局批准临床使用。

我们运用祖国医学辨证施治的观点,采用纯中药片剂治疗口腔黏膜病是为了达到“交通心肾”、“护脾散邪”、“活血化瘀”的目的。从西医角度上讲就是消除脉管内壁的血栓,减轻血管壁的通透性,阻断或减少病灶纤维蛋白和淋巴细胞的渗出,同时调节内分泌,达到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目的。

口腔黏膜细胞 篇3

1 材料与方法

1.1材料与试剂

白色念珠菌标准菌株(ATCC90029)购自南京便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人口腔黏膜上皮角质细胞购自中国医学科学院;沙堡(4%)葡萄糖琼脂培养基(SDA)购自广州市齐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其他相关仪器和试剂均由温州医学院附属温岭医院实验室提供。

1.2 方法

1.2.1白色念珠菌培养将ATCC90029白色念珠菌标准菌株培养于沙堡培养基中,转种3次后配成菌悬液,浓度设定为3×105CFU/m L。孢子型白色念珠菌 :将白色念珠菌接种于酵母膏胨葡萄糖(YPD)培养基中37℃培养至长出白色乳状菌落,将菌落再转种于含YPD培养基的离心管中,37℃孵育18 h。菌丝型白色念珠菌:将白色念珠菌接种于p H 6.0、含10%磷酸盐缓冲液(PBS)的RPMI 1640培养基中,37℃孵育3~5 h即诱导出菌丝型白色念珠菌。

1.2.2口腔黏膜上皮角质细胞培养常规细胞传代培养,选择对数生长期的角质细胞,用含0.02%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的胰蛋白酶(0.25%)消化,将细胞收集并离心,弃去上清液,加入预先配置的冻存液,将细胞吹打混匀。 -80℃保存待用。

1.2.3实验分组口腔黏膜上皮角质细胞在培养瓶中培养48 h,将细胞贴壁制成单层细胞,弃去培养液后用PBS冲洗3次。将加入菌丝型白色念珠菌的作为菌丝组,加入孢子型白色念珠菌的作为孢子组,单独培养的口腔黏膜上皮角质细胞作为阴性对照组。

1.2.4黏附试验生长期口腔黏膜上皮角质细胞用胰蛋白酶消化,将孢子型、菌丝型白色念珠菌分别与口腔黏膜上皮角质细胞共同培养48 h,用滤膜收集口腔黏膜上皮角质细胞,再用PBS洗滤3次,收集悬液离心,并制成涂片;待风干后进行染色,电镜下观测黏附现象。随机选择100个口腔黏膜上皮角质细胞,统计白色念珠菌总数,并计算黏附指数。黏附指数=黏附白色念珠菌数量/细胞总数。所有实验平行测量3次,取3次均值。

1.2.5细胞凋亡检测生长期口腔黏膜上皮角质细胞用胰蛋白酶消化,将不同表型白色念珠菌加入培养瓶中感染,并于CO2培养箱中培养48 h,然后胰蛋白酶消化,再用PBS冲洗3次,离心弃上清液。加入10μL异硫氰酸荧光素混匀,室温避光反应20 min;再加入5μL碘化丙啶后,采用流式细胞仪上机检测 ,计算细胞凋亡率,并用软件分析G0/G1期、S期、G2/M期细胞百分数。上述操作平行重复3次,取均值。增殖指数(PI)=[(S+G2/M)/G0/G1+S+G2/M]×100%。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组黏附指数与凋亡率比较

菌丝组黏附指数显著高于孢子组 (P < 0.05);菌丝组凋亡率显著高于孢子组和阴性对照组(P < 0.05),而孢子组和阴性对照组凋亡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注:与孢子组比较,aP < 0.05;与 阴性对照组比较 ,b P < 0.05;“-”表 示无数据

2.2 各组口腔黏膜上皮角质细胞周期比较

菌丝组G0/G1期细胞比例显著低于孢子组和阴性对照组(P < 0.05),S期、G2/M期细胞比例上升 ,且显著高于孢子组和阴性对照组(P < 0.05),PI明显高于孢子组和阴性对照组(P < 0.05),孢子组和阴性对照组P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注:与孢子组比较,aP < 0.05;与 阴性对照组比较 ,b P < 0.05

3 讨论

口腔念珠菌感染是真菌-念珠菌属感染所引起的口腔黏膜疾病[6],又称口腔念珠菌病。近年来,由于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发生菌群失调或免疫力降低,使内脏、皮肤、黏膜被真菌感染者日益增多,口腔黏膜念珠菌病的发生率也相应增高[7,8],其中,白色念珠菌是最主要的病原菌。鹅口疮(雪口病)是最常见的口腔念珠菌病。25%~50%的健康人口腔、阴道、消化道可带有念珠菌,但不发病;而非致病性念珠菌,在某种条件下,可转化为致病性[9],故有人称念珠状菌为条件致病菌。在幼儿雪口病、托牙性口炎、口角炎、念珠菌性白斑病和慢性黏膜皮肤念珠菌病患者中,白色念珠菌的检出率分别为84%、69%、77%、84%和100%[10]。念珠菌毒性的强弱,取决于毒性物质的代谢产物。在消化道或阴道内寄生的酵母型念珠菌并无致病性,而当它发育为菌丝型时,才有致病性。白色念珠菌的毒素具有相当于病毒的磷脂酶-A型的活性[11],以本菌的混悬液注入动物静脉中可致死。因此,病原菌的毒性和类型,与疾病力有密切关系。在健康带菌者中,唾液含菌量低于200 CFU/m L,因此,一般镜检法不能直接查见涂片中的病原体。白色念珠菌对口腔黏膜上皮有较强的黏附性,这是它致病作用的“立足点”,此种黏附性依靠上皮细胞表面的甘露糖苷蛋白部分[12],作为细胞的表面受体而发挥其黏附作用。因此,可破坏糖苷蛋白或相似结构物抑制黏附的发生,这对探索新的治疗药物提供了方向。

角质细胞是上皮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机体抵御外界病原菌侵袭提供了一层机械性屏障。目前研究证实[13],角质细胞是口腔黏膜损伤的靶细胞。Obokata等[14]研究中也提到,角质细胞是口腔黏膜上皮中含量最多的一种细胞,当发生白色念珠菌感染时,其也是主要侵袭靶细胞。白色念珠菌广泛存在于人和动物中,正常条件下不会致病;但有多数研究显示,白色念珠菌具有潜在致病性。Martinez等[15]证实,白色念珠菌感染疾病中,病变区上皮细胞明显增厚,深层显著增生,导致细胞有丝分裂加速,常伴有错角化,因此推测白色念珠菌可以导致口腔黏膜出现白斑损害。但是白色念珠菌的具体作用机制目前还不清楚,有研究认为[16],白色念珠菌致病性主要体现在侵袭能力 , 目前已知与侵袭能力相关的因素包括黏附性、疏水性和表型转换等。黏附性是白色念珠菌侵袭的第一步,也是其强致病力的主要标志。江文俊等[17]研究发现,白色念珠菌主要存在芽生孢子和假菌丝两种形式,也即孢子型和菌丝型,但是究竟何种类型的菌株具有致病性尚无统一定论。在本研究中,菌丝组黏附指数显著高于孢子组,这与阳隽等[18]报道结论相同,说明菌丝型的黏附能力大于孢子型。也有学者发现[19],白色念珠菌菌丝形成进一步促进黏附作用,而黏附也会加速菌丝形成。因此,可以初步推测,白色念珠菌菌丝的形成有利于提高黏附性。

细胞凋亡是清除细胞的正常途径,若正常凋亡受到影响,将会促进细胞异常发育和肿瘤的产生。李燕等[20]研究显示,随着肿瘤生长的加速,细胞凋亡数量也随之增加。曹婕等[21]对口腔黏膜上皮脱落碎片进行检测后证实,口腔恶性肿瘤或癌前病变的唾液中存在明显细胞凋亡情况,其凋亡与口腔白斑密切相关。高岩等[22]也发现,白斑癌变中,细胞凋亡参与了整个过程,且在不同过程作用各异,随着上皮细胞增生的加重,凋亡呈指数上升。本次研究中菌丝组凋亡率显著高于孢子组和阴性对照组,证实菌丝的产生促进细胞凋亡,这可能是白斑发生癌变的原因之一。

在细胞周期中,G1期是RNA和DNA聚合酶合成期,S期是DNA合成期。一般情况下,繁殖旺盛的细胞在S期、G2/M期比例较高。而PI则代表整个群体中细胞增殖的能力。为了进一步研究此过程,本研究对细胞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比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菌丝组G0/G1期细胞比例显著低于孢子组和阴性对照组,S期、G2/M期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孢子组和阴性对照组,PI也随之增加。说明菌丝型能够促进口腔黏膜上皮角质细胞的增长,其机制可能是促进细胞由G1期向S期转变,导致DNA合成加快,细胞增殖速度增加。此外本结果也提示白色念珠菌对口腔黏膜上皮角质细胞的增殖促进作用依赖于菌株的毒性作用和细胞的感染能力。目前多数专家达成的共识是:白色念珠菌中的毒性作用导致口腔黏膜上皮角质细胞中抑制增殖物质合成减少,使上皮细胞过度角质化,细胞出现异常增生,并可能发生癌变。本研究结论与上述观点完全相符。当然白色念珠菌导致口腔癌变的机制较多,而本研究也只是初步探讨了其癌变可能的机制之一,但是本实验证实白色念珠菌的表型与口腔白斑和癌变密切相关,这需要引起临床重视。

口腔黏膜细胞 篇4

关键词 蜂香冰配方 防治 口腔黏膜 病变 疗效

资料和方法

病例来源:本文选择的病例均为吉林市三家三甲医院神经内科2005年1月~2007年1月收治的患者,共331例,其中高热昏迷者22例,气管插管者8例,气管切开者36例,鼻饲80例,植物人6例,高血压脑出血卧床者65例,脑血栓后遗症者76例,合并糖尿病者34例(患者每日应用配方前后血糖测定值无明显差异)、合并肾功不全者4例,年龄、性别、病情等检验差异无显著性(P>0.05)。

分组:将所需病例随机分为实验组176例与传统组155例,两大组中再分别根据口腔黏膜评估的诊断结果分为;A1组80例,A2组78例,B1组45例,B2组35例,C1组51例,C2组合42例,A1,B1,C1为实验组,应用蜂香冰系列;A2,B2,C2为传统组,采用基础护理书中的方法。

方法:首先将试剂瓶高压灭菌,然后将等量纯净的新鲜蜂蜜、香油、冰糖粉、维生素C液、维生素B2碾成粉,鲜大蒜浸掖按比例及Ⅰ、Ⅱ、Ⅲ标识试剂瓶配制成蜂香冰Ⅰ号、蜂香冰Ⅱ号、蜂香冰Ⅲ号,将其用于实验组的三组病人中。

具体操作方法:蜂香冰Ⅰ号用于A1组病人,首先要使口腔充分清洁,再将配好的制剂用喷雾法将混合液喷于口腔内的舌面、舌背、硬腭、两颊、齿龈等处,半小时后再次清洁口腔,每日早晚各1次。

蜂香冰Ⅱ号、Ⅲ号分别用于B1组和C1组病人,方法同A组,但在喷雾法实施后需即刻用滴剂法再一次滴药于患处(溃疡面、白色膜状物清洁后的暴露面、疱疹处等)。以保证药液不遗漏。

评价标准[1]:①黏膜滋润、舌面光滑、味蕾清楚、无异味为有效或显效。②溃疡愈合,黏膜颜色正常为显效或有效。③口腔黏膜白色膜状物消失,口腔内霉菌培养连续3次为阴性为有效或显效。④各种症状改善不明显或加重为无效。

统计学处理: 两组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结 果

观察口腔黏膜干裂、舌苔厚腻两组防治效果对比见表1。

观察两组溃疡程度与疗效关系比较见表2。

表2结果显示口腔溃疡在Ⅲ度以下的,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Ⅲ度潰疡者,且应用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传统组。

观察病毒疱疹性及霉菌性口腔炎病人的应用疗效对比见表3。

从表1、表2、表3中均看出应用组在防治口腔黏膜病变中总有效率在83%~97%,而传统组中总有效率在25%~70%,P<0.01,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讨 论

在身体健康情况下,口腔内寄居着十余种细菌,人通过饮水、进食、刷牙等活动,对细菌起到清除作用,维持互相间的平衡而很少发生口腔疾病;但是高热、昏迷、气管切开及插管、留置胃管等危重卧床患者由于不能由口进食、唾液分泌减少、口腔黏膜干燥及常规使用抗生素等原因使口腔自净能力下降,细菌繁殖力增强,极易发生口腔黏膜病变,并成为肺内感染的高危人群[2]

蜂香冰配方中蜂蜜含有多种活性酶,20余种维生素、氨基酸,具有滋润营养黏膜、防止黏膜干裂破溃的作用;香油中含丰富的维生素E,具有促进细胞分裂保护口腔胃黏膜的作用;冰糖可刺激唾液分泌,具有滋阴润肺生津止渴的作用;维生素C能参与细胞间质形成,促进溃疡愈合,参与解毒,调节口腔pH值,降低唾液黏稠度的功能;维生素B2是辅酶的组成成分,参与糖、蛋白质、脂肪的代谢,可防治唇炎、舌炎、口腔黏膜溃疡等病变;大蒜中含硫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菌消炎作用,其挥发油、汁、浸出液对多种球菌、杆菌、真菌(霉菌)和病毒等均有抑制和杀灭作用,但大蒜汁不能单独用于口腔黏膜,因其具有较强的刺激性,会损伤黏膜,也会引起呛咳。

因此,蜂香冰系列相互组成混合液,使其达到滋润营养黏膜、愈合溃疡、杀病毒、灭霉菌之功效,方法简便,价格低廉,用药按全,利于治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北京医学院口腔医学系主编.口腔病防治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80.273~274

口腔黏膜细胞 篇5

1 临床资料

本组60例,均符合HSCT诊断标准[5]和口腔黏膜炎诊断标准[6]。在患者知情同意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34.67±12.49);急性白血病13例,慢性白血病10例,淋巴瘤7例移植类型:全相合18例,半相合17例;血缘20例,非血缘10例。对照组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35.77±10.95);急性白血病15例,慢性白血病6例,淋巴瘤9例;移植类型:全相合14例,半相合16例;血缘24例,非血缘6例。2组基线资料均衡,具有可比性。2组预处理方案均为改良BUCY方案:阿糖胞苷、马利兰、环磷酰胺、司莫司汀;移植后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均运用环孢菌素A(CSA)+霉酚酸酯(MMF)+短程甲氨喋呤(MTX);凯时预防肝静脉阻塞综合征。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用生理盐水棉球于三餐后和睡前擦拭口腔,3%碳酸氢钠溶液和瑞康漱口液交替漱口,4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复方苦参氧气雾化吸入。1)药物配制:方中中药均来自本院药房的颗粒剂,每种中药单独包装。分别取甘草3 g、苦参6 g、黄芪6 g、白芷3 g、赤芍6 g,5味中药混合后加蒸馏水30 m L充分溶解,将彻底溶解的中药液装入4根试管中,放置在离心机里,离心5 min后取试管内上层中药液体共20 m L待用。2)操作方法[6]:将氧气面罩雾化器灌入中药10 m L,接氧气导管,氧流量6~8 L/min;患者取半卧位,面罩置于面部,将口鼻完全包裹;雾化吸入时,嘱患者用口缓慢吸气,每次雾化时间15 min,2次/d。

2.2 评价方法[7]

1)口腔黏膜炎分级:0级,没有黏膜炎,口腔无不适感;1级,轻度水肿、疼痛,没有溃疡;2级,黏膜疼痛、水肿或出现溃疡,可以进食较硬的食物,咽部有梗阻感;3级,黏膜疼痛、水肿或出现溃疡,进食困难,咽部梗阻感明显,进食流质需要TPN或补液支持;4级,严重溃疡,无法进食水和食物,需要胃肠外营养支持或管饲。2)口腔黏膜疼痛评分:采用VAS疼痛评分标准(0~10分):0分:无痛;3分以下:有轻微的疼痛,能忍受;4~6分:患者疼痛并影响睡眠,尚能忍受;7~10分:患者有渐强烈的疼痛,疼痛难忍,影响食欲,影响睡眠。3)观察周期:从患者进仓预处理日开始至患者出仓,指定1名专职护士每天观察患者口腔黏膜情况,对发生OM患者统计黏膜炎的分级,记录患者的疼痛评分。

2.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的描述以(±s)表示,符合正态分布的资料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的描述以例数(百分比)表示,两分类或无序多分类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有序多分类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

3 结果

3.1 2组OM患者不同时间口腔黏膜炎分级比较

见表1。

3.2 2组OM患者在不同时期疼痛评分比较

见表2。

与对照组同时期比较△P<0.05

4 讨论

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发生口腔黏膜炎主要与预处理方案、中性粒细胞减少、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移植物抗宿主病等有关[8]。中医认为[9,10],化疗药物进入身体时,药物的毒性会伤阴耗液、郁而化火导致患者病及心肾,心脾肾俱热,这种热灼之感上升到口腔之中就会形成口腔溃疡。口腔黏膜炎一般发生在化疗后7~10 d内,其中化疗后7 d是重度黏膜炎最容易发生的时期[1]。口腔黏膜炎的疼痛,不仅影响患者食欲及进食,也增加了患者的心理负担和影响了移植的进程。本研究中发现观察组在预处理期、低细胞期、恢复期、出仓后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分别为10%、60%、33.3%、0%;对照组的发生率分别为50%、100%、98%、20%,2组患者在预处理期、低细胞期、恢复期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口腔黏膜炎,尤其在低细胞期,说明黏膜炎的发生主要与预处理方案和中性粒细胞减少有关,与报道一致[8]。

复方苦参氧气雾化吸入剂含有苦参、甘草、黄芪、白芷、赤芍成分,其中甘草中的有效成份具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可增强黏膜防御能力,延长上皮细胞寿命,加速溃疡愈合作用。黄芪益气健脾升阳,其所含黄芪多糖和黄芪皂苷能增强机体免疫;苦参清热燥湿,苦参生物碱能对抗炎症反应;白芷有解热镇痛和抗炎、抗菌作用;芍药苷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丹皮酚有较强的抗炎作用,对多种致炎剂所致的毛细血管通透性亢进、渗出和水肿以及免疫性炎症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氧气雾化吸入疗法[6]可提高氧含量,改善供氧、供血,以利口腔黏膜的修复,达到抗炎、消肿的目的。本文结果显示,移植过程中2组OM患者分级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各期口腔舒适度(疼痛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意义(P<0.01,P<0.05)。观察组患者在移植期间不影响进食,减少了肠外营养的支持;对照组有8例患者影响到日常的进食,黏膜炎引起的疼痛大大影响了患者的舒适度,其中4例患者每餐必须使用利多卡因凝胶局部麻醉后才能进少量流质;3例患者使用多瑞吉外用方能短暂止痛;还有1例患者通过强痛定和杜冷丁注射后止痛。

本研究改变传统的中药漱口和服用方法,通过氧气雾化将中药直接作用于口腔黏膜和咽喉部已达到减少黏膜炎的发生的目的,避免了中药局部用药缓慢、苦味等缺点。对于减轻OM程度和患者痛苦,节约医疗资源具有重大意义,可作为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并发口腔黏膜炎治疗中的一种新型疗法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曹履先,陈虎.骨髓移植学[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8:167.

[2]C.Cutler.Mucositis after allogeneic hematopoietis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 cohort study of methotrexate and non-methotrexate containing 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 prophylaxis regimens[J].Biologyof Blood and Marrow Transplantation,2005,11:383-388.

[3]Wright J.Chemotherapy-induced oral mucositis:new approaches to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J].Expert Opin Drug Saf,2005,4(2):193-200.

[4]Sonis ST,Osler GFuchs H.Oral mucositis and the clinical and economic outcomes of hematopoieticstem-cell transplantation[J].J Clinical Oncology,2001,19(8):2201-2205.

[5]刘纯艳,胡芳,黄莹,等.器官移植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56-157.

[6]姚斌莲,林敏,等.蒸馏水氧气雾化吸入防治造血干细胞移植口腔黏膜炎的效果观察[J].护理与康复,2008:167.

[7]徐慧颖,李亚洁,等.口腔黏膜炎评估量表及其应用研究[J].护理研究,2008,22(11):2917-2918.

[8]陆茵,徐桂华.预防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口腔黏膜炎的不同干预方法及效果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7):653-655.

[9]朱爱勤,王晋秋,翟长云.中医辨治恶性肿瘤化疗所致口腔溃疡36例[J].北京中医药,2008,27(8):667-668.

口腔黏膜细胞 篇6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试剂及仪器

RPMI-1640培养基(Gibco),四唑盐MTT液(Sigma),槟榔碱(Sigma),二甲亚砜DMSO(Sigma),羟脯氨酸试剂盒、考马斯亮兰蛋白试剂盒(南京建成生物医学公司),全自动酶标仪(Elx800,Bio-Tek Instruments Inc)。

1.2 方法

1.2.1 FB的培养和鉴定

取经临床及病理检查确诊为OSF中期的病变口腔颊黏膜作为实验组(OSF-FB),同时从无烟酒、槟榔及辣椒嗜好、年龄与实验组匹配的自愿者中取正常颊黏膜作对照组(NM-FB)。培养的第3代至第6代FB作实验。两组皆为抗波形蛋白抗体染色阳性和抗角蛋白抗体染色阴性。

1.2.2 EC的培养,AECS收集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30~50代),为常规传代培养细胞,由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细胞培养中心提供。将EC接种于培养瓶中,加入含槟榔碱终浓度为0、30、60、90和120μg/m L的RPMI-1640培养液5 m L,培养24 h后倒掉原上清,PBS洗涤3次,换无血清RPMI-1640培养液,继续孵育24 h,收集上清液,分别用AECS0、AECS30、AECS60、AECS90和AECS120表示。将上清液离心10min(1 000~1 500 r/min),0.22μm微孔过滤除菌处理,-70℃保存备用。

1.2.3 FB细胞增殖状况和胶原合成的检测

采用MTT法检测FB增殖状况。将NM-FB及OSF-FB以5×104/m L的密度接种于96孔板,每孔200μL。换用AECS0、AECS30、AECS60、AECS90和AECS120,每组设6个复孔。再培养48 h后,每孔加入MTT溶液20μL,37℃继续孵育4 h,吸弃孔内培养上清液,每孔加入150μL二甲基亚砜(DMSO),振荡10 min,选择490 nm波长在酶联免疫检测仪中测定各孔OD值,记录结果。重复实验3次。计算细胞存活率和增殖率。

将NM-FB及OSF-FB以5×104个/m L的浓度接种于24孔板,每孔1 000μL。换AECS0、AECS30、AECS60、AECS90和AECS1201 000μL,继续培养48 h后,收集上清测羟脯氨酸量。操作按羟脯氨酸试剂盒说明:玻璃试管中加样250μL,加入消化液混匀,37℃水浴60 min后加入试剂一混匀,室温静置10min,加入试剂二混匀,室温静置5 min,加入试剂三混匀,60℃水浴15 min,流水冷却后,3 5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清在550 nm、0.5 cm光径、蒸馏水调零,测各管吸光度值。考马斯亮兰法进行蛋白定量。每管重复3次。计算羟脯氨酸量。

1.3 统计学方法

全部资料用SPSS11.0软件包及Excel7.0分析统计软件处理。所有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多样本均数比较用方差分析,P<0.05认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加入AECS后,FB生长旺盛,呈交叉重叠生长,细胞形态呈纺锤形,细胞核明显。AECS能促进NM-FB和OSF-FB增殖,两种细胞增殖率分别为44%~81%及93%~107%。并且AECS30、AECS60和AECS90较AECS0对NM-FB和OSF-FB的促增殖作用强(P<0.05),但AECS120与AECS0比较对NM-FB的促增殖能力差异无显著性(P>0.05)。AECS30、AECS90与AECS60比较促NM-FB、OSF-FB增殖能力差异无显著性(P>0.05)。相同浓度AECS干预下的OSF-FB较NM-FB的存活率高(P<0.05)(见图1)。

1)与空白组比较:P<0.05;2)AECS30、AECS60、AECS90、AECS120与AECS0比较:P<0.05;3)AECS30、AECS90、AECS120与AECS60比较:P<0.05;4)OSF-FB与NM-FB比较:P<0.05

1)与空白组比较:P<0.05;2)AECS30、AECS60、AECS90、AECS120与AECS0比较:P<0.05;3)AECS30、AECS90、AECS120与AECS60比较:P<0.05;4)OSF-FB与NM-FB比较:P<0.05

AECS能刺激NM-FB和OSF-FB分泌羟脯氨酸,分别使胶原合成量增加了0.22~0.88倍和0.27~1.06倍。AECS30、AECS60、AECS90和AECS120较AECS0的促NM-FB、OSF-FB胶原合成能力强,差异有显著性(P<0.05)。AECS60与AECS30、AECS90和AECS120比较促NM-FB胶原合成能力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仅与AECS120比较促OSF-FB胶原合成能力有明显差异(P<0.05)。OSF-FB与NM-FB胶原合成能力存在差异,相同浓度AECS干预下的OSF-FB胶原合成量较NM-FB多(P<0.05)(见图2)。

3 讨论

EC激活后分泌的细胞因子在动脉粥样硬化、肝肺纤维化和硬皮病等组织纤维化中起重要作用,学者们甚至认为EC的损伤是硬皮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始动因素[3,4,5]。OSF是咀嚼槟榔引起的一种局限性硬皮病,微血管改变是其主要的病理特征之一。REICHART等[6]发现OSF深部结缔组织固有层Ⅵ型胶原仅在毛细血管周围出现,并认为OSF纤维化过程始于上皮下较深的结缔组织。笔者前期研究已发现槟榔的主要致病成分———槟榔碱可致EC的损伤,本实验进一步研究了EC的损伤对FB是否有调控作用。结果发现槟榔碱刺激后的EC上清液(AECS)较正常EC上清液(AECS0)促NM-FB、OSF-FB增殖和胶原合成能力更强。这与杨向红等[7]报道EC脂质过氧化损伤后的上清液能增强平滑肌细胞的增生、凋亡,和ACEVEDO等报道高压刺激下的EC上清液能产生促EC或FB细胞增殖的结果一致。其中AECS30、AECS60和AECS90对NM-FB、OSF-FB的促增殖和胶原合成能力明显增强(P<0.05)。前期实验中已发现,30、60和90μg/m L槟榔碱刺激24 h后的EC形态和增殖能力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别,但分泌NO功能明显增强,当槟榔碱达到较高浓度(120μg/m L)时,AECS120促增殖能力下降,AECS120对NM-FB的作用与ECS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此时EC表现出较明显的形态变化,EC自身的增殖活性下降,其分泌NO的量也下降[8],提示过高浓度的槟榔碱刺激反而抑制EC生物活性,间接导致促FB增殖能力的减弱。NO不仅能促进FB细胞的增殖,还能影响细胞分泌其他的生长因子[9]。笔者推测,AECS中可能还有其他的促FB增殖的物质存在,这些生长因子协同作用于FB,导致最终结果的发生。另外,本实验还发现相同浓度的AECS刺激下的OSF-FB较NM-FB增殖率和胶原合成能力高。表明在外界刺激下OSF-FB的结构功能发生了改变,与NM-FB存在异质性。

槟榔碱对FB的直接作用是抑制[10],但相同浓度的槟榔碱干预后的EC上清液(AECS)对FB的增殖和胶原合成却有促进作用。表明槟榔碱能通过小剂量、短时间、反复多次地刺激血管内皮细胞,使其分泌功能发生改变,参与调控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胶原合成。此时,即使去除槟榔碱刺激仍可能有细胞因子不断释放参与OSF的形成,这与本组观察到的少量、多次、间歇性的食槟榔者OSF发病率较高的临床现象一致;并且槟榔碱刺激后的EC促FB增殖能力增强可能主要发生在EC增殖活性未出现明显受损但分泌功能发生改变的阶段;AECS中促FB生长的活性物质占优势,从而比正常的AECS0有更强的促FB增殖和胶原合成的能力。因此,笔者推测:在OSF的发生中可能存在一种间接作用机制,槟榔碱通过使口腔局部组织包括FB和微血管的形态、结构、生物学行为等发生了变化,并启动细胞因子网络对FB产生生物学效应后导致黏膜下胶原堆积的发生。

参考文献

[1]KAHALEH MB.The role of vascular endothelium in fibroblast activation and tissue fibrosis,particularly in scleroderma(systemic sclerosis)and pachydermoperiostosis(primary hypertrophic osteoarthropathy)[J].Clin Exp Rheumatol,1992,10(Sl7):51-56.

[2]方厂云,翦新春,陈新群,等.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的微血管病理损伤[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1996,6(6):72-73.[2]FANG CY,JIAN XC,CHENG XQ,et al.Pathogenic injury of microvessel in oral submucous fibrosis[J].China Journal of Modern Medicine,1996,6(6):72-73.Chinese.

[3]MAGRO CM,WALDMANWJ,KNIGHT DA,et al.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related to endothelial injury and antiendothelial cell antibodies[J].Hum Immunol,2006,67(4-5):284-297.

[4]邱雅慧.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以及损伤修复与动脉粥样硬化[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11(10):1927-1933.[4]QIU YH.Functions and injury repair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in artherosclerosis[J].Journal of Clinical Rehabilitative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2007,11(10):1927-1933.Chinese

[5]赵迎庆,王炳元,刘强.实验性家兔非酒精性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肝窦内皮细胞的变化[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8,18(6):699-705.[5]ZHAO YQ,WANG BY,LIU Q.Successive observation of liversinusoids endothelial cell fenestrae during formation of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fibrosis in rabbit[J].China Journal of Modern Medicine,2008,18(6):699-705.Chinese.

[6]REICHART PA,VAN WYK CW,BECKER J,et al.Distribution of procollagen typeⅢ,collagen typeⅥand tenascin in oral submucous fibrosis(OSF)[J].J Oral Pathol Med,1994,23(9):394-398.

[7]杨向红,孙东辉,董玉兰,等.血管内皮细胞的活化或损伤诱导平滑肌细胞的增生和凋亡[J].中华病理学杂志,2002,31(5),445-446.[7]YANG XH,SUNV DH,DONG YL,et al.Hyperplasia and apoptosis of smooth muscle cells resulting from activation or injury of Endothelial Cells[J].Chin J Pathol,2002,31(5):445-446.Chinese

[8]李明,彭解英,庞丹琳,等.槟榔碱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分泌NO的影响[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8(11):662-664.[8]LI M,PENG JY,PANG DL,et al.Effects of arecoline on proliferation and levels of NO expression of endothelial cell[J].J Clin Stomatol,2008(11):662-664.Chinese.

[9]陈晓玲,黄善生,姚玉霞,等.硝普钠的促肺成纤维细胞增殖和凋亡作用[J].生理学报,2001,53(6):483-489.[9]CHEN XL,HUANG SS,YAO YX et al.Promotion of pulmonary fibroblast proliferation and apoptosis by sodium nitroprusside[J].Acta Physiologica Sinica,2001,53(6):483-489.Chinese

口腔黏膜细胞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100例因血液病化疗且出现OM的患者, 其中男58例, 女42例, 年龄15~65岁, 平均年龄 (37.2±14.22) 岁。其中包括急性白血病53例, 淋巴瘤22例, 多发性骨髓瘤7例, 还有其他血液病18例。接受常规剂量化疗的有87例, 接受大剂量化疗的有13例。100例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50例。试验组中男28例, 女22例, 年龄 (37.27±14.80) 岁, 36例 (72%) 接受普通化疗, 14例 (28%) 接受大剂量化疗;对照组中男27例, 女23例, 年龄 (36.88±14.76) 岁, 其中接受普通化疗的有35例 (70%) , 接受大剂量化疗的有15例 (30%) 。

1.2 方法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均用生理盐水含漱。试验组用GM-CS涂于溃疡面, 分别于三餐前1 h及睡前涂布, 4次/d。对照组则为外贴口腔药膜于溃疡面, 也是分别于三餐前1 h及睡前进行涂布, 4次/d。稀释后的GM-CSF混悬液须保存在4℃, 有效期为24 h。

1.3 评价标准

采取OM观察图和统计表进行评估。从唇、齿龈、硬腭、软腭、咽、舌、颊等7个区域进行划分, 并准确标出OM所在部位、大小和程度, 每日评估记录1次直至愈合。统计表则可用于统计患者的化疗方案, 以及OM发生部位、大小、程度、愈合时间, 疼痛等。OM分级标准:参照WHO标准将OM分为0~Ⅳ级[2]。0级:正常;Ⅰ级:出现1~2个小于1 cm的溃疡但不影响进食;Ⅱ级:出现1个>1 cm的溃疡但可进半流食;Ⅲ级:出现2个>1 cm的溃疡, 只可能进流食;Ⅳ级:有2个以上>1 cm的溃疡会导致无法进食[2]。疼痛程度采0~10等级量表[3]评估。治疗5 d后评估, 评估标准为显效:OM消失或下降2级及以上;好转:OM下降1级;无效:OM无下降或增加。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不同部位和程度的OM情况比较

2.1.1 两组患者OM发生部位比较

各部位共发生溃疡270处, 包括颊、硬腭、软腭、齿龈、舌、唇和咽。试验组与对照组各部位OM发生数比较, 颊、舌和唇所占比例较大。见表1。

注:P<0.05

2.1.2 两组患者OM程度比较

依照OM评估方法和分级标准, 统计出试验组和对照组Ⅰ、Ⅱ、Ⅲ、Ⅳ级OM程度并进行比较。其中Ⅰ、Ⅱ级程度的人占比例较大, 见表2。

注:P<0.05

2.2 两组患者不同部位和程度的OM愈合时间比较

2.2.1 两组患者不同部位OM愈合时间比较

很明显试验组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短, OM愈合顺序是:唇>咽>颊>齿龈>舌>软腭>硬腭, 这说明使用GM-CSF治疗OM后, 其愈合不同部位均有显著疗效, 它是不受部位限制的, 见表3。2.2.2两组不同程度的OM愈合时间比较不同程度溃疡性OM的愈合时间不同。结果表明, 试验组Ⅰ、Ⅱ和Ⅲ度OM平均愈合时间比对照组短 (P<0.01) ;试验组Ⅳ度OM平均愈合时间亦比对照组短 (P<0.05) , 见表4。

2.3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5 d后根据评估标准, 得到两组的疗效结果。试验组总效率明显要比对照组高很多, 且试验组总有效率将近100%, 见表5。

注:P<0.05

3 讨论

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是通过基因重组生产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是由活化的T细胞、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等生产的一种蛋白质因子[4,5,6,7]。除了预防和治疗因化疗引起的口腔黏膜炎, 还能促进巨噬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的干细胞发育, 不仅如此, 它还能提高机体抗肿瘤和抗感染的免疫力。本研究发现, GM-CSF能有效治疗血液病化疗所致的口腔黏膜炎, 不管是不同部位, 还是不同程度OM都有较好的疗效, 均优于常规口腔药膜。目前, GM-CSF作为一种多效的细胞因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它不仅在抗肿瘤、抗感染和基因治疗上表现良好, 而且在创伤时能更好的促进溃疡面愈合, 同时减轻患者疼痛, 改善患者饮食, 提高免疫力, 更有利于提高化疗患者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邢红, 袁文华.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治疗口腔黏膜炎的效果评价[J].上海护理, 2002, 2 (1) :32-33.

[2]赵蕊, 顾文英, 藏金菊, 等.粒-巨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预防化疗后口腔溃疡的研究[J].齐鲁护理杂志, 2003, 9 (1) :1-21.

[3]陈玉平, 肖蓉, 杨玉莲.国内白血病患者口腔感染的护理进展[J].实用护理杂志, 2000, 16 (9) :9.

[4]刘小娅.白血病患者口腔感染及护理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 2000, 15 (10) :728.

[5]Detterbeck FC, Boffa DJ, Tanoue LT.The New Lung Cancer Stagy System[J].Chest, 2009, 136 (1) :260-271.

[6]程瑞杰, 方勇.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与创面愈合[J].中华医学杂志, 2006, 86 (24) :1726-1727.

口腔黏膜细胞 篇8

病人,女,14岁,因无明显诱因双下肢出现紫点半月余,于2015年8月11日入我院检查,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普通B细胞型),于2015年8月28日开始给予VILP方案化疗,末次于10月16日行hyperCVAD-B段方案化疗。本次于11月19日在我科行第3次化疗,方案为VIP+大剂量MTX+培门冬酶方案,同时辅以碱化、保胃、护肝等对症支持治疗。病人化疗前无口腔疾患,口腔黏膜无异常。本次化疗第5天病人颊黏膜、咽部黏膜、舌下等多处并发口腔溃疡,后溃疡进一步扩大融合至整个口腔,致病人颜面部肿胀,疼痛难忍。在病人、家属及医护人员的配合下,第10天病人口腔黏膜处仅剩1处口腔黏膜红斑,颜面部肿胀消退,能够正常进食,疼痛评分为2分,其余口腔黏膜正常,家庭身心状态良好。

2评估与护理

2.1评估

2.1.1口腔局部评估化疗第5天,病人颊黏膜、咽部黏膜、舌下等处并发口腔溃疡5处,其中最大直径为2.7cm,最小直径为1.5cm,至化疗第7天,溃疡扩大并融合,口腔黏膜肿胀,流涎不止,口唇无法闭合,无法测量溃疡具体大小。参照世界卫生组织(WHO)口腔黏膜炎量表进行评分,病人口唇肿胀,溃疡融合成片状,疼痛剧烈,言语交流障碍,无法进食,为Ⅳ度溃疡。

2.1.2化疗药物不良反应评估本病的治疗主要是应用化疗药物,本例中病人行VIP+大剂量MTX+培门冬酶方案,并应用美司钠缓解抗肿瘤药物毒性,同时辅以保肝、护胃等治疗。在化疗第2天即出现脱发、呕吐、食欲欠佳,并逐渐加重,化疗第5天病人出现口腔黏膜溃疡、鼻腔黏膜出血,并诉全身酸痛伴乏力,化疗第7天病人口腔黏膜溃疡融合至整个口腔,并伴有手脚感知觉减退。

2.1.3全身情况评估化疗第7天病人呕吐明显,食欲欠佳,睡眠差,精神一般。查血示白细胞1.0×109/L,红细胞2.78×109/L,血红蛋白78g/L,血小板34×109/L,提示中度贫血,有感染的危险,且易于出血。

2.1.4心理及家庭支持评估病人青少年女性,平时性格温和,由父母亲照顾,与父母关系融洽,家属配合及支持良好。

2.2口腔护理

2.2.1创面保护溃疡创面渗出物多,加之食物残留等,是细菌、真菌等的良好培养基,实践证明保护口腔溃疡创面,是促进愈合的关键步骤。在护理过程中,注意保护溃疡,防止破溃,严格把关病人的饮食,由流质、温凉饮食逐渐过渡到软食。指导病人正确含漱,防止黏膜破溃,对于已经结痂部分,禁止病人或家属手动接除,注意软化创面,促进结痂部分自行脱落。

2.2.2漱口液选择

2.2.2.1利多卡因稀释溶液利多卡因是酰胺类局部麻醉药,具有敏感性高,毒副反应小、穿透力强且持续效果的优点[1],溃疡处与水或食物接触后会加重疼痛,严重干扰病人的进食和日常沟通,用1%利多卡因稀释溶液漱口,能够有效缓解口腔溃疡病人的疼痛程度和口腔出血率[2]。在口腔溃疡疼痛最严重的几日,指导病人用吸管吸取10mL左右1%利多卡因稀释溶液漱口,让漱口液在口腔中停留约60s后全部吐出,每日早中晚各漱口3次,在第4天疼痛缓解后停止使用[3]。

2.2.2.2贝复济喷雾剂贝复济中含有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能够直接修复口腔黏膜上皮细胞,促进毛细血管生长,改善局部微循环[4]。每日睡前和晨起,用贝复济药液喷雾治疗2次。

2.2.2.3亚叶酸钙稀释溶液0.1%亚叶酸钙能够拮抗甲氨蝶呤的毒性,外源性补充四氢叶酸,促进组织口腔黏膜细胞凋亡,维持正常黏膜屏障[5],漱口液可少量咽下。用吸管吸取10mL左右亚叶酸钙漱口液,并仰头让液体在咽部停留10s左右,后让溶液在口腔中停留约60s,与口腔中的黏膜充分接触,含漱间隔时间5min。每日含漱频率不限制,但晨起、睡前和三餐前后的8次均不可以省略。

2.3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多数化疗药物对病人的骨髓造血功能、肝肾功能、心血管系统、胃肠道系统等均有毒副反应,而每种药物还有其独特的不良反应。本例中病人使用VIP+大剂量MTX+培门冬酶方案行化疗,长春地辛能引起严重静脉炎、感觉异常、肌肉无力和脱发等;异环磷酰氨可引起出血性膀胱炎;顺铂可以引起神经损害,如耳鸣、听力下降、手套及脚套样感觉减退或丧失;甲氨蝶呤可引起脱发等;培门冬酶可引起凝血功能异常,感觉障碍、头痛、头晕等反应。化疗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是骨髓抑制作用,因此应嘱病人及家属配合医护人员定期行血常规和骨髓穿刺检查。发现有凝血功能等异常,应配合医生输注血小板等治疗,并注意观察其有无内出血症状。为减少感染的机会,予病人使用层流病床,并每班严格检测层流病床的各项检测指数是否合格,并控制探视人员数量,给病人家长宣教减少探视人员的重要性。此外,为对抗异环磷酰胺的肾毒性,遵医嘱予美司钠静滴,时间为0时段(即应用异环磷酰胺的同时)、4h后及8h时段,在观察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的同时,也不可忽视美司钠的不良反应。为减少化疗药物对循环系统的损伤,予病人右上臂置入PICC管1根,定期维护,减少化疗药物损伤外周血管的同时,病人免除每日静脉输液穿刺的痛苦。

2.4全身治疗口腔溃疡前期,病人疼痛难忍,进食量和饮水量远远低于机体需要量,遵医嘱予中/长链脂肪乳、氨基酸等营养药物补充营养。定期评估病人各项生化指标,及时与家属、病人和医生沟通病人各项生化指标情况。此外,为降低化疗药物对机体的伤害,遵医嘱在化疗期间和化疗结束后的一周内使用还原性谷胱甘肽、奥美拉唑等药物进行保肝、护胃治疗,同时按时应用美司钠拮抗异环磷的毒性。

2.5心理护理口腔溃疡虽不是重症疾患,但其导致的口唇肿胀、疼痛、言语交流障碍等给病人带来严重挫败感,致使病人产生焦虑、悲观等负性情绪。研究表明,家庭和社会对病人精神上的安慰和生活上的悉心照料,能够促进病人保持良好心态[6],鼓励病人与同龄病友多接触,相互之间表达正性能量,给予精神安慰,作为病人的重要陪护人员和社会支持者,家长的情绪和行为会对病人的情绪甚至治疗效果产生重要影响[7,8],因此在关注病人的同时,也对家属实施必要心理护理,以间接改善病人的情绪,提高病人生活质量[9]。在护理过程中,我们为病人准备了记号笔和画板,鼓励病人在短期内用文字与家人沟通。此外,在日常护理、交接班等过程中,时刻注重精神鼓励,鼓励病人以身体语言描述自我感受及自我需求,如评估病人疼痛情况时,鼓励其以手指描述疼痛等级,对应予以心理安慰和护理。

2.6饮食护理化疗药物的胃肠道反应致病人的口腔、消化系统受损严重,能够使其在短时间内处于水电解质紊乱、负氮平衡状态,因此合理的营养对疾病恢复尤为重要。在胃肠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首先是向病人解释合理饮食的必要性,鼓励病人进食,消除病人因疼痛不愿进食的心理。其次,结合青少年口味特点,协助病人家长为其制定营养均衡的食谱。此外,每餐进食时,护士做好协助工作,评估病人进食量和饮水量是否达标,及时与医生沟通病人营养补充情况。

2.7健康教育向病人、家属解释口腔溃疡是由于化疗药物作用下,机体粒细胞绝对值降低,机体免疫力低下的情况下,加上病人饮水进食减少,口腔自我清洁作用下降,破坏了口腔微环境,导致黏膜受损,从而形成了口腔溃疡。向其宣教漱口的重要性,结合临床实际案例提高病人漱口依从性,充分调动家属监督能力。向病人解释合理膳食的重要性,鼓励病人进食,讲解饮食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科学膳食的原则。在病人身体虚弱、卧床休息的情况下,协助病人做好基础护理,合理选择衣物布料,保持衣物清洁干燥,避免着凉。向家属和探视人员宣教空气流通的重要性,合理地减少探视人员数量,杜绝有呼吸道感染者接触病人。向病人和家属讲解化疗药物的作用和不良反应,以便提前发现并予以干预。

3小结

化疗期间病人的机体免疫力下降,口腔环境不平衡等,如口腔黏膜微环境、感染、病人造血功能进一步下降等,有效控制上述因素,能够促进口腔黏膜上皮细胞再生,选择合适的漱口液,鼓励家长参与创面的观察和护理,对口腔黏膜炎的观察和愈合也十分重要。同时,严重口腔黏膜炎影响病人形象,给病人心理带来不良影响,恰当的护理措施可缓解家长及病人的焦虑情绪。

参考文献

[1]苑玉良.利多卡因凝胶联合氧疗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疗效及对血清T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J].中国药业,2015,24(1):39-40.

[2]彭宇.白血病病人口腔溃疡护理方法对比[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5,9(15):224-225.

[3]赵宁,李伟,董新新.制霉菌素联合碳酸氢钠预防肿瘤放疗病人口腔感染效果观察[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13).

[4]王旭磊.贝复济治疗口腔黏膜化学性灼伤的临床观察[J].医药前沿,2015,5(14):210-211.

[5]于英莉,董小晶,王林海.亚叶酸钙治疗胰腺癌化疗致反复口腔溃疡32例及护理分析[J].中国药业,2015,24(5):50-51.

[6]陈玉华,单耀娟,黄晓宇,等.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病人病友联谊会的组织和实施[J].护理研究,2008,22(6C):1625-1626.

[7]张娜.家属同步认知疗法对宫颈癌围手术期病人心理、行为特征的影响[D].长沙:中南大学护理学院,2013:1.

[8]崔虹,余红春,毕燕玲,等.白血病患儿家庭综合关怀模式的构建及实施效果评价[J].护理学杂志,2015,30(17):20-22.

银黄含片治愈口腔黏膜血肿13例 篇9

1 临床资料

本组研究对象共13例, 其中女6例, 男7例;年龄15岁~65岁, 平均年龄50岁;都为喜好吃烤干烧饼人员。其平素无口腔相关疾病, 均为吃烤干的烧饼时擦伤了口腔上腭及口颊黏膜, 随即出现肿大的血疱, 疼痛难忍, 影响进食;甚至出现头痛、发热失眠及耳鸣耳痛等症。

2 治疗方法

13例患者均在额镜光照下看清血肿的位置及大小, 然后用5号一次性注射器的针头刺破血肿、抽出积血, 而后含服银黄含片, 每次1片, 15 min 1次, 连服4片, 1日7~8次含服。嘱每例患者含药期间都禁食粗糙坚硬食物及辛辣刺激食物, 以清淡稀软食物为宜, 同时禁食烟酒。

本组13例患者经含服银黄含片半小时至1 h后, 血肿疮面疼痛迅速减轻, 半日后已不再疼痛, 有头痛耳鸣症状也基本消失, 经3 d~5 d治疗病状痊愈。

3 典型病例

例1:患者, 男, 42岁, 2013年10月15日就诊, 患者于前1d进食烤干的烧饼时由于进食过快, 被干饼划伤上腭, 随即出现大豆样血肿, 烧痛难忍。曾到附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治, 经外用冰硼散贴敷、口服维生素B2, 效果不佳, 血肿疮面仍疼痛难忍, 并出现头痛耳鸣、失眠;后于第2日上午还到卫生服务中心, 医生用了先锋类消炎药静脉输液, 患者回家后口腔疮面仍疼痛, 随即到我院诊治。额镜下观察到患者上腭部有一大豆样血肿, 在额镜光照下, 用一次性5 m L注射器针头刺破血肿, 抽取血肿内瘀血, 然后给予银黄含片含服, 半小时后疼痛立刻减轻, 嘱患者15 min含服1片, 每日7~8次, 连服3 d~4 d。经治疗第2日早上已没感觉疼痛, 口腔血肿疮面已明显缩小好转;头痛耳鸣也消失, 睡眠好转, 5 d后痊愈。

例2:患者, 女, 54岁, 自述于2014年4月15日早上08:00进食烤干的烧饼时不慎擦伤右侧口颊黏膜, 随即出现花生米样大血肿, 疼痛不适, 至14:00疼痛加重, 到市二院口腔科诊治, 诊为口腔黏膜血肿并溃疡。给予口腔黏膜溃疡贴5张, 含服西瓜霜含片, 口服药为甲硝唑及复合维生素B;到第2日下午疼痛还未减轻, 于是经人介绍到我科诊治。经在额镜光照下对口腔血肿余血抽取处理后给予银黄含片含服, 患者20 min口服2次后, 口腔血肿溃烂处疼痛消失。嘱回家后半小时含服1片, 每日7~8次, 5 d后来复查时, 口腔黏膜血肿创面痊愈, 疼痛症状消失, 饮食如常。

例3:患者, 女, 16岁, 其于当日上午吃烤干的烧饼时不慎擦伤口腔上腭, 自觉上腭疼痛, 出现血疱, 患者在家长陪同下立即来我科求治。额镜下见口腔上腭处有一大豆样血肿, 在额镜光照下用一次性5 m L注射器针头吸出瘀血, 然后给予银黄含片含服, 20 min后无疼痛感觉, 嘱回家后半小时含服1片, 每日7~8次, 4 d后患者来复诊时黏膜血肿溃疡痊愈。

4 讨论

银花, 性味甘寒, 散痈消肿, 为治一切痈肿疔疮阳证的要药, 治疗痈疮初起红肿热痛, 可单用水煎口服;黄芩, 苦寒, 归肺、胃大肠经, 善于治疗痈肿疮毒, 咽喉肿痛[1]。两药合用, 实为治疗口腔痈肿疮毒之良方;再加上用现代制药工艺加工成含片, 制造过程中又在辅料当中加入了微量外用薄荷油;薄荷油也能清凉利咽, 所以用起来口感舒适清爽, 能迅速起到止痛消炎, 治愈口腔黏膜血肿溃烂及溃疡的效果。此法灵验简便,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上一篇:语文指导学习管理下一篇:作业布置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