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直肠癌手术(精选10篇)
开放直肠癌手术 篇1
直肠癌的发病率呈每年升高的趋势, 是比较常见的下消化道恶性肿瘤, 治疗直肠癌的首要治疗方法是手术[1]。本科在治疗直肠癌患者时开展了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 现将治疗效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4月-2011年9月在本科治疗的143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组, 观察组 (71例) 给予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对照组 (72例) 给予传统开放手术。观察组男37例, 女34例, 年龄43~75岁, 平均 (61.3±5.1) 岁, 病程0.3~132.4个月, 平均 (36.2±3.3) 个月。对照组男39例, 女性33例, 年龄40~77岁, 平均 (62.1±5.6) 岁, 病程0.2~141.3个月, 平均 (35.3±4.1) 个月。两组年龄、性别、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观察组手术方法
观察组直肠癌患者给予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的手术治疗方法, 术前准备同传统的经腹手术。麻醉方法为气管插管及静脉复合麻醉, 患者在手术过程中采取膀胱结石位的手术体位, 头低臀高, 可以稍稍向右侧偏斜。打孔方法为常规的直肠癌5孔法, 二氧化碳气腹的压力为13 mm Hg左右。手术开始之前应常规探查肝脏及腹腔、盆腔内脏器的情况, 确定有无肿瘤种植灶或脏器转移, 然后用超声刀将右侧系膜 (乙状结肠) 切开, 开始进行手术。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相应的手术方式, 主要包括腹腔镜下腹肛管切除术及结肠肛管吻合术、LAR (腹腔镜现直肠前切除术) 、APR (腹腔镜下腹直肠会阴切除术) 等。
1.2.2 对照组手术方法
对照组给予传统开腹直肠癌根治术, 主要包括Paker手术、Dixon手术以及Miles手术等。记录两组直肠癌患者的术中出血量。
1.3 评价标准
手术时间判定标准:手术时间从切开患者皮肤开始算起到缝合皮肤完毕。术中出血量测定方法:对照组患者手术之前将干净的干纱布称重, 术后将蘸有血的纱布再次称重, 出血量体积=手术前后纱布重量差/血液比重;观察组患者手术整个过程均应用吸引器吸取出血, 然后计算出血量。肠道功能恢复判定标准:术后排气。进食指标为排气以后进食全流质饮食同时未出现呕吐、恶性等症状。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的软件处理数据,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采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直肠癌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排气时间比较
记录两组直肠癌患者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及手术以后排气所需要的时间, 计算平均值, 然后组间进行比较。观察组直肠癌患者手术过程中的平均出血量为 (51.7±11.4) ml, 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排气时间为 (2.7±0.8) d, 明显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两组直肠癌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记录两组直肠癌患者手术以后下床所需时间、进食所需时间及术后的住院时间, 计算平均值并组间比较。观察组直肠癌患者下床所需平均时间为 (6.7±0.9) d, 进食所需平均时间为 (4.5±0.6) d, 术后的住院平均时间为 (9.1±1.5) d, 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3 讨论
自从1999年Jacobs将腹腔镜手术技术首次应用到直肠癌的治疗当中后, 直肠癌手术的方式有了多样性的发展, 是外科治疗直肠癌的里程碑[2]。最近十多年来, 临床上应用腹腔镜治疗直肠癌的病例逐渐增多, 随着经验的积累, 腹腔镜技术有了较大的提高。由于腹腔镜手术手术伤口小, 具备一定的美容效果, 同时手术以后恢复的时间较快, 腹腔镜的优势得到了临床医生的广泛认可[3]。直肠癌患者多为老年患者, 由于此类患者身体一般情况较差、自身脏器功能不良以及手术前多合并许多并发症, 手术耐受力较差, 术后恢复的时间也较长。当对此类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时, 不仅需要考虑手术的远期疗效及根治效果, 还应考虑手术的耐受性及安全性[4]。根据有关文献报道, 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手术的根治效果并不比传统开腹手术差, 有时由于腹腔镜放大作用及气腹压力扩大手术视野, 根治效果更优于传统开腹手术。老年患者肠道功能多较差, 手术以后常常并发肠梗阻等并发症[5]。所以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 (排气时间) 的长短也影响着手术效果[6]。在本研究中, 观察组手术过程中总的出血量仅为 (51.7±11.4) ml, 明显低于对照组, 表明腹腔镜手术能够显著的降低术中的出血量, 因而有利于手术以后各种功能的恢复。同时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以及进食时间也都明显的短于对照组, 说明腹腔镜手术不仅仅具有手术伤口小的优点, 更重要的是能够减少手术过程中对肠道功能的损害, 进而能够缩短术后肠道功能恢复的时间, 进一步就能缩短住院时间。因此在临床治疗中, 应该在直肠癌患者中推广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的手术方法, 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夏来阳, 方传发, 谢元财, 等.腹腔镜和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疗效的对比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09, 40 (4) :764-765.
[2]彭永光, 赵卫军, 刘英民, 等.85例老年性结直肠癌外科治疗的疗效分析[J].河北医学, 2010, 16 (1) :81-83.
[3]罗建管, 梁鹏.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切除术的临床分析 (附57例报告) [J].中国医师杂志, 2008, 10 (3) :360-361.
[4]杨德盈.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体会[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09, 11 (6) :829-830.
[5]侯生槐, 粱小波, 白文启, 等.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对比开放手术远期疗效与安全性的荟萃分析[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09, 9 (1) :8-9.
[6]付祚, 粱小波.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与开放手术的临床对比分析[J].肿瘤研究与临床, 2009, 21 (8) :476-477.
直肠癌手术的护理体会 篇2
方法:选择2009年2月—2011年2月来我院进行直肠癌手术64患者,对上述患者实施全面有效的护理措施:心理护理,术前术后护理,排便护理,健康教育等。总结分析行直肠癌手术患者在护理治疗过程中的临床表现。
结果:64例直肠癌患者经积极手术和全程优质护理,均痊愈出院。
结论: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促进患者排便功能恢复,有效地提高其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直肠癌手术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0-0124-01
直肠癌是由直肠组织细胞发生恶变而形成。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直肠癌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直肠癌的病因目前仍不十分清楚,其发病与社会环境、饮食习惯、遗传因素等有关。早期患者多无症状,中晚期的患者出现腹痛、大便带血、大便变细及腹泻等症状。因此有效的护理措施在对患者症状的改善至关重要。为探讨各种护理措施在直肠癌手术治疗效果的临床应用,选择2009年2月—2011年2月来我院进行直肠癌手术64患者,对上述患者实施全面有效的护理措施:心理护理,术前术后护理,排便护理,健康教育等。患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2009年2月—2011年2月来我院进行直肠癌手术64患者,男42例,女22例,年龄49-69岁,平均年龄64岁。均经过病理检查确诊:0期患者24人,Ⅰ期患者26人,Ⅱ期患者4人,Ⅲ期患者8人,Ⅳ期患者2人。
疾病分期:①0期:癌局限于粘膜层,无淋巴结转移。②Ⅰ期:肿瘤局限于固有肌层以内,无淋巴结转移。③Ⅱ期:肿瘤浸润超过固有肌层,但无淋巴结转移。④Ⅲ期:淋巴结有转移。⑤Ⅳ期:远处转移(肝脏、肺等)或腹膜转移。
1.2方法
1.2.1手术。①对0期直肠癌,肿瘤小于2厘米,可采用内窥镜下粘膜切除。②对肿瘤大于2厘米的0期直肠癌,Ⅱ期及Ⅲ期癌采用肠管切除+淋巴结清扫手术。③于Ⅳ期的直肠癌。如直肠癌及转移癌均能切除则采用手术切除之;对于转移灶不能切除而原发灶可以切除的直肠癌,可以考虑手术切除原发灶,对转移灶采用手术以外的处理措施。
1.2.2术前护理。①心理护理:大多数直肠癌根治术病人腹部带有永久性人工肛门,病人对此顾虑重重,情绪低落。应给予健康指导,消除思想顾虑,减轻其心理负担,树立信心,配合治疗1。②充分的肠道准备非常重要,可以增加手术成功率和安全度。具体步骤为:a.术前3日服用肠道准备药物——抗生素和泻药(庆大霉素8万,40%硫酸镁40ml),年老体弱者可服用石蜡油50ml,以抑制肠道细菌、预防术后感染和有效的清洁肠道2;b.术前1日禁食,遵医嘱补液,根据病人的情况进行肠道准备,如无梗阻可行全消化道灌洗。如有梗阻清洁洗肠注意肠道准备过程中病人的情况,防止患者虚脱。
1.2.3术后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①直肠癌根治术创面较大,出血较多,要注意伤口渗出及引流情况,必要时给予心电监测,及时发现出血现象。②预防伤口感染:保持床单位清洁,如有污染,及时更换。结肠造瘘口与伤口之间,用塑料袋妥善隔开。肛门部切口可用稀释络合碘或高锰酸钾溶液(1∶5000)坐浴。③结肠造瘘护理2:结肠造瘘于手术后2-3日开放,要指导病人学会自我护理:a.皮肤护理:用清水洗净造瘘口周围皮肤,涂抹氧化锌膏,防止皮肤红肿、破溃,保持皮肤的完整性;b.假肛袋的使用:要准备几个交替使用(有条件可使用一次性假肛袋)要注意及时清理,避免感染和臭气;c.掌握适当的活动强度,避免增加腹压,引起肠粘膜脱出3;d.症状观察:结肠造瘘常见的并发症有:瘘口狭窄、造瘘肠端坏死、瘘口肠管回缩及瘘口水肿4。要注意观察粪便数量及形态、瘘口形态及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处理。④导尿管护理:为防止术中输尿管及膀胱损伤,防止直肠切除术后倾所致的尿潴留,术前留置导尿管,术后要放置尿管5-10日。期间应保持会阴部清洁。拔管前应夹闭尿管,定时开放,训练膀胱张力,膀胱功能恢复后方可拔管。⑤排便训练:对行腹腔镜地位直肠癌术患者术后实施排便训练,如:吻合口扩张,缩肛运动,排便反射与中断训练,排尿训练,运动训练等。⑥健康指导5。a.饮食:出院后进食要有规律。应选用易消化的少渣食物,避免过稀和纤维较多的食物。以豆制品,蛋类鱼类为好。水果和蔬菜易使粪便变稀及次数增多可食用菜汤和果汁;b.排便:锻炼每日定时排便,逐渐养成有规律的排便习惯;c.病人要自我监测,发现人工肛门狭窄或排便困难应及时就诊。
我院对上述患者随访2—4年。
2结果
64例直肠癌患者经积极手术和全程优质护理,均痊愈出院,4年随访后,12例患者复发。
3结论
目前直肠癌的病因虽不十分清楚,但基本公认的是动物脂肪和蛋白质摄入过高,食物纤维摄入不足是直肠癌发生的高危因素。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便不尽感、肛门下坠感,有时出现腹泻。我院对患者实施手术后一般术后保留肛门,或人工肛门。因此做好患者术前术后护理及心理护理尤为重要。积极与患者交流,消除恐慌;健康教育,促进患者术后的康复。护士做好术前后的各项护理措施是直肠癌治疗的关键所在6。综上所述,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促进患者排便功能恢复,有效地提高其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关秀敏,韩海波,白颖.128例结肠癌、直肠癌手术病人的护理体会[J].吉林医学,2004,25(3):32-33
[2]王和珍.直肠癌手术病人的护理体会[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12(10):655
[3]陈嘉生,冯惠民,杨青存,等.627例直肠癌手术麻醉体会[J].河南肿瘤学杂志,1996,9(5):370-371
[4]郑新玲,何雪英.图像辅导在术前教育中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12):942
[5]劉晓玲.手术室噪音对患者的心理影响及护理探讨[J].实用护理杂志,2002,16(9):45
开放直肠癌手术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科室2009年7月至2010年6月收住的直肠癌患者64例, 其中30例行腹腔镜根治手术, 其中男性18例, 女性12例, 年龄36~78岁, 平均年龄57.4岁, 术后病理分期包括Ⅰ期2例, Ⅱ期12例, Ⅲ期16例, 无Ⅳ期病例, 组织分型包括高分化9例, 中分化16例, 低分化5例;同期行开腹手术病例为34例, 其中男性20例, 女性14例, 年龄38~77岁, 平均年龄59.6岁, 术后病理分期包括Ⅰ期1例, Ⅱ期16例, Ⅲ期17例, 无Ⅳ期病例, 组织分型包括高分化10例, 中分化17例, 低分化7例。两组患者均为熟练掌握两种手术方式的同一手术组完成手术, 两组病例资料在年龄、性别、病理分期及组织类型方面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两组患者行相同术前准备、麻醉方式。腹腔镜根治手术采用5孔法, 使用超声刀在组织间隙分离系膜, 结合生物夹处理血管, 根据肿瘤部位行Miles或Dixon术式。开腹根治手术依据标准行直肠癌TME术式, 并根据肿瘤部位行Miles或Dixon术式。
1.3 观察指标
(1) 围手术期:手术时间、手术出血、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恢复正常饮食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 (2) 所有患者随访2~3年后比较局部复发、远处转移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包,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均数间比较采用t检验, 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均以P<0.05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围手术期临床指标比较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恢复正常饮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 详见表1。结果可见, 两组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方面无统计学差异, 但手术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恢复正常饮食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腹腔镜手术相比开腹手术有明显优势, 并有统计学差异。
2.2 手术术后围手术期并发症比较
两组患者术后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腹腔镜手术组术后发生吻合口瘘1例, 手术切口感染1例,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67%;开腹手术组术后发生吻合口瘘1例, 手术切口感染发生3例,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76%。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 (P>0.05) 。
2.3 术后远期随访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术后随访2~3年, 考虑直肠癌患者术后2年内复发、远处转移率比较高, 遂比较随访至2年时的两组病例远期情况。腹腔镜组患者局部复发1例, 远处转移3例;开腹手术组患者局部复发2例, 远处转移4例。比较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均无统计学差异 (P>0.05) , 总体术后2年无统计学差异。
3 讨论
虽然腹腔镜手术相关研究报道直肠癌腹腔镜治疗相对于传统开腹手术有优势, 但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手术仍然不是其治疗的标准, 通过本次资料的回顾分析, 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根治手术相比于传统开腹手术围手术期恢复有明显优势, 术后远期复发、转移的概率可比传统开腹手术。
通过资料的回顾分析, 腹腔镜手术组患者手术出血量少, 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恢复正常饮食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 但患者术后并发症无明显差异, 考虑与患者术前健康营养状况、是否合并症等可能影响因素有关, 仍待进一步研究。通过手术使用超声刀, 加之腔镜视角的转动, 部分不易暴露的间隙可以清楚显露, 手术环节出血可明显减少[5,6]。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手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与开腹手术无显著差异或者小于开腹手术是术后恢复优势的一个原因[7]。腹腔镜手术中对肠道及周围组织的牵拉、挤压较开腹手术明显减少, 使术后患者肠道功能恢复较快, 出院时间自然缩短。国外[1]及国内[8]文献同样报道腹腔镜手术创伤及对周围脏器干扰小、手术应激反应轻、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快, 明显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因此腹腔镜根治手术术后围手术期恢复相比传统手术有明显优势。
本次回顾分析考虑直肠癌复发、转移高发期为术后2年, 并结合病例术后时间, 遂对比两组病例随访至2年时复发或远处转移情况, 两组病例无明显差别, 但腹腔镜组数据有优势, 可能仍需大宗病例资料综合分析研究。本次两组资料对比首先手术根治范围相同, 手术治疗基础相同, 术后同样依据NCCN指南行规律化疗, 或其他治疗, 因此远期效果无明显差别。Moore[9]及Lechaux[10]等对腹腔镜和开腹结直肠癌手术进行了随机对照研究, 结果显示两组肿瘤的切除范围、淋巴结切除数目以及术后生存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Veldkamp等[11]认为腹腔镜结肠肿瘤切除术是安全有效的, 其近期效果要好于开腹手术, 远期效果也是提高了存活率的。本次病例随访未达到3年、5年甚至10年, 可能远期效果仍待进一步研究。
直肠癌根治围手术期优质护理 篇4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56例,男34例,女22例,年龄34~76岁,均因大便性状和排便习惯改变,如排便次数多,或便意频数,但无粪便排除,或反复排出带血黏液,或排便困难,粪便变细,腹胀,腹痛而就诊。经直肠指检,钡灌肠X线检查,内镜检查,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检查,病理检查确诊直肠癌。38例行永久性人工肛门。
围手术期优质护理
术前护理:①心理护理:热情接待入院患者,给予详细介绍病室环境、设施、优质护理小组医护成员、手术专家,让患者尽快适应环境。评估患者身心状态,加强沟通,告知手术治疗必要性,强调排便通道改变对消化功能及生活无影响,采取个别指导,个性化教育,发放宣传手册,观看影像资料及邀请情绪乐观、恢复较好的类似患者现身说法等,减轻心理压力。②术前访视:巡回护士安慰引导患者,使其正确认识疾病对肛门切除有充分思想准备,介绍手术室环境麻醉方法及医生技术,帮助树立信心,解除思想负担[3]。③健康指导:对患者进行人工造口位置,术前排便训练,术后排便方式,术后活动与休息,饮食与营养;详细讲解术前肠道准备的目的和重要性,饮食要求;遵医嘱术前3天给予肠道不吸收的抗生素,同时肌注维生素K,向患者讲解药物作用和用药目的;指导患者训练有效排痰方法及并发症预防知识注意事项等健康知识指导。
术中护理:⑴心理护理:进入手术室后,巡回护士以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语言和患者交谈,根据手术步骤,提醒患者,做深呼吸,以缓解不适,选择轻松话题交谈,分散其注意力,使患者再心理上得到安慰,情绪上得到支持,平静接受手术。⑵术中配合:①环境:室温控制在24~26℃,湿度控制在40%~60%,保持室内安静;②体位:麻醉成功后协助患者摆截石位,注意防护及避免神经损伤;③维护患者自尊:消毒皮肤前及手术结束后为患者盖好棉被,减少暴露,手术结束及时擦净皮肤血迹,检查皮肤有无烫伤及压伤。
术后护理:
⑴一般护理:①监测生命体征: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监测血压、脉搏、呼吸、心率、体温、血氧饱和度、尿量、胃液。②呼吸道管理:术后因麻醉和留置胃管等,患者常感咽部不适、痰多。术后惧怕伤口疼痛而不敢咳嗽、咳痰,极易发生肺部感染。为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要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雾化吸入2次/日;指导有效的排痰,并定时翻身拍背;血压平稳后可取适当体位咯痰,咳嗽时双手按住手术切口,深吸气后咳嗽2~3声,将痰液咳出;必要時可以电动吸痰。③术后定期监测肝、肾功能、血电解质、血常规状况等。④引流管的护理:做好胃管、导尿管、腹腔引流管、输液管的护理,按各种管道的特点分别做好护理,保持引流管的固定和通畅,平卧6~8小时后改为半卧位,有利于引流管引流[4],准确记录引流液和尿液的量和性状,严格按医嘱保持输液速度,密切观察,及时发现异常,及时处理,避免造成不良后果。
⑵并发症的预防:①预防手术切口感染:观察体温变化,测体温每4小时1次,如果术后3天内体温正常,改为1~2次/日。造口肛管回缩和脱垂均是严重的并发症。由于拆线过早或感染、肥胖、瘢痕形成都会造成肠管回缩。而皮肤切口过大或由于长期腹压增加、营养不良等均可造成肠管脱出。因此除了提高医疗水平外,对护理而言,更重要的是针对患者自身素质和生活习惯,设置合理的膳食结构和数量。②保持手术切口敷料干燥,观察切口愈合情况。术后留置导尿管,避免尿液对会阴及手术切口的污染,尤其是女患者,留置导尿管的时间应相对延长,尽可能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腹部切口与人工肛门(造瘘口)之间用塑料薄膜妥善隔开,患者稍向造瘘口一侧侧卧,避免流出的肠液、粪便污染腹部切口,及时配用一次性造口袋。③褥疮的预防:直肠癌手术后5~7天因引流管较多及切口疼痛等因素,患者活动受限,骶尾处受压而缺血,红肿以至破溃。因此,手术后在做好其他护理的同时,定时按摩局部,每2~3小时翻身1次,尽量减少局部受压,注意观察局部的皮肤,以防褥疮的发生。术后1周内根据病人病情及需要给予床上洗头、床上擦澡等使患者舒适,积极预防并发症。
⑶人工肛门的护理:低位直肠癌患者行Miles手术,术后改变了患者的正常排泄方式,需行永久性的结肠造口术,给患者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不便,使其生理、心理等方面造成了极大地痛苦,生活质量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因此,结肠造口的护理干预是必需的[5],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并使其养成定时排便习惯,指导患者学会造瘘口自我护理,做好出院指导并进行随访。
参考文献
1 吴在德.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576.
2 李素芳,张爱萍,卫莉.老年直肠癌围手术期护理[J].医药论坛志,2007,28(6):119-120.
3 耿秀娟.直肠癌术后患者实施全程优质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6,4(4):693-694.
4 刘红林.直肠癌根治术43例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7,13(6):74-75.
5 宋秋芬,赵宏勤.肛肠疾病手术后护理要点[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5(3):46.
开放直肠癌手术 篇5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1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结肠癌患者45例为观察组。男性31例, 女性14例;年龄41~73岁, 平均 (52.4±6.3) 岁, 肿瘤直径3~10 cm, 平均 (6.3±2.1) cm, 病理类型:高分化腺癌17例, 中分化腺癌16例, 低分化腺癌12例。癌变部位:左半结肠19例, 右半结肠21例, 乙状结肠5例。另选同期该症患者45例为对照组, 男性29例, 女性16例;年龄45~78岁, 平均 (56.1±5.9) 岁, 肿瘤直径3~10 cm, 平均 (5.8±3.2) cm, 病理类型:高分化腺癌19例, 中分化腺癌21例, 低分化腺癌5例。癌变部位:左半结肠17例, 右半结肠19例, 乙状结肠9例。所有患者均符合结肠癌诊断标准, 经影像学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后确诊, 排除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患者, 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及精神疾病患者,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肿瘤直径无明显差异 (P>0.05) , 具有较好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术前均行对症常规治疗, 且护理方法一致。观察组:对患者实施腹腔镜根治手术进行临床治疗。具体方法为:医生根据患者的肿瘤位置进行相应体位的选择。患者行全身麻醉, 并及时建立人工气腹, 通常腹压值为13 mm Hg (1 mm Hg=0.133 k Pa) 左右。沿患者脐下两侧分别实施10 mm Trocar的穿刺, 并将腹腔镜通过观察孔置入患者腹部, 而后分别在左右上腹部实施5 mm Trocar的穿刺, 将手术器械通过操作孔伸进到患者的病灶部位。在进行肿瘤切除时, 要根据病灶的位置、大小等选择相应的结肠切除手术, 并实施结肠游离、区域淋巴结清除、肿瘤肠段切除以及符合吻合器等手术操作。最后, 在对患者腹腔冲洗后将切口缝合关闭。
对照组:对患者实施传统开放性根治手术进行临床治疗。具体方法:采用同观察组相同的方法选择患者的体位和麻醉方式。而后在患者下腹正中进行入腹切口, 并对患者腹腔内部进行详细的探查。根据患者结肠癌肿瘤的位置和大小选择恰当的切除手术, 并在完成相应手术操作 (结肠游离、区域淋巴结清除、肿瘤肠段切除等) 后, 将腹部切口进行逐层的缝合关闭, 最后留置引流管。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 患者出院后, 通过各种形式进行随访观察, 同时记录两组患者2年、5年存活情况、复发情况及远期并发症发生率, 作对比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将研究所得数据录入SPSS 19.0软件中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进行t检验, 计数资料以x2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对比
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 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 观察组术后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患者2年、5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 但无明显差异 (P>0.05) , 观察组远处转移及局部复发例数低于对照组, 但无明显差异 (P>0.05) , 见表2。
2.3两组患者远期并发症情况对比
观察组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 对照组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为24.44%, 观察组远期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3。
3讨论
结肠癌为临床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 发病率高, 且恶性程度较高, 必须及时采取手术治疗, 将病变组织彻底清除, 才能改善患者症状。近年来,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临床上越来越多的医疗质量提升, 手术方案也逐渐趋于微创, 尽量减少手术创伤, 减轻患者疼痛感, 促进术后康复, 是临床治疗的关键所在。传统行结肠癌切除术, 其基本术式为开腹手术, 虽然手术效果较好, 但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 不利于患者恢复。近年来, 随着微创手术的发展, 使腹腔镜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 其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痛苦轻及风险低等优势, 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 利于功能恢复, 可促进患者机体愈合, 缩短住院时间, 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 减轻患者负担与压力, 改善患者远期预后, 备受临床医生及患者青睐。
对于小切口肿瘤种植、穿刺口转移是临床上对腹腔镜结肠癌手术最有争议的话题, 行早期腹腔镜结肠癌手术的肿瘤种植率显著高于开腹手术, 甚至有相关报道显示[3], 术后切口种植率达21%。认为经二氧化碳 (CO2) 气腹后, 将肿瘤散播的方式改变, 影响切口部位局部生物学症状, 导致腹腔镜结肠癌切除术治疗后切口种植率较高, 引发腹腔镜手术恶性肿瘤治疗效果的质疑。随着腹腔镜手术的不断发展, 有学者研究证实[4], 经CO2气腹后, 并不会促使肿瘤生长与转移。大多数学者表示[5], 腹腔镜内与腹腔镜切口处种植转移情况是技术性并发症, 能经过手术中加强保护措施, 起到降低种植率, 或预防种植发生的作用。微创手术的经验不断累积, 也在腹腔镜肿瘤切除术中, 加入保护措施, 穿刺孔种植转移率呈明显下降趋势。已经有文献报道显示, 切口与穿刺口肿瘤转移种植经过术中保护措施, 提高手术实施技术, 可避免发生种植转移。有学者研究中[6], 对结肠癌患者分别实施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 经结果显示, 腹腔镜手术的切口、穿刺孔转移种植率为1%, 而开腹手术为0.7%, 两者无明显差异, 本组研究结果与之相符。
对于恶性肿瘤治疗后生存率, 有学者研究中[7], 对98例腹腔镜结肠癌手术者、50例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者进行分析, 结果显示, 腹腔镜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平均为69.39%, 开腹组为66%, 两组无明显差异。甚至有学者研究显示, 腹腔镜手术后结肠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高于开腹手术。可能与腹腔镜手术创伤小, 未对机体免疫力造成影响相关。经本组研究结果显示, 两组患者生存率无明显差异, 但是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 , 与文献报道结果一致。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手术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 (P<0.05) 。有学者发现[8], 在行腹腔镜手术时, 可在小切口下实施镜下手术, 能精确开展手术, 可减少手术出血及对周围的损伤, 精确开展手术, 能利于患者术后预后, 手术指标显著优于开腹手术。本组研究结果与之相符。
综合上述, 腹腔镜手术治疗结肠癌手术, 可利于患者远期疗效, 改善患者预后, 促进患者机体恢复, 减少并发症发生, 可延长生存时间, 相较于开腹手术, 创伤小, 术后出血量小, 减少患者住院时间, 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刘奕武, 沈雄飞, 程勇, 等.结肠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研究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 2012, 15 (5) :585-587.
[2]Xiao YK, Ze YJ, Hong JZ.Mitochondrial uncoupling protein 2expression in colon cancer and its clinical significance[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2010, 16 (45) :5773-5778.
[3]Shao HG, Xiao J, Wu XH, et al.Over-expression of metastasisassociated in colon cancer-1 (MACC1) associates with better prognosis of gastric cancer patients[J].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 2011, 23 (2) :153-159.
[4]Qing X, Ya D, Xiao JW, et al.Mast cells in adjacent normal colon mucosa rather than those in invasive margin are related to progression of colon cancer[J].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 2011, 23 (4) :276-282.
[5]周录平.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 33 (21) :5327-5328.
[6]孙艳武, 池畔, 林惠铭, 等.腹腔镜与开腹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的疗效比较[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12, 15 (1) :24-27.
[7]林武华, 黄前堂, 李俊青, 等.全结肠系膜切除在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J].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4 (3) :255-257.
开放直肠癌手术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12年1月-2014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低位直肠癌患者244例, 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22例。试验组男72例, 女50例, 年龄31~68 (56.3±7.6) 岁;对照组男70例, 女52例, 年龄31~68 (56.5±7.7) 岁。2组患者性别、年龄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患者经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低位直肠癌;患者符合术前新辅助化疗适应证;患者基础条件较好, 均可耐受腹腔镜和传统开放手术治疗;患者及家属了解研究内容和治疗风险, 愿意配合研究, 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患者属于高位直肠癌或存在结肠癌、胃癌等消化系统其他恶性肿瘤;患者基础条件较差, 存在肝肾功能异常, 心肺功能不全等内外科基础疾病。
1.3 治疗方法
1.3.1 新辅助化疗:
所有患者完善盆腔CT、直肠MRI和腹部B型超声等常规检查和术前评估后给予新辅助化疗FOLFOX4方案, 即奥沙利铂+氟尿嘧啶+亚叶酸钙。奥沙利铂 (齐鲁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国药准字H20093167) 85mg/m2静脉滴注2h, 化疗第1天使用;氟尿嘧啶 (格芬特, 山东凤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国药准字H20051312) 400mg/m2, 首先静脉滴注2h, 后改为持续泵注, 2d总剂量为600mg/m2;亚叶酸钙 (国药一心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国药准字H20053382) 200mg/m2静脉滴注2h, 每2周重复使用, 连续化疗2次, 视患者病情而定。
1.3.2 试验组:
新辅助化疗后试验组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首先给予患者经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协助患者取头低、右侧抬高的截石位, 于下腹部常规建立气腹, 置入腹腔镜, 仔细探查腹腔结构。采用超声刀分离肠系膜下动脉, 于其根部1~1.5cm处用钛夹夹闭, 并用超声刀切断血管远端, 同理结扎肠系膜下静脉, 避免左输尿管损伤。随后沿肠系膜血管走行清除肠系膜周围淋巴结和相关结缔组织, 从其根部切开乙状结肠侧腹膜并游离左侧结肠, 同理游离直肠下段, 最终实现直肠系膜及其周围的脂肪结缔组织完全充分的游离。并根据肿瘤大小、周围有无侵润、以及与肛缘距离等因素决定是否实施保肛手术, 于腹腔镜协助下完成结—直肠低位吻合, 同时于骶前游离面置引流管, 逐层缝合, 术闭。
1.3.3 对照组:
对照组于新辅助化疗后给予常规开腹手术治疗, 严格遵循直肠全系膜切除 (TME) 标准。体位、麻醉等同试验组, 逐层切皮, 沿直肠骶骨筋膜壁层与脏层在直视下锐性分离、暴露腹腔和直肠。同时保证直肠系膜完整性以防止肿瘤细胞的播散和种植, 避免盆腔自主神经损伤。充分游离直肠下段, 用闭合器于肿瘤下缘2cm处采切断肠管, 并于肿瘤上缘10~15cm处切断肠管, 同时切除其系膜、淋巴结和脂肪组织, 充分止血后采用吻合器进行结—直肠低位吻合, 重建消化道。2组患者术后均给予抗炎、营养支持等常规对症治疗, 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 紧密随访。
1.4 观察指标
并发症评价包括术后短期并发症及远期预后结局。术后短期并发症评价包括肠梗阻、吻合口瘘、切口感染及肺部感染等;远期预后评价包括保肛率、复发率及病死率[3]。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试验组治疗后保肛率高于对照组, 复发率和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论
低位直肠癌是我国直肠癌最常见的临床类型, 并以中晚期高级别恶性诊断为主, 但国外发生率较低, 因此其治疗措施和术式选择往往缺乏国际权威论证和指南[4]。由于低位直肠癌缺乏典型的早期临床表现, 患者就诊时多处于中晚期, 同时由于骨盆解剖结构的复杂性和空间关系, 大多数低位直肠癌患者均存大规模的侵袭、粘连, 进一步加重了患者的病情, 增加了手术治疗难度, 降低了治疗效果[5]。此外, 由于低位直肠癌距离肛门较近, 为了切净肿瘤、避免其复发, 往往具有较高的肛门切除率, 因此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质量和精神心理。目前, 随着抗肿瘤治疗研究的深入, 手术切除联合放化疗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6]。但针对传统开腹手术和腹腔镜微创手术的选择, 却持续存在争论, 为此, 本文将基于并发症观察探讨二者差异。
本试验首先给予术前新辅助化疗, 作为恶性肿瘤新型化疗成果, 具有显著的治疗优势, 不仅可以提高肿瘤组织化疗药物浓度, 控制和消灭临床或亚临床微小转移灶, 同时有效避免肿瘤各级血管和淋巴管损伤, 减少急性毒性反应。而且通过降低患者临床分期, 缩小肿瘤病灶, 可提高患者手术机会和保肛率。此外, 术前化疗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增殖和侵袭活性, 降低术中医源性直肠癌细胞播散几率[7]。因此本试验基于术前新辅助化疗探讨腹腔镜和开腹手术并发症差异, 2组患者术后良好的远期预后结果充分肯定了术前新辅助放疗的意义和价值。
鉴于低位直肠癌的特殊性, 能否成功保肛对患者的精神心理具有重要影响, 甚至影响预后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目前针对保肛手术的必备条件均已取得共识, 即肿瘤下缘距肛缘至少5cm是成功保肛的必备条件[8]。但是随着腹腔镜微创手术的发展, 准确评估低位直肠癌侵袭范围, 给予精准切除, 极大地拓展了保肛要求范围。同时因为腹腔镜手术具有良好的视角和操作空间, 可有效避免肛门括约肌、相关韧带和组织的损伤, 其手术创伤性远低于传统开腹手术, 且减少了腹腔暴露时间, 有效降低了患者感染率。正如本试验结果所示, 其术后切口感染率和肺部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
虽然腹腔镜手术微创、组织创伤小、感染率低等优点值得肯定, 但部分临床医师认为腹腔镜手术切除率低的致命缺陷。由于腹腔镜手术的视野较小, 高度依赖腔镜可视系统, 因此, 操作不当、探查不周到极易遗漏、误诊肿瘤侵袭和扩散病灶。此外, 腹腔镜操作复杂、技术要求高、术中意外损伤等紧急事件应对能力差, 从而极大制约了其临床应用[9,10]。但本试验严格基于腹腔镜手术指南和步骤, 逐层游离、暴露低位直肠癌并全面仔细探查, 既避免腹腔镜手术操作失误所致组织不必要的损伤, 同时明确直肠癌侵袭范围和程度, 精准切除, 避免肿瘤残留的同时不过度切除正常组织。本试验远期预后评价充分肯定了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 同时近期术后并发症亦明显低于传统开腹手术。因此, 严格遵循腹腔镜手术要求和步骤, 给予低位直肠癌手术切除可显著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获得较好预后。
参考文献
[1]张国英.中低位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行腹腔镜与开腹根治术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D].福州:福建医科大学, 2011.
[2] 张士义, 李学波, 张玉娟, 等.新辅助放化疗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作用[J].医学与哲学, 2013, 34 (1B) :40-42.
[3] 陈冬梅.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对比[J].中外医疗, 2011, 14 (5) :15.
[4] 白鹤群.腹腔镜及术前新辅助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作用[D].大连:大连医科大学, 2014.
[5] 徐宗斌, 池畔.腹腔镜与开腹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预后对比分析[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12, 19 (6) :600-603.
[6] Bretagnol F, Lelong B, Laurent C, et al.The oncological safety of laparoscopic 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 with sphincter preservation for rectal carcinoma[J].Surg Endosc, 2013, 19 (7) :892-896.
[7] Mirza MS, Longman RJ, Farrokhyar F, et al.Long-term outcomes for laparoscopic versus open resection of non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J].J Laparoendosc Adv Surg Tech A, 2012, 18 (5) :679-685.
[8] 罗古辉, 郭仪, 刘晓飞, 等.新辅助化疗联合腹腔镜手术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作用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 2012, 19 (4) :37-38.
[9] 黄泽文, 刘韶峰.新辅助化疗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疗效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 2012, 19 (31) :53-54.
开放直肠癌手术 篇7
关键词:直肠癌,保肛手术,Miles术
直肠癌发病率有升高趋势, 手术治疗是直肠癌的重要治疗措施, Miles手术是治疗直肠癌的传统手术, 但此术式患者痛苦大, 术后患者生存质量差[1]。而低位直肠癌保肛术能够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 改善术后生存质量。本文观察保肛手术与传统Mile手术在直肠癌手术中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9年4月至2012年4月直肠癌患者共66例, 上述患者均经纤维直肠镜及病理组织学检查而证实, 上述患者均经B超或CT检查显示没有其他脏器转移。上述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3例, 男18例, 女15例, 年龄最小为42岁, 最大为71岁, 平均年龄为 (55.2±6.4) 岁;肿瘤距肛门平均距离为 (4.2±1.8) cm;上述患者中低分化癌15例, 高分化癌7, 乳头状癌5例, 粘液腺癌6例。对照组患者33例, 男17例, 女16例, 年龄最小为40岁, 最大为70岁, 平均年龄为56.7±5.8岁;肿瘤距肛门平均距离为 (4.1±1.7) cm;上述患者中低分化癌14例, 高分化癌8, 乳头状癌6例, 粘液腺癌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Miles手术:麻醉成功后, 患者截石位下, 切除肛门周围5cm皮肤、肛管和括约肌, 术中勿损伤尿道后壁 (男性患者) 或者阴道后壁 (女性患者) , 左下腹做3~5cm切口行体外造瘘, 切口缝合关闭。术后骶前放置引流管, 并给以相应化疗方案化疗。观察组患者实施保肛术治疗:麻醉成功后, 逐层分离, 游离直肠和乙状结肠, 暴露骶前自主神经, 切除直肠系膜距癌肿下缘不少于5cm, 把直肠远端游离到肛提肌平面, 把肛门尾韧带切断, 直肠周围的部分耻骨直肠肌切开, 实施低位前切除术, 保护肛门外括约肌, 实施扩肛, 把肠系膜下动脉根部周围的淋巴结和脂肪组织给予清除。保留左结肠动脉。在肿瘤近端约15cm处切断肠管, 做冰冻切片检查, 确保切缘无肿瘤组织, 采用吻合器吻合。骶前放置引流管, 术后2d进行扩张。实施相关化疗方案化疗。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手术过程中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局部复发情况。两组患者术后均采用肿瘤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量表对其生活质量进行评定:评分越高显示生活质量越好, 评分小于30分为差、评分31~40分为较好、评分41~50分为优良。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4.0进行统计学分析, 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 P<0.05, 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2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手术相关情况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与对照组相近 (P>0.05)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局部复发率与对照组相近 (P>0.05) 。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比较
观察组患者优良15例、较好16例、差2例;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为差所占比例为6.1%;对照组患者优良10例、较好15例、差8例;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评为差所占比例为24.2%。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中评为差的所占比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手术是直肠癌治疗的重要方法, 目的是提高患者生存时间。在低位直肠癌治疗中, Miles手术是传统术式, 随着外科技术发展, 保肛手术在低位直肠癌治疗中成为热点。保肛手术是术中保留肛管换和肛管, 术中避免伤及肛环, 目的是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2,3]。本文结果显示, 观察组实施保肛手术,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观察组术后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 说明保肛手术治疗直肠癌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 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疗效显著。但是, 在术前要严格注意保肛手术的相关条件, 要注意切除直肠周围组织中没有癌细胞浸润, 要对腺瘤癌变者远端肠段切除超过1cm;对于病变较早、癌分化较好的患者, 其远端肠段切除要超过2cm。
参考文献
[1]陈斌, 林奎生, 陈进渠, 等.经肛门拖出切除联合双吻合器技术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临床研究[J].实用癌症杂志, 2011, 26 (3) :297-299.
[2]黄前堂, 林武华.64例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临床分析[J].局解手术学杂志, 2008, 17 (4) :258.
开放直肠癌手术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中资料来源于我院收治的经低位保肛术进行治疗的直肠癌临床患者病例, 抽取其中的52例作为研究对象, 包括有男21例, 女31例, 年龄46~73岁, 平均 (55.8±14.2) 岁, 合并糖尿病者4例, 合并高血压者3例。就诊原因分别为便中带血和大便次数增加。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将以上统计的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 针对患者的治疗方式、治疗效果、手术要点以及治疗体会展开回顾性分析。
1.2.2 检查方法
本组52例患者经直肠指检均证实存在肿块。所有患者在术前均接受了直肠镜检, 并进行了活检, 结果证实患者肿块距肛缘在5~7cm之间者39例, 肿块直径在0.8~2.0cm。肿块距肛缘在4~5cm之间者13例, 直径未超过2cm。本组患者经术前病理检查结果证实, 乳头状腺癌者22例, 管状腺癌者17例, 黏液腺癌者13例。肿瘤标记物检查结果证实:CEA呈阳性者39例, B超检查结果未发现肝癌转移;经CT检查所有患者均未发现腹腔以及肠系膜淋巴结转移。
1.2.3 治疗方法
对术前准备进行进一步的完善, 其中以肠道准备为主, 并对糖尿病以及高血压患者的病情进行积极的控制。在手术时患者取截石位, 而后经气管插管麻醉, 将腹正中切口作为手术入路, 按TME技术对直肠及乙状结肠中下段进行充分游离。出于使肿瘤得到彻底切除的目的, 在距肿块上缘10~15cm处断肠管, 在肿块下2cm处将直肠远端切断。本组52例患者中有18例患者接受改良Bacon术 (结肠经肛门拉出术) 双吻合器低位保肛技术进行治疗, 有5例患者接受Parks术 (结肠肛管吻合术) 进行治疗。所有患者经会阴骶前放置引流。在术后加强静脉营养以及抗感染等相应的对症处理[2]。
2 结果
本组5 2例患者经术后标本病理证实为乳头状腺癌者2 2例 (42.31%) , 管状腺癌者17例 (32.69%) , 黏液腺癌者13例 (25.00%) , 所有患者的切缘均未发现癌组织。经4~6个月的随访发现, 术后有40例 (76.93) 患者可以正常的排便, 有10例 (19.23%) 患者的排便次数为3~5次/日, 另外2例 (3.85%) 患者的排便次数超过5次/日。术后发生吻合口漏者4例, 发生率为7.69%, 经局部处理后痊愈。见表1。
3 讨论
近几年, 由于临床上对直肠生理解剖结构以及肿瘤转移的相应规律有了进一步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广大人民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 患者对接受手术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其对保肛手术治疗的要求也越来越强烈, 也对外科医师的手术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 手术辅助的相关器材也应该有长足的发展, 因此目前在临床上低位直肠癌的保肛率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3]。临床上对于直肠癌术式的选择是以保证癌症病灶能够彻底被切除为基本原则, 并且不会对临床治疗效果和病情复发率产生任何影响, 尽量避免不必要牺牲肛门。总原则为为每位患者制定一条个体化的临床手术治疗方案。在决定手术方式和肿瘤远端切除的具体范围时, 不仅仅应该对肿瘤相对于直肠的具体位置, 与肛缘之间的距离进行考虑, 还应对肿瘤体积的大小、病变侵犯的范围、病理类型、恶性程度等给予高度的重视[4]。
经临床实践证实, EEA的应用能够有效降低在盆底低位手工直肠吻合术的实施操作难度, 从而进一步提高吻合治疗质量, 尤其是结合一种直线型缝合器或者是荷包缝合钳闭合残端直肠代替手工缝制荷包, 也就是临床上所谓的双吻合器技术, 该技术的应用能够使残端直肠的处理方式能够变得更加简单、方便, 并且使吻合口瘘等低位吻合的诸多并发症减少, 在使直肠癌的保肛率得到进一步提高的同时还有效缩短了手术操作时间, 缓解了患者的痛苦。然经本次研究我们发现, 在应用EEA吻合时应对以下几点予以注意: (1) EEA钉仓的直径选择要合理, 并以患者直肠厚度以及直径大小为依据对29~33mm的吻合器进行选择, 大多数情况下直径为32mm的吻合器是目前最为常用的, 如果直径过大出现肠管撕裂症状的可能性会加大;如果直径过小, 由于钉仓容积有限, 肠被挤出仓外的可能性较大, 使吻合程度不够彻底[5]。 (2) 经肛门将吻合器放入后在荷包缝合线进行打结处理, 抵钉座同中心杆连接之后切记不要用力向上推枪身, 而需要在抵钉座靠近钉仓的情况下将枪身的位置适当下拉, 从而使直肠能够非常松弛地进入到钉仓内, 这样做不但能够对下切缘的完整性给予保证, 还能够使下切缘切的更远一点, 这会使下切缘癌残留的机会得到显著的降低。 (3) 在应用荷包缝合闭合直肠残端的过程中应在完成荷包缝合处理后再从荷包缝合钳上缘对直肠进行切断处理, 从而实现了对肠壁滑脱而引起荷包缝合不全的发生进行有效避免[6]。
摘要:目的 对直肠癌低位保肛的手术要点以及手术治疗体会进行分析探讨, 为今后的临床治疗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在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行低位保肛术进行治疗直肠癌临床患者病例52例, 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总结分析手术要点和手术体会。结果 本组52例患者使用吻合器吻合者49例, 手工吻合者3例。经低位保肛术治疗后, 无并发症和死亡病例, 随访结果无复发。结论 在对直肠癌患者采取低位保肛术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应严格掌握手术指征, 并对吻合器进行合理的选择和正确使用, 从而达到提高治疗有效率的目的, 临床应给予关注。
关键词:直肠癌,低位保肛术,吻合器,直肠镜,全直肠系膜切除
参考文献
[1]郁宝铭, 李东华, 郑为民.直肠全系膜切除在双吻合器低位前切除术中的意义[J].中华外科杂志, 2010, 38 (7) :496-498.
[2]高发福, 姜波健, 孙荣勋, 等.进展期结直肠癌淋巴转移规律的临床研究[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09, 7 (7) :127-129.
[3]王昆华, 龚昆梅, 钟鸣, 等.直肠癌保肛术并发症与复发的影响因素及防治[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2, 7 (6) :506-509.
[4]何远翔, 王为民, 黄海林.直肠拖出双吻合器保肛术治疗低位直肠癌[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0, 26 (6) :439-440.
[5]王崇树, 魏寿江, 石刚, 等.荷包缝合钳代替直线型吻合器行直肠癌低位保肛术[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11, 8 (3) :264-265.
结直肠癌手术前后放射治疗分析 篇9
关键词:结直肠癌;手术治疗;放射治疗 【中图分类号】R73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3-0047-01
大肠癌可发生于大肠各段,尤以直肠癌和乙状结肠癌为多见,瘤体大,广泛粘连而不能手术切除者。用腔内管进行接触X线治疗更为有的放矢,可对直肠癌进行照射。术前放疗有可能使瘤体缩小,防止扩散;术后放疗可防止复发。但对远处转移的作用,对远期生存率的影响,均有待进一步研究[1]。选择我院2012年6月~2014年2月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30例放射治疗方法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的的结直肠癌患者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25~73岁,平均53岁。UICC分期:Ⅱ期17例,Ⅲ期13例。
1. 2 放射治疗
1.2.1 单纯放射治疗:(1) 腔内放射 腔内放射治疗适用较表浅、范围较小的肿瘤,对直径小于4 cm,厚度在0.5 cm之内的肿瘤疗效较好。比较肠腔内各种治疗方法的疗效,腔内放射治疗的失败率为5%,而局部手术切除失败率为10%~20%,电灼治疗为13%~25%。腔内洽疗可单独进行,也可在局部切除后进行,如病灶选择适当,早期直肠癌局部控制率可达96%。(2) 单纯外放射 对局部晚期肿瘤、各种原因不能手术以及术后复发的患者,应用外照射能缓解症状,减轻痛苦。照射的剂量不同,其疗效也不一样。当剂量为20 Gy时,对症治疗的效果低于15%;当达到45 Gy/5周时,效果可大于80%。疗效与分割之间也有一定关系,每次剂量增高,每周剂量基本不变,近朗效果较好。剂量达45 Gy时,止疼率达98%而止血率为100%,疼痛缓解及止血时间超过半年者分别为77.9%及83%。对原发肿瘤虽能切除,但由于全身状况差,不适合手术的患者,可采用小的靶体积进行高剂量照射,曾有人对这类患者外照射45~50 Gy后,其5年生存率为21%。放射治疗后,肿瘤消退常较缓慢,据统计放射敏感的直肠癌在放射结束后3个月,仅50%的患者肿瘤消退,其余患者要2个月后方完全消退,由于肿瘤的局部外侵而不能作手术的患者,经放射治疗后,有时使手术切除成为可能。对于有些手术探查后不能切除的直肠癌患者及复发后不能马上手术的患者,经放射治疗后,一部分患者可以再次手术切除,可适当延长生存期。
1.2.2 结直肠癌的放射治疗外科综合治疗(1) 术前放射:放射治疗能缩小肿瘤体积,使部分原不能手术切除病例的肠壁及肿瘤周围组织的浸润减轻,从而提高手术切除率。经放射治疗后有的肿瘤可明显退缩,可以做根治性切除,并且可以减少术中播散,复发率有所降低。术前进行放射治疗者盆腔淋巴结的阳性率较低,且能使肿瘤降期,减少晚期患者的百分率。术前放射治疗能够减少远处转移率,而且远处转移灶有缩小的趋向。对于直肠癌,术前放射治疗的照射野需覆盖盆腔淋巴引流区,该处是直肠癌潜在的复发部位。如已累及相邻脏器,则应包括髂外淋巴结,女性局部复发主要是直肠-阴道后壁、髂外淋巴结[2]。照射野可采取以下方案:盆腔照射野上界在L5上缘或L2水平,后者包括腹主动脉周围的淋巴结区,下界应包括全部会阴。照射剂量分高剂量50~60 Gy/33~40 d(放射治疗结束后4~5周手术)、中等剂量30~45 Gy/24~33 d(放射治疗结束后4周左右手术)、低剂量20~25 Gy/12d(放射治疗结束后10天之内手术)。(2)术后放射:术后放射治疗的适应证为肿瘤穿透肠壁、周围淋巴结转移、相邻脏器受累的病例。直肠癌的局部复发率与肿瘤对肠壁的侵犯程度和直肠旁、盆腔淋巴结受侵程度有关,有学者指出,当肿瘤侵及直肠旁脂肪或淋巴结转移时,局部复发率可由11%上升到57%。术后放射患者(除C3期外)的局部复发率可减少一半以上。术后放射开始得早的患者,其效果将更好。术后放射治疗患者5年生存率比单纯手术有明显提高。直肠癌的术后放射治疗照射野在L5~S1交界,下界为会阴或肛管,侧野包括全部骶骨。(3) "三明治"式放射治疗:为了充分发挥术前放射和术后放射的优势,并克服两者的不足,采用术前放射一手术一术后放射的方法,称"三明治"式方法。可术前一次照完5 Gy,然后手术,手术后再放射治疗45 Gy/5周(如术后病理检查属Duke A期,可不再加术后放射治疗)。也可采用术前照射15 Gy/5次,术后给予40 Gy/20次等。
2 结果
完全缓解(CR) 肿瘤完全消失或肿瘤缩小50%以上7例;肿瘤缩小25%~50%(PR)7例; 肿瘤缩小25%以下或增大25%以下肿瘤无变化(NC)15例。
3 讨论
结肠癌放疗多是配合手术治疗,单纯放疗仅用于姑息治疗,对原发肿瘤部位和(或)转移灶进行姑息性放疗以减轻出血、疼痛或梗阻等。直肠癌发生盆腔局部复发的危险性为25%~50%,其危险性大小与原发肿瘤的浸润深度和累及淋巴结的数目相关。术前或术后的盆腔放疗都能够降低肿瘤局部复发的危险性。术前给予25Gy/5次放射治疗,然后在1周内进行手术治疗,与单纯手术治疗组相比较,肿瘤复发率明显降低,存活率明显升高(5年存活率58%对48%)。直肠癌的综合治疗模式已经是标准的治疗方案。术前放疗加保肛手术是直肠癌治疗近年最大的进展,大多数研究都采用术后约6周连续应用化疗,再继以盆腔放疗和同时化疗,随后给予数个疗程的化疗[3]。放射治疗可以降低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危险性的观点已被广泛接受。可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术前、术后或术前+术后放疗。术前放疗多采用盆腔前后野对穿垂直照射,放療剂量35~40Gy/5次,术后放疗多采用三野等中心照射,总量50Gy/5周,若病期较晚、切除不彻底,可适当缩野加量10~15Gy。也有采用直肠腔内照射的方式进行近距离放疗。
参考文献
[1] 万德森,潘志忠.大肠癌.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4,428-437.
[2] 蔡 钢.直肠癌的辅助放化疗的临床研究[J].中国癌症杂志,2006,16(5):399.
[3] 田庆中,于大海,孙三元,等.术前放化疗联合手术治疗低位局部晚期直肠癌19例疗效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6,10(4):62-64.
直肠癌手术护理探讨 篇10
1 临床资料
我院2008年5月—2012年5月行直肠癌手术患者52例, 男30例, 女22例, 年龄47岁~68岁, 平均年龄57岁。行结肠造瘘口40例, 男23例, 女17例。52例患者无死亡病例, 平均住院17 d, 术后无出血、感染、造口狭窄及造口坏死等并发症, 术后6个月排便规律者26例 (50.00%) , 排便时无不适43例 (82.69%) 。
2 术前护理
2.1 心理护理
直肠癌患者在术前及术后可能出现各种心理活动及表现[3], 如焦虑及恐惧、猜疑、愤怒、主观感觉异常、孤独感、悲观等, 以及术后人工肛门的存在对患者精神及肉体的打击。其中焦虑及恐惧、悲观为患者最为常见的表现, 需要我们在术前积极进行沟通, 向患者及家属做耐心、认真的解释, 使患者能够轻松面对自己的病情, 增强战胜疾病的自信心, 放下心理包袱。
2.2 术前探访
手术室护士应提前1 d到病房对患者进行探访, 帮助患者及家属了解病情, 并介绍手术相关知识及手术室情况、手术医生及麻醉的情况, 使患者及家属对手术情况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以配合治疗。
2.3 一般护理
鼓励患者进食高热量、高蛋白的流质饮食, 提高机体抵抗力并进行肠道准备;指导患者床上大小便及咳痰, 使其能够更快地适应术后卧床。
2.4 肠道准备[4]
术前3 d口服甲硝唑片或诺氟沙星1粒或4粒, 每天3次, 术前2 d进食流质饮食, 减少肠道大便成形, 1 d禁饮食, 同时口服缓泻药 (番泻叶) , 以清理肠道粪便。术前晚可口服甘露醇2瓶, 分3~4次喝完, 利用甘露醇的高渗作用, 清洁灌肠, 术前12 h禁食, 6 h禁饮, 并于术晨留置胃管及尿管。
3 术后护理
3.1 常规护理
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 记录患者出入量、体温及各引流袋中引流液的颜色及量, 严密观察患者切口有无渗血, 造瘘口肠管是否有血运障碍, 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1 d后鼓励患者多运动, 以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帮助指导患者翻身, 积极排痰, 减少压疮及肺部感染概率。对于肥胖患者或翻身有困难的患者加用气垫床, 可有效减低压疮的发生。对于平时有肺炎或吸烟多的患者, 可进行每天4次氨溴索雾化, 在雾化期间应观察患者情况, 如出现恶心、干呕等不适症状, 可停止雾化, 观察后再进行治疗。
3.2 人工肛门的护理
直肠癌术后人工肛门的护理关系到患者后期的生活质量, 应做到勤、细、耐心。勤:由于术后患者大部分大便不成形呈糊状, 特别是术后1 d~2 d, 应经常对人工肛门进行观察, 防止大便污染造瘘口及切口;细:对造瘘口的观察要细心, 造瘘口正常呈现粉红色, 如发现造瘘口颜色变紫、发暗, 提示造瘘口血运障碍[5], 应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耐心:患者术后对造瘘口心理压力大, 要耐心地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并指导其自己对造瘘口进行护理, 提高患者自信心。48 h后患者多有大便排出, 可嘱患者家属在造瘘口周围涂抹氧化锌软膏, 保护皮肤清洁;在炎热季节和潮湿的环境下, 易发生真菌感染, 应及时对皮肤进行清理, 然后再涂擦制霉菌素粉剂[6];如发生造瘘口周围红肿, 则可用高渗盐水进行敷擦, 并烤灯照射, 每次15 min[7]。鼓励患者早下床运动, 以防止腹泻、便秘和消化不良等危险因素。
4 出院指导
出院后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保持愉悦心情, 多运动, 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 进行全面健康教育, 提高患者自我保健意识。饮食应注意低脂、蛋白适量, 进含纤维素的饮食, 防止大便过干或过稀。嘱患者应注意休息, 避免重体力劳动, 避免腹部用力, 做好造瘘口的护理, 勤换造瘘袋, 防止大便外溢。预防感冒及其他感染性疾病发生, 定期来院进行扩肛及化疗, 如有不适随时来医院就诊。
参考文献
[1]吴长才, 袁维堂, 吴飞跃, 等.外科常见病的手术治疗[M].郑州: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 1997:1-219.
[2]胡佩诚, 吴任钢, 苏英.医护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2:247-249.
[3]李映兰.护理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78-80.
[4]单永兰.直肠癌Miles手术护理体会[J].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0, 16 (3) :122-123.
[5]万德森, 陈功, 郑美春, 等.永久性乙状结肠造口的手术方法及并发症的防治[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03, 6 (3) :154-156.
[6]易军, 席淑华.结肠造口术后并发症起因及护理对策[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0, 17 (6) :45.
【开放直肠癌手术】推荐阅读:
直肠癌手术10-24
直肠癌根治手术08-29
直肠癌开腹手术11-08
直肠癌手术护理分析09-11
直肠癌围手术期护理08-27
直肠癌手术治疗新概念05-10
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10-17
直肠癌围手术期的护理08-29
腹部开放手术05-14
传统开放手术切口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