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手术治疗新概念(精选10篇)
直肠癌手术治疗新概念 篇1
摘要:对比观察应用传统手术和腹腔镜治疗直肠癌的临床效果。将收治的56例患者进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 试验组通过腹腔镜治疗后, 总缓解率高达57.1% (16/28) , 显著高于传统手术治疗的对照组的35.7% (10/28) , 差异显著 (P<0.05) 。且试验组治疗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除清扫淋巴结的数目外的三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显著 (P<0.05) 。在直肠癌临床治疗中, 腹腔镜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 明显改善患者的多项临床指标, 值得推广。
关键词:直肠癌,传统手术,腹腔镜
直肠癌为临床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 主要是由于直肠细胞组织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发生恶变, 进而生成恶性肿瘤[1]。由于直肠癌患者的早期症状并不明显, 在发现时均已进入中晚期, 如诊疗不及时, 则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2]。 因此, 临床亟待寻找一种科学有效、又可明显加快患者病情恢复, 延长患者生存期的治疗方案。 为此, 本研究旨在对比分析在直肠癌临床治疗中应用传统手术与腹腔镜治疗的临床效果,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 年1 月~2014 年12 月收治的直肠癌患者56 例, 男31 例, 女25 例, 年龄29~76 (56.12±4.76) 岁。 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试验组各28 例, 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传统手术治疗, 即开腹手术治疗。 术前常规准备, 行全身麻醉, 予以患者相应的手术体位, 取腹部正中或旁正中开腹切口, 常规手术切除肿瘤组织, 血管结扎, 缝合。试验组采用腹腔镜治疗[3]。采用5 孔法, 选择观察孔, 即患者脐孔上侧或下侧部位进行穿刺, 置入套管针, 再将30°腹腔镜置入其中。 将剩余的Trocar于腹直肌旁边或下腹部进行排列, 分离相应的解剖组织。 借助于腹腔镜进行高位裸化和血管结扎等操作, 分离肿瘤与肠系膜, 在体外行4~7cm的小切口切除肿瘤组织, 切除后关闭切口并在腹腔镜引导下吻合创口。
1.3 观察指标 密切检测两组临床治疗情况, 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淋巴结的清扫数目。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 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和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试验组总缓解率高达57.1% (16/28 ) ,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5.7% (10/28 )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如表1。
2.2 两组手术治疗情况比较 试验组治疗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除清扫淋巴结的数目外的三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3 讨论
近些年, 我国的社会经济在不断提高, 人们的饮食习惯也发生了改变, 我国直肠癌的发病率呈直线上升趋势, 对患者的危害极为严重[4]。研究显示, 结肠癌与直肠癌统称为大肠癌的发病率仅次于肺癌与胃癌, 且其有可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增长, 超过第二、三位跃升为第一位[5,6]。近些年, 研究发现, 直肠息肉可作为直肠癌的易感因素之一[7]。目前, 临床尚未完全阐明直肠癌的发病原因, 认为其可能与社会环境、患者的饮食习惯及遗传因素等密切相关[8]。迄今为止, 医学界公认的发生直肠癌的高危因素是机体摄入过多的动物蛋白质和脂肪, 且摄入不足量的食物纤维[9]。 目前, 在直肠癌的临床治疗中, 均以传统的开腹手术、腹腔镜、放化疗治疗等, 但多项研究表明, 虽然传统手术与腹腔镜治疗均可取得一定的临床疗效, 但传统手术的术后恢复情况、安全性等多项指标欠佳, 较腹腔镜略低[10]。
本研究通过对比两种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证明, 试验组通过腹腔镜治疗后总缓解率高达57.1% (16/28) , 显著高于传统手术治疗的对照组的35.7% (10/28) , 差异显著, 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进一步对比术中及术后情况发现, 运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试验组治疗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除清扫淋巴结的数目以外的三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显著, 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以上结果均说明, 腹腔镜治疗的临床疗效略胜一筹, 且术中出血量小、创伤小, 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
综上所述, 在直肠癌的临床治疗中, 经腹腔镜手术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明显改善患者的多项临床指标,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秦光远, 左朝晖, 姚敦武, 等.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与传统开腹直肠癌手术的疗效比较[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1, 10 (6) :421-423.
[2]王彬.腹腔镜和开腹结直肠癌手术对患者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 2012, 10 (21) :11-12.
[3]曾志良.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与传统开腹直肠癌手术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J].当代医学, 2013, 19 (22) :25-26.
[4]王雄飞, 刘春庆, 冯艳玉, 等.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直肠癌效果比较观察[J].人民军医, 2014, 57 (10) :1070-1071.
[5]张明金, 王仕琛, 李业云, 等.腹腔镜结肠直肠癌根治手术与传统根治手术疗效比较[J].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 (电子版) , 2014, 8 (4) :321-324.
[6]林远刚, 余荣伦, 施远腾.腹腔镜下结直肠癌切除术18例临床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 2011, 18 (13) :152-153.
[7]吕泽坚, 张育超, 苏正, 等.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应用对比分析[J].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 (电子版) , 2014, 8 (3) :196-199.
[8]王彦业.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与传统开腹直肠癌手术的效果比较[J].中外医学研究, 2012, 10 (17) :28.
[9]江志远, 钟武, 高枫, 等.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老年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J].腹腔镜外科杂志, 2014, 19 (12) :905-908.
[10]王勇, 黄鑫, 唐恬.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对直肠癌的治疗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 2013, 10 (34) :114-116.
直肠癌手术治疗新概念 篇2
【关键词】Miles手术;直肠癌;护理
1术前护理
1.1心理护理由于手术改变患者的正常生理构造,使患者在精神、自尊和生活质量上都受到极大影响,患者不容易接受。因此,做好术前心理护理尤为重要。根据不同年龄、文化、社会、家庭背景,采取不同方式告诉患者手术的必要性。介绍疾病知识和成功的病例,可能对生活带来的不便、及怎样应对,使患者对手术充满信心,接受手术并积极配合。护士应给予患者更多的同情和关心,增强社会、家庭责任感。并耐心解释患者提出的问题,使患者逐步消除不良心理。
1.2饮食护理饮食尽量进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于消化的少渣饮食,以增加机体的抵抗力;忌辛辣、坚硬食物,减少对肠道的刺激。术前3天开始进流质饮食,如稀饭、蒸蛋、芝麻糊、玉米粉等。术前24小时禁食、4小时禁饮,以减少粪便和容易清洗肠道。
1.3肠道准备充分的肠道准备以增加手术的成功与安全。方法:采用聚乙二醇颗粒口服法,即术前1日8am开始,聚乙二醇颗粒2000g,加入2000ml温开水,1小时内服完,引起排便,直至排出水样清便为止。术前晚8pm再用0.9% NS清洁灌肠一次。
1.3抗生素的应用术前半小时静脉滴注抗生素(如:0.9%N.S250ml+头孢他啶2g),以预防术后感染。
1.4训练深呼吸和咳嗽以预防术后肺部并发症。
2术后护理
2.1心理护理给予情感及心理支持,鼓励其面对现实;同时做好家属的心里指导,让其能积极配合治疗,并对康复充满信心。
2.2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根据疾病不同时期按《分级护理要求》监测生命体征,由静脉补充水、电解质,及营养支持,准确记录24h出入量。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处理。
2.3饮食术后一般禁食3~4天,等肠功能恢复、人工肛门排气(即气泡从造口溢出)后,可进流质饮食,少食多餐;术后一周左右若无腹胀不适,改为半流质饮食;2周左右进易消化、少渣普食。禁食粗粮、纤维多的食物,以减轻肠道负担。(应给予高热量、高蛋白、丰富维生素、低渣的饮食。)
2.4骶前引流管的护理保持通畅,定时挤压引流管,避免受压、扭曲、堵塞;观察、记录引流液的色、质、量。一般引流5~7天,引流管周围敷料每日定时更换。有渗血、渗液时即使更换。
2.5.观察会阴及肛门的引流、愈合情况
2.5 造瘘口护理①造口开放前,用凡士林或生理盐水纱布外敷结肠造口,及时更换浸湿的敷料防止感染。②在术后2~3d开放造瘘口,患者取左侧卧位,将腹部切口与造口用塑料薄膜隔开,以防粪便污染,周围皮肤涂上皮肤保护剂(可涂氧化锌软膏或紫草油)。③注意观察有无肠段回缩、出血、坏死。④注意观察造口排便情况,拆线愈合后,每日扩肛1次,术后2周检查造瘘口有无狭窄,必要时给予定期扩肛,操作时涂润滑油,忌暴力,以免损伤造瘘口和肠管。⑤指导患者对人工肛门进行自我护理。教会病人正确使用造口袋,当袋内充满三分之一排泄物,须及时更换。注意饮食卫生,防止腹泻、便秘,逐渐形成定时排便的习惯。避免进食产气或有刺激性气味的食物,如洋葱、虾;难消化易致梗阻的食物,如柿子、干果;易引起稀便的食物,如咖啡、蒜头。
2.6并发症护理
2.6.1尿路感染①保持尿道外口清洁、并用0.5%碘伏行尿道外口消毒2次/d;②保持尿管通畅,定期行膀胱冲洗,必要时应用抗生素。
2.6.2伤口感染及时更换已污染或浸湿的敷料,给予抗炎治疗。
2.6.3肺部感染①鼓励病人咳嗽、深呼吸(吹气球);②定时翻身,拍背;③氨溴素静脉滴注、或雾化吸入—稀释痰液,利于排除。
2.6.3常规护理按常规做好口腔护理、安全和皮肤护理。
3出院指导
3.1指导患者人工肛门周围皮肤护理及更换敷料的方法。
3.2教会患者正确使用人工肛袋注意保持清洁,用后消毒液浸泡晾干,备两个肛袋交替使用(条件许可使用一次性肛袋),逐渐形成定时排便习惯后,可试行不用肛袋,仅在造口表面盖以敷料即可。
3.3注意饮食卫生进易消化食物,避免产气或刺激性食物。多食豆制品、蛋、鱼类,使大便干燥,形成定时排便、便于清洁处理。
3.4指导病人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活动增加腹压而引起人工肛门粘膜脱出。
3.5指导病人定时扩肛若发现狭窄或排便困难,及时到医院复查。3.6、与病人保持电话联系,给予心理支持,鼓励其坚持定时化疗。
3.7定期随访3~6个月复查1次,防止复发。
参考文献
[1]刘静,王英华,彭爱华,等.直肠癌患者Miles术后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齐鲁护理杂志,2002,8(7)。
直肠癌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护理 篇3
1 术前护理
1.1 心理护理
大多数人提癌色变[1]。术前应了解患者的认识, 耐心倾听其因疾病所致的恐惧和顾虑, 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中下段直肠癌患者通常会担心保留肛门是否影响肿瘤彻底治愈, 担心手术的重要性。应针对患者出现的不同心态进行个体化的心理疏导, 耐心向患者讲解手术的必要性和可靠性, 以消除患者术前的紧张和恐惧心理, 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 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2 营养支持, 纠正电解质平衡紊乱
术前应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少渣饮食, 同时给予静脉营养支持, 尽可能纠正电解质平衡紊乱、低蛋白血症和贫血, 改善患者的一般体质状况, 增强手术耐受性及应激能力。
1.3 肠道准备
术前3d开始应用肠道抗菌药物, 术前2d给予缓泻剂口服, 进食无渣流质饮食, 术前1d禁饮, 补液, 术晨清洁灌肠, 灌洗前告之患者灌洗过程可能造成的不适反应, 灌肠时注意动作轻柔, 不要损伤肠壁组织。指导患者边走边喝促进肠蠕动, 及时排除粪便, 观察大便颜色, 当大便颜色为清水样说明肠道排尽大便;若大便有渣应继续给予灌肠, 并让患者多喝水, 直到排尽大便为止[3]。
1.4 皮肤准备
备皮范围包括胸腹部、会阴、腹股沟、肛门及肛周, 脐部要彻底清洗干净, 防止术后切口感染。
1.5 其他护理措施
术日晨留置胃管、导尿管。术前30min给予抗菌药物静滴, 预防感染。
2 术后护理
2.1 卧位护理
麻醉清醒后采取平卧位或头部抬高15~30cm, 以利呼吸和引流, 侧卧位使肛门支撑易于脱出, 不利压迫, 一般不采用[2]。
2.2 饮食护理
饮食护理对患者至关重要。早期应禁食, 实施胃肠减压术, 以静脉滴注的方式补充液体和机体代谢所需的营养物质。术后4~5d, 待肛门排气、胃管拔除后, 让其先喝少量温开水, 如无不良反可每次进30~50m L稀粥、果汁、汤类等流食, 5~6次/d, 防止粪便污染吻合口, 造成吻合口瘘, 不能进食如豆浆、牛奶、甜食等导致腹胀的食物。术后7d左右可进半流食, 逐步过渡到普食。应供给患者高能量、优质蛋白、低脂肪、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 应选择大豆及其制品、鱼类、蛋类及新鲜的蔬菜水果等食物, 保证营养供给。指导患者通过调节饮食来改善大便情况, 指导内容包括禁忌食物的危害性、食物适宜温度的意义、饮食量多少的依据、饮食时间有规律的好处、健康饮食习惯的意义。
2.3 会阴部皮肤护理
及时更换棉垫, 保持床单平整和会阴部皮肤清洁干燥;会阴护理2次/d, 0.5%碘伏棉球擦洗会阴部及导尿管, 必要时增加擦洗次数;拔除骶前引流管后用1∶5000的高锰酸钾温水溶液坐浴。
2.4 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①吻合口瘘。术前肠道准备彻底充分, 不仅能有效预防和减少术中术后感染, 在此基础之上, 能预防吻合口瘘的发生。同时, 术后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吻合口瘘发生的症状, 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医师进行相应处置。对此类患者应给予禁食、补液、抗菌药物治疗, 经肛门重新置入支撑吻合管冲洗, 1次/2h, 保持肛门清洁, 1个月后拔除吻合管, 直肠指诊证实瘘口愈合, 患者自行排便。②吻合口狭窄。多发生在术后1个月, 此时给予患者心理支持, 告知扩肛的重要性, 指导肛周皮肤护理, 同时配合医师定期直肠指诊, 扩肛1次/月, 扩肛后注意吻合口的瘢痕和疼痛情况, 若疼痛剧烈给予止痛剂。③肠粘连。术后指导并协助患者早期行床上活动, 视具体情况协助并指导其尽早离床活动, 以恢复正常的肠蠕动, 避免和减轻腹胀、肠粘连的发生。当患者有较为明显的腹痛腹胀、恶心呕吐、排气排便停止等症状时, 应及时予以报告并遵医嘱进行适当处置。
2.5 排便功能的观察和训练
一般术后3~6个月形成规律排便, 术后6~7d指导患者做缩肛运动。方法:做肛门轻中度收缩、舒张10min, 2次/d;术后2周开始, 收缩、舒张肛门5~10min, 2次/d。
2.6 出院指导
患者可做日常运动, 术后近期避免重体力劳动, 保证充足睡眠。饮食上坚持少食多餐, 饭菜多样化, 进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饮食, 切忌暴饮暴食及刺激食物, 戒烟酒。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保持大便通畅, 避免用力排便, 保持肛门清洁卫生, 每天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定时做肛操, 即先收缩肛门括约肌, 然后放松, 50次/d左右。扩肛1次/月防止吻合口狭窄。注意保暖, 预防感冒, 切忌劳累, 勿久站、久蹲、久坐。
3 讨论
保证手术疗效, 术前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 加强营养支持, 改善患者的一般体质状况, 增强手术耐受性及应激能力, 术前3d开始做好患者的肠道准备。术后要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支撑吻合管的位置和引流物的色、量和性质, 每日定时冲洗, 并注意观察有无吻合口出血、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注意饮食调节, 加强对肛门括约肌功能恢复的训练, 定时做肛操尽快恢复排便功能;术后由于肛门反射和排便功能尚未恢复, 排便次数多, 且多为稀便, 可刺激肛周皮肤发生红肿、湿疹等, 因此, 要加强对肛周皮肤的护理, 保持肛周皮肤清洁干燥要。耐心讲解术后恢复正常生理活动的意义, 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Glen C Balch, Alex De Meo, Jose G.Guillem.Modern management of rectal cancer:A 2006 update[J].World J Gastroenterol, 2006, 12 (20) :3186-3195.
[2]施美珍.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并发吻合口瘘病人的护理[J].护理研究, 2002, 16 (9) :537.
直肠癌手术治疗新概念 篇4
【关键词】 超低位直肠癌;腹腔镜;生存质量
【中图分类号】R735.3+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12-0088-02
直肠癌是指位于齿状线与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之间的癌症;低位直肠癌在我国的直肠癌患者中所占比例较高,约为60%~75%,且直肠指检往往能触及肠壁上的肿瘤组织[1]。肛缘距离小于8cm时即为低位直肠癌,而超低位直肠癌是指距离在5cm内的直肠癌 [2]。随着肿瘤生物学和直肠周围解剖结构特性的深入探究、腔镜技术与手术方式的拓展提高以及患者生存质量需求逐渐增加,腹腔镜下保肛治疗的手术方式越来越在临床中得到应用和发展[3-4]。为探究腹腔镜手术在超低位直肠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笔者对曾在我院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43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43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并将同一时期采用常规开腹方式治疗的41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男29例,女14例;年龄最小35岁,最大73岁,平均年龄(54.8±2.6)岁;肿瘤直径范围为1.3~3.9cm,平均直径(2.9±0.7)cm。对照组男25例,女16例;年龄最小33岁,最大71岁,平均年龄(52.9±2.3)岁;肿瘤直径范围在1.1~4.1cm,平均直径(3.1±0.6)cm。两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所有患者均由病理学检查诊断为直肠癌,且经直肠指诊和肠镜检查肿瘤位置在肛缘5cm以内,符合超低位直肠癌诊断标准[5-6]。入选患者需排除腹部手术史、精神疾病、心肺功能不全及肝转移患者。所有患者均报请本院伦理委员会审议通过,并由患者本人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在手术时严格遵守无瘤操作技术,并按照全直肠系膜切除(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 TME)的要求进行分离操作。患者取头低脚高截石位,观察组采取5孔法固定腔镜探头和操纵杆(脐上取切口建立人工气腹后放置腹腔镜探头;右下腹部位在髂前上棘连线与右锁骨中线交点处取切口作为主操作孔;其余3个切口为副操作孔,分别位于右锁骨中线脐水平线下1cm、左锁骨中线脐水平线下1cm、5cm)。术中解剖分离肠系膜下动静脉并在根部结扎后离断,同时清扫周围淋巴结和脂肪组织。将直肠壁周围充分游离,并沿直肠旁沟进行游离至盆底。分离盆腔脏层筋膜与壁层筋膜间的组织结构后,将直肠侧韧带切断,使直肠在肛提肌平面得到充分游离。该过程中需保持直肠系膜外表面的完整性,同时也需保护盆腔自主神经。对照组手术切口在耻骨联合上方行纵行切口,手术入路基本同腹腔镜手术。腹内手术操作完成后,在会阴部用碘伏反复冲洗直肠肛管,用圆形扩肛器将肛门逐渐扩张至4指。充分暴露肛管后,将肛管黏膜环形切开,切口位置则由肿瘤位置来确定。依次环形切开肛管黏膜层、肌层、浆膜层后,到达肛门内外括约肌间隙;由此间隙向盆腔进行分离,最终与腹内手术部位会合。在距离齿状线约1cm的位置,用肠管切割缝合器将直肠切断,并取残端进行术中快速病理检查以确保直肠切缘无残留瘤体。肿瘤切除后,对照组经腹部纵切口取出瘤体,观察组则由肛门移除;移除后将残留肛管直肠翻转后回位吻合。最后在骶前放置1根盆腔引流管。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天数。术后功能比较包括肛门功能和生存质量评分。生存质量评分在术后3月随访时进行,采用QLQ-C30 量表[7]评价。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163.47±58.19)ml、肛门排气时间(2.17±1.29)d和住院天数(8.24±1.81)d明显低于对照组出血量(251.94±63.58)ml、肛门排气时间(4.08±1.82)d和住院天数(13.47±2.92)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时间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功能比较 术后一周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排便困难、排便紧迫感、控便能力下降及排气排便不分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月随访发现,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QLQ-C30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近年来,对直肠癌认识不断加深,加之患者对生活质量也有着较高的要求,保肛手术方案在国内外均得到普遍应用[8]。TME、区域淋巴清扫、足够手术切缘已成为确保超低位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手术的基本原则[9]。虽然当前对其远端切缘的距离存在一定的争议,但大部分专家仍认为安全界限是2cm以上 [10]。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两组患者术后肛门功能和生活质量无明显差异。由此可见,腔镜手术能达到开腹手术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天数三项指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腹腔镜手术术中出血较开放手术有所减少,且术后恢复较快;考虑其原因,主要为我国直肠癌患者男性居多,骨盆相对较为狭小,常影响开放手术视野,使得手术操作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11];进而增加了手术难度,容易出现因解剖层次显示不清而导致的意外出血。结合自身实际操作经验,腹腔镜手术操作的优势主要有:①视野清晰,入路准确:腹腔镜本身具有放大作用,能显示微小病灶和开腹手术盲区,能准确判断盆腔脏层和壁层筋膜间隙,选择合理的手术入路;同时也能快速准确地识别盆腔自主神经,使其在手术过程中得到有效保护[12],减少患者术后排便排尿功能及性功能方面的损伤;②避免种植,减少复发:腔镜操作能减少手术过程中对瘤体的挤压,肿瘤经由肛门取出,避免肿瘤在腹壁切口部位的种植;同时也能彻底清扫周围淋巴结,准确判别肿瘤切缘与远端切缘状况,减少吻合口部位的肿瘤复发;③切口较小,恢复较快:腔镜操作,腹部切口小,疼痛较少,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
综上所述,在超低位直肠癌患者的治疗中,腹腔镜手术方式不仅能像开腹手术一样保留肛门功能、保证术后生活质量,还具有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术后恢复时间的特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孝平,汪建平.外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406.
[2]梁树雄,詹庆华,黄世旺,等.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后肛门功能的临床对比分析[J].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2011,32(2):225-227.
[3]陈少珑,唐卫中.直肠癌手术治疗进展[J].临床外科杂志,2014,22(6):452-454.
[4]李昌荣,李伟峰,李红浪.腹腔镜与开放手术行超低位直肠癌肛门括约肌间切除Meta分析[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5,35(8):879-883.
[5]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胃肠外科学组,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 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断和综合治疗指南(V2013)[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3,16:780-788.
[6]Glimelius B, Tiret E, Cervantes A, et al. Rectal cancer: ESMO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diagnosis, treatment and follow-up[J].Ann Oncol,2013,24 Suppl 6:vi81-88.
[7]万崇,陈明清,张灿珍,等.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中文版评介[J].实用肿瘤杂志,2005,20(4):353-355.
[8]赖浩,卢榜裕.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方式的研究进展[J].微创医学,2012,7(1):55-58.
[9]Allaix ME, Fichera A. Modern rectal cancer multidisciplinary treatment: the role of radiation and surgery[J]. Ann Surg Oncol, 2013,20(9):2921-2928.
[10]楼征,张卫.超低位直肠癌手术的挑战与创新[J].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2014,3(6):56-58.
[11]黄庆录,李鸿飞.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研究进展[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5,15(1):80-82.
[12]程啟胜,武健.低位直肠癌的治疗进展[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5,36(6):109-112.
直肠癌手术治疗新概念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共计49例,均为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茂名市茂南区人民院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男31例,女18例,平均年龄(52.11±11.41)岁。随机分为腹腔镜组24例和开腹组25例。两组患者中,直肠22例,升结肠9例,乙状结肠8例,降结肠6例,横结肠4例。两组患者术前皆行结肠镜检查并经病理确诊,术中经病检确诊,且均排除姑息性切除、合并急性肠梗阻、穿孔或消化道大出血行急诊手术、既往有腹部手术病史以及有肝脏转移灶等患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手术方法按照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或开放式结直肠癌根治术常规。当腹腔镜手术操作困难,发现疾病处于晚期或无法获取足够无瘤切缘时为中转开腹指征。所有手术为同一组医师配合完成。
1.3 术后治疗
两组患者术后接受5-FU+Leucovrin+Oxaliplatin化疗方案(5-FU600~650mg/m2,d1~2,CF 200mg/m2,d1~5,Oxaliplatin 65~70mg/m2,d1~2或d1、d5、d28一疗程,用4~6疗程不等)。
1.4 观察指标
了解患者的复发转移情况并记录患者术后生存情况。术中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功能恢复时间、人均镇痛次数、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χ—±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t和2检验,差异有显著性差异为P<0.05。
2 结果
2.1 两组术中及术后情况的比较
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大于传统手术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中出血量、肠功能恢复时间、人均镇痛次数明显少于传统手术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1。
2.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两组无1例患者在围术期死亡。腹腔镜组24例患者中,发生并发症3例(12.5%),其中,1例为骶前出血,1例为术后肠粘连,1例为性功能障碍;开腹组25例患者中发生9例(36.0%),其中,2例为术后肠粘连,2例为切口感染,2例为性功能障碍,1例为尿潴留,1例为吻合口漏,1例为隔下脓肿。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
2.3 两组患者术后复发转移比较
术后随访时间12~60个月,腹腔镜组有2例患者分别在术后16个月和20个月因吻合部位复发和远处转移死亡;开腹组有4例在术后30个月内因转移死亡。腹腔镜组局部复发1例,开腹组局部复发2例;腹腔镜组转移3例,传统手术组转移4例,两组的复发转移发生率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
3 讨论
当前使用腹腔镜可以有效的实施左右半结肠切除术、Miles、Dixon、横结肠切除、全结肠切除术、结肠造口手术等。然而将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与开腹手术进行对比可以看出,腹腔镜在大肠外科中的运用常常受到了更多的挑战。由于出现暴露难度大、分离涉及面大、关系到菌器官、肠吻合、长时间CO2气腹存在了相应的危险因素,特别是对于结直肠癌症患者实施手术时会影响到肿瘤的根治性、转移等方面的情况,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腹腔镜大肠癌根治术是最适合于手术操作的方法,而最终的手术治疗效果还需要的一定的时间做下一步观察。本组资料研究显示,腹腔镜组在出血量、肠功能、疼痛程度等方面都与传统的手术相比,治疗效果好。这说明了腹腔镜手术的优点为,创伤小、恢复快等。但腹腔镜手术组的在手术时间上相对增加,这些与医学资料上的结论相互符合[1]。这是由于腹腔镜结直肠手术在技术方面需要较高的要求,这就增加了操作的难度,医师必须经过长时间的训练至熟练掌握后才可以实施。笔者认为,当医学技术得到显著的进步后就会使得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的操作方式得到明显的改善。并且,考虑到腹腔镜手术的创伤比开腹手术小,在术后恢复时间上也会变得更短些。
医学资料研究显示,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在并发症方面得到了显著的降低[2]。本此研究结果显示,腹腔镜组在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要比开腹组低。开腹手术经常出现环境问题,且由于与空气的接触时间较长,造成滑石粉掉落,常常由于机械牵拉造成术后出现肠粘连梗阻、腹腔感染。而输尿管损伤对于患者是较为普遍的并发症症状,腹腔镜手术中,需要对暴露的髂外动脉实施外侧解剖,对输尿管采取分离保护措施,防止受到破坏,本次研究中未出现1例输尿管的损伤。骶前血管出血是另外一种并发症状,可以通过以下措施进行防止:(1)最好选择超声刀将骶前筋膜前的直肠分离开来;(2)而实施Miles手术的患者,由于病变肠段与骶前组织的粘连较为紧密,在分离过程中会引起骶前血管出血,这需要会阴部手术组将肛尾韧带至盆底完全切断后把病变肠段分离;当患者出现骶前血管出血时应该立刻把病变肠段去除,在直视下止血;(3)如出血不凶猛,可用热盐水纱布压迫或用5-0的不吸收缝线连续缝合出血处;也可使用腹腔镜配备的球型棒或氢气棒对出血处进行喷洒止血。
为了达到肿瘤根治,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遵循与开腹手术一样的肿瘤根治原则,都需要保证切除足够的正常肠管以保证切缘阴性、足够的肠管系膜组织和淋巴脂肪组织,并且在血管根部切断。国内外已有资料报,道腹腔镜手术和传统结直肠癌根治术在肿瘤切除范围、淋巴结清除数目上均无显著性差异[3]。位于腹膜返折以下的低位,超低位直肠癌曾被认为是腹腔镜的禁区,随着TME技术的日趋成熟,腹腔镜治疗低位,超低位直肠癌已成为可能。充分利用腹腔镜的放大作用,利用器械细长,游刃有余的优点使盆腔解剖更清晰、更方便,更准确,保证将直肠后间隙的脂肪及淋巴管,血管和淋巴结完整切除。
根据最新的医学资料显示[4],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与开腹手术10年相比生存率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我国由于运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手术时间还未达到成熟的阶段,尚缺乏长期生存率的对比研究。随访结果显示,腹腔镜组与传统开腹组相比,在术后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方面差异无显著性,这说明短期观察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是安全可行的。
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 将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广东省茂名市茂南区人民医院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49例随机分为腹腔镜组24例和开腹组25例,对两组的治疗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术中出血量、肠功能恢复时间、人均镇痛次数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复发转移发生率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是安全可行的。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结肠直肠癌
参考文献
[1]钱立元,吴君辉,陈道瑾等.腹腔镜和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手术的远期疗效研究[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6,9(4):294-296.
[2]Zoche E,Gucrrieri M,De Sanctis A,et al.Long-term results of rtoeopic value open colorectal resections for cancerin235patient with aminimum follow-up of5years[J].Surg Endosc,2006,20(4):546-553.
[3]陈平康,孙春雷,史俊峰.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33例临床及随访总结[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4,4(6):488-490.
直肠癌手术治疗新概念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收治80例直肠癌患者, 将其分成两组, 即A组 (腹腔镜手术治疗) 与B组 (开腹手术治疗) , 每组40例。在A组中, 有22例男, 18例女, 年龄在40~70岁之间, 分别有5、15、20例是Dukes A、B、C分期;有3例是高分化腺癌, 30例中分化腺癌, 7例低分化腺癌;有 (4.3±3.2) cm的肛门离肿瘤距离。在B组中, 有27例男, 13例女, 年龄在42~71岁间, 分别有2、28、10例是Dukes A、B、C分期, 有3例高分化腺癌, 28例中分化腺癌, 9例低分化腺癌, 有 (4.0±3.1) cm的肛门离肿瘤距离。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给予所有患者进行截石位, 并放置导尿管, 气管插管以及全身麻醉。A组:给予患者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 具体操作:脐孔穿刺, 人工建立气腹, 以2 k Pa作为腹压, 并将腹腔镜置入;通过超声刀将结肠系膜进行解剖, 将背腰交感神经末端给予确认, 在输尿管保护妥善的情况下, 于根部将血管切断, 把游离乙状结肠系膜至腹膜进行反折, 并呈现水平状态, 游离直肠前壁及直肠周围间隙。在左前上棘和脐连线中外1/3点处位置, 作为腹壁切口, 其切口达4 cm的直径, 将肠段取出至肿瘤上缘10~15 cm处, 并把乙状结肠切断, 所有的切除物与直肠标本均通过阴部手术给予取出。B组:给予患者采用开腹手术治疗, 利用切割闭合器在肿瘤远端处进行切闭, 远端与近端肠管的吻合, 利用管状吻合器进行吻合。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以 (±s) 表示计量资料,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若P<0.05, 则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观察与对比两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后的临床效果, 可知:A组患者住院时间、出血量、使用止痛剂时间以及并发症相对于B组, 具有显著的优势, 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对于直肠癌患者, 采用开腹手术治疗, 虽然能够将该疾病的肿瘤进行完全切除, 但是其具有相对较长的手术切口, 同时手术中的出血量较多, 患者在肠道功能恢复方面比较缓慢以及具有比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2]。经过Patrck Leahy第一次将腹腔超低位Dxion术后进行成功完成后, 对于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直肠癌的报道也逐渐增多。腹腔镜手术治疗直肠癌具备以下几个特征:首先是将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因手术受到影响的概率进行降低, 创伤性小, 具有相对比较强的安全性, 能够促进患者快速恢复健康;其次是防止了手术操作对于患者的肠系膜与神经的损害;最后就是降低了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概率, 即腹腔内炎性反应以及术后切口感染等。总之, 通过本次研究结果得知, 对于直肠癌患者, 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与开腹手术治疗, 其治疗的临床效果相同, 不仅如此, 腹腔镜手术在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以及手术创伤等, 均比开腹手术治疗具有优势, 在临床上值得广泛应用[3]。
参考文献
[1]温学文, 张彤, 罗劲根.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与开腹手术的疗效比较.广东医学, 2011, 8 (10) :78-80.
[2]王斌.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治疗直肠癌临床比较分析.中国医药指南, 2010, 6 (32) :34-40.
直肠癌的诊断与外科手术治疗体会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0例直肠癌患者, 男性15例, 女性25例;20~30岁5例, 31~40岁15例, 41~50岁10例, 51~60岁7例, 60岁以上3例。病程:6个月~1年3例, 1~1.5年10例, 1.5~2年10例, 2年以上17例。
1.2 主要临床症状
排便不适30例, 便血40例, 慢性肠梗阻症状4例, 恶病质10例, 其它症状如肝转移、黄疸、腹水1例。
1.3 直肠癌与肛管的距离
5cm以下10例, 5~8cm25例, 8cm以上5例。
1.4 直肠癌的类型
肿块型 (菜花型) 18例, 溃疡型9例, 浸润型13例。病理组织与临床分期:腺癌15例, 粘液性癌12例, 未分化癌11例, 鳞状细胞癌2例Dukes分期:B5例, C115例, C220例。
1.5 手术方式
局部治疗2例, 乙状结肠单纯造口术8例, 腹会阴切除 (Miles) 术10例, 经腹直肠前吻合术 (Dixon术) 15例, 拉出式直肠切除术 (Parks术5例。回访以门诊复查为主。
2 结果
术后生存率:1~2年6例, 3年6例, 4年5例, 5年以上年23例, 术后5年生存率57.50%。
3 讨论
3.1 直肠癌的诊断
早期直肠癌在临床上一般无明显症状, 常以少量血便为临床表现, 肛门指检也很困难发现肿块及溃疡, 如果在临床上早期出现少量血便, 肛门指检虽然未发现异常, 又能排除肛管疾病和痢疾等病, 进行性大便隐血试验阳性, 应想到有早期直肠癌的可能性大。如已出现明显症状, 则多属晚期。约90%的直肠癌发生于直肠中、下段, 位置表浅易于检查诊断, 肛门指检就可以诊断, 且诊断可靠, 如果再结合乙状结肠镜或直肠镜做病理组织检查, 就可以明确诊断, 其诊断合乎率达98%, 所以直肠肛门指检是诊断直肠癌的最主要检查方法。其重要性不仅简便、易行、创伤少、价廉, 而且具诊断准确可靠。如指检难以检查的中、上段直肠癌, 可进行乙状结肠镜或气钡灌肠检查明确诊断。
3.2 外科手术治疗
是目前治疗直肠癌最主要的方法, 常分为根治性切除和姑息疗法2种方法。本组40例直肠癌手术治疗患者, 5年存活率达57.50%, 可见, 凡是直肠癌患者, 只要没有手术禁忌症, 都应尽早行直肠癌根治术。切除的范围包括癌肿、足够的两端肠段、已侵犯的邻近器官的全部或部分、四周可能被浸润的组织和全直肠系膜和淋巴结。如不能进行根治性切除时, 亦应进行姑息性切除, 使症状得到缓解。直肠癌根治的术式很多, 但归纳起来保留肛管的直肠前切除术 (Dixon) 和腹会阴切除术 (Miles) 2类。
根治性切除常用的手术方式。 (1) 经腹会阴直肠切除术 (Miles术) , 切除范围:部分乙状结肠、全部直肠、肠系膜下动脉周围淋巴结、提肛肌、坐骨直肠窝组织、肛门周围5公分直径的皮肤及肛管、括约肌。切除后结肠断端在腹部作永久性人工肛门, 会阴伤口缝闭。该手术具有彻底根治, 复发率低优点, 但使病人牺牲了肛门, 给生活带来不便。 (2) 经腹会阴直肠前切除术 (Dixon术) , 切除范围:足够长的乙状结肠和直肠, 相应的系膜及周围组织连同内含的淋巴结, 切除后作结、直肠端端吻合。若吻合平面较低时可借助吻合器进行。该手术具有既能彻底根治切除, 又能保留肛缘的手术, 是一种比较合理, 也是目前临床上应用较多的一种术式。 (3) 拖出行直肠切除 (Parks术) 虽然能保留肛管, 但只适直肠癌肿早期、分化程度低患者。如残端直肠<2cm时, 伴有骨盆狭窄, 肥胖的男性, 使用吻合器难以吻合时, Parks术能担此任, 弥补吻合器的不足[2]。但术后易发生拖出结肠坏死和盆腔感染等并发症, 局部肿瘤复发率也高, 故目前临床上很少应用。
姑息疗法。 (1) 乙状结肠造口术:对于晚期的直肠癌患者已不进行根治性切除, 为了解除慢性肠梗阻、改善局部感染情况, 减轻病人痛苦, 常采用单纯乙状结肠或横结肠造口术。但应注意的是, 如果直肠肿瘤>5cm以上, 有完全阻塞直肠的可能, 应采用结肠双腔造口术, 避免术后闭袢综合征。 (2) 局部切除[3]:对直肠癌早期, 直径<3~4cm, 组织分化低及无淋巴结转移, 对那些行直肠癌根治术危险性大的患者考虑局部切除。 (3) 其他治疗:对合并慢性肠梗阻, 又不能耐受手术, 可电灼、液氮冷冻和激光等姑息疗法。
参考文献
[1]裘法祖.外科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9, 199:503.
[2]邱辉忠.中下段直肠癌手术方法的选择[J].腹部外科, 1994, 7 (1) :6.
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治疗体会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9例结直肠癌患者中, 男性12例, 女性7例;年龄在41~69岁之间, 平均 (中位) 年龄52岁;从肿瘤发生部位看, 8例为中上段直肠癌 (距肛缘>7cm) , 5例为回盲部肿瘤, 5例为低位直肠癌, 4例为乙状结肠癌。从Dukes分期看, 8例为A期, 4例为B期, 6例为C期 (其中4例为C1期, 其余为C2期) , 1例为D期;从病理类型看, 11例为高分化腺癌, 5例为中分化腺癌, 2例为低分化腺癌, 1例为管状腺瘤伴不典型增生。
1.2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的体位均为头低足高截石位, 均采用全麻的方法。气腹压力设定为15mmHg, 脐部10mm作观察孔, 将腹腔镜置入其中, 视病灶位置确定其他操作孔。手术操作过程与文献[2]基本相同, 对于各种手术方法, 应注意的事项分别为:
1.2.1 直肠前切除术 (Dixon术)
本组行此术的直肠癌患者为7例。手术时, 将盆腔和Douglas窝充分暴露, 为了解肿瘤的位置及其大小, 女性患者将子宫用直针悬吊。之后, 解剖肠系膜下动、静脉, 将根部淋巴结清扫后离断。以超声刀在根部将乙状结肠、直肠上段系膜离断, 将相应肠段游离。游离直肠下段时应以超声刀将盆腔筋膜脏壁两层之间的疏松间隙锐性分离, 将直肠侧韧带彻底切除。肿瘤定位不清时, 为达到彻底根治之目的, 用手指或纤维肠镜术中定位, 病变肠段取出时应做好切口保护, 防止切口被污染。
1.2.2 腹会阴联合直肠切除术 (Miles术)
本组行此术式的直肠癌患者为5例。分离女性患者直肠阴道间隙时, 助手应将手指伸入阴道内予以引导;为保证两组分离间隙的一致性, 一组应在腹腔镜操作钳引导下逐层深入会阴部, 为便于分离其他部位, 可能的情况下可从某一部位率先突破入盆腔。
1.2.3 乙状结肠切除术
本组5例行此术式。手术操作基本同直肠前切除术。
1.2.4 右半结肠切除术
本组行此术式的结肠癌患者为2例。将右侧输尿管解剖出来, 并将其加以保护;将右结肠动脉分离, 置钛夹后于根部兵将其离断。回肠末段约15~20cm和升结肠游离, 结肠中动脉根部之淋巴结予以清扫处理, 将中动脉右支离断, 用无菌套保护切口, 拉出游离肠段于体外冰将其切除, 对端予以吻合处理, 缝闭系膜孔后回纳腹腔。
2 结果
全组19例手术均成功, 手术时间介于70~180min之间, 平均手术时间为130min。术中出血量在50~210mL之间, 平均80mL。无手术死亡, 未见术后出血、输尿管损伤、吻合口瘘等并发症的发生。术后住院时间在7~10d之间, 平均住院时间为7.8d, 术后见早期尿潴留1例, 未见切缘癌细胞残留。
术后患者均获得随访, 随访时间在2~16个月之间, 平均随访10个月。随访期间, 发现出现肝脏转移1例, 行常规介入治疗。
3 讨论
临床研究和临床实践业已表明, 结直肠癌腹腔镜根治术是一种很好的临床治疗手段。本组患者肿瘤距切缘平均5.0cm, 平均清扫淋巴结12.6枚, 短期内出现1例肝转移, 与传统手术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 且术后肿瘤的复发率并未提高[4]。但值得探讨的问题是, 手术适应症、合适病例的选择、提高手术技术和防治并发症, 这些事关手术的成败。
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已经在医疗卫生领域得以广泛开展和推广, 是腹腔镜消化系肿瘤外科手术治疗中最成熟的方式。能否在手术中与开腹手术一样对肿瘤的淋巴结清扫完全是腹腔镜推广的关键。大量的临床试验也证实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在肿瘤根治上能达到与开腹手术相同的疗效。Koekerling等[5]认为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在原则上符合肿瘤切除的要求。Franklin等[6]于1996年报道了191例腹腔镜和224例开放式结直肠癌手术的随机对照研究, 二者在淋巴结清除数目、切除肠段长度和肿瘤上下切端长度上差异无显著性。金红旭等[7]研究证实腹腔镜技术行结直肠癌根治术安全可行, 切除范围能达到开腹手术的水平。
但由于本组研究病例少, 且随访时间短, 有待于进一步积累更多的病例和经验。
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运用腹腔镜技术, 按开放手术原则治疗结直肠癌19例的临床资料, 其中右半结肠切除术2例, 乙状结肠切除术5例, 直肠癌行直肠前切除术 (Dixon术式) 7例, Miles术式5例。结果 患者手术均获成功, 无中转开腹手术。手术时间在70180min之间, 平均130min。术中出血量50210mL, 平均80mL。无术后出血、吻合口瘘等并发症, 1例术后尿潴留。术后住院710d, 平均7.8d。术后随访216个月, 平均10个月, 1例肝脏转移。结论 腹腔镜结直肠手术安全可行, 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熟练的腹腔镜手术技术和丰富的开腹结直肠手术经验是完成此类手术的关键。
关键词:腹腔镜,结直肠肿瘤
参考文献
[1]Lumeley J, Stity R, Stevenson A, et al.Laparoscopic colorectal sur-geryfor cancer:intermediate to long-term outcomes[J].Dis ColonRectum, 2002, 45 (7) :867-872.
[2]丁卫星, 甄作均, 邓建中, 等.腹腔镜直肠全系膜切除术[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02, 5 (2) :95-98.
[3]Hartley JE, Mehigan BJ, MacDonald AW, et al.Patterns of recurrenceand survival after laparoscopic and conventional resections forcolorectal carcinoma[J].Ann Surg, 2000, 232 (2) :181-186.
[4]Ortega AE, Beart RW, Steele GD, et al.Laparoscopic bowel surgeryregistry preliminarv results[J].Dis Colon Rectum, 1995, 38 (7) :681-685.
[5]Kockerling F, Scheidbach H, Schneider C, et al.Laparoscopic abd-ominoperineal resection:early postoperative results of a prospectivestudy involving 116 patients.The Laparoscopic Colorectal SurgeryStudy Group[J].Dis Colon Rectum, 2000, 43 (11) :1503-1511.
[6]Franklin ME, Kazantsev GB, Abrego D, et al.Laparoscopic surgeryfor stageⅢcolon cancer:long term follow up[J].Surg Endosc, 2000, 14 (7) :612-616.
探讨结肠癌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篇9
【关键词】结肠癌;手术治疗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6961-01
1结肠癌分期
术前准确分期决定具体治疗方案。常见的DUCKS法分为四期,通常限于结肠黏膜下层者为早期癌。一旦侵及肠壁固有肌层即为进展期癌。目前被广泛采用的美国肿瘤研究联合会第七版分期中,T4被细分:肿瘤穿透脏层腹膜表面为T4a;肿瘤直接侵犯或组织病理可见肿瘤浸润至其他器官或结构为T4b。根据淋巴结转移数目进行N分期:1枚淋巴结转移为N1a,2-3枚淋巴结转移为N1b,浆膜下、肠系膜、无腹膜覆盖结肠或直肠周围组织内有肿瘤种植结节(tumor deposits,TD),而无区域淋巴结转移定义为N1c;4-6枚淋巴结转移为N2a,7枚或更多淋巴结转移为N2b。M1被分为单一部位转移的M1a和多部位转移的M1b。环周切缘即肿瘤浸润最深处和无腹膜覆盖的结直肠切除边界间的最短距离,被引入结肠癌分期,并成为重要的病理分期因素。通过各种检查手段如纤维结肠镜、CT、超声等明确肿瘤累及肠壁层次区域淋巴结有否转移,有否远隔脏器转移,能否同期切除,评估肿瘤分期,從而选择合理方案。
2早期结肠癌的手术治疗
结肠癌癌前病变的治疗也归于此类。如带蒂的结肠息肉可行内镜黏膜切除术即EMR术。而扁平的息肉病灶及粘膜内癌难以通过EMR术实现完整切除。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即ESD术是近年来开展的新技术,能达到完整、整块切除病灶的目的。该技术经肛门应用内镜技术切除病灶,适用于直径大于2cm的平坦病灶。首先用内镜及超声内镜了解病灶浸润深度,明确ESD术适应证,对边界欠清者应用放大内镜及粘膜染色技术确定范围。为了便于操作并防止薄弱的大肠壁穿孔,需行黏膜下注射,注射液体可选择透明质酸钠、甘油果糖或生理盐水,加入少量靛胭脂和肾上腺素,可使注射区域清晰并减少出血。注射顺序由口侧向肛侧,以便于观察。以hook或flex刀插入病灶外侧黏膜1-2mm,沿标记缓慢切开到可以一次性剥离肿物的范围后,再逐次切开黏膜剥离肿物。切开线位于重力上方或改变体位使之位于重力上方。黏膜下剥离要贴于切开缘肿瘤侧,小幅度反复剥离,并可将内镜前透明帽深入到黏膜下层的空间,适度推动牵拉,利于剥除操作。切除病灶后,创面电凝或止血夹夹闭止血,剥离较深或肌层断裂者用金属夹缝合创口。
3进展期结肠癌的手术治疗
手术是治疗进展期结肠癌的主要措施。以往手术方法是切除距肿瘤5-10cm肠管,清除结肠旁及供应血管周淋巴结缔组织(即D2手术),5年存活率约为56.0%。近十余年,辅助化疗的应用提高了5年生存率。但结肠癌二期三期患者术后复发率仍分别达到20.0%、35.0%。淋巴结转移达到4枚的患者术后复发率达50.0%,疗效并不理想。德国Hohenberger于2009年首次提出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CME)治疗结肠癌可降低5年局部复发率,提高5年癌症相关生存率。似乎与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有异曲同工之妙。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可与传统开腹术取得同样肿瘤根治效果已得到欧美大宗病例询证医学证据的支持,并建立了关键技术、操作规范与培训体系。
3.1CME解剖基础及操作界面根据胚胎解剖学,脏层筋膜覆盖盲肠、升结肠、右侧肠系膜根部,十二指肠、胰头、胰后脾周、乙状结肠、降结肠。像个“信封”包裹结肠系膜。脏层筋膜(即Toldt筋膜)与壁层筋膜(即腹膜后筋膜)之间为基本操作界面。此间隙能清楚显露正常及变异结构,沿此间隙操作既不会遗留肿瘤,也不会损伤十二指肠、胰腺、肾、输尿管、生殖血管等组织器官。Toldt筋膜下为腹膜下筋膜及腰肌筋膜。腹膜下筋膜在该处为肾前筋膜。Toldt线是手术平面标志线,肾前筋膜是手术平面标志面,结肠系膜与肾前筋膜之间只有肠系膜下血管及直肠侧韧带。
3.2CME手术的范围结肠淋巴结分为结肠旁淋巴结、中间淋巴结、中央淋巴结。淋巴转移是结肠癌细胞转移主要途径之一。今年研究表明结肠癌手术清扫淋巴结的数量是影响结肠癌预后的主要因素。许多诊治指南包括美国国会综合癌症网络(NCCN)、中国结直肠诊疗规范等主张至少取样12枚淋巴结,N分期才能准确,并认为取样淋巴结多少与预后正相关。进展期结肠癌标准根治术要求行D3清扫术,即清扫结肠旁、中间、中央淋巴组织。CME要求根据肿瘤位置及供应血管清扫区域淋巴结、回流静脉并中央结扎供应血管。右半结肠、横结肠癌需要暴露肠系膜上动静脉中央部,从相应血管起始部结扎,并清扫该区域淋巴结。降结肠癌需结扎左结肠动脉根部,清扫肠系膜下动脉根部淋巴结,已达到根治目的。
新技术的开展,使我们能发现早期的结肠癌,并采用微创技术(如EMR、ESD等)早期治愈。新观念让我们对进展期结肠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使结肠癌根治手术更趋于合理、在保证根治的前提下,对患者创伤更小。CME术是目前治疗进展期结肠癌最合理的术式,还需多中心前瞻性研究确认。腹腔镜技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广,给我们以耳目一新的感觉。结肠癌的治疗,向着更符合无瘤原则的、更规范化的微创时代进发。
参考文献
[1]陈志红.CEA、CA19-9、CA724和CA242联合检测在结肠癌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3(09).
[2]李高举.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手术治疗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3(11).
直肠癌手术治疗新概念 篇10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48例病人中男28例,女20例;年龄44~79岁,平均63.8岁。肿瘤下缘距齿状线<3cm 12例、3~7cm 6例、>7cm 30例;腹腔镜Dixon术30例、Miles术18例;中转开腹2例,1例因广泛粘连,1例因肿瘤外组织浸润,中转率4.2%;完成腹腔镜手术的46例病人中,DukesA期14例、B期23例、C期11例;切除淋巴结0~24个,平均为11.6个;手术平均时间233min,术中平均失血215ml,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平均56h,术后住院天数平均10.5d。术前常规行直肠指诊、肠镜、胸片、肝脏超声波等检查,病理检查证实为直肠腺癌。
1.2手术方法
术前准备同常规开腹手术。均采用气管插管全麻,取浅截石位,术者立于右侧。先在脐孔下缘建立穿刺孔行人工气腹,压力维持13~15mmHg,置入30。腹腔镜进腹探查,于右麦氏点置入12mm Trocar作为主操作孔,另外3个辅助操作孔分别位于平脐右腹直肌外缘和左侧对应处。提起乙状结肠系膜,用超声刀在乙状结肠系膜根部解剖肠系膜下血管,于根部用钛夹夹闭后离断,清扫肠系膜下血管周围脂肪和淋巴结。切开乙状结肠、直肠外侧腹膜,避免损伤输尿管,在直视下沿盆筋膜脏、壁两层之间的疏松结缔组织间隙锐性分离,避免损伤盆筋膜壁层并保留自主神经丛。Dixon手术:上段直肠癌距肿瘤下缘>5cm裸化直肠系膜;中下段直肠癌采用全直肠系膜切除(TME),用超声刀切开直肠骶骨筋膜、肛尾韧带,于远端肛尾附着处切断直肠系膜,距肿瘤下缘>3cm用可曲直线切割吻合器切断直肠,吻合部应将肠管骨骼化。延长左下腹穿刺孔至4~5cm,置人塑料袋保护切口,经套内取出肿瘤及肠管,于肿瘤上缘10~15cm处切断乙状结肠,结肠近端置入美国强生公司吻合器33号钉座,荷包缝合后还纳腹腔。缝合切口,重建气腹。充分扩肛,腹腔镜直视下经肛门插入吻合器主体,乙状结肠与直肠端端吻合。Miles手术:操作同上,会阴操作同常规开腹手术,经左下腹壁穿刺孔,做一直径3cm大小的造瘘口,将乙状结肠近端经腹膜外隧道或直接拖出造口,会阴部Ⅰ期缝合。
2 讨论
腹腔镜直肠癌手术始于90年代初,由于高清晰腹腔镜系统、超声刀、各类切割吻合器的应用及手术技术的不断提高,腹腔镜在直肠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有明显进步,腹腔镜直肠癌手术已被证实是一个安全的手术。腹腔镜直肠癌手术并不改变传统肿瘤根治手术的根治原则,同样遵循无瘤技术原则。一些机构的研究已经肯定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手术的价值,腹腔镜手术能够达到甚至优于开腹手术的效果[1,2]。
采用腹腔镜行TME及保肛手术治疗中下段直肠癌比开腹手术更具优越性,因为在腹腔镜直视下对盆筋膜脏壁两层之间疏松结缔组织间隙的判断和入路的选择更准确;腹腔镜可抵达狭窄的小骨盆并放大局部视野,多角度观察毗邻解剖结构,使传统手术的盲区完全暴露在直视下,手术操作较开腹更加精确,对盆腔植物神经丛的识别和保护更确切;超声刀锐性切割,止血好,烟雾少,在组织层面间产生的空洞化效应使直肠的解剖更加精细和快捷,对相邻组织损伤小,可安全地切断直肠侧韧带等组织而不损伤膀胱、前列腺等直肠周围组织,能将直肠分离至盆底部肌肉,完整地切除含脏层盆筋膜的直肠系膜,不易残留微小病灶,肿瘤的清扫更彻底,可降低肿瘤的术后局部复发率。研究表明,确保环周切缘(CMR)阴性是防止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转移,提高生存率的关键因素[3],本组淋巴结检出数平均11.6个,基本达到UICC和AJCC所要求的标准,9例淋巴结数目<12个,分析与病理分期和病理医师检查标本的仔细程度有关,因为A期病人淋巴结检出数仅为0~5个,平均2.3个,病理科医生通常只检出较大的淋巴结,而实际上有70%的转移淋巴结直径<5mm,这可能导致错误的病理分期,影响化疗及预后[4]。本组未发生一例术中输尿管损伤、骶前出血和肠管损伤破裂,仅有牵拉时造成肠壁及系膜的轻微损伤出血。
腹腔镜手术具有以下优点:腹壁伤口小、疤痕亦小,尤其是腹腔镜Miles手术优势明显,腹壁仅有肠造口和3个小切口,因不需切割吻合器,费用差别小;病人术后疼痛轻、伤口愈合时间短;胃肠道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切口感染发病率明显低于开腹手术[5]。本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平均56h,术后住院天数平均10.5d,无术后出血、切口感染、吻合口漏、死亡发生,随访期间未发生一例穿刺孔种植,术后短期疗效令人满意。腹腔镜手术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手术缺乏直接触觉感知,一旦视野模糊无法进行操作;固定操作孔与手术区域形成固定的受限角度,满意的低位直肠横断有一定难度;需要腹腔镜设备及学习腹腔镜操作程序和技巧,早期手术时间较长;手术费用高,病人经济负担较重。
参考文献
[1]鲍新,李文亮.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研究现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 5(84).
[2]何凌霄.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术结合快速流程的效果[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9(10).
[3]许小平.直肠癌切除术后局部复发的几个相关问题[J].中国民康医学.2007(16).
[4]黎才海,舒味冰.青年人直肠癌38例临床分析[J].实用癌症杂志.2000(06).
【直肠癌手术治疗新概念】推荐阅读:
直肠癌手术10-24
直肠癌根治手术08-29
开放直肠癌手术10-04
直肠癌手术护理分析09-11
直肠癌围手术期护理08-27
直肠癌的放射治疗体会10-11
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10-17
直肠癌围手术期的护理08-29
晚期直肠癌06-18
早期直肠癌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