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癌前病变(精选9篇)
结肠癌前病变 篇1
近年调查研究发现,细胞的增殖和凋亡平衡紊乱在结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1,2,3]。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家族参与了凋亡的调控过程,其中caspase-3是caspase家族中参与细胞凋亡调控的关键蛋白酶[4,5]。增殖诱导配体(APRIL)是肿瘤坏死因子(TNF)超家族的新成员,对促进细胞的增殖、分化和细胞转移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结肠、食管、结肠等消化道恶性肿瘤中均发现高表达[6,7]。本研究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结肠癌及癌前病变中APRIL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并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进一步阐明它们在结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材料
收集2009年8月~2015年4月东莞市石碣医院和广州市暨南大学附属一院病理科的手术切除或结肠镜活检切除标本,其中正常结肠黏膜25例,结肠腺瘤伴轻、中、重度不典型增生组织各25例,结肠癌40例。所有标本均经病理学诊断证实。
1.2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APRIL和caspase-3的表达。caspase-3山羊抗人多克隆抗体(工作浓度1∶50)均购自美国cell signal公司,单克隆抗体APRIL购自Abcam公司。SP试剂盒、DAB显色试剂盒均购自北京中杉金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严格按照试剂盒的操作程序说明进行操作步骤。染色结果判断:caspase-3定位于肿瘤细胞胞浆和胞膜内,APRIL表达于肿瘤细胞胞浆或者胞膜,呈黄色或棕黄色颗粒状。以每张切片的表达阳性肿瘤细胞的染色强度和阳性细胞率计分之和进行判定结果。染色强度:无色记0分,浅黄色记1分,棕黄色记2分,棕褐色记3分;阳性细胞率:≤5%计0分;6%~25%记1分;26%~50%记2分;51%~100%记3分。将两项评分相加,≤1分为(-),2分为(+),3~4分为(++),5~6分为(+++)。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率的比较用χ2检验或精确概率法检验,两者相关性用非参数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APRIL和caspase-3蛋白在各种结肠黏膜病变中的表达
在正常结肠黏膜、结肠腺瘤伴轻度不典型增生、伴中度不典型增生、伴重度不典型增生和结肠癌中,APRIL的表达呈逐渐增高趋势,caspase-3的表达呈递减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49、12.79,P<0.05)。见表1、图1~2。
2.2 结肠癌中APRIL和caspase-3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APRIL的阳性表达与结肠癌患者的组织分化、淋巴结转移以及浸润程度有关(P<0.05),组织分级高、有淋巴结转移者、浸润浆膜层及以外者的APRIL表达明显高于组织分级低、无淋巴结转移者和浸润黏膜层或黏膜下层者(P<0.05),而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无关(P>0.05)。
注:APRIL:增殖诱导配体
caspase-3的阳性表达与结肠癌患者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TNM分期Ⅰ~Ⅱ级、无淋巴结转移者的caspase-3表达明显高于TNM分期Ⅲ~Ⅳ级、有淋巴结转移者(P<0.05),而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组织分化及浸润深度无关(P>0.05)。见表2。
注:TNM:肿瘤淋巴结转移
2.3 结肠癌中APRIL和caspase-3表达的相关性
经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40例结肠癌中APRIL和caspase-3表达呈明显的负相关性(r=-0.512,P<0.05)。
3 讨论
细胞增殖与凋亡是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一对矛盾,两者间的动态平衡状况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等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结直肠黏膜上皮细胞增殖和凋亡在正常生理状况下处于相对平衡而不断更新的状态,以保证其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组织结构即受到破坏或肿瘤形成[8,9]。因此关于肿瘤细胞的凋亡及其调节机制的研究已经成为目前人们关注的热点之一[10,11]。
APRIL基因编码定位于染色体17p13.1,具有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调节体液免疫等功能[12,13]。APRIL在正常组织中基本不表达或者弱表达,但其在结直肠癌细胞系、淋巴瘤细胞系、黑色素瘤细胞系等中表达异常增高[14,15]。毛振彪等[16]检测了APRIL在结肠黏膜癌变过程中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异性增生结肠黏膜组织以及结肠癌组织中能检测到APRIL的高表达,而正常结肠黏膜组织中APRIL表达下降,提示APRIL在结肠黏膜癌变过程中呈累积和渐进的现象,但其具体作用机制仍在研究初期阶段。本研究结果显示,APRIL在正常结肠黏膜、结肠腺瘤伴轻度不典型增生、伴中度不典型增生、伴重度不典型增生和结肠癌中的表达呈逐渐增高趋势(P<0.05)。提示APRIL在结肠癌演变过程中占据重要位置,结肠癌前病变阶段就已经存在APRIL高表达的现象,而在结肠癌中其表达更是进一步增高,推测APRIL异常表达可能是结肠癌发生的早期事件,有可能成为结肠癌早期诊断的新分子学指标。本研究进一步发现,APRIL的阳性表达与结肠癌患者的组织分化、淋巴结转移以及浸润程度有关(P<0.05),说明在结肠癌的进展过程中,随着组织分化变差、淋巴结发生转移以及浸润浆膜层,APRIL蛋白表达逐渐增强,提示APRIL蛋白的异常表达能促进癌细胞的恶性分化,并提高其浸润和侵袭能力,利于癌细胞转移淋巴结以及侵润浆膜层及以外。因此,检测APRIL的表达将有助于预测结肠癌浸润转移的发生,对减缓结肠癌的病情进展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Caspase家族是调节细胞凋亡过程中的关键分子,其中Caspase-3是该家族中最关键的凋亡效应执行分子,其表达缺失或下降可能导致细胞增殖和凋亡平衡的紊乱,致使细胞异常增生甚至恶性转化[17,18]。本研究结果发现,caspase-3在正常结肠黏膜、结肠腺瘤伴轻度不典型增生、伴中度不典型增生、伴重度不典型增生和结肠癌中的表达呈递减趋势(P<0.05)。提示caspase-3表达下降与结肠癌的发生密切相关,且可能出现于结肠腺上皮细胞的早期异常增殖,并具有促进其恶性转化的作用。同时本研究结果还发现caspase-3的阳性表达与结肠癌患者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提示caspase-3表达的缺失可能促进了结肠癌的病情进展,且与癌组织的淋巴结转移有关,可成为预测结肠癌淋巴结转移的参考指标。caspase-3表达下降或缺失,致使癌细胞逃避凋亡,增生能力增强,癌细胞进一步发展、转移、侵袭。因此深入探讨Caspase-3的凋亡调控机制,将可能为人们提供新的基因治疗靶点[19,20]。
本研究对结肠癌组织中APRIL和caspase-3表达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40例结肠癌中APRIL和caspase-3表达呈明显的负相关性(r=-0.512,P<0.05)。说明两者不仅均参与了结肠癌的发生进展过程,且两者发挥的作用具有一定相关性。推测APRIL能上调X相联系的凋亡蛋白抑制因子(XIAP)的表达,而XIAP是caspase家族的抑制物,能降低caspase-3活性,进而通过抑制caspase-3表达和活性而发挥抗凋亡作用,但两者之间相互作用的具体机制仍不明确。
摘要:目的 探讨结肠癌及癌前病变中增殖诱导配体(APRIL)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收集2009年8月~2015年4月东莞市石碣医院和广州市暨南大学附属一院病理科结肠癌切除及结肠镜活检标本共190例,其中正常结肠黏膜25例,结肠腺瘤伴轻、中、重度不典型增生各25例,结肠癌40例。采用SP法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黏膜中APRIL和caspase-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在正常结肠黏膜、结肠腺瘤伴轻度不典型增生、伴中度不典型增生、伴重度不典型增生和结肠癌中,APRIL的表达呈逐渐增高趋势,caspase-3的表达呈递减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49、12.79,P<0.05)。APRIL的阳性表达与结肠癌患者的组织分化、淋巴结转移以及浸润程度有关(P<0.05),而caspase-3的阳性表达与结肠癌患者的肿瘤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经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40例结肠癌中APRIL和caspase-3表达呈明显的负相关性(r=-0.512,P<0.05)。结论 APRIL的过表达和caspase-3的表达下降可能在结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两者表达具有一定相关性。
关键词:结肠癌,结肠癌前病变,APRIL,caspase-3
怎样对待“癌前病变” 篇2
癌前病变是指一些与其他病变相比,容易癌变或有可能癌变的疾病。但癌前病变并不是癌,也不是癌症的早期。因为在任何癌前病变中都查不到癌细胞。所以,不能把癌前病变看成癌或癌症的信号。
绝大多数的癌前病变不会演变成癌,仅有极少数的癌前病变有癌变的可能。各种癌前病变转化成癌的几率不同。有的癌前病变还可以治愈。例如被视为“癌前病变”的“肠腺化生”,常见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病的患者身上,尤其是常见于老年患者身上。但只要治疗措施得当,“肠腺化生”是可以治愈的。
专家们提出“癌前病变”的概念,是要唤起人们对癌症的高度警惕,并及早加以防范,以去除生活中容易诱发癌症的心理因素和不良生活习惯。
结肠癌前病变 篇3
大肠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大肠癌有增加的趋势, 在我国, 早期肠癌的临床诊断率始终徘徊在10%~15%。超过80%的患者确诊大肠癌时, 疾病已发展至中晚期。大肠癌如能在早期发现、治疗, 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90%~95%, 而晚期患者中, 5年生存率只有5%左右。因此, 收集我院2006年6月至2013年5月10154例结肠镜检查患者, 研究通过结肠镜检查对大肠癌的筛查的临床价值。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06年6月至2013年5月10154例结肠镜检查, 腹痛、腹泻6806例, 便血2360例, 消瘦238例, 体检460例, 其他290例。其中男性5238例, 女性4916例, 年龄25~89岁, 平均52.5岁。
1.2 仪器
所有患者均应用Fujinon EPX4400主机, EC-590ZWM型放大变焦结肠镜。
1.3 方法
清肠后行结肠镜检查, 发现病变后, 记录大体形态, 对2338例大肠息肉患者231个病变行FICE放大内镜技术观察病变的腺管开口, 82例大肠癌患者25例行FICE放大内镜技术观察病变的腺管开口, 并行病理组织学检查。
1.4 FICE放大内镜技术观察病变的腺管开口的判断标准
所有病变均行内镜下活检, 病变的诊断以病理组织学诊断为金标准。内镜下判定腺管根据Kudo的腺管开口 (pit) 分类法[1]分为5型:I型:规则圆形小窝;II型:规则星状或乳头状小窝;ⅢL型:大管状或大圆小窝;ⅢS型小管状或小圆小窝;IV型:树枝状或脑回状;V型包括VA型和VN, VA型:腺管开口排列不规则, 出现这种类型的腺管开口绝大部分为早期癌;VN型:腺管开口消失或无结构, 该型皆为进展期癌。以I、Ⅱ型诊断为非瘤性息肉, Ⅲ型、Ⅳ型诊断为腺瘤性息肉。ⅢS型多发生于凹陷型肿瘤, 即II C病变, 腺管开口出现混合结构时, 以腺管开口序号较高分型为准。
2 结果
2.1 10154例结肠镜检查与病理结果的关系
见表1。
从表1中看出, 发现大肠癌82例, 占0.8076%, 类癌10例, 占0.985‰, 大肠息肉2338例, 占23.0254%, 炎症性肠病109例, 占1.0735%, 脂肪瘤10例, 占0.985‰, 间质瘤14例, 占0.1379%, 淋巴瘤2例, 占0.197‰, 结核3例, 占0.296‰, 囊肿15例, 占0.1477%, 缺血性肠病23例, 占0.2266%, 正常或轻度炎症7548, 占74.335%。
2.2 FICE放大内镜下大肠病变腺管开口与病理结果的关系
见表2。
从表2中可以看出, 256个病变中, FICE技术结合放大内镜观察大肠病变呈I、II型pit者39个, 占15.23% (39/256) , 呈Ⅲ、IV、V型pit者217个, 占84.77% (217/256) 。经病理诊断非肿瘤性病变 (炎性及增生性病灶) 29个, 占11.33% (29/256) , 肿瘤性病变227个, 占88.67% (227/256) , 非肿瘤性病变pit开口呈I、II型者占96.55% (28/29) , 肿瘤性病变pit开口呈Ⅲ、IV、V型者占95.15% (216/227) , FICE技术结合放大内镜诊断非肿瘤性病变及肿瘤性病变的病理符合率分别为96.55% (28/29) 、95.15% (216/227) , 总病理符合率为95.31% (244/256) 。
3 讨论
大肠癌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 发病率居全球恶性肿瘤第三位, 西方国家通过筛查、早期病变的处理和监测, 大肠癌的病死率呈下降的趋势, 然而亚洲国家却持续攀升[2], 我国近年来宫颈癌、食管癌、鼻咽癌及胃癌病死率明显下降的同时, 结直肠癌的发病率明显上升, 总体增加了36.7%[3], 结直肠癌发现的早晚预后明显不同, 且大肠癌早期常无症状, 确诊多为中晚期, 因此, 大肠癌的筛查、癌前病变的处理和监测是目前医学界研究的热点。
目前国际上大肠肿瘤的筛查模式:自然人群筛查和伺机性筛查[4]:自然人群筛查也称无症状人群筛查。它是通过标准化方法, 进行以人群为基础的筛查。目前我国的国力、人力、财力达不到大规模的进行大肠肿瘤的自然人群筛查。伺机性筛查 (Opportunistic screening) 或称机会性筛查, 也可称为个体筛查 (Individual screening) 或个案检查 (Case-finding) , 这是一种临床筛查, 是一种面对面的检查, 可以是受检者主动找医师, 也可以是医师根据受检者的危险程度确定筛查, 这种筛查所针对的是个体, 目的是发现早期大肠癌及癌前病变, 提前干预, 提高治疗的效果。开展伺机性筛查大肠肿瘤符合我国的国情, 通过规范大肠肿瘤筛查, 对于提高早期大肠癌的检出率有广阔的前景及深远的意义。
常规结肠镜检查是发现早期大肠癌最重要方法之一, 但是常规内镜有其局限性, 很难发现直径<1~2mm的超微小病变, 特别是平坦性病变内镜下仅表现不明显, 容易漏诊, 平坦型肿瘤大多为纵向垂直生长, 早期即向深部浸润, 因此恶性程度高。即使非常小的病变, 发生深部浸润危险性也相当高, 而其又具有黏膜肌层较薄的特点, 癌细胞极易经过黏膜肌层到黏膜下层, 导致肿瘤扩散。近年来, 电子放大内镜技术开始应用于临床, 技术较成熟的电子放大内镜主要是窄带成像技术 (narrow band imaging, NBI) 以及富士能智能染色内镜技术 (Fujinon intelligent chromoendoscopy, FICE) , NBI是利用不同波长的光可以穿透到黏膜的不同深度的特点, 在普通内镜白光前端安装特定的滤光片仅留下窄带光波, 观察黏膜层的腺体微细结构和血管。FICE技术允许在400~600nm波长范围内设定5nm间隔的任意波长, 将已获得的电子彩色图像分解为单一波长的分光图像, 可以选用任何波长的红绿蓝 (RGB) 三色光的组合显示黏膜的微细结构及血管走形, 二者均可以突出显示黏膜或血管的状态, 将病变的范围及表面形态清楚的显示, 获得与内镜下染色相同的视觉效果, 和传统的染色内镜相比电子色素放大内镜相比具有便于操作, 无需染料, 安全性大等优点, 显著提高了检出内镜大肠微小病变及癌前病变的能力, 还可观察病变腺管开口 (pit pattern) 及微细血管形态 (capillary pattern) , 根据腺管开口类型及微细血管形态可有效地确定病变范围、形态、初步判定病理类型及浸润程度以指导正确治疗方式的选择。
通常将大肠腺管开口形态分为5型:I、Ⅱ型多为非瘤性息肉, Ⅲ型、Ⅳ型大多为腺瘤性息肉, ⅢS型多发生于II C病变, VA型的腺管开口绝大部分为早期癌;VN型皆为浸润癌[1]。Kato S等报导放大肠镜判断肿瘤性、非肿瘤性病变与实体显微镜观察准确率可达99.1% (208/210) [5], 可大致判断病变的浸润程度[6], 本组256个病变行FICE放大内镜观察腺管并与组织病理学检查相比较, 诊断非肿瘤性病变及肿瘤性病变的病理符合率分别为96.55% (28/29) 、95.15% (216/227) , 总病理符合率为95.31% (244/256) , 与文献报道一致, 说明FICE放大内镜在诊断早期结肠癌及癌前病变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目前我国城市大肠癌的发病率为33.0/10万[7], 本组为0.8076%, 较文献报道的低, 考虑可能与样本量小、体检的病历多有关。10154例结肠镜检查中大肠息肉2338例, 占23.0254%, 大肠癌大多数由大肠息肉恶变而来, 通过结肠镜筛查可发现病变, 而通过FICE放大内镜可直接在内镜下观察病变的腺管开口, 初步预测病变的病理类型, 对预测预后、指导内镜下微创治疗的适应证具有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Kudo S, Ru 0CA, Teixeira CR, et a1.Pit paRem in colorectal neoplasia:endoscopic magnifying view[J].Endoscopy, 2001, 33 (4) :367-373.
[2]Su ng JJ, Lau J Y, You ng GP, et al.Asia Pacif ic consensus recommendations for colorectal cancer screening[J].Gut, 2008, 57 (8) :1166-1176.
[3]陈竺.全国第三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报告[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8:28-39.
[4]李世荣.工业化国家大肠癌防治经验给我们的启示[J].中华医学杂志, 2007, 87 (28) :1945-1947.
[5]Kato S, Fu KI, Sano Y, et al.Magnifying colonoscopy as a nonbiopsy technique for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non-neoplastic and neoplastic lesions.World[J].Gastroenterol, 2006, 12 (9) :1416-1420.
[6]Bianco MA, Rotondano G, Marmo R, et al.Predictive value of magnif ication chromoendoscopy for diagnosing invasiveneoplasia in nonpolypoid colorectal lesions and stratifying patients for endoscopic resection or surgery[J].Endos copy, 2006, 38 (5) :470-476.
当心胆囊的癌前病变 篇4
胆囊癌前病变是指能诱发胆囊发生癌变,或可能转化为胆囊癌的良性病变。一般包括以下几种。
1.胆囊结石:结石对胆囊是一种慢性刺激,可导致胆囊粘膜发生炎性增生到不典型增生,最终发生癌变。据报道,60%~90%的胆囊癌病人合并有胆囊结石,胆囊结石发生胆囊癌是无结石者的29.9倍,特别是结石大于2厘米者容易发生。
2.慢性胆囊炎:由于炎症迁延不愈,反复发作,胆囊壁发生纤维化和点片状钙化,最后整个胆囊壁增厚、变硬,称瓷样胆囊。瓷样胆囊的粘膜发生不典型增生而癌变。慢性胆囊炎还可刺激胆囊粘膜发生鳞状上皮化生或肠腺上皮化生,最后发生癌变。另外,慢性胆囊炎多为厌氧菌感染。厌氧菌能使胆汁中胆酸等化学成分发生改变,产生化学致癌物,促进胆囊癌的形成。
3.胆囊腺瘤:据文献报道,腺瘤的恶变率达28.5%,其中直径大于1.5厘米者占66.6%,大于1.0厘米者占92.9%,合并结石的占83.3%。胆囊腺瘤无论单发还是多发,都具有明显的癌孪潜能。一般认为多发性、无蒂、直径大于1.0厘米的腺瘤,或伴有结石的腺瘤以及病理类型为管状腺瘤者,癌变的可能性更大。
4.胆囊息肉:有人认为,胆囊息肉少于3个、直径小于0.5厘米者6%为肿瘤;0.5~1.0厘米的37%为肿瘤。
5.胆囊腺肌病:以胆囊腺体和平滑肌增生为特征。目前认为其为癌前病变或具有癌变倾向,因此即使不伴有胆囊结石或慢性胆囊炎,也应行胆囊切除术,以免除后患。
6.胰胆管合流异常:正常人主胰管与胆总管在十二脂肠壁内汇合,开口于十二指肠乳头,胆汁和胰液只能流人十二指肠内。胆胰管合流异常是一种先天性疾病,主胰管和胆总管在十二指肠壁外汇合。由于汇合部位过长和缺少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控制,胆汁和胰液可反流人胆道。胆胰混合液对胆道上皮细胞具有诱变性,使其遗传物质改变而发生癌肿。临床研究也证实,胰胆管合流异常者胆囊癌发病率显著高于胰胆管合流正常者。
7.美尔直(Mirizzi)综合征:是胆囊管或胆囊颈部结石嵌顿,引起梗阻性黄疸和胆管炎,是胆囊结石少见的并发症。胆囊结石引起胆囊壁增厚,加上胆汁长期淤积,故容易发生胆囊癌。
8.其他:研究证明腹泻是胆结石的危险因素,有腹泻者患胆囊癌的危险性是无腹泻者的2倍。胃溃疡手术后患胆囊癌的危险性是来接受手术治疗者的3倍。另外,胆囊癌的发生还与遗传因素、胆固醇代谢失常、胆汁内致癌因子、性激素、X线照射、伤寒杆菌感染、溃疡性结肠炎、接触造影剂等可能相关。
结肠癌前病变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结肠癌患者50例,男24例,女26例;年龄35~70岁,平均(46.8±2.1)岁;乙状结肠癌患者25例,降结肠癌患者19例,其他6例;腹部不适38例,便血11例,腹部包块2例,贫血14例,不同程度梗阻23例;所有结肠癌患者均经手术和病理切片证实。
1.2方法:
病理切片:术后,选取患者部分病变组织,采用化学试剂进行固定硬化处理,随后,利用切片机将其切成薄片,在玻片上将玻片黏贴好,给予染色处理,通过显微镜对病变组织的病理变化进行观察和分析。术后6个月,对结肠癌复发患者进行病理切片。
CT诊断:术前2h,患者禁食,术前Id,清洗患者肠胃。首先进行平扫,患者取仰卧位,进行连续扫描、间隔扫描、薄层扫描等;随后进行增强扫描,将50~100ml水溶性含碘造影剂经血管注入。对于直肠癌患者,在进行扫描之前,需要将1500ml温开水灌入到患者直肠中;对于乙状结肠癌患者,在进行扫描之前,需要将2000ml以上的温开水灌入患者直肠中。术后6个月,给予结肠癌复发患者相同的CT诊断。
1.3 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8.0软件,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术前,47例患者CT诊断结果呈阳性,确诊为结肠癌,准确率为94.O%,术后,50例患者病理切片结果显示均为结肠癌,术前CT诊断正确率与术后病理切片诊断正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6个月,50例患者中有23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46.0%。给予23例结肠癌复发患者CT诊断,结果显示有21例患者复发,准确率为91.3%,23例结肠癌复发患者均经病理切片证实,CT诊断准确率与病理切片诊断正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结肠癌为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临床表现为贫血消失、低热乏力,随着病情的恶化,患者会表现出肠梗阻、腹部包块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1]。临床上诊断结肠癌时,常规的方法为病理切片诊断方法,具有非常高的诊断准确率,但是操作时较繁琐,且会给患者造成一定的创伤[2]。近年来,CT检查因其无创伤性、操作简单广泛地应用于疾病检查和诊断,将其应用在结肠癌术前以后术后复发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正确率,同时,通过观察患者脏器受累情况,能够确定结肠癌分期,有利于提升治疗效果[3]。在本研究中,50例患者均进行病理切片诊断和CT诊断,术前,50例患者均经病理切片证实为结肠癌,给予患者CT检查,结果显示有47例患者呈阳性,属于结肠癌,准确率为94.0%,同时,术后6个月,23例患者结肠癌复发,经病理切片诊断,23例患者全部确诊复发,经CT检查,21例患者确诊复发,诊断正确率为91.3%,这说明,应用CT检查诊断术前结肠癌以及术后结肠癌复发时,诊断正确率比较高。
综上所述,在结肠癌术前诊断以及术后复发诊断中,常规的病理切片诊断具有非常高的准确率,采用CT检查诊断,其准确率与病理切片诊断结果比较相近,同样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同时,CT检查无创伤,操作简单,图像直观清晰,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杨奇芳.结肠癌术前CT诊断及评价术后复发的价值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15,13(8):77-79.
[2]曹晖,刘申,金鑫,等.多层螺旋CT在结肠直肠肿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外科理论与实践,2010,15(2):123-128.
结肠癌前病变 篇6
关键词:CT,结肠癌,病理切片诊断
结肠癌作为临床常见疾病, 多发于中老年群体, 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等特点, 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目前, 临床诊断方法较为丰富与多样, 包括钡餐灌肠、直肠镜及CT诊断等[1]。在先进技术与设备支持下, CT诊断的优势日渐显著, 最为突出的便是简便性、无创性及高分辨率, 为了明确其临床价值, 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11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 给予了CT与病理诊断, 效果显著,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11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 其中, 男66例, 女50例, 年龄36~81岁, 平均 (58.4±2.4) 岁。乙状结肠癌90例, 升结肠癌16例, 结肠癌9例, 1例患有多处肿瘤, 分别为1个升结肠癌、1个结肠癌。
1.2 方法
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 统计其性别、年龄等, 术前给予CT检查, 禁食2 d, 术前1 d肠胃清洗, 取仰卧位, 平扫, 具体包括连续扫描、重叠扫描及薄层扫描等, 层厚1.0 cm, 将水溶性含碘造影剂50~100 m L注入后开展增强扫描。术后6个月进行复查, 取病变组织, 处理后固定硬化, 切成薄片, 粘附于玻片, 染色, 利用显微镜检查。同时, 借助64排螺旋CT扫描仪进行检查, 检查前禁食7 h左右, 利用33%硫酸镁和清水, 口服, 清洁肠道, 扫描前2 h左右灌肠, 患者取仰卧位, 常规平扫后, 增强扫描。分期诊断标准:T分期为原发肿瘤、N分期为淋巴结转移、M分期为远期转移。
1.3 观察指标
观察CT诊断准确率及各分期诊断符合率[2]。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 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用±s表示, 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前诊断
本组116例患者, 术前CT诊断准确率为82.76% (96/116) , T分期、N分期及M分期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7.5%、89.5%及100.00%, M分期符合率相对较高,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术后诊断
术后复发率为31.03% (36/116) , CT诊断准确率为94.44% (34/36) , T分期、N分期及M分期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5.9%、88.4%及100.00%, M分期符合率相对较高, 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及饮食、运动等结构的调整, 结肠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经调查显示, 与胃癌、食管癌、肝癌等相比, 其发病率偏低, 但其作为恶性肿瘤, 复发率、病死率居高不下。结肠癌属于消化系统疾病, 患者临床表现以贫血、低热、乏力、消瘦及浮肿等为主, 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出现肠梗阻与腹部包块等。此疾病直接降低了患者生存质量, 也威胁其生命安全, 为改善患者身心状况, 应及早发现与诊断, 以此掌握其浸润程度, 并制定个性化与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进而促使患者早日康复[3]。
当前, 临床上常见的检查方法包括大便潜血试验、数字直肠造影、钡餐灌肠、电子结肠镜等, 为了提高检查效率与质量, 临床工作者十分关注CT技术的应用, 因其具有简便操作、高分辨率及无创等优点, 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但目前, 关于CT诊断在术前、术后结肠癌患者中的应用研究报道较少, 为了明确其临床价值, 本研究展开了回顾性分析, 证实了CT诊断在围手术期应用的意义。
根据临床实践可知, 病理切片诊断的准确率较高, 约99%, 但此方法也存在不足, 如:复杂性、创伤性等。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116例结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 给予CT诊断, 其结果显示, 术前、术后CT诊断准确率及其符合率均相对较高, 值得推广。黄华清[4]以结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 研究组给予CT诊断, 对照组给予病理切片诊断, 术前诊断, 二者相关系数为0.848, 不同分期相关系数比较, 差异显著;术后复发率为30.5%, 两种诊断方法相关系数为0.863, 不同分期相关系数比较, 差异显著, 与本研究报道一致。
结肠癌经CT诊断, 其特点明显, 主要表现为6方面。①结肠壁厚度, 通常情况下, 健康者结肠壁厚度在2.3 mm左右, 而结肠癌患者相对较厚, 通过CT检查可发现弥漫性或不规则局限性增厚, 厚度在9~25 mm;②结肠管腔内肿块, 在结肠腔内的肿块, 其生长均呈现为偏心性, 大部分肿块密度较为均匀;③结肠管腔狭窄, 当结肠壁厚度明显增加, 或者癌肿对结肠壁的侵犯>75%时, 则会出现结肠管腔狭窄, 从而影响了结肠的正常形态[5];④结肠壁强化, 通过CT增强扫描可发现患者肠壁出现异常强化, 如果肿块偏大, 并且伴有不均匀性强化, 此时肿块内部则为坏死区域;⑤浸润, 肿块位于结肠腔内, 则肠壁外缘呈光滑锐利性, 如果其穿透肠壁, 则边缘为模糊影像;如果浸润周围组织器官, 则器官表面脂肪层减薄, 甚至消失;⑥转移, 通常为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 其中淋巴结最小直径将超过6 mm, 同时也极易出现肝脏转移, 发生率高达76%。
结肠癌常见于直肠及其与乙状结肠交界位置, 多发于45岁左右人群, 报道指出[6], 患者复发率约为15%, 同时比较观察可知, 不同部位复发率各异, 与其他部位相比, 盲肠癌、直肠癌与乙状结肠癌复发率相对较高。目前, 临床上主要采用手术治疗, 为了提高治疗效果, 围手术期采用了CT诊断, 其优点突出, 而传统诊断方法为病理切片, 虽然其准确率较高, 但繁琐的操作, 增加了诊断难度, 同时具有一定的创伤性, 增加了患者身心负担, 降低了其治疗依从性与配合度。韩安勤[7]以结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 研究了CT诊断和病理切片诊断的关系, 其结果显示, 临床实践中CT诊断明确了结肠癌术前分型, 提高了手术治疗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同时其术前及术后分型的准确率均超过80%, 并且与病理切片保持着较高的相关性。临床上借助CT诊断, 提供了清晰的结肠癌信息, 如:转移方向、累及情况及其分期特点等。
张述斌等[8]以45例结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 术前给予了CT和X线检查, 其结果为CT检出准确率为95.3%高于X线的78.4%, 差异显著。此结果表明, 术前检查中应积极运用CT诊断, 其可以明确发病原因、病灶位置、大小及程度等, 从而利于临床治疗工作的开展。王金屏[9]回顾性分析了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均经手术病理证实为结肠癌, 与CT检查结果相比, 二者在发生部位、分期结果方面基本一致, 准确率均超过95%, 同时掌握了肿瘤对周围组织的影响情况, 如侵犯程度、远处转移情况等。
本研究结果显示, 术后复发患者36例, CT诊断准确率为94.44%, 同时, 国内学者经研究报道也指出, 与纤维结肠镜及造影等诊断相比, 术后CT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与本研究报道一致。术后CT检查主要是利用X线对身体特定部位展开断层扫描, 经正常部位和异常部位X线衰减值计算, 可在断层面上明确地显现其解剖结构, 进而保证了临床诊断效果, 与此同时, 增强扫描中对造影剂的运用, 为病变准确诊断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临床实践中应用CT诊断, 特别是多排CT多期扫描, 准确掌握了病灶的影像学特征, 同时也明确了其与周围组织间的关系。国内学者以结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 给予了CT检查, 了解肿瘤的大小、位置、形态等信息, 观察其肠壁增厚、肠腔狭窄及其和周围血管、器官的关系, 经研究显示, CT检查和病理诊断结果符合率为100.0%, 并准确分期, 因此, 临床上应积极推广。
综上所述, 直肠癌患者术前及术后经CT诊断, 凸显其简便操作、广泛扫描、清晰图像等特点, 准确判断了分期情况, 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可靠保障, 因此, 其临床价值显著。但实践中应结合患者的具体状况, 联合其他诊断方法, 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性与可靠性。
参考文献
[1]郭晓艳.CT诊断术前结肠癌以及术后结肠癌复发的临床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 2014, 22 (5) :81-83.
[2]孙健.CT诊断术前结肠癌以及术后结肠癌复发的临床价值[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 16 (1) :51-52.
[3]林立勋, 卢连伟.CT诊断术前结肠癌以及术后结肠癌复发的临床价值[J].医疗装备, 2015, 16 (5) :26.
[4]黄华清.CT诊断术前结肠癌以及术后结肠癌复发的临床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 86 (11) :133-134.
[5]徐艳峰.CT诊断术前结肠癌以及术后结肠癌复发的临床价值[J].中外医疗, 2016, 23 (6) :171-172.
[6]张勇.CT诊断在术前结肠癌以及术后结肠癌复发诊断中的应用分析[J].黑龙江医学, 2015, 17 (9) :1055-1057.
[7]韩安勤.功能解剖影像PET/CT在肿瘤诊断相关常见问题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山东大学, 2013.
[8]张述斌, 郭海霞.对进行手术前及手术后病情复发的结肠癌患者进行CT检查的临床意义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 2015, 22 (7) :40-41.
结肠癌前病变 篇7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1月至2015年4月, 我院普外科和内镜室诊断结肠肿瘤50例, 其中男33例, 女17例, 年龄28~82岁, 平均 (61.4±5.2) 岁。临床表现为大便习惯及性状改变、腹痛、腹泻、黏液血便、体重减轻等。纳入标准: (1) 获得随访; (2) 临床资料完整, 确诊、转移、复发均获得明确诊断。
1.2 方法
CT检查与结肠镜检查相同, 当日禁水食6 h。将空腹血糖控制在8 mmol/L以下, 检查前30 min口服1.5%泛影葡胺500 ml, 扫描前5 min再口服500 ml, 休息1 h, 排空膀胱。检查前10 min肌内注射山莨菪碱25 mg, 左侧卧于CT检查床, 肛门插管, 注入空气, 充分扩张结肠, 注气800~1200 ml。飞利浦Brilliace 16排螺旋CT, 管电压120 k V, 管电流600~800 m A, 层厚5 mm, 重建层厚1 mm, 螺距0.75 mm, 显影剂碘帕醇 (含碘量为30 g/100 ml) 。扫描范围从膈顶到腹股沟, 随后进行增强扫描, 对病灶进行定性、定位诊断, 尝试分析, 判断浸润、淋巴结转移情况。对术后病例进行定期随访, 常规检测癌胚抗原 (CEA) , 若出现腹痛、腹部不适、血便等症状, 怀疑为复发或转移, 则再次进行CT检查。吻合口复发标准:吻合口肠壁局部增厚或吻合口周围出现软组织肿块, 增强扫描有强化, 诊断为阳性。转移诊断标准:发现异常结节、软组织肿块, 增强扫描有强化, 淋巴结短径大于1 cm, 阳性。采用手术或肠镜确诊, 转移依据活检病理或手术检查等确诊。
1.3 统计学处理
以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计量资料以±s表示, 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中的Mann-Whitney检验, 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一致性分析采用Kappa分析,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结肠癌诊断
诊断回盲部与升结肠14例, 乙状结肠14例, 直肠13例, 横结肠6例, 降结肠3例。定位诊断符合率100.0%。均表现为不同程度增厚, 环形或半环形不均匀增厚, 黏膜面凹凸不平, 厚度6~31 mm, 平均 (13.3±7.2) mm, 其中10~25 mm厚35例 (70.0%) 。25例 (50.0%) 出现不同程度的肠腔狭窄, 表现为全环状增厚, 不规则狭窄、非对称性增厚;13例 (26.0%) 肠袋消失, 3例 (6.0%) 有肠梗阻病史。32例 (64.0%) 有肠腔内肿块表现, 分叶状或不规则状;6例 (12.0%) 可见内部坏死。增强扫描时肠壁多表现强化。
术前诊断分期小于等于T2期31例, 病理证实26例;诊断T3期15例, 病理证实12例;诊断T4期4例均诊断正确。显示浆膜受侵袭19例, 敏感度89.5% (17/19) , 准确率84.0% (42/50) 。
诊断为淋巴结转移31例, 术后病理证实25例;诊断为阴性者19例, 其中假阴性5例。敏感度83.3% (25/30) 、特异度70.0% (14/20) 、准确率78.0% (39/50) 。
诊断出9例肝转移, 2例肺转移, 均诊断正确, 准确率100.0%。手术病理与CT诊断kappa一致性系数k=0.894, 属于高度一致, N分期k=0.913, 属于高度一致。见表1。
2.2 结肠癌随访复发诊断
患者均采用结肠癌根治术治疗, 均为开放手术。随访1个月至5年, 平均 (24±19) 个月。手术或病理证实复发17例, 其中CT诊断敏感度100.0% (17/17) , 特异度69.7% (23/33) , 阳性预测值77.3% (17/22, 阴性预测值82.1% (23/28) , 符合率80.0% (40/50) 。5例假阳性, 其中3例为慢性炎症, 1例吻合瘘, 1例腺瘤。临床证实无复发者SUV 0.93~7.90, 平均2.28±1.34, 复发者则为8.02±4.8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假阳性表现为吻合口处肠管局部增厚、模糊不清或渗出, 镜检为瘢痕组织形成1例。假阴性CT诊断未见明显增厚或软组织肿块形成。
3 讨论
结肠癌术前诊断并不困难, 但X线、超声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CT敏感度高、成功率高, 相较于内镜诊断在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有优势, 且更为重要的是, CT具有内镜无法拥有的分期诊断优势。本研究中, 手术病理与CT诊断经T分析高度一致。CT扫描速度快、图像分辨力高, 处理功能强大, 基本无禁忌证, 大大提高了定量分析能力, 可作为造影、结肠镜检查的补充手段。结肠癌CT典型表现为肠管环形或半环形不均匀增厚, 相较于正常的肠壁, 结肠癌肠壁增厚明显, 特别是有症状患者, 增厚是出现腹胀等症状的直接原因[4]。除直接征象外, 肠腔狭窄、肠袋消失等也为常见的间接证据, 本组患者肠腔狭窄、肠袋消失、肠腔内肿块、内部坏死均处于正常水平。CT扫描还可用于结肠癌侵犯、肿瘤转移的诊断依据, 肿瘤是否有侵犯和转移直接决定治疗方式。
CT可用于结肠癌术后复发诊断, 本次研究中CT诊断吻合口复发敏感度100.0%, CT诊断结肠癌根治术吻合口复发敏感度达到理想水平。需注意的是CT诊断吻合口复发特异度仅为69.7%, 慢性炎症、吻合瘘、腺瘤是造成误诊的主要原因, 应注意鉴别, 配合超声等检查方法明确诊断。
综上所述, CT扫描在术前结肠癌以及术后结肠癌复发诊断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可用于术前定位、定性、分期、寻找侵犯转移, 用于术后复发鉴别诊断。
摘要:目的 评价CT诊断术前结肠癌以及术后结肠癌复发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0年1月至2015年4月, 医院普外科或内镜室诊断确诊、获得随访结肠肿瘤50例, CT检查与结肠镜检查结果相同, 所有病例均由飞利浦Brilliance16螺旋CT扫描, 扫描范围从膈顶到腹股沟, 随后进行增强扫描, 对病灶诊断分期、了解转移情况, 术后常规定期检测癌胚抗原 (CEA) , 对怀疑为复发或转移的病例再次进行CT检查。结果 定位诊断符合率100.0%, 病变肠管厚度631 mm, 平均 (13.3±7.2) mm, 其中肠管厚度1025 mm 35例 (70.0%) , 50.0%出现不同程度的肠腔狭窄, 26.0%肠袋消失, 3例有肠梗阻病史, 64.0%有肠腔内肿块表现, 呈分叶状或不规则状改变。12.0%可见内部坏死, 浆膜受侵袭敏感度89.5%, 准确度84.0%;淋巴结转移敏感度83.3%, 特异度70.0%, 准确率78.0%。诊断出9例肝转移、2例肺转移, 均诊断正确, 准确率100.0%。手术病理与CT诊断T分析kappa一致性系数k=0.894, 属于高度一致;N分期k=0.913, 属于高度一致, 均为开放手术;随访 (24±19) 个月, CT诊断复发敏感度100.0%, 特异度69.7%, 符合率80.0%;5例假阳性, 其中3例为慢性炎症, 1例吻合瘘, 1例腺瘤;临床证实无复发者标准摄取值 (SUV) 为0.937.90, 平均2.28±1.34, 复发者则为8.02±4.8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CT在术前结肠癌以及术后结肠癌复发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CT扫描可通过直接或间接征象用于术前定位、定性、分期、寻找侵犯转移, 用于术后复发鉴别诊断, 但应与吻合口慢性炎症、腺瘤相鉴别, 必要时行PET-CT检查, 其SUV可作为辅助鉴别诊断的重要指标。
关键词:CT,结肠癌,分期,复发
参考文献
[1]董颖.消化道恶性肿瘤流行病学特征与发病现状分析[J].医学综述, 2014, 20 (3) :429-431.
[2]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肿瘤学临床实践指南:直肠癌[M/OL].4版.https://www.nccn.org/professionals/physician_gls/
[3]f_guidelines.asp.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医政医管局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结直肠癌诊疗规范 (2015年版) [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5, 35 (11) :1177-1191.
结肠癌前病变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13 年2 月~2015 年2 月收治结肠癌的患者55 例, 其中男30 例, 女25 例, 年龄40~60 岁, 平均年龄 (45.7±4.5) 岁;结肠癌类型:乙状结肠癌31 例, 降结肠癌22 例, 其他2 例。所有患者在治疗之前, 均通过CT以及病理检查, 对于手术完成6 个月后出现复发现象的患者也进行CT和病理检查。
1. 2 方法在进行手术前, 所有患者进行CT检查, 且护理人员需要嘱咐患者在2 d之内禁食, 并且在进行手术的前1 d对患者的肠胃进行清洗工作。诊断过程中, 患者需要处于仰卧体位, 然后使用CT诊断仪器对患者进行平扫, 完成之后需要将剂量为50~100 ml的水溶性含碘对比剂注入到患者静脉血管中, 然后进行增强型的扫描。如果患者为直肠癌, 在使用CT进行扫描诊断前, 直肠灌入1500 ml的温开水;如果患者为乙状结肠癌, 在进行CT扫描前, 将剂量在2000 ml以上的温开水灌入患者体内, 再进行扫描。检查完成之后, 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之后的6 个月嘱咐患者进行复诊。
除了进行CT检查之外, 所有患者还要进行病理检查。手术完成后, 将切除的病变组织装入病理检查袋中, 进行检查时需要将组织切成较薄的片状, 然后将其置于载玻片上, 经过相关试剂的处理之后使用显微镜观察, 确定病变组织的性质。
1. 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 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进行手术前CT检查结果有52 例患者为结肠癌, 经过病理检查所有患者均确诊为结肠癌, CT准确率为94.55% ;术后6 个月, 共有22 例患者结肠癌复发, CT检查准确性为90.91%, 两种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两种方法比较, P>0.05
3 讨论
对于患有结肠癌的患者, 疾病早期可能不会出现严重的症状, 通常都表现为消化不良等常见的消化道疾病症状, 所以很难引起患者的注意, 但是随着疾病的发展就可能使患者出现肠梗阻等较为严重的情况, 威胁生命。因此, 在对出现相关情况的患者进行检查时, 一定要选择准确率较高的方法, 早发现, 早治疗, 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CT的全称为Computed Tomography, 中文表达就是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是一种利用各种高精度以及高灵敏度的射线, 对患者的身体进行扫描检查的仪器, 该仪器耗时短并且所出图像十分清晰, 对于许多疾病的诊断都非常有效, 因此在临床上应用广泛[3]。但是该检查方式也有一定的缺点, 所用射线的剂量非常大, 辐射较高, 妊娠期患者则不能行CT检查。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 术前对所有患者进行CT检查, 检查结果显示有52 例患有结肠癌, 术后病理检查有55 例,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手术完成后6 个月, CT检查20例患者复发, 经病理检查复发患者为22 例, 两种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综上所述, 在结肠癌患者中术前进行CT检查以及术后复发检查, 具有非常高的准确性且不会对患者身体造成严重的损害, 因此具有临床广泛使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郭晓艳.CT诊断术前结肠癌以及术后结肠癌复发的临床价值.中国CT和MRI杂志, 2014, 12 (5) :81-83.
[2]张林.多排螺旋CT对结肠癌及结肠癌术后复发的诊断价值.吉林医学, 2014, 35 (9) :1921.
子宫内膜浆乳癌及其癌前病变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993年1月~200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或化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371例,年龄从18~84岁,平均年龄(52.87±11.55)岁,去除子宫内膜癌合并卵巢浆液性乳头状癌1例,其中UPSC10例,占同期子宫内膜癌的2.69%。另有1例EmGD。
1.2 发病年龄及月经生育史
10例患者发病年龄介于51~82岁,平均(62.9±11.4)岁。1例为绝经前发病(51岁);9例为绝经后2~35年发病,平均绝经时间13.8年,但主要集中在绝经10年以内(5例)和30年以上(3例)。所有患者均为经产妇,平均孕次4.56,平均产次3.33,其中2例带宫内节育器,4例曾行输卵管绝育术。合并糖尿病或高血压者各3例,占30%。另外1例EmGD患者64岁,绝经11年,孕2产2,有高血压病史10年,Ⅱ型糖尿病史1年,药物治疗病情平稳。
1.3 主要症状及诊断
主要临床表现为阴道流血(7例)、阴道排液(1例)及下腹痛(2例)。对于有阴道流血、排液的患者,术前通过诊断性刮宫诊断7例。宫颈活检诊断2例,1例诊断为宫颈腺癌,因发现肺部转移,临床检查子宫明显增大,故按子宫体腺癌术前应用紫杉醇及顺铂(PT)方案化疗,2次住院手术病理证实UP-SC;1例为刮宫同时取活检,明确诊断为子宫、宫颈、阴道中分化腺癌,术后病理证实为UPSC。1例腹痛腹胀为主要临床表现者,当地行剖腹探查术诊断结核性腹膜炎,抗痨治疗1月余病情无好转,经超声下取大网膜活检确诊为转移癌,2次手术病理证实为UPSC。EmGD患者为绝经后因道流血,当地诊刮经我院病理会诊为退变的腺癌细胞,再次行分段诊刮术,病理结果为(宫腔)少许子宫内膜组织,腺体稀少,局部腺体呈复杂性增生伴轻-中度不典型增生。
1.4 手术方法
因高龄有合并症未手术单纯行放疗1例。手术治疗9例,次广泛或广泛子宫双附件切除5例,全子宫或扩大子宫双附件切除4例;同时行盆腔和(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7例;大网膜或部分大网膜切除3例,肿瘤细胞减灭术6例,其中涉及肠道手术4例,3例为肿瘤侵犯乙状结肠或直肠,1例因有既往手术史,腹腔粘连重,分离粘连时小肠损伤行小肠修补术。EmGD患者行经阴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
1.5 手术病理分期
采用2000年FIGO制定的手术病理分期。Ⅰb期1例,Ⅲa期3例,Ⅲc期3例,Ⅳb期2例,1例未手术,无手术病理分期。
1.6 辅助治疗
术前新辅助化疗1例,为Ⅳ期肺转移紫杉醇及顺铂(PT)1疗程后手术。术后放疗3例;化疗3例,PT方案2例,顺铂、环磷酰胺及阿霉素(PAC)方案1例;化疗后加放疗2例,PAC方案1例,另1例PT方案同时补充孕激素;单纯孕激素治疗1例。
1.7 预后
1例患者放弃治疗失去随诊;9例UPSC患者生存6~42个月(其中8例均在24个月内),平均15.8个月。EmGD患者术后1个月出现腹胀,腹水查到腺癌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检查与上次手术切片一致,考虑为EmGD恶变,因腹腔内广泛转移,患者放弃治疗,失去随诊。
2 病理结果
2.1 病理分型
10例患者中,9例为手术病理标本,1例为诊断性刮宫病理标本。纯型5例,占50%;混合型4例,占40%,其中合并透明细胞癌2例,合并子宫内膜样癌2例;息肉型1例,占10%。EmGD患者术后病理为子宫底子宫内膜息肉伴局部腺体异型增生,右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伴内膜腺体异型增生。
2.2 肌层浸润与宫外转移情况
Ⅰ期患者1例,为浅肌层浸润;Ⅲ~Ⅳ期患者均为深肌层浸润100%(8/8)。UPSC宫外转移最常见的部位为卵巢输卵管,本组资料转移率为77.8%(7/9),左右侧均为66.7%(6/9),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率57.1%(4/7),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率42.9%(3/7),阴道受累33.3%(3/9),大网膜的转移率为33.3%(3/9),乙状结肠、直肠转移率33.3%(3/9)。宫外转移的情况,见附表。
注:PLN:盆腔淋巴结,PALN:腹主动脉旁淋巴结;Ⅲ-Ⅳ期患者各有1例未行淋巴结清扫术;肝脏、肺脏受侵情况依据影响学检查结果。
2.3 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对所有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HER-1,HER-2,ER,PR均未阴性或弱阳性,由阳性表达的指标主要为:p53、Ki-67、CA125、PTEN、p170、p16。EmGD患者之增生腺上皮p53(++),Ki-67(+)。
3 讨论
3.1 UP S C的发病情况
UPSC少见,是子宫内膜癌的一种特殊组织类型[1],是一种非激素依赖性子宫内膜癌,也称II型子宫内膜癌。其恶性程度均高,预后差,早期即具有向子宫深肌层浸润,淋巴转移,脉管间隙受浸润及子宫外播散的倾向,发病率仅占子宫内膜癌总数的3%~10%,而死亡率却占到25%[2,3]。I型子宫内膜腺癌患者中15%~20%在诊断时出现宫外转移,而UPSC患者87%在确诊时已为晚期[4]。本组9例手术病人Ⅰ期1例,其余8人均为Ⅲ期以上3例病人,3年生存率为11.1%(1/9),5年生存率为0。
3.2 EmGD的概念
EmGD这一名称是郑文新等2004年提出的,认为EmGD可能是UPSC发生过程中最早的形态学可识别的上皮内病变[5]。如同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是I型子宫内膜癌的癌前病变,Em GD为II型子宫内膜癌的癌前病变。通常认为UPSC发生在萎缩或静止的子宫内膜,EmGD形态学显示在完全良性的腺体和上皮内恶性腺体之间的病变,但其具有早期宫外转移的特点[2],本组病人中1例EmGD患者手术病理为宫底内膜息肉伴局部腺体异型增生,右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伴内膜腺体异型增生,经阴子宫附件切除后10月即出现恶变并腹腔内广泛转移。
3.3 UP S C与EmGD的发病年龄与临床特点
该病多发生于绝经后的老年妇女。DARREN等[6]报道21例EmGD患者,发病年龄在52~79岁之间,平均为65岁。本组患者发病年龄介于51~82岁,平均62.9岁,平均绝经时间13.8年。主要表现为绝经后出血,有的出现腹胀。术前行诊刮、盆腔超声可见异常,尤其是子宫内膜的厚度可达10~15 mm(正常为5 mm)。王军燕等[7]报告1例晚期UPSC患者超声检查与卵巢癌超声显像特点类似。宫颈转移时TCT检查可发现肿瘤细胞,本组病人2例发生宫颈阴道转移。肿瘤标记物CA125增高可作为疗效评价与肿瘤复发的指标[8]。
3.4 UP S C与EmGD的发生与转移
UPSC组织发生系米勒管来源,癌细胞向输卵管上皮分化而形成,其形态特征与输卵管癌和卵巢浆液性癌十分相似[1]。Em GD为其癌前病变,亦具向宫外播散的倾向。关于转移途径现有两种假说:一种认为有经输卵管转移,而另一种认为同时性“区域效应”[9]。本组病人40%(4/10)曾行输卵管绝育术,因而认为输卵管绝育术并不能阻止宫外病变的发生,支持后者结论。
3.5 EmGD与早期UP S C的治疗方案及其预后
GOFF[10]等发现在50例临床I期的UPSC患者中72%已发生宫外转移。GEHRIG[11]等报告在临床诊断IA期的16例UPSC患者中仅有6例为真正的IA期,10例已发生宫外转移。鉴于该病的恶性程度高,预后差,目前多数学者认为UPSC早期患者亦应接受完全的手术分期[11],手术范围可包括广泛子宫切除、双侧附件切除、盆腔淋巴结、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并且像卵巢癌一样行腹膜和(或)大网膜的切除术[11]。术后辅以放疗,可以明显改善预后。LIM[12]等报告在58例I~III期的UPSC患者,辅以腹部放疗后,5年生存率为75%,而未行放疗的20例患者5年生存率为41%(P=0.04)。术后辅助化疗一般按照卵巢癌采取铂剂为主的化疗方案(卡铂及紫杉醇),也可进行腹腔化疗,但疗效尚不明确。EmGD虽属癌前病变,但易于发生宫外转移及恶变,应按照UPSC早期患者接受完全的分期手术,并辅以术后放化疗。
3.6 晚期UP S C的治疗方案及其预后
由于本病好发于老年人,且诊断时常为晚期,治疗应根据病人的全身状态强调个体化治疗方案。本组病人生存期最长(42个月)的患者84岁,Ⅳb期病人。该患者先后2次手术,首次切除子宫附件及转移瘤;17个月后行盆腔复发癌切除术;期间进行PT方案低剂量周疗,交替进行过放疗、分子靶向治疗、伽马刀治疗,并始终坚持胸腺肽、香菇多糖等免疫支持治疗。因此,对于晚期病人,多途径多方法的综合治疗非常重要。
3.7 分子标记物
在分子水平上的研究发现,90%以上的UPSC的患者p53阳性,已确定的单克隆性的腹膜和子宫肿瘤中存在相同的p53基因突变。同一患者,宫外的肿瘤与单克隆性的的子宫肿瘤也存在相同的p53基因突变[13]。p53的免疫染色及p53基因突变分析对早期UPSC监测有意义。Ki-67是确定良性和恶性组织生长状态的一种标记,反应细胞的增殖状况,是某些恶性肿瘤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现发现在浆液性内瘤病变中有阳性结果。在诊断Serous EIC中出现疑问时,可通过p53和Ki-67免疫染色帮助诊断[9]。
摘要:目的研究子宫内膜浆乳癌(uterine papillary serous carcinoma,UPSC)及其癌前病变-子宫内膜腺体异型增生(endometrial glandular dysplasia,EmGD)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诊治、预后。方法对该院1993~2007年住院治疗的UPSC与EmGD病人1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主要临床表现为绝经后阴道流血,早期病人即可发生宫外病变,各期病人预后均差。结论输卵管绝育术不能阻止宫外病变的发生,对早期病人应做分期手术并辅助放化疗,而晚期病人的治疗应强调个体化综合治疗。
【结肠癌前病变】推荐阅读:
结肠癌患者06-29
结肠癌肿瘤10-04
左半结肠癌08-01
结肠癌术后的护理11-02
结肠癌病人术后的护理05-21
结肠癌细胞SW48007-01
结肠癌的诊断新进展09-13
左半结肠癌梗阻论文11-16
直肠癌结肠造口08-02
结肠癌术后造瘘口护理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