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手术

2024-10-24

直肠癌手术(精选8篇)

直肠癌手术 篇1

【摘要】目的 预防和及时处理直肠癌手术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方法 通过回顾近6年中我院直肠癌根治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分析其解剖及操作上的原因。结果 在103例直肠癌根治术中,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4.3%,排在前3位的依次是会阴部感染(8.8%)、尿潴留(5.9%)、肠合口瘘(2.9%)。结论 手术中切除足够的病变远端,无张力吻合或用吻合器吻合可减少吻合口瘘的发生。通过术后留置的双套管进行生理盐水及抗生素等药物冲洗,持续性负压吸引可治疗会阴部切口感染。分清解剖,直视下锐性分离避免损伤盆内脏神经,可减少尿潴留的发生。

直肠癌手术 篇2

1临床资料

本组43例中, 男32例, 女11例, 年龄34~73岁, 平均年龄56岁, 肿瘤下缘距肛缘均在7cm以下。术前直肠指检、电子结肠镜检查, 取活检病理检查确诊, 并排除多发癌灶。本组所有病例均存有焦虑、恐惧感, 经心理护理后能积极配合手术并能正视造瘘口。

2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直肠癌患者大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 表现为悲观、恐惧、焦虑等心理反应, 这不仅给患者带来心理压力, 而且会干扰医疗活动的顺利实施, 从而间接地影响治疗效果。尤其是术后需要做永久性腹部人工肛门, 部分病人不易接受, 需要反复做教育解释工作。向患者和家属介绍成功的病例, 客观介绍手术效果、并发症, 让他们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 主动配合各项治疗措施;有条件时让病人与已接受Miles手术的康复患者交流, 消除顾虑, 减轻心理负担, 同时给病人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保持情绪稳定。

2.1.2 肠道准备:

清洁肠道是术前准备的重要环节, 清洁肠道内积粪, 使肠腔空虚, 最大限度地降低肠道内细菌的数量和毒力, 可减少术后感染的机会[1]。向患者讲明肠道准备的重要性, 术后3d进无渣流质, 以减少粪便形成。口服灭滴灵0.4 tid、庆大霉素8万U tid, 以抑制肠道细菌, 预防术后感染, 肌注VitK1以补充肠道在使用抑菌剂时对维生素K产生障碍。术前一天14∶00口服洗肠液清空肠道, 术前晚及术晨清洁灌肠以彻底排空肠道。

2.1.3 一般护理:

术前进行床上小便习惯和有效咳嗽动作的训练, 鼓励患者适度运动、深呼吸, 注意保暖, 避免受凉;术前要保证充足的营养供给, 以纠正直肠癌患者伴有的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以及贫血[2]。给予患者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少渣饮食, 以增强手术的耐受力。同时针对患者合并的全身性疾病在手术前根据具体情况给予有效的治疗。

2.2 术后护理

2.2.1 生命体征监测:

术后严密监测患者T、P、R、BP等生命体征变化。15~30min测量P、R、BP一次, 待病情平稳后, 延长间歇时间。维持稳定的血压和尿量, 必要时输血。

2.2.2 体位:

术后去枕平卧6h, 待麻醉清醒后, 病情稳定者可改为半卧位, 以利于引流。生命体征平稳后, 应协助病人定时翻身、拍背、咳痰, 并配合雾化吸入, 促进呼吸道痰液排出, 减少肺部并发症。

2.2.3 饮食:

术后患者禁食, 由静脉补充营养, 准确记录24h出入量, 防止水电解质失衡。人工肛门排便后, 改为流质饮食, 术后1周进少渣饮食, 2周左右进普食, 选择易消化少渣食物。

2.2.4 管道的护理:

患者术后常带有胃管、导尿管及骶前引流管, 应保持通畅, 妥善固定, 防止受压、扭曲、脱出。 (1) 胃肠减压管的护理:使胃管持续处于负压引流状态, 有效地吸出胃肠内的积液积、气, 减轻腹胀, 降低胃肠内压力。负压引流袋每日更换1次, 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性质和量, 可及早发现应激性溃疡。 (2) 导尿管的护理:一般留置尿管5~7d, 密切观察尿液变化, 并做好记录。2次/d给予膀胱冲洗及尿道口护理;每天更换尿袋1次, 固定尿袋于膀胱平面以下, 防止尿路逆行感染;拔除尿管前1~2d试行夹管, 训练膀胱收缩功能, 防止排尿功能障碍。 (3) 骶前引流管的护理:直肠癌手术常规放置骶前双管引流, 应定时挤压, 防止堵塞, 密切观察和记录引流液的量和性质, 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每日更换引流袋1次, 防止感染, 若无明显液体引出, 即可拔除引流管。

2.2.5 切口和人工肛门的护理:

直肠癌Miles手术后会阴部切口护理很重要。由于手术时局部组织损伤较重, 切口常有一定的张力, 且放置盆腔引流管, 如处理不当极易造成切口感染或裂开, 导致延期愈合。让病人术后适当变换体位, 以保证充分引流, 减轻局部张力, 保持引流通畅。术后48~72h内密切观察人工肛门的色泽、颜色、血运情况。观察结肠造口有无因张力过大、缝合不严、血运障碍等原因导致的肠段回缩、出血、坏死, 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处理。选择合适的造口袋, 密切观察人工肛门袋内是否有气体充盈或大便排出, 当造口袋内充满1/3的排泄物时应及时更换。

2.3 出院指导

由于人工肛门没有括约肌, 不能自行控制, 病人常常产生思想负担, 因此要多解释和鼓励, 指导病人做好人工肛门的护理。睡眠采取左侧卧位, 可避免粪便污染伤口而引起感染;人工肛门周围皮肤应保持清洁, 每次排便后用温水擦洗干净, 并涂以凡士林软膏, 以保护皮肤;应逐渐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如有几天没有大便, 可服用导泻药或进医院进行人工肛门灌肠;为防止腹泻, 应注意饮食卫生, 少吃纤维类食物或生冷油腻的食物。若病人有消瘦、骶骨部疼痛、会阴部硬结、肿块等情况应及时就诊。

3结论

通过术前完善的各项检查, 充分的肠道准备 , 细致的皮肤护理;术后严密的病情观察, 正确的管道护理, 合理的营养支持, 正确的造口护理, 积极健康的出院指导, 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减少了并发症, 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摘要:目的:总结低位直肠癌Miles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低位直肠癌Miles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通过周密细致的护理, 本组病例治疗效果满意, 均顺利康复出院。结论:术前有效的心理护理、充分的肠道准备, 术后正确的管道护理、合理的营养支持、严密的病情观察、正确的造口护理、积极健康的出院指导, 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促进康复、提高术后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关键词:低位直肠癌,Miles,手术,护理

参考文献

[1]熊莲花, 李素娥.大肠癌术前不同肠道准备方法观察 (J) .实用护理杂志, 2004, 20 (3) :239-249.

直肠癌手术 篇3

【关键词】腹腔镜直肠癌手术;开腹直肠癌手术;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7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025-02

直肠癌是目前较为常见的一种发生于消化道的恶性肿瘤,其治疗方法主要以手术为主,常用的手术方法有腹腔镜及开腹直肠癌手术[1]。近年来,我国的腹腔镜直肠手术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现已成为较为成熟的微创手术。本研究对腹腔镜直腸癌手术与开腹直肠癌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进一步来探讨腹腔镜治疗直肠癌的治疗效果,为直肠癌的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现将研究结果展示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于2013年7月-2014年10月收入我院并确诊为直肠癌的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无远处转移及手术禁忌症,可行直肠癌根治手术治疗。现根据手术方式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均为40例。其中,观察组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45~67岁,平均年龄为53.2岁;对照组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43~68岁,平均年龄为52.7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直肠癌的位置等方面的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两组间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术前准备,采取全身麻醉,且术中均严格遵循传统开腹手术的肿瘤根治基本原则。观察组患者均行腹腔镜直肠癌手术,建立CO2气腹,腹压维持于约14mmHg,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用腹腔镜下经腹直肠癌切除手术或腹腔镜下腹会阴联合直肠癌切除手术。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开腹直肠癌手术,选取下腹部正中切口,亦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选择不同的术式进行手术。术后,两组患者均给予化疗。

1.3观察指标 ⑴术中情况:患者术中的出血量;⑵术后恢复情况:患者术后的排气、排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切口感染、泌尿系感染、肺部感染、切口裂开、吻合口瘘等。观察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

1.4统计学分析 用SPSS 17.0 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或X2检验对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在本次研究中,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恢复情况 观察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间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恢复情况比较(X±s)

组别术中出血

量(ml)术后排气

时间(d)术后排便

时间(d)住院总

时间(d)观察组(n=40)84.5±27.32.9±0.73.7±1.213.1±2.4对照组(n=40)147.6±39. 53.5±1.34.9±2.515.9±3.22.2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 观察组中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共有4例(10.0%),而对照组中共有14例(35.0%),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情况[n(%)]

组别切口

感染肺部

感染泌尿系

感染切口

裂开吻合

口瘘尿潴留其它并发症

发生率观察组(n=40)21100004(10.0%)对照组(n=40)521131114(35.0%)3讨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习惯及生活规律的改变,直肠癌发生率也不断的增加,现已成为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它已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率造成了严重的威胁[2]。目前,直肠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手术切除的主要目标为尽可能将癌变组织切除,从而提高患者的远期生存率,并减少患者的病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及时有效的进行直肠癌根治性治疗对提高直肠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直肠癌手术治疗主要有腹腔镜手术及传统开腹直肠癌手术两种。近几年来,由于我国微创手术技术不断发展,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现已成为消化道外科手术中最成熟微创手术之一[3]。

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的优点有:①腹腔镜有着较为良好的扩大作用,能够将手术视野中的血管、神经、输尿管等解剖结构更清晰的显示出来,从而能够更好的保护血管、神经等结构,减少对周围的损伤[3];②腹腔镜手术应用的超声刀具有更为确切的止血效果,可使手术视野更加清楚,从而可以提高手术操作的准确性,避免手术过程中的副损伤;③腹腔镜手术的手术切口较小,有利于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及手术切口的愈合,减少了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④手术过程中可使用无菌蒸馏水对腹腔进行冲洗,可预防肿瘤在腹腔种植转移[4];⑤可以完全达到临床中无瘤手术的基本要求;⑥腹腔镜引起患者的应激反应较小,由于腹腔镜手术对患者的损伤较小,从而可以降低患者的应激反应。本文通过对来我院行手术治疗的80例直肠癌患者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且术后观察组患者的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患者的住院总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10.0%)亦明显低于对照组(35.0%),两组间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显示腹腔镜直肠癌手术具有出血少、手术切口小、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本研究结果与邱枫[5]等人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其治疗效果优于开腹直肠癌手术,并且能够达到手术的治疗目的,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林铎,苏晓文.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手术疗效对比研究[J].黑龙江医药,2014,(3):654-655.

[2] 王彦业.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与传统开腹直肠癌手术的效果比较[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5):183-184

[3] 曾志良.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与传统开腹直肠癌手术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J].当代医学,2013,(22):25-26.

[4] 郭建新.腹腔镜治疗直肠癌与开腹手术治疗的疗效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2,22(12):4925-4926.

直肠癌患者护理查房 篇4

参加人员:外一科全体

护士长:大家好,由于这段时间直肠癌的病人较多,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一下直肠癌病人的护理措施。直肠癌是从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至齿状线之间的癌肿,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高,在我国占全身癌肿的第三位。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但近年来有年轻化趋势。男女比例为2-3:1。直肠癌以中下段多见。占70-80%,多能通过直肠指诊发现。早起治疗愈后较佳。下面由责任护士***进行一下病例介绍。

***:

患者、***、男性、72岁,主因间断性脓血便2个月于3月11号9:02分入院,入院时测T:36.7 P:70次/分 BP:140/80mmhg R:18次/分,测血糖10.42mmol/L,由于血糖高所以对病人给予胰岛素皮下注射等治疗,血糖正常后于3月21号17:00进行直肠癌根治术。现术后第4天病人现禁食水、保留导尿、抗炎补液等对症治疗。

护士长:请**说一下直肠癌的病因。

田华: 直肠癌的病因尚不清楚,但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饮食因素

高蛋白、高脂肪、低纤维素饮食与直肠癌的发病有密切关系。

2、直肠腺瘤癌变

腺瘤可分成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及混合性腺瘤三类。其中绒毛状腺瘤癌变率高。家族性多发性腺瘤也被视为癌前期病变,若不治疗其恶变率几乎达到百分之百。

3、直肠慢性炎症刺激

溃疡性结肠炎和克隆病等由于肠黏膜破坏,溃疡修复增生,肉芽组织形成过程中发生癌变。血吸虫病虫卵在直肠黏膜沉积,引起血吸虫性肠炎,其发生癌变也高于正常人。

4、其它

如遗传因素、既往大肠癌、乳癌病史等。

护士长:请***说一下直肠癌病人的分型及分期 ***:

分型:

(一)大体分型可分为三类:

1、肿块型又称菜花型预后较差。

2、溃疡型 多见,占50%以上,转移较早。3浸润型 少见,转移早愈后差

(二)组织学分型:以腺癌最多见占75-85%,粘液腺癌次之占10-20%愈后较腺癌差。其它还有未分化癌、鳞状细胞癌,未分化癌预后最差。

(三)转移途径主要有四种:

1、淋巴转移 这是直肠癌的主要转移途径。

2、直接浸润 直接浸润周围脏器。

3、血行转移 癌栓通过门静脉进入肝脏,其次还可以转移至肺、骨、肾等处。

4、种植转移 癌细胞可脱落直接在腹膜种植,较少见。

根据Dukes分期原则将其分为四期 :

A期:癌肿限于直肠壁内。

B期:癌穿透肠壁浆膜或侵犯临近组织,尚能整块切除。

C期:C1期癌肿邻近肠旁淋巴结转移;

C2期供应血管根部和系膜切缘附近淋巴结转移,尚能根治。

D期:伴有远处淋巴结转移或肝、肺、骨、脑等处转移。

护士长:请***说一下直肠癌的临床表现及诊断直肠癌的辅助检查

***:

(一)临床表现

直肠癌早期可无症状,随着癌肿的逐渐增大,可产生一系列症状。

1、直肠刺激症状 :可出现便意频繁、腹泻、里急后重、排便不尽、便后肛门下坠感等刺激

症状。

2、癌肿破溃感染症状: 只是直肠癌最早期的症状

3、肠壁狭窄症状:可出现肠梗阻症状如大便变形变细、阵发性腹痛等

4、其它 : 直肠癌晚期浸润其它器官及组织时,可引起相应的症状。

(二)辅助检查

1、直肠指诊

2、大便潜血实验

3、内窥镜检查

4、钡餐剂检查

田建平:由于该病人直肠指诊是肿瘤距肛缘约5厘米所以适用“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该术式适用于肿瘤据肛缘7cm以下直肠癌。该方法切除范围大,彻底,治愈率高,但手术损伤大,同时做人工肛门,术后病人终身要用肛门袋,一些病人难以接受。术后化疗以5-氟脲嘧啶为主。

护士长:现在请刘培说一下直肠癌病人的主要护理诊断与预期目标

**:

1、焦虑、恐惧或预感性悲哀:与担心可能或已存在的癌症诊断以及担心手术和可能需要作结肠造瘘有关。

预期目标:病人能够心态平稳,面对疾病和现实,积极接受治疗和护理

2、自我形象紊乱:与低位直肠癌,需做结肠造瘘,术后终身佩戴肛袋有关。

预期目标:了解直肠癌相关保健知识,并能依从医护指导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3、社交障碍:与害怕家属和亲朋对对结肠造瘘产生负向反应有关。

预期目标:家属能够理解病人所患疾病,并能积极与医护人员合作,帮助病人适应病后生活。

4、知识缺乏:对肠道恶性肿瘤的早起症状及诊断性检查认识不足,对肠道手术术

前准备缺乏了解,缺乏结肠造瘘术后自我护理知识。

预期目标:了解相关保健知识,并能依从医护指导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5、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恶性肿瘤高代谢率有关 预期目标:营养状况

改善,能够耐受治疗

6、有感染的危险:与Miles术后需要长期留置尿管有关。

预期目标:留置尿管期间未发生泌尿系感染。

护士长:请***说一下直肠癌病人术前的护理措施

1、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

A鼓励患者诉说自己的感受,暴露自己的心理,我们要耐心倾听其因疾病所致的恐惧和顾虑。

B、根据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与家属协商寻求合适时机帮助患者尽快面对疾病,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及治疗进展,介绍手术的必要性,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能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C、做结肠造口(人工肛门)时医护人员应耐心解释结肠造口的必要性,使患者认识到自己不是一个废人,而是一个基本上能正常工作及娱乐的正常人。

(2)营养支持

A、鼓励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少渣饮食。

B、与家属交代饮食的重要性,取得合作;注意饮食卫生,防止肠道感染。

C、必要时,根据医嘱给予肠内营养或肠外营养,并做好宣教。

(3)肠道准备

A、传统的肠道准备:

a、术前三天进少渣半流质饮食,术前两天进流质饮食。

b、术前三天,番泻叶6g泡茶饮用或术前两天口服硫酸镁或蓖麻油,每日上午一次。术前两天晚用肥皂水灌肠一次,手术前一天清洁灌肠。c、口服抗生素,抑制肠道细菌。

d、因控制饮食及服用肠道抗生素,使维生素K的合成和吸收减少,需补充维生素K。

B、全肠道灌洗法:于手术前12-24小时开始口服37度左右等渗平衡电解质溶液,引起容量性腹泻,以达到清洁肠道的目的,一般灌洗全程需3-4小时,液量不少于6000毫升,年老体弱、心功能障碍、肾功能障碍和肠梗阻者,不宜选用。

C、甘露醇口服肠道准备法:术前一天禁食、静脉补液,16:00时口服20﹪的甘露醇250毫升(加等量热水),半小时内饮水2000毫升,达到清洁肠道的效果。但因甘露醇在肠道内被细菌酵解,如在术中使用电刀可产生易引起爆炸的气体,应予以注意;老年体弱者、心、肾功能障碍者禁用。

(4)协助患者做好各种检查及手术前常规检查,做好健康教育。

护士长:该病人现为术后第4天,大家现讨论一下对该病人的护理措施

李双杰:

A、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根据病情每1-2小时监测一次,或根据医嘱给予心电监护,病情平稳后延长间隔时间

B、由于此病人血糖高,不利于切口的愈合所以我们要随时监测血糖,异常时及时通知值班医师处理

C、我们要及时观察腹部及伤口情况有无渗血、渗液,有异常及时处理

D、鼓励病人适当活动,预防褥疮等并发症

E、该病人有一腹腔引流管,要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止受压、扭曲,观察颜色、性质、量并随时记录。

F、由于病人年纪较大且手术创伤较大,所以我们要保证其充足的营养并注意液体的滴速

G、肠造口虽是救命措施,但由于对患者身体外形和自尊方面的刺激,患者都不能接受,我们要安慰和鼓励,并做好解释工作逐步教会患者造瘘口的护理方法,并详细说明自我照顾的注意事项。

造瘘口开放前护理:用凡士林或生理盐水纱布外敷结肠造瘘口,防止感染。

保护腹壁切口:结肠造口一般于术后2-3天开放,开放时取左侧位,用防水敷料将切口与造口隔开,防止感染。

正确使用人工肛门袋: 预防造口并发症 :

排除物情况:术后造口排除粘液及少量气体,当进流食后,排泄物稀薄,排泄次数多,但随着食物逐渐趋于正常,排泄物将会转变为固体状,次数相对减少。观察粘膜皮肤缝合线有无分开化脓及对缝线的变态反应等

造口患者不忌口,均衡饮食,多食水果,新鲜蔬菜及酸奶,少食产气食物。避免一次进食过多。定时进食、多饮水。

护士长:请***说一下对直肠癌病人的健康教育

1、活动与休息:适当活动不要过度疲劳,保持良好体质,利于术后恢复。术后避免 过度活动,以免腹压增加而引起肠造口粘膜的脱出

2、饮食与营养:鼓励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少渣饮食。

3、肠造口自我护理方法及注意事项

(1)结肠造口者学会造口的护理及人工肛门袋的使用。

(2)日常生活的注意事项:详见肠造口的护理。

4、环境与健康:建议患者戒烟,讲述吸烟对自己和他人的危害,保持环境空气清新。

护士长总结:

低位直肠癌患者造口心理反应与 篇5

对策及护理

陈关琴

【摘要】目的探讨行低位直肠癌根治术(Miles手术)不能保留肛括约肌而需作永久性结肠造口术患者的心理反应,并分析其相关心理因素,采取心理反应性对策措施。方法对268例(Miles手术)造口患者术前的抗拒、恐惧、忧郁,术后自卑。依赖等心理反应,以及造口恢复期进行护理。结果通过采取 心理反应与对策,消除患者及其家属对造口的不良心态.帮助其早日适应造口的信心,效果较满意.同时加强造口的护理.使患者心理逐渐调整至良好状态,适应手术,配合治疗。结论在提高低位直肠癌造口患者的心理承受压力,提高造口护理质量,改善病人日后生活质量等方面,心理护理起到重要作用。

【关键词】低位直肠癌;造口;心理反应;对策;护理 低位直肠癌是位于距肛5cm以下直肠恶性肿瘤

(1)

。我国大肠癌发病率为5/10万左右。预计约有3万人/年需行结肠造口(2)。经腹会阴直肠癌手术(Miles手术)作永久性结肠造口是目前采用的综合手术治疗方法。造口的出现意味着身体形象上的一个明显变化.在围手术期.患者不仅要承受疾病对身体机能产生的不良影响和治疗造成的不适症状.还要承受将来生活质量改变引起的心理压力.面对这些反应.如何减轻患者心理压力.使他们适应新的生活方式,尤为重要。我科在2000年1月至2005年2月期间,时268例低位直肠癌造口者采取有效的对策及护理.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患者268例,男143例.女125例,年龄20-84岁。均为低位直肠癌造口患者.1例因年迈伴有合并症死亡,其余全部治愈出院.随诊162例.院外生活良好。2术前心理反应 2.1抗拒反应(2)

低位直肠癌患者有26例不愿接受患癌症的事变,以为“不可能”、“弄错了”,他们希望自己患的是溃疡性结肠炎或痔疮出血。个别患者虽然不确切知道自己的病情,却了解癌症的预后,甚至拒绝治疗。此期我们尊重家属和患者私隐权,不能把病情全部如实告诉患者,以免影响治疗效果,要耐心细致观察其反应,做好妥善解释,并以暗示的手法解释病情,使患者逐渐适应。同时顺其意愿,以缓冲其受创伤的心理,与家属一起做好劝慰,密切保护,防止自伤、自杀事件的发生。2.2恐惧反应(3)

此类患者在人院前,很快确诊低位直肠癌,心理极其复杂,且因患者的社会地位、经济状况、家庭情况、文化素养、宗教信仰的不同.而各有燕异。因此.在护理时要注意了解和理解病人的内心反应、心理需求,要及时对其进行安抚,同情、体贴、关心他们,使其对护理人员信赖.鼓励患者讲出其恐惧的心理因素.正确引导.使其心理获得平衡。正视癌症.摆脱恐惧.同时将同类疾病治愈的个案讲解给患者和家属.并邀请情绪乐观、恢复较好的类似手术后的患者介绍手术及治疗中的配合经验.以取得患者的信赣和家属的支持,尽快配合术前各项检在和治疗,提高其手术适应能力。2.3忧郁期反应

(3)

个别患者得知自己患癌症,担心手术的预后情况。不得不面对现实,往往表现沉浸在回忆中,且充满悲伤,时常哭泣,或双手捶胸,我们应及时给予心理咨询和精神支持。并与家属沟通参与讨论病人的心理因素,避免因不安而加重患者的情绪过激或病情变化,警惕意外发生,教会患者作放松训练。术后造口的心理反应及对策 3.1 自卑反应期

术后开放造口期间,由于造口器材使用过程中出现漏气、漏粪承现象,致伤口、床褥污染.患者会失望,认为自己是残废、不能过正常人的生活,自卑心理由此产生.患者不愿意会客,甚至拒绝外出和社交,此期我们必须耐心教会患者如何选择台适的人工肛套,并指导其做到及时清洗、及时更换,教他们清洗造口护理技术,要求他们注意保护造口周围的皮肤,涂上氧化锌油、膏,防止造口周围皮肤损伤,清洗时注意不用刺激的碱性用品或消毒药水,以免造口周围皮肤干燥,容易受损。3.2依赖性反应

肠造口开放早期,由于肠功能仍处于紊乱状态和盆腔激惹症,大量肠液及粪水的漏出,患者表现为无可适从,在造口事实面前多依赖护理人员及家属的护理,此期我们教会患者人工肛护理的方法,使患者理解简要步骤,适时恢复部分舡门护理,及时做好自理使用的效果观察及造口咨询,帮助患者解决生活质量问题,引导患者主动参与造口护理和修饰技巧,使他们适应新生活。4恢复期造口护理对策 4.l造口袋的选择

一般视病人肠造口的大小和肠牯液水肿吸收状况而定,可提供3种造口袋:(1)二件式造口袋(经济型):可反复使用。要用较戟的卫生纸做成一纸圈围住造口,覆盖纱布以便及时吸收水分而保持清洁,以防粪液外溅。以弹性带将舡门袋系于腰问,松紧适宜。(2)二件式粘贴底板型(高消费型):可保持5-7d,以温水洗净皮肤并干燥,造口周围用防漏油充填底板,使底板与造口皮肤牯合贴切,防止粪水渗涌,避免污染伤口。(3)一次性粘贴型:适用于户外活动,当大便成形、有规律及造口水肿吸收良好时使用。无论是哪种类型人工肛袋,护理人员都必须耐心细致地指导、教会患者及家属其使用方法。4.2饮食指导(4)

宜进易消化食物.避免太稀、粗纤维太多的食物,一般以豆制品、蛋类为好,另加禁汤果汁,使大便干结,便于清洁。注意卫生习惯,不吃生,冷,硬的食物,防止消化不良,生活饮食要有规律,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如造口开放2-3d无排便,可低压温盐水准肠或口服蜂蜜水以促进肠蠕动,同时要避免食产生特殊恶奥的食物如洋葱、大蒜类。4.3术后扩肛

指导病人自行操作,以永指用蘸石蜡油的手指套轻轻插入造口确认宽度,插第二指节处,每周1次,注意不能用粗暴力,以防肠牯膜损伤、出血、穿破.若有狭窄.每2天用手指轻轻回旋定时扩张。4.4活动强度

避免重体力劳动,以免因腹压过大引起结肠牯膜脱出,注意适当劳动强度。4.5会阴伤口未愈者

每天以l/5000PP粉温水浸盆。配制浓度以杨梅红为标准(3),不可过浓,以免灼伤伤口内芽,影响会阴伤口愈合,每天浸盆2次,每次15-20min。4.6出院指导

教会病人训练提肛排便意识,养成排便前先饮适量开水及排便习惯,减少佩戴肛袋时问,准时复查。若有造口狭窄或排便困难、腹痛,及时回院诊治。5讨论

低位直肠癌患者造口及面对癌症的威胁,不仅破坏机体的正常机能,同时造成身体形象的改变,以及患者在家庭中角色的转换,加重了病人术前术后的抗拒、恐惧、忧郁,自卑、依赖等心理反应。因此,在护理造口时应以亲切的态度,给予心理安慰,帮助患者渡过对疾病理解的过程,使其接受治疗,使他们体会自身的价值及在社会中的作用,重新振奋生活。

参考文献

1、吴在德,吴肇汉主编,外科学,第6版,北京:人

民卫生出版社,2004.515-519。

2、李树贞主编,现代护理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0.1018-1020。

3、林菊英,金乔主编,中华护理全书,南昌,江西科

学技术出版社,1994.1104-1106。

4、湖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主编,病人标准护理计划(外

科分册)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63

直肠癌手术护理探讨 篇6

1 临床资料

我院2008年5月—2012年5月行直肠癌手术患者52例, 男30例, 女22例, 年龄47岁~68岁, 平均年龄57岁。行结肠造瘘口40例, 男23例, 女17例。52例患者无死亡病例, 平均住院17 d, 术后无出血、感染、造口狭窄及造口坏死等并发症, 术后6个月排便规律者26例 (50.00%) , 排便时无不适43例 (82.69%) 。

2 术前护理

2.1 心理护理

直肠癌患者在术前及术后可能出现各种心理活动及表现[3], 如焦虑及恐惧、猜疑、愤怒、主观感觉异常、孤独感、悲观等, 以及术后人工肛门的存在对患者精神及肉体的打击。其中焦虑及恐惧、悲观为患者最为常见的表现, 需要我们在术前积极进行沟通, 向患者及家属做耐心、认真的解释, 使患者能够轻松面对自己的病情, 增强战胜疾病的自信心, 放下心理包袱。

2.2 术前探访

手术室护士应提前1 d到病房对患者进行探访, 帮助患者及家属了解病情, 并介绍手术相关知识及手术室情况、手术医生及麻醉的情况, 使患者及家属对手术情况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以配合治疗。

2.3 一般护理

鼓励患者进食高热量、高蛋白的流质饮食, 提高机体抵抗力并进行肠道准备;指导患者床上大小便及咳痰, 使其能够更快地适应术后卧床。

2.4 肠道准备[4]

术前3 d口服甲硝唑片或诺氟沙星1粒或4粒, 每天3次, 术前2 d进食流质饮食, 减少肠道大便成形, 1 d禁饮食, 同时口服缓泻药 (番泻叶) , 以清理肠道粪便。术前晚可口服甘露醇2瓶, 分3~4次喝完, 利用甘露醇的高渗作用, 清洁灌肠, 术前12 h禁食, 6 h禁饮, 并于术晨留置胃管及尿管。

3 术后护理

3.1 常规护理

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 记录患者出入量、体温及各引流袋中引流液的颜色及量, 严密观察患者切口有无渗血, 造瘘口肠管是否有血运障碍, 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1 d后鼓励患者多运动, 以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帮助指导患者翻身, 积极排痰, 减少压疮及肺部感染概率。对于肥胖患者或翻身有困难的患者加用气垫床, 可有效减低压疮的发生。对于平时有肺炎或吸烟多的患者, 可进行每天4次氨溴索雾化, 在雾化期间应观察患者情况, 如出现恶心、干呕等不适症状, 可停止雾化, 观察后再进行治疗。

3.2 人工肛门的护理

直肠癌术后人工肛门的护理关系到患者后期的生活质量, 应做到勤、细、耐心。勤:由于术后患者大部分大便不成形呈糊状, 特别是术后1 d~2 d, 应经常对人工肛门进行观察, 防止大便污染造瘘口及切口;细:对造瘘口的观察要细心, 造瘘口正常呈现粉红色, 如发现造瘘口颜色变紫、发暗, 提示造瘘口血运障碍[5], 应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耐心:患者术后对造瘘口心理压力大, 要耐心地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并指导其自己对造瘘口进行护理, 提高患者自信心。48 h后患者多有大便排出, 可嘱患者家属在造瘘口周围涂抹氧化锌软膏, 保护皮肤清洁;在炎热季节和潮湿的环境下, 易发生真菌感染, 应及时对皮肤进行清理, 然后再涂擦制霉菌素粉剂[6];如发生造瘘口周围红肿, 则可用高渗盐水进行敷擦, 并烤灯照射, 每次15 min[7]。鼓励患者早下床运动, 以防止腹泻、便秘和消化不良等危险因素。

4 出院指导

出院后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保持愉悦心情, 多运动, 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 进行全面健康教育, 提高患者自我保健意识。饮食应注意低脂、蛋白适量, 进含纤维素的饮食, 防止大便过干或过稀。嘱患者应注意休息, 避免重体力劳动, 避免腹部用力, 做好造瘘口的护理, 勤换造瘘袋, 防止大便外溢。预防感冒及其他感染性疾病发生, 定期来院进行扩肛及化疗, 如有不适随时来医院就诊。

参考文献

[1]吴长才, 袁维堂, 吴飞跃, 等.外科常见病的手术治疗[M].郑州: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 1997:1-219.

[2]胡佩诚, 吴任钢, 苏英.医护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2:247-249.

[3]李映兰.护理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78-80.

[4]单永兰.直肠癌Miles手术护理体会[J].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0, 16 (3) :122-123.

[5]万德森, 陈功, 郑美春, 等.永久性乙状结肠造口的手术方法及并发症的防治[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03, 6 (3) :154-156.

[6]易军, 席淑华.结肠造口术后并发症起因及护理对策[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0, 17 (6) :45.

结直肠癌外科手术治疗进展 篇7

【摘要】早期结直肠癌的主要治疗手段是外科手术治疗。随着人们对结直肠的解剖及病理等方面的研究不断深入及先进医疗器械设备在结直肠癌根治术领域的相继应用,结直肠癌的外科治疗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本文整理近年来结直肠癌根治手术方面的文献资料,总结结直肠癌外科手术治疗现状,发现腹腔镜微创手术已然成为了结直肠癌外科治疗领域的主流,而更为优化和改进的手术方法还在不断的探索中。

【关键词】结直肠癌根治术;微创技术;外科;

【中图分类号】R735.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647-01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结肠癌与直肠癌的总称。结直肠癌是消化道较常见的恶性肿瘤, 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迄今为止,结直肠癌在全球范围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仍呈上升趋势, 国内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也趋向由低发生率到高发生率发展趋势。对CRC的国内外外科手术诊疗的现状与理念进行整理,阐述如下。

1 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

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基础是直肠癌的淋巴引流。低位直肠癌的淋巴引流方向是向上,向侧方的,这便是为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开展提供了重要依据。其主要难点在于平衡远端切缘与剩余肠管的长度,需要解决肿瘤根治与保肛的矛盾。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患者对于术后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手术也逐步得到发展与改进。现阶段临床使用最多的根治性保肛手术主要是直肠低位前切除术(low anterior resection,LAR)。一般要求肿瘤距齿状线5cm以上,切除距肿瘤远端2cm以上的肠管已经足够。有学者[1].提出,对于肿瘤根治性切除后,肛提肌上方残余直肠大于2 cm的病人,采用吻合器的Dixon手术目前为首选,其长期生存和无病存活率均与Miles术相当。刘德锋等[2]将其与腹会阴联合切除术(abdominal pelvic resection,APR)两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5 年生存率进行 Meta 分析,结果发现两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相当,但LAR 组的5 年生存率优于APR组,远期疗效更好。超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ultra-low anterior resection,ULAR)是直肠低位前切除术的又一改进,其吻合口距齿状线2cm以内或距肛缘4cm以内。有学者报道[3,4],在严格按着TME手术操作规范原则,行超低位直肠切除术,患者术后的临床疗效满意。

2腹腔镜微创手术

20世纪90年代,Jacobs报告了首次成功实施腹腔镜结肠癌切除术,随后大样本的临床试验证明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可与传统开腹手术方法取得同样的肿瘤根治效果,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诸多优点,受到了广大临床医师及专家的青睐。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在我国开展近20余年,在严格遵守适应症的前提下,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已广泛应用于结直肠癌临床治疗。大量研究结果表明,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laparoscopic color-ectal carcinoma surgery, LCS)与传统开腹手术方法(Traditional open surgery, TOS)相比較,其近期疗效优于传统开腹手术[5]. Noam Shussman等[6]报道腹腔镜的手术方法对结肠癌短期效益和肿瘤安全等方面效果显著,但应用于直肠癌尚存在争议。国内文献[7,8]报道,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近期疗效与传统开腹手术相当。研究 [9,10]表明其能达到与开腹手术相当的远期疗效。且具有创伤更小,术中出血更少,术后恢复更快,并发症更少等明显优势。王利敏等[11]对46例经病理切片明确诊断的结直肠癌患者按不同的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组和传统开腹组,以两组的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早期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长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参照指标,结果发现在严格掌握LCS的手术适应证前提下,腹腔镜辅助结直肠癌根治术比传统开腹手术临床疗效更为确切、更加安全可靠,且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明显减少,术后恢复加快,并发症更少等显著优势。.随着LCS的广泛临床应用,其手术方法也在不断的探索及改良。郭久冰等[12]应用腹腔镜辅助下中间入路法行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得出结论:较传统的开腹中间入路法,其手术路径更加明确,手术视野更好,解剖层面更加清晰,且手术方法更易于外科医生掌握。而超声刀在腹腔镜微创外科领域的运用,成为LCS得以广泛推广的重要推动力。刘细平等[13]对腹腔镜下行结直肠癌根治手术使用超声刀与使用电刀临床效果作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超声刀和相应手术器械的操作比术中使用电刀更具优势,更符合微创理念。

3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da Vinci )系统在结直肠治疗的最新应用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系统是目前美国FDA惟一批准的应用于临床的手术机器人。2001年(daVinci)系统首次被用于结直肠手术。目前国内购置的15台是第三代高清型(daVinciS), (daVinci)系统有三部分组成:①医师控制台。②床旁机械臂系统。③成像系统。该系统在技术层面突破了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限制,如远程控制,手术中长时间的站立,手术的精准度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一步降低。余佩武等[14]研究结果表明,将(daVinci)系统应用于直肠癌根治手术近期疗效较好,远期疗效还需进一步临床观察。就目前该系统在结直肠癌根治的应用方面,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有:①缺乏触觉反馈,由于采用远程操作机器人进行手术,只能靠术者视觉的判断解剖层次,而不能像开腹手术一样依靠触觉来判断。丁超等[15]指出:(daVinci)系统最大的缺陷在于触觉反馈系统缺失。②总体手术时间延长,虽然机器人手术就单纯的术中时间与腹腔镜手术时间相当,但手术前所做的各项准备及手术中更换器械等操作耗时较长,所以其总体手术时间延长。刘凤涛等[16].报道70例机器人手术病例,其手术时间平均(220.2±50.3)min,系统装配时间平均(10.1±5.4)min。③费用高昂,包括单位购置改系统的费用,患者手术费用,科室的手术成本及整套系统的维护费用都比较高昂。这些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daVinci)手术机器人的广泛临床应用。

4加速康复外科理念( fast track surgery,FTS)在结直肠癌治疗的应用

快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TS) 理念最早由丹麦Kehlet提出。FTS 是一项为加快患者术后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术后病死率及缩短住院时间所采取的综合措施,其实质是利用现有手段将围手术期各种常规治疗措施加以改良并重新进行优化、组合。近年来受到广大外科医生的关注并认可。其具体实施措施包括:术前进行完善的医患沟通;术前患者不做常规肠道准备,术前不禁食;术前饮用碳水化合物饮料;术前不放置鼻胃管;采用更先进的麻醉方式; 术中尽量不放置引流管;改进术后止痛方法;术后尽早进食及下床活动;术后尽早拔除导尿管;术后每日告知患者病情等诸多方法。大量临床对比研究表明,FTS与传统围手术期处理方法相比,可显著提高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及术后的身心舒适度,减少体重损失,减轻电解质紊乱程度,改善术后营养状况,更快地促进患者康复。国外文献报道[17,18],将FTS应用于腹腔镜结直肠癌的治疗中,能够促进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 缩短住院时间,且安全可行。Compagna R 等[19]研究发现,对年龄>70患者应用FTS ,能加快术后恢复,降低住院费用并减少并发症,是安全可行的。钱峻等[20]对30 例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施行FTS,以手术前后体重与电解质的变化、营养状况、术后排气时间、排便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患者舒适度及住院费用为指标,发现将FTS应用于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可显著改善患者围手术期的舒适度,减少体重损失,减轻电解质紊乱,改善术后营养状况,有效地促进了患者的康复。

综上所述,随着近年来结直肠癌外科手术经验的积累,微创技术在结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宽及新的辅助治疗技术的日趋成熟,使结直肠癌的外科治疗模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结直肠癌的外科治疗必将迎来一个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参考文献

[1]许剑民,冯青阳.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术式选择及评价[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4,34(9):827-831.

[2]刘德锋,孟翔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与低位前切保肛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3,7(9):3947-3951.

[3]童创,王刚,邓罕等.超低位直肠前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65例[J].临床医学,2010,30(9):3-5.

[4]李 明,于泉波,赵 辉等.经会阴平面超低位直肠前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39例.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2,20(10):888-890.

[5]Jeroen LA van Vugt,Kostan W Reisinger,Joep PM Derikx,et al.Iproving the outcomes in oncological colorectal surgery. World J Gastroenterol,2014,20(35):12445-12457.

[6]Noam Shussman;Steven D Wexner.Current status of laparoscopy for the treatment of rectal cancer. World J Gastroenterol,2014,20(41):15125-15134.

[7]何洪生,曾文龙,朱伯炼等.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的近期疗效比较[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30):123-125.

[8]李太原,张海涛,刘东宁等.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与同期开腹手术近远期疗效的单中心对比研究.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4,8(24):4341-4345.

[9]任镜清,刘建伟,刘少杰等.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与开腹手术近远期疗效的比较[J].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2012,6(2):7-10.

[10]赵军抗,孙学军,郑见宝等.腹腔镜对比传统开放手术治疗直肠癌临床效果的Meta分析.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3,22(10):1307-1313.

[11]王利敏.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与传统开腹根治术的临床疗效对比[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4,25(1):38-39.

[12]李国新,庄建民等.中间入路法在腹腔镜与开腹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J].實用临床医学,2013,14(8):36-38.

[13]王劲,谭祥云等.超声刀在结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1,20(10): 1037-1039.

[14]李静.达芬奇机器人直肠癌手术的现状及进展[J].中华腔镜外科杂志,2013,6(5):327-329.

[15]江志伟,黎介寿.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在结直肠手术中的应用[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1, 16(7):191-194.

[16]江志伟,赵坤,等.达芬奇机器人系统在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_附70例报告[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2,17(9):677-679.

[17]Zhao JH,Sun JX,Gao P,et al.Fast-track surgery versus traditional perioperativecare in laparoscopic colorectal cancer surgery:a meta-analysis. BMC Cancer.2014,14:607.

[18]Ping Li,Fang Fang,Jia-Xun Cai,et al.Fast-track rehabilitation vs conventional care in laparoscopic colorectal resection for colorectal malignancy:A meta-analysis.World J Gastroenterol,2013,19(47):9119-9126.

[19] Compagna R, Aprea G, De Rosa D,et al.Fast track for elderly patients: is it feasible for colorectal surgery .Int J Surg.2014,2(12):S20-S22.

直肠癌手术 篇8

一、单项选择题(共 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在体格检查中见肛门部周围无异常发现,下列检查中最有可能的发现是 A.肛指检查直肠内有肿块无压痛

B.直肠指检扪及柔软有波动的包块,有压痛 C.肛门镜见有内痔核 D.发现有混合痔 E.肛指检查正常

2、首先应做的检查是 A.X线腹部平片 B.血常规化验 C.腹部B超 D.腹腔穿刺 E.膜部CT

3、胃溃疡的好发部位 A.胃后壁 B.幽门前壁 C.胃大弯 D.胃小弯 E.贲门旁

4、手术治疗5年后,双肺出现大小不等的多数球形病灶影,边缘毛糙,但患者无咳嗽,咳痰或咯血,无胸痛,体温正常,此时的诊断与合理的治疗方案应是 A.甲状腺癌肺转移,应行联合药物化疗

B.甲状腺癌肺转移,应行甲状腺全切除术,再行核素131碘全身治疗 C.甲状腺癌肺转移,应行肺部放射治疗

D.甲状腺癌肺转移,应加大甲状腺素的剂量

E.甲状腺癌肺转移,应加用甲状腺素,同时使用多药联合化疗

5、异位胰腺最常见位于 A.十二指肠 B.胃 C.空肠 D.回肠 E.食管

6、该病例为何种类型腰痛__ A.寒湿腰痛 B.湿热腰痛 C.瘀血腰痛 D.肾虚腰痛 E.风湿腰痛

7、患者粪便隐血试验(+),胃酸pH6.0,腹部B超示:肝脏实质均匀,胃镜示:胃窦部直径3cm溃疡边缘隆起,最适宜的治疗为 A.胃癌根治术 B.胃大部切除术

C.腹腔动脉栓塞化疗 D.胃空肠吻合术 E.全身静脉化疗

8、某男,26岁。前天突然于右侧口角出现一粟米样脓头,逐渐红肿扩大,触之根深坚硬,伴发热头痛,便秘,舌红苔黄脉数,诊为颜面疔疮。治宜 A.清热解毒 B.凉血活血 C.疏散风热 D.通腑泄热 E.软坚消肿

9、最有助于诊断的检查是 A.血常规

B.尿淀粉酶测定 C.血清淀粉酶测定 D.胸腹部X线检查 E.同位素扫描

10、关于腹腔镜手术胆管损伤后,以下哪一项是错误的 A.胆汁流入腹腔,引起腹痛,继发性腹膜炎

B.胆管损伤后形成环行瘢痕,管壁增厚,胆道梗阻

C.胆管损伤,无胆汁外渗时,常在术后2周出现进行性黄疸

D.胆管破裂伴胆汁外渗,在术后10日内出现肠梗阻、弥漫性腹痛和胆汁性腹水

E.出现胆汁性腹膜炎,是胆管损伤后的早期表现

11、金属-树脂联合冠桥主要结合力是 A.机械结合力0 B.压缩结合力 C.分子间的引力 D.化学结合力

E.机械结合力和化学结合力

12、胰腺主胰管直径 A.1mm B.2.0mm C.3.5mm D.4.0mm E.5.0mm

13、直肠及肛管的长度是 A.12~14cm B.15~18cm C.19~24cm D.25~28cm E.29~31cm

14、诊断应考虑为 A.肝囊肿破裂 B.肝破裂

C.肝血管瘤破裂 D.肝癌破裂

E.肝包膜下破裂

15、男性,30岁,2天前骑自行车摔倒撞伤左上腹,伤后一般情况可,2小时前活动时突然晕倒,查体:血压60/40mmHg,脉搏136/min,全腹压痛,腹腔穿刺抽出不凝血。最可能的诊断 A.胃出血

B.肝被膜下血肿 C.延迟性脾破裂 D.胰腺破裂

E.十二指肠破裂

16、抗肿瘤药物阿糖胞苷对细胞增殖周期哪个时相起作用 A.G0 B.G1 C.S D.M E.G2

17、门静脉高压症施行门奇断流术的主要优点不包括 A.手术后肝性脑病的发生率较门腔分流术少 B.手术创伤较小,病人恢复快

C.既能控制出血又能保持肝脏血液供应 D.明显降低门静脉压力,减少再出血机会 E.手术相对较简单,易于推广

18、上颌第一磨牙面起自中央点隙的发育沟是()A.颊沟

B.颊沟与近中沟 C.远中舌沟 D.近中沟 E.近颊沟

19、距肛门部6cm直肠绒毛状管状腺瘤约1.5cm,广基,最合适的处理方法为 A.定期复查

B.直肠镜下电灼切除 C.从肛门部局部切除 D.腹会阴联合切除术 E.以上都不正确

20、从发病到就诊40小时,采用X线下复位后,患儿仍阵发性哭闹,面色苍白,发作间歇比入院前缩短。此时治疗的最佳方案是 A.再次X线下检查、复位 B.立即手术探查

C.改用氧气驱虫治疗 D.改口服植物油 E.给予止痛、解痉药物,继续密切观察

21、患者女性,25岁。发现后背部肿物2年,近1周来肿物明显增大,伴疼痛,查后背部直径3cm大小肿物,表面红肿,有压痛,波动感阳性,与表皮有粘连,考虑的诊断为 A.皮肤疖肿

B.交界痣恶变

C.皮脂腺囊肿继发感染

D.脂肪瘤

E.皮肤癌

22、腰痛的基本病机为__ A.外邪痹阻经脉,气血运行不畅 B.肾阳不足,不能温煦筋脉 C.肾精亏虚,腰府失养 D.筋脉痹阻,腰府失养 E.气滞血瘀,不通则痛

23、进一步的处理是 A.尽早手术治疗 B.定期胃镜复查 C.抗生素治疗 D.长期静脉营养 E.长期禁食

24、患者既往曾患乙肝。查体:肝掌,前胸部皮肤有蜘蛛痣,腹壁静脉曲张,脾大,移动性浊音(+),最可能的诊断为 A.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B.胃癌出血

C.慢性萎缩性胃炎 D.应激性溃疡出血 E.消化性溃疡出血

25、病人的诊断为降结肠癌,手术切除范围为 A.降结肠及其系膜

B.降结肠、乙状结肠及其系膜

C.横结肠左侧部、降结肠、乙状结肠及系膜和淋巴结 D.横结肠左侧部、降结肠及其系膜及淋巴结 E.以上都不是

二、多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1、髓周牙本质是指

A.成牙本质细胞突周围的牙本质 B.罩牙本质

C.罩牙本质和透明层以内的牙本质 D.根部牙本质的透明层 E.小管间牙本质

2、发生气管损伤时,首先的处理是 A.缝合伤口 B.气管插管 C.伤口填塞

D.清除呼吸道积血,保持呼吸道通畅 E.伤口局部加压

3、胆总管内压力上升到哪个值时,肝脏分泌胆汁受到抑制 A.0.98kPa B.1.96kPa C.2.94kPa D.3.92kPa E.4.90kPa

4、对于伴有急性肾衰的MODS病人,特别是循环不稳者进行血液净化治疗,一般主张首选 A.腹膜透析

B.间断血液透析(1H C.单针血液超滤(SCU D.血浆置换治疗

E.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

5、男性,39岁,右上腹阵发性绞痛伴寒战、发热20小时。查体:体温38.7℃,巩膜轻度黄染,右上腹压痛及轻度肌紧张,血常规: WBC 18.4×109/L。首选的辅助检查方法是

A.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PT B.磁共振胆胰管造影(MRC C.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 D.腹部B超检查 E.静脉胆道造影

6、胸外除颤时,电极板应置于 A.心尖区和右侧肩胛下角 B.胸骨左缘第2肋间和心尖区 C.胸骨右缘第2肋间和心尖区 D.胸骨右缘第3肋间和心尖区 E.胸骨左缘第3肋间和心尖区

7、以下哪种肿瘤仅发生于颌骨 A.成釉细胞瘤 B.巨细胞瘤

C.骨化性纤维瘤 D.骨瘤

E.以上均不是

8、男性,35岁,因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行胃大部切除术后6年,出现上腹部不适、反酸。可以除外下列哪项诊断 A.溃疡复发 B.反流性胃炎 C.应激性溃疡 D.残胃慢性胃炎 E.残胃癌

9、肠梗阻诊断明确后,最重要的是确定 A.梗阻的原因 B.梗阻的发生速度 C.梗阻的部位

D.梗阻是否引起肠绞窄 E.梗阻的程度

10、男性,64岁,进行性黄疽1个月,不伴疼痛,体重下降4kg,查体:,巩膜、皮肤黄染,血清胆红素70μmol/L,诊断首先考虑 A.胆囊结石 B.胆囊癌

C.胆总管结石 D.下段胆管癌 E.肝门部胆管癌

11、急性阑尾炎最重要的体征是 A.麦氏点压痛

B.右下腹固定压痛点 C.脐周压痛 D.反跳痛

E.结肠充气试验

12、胆总管损伤后放置“T”管的时间要求 A.无时间限制

B.放置T管应至少2周 C.放置T管时间至少2月 D.放置T管时间至少半年 E.以上都不正确

13、超声可检出的最小肝癌直径是 A.1mm左右 B.1cm左右 C.10cm左右 D.5cm左右 E.任何大小病灶

14、与开腹手术比较,有关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的缺点哪项是错误的 A.手术时间较长 B.技术难度较大

C.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慢 D.手术耗材昂贵

E.需要取标本且有一定困难

15、肝脏原发性小肝癌的诊断标准是指直径小于__ A.1cm B.2cm C.4cm D.5cm E.6cm

16、患者,女,40岁。每于经净后1~2日小腹隐痛,喜按,阴部空坠,月经量少,色淡质稀,倦怠乏力,头晕心悸,舌淡苔薄,脉细弱。其证候是 A.肝肾虚损 B.阳虚内寒 C.寒湿凝滞 D.气血虚弱 E.湿热下注

17、诊断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最可靠的检查方法是 A.Pratt试验 B.Burger试验 C.下肢深静脉造影 D.Perthes试验

E.Trendelenburg试验

18、患者男性,30岁。腹部挤压伤后6小时。查体:体温37.2℃,脉率88次/分,血压110/80mmHg,腹部有压痛,无反跳痛,肠鸣音可闻及,不合理的处理措施是

A.腹部B超检查

B.腹部穿刺检查

C.密切观察腹部体征及生命体征变化

D.禁食及输液治疗

E.尽快剖腹探查,以防延误治疗

19、此病人应首先考虑诊断 A.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B.腹股沟直疝 C.腹股沟斜疝 D.睾丸鞘膜积液 E.隐睾

20、术中见胆总管粗约2cm,术时病人血压9/7.5kPa,脉搏128次/分,此时最适合的手术方式是 A.胆总管切开引流 B.胆囊切除术

C.胆囊-空肠袢式吻合术 D.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引流 E.Roux-en-Y术

21、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早期症状是 A.下肢剧痛 B.下肢游走性痛 C.间歇性跛行 D.皮肤苍白干燥

E.患肢足背动脉消失

22、左肾盂多发结石,经肾实质切开取尽结石,术后结石成分分析为磷酸盐结石,尿培养为变形杆菌,预防结石复发哪一项措施是不对的 A.口服碳酸氢钠

B.大量饮开水或磁化水 C.少食含磷、钙较多的食物 D.口服氯化铵 E.抗感染治疗

23、男性,60岁,上腹隐痛,巩膜、皮肤发黄和瘙痒近两个月;纳差,稀便,乏力,体重减轻月余。查体:消瘦,巩膜皮肤明显黄染,腹壁无扩张静脉,腹平软,肝肋下6cm,边钝,质中,无结节,无触痛,触及胀大胆囊,无移动性 A.继续门诊观察 B.内科治疗

C.体外碎石治疗 D.择期手术治疗 E.中医中药治疗

24、此患者首先应该做的检查是 A.腹部B超 B.上消化道造影 C.肛门指诊

D.腹部X线平片 E.胃镜检查

25、此时的治疗原则为

A.急症手术、解除胆管梗阻 B.大剂量抗生素 C.抗休克

上一篇:如何制定班级规章制度下一篇:中学数学教学低效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