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乙状结肠

2024-07-17

直肠乙状结肠(精选10篇)

直肠乙状结肠 篇1

直肠脱垂是肛肠外科常见病,轻度的直肠脱垂经保守治疗一般是有效的,而需要经腹腔手术治疗的Ⅲ度直肠脱垂相对较少。经腹腔开放性手术治疗的方法很多,各有优、缺点。在切除冗长的肠段后如何修补松弛的盆底及降低复发率、减少并发症是问题的关键所在。作者自2007年9月-2012年1月,采用经腹腔切除冗长的乙状结肠、上段直肠,同时行盆膈修补、直肠悬吊固定术治疗重度完全性直肠脱垂23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共23例,男14例,女9例,年龄28~65岁,平均45.5岁,病史3~40年,平均20.5年。根据2004年直肠脱垂的诊断标准[1],23例均为Ⅲ度直肠脱垂,脱垂长度8~10 cm 12例,10~15 cm 6例,15 cm以上5例。住院前在外院或本院采取其他手术或联合硬化剂注射治疗方式治疗后复发17例,合并单发性直肠息肉4例,环状混合痔10例,直肠溃疡性炎症3例,智力障碍3例。术前丧失生活自理能力者1例。本组全部合并严重肛门松弛,可通过3横指以上。脱出直肠呈圆柱圆锥形,有环形皱襞,需手术复位。

1.2 手术方法

全身麻醉或连续硬脊膜外麻醉下。术前准备同常规开腹手术,膀胱截石位。左下腹旁正中切口入腹。术中可见结肠冗长及结肠直肠肠腔扩大,肠壁增厚。游离乙状结肠系膜、直肠周围组织至肛提肌平面,可探知直肠后一三角形薄弱的肛提肌间隙。10号丝线于直肠后壁间断缝合两侧肛提肌2~3针,封闭该间隙。切除全部乙状结肠及直肠上段,吻合器经肛门完成降结肠、直肠吻合。术后卧床休息7~10 d,肠功能恢复后流质饮食,控制排便5 d,适当输液使用有效抗生素,术后第6天改进半流质,7 d拆除皮肤缝线,口服麻仁丸保持大便通畅,半年内避免重体力劳动,避免增加腹压的运动。

2 结果

23例患者手术均顺利,手术时间80.5 min(75~85 min),出血量65 ml。本组无手术死亡和腹部并发症发生。术后72 h以内基本恢复肛门排气,平均5.2 d排便,3.5 d拔除尿管。术后卧床休息5~7 d,10 d内出院。术中、术后无并发症发生。随访6个月~3年,直肠脱垂无复发,便秘症状完全缓解17例,基本缓解6例,无粪便嵌塞梗阻、肠腔狭窄、粘连性肠梗阻等发生。

3 讨论

直肠脱垂是指直肠黏膜、肛管、直肠甚至乙状结肠下端向下移位脱出肛门外的一种疾病。其发病原因及机制存在争议,对某个病例而言,病因可能是单纯的,但实际上多数是综合的因素,包括解剖因素、盆底支持组织和肛管括约肌松弛、长期腹内压增加,滑疝理论和直肠套叠理论等[2]。直肠完全性脱垂会干扰肛管的关闭,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脱出的直肠扩张括约肌,会导致脱垂的进一步加重,引起肛提肌松弛及肛提肌间隙增大,直肠的固定作用明显减弱,间断波浪状延伸的直肠纵行纤维与肛提肌形成一个稳固的结合,如果没有它,直肠将在排便时经过肌层而脱出[3]。Ⅲ度直肠脱垂均有盆底肌肉松弛、肛提肌间隙在直肠后骶前增宽,在骶尾弯度变浅者更多见,长期的完全性直肠脱垂将会导致阴部神经损伤,可能导致神经源性括约肌萎缩,而神经的病变也可以加速脱垂的发展[4]。完全性直肠脱垂手术种类和方法繁多。对于成人完全性直肠Ⅲ度脱垂,尤其是保守治疗及其他手术方式失败者,若条件允许,尽量采取经腹手术,而Di Giorgio A认为经腹手术复发率低,优于经骶尾部手术[5]。直肠脱垂发展到Ⅲ度,均可见直肠乙状结肠过长,切除了冗长的直肠乙状结肠,消除了造成直肠脱垂的一个病因,有效减少了直肠、乙状结肠的长度及活动度,从而避免近端直肠乙状结肠活动范围大而导致肠管套叠至肛门脱出而重建盆底是从解剖学角度消除直肠再次脱垂的首要措施,包括通过缩短松弛的肛提肌来缩小扩大的直肠后肛提肌间隙,及将盆侧壁腹膜重叠低位缝合于直肠壁来提升盆底,都是重建盆膈,加强支撑的力量[6]。而通过硬化剂产生炎症性粘连力量有限,且所有患者均伴有肛门括约肌的松弛及收缩乏力,使得脱垂组织下方没有支撑的力量,其复发的几率必然增加[7]。因此,选择盆膈重建是一种使盆底承载力增加的术式,通过在直肠后缝合肛提肌2~3针,紧闭直肠后三角形薄弱区,使肛直角减小,增加了对肠管的承托力,术中通过肛门指诊可明显感觉到缝合肛提肌后肛管周围组织松紧度加强,弥补了其他术式对盆膈加强力度不够或没有加强的缺点,增强了手术效果,减少复发几率。对缝合松紧度判断,经腹腔食指探查直肠后间隙容一食指尖即可,间隙过大加强作用减弱、承载力度下降,即使稍紧,从理论上讲也不至于引起大便嵌塞,因大便嵌塞多是直-乙吻合口狭窄引起,实际中对23例患者采用该方法,未见有大便嵌塞或排便困难发生,这也需要进一步观察评估。采用直肠乙状结肠切除,加强盆膈,消除直肠后松弛扩大的肛提肌间隙,同时提升盆底的术式,取得满意疗效,其关键在于:(1)游离直肠仅到肛提肌平面,无需深达尾骨尖平面,既减少了创伤,同时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盆腔自主神经及直肠侧韧带。(2)一定要切除冗长的直肠乙状结肠,能有效限制直肠乙状结肠的活动度。(3)经直肠后间隙缝合松弛的肛提肌,既修复了盆底的薄弱区,有使肛直角前移,缩小了肛直角的角度,变直型肠管至正常解剖状态,改变排便时力的作用方向。(4)切开盆底凹陷,将凹陷前方腹膜折叠低位缝合于直肠上段,既消除直肠前陷凹,加强了盆底组织[8],又进一步抬高了盆膈,类似于将直肠悬吊于侧腹壁。

摘要:目的:探讨改进盆膈修补方法来治疗Ⅲ度直肠脱垂手术效果。方法:2007年9月-2012年1月,对23例Ⅲ度直肠脱垂患者进行了经腹直肠乙状结肠切除及改进盆膈修补术,将直肠游离到肛提肌平面,切除冗长的乙状结肠及直肠上段,行降结肠末端-直肠端端吻合,修补肛提肌松弛所造成的盆膈薄弱区,低位缝合关闭盆底腹膜,提升盆膈。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复发情况。结果:23例患者手术均顺利,手术时间80.5min(7585min),出血量65ml(55100ml)。本组无手术死亡和腹部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6个月3年效果满意,症状无复发。结论:经腹乙状结肠直肠切除吻合加改进盆膈修补有效治愈了Ⅲ度直肠脱垂,手术安全、可操作,术后肛门功能也明显改善,可考虑作为Ⅲ度直肠脱垂及其他治疗方法复发患者的最终手术方法。

关键词:直肠乙状结肠切除,Ⅲ度直肠脱垂,盆膈修补

参考文献

[1]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痔、肛瘘、肛裂、直肠脱垂的诊断标准(试行草案)[J].中国肛肠杂志,2004,24(4):41-43.

[2]孟荣贵.黄家驷外科学(中册)[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623.

[3]Rodrigo N,Shek K L,Dietz H P,et al.Intussusception is associated with abnormal ani muscle structure and morphometry[J].Tech Coloproctol,2011,15(1):39-43.

[4]Hoel A T,Skarstein A,Ovrebo K K.Prolapse of the rectum,long-term results of surgical treatment[J].Int J Colorctal Dis,2009,24(2):201-207.

[5]Di Giorgio A,Biacchi D,Sibio S,et al.Abdominal rectopexy for complete rectal prolapse:preliminary results of a new technique[J].Int J Colorectal Dis,2005,20(2):180-189.

[6]钟斌,刘辉,吴书清,等.Delorme手术治疗25例直肠脱垂的疗效分析[J].临床小儿外科杂志,2012,11(1):16-17.

[7]景彦,张存,吴伟,等.PPH结合双层注射加肛门紧缩术治疗完全性直肠脱垂[J].中国肛肠病杂志,2012,32(1):33-34.

[8]秦亚东,李占元,王英,等.经腹直肠悬吊及加强盆底和消除陷凹治疗直肠脱垂23例报道[J].中华普外科手术杂志:电子版,2011,5(1):100-101.

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的护理 篇2

【关键词】直肠癌;结肠造口;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1)05-0061-01

直肠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中低位性直肠癌患者行Miles术后改变了患者正常的排泄方式,需要终生使用人工肛门,这样不仅给患者的生活造成极大的不便,也使其生理、心理等方面造成極大的痛苦,使其生活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因而结肠造口的护理显得非常的重要和必要[1]。

通过对54例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的临床护理,现总结体会如下。

1术前注重心理护理

患者因需要面临手术治疗及排便改道的双重打击,常表现出强烈的恐惧和悲观失望,部分患者甚至会拒绝手术。因此,在明确诊断和制订出手术方案后,要向患者及其家属了解患者对疾病及手术方法的知情程度,在术前向患者进行肠造口知识的健康宣教及心理指导。宣教前护理人员要自然地、和蔼地向患者自我介绍和说明来意,通过交谈了解患者对肠造口手术的接受程度。说明为了治好疾病,肠造口是必要的,使其明确造口的重要性。同时运用造口护理手册、模型、插图等宣教资料,向患者讲述造口的位置、功能、基本护理方法,使之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术后的快速康复。除了护理人员的健康教育与心理疏导外,尽可能安排已做造口手术,恢复良好且乐观向上的患者现身说法,通过患者之间的相互帮助、情感支持、心理交流,使肠造口者尽快在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恢复健康。

2术后造口护理

观察造口周围黏膜的血液循环,肠造口有无回缩、出血、坏死。一般于术后2~3 d待肠蠕动恢复后开放,用凡士林纱布覆盖。

造口处皮肤护理 保持造口处皮肤清洁,用生理盐水、新洁尔灭、含碘消毒液等清洗,并保持造口周围皮肤干燥,在周围涂皮肤保护剂如氧化锌软膏等,防止肠内容直接与皮肤接触,刺激皮肤,防止局部炎症、糜烂,发生造口周围皮肤炎。同时观察造瘘口周围皮肤有无湿疹、充血、水泡、破溃等。

3饮食护理

无特殊限制,注意营养均衡,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尽量少吃辛辣刺激、易激惹的食物,减少油腻食物的摄入;易产气或气味大的食物如洋葱、韭菜、红薯、蒜、芹菜、豆类、鸡蛋、啤酒、汽水,应尽量少吃或不吃;绿豆、菠菜、未熟的水果和蔬菜、啤酒都容易导致腹泻。食用富含叶绿素的绿叶蔬菜均有助于控制自然粪臭。

4指导患者正确使用人工肛门袋

4.1 人工肛门袋的选择及安放 根据患者情况及造瘘口大小选择适宜的肛门袋。清洁造瘘口及其皮肤并待其干燥后,除去肛门袋底盘处的粘纸,对准造瘘口贴紧周围皮肤,袋口的凹槽与底盘扣牢,袋囊朝下,尾端反折,并用外夹关闭。必要时用有弹性的腰带固定人工肛门袋。

4.2 人工肛门袋的清洁 当肛门袋内充满三分之一的排泄物时,需及时更换清洗。

4.3 人工肛门袋的替换除一次性造口袋外,肛门袋取下后可打开尾端外夹,倒出排泄物,用中性洗涤剂和清水洗净,擦干、晾干备下次替换。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3造口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3.1造口感染:造口开放前,造口周围皮肤用凡士林或生理盐水纱布保护;造口开放后,及时清洁造口分泌物、渗液,保护造口周围皮肤,更换敷料,避免感染。观察造瘘口肠黏膜的色泽、肠段有无回缩、出血或坏死等。

3.2肠造口狭窄: 复发率占单腔造口术的6%~8%。术后由于瘢痕孪缩,可引起造口狭窄。故应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停止排气的、排便等肠梗阻症状。为避免造口狭窄,在造口开放后即开始扩张。扩张时戴手套,用食指及中指涂石蜡油缓慢插入造口至2~3指指关节处,在造口内停留3~5 min,开始时1次/d,7~10 d后改为隔日一次,造口扩张时,动作轻柔,手指插入造口不宜过深,以手指通过腹壁肌层至腹膜层为宜。

3.3粪嵌塞: 是最常见的并发症。手术后排便反射尚未建立,排便机能未完全恢复,加上饮食不当,未下床活动,有时粪便不能及时排出,结肠内存积粪便,积蓄多日,可发生粪嵌塞。故术后观察患者排便情况,若进食后3~4 d患者仍未排便,可适当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膳食纤维,多饮水,鼓励患者下床活动,并给予腹部按摩等,以促进肠蠕动。必要时适当灌洗和注入油剂,使粪便滑润稀软,排出通畅。

3.4肠脱出: 发病率占全部并发症的25%~50%。[2]由于切口缝合过于松弛,胶管或玻璃棒固定不牢,手术后腹内胀气,使肠袢由造口旁突出,或造口全部脱出。故手术后严密观察和保证胃肠减压的通畅,防止腹胀,避免咳嗽,扎紧腹带,防止脱出。

4教导患者自我护理造口

首先给患者和主要照顾者制定学习目标,采用示范-参与-自我护理的模式,给患者进行护理时,让患者观看护理全过程几次,让患者基本熟悉过程,然后让其逐渐参与到造口的护理中,待患者掌握基本操作要领后,观看患者独立操作1~2次,有不当的地方及注意事项做好指导及讲解,以确保患者在出院前能完全自我处理造口。每次执行造口护理指导时,均要对患者进行评估,了解患者的接受能力、学习进展等,及时适量的学习,既符合患者的生理需要,又满足患者的心理需要,及时给予适当的鼓励,切忌操之过急,使其正确掌握造口护理的相关知识及操作技能,更快更好的适应造口生活。

通过对54例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的临床护理,有效的减少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使其在生理上减少了病痛的折磨,在心理上能正确的对待疾病,帮助其提高自理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参考文献

[1]杨玉龙.直肠癌27例造口护理体会[J].中国临床研究 .2009.05:38

直肠乙状结肠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51例,男39例,女12例,年龄58~80岁,平均66.3岁,均为侵润性或多发性膀胱移形上皮癌。CT或MRI检查无膀胱外侵润及远处转移。术前常规检查肾功能和肛门括约肌功能均正常,钡剂灌肠或结肠镜检查排除直肠及乙状结肠病变。心肺功能正常,无手术禁忌证。术前3 d起常规做肠道准备。

1.2 手术方法

做下腹部正中切口,常规行膀胱根治性切除术,距直肠前壁腹膜返折部15~18 cm处切断乙状结肠,在保证血液供应的情况下,分离肠系膜,将近端拉入盆腔与直肠上段做端侧吻合,恢复乙状结肠与直肠的连续性。用无水酒精浸泡代膀胱乙状结肠段的肠腔,将两侧输尿管游离后自腹膜后引出,输尿管做成乳头后插入输尿管导管,并分别与乙状结肠吻合,双输尿管导管连同代膀胱内Folly氏导尿管自肛门引出。为防止粪便返流,在乙状结肠端侧吻合口上方1 cm处将乙状结肠袢用0.5 cm宽尼龙绸布将肠管缩窄。最后关闭结肠残端开口,并将之埋在腹膜后。

1.3 术后处理

术后禁食并静脉高营养7~10 d,胃肠减压至肠蠕动恢复。6~8 d拔除盆腔引流管,术后12~14 d拔除双输尿管导管。膀胱内引流管定时放尿,于3~5 d拔除膀胱导尿管。开始自行排尿时每次为1~2 h,1~2周后恢复到每日7~9次。术后定期随访(1个月,3个月,6个月,以后每6个月随访1次),术后1个月检测血生化的变化,3个月B超检测上尿路变化,必要时做静脉排泄性尿路造影了解输尿管的通畅情况及抗逆流功能。以后定期血生化、B超、IVP或CT检查。

2 结果

51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3~5 h,平均3.5 h。术后拔管后2d内肛门括约肌基本恢复。拔管后初期尿频,其中4例患者并发夜间尿失禁,锻炼后3~4 d均完全控制排尿排便。拔管后1周~2个月肠道功能基本恢复,获得满意的尿便分流。

51例患者中,1例63岁女性患者发生盆腔引流管处脓肿,1例80岁患者切口液化、裂开,后并发脑出血,脑疝死亡,其余无明显并发症出院。术后随访3~60个月,死亡5例,3例死于盆腔复发,1例死于肺转移,2例高龄患者死因不祥。6例患者术后出现轻度高氯性酸中毒,口服碱性药物后恢复。1例患者术后发现尿囊内鸽蛋大结石并双肾积水,切开尿囊取石后,积水减轻,肾功能改善。

3讨论

尿流改道技术是泌尿外科的重要技术,理想的替代膀胱应接近正常的生理功能,具备足够储尿容量,维持一定的排尿间隔,可自主控制排尿及良好的排空功能外,无逆行感染,代谢紊乱等并发症。利用肛门括约肌控制尿液,1852年最早是sigma报道的输尿管乙状结肠吻合术,由于易出现逆行感染,高氯性酸中毒,肾功能受损和恶变等并发症,现已很少采用。但这种术式的改良可达到减少并发症发生,所以仍被一些治疗中心采用[1],改良乙状结肠代膀胱术是在输尿管乙状结肠吻合术基础上改进的一种低压可控性尿流改道。手术操作简单,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乙状结肠排空能力强,分泌黏液少,方便管理;乙状结肠黏膜吸收能力差,出现电解质紊乱的可能性小。充分利用了肛门括约肌的良好控粪尿机制,同时防止了高压导致的逆行感染、肾功损害等缺陷,满足了膀胱大容量、低内压、抗返流、排尿可控等生理排尿的主要条件[2]。本组50例患者6例患者术后出现轻度高氯性酸中毒,口服碱性药物后均恢复,嘱其减少排尿间隔时间后未复发,分析可能与排尿间隔时间过长,尿液返流入降结肠有关。针对这种情况笔者所在医院采用无水酒精处理储尿囊部位的黏膜,取得满意效果。同时在乙状结肠直肠端侧吻合口上方1 cm处,用0.5 cm宽尼龙绸布将肠管缩窄,防止粪便返流,进一步做到了粪便和尿液分离,进一步减少了上行性尿路感染的可能。

改良的乙状结肠直肠术整个手术时间不太长,创伤小,适合不宜作复杂尿流改道的手术,尤其是多发广基膀胱肿瘤的老年患者。与其他形式的尿流改道相比,本术式相对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在技术上容易掌握不需挂袋或自行导尿,生活质量与正常人相近,仅有排尿方式习惯的改变,而女性患者几乎与正常相同方便术后患者生活,不失为可控性尿流改道的较好术式[3]。

参考文献

[1]EI Mekresh MM,Hafez AT,Abol - Enein H,et al.Double folded rectosigmoid bladder with a new ureterocolic antireflux technique.Urol, 1997,157:2085-2089.

[2]Madersbacher S,Schmidt J,Ebele JM,et al.Long - term outcome of ileal conduit diversion.Urol,2003,169:985 -990.

直肠乙状结肠 篇4

【关键词】结肠癌;直肠癌;肿瘤根治术;复发;生物学行为

【中国分类号】R73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6-0106-02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癌症的发病率也在显著升高,有资料显示,近年来我国结肠癌与直肠癌的发病率与过去十年相比增加了近20%,所以临床上需加强对于结肠癌与直肠癌的认识[1]。结直肠癌在根治术后复发主要是指其局部发生肿瘤,而一般肿瘤复发都会伴有远处的转移,本文就结肠癌与直肠癌通过根治术后复发的各项指标对比,以此来总结与分析影响两种疾病复发的相关因素,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共105例,其中男性患者52例,女性患者53例,年龄为40到79岁不等,平均年龄为(56.8±3.3)岁。105例患者中,结肠癌患者40例,直肠癌患者65例,均符合以下选取标准[2]:1)对其进行结直肠癌手术属于根治性手术;2)在手术后发生复发与转移,且复发情况已经明确;3)排除术前接受过放化疗的患者;4)排除术后3个月内死亡的患者;5)排除具有家族型息肉以及肠炎恶变患者。对所有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进行分析与比较,其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观察内容 对105例患者的复发情况进行分析与探讨,主要比对肿瘤的分化程度、大体类型、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情况等,以此作为相关因素分析标准。

1.3 统计学方法 对所有数据使用SPSS12.0软件进行分析与检验,并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复发情况 40例结肠癌患者其中位复发时间为15.2个月,55例直肠癌患者其中位复发时间为22.0个月;结肠癌患者其多部位复发率为45.3%,直肠癌患者其多部位复发率为66.2%;结肠癌患者在复发后的3年生存率为19.9%,直肠癌患者复发后的3年存活率为26.6%。

2.2 肿瘤情况 对105例进行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复发的患者其肿瘤资料进行评估与分析可得,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复发患者,其在肿瘤的生物学行为上有明显的区别。

注明:通过对所有数据进行SPSS软件分析与检验,P均小于0.05,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也导致各种癌症的发病率逐渐升高。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肿瘤性疾病,结肠癌与直肠癌在手术后发生复发在临床上主要是指患者在接受手术后,其局部再次出现肿瘤,一般来说结肠癌与直肠癌的复发往往伴有远处转移,所以会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和负担。结直肠癌对于患者的生命安全与生存质量有严重的影响,故对其进行根治术是临床上最常用也是最彻底的治疗方法。为了对结直肠癌进行根治术后发生肿瘤复发的原因进行对比和分析,本文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105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与检查结果进行比对,并得出了以下的一些结论。

肿瘤的大体类型和結直肠癌的复发有直接的关系,且对于结肠癌患者与直肠癌患者而言,其肿瘤的大体类型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4];除此之外,在肿瘤的大小、发生的部位、肿瘤的分化、肿瘤的分期、是否出现淋巴结转移等方面,结肠癌和直肠癌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肠癌的复发肿瘤大小明显小于直肠癌复发肿瘤大小,而其分化主要为中分化,而直肠癌为低分化,结肠癌的Duke’s分期主要为R期,直肠癌主要为C期,两者均会发生淋巴结转移,但结肠癌的淋巴结转移情况较直肠癌而言更多也更明显。根据本文对10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后显示,直肠癌患者复发后其三年存活率为26.6%,明显高于结肠癌复发患者的19.9%,这也说明对于直肠癌根治术后复发患者而言,其生存质量及预后优于结肠癌根治术后复发患者。

本文通过对于本组105例结直肠癌患者的复发相关因素的对比分析,发现结肠癌患者与直肠癌的肿瘤发生部位、肿瘤大小、病理分化、肿瘤大体类型、Dukes分期以及淋巴结是否出现转移均有显著差异。近些年来,对结直肠癌手术患者进行术后辅助化疗的方式得到了医师的注重和运用,因此,在对结直肠癌患者进行根治术后,要根据患者自身的情况以及临床要求进行相应的放化疗,减少结直肠癌的复发率,为患者减轻生理与心理负担,提高其生存率与预后质量。

参考文献

[1]宫媛.272例直肠癌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分析[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8,33(5):608-610.

[2]梁建伟.高龄结肠直肠癌患者根治切除术的预后因素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08,88(21):1467-1470.

[3]闫保功.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转移复发的相关因素分析[J],临床医学 中外医疗,2011,80(24):92.

[4]周雨,冯德昭,马国平.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复发原因及对比[J],中国医药导航,2010,32(2):1988-1989

直肠乙状结肠 篇5

我们回顾性分析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胰外科大肠癌数据库中, 2003年1月到2008年12月之间病理资料完整的、接受根治性手术 (R0) 的乙状结肠癌、直肠癌患者716例的临床病理资料。探讨乙状结肠癌、直肠癌根治性手术中上方淋巴流向不同清扫平面对预后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胰外科大肠癌数据库中, 2003年1月到2008年12月之间病理资料完整的、接受根治性手术 (R0) 的乙状结肠癌、直肠癌患者716例 (见表1) 。纳入标准为: (1) 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乙状结肠癌、直肠癌患者; (2) 术前未接受新辅助放化疗; (3) 病理学检查, 淋巴结数目大于12个; (4) 进行标准性的全直肠系膜切除 (TME) ; (5) 同意手术并签署书面同意书。排除标准包括: (1) 原发于乙状结肠和直肠以外部位的腺癌; (2) 多源性大肠癌; (3) 复发性肿瘤; (4) 伴有肝、肺等远处转移; (5) 伴有梗阻的乙状结肠癌、直肠癌患者; (6) 姑息性治疗的乙状结肠癌、直肠癌患者; (7) 行侧方淋巴结清扫的患者。所有患者均由高年资的胃肠外科手术医生完成。术后病理学TNM分期, 采用美国癌症联合会 (AJCC) 结直肠癌TNM分期 (第六版) 标准。术后的化疗采用XELOX或FOFOLX6方案进行, 进行8~12个疗程。

1.2 统计分析及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包 (SPSS Inc, Chicago, IL) 分析数据, 分别采用t检验、χ2检验对连续型变量和分类变量进行统计分析。Life table法计算患者的生存率, 并用Kaplan-Meier法Log-rank检验比较两组生存率的差异。以Dukes分期和N分期作为分层因素对高、低位结扎组患者生存率的差异进行校正, 进一步分层分析以比较两组患者生存率差异。

2 结果

2.1 临床病理资料

本研究共纳入716例患者, 其中HL组469例, LL组247例。HL组中男性265例, 女性204例;LL组中男性145例, 女性102例。共有279例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 淋巴结转移率为39%。其中HL组中淋巴结转移阳性为200例 (42.6%) , 淋巴结转移阴性为269例 (57.4%) 。LL组中淋巴结转移阳性79例 (32%) , 淋巴结转移阴性为168例 (68%) 。HL组中IMA根部淋巴结转移阳性为58例, 转移率为12.4%。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最大径、手术时间、肿瘤部位、大体类型、组织类型、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浆膜受侵情况等因素以及是否接受术后化疗等方面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而在Dukes分期、N分期方面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因此统计分析时需要将Dukes分期、N分期作为分层因素进行分层分析。

2.2 全体患者的总体生存情况

随访时间截止到2010年12月, 平均随访时间为 (45.55±24.62) 个月。本研究716例患者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79%、73%。HL组的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80%、74%, LL组的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78%、72%。KaplanMeier分析显示, 两组的5年总体生存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Log-rank检验, P=0.765) (图1) 。

2.3 影响本研究结直肠癌患者生存的危险因素分析

将上述参数引进Cox风险回归模型, 采用逐步引入法 (forward conditional) 分析显示:年龄、肿瘤部位、分化程度、N分期为影响本研究乙状结肠癌、直肠癌生存率的危险因素 (P<0.05) (表2) 。而肠系膜下动脉结扎水平的不同不影响患者的生存率 (P>0.05) 。

分别以Dukes分期和N分期作为分层因素进行分层分析, 结果显示:HL组和LL组中, Dukes A、B、C期患者的5年总体生存率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 (P>0.05) 。N0、N1期患者的5年总体生存率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但N2期患者的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61%、4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34) 。同时两组患者的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率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 (P=1.0) 。

3 讨论

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最重要因素。IMA根部淋巴结转移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子[4,5,6]。Mallasagne等认为伴有顶端淋巴结转移的结直肠癌患者和伴有远处转移的患者的5年生存率相似, 死亡危险比是没有顶端淋巴结转移患者的2.5倍。因此进行合理范围的淋巴结清扫十分重要。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指南推荐, 在直肠癌根治术中, 如果术中在IMA根部没有发现肉眼肿大的淋巴结, 合适的近端淋巴结清扫范围为切除主要供血血管的起始水平以内的血管和淋巴管[7]。而对于乙状结肠癌、直肠癌患者而言, 结扎位点位于直肠上动脉起始处, 也就是左结肠动脉发出处远端, 也就是本研究中的低位结扎。若有肉眼肿大的淋巴结, 则推荐高位结扎。但目前在临床实际操作中, 关于乙状结肠癌、直肠癌患者的血管结扎水平目前仍未达成一致, 结扎水平的选择更多的是根据手术医生在术中的判断[8]。然而文献报道手术中肉眼判断有无淋巴结转移是十分不可靠的。

有文献报道高位结扎可以提高不同分期的生存率[9]。美国的一项包括2409例病例资料的对比高位结扎和低位结扎不同临床疗效的研究表明, 两组术后死亡率没有明显差异 (4.2%vs.5%) , Dukes A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没有明显差别[10]。对于Dukes B期而言, 高位结扎可以提高结肠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 (83.9%vs.73.9%, P<0.01) , 直肠癌患者的生存率则没有明显差异;同时高位结扎可以降低结直肠癌患者的局部复发率 (11.4%vs.18.7%, P<0.05) 。Dukes C期的结直肠癌患者, 高位结扎组的5年生存率为52.9%, 明显高于低位结扎组 (45.2%, P<0.05) ;同时高位结扎组局部复发率明显降低 (20.8%vs.30.7%, P<0.05) 。高位结扎组的患者远处转移率明显降低, 延迟了远处转移的时间。但这些文章并没有消除分期迁移现象对预后的影响。因为扩大的淋巴结清扫有可能会收获更多的阳性淋巴结, 这样部分患者会成为比低位结扎时更晚的病理分期, 但这些患者的预后不会有变化。这样各个较晚病理分期的患者数目可能会增加, 每个分期的患者的预后情况可能会得到改善[11]。尽管最近的两篇系统评价均认为目前仍没有足够的证据证实高位结扎可以提高生存率, 但关于结扎部位却推荐了不同的方案。Lange等[12]认为从解剖学来讲, 低位结扎对于吻合口近端肠管血运的影响和自主神经的损伤较少, 因此推荐低位结扎。而Titu等[13]则认为高位结扎可以安全的进行, 不会增加结直肠癌手术的并发症, 有利于获得更多数目的淋巴结和准确的肿瘤分期, 有利于后续治疗的确定, 有利于不同单位和个人进行手术相关的结局的标准比较, 因此推荐行高位结扎。近年来, 腹腔镜技术在结直肠癌根治术方面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在腹腔镜乙状结肠癌、直肠癌根治术中, 为方便脾区的游离和腹腔镜下解剖平面的确立, 往往需要首先进行肠系膜下动脉的高位结扎[14,15]。因此, 随着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逐步推广, 肠系膜下动脉的高位结扎也会成为越来越多外科医生的选择[13]。

本研究主要探讨乙状结肠癌、直肠癌根治术中上方淋巴流向不同清扫平面对于患者预后的影响。本研究发现高位结扎并没有提高患者的5年总体生存率 (74%vs.72%, P=0.765) 。但两组患者的Dukes分期和N分期情况存在差异, 为消除此偏倚对结果造成的可能影响, 分别以Dukes分期和N分期作为分层因素进行时序检验。两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随着Dukes分期的增加而逐渐下降, 但各个分期的生存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N分期的情况也是如此, 伴随转移淋巴结数目的增加, 5年总体生存率亦逐渐下降。对于N0、N1期患者, HL组和LL组患者的总体生存率没有明显差异。但对于N2期患者, HL可以提高18%的生存率 (61%vs.43%)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34) 。说明肠系膜下动脉结扎水平的不同不影响患者的总体生存率, 但是当转移淋巴结的个数超过4个时, 高位结扎可以提高总体生存率。全部患者的多因素分析结果亦显示, 影响本组乙状结肠癌、直肠癌生存率的危险因素为年龄、肿瘤部位、分化类型、N分期。而肠系膜下动脉结扎水平的不同不影响患者的生存率。

结直肠癌术后复发和转移不仅和外科手术方式、手术医生以及综合治疗有关, 也和肿瘤本身的生物学特点和病理分期有关。本组研究发现, HL组合和LL组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率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 (P=1.0) 。

直肠乙状结肠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在2011年9月至2013年8月于我科行18F-FDGPET / CT检查的患者中选取符合以下条件的病例:( 1) 直乙交界区出现局限性高浓聚灶,弥漫性高浓聚除外; ( 2) 行PET/CT检查前无肠道异常表现,直乙交界区无影像学异常; ( 3) 排除延迟扫描时原直乙交界区浓聚灶出现移位或消失者。符合以上条件的病例共193例,其中男101例,女92例,年龄27 ~ 82岁,平均( 49. 2±4. 3) 岁。所得结果均经病理活检、肠镜或临床诊断随访证实。

1. 2 显像方法

受检者检查前均禁食6 h以上,检查前空腹血糖浓度在正常范围内。按照4. 44 MBq·kg- 1注射18F-FDG,静卧休息50 min,显像前排空膀胱。应用GEDiscovery型PET / CT进行显像,采集条件 为: CT:140 k V,200 m A,螺距1. 75; PET: 3D模式,3 min·( 床位)- 1。扫描范围从颅底到股骨近端。所有患者均行双时相显像,即注射药物后1 h的早期显像与2 h的延迟显像。

1. 3 图像评价

PET数据经衰 减校正、图像 重建处理,层厚3. 27 mm,由两位有经验的医师视觉判断18F-FDG高浓聚灶并测量SUVmax。

1. 4 统计学处理

应用统计软件SPSS 18. 0对各组间SUV差异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

2 结果

193例直乙交界区局灶性高浓聚灶中,生理性摄取、良性病变 与恶性病 变摄取SUVmax的比较见表1。

早期与延迟SUVmax在直乙交界区恶性病变组与生理性摄取组比较 显著升高 ( 早期t = 7. 284,P <0. 01; 延迟t = 12. 391,P < 0. 01 ) ; 良性病变组与生理性摄取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早期t = 7. 991,P < 0. 01; 延迟t = 7. 444,P < 0. 01 ) ; 良性病变组与恶性病变组比较,延迟显像SUVmax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早期显像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 ( 延迟t = 7. 447,P <0. 01; 早期t = 1. 531,P > 0. 05) 。

以灵敏度为纵坐标、误诊率( 1 - 特异性) 为横坐标在SPSS 18. 0软件上作ROC曲线图,然后计算曲线下面积( AUC) 。

图1为生理性摄取组和病变组早期SUVmax与延迟SUVmax测定的ROC曲线,AUC差值为0. 023,P >0. 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图2为良性病变组和恶性病变组早期SUVmax与延迟SUVmax测定的ROC曲线,AUC差值为0. 261,P < 0. 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直乙交界区18F-FDG局灶性摄取的差异很大,生理性摄取的原因可能与肠道的持续蠕动、细菌摄取或炎症及富含淋巴组织有关。而直乙交界区是肠道病变多发部位,良性病变主要有息肉、腺瘤及溃疡等,恶性病变以肠癌最常见。以上改变在18F-FDG PET / CT扫描中均可表现为局限性高浓聚灶。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半定量分析浓聚灶的SUVmax值,进一步肯定了在不应用对比剂的情况下,延迟扫描对肠道疾病尤其是直乙交界区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3. 1 直乙交界区是否存在病变

由于胃肠道的分泌作用,胃肠内容物以及胃肠道本身持续蠕动的影响,正常胃肠道可有部分生理性摄取18F-FDG,这对肿瘤的鉴别诊断和定位造成一定的困难[6]。PET/CT的应用,提高了肿瘤病灶定位的准确性和图像分辨率,将形态学检查与功能成像相结合,提高了其对胃肠道肿瘤的检出率[7]。而肠道准备对图像判读的影响仍存在争议: 检查前进行肠道准备可以减少胃肠道的18F-FDG摄取,有利于正确判读图像,减少假阳性率[8]; 而孙晓光等[9]的研究则认为,PET/CT检查过程中使用口服泛影葡胺造影剂会导致肠道18F-FDG摄取增加。有研究[10]表明,18F-FDG PET / CT意外发现的胃肠道局限性高代谢灶,病灶为恶性肿瘤的可能性较大; 而炎性病变在通常为弥漫性摄取,延迟扫描时部分病灶形态有改变,也可以帮助鉴别诊断[11]。

本研究仅对直乙交界区局限性浓聚灶进行研究,未对受检者进行特殊肠道准备,早期SUVmax与延迟SUVmax对是否存在病变有重要诊断价值 ( AUC均大于0. 9) ,但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该结果说明对直乙交界区疾病的筛查可以进行早期常规PET/CT显像,延迟扫描可以在必要时选择应用。既往通常将SUVmax > 2. 50作为诊断疾病的临界值,本研究提示直乙交界区早期18F-FDG PET / CT显像的SUVmax在2. 85以上,则其发生病变的可能性很大 ( 灵敏度为94. 6% ,特异度为97% ) ,但并不意味着病变为恶性。

3. 2 直乙交界区病变良恶性的鉴别诊断

随着PET/CT临床应用的逐步普及,临床上发现SUV值对良、恶性疾病的测定存在很大的重叠性,单纯依靠SUV值判断病变性质是片面的。根据本研究得到的结果作者认为,对于局限性直乙交界区浓聚灶良、恶性的判定,早期PET/CT扫描的SUVmax值无诊断价值( AUC < 9) ; 延迟扫描的SUVmax值对良、恶性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两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有研究[12]认为,恶性与良性组浓聚灶的SUV没有统计学差异。这一结果的差别可能主要在于病例样本的选择不同,本研究排除了弥漫性浓聚的病例。本研究提示,18F-FDG PET / CT延迟显像判断直乙交界区病灶良、恶性的SUVmax临界值为6. 85 ( 灵敏度为97. 4% ,特异度为79. 6% ) 。

当然,18F-FDG PET / CT SUV值代表组织中的放射性与注入放射性之比的测定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如设备、图像的采集条件、重建条件( 滤波函数、截止频率等) 及ROI的大小和勾画技术等的不一致性,故SUV在临床工作中仅能作为判断图像和明确诊断的参考指标。本研究结果显示,当直乙交界区局限性浓聚灶在早期显像中SUVmax > 2. 85或延迟显 像中SUVmax > 6. 85,可进一步行肠镜检查明确诊断,最终诊断依据靠肠镜活检[13,14]。

摘要:目的:评价18-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18F-FDG PET/CT)中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区(直乙交界区)出现局灶性高浓聚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8F-FDG PET/CT检查者中直乙交界区出现局灶性高浓聚的193例检查者的资料,以病理、相关临床及影像学随访结果为标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93例直乙交界区高浓聚患者中,生理性摄取101例,局限性炎性病变9例(纳入良性病变组),占位性病变83例(其中恶性病变38例,良性病灶45例)。早期与延迟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在生理性摄取组均低于病变摄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病变组中,早期SUVmax在良性病变与恶性病变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延迟SUVmax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8F-FDG PET/CT全身显像对直乙交界区疾病的检出有重要临床意义,双时相显像对该区病变的良恶性诊断有一定鉴别意义。

37例青年人结肠直肠癌临床分析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共37例, 其中, 男17例, 女20例;年龄18~42岁, 其中18~30岁13例, 31~42岁24例, 平均年龄为33.5岁;临床表现:早期症状往往不甚明显, 中、晚期主要表现为便血或黏液便22例, 排便习惯改变14例, 腹痛11例, 贫血、消瘦5例, 大便变细5例, 肠梗阻4例, 腹部肿块3例, 大便潜血阳性9例;病程30天~2年, 平均5.8个月;出现症状至经术前活组织检查或术后病理检查确诊小于3个月者13例, 4~6个月者17例, 7~12个月者3例, 13~24个月者4例。本组初诊时误诊23例, 误诊率为62.2%, 其中误诊为慢性结肠炎9例、痔疮6例、溃疡性结肠炎5例、黏粘性肠梗阻3例。

1.2 手术方式

本组37例患者行根治性切除31例, 其中Miles术5例, Dix on术14例, 左/右半结肠、横结肠及乙状结肠切除术12例, 姑息性切除3例, 单纯结肠造口3例。

2 结果

术后随访32例, 5年生存率为28.1% (9/32) , 其中Miles术后5年存活3例, Dix on术后存活4例, 结肠切除术后存活4例;姑息性切除和单纯结肠造口术后的患者1~2年内均复发或死亡。

3 讨论

我国大肠癌的发病年龄较欧美国家约提前18~20年, 且青年期大肠癌的发病率较国外要高, 且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国外报道青年期大肠癌发病率约占同时期各年龄组大肠癌总数的0.8%~11%, 而国内报道的占13.5%~20%。

3.1 发病情况

青年人结肠直肠癌年龄上限标准至今国内外尚未统一。国外学者主张定为40岁, 而国内学者有采用40、35、30和25岁等不同标准。本文采用≤40岁标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 结肠直肠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青年患者也在逐步增加。国内外多数文献报道青年结肠直肠癌患者就诊时多处于中晚期, 与中老年患者相比较, 青年患者在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方面尚存在许多争议。本组37例青年患者占我院同期结肠直肠癌患者的比例较高, 其中低分化、未分化腺癌、黏液腺癌、印戒细胞癌所占比例较高, 合计达65%。在病理分期方面, 大多报道认为青年患者就诊时多处于中晚期[1,2], 也有文献认为这与老年组并无明显差异[3]。按TNM分期本组Ⅲ、Ⅳ期患者所占比例达32.5%, 无Ⅰ期病例;肿瘤的发生部位显示出其向低位结肠高度集中的趋势[4]。

3.2 青年人结肠直肠癌的临床及病理特点

3.2.1 青年人结肠直肠癌的临床症状

血便为结肠癌的主要症状, 也是直肠癌最先出现和最常见的症状。由于肿瘤所在部位的不同, 出血量和性状也就各不相同。息肉型大肠癌患者可出现右下腹部局限性腹痛、腹泻, 粪便呈稀水样、脓血样或果酱样, 粪隐血试验多为阳性。随着癌肿的增大, 在腹部的相应部位可以触及肿块。狭窄型大肠癌容易引起肠梗阻, 出现腹痛、腹胀、腹泻或腹泻与便秘交替症状, 粪便呈脓血便或血便。青年患者因缺乏医学知识, 不了解该类结肠直肠癌常呈隐匿性生长, 对轻度不适及早期出现的一些症状不足以引起重视, 未及时就诊治疗, 导致疾病得不到有效处理;部分医师未作进一步检查, 只注重症状, 缺乏对病史的细致了解和全面分析, 体检也不够全面, 导致一些本可由直肠指检发现的直肠癌早期病变因不够重视或懒于进行而漏诊。青年人结肠直肠癌的临床症状不如中老年患者典型, 早期表现常不明显或无任何症状, 上述原因都可致使患者在就诊或确诊前, 病情已属中晚期, 从而失去最佳治疗时机, 因此, 提高青年期大肠癌生存率的关键在于早诊断、早治疗。大肠癌早期由于缺乏特有的临床症状、体征, 往往易与“肠炎”、“痢疾”相混淆, 加之医师过分考虑年龄因素, 疏于“肛门指检”, 极易造成误诊, 以致延误治疗, 影响预后。本组病例中由于医务人员思想麻痹、部分未作肛查, 致使误诊率高达62.2%, 因此, 我们一再呼吁各级医务人员对有下消化道症状的青年患者必须重视肛门指检, “一指之劳”往往可以避免漏诊。

3.2.2 青年组、老年组结肠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特点比较

在性别分布上, 青年结肠直肠癌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 但是两组在性别分布上无差别;发病部位上两组有较大的差别, 青年组以直肠为主, 而老年组以结肠为主, 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5) ;结肠直肠癌多见于中老年人, 青年人的发病率较低。

3.2.3 结肠直肠癌的治疗

迄今为止, 肠癌的根治性治疗方法仍首推外科治疗。全国第一届肠癌会议提出, 浸润性肠癌根治切除的定义是手术时将肉眼所见及扪及的肿瘤, 包括原发灶及引流区淋巴结全部清除者为根治性切除, 手术时虽能切除病灶, 但肉眼或扪及的肿瘤有残留者属于姑息性手术。青年患者结肠直肠癌的治疗仍以手术为主, 但因其确诊时多为中晚期病例, 其根治率较低[5];但即使不能根治, 亦应尽量切除病变组织, 如姑息性切除、造口或单纯探查, 以重建通畅的肠道。本组37例患者中, 行根治性切除31例 (83.8%) , 其中Miles术5例 (13.5%) , Dix on术14例 (37.8%) , 左/右半结肠、横结肠及乙状结肠切除术12例 (32.4%) , 姑息性切除3例 (8.1%) , 单纯结肠造口3例 (8.1%) 。对直肠癌患者在不影响根治效果的前提下可行保肛或肛门重建术。总之, 结肠直肠癌的基本治疗方法对于Dukes’A期和Dukes’B期结肠癌的治疗就是单纯的手术切除;对于Dukes’C期的结肠癌, 6个月的辅助化疗是降低复发危险、提高患者生存期的常规治疗措施。辅助性的放化疗都曾被尝试用于预防直肠癌的局部复发, 但其研究结果却因手术方式的不同而存在偏差。

综上所述, 我们要加强宣传, 加强中青年人群对结肠直肠癌常见表现的认识及其发病特点的了解, 以提高对本病的警惕性, 必要时可定期复查, 争取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以提高手术的根治率, 从而提高生存率。

摘要:目的:探讨青年人结肠直肠癌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青年人 (≤40岁) 结肠直肠癌的诊断、治疗及随访资料。结果:本组37例患者行根治性切除者31例, 其中Miles术5例, Dixon术14例, 左/右半结肠、横结肠及乙状结肠切除术12例, 姑息性切除3例, 单纯结肠造口3例;本组初诊时误诊23例, 误诊率为62.2%。术后随访32例, 5年生存率为28.1% (9/32) 。结论:青年人结肠直肠癌临床症状不典型, 恶性程度较高, 易造成误诊、漏诊, 手术根治率和生存率较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提高其手术根治率, 从而提高其生存率的关键。

关键词:青年,结肠直肠癌,临床特征

参考文献

[1]陈夏, 应敏刚, 林庆中, 等.青年人大肠癌73例临床分析[J].肿瘤学杂志, 2004, 10 (6) :453-454.

[2]彭健, 张阳德, 李年丰.青年人大肠癌 (附23例病例分析) [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3, 13 (13) :43-44.

[3]汪建平, 王磊, 杨祖立, 等.青年结肠直肠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02, 5 (4) :256-258.

[4]王磊, 李炜, 魏晰.青年人大肠癌45例临床分析[J].河北医学, 2003, 9 (11) :979-980.

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的护理 篇8

资料与方法

2013年2月-2015年1月收治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20例, 男10例, 女10例;年龄32~76岁, 平均年龄 (53.12±4.53) 岁;按照Broder分级, 其中Ⅰ级12例, Ⅱ级4例, Ⅲ级4例。

方法:所有患者术后给予全面精细护理。 (1) 心理护理:术后患者和家属处于形象紊乱时期, 应加强对患者家属的心理干预, 帮助其顺利度过应激阶段, 在医师换药时, 指导患者家属直视人工肛门, 正视并接受外形变化, 不产生遗弃和厌恶心理, 避免患者受挫;其次, 应对患者进行心理治疗, 先由医师对伤口进行描述, 并让家属叙述, 最后让患者直视自身伤口, 接纳自我。在护理中需注重尊重患者, 并嘱咐患者家属、朋友和病友等加强对患者的照顾和关爱, 以维护患者自尊。 (2) 生理护理:术后观察造口部位血运、黏膜情况, 若有水肿、疼痛和黑血, 应立即向医生汇报进行处理。肠蠕动恢复后2~4 d开始排便, 需指导患者正确使用人工肛门袋, 并保持造口周围皮肤干燥清洁。造口袋孔口大小裁剪合适, 指导患者家属及时清除造口袋粪便, 排便后用清水对周围皮肤进行清洁。随时观察造口周围皮肤情况, 必要时可使用红霉素软膏等进行涂抹, 避免皮炎发生。术后24 h需检查造口有无狭窄现象, 必要时用扩张器或手指扩张造口, 扩张器和手指应涂上润滑油, 动作轻柔, 避免损伤肠管或造口。需鼓励便秘患者及早下床活动, 并培养定时排便习惯。 (3) 饮食护理:肠道蠕动后患者可进食流质食物, 若无不良反应, 可改为半流食。饮食以高蛋白、高营养为主, 避免生冷、刺激、辛辣食物, 避免过量饮水。 (4) 健康支持:对患者和家属说明肠造口后需注意的事项, 衣服应宽松, 避免摩擦造口。适当控制活动量, 避免腹压升高。告知生活中应注意的事项, 并获得患者和家属的配合, 出院后定期随访, 全面提高患者造口术后的生活质量。

观察指标:分析护理后患者排便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护理前后生活质量的变化。采用美国波士顿健康研究所研制的SF-36生活质量调查表评价患者生活质量。SF-36生活质量调查表包括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等8个方面内容。SF-36生活质量调查表评分越高, 表示生活质量越好。

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均录入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行t检验分析,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术后排便规律18例 (79.45%) 。无肠造口狭窄、肠脱垂、造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 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明显高于护理前,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讨论

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因生活方式发生重大变化, 除了生理上明显的不适, 患者心理健康水平也下降。全面精心护理利用健康手册等方式进行宣教, 并与患者积极沟通, 解决其生活上的问题, 为其提供关心、支持、帮助, 满足其在生理、心理上的需求, 促进其社会功能的恢复。

本研究对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行全面精细护理, 结果显示, 79.45%患者术后排便规律, 提示对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给予良好的护理干预, 有助于改善患者排便情况, 与郭晓丽等的研究一致[1], 其表明对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后, 62.90%的患者排便规律, 稍低于本研究, 可能和样本量、患者个体化差异有关。另外, 经护理后无肠造口狭窄、肠脱垂、造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 与孙秋芬等研究相似[2], 其研究表明经综合护理干预、宣教后, 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减少。本研究发现, 护理后患者生活质量明显高于护理前, 提示对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给予良好的护理干预, 对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有帮助, 熊建容等研究也有类似的结论[3]。

综上所述, 对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给予良好的护理干预, 有助于改善患者排便情况, 预防并发症, 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郭晓丽, 苗娜, 贾丽敏, 等.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的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 (33) :521-522.

[2]孙秋芬.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的护理研究[J].中外医疗, 2014, 33 (25) :155-157.

直肠乙状结肠 篇9

【关键词】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自我护理能力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1-0129-02

在消化道恶性肿瘤中,直肠癌的发病率相对较高。直肠癌多见于年龄较轻的群体,且大部分患者均为低位直肠癌[1]。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尽管大部分患者均可保肛成功,但是仍有患者需携带永久性结肠造口,永久性结肠造口严重影响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2]。现对我院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接收的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78例进行研究,分探讨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的干预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其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接收的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78例作为研究对象,入组标准: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能够正确地理解医生讲解的内容,可定期复诊。排除标准:有严重身体残疾、认知功能障碍、精神病史、其他癌症的患者。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39例。在观察组中,男性21例,女性18例,年龄25~78岁,平均年龄(35.53±8.24)岁,文化程度:10例大专及以上学历,18例高中或中专学历,11例初中学历及以下学历,在对照组中,男性20例,女性19例,年龄24~75岁,平均年龄(35.76±8.23)岁,文化程度:9例大专及以上学历,20例高中或中专学历,10例初中学历及以下学历。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应用加强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干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其内容主要有:护理部门制作自我护理管理手册,并发放给患者,向患者讲解造口的相关知识,造口可能对生活产生的影响,告知患者自我护理管理的重要性,并教会患者自我护理造口的操作技巧。护理人员在术后2~3天、出院前2天、出院后1个月、出院后6个月实施护理干预,护理人员积极与患者沟通,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并对患者进行积极心理干预,引导患者采用积极的心态来对待疾病,如让患者建立康复的信心,认识到造口并不影响身体其他功能等,激发患者爱自己的能力。护理人员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估,并针对患者的心态、行为调整护理干预措施。

1.3观察指标

应用生活质量量表评价两组患者术后2~3天、出院前2天、出院后1个月、出院后6个月的生活质量。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在出院前2天、出院后1个月、出院后6个月生活质量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1。

3 讨论

多数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对造口的认识不足,自我护理能力较差,且通常存在消极心理,无法对自己的生活产生信心,最终导致生活质量严重下降。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在出院前2天、出院后1个月、出院后6个月生活质量评分比对照组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临床上对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进行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患者需要通过一定的学习才能正确地认识造口[3]。护理部门制作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自我护理手册,并向患者讲解造口的基础知识和相关护理技巧,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造口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促使患者正确地认识该疾病,从而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自我护理能力[4]。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经治疗后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而护理人员通过积极心理干预,可促使患者逐渐适应造口的存在,引导患者采用积极思维来认识造口,并让患者认识到自我护理的优势和重要性[5]。护理人员采用系统化的干预措施来改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并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实施,这种护理干预方式可让患者改变对造口以及自我护理的看法,有助于患者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提高患者采取行动的积极性,从而使患者应用所学的自我护理操作技巧来进行护理。护理人员通过鼓励患者制定系统化的计划可促使患者养成良好的自我护理习惯,有助于患者保持心理健康。综上所述,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直接影响患者的后期护理情况,而加强对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自我效能,促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文莎丽.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的干预研究[D].中南大学,2013.

[2]朱珍玲.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学报,2011,15(08):17-20.

[3]王宁,韩宇洲,贺敏,等.健康教育对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术后自我护理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1,10(14):6-7.

[4]薛盈川,刘晓鸿,陆薇,等.自我管理教育对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1,13(08):753-755.

直肠乙状结肠 篇10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12例, 男7例, 女5例;年龄16~73岁, 中位年龄46.76岁。所有病例均因不同程度下消化道症状就诊, 肛门指检发现直肠内肛门附近肿块9例:所有病例均行结肠镜检查, 并经结肠镜检查诊断为直肠下段低位息肉, 共计18颗, 大小为0.5cm×0.5cm×0.8cm~1.0cm×1.5cm×2.0cm, 有蒂者12颗, 蒂宽0.8~1.2cm, 无蒂6颗。经息肉组织病理检查诊断为非腺瘤样息肉4例 (其中增生性息肉1例, 炎性息肉1例, 炎性并不典型性增生2例) , 腺瘤样息肉8例。所有病例均经外科会诊, 患者均要求行镜下息肉切除, 在反复交待病情、结肠镜下切除息肉的必要性和风险性, 并取得患者及家属理解和签署手术同意书后, 实施手术。

1.2 治疗方法

设备为OlympusCF-Q260AI电子结肠镜和ERBEICC80型高频电发生器。将电子结肠镜插至距离肛门6~10cm、直肠第1个皱折处, 调节结肠镜方向旋钮并在适当进镜中旋转镜身, 即可实行结肠镜的直肠内U型反转, 定位息肉并尽可能将息肉调至结肠镜视野正中, 经活检孔道插入高频电电圈套器及高频电热凝器, 对有蒂息肉以圈套器圈套息肉跟部距基底0.3~0.5cm处, 收紧圈套器, 息肉变紫后, 用高频电电切切除, 对无蒂小息肉用高频电电凝切除, 术毕创面发白, 观察有无出血、穿孔。术后卧床休息, 保持大便通畅, 1周后复查肠镜, 了解创面愈合情况。对多颗息肉患者, 均在患者能够忍受并同意的情况下一次性切除。

2结果

所有病例均一次成功切除, 用圈套器切除12颗, 电凝切除6颗, 除凝切时有能够忍受的针刺样疼痛外, 无其他不适。手术中未发生损伤结肠镜和息肉以外的任何组织。术后随访, 无出血、穿孔、疼痛等症状, 创面愈合时间为10~21d, 平均12.6d。患者满意、依从性好, 总体评价高, 满意度为100%。

3讨论

直肠癌的发病率高, 占大肠癌的58.4%[1], 其中大部分可由肛门指检发现肿块, 说明直肠癌下段更多见。腺瘤样息肉是癌前病变之一, 而非腺瘤样息肉也可分化为腺瘤样息肉[2], 所以, 无论是腺瘤样息肉还是非腺瘤样息肉, 都有明确的切除指征。但对于直肠下段低位息肉的切除, 目前尚未有规范的切除方案和统一的切除方法, 传统方法是以硬式直肠镜下或在骶神经阻滞麻醉下外科手术切除。内镜下治疗是医患双方都追求的目标, 但是在常规前视内镜下实施操作, 由于操作面在肛门处, 摘除息肉时镜身软管均在体外, 失去支撑而不容易控制方向, 给注气和保持肛门开放状态带来极大困难, 几乎无法实施圈套;即使圈套成功, 也因难以保持肛门开放状态而在实施电凝切时伤及其他组织, 从而进一步影响手术的可操作性和安全性, 所以认为直肠下段息肉不宜内镜下高频电切。结肠镜直肠内U型反转手法, 被提出可作为结肠镜诊疗必须的常规操作手法[3], 在此手法下可以克服前视镜难以观察的盲区, 对于直肠下段及肛管 (肛柱) 病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组均在无麻醉状态下使用该手法顺利完成直肠低位息肉高频电切除术, 除能够进一步证实该手法的可行性, 还说明其在直肠下段、肛管疾病的治疗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总之, 无麻醉状态下经电子结肠镜直肠内U型反转下高频电切除直肠低位息肉效果良好,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郑芝田.胃肠病学[J].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1992:714.

[2]李荣洲, 郑超秀, 蔡积武, 等.内镜下高频电电凝电切摘除大肠息肉142例分析[J].临床消化病杂志, 2003, 15:231-232.

上一篇:托养机构下一篇:内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