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黏膜(精选5篇)
膀胱黏膜 篇1
膀胱黏膜上皮增生性病变有以下几种:囊性膀胱炎、Von Brunn巢、鳞状上皮化增生、腺性膀胱炎和移行上皮增生。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发现, 这一大类增生性病变主要发生在膀胱三角区, 呈现小囊肿或乳头状、息肉状突起, 成人多见, 大多数是由于膀胱罹患长期慢性炎症, 刺激黏膜上皮所致, 部分医生认为此病变和肿瘤发生有关。本文对100例临床有尿频、尿急、尿痛及间歇性血尿、排尿困难和不畅的患者进行了膀胱镜活检, 发现有增生性病变者35例,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本组35例患者, 男7例, 年龄35岁~72岁, 平均年龄55岁;女28例, 年龄25岁~67岁, 平均年龄45岁。下尿路感染诊断标准: (1) 尿常规检查WBC≥ (+) ; (2) 尿频、尿痛和尿急; (3) 尿道膀胱镜检, 膀胱黏膜充血, 且血管纹理增粗增多; (4) 膀胱镜活检病理显示固有膜内有较多的浆细胞, 以淋巴细胞和结缔组织增生为特征。黏膜上皮变薄或变厚, 甚或呈乳头状或息肉样增生。下尿路梗阻的诊断标准: (1) 排尿困难, 并发感染时, 尿内有白细胞及脓细胞, 中段尿培养有非特异性细菌生长, 并发结石时尿内有红细胞。 (2) 尿道膀胱镜检查, 下尿路梗阻时, 膀胱颈挛缩、纤维化, 膀胱结石及膀胱内小梁、小房、憩室等病变。 (3) 尿动力学检查提示下尿路梗阻。35例患者中21例尿频, 排尿困难者10例, 肉眼血尿者13例, 下腹会阴痛者15例, 尿痛者16例, 显微镜下白细胞增多[ (WBC> (+) ]22例, 血尿[红细胞[ (RBC) ≥ (+) ]28例。
2 结果
膀胱黏膜上皮增生性病变, 该病活检报告多为非角化型鳞状上皮化生或囊腺性膀胱炎, 发病原因通常是长期慢性炎症刺激黏膜上皮向固有膜内发芽样增生, 形成炎性上皮团 (Von Brunn巢) 所致。本组35例患者的膀胱镜活检病理报告结果显示囊性膀胱炎和膀胱黏膜移行上皮乳头状增生者各2例, 慢性膀胱炎伴Von Brunn巢形成者3例, 慢性膀胱炎伴移行上皮乳头瘤样增生者2例, 慢性膀胱炎伴鳞状上皮化生者8例, 囊腺性膀胱炎伴鳞状上皮化生者9例, 腺性膀胱炎者10例。35例膀胱增生性病变患者中有31例出现下尿路感染征象, 其中20例患者下尿路梗阻, 而增生性病变与下尿路梗阻和感染关系紧密。
3 讨论
3.1 膀胱黏膜上皮增生性病变的病因
80例外观正常膀胱的尸体检查结果显示:非角化型鳞状上皮化生、囊性膀胱炎和Von Brunn巢的发现率分别为22%, 60%和90%, 专家认为上述病变属于尿路上皮正常变异。尿路上皮增生性病变与慢性刺激因素 (如梗阻、结石和感染等) 并存且密切相关, 本组100例患者中发现35例增生性病变患者, 这说明膀胱黏膜上皮增生性病变与下尿路感染和梗阻互相关联与并存。因为增生性病变可导致下尿路梗阻和感染, 而下尿路梗阻和感染也可导致增生性病变, 但两者又是互相独立的病变, 所以两者互相关联与并存。
3.2 增生性病变的组织学类型
3.2.1 腺性和囊性膀胱炎
正常膀胱黏膜无腺体存在, 腺性和囊腺性膀胱炎属于慢性和增生性膀胱炎的一种类型。常见膀胱三角区的病变最明显, 黏膜粗糙不平, 并常有乳头状突起和小囊肿形成。囊性膀胱炎一般表现为增生上皮细胞团紧贴于上皮细胞下, 上皮向固有膜内发芽样增生, 并逐渐与尿路上皮离断, 形成炎性上皮团 (Von Brunn巢) , 固有膜内少许淋巴细胞浸润。Von Brunn巢可化生为分泌黏液的上皮细胞, 细胞呈重层排列, 外层基底细胞样, 内层柱状, 腔内可见黏液, 尿路上皮结节性增厚, 而巢中心细胞发生退化形成腔隙。腺性膀胱炎和囊性膀胱炎可同时存在, 常出现于患者的三角区和膀胱颈。
3.2.2 化生
膀胱黏膜上皮可以出现各种类型的化生, 尤其多见于慢性炎症状态下。各种化生常相互关连或同时混合存在, 并且不仅是一种炎症状态, 而且具有肿瘤性增生的特点。 (1) 腺性化生。慢性炎症或其他刺激可使膀胱黏膜出现这种化生。镜下可见移行上皮的底细胞层局灶增生, 当增生病变明显时, 特别是化生巢增多, 腺癌的发生率很高, 所以临床上必须高度警惕。 (2) 肾样或腺瘤样化生。肾样化生一直被认为是一种良性肿瘤, 即肾源性腺瘤, 这种病变常与腺性膀胱炎合并存在, 多发生于有促发化生的状态下, 如膀胱外翻。 (3) 鳞状化生。慢性膀胱炎患者中常出现阴道上皮鳞状化生, 膀胱的鳞状化生即移行上皮被复层鳞状上皮取代, 分为阴道型和角化型, 阴道型只见于女性, 多见, 可能为正常现象。
3.3 增生性病变的临床特点和治疗
此类患者常因血尿、尿频、尿痛、尿路梗阻而就诊, 通过16例尸检膀胱黏膜广泛切片检查的结果发现膀胱黏膜上皮增生性变化和炎症病变颇为常见, 为黏膜上皮增生、化生, 异常增生乃至癌变等变化。上皮增生与黏膜慢性炎症同时出现, 且炎症轻重程度与上皮增生的轻重相一致。据此认为:膀胱黏膜的这种活跃增生的潜能, 是膀胱肿瘤多为上皮性和多发的基础。膀胱黏膜的慢性炎症, 在上皮增生以至癌变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慢性炎症基础上, 膀胱黏膜可发生上皮增生和化生, 并可因此而发生癌变, 应积极治疗。通过本组结果, 我们建议不同病理变组织学类型和不同病变范围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针对腺性膀胱炎和黏膜无明显改变型鳞状上皮化生及移行上皮增生可采取中西药消炎和对症治疗;对于上皮轻度非典型性增生者, 除了上述治疗外, 还应密切随访;若病变范围较大且移行上皮重度非典型性增生者, 则采取膀胱部分切除或尿道电灼、电切等方法进行治疗。
膀胱黏膜 篇2
膀胱癌是泌尿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98%的膀胱癌是上皮源性肿瘤, 大多数是移行细胞癌[1]。膀胱癌术后复发率较高, 特别是在行保留膀胱的各种术式后。临床治疗中为提高治疗效果采取多种术后治疗方案, 包括膀胱腔内化疗、免疫治疗、全身化疗等, 但仍有较高的复发率。膀胱腔内介入治疗也有应用, 但因操作较复杂未广泛开展。本实验研究经球囊途径置入核素行膀胱腔内照射, 并初步观察在该方式下碘131 (131I) 膀胱内照射对膀胱黏膜的影响, 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动物及试剂
选取月龄家兔16只 (由湖北民族学院动物中心) , 体重1.5~2.0 kg。性别不限, 随机分配为四组, 其中一组为空白对照组 (D组) , 其余三组为实验组, 初始核素活度分别为5、7、10 m Ci, 依次记为A、B、C组。碘化钠口服溶液购自北京市原子高科股份有限责任公司。Y计数仪 (上海核福光电有限公司产品) 。
1.2 动物模型建立
实验组及空白对照组家兔均采用水合氯醛 (10%水合氯醛1.5 ml/kg) 腹腔内注射麻醉。麻醉生效后行下腹部备皮, 固定于动物台, 取兔耻骨联合上方正中切口, 逐层切开显露膀胱, 于膀胱顶前壁切开, 置入F8气囊导尿管行膀胱造瘘, 缝合膀胱切口, 分层缝合腹部切口, 导尿管经切口引出体外, 将临时配制的131I溶液 (均配制为2 ml) 注入实验组导尿管气囊, 空白对照组气囊注入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术后所有动物分组喂养, 导尿管持续引流以保持膀胱空虚, 注意尿液变化情况。术后7 d处死所有动物, 留取动物膀胱、全尿道标本, 按原分组分别保存。处死动物后检测所有F8球囊均无破裂, 经测量F8球囊注水达2 ml时囊壁厚度为100μm。
1.3 标本采集及病理切片
将所有采集标本常规无水乙醇固定后, 切取膀胱、膀胱颈、尿道组织切片, 行HE染色, 中性树脂封片。
2 结果
2.1 标本大体变化
空白对照组新鲜膀胱标本切开见膀胱黏膜水肿明显, 未见肉眼可见之溃疡、坏死等, 尿道无明显变化。A组膀胱黏膜水肿明显, 并有充血, 膀胱黏膜略变薄, 膀胱颈、尿道无明显异常。B组膀胱黏膜有出血, 部分区域见溃疡形成, 膀胱黏膜明显变薄, 并有坏死组织, 膀胱颈黏膜水肿, 尿道无明显变化。C组膀胱黏膜几近消失, 膀胱内见大量坏死组织, 膀胱颈黏膜有坏死, 尿道无明显变化。
2.2 显微镜下图像
D组 (HE×20) 家兔膀胱黏膜水肿, 未见坏死、出血, 黏膜下层及肌层未见异常, 见图1。
A组 (HE×20) 家兔膀胱黏膜移行上皮细胞细胞层数减少, 细胞间连接松散, 可见核浓缩, 并见坏死脱落上皮细胞, 黏膜下层及浅肌层炎性细胞侵润, 见图2。
B组 (HE×20) 家兔膀胱黏膜移行上皮细胞细胞层数明显减少, 细胞间连接松散, 可见较多上皮细胞核浓缩, 并见较多坏死脱落上皮细胞及坏死物, 见图3。
C组 (HE×20) 家兔膀胱黏膜移行上皮几近消失, 仅见少量黏膜基底残迹, 黏膜下层、膀胱肌层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 大量毛细血管增生, 见图4。
经探测仪检测γ射线计数, 通过电脑重建后所见的实验组家兔膀胱内球囊显像。可见各方向照射均匀, 照射区域集中, 131I试剂无外漏, 见图5-7。
3 讨论
膀胱肿瘤以手术治疗为主。根据肿瘤的病理情况并结合患者的全身情况, 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原则上Ta、T1和局限的T2期肿瘤, 可采取保留膀胱的手术。保留膀胱的各种手术治疗, 约50%在两年内肿瘤可能复发, 且常不在原来部位, 实际是新生肿瘤。约10%~15%的复发肿瘤恶性程度有增加趋势。因此术后采取膀胱内药物灌注治疗、全身化疗、放射治疗、免疫治疗等以预防或推迟肿瘤的复发。
本实验选用131I为照射源。既往有动物实验成功地应用131I-抗膀胱癌BIU-87单克隆抗体对荷瘤裸鼠进行了放射免疫治疗研究, 结果表明131I-抗膀胱癌BIU-87单克隆抗体对肿瘤细胞有特异性杀伤作用, 标记抗体对早期肿瘤有明显疗效, 同时表明标记物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主要是131I辐射作用的结果, 抗膀胱癌BIU-87单克隆抗体起导向载体作用, 实验用量的抗体对肿瘤无明显疗效[2]。131I衰变时发射610 Ke V的β射线和364 Ke V的γ射线, 以射程1~2 mmβ射线为主。β粒子在组织中的电离密度大, 利用射线不断地对病变部位进行集中照射, 可在局部细胞产生足够的电离辐射生物效应, 引起组织细胞的损伤, 表现为局部受到连续照射的细胞繁殖能力丧失、代谢紊乱、细胞衰老或死亡。同时由于β射线在组织中具有一定的射程, 能保证有一定的作用范围, 而对周围正常组织不造成明显的损伤, 这正是本次实验观察的主要方面。γ射线发射量极少, 穿透力强, 对细胞影响不明显, 刚好可以用来检测显像及有无外漏等。
从本实验各组与空白对照组的膀胱黏膜变化对比可以看出, 单纯膀胱造瘘7 d, 兔膀胱黏膜无明显变化, 而所有照射组兔膀胱黏膜均出现膀胱尿路上皮结构变化, 且为膀胱所有黏膜均一性改变, 主要变现为黏膜层移行上皮细胞损伤、坏死等。在A组 (5 m Ci组) 、B组 (7 m Ci组) 中可观察发现临近球囊侧经持续照射移行上皮细胞层数减少, 上皮细胞有细胞死亡、核浓缩变化, 而靠近固有层侧的上皮细胞依然存活, 黏膜下层及肌层炎症表现不明显。
C组 (10 m Ci组) 病理表现提示膀胱在该照射剂量下细胞损伤严重, 损伤已达到膀胱深部组织, 虽病理变化未超过膀胱浆膜层, 但超出预期照射深度。分析原因如下: (1) 与照射剂量过大和 (或) 照射时间过长有关, 照射期间可能存在黏膜层损伤变薄后β射线直接作用于黏膜下层。 (2) 膀胱黏膜层严重损伤后局部感染等导致炎性反应。 (3) 膀胱黏膜脱落后球囊作为异物直接刺激导致炎性反应也可能是其原因。
上述实验组兔膀胱黏膜的病理变化提示经球囊的131I衰变发射的射线对黏膜是有辐射作用的, 并产生了明显的生物学效应。且不同照射剂量造成的黏膜损伤程度也有区别。根据131I衰变产生的射线种类及射线特性, 可以考虑起主要作用为β射线。同时也证明了导尿管气囊在足够薄的情况下不会屏蔽β射线的穿透, 不会影响β射线对组织细胞的辐射作用。
本次实验为单次照射, 最高照射剂量3.7 Gy, 照射时间为168 h (1周) , 超过常规外照射和超分割单次照射剂量, 但比既往实验动物模型中外照射累计达到类似黏膜损伤所需剂量要小的多 (一般最低外照射为16 Gy) [3]。A、B两组的黏膜病理变化提示131I的照射深度正是在黏膜层内, 照射深度较精确, 该层组织细胞对β射线有很好的吸收效果, 并产生了所希望观察到的生物学效应。黏膜以下组织形态基本正常, 也提示射线对膀胱黏膜以外损伤较轻。虽然C组标本提示大剂量照射后黏膜严重损伤, 膀胱壁深部组织有损伤, 膀胱炎性反应明显, 但是组织细胞的受损程度 (即放射性炎症的严重程度) 与其暴露于射线下的时间呈正比, 这使得临床可通过调节照射时间纠正过度照射带来的损伤, 这是因为通过导尿管球囊置入的放射性核素是可以随时终止的, 这有别于常规的永久性放射性粒子植入。
经球囊与组织隔离减少了放射性核素的组织沾染和环境污染, 有利于放射防护。经球囊内照射对核素无需特殊制备, 131I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获取方便, 费用相对较低。留置导尿管通过球囊途径行内照射操作方便, 且不需要昂贵的特殊设备, 有利于开展。
经球囊131I膀胱内照射可以引起兔正常膀胱黏膜组织细胞损伤, 而达到破坏组织的的作用。目前本实验仅对经球囊131I膀胱内照射进行了初步研究, 对照射剂量、照射时间、照射后膀胱修复等有待进一步研究。但上述实验方法较精确作用于膀胱黏膜层, 正是绝大多数保留膀胱的膀胱癌手术术后复发区域, 可为该疾病术后预防和延缓复发提供一种新的尝试。
参考文献
[1]Tanagho, Emil A.Smith’s General Urology[M].McGraw-Hill, 2000:322-322.
[2]李少林, 王荣福.核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258-258.
膀胱黏膜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 年1 月至2015 年1 月我院收治的68 例女性尿道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行膀胱黏膜尿道重建术, 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尿道癌相关诊断标准[5], 经临床症状、尿道造影、尿道镜以及实验室检查等确诊, 排除其他系统疾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34 例。观察组患者年龄40~75 岁, 平均 (58±6) 岁, 肿瘤直径1~3 cm, 平均 (1.9±0.2) cm;其中原发性尿道癌20 例, 尿道肉阜腺癌变14 例。对照组患者年龄39~75 岁, 平均 (57±6) 岁, 肿瘤直径1~3 cm, 平均 (1.8±0.3) cm;其中原发性尿道癌18 例, 尿道肉阜腺癌变16 例。两组患者年龄、肿瘤直径、疾病类型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均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 包括用药护理、日常基础护理及抗感染护理等;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全面护理, 具体如下。
1.2.1 心理护理术前患者易产生紧张、焦虑、恐慌等不良情绪, 可对临床治疗效果产生一定影响。因此, 护理人员需及时给予患者必需的心理疏导, 耐心向其讲解相关疾病知识及注意事项, 使患者减轻压力, 积极配合治疗;了解患者需求, 增加其治疗的信心, 缓解其不良情绪。
1.2.2 术前护理护理人员需向患者讲解术前检查的必要性, 并陪同其进行术前检查;指导患者调整饮食、睡眠及运动结构, 适当补充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护理人员应对患者易感染部位给予清洗与消毒, 防止伤口感染;术前1 h清理其阴毛。
1.2.3 术中护理护理人员需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 当出现异常时应及时给予相应处理。若患者出血较多, 需及时给予输液, 防止失血过多导致休克。
1.2.4术后护理 (1) 术后24 h内, 护理人员需严密监控患者血压、心跳、呼吸等体征变化情况, 同时注意其尿色、尿量情况, 发现异常及时通知临床医师;每4小时测量患者体温, 防止感染发生。 (2) 术后6 h待患者血压稳定后, 指导患者取半卧位, 帮助引流;鼓励患者适当行肢体活动, 并辅助其每2小时翻身1次, 防止静脉血栓形成。 (3) 术后6 h内患者需禁水禁食, 尽量食用流质食物, 保持大便通畅。 (4) 观察患者膀胱黏膜血运情况, 一般情况下, 术后3~4 d患者尿道黏膜呈紫红色, 5~6 d后逐渐恢复为红色。若出现异常, 需及时通知医师进行处理。采取轻柔方式为患者换药, 及时处理尿道分泌物, 确保其皮肤干净、清洁。 (5) 出院时, 嘱患者或其家属必要的注意事项, 叮嘱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情, 加强康复锻炼, 多饮水,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坚持对患者电话随访, 关注其出院后的病情预后, 给予必要的护理建议, 防止疾病复发;并嘱患者按时复诊。
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我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调查, 非常满意:90~100分;满意:70~89分;不满意<70分。总满意度 (%) = (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 /总例数×100%[6]。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7.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χ2=7.596, *P<0.05
2.2 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 χ2=5.236, *P<0.05
3 讨论
尿道癌属于尿道上皮肿瘤, 由于女性尿道直、短且宽, 导致该症在女性中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 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肿瘤梗阻尿道而患者出现排尿困难, 晚期可见尿瘘、消瘦、贫血等恶液质症状。临床对患者实施膀胱黏膜尿道重建术治疗可以有效提高其术后的生命质量, 但术后易出现感染、尿瘘、尿失禁等并发症, 为保障手术效果, 必要的临床护理尤为重要[7,8]。
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与闫红丽等[9]研究结果相似。提示全面护理能明显提高女性尿道癌患者的满意度, 有助于改善护患关系。全面护理包括术前、术中以及术后护理, 术前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 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 对提升患者治疗积极性和治疗配合度等具有重要作用, 同时还能增强其治愈信心;术中护理则通过必要的生命体征监测、术中陪伴等操作确保了手术成功进行, 有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术后护理期间注重患者病情监测, 及时观察并处理异常和并发症, 可提升患者术后生命质量及预后等[10]。由于术后易出现出血、感染、尿瘘等症状, 进而导致分泌物、血液等覆盖于切口表面, 若清理不及时极易导致手术失败。因此, 术后针对感染、尿瘘等并发症进行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措施。本研究中,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进一步说明全面护理可减少术后并发症, 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综上所述, 对行膀胱黏膜尿道重建术的女性尿道癌患者实施全面护理, 有助于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参考文献
[1]严香菊, 童莉, 丁翠青, 等.女性原发性尿道癌根治术围手术期护理10例体会[J].山西医药杂志 (下半月版) , 2013, 42 (16) :962-963.
[2]刘金秀, 张艳梅, 王琳, 等.膀胱全切原位T型回肠新膀胱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1, 27 (11) :44-45.
[3]戴雨梅, 陈慧玉, 汪灶昆, 等.早期原发性女性尿道癌尿道重建术的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 2008, 3 (25) :162-163.
[4]李波.12例原发性女性尿道癌的观察与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 2014, 8 (2) :286-286.
[5]孙婷.1例尿道旁腺癌病人的护理[J].护理研究, 2010, 24 (3) :279-279.
[6]李志英.女性尿道癌行膀胱黏膜尿道重建术的护理[J].大家健康 (中旬版) , 2014, 8 (8) :147-148.
[7]顾继礼, 严春寅, 汪灶昆, 等.女性早期尿道癌膀胱黏膜重建尿道术探讨[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07, 28 (7) :489-489.
[8]Dorey G.A clinical overview of the treatment of post-prostatectomy incontinence[J].British Journal of Nursing, 2007, 16 (19) :1194-1199.
[9]闫红丽, 高彦君, 张金立, 等.女性尿道癌行膀胱黏膜尿道重建术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 2009, 24 (3) :236-237.
膀胱黏膜 篇4
关键词:腺性膀胱炎,经尿道电切,化疗,临床护理
腺性膀胱炎是因为泌尿系统感染、梗阻以及结石等方面的慢性膀胱刺激因素而导致的膀胱黏膜腺上皮化生而造成的一种良性病变[1]。本文选择曾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腺性膀胱炎患者144例, 分别以经尿道电切加膀胱灌注方法与经尿道电切加黏膜下化疗方法对其进行治疗, 并对其进行临床护理, 观察其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2年8月-2014年2月收治腺性膀胱炎患者144例。对所有患者均进行临床诊断, 结果显示其均符合腺性膀胱炎临床标准。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72例, 男20例, 女52例, 平均年龄 (56.8±2.8) 岁;对照组72例, 男54例, 女18例, 平均年龄 (58.5±2.8) 岁。两组在年龄、性别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存在可比性。
方法: (1) 对照组以经尿道电切加膀胱灌注方法对其进行治疗, 即先对患者行尿道电切术, 在手术之后1周, 给予患者丝裂霉素膀胱灌注, 即将30 mg丝裂霉素混合于生理盐水中对其行膀胱灌注化疗, 在进行化疗治疗过程中, 要使患者体位规律性地进行变化, 从而使药液与病变部位能够充分接触。每周对其进行1次, 在对患者治疗8次之后, 改变为每月进行1次[2]。 (2) 观察组以经尿道电切加黏膜下化疗方法, 化疗所选择的药物为吡柔比星, 先行经尿道电切术, 在膀胱镜直视下进行引导, 利用专用膀胱插管针到达病灶部位, 然后对患者注射吡柔比星, 将30 mg吡柔比星溶解在生理盐水中于病灶黏膜下对其进行静脉注射, 注射1次/d, 治疗2 d后停药3~4周, 然后以相同剂量进行再次注射, 在注射完成之后要对膀胱进行冲洗, 导尿管留置3~7 d[3]。
护理方法:对所有患者均进行有效护理,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心理护理:对于腺性膀胱炎患者而言, 由于其长时间受膀胱刺激症影响, 并且担心疾病会向膀胱癌转化, 因此往往会有过度焦虑情况出现, 严重患者的表现就是寝食不安, 在对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过程中要采取有效方法使患者增加安全感, 使其焦虑和不安减少。护士要多与患者进行接触, 有利于良好沟通氛围的建立。对于患者的诉说, 护士要认真倾听, 使患者将内心感受说出, 防止压抑情绪。同时, 要将疾病相关知识向患者进行解释, 主要包括病因、治疗过程以及预后, 对患者要关心同情, 并且使患者家属积极配合, 从而使患者树立信心, 战胜疾病。在必要情况下, 可适当给予患者抗焦虑药物。 (2) 在手术前1 d对患者以常规方法进行备皮, 使其会阴部皮肤保持清洁及完好, 在手术前晚要采取有关措施使患者能够充分休息以及睡眠。 (3) 手术后护理:在手术结束之后, 要使患者取去枕平卧位, 时间6 h, 然后对患者生命体征以及胃肠道反应进行密切观察, 手术之后6 h使患者食用半流质食物, 在1 d之后使其食用普通食物。对留置的导尿管进行护理, 使三腔二囊管保持通畅, 尿液应定时排放, 对尿液颜色、性质以及量进行观察, 若有血尿出现, 则表示存在膀胱创面出血, 要向医师及时报告并且对其进行处理, 指导患者多饮水, 使其每天尿量保持在2 000 m L之上, 要防止尿液出现逆流, 尿袋不能比膀胱区高, 会阴部及尿道口要保持清洁, 每天对会阴部进行2次消毒, 拔管之后对患者自主排尿情况进行观察。
疗效判定标准: (1) 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均消失, 在腹腔镜下对其黏膜进行复查, 显示其恢复到正常, 对其行尿常规检查, 显示正常。 (2) 有效:在对患者进行治疗之后, 其临床症状基本上消失, 偶尔有间歇性尿路刺激症存在, 在腹腔镜下对患者黏膜进行复查, 显示其基本恢复到正常或者存在散在性病灶还未痊愈, 对其行尿常规检查, 镜下偶见血尿。 (3) 无效:在经过治疗之后, 患者临床症状未发生变化, 并且有复发。
统计学分析: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对患者的临床效果、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 对于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情况的相关数据以 (±s) 对其进行表示, 并且通过t对其进行检验, 对于结果中的计数资料以χ2检查进行检验, 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7.2%, 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3.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在经过治疗之后, 观察组临床症状平均消失时间 (10.5±2.5) d, 对照组临床症状平均消失时间 (22.5±3.5) d, 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 差异明显。
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在经过护理治疗之后, 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讨论
腺性膀胱炎多发生于中青年女性中, 在临床上常被当作尿道综合征而误诊。而现代临床医学研究证实, 该疾病属于癌前期病变, 若不能对其进行及时护理, 将会发展成为膀胱癌。在临床上对于该疾病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 而现代临床上应用较多的就是经尿道电切加膀胱灌注与经尿道电切加黏膜下化疗, 在经尿道电切后早期对患者进行膀胱内灌注药物, 效果比较好, 但是长时间灌注化疗所出现的不良反应较多, 并且复发率比较高。而在经尿道电切术之后, 对患者进行黏膜下注射化疗, 病灶处的药物浓度比较高, 并且有持久疗效, 所使用的药物剂量比较少, 具有微创、准确及有效的特点, 并且选择吡柔比星为化疗药物, 其能够对肿瘤细胞的细胞核起作用, 对DNA聚合酶进行抑制, 对DNA复制以及转录具有阻止作用, 能够使细胞周期在G2期停止, 从而使肿瘤细胞死亡。此外, 通过在治疗过程中对其护理干预, 能够使患者更加积极配合治疗, 从而保证治疗的成功率, 并且能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综上所述, 对腺性膀胱炎利用经尿道电切加黏膜下化疗方法进行治疗并且对其进行有效护理能够取得理想效果, 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 促使患者尽快康复, 并未见不良反应出现, 可在临床上对该方法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徐燕舞, 吕文辉.经尿道电切术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J].中国药业, 2011, 3 (14) :71-72.
[2]刘日升.经尿道电切加黏膜下注射丝裂霉素在腺性膀胱炎治疗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 2011, 15 (22) :177-178.
膀胱黏膜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大连市友谊医院泌尿外科就诊的80例腺性膀胱炎患者, 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 各40例, 试验组中男15例, 女25例, 年龄21~79岁, 平均年龄 (54.0±8.7) 岁, 三角区病变23例, 输尿管旁病变10例, 膀胱颈病变7例, 病程4个月~9年, 平均病程 (7.8±2.3) 个月。对照组中男16例, 女24例, 年龄22~76岁, 平均年龄 (53.0±8.6) 岁, 三角区病变24例, 输尿管旁病变9例, 膀胱颈病变7例, 病程3个月~9年, 平均病程 (7.9±2.1) 个月。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以及病变部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取硬膜外麻醉, 采取截石位手术, 电切病变部位以及其临近的黏膜, 深度到达黏膜下层以及浅肌层, 严重者甚至可到达深肌层, 切除范围为病变周围2 cm。对照组在手术结束后1周, 使用30 mg丝裂霉素与40 ml生理盐水混合, 进行膀胱灌注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要求患者规律的变化体位, 使药液与病变部位充分的接触, 1次/周, 8周后1次/月, 总疗程1年。试验组手术后, 使用膀胱插管针在膀胱镜的引导下到达病变部位注射药物, 注射丝裂霉素 (2 mg用于2 ml, 病灶下注射2~3针, 总用药量<1 mg) , 注意注射完成后冲洗膀胱。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试验组治愈率为77.5%, 对照组治愈率为47.5%, 试验组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两组比较, aP<0.05
3 讨论
腺性膀胱炎大多好发于中青年女性, 最新的研究显示, 该病是癌症前期病变[2], 若不积极治疗, 4%的患者有可能发展为膀胱癌[3], 因此对于腺性膀胱炎的治疗意义重大。目前常用的手术手法为单纯手术、手术加膀胱灌注、单纯灌注、手术加注射。腺性膀胱炎一般的发病部位在黏膜固有层, 电切治疗时最好切除全部病变的黏膜以及周围的正常黏膜, 超出病变部位范围2 cm, 深度最好到达固有层深面。但是由于临床医生水平不同, 尤其对于一些女性患者, 要考虑到如果电切过多, 容易伤及括约肌导致尿失禁、膀胱穿孔或尿瘘等, 因此电切的范围以及深度都可能达不到要求, 腺性膀胱炎还有一个特性就是病变部位不仅在细胞增生较明显处, 其他部位也可能有潜在病灶, 单纯的电切不能彻底清除病灶, 因此多数手术后采取化疗药物灌注治疗[4]。但是由于灌注范围过于广泛并且治疗定位不够准确, 临床效果并不明显, 而且不良反应较大。本院对患者采取黏膜下注射的治疗方式, 使用腔镜治疗, 准确有效的提高了疗效, 使用药物量少, 减少了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 同时微创, 减少了患者的再次损伤。从本试验可以看出, 试验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 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综上所述, 对腺性膀胱炎使用尿道电切加黏膜下注射丝裂霉素的治疗方法可有效提高治愈率, 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值得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刘日升, 邓婉娣, 李红辉.经尿道电切加黏膜下注射丝裂霉素在腺性膀胱炎治疗中的效果观察.中国医药导报, 2011, 8 (15) :177-178.
[2]李强, 刘展东, 梅建成.经尿道电切术联合丝裂霉素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临床疗效观察.河北医学, 2012, 18 (3) :365-366.
[3]李炎生, 张清伟, 肖亚军, 等.经尿道电灼术治疗女性腺性膀胱炎疗效与心理因素分析.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10, 25 (5) :388-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