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教学的意义

2024-06-03

多媒体教学的意义(精选12篇)

多媒体教学的意义 篇1

计算机的发展是与数学密切联系的,并且计算机与数学还存在着特殊的关系。计算机是数学的创造物,又是数学的创造者。随着时代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将会改变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最终导致整个教育思想、教学理论甚至教育体制的根本变革。多媒体技术之所以对教育领域有如此重大的意义,是因为多媒体技术本身具有许多对于教育教学过程来说特别宝贵的特性与功能,这些特性与功能是其他媒体所不具备或是不完全具备的。今天的多媒体技术则是以计算机为中心,把语音处理技术、图像处理技术、视听技术都集成在一起,并且把语音信号、图像信号先通过模数转换变成统一的数字信号,这样,计算机就可以很方便地对它们进行存储、加工、控制、编辑、变换,还可以查询、检索。为了便于加工,便于传输,还要进行数据压缩,传到指定地点以后再还原,有一整套复杂的技术通过计算机实现,这就表现出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强大功能。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网络课件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它可以通过声音、图像等直接对学生进行感观的刺激。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学内容经常涉及许多课外知识,如自然现象、时代背景材料等。如果能结合教学实际,把有关的内容以图文并茂、声色俱全的形式形象地呈现出来,则不但可以为学生创造生动的学习环境、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为帮助社会经历尚浅的学生增加表象积累提供有力的支持。在小学课堂教学中,计算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来说,他们自制力差,好动、好奇;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持续性差,因而多媒体就更能显出其优势。而常规教学手段如:学具操作、教具演示、调查实践等可以使学生积累大量感性的材料,提供大量动手操作的机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在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应充分合理利用各种资源,将两种教学手段优化组合,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有利于激发学生主体性

学习是学生的个体行为,教学过程不只是把制作好的课件内容按照教师的意愿“演示”给学生,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要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产生自我的内在需求。学生主体性的进一步体现,笔者认为首要前提是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激发主动探究的欲望,积极地进行探索。注重学生、教师之间的情感交流,用饱含深情的教学语言,利用多媒体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利用多媒体图、音、文交互的特点,再现优美意境,激发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开放的活动环境。此外,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特别考虑学生的动态性、不对称性、流动性和发展性特点,摆正自己的位置,控制好多媒体教学演示的节奏。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教师和学生就不能实现真正现实意义上的“互相”交流,学生的主体性也就无法得到体现。如:在多媒体计算机交互学习环境中,学生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和学习兴趣选择自己需要的学习内容,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习题,从而更主动地参与学习,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获得有效的认知。

三、多媒体对教材知识具有超文本功能

超文本(Hypertext)是按照人脑的联想思维方式,用网状结构非线性地组织管理的一种先进技术,是多媒体系统的一种固有特性。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超文本”强大功能,为物理教学提供了非常优越的条件。教学中,有时板书较多,例题及解题过程要规范,实物图、电路图或一些画面要出示等,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写、画,就会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而利用先进的多媒体计算机“超文本”技术,就可以克服以上弊端。许多的计算机软件,如:Word,Power Point及网页工具Front Page,Dreamweaver等软件都具有超文本(超链接)功能,为课堂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工具。例如:利用Power Point演示文稿软件,把讲课用的视频资料、例题分析、解题步骤、板图、练习题等,用幻灯片的形式存储成不同的单元或专题学习网站,再用超链接的方法链接到需要的部分。当教师讲到需要用的部分时,就可以很方便地调出需要的内容。使用多媒体技术的超文本功能,制成电子教案,可以有效地强化课堂教学效果,也可以按照教学的目标,把不同媒体信息和各种教学内容组合成一个有机整体;按照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组织各种教学资料。

四、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

多媒体计算机提供的外部刺激不是单一的刺激,而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这对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都是非常重要的。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Treicher)做过两个著名的心理实验,一个是关于人类获取信息的来源,就是人类获取信息主要通过哪些途径。他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这两个加起来就有94%。还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多媒体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这样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地听老师讲课要多得多。信息和知识是密切相关的,获取大量的信息就可以掌握大量的知识。他还做了另一个实验,是关于知识保持,即记忆持久性的实验。结果是这样的: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自己听到内容的20%,自己看到内容的30%,自己听到和看到内容的50%,在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的70%。这就是说,如果既能听到又能看到,再通过讨论、交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知识的保持就大大优于传统教学的效果。这说明多媒体计算机应用于教学中不仅有利于知识的获取,而且有利于知识的保持。

参考文献

[1]蒋云波.多媒体应用在教学中及反思.现代教育科研论坛,2012(4).

多媒体教学的意义 篇2

河南漯河市郾城区东街小学

【内容提要】:虽然多媒体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处于辅助性从属的地位 ,不能喧宾夺主取代师生的直接交流 , 但多媒体技术融入语文教学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已经表现出越来越多的优势,特别是对于今天语文教学中的知识整合和教育手段的综合容纳具有非常突出的作用。充分有效地利用多媒体的知识整合效果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是有利于语文教学改革需要的。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大大地简化了教师的操作,使得教师能集中精力于教学本身,从而也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多媒体课件能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能动能静的教学情景能使学生眼、耳、口、手、脑等多种感官同时接受刺激,促使学生手脑并用,思维集中,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力把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的运用和提高,从而全面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

【关键词】: 多媒体教学

优化效果

丰富资源

提高素质

随着人类社会跨入了全方位的信息时代,它已悄然走进了我们的语文课堂,改变了以往一支粉笔、一张嘴的单调教学,给课堂带来了一片蓬勃的生机。多媒体语文教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计算机具有图、文、声并茂的功能,利用计算机教学更直观、更形象、更生动,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达到即定的目标。

一、利用多媒体创设意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家布鲁诺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声音、颜色、动作等都会引起他们的注意,令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易受情感因素的影响。单纯的识字会使他们感到燥无味,如果在教学中顺应儿童的心理,创设新奇有趣的识字情景,就能激发他们识字的兴趣,使他们尽早地全身心投入到识字教学的过程中,在不知不觉中体验识字的乐趣。如制作的科普说明文《月亮上的足迹》的多媒体课件,收集网上、VCD光盘上有关宇宙的系列图片、动画(太阳系、恒星系、人类登上月球等)。放映这些宇宙奇观,让学生对神密的太空产生无穷无尽的遐想,激发了他们探索、征服宇宙的热情;此时学生在感官上轻松感受的同时,更快捷与形象地接收到语文信息。

为此可以设计一类娱乐型教学软件,力图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语文知识,把“学习内容”与“游戏动画”结合在一起。这些软件使学生在学习原本显得枯燥的知识时,摆脱了单一的老师说教形式,激发了青少年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从生理、心理年龄来分析,处于这年龄段的人,对新生的事物最富于幻想,也最容易入迷。往往使他们走进校门外的电子游戏室,以至成了家长、老师和社会的一大难题。调查情况表明,一些条件好的学校在课堂中应用了多媒体教学后,班里的许多“电子迷”渐渐从电子游戏中醒悟过来,意识到计算机居然在学习上还有这么多的功能可利用。他们由于接触计算机较多,还能成为上多媒体课的技术助手呢!于是他们学习兴趣培增,成绩也逐步提高。

二、利用多媒体形象、直观的效果,解决难点。我国古代大教育家荀子早已提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由此可见,闻见是教学的基础,借助计算机教学能有效地化抽象为具体,把难以理解的内容或者对理解课文起重要作用的内容,用计算机展现出来,调动学生视觉功能,通过直观形象、生动的感官刺激,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全方位感知更多的信息,提高教学效率,激活学习的内因。如教《海底世界》一课,课文的重点是要使学生了解,海底景色奇异在什么地方,学生很难理解这一点,为了平缓教学的坡度,突破这个难点,更好地激活学生的学习气氛,我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运用录像这一电教媒体,让学生观察海底世界的景色,并辅之以配乐解说,让学生真切地体味海底景色的神奇与绚丽。又如《蝙蝠与雷达》是一篇常识性课文,其教学的难点是飞机在飞行过程中是如何辨别障碍物和方向的。这一原理源于蝙蝠,用语言进行描述的话很难使学生全面、正确地理解。为此我们制作了动画,将“(蝙蝠——飞机)在飞行过程中发出超声波,超声波遇到障碍物立即反射回来”这一原理直观地再现出来,使学生一看就懂,有效地解决了学习中的难点问题,提高了课堂效率。

妙趣横生的动画、形象直观的插图、优美动听的音乐,为学生的口语表达创设了的情境。例如指导学生写“可爱的雪景”时,可以让学生观察了雪景后,再自然地用一句过渡句:“其实,还有许许多多漂亮的雪景,不信你们瞧!”“空格”键一按,屏幕上显示出许多雪景的图片。顿时,教室里沸腾起来,学生面对这些美丽的雪景,欢呼雀跃:“呀!这么漂亮!”教师紧接着问:“想不想给大家介绍?”“想!”学生的表现欲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个个跃跃欲试。这时教师再因势利导:“请你按刚才的观察方法加以观察,然后选一幅最喜爱的雪景向大家介绍,看谁描述的最形象、最生动。”鲜明生动、声情并茂的画面,把学生的思维紧紧地凝聚在小小的屏幕上,学生想说的愿望被充分调动起来了。这时教师再让学生同桌对说,分组讨论,互相交流,学生的话匣子一下被打开了,个个说得是心花怒放,这就为写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如果说语文课堂教学是一朵绽放的花蕾,那么多媒体教学就是一片锦上添花的绿叶,二者相得益彰,互为一体,给学生创设了愉悦有趣的情境,从而提高了语文的教学质量。所以说多媒体教学认知工具的课程整合无疑将是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课程学习方式,必将成为21世纪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

三、图文并茂,培养学生观察力、记忆力和想象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和想象力,在语文课中结合课文,恰当地采用电教媒体,启发学生由眼前的景象,联系生活想象可能发生的变化,从而加深对眼前事物的认识,丰富观察的感受。

例如:第六册《荷花》一课。这篇看图学文,是文坛巨匠叶圣陶先生的杰作。从个体看,荷花色香具全,姿态各不相同;从整体看,满池荷花挨挨挤挤,无风静态极美,有风动态更美。上飞蜻蜓,下游小鱼,意境如诗,犹如一大幅活的画,令人赏心悦目。引导学生理解想象“我仿佛也成了一朵荷花”是一个难点。如何突破难点呢?有位老师设计了如下课件:先让学生在音乐声中华欣赏满池荷花。它们姿态各异,看着看着,我仿佛也成了一朵荷花,多媒体演示:我在荷花中翩翩起舞,满池的荷花也随我一起翩翩起舞……蜻蜓向我飞过来,告诉我飞行的快乐;小鱼向我游过来,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随着小作者的观察想象……虚实结合、动静相生,整个难点的突破是在欣赏的过程中完成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驰骋于美的画面中,积极参与进教师的教学之中。

在教《望庐山瀑布》一诗时,为了使学生能够更直观、更深刻地感受到庐山的美、瀑布的美,我先是熟练地运用色彩鲜艳的简笔画配诗,让学生感知诗中所描绘的情境,紧接着引导学生“紧扣字词赏意境”,如提出:“诗中哪个字用得好?你从这个字想象到一幅怎样的画画?”,使学生从中领悟想象意境的途径,从而进入这首诗所表现的青山陡峭、烟雾缭绕、急流飞泻、气势磅礴的意境。

之后我播放了一段庐山瀑布的录像,那凌空而下、半洒云天的奇特壮美景观赫然呈现在同学们面前,巨大的瀑布从陡峭的峰顶喷泻而下,水流湍急,如滚滚长河般奔腾不息,犹如一条巨大、耀眼的白练悬挂于苍翠青山之间,它以千军万马之势飞泻而下,咆哮着,怒吼着,发出震耳欲聋的轰然巨响。这样,美的配乐,美的解说,美的画面充分调动了学生用多种感官去进行体验,使学生入情入境,一种爱美、赞美的情感油然而生,进而让学生畅谈此时此刻的感受,领悟诗人那强烈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

最后让学生在这壮美的奇景前吟诵诗文,体会诗的音韵美,领略祖国大好河山的雄伟壮丽,从而更加深入地领会到了古诗意境之美。学生在情绪饱满、心境愉悦的环境中学习,不但发挥了想象力,陶冶了情操,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也得到了发展。

指导学生学习古诗,再现意境颇为关键。而运用多媒体教育教学手段,展现形象立体的画面,并配合以适当的音乐和解说,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激发想象力,再现意境,从而逐步去品味诗情,理解诗中深邃的内涵。

四、扩大语文课堂内的信息容量,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

语文教学的过程也是一个信息传导的过程,是通过一定的信息传递、交换、储存、处理而实现的。语文教学要提高质量,就需要大容量、大面积、高速率地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不能只局限于课本内的内容,而是应该开展横向、纵向的联系,由浅入深、举一反三,引导学生开阔视野、拓展思维,从而发展智力、激发创造力、形成能力。

用信息论的观点来看,就是要争取在课堂的有效教学时间内尽可能多的给学生传导信息,但必须要坚持以教学大纲为基础因材施教,而且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信息传导的速度、容量以他们能接收的程度为准。

多媒体计算机的运用,将文字、图象、声音等信息有机地组合在了一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起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增多了课堂信息传递的通道,提高了单位时间内传递信息的容量,增大了课堂的语文信息容量,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为他们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精神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在作文教学中,可以发现有许多学生怕写作文,写作文时常是敲额头、皱眉头、咬笔头,好半天也开不了头,即使写了也是三言两语,且病句、错字连篇。出现这样的情况,如何来解决呢?我们可以选用视听媒体创设情景,强化学生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有了兴趣,产生了写作欲望,才能用心作文,从而提高作文教学效果。例如在“三·八”妇女节前,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赞美妈妈的作文,一部分同学容易写空话、套话。为此,我们安排在《世上只有妈妈好》的乐曲声中,让学生看Flash《懂你》,那朴实而真挚感人的画面及凄婉动人的音乐强烈地冲击着学生的感官,学生的写作欲望被激发,完全进入角色,纷纷拿起笔,将心中对妈妈的爱尽情地写出来。这样按学生习作的心理特点,适时选用录像媒体的形、声、色并茂的特殊功能,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感官齐上阵,让他们始终处于兴奋状态,注意力集中,不断将间接经验内化为直接经验和表象,丰富了写作素材,使“巧妇”常为“有米之炊”。

总之,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电教媒体已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小学语文教学中,电教媒体的恰当运用,使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有声有色,感知过程活灵活现,从而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它新颖生动,感染力强,化静为动,化繁为简,化虚为实,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抽象的语言形象化,深奥的道理具体化,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巩固和记忆,由于它不但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因此,它对全面地提高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素质,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荣生,《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2>邹明,《论信息技术在中学语文教学的应用》,渭南教育,2001年12月版

<3>张馨,《现代技术教育的思考》,人民教育报,2003年12月5日第四版

多媒体教学的意义 篇3

关键词:多媒体;初中物理教学;素质教育

多媒体教学是多媒体技术与教育教学事业发展的必然结果,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是优化课堂过程的需要,也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开展课题研究的需要。多媒体技术具有图文并茂、丰富多彩、动静结合的特点,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强大优势,探究多媒体辅助初中物理教学,是每一个初中物理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多媒体辅助初中物理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浓厚的学习兴趣,较强的求知欲望是学生提高学习质量的重要前提,在传统的初中物理教学中,课堂学习比较枯燥,很多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出现了怕学、厌学的心理,这极大地阻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此,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可以借助图像、声音、画面、视频等结合的特点,刺激学生的多个器官,让教学内容呈现出较强的生动性、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声音知识的时候,通过多媒体可以播放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如,小提琴声、汽车声、海浪声、喊话声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多媒体辅助初中物理教学可以扩充教学内容,为学生建立起一个系统的教学资源库

教学资源的积累和系统的构建是教学的准备,初中物理教学中应该注重联系实际,非常重视物理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中的运用,以一个系统全面的教学资源库作为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有效性。首先,多媒体技术可以搜索大量的与生活生产等息息相关的教学资源,并将教学资源进行分类,建立起一个分类别的资源库,如,物理题库、音像视频库、实验仪器库、电子教案库等。其次,多媒体技术可以系统地呈现各种资源库,方便地调用教学资源,让学生对资源进行对比和分析,有助于完善学生的系统知识。例如,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搜集好教学资源,并在设计好教学过程的时候调用适用的资源信息,这样的教学内容既清晰又具体。

三、多媒体辅助初中物理教学可以实施探究式教学,让教学过程得到不断地优化,更能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合作探究能力是新课程所要求的。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教学中的教学方式逐渐呈现了以多媒体技术为辅的表现形式,多媒体也可以运用到探究过程中来,多功能地展示学生在课堂中无法看见、操作的现象,能够将比较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因此能促进学生更好地投入到探究中去,因而促进了探究式教学的实施。例如,在学习机械波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横波、纵波的产生与传播,呈现的图像不仅是清晰明了的,而且是可动的,可以由教师对其节奏进行调节,突破了教学中的重难点,而在学习地磁场的时候,通过多媒体动画展示某一种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呈现出运动状态的二维和三维动画,强化了学生的知识理解过程,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探究欲望。

此外,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还可以促进实验教学,优化实验过程,扩大实验教学范围。但是,运用多媒体要遵循适当原则和针对性原则,不可以为了运用多媒体而运用多媒体,要从教学实际和学生实际出发,提高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欧燕秋.浅谈多媒体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学习:下,2011(05).

[2]谭社明.恰到好处地利用多媒体进行物理教学[J].中学教学参考,2011(26).

多媒体教学的意义 篇4

罗丹说:“美对于我们的眼睛来说, 不是缺少存在, 而是缺少发现。”美术教育的目的是认识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在美术教学中审美感受能力、审美认识能力的培养与绘画技能的培养同样重要, 它不仅仅需要教师通过教学传授给学生绘画的技能和技巧, 也要求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挖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能力。美术教育可以说是一种创造性的艺术教育, 需要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激发学生对美的丰富想象力, 启发、引导他们的感受力, 使他们有兴趣、有激情、有绘画的冲动, 进而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因此, 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的丰富、生动和多样性, 知识面对宽广性, 对于美术教学无疑是必要的。

一、直觉创新,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马蒂斯曾说过:“创造始于观看, 而看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活动, 需要一种努力。”也就是说, 学生通过观看获得关于事物的种种经验, 这是他们美术创作中形象的来源。没有一定的视觉经验, 要进行美术创作是不可想象的, 在学习绘画的过程当中, 去画什么和怎么去画, 效果如何都受着他们情感因素的影响。当他们对某个事物发生审美兴趣时, 他的心灵处于一种活跃状态, 进而产生创作的愿望。在传统美术教学中, 强调技能与技巧的培养, 由教师示范绘画的教学模式来完成授课, 教学方法比较单一, 更加注重的是技能、技法的讲解和演示, 这种手把手式的教学模式更加容易使学生学习到教师的技术性, 却不利于学生审美思维的拓展和培养, 进而会影响学生学习美术技能的兴趣和信心, 同时也泯灭了学生潜意识中的创造力。在信息化和现代化日益发展的今天, 美术教学应该是立体的、多元的, 是一个综合有机体。比如在教学中讲授齐白石水墨技法时, 可以利用多媒体大量观摹齐白石的水墨虾、蟹作品, 同时利用屏幕观察其细部特征, 由整体——局部——笔法、墨法, 使学生对齐白石水墨虾、蟹的表现手法有直观的认识, 再通过多媒体观察活虾, 发现实物和绘画的不同, 使学生明白“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道理, 艺术创作是艺术家对生活的心灵再现, 进而讲述绘画的技法和作画步骤, 使学生产生绘画的冲动, 通过对技法的讲授和训练完成习作。培根说:“好奇是知识的萌芽。”教学内容力求构思新颖、趣味性强, 能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信心。多媒体辅助美术教学, 可以改进教和学的活动方式, 能将图形、图像、画面、动画、声音直接展示给学生, 给予学生视觉、听觉等全方位的信息, 恰如其分的声、形结合, 对学生的多种感官形成一种感染和冲击, 使得凝固在画面中的静态美升华为动态美, 将绘画作品中蕴含的意境美、音乐美、艺术美、充分表现出来, 刺激学生的生理感观, 激发学生的各种积极心理因素, 调动审美主体的心理功能活动, 从而产生强烈的美感效应, 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真正使学生爱学、乐学让学生在美的熏陶下产生不可遏止的创作冲动, 激发出创造力使学生通过身临其境的直观感受和仔细观察, 从而唤起他们审美和探知的欲望, 自觉地把被动的接受过程转化为主体出于内心的冲动和要求, 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欲望和情绪, 而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巨大推动力, 只有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 积极参与, 才能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拓宽视野, 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学生生活经历少, 接触的事物不多, 所以他们脑子里储存的素材就少。通过多媒体教学能够较直观地把各种需要的素材和作品显示在学生眼前, 使学生直接与作品的构图, 题材, 色彩对话, 增强感官刺激。根据有关专家科学实验的结果, 人类感官对信息的理解程度因刺激的方式不同而不同, 视觉83%, 听觉11%, 触觉3%, 味觉2%, 嗅觉1%, 而综合刺激才能产生最佳效果。音频、动画和音乐等丰富多彩的媒体, 使原本单调的内容变得更为生动有趣, 突破了课堂的狭小天地, 大大加深并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更科学合理及有趣味性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引导学生观察社会和自然现象, 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准确观察和敏锐观察, 培养学生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利用多媒体电脑系统的网络功能, 就能在课堂中打破时间、空间和地域限制, 快速获取美术教学资源, 使师生在美的知识长河中倘徉。如在进行雕塑欣赏时, 教科书上的照片无法进行立体欣赏, 难以满足雕塑欣赏的特点和要求。为解决这个问题, 除了播放有关雕塑作品的影像之外, 还可在Internet上连接“四方环视全景摄影”网站, 就可欣赏到高质量的三维互动全景数字的雕塑照片, 全方位地欣赏雕塑的全方位整体结构, 达到“身临其境”的欣赏效果。在过去传统教学方式下, 无法在一个课时内看的一组资料, 无法同时显示多方面的绘画效果, 无法直接欣赏更多更广的作品;而采用多媒体辅助手段后, 则可使绘声绘色的图文等一气呵成。另外, 利用计算机特有的模拟功能和动态演示功能还可使美术抽象理论变得直观、具体、形象, 从而增强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及方法的运用。这样的教学方式弥补了学生眼界窄见识少的缺陷, 大大地提高了他们的想象能力。

三、丰富素材, 提高学生创作能力

创新是美术的精神, 艺术教育贵在创造能力的培养。爱因斯坦曾说,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 开阔了视野, 更重要的是可以促进学生创作思维的发展,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学生知识储备有限, 大多缺乏生活经验, 他们往往根据事物的外部特征进行概括和做出判断。在他们头脑里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 他们的抽象思维过程, 仍然离不开具体形象的支持, 这时候教师如果要都准备实物给学生看, 就非常的费时费力, 运用多媒体教学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它可以传导给学生丰富多彩的图象信息, 立体的、平面的、硬的、软的、甚至声光色结合, 多材质、多形态、多感触全方位的形象思维基本语言, 这将大大丰富学生头脑的形象信息的储存。教师还可以根据课堂教学需要, 通过相关网站搜集最新颖、最奇特的素材, 制作成课件, 并从互联网上获取最新的教学信息, 供课堂教学使用, 可以直接从网上下载资料, 重新整合, 以减少现有材料内容重合的可能性。利用多媒体教学对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从而大大地提高教学质量。而大量的形象信息与严谨的逻辑思维交互作用, 往往能

摘要:色彩是绘画中必不可缺的重要元素, 是绘画作品的生命力。其充分的独立性, 让“色彩”站在时代的前沿, 成为当前美术教育的首要任务。本文通过分析画质材料、色彩小稿、色彩感受对色彩教学的影响, 提出了运用丰富的色彩语言、用色彩表现画面空间、树立整体观察观念、画好暗部等画法提高色彩教学质量的方法。强调了色彩理论教学和色彩基本技能训练对提高色彩技能的重要性。

关键词:色彩;美术教学;重要元素

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中, 存在一个真正的美神——色彩, 它与人们的情感和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当然, 色彩更是绘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是绘画作品的生命力。色彩本身的独立性及其表现手法, 一直是美术教育研究的重要内容。

前人在美术教育中对色彩教学的探讨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选取自己熟练并易于掌握的绘画材质, 充分表现运用色彩的技巧

基础色彩课程中用得最多的是水粉或水彩, 其各有特色:水粉覆盖力比较强, 色彩较饱和, 作画手法多样;水彩则透明亮丽, 色彩间容易渗透融和, 而且可以利用很多特殊技法。初学者常以水粉颜料为主, 因为其色彩关系更易表现, 在技法上也更易掌握, 还有一点就是可以为下一步的油画课程打基础

二、先进行色彩小稿练习, 找准色感后再进入写生作业

环境色的表现在画面中起着主导作用。在正式写生之前, 应先进行色彩小稿的练习, 捕捉景物的大色调, 找准整体的色彩感觉, 形成整幅写生作业的大调子。

三、引导学生在各自的色彩感受

下进行景物的深入刻画

经常会出现, 当写生作业进行到一定程度时, 不少学生就会因画得不顺而出现烦燥等各种情绪。这时要引导学生运用构图理论去分析画面, 分析颜色之间的联系, 分析物体的结构, 不要被琐碎细节缠住, 应该着重于整体色块的概括

四、对学生作业进行讲评并逐个修改, 提高学生对画面的整体表现能力

点评与修改是提升学生对画面的表现能力的重要程序。在点评阶段首先要肯定学生画面中的优点, 来激发学生的自信;再指出不足的地方并当场修改, 让学生非常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应该注意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为学生修改作业不是代替学生画, 在很大程度上要保留学生原有的东西, 而且修改时要尽量做到和学生原有的画面相谐调, 这样画面完整而谐调, 既完成了教学的程序同时也照顾了学生的心理。

通过以上对前人色彩教学研究的分析, 笔者有几点自己对色

激发思维的飞跃, 兴趣加以联想, 再加上学生以往的经验和个人特有的情感体验等交织在一起, 产生新思想新形象, 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的, 如此学生的创造个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想象的源泉才不会枯竭和泯灭。

在美术教学中, 要打破原有的条条框框, 抛弃教条的死板的缺乏创新性的教学方法, 就必须首先从改革教育方法入手。利用多媒体教学不仅仅对学生学习有着诸多好处, 对老师的教学也提供了很多的便利, 它不仅在教学上大大强化了美术教学的视听效彩教学的感想。

一、丰富画面的色彩语言

要想丰富色彩语言, 就要看出不同颜色的变化和倾向, 在进行细致刻画时为了使色彩感觉丰富, 可以在原来的色块中略加点别的颜色进去, 这样既不会出现很大的色彩, 颜色也会有了冷暖的变化。

二、用色彩表现画面空间

在我们的视觉感受中, 一般会是热烈的暖色向前, 离我们近, 而含蓄的冷色退后, 纯度高的色彩向前, 纯度低的灰色调退后, 大面积的色彩向前, 小面积的色彩则退后。在色彩写生课中, 研究色彩本身的冷暖, 光亮明度, 纯度高低, 根据画面的需要, 选择适当的色彩来表现突出或含蓄的效果, 以此较好地表达出画面的空间效果。

三、用色避免花、乱

在色彩的运用中, 比较突出的问题是画面花、琐碎, 原因常常是把眼睛固定在一块地方, 没有整体的观察。要从整体上着眼, 从整个画面的色彩倾向、冷暖强弱、周围环境去考虑。在刻画某一个具体的物体时, 要和整个画面相协调, 有意识地养成整体观察比较色彩的良好习惯。

四、用色避免发脏、发粉

作画中涂改次数太多以至于底色很混浊, 或者说多种颜色混合以至于看不出颜色的倾向, 都会是画面发脏、发粉。为了避免, 在作画时应该比较不同物体的暗部, 找出其细微的颜色变化, 不要用同样的颜色去画每个暗部, 要做到使暗部色彩丰富的同时又很透明有质感。

要真正的做到以上几点, 必须经过有目的的系统的训练, 最主要的是色彩理论教学和色彩基本技能训练。

科学的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色彩基础理论是色彩基础实践教学中的科学依据。

在理论课的教学中, 教师起了主导作用, 要对教学内容予以科学组织合理安排, 以直观的艺术形象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下一步的实践训练做好准备。

色彩基本技能训练分两个方面, 首先是要对学生进行视觉和意识上的训练, 开阔学生的眼界, 作为一个接受前人积累的绘画知识和绘画经验的过程, 提高对色彩的感受能力。另一个方面就是学生实践的过程, 也就是在具体的写生创作过程中, 合理地运用之前接触到的理论知识, 在自己的绘画过程中融会贯通, 真正做到理论指导实践而产生新的认识, 形成自己的绘画风格。

参考文献:

[1]王原平.色彩教学随感[J].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7 (2) :59-61.[2]陈元玉.色彩教学方法探究[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 .3 (2)

[3]周晨阳.色彩表现与教学[J].艺术百家.2001.2:94-97.[4]林钰源.外出写生[M].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2002

[5]美术学科教育学[M]常锐伦、唐斌.人民美术出版社.北京.2007.10[6]美术教学理论与方法[M钱初熹.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2005.2

作者简介:

孙军, 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09级研究生, 主要从事美术教学方面的研究。

果, 还大大减少了教学的难度, 我们可以从电视节目、各种音像制品 (录象带、光盘等) 、计算机网络、书籍和现实生活中获取教学所需的图片、影象等材料用于课堂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 从而使知识能打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 多层次、多角度、直观形象地展示于学生面前, 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教育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 当前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已经发展成为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多媒体技术正在使学校的课堂教学发生一场重大的变革。

摘要:多媒体教学软件能够很好地将图、文、声、像等不同形式的教学资料综合制成符合美术课堂教学内容要求的多媒体课件, 甚至将教学资源的引用延伸到网络资源, 并将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 能使美术教学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多媒体教学的意义 篇5

摘要:随着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现代化教育方法的不断更新,使得多媒体开始逐渐的进入高校美术课堂。多媒体进入高校美术课堂,具有很多方面的优势:改进了传统教育模式;充分发挥了教学开放性;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但在实际操作当中,我们要注意,不能为了多媒体而应用多媒体,多媒体的应用要为素质教育服务;要为学生自主的,创造性的学习服务;要为开放性教学服务。

关键词:多媒体;优势;创造性

1多媒体应用于高校美术教学的优势

1.1运用多媒体有利于改进高校教师的教学观念

(1)运用多媒体辅助美术教学,有利于教育者把精力的重点放到教育的主要功能上来。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习,这是教育的内在功能。如在工艺美术史这门课程的讲述中充分运用多媒体辅助美术教学,用丰富的图片及音乐资料带领学生,引导学生在多媒体中欣赏世界各国的工艺美术精品,最后,教师组织学生交流,在学生自身的群体中,获得比教师传授更多的方法,同时学生有更多的体验,提高了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因此,教育观念的改革,也就是教学方法的变革,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教育观念。为传统的教师传授技法,学生全盘模仿的教学方法拓宽了视野,使美术教学在学生中产生亲和力,学生更容易参与,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2)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是传授知识的主要角色,是信息的主要传播者。而运用多媒体之后,老师不得不重新思考与定位,调整自己的教学思想以便更好的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如在美术鉴赏课程的教学中,以前以教师传授为主,而运用多媒体后,就不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枯燥的讲述,逐渐变成以学生为学习中心的探究了。让学生自己主动从多媒体展示的世界名作中找到所需学习的知识,把被动学习转变成主动学习,增加了学生学习兴趣,使得理论课变得生动有趣起来。然而学生的主动学习,并不代表老师无事可做,这就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老师在这个时候是起到“导航者”的作用。与学生一起享受学习的快乐。同时,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深入,全面。对各方面的问题都要研究透。

1.2运用多媒体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法

(1)利用多媒体可以让学生有更多选择性,而不是单一的去吸收。对于资料的选择,多媒体可以资源共享,相互交流,取长补短。这样的课堂,才能最大效率的发挥多媒体的作用。才能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新力。

(2)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利于学生主动性的充分发挥。主动性是多媒体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参与。如在艺术概论这门课程的学习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枯燥的理论知识溶于生动活泼的课件中传授给学生,学生在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的驱使下,主动去学习探索,这样会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1.3运用多媒体有利于改变课堂结构

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和学生是共同完成教案,老师努力引导学生,直到达到预定的答案为止,教案是死的,人是活的,用死的教案来智慧活的学生,这样既不生动,也没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利用多媒体就打破了这种死的套路,多媒体的信息更丰富,老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点,让学生从中学习主动探索。

(1)美术课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欣赏,多媒体就为这一因素提供了条件。由于老师个人的能力和精力有限,不可能把每一课的内容都放大,或有针对性的.选择一些画面放大,在课中给学生欣赏。大多数是让学生想象画面,多媒体进入教学后,为欣赏打开了窗口,学生可以在网络中找到自己想要的图片或画面进行欣赏。通过欣赏,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艺术感染力,鉴赏能力和创造力。因此,多媒体介入美术教学,把原来课堂结构中一带而过的欣赏部分,被大家重新重视,并能利用多媒体充分展示,使欣赏成为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2)有了美术作业,就要有老师的评价。多媒体为评价提供了展示的平台,使美术评价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评价在传统教学中是老师的特权,只有老师才能打优,良,及格。而学生根本不知道自己的优缺点,不利于提高。老师只是充当一名裁判,忽略了学生的发展。多媒体引入教学后,为评价方式的改变提供了条件。作业的评价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从而提高创作能力。利用多媒体,使全班同学都能看自己的作业,每个学生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好的作品会让全班都收益,不好的作品可以给学生提供参考,用于改正错误。不仅提高了每位学生的品评水平,也提高了自己的审美能力。

2正确运用多媒体对教学产生的重大效果

2.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以往的教学中,课堂上主要是老师在讲,而学生却很少参与,总是让老师牵着鼻子走。这样其实没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尊重学生的个性。学生的思维,动作,语言都被牢固的控制着,没有得到充分的释放,使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不可能有创新意识。因此,在多媒体辅助美术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占主体地位,要让学生独立观察充分发挥想象力;要让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的观点敢于动手,只有这样,才能打破课堂只有听讲的沉闷气氛。有利于发挥多媒体的作用。有了多媒体,教师尽可放手让学生去欣赏,学生之间可以相互交流,让整个课堂气氛达到预想的效果,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锻炼了学生的口才。

2.2有利于技能学习与培养创造力相结合

利用多媒体,我们可以为创造性的培养提供很好的平台。交流也是培养创造性的重要因素。在多媒体辅助美术教学,有人会担忧,让学生过多地和计算机交流会影响学生学习,在教学中,老师不能让学生僵化的在网络中交流,应当发挥课堂的优势,让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交流,就不会像我们担心的那样,反而激起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多媒体中的知识太丰富多彩了,学生可以从中获取更多的信息,不用教师提示,学生早就开始交流着自己的发现和感想。这种自发的,积极主动的交流效果正是老师磨破嘴皮都达不到的。通过多媒体的辅助,学生的主体性与想象力,特别是合作学习的能力得到了培养,为下一步的创新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2.3通过多媒体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审美情趣的培养是美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多媒体辅助美术教学,不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美术技法,而是为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服务的。美术教育不是为了培养大画家,而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为目标,进而让学生发现美,创造美。因此,多媒体的应用是为了帮助学生对课本的内容有更立体的欣赏与了解。在实际操作中,要让学生主动在多媒体中学,而不是让多媒体完全地取代老师,更不能放任自流,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引导,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总之,多媒体辅助美术教学,是为培养学生各方面素质服务的;是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服务的;是为学生开放的学习,创造性的学习服务的。多媒体辅助美术教学,不是简单的计算机加学生。作为一个媒介,它为学生学习铺开一条道路。多媒体的介入,使教师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课堂的结构都发生转变,要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果还有待于研究。

参考文献

[1]@张小鹭.现代美术教育学[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王冰.美术的教育[M].济南:济南出版社,2006.

[3]@教育部人事司,教育部考试中心制订.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多媒体教学的意义 篇6

一、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方式主要是通过教师板书与讲授相结合的模式。在课堂上,教师注重对数学知识、定理等的讲解,而忽略了对课堂气氛的把握,这样很容易使得数学课堂变得枯燥,从而让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消弱,甚至有的学生会产生厌学情绪。利用多媒体教学模式,充分的发挥了学生为课堂主体的地位,丰富了数学教学的趣味性,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初中数学立体图形三维图学习的过程中,以往都是通过教师在黑板上画,其所画的质量好坏对学生学习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形象地给学生展示立体图形的三维图,还可以让学生课下自己动手制作三维模型,这样对于学生的立体几何学习有很大的帮助。通过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堂营造一个趣味性的氛围,让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可以提高教学的效率。

二、利用多媒体,可以实施初中数学的情景教学

对于意向鲜明的知识点,学生很容易接受,并能够牢固地掌握,数学知识中的勾股定理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利用鲜明的意向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一直是教学努力的方向。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为数学课堂创设一个鲜明的情景,通过情景教学法,能够有效地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如,在初中数学学习到图形图像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用多媒体向学生呈现一些生活中的图形图像,并进行适当的讲解;另外,在学习到有关圆柱、圆锥体积计算公式时,可以对π(圆周率)的由来以及其背后的故事用多媒体呈现出来,为学生创设一种鲜明的知识情景,加深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印象,有助于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掌握。

三、对初中数学教学进行了补充,便于学生巩固知识

随着我国教学改革的进行,初中数学教材也越来越完善,但是在练习部分上还有一定的局限性,对学生的学习有一定的影响。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初中数学教学,由于目前教学多媒体都普遍实现了联网,可以从网络题库中找出大量适合巩固本节数学知识的练习题,对初中数学教材进行了有效的补充,提高了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在对知识点的回顾方面,传统的教学方式下,由于教师需要通过板书进行讲授,大大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利用多媒体进行数学教学,可以轻松地实现知识点的回顾,并且节省了大量的时间,提高了教学的效率。此外,相比于板书来说,多媒体课件在清晰度、布局以及条理上都有巨大的优势,对教学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四、可以将较为抽象的数学问题转化成具体生动的知识点

初中教学正是从形象向抽象转变的阶段,其中一些知识点较为抽象,在教学过程中,利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解释这些抽象的问题有一定的局限性。通過初中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初中教学的基本教学任务之一,也是培养学生自身素养的有效途径。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以有效地实施这一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逻辑能力。如在数学应用题解答过程中,利用PPT课件展示解题的过程,可以实现对解题思路以及题中条件因果关系的具体展示,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具体生动。

当然,利用多媒体进行初中数学教学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如长期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情况下,学生会对多媒体产生依赖性。另外,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还会花费教师大量的时间,这样难免会发生由于时间不足而不进行备课的情况。如果教师在利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没有发挥其引导、指导的作用,只是充当操作者,那么很难起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多媒体教学的意义 篇7

关键词:多媒体,声乐教学,辅助,效率

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 教育理念也随之更新和改进, 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有效手段, 并逐渐普及到教学的各个领域。在音乐教育中, 一些理论课程已开始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参与教学, 如音乐欣赏、复调曲式等, 就声乐专业教学而言还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然而自高校扩招以来, 众多院校都采取调整声乐教学形式来缓减扩招给教学带来的压力, 如将“一对一”的课程调整为“一对N”, 减缓了课时量的压力, 但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负面的影响。在现代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 如何解决这些矛盾, 笔者认为多媒体技术可以作为声乐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 使教学保质保量。

一、传统声乐专业教学模式及其存在问题

(一) 教学模式

1、老师口传心授

高师声乐教学多年来一直都采用专业音乐院校的授课形式进行教学, 即“面对面”﹑“一对一”, 师傅带徒弟一样的“口传心授”。这种教学方法是以学生对老师的充分信任为前提, 以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基础, 以老师为学生师范学生模仿老师的演唱开始。学生在声乐的学习过程中, 通过老师的讲解示范, 从最基本的歌唱呼吸开始, 建立歌唱的通道, 训练统一的声音, 乃至演唱作品时的二度创作等等, 都是靠着“口传心授”这一最为传统的形式进行教学的。

2、学生想象理解

声乐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学科,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通过讲解示范, 将理论转换为经验进行教学时, 学生需要通过想象理解去感知到老师所授内容的身体感觉, 从而将体会到的感觉, 记忆在大脑中, 当再次演唱时, 再通过大脑中的记忆进行再一次的重复, 在这样不断地重复过程中, 从量变到质变, 掌握正确的歌唱技巧。

传统的声乐教学形式让老师和学生容易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这适应了音乐要用心灵去感悟的艺术特性, 口传心授的教学方法为表演艺术二度创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广阔的空间, 为表演艺术增添了活力和灵性, 无疑它是一种科学的教学法, 应当继承。

(二) 存在问题

传统的教学形式对于声乐教学在诸多方面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下面两方面:

1、教学形式单一

传统的教学形式只是以教师口传心授为唯一方式, 学生只能通过老师的经验教学吸收知识, 这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和片面性;其次, 教师口传心授后, 针对课上的教学内容, 学生除了练习之外还需要在歌曲的审美取向、音乐内涵等方面做相关功课, 这在传统课堂上是一个缺陷。在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 这样的教学形式显得单一。

2、教学效率不高

传统的声乐教学由于是采用一对一的形式, 往往出现老师重复劳动的状况。同样的问题面对不同的学生老师要讲几遍甚至十几遍乃至几十遍, 大大降低了老师教的效率;其次, 声乐教学中若学生唱外文歌曲, 语言就是首要解决和掌握的问题, 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中, 如果大都耗费在歌曲的学习上, 无疑也极大程度地影响学习效率。

在现代化信息比较发达的今天, 针对上面所罗列出来的传统声乐教学形式的不足之处, 运用数字化多媒体作为声乐教学的辅助手段是很有必要的。

二、多媒体的辅助功能

(一) 意义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 电脑在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中的作用日益剧增, 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对教育产生的巨大影响已经渗透到教学的各个领域。至今, 多媒体并非单一的系统或产品, 而是一种咨询取得或呈现方式, 电脑多媒体技术可以用来整合文字、资料、图形、静态影像、动画、音讯、视讯及特殊效果等;多媒体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中一种新的沟通方式, 人们可以利用电脑技术将多种媒体相结合, 借由多种媒体来传达丰富的资料讯息, 并从中获取教学资讯、学习资源。因此, 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在声乐教学中, 无疑对提高声乐教学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 作用

1、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声乐教学中, 采用多媒体辅助可以使单一的教学环境多元化, 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 可以通过声音、影像以及动画等声光效果传达更加丰富的知识, 更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并从立体多维的角度将知识讲解得更加透彻, 提高学习效率。

2、学生自学的有效工具

有了多媒体的辅助教学, 在声乐课堂外, 学生可以有效地进行知识点的自学。如学习外文歌曲时, 可以通过网络在有关媒体上或是电子图书馆中查阅到国内外的相关资料, 包括语言的读音、歌曲的作者背景、相关创作情况等, 这对于学生学习新作品而言无疑是一个很有效的途径, 多媒体也自然成为提高自学效率的得力工具。

3、课后补充沟通平台

人体本身大脑的记忆时效是有限的, 在声乐教学过程中, 学生很可能在课堂上理解吸收的东西, 到了课后随着时间的推移, 大脑会以往一些知识, 这是学习的正常规律, 一些学生悟性好的能够通过回忆和练习, 再次揣摩和寻找到上课是的状态, 而一些学生则会彻底遗忘, 在这样的情况下, 师生可以通过电脑作为媒体进行沟通和交流, 从而帮助学生找回上课的歌唱状态。此外, 对于作品的演唱、歌唱的方法、音乐上面任何知识的探讨, 都可以通过媒体进行交流, 这样不但弥补了课堂上时间有限、沟通有限的不足, 还从通过媒体增进了师生的情谊。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多媒体的高科技含量的信息传播功能, 通过多样的形式、丰富的内容、快捷准确的速度, 受众广泛。利用多媒体的这些特性, 将多媒体适当地服务于声乐教学, 无疑丰富了教学形式、提高了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祝智庭.现代教育技术——走向信息化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

[2]、孙伟、裴芳、宁佐良.实用现代音乐教学技术[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3.

多媒体教学的意义 篇8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高职英语,听说教学,意义

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 教师不再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宰而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它不但丰富了教学内容, 为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 提高高职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特别为听说能力创造了条件, 对提高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成为推广和普及英语知识的必要手段和重要方法。

一、多媒体技术及其意义

多媒体技术是指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基础, 利用投影仪、展示台、音响等一系列辅助设备, 将文字、图像、声音、数据等教学内容直观、快捷地传授给学生的一种现代化手段。多媒体技术使我们能充分开发英语教学资源、教学软件, 制作精美有效、直观形象的教学课件来组织课堂教学活动, 为学习者提供动态、多变、逼真的环境, 从而拓宽学生学习渠道, 改进学习方式,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提高教学效果。

二、在高职英语听说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

(一) 可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多媒体技术是文本、图形、声音、图像借助于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而实现的有机结合, 再加上网上资源的充分利用, 它能向教师及学生提供包罗万象的古今中外的信息及资料, 使人仿佛身处于真实的英语环境中, 可以大大改善听说的条件。同时教师们也可互相分享别人的精彩课件, 取长补短。

(二) 利于激发高职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职学生学习基础较差, 基本功不扎实;主动性差。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运用多媒体技术, 能使授课形式更新颖活泼, 内容更生动有趣, 能更多地创设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 给学生以视觉、听觉等多方面的感官刺激,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及热情, 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可有效提高学生听说能力, 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多媒体技术在高职英语听说教学中的运用

(一) 利用多媒体技术创造交际环境, 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

对中国学生特别是高职学生而言, 在母语环境中学习英语, 学习英语最大的障碍就是缺乏语言环境, 那么老师一方面要给学生创造语言环境, 让学生自己准备相关的英语话题;另外一方面要给学生施加压力。就是按时间完成自己的演讲的英文内容, 然后再用DV录制。在上课的时候给学生们呈现出来, 无论对于学生还是演讲自己本身都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二) 利用多媒体高效提高学生听说能力

多媒体技术综合利用文字、声音和图像来表达信息, 使学生置身于一个有声、有形、有色语言环境之中感受语言的魅力。多媒体技术使英语听说教学不再枯燥, 学生可以直接听到或看到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交际活动, 如打招呼、打电话、购物、问路、参加聚会、预定房间等。学生从真实、动感的画面上可以看到人们的面部表情、体态语言等, 从而加深对语言知志的理解。以《走遍美国》为例, 共78, 每集大概10分钟。通过这短短的十分钟学生可以全面的学到美国的日常用语, 在上课前可以让学生观看并且模仿, 看到的, 写在作业本上。坚持下来, 英语的表达能力将大有提高。形象生动的画面、纯正地道的读音与美妙迷人的情节等还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感受所学语言国家的社会与文化, 了解文化差异、语用失误等问题, 使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 领会交际对方的意图, 口语表达符合英美习惯, 得体规范。

(三) 多媒体技术对教师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

在备课时, 首先要筛选与教材配套的教学光盘中可利用的部分内容, 再根据实际需要制作简单的课件。以《新希望大学英语Ⅱ》中的第八单元“Travel”为例。首先, 确定光盘中的可用材料, 如相关的听力材料、背景知志介绍、单词注释、朗读、语感练习等。其次, 从网上下载相关的文化背景资料、影视片段等, 并使用PowerPoint和Flash制作课件。接下来就是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系统及辅助光盘的优势, 使学生在声情并茂的语言环境中身临其境地感知和运用语言。本课在多媒体教室中由师生共同编排表演, 实现了人机和师生与学生之间的交互协作。总之, 生动有趣的课堂、和谐宽松的氛围、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以及流畅地道的语言有利于学生有效地自主学习, 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四)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最大限度地实行个性化学习

在高职英语听说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突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限制, 构建了一个无限开放的教学空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自由选择适合的学习内容及语言材料, 或侧重听力训练, 或侧重口语表达, 并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具体需要不断做出调整。学生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学习, 而且需要学多长时间就学多长时间。这就很好地解决了高职学生个体差异大的问题, 使他们各尽所能, 各取所需, 做到学习个性化。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给高职英语教学带来了一系列的变化它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提高了教学效率, 对于改进课堂教学有着重大的意义。在课堂教学中, 如果能合理适时地运用多媒体技术,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创设学习英语的情境, 引导学生进行综合训练, 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上获得英语知识, 提高交际技能, 就达到了用多媒体技术提高高职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真正目的!

参考文献

[1]吕游;走遍美国.[J].外文出版社, 2010 (8) .

多媒体教学的意义 篇9

一、多媒体课件改变了传统的美术课堂教学模式, 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多媒体课件的使用, 促进了美术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 对培养创新型人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运用多媒体既可以进行个别化教学, 又可以进行协作化教学, 还可以进行相互交流, 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能合理利用, 能够减少教师的重复劳动, 提高课堂授课效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完全按照个人需要进行, 是一种以学习为中心的现代化教学方式。多媒体课件的应用使教师更多的是作为一个管理者和引导者, 使学生的美术学习过程变成了一种多途径探求美术知识和创作表现的积极的活动, 在这种积极的活动中学生喜欢质疑, 乐于探究, 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例如, 在学习“谁画的鱼最大”一课时, 学生可以在多媒体课件中看到美丽的海底世界, 看到各种以鱼为表现题材的艺术作品, 了解现实生活中的鱼类和艺术作品中所表现的鱼的不同;可以在观看课件的演示后进行积极的讨论, 去解决如何利用对比的方法把鱼画得更大这一学习上的难点, 还可以自己查看各种鱼的素材, 并可以运用素材进行装饰鱼的人机交互练习……在这种学习模式下学生积极动手动脑, 大胆创造, 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极大的发展, 同时他们在获取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使他们从小就养成了积极探索并创新的学习品质, 为今后成为创新型人才, 奠定了基础。

二、多媒体课件能使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

国家《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美术教学具有人文性质, 要让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很高的人文素质, 而且要具备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人文环境的能力。尽管如此, 我们的教学毕竟是课堂教学, 那么如何在小课堂内让学生进入广泛的文化情境中呢?多媒体课件为教师教学提供了可能性。他能超越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以图文并茂的有声教材为学生创设多媒体教学环境, 使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去了解中外悠久的艺术文化、名胜古迹、风土民情, 去感受大自然的美丽风光, 使学生在自然界、社会生活和艺术作品中收到美的熏陶。

例如, 在进行“中国名画欣赏”一课教学时, 我从网上下载了宋朝张泽瑞的《清明上河图卷》, 并将其制成多媒体课件。学生置身于那缓缓移动的课件中, 听着古朴悠扬的乐曲, 仿佛来到了宋朝, 那繁华喧嚣的汴京城, 他们看到了汴京城郊外, 微露生机的树木丛中, 低矮的草舍瓦屋, 阡陌纵横, 天目惊人, 依稀可见农夫在田间耕作;看到了汴河两岸的繁华热闹的景象, 状似飞虹的拱桥飞架在京郊的汴河上, 构成了物资集散的水陆码头;看到了红墙禁宫, 深宅大院, 店坛、商铺鳞次栉比;街市上车轿穿梭, 人如潮涌, 喧嚣尘闹……多媒体课件使学生陶醉在画中, 使他们深深地了解了宋朝当时的人文环境, 了解了张泽瑞的《清明上河图卷》及其艺术作品的风格。

三、多媒体课件能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实现美术教育的全员性

按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要求, 美术教育是我国公民在中小学阶段必须接受的美学教育, 目标是在义务教育阶段让学生学会观察, 学会审美, 学会鉴赏。因此, 全员性应该说是基础美术教育的基本属性, 美术的全员教育对于提高国民的美术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基础美术教育中, 美术教育的全员性是指在义务教育阶段, 国家课标的设置, 学校课程的开设, 教师授课内容的确定, 都应该本着综合发展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的全面素质而实施, 不能重智育, 轻视其他方面的教育, 尤其是不能轻视美育的教育。也就是说, 在当前课改的大背景下, 我们培养的学生既要做到德才兼备, 又要使学生学会审美, 学会鉴赏, 学会创造。那么美术教育全员性的实现成为可能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认知的需要, 也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多媒体课件根据自身声像并茂、视听结合的特点, 以直观、形象的图像、艳丽的色彩、逼真的音响引起学生的注意, 能够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学生在丰富多彩的世界中得到了美的享受, 受到了美的熏陶。

四、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多媒体课件运用多种媒体手段, 将自然界、社会生活和艺术作品中各种美的形态集成到一起, 使学生能够多角度地、全面地感受各种美的要素。同时多媒体课件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于一身, 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是一个试听结合的、动态的、可交互的多媒体艺术作品, 其本身也是一种美的艺术形态。学生投入其中, 不仅能感受各种美的要素, 还能够看到美丽的、生动的画面, 听到轻松的乐曲……接受各种美的刺激, 获得美的感受和美的情感体验, 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五、多媒体课件可以使师生在更广阔的空间实现师生互动

在当前新课改的背景下,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教师是课堂的主导。因此运用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可以实现师生多元实时的互动, 教师在授课前、授课中和授课后的辅导过程中能够通过人机交互系统进行多元的对话交流。在授课前, 师生互动可以让教师对学生的现实状况作出评估预测, 为教师的课堂设计提供素材;课堂授课过程中, 能够对学生进行及时的课堂检测。教师可以根据检测结果对授课过程进行微调,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课堂授课后, 能够让学生在教师的监督下完成课后作业, 便于教师对学生的监督和指导。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可以使师生互动朝着良性的、有益的方向发展。

多媒体教学的意义 篇10

1 多媒体教学的意义

1.1 多媒体英语教学通过多渠道, 调动学生的好奇心, 打开学习的兴趣大门

在多媒体英语教学中, 教师将设计更多的故事情节、背景音乐等元素, 将学生的兴趣爱好激发出来, 将枯燥难以理解的词句, 用有趣的图片取代, 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语言学习往往与环境有着较大的影响, 单纯的学习语法, 不如为学生设置故事情境, 身临其境的去体会每个单词的真正含义, 在多媒体英语教学中, 教师利用影视题材, 让学生去体会剧中人物的情感, 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1.2 多媒体英语教学可以加大教学密度, 扩大信息量

因为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传统的英语教学授课材料有限, 老师用传统的教学设备开展课堂教学, 学生学习的的兴致低, 必然难以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但实施多媒体英语教学, 则可以改变这一状况, 例如在单词教学中, 这个词可以用多媒体投影在大屏幕上, 伴随着相关的解释, 学生跟读, 跟读的同时, 学生可以学到正确的发音, 避免了个别教师发音不准误导学生弊端, 紧跟着将单词应用于语句中, 使学生更深刻的理解单词的含义, 加强巩固[2]。再如电子邮件, 音频等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入, 学生的数据库大大扩展, 同时也方便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 学生之间的交互以及访问各种信息源, 交流中即便是以前从未接触过的单词, 因为强烈的求知欲, 学生会通过各种途径得到答案, 这就大大加深了对这个单词的印象与理解。

1.3 多媒体英语教学因材施教, 提高学习效率

教学有方是指教学应当有方法, 而教无定法则指应因人而教, 因材施教, 不应生搬硬套现成方法。“教”是教师的本职工作, 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关键。教学效果主要体现在学生对知识的兴趣上, 教师应和谐师生关系, 将学生看作是朋友, 在生活琐事上给予帮助, 在学生遇到困难、精神萎靡时给予鼓励和关怀, 放下所谓的教师架子, 宽容悦纳, 才能使学生“爱屋及乌”对老师传授的知识同样感兴趣。传统教学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模式, 教师授课, 学生停课, 至于这个知识点学生能不能学得会就是学生自身的问题, 与教师无关的这种思想是错误的, 在多媒体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接受能力, 选择不同的课文练习, 激发学生学习的信心, 提高学习效率。

2 多媒体英语教学中的问题

即使多媒体英语教学在新时代下具有不可取代的进步性, 但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 多媒体英语教学同样存在着一定的弊端, 多媒体教学丰富的内容、多彩的画面, 容易使学生过多的关注图片、色彩、声音, 而不是英语学习, 使学生的学习重心受到影响, 不利于学生在学习中集中注意力。从教师方面来说, 教师使用多媒体英语教学省去了大量备课的时间, 而有些教师选择从别处拷贝课件, 一个课件传了几代人后, 仍然应用在教堂上, 这样的课件没有做到与时俱进, 没有做到因材施教, 方便了教师的备课, 却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教师在教堂中使用多媒体教学, 潇洒地挥一挥手中的鼠标, 逐一播放课件内容, 完全的依赖多媒体教学使教师缺乏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师生时间的情感交流被剥夺, 教师难以在学生心目中树立榜样的作用, 使得教师的引导作用被削减。另外, 教师为了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 在课件中加入大量的学习内容, 授课内容在排列上缺乏主次, 不能突出重点, 学生在学习一节课之后对整个授课内容没有留下具有影响的内容, 电脑屏幕变换速度快, 个别学生难以适应快节奏的授课形式, 没有时间整理笔记, 对授课内容没有一个完整、系统的认识。

3 多媒体英语教学的应用

3.1 充分发挥学生和教师的双主体功能

多媒体技术进入课堂教学后, 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的主流地位发生了改变, 因此不论是学生还是教师, 但凡亲身体会的人, 都会感受到多媒体教学在教学模式中革命性的进步。多媒体作为“辅助教学”手段, 其目的是为了满足教师在课堂上教学资源的不足。但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 就会失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失去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核心, 反而过犹不及。因此, 教学要扬长避短、注重实效[3]。正确的把握好多媒体教学与课堂教学之间的关系, 使课堂教学、多媒体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真正发挥多媒体课堂教学的作用。

3.2 将学习兴趣与学习内容有机的联系起来

多媒体教学作为教师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 不能替代传统的课堂教学, 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各种各样的新颖的教学素材加入到课件中, 在授课中巧妙的设置悬念,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让学生自发的在课堂中产生学习的动机。万万不能简单地把多媒体教学理解为就是使用幻灯片课件, 加入图片、彩色文字、音乐等元素, 如果简单的将这些元素整合在一起, 对于个别学生来讲, 一堂英语课也许跟英语学习的关联并不大, 更多的是在“看热闹”。多元素的加入丰富了学习内容, 打开学生的思维, 但对于教师来说是教学的更高一层的挑战, 在“热闹”中突出学习重点, 在笑声中掌握知识[4]。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感情投入, 在时间和内容方面把握分寸, 采用多媒体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调动教师的授课兴趣, 摒弃教师以往完成任务式的教学, 把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媒介将新时代的英语教学带入一个新纪元。

3.3 与实际相结合, 切不可好高骛远

多媒体教学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提高课堂效率。在有限的时间里, 学更多的知识, 达到更好的教学效益, 是教改目标之一。多媒体教学不仅信息量大, 而且形象具体, 极大地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提高了学生的兴趣, 实现了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教学效果。但学生的精力是有限的, 只一味给学生灌输知识, 不考虑学生的个人因素, 会严重阻碍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因此, 多媒体英语教学应考虑学生的主体因素, 激发学生的自我创新能力, 使学生处于主动积极的状态, 自主参与, 探究创新。

参考文献

[1]马晓奕.多媒体英语教学的优越性和弊端[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 2009 (2) .

[2]王若谷.多媒体英语教学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作用[J].科技信息, 2011 (4) .

[3]李玲.多媒体英语教学与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 2008 (19) .

多媒体教学的意义 篇11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初中音乐教学;应用方法

一、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对提高教育效果起到很大的作用。目前,多媒体教学在音乐教学之中的优点是有目共睹的,但仍存在较大的问题。本文探討了如何使多媒体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提高课堂效率,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多媒体技术与初中音乐教学融合的方法

1.多媒体可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首先,多媒体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音乐老师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丰富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的兴趣,更好地响应新课改的教学要求。其次,可以丰富教学模式。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之中,传统教学模式过于单调无味。比如,在传统的唱歌教程之中,要求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识谱、背唱歌曲,之后唱给老师检查,这种教学模式的缺点显而易见。此外,在音乐鉴赏的课堂上,老师如果单是进行枯燥的讲授,根本无法吸引学生,也达不到教学目的。但是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增强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加强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信息交流。此外,在课堂之上老师不应单纯地讲授知识,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将自己在学习过程之中的情感和感受及时地反馈出来。这样课堂之上就形成了一种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更加轻松愉快地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还可以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音乐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2.运用多媒体开阔学生视野,增长音乐知识

在中学现在的音乐教学之中,音乐的鉴赏课处于很重要的位置,并且音乐鉴赏课之中的内容广泛、欣赏面较广。但是教师只是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讲解,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不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也达不到教学目标。但是多媒体教学是集音乐和图像为一体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比如在欣赏《迎来春色换人间》的现代京剧时,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播放京剧名家的演唱,将演员的服装道具以及演唱时的动作表情都表现出来,这样生动具体地传达给学生,可以增加学生的音乐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3.运用多媒体技术有助于突破音乐教学之中的重难点

初中的音乐教学之中,虽然绝大部分都是较为简单的音乐知识,但是其中还是存在一定的重点和难点的,初中生学习和理解是较为困难的,尤其是乐理知识,但是这些又是初中音乐教学大纲之中学生必须了解的。因为这些基本的乐理知识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为学生之后学习之路奠基。根据研究表明,初中生的年龄不大,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但是音乐知识的抽象性的特点使学生很难理解,而多媒体教学就可以将静态、枯燥的音乐知识以动态的方式表现出来,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比如,在一些民族器乐的教学中,学生可以对乐器的特点和音色等进行相应的了解。此时,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把乐队指挥手势风格、道具和演员服装等知识融为一体进行教学,这样就能让学生听得更加清楚、看得更明白,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

4.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优化教学内容,扩大教学课容量

多媒体技术作为现代的教育手段,在初中的教学课堂之中的优势越来越明显。它可以优化教学内容,摒弃落后的教学方法,实现让学生不仅可以听懂教学的内容,同时也可以扩大课堂的容量。这样使学生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更多的知识,实现教学效率的提高和音乐教学水平的提高及新课改教学目标的达成。比如,在讲解《谁不说俺的家乡好》这首歌时,我们就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放映青天、白云的幻灯片,这样学生就进入了一个有声、有景的氛围中进行音乐的欣赏,从而激起学生热爱自己家乡的情感,教学质量自然得到了相应的提高。而且所需要的教学时间也不是很长,这样就实现了在较短的教学时间内取得更大的教学效果。

三、结语

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向前发展,给教育的发展带了无限发展的可能。多媒体教学是集多样的教学方法为一体的新型教学模式,对提高现在初中英语的教学效率以及激发学生兴趣都有巨大的作用,目前,在初中的英语教学课堂之中,教师要充分地利用多媒体技术,精心合理地设计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苏育楼.多媒体技术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教师,2013.

[2]刘为.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原则[J].音乐时空,2014.

[3]武淑婷.多媒体技术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之我见[J].快乐阅读:下旬刊,2013.

多媒体教学的意义 篇12

随着招生数量的增加和学校规模的扩大, 教育资源供不应求的矛盾日益凸显。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则可以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中时间和空间等条件的限制, 使更多的学生能够享受到优秀的教学资源, 整体提高教学水平, 因此, 越来越多的教师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进行授课。但与之不相适应的是教学资源建设落后的问题依然突出, 成为制约教学效率进一步提高的“瓶颈”, 主要表现在:多媒体教学资源的数量与质量不能满足教师备课和学生学习的需要;已有的教学资源利用率不高;网络及现代教学设施低效率利用现象严重, 等等。

在计算机、校园网等硬件环境基本搭建起来之后, 是否有丰富的教育资源、能否充分应用这些教育资源, 成为教育信息化建设成败的关键。校园网和多媒体教学环境的整体建设好比是“路”、“车”、“货”、“驾驶员”, 其中“货”是最难解决的问题, 这主要是由资源建设的基础性、教育资源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及对学校影响的长期性所决定的。对于教师来说, 高质量的备课, 精美的课件制作, 以及教师再学习等都离不开强大的资源背景;对于学生来说, 培养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培养研究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创造力和自学能力不仅需要强大的资源平台, 而且需要高质量的数据库;对于学校来说, 建设校园网, 价格不菲的投入, 随着时间的推移, 软硬件设备将面临贬值的风险, 缺乏资源保障, 难以发挥其在教学、科研和管理上应有的作用。所以, 教育部一再强调, 要大力建设国家、地区、学校三级教育资源保障体系, 并且明确指出:网络建设是基础, 资源建设是核心, 教学应用是目的, 管理服务是保证。要高效地组织教学资源的体系结构, 对网络内现有的教育资源进行整合, 实现高效率的资源共享和数据流通, 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的效率, 保证资源建设的质量, 为教师、学生甚至社会有需求人员提供权威的、可靠的教学信息及咨询服务, 使教育资源成为信息时代各类学校教学、科研、管理的心脏, 进而从根本上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完善和提高, 已刻不容缓。

二、多媒体教学资源建设的内容

教学资源建设一般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素材类教学资源建设, 主要包括:媒体素材、课件素材、试题试卷类素材、案例素材、文献素材、常见问题素材;二是网络课程和多媒体课程建设;三是对资源建设的评价;四是对教育资源进行管理的系统。前两个方面一般称为资源管理子系统;后两个方面一般称为系统管理子系统。资源管理子系统和系统管理子系统为教师、学生、管理员提供资源检索、资源发布、资源审核、权限管理等多方面的服务。

资源管理子系统分为底层、中层和高层三个层次。底层是课程基础素材库, 包括网络课程教学中用到的文本、图形图像、动画、音频、视频、学科基本符号、学科基本图形。与学科紧密相关, 且被高频率使用的基本符号和基本图形, 是网络课程的基本元素, 也将它们单独列出, 按照各个子库的标准进行分类、标引和入库工作。基础素材具有最广泛的共享性, 也最适于大批量流水线的方式制作;中间层是针对一定教学内容、用于不同教学环节的集成单元, 包括微教学单元、案例、试题、常见问题、名词术语、参考资料、相关网址等;最高层是课件库, 包括不同形式的课件, 如电子讲稿、电子图书、视频流课件、单机版课件、网络课件等。

电子讲稿的功能是辅助教师讲课, 最常用制作电子讲稿的软件是Microsoft公司出品的Power Point, 它简单易学, 功能强大, 能够让教师很方便地制作出课堂讲解使用的多媒体展示内容, 替代板书, 增强讲解的丰富性、生动性和趣味性。其缺点就是不适合制作提供给学生交互式自主学习的课件;电子图书就是将书面的教学内容转化为电子文档, 比如比较常用的Microsoft Word或Adobe Acrobat文档。它具有清晰、明了、内容丰富、便于在师生之间共享和交流的特点。教学中一般将电子图书作为电子讲稿的辅助资料分发给学生使用;视频流课件是以录像的方式将教师讲课过程的录像或某些教学内容的录像进行编辑加工后以录像带、VCD光盘、电视节目的形式或将其数字化后放在网络上, 供学习者学习参考。它的优点是展示方式生动形象, 特别是优秀教师的讲课过程录像具有学习、参考和保存价值, 但这种形式的教学材料缺乏交互性, 制作成本高, 在网络环境下使用速度慢;单机版课件或网络课件根据教学需要, 利用特定软件或编程语言, 按照教学内容安排将基础素材或单元集成起来, 建立一个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交互式学习环境。多媒体课件不仅可以完整地体现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 还适合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以上内容构成了资源管理子系统, 它是教学资源建设的基础和核心。

系统管理子系统包括资源管理模块、系统管理模块和用户管理模块。资源管理模块对资源库中的各类资源进行操作, 主要功能包括:资源上载、资源预览、资源下载、资源审核、资源查询、资源定制、资源删除、资源使用率的统计分析、资源收藏等。系统管理模块主要负责对整个系统的维护工作, 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扩展性。它的功能有:资源库系统的初始化、访问控制、安全控制, 提供可扩展的接口等。用户管理模块对资源建设和使用的各类用户进行管理, 比如对系统管理员、资源审核员、教师、学生、一般用户等的管理。

三、资源建设的步骤和原则

资源建设应为六个步骤:制订教学资源建设方案;制定教学资源建设技术规范;设计教学资源管理平台方案;探索教学资源建设的途径、方法;探索教学资源的应用推广模式;探索校内外教学资源的整合及二次开发的模式及方法。

为了保证所建设教学资源的先进性、完善性和可扩充性, 在规划和设计资源系统时, 必须遵循一系列的设计原则, 这些原则主要有:系统的开放性原则———教学资源基于开放的系统平台并采用开放的体系结构, 以便系统能够兼容不同的用户平台, 并支持系统的扩充;系统的保密性原则———系统应该提供严格的权限控制, 对一些敏感数据提供加密功能;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原则———由于教学资源库中有许多素材是大数据量或超大数据量的, 因此必须能够支持大数据量稳定的吞吐访问;系统的前瞻性和兼容性原则———系统必须优化体系结构, 支持用户的并发访问, 具有较强的冲突处理能力;系统的安全性原则———教学资源库中的信息数据有着较高的安全性要求, 要通过多种安全措施保证数据的安全;系统的标准化原则———系统中的资源分类标准符合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办公室颁布的《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规范》, 保持和国家的标准相一致。

摘要:文章论述学校进行多媒体教学资源系统建设的目的、意义和必要性, 分析资源建设所包含的资源管理子系统和系统管理子系统应该涵盖的内容, 阐述资源建设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应该遵循的原则, 以及应该采取的步骤。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资源,建设模式

参考文献

[1]胡小勇.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区域性优质资源共建共享:理论框架与个案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 2010, (03) .

[2]李馨, 胡小勇, 缪容.我国基础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调查[J].中国电化教育, 2009, (02) .

[3]张玉娟, 盛琳阳, 孙扬.校园网教学资源库建设初探[J].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07, (03) .

上一篇:阅读与写作的有效结合下一篇:考试项目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