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早期诊断(通用10篇)
直肠癌早期诊断 篇1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据目前统计其发病率处于世界恶性肿瘤的第三位[1], 在我国结直肠癌也是人群中常见的恶性肿瘤, 其发病率仅次于肺癌和乳腺癌, 病死率位于第4位[2]。但目前对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仍处于较低水平, 约有2/3的患者在诊断时已有淋巴结或远处转移[1]。只有2/3的患者可以接受根治性手术, 而术后复发率为30%~50%[3]。因此提高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率对于及时治疗和改善预后至关重要。电子结肠镜结合病理检查是诊断结直肠癌的金标准, 但因其为侵入性检查且需要一定的设备和仪器, 操作要求较高, 同时有并发出血及穿孔的危险, 在大范围筛查中有较大的局限性。因此, 近年来国内外致力寻找一些敏感、可靠、非侵入性的方法来提高结肠癌的早期诊断率。
1 直肠指诊
直肠指诊一直是诊断直肠癌最重要的方法, 因其操作简便及易为患者接受而广泛应用于临床[4]。在我国直肠癌近75%以上为低位直肠癌[5], 能在直肠指诊时触及。因此凡遇病人有便血、大便习惯改变、大便变形等症状, 均应行直肠指诊检查, 有利于直肠癌的早期诊断, 同时还可以判断癌肿的部位、大小、范围、固定程度及距肛缘的距离。在现代化仪器普及的今天, 直肠指诊仍是直肠癌早期诊断的重要手段。
2 粪便隐血试验
粪便隐血是早期肠癌的特征表现之一, 根据国内外的经验, 采用粪便隐血试验 (fecal occult blood test, FOBT) 开展目标人群的筛查, 可有效地提高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率和长期生存率[6] 。路直美等[7]采用序贯粪便隐血筛检试验对武汉地区目标人群进行筛查, 检出病变者占筛检人群的89.2%, 其中结直肠癌为6.5%, TNMⅠ、Ⅱ期占检出率的78.6%。粪便隐血试验的优点在于无创伤, 简单经济, 患者容易接受, 可重复多次检查, 敏感度可达90%左右, 但其缺点为特异度不高, 仅为20%~50%。FOBT主要有免疫法 (fecal immunochemieal test, FIT) 和化学法 (guaiacbased fecal occult blood test, gFOBT) 两种方法。目前主张采用免疫法的FOBT取代化学法 (联苯胺法) , 新的免疫法FOBT使用人血红蛋白特异性抗体, 具有更高的敏感 (66%~90%) 和特异性 (>90%) [8]。
3 内镜检查
内镜检查是发现及诊断结直肠癌最有效的手段, 也是目前诊断早期结直肠癌的主要方法, 诊断率较高。一般情况下对粪便隐血、粪便基因突变检测、肿瘤标记物检查等有异常时主张行内镜检查以便早期明确诊断。此外, 对结直肠癌高危人群一般要求每年进行一次结肠镜检查, 3年中无明显异常发现可改为每2~3年检查1次, 直至终生。缺点为侵入性检查, 不易为患者接受, Bujand等[9]曾为结直肠癌高危人群提供免费结肠镜检查, 也只有38%的人参与。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是纤维结肠镜和电子结肠镜, 既能直视下观察, 又能定性取活检。而染色放大内镜是目前公认最先进而实用的技术, 采用染色与放大内镜技术结合, 可以看到过去没有观察到的病变微细结构。有资料显示[10], 染色放大内镜区分肿瘤性和非肿瘤性病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可达到98%和92%。结直肠癌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结果符合率, 普通结肠镜为80%, 染色放大结肠镜为90.9%[11]。
4 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是结直肠癌早期诊断的常用方法之一, 主要包括气钡双重造影、CT、MRI等。近年来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 CT和MRI在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4.1 CT
螺旋CT结肠成像 (CT colonography) 对诊断结直肠癌的临床价值已得到肯定, 并具有安全快捷, 耐受性好和并发症少等优点。尤其CT虚拟结肠镜 (CT virtual colonoscopy, CTVC) 技术能更好地显示腔内病变, 对检出结直肠病变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12], 甚至与常规结肠镜 ( conventional colonoscopy, CC) 接近。Pickhardt等[13]使用CTVC技术对结直肠占位图象进行重建, 根据病变直径的不同灵敏度分别为93.8% (<10mm) 、93.9% (<8mm) 、88.7% (<6mm) , 特异度分别为96.0% (<10mm) 、92.2% (<8mm) 、79.6% (病变6mm) 。
4.2 MRI
近年来MRI技术迅速发展, 加之固有的多角度、多方位及多参数成像方式和高软组织分辨率及无辐射损伤等优势, 使其成为结直肠癌早期诊断的重要影像学方法。应用薄层厚 (3mm) , 0间距, 小FOV (16cm) , 非脂肪抑制的T2W1成像技术, 分辨率可达0.625mm, 尤其适用于直肠癌的早期诊断。目前新的相控阵线圈技术可获得高分辨率图像, 使得直肠癌T分期准确性大大提高。
5 肿瘤标记物
肿瘤标志物可作为结直肠癌早期辅助诊断的指标, 临床上应用较广泛的是癌胚抗原 (carcinomebryonic atigen, CEA) , 此外糖类抗原199 (CA199) 、糖类抗原242 (CA242) 及铁蛋白 (FERR) 等也是在结直肠癌检测中应用最多的标志物。这些指标单独或联合应用对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均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5.1 癌胚抗原
CEA是1965年Goid 和Freedman首先从胎儿及结直肠癌组织中发现的一种多糖蛋白复合物, 正常情况下仅低浓度存在于胚胎及胎儿内脏细胞内。是目前诊断结直肠癌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肿瘤标志物。但其单独应用在结直肠癌早期诊断中特异性不高, 实践证明与其他肿瘤标志物联合能明显提高结直肠癌诊断的阳性率[14]。另外, CEA对结直肠癌术后复发的早期诊断准确率很高, 尤其在肝转移中敏感性很高, 所以目前CEA检测主要作为判定结直肠癌的预后、复发或转移, 探测术后有无残留癌组织的存在, 观察放疗及化疗疗效等辅助性指标。
5.2 糖类抗原
糖类抗原是临床上常用的肿瘤标记物, 与肿瘤局部的抗肿瘤免疫反应有关, 机体免疫抑制越明显, 血清水平就越高。目前认为糖类抗原199 (CA199) 及糖类抗原242 (CA242) 可作为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指标。联合CEA检测, 对诊断结直肠癌的敏感性好, 检出率高, 这对于结直肠癌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6 酶类标记物
6.1 端粒酶
端粒酶于1985年由Greide和Blackurn从四膜虫细胞提取物中首次发现, 直到1994年Counter等发现端粒酶活性仅存于有腹水转移的卵巢癌中, 而正常卵巢上皮组织中缺乏, 人们才开始真正认识到端粒酶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Sarkar的研究表明, 端粒及端粒酶在正常细胞的生长调控和癌细胞的形成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国内外大量研究均证明, 90%左右结直肠癌组织可检测到端粒酶活性表达, 而正常肠粘膜组织基本检测不到端粒酶活性[15]。由此可见, 端粒酶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而且端粒酶在肿瘤检测中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 因此端粒酶作为酶类标志物在结肠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中取到良好的应用价值。同时, 端粒酶还被视为结直肠癌治疗的新靶点, Haugel等[16]提出端粒酶抑制剂可提高肿瘤细胞对DNA损伤因子的敏感性。端粒酶将为结直肠癌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新的空间。
6.2 环氧合酶2 (cyclooxygenase-2, COX-2)
COX-2具有增加肿瘤转移和侵袭潜能、提高细胞的生存能力及抑制凋亡、与新生血管的生成及预后、导致结直肠癌组织的局部免疫抑制的作用。 因此, COX-2的高表达将造成肿瘤细胞凋亡减少、生长加速、侵袭和转移增加、预后差[17]。Kanaoka等[18]用逆转录-聚合酶反应方法检测出结直肠癌粪便中COX-2 mRNA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0%和100%。对结直肠癌早期诊断有较高的意义。
7 基因诊断
结直肠癌与其他肿瘤一样, 是多基因表达调节失控的一种个体化疾病, 大多数都经过了正常粘膜-腺瘤-癌的过程, 细胞凋亡的异常在此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 与结直肠癌相关的基因检测为临床早期诊断结直肠癌提供了分子手段。
7.1 p53基因
目前的研究已充分证实p53基因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位于染色体17p上的p53肿瘤抑制基因的突变是结直肠癌形成的晚期事件, 它主要导致了肿瘤生长时逃避生长周期的限制和细胞凋亡。田卫华等[19]应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结直肠癌组织p53的阳性表达率为56.9%。此外血清p53-Ab及粪便p53基因突变检测作为一种非浸入性的检查方法, 诊断敏感性较高, 有望成为诊断结直肠癌的一个相对敏感、特异、有效的指标。
7.2 K-ras基因
大量研究表明K-ras基因是结直肠癌中启动癌变的关键基因之一, 研究发现50%的结直肠癌患者存在K-ras基因突变, 且大多集中于第12密码子, 这种改变导致了不能控制的细胞增殖和恶性转变。Nollau等[20]检测16例结直肠癌患者, 粪便突变K-ras基因阳性13例 (81%) 。另外, 根据钱家鸣等[21]的研究, 结直肠癌患者的血浆中K-ras基因的突变率为55.28%, 癌组织标本中的突变率为46.88%, 血浆与组织的一致率高达93.75%。因此, K-ras基因突变的检测可能成为结直肠癌早期诊断和筛查的临床分子生物学手段。
7.3 APC基因
结肠腺瘤样息肉病基因 (APC基因) 是90年代初发现与结直肠癌等恶性肿瘤发生密切相关的抑癌基因, 研究表明在绝大部分散发性结直肠癌的发生中, APC 的突变失活是首要且必备的条件。因此检测突变的APC基因对早期结直肠癌和腺瘤的诊断有指导意义。冯莉芳等[22]用PCR特异性扩增APC基因的第15外显子MCR区, 经ABI3100基因测序仪测序, 对65例结肠腺瘤及腺癌组织进行检测, 发现APC基因突变的发生率为91.3%。
8 结语
综上所述, 结直肠癌诊断主要包括指诊、粪便隐血试验、内镜检查、影像学检查、肿瘤标记物检测、酶标记物及基因检测等手段。进行结直肠癌筛查是提高其早期诊断的重要手段, 可以减少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随着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 相对敏感、特异、有效的非浸入性检查, 如基因检测、酶标记物检测等将在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及筛查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并将为结直肠癌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新的策略和思路。
直肠癌早期诊断 篇2
结、直肠癌(carcinoma of colon and rectrm)是常见的恶性肿瘤,据中国卫生事业发展情况统计公告,结、直肠癌发病详细在我国位于恶性肿瘤的第三位,死亡率10.25/10万,位于恶性肿瘤致死原因的第五位。
流行病学方面,中国人结、直肠癌与西方人比较有三个特点:
①直肠癌比结肠癌发病率高,约1.5-2:1。
②低位直肠癌中所占比例高,约占70%,大多数直肠癌可在进肠指诊时触及。
③青年人(<30岁)比例较高,约占15%。
但近几十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饮食结构的改变,结肠癌比例亦逐渐增多。直肠癌的发病率比较稳定,而结肠癌的发病率上升较快。
结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后5年生存一般为60%~80%之间,直肠癌约为50%~70%.dukesa期病人根治性切除术后的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而d期的病人小于5%.
临床表现
结、直肠癌早期无明显症状,肿瘤生长到一定程度,依期生长部位不同而有不同的临床表现。
1.右半结肠癌的临床表现
(1)腹痛:右半结肠癌约有70%~80%病人有腹痛,多为隐痛。
(2)贫血:因癌灶的坏死、脱落、慢性失血而引起,约有50%~60%的病人血红蛋白低于10g/l.(3)腹部肿块:腹部肿块亦是右半结肠癌的常见症状。腹部肿块同时伴梗阴的病例临床上并不多见。
2.左半结肠癌的临床表现
(1)便血、粘液血便:70%以上可出现便血或粘液血便。
(2)腹痛:约60%出现腹痛,腹痛可为隐痛,当出现梗阻表现时,亦可表现为腹部绞痛。
直肠癌的早期诊治 篇3
直肠癌便血
直肠癌便血多伴有大便习惯的改变,而痔便血是不伴有大便习惯改变的。大便习惯改变,即便频、排便不尽感。具体表现为大便次数比正常多,但粪便性状正常或改变不多;排便后不久又有便意,但却无粪便排出或仅排出少量粪便,并有少量黏液血便。直肠癌的便血量一般不多,色鲜红,可与粪便不混;而内痔或混合痔的便血多表现为无痛性、间歇性,便后有鲜红色血,多为大便或便纸上带血。有时大便干结、便秘或排便用力过猛,还会出现大便时滴血、喷射状出血现象,但便血数日后常可自行停止。
之所以出现误诊的情况,可能是自认为有黏血便即为痔疮或消化不良,主观臆断。怀疑直肠癌与痔同时存在时,主要看有无大便习惯的改变,有大便习惯的改变则提示直肠癌存在的可能。
直肠癌常见原因
直肠癌患者早期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后期逐渐表现出进展性腹痛、大便变细、大便带血等临床症状。随着病情的不断恶化,患者相应脏器会受到损害,晚期直肠癌患者会出现尿急、尿频、尿痛、排尿困难等症状,严重时会出现直肠/阴道瘘、骶骨和会阴剧烈疼痛、腰部胀痛及下肢水肿等情况。直肠癌的治疗办法目前仍以手术为主,而且不同疾病分期的患者采用的临床治疗方式有一定的差异。
直肠是大肠癌中最常见的发病部位,直肠癌是由于直肠组织细胞发生恶变而形成的一种胃肠道常见恶性肿瘤,发病率仅低于胃癌和肺癌。目前,直肠癌的发病原因仍然不是十分清楚。全世界的专家们普遍认为,直肠癌的发病原因与遗传因素关联密切;动物脂肪及蛋白质摄入量过高或食物纤维摄入量不足,是引发直肠癌的高危因素。直肠癌的高危因素还包括直肠息肉等直肠疾病。
在遗传因素方面,很多直肠癌患者都有家族史,家族中的癌症患者半数亦为消化道肿瘤。由于正常细胞的基因发生改变,病人体内由遗传得到一种易感性,加上某种激发因素,使组织细胞生长迅速,就会发展成为癌;或者由于遗传基因突变,变为具有肿瘤遗传特性的恶性细胞,表现为癌肿的家族性。
在饮食因素的影响上,高脂、高肉食、低纤维饮食与直肠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高脂饮食不但可刺激胆汁分泌增加,而且可促进肠道内某些厌氧细菌的生长,胆固醇和胆盐经厌氧菌分解后形成不饱和胆固醇,如脱氧胆酸和石胆酸在肠道内部都有增加,后两者都是致癌物质或辅助致癌物质,因此可导致直肠癌。
不可忽视的另外一点是直肠息肉,直肠癌的发病与直肠息肉有密切关系。有人认为直肠息肉是癌症的前期病变,特别是家族性多发性腺瘤息肉病,发生癌变的可能性极大。
慢性的炎症刺激可导致直肠癌的发生。如血吸虫病、阿米巴痢疾、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菌痢等,可通过肉芽肿、炎性和假性息肉阶段而发生癌变。溃疡性结肠炎病程超过10年的患者容易癌变,且癌变的恶性程度高,易于转移,预后较差。上述原因都能够成为直肠癌的诱发因素。
直肠癌的诊断和治疗
近年来,国民和社会都开始重视关于直肠癌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临床上对直肠癌的早期诊断已经有了较为准确的方法,能够使患者早期得到治疗,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与其他癌肿一样,定期普查有助于早期发现结/直肠癌。简单的化验即可检测出血液或组织中癌细胞引起的微量生化改变。为保证化验结果准确,病人在取粪便标本前应进食3天高纤维且不含牛羊肉的食品。如果这种筛查提示有癌肿的可能,则需要做进一步检查。
在直肠癌的治疗方案中,目前最常用的方法仍是外科手术治疗。直肠癌外科的治疗目标是最大限度地保留正常的肛门生理功能,尽可能提升治愈效果。常用的外科手术包括直肠癌根治术与局部切除术。直肠癌局部切除是指完整切除肿瘤以及切缘周围的正常组织,在保证根治的前提下保留肛门括约肌功能,从而达到减少手术创伤、改善生活质量和保证长期生存的目的。直肠癌的局部切除是目前学术界争论的焦点之一,有专家认为,在局部切除的过程中,仅仅单纯切除原发灶,没有清扫区域淋巴结,可能会导致肿瘤局部复发。
辨证施治是中医诊治直肠癌的关键,也是中医研究直肠癌的重要方向。直肠癌的辨证分型反映了中医对直肠癌的本质认识。依照中医对结/直肠癌的辨证分型标准,把结/直肠癌分为气血淤滞型、湿热毒蕴型、气血虚弱型、脾肾阳虚型和肝肾阴虚型。按照分型予以辨证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
预防小贴士
预防直肠癌的主要方法是消除促癌因素,要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应多吃山芋、红薯、玉米、水果、新鲜蔬菜等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及粗纤维的食物,这些食物在肠道停留时间短,利于肠道毒素的排除。尽量少吃油炸、熏制、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不吃有可能腐败的水果、蔬菜及食物。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适当增加运动量,保持规律的生活节奏,戒烟戒酒,控制体重。养成积极良好的生活方式。
要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防止便秘,保持大便通畅。要高度重视定期的防癌普查工作,随时注意自我检查,提高警惕,发现警戒信号后及时诊治,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因为发现的越早,治愈率、生存率越高。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戒烟限酒。烟和酒是极酸的酸性物质,长期吸烟喝酒的人,极易导致酸性体质。不要过多地吃咸而辣的食物,不吃过热、过冷、过期及变质的食物。年老体弱或有某种疾病遗传基因者,酌情吃一些防癌食品和含碱量高的碱性食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平时要有良好的心态应对压力,劳逸结合,不要过度疲劳。压力是重要的癌症诱因,中医认为压力导致过劳体虚从而引起免疫功能下降、内分泌失调,体内代谢紊乱,导致体内酸性物质的沉积。压力也可导致精神紧张引起气滞血淤、毒火内陷等。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在阳光下多运动、多出汗可将体内酸性物质随汗液排出体外。生活要规律,生活习惯不规律的人,如彻夜唱卡拉OK、打麻将、夜不归宿等,都容易引发癌症。
樊志敏 教授
南京市中医院肛肠科主任中医师、教授,南京市名中医。从事肛肠专业20年,擅长痔疮、复杂性肛瘘、便秘、大肠炎性病变及大肠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擅长痔疮、复杂性肛瘘、便秘、大肠炎性病变及大肠肿瘤的诊断及治疗。
出诊时间:周四下午
直肠癌早期诊断 篇4
日本《读卖新闻》网站报道说, 迄今大肠癌诊断中使用的肿瘤标志物在初期大肠癌患者中检测感知度较低, 无法在癌症早期阶段准确诊断。神户大学研究生院副教授吉田优等人使用高精度质量分析仪器, 对大肠癌患者和健康人血液中的代谢物质“代谢组”进行研究分析。“代谢组”是指某一生物或细胞在特定生理时期内所有的低分子量代谢产物。
结果发现, 大肠癌患者血液中有4种比较常见的生物标志物。基于这一发现, 研究小组开发出大肠癌诊断预测程序, 在早期大肠癌诊断中的准确率超过80%。而且检测时间也只需要1~2个小时, 今后还可能缩短到半个小时。
如何早期发现大肠癌 篇5
一、可做直肠指诊检查
早期直肠癌病变一般都局限于患者的直肠黏膜上,此时该病患者多无任何症状,但医生通过直肠指诊检查可发现患者的直肠黏膜上有稍隆起的结节。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该病患者的癌肿可出现继发性感染和溃烂。当癌肿影响肠腔通畅时,患者就会出现便秘、便血、里急后重、便前腹痛、大便变细且有黏液、骶髂部有不明原因的疼痛等症状。临床观察发现,80%的直肠癌患者可通过做直肠指诊检查发现病变。另外,通过直肠指诊检查还可明确癌肿的形状、质地和移动度等。医生在做该项检查时若发现指套上粘有黏液,说明该患者的直肠内有脓血性分泌物。
二、可做大便潜血试验、结肠镜检查和气钡双重对比造影
通常,人们在40岁以后发生大肠癌的几率会明显上升。据统计,大约有75%的大肠癌患者都处于这个年龄段。因此,人们应从40岁开始每年做一次大便潜血试验,可连续做3次。一般来说,无临床症状但大便潜血试验呈阳性者,其患大肠癌的几率在1%以上。为了明确诊断,大便潜血试验呈阳性者可做结肠镜和气钡双重造影检查。另外,该类患者还应每5年做一次结肠镜检查,或每5~10年做一次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检查。
三、要加强对高危人群的筛查
从理论上讲,家族性结肠息肉病患者的子女中将有一半的人会患上结肠息肉病,而且他们还会向其后代遗传这种疾病。因此,对容易患大肠癌的高危人群应加强筛查,筛查的对象主要有以下几类人:
1.父母、兄弟姐妹和子女中有一人患有大肠癌者,应从40岁开始做大便潜血试验和结肠镜检查。
2.患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的人是因为其相关的基因有缺陷。该病患者在40岁以后几乎都会患上结肠癌。因此,这类家族中的所有成员都应从青少年时期开始定期做结肠镜检查。
3.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该病患者的家庭中可有多人患结肠癌或直肠癌。凡可能患上该病的人都应从20岁开始每隔1~2年,或从40岁开始每年做一次结肠镜检查。
4.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发生大肠癌的危险较大,这种危险通常始于患者发病8年以后。因此,全结肠炎患者应于患病8年后每隔1~2年做一次结肠镜检查。左半结肠炎患者应于患病15年后每隔1~2年做一次结肠镜检查。
5.过去一直认为,黑斑息肉病患者的息肉不会发生癌变。但近年来的临床资料表明,黑斑息肉病发生恶变的几率为20%~23%。因此,黑斑息肉病患者也应定期进行检查。10岁以上的该病患者应每隔2年做一次全消化道造影检查。20岁以上的该病患者每隔2年还应做一次纤维结肠镜检查。■
直肠癌早期诊断 篇6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0 年1月-2008年3月在我院行结直肠癌根治切除术的134例患者,其中男80例,女54 例,年龄31~77岁,平均年龄(54±11)岁。直肠癌37例,结肠癌97例。临床病理分期:A期18例,B期80例,C期10例,D期26例。组织学分型管状腺癌76例,乳头状腺癌18例,黏液腺癌19例,未分化癌21例。每例均术前经内镜及影像学检查确诊,术后经病理证实,均采取根治切除。
1.2 检测方法
检测仪器由瑞典罗氏公司生产, 检测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 抽取外周静脉血行定量检测,于术前、术后半年内每月检测1次, 半年后每2个月检测1次,1年后每3个月检测1次。结肠镜于术后每半年复查1次, 全身体检、B超、 X光片,1年内每3个月检测, 1年后半年检查1次。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正常值<15ng/L,>15ng/L定性为阳性。吸烟及妊娠可导致其增高, 本组病例吸烟患者术后均遵医嘱未抽烟, 无妊娠病例。复发组均经结肠镜及活检或再手术病检确诊。
1.3 统计学方法
组间差异性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大肠癌术后复发情况及各组血清CEA
检出率 随访观察,术后6个月~3年内通过结肠镜及活检、CT或再手术病检,明确术后复发情况,结果显示32例复发。未复发组中83例CEA值在1个月内降至正常, 其后不增高。16例半年内增高,半年后降至正常,且均经随访1年以上影像学检查排除复发。复发组与未复发组的血清CEA阳性检出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见表1。
2.2 大肠癌临床病理分期与术后血清值的关系
临床病理分期不同, 大肠癌术后血清水平各不相同, 随着分期的增加,血清阳性检出率显著增加(P<0.05),见表2。
3 讨论
CEA是一种糖蛋白,是由肿瘤组织产生的标志物,最先在胎儿小肠和结肠癌中被发现, 对消化道恶性肿瘤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被美国肿瘤协会推荐为监测结肠癌复发的唯一标志[3]。 近年的研究发现,它还是一种细胞黏附分子,在正常人体内扮演着非特异性防御作用的角色,而在肿瘤患者中主要用来调节肿瘤细胞对细胞毒性淋巴细胞的敏感性使肿瘤细胞逃避免疫攻击[4]。
目前,在临床上CEA检测主要用于结直肠癌患者预后判断、术后疗效以及复发和转移的监测。汤钊猷研究发现术前CEA 升高的患者,术后随访CEA水平下降意味着手术效果好; 反之手术效果差且有复发或转移的可能性较大[5]。CEA 虽然对大肠癌的诊断没有特异性, 但是对监测大肠癌术后复发或转移却很有价值[6]。本研究通过动态监测134例大肠癌术后患者血清CEA水平,发现32例复发组中术后的阳性检测率为90.63%,而102例未复发组的阳性检测率只有14.7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国内文献报道的结果一致。复发组CEA升高的主要原因是肿瘤的复发和扩散。本研究还发现大肠癌临床病理分期与术后血清值有显著关系,各期不同组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Duke分级越高的术后1个月的 CEA阳性率越高,这与国内学者报道的一致[7],并有学者提出CEA水平测定在大肠癌的诊断及分级评估中具有重要价值[8,9]。
总之,大肠癌术后定期检测血清CEA水平能够早期发现其术后的复发和转移,并能进行及时地干预,对患者的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有研究表明血清CEA 预测复发转移比影像学及临床检查早 4~5个月,故CEA是结、直肠癌的一个重要的诊断指标,CEA的检测有利于病情发展的早期预报。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癌胚抗原(CEA)对大肠癌术后复发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检测134例大肠癌患者术前及术后血清CEA值,并随访观察6个月3年。结果:复发组CEA水平显著高于未复发组CEA水平(P<0.05),Duke分级越高的术后1个月的CEA的阳性率越高,并且各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大肠癌术后定期检测血清CEA的水平能够早期发现其术后的复发和转移。
关键词:癌胚抗原,结肠直肠肿瘤,肿瘤分期
参考文献
[1]辛学永.大肠癌的诊治进展(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7,20(5):528-530.
[2]Chen CC,Yang SH,Lin JK,et al.Is it reasonab le to add pre-opera tive serum level of CEA and CA19-9 to stag ing for colo-rectal cancer(J).Surg Res,2005,124(2):169-174.
[3]Mecall JL,Black RB,Rich CA,et al.the value of serum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in predicting recurrent disease followingcurative of colorectal cancer(J).Dis Colon Rectum,1994,37:875-881.
[4]吕洋,刘博,吴靖芳.大肠癌相关生物标志物的病理学进展(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7,2(1):81-82.
[5]汤钊猷,主编.现代肿瘤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3:531-560.
[6]刘宝善,燕锦,左明,等.大肠癌的复发与转移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J).2002,8(1):59-61.
[7]卫洪波.大肠癌患者门静脉及外周血与组织病理变化关系(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1994,113:150-151.
[8]王怀志,吴金生,赖大年,等.血清CEA,CA 242测定在大肠癌诊断中的应用评价(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4,8(3):10-11.
直肠癌早期诊断 篇7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5年9月至2008年12月, 我院共收治大肠癌术后复诊病例47例, 全部为本院住院患者。病例均分别经电子肠镜及组织病理学证实为原发大肠癌, 并行根治手术。其中复发的、有完善手术病例记录的大肠癌42例, 包括肝转移23例, 局部复发19例。复发时间在术后3~28个月, 其中男26例、女16例, 年龄47~79岁、中位年龄64岁。所有患者术前检查无心、肝、肺、肾等重要器官疾病, 肝肾功能正常。42例患者经病理检查证实或综合各项检查结果证实有复发。
1.2 检测指标与诊断方法
肿瘤标志物CEA、CA125、CA199等均采用化学发光法进行检测, 仪器为美国雅培AXSYM化学发光仪, 试剂由美国雅培公司提供。正常值上限: CEA<10 ng/mL, CA199<37 U/mL, CA125<35 U/mL。分别在患者术前、术后及复诊时检测, 取早晨空腹静脉血4 mL, 离心后提取血清, 按照检测系统操作步骤进行操作。所有阳性值以>正常值上限为判断标准。术后2年每3月复查1次, 2~5年内每6个月复查1次, 直至肿瘤复发。
同时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肠镜、下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B超、CT、MRI等检查及其他必要的辅助检查诊断患者复发。
1.3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1.0统计软件包处理所获数据, 组间均数比较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计量数据采用方差分析,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CEA、CA199、CA125水平 复发病例各项肿瘤标志物水平则明显上升, 甚至高于术前水平, 复诊时未复发病例各项肿瘤标志物均未见明显上升。详见表1。
与术前比较 *P<0.05, **P<0.01; 与复发比较 △P<0.01。2.2 大肠癌复发类型与肿瘤标志物关系 肝转移、局部复发病例肿瘤标志物水平均明显高于未复发者, 且局部复发病例高于肝转移者, 说明肿瘤标志物与肿瘤生物学行为有关。详见表2。
与未复发比较 *P<0.01; 与肝转移比较 △P<0.05
2.3 三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验对诊断大肠癌复发的价值 CA199与CA125均为阳性者69.8 %确诊为大肠癌复发;CEA、CA199与CA125均为阳性者94.6 %确诊为大肠癌复发。
3 讨论
近年来, 大肠癌的手术有了长足的进步, 但生存率仍无显著提高, 其主要原因是癌肿术后复发率较高, 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大肠肿瘤术后复发的诊断是综合病史、体检及各项辅助检查确定的。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广泛应用, 肿瘤标记物的检测, 能更早地检测肿瘤的复发。大肠癌术后复发以血源性转移所致的肝脏转移较为多见, 其次为盆腔淋巴结复发, 局部复发少见。
人体细胞癌变过程中, 新陈代谢的结果可使细胞表面糖蛋白和糖发生某些变化, 表现出肿瘤表面糖类抗原的升高[8]。常见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CEA、CA199、CA125等。这些肿瘤标志物任一种对肿瘤均缺乏特异性, 一种肿瘤则可以有多种肿瘤标志物的升高。CEA是较早被临床应用的肿瘤标志物, 最早从结肠癌组织中检测到, 随后的研究发现其在多种消化系统肿瘤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其阳性率与肿瘤分期、转移、复发等因素密切相关。一直以来, 肿瘤标记物CEA、CA199和CA125作为大肠癌术后随访、预测复发的常用指标。有报道称, CA199的阳性率高于CEA, 而且CA125检测胃癌早期复发的敏感性甚至要高于前两者[9]。上述三者的联合检测可能更有意义。
因此, 许多学者正寻求多种指标联合检测以提高特异性, 提高临床诊断价值。赵明等[10]发现, CEA对胃癌诊断的特异性虽然高达90 %以上, 但阳性率仅为46.8 %;CA-l99对胃癌诊断的特异性也高达90 %以上, 但阳性率仅为55.3 %。因此, 任一种单独检测意义都不大。但两者联检则灵敏度达78.7 %, 准确性达84.7 %。多指标联合检测已成为提高诊断价值的重要方法, 并得到了较多学者的观察验证。
血清肿瘤标记物水平的升高一般可出现在临床诊断复发或转移前[11], 术后转移、复发患者的血清肿瘤标记物水平与未转移复发患者相比明显升高[12]。本文检测结果, CA199与CA125均为阳性者69.8 %确诊为大肠癌复发;CEA、CA199与CA125均为阳性者94.6 %确诊为大肠癌复发。可见多个指标联合检验能有效地提高阳性率, 提高诊断价值。故血清肿瘤标记物对监测大肠癌术后复发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直肠癌早期诊断 篇8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选取山东省千佛山医院2012年6 月至2015 年6 月早期直肠癌行直肠腔内超声检查并行TEM局部切除术患者136 例。其中男94 例,女42 例。年龄25~78 岁,平均年龄(52.5±18.1)岁,中位年龄58.3 岁。全部患者术前均行电子肠镜检查排除多发肿瘤性病变并给予病灶活检,行ERUS肿瘤浸润评估。术前均经肠镜活检病理。TEM切除病例选择标准为,距肛缘4~15cm范围内的UT0 和UT1 期患者。
1.2 方法采用丹麦BK-2202 超声诊断仪,频率5~13MHz。所有病例超声检查近期均未接受放、化疗。检查前日常规肠道准备(灌肠或局部用泻剂)。检查时均取截石位, 检查过程中可根据需要变换体位。先行直肠指诊,了解病变大小、位置、活动度,初步行指诊分期。超声探头套上乳胶套并排除其内气体, 表面再涂耦合剂。嘱患者深呼吸,将探头缓慢插入肛门并尽可能达肿瘤水平以上。超声检测直肠壁及周围组织,显示肿瘤位置、肠壁浸润层次评估肿瘤组织与脏器的浸润受累情况。
1.3 ERUS对早期直肠癌分期诊断直肠癌超声分期以直肠超声解剖为基础并与病理分期2009 年UICC保持一致。直肠癌浸润深度的超声分期(Ultrasonicstaging),即超声T分期采用Beynon分期标准[3]:UT0 期,直肠腺瘤,黏膜层强回声完整;UT1 期,肿瘤局限于黏膜下层,表现为黏膜下层强回声带尚完整(见图1);UT2 期,肿瘤浸润固有肌层,但局限于直肠壁内,表现为黏膜下层强回声带破坏,肌层低回声增厚,浆膜和直肠周围脂肪强回声带完整; UT3 期,肿瘤累及全层并浸润到直肠周围纤维脂肪组织,表现为浆膜和直肠周围脂肪强回声中断,可见不规则低回声突起; UT4 期,肿瘤累及周边脏器,表现为周边脏器的边缘强回声消失,与肿瘤低回声无分界。直肠腺瘤与直肠原位癌从影像学上很难区别,同时两者TEM切除方式基本一致,故二者在ERUS分期中合为UT0 期。
2 结果
所有患者均接受TEM手术治疗,手术顺利实施,术后病情稳定,未出现感染、出血、直肠狭窄等严重并发症。患者术前超声分期与术后病理分期对照直肠腔内超声T浸润分期的总准确率为88.2%(120/136)。PT0、PT1 期直肠癌超声分期准确率分别为89.7%(52/58)和87.2%(68/78)。超声分期不足12 例,分期过度4 例。
3 讨论
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早期直肠癌病人可以经外科局部切除或者配合局部放化疗治疗,因此准确的直肠癌的术前分期显得尤为重要,直肠超声可观察肿瘤的形态、大小、厚度、方位、位置(肿瘤下缘距肛缘距离)、侧向净距(肿瘤最外缘距肛门外括约肌或肛提肌距离)、内部回声、浸润层次、肠周淋巴结情况(形态、回声、大小、个数、有无血流信号)、邻近脏器有无受累,UT分期、UN分期[3]。
直肠壁解剖结构超声术前分期,直肠壁通常2~3mm厚,超声显示为强回声带和低回声带相互交替的5 层结构。直肠癌腔内超声分期如下:UT0 期,直肠腺瘤,黏膜层强回声完整;UT1 期,肿瘤局限于黏膜下层,表现为黏膜下层强回声带尚完整;UT2 期,肿瘤浸润固有肌层,但局限于直肠壁内,表现为黏膜下层强回声带破坏,肌层低回声增厚,浆膜和直肠周围脂肪强回声带完整;UT3 期,肿瘤累及全层并浸润到直肠周围纤维脂肪组织,表现为浆膜和直肠周围脂肪强回声中断,可见不规则低回声突起;UT4 期,肿瘤累及周边脏器,表现为周边脏器的边缘强回声消失,与肿瘤低回声无分界。(与TNM分期一致,前缀U代表超声分期)。直肠腔内超声是术前分期的最准确的影像学方法之一[4],其主要扫描方法有常规腔内超声扫描、三维腔内超声腔内超声、超声造影及弹性成像等。
常规腔内探头扫描。是最常用的检查方法,采用配备有腔内探头的高端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常用机器为丹麦BK-2202,频率为5~13MHz,探头可插入深度为8~12cm,观察肿瘤的位置、大小、肠壁的浸润范围、浸润深度、邻近组织器官的受累情况,对其浸润深度情况进行T分期,并判断有无淋巴结转移腔内超声操作简便,可重复采集图像分析,诊断准确率高但腔内超声的术前分期诊断准确率仍然受以下几个方面因素的影响:1对医师的手法操作及临床经验依赖性较大,可能导致判断直肠癌分期时具有主观因素; 2癌肿较大导致超声探头无法通过或者探头挤压肠壁,导致癌肿破溃致肠壁各层结构显示欠满意; 3肿瘤周围有炎症时或经过直肠镜活检取材后造成肠壁充血水肿往往会导致分期过高,这是因为炎症的改变与肿瘤浸润肠壁的声像图相似;4早期的癌肿与良性腺瘤不能很好区别。本次统计中超声分期不足12 例,分期过度4 例。直肠癌术前分期的研究中普遍存在过高分期的现象,肿瘤周围组织反应(peritumoral tissue reaction,PTR)被认为是主要原因。PTR包括肿瘤周围的炎性细胞浸润与结缔组织增生等[5]。
腔内超声造影:单纯腔内超声对直肠癌的诊断分期技术已经很成熟,且得到一致认可,超声造影剂是含有微泡的液态物质,在二维超声显示病变的基础上,经肘正中静脉快速推注后,可分布于全身各脏器的毛细血管网,可以实时观测直肠肿瘤更细小的微循环灌注水平,了解肿瘤的动态增强特点,直肠癌肿块的血流信号较正常直肠壁的血流明显丰富,在超声造影图像上肿块呈现“快进快出”的影像,通过超声造影剂显示区域反映肿物新生血管的界限,从而进行T分期,研究显示超声造影T分期的总准确性为91% 左右,较常规腔内超声T分期的总准确率有所提高[6]。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弹性成像的原理是不同组织间的弹性和硬度系数不同,在受到外力压迫后组织发生变形的程度不同,即可以通过颜色来辨别组织硬度的差异,直肠癌病灶有一定的硬度,与周围组织存在硬度差异,因此可利用弹性成像技术对可疑区域进行施压,来观察病灶与周围组织的硬度差异,辨认癌灶的边界,以提高分期的准确性,弹性成像技术通过提供组织弹性信息进行成像,弥补了传统影像医学成像不能直接提供组织硬度的不足,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其他影像检查方法,目前较常规用于临床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主要有:CT、MRI、腔内超声,CT对淋巴结的显影是其优势,不能分辨直肠壁各层的微细结构,不作为直肠癌术前分期的首选检查方法[7]。MRI诊断直肠癌T分期灵敏度为87%,特异度为75%,接近于腔内超声但是直肠内线圈MRI受诸多因素影响,应用范围明显受限。
直肠癌早期诊断 篇9
关键词:结直肠癌,择期术后,早期胃管拔除
在以往观念中, 进行消化道吻合手术之后采用鼻胃管能够降低患者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强患者胃肠功能康复[1]。但是一些医学专家们认为择期剖腹手术之后的常规安置胃管使胃肠减压是不必要的, 随着近几年来快速流程这一概念的提出, 更加注重简化甚至对手术患者不进行常规安置胃管[2], 本文针对这一现象, 选取150例因为结直肠癌限期进行手术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研究早期胃管拔除和常规安置胃管各自的优点和弊端,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资料共有150例, 均选自2009年5月—2011年10月因为结直肠癌限期进行手术的患者, 其中男88例, 女62例;患者年龄在33~76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54.6±14.8岁, 其中升结肠癌患者28例, 横结肠癌患者12例, 降结肠癌患者10例, 乙状结肠癌患者30例, 直肠癌患者70例, 所有患者在手术前全部进行电子结肠镜及病理确诊, 在手术之后通过病理得以证实。根据早期拔除胃管和常规安置胃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75例, 对照组7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症和临床表现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可以进行比较分析。
1.2 方法
150例患者在手术之前2 d之内做好肠道准备:所有患者口服舒泰清或类似药物后进行洗肠或是经肛清洁灌肠, 全部采用静脉复合麻醉[3]。早期胃管拔除观察组75例患者在手术之后24 h之内显示引流量低于800 mL则进行拔除胃管;常规安置胃管对照组75例患者在手术之前或是手术中进行胃管安置, 并且留置到患者肠功能开始康复时, 即患者出现排气、排便现象时再拔除胃管[4]。
1.3 观察指标
主要包括患者手术之后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进食时间、是否出现并发症、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患者是否需要再置管、是否需要2次入院以及患者死亡率[5], 通过患者术后随访1个月进行分析对比。
1.4 统计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分析资料数据, 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
2 结果
两组患者在手术之后各项指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在患者出院后随访1个月中早期胃管拔除的观察组75例患者中有1例患者由于排便不佳再次入院, 1例由于肠梗阻而入院, 1例由于直肠阴道瘘伴随盆腔感染而入院, 经过治疗处理均恢复;常规安置胃管的对照组75例患者中死亡1例。观察组患者在手术之后出现的并发症概率要小于对照组患者, 但是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手术之后各项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对于结直肠外科手术需要着重关注患者肠胃功能的康复, 通过本组150例患者对比研究发现, 患者在手术之后的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没有显著差异, 表示使用常规安置胃管进行减压的方式并未降低或是消除肠麻痹的发生时间, 未能加强患者肠胃功能的恢复。另外患者在进行手术之后的恢复状况将会影响到住院时间, 患者住院时间越长可能出现并发症的风险越大[6], 本组研究表明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手术后住院时间没有显著的差异, 说明常规安置胃管的方法对患者手术后的康复没有帮助作用。
综上所述, 针对结直肠癌患者在术后进行常规安置胃管进行胃肠减压在降低并发症、增进患者恢复、减少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上没有明显帮助, 是不必要的, 但在患者术后进行早期胃管拔除尚未体现其较显著的优势, 仍然需要临床验证。
参考文献
[1]Nelson R, Edwards S, Tse B.Prophylactic nasogastric decompression af-ter abdominal surgery[J].Cochrane Database Syst ematic Rrev iew, 2007, 18 (3) :CD004929.
[2]Wind J, Poue SW, Fung KonJin PH, et a1.Systematic review of en-hanced recovery programmes in colonic surgery.Br J Surg, 2006, 93 (7) :800-809.
[3]汪晓东, 谢尧, 肖军.等.快速流程在结直肠外科手术后管理中的应用.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08, 17 (4) :394-396.
[4]Petrelli NJ, Stulc JP, Rodriguez-Bigas M, et a1.Nasogastric decompres-sion following electivecolorectal surgery: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study.AmSurg, 1993, 59 (10) :632-635.
[5]李立, 汪晓东, 舒晔, 等.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结直肠癌手术治疗指南 (三) [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08, 15 (12) :941-942.
直肠癌早期诊断 篇10
1 临床资料与研究方法
1.1 临床资料
病例均来源于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2005—2010年直肠癌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 共50例, 腹部手术后至发病时间均在4周以内。术前有腹部手术史26例, 其中包括:胃癌术后11例、腹外伤3例, 肝胆系手术4例、妇科手术4例、阑尾手术4例, 随机分为A、B两组, 术前无手术史者24例;其中A组30例, 男性19例, 女性11例, 年龄45~80岁, 平均58.56岁;B组20例, 男性12例, 女性8例, 年龄50~75岁, 平均56.87岁。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05。
1.2 诊断标准
1.2.1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订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 并结合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特点制定。湿热壅滞型:腹胀痛拒按, 胸闷不舒, 时有呕吐, 大便秘结或溏滞不爽, 烦渴引饮, 自汗, 小便短赤, 舌苔黄腻, 脉象濡数。气滞血瘀型:以气滞为主者, 证见脘腹胀闷或痛, 攻窜不定, 痛引少腹, 得嗳气或矢气则胀痛酌减, 遇恼怒则加剧, 伴呕吐, 脉弦, 苔薄;以血瘀为主者, 则痛势较剧, 痛处不移, 舌质青紫, 脉弦或涩。痰湿内结型:脘腹痞满, 呕恶, 泛吐痰涎, 困倦乏力, 舌淡, 苔白厚腻或滑腻, 脉弦滑或濡细。阴虚肠燥型:腹胀痞满, 伴呕吐, 口燥咽干, 午后低热, 精神萎靡, 头晕乏力, 舌红少苔, 脉细数。
1.2.2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南京军区总医院黎介寿院士关于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 (EPII) 的诊断标准[3,4]制订以下诊断标准。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发病特点为: (1) 近期 (1~4周内) 有腹腔手术及腹腔重度感染和较大创伤史, 以术后2周内发病者最多见; (2) 术后肠蠕动一度恢复, 部分患者已排气、排便, 有时已进半流质饮食, 这类肠梗阻以腹胀为主, 伴恶心、呕吐、肛门停止排气排便, 腹痛多不明显; (3) 查体腹部有膨隆, 无肠型和蠕动波, 有固定压痛, 而无明显肌紧张、反跳痛, 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4) 腹部X线平片可见多个气液平面或肠腔积气; (5) 腹部CT显示肠壁水肿、增厚、粘连、肠腔积水、积液和腹腔渗出等现象。
根据临床症状、体征, 结合腹部X片和 (或) CT扫描, 符合以上发病特点的在排除肠麻痹、内疝、肠扭转、吻合口狭窄、肠套叠等原因后, 即可明确诊断。
1.3 纳入病例标准
(1) 有近期 (1~4周内) 腹部手术史, 有明显的肠梗阻表现; (2) 符合上述中医及西医诊断标准; (3) 初期发病时无手术指征; (4) 能够坚持治疗不中断者。
1.4 病例排除标准
(1) 腹部手术后距本次发病时间>4周者; (2) 由肠麻痹、内疝、肠扭转、吻合口狭窄、肠套叠等原因引起的肠梗阻; (3) 中医辨证属于阴虚肠燥者。
1.5 疗效评定标准
疗效标准:参照《实用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学》中的疗效判断标准[4]。临床治愈:发病7 d内, 临床症状消失, 无恶心、呕吐, 无腹痛、腹胀, 排气、排便通畅。X线检查钡餐造影无异常发现, 肠腔内无积气、积液。有效:发病10 d内, 临床症状缓解, X线检查或钡餐造影肠腔内有气液平面。无效:发病10 d内临床症状不见减轻或有所加重, 或出现腹膜刺激征, X线检查较治疗前无变化或加重。
1.6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 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治疗方法
2.1 单纯采用西医外科常规保守疗法
(1) 禁食, 持续胃肠减压; (2) 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3) 完全胃肠外营养支持, 适量加入电解质、水溶性维生素或脂溶性维生素、微量元素; (4) 应用H2受体拮抗剂, 具体为奥美拉唑40 mg/d; (5) 根据病情需要使用抗生素, 症状缓解后停用。
2.2 中西医结合治疗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生长抑素 (思他宁) 6 mg加生理盐水500 ml静脉滴注, 维持24 h, 平均用药时间3.9 (2.0~6.5) d和复方大承气汤随症加减治疗。药用:复方大承气汤:川朴15 g、枳实15 g、炒莱菔子45 g、桃仁12 g、赤芍15 g、生大黄15 g (后下) 、芒硝10~15 g (冲服) 。每日1剂, 加水浓煎100 ml, 由胃管注入, 注药后夹闭胃管2 h再放开。如每天排出稀便2~3次, 肠梗阻症状和体征解除且饮食恢复正常3 d以上, 症状无复发为停用中药指征。
3 治疗结果
3.1 非手术治疗
A组病例痊愈者22例, 占73.33%;好转者6例, 约占20.00%;无效转手术者2例, 占6.67%;总有效率为93.33%, χ2=7.249, P<0.05, 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1。B组病例痊愈者7例, 占35.00%;好转者10例, 占50.00%:无效转手术者3例, 占15.00%;总有效率为85.00%, 两组比较P<0.05, 见表2。
4 讨论
胃肠功能障碍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 往往容易导致肠梗阻。而EPII发病较为隐匿, 往往不被人们所认识。这种肠梗阻有其特殊性, 处理方法也和其他肠梗阻截然不同。一般来说,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多数发生在术后1~2周内, 系由于腹部手术创伤或腹腔内炎症等因素导致肠壁水肿和渗出, 形成的一种机械性与动力性同时存在的粘连性肠梗阻[3]。这种肠梗阻既有机械性因素, 又有肠动力障碍性因素, 但无绞窄的情况。此病若早期诊治不当或延误治疗可造成肠瘘、重症感染、短肠综合症等严重并发症, 因此应给予高度重视。
本研究运用生长抑素和复方大承气汤随症加减治疗作为治疗组与纯西医组对比。因生长抑素对胃肠道分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5,6], 所以可减少梗阻以上肠管内液体积聚, 有利于肠壁血液循环的恢复。此外, 生长抑素还可减少肠道蠕动及减少内脏和门静脉的血流、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加速炎症消退[7], 同时它能通过提高血浆中IgG和IgA水平, 刺激T细胞增生等, 维持或提高机体的正常免疫水平, 从而促进恢复, 缩短病程[8]。
而复方大承气汤能加强胃肠平滑肌的收缩力, 能增加单位时间内胃的收缩, 促进胃肠道平滑肌的蠕动和推进, 还能改善腹腔内血运和肠壁血液循环, 减轻组织水肿, 促进坏死组织的吸收并具有抗菌抗炎作用[9]。复方大承气汤的作用主要为通里攻下, 其作用机理[10]包括: (1) 增强、调整胃肠的运动功能, 增强肠蠕动。 (2) 抗菌、灭活内毒素 (ET) , 清除肠道菌毒的作用。 (3) 维护“肠屏障”正常功能及保护肝、肾、肺等重要脏器的功能。 (4) 活血化瘀药物起协同增效作用, 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5) 减少过量细胞因子的产生, 以降低过度免疫反应。 (6) 改善微循环, 增加血流量。本实验将中药汤剂分次经胃管注入后夹管2~3 h, 取得较好疗效[11,12]。
本研究得出早期应用生长抑素和复方大承气汤随症加减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 可有效缓解腹痛、腹胀, 促进肛门排气、排便, 可缩短治愈时间, 同时可避免再次手术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直肠癌,肠梗阻
参考文献
[1]李幼生, 黎介寿.再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06, 26 (1) :38.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6-8.
[3]黎介寿.认识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特性[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1998, 18 (7) :387.
[4]陈贵廷, 杨思澍.实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1998:1272.
[5]黎介寿, 任建安, 王新波, 等.生长抑素与生长激素促进肠外瘘自愈的机制与临床研究[J].中华外科杂志, 2000, 38 (6) :447-449.
[6]田苍通, 上晓霞, 丁乾坤.肠外瘘非手术治疗:附16例报告[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09, 18 (6) :655-656.
[7]TzianabosAO, HolstiMA, Zheng XX, et al.Functional Th1 cellsare required for surgical adhesion formation in a murine model[J].JImmunol, 2008, 180 (10) :6970-6976.
[8]RyglM, Novotna J, Herget J, et al.Parameters of healing inapproximative intestinal anastomosis[J].Eur J Pediatr Surg, 2009, 19 (1) :25-29.
[9]金万亮.大承气汤对腹部术后肠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00, 6 (5) :326-327.
[10]吴咸中.中西医结合急腹症方药诠释[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358-577.
[11]任松波.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5例[J].中医药通报, 2007, 6 (3)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