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2024-10-09

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共12篇)

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篇1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计算机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和深入, 使学生有了更大的探求真理的欲望。因此, 我认为教学中应采取科学性多种激趣方法, 如“多媒体教学”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 是提高学生教学教法和素质教育的必要手段。

一、基于多媒体的构建主义教学环境

构建主义作为一门关于知识和学习的理论, 正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它是以社会和文化作为载体, 构建新的知识和模式, 而这种新的知识和模式是借助于文化发达的工具和符号建构的, 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思想, 把传统教学的语言表达方式改变成为多媒体的声、光、色、图、语言文字结合在一起, 为学生提供了学习的真实情景, 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传统教学模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构建主义理论是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把学生培养成为知识的主动构建者, 教师转变为帮助者、促进者。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数学课上, 教学内容很抽象, 直接讲述不便于学生很快的理解和接受, 运用彩色的图形, 引导学生利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自己动手操作, 使他们体会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 应用于实践, 在实践中得到发展。例如:在讲解“数学归纳法”时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图形, 摆上七、八本书, 按适当距离 (1/2书高<距离<书高) “一”字排开, 利用动画形式, 第一本书倒下, 其他的将一个接着一个全部倒下;如抽取第五本, 仍推到第四本, 则第六本及以后不倒……然后介绍它所蕴含的重要的证明方法——数学归纳法。这种直观的启发式语言更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势利导, 使学生把兴趣转化成乐趣, 进而转化成志趣, 那样就可以使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有一种经久不衰的求知欲。这样的教学方法是通过学习者寻找句型, 提问题, 构建他们自己的模式、概念和学习策略的方式, 强调学习者是中心、是主体, 教师是教学中知识的传授者和促进者。运用多媒体构建主义教学方法, 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 处理和展示多种语言信息形式, 提高教学效率, 在良好的教学环境中学习所需的内容, 可以按照教学的要求进行自学, 并且能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方法来自我检测和评价。这是构建主义的学习理论为多媒体教学奠定了强大的理论基础。

二、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教学的方法, 只偏重于知识的传授, 使学生在学习中觉得抽象、枯燥, 学生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 做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想尽一切办法, 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 但是却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建立一种绿色网络环境, 使学生在学习上多原化, 让多媒体教学可以图文并茂, 使很多的抽象的内容具体化, 大大丰富了课堂知识容量, 不仅节约了教师黑板板书的时间, 而且可以让学生一目了然, 提升了课堂的氛围, 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说:在讲授《在挫折中奋起》一课时, 我通过放映贝多芬克服失去听觉的困难而创作《命运交响曲》卡通片, 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调动起来, 专心的观看, 通过直观的画面, 深深的被贝多芬的顽强精神所感染, 潜移默化中树立在挫折中奋起的意识, 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可见, 正确的运用多媒体课件上课, 使学生产生了一种探究的心理, 并以某种模拟仿真某些内容情节, 使学生面对知识犹如身临其境, 在效果上超过了传统的老师讲, 学生听的被动局面, 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日益提高, 进而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

三、采用多媒体教学提高课件利用率

使用多媒体教学系统进行教学时, 教师可以把制作的教学课件放到互联网上供学生下载或可以让学生用软盘拷贝回家, 实现资源共享, 让学生即使在家能够方便直观的独立操作和复习, 巩固当天所学的知识。这样不仅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而且还可以自主学习, 探索一些新的知识, 这样使用课件教学方法会受到多数学生的欢迎。我们利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研究性解决问题的的能力, 更能提高创造力。在多媒体教学强大的资源平台上, 还要求我们教师在信息技术上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水平, 强化高质量的备课, 制作精美的课件, 来完善数字化媒体素材, 知识点素材及示范性教学案例, 这样才能够大大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

总之, 现在使用多媒体系统进行教学是教学手段的必然趋势, 每一位教师应该熟练掌握的基础上, 有效的指导学生使用多媒体设备, 获取相关的有价值信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性, 同时, 通过多媒体技术制作出优秀的教学课件, 使教学活动直观生动, 能恰当指导学生设计学习进度并检查每个学生的进步情况。在每位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时, 还一定要总结经验, 避免长时间点鼠标, 这样缺少与学生的交流。为了达到更好发挥多媒体的作用, 使教学效果更好, 做为多媒体的教师一定要在教学课件中长期稳定的不断更新与维护网络教学资源, 具有技术生命力的保障。这样才能促进我国教育信息化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耿文凤.浅谈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科教导刊 (下旬) , 2015.01-25.

[2]王有文.浅谈多媒体在培智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华夏教师, 2015.01.15.

[3]王竹立.新建构主义的理论体系和创新实践.远程教育杂志, 2012.2.01.

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篇2

(一) 注意在多媒体教学中设计真实的背景。教学中要运用多媒体提供丰富的、真实的背景资料,它反映知识在实际中运用的方法,它要求考虑实际问题的复杂性并从中进行探索,以便学生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例如,在计算机教学中,往往在课堂枯燥的讲授,学生毫无兴趣,但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中,通过动画、图形、声音的演示,加上教师深入浅出的讲解,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学到知识。这样学生就能够在原有认知结构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认同我们的概念和思维方式,并内化到自己新的认知结构中,形成自己新的概念和思维方式。

(二) 多媒体程序要设计学生的合作过程,设计学生的反思过程,设计学生的表述过程。情景学习的研究表明:学习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学生之间的合作具有明显的效果。因此对于多媒体交互式教学,应该设计一些过程和内容,让学生进行讨论,合作解决,以提高多媒体教学的效率。许多多媒体程序在设计时忽略了留给学生必要的反思时间,这是一个失误。实际上学生在这一段时间内,对整个问题涉及的知识和方法,对自己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运用知识和方法的过程进行必要的反思,通过对比自己和老师、同学解决问题的不同点进行反思,学会思考和运用,调整原有认知结构,形成新的认知结构,从而达到升华。情景学习理论强调清晰表述的重要性,这是因为清晰的表述促进知识的抽象和系统化,将潜意识转化为意识,从而纳入认知结构。要注意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学习情景,将学生分组,一起讨论问题,发现问题,辩论问题,这一切能确保学生有机会进行清晰的表述,“使缄默的知识变成清晰表述的知识”。

(三)对学生的评价也是多媒体教学过程的一部分。传统的评价学生的的方法是作业和考试,即主要是在课堂之外的,课内也有,但一般用于鼓励学生。实际上评价应该是多媒体教学的一个过程,即在多媒体教学设计过程中,我们应该考虑到学生有可能出现的各种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并设计相关的评价,结合学生的反思,促进学生对自身认知结构中缺点和优点的认识,从而优化认知结构。

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与劣势 篇3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优势;劣势

中图分类号:G4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9-222-01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告别一支粉笔走天下,只落得两袖清风一身粉笔末的形象,应该适应教育媒体的现代化趋势,把握现代化教学技术、制作课件、运用网络,达到教育技术现代化的所需要求。多媒体教学到底有什么作用呢?这个问题不能用简单的好或坏来回答.我们看问题要一分为二:

一、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运用多媒体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计算机教学,声像文结合,让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内容变成形、声结合的画面图式,让静态的审美对象活跃起来成为动态,并打破教室四十分钟的时空限制。多媒体教学以一种全方位的方式向学生展示一个美好的世界。在多种感官的刺激下,能更好地开发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给学生一个更好的学习空间。在音乐的带领下,在动画的生动形象的演示下,在多姿多彩的图片展示下,给学生犹如身临其境的感觉,更能体会教学内容,这样的新鲜感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学生由于长时间坐着上课而带来的疲备,也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在语文课的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充分发挥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导学作用,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整体素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以达到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

课堂教学中,学生进行学习的时候,是通过多种感官来参与的,这是一般人的学习规律,也是一般人认识各种事物的规律,但多种教学媒体的结合,必须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认识规律。因此,多媒体教学调动学生的感官进行学习必须做到:视听结合,讲练结合,动静结合,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有些教材内容丰富,课时较多,所学知识比较分散,在总结课上,利用多媒体手段,可以化零为整,把文章结构,各部分的关系集中在多媒体投影上揭示给学生,形成整体认知。

多媒体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充实直观内容,强化直观效果、丰富感知材料,能够较彻底地分解知识技能信息的复杂度,有利于解决重点和难点问题,适时使学生接触一些新的现代化设备,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视野,为其未来发展构建较高的发展平台。世上没有一种新生事物能够完美无缺,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也不会例外。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营造气氛,唤起情感,引导想象,但决不能用屏幕、画面来代替文学意境。文字提供的想象空间远远大于直观。仅仅采用直观手段来组织教学,对学生思考力、想象力、联想力是一种极大的限制。不管执教者上课采用何种形式,不管这是堂什么内容的课,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永远只能是辅助位置。它的一切设计都应为教学服务,而不能代替教学。任何事物都有长短利弊,多媒体教学手段也不例外。

二、多媒体教学的劣势

由于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需花费大量的时间,容易使教学教师放松对于教材教法的研究。多媒体教学的种种功能设置,是一项非常繁琐的工作,教师为了使画面漂亮些,文字富于变化些,往往在一项设置上需反复设置、反复运行演示,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而且多媒体教学课件是由教师事先设计的教师划定了一个由起点到终点的严密轨迹,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沿着课件指示的轨迹走下去,这种定向式、模式化的教学,严重束缚着学生思维的发展。这与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是相矛盾的。而且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节奏快,难免重点不突出,信息过多过滥还会使学生无法跟上讲课的进度,只能被动地接受授课内容,缺乏思维的过程。并且在多媒体课件中插入过多的动画或视频文件,也容易分散学生注意力。教学中如果过多依赖于多媒体课件,会使教师学生之间失去互动性,难以发挥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与误区 篇4

现代教学媒体和传统的教育相比, 有明显的特色, (1) 设备先进。包括幻灯机、录音机、录像机、电视机、微机、液晶投影等。 (2) 表现形式多样。现代媒体可用图像、声音、色彩、空间等有形有声地表现教学内容, 能够突破时空的限制, 直观、形象地反映事物, 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 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从而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有利于学生从低到高, 由浅入深, 由简单到复杂地逐步掌握知识, 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思维能力, 判断能力, 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情感的熏陶。总之, 现代教学媒体和现代教学技术的运用, 最终目的是提高学习效率, 使课堂教学得到优化, 教师可以在课堂这一有限的时间内, 巧妙、合理地运用现代教学媒体,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学生多种感官充分运用, 扩大学生接受知识的信息量, 既学习文化知识, 又受到情感和品德的熏陶。多媒体教学对教师和学校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发挥现代教学媒体的作用, 改革教师的教学方法。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要有现代化教学意识, 领会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 更新观念, 探索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利用现代教学媒体和技术, 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 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 优化教学过程。

二、合理运用教学媒体, 提高教学效率。现代教学媒体提高教学效率, 主要表现在“受教育面广, 减少难度, 扩大信息获取量”。在教学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越性, 适时、适度地运用多媒体, 寻求教师和学生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达成目标的有效途径, 以达到课堂教学“耗时少, 效率高”的现代化要求, 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改变评价方式, 测试学生成绩。利用多媒体教学的效果如何, 不能凭一张试卷定学生的成绩, 应设计多渠道, 多手段的综合考评模式, 达到全面衡量学生的成绩, 从而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养,

四、运用现代教学媒体,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具有新颖、生动、直观的特点, 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调动学生的情感, 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 达到提高教学的目的, 同时现代教学媒体的运用能调动学生课外主动探求知识的积极性, 拓宽学生的学习和运用的领域, 获得实践能力。

五、开发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软件。合理配置现代化教学设备, 根据教学需要, 不断充实和完善电教教材和教学软件, 提高教师制作课件的水平和教育资源利用率, 切实提高课堂效率。

以上是多媒体教学较传统教学所具有的强大的优势, 想必各位教师在实际运用中都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和体会, 下面我再谈谈多媒体教学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常见的误区。

误区一:重结果, 轻知识的产生过程。教师仅把多媒体当作活动的黑板, 把现成的结论投映到屏幕上, 没有真正揭示教学知识产生发现的过程, 学生缺少感知、理解、记忆、训练的过程。

误区二:重课内, 轻课外。多媒体教学仅仅限于课堂上的演示, 而忽视了课外对学生的辅导。

误区三:重手段, 轻思想。教师的教育思想成旧, 偏重于机器, 而对教学思想、教学方法重视不够, 多媒体不是为了使用而使用, 不应该搞“花架子”

误区四:重技术, 轻实效。教师只想着如何通过先进的教学手段来教学, 教师鼠标讲台、学生之间不停忙乎, 而更多学生则是被屏幕上精美的图案所吸引而转移兴趣, 达不到教学的目的和效果,

误区五:重教师, 轻学生。课件是教师根据大纲、教材、学生的实际和教师本人的经验, 在授课前设计制作而成的, 带有一定的主观性、程序性、被动性。授课唯有按“程序”一步一步地走, 与教师的设计一致, 多媒体才能大显身手, 而忘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把学生当成了接受者而不是主动者。

这些误区的形成原因存在多种原因, 有的是对现代教学技术的理解不正确, 有的盲目追求时髦, 有的是教育观念还没有完全更新, 有的忽视了学科的特点等等。

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和不足 篇5

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西湖小学 田红梅

一、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本身所具有的优势

1.多媒体教学集图文声像于一体,改变了以往单一枯燥的文字与语言传递信息的方式,以直观的画面、形象的图片、动听的音乐等来传递教学信息,所展现给学生的是一个图文并茂、声像俱全、动静结合、多彩的世界。可以同时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带给学生新鲜的刺激与冲击,这使得教学更加富有趣味性,更能激起小学生内心强烈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将对多媒体的注意力转移到新知的学习上来。如在学习《桂林山水》这一课时,我制作精美的幻灯片,在课上逐一播放给学生,有图片、有视频,再配以动听的背景音乐,这样更能将学生带入特定的教学情境中,让学生如临其境,置身于优美的桂林山水之中,从而激起学生强烈的阅读动机与浓厚的学习兴趣。

2.整合多种教学资源,构建开放化课堂教学。以往的教学视教材为唯一的教学资源,整个教学活动围绕着教材展开,照本宣科,机械教学,教学完全局限在教材内。教学资源单

一、教学程序固化,教学处于相对封闭的空间之中。现代教学倡导生活即教育的教学观,新课改更加关注教学与生活的关系,明确提出要实现多种教学资源的优化与整合,实施生活化教学,为学生构建一个开放的大语文课堂。多媒体可以突破时间与空间上的限制,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各种素材,如图片、图像、音频、视频等展现在学生面前,可以说只要是大自然中存在的我们都可以利用多媒体所特有的功能直观而立体地展现出来。这样的教学改变以往教学信息的单一性与封闭性,而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而宽广的学习的平台,将教学与生活、与社会联系起来,这更加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见识,可以让学生从中获取大量形象认知,进而引导学生展开一系列积极的探究活动。

3.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小学生正处于初级认知阶段,尤其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刚刚开始系统化学习,同时又受到自身生活阅历与认知水平等的局限性,对于一些深层次的内容往往难以理解。多媒体可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真正地深入文本,对文本进行个性化解读,达到对文本的真正理解与全面掌握。古诗虽然只简短的几十字,但是却能勾勒出一幅幅直观的画面与生动的场景,传达着诗人的喜怒哀乐。小学生理解能力差,一直以来古诗都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难点。有了多媒体,我们就可以将古诗所描绘的场景与意境以图文声像的形式展现出来,带领学生横跨历史,步入诗人所描绘的场景之中,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与联想,从而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古诗。又如一些历史题材的文章,由于远离学生的生活,学生理解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采用多媒体可以将那段历史真实地再现出来,带给学生直观感受,这样更利于学生带着特定的情感,结合特定的社会环境来展开思考,从而达到对文本的真正理解。

二、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的不足

近几年来,随着多媒体及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计算机应用于教育领域创造了广阔的天地,然而在多媒体课件广泛运用于教学的同时,一些多媒体教学的误区也随之产生,关于这方面目前讨论已很多,这里就不再赘述。本文将着重点放在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局限性。

1.多媒体不能取代语文个性化教学

众所周知,语文教学不单是认知活动,同时也是情感活动。语文课的特质要求语文教师用优美的语言,通过生动富于魅力的朗读,去诱发课文中的美,去感受作品中所蕴含的丰富情感,以诗人般的激情,创设课堂的美的氛围,同时将自己感受到的美去感染学生,并通过师生的思维互动,碰撞出心灵的火花。而这一切,多媒体课件是难以取代的。但是,目前有些语文课,由于多媒体技术的介入,语文教师注意的是多媒体的操作和教学内容的演示,学生眼睛盯的是多媒体的演示屏幕。在这样的被多媒体“统治”了的课堂里,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已“目中无人”,人性化的师生人际情感交流已被冷冰冰的“人机交流”所取代,哪里还谈得上语文个性化教学?

2.多媒体的滥用与误用,导致语文课教学诗意的苍白

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篇6

一、引发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让多媒体进入课堂,并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充分开启学生思维,可以形成现代课堂教学媒体多样化、结构紧凑化、方式立体化、知识生动化的显著特征,这样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又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除经常注意向学生进行正确的学习目的教育外,要采用新颖的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方法,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实践证明,采用直观教学的方法,对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具有重要的作用。如:教文言文《愚公移山》,可播放学生熟悉的著名青年歌手江涛演唱的《愚公移山》歌曲,同时用FLASH播放“愚公移山”的动画,学生在复述课文内容时,可以不看课文,直接通过对看到的动画的回忆,很快地就把文章的内容复述了下来。这种寓声、形、情于一体的多媒体演示,把学生不易感知的事物表现出来,增强学生的感官刺激,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情趣,从而引起学生心理上的愉悦和形成高涨的学习兴趣。这样,教学就会始终抓住学生的心灵,使他们聚精会神,兴趣盎然地投入学习活动。

二、化难为易,提高知识传授效果

现代多媒体技术以其丰富的形、声、光、图、动画、录像等独特的方式,相对于传统的以语言形态为主的教学模式来说,它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信息传递密度和知识密度,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以实现自主性学习,同时扩大了学生想象、思维的时间和空间。如:有《平移》和《正方体的展开图》两节课的教学。由于图形的平移和正方体的展开图主要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学生在没有实物的感性条件下很难建立空间概念,即使用实物操作,对刚接触的学生来说也很难将变化前后的图形对应起来,因此利用常规教学手段在这儿遇到了不可调和的矛盾。但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电脑的动画功能形象地给学生展示了图形的平移前后的对应关系以及正方体展开的全过程,学生通过动画演示,不但掌握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更在脑子里建立了空间观念,为以后的几何学习打下了很好的基础。这样,这个抽象的教学重点被形象化、强烈化,便于学生理解和领会,减轻了学生学习负担。通过实践证明,多媒体教学确实能够使所学知识化难为易,提高知识传授效果。

三、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发展学生的智力

多媒体的使用,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自古以来,课堂教学方式就是教师和学生面对面的单一模式,教学信息的传输与反馈主要依赖听觉语言来进行。这对于学生智力的发展,显然有较大的限制。而多媒体由于本身具有的特点和功能,对发展学生的智力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如思维力的培养,由于多媒体能够向学生再现各种事物、现象、情景和过程,学生可以凭借观察获得大量感性材料,为思维传递信息,对事物进行有效的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使感性认识迅速形成理性认识。同时,多媒体本身还能够对复杂的事物、现象或过程进行分析、综合,对容易混淆的事物或现象进行比较、鉴别,因而学生不仅能够较快通过思维活动形成科学的概念,而且还会从中学到正确的思维方法。

四、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多媒体网络教学能使教师获得创造的自由,更能体验创造的乐趣,增强工作的效能感和价值感。借助于多媒体网络技术,教师的备课实质上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创作过程。它需要对知识的再加工,需要融进教师的个性、思想、理念和方法,最大限度地体现教师作为一个有个性的思考者所具有的一切本领。这样一个准备过程,有利于教师的成长与进步,使教师更好地扮演自己的角色,履行自己的职责。英语学习是听说读写诸方面的综合掌握,在课堂上只有运用了多媒体技术,教学才可能进行多方面兼顾。于是在呈现对话时,先让学生合上书,边看投影画面,边听课文磁带,培养了学生的听力、观察力、理解力。本课中的语言点讲解和各种练习都通过投影仪打出来,让学生学习和操练,使得这堂大容量的课能顺利完成。

小学数学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 篇7

一、化枯燥为生动,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为积极、最为活跃的非智力因素, 在学生的智力活动中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 推动着学生主动求知、积极探索。学生对数学学习是否感兴趣, 直接关系到学生积极情感的调动, 积极学习行为的产生, 直接决定着教学的成败。而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模式落后, 以教师的讲述为主, 以课堂为中心, 以教材为中心, 整个教学过程枯燥无味, 无法激起小学生强烈的学习热情与浓厚的学习兴趣, 这是传统教学的一大瓶颈问题。而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 将黑板变成多彩的屏幕, 将粉笔变成鼠标, 将文字教材变成图文声像的情境, 使得原本枯燥无味的教学富有生机与活力, 更加富有动态感, 更加生动活泼。

而这些绚丽的色彩、逼真的画面、直观的图片等正是小学生所喜闻乐见的, 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与认知规律, 能够激起小学生内心强烈的学习动机与学习意识, 使学生对面前所呈现的数学知识更为关注, 从而使学生带着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主动而积极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在教学中我们要结合小学生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 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来科学地选择各种数学素材, 制作出精美的多媒体课件, 让原本抽象枯燥的数学教学更加富有生活气息, 更加富有趣味性与艺术性, 真正成为学生所喜爱的一门学科。

二、化抽象为形象, 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数学具有较强的抽象性、逻辑性与系统性, 而小学生处于认知的初级阶段, 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他们获取信息的途径来自于形象事物, 获取信息的种类也是感性认识。这与数学抽象性间的矛盾是学生对数学学习不感兴趣、学习效果低下的主要问题。

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将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寓于各种形象直观的感性事物中, 这样更加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与思维特点。学生可以从这些形象直观的事物中获取大量的感性材料, 在自身主动思考与教师相机诱导下更能够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从而使学生能够透过大量表象达到对事物的本质认识。这样由浅入深、由易到难, 更利于学生从已知过渡到未知, 可以让学生充分享受到学习与探究的乐趣。

如在学习三角形的相关知识时, 首先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向学生形象地展示现实生活中所存在的三角形的各种实物。通过形象直观的展示可以唤起学生对相关生活的回忆, 可以让学生获取大量形象直观的认识, 帮助学生建立三角形的初步认知。然后再利用多媒体强大的功能来向学生动态展现从三角形实物到三角形图形的过程。这一过程是此节内容的重点也是难点, 学生只有深入理解, 才能真正掌握三角形的本质属性, 达到对概念的本质认识。而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 很难将这一抽象的过程形象而动态地展现出来, 我们只能是将概念强行地灌输给学生, 学生只是机械地记忆, 并没有真正地理解。而运用多媒体就可以化抽象为形象, 将语言难以描述的过程形象而动态地展现出来。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三角形的概念, 从而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化静态为动态,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各科教学的重要目标, 数学素有思维的体操之美称, 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方面更是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实现各种数学素材的优化与整合, 化静态为动态, 化无形为有形, 可以将这些抽象的概念与定理与形象直观的事物结合起来, 丰富学生的表象积累, 拓宽学生思维的广度与深度, 这对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如在教学长方形的概念时, 我们可以依托多媒体强大的优势, 向学生展现各种长方形的实物, 让学生展开认真的观察与思考, 让学生思考并总结长方形边与角的特点, 并让学生亲自动手来剪切长方形。这样的设计融学生的动手与动脑于一体, 通过学生的主动思考、动手、充分交流与激烈讨论总结出长方形的特征与概念。这样的学习过程是学生主动探究, 积极思维的过程, 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这远远比直接画出一个长方形, 告诉学生这就是长方形, 让学生死记硬背效果要好得多。这样的学习并不是只局限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 真正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 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的优势 篇8

一、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效率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渴望, 我们的一切意图, 一切探求, 一切理论都会落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及强烈的求知欲望。适当利用多媒体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好奇心、求知欲和兴趣, 提高教学效率。

二、利用多媒体加大课堂内信息的容量

语文课就是进行语言信息的输入 (吸收) 和输出 (表达) 的课, 语文教学的过程, 也是一个信息传导的过程, 或者说, 是语文信息的变换过程。这个过程是通过一定的信息传递、交换、储存、处理而实现的。语文教学要提高质量, 就是要大面积、大容量、高效率地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 从而发展智力、形成能力。多媒体计算机将各种文字、声音、图像以及动画等信息有机地综合在一起。它还能对来自不同途径的信息进行综合处理, 并将经过处理的信息在课堂上呈现给学生, 建立一种有机的、逻辑的连接。这样不仅把学生的听觉、视觉等一起调动了起来, 增加了课堂信息传递通道, 而且提高了传递信息的容量, 增加了课堂的密度, 容易取得较好的课堂效果。

三、多媒体技术可以把握重点, 突破难点

学生由于受认识能力的限制, 在阅读分析文章时, 往往会“卡壳”, 这是因为在大量枯燥的文字面前难于理解文章的重点和难点所致。多媒体技术在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学、声音、图像等方面有高超的能力。运用这一形象、直观的功能, 就可以变抽象为具体, 变静态为动态, 从而化枯燥为生动, 这样难于理解的也就容易理解了。教师在讲解文章的重点内容时有时候用语言描述也很难使学生全面正确理解, 这时候也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这一优势, 让学生解除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语言理解方面的困难, 从而降低难度, 把握重点, 使教学中的难点、重点顺利突破, 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

教学《林黛玉进贾府》, 学生很难理解贾府的平面布置, 从而无法了解林黛玉进贾府的路线图。教师上课时, 把贾府的平面布置图以及林黛玉进贾府的路线设计成动画, 难题就迎刃而解。

小学英语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 篇9

一、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具有化难为易, 转苦为乐的作用。而多媒体组合的视、听、动结合的教学方法, 各种抽拉片、复合片、旋转片, 各种色彩的投影教具、学具形成的生动逼真的语言环境, 最易于使学生产生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 这种积极的心理体验便能迅速形成求知欲望, 在强烈的求知欲望的推动下, 学生的注意和兴趣能力最大程度地集中到英语教学活动上来, 他们迫切地想看、想说、想动、想探索, 自觉的运用多种感官—视觉、听觉、触觉、同时感受, 感觉、知觉、语言、记忆、想象、思维都活跃起来, 启发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 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多媒体辅助教学, 有利于创设英语活动情景, 提高交际能力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 直观教学优于一般的讲解, 利用生动、形象的电化教学手段进行听说训练, 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 而且又能创设一定的教学情景, 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 可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例如, 在教学对话:“Can I help you?”时我设计了几个情景: (1) 一个学生帮助一位老大娘过马路; (2) 小猴子到小猪的水果店买香蕉; (3) 一位外国游客到超市购物。学生在这些模拟现实生活的情景中边看边说, 不仅熟悉了“Can I help you?”而且知道使用这句话的具体环境, 它所表达的意思, 以及其他一些相关句子的用法。基于情景的教学中, 学生既考虑所处的场合, 又要使所表达的内容前后连贯, 也就是要把符合环境要求的一些句子组织在上下连贯的语篇中。在学习“Can I help you?”句型时, 根据前面设计的情景, 我们可以采用对话的形式, 使学生联想以前学过的知识, 如“Thank you./Thanks”和“You are welcome”等句型和单词。并将他们用到现在的情景对话中。这样, 学生不但学习了新知识, 还复习了原有知识, 更重要的是培养了知识整合、灵活运用的能力。我们还可以将基于相同主题的学生现场表演与计算机虚拟环境相结合, 让学生动起来、唱起来, 使课堂成为真实的语言交际的“社会性”场所, 调动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组织学生投入自然、自由的语言交际氛围, 是学生语言交际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三、多媒体辅助教学, 有利于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中往往会遇到种种教学难点, 英语教学也不例外, 要实现最优化的英语课堂教学, 取得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效益, 突破难点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许多难以名状, 而又与日常生活相关的事物、情景, 通过多媒体教学, 可以跨越时空, 成为可感知的“直接”经验。应用多媒体融知识性、趣味性、灵活性、新颖性于一体, 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化、简单化、直观化, 缩短了客观实物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从而降低了难度, 是学生容易接受。从而获得深刻、清晰的感知, 学得快, 记得牢。

多媒体的辅助教学, 可以节省教师板书、讲解时间, 给学生提供更多活动的时间, 突出英语课“大容量、快节奏, 多变化”的特点。不仅如此, 在做练习时, 题目内容被设计成篮子, 练习题的答案设计成果子, 做练习变成了摘果子的游戏。做对了练习, 微机内还有悦耳的音乐或激励性的语言, 如“你真棒!”“棒极了!”等。面对有趣的练习, 学生思维敏捷, 精力集中, 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 教学效果得以大大提高。

四、多媒体辅助教学使英语课堂评价更加丰富、精彩

传统的评价方式是教师先评价, 然后将评价的结果反馈给学生, 学生完全接受评价结果, 这不仅要浪费教师大量的时间, 而且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造成学习、评价、反馈、补救各环节的脱节。如果充分利用微机来处理每次的评价结果就非常的迅速, 并且很少会出现错误, 不但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 提高工作效率, 而且能迅速反馈教学的结果, 以便能及时进行调整。 (1) 学生自评。学生自评时一方面能及时地修改自己的作品, 另一方面能主动的通过网络浏览他人的作品, 并将他人的优点结合到自己的作品中。 (2) 学生互评。每个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都不一样, 在评价他人作品的过程中, 自己可以提高学习能力, 培养创造能力。实践证明学生间通过互评, 能加深学生对单词句型的熟练运用程度, 情景创设的能力也得到发展。 (3) 教师点评。学生练习完后教师如果能在课堂上及时点评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操练机会, 使他们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 能独立自主的进行学习。除了一些常规的课堂训练以外, 多媒体辅助教学为学生练习展现了更为广阔的天地。利用多媒体的交互功能, 充分发挥课件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是教材内容更生活化, 具体化, 让学生身临其境, 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亲切感, 进而产生求知欲, 变被动听取为主动探索。当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起来后, 他们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就能自觉端正学习态度, 与教师“同频共振”, 深入理解教师讲授的内容, 甚至会跳出课文的极限, 通过各种渠道获取新知识, 从而将“被动学”变为“主动学”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历史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 篇10

1. 可以更好地创设情境, 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创设历史情境、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兴趣是历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与传统历史教学相比, 多媒体历史教学有很强的动态性, 能融生动活泼的文本文件、色彩鲜艳的图片图形、优美动听的声乐与动画、丰富多彩的视频图像及新闻报道、知识竞赛等多种信息、效果于一体, 图文并茂、声情兼具地再现历史情景和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

如八年级上册《红军不怕远征难》, 对于长征路线、大事、艰苦程度及红军战士的精神等, 学生很难深刻把握和领会, 难以感受长征精神, 并从中受到教育。如果在教学前, 把搜集的长征路线Flash动画用Windows Movie Maker软件把《长征》、《四渡赤水》、《大渡河》等剪辑并合成, 加上歌曲《七律·长征》等综合制成课件, 就可把书本静态描述变成动态多媒体, 形、声、图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既缩短时空距离, 将抽象内容具体、形象化, 又大大增强直观性、生动性、具体性。课堂上适时动态演示经过的主要地点、路线, 加上同步视频播放, 则使学生真切地看到了红军血战湘江不怕牺牲、四渡赤水机智灵活、飞夺泸定桥的勇敢、爬雪山的艰险、过草地的异常困难等。

从教学效果看, 学生在学习中见其人、睹其物、闻其声, 视听感官受到了强烈冲击, 注意力被完全吸引了, 进而激发了求知欲、情感。学生在轻松获取知识的同时, 还能进行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另外, 加上教师生动的讲解点拨、问题情境创设, 以及学生讨论、师生互动等, 在有可感性、可见性的教学氛围中, 教学重点等便迎刃而解, 从而成功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也给学生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2. 与传统教学相比, 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够优化教学过程, 顺利实现难点突破。

如西安事变发生后, 国内各派态度、最终和平解决与意义是教学难点。为此, 我制作了课件, 把重要问题、历史教学资源光盘相关内容与电影《西安事变》中的部分内容等融为一体。教学时, 适时播放: (1) 西安事变发生背景; (2) 张学良、杨虎城实行“兵谏”, 扣留蒋介石; (3) 宋美龄等人为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而斡旋; (4) 何应钦兵围西安, 甚至出动飞机轰炸; (5) 周恩来率中共代表团去调停; (6) 张学良送蒋介石到南京。在播放中还要引导学生注意几种不同力量的态度与表现。在创设情境基础上, 学生有了直观、形象、具体感知之后, 我再提问:第一, 张、杨实行了“兵谏”, 但又为什么不杀蒋?第二, 宋美龄和何应钦同属国民党人, 为什么宋美龄希望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而何应钦则要用武力解决?第三, 蒋介石是共产党的敌人,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不主张杀蒋, 反而要释放他?还要派代表团去西安调停?学生结合多媒体课件进行分析、讨论, 加上教师讲解、启发、归谬等就很容易解决上述问题, 从而既优化了教学过程, 又解决了教学难点。

3. 激发创新意识, 创新思维,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真正的课堂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 必须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在传统教学中, 对于学生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往往由于时间紧, 学生缺乏真正的感性认识、探究问题的情境等导致思维的惰性而很难完成。而多媒体教学则能使学生直观感知历史、创设生动具体有效的问题情境、不断地动态展现新问题新思路, 加上教师把握最佳切入点及时启发、诱导, 定能使学生的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有机结合, 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同时发散, 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提高学生的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 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而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如学习《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时, 教师把搜集到的相关文字、图片、视频资料等和问题设计有机融为一体, 制成课件。在课堂上, 教师在把握问题最佳切入点的情况下, 动态展示: (1) 香港、澳门问题的历史由来。 (2) 你知道什么是“一国两制”吗? (3) 分析、讨论:为什么用一国两制来解决港澳问题? (4) 概括归纳:香港、澳门是怎样回归的? (5) 分析、讨论:香港、澳门为什么能够回归祖国? (6) 思考、分析、认识:港澳回归有什么伟大意义?回归说明了什么?⑺思考认识:港澳回归后的状况如何?这样, 在提供了丰富的史料, 创设了生动形象的历史情境下, 学生的视听感官受到强烈的冲击, 进而积极动手、动脑、动口对问题进行查找、分析、归纳、交流与讨论, 甚至于争论, 使得积极性、创造性被充分调动起来, 加上教师及时点拨、诱导, 从而大大促进了学生历史思维的发展和思维能力的提高。

4. 利于思想情感的培养, 更好地陶冶学生情操。

育人方面, 传统的教学方法、手段, 主要靠教师讲述, 即使再绘声绘色, 也不能很好地再现情景, 往往不能使学生产生共鸣, 思想教育常流于形式。而多媒体教学则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受, 既能寓真理于具体、生动活泼的形象中, 还能为学生营造全新的历史德育氛围, 从而增强真实感。学生能身临其境地感受时代氛围, 会加深内心体验, 内化道德情感, 从而产生共鸣, 自觉地接受熏陶, 从而收到良好的思想教育效果。

如《鸦片战争》一课, 鸦片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深重灾难、林则徐爱国情怀等是情感教育的重点。我在制作的课件中融入了有关视频资料的片段:官兵吸食鸦片, 战斗力削弱;白银外流, 出现银荒;百姓吸食鸦片, 造成家破人亡。如此, 生动地再现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灾难, 给清政府造成了危机。那些深受鸦片危害的民众的形象, 则时刻拨动着学生的心弦, 学生既增强了对毒品的认识、了解了毒品的危害, 又认识到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的罪恶。而林则徐为了民族利益, 不畏强敌查禁鸦片、进行“虎门销烟”的壮举, 大长

怎样在历史教学中进行美德教育

(织金二中, 贵州织金

摘要: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传授知识和美德培养结合起来, 以培养、造就适应时代需要的一代新人。

关键词:历史教学美德教育情感行为时事

为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培养、造就适应时代需要的一代新人, 必须对年轻一代进行美德教育。历史学科是对学生进行美德教育的主要学科, 历史教材中美德的内容十分丰富, 如:忠心报国、勇赴国难、忧国忧民、公而忘私、艰苦奋斗、律己修身, 等等。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因素, 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 培养学生的高尚品德。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美德教育, 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美德教育要注重情感熏陶, 激发学生热情

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情感熏陶”, 发掘历史知识中的丰富情感素材, 做到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在情感色彩强烈的气氛中, 师生产生共鸣, 使学生的情感得到陶冶, 达到塑造学生的目的。学生的感情往往是在特定的情境中产生的, 在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具体生动的历史材料或实物, 辅以充满情感色彩的语言影响学生, 引起学生的共鸣。课本是向学生进行美德教育的最好教材, 在讲解教材的过程中教师应通过多种途径再现当时、当地的情景。如:戚继光驱逐倭寇, 赋诗明志———“封候非我愿, 但愿海波平”;谭嗣同甘愿为变法流血献出生命———“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张自忠为国家民族而死的决心———“海不清, 石不烂, 决无半点改变”, 在战斗中, 他身负重伤, 仍大呼:“杀敌报国!”直至壮烈牺牲;吉鸿昌就义前高歌———“恨不抗日死, 留作今日羞, 国破尚如此, 我何惜此头”。在社会主义建设中, 曾为原子弹、氢弹的创制作出重大贡献的邓稼先、王承书等, 不图名利, 甘愿“隐姓埋名”一辈子, 在人世间“消失”几十年, 他们所展示的就是一种爱国的美德。教师在讲述历史人物的事迹时, 要充满激情, 歌颂或批判, 崇仰或鄙视, 赞扬或讽刺, 欣喜或愤怒, 泾渭分明, 以自己的感情, 激发学生强烈的报国热情, 以及振兴中华、富国强民的决心。

二、美德教育要辨析人物的行为动机, 实行正面教育

各种历史人物的行为都有鲜明的动机。屈原有报国的慷慨大志;朱自清宁死不吃美国救济粮;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拒绝为侵略者和汉奸演出, 抗日战争期间毅然留起了胡须。他们的行为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而反面的历史人物也有着罪恶的行为动机。如, 袁世凯野心勃勃, 窃夺了了国人志气, 打击了鸦片贩子的嚣张气焰, 使学生们意气风发, 精神倍增。这样, 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 既激发了爱国情感, 增强了对民族英雄的崇敬之情, 又深刻认识到要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5. 可以更好地实现教学观念、方法的转变。

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的交流过程。传统教学中, 由于多种因素, 常常不能充分实现这一过程。而利用多媒体教学, 既省时间又加大知识容量, 既环环相扣又生动形象, 从而既提高了教与学的效率, 又为教师有效组

辛亥革命的果实, 还企图当“中华帝国”的皇帝;汪精卫为了得到日本的支持, 不惜出卖国家和民族的利益, 投靠日本, “沐猴而冠, 认贼作父, 覥颜事故, 丧尽天良, 辱尽华裔”。这些历史人物的行为动机, 正是导致他们行为的直接动因。将他们的行为进行对比, 让学生去判断是非, 分辨美丑, 衡量高下, 从而强化正面教育, 使学生加深对理想道德的理解, 进而把这种认识上升到理性高度, 变成支配个人行为的自觉力量。教师还要启发学生认真思考, 引导他们自觉调节自己的行为。

三、美德教育要总结人物的行为美, 提高道德修养

历史教材中有许多人物具有双面性格, 优点与缺点共同存在。例如:大教育家孔子, 一方面治学严谨, 主张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另一方面又有鄙视生产劳动看不起劳动人民的缺点。对于这类人物要让学生把握主流, 分清是非, 以达到养性育德、净化心灵的目的。在引导学生评价农民领袖洪秀全时, 也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 既要充分肯定他对历史前进的推动作用, 又要让学生看到他身上表现出来的阶级局限性。教育学生要以史为鉴从严律己, 如在评价人物时, 必须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具体事实, 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来。通过对人物道德行为、功过是非的分析、比较、概括, 学生不仅可以提高认识水平, 而且可以提高道德修养。

四、美德教育要结合时事, 培育时代精神

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弘扬, 要根据时代的要求, 经过筛选、淘汰、更新和丰富, 创造出符合时代需求的美德新模式。在讲述鸦片战争的历史时, 我们要把当年林则徐禁烟和今天的禁毒联系起来, 说明两者都是不同时代的爱国之举, 其宗旨都是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青少年绝不能吸毒。在讲清朝前期郑成功收复台湾, 清朝设置台湾府的历史时, 我们要把它和今天实行“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的方针联系起来, 说明两者都是为了维护祖国领土的完整和国家的统一, 都是中华民族历史的进步, 青少年应该拥护党和政府这一正确的方针, 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让学生深切感受民族传统美德的巨大精神力量。

总之, 美德教育对于学生、对于教育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如果物质文明发展了, 精神文明却衰退了, 就与“礼仪大邦”的中华民族不相容。对学生进行美德教育是提高中华民族的思想境界和文化素质的关键所在。在历史教学中, 教师要深入挖掘其丰富的内涵, 取其精髓, 从而使中华民族美德在青少年中发扬光大。

织教学、灵活选择教法, 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活动创造了条件, 使得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和合作者。同时还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使学生真正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自主学习, 成为学习的主人, 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也真正实现了交流互动。

总之, 多媒体教学是一把“双刃剑”, 有利有弊, 在教学中, 要与各种教法、学法有机结合起来, 扬长避短, 发挥各自优势, 而不能当作一种时髦。

摘要:当前, 多媒体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推动着教学内容的信息化、过程的策略化、手段的现代化和资源的网络化。这给历史教学注入了新活力, 能更好地实现素质教育目标。本文对在历史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作了阐述。

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篇11

【关键词】数学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小学数学

【分类号】G623.5

随着计算机科学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改革让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已成为一种趋势。二十世纪中叶以来,数学本身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在与计算机,在该领域的研究数学应用范围和发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研究[1]。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计算机的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也日益增强。本文的研究只能是现代教育的构建块作为一个整体,教育模式只是一个初步的探索的想法,还需要更多的时间来修理,还需要更多的实践来测试,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参与并改进,因此,我也希望这篇文章能起到催化剂的作用。

一.目前小学数学教学引入多媒体教学的现状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有很多的高质量数学软件,如一些数学软件程序包。很多教师也逐渐在课堂上使用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的应用程序。此外,人们可以使用多媒体来获取更多的信息,可以实现远距离同步学习。所有的这些,传统的教育模式都很难满足要求。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做很多的传统教育模式很难做到的东西。随着计算机科学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已成为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工具。数学最主要的特点是来源的实践性、结构的抽像性、模型的多样性、推理的精密性、计算的精确性、体系的统一性、和应用的广泛性。它以定义、定理、公式表示抽象概念、规律、算法及各种变量,以集合论、公理化系统、和逻辑思维为思想工具。作为教学课程的数学课程,就要体现出数学本身的这些特点。由于部分教师对于数学本身的特点认识不清,抑或所掌握的多媒体水平不能充分表达出数学的这些特点,从而不能恰当地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设备,增强学生对抽象问题的具体认识,实际问题的归纳总结,知识的系统整合等,使得多媒体教学流于形式。

二.小学数学教学引入多媒体教学有效的原因

2.1创设优良的數学学习环境

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关于数学教育报道指出:“真的提到没有一个人能教数学,好的老师不教数学,而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教育研究,提供了有说服力的证据,那是只有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建立数学的理解力,能够真正的学好数学。”美国心理学家曾提出研究的信息处理模式,思想的研究是一个结果,学习者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学习数学的教学环境具很强的重要性。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可以进行从两个方面:一是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倡导教学民主,从而使学生有信心参与教学活动;二是建立有挑战的数学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建构过程。教学实践表明,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数学教学活动,是一种能够使教学学习环境创设得优良的过程。

2.2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余文森教授曾指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其角度的关系是极为重要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经常面对。有时,“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的意义,可以激发创新探索的快乐,刺激认知兴趣和学习动机;它可以打开思路和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种让基于多媒体教学经验知识的探究过程的学生,发现新的理解,新的信息,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创新性的研究。学生必须像科学家一样,独立自主的参与问题的探索,在求解过程中,通过观察,大胆怀疑,认真确认实验,理论证明,最后得出科学的结论。这样的学习,学生可以逐渐从“会学” 走向“学会”,不断继承创新举措。

2.3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说到学习兴趣,因为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中可以实现从静态到动态的转变,实现文字和图形,声图像的相容性,活跃课堂气氛,使数学课堂教学变得直观、有趣、并鲜明且具有艺术性,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创新与实践创新的广阔的世界。

2.4合理化学生知识意义的建构

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可使课堂教学变得可控,老师可以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媒体等,从而优化课堂教学环节,节省课堂时间,增大课堂容量,提高数学课堂实践的广度和密度在课堂教学中的操作。这些优点有助于教师,把握难度,突出重点,实现教学目标。这些启发式方法的优点将有助于学生有时间构建与发现教学的意义,将有时间使研究的知识,思考的内容尽可能与教学知识有关,这种“关系”和“思考”在教学中的渗透的“协商”和“对话”的过程中,鼓励学生的意义在于构建多角度学习氛围,从而最终达到学习目标。

三.多媒体教学引入小学数学教育的优势

多媒体教学形式其视觉丰富、生动、有趣、互动性、可接受性强,但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中的学习,也只是促进学习者构建知识的积极外部条件。学习是要真正构建自身的内部知识体系,外部因素还是需要结合内部因素才能发挥作用。教师的教学,要正确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要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要确保学生们发挥主动性作用。

在多媒体辅助教学应把握的声音,图像,文字,动画的合理使用,禁止过多了。要恰到好处,灵活运用多媒体才会事半功倍效果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件图片应该是简洁,明快,高度突出主题,使学生迅速把握重点。正确使用多媒体,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的充分发挥,否则,过分夸张的声音,动画只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同时适用于多媒体教学必须深入研究教材,教学生学习的方法,但不应该是“看到问题才找答案”,必须选择适当的媒体在中学数学教学中,使其发挥最大的作用。

在许多传统的教学方法下产生的课堂教学模式和理论,由于对教师自身素养的强烈依赖性,已成为学生成绩提升的最大限制。但多媒体教学中体现了先进的教学方法的发散性,每一个合格的年轻教师使用优秀的多媒体课件都可以充分发挥良好的教学效果,这就激励着今后数学教育模式的不断发展前进。

四.结论

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篇12

新的世纪呼唤“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新的基础教育。多媒体可利用计算机对文字、图像、图形、动画、音频、视频等多种信息进行综合处理,把多媒体运用到教育工作中,更有利于发展全新的现代化教育。我们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也在不断地探索多媒体对现代化教育的促进作用,逐步完善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为基础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强调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理念和形式下,教师应如何充分发挥在网络环境下的教学主导作用,如何利用网络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有效地习得知识和技能,已成为网络技术和学科课程相结合的重要课题。本文拟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视角,分析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教师所应起的导学作用和做法,以及所面临的挑战。

二、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优势

1. 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创设出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以其独特的形、声、景拨动学生的心弦,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使学生进入一种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中,从而使学生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

2. 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增加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多媒体教学可以迅速地把课程资源呈现在学生面前,既可以节省教师讲课、板书的时间,又可以使教师传授更多的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课堂的容量,并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师用计算机和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把需讲解的内容适时地投影到屏幕上,学生直接从屏幕上获取比较全面、直观的知识,这样既增加了课堂教学容量,又提高了教学效率,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 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水平,增强学习的成功感。

教师运用多媒体将多姿多彩的课外知识引进入课堂,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教学内容,使学生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提高了教学质量。多媒体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自主活动空间和时间,使学生能主动探索未知空间,独立地发现问题,丰富自己的知识,逐渐形成正确的阅读、分析、运用的能力,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三、网络多媒体教学模式中教师的导学作用和做法

教育部推行的英语网络多媒体教学模式要求教师进一步完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自主学习能力。笔者在参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发现,新的教学模式应当是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一起,单纯地使用多媒体教材只能实现人机交互,而不是人际交流,不利于创造真实的外语学习环境,不能真正使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过分依赖多媒体手段的“科学性”“先进性”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教师的导学将对网络辅助下的大学英语教学的成功起到推动作用。在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单纯的传道、授业、解惑者转而拥有具有组织者、管理者、指导者、协助者,监督者等多重身份,工作内容大大增加。那么,面对教学目标发生变化的情况,教师应如何成功地实现角色的转变,充分发挥导学作用呢?

1. 设计主题式教学模式。

教学设计应当适应具体的学习者,以恰当的情景与环境适应学习者的心理状态,刺激学习的动力,兴趣,使学习者充分发挥学习的潜能,实现教育心理学家加涅提出的“为学习设计教学”的原则(杨开城等,2003:13)。在网络环境下,教师在探讨和设计新的教学模式时应注意考虑两方面因素:该模式是否适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是否能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和潜力。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相反,他要主动地建构信息的意义,这种建构不可由其他人代替。笔者在对初入学的改革试点班的学生的问卷调查中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已初步掌握了一定的基础语音,语法知识,积累了一定的词汇量及英语学习的经验。根据学生入学时的基础,教师应意识到大学迎接于教学与初级英语教学的区别,应采用较高层次的讨论,阅读,协作帮助学生建构知识。

2. 促进“人机交流”与“人际交流”的结合。

提起多媒体网络教学,许多人把它等同于计算机教学或网络教学,还有人认为多媒体网络教学的推行将把教师从教学活动中解放出来。部分学生甚至抱怨“交了学费却不能在课堂上得到教师的指导,英语学习就是和冷冰冰的机器打交道”。网络辅助下的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仍然要发挥主导作用,应当引导和加强学习过程中的交互、协作作用。多媒体语言教学并不等于用自然语言进行人际交流,而人际交流正是语言使用的本质。因此,教师应积极调动学生的交互积极性。

就视听说的教学来说,核心内容是学生在网上自主学习,同时教师应积极运用网上交互手段对学生上机所学内容进行巩固和运用。教师可就某单元的主题和学生约定在BBS上会面,交流,如果双方商定用英语交流,语言学习过程就变成了非常自然的交际过程。这是除课堂复习,巩固,答疑外的有益补充,超出了课堂教学的效力。特别是它能帮助部分内向的学生克服“害羞”的心理,让他们避免师生面对面的紧张心理,大胆地用英语交流。教师作为主导者根据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分别提供帮助,也可在课堂内组织讨论,在提出自己的看法的同时也听取学生的意见。教师以与学生平等的身份参与课堂讨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帮助学生有效地抓住重点,加深印象,增强理解,并为学生提供知识应用即产出的机会,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3. 监控学习过程,加强引导和组织管理。

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中,教师多采用讲解的方式,学生则被动地接受,刚开始接触多媒体教学的学生很难立刻适应。教师可以一个单元为例,指导学生明确该单元的学习目的,有重点、有选择地获取信息,帮助学生逐步适应自主化、个性化的学习。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应不定时、不定范围地通过网络、课堂或测试的方式抽查。教师应成为教学活动的促进者、教学环境的营造者和学生潜能的挖掘者。

四、网络辅助下的多媒体教学极具挑战性

网络辅助下的多媒体教学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给教师提供了新的导学手段。一方面,教师面临着极大的挑战。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比在传统课堂中更积极地指导学生学习,借助网络监控学习过程,给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帮助。教师不但要熟练掌握教学技巧,还要有一定的计算机软件开发能力,要根据实际需要设计出有助于学生参与的教学课件,因此,采用新的教学模式的过程对教师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另一方面,教师应强化情感因素对语言学习影响的意识,以合作者的身份平等地与学生进行思想、观点等方面的交流,特别是师生双方在网上用英语进行交流时,英语学习就发生在这种自然的情感的交互中了。网络辅助下的多媒体教学要求教师更注重情感交流与沟通,比在传统教学中更积极地发挥导学作用。

五、结语

教师的主导作用在网络辅助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教师在发挥导学作用过程中的不同做法将对教学产生不同的作用。总之,教师应提高应用信息技术的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强化教学效果。现代教育技术的革新,要求新时代的老师跟上时代的步伐,紧紧围绕教学改革的目标,创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现代化的基础教育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开城.有关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学启示的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 1999 (2) :11-13.

[2]杨开城, 李文光.现代教学设计的理论体系初探[J].中国电话教育, 2002 (2) :12-18.

[3]蔡基刚, 武世兴.引进多媒体网络技术, 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J].外语界, 2003 (6) :2-7.

[4]王惠昭.学生为中心的主题教学模式与交际能力培养[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1 (4) .

上一篇:腹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术下一篇:掺杂二氧化钛纳米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