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结肠造口

2024-08-02

直肠癌结肠造口(精选10篇)

直肠癌结肠造口 篇1

直肠癌为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 在我国发病率较高。目前, 手术根治切除为治疗直肠癌的主要方法, 但因结肠造瘘口改变患者正常生理排便, 需终生应用人工肛门, 给患者带来身心痛苦, 降低生活质量。因此, 需做好结肠造口护理干预, 使患者重拾信心, 以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本研究探讨了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的护理, 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3年2月-2015年1月收治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20例, 男10例, 女10例;年龄32~76岁, 平均年龄 (53.12±4.53) 岁;按照Broder分级, 其中Ⅰ级12例, Ⅱ级4例, Ⅲ级4例。

方法:所有患者术后给予全面精细护理。 (1) 心理护理:术后患者和家属处于形象紊乱时期, 应加强对患者家属的心理干预, 帮助其顺利度过应激阶段, 在医师换药时, 指导患者家属直视人工肛门, 正视并接受外形变化, 不产生遗弃和厌恶心理, 避免患者受挫;其次, 应对患者进行心理治疗, 先由医师对伤口进行描述, 并让家属叙述, 最后让患者直视自身伤口, 接纳自我。在护理中需注重尊重患者, 并嘱咐患者家属、朋友和病友等加强对患者的照顾和关爱, 以维护患者自尊。 (2) 生理护理:术后观察造口部位血运、黏膜情况, 若有水肿、疼痛和黑血, 应立即向医生汇报进行处理。肠蠕动恢复后2~4 d开始排便, 需指导患者正确使用人工肛门袋, 并保持造口周围皮肤干燥清洁。造口袋孔口大小裁剪合适, 指导患者家属及时清除造口袋粪便, 排便后用清水对周围皮肤进行清洁。随时观察造口周围皮肤情况, 必要时可使用红霉素软膏等进行涂抹, 避免皮炎发生。术后24 h需检查造口有无狭窄现象, 必要时用扩张器或手指扩张造口, 扩张器和手指应涂上润滑油, 动作轻柔, 避免损伤肠管或造口。需鼓励便秘患者及早下床活动, 并培养定时排便习惯。 (3) 饮食护理:肠道蠕动后患者可进食流质食物, 若无不良反应, 可改为半流食。饮食以高蛋白、高营养为主, 避免生冷、刺激、辛辣食物, 避免过量饮水。 (4) 健康支持:对患者和家属说明肠造口后需注意的事项, 衣服应宽松, 避免摩擦造口。适当控制活动量, 避免腹压升高。告知生活中应注意的事项, 并获得患者和家属的配合, 出院后定期随访, 全面提高患者造口术后的生活质量。

观察指标:分析护理后患者排便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护理前后生活质量的变化。采用美国波士顿健康研究所研制的SF-36生活质量调查表评价患者生活质量。SF-36生活质量调查表包括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等8个方面内容。SF-36生活质量调查表评分越高, 表示生活质量越好。

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均录入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行t检验分析,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术后排便规律18例 (79.45%) 。无肠造口狭窄、肠脱垂、造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 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明显高于护理前,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讨论

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因生活方式发生重大变化, 除了生理上明显的不适, 患者心理健康水平也下降。全面精心护理利用健康手册等方式进行宣教, 并与患者积极沟通, 解决其生活上的问题, 为其提供关心、支持、帮助, 满足其在生理、心理上的需求, 促进其社会功能的恢复。

本研究对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行全面精细护理, 结果显示, 79.45%患者术后排便规律, 提示对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给予良好的护理干预, 有助于改善患者排便情况, 与郭晓丽等的研究一致[1], 其表明对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后, 62.90%的患者排便规律, 稍低于本研究, 可能和样本量、患者个体化差异有关。另外, 经护理后无肠造口狭窄、肠脱垂、造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 与孙秋芬等研究相似[2], 其研究表明经综合护理干预、宣教后, 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减少。本研究发现, 护理后患者生活质量明显高于护理前, 提示对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给予良好的护理干预, 对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有帮助, 熊建容等研究也有类似的结论[3]。

综上所述, 对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给予良好的护理干预, 有助于改善患者排便情况, 预防并发症, 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郭晓丽, 苗娜, 贾丽敏, 等.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的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 (33) :521-522.

[2]孙秋芬.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的护理研究[J].中外医疗, 2014, 33 (25) :155-157.

[3]熊建容, 胡斯丽, 王清, 等.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的护理体会[J].当代医学, 2013, 19 (30) :121-122.

直肠癌结肠造口 篇2

患了结肠癌疾病以后一定要及时进行治疗,不能因为拖延而导致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这样对于我们的身体健康是百害而无一利的。所以,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结肠癌早期症状,以便及时发现并治疗。

结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好发于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发病率占胃肠道肿瘤的第3位。

据流行病学资料表明,该病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且发病年龄可见于任何年龄,以40~50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目前已成为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常见疾病。

由于结肠癌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一定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降低其危害性。

由于结肠癌的早期症状不典型,很多患者由于忽视或误诊导致病情的延误。

当患者出现中毒症状或梗阻症状,或触及腹部包块时,病情往往已经比较严重,影响患者的最佳治疗时机,给患者的康复带来影响,因此结肠癌的早期信号要小心。

结肠癌的早期信号要小心,主要早期信号有:

1、排便习惯改变

右半结肠癌时表现为早期粪便稀薄,有脓血,排便次数增多,当癌肿继续增大影响到粪便的通过时,还可出现腹泻与便秘交替;左半结肠癌则多表现为排便困难,并随病情的发展不断加重。

此外,若癌肿位置较低,还可出现排便不畅和里急后重的感觉。

2、消化道症状

表现为腹胀不适或消化不良样症状。

其中右半结肠癌多为腹痛不适或隐痛。

开始时可为间歇性,后转为持续性,常位于右下腹部,与慢性阑尾炎发作的症状很像;而左半结肠癌多表现为梗阻可突发,出现腹部绞痛,伴腹胀、肠蠕动亢进、便秘和排气受阻,或慢性梗阻症状如腹胀不适、阵发性腹痛、肠鸣音亢进、便秘、粪便带血和黏液等。

3、粪便带血或黏液

右半结肠癌出血量小且由于结肠的蠕动使之与粪便充分混合,导致肉眼观察不易看出,但隐血试验常为阳性;而左半结肠癌则其出血和粘液不与粪便相混,约有1/4的患者可在粪便中肉眼观察到鲜血和黏液。

4、中毒症状

结肠癌的早期症状由于肿瘤溃烂失血和毒素吸收,常可导致病人出现贫血、低热、乏力、消瘦、浮肿等表现,其中尤以贫血、消瘦为着。

5、肠梗阻表现

为不全性或完全性低位肠梗阻症状,如腹胀,腹痛(胀痛或绞痛),便秘或便闭。

体检可见腹隆、肠型、局部有压痛,并可闻及亢强的肠鸣音。

6、腹部可扪及包块

50%左右的患者可发现腹部包块,系癌肿或与网膜、周围组织侵润粘结的肿块,质硬,形体不规则,某些包块可随肠管有一定的活动度,而晚期结肠癌由于癌肿浸润较甚致使包块可固定。

结直肠癌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研究表明:超重青少年更易患大肠癌

一项大型队列研究显示,超重青少年男性到中年发展为结直肠癌(CRC)的风险较非超重者高两倍。

其中有全身性炎症表现的风险也相应增加。

该研究是少数关于青少年体质指数(BMI)与成年肠道癌症发生关系中比较值得关注的研究。

该研究第一次评估了青少年全身性炎症与结直肠癌的关系,其中全身性炎症的检测是通过红细胞沉降速率(ESR)来评估的。

年轻人患大肠癌不奇怪

看来青少年时期太胖,更容易患结直肠癌。

结直肠癌与哪些因素有关呢?近年来,我国恶性肿瘤中结直肠癌发病率位列第三,高达31/10万,直追欧美国家。

然而,患者的早诊率远落后于国外,确诊时约60%的患者是中晚期。

现在年轻人得恶性肿瘤已经不是很奇怪的.事情,特别是结直肠癌,这与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有关。

年轻人喜欢吃垃圾食品、作息不规律、喜欢熬夜。

预防结肠癌怎么做

1、饮食合理,多粗少细。

我国大肠癌流行调查显示,凡吃粗粮多的地区,大肠癌发病率低,反之发病率高。

直肠癌结肠造口 篇3

【关键词】延续康复护理;直结肠癌;永久性肠造口

【中图分类号】R574.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7-0137-02

肠造口术是外科常见手术之一,往往是挽救生命、延续生命和改善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1]。虽然肠造口使患者度过难关,但是诸多的肠造口及其周围的并发症又将使患者陷入烦恼之中,目前国内文献报道[2],肠造口并发症发生率为16.3%~53.8%。对于肠癌患者,常考虑用造口方式来延续患者生命。为更好的改善患者生活和生存质量,本文考察延续性护理方式对直肠癌造口患者的影响,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4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50例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纳入标准:确诊为直结肠癌,且行永久性肠造口者;具有一定沟通、理解能力;知情同意。排除标准:预期生存期不足6个月者,合并精神障碍者,转移性直结肠癌者,合并严重心、脑、肾、肝疾病者。按照入院顺序奇偶性,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男13例,女12例;年龄42~76岁,平均年龄(57.8±5.6)岁;病程(1.9±0.5)年;文化程度:6例小学,8例初中,9例高中,2例大专及以上。观察组,男12例,女13例;年龄43~79岁,平均年龄(56.9±6.3)岁;病程(2.1±0.4)年文化程度:4例小学,9例初中,10例高中,2例大专及以上。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常规接受院内护理(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药物护理及常规出院随访),观察组加行延续护理,具体内容如下。①成立延续护理小组。小组共包括4人,其中,主管护师2人,护师2人。组织小组成员参加造口专科护理培训,以强化小组成员专业技能。②建立延续护理档案。患者出院时建立延续护理档案,档案包括三大部分,基本资料(姓名、年龄、性别、地址、联络方式等)、评估性内容(心理状态、病情、生活习惯等)、评价性内容(造口自护知识掌握情况、造口自护完成情况、康复锻炼情况等),以增进护士对患者的了解。根据延续护理档案内容,制定个体化宣教计划,可通过门诊随访、电话随访、家庭随访、微信随访等多种方式完成。③分型延续性护理。根据患者身体状况,将其分为2型,即主动型及被动型。主动型:出院后,若患者具有一定自主活动能力,护士则应指导患者进行简单康复活动,如伸腿、举手等,嘱患者出院后自行坚持锻炼。被动型:出院后,若患者尚不具备活动能力,护士则应指导患者家属如何进行被动肢体活动及肢体按摩,以加速患者康复。④心理护理。绝大部分患者认为癌症是不治之症,谈癌色变、自暴自弃,我们开设咨询热线、微信群等,为有需求的患者提供持续性心理支持。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生存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出院时及出院后6个月,应用胃肠生存质量指标(GIQLI)评价患者生存质量,共包含生理功能状态、症状学、社会活动和日常生活能力、精神状态5个方面,36个条目,满分144分,分数越高,表示生存质量越高[3]。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0.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加减标准差(x±s)表示,组间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应用t检验,并发症发生率应用χ2检验,以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出院时,两组生活质量总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6个月,观察组生活质量总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下表1。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下表2。

3 讨论

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文献显示,2008年全球新增结直肠癌病例近100万例,死亡病例约50万例[4]。虽然近年来,吻合器给一部分低位直肠癌患者带来了福音,可以成功保肛,但仍有15%~20%左右的直肠癌患者需行永久性造口[5],且有调查显示,近年来永久性造口人数还在逐年增加。永久性造口患者不仅伴随生理机能及躯体功能改变,还伴随社交障碍、自尊低下等心理变化,单纯院内护理无法满足患者持续性心理、生理需求[6]。

延续护理系指通过一系列行为设计,保证患者在不同健康场所(医院、家庭等)以及同一健康场所(医院不同科室)均受到延续性、协作性照护,通常是指患者出院、转诊、回归家庭及社区后仍为其提供持续性指导及随访。延续护理有助于增进护患沟通、拉近护患关系,有利于形成医院-家庭-社区一体化、全程化干预模式,对改善患者知识掌握情况,缓解患者负面情绪,减少并发症,激发患者积极性,促进患者恢复正常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生活质量及造口并发症是永久性造口患者护理效果的重要评价指标[7],本研究中,实施延续护理6个月后,观察组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可见通过建立延续护理档案、分型延续性护理及心理护理为主要内容的延续护理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减低并发症发生率、加快患者康复进程。

参考文献

[1] 黄细平. 延续护理对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依从性的影响[J]. 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18): 471-473.

[2]庄琴芳. 尿路造口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 20(35):4597-4598.

[3]宋新明,李欣欣.从生存质量角度评估永久性结肠造口对直肠癌患者的影响[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3,21(26):2627-2632.

[4] Zhang B, Jia W H, Matsuda K, et al. Large-scale genetic study in East Asians identifies six new loci associated with colorectal cancer risk[J]. Nature genetics, 2014, 46(6): 533-542.

[5] 潘尧斐. 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0, 16(5):604-607.

[6] 宋梅, 陈焱. 结肠造口病人的护理研究进展[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0 (1): 27-29.

[7] 陈森林, 陈涵, 吴星刚, 等. 多原结直肠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手术治疗对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J]. 实用癌症杂志, 2014, 10.

直肠癌结肠造口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09年3月-2012年7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138例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为研究对象, 将其随机分为A组 (心理干预护理组) 69例和B组 (普通护理组) 69例。A组 (心理干预护理组) 的69例患者中, 男38例, 女31例, 年龄22~61岁, 平均年龄 (31.6±3.2) 岁。B组 (普通护理组) 69例患者中, 男41例, 女28例, 年龄21~65岁, 平均年龄 (32.7±3.7) 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各项基本资料比较, P均>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A组应用心理干预护理, 具体方法:首先得到患者的信任, 给予患者充分的支持、同情和理解, 应用合适的语言对患者进行开导。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患者的最大配合, 减少患者心理压力。应用各种方法和各种媒体手段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利用各种方式对患者进行心理咨询、心理干预, 对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进行应对, 将平时的健康教育和疾病的整体治疗情况以及术后及出院后的自我护理等不断的融入到平时的心理辅导中, 并且利用各种心理治疗的方法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B组则应用普通护理。采用不同的护理后将两组患者的干预前、后心理状况、心理承受力、术后患者满意度、术后12个月的生活质量进行统计及比较。

1.3评价标准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及焦虑自评量表对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况进行评定, 焦虑自评量表得50分以上则存在焦虑症状, 抑郁自评量表得53分以上则存在抑郁症状[5]。患者对疾病的接受程度和患者的满意度通过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 然后进行统计整理。生活质量按照EORTC QLQ-C30标准对术后12个月的患者进行随访然后将资料进行整理[6]。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包选用SPSS17.0, 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处理, P<0.05, 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况、心理承受力、术后患者满意度比较

见表1。由表1可见, A组患者干预后心理状况、心理承受力、术后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B组, P均<0.05, 均有显著性差异。A组干预前、后相比, 干预后各项指标也明显优于干预前, 干预前、后相比差异显著。

2.2 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的生活质量比较

见表2。由表2可见, A组患者术后12个月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B组, P均<0.05, 均有显著性差异。

3 讨论

我国每年因为直肠癌结肠造口的患者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结肠造口患者要面对癌症的死亡挑战, 并且还要承担人工肛门带来的心理上和生理上的强大压力, 所以往往会产生自我放弃、依赖、自卑、孤独、消极、悲观、恐惧、忧虑等一系列的心理问题[7], 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生活质量是个体在日常和社会生活活动的主观感受和机能动力, 是一个包含社会心理和生物医学的集合概念, 也是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全面评估患者的三方面总体健康状况的指标。其实结肠造口只不过是将排泄的方式进行了改变, 本质上讲对人的生理影响不是很大, 主要是心理的影响。通过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 造口护理知识的学习, 心理状态和生活行为调整, 自我护理的加强, 患者基本能够像常人一样的进行正常的生活。我国一直以来由于护理模式的陈旧以及护理人员的短缺没有能够及时给予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从文化、精神、社会、心理、生理方面进行全面的整体护理, 与发达国家的护理水平存在着十分巨大的差距。为了更好地提高护理水平并与国际接轨, 医护人员应该不断的转变护理观念, 提高自身的整体护理素质, 根据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的具体情况, 开展个体化、多样化的心理干预, 以帮助患者更快地适应造口后的生理变化, 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本文中笔者就心理干预对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的影响进行研究和探讨, A组干预后心理状况、心理承受力、术后患者满意度、术后12个月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B组, 同时也优于干预前, P均<0.05, 均有显著性差异。因此, 笔者认为对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进行心理干预, 有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 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注:表中人数为生活质量未达到标准的数量。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2年7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138例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为研究对象, 将其随机分为A组 (心理干预护理组) 69例和B组 (普通护理组) 69例, 将两组患者的干预前、后心理状况、心理承受力、术后患者满意度、术后12个月的生活质量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A组干预后心理状况、心理承受力、术后患者满意度、术后生活质量明显优于B组, P均<0.05, 均有显著性差异, 同时A组干预前、后相比, 干预后各项指标也明显优于干预前。结论:对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进行心理干预, 有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 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关键词:心理干预,直肠癌,结肠造口,影响

参考文献

[1]高友福, 姜波健.直肠癌术后生活质量研究现状和进展[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01, 8 (1) :62-64.

[2]路潜, 郭蕾蕾, 王静.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 2002, 37 (9) :648-651.

[3]李华萍.有效沟通对直肠癌Mile’S手术患者焦虑的影响[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8, 8 (5) :1068-1069.

[4]邹建军, 王杰军.癌症患者生活质量评价的研究现状及进展[J].癌症进展杂志, 2004, 2 (5) :352-355.

[5]李灿辉.心理护理对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 2010, 12 (13) :78-79.

[6]文朝阳, 冼慕慈, 冯惠珍, 等.癌症患者生活质量评价——介绍一种新的QLQ-C30问卷[J].癌症, 1998, 17 (3) :237-238.

结肠癌早期的检查诊断 篇5

结肠癌早期患者不知道需要做哪些检查,常常担心检查需要多少钱?检查确诊的怎么办,很是担心。其实这种担心是没必要的。若果患者感觉不适或有结肠癌早期征象,最好到正规医院做个详细的检查诊断。杞人忧天是不可行的,即时确诊自己得得结肠癌争取早发现,早治疗联合人参皂苷RH2等都是可以的。临床治愈还是有可能的。如何结肠癌检查诊断那,详情本文介绍:

结肠癌的早期症状多不为病人注意,就医时也常以“痢疾”、“肠炎”等病处理,一旦出现中毒症状或梗阻症状以及触及腹块时已非早期,因此,如果病人出现贫血、消瘦、大便潜血阳性以及前述早期症状时,需作进一步检查。临床上结肠癌检查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结肠癌早期的X线检查

包括全消化道钡餐检查及钡灌肠检查。对结肠肿瘤病人以后者为宜。其病变征象最初可出现肠壁僵硬、粘膜破坏,随之可见恒定的充盈缺损、肠管腔狭窄等。对较小病灶的发现还可肠腔注气作钡气双重对比造影检查效果更佳。

对有结肠梗阻症状的病人,不宜做全消化道钡餐检查,因钡剂在结肠内干结后排出困难,可加重梗阻。

2、结结肠癌早期的肠镜检查

乙状结肠镜 直筒式,最长30公分,检查方便,可直视下活检,适合乙状结肠以下的病变。纤维结肠镜 长120~180公分,可以弯曲,可以观察全结肠,能作电切,电凝及活检,可发现早期病变。当前述检查难以确诊时可作此项检查。

3、B型超声扫描、CT扫描检查

均不能直接诊断结肠癌,但对癌肿的部位,大小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淋巴及肝转移的判定有一定价值。

4、血清癌胚抗原(CEA)

对结肠癌无特异性,其阳性率不肯定。值高时常与肿瘤增大有关,结肠肿瘤彻底切除后月余可恢复到正常值,复发前数周可以升高故对判定预后意义较大。

结肠癌早期的鉴别诊断

1、结肠良性肿物

病程较长,症状较轻,X线表现为局部充盈缺损,形态规则,表面光滑,边缘锐利,肠腔不狭窄,未受累的结肠袋完整。

2、结肠炎性疾患(包括结核、血吸虫病肉芽肿、溃疡性结肠炎、痢疾等)

肠道炎症性病变病史方面各有其特点,大便镜检都可能有其特殊发现,如虫卵、吞噬细胞等,痢疾可培养出致病菌。X线检查病变受累肠管较长,而癌肿一般很少超过10公分。肠镜检查及病理组织学检查也不同,可进一步确诊。

3、其它结肠痉挛

直肠癌结肠造口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76例, 为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结肠癌外科诊治的结肠造口术后住院患者, 按照随机分组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38例。观察组患者中男23例, 女15例, 年龄45~78岁, 平均 (52.3±8.3) 岁, 病程7个月~3年, 平均 (1.5±0.4) 年;对照组患者中男20例, 女18例, 病程8个月~2.5年, 平均 (1.8±0.6) 年。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手术类型等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方法, 而给予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护理, 观察组护理方法如下。

1.2.1 术前护理

为患者建立健康档案, 设置专门的登记本, 档案内容包括患者性别、年龄、职业、文化水平、造口类型和护理方法等。由于肠造口患者常会产生悲观、压抑心理, 这时医护人员要和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 多关心及安慰他们, 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让他们重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术前医生要对造口位置和范围进行设计, 从多方面考虑患者的生理需求。肠造口一般比皮肤表面高出大概2 cm为宜, 方便佩戴粪袋和收集、放置粪便[2]。

1.2.2 术后护理

(1) 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因为肠造口手术变换了患者原来的排便方式, 患者要终身使用人工肛门, 给患者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 也严重影响他们的心情。此时, 医护人员要对患者解释在治疗中使用人工肛门的作用和意义, 尽早让他们适应此种排便方式, 并指导他们自己学会对肠造口的护理; (2) 造瘘口的护理方法:术后在开放使用造瘘口之前, 要使用生理盐水或者凡士林纱布进行保护, 开放时间一般在术后3 d左右恢复蠕动后开放, 还要仔细查看肠段是否出现回缩、坏死或者出血等情况;要让造瘘口保持卫生、清洁, 使用碘伏溶液或者生理盐水对肠造瘘口黏膜和周围皮肤进行清洁;待开放造瘘口后, 就可开始进行扩张, 操作者戴上一次性手套, 用食指涂上液状石蜡, 轻缓插入造瘘口至二、三指关节处, 于造瘘口内停留4 min左右, 刚开始时一天一次, 一个星期后改为两天一次;指导患者学会进行自我护理, 正确掌握使用集粪袋的方法, 做好造瘘口周围皮肤保护工作, 患者在出院前就要学会自我处理造瘘口[3]。

1.2.3 掌握造口袋的使用方法

按照患者造瘘口情况、家庭经济情况以及自身喜好, 选择适合自己的造口袋。在选用时最好选择2个肛袋, 可替换使用, 待排泄物达到造口袋1/3时, 就要进行更换和清洗, 注意保持清洁。

1.2.4 造瘘口周围皮肤的护理

由于粪便溢出容易引发造瘘口周围皮肤出现红肿、糜烂等情况。因此, 要加强造瘘口周围皮肤的护理工作, 患者可用温开水对造瘘口周围皮肤进行清洗, 再使用棉球或者纱布从内往外进行清洁。同时可在造瘘口周围涂上氧化锌油对皮肤加以保护, 避免造瘘口周围出现皮肤感染[4]。

1.2.5 健康教育

交代患者穿衣服尽量选择舒适、柔软的布料, 保持穿着宽松, 避免给造瘘口带来摩擦, 从而导致血液循环不良;对患者进行造瘘口护理知识教育, 提高他们自身护理水平;同时还要注意饮食卫生, 避免吃到不良食物引起腹痛、腹泻, 合理安排饮食, 让大便保持通畅;术后3个月内每半个月进行一次复诊, 接下来每个月进行一次复诊, 到了半年后, 可以3个月复诊一次, 到了2~5年, 半年进行一次复诊, 若发现不正常情况, 要及时和医生取得联系。

1.2.6 对日常生活进行指导

(1) 饮食和排便方面的护理:指导患者保持平衡进食, 尽量多吃水果和蔬菜, 不可进酸辣等刺激性食物, 多饮水, 并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让大便保持通畅; (2) 淋浴方面的指导:不可在浴缸内浸泡, 可采用直接淋浴的方式; (3) 性生活方面的指导:开始夫妻生活之前, 检查造口袋是否正常, 有没发生渗漏情况, 将袋内排泄物清理干净, 并选择合适的体位, 防止压到造口; (4) 体育锻炼方面的指导:指导患者根据个人情况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 不可进行过于剧烈运动; (5) 工作方面的指导:待身体恢复正常后, 可以正常参加工作, 但要注意劳逸结合, 避免过于劳累加重病情。

1.3 观察指标

(1) 观察内容包括患者术后引流量、肛门初次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 (2) 应激状态指标:观察两组患者在不同方法护理后的应激状态指标, 包括HAMA评分、HAMD评分及NRS评分情况[5]。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后两组患者改善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引流量为 (31.52±8.46) ml, 对照组为 (64.48±10.45) ml, 观察组的排气时间为 (2.25±0.85) h, 对照组为 (4.32±1.27) h, 观察组的进食时间为 (3.28±1.26) d, 对照组为 (6.25±1.82) d, 观察组的下床活动时间为 (3.32±1.22) d, 对照组为 (5.45±2.47) d, 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为 (7.35±2.46) d, 对照组为 (13.5±3.68) d。给予观察组患者综合干预护理后, 患者的引流量、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两组患者应激状态指标比较

观察组的HAMA评分为 (13.46±2.45) 分, 对照组为 (22.58±4.17) 分, 观察组的HAMD评分为 (14.75±3.26) 分, 对照组为 (26.27±4.13) 分, 观察组的NRS评分为 (2.17±0.61) 分, 对照组为 (5.24±2.13) 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结肠癌患病原因尚不十分明确, 但可以确定和饮食习惯、环境因素及遗传因素等有直接关系[6]。患者若是在早期能及时发现并采取根治式手术治疗, 可以有效提高生存率, 并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由此可以说明, 临床上治疗结肠癌最理想的治疗方式仍然是根治术手术治疗。那么, 在评价手术效果时, 不但要看肿瘤切除是否彻底, 而且也要看患者在术后的引流量、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手术整体治疗效果[7,8]。

近年来,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 临床护理学和临床科学更是紧密相连, 在进行某项医疗行为时, 为了能取得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也需要配上合适的护理行为, 护理行为是否得当, 直接影响到整个治疗效果。因此, 要让患者手术治疗获得成功, 尽早恢复健康, 有必要对其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结肠癌属于一种慢性消化道疾病, 在发病早期, 一大部分患者临床症状不明显, 往往是在感到不适到院检查而获知, 患者突然接收到这种不幸消息, 往往无法承受巨大的痛苦, 从而产生恐惧、焦急、担心、紧张等不良情绪, 这对于疾病的治疗非常不利。因此, 在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时, 护理人员对患者要多些耐心, 积极和患者进行有效沟通, 向他们讲解手术治疗的意义、目的及可能产生的预后情况, 并鼓励他们保持乐观心态, 坦然面对疾病, 积极配合治疗。术后对他们进行相关知识健康教育, 指导他们合理进食,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并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交代家属要多安慰和鼓励患者, 帮助患者重新树立信心, 尽快康复。综合护理干预从患者心理护理到生活方面护理, 消除了他们的不良情绪, 在整个康复过程进行各方面指导, 从而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9]。

从本研究结果可以说明, 观察组患者在接受综合干预护理措施后, 术后引流量、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等都明显优于对照组, 而且在应激状态指标方面也优于对照组,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由此可见, 给予患者综合干预护理措施后, 患者临床症状很快得到缓解, 身体也更快得到恢复。

综上所述, 术后对患者进行综合干预护理, 可以消除患者不良情绪, 缓解他们的疼痛, 让患者尽快得以恢复, 对疾病的治疗具有积极作用, 值得临床推广并应用。

参考文献

[1]程海英.57例结肠癌患者行结肠癌根治术的围术期护理[J].大家健康, 2013, 7 (4) :104-105.

[2]孙秀军.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73例全程预见性护理配合[J].齐鲁护理杂志, 2012, 18 (33) :35-36.

[3]张颖, 周立.手术室护士实施术前访视内容标准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 2011, 46 (4) :361-363.

[4]王婷, 王立敏, 郝云岭.经阴道腹腔镜下乙状结肠癌根治术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华腔镜外科杂志, 2012, 5 (1) :66-67.

[5]李麦秋.护理干预对结肠癌患者抑郁焦虑状态的影响[J].南华大学学报, 2011, 36 (4) :565-566.

[6]钟吉华, 刘春, 蔡笃秀, 等.39例大肠肿瘤伴急性肠梗阻一期切除吻合的围手术期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 2012, 25 (4) :515-516.

[7]刘晓伟.结肠癌159例术前肠道准备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1, 8 (35) :8753-8754.

[8]鄂丽芳, 蒋壮志, 张玉桃, 等.整体护理在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 2014, 11 (2) :94-95.

直肠癌结肠造口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2月共对126例直肠癌病人实行结肠造口治疗手术, 其中男73例, 女53例;年龄20岁~70岁, 平均53.4岁;入选病例要求预计生存期能达到1年以上、无精神疾病或意识障碍类疾病、能接受和理解心理护理。将病人按其进院时间随机交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两组病人均实行直肠癌Miles’手术, 术后存在永久性结肠造口。两组均实行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两组病人在年龄、性别、造口天数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病人主要心理特点

直肠癌手术病人主要存在以下一些心理问题:①焦虑。病人因对疾病的了解不深, 对手术能否成功、取得的效果担心, 还有经济上的压力等, 让病人产生焦虑、紧张心理, 表现为紧张、害怕、失眠等症状[3]。总是试图从医生那里了解更多的病情信息, 医生因时间紧张或某些可能需要向病人暂时隐瞒情况, 与病人交流不够, 这样反而使病人对医生的治疗方法更没信心。这就需要护理人员与病人多进行一些交流, 满足其心理需求, 缓解其紧张、焦虑的心理。②抑郁。病人因对病情的担心, 对治疗效果信心不足, 将来如何生活也没有把握, 表现出抑郁寡欢、情绪低落、寡言少语的现象甚至有悲观厌世情绪, 对治疗过程中的配合积极性也不高。③悲愤。病人悲观失望, 患得患失, 显得冷漠、暴躁等。

1.3 方法

1.3.1 心理护理干预

根据病人存在的心理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 使病人能积极配合治疗, 能正确面对自己的缺点和不足, 勇敢面对生活。

1.3.1.1 改善护患关系

从入院起就与病人经常沟通,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使病人信任护理人员, 让其对治疗树立信心, 达到更好地配合治疗的目的。护理人员要从病人角度去思考问题, 平时多与其交谈, 了解其内心想法。通过与病人进行相互交流, 护理人员除了能了解病人的想法和需求以外, 病人也能了解医生护士的治疗要求和目的, 对治疗充满信心, 更好地配合治疗。

1.3.1.2 让病人全面了解疾病和自己的病情

医护人员应耐心地给病人介绍疾病的发生原因、发展规律、临床常采用的治疗方法、当前选择治疗方法的目的和原因。让病人能清楚了解自身疾病的特点, 需要采取的治疗手段, 消除其对治疗结果的担心。

1.3.1.3 对病人进行积极的心理训练

针对术后生活中可能出现的不便, 护理人员应向病人详细解说其原因, 告诉病人这是治疗疾病必不可少的结果, 让病人能正确认识术后生活中的不便, 坦诚面对, 消除其羞耻感和自卑感, 术后生活更有自信, 社会交往也能正确处理。住院期间护理人员要教会病人及其家属结肠造口的护理方法, 并让病人及其家属经常训练如何进行结肠造口护理, 学会人工肛门袋的使用, 教会他们自我护理方法, 以便术后生活得更顺利。同时对病人的术后饮食进行指导, 以便适应结肠造口后人工肛门袋的使用特点。

1.3.1.4 积极争取病人家属的配合

病人的心理问题首先需要其家属的全力理解和支持, 家属也是病人社会交往中最多接触也是最早接触的人, 他们对病人的态度有很大的影响。因此, 争取病人家属和亲友的大力配合, 使病人能感受到家庭和社会的温暖, 有助于他们树立信心, 正确面对自己的病情, 积极适应生活, 勇敢面对社会交往。

1.3.2 观察指标

通过术后随访等方法, 比较两组病人熟练使用人工肛门袋、生活能基本自理、对生活态度乐观以及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 来了解心理护理干预对病人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1.3.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 计量数据采用χ2检验,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 讨论

直肠癌作为发病率很高的恶性肿瘤, 其治疗方法已得到临床深入的研究, 对于肿瘤稍大的0期直肠癌以及0期以上的直肠癌, 临床治疗时均要进行肠管切除以清除原发病灶, 大多数需要切除肛门, 只有极少部分早期直肠癌病人治疗时可保留肛门, 且受病人年龄、性别、肥瘦程度、肿瘤大小等多种条件限制[4]。一些病人虽然保留了肛门, 但由于肛门周围括约肌受到手术切除影响, 肛门失去对排便的控制能力。因此为了根治切除病灶, 临床治疗时多采取切除肛门, 再进行结肠造口排便的手术方法[5]。结肠造口选择将结肠从腹部拉出, 来替代肛门的排便功能, 虽然其对整个消化系统功能影响不大, 但由于其排便不能像肛门一样自主控制, 排便时极不方便, 加上人们对自己隐私特别是不好的一面特别的注重, 因此给他们生活中带来了很大的心理负担, 导致他们害怕与人交往, 影响病人术后社交生活。心理护理可以使病人正确认识疾病, 勇敢面对自己所患疾病以及生活中的不便, 抛弃其自卑心理。术后对生活的态度更积极, 不认为自己低人一等, 从而积极面对生活, 对术后生活充满了信心, 面对自己的不便有勇气去面对。通过对病人认识疾病态度的纠正, 病人的情绪得到了改善, 病人与家人和社会的关系相处也更融洽。从本组研究结果来看, 心理护理干预通过改善病人面对生活的信心, 病人的术后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改善, 进行了护理干预的病人术后生活自理能力较强, 对生活态度乐观的人数也多于未实行护理干预的病人。证明心理护理干预对病人的术后生活质量有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秀秀, 付菊芳, 李秦, 等.永久性结肠造口病人生活质量研究[J].护理研究, 2011, 25 (10B) :2659-2661.

[2]杨多, 张玲, 马微微, 等.心理护理对直肠癌结肠造口病人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 2011, 8 (12) :98-99.

[3]许燕莉, 罗美宜, 沈曼璇, 等.协同护理模式对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J].全科护理, 2012, 10 (7A) :1765-1766.

[4]钟华, 庞娟, 黄翠媚, 等.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病人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8, 24 (6) :32-33.

直肠癌结肠造口 篇8

1 临床资料

1.1 本组149例, 男85例、女64例。

年龄35~84岁, 平均63岁。其中行乙状结肠单腔造口95例, 双腔造口20例, 横结肠造口34例。本组病例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直结肠癌, 其中腺癌135例, 粘液腺癌14例。

1.2 结果。

发生并发症20例, 发生率为13.4%, 其中造口肠管坏死3例, 造口肠管狭窄2例, 造口旁疝1例, 造口粘膜脱垂1例, 造口出血4例, 造口周围皮炎6例, 切口感染2例, 肠管回缩1例, 。经保守治疗及精心护理, 无1例再手术。

2 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2.1 肠造口缺血坏死

为最严重的早期并发症, 多发生于术后24~48小时, 主要原因是手术中损伤结肠边缘动脉;提出肠管时牵拉扭曲压迫肠系膜血管;造口孔过小或缝合过紧影响肠壁血供致使造口部缺血坏死[1]。本组3例, 发生在术后48小时。术后第二天晨发现病人造口无光泽, 肠端水肿并呈暗红色, 无明显分泌物, 估计为肠系膜游离不充分, 系膜张力过大影响血液循环所致。立即撤去所有覆盖的敷料, 用10%氯化钠注射液纱布持续湿敷, 以减轻肠端粘膜水肿, 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使用活血、抗凝药物, 严密观察造口肠端的色泽变化。嘱病人继续禁食, 予以全胃肠外营养支持。术后第5天坏死粘膜组织分离、脱落, 剪除坏死组织后, 造口肠端颜色逐渐恢复正常。术后第7天佩戴造口袋, 病人进食后排便正常。

2.2 肠造口肠管的狭窄

主要原因:造口处瘢痕收缩造成肠造口狭窄, 主要由于手术后未定时扩肛[2];腹壁孔太小或未切除部分筋膜, 或者是感染后形成瘢痕环[3]等, 发生于术后1周到数年不等, 表现便条细、排便困难、肠梗阻。本组2例病人均发生于术后12天, 排便时大便变细, 甚至排便困难。护理措施用示指带上指套, 涂上润滑剂后徐徐插入造口至第2关节处, 在造口内停留5~10分钟;每天1次, 10天症状缓解, 排便正常。出院时告知病人和家属扩肛的重要性, 并指导正确扩肛手法, 嘱其每周扩张1次, 持续2~3月, 同时观察排便是否困难和粪便形态及粗细, 如发现缺少成形便应及时回院检查及治疗。

2.3 肠造口旁疝

主要原因是造口肠段与腹膜、膜壁筋膜固定或愈合不良, 腹压增高, 使小肠从造口结肠旁凸出[4]。本组1例, 系80岁男性患者, 原有慢支史, 于术后第3天开始咳嗽, 于第5天发现腹部有一包块, 同时伴有腹痛、腹胀, 经B超证实为造口旁疝。护理措施:予以胃肠减压, 口服化痰止咳药物, 指导深呼吸有效咳嗽, 协助翻身拍背, 并予以超声雾化吸入, 同时在患者咳嗽时协助按压包块, 于术后第8天咳嗽止, 第10天发现包块消失。

2.4 肠造口脱垂

发生原因:重建人工肛门时浆肌层修剪过多, 粘膜层相对过长;腹壁切开过大;加上便秘, 咳嗽等增加腹压。术后要早期向患者或家属宣教疾病相关知识:如出现肠管黏膜水肿时, 可用10%高渗温盐水纱布湿敷, 一般3天左右水肿可逐渐消失。尽量避免增加腹压的因素, 防止感冒、咳嗽。本组1例, 于术后25 天左右出现造口肠管水肿、脱出。护理上主要是保持大便通畅, 造口处按时外敷油性软膏, 以保护脱垂粘膜, 防止破损和感染, 该病人于出院电话随防, 定期门诊就治, 于术后半年脱垂肠管回缩。

2.5 肠造口出血

本组4例, 1例于术后48小时, 造口处敷料有鲜血渗出, 及时拆除敷料, 用1∶1000肾上腺素浸润的无菌药棉敷在造口肠管上, 3分钟后, 出血止。1例病人系使用人工肛袋后发生造口处慢性渗血, 原因是造口袋使用不当, 摩擦局部造成局部水肿而致慢性出血, 护士指导正确使用肛袋, 同时每次便后用小儿用湿巾纸檫干肛周皮肤, 保持局部清洁, 3天后出血止。

2.6 肠造口周围皮炎

是肠造口最常见的并发症, 可发生在术后任何阶段[4], 多由于粪水经常接触刺激皮肤所致, 或造口底盘过敏而引起皮炎。造口护理的最基本的内容就是皮肤护理[5], 本组6例均为粪性皮炎, 表现为造口周围皮肤红肿、灼痛, 表皮上有少量红疹、糜烂。护理措施:造口周围皮肤予以清洗, 待干燥后扑溃疡粉, 保留数分钟后将多余溃疡粉轻轻檫净, 再贴上裁剪适中的两件式透明开口袋, 常规换药, 1次/2天。让皮肤有个修复的过程, 不需要反复粘贴造口度盘, 且更换时右手将底盘从上至下轻轻揭开, 左手用两指按压皮肤。1周后造口周围皮肤红、肿、痛明显减轻, 表皮层基本愈合, 无红疹、糜烂。

2.7 切口感染

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后腹部切口与结肠造口相邻, 造口的排出物若处理不当, 易污染切口造成感染。会阴部切口由于手术时局部软组织损伤较重切口常有一定张力, 且放置引流管, 易造成切口感染;留置导尿管过早拔除, 尿液极易污染会阴部切口, 造成切口感染[6]。常发生于术后1周左右。本组2例出现在术后第7、8天, 表现为会阴切口处潮红、肿痛, 继而形成脓肿, 并自行穿破流脓。主要是负压引流管未能有效引流所致, 将引流管放置在病人半卧位时, 会阴部保持清洁干燥, 每天正确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量, 保持引流通畅, 正确使用抗生素, 半个月后痊愈。

2.8 肠管回缩

常见于袢式造口者, 发生于术后4~6天, 本组1例于术后5天出现。发生的原因:游离造口肠段不充分, 肠管提出长度不够;造口周围感染;外置肠管固定不牢;过早拔除双腔造口支持物;术后高度腹胀等。为预防造口回缩, 一般外置肠管要5~6cm襻外造口用玻璃棒穿肠系膜固定, 清洗造口动作轻柔, 指导早期活动, 避免或减少腹胀的发生。

3 小结

直结肠癌造口术后易发生并发症, 如造口肠管的缺血、坏死, 造口肠管狭窄, 肠管回缩, 造口内疝, 造口粘膜脱垂, 造口出血, 造口周围皮炎, 切口感染, 造口旁疝等, 护理中要认真观察, 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做好相应护理, 可降低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率, 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摘要:总结149例结直肠癌术后并发症病人的观察和护理。术后常见并发症为造口肠管的缺血、坏死, 造口肠管狭窄, 肠管回缩, 造口内疝, 造口粘膜脱垂, 造口出血, 造口周围皮炎, 切口感染, 造口旁疝等。经治疗及护理, 无1例再次手术。提示结肠造口并发症的预防不仅有赖于手术者的手术处理, 同时应加强手术后造口的护理管理;及时发现并发症, 并给予相应护理, 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关键词:结肠造口,并发症,护理

参考文献

[1]刘爱云.直肠癌结肠造口并发症的原因几护理[J].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8, 40, (2) :253.

[2]覃智玲.乙状结肠造口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进展[J].实用医技杂志, 2006, 11 (22) :4028.

[3]万德森, 陈功, 郑美春, 等.永久性乙状结肠造口的手术方法及并发症的防治[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03, 6 (3) :154.

[4]张其健.Miles术结肠造口并发症的护理[J].护理学杂志, 2004, 12 (24) :25.

[5]顾永芳.结肠造口并发症原因分析与护理要点[J].中国实用医药, 2009, 4 (32) :190-192.

直肠癌结肠造口 篇9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1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行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术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1术后1年内患者;2神志清,能够配合调查;3生活自理;4有一定文化水平,能够顺利完成问卷调查。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所有患者均完成随访。 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通过,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调查内容

1.2.1一般资料采用自制一般资料调查表进行调查 , 内容包括年龄、性别、职业、学历、家庭收入、并发症、 术后时间、住院天数等。

1.2.2自我护理能力实施情况采用自我护理能力实施量表[3]进行调查,包括自我概念维度、自我护理责任感维度、自我护理知识维度、自我护理技能维度,共43个条目。 采用5分制,第11个条目采用反向评分, 总分172分,得分越高自我护理能力越强。 护理水平高:得分>66%总分;护理水平中:得分33%~66%总分;护理能力低:得分<33%总分。

1.2.3健康行为采用健康行为量表[4]进行调查。 包括6个维度,42个条目 ,1~4级评分法 ,得分越高表示健康行为越高。

1.2.4社会支持情况采用社会支持量表[5]进行调查 , 分为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 分数越高社会支持度越高。

1.3资料搜集

征得患者同意后发放调查问卷,向患者讲解调查方法及意义,讲明匿名调查,消除患者顾虑。 当面填写,及时答疑,提高问卷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相关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 ,对于非正态分布的资料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 。 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 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自我护理能力单因素分析

健康行为平均分为(105.1±14.2)分,社会支持平均分为(36.8±5.5)分。 自我护理能力总分为(110.4± 18.3)分。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文化程度、职业、 家庭月收入、职业并发症、自我感觉病情是影响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术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因素 (P < 0.01)。 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 ,术后时间 、 健康行为、社会支持是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因素(P < 0.05或P < 0.01)。 见表1、2。

2.2自我护理能力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健康行为、性别是影响总分的因素,文化程度、性别是影响自我概念的因素,健康行为、并发症是影响自我看护责任感的因素,健康行为和文化程度是影响自我护理知识和自我护理技能的影响因素(P < 0.01或P < 0.05)。 见表3。

注:*P < 0.05,**P < 0.01

3讨论

直肠癌是指从齿状线至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之间的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直肠癌位置低,容易被直肠指诊及乙状结肠镜诊断。 但因其位置深入盆腔,解剖关系复杂,手术不易彻底,术后复发率高。 中下段直肠癌与肛管括约肌接近,手术时很难保留肛门及其功能是手术的一个难题,也是手术方法上争论最多的一种疾病。 我国直肠癌发病年龄中位数在45岁左右。青年人发病率有升高的趋势。结肠造口是指外科医生为了治疗某些肠道疾病(如直肠癌、溃性结肠炎等)而在腹壁上所做的人为开口,并将一段肠管拉出开口外,翻转缝于腹壁,从而形成了肠造口[6,7]。 其作用就是代替原来的会阴部肛门行使排便功能,实际上就是粪便出口的改道。 大部分造口者在排便前无特殊信号,容易造成粪便污染,给患者术后的生活带来无尽的烦恼。 结肠造口尽管给许多患者带来生活上的不便和精神上的痛苦,一个良好的造口不仅取决于手术本身,更与术前的医患沟通、教育,术后的长期康复治疗密切相关。因此,肠造口的治疗将是一个伴随终身的包括生理改善、心理康复和社会认知在内的漫长过程。

自我护理理论认为人与生俱来就有照顾自己的能力、权利和义务,并能通过学习达到自我护理的需要。 自我护理是个人为了维持健康、生命、完好状态等而主动实施的活动[8,9]。 护理的目的是发挥患者自我潜能,以达到自我护理的目的,必要时的护理介入是为了帮助患者提高自我护理能力[10,11]。 结肠造口后患者出院回家还有较长的恢复和适应过程,而我国目前医疗资源匮乏,并不能将护理延续到患者出院后的家庭护理,而对于生活能够自理的患者,出院后完全可以通过自我护理来维持良好的状态。

在本次调查中,总体上患者在术后1年内自我护理水平达到中等水平,这可能与患者在住院期间,护理人员逐渐重视相关健康教育有关,但是达到高水平的比例还不高,提示相关知识方面的健康教育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对影响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性别、文化程度、是否合并并发症、健康行为等均为影响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因素。 女性在自我护理能力方面显著高于男性, 这可能与女性本身细心、有耐心等特质有关。 家庭月收入在单因素分析中是影响因素,但是在多因素分析中被排除。 性别、文化程度等因素属于客观因素,而健康行为、社会支持属于健康促进因素。 良好的社会支持能够促进患者实施健康行为,提高自我护理能力。疾病使患者更加珍惜健康,从而实施健康行为,改善曾经不健康的行为,而这些均有利于患者提高自我护理能力。 文化程度越高者自我护理能力越强。 文化程度高的患者对接受疾病相关知识更主动,也更容易,从而也更容易接受自我护理知识和自我护理技能,并且会主动搜集相关信息,了解的渠道也相对更多,因此文化程度越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自我护理知识、自我护理技能等维度得分越高。 无并发症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更强。 研究显示患者的疾病影响其采取自我护理的能力。 并发症增加了患者的心理负担和生理不适, 甚至会产生放弃自我护理的想法,觉得对自我护理无力感。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健康行为是影响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因素,提示良好的健康行为能够促进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提高,良好的健康行为反映了患者对自身健康的重视,因此也更积极进行自我护理。

综上所述,直肠癌结肠造口术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大多为中等水平,这可能与目前临床重视相关知识健康教育有关。 影响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因素主要有性别、文化程度、并发症、健康行为等。

摘要:目的探讨影响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术后患者早期自我护理能力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结肠造口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自我护理能力实施量表、健康行为量表、社会支持量表进行调查,对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自我护理能力总分为(110.4±18.3)分。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健康行为、性别是影响总分的因素;文化程度、性别是影响自我概念的因素;健康行为、并发症是影响自我看护责任感的因素;健康行为和文化程度是影响自我护理知识和自我护理技能的影响因素(P<0.01或P<0.05)。结论 直肠癌结肠造口术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大多为中等水平,影响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因素主要有性别、文化程度、并发症、健康行为等。

直肠癌结肠造口 篇10

1 病例简介

患者, 女, 27岁, 已婚, 农民, 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进食后恶心、呕吐, 呕吐呈非喷射性, 呕吐物为内容物, 无宿食, 伴有阵发性下腹部胀痛, 无放射痛, 可自行缓解, 无头晕、头痛、发热、腹泻等症状, 就诊于当地医院, 考虑“胃病”给予静脉滴注治疗后好转, 后又频繁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近5d患者恶心、呕吐、腹痛症状加重, 发作频繁, 伴有停止排便、排气, 腹部立位片示:肠梗阻。门诊以“肠梗阻”收入院。入院时测体温36.7℃, 脉搏92次/min, 呼吸18次/min, 血压100/70mm Hg, 患者身高160cm, 体质量50kg。2013年7月20日患者在全麻状态下行腹腔镜探查, 探查所见:自屈氏韧带开始经横结肠近段小肠及结肠扩张明显, 腔内积存大量肠液及粪样物, 横结肠肿物, 菜花样, 大小3cm×3cm×3cm, 侵及肠管3/4周, 至肠腔狭窄, 肿物侵出浆膜, 与周围无明显粘连, 横结肠动脉周围可见肿大淋巴结, 直径约1.5~10.0cm。立即行横结肠肿瘤根治术、阑尾切除术、结肠造口术。盆腔放置引流管一根于左下腹引出, 保留尿管, 胃肠减压, 造瘘口纱布覆盖。术后病理结果回报:结肠隆起型肿物4.0cm×3.5cm×2.0cm, 腺癌Ⅰ~Ⅱ级。检验报告:清蛋白、总蛋白、球蛋白均降低。患者自发病4个月以来, 体质量减轻20kg。患者焦虑、恐惧, 夜间间断睡眠约2~3h。术后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 患者恢复良好于2013年8月16日出院。

2 护理

按照罗伊理论对患者进行一级评估和二级评估。 (1) 一级评估:从生理功能、自我概念、角色功能和相互依赖4个适应方面收集患者主客观资料, 全面掌握患者健康状况。 (1) 生理功能方面, 氧合功能:心电监测示心率100~120次/min, 血压90/60mm Hg, 血氧分压 (SPO2) 90%~92%, 患者有痰, 不易咳出。营养方面:患者因病程较长, 间断恶心呕吐, 术后胃肠减压, 体质量下降20kg。排泄方面:患者术后尿管保留, 尿量正常, 结肠造瘘暂无粪便排出。运动与休息:患者术后感觉全身乏力, 睡眠差。感觉:患者自诉刀口疼痛。肝功能检查:总蛋白、清蛋白、球蛋白均降低。 (2) 自我概念方面, 躯体自我:感觉疼痛, 认为与手术有关;全身乏力, 认为与术后禁食、睡眠差有关。人格自我:患者平时脾气暴躁、易怒, 术后患者焦虑、恐惧。 (3) 角色功能方面:一级角色:27岁, 已婚, 妻子;二级角色:母亲;三级角色:患者。 (4) 相互依赖方面:夫妻关系、家庭关系和睦。 (2) 二级评估:为进一步明确原因, 着重评估与无效反应有关的主要刺激、相关刺激和固有刺激。 (1) 生命体征改变, 心率100~120次/min, SPO290%~92%。主要刺激:与手术创伤有关。相关刺激:术后禁食、胃肠减压、刀口痛。固有刺激:无。 (2) 舒适的改变, 主要刺激:手术。相关刺激:疼痛、睡眠。 (3) 自理能力下降, 主要刺激:营养缺乏, 低蛋白。相关刺激:睡眠不够。固有刺激:无。 (4) 焦虑、恐惧, 主要刺激:手术与疾病预后。相关刺激:治疗所需费用。固有刺激:手术带来的痛苦, 特别是排便方式的改变。

3 护理措施与评价

根据上述一级评估及二级评估得出目前患者存在以下无效性反应, 并以此建立有针对性的护理计划, 明确护理目标、实施护理措施及进行效果评价。 (1) 生命体征改变:心率快、血氧饱和度低:与手术创伤大、术后禁食有关。 (1) 护理目标:生命体征正常, 病情稳定。 (2) 护理措施:认真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密切监测心率、呼吸、血压的变化, 高流量吸氧;严密观察伤口敷料渗出情况;认真记录24h出入量。 (3) 评价:术后24h生命体征平稳。 (2) 清理呼吸道无效:与痰液黏稠、缺乏排痰技巧、刀口痛有关。 (1) 护理目标:24h后能进行有效咳嗽、排痰。 (2) 护理措施:指导患者轻按腹部瘘口和手术切口作震动胸壁的咳嗽动作;协助患者翻身、拍背;雾化吸入; (3) 评价:患者24h后呼吸道通畅, 体温正常。 (3) 疼痛:与手术创伤有关。 (1) 护理目标:48h内疼痛缓解。 (2) 护理措施:耐心讲解疼痛的原因, 关心体贴患者;给患者提供安静的休养环境, 促进患者睡眠;分散患者注意力降低疼痛的感受性;根据病情协助患者半坐卧位, 减轻切口张力;必要时遵医嘱应用止痛剂。 (3) 评价:48h内患者疼痛减轻, 能耐受。 (4) 营养缺乏:低于机体需要量与胃肠减压、肿瘤组织异常生长、机体营养消耗过大、频繁呕吐有关。 (1) 护理目标:术后保证患者基本营养, 满足机体代谢与机体恢复需要。 (2) 护理措施:遵医嘱静脉补充营养 (如血浆、脂肪乳、氨基酸等) ;观察患者营养摄入情况; (3) 评价:患者低蛋白纠正, 刀口愈合良好, 体质量增加。 (5) 自理能力下降:与手术创伤、疼痛、带有引流管有关。 (1) 护理目标:患者3d后能床边活动, 完成部分自理;患者出院前基本恢复正常活动, 生活基本自理。 (2) 护理措施:关心体贴患者, 协助患者做好生活护理;向患者讲解早期活动的意义, 鼓励患者早期活动, 手术次日协助患者床上活动, 3d后协助患者床边活动。 (3) 评价:患者3d后能床边活动, 完成部分自理, 如洗脸、刷牙等。 (6) 焦虑、恐惧:与陌生环境、疼痛、担心手术及预后有关。 (1) 护理目标:减轻、消除焦虑、恐惧心理;积极配合治疗护理。 (2) 护理措施:鼓励患者说出内心的焦虑及恐惧;实行保护性医疗, 根据患者病情做好健康宣教;向患者讲解手术的安全性及必要性, 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 评价:患者焦虑、恐惧心理消除, 表示积极配合治疗护理。 (7) 排便方式改变:腹部造瘘与结肠癌根治术后改变正常排便途径有关。 (1) 护理目标:造瘘口周围皮肤清洁干燥, 无出血、回缩;患者掌握造瘘口自我护理技术, 养成定时排便习惯。 (2) 护理措施:术后注意观察造瘘口有无出血、回缩及周围皮肤情况;每日对造瘘口进行扩张, 避免造瘘口狭窄;合理搭配饮食, 以高营养少渣为宜, 定时定量;建立定时排便习惯:每晚餐后1~2h为患者灌肠, 该方法既不妨碍患者进餐及睡眠, 又可帮助患者建立定时排便习惯。 (3) 评价:出院前患者基本掌握人工肛门自我护理技术, 建立了定时排便习惯。

4 小结

罗伊适应模式的概念明确, 描述清晰, 解释符合逻辑, 易被护理人员理解和接受。同时罗伊适应模式与护理程序又很好的结合, 明确指出了护士在评估患者时一级评估和二级评估包括的范围和内容, 便于护士在临床工作中全面、系统的评估患者[3], 应用罗伊适应模式能够指导护理人员对该结肠癌造口患者术后实施全面的评估, 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 以此来帮助患者达到适应目标, 使患者达到最佳健康状态。

摘要:目的 探讨应用罗伊适应模式护理结肠癌造口术后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对该患者进行一级评估、二级评估, 找出患者存在的各种刺激, 协助患者做出适应性反应。结果 护理人员通过降低患者受到的刺激强度或频率, 扩大患者的适应范围, 促进适应性反应,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论 应用罗伊适应模式能够指导责任护士对结肠癌造口患者术后实施全面的护理评估, 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 以此来帮助患者达到适应目标, 使患者达到最佳健康状态的目的。

关键词:结肠癌,护理,罗伊适应模式

参考文献

[1] 李晓玲.护理理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26.

[2] 廖少玲, 郑婉婷, 陈殷琴.罗伊适应模式在乳腺癌术后患者自我形象紊乱与重塑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1, 27 (31) :18-20.

上一篇:会计实务教学下一篇:提升学生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