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出血

2024-07-10

直肠出血(共7篇)

直肠出血 篇1

通常情况下实施肛门直肠手术后的患者,均可能会出现各种并发症情况,而并发症因为患者手术的差异以及病变类型的不同,在所有发生的并发症当中,一般以直肠出血最为多见,并且也是最为严重的并发症[1]。严重的影响着患者的身体健康,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本次主要对肛肠手术后直肠出血的临床分析进行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本院进行肛肠手术的患者1012例,所有患者实施的手术为:581例肛瘘切开手术,140例直肠脓肿切开引流术,161例经肛门前括约肌直肠息肉切除手术,89例直肠放射切口瘢痕松懈术,41例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其中术后直肠出血的患者60例,男35例,女25例,年龄33~67岁,平均年龄(39.23±9.32)岁。

1.2 方法

1.2.1 肛瘘切开手术

临床医生对患者进行轻度扩肛,然后插入槽探针,临床医生仔细对患者的皮肤表面进行切开,然后再借助于刮匙,将患者管壁当中已经存在坏死无用的组织等进行搔扒,然后再对创面周围的皮肤进行仔细整理和修建,并进行及时的止血工作,然后再给予患者敷料,实施加压包扎。

1.2.2 直肠脓肿切开引流术

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医护人员对其进行常规消毒和铺巾工作,采用手指在患者的直肠当中,以起到引导的作用,当临床医生发现患者伴有较为明显包块位置的时候,对其进行仔细切开,同时使得外切口扩大,以保证患者更够更好的进行引流,而不发生堵塞等情况,最后对患者的伤口填塞,填塞的材料为油纱,然后进行加压包扎。

1.2.3经肛门前括约肌直肠息肉切除手术临床医生在患者的肛门前方位置进行长度大约为5~6 cm的切口,方向为横向,然后将患者的括约肌进行仔细的切开,针对于患者的实际病情情况进行肛管和直肠的切开术,然后临床医生将其息肉进行切断,再进行缝合,放置引流。

1.2.4 放射切口瘢痕松懈术

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医护人员帮助患者取膀胱结石位,然后对患者的阴部位置和会阴部位实施消毒,使得患者的瘢痕位置得到有效暴露,采取分段的方式进行1~4个放射切口,将瘢痕进行松懈完毕之后,接触狭窄位置。

1.2.5 混合痔外剥内扎术

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医护人员对患者的皮肤进行消毒处理,完毕后,进行铺巾工作,临床医生对患者的外痔实施牵拉,使得内痔能够得以暴露,同时在患者外痔两侧部位的皮肤进行切口,使得切口的形状为“V”形,然后再采用形状为弯形的止血钳,并夹住其内痔基底的位置,采用丝线,型号为7号,对钳下采取双重结扎的方式进行结扎,最后将已经结扎完毕的内痔残端连接外痔进行一起切除。

1.2.6 医护人员对患者出现术后直肠出血的情况进行详细统计分析和记录,明确患者出血的因素、主要出血的位置、出血的时间、患者住院的时间,以及患者出血量。

2 结果

1012中有60例患者出现术后直肠出血,出血率为5.93%,没有死亡患者。60例直肠出血患者的出血情况平均发生在手术后5 d,平均出血量(132.23±78.23)ml,平均住院时间(20.98±2.12)d。以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术后出血几率最高(39.0%)。见表1。

3 讨论

3.1 出血的原因

(1)切口达到齿线上,同时从黏膜层达到了黏膜下层甚至达到基底层位置,由于在上述所讲的各个部位当中,均存在十分丰富的血管,倘若未进行及时并且有效的处理则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出血的情况[2,3]。(2)例如在患者进行内痔结扎手术的时候,主要是由于结扎线出现滑落或脱落的情况,在手术的残端没有保留出合适的位置,并且也没有实施缝扎,而使得结扎线出现脱落或者滑落的情况。(3)在手术之后,患者没有多卧床休息,或伴有较大的活动动作或患者手术当天就进行排便等,均会使得患者出现伤口出血的情况[4]。(4)在进行手术时,操作时切口过大,未及时处理而导致活动性出血的情况发生,同时在对患者的肛门创面进行敷料压迫的时候,过松等,均会导致患者创面出血的情况。(5)患者凝血功能欠缺,也会出现出血的情况[5]。(6)患者长时间的服用抗凝药物,例如阿司匹林,会造成出血的情况[6]。(7)患者伴有原发性高血压、肝硬化以及腹水、腹内肿瘤等,均会使得门静脉回流出现不同程度的障碍,而导致原发性出血或者继发性出血的情况。(8)患者在大便的时候,大便的性质较为干燥,并且其排便的时候较为用力,由于剧烈的运动或者扩肛等情况,均可以使患者的创面受到不同程度损伤,以及血痂脱落等,而导致患者出现出血的情况。

3.2 出血治疗

(1)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出血的位置进行有效的确定,如此才能够确保对其进行有效的止血。(2)医护人员可以采用云南白药、明胶海绵等对创面渗血的情况进行压迫治疗[7]。(3)针对于渗血也不能止住的患者,医护人员应当在出血的位置采用含有肾上腺素的纱布压迫止血,倘若效果不明显,或出血依然较多,则应对患者实施输液,使得其血压能够升高,有助于临床医生对血灶进行找出。(4)对于对患者进行常规处理而效果不佳的情况,主要有血管结扎线脱落出血或者综合搏动性出血[8]。(5)全身治疗,对于伴有休克的患者,以及出血较多的患者,医护人员应当对其进行局部的止血治疗,同时还应当及时针对于较大的出血点采取控制的措施,帮助患者及时就诊休克的情况,同时给予患者低流量吸氧处理等[9]。(6)出血后处理,医护人员应当对患者实施血常规检查,同时对患者的生命体征等各项情况进行严密监测。(7)在手术之后3 d内,医护人员嘱咐患者有效的控制排便,以避免患者手术的部位受到刺激,而引发出血的情况出现[10]。

3.3 预防出血

(1)严格遵循手术指征进行操作,在手术前应当做好对患者的检查工作,如血常规、出凝血时间、血小板和凝血酶原时间等。同时应当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明确患者的疾病史,并进行详细的相关记录[11]。(2)在对患者进行手术时,应当操作时动作轻柔,以避免患者组织出现损伤或者撕裂的情况。(3)在患者完成手术1 d内,应当嘱咐患者禁止大便,然后给予患者润肠通便的药物,以确保患者大便的通畅,1次/d,对于高危的患者,应当由资质较老且经验较为丰富的临床医生为其进行灌肠排便。

总之,对于进行肛肠手术的患者,在其手术之后,应积极对患者出血的风险实施有效的评估,明确患者出血的原因并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和预防。

直肠出血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该院妇产科进行剖宫产分娩的24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 均有剖宫产指征, 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经子宫下段切口进行剖宫产。同时排除合并心、肝、肺、肾功能不全、出凝血机能障碍、哮喘、癫痫、青光眼等米索前列醇使用禁忌症者[2]。

将所有产妇进行随机分组, 对照组120例, 初产妇88例、经产妇32例;年龄19~38岁, 平均年龄为 (28.75±5.12) 岁;体重62~83 kg, 平均体重为 (70.22±6.58) kg;孕周37~41.5年, 平均孕周为 (39.40±0.58) 周;单胎妊娠105例、双胎妊娠15例;其中羊水过多28例、瘢痕子宫32例、巨大儿36例、前置胎盘6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18例。观察组120例, 初产妇90例、经产妇30例;年龄20~36岁, 平均年龄为 (28.67±6.32) 岁;体重59~80 kg, 平均体重为 (69.34±7.11) kg;孕周37.5~40周, 平均孕周为 (39.15±0.93) 周;单胎妊娠104例、双胎妊娠16例;羊水过多26例、瘢痕子宫30例、巨大儿39例、前置胎盘6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19例。

1.2 预防方法

所有产妇均于胎儿娩出后于宫体注射缩宫素 (规格:10 IU, 国药准字H32025281) 20U, 然后再将缩宫素20 U加入500 mL乳酸林格氏液中持续静脉滴注[3]。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产妇给予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 (规格:200μg, 国药准字H20000668) 400μg;观察组产妇经直肠置入米索前列醇600μg, 置入深度约为5 cm[4]。观察两组产妇产后出血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

1.3 判断标准

采用容积法、称重法统计产后出血量。产后24 h内累计失血量超过500 mL者可判断为产后出血[5]。

用药后如同一例患者同时发生多种不良反应, 数据统计时以症状最严重的不良反应计1次。

1.4 统计方法

将所有数据均录入到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

2 结果

对照组产妇发生产后出血10例, 观察组产妇发生产后出血9例。两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对照组产妇用药后发生恶心8例、呕吐5例、寒战4例、眩晕3例。观察组产妇用药后发生恶心1例、呕吐2例、寒战3例, 所有产妇不良反应症状均较轻微, 未对术后恢复造成严重影响。与对照组相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论

产后出血是妇产科临床常见的严重并发症, 其中剖宫产产妇产后出血率明显高于自然分娩的产妇。产后出血一般发生于胎儿娩出后至胎盘娩出前、胎盘娩出至产后2 h、产后2~24 h等3个时间段, 多发生于前两个时间段。产后出血较为危急, 产妇在短时间内发生大量失血, 预后往往不良[6]。临床常需要采取缝扎子宫动脉上行支、子宫切除等手段以止血, 可能使产妇丧失生育能力。如抢救措施不及时, 大量失血可引起失血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甚至死亡等严重不良后果。休克较重、持续时间较长的产妇, 即使抢救成功, 也可能发生垂体功能减退等后遗症, 给产妇及其家庭造成巨大的身心痛苦。

宫缩乏力是导致产后出血的常见原因。剖宫产指征中的羊水过多、瘢痕子宫、巨大儿、双胎妊娠、前置胎盘、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也是导致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胎儿娩出后, 及时给予药物以促进子宫收缩是防止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有效方法[7]。

缩宫素是一种多肽类药物, 可引起子宫平滑肌发生强直性收缩, 子宫肌层内血管受到压迫而止血。在宫体直接注射, 可使子宫肌层在短时间内产生明显的收缩, 之后进行持续静脉滴注, 可维持稳定的血药浓度, 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缩宫素半衰期较短的不足。但子宫平滑肌对缩宫素的敏感性与产妇体内激素水平有关, 存在着一定的个体差异, 对部分产妇的效果往往不甚明显。

米索前列醇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前列腺素E1衍生物, 对妊娠各期子宫均有明显的收缩作用, 其中尤以妊娠晚期的子宫最为敏感。米索前列醇半衰期长, 可使子宫处于持续的收缩状态。经舌下含服吸收良好、起效迅速, 一般3 min左右即可起效, 30 min左右可达到血药浓度峰值。在胎儿娩出后直肠放置米索前列醇, 对胎儿不产生影响, 可促进胎盘自然剥离。在直肠部位米索前列醇可迅速转化为米索前列醇酸, 具有较强的缩宫活性。米索前列醇酸经肠黏膜吸收后可引起子宫平滑肌的强烈收缩, 尤其对子宫下段作用较强, 可促进子宫创面血窦迅速关闭, 从而起到预防产后出血的作用[8]。

米索前列醇的不良反应以恶心、呕吐、眩晕、寒战等为主, 对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等无明显的影响, 一般不良反应症状均较轻微, 不需特殊处理, 可自行消失。经直肠给药吸收较快, 同时对胃肠道的刺激性较小, 因此不良反应也较小。

该研究发现:采用米索前列醇舌下含服或直肠给药均可取得良好的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 其中直肠给药不良反应轻微, 对产妇的恢复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米索前列醇直肠用药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 以供临床参考。方法 以2010年8月—2012年7月在该院妇产科进行剖宫产分娩的24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 进行随机分组。所有产妇均于胎儿娩出后予宫体注射和静脉注射缩宫素, 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米索前列醇舌下含服, 观察组给予米索前列醇直肠用药。观察两组产妇产后出血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两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与对照组相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采用米索前列醇舌下含服或直肠给药均可取得良好的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 其中直肠给药不良反应轻微, 对产妇的恢复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关键词:米索前列醇,舌下含服,直肠用药,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

参考文献

[1]郭豪, 苏胜红.米索前列醇直肠给药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临床分析[J].新疆医学, 2010, 40 (12) :74-75.

[2]刘丽萍.直肠用米索前列醇药物预防产后出血100例临床分析[J].中外妇儿健康, 2011, 19 (9) :219.

[3]梁俊霞, 位秀芳, 栗芬.米索前列醇预防剖宫产术后宫缩乏力性早期产后出血100例临床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 2009, 24 (13) :1864~1865.

[4]秦晓玲.米索前列醇直肠用药和护理干预预防剖宫产后出血的效果评价[J].中国医学创新, 2012, 9 (13) :148-149.

[5]Hofmeyr G J, Gülmezoglu A M, Novikova N, et al.Misoprostol to prevent and treat postpartum haemorrhage: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 analysis of maternal deaths and dose-related effects[J].Bull World Health Organ, 2009, 8 (7) :666-667.

[6]赵菁, 徐小青, 聂江云, 等.米索前列醇配伍催产素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临床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 2012, 16 (1) :6-8.

[7]冯可几, 王馨芸.米索前列醇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 (10) :233-234.

直肠出血 篇3

关键词:骶前大出血,抢救配合

直肠癌Miles术中的骶前大出血, 来势凶猛, 是手术中危及生命的直接因素之一。近几年本院曾在2例Miles手术中因肿瘤与骶前有明显浸润, 手术强行分离时, 导致骶前大出血, 出血总量分别为2000 ml、2500 ml, 由于全体医护人员的配合熟练、措施得当, 使手术顺利完成。现将笔者在手术中配合抢救时的一些体会总结如下。

1心理护理

由于该手术创伤范围大, 手术时间长, 加之出血量多, 患者情绪不稳, 手术室护士应在术前对患者进行安慰, 消除其紧张情绪和恐惧心理, 增强其对手术的信心, 使其能以良好的精神状态, 主动配合手术。如在术中发生大出血, 护士应镇定自若, 有条不紊地配合医生抢救。

2了解骶前的解剖

发生骶前大出血, 主要是由于骶前静脉丛血管丰富, 肿瘤与骶前有粘连, 组织脆性较高, 分离时损伤血管, 导致弥漫性大出血, 极易造成失血性休克。

3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随时注意出血量

4准备止血物品和器械, 并能熟悉其要求和用途

4.1 准备80℃。热盐水纱布压迫止血或明胶海绵填塞, 也可在出血表面注射安可胶。

4.2 准备不锈钢或钛合金骶前图钉, 深达尾骨, 止血钉受到尾骨良好的固定作用, 对骶骨前的静脉丛出血等骨性组织表面的广泛性渗血, 止血可靠。

4.3 如上述方法仍不能止血, 则可根据患者骶前间隙大小, 选择适当大小乳胶手套, 将7×7 cm, 8层小纱布每20块叠成一叠, 装入乳胶手套内, 制成胶套纱布垫, 一般准备2~3个, 压于出血点, 胶套开口处向下, 以填满骶前间隙为度。填入小纱布时要进行清点, 以防遗留在体内。

5失血性休克患者的处理配合

5.1 治疗目的

主要是恢复血流灌注量。改善血循环及呼吸功能。手术室护士应及时执行各项医嘱, 保持静脉通畅, 做好静脉切开术准备, 同时进行加压快速输血、输液, 争取尽快恢复血容量, 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失常, 以改善循环功能, 保持呼吸道通畅, 并注意患者保暖, 缩短休克时间。

5.2 快速输血输液

因出血量多, 快速输血输液, 显得尤为重要。可开放两条静脉通道, 用静脉留置针输血, 必要时采用静脉加压输血。常用加压输血方法有塑料袋加压法、三通活塞加压法。在加压输血的同时, 应密切观察, 警惕心力衰竭、肺水肿和静脉穿刺部位渗漏发生。

5.3 失血量估计

准确计算失血量, 以供麻醉医生参考, 有利于及时等量输血补充。失血量的计算:失血量=吸引器吸出量+纱垫吸血-冲洗时生理盐水量。每块纱垫为长35 cm、宽20 cm的4层纱布做成, 每块纱垫的吸血量为50 ml。

6保持导尿管通畅

血压和尿量是判断循环状况的重要依据, 术中如发现尿量减少, 首先检查导尿管固定情况, 需排除导尿管滑脱、受压、扭曲等因素, 并注意观察尿液性状、颜色、并记录。

7保持负压吸引通畅

以便及时将出血点周围的血液吸尽, 使术野清楚, 有利于术者止血, 减少患者失血。

8准备好硅胶引流管放置于骶前

直肠出血 篇4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本院妇产科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方式行剖宫产分娩者480例, 均无明显心血管疾病、无青光眼及哮喘病史, 对前列腺素均无禁忌证, 随机分成催产素 (A组) 240例;米索前列醇+催产素组 (B组) 240例, 两组在年龄、孕周、产次、新生儿体质量方面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剖宫产术中胎儿娩出后, A组:宫体注射催产素20 U, 同时静脉滴注催产素20 U;B组:宫体注射催产素20 U, 术毕米索前列醇400 μg塞肛。

失血量采用容积法和计量法结合计算, 即吸尽羊水后记录的羊水量减去收集瓶中总的液体量即为失血量。纱布浸透不滴血时10 cm×10 cm为10 ml计算失血量;产后2 h和24 h内阴道出血采用专用产垫收集 (底部为塑料薄膜) 以称重法计算, 所增重量按1.05 g相当于l0 ml血液的标准计算失血量。最后分别累计即为产后2 h及24 h失血量。

1.3 产后出血的诊断标准

产后24 h出血量大于500 ml为产后出血[1]。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用 (x¯±s) 表示:两组间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术后2

h、24 h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 术后2 h及24 h出血量, A组均多于B组 (P<0.05) 产后出血A组23例 (9.58%) , B组8例 (3.33%) , A组多于B组 (P<0.05) , 有统计学差异。见表1。

2.2 用米索前列醇前后血压的变化, 见表2。

注:用药前后血压比较, 无显著性差异 (P>0.05)

2.3 不良反应

A组中6例 (2.5%) 出现恶心, 5例出现寒战, 无发热, 2例需应用止吐剂。B组中5例 (2.1%) 出现恶心, 1例呕吐, 5例寒战, 1例发热, 1例需用止吐剂。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 。

3讨论

3.1 米索前列醇联合催产素用于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机制

米索前列醇是一种合成的前列腺素E1 (PGE1) 的衍生物, 具有加强子宫收缩频率和幅度的作用, 其在引起子宫收缩的同时, 反射性促进垂体催产素的释放, 使子宫催产素受体增加, 对催产素不敏感的子宫也能发挥较好的促宫缩作用, 故目前被临床工作者应用于产后出血的防治上[2]。

产后大出血是由各种原因所致的子宫收缩乏力, 产后出血防治的关键时间是产后2 h内, 此时间出血量占产后24 h出血量的74.6%。因此, 如何迅速、持久的加强子宫收缩是减少产后出血的关键。肌肉注射催产素3~5 min起效, 作用持续30~60 min静滴立即起效, 生物半衰期为1~6 min。胎儿娩出后即子宫肌壁内和静脉各给予催产素20 U, 可使子宫血窦迅速闭合, 维持手术过程中子宫收缩。米索前列醇药物的清除半衰期为1.5 h, 其作用持续时间长, 因此两种药物结合使用, 催产素首先达到快速有效的作用, 米索前列醇维持子宫收缩, 相互起到协调的作用。本临床观察显示, 催产素联合米索前列醇组其术后2 h及24 h出血量与催产素组比较, 明显减少,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联合用药更能有效减少产后出血[3]。

3.2 米索前列醇给药途径

米索前列醇使平滑肌收缩, 口服吸收快, 可口服给药, 阴道、直肠给药同样有效。笔者选择400 μg术毕直肠给予米索前列醇维持子宫收缩, 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减少, 恶心、呕吐发生率与催产素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本资料显示米索前列醇直肠给药组与单纯催产素用药组, 胃肠道反应及其他不良反应, 无统计学意义。口服米索前列醇引起胃肠平滑肌收缩时, 导致恶心、呕吐反应。剖宫产时采用仰卧位, 增大子宫对下腔静脉的压迫, 加之麻醉的影响, 使仰卧位综合征加重, 术中往往会出现恶心、呕吐。因此剖宫产术中米索前列醇口服会加重胃肠道反应。术中口服用药, 有可能出现意外, 故笔者认为术中直肠给药既能够加强子宫收缩, 达到减少出血的目的, 使用又安全。

本资料表明, 直肠用米索前列醇联合催产素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 不但加强宫缩作用持续时间长, 而且应用简单、安全、副作用少,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224.

[2]罗锡兰.米索前列醇直肠给药预防剖宫产后出血78例临床观察.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7, 13 (7) .

直肠出血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自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48例脑室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经头颅CT检查证实脑室系统不同程度的积血。按照随机、自愿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24例。对照组男15例, 女9例;年龄40~74岁, 平均年龄 (58.4±6.6) 岁;其中高血压性脑出血16例, 颅脑外伤4例, 颅内动脉瘤破裂2例, 脑地血管畸形破裂2例。观察组男16例, 女8例;年龄43~75岁, 平均年龄 (59.2±6.5) 岁;其中高血压性脑出血15例, 颅脑外伤3例, 颅内动脉瘤破裂3例, 脑地血管畸形破裂3例。两组间性别、年龄、病因和病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 包括脱水降颅压、控制血压、保护脑细胞、保护胃黏膜、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治疗, 根据病情行侧脑室额角微创钻孔引流术, 注意预防褥疮和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化痰通腑醒脑液 (主要成分为大黄、虎杖、黄芩各15 g, 人工牛黄1.5 g, 瓜蒌、胆南、益母草、枳实、金银花、鱼腥草和川牛膝各30 g, 郁金、川贝、石菖蒲各20 g, 三七10 g, 芒硝和水蛭各5 g) 直肠滴注, 1剂/d, 加水煎煮取药液总量400 ml平均分为2瓶, 温度保持在32~35℃。患者取侧卧位, 输液器下段接一次性肠道冲洗袋后将导管缓慢插入肛门, 深度约为15~20 cm, 滴注速度40~60滴/min, 在45 min左右滴注完毕, 之后嘱患者平卧休息;每日上、下午各1次, 连续治疗5 d为1个疗程, 比较治疗4个疗程后两组患者意识障碍持续时间、头痛持续时间、颈项强直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变化和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意识障碍持续时间、头痛持续时间、颈项强直持续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具体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小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具体见表2。

注:与对照组相比, aP<0.05

注:与对照组相比, aP<0.05

3 讨论

脑室出血时常造成梗阻性脑积水引起颅内压急剧升高, 病死率高达60%~90%[2]。脑室出血后导致脑室扩张和血肿压迫脑室周围组织造成脑功能的损害;血块阻塞脑室通道继而影响脑脊液循环;此外血液从脑室流入蛛网膜下腔后引起继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导致脑血管痉挛从而加重脑组织缺氧和水肿, 进一步加重了神经功能的缺损[3]。临床上治疗脑室出血常采用内科药物治疗配合脑室引流, 同时使用尿激酶等药物加快血块的清除, 尽可能解除对脑组织的压迫改善神经功能。

脑室出血时压迫周围脑组织造成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 脑细胞代谢障碍使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加重。化痰通腑醒脑液由大黄、虎杖、黄芩、人工牛黄、瓜蒌、胆南、益母草、枳实、金银花、鱼腥草和川牛膝等中药煎煮而成, 具有活血利水、泻热通腑之效。其中大黄善荡涤肠胃实热积滞, 人工牛黄可以清心凉血, 瓜蒌可以化痰通腑, 川牛膝可引热、引血、引水下行, 水牛角可以清脑中上冲之热血。此外, 由直肠滴注药物后可以通过直肠静脉丛迅速吸收入血达到治疗全身疾病的目的, 还可以发挥泻下通便的作用[4]。刘捷等[5]的研究中将74例脑出血患者按照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对照组 (n=37) 和治疗组 (n=37) ,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化痰通腑醒脑液直肠滴注, 结果表明化痰通腑醒脑液可以减轻脑出血患者颅内压, 提高治疗效果。本研究发现对脑室出血患者加用化痰通腑醒脑液直肠滴注后可以改善患者的意识障碍, 缩短住院时间, 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本研究仅进行了近期的观察, 对于是否可以改善患者的生存结局还有待于进一步的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 探讨直肠滴注化痰通腑醒脑液治疗脑室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脑室出血患者48例, 按照随机、自愿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2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化痰通腑醒脑液直肠滴注 (200 ml/次, 2次/d) , 连续使用5 d为1个疗程, 比较治疗4个疗程后两组患者意识障碍持续时间、头痛持续时间、颈项强直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结果 观察组意识障碍持续时间、头痛持续时间、颈项强直持续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小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直肠滴注化痰通腑醒脑液治疗脑室出血患者可以改善患者的意识障碍, 缩短住院时间, 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化痰通腑醒脑液,脑室出血,疗效

参考文献

[1]赵岳中, 聂利珞.脑室外引流联合尼莫地平注射液治疗脑室出血的疗效观察.中南医学杂志, 2012, 40 (1) :92-93.

[2]吴建珩, 王新军.脑室出血的治疗现状与进展.医学综述, 2007, 13 (4) :301-303.

[3]杜长存, 闫军.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治疗中尼莫地平的应用.临床医学, 2010, 30 (2) :45-46.

[4]许海生, 刘捷, 张荣申, 等.直肠滴注化痰通腑醒脑液在脑出血患者通便中的应用.中国现代医生, 2011, 49 (1) :134-135.

直肠出血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自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功能性排便障碍的患者162例, 择期行直肠黏膜环切术 (PPH) , 术后发生出血的33例患者, 其中男∶女为2∶31, 年龄42~69岁, 平均55.6岁。33例患者中, 合并心脑血管病9例, 有血液系统疾病的1例, 合并糖尿病者7例, 有多种并存病者3例, 主要并存病有:高血压、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死、左心衰竭、脑血管病和糖尿病等。33例术后出血的患者29例曾诉下腹坠胀, 有便意, 全部患者均有血便, 30例患者心电监护曾显示高心率、低血压情况, 4例患者未诉特殊不适。

1.2 方法

在明确术后出血后, 经向家属或患者详细解释病情, 加强个体化的心理干预, 征得患者家属同意后29例在积极补液的同时在麻醉下行肛门镜检查, 清除肠道积血后找到出血部位, 缝扎止血。4例患者因为血常规基本正常遂行凡士林油纱布填塞止血等保守治疗。

1.3 结果

29例再次手术的患者中27例患者恢复满意, 2例患者出现创面渗血, 经反复填塞压迫后止血, 4例保守处理的患者恢复满意, 全部33例患者最后均痊愈出院。

1.4 PPH手术后出血的产生诱因

(1) 全身因素:全身因素主要由于高血压、动脉硬化患者血管脆性增加, 小血管破裂;血液系统疾病, 如血友病、急慢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原发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等, 而导致出凝血时间延长;各种原因引起的血小板减少;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消炎药等药物抑制血小板凝聚作用而导致出血;重金属中毒、环境污染也可导致血小板减少。 (2) 手术因素:主要是手术操作不当, 荷包缝合结扎线脱落, 进针深度和位置把握不佳, 未正确使用吻合器[2]常可导致术后出血, 与操作医师的临床经验密切相关。 (3) 个人因素:患者因为长期的便秘, 习惯用力憋气排便导致吻合口撕裂;或者肠道准备不充分, 术前未节制饮食等造成过早排便加剧肛管压力, 引起吻合口水肿或漏, 导致出血。 (4) 医源性因素:主要见于术后粗暴扩肛, 现已明显减少。 (5) 感染:局部组织坏死继发感染也是术后出血的重要原因, 预防性的口服抗生素是防治本并发症的重要方法。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本组患者多需二次手术, 患者和家属的情绪比较低落, 甚至悲观绝望。一旦有不良刺激可能导致家属和患者敌意, 甚至焦虑的情绪。一旦发生术后出血, 在配合医生积极抢救的同时, 尽量向患者和家属解释病情, 说明产生的原因和预后, 以减少患者紧张、忧虑的情绪, 使其对治疗充满信心。

2.2 术前护理

术前按医嘱进行必要的治疗, 临手术前需禁食, 加强肠道准备, 作抗生素过敏试验, 备好各类抢救药品和设备。

2.3 病情观察

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尤其是血压、心率的变化, 注意有无血压下降、脉搏细速等休克前期表现, 详细询问患者有无下腹坠胀, 警惕过早排便和过频排便的发生。

2.4 大便的观察

血便是术后出血的重要指标, 通常出现于术后12小时之内, 多呈间歇性, 量多, 为暗红色, 观察到血便应立即通知值班医师及时处理。

2.5 敷料和肛管的护理

密切观察敷料是否干燥, 有无血性渗出液。留置肛管的应注意观察引流物的颜色、性质、量做详细记录, 有利于医师对愈后的判断。

2.6 饮食护理

术后患者常因为害怕再次手术恐惧饮食, 要注意心理疏导, 鼓励少渣易消化饮食, 鲜榨果汁等。忌高脂饮食, 以免引起消化不良。大便干结者可口服石蜡油或局部润肠。患者出院后应告知患者避免辛辣刺激饮食。

2.7 加强基础护理

部分患者由于年龄较大, 术后恐惧不愿下床活动, 易引起褥疮、肺部感染等, 因此应协助患者定时翻身、按摩受压部位皮肤。鼓励患者咳嗽, 必要时给予吸痰和痰热清超声雾化[3]。

3 讨论

排便障碍综合征是因直肠无力、盆底肌功能不良导致排便困难或羁留性便秘的一种综合征。以排便困难、排便不尽感、里急后重、大便干燥或不干燥亦难排出, 需用手指协助排便为主证, 为中老年女性尤其是经产妇常见, 是一种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疾病, 目前对其机理及治疗均在研究中。在便秘罗马III标准中[4], 功能性便秘分为结肠慢运输和出口延迟。功能性排便障碍在排便时以盆底肌异常收缩、或不能松弛 (排便协调障碍) 、或蠕动力不足 (排便动力不足) 为特征, 标准认可了蠕动力不足也会引起功能性排便障碍。功能性排便障碍是一种功能性疾病, 本身不危及患者生命。该病因为其高发病率, 在近年来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 临床治疗上也有了长足的发展。直肠黏膜环切术 (PPH) 被广泛应用到重度脱垂性内痔的治疗上, 但由于其切除了直肠前突, 国内一些中心也应用于功能性排便障碍的外科治疗上, 对于直肠前突引起的功能性排便障碍有比较满意的疗效, 我们的临床实践也证实了这一点。

4 体会

直肠前突是功能性排便障碍的因素之一, 直肠黏膜环切术 (PPH) 是针对此病因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 但术后出血是该项技术最危险的并发症。加强个体化的心理干预和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是患者顺利康复的重要保证。

摘要:目的 探讨直肠黏膜环切术 (PPH) 治疗功能性排便障碍术后出血的临床护理策略。方法 选取我科自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功能性排便障碍的患者162例, 择期行直肠黏膜环切术 (PPH) , 术后发生出血的33例患者, 其中男:女为12∶21, 年龄42~69岁, 平均55.6岁。针对患者或家属的不同反应进行个体化的心理干预和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使患者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 获得患者的配合和信任。结果 33例患者中有29例再次在肛门镜下缝扎止血, 4例患者填塞保守治疗。再次手术中27例患者恢复满意, 2例患者出现创面渗血, 经反复填塞压迫后止血, 全部33例患者最后均痊愈出院。结论 直肠黏膜环切术 (PPH) 是治疗功能性排便障碍的方法之一, 术后出血是其最危险的并发症。加强个体化的心理干预和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是患者顺利康复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直肠黏膜环切术 (PPH) ,功能性排便障碍,术后出血,护理

参考文献

[1]Longo A.Treatment of hemorrhoidal disease by reduction ofmucosa and hemorrhoidal prolapse with a circular suturing device:a new procedure.In:Proceedings of the 6th world congress ofendoscopic surgery[C].Rome:Italy, 1998:3-6.

[2]李可.PPH术后出血原因分析及防治[J].中外医疗, 2010, 22 (11) :185.

[3]戈佳云, 李怀玉, 李天柱, 等.超声雾化吸入痰热清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呼吸道感染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 2010, 8 (20) :29-30.

直肠出血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江阴市南闸医院收治的高位出血因素产妇70例, 均在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硬膜外腔阻滞下行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术, 均无卡孕栓过敏史。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35例。对照组产妇年龄19~35岁, 平均 (25.8±5.8) 岁;孕周36~42周, 平均 (38.7±2.7) 周;孕产次:初产妇27例, 经产妇8例;高危出血因素:巨大儿13例, 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9例, 羊水过多8例, 前置胎盘3例, 多胎妊娠2例。观察组产妇年龄18~36岁, 平均 (26.0±7.4) 岁;孕周35~42周, 平均 (38.4±2.9) 周;孕产次:初产妇24例, 经产妇11例;高危出血因素:巨大儿14例, 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8例, 羊水过多6例, 前置胎盘4例, 多胎妊娠3例。两组产妇年龄、孕周、孕产次、高危出血因素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胎儿取出后两组产妇均立即宫体肌肉注射缩宫素20U, 同时将20U缩宫素加入乳酸钠林格液500ml中静脉滴注。对照组产妇术毕肛塞卡孕栓1mg;观察组产妇在胎儿取出前3min舌下含服卡孕栓1mg。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产妇出血情况 (术中出血量、产后2h出血量、产后24h出血量) , 术前、术后6、24h平均动脉压 (MAP) 、心率 (HR) 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 (恶心、呕吐、腹泻) 发生情况。采用容积法与称重法计算术中出血量, 即记录吸引瓶中羊水量, 术毕吸引瓶中总液体量减去羊水量。术毕称重湿敷料减去干敷料重量, 除以1.05即为血液毫升数, 两者总量即为术中出血量。产后2h出血量:产后2h专用纸垫应用前、后重量差值除以1.05, 再加上术中出血量。产后24h出血量:产后24h专用纸垫应用前、后重量差值除以1.05, 再加上术中出血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计量资料以±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出血量

观察组产妇术中出血量、产后2h出血量和产后24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

2.2 MAP、HR变化情况

术前、术后6、24h两组产妇MAP、HR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

注:1mm Hg=0.133k Pa

2.3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两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3) , 两组产妇未予特殊处理, 均自行缓解。

3 讨论

产后出血是分娩后威胁产妇生命安全的严重并发症, 发生率为2%~3%, 发生原因多与子宫收缩乏力、凝血功能障碍、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等有关[5]。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妇剖宫产后出血最为常见的原因, 尤其是高危出血因素产妇, 如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巨大儿、多胎妊娠、重度贫血、瘢痕子宫等。故增强子宫收缩功能是减少高危出血因素剖宫产产妇产后出血的关键。

缩宫素是临床防治产后出血的常用药, 作用于子宫平滑肌上的缩宫素受体, 促进子宫收缩、减少子宫出血[6]。缩宫素t1/2为4~10min, 宫体肌肉注射3~5min起效, 持续0.5~1.0h, 而静脉注射起效迅速, 静脉滴注约20min后宫缩强度与频率逐步增加, 约60min后稳定, 结束约20min后效应逐渐减弱。缩宫素的药理效应与产妇体内雌激素、孕激素水平关系密切, 不能同步增强宫缩强度与频率, 个体差异大, 且总量超过40U宫缩功能下降, 作用时间过后仍存在出血可能[7]。故联合其他促子宫收缩药已成为临床防治产后出血的有效措施, 是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卡孕栓又称卡前列甲酯栓, 是前列腺素F2α的衍生物, 应用3~5min后产生二酰基甘油、三磷酸肌醇等, 增加子宫平滑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 增强子宫收缩的强度和频率, 从而防治产后出血[8]。卡孕栓的化学结构是不饱和脂肪酸, 故其收缩子宫效应不受产妇体内雌激素、孕激素水平影响[9]。有研究表明, 舌下含服或直肠用药可有效防治剖宫产产后出血, 且无明显不良反应[10]。卡孕栓经黏膜吸收, 其黏膜吸收约10min起效, 可维持2~3h, 同时药效与缩宫素产生共振, 协同促进子宫收缩[11]。另外, 卡孕栓黏膜吸收后除作用于子宫平滑肌外, 还作用于胃肠道平滑肌, 故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12]。但不良反应程度较轻, 无需特殊处理。

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产妇术中出血量、产后2h出血量和产后24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 有显著差异;术前、术后6、24h两组产妇MAP、HR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无显著差异。提示卡孕栓给药途径和时机在防治高危出血因素剖宫产产后出血中具有重要意义, 其不影响高位出血因素剖宫产产妇的循环功能, 可安全应用。

综上所述, 卡孕栓舌下含服联合缩宫素防治高危出血产妇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好于直肠给药, 且给药方便, 不良反应小,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比较卡孕栓舌下含服和直肠给药联合缩宫素防治高危出血产妇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江阴市南闸医院收治的高位出血因素产妇70例,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35例。对照组产妇术毕肛塞卡孕栓1mg;观察组产妇在胎儿取出前3min舌下含服卡孕栓1mg。观察两组产妇出血情况 (术中出血量、产后2h出血量、产后24h出血量) , 术前、术后6、24h平均动脉压 (MAP) 、心率 (HR) 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 (恶心、呕吐、腹泻) 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妇术中出血量、产后2h出血量和产后24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术前、术后6、24h两组产妇MAP、HR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卡孕栓舌下含服联合缩宫素防治高危出血产妇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好于直肠给药, 且给药方便, 不良反应小。

上一篇:实时动态下一篇:移动IP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