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教学中的矛盾

2024-06-16

多媒体教学中的矛盾(精选10篇)

多媒体教学中的矛盾 篇1

现在很多老师在认真钻研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有些课不同于传统的模式, 有许多“出彩出新”的地方, 对我们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有很多有益的启示。比如有的教师使用了自己制作的“PPT、AUTHWARE、FLASH课件”, 还有很多师生直接利用网络进行语文教学。

但是, 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 仍然是一个大家都在探索的新课题。教师的实践中, 出现了害怕使用多媒体手段和滥用多媒体的现象, 反而让“多媒体”变为了“倒霉体”, 现就这两者间存在的矛盾作浅陋的剖析。

一、人机交往的强化与师生交往的弱化之间的矛盾

首先, 人机交往是必要的, 在某些方面它还具有比师生交往所不可替代的优势。但是当下的情况是有的语文课上师生之间的交流急剧下降。例如在上海的一堂语文示范课上, 教师控制着一台主机, 学生一人一机, 师生的关注点更多集中在操作和屏幕上, 课堂交流的形式主要是人机对话, 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的双向以至多向的交流削弱了。这样的课堂往往是一种机械的灌输和毫无生气的过程, 语文教育的艺术性消失了, 课堂的丰富多变看不见了。本来可以很融洽的师生关系被多媒体横插一脚, 反成“帮倒忙”。

教师的教学应该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运用多媒体教学已经是现代教学的一个趋势, 但永远不会成为唯一的手段。我们设计的教学课件是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 但课件却不应成为左右课堂进程的主要因素, 人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学中, 教学手段的运用应该是多变的, 是根据不同的学生和不同的教学情境而设计的, 应把人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上, 不能忽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思维是多变的。因此, 教学上是否成功, 关键在于我们用什么合适的方法, 而不是我们用了多少方法。

所以人机交往的强化不能取代老师和学生的交往。师生交往的好处在于有情感的交流, 还可以使课堂在动态中产生有效的丰富的互动。如何实现人机交往与师生交往的和谐统一, 对语文教育的人文价值和情意功能的实现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先进的技术与落后的理念之间的矛盾

一些教师在一些课上从头至尾都用多媒体, 对其它常规媒体不屑一顾。在某些公开课上, 我们甚至看到一些教师纯粹以多媒体替代黑板与挂图之用, 还为此而沾沾自喜。这样的教师, 其追求现代化的意识是好的。但其它常规媒体的许多特色功能也不容忽视。如黑板的板书、幻灯的实景放大功能、教师的提纲挈领的文字等, 是计算机所不能完全替代的。所以, 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媒体, 让多媒体与其它常规媒体有机配合。

同时还有一些老师在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过程中一遇到多媒体就从心里害怕, 不知道离开黑板后该如何上课, 常见有的语文课运用多媒体课件, 教师只是一步步按照课件的固定程序进行演示, 教学过程的推进显得机械呆板, 师生的教和学的主动性无从发挥。同时问题的答案也基本上是固定的、唯一的, 一旦面对学生丰富多彩的回答, 事先制作的课件不仅显得无能为力, 反而成了“倒霉体”往往还会“帮倒忙”。

其实任何技术的运用都有理念的支撑, 新技术的运用不会必然带来新的理念。技术的价值在于“适合”, 适合的就是好技术。因此, 我们一方面要看到多媒体的运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扩大课堂的容量, 发掘课堂的深度, 同时又要看到我们旧有观念的顽固性, 观念的改良依然是艰苦的和必要的。

三、多媒体重视最终结论与语文课重视学习过程之间的矛盾

在使用多媒体课件的教师中, 常有一些人为图方便, 就将课件设计成顺序式结构, 上课时只需按键, 课件便按顺序“播放”下去。这样, 教师总要想方设法将学生的思路引到电脑的既定流程上来。还有的教师在操作电脑时多按一次键, 电脑便把下面的答案暴露了, 执教的老师是尴尬不已。还有一次, 老师要让学生用一个成语归纳, 但是无论怎么引导就是和老师电脑的答案不一致, 使得这位老师的一堂公开课就不停地想往结论上靠, 而忽视了教学的本来目的。还有些老师从网上下载教学内容或课件, 但其实并不太适合自己的教学对象。

上述做法, 教师的关注点多数放在学生能否完成电脑设定的结论上。这些做法很能说明教师重结论轻过程, 学生面对文本, 有些什么问题, 有哪些具体困难, 这些恰恰是教师在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中要重点关注的地方。在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上, 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具有重要的价值。

因此要充分关注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语文学习的过程, 关注整个学习动态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 而不能只关注一个结论。

四、教育教学的出发点与多媒体信息技术的结合点之间的矛盾

让学生更好地听、说、读、写, 是语文教学应用多媒体的出发点。多媒体信息技术只是一种工具, 是为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服务的。明确这一点, 我们就可以在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的基础上, 保持语文教学的独特性和个性, 就不容易迷失在技术的运用中, 更不会颠倒过来。

目的明确, 接下来的关键就是把握好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点。要考虑什么地方应该用, 什么地方可以不用, 什么地方不该用。比如, 多媒体代替黑板, 这无疑是把它“神圣化”, 这不仅是资源的极大浪费, 而且也抹杀了教师的个性和特长。又比如有的课用图片激发学生的想象, 让学生更好地进入文章的意境, 但是结果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了图片上, 对课文语言的咀嚼和品味反而削弱了, 有的甚至抛开课本, 专注于富有动画效果的屏幕上, 这样的“整合”其价值颇令人怀疑。所以教育教学的出发点与多媒体信息技术的结合点问题是整合中的一个最核心的问题, 解决不好, 有可能“帮倒忙”。

总之, 我们不仅要认识到多媒体在教学上强大的优越性, 并充分发挥其在教学上的优势, 把我们的语文教学做得更好, 而且要认识到多媒体并不是万能的。我们只有把多媒体和其它教学模具有机结合, 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 更新我们的教学理念, 才能解决这些固有的矛盾, 使我们的课堂更加富有活力。

参考文献

[1]李克东, 谢幼如.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

[2]谢幼如.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

[3]李建平.会诊课改新课堂.

[4]吴洪健.信息技术与教学创新

多媒体教学中的矛盾 篇2

浅析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师生矛盾

师生矛盾是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一对主要矛盾,其产生有主观和客观原因.在无法改变客观条件的前提下,教师和学生双方可通过分析矛盾产生的具体原因,主观努力缩小和化解人为因素,争创新时期和谐的师生关系.

作 者:赵小庆 作者单位:陕西理工学院,大外部,陕西,汉中,723003刊 名:考试周刊英文刊名:KAOSHI ZHOUKAN年,卷(期):”“(35)分类号:关键词:大学英语 教学 师生矛盾 成因 处理

浅谈教学管理中的各种“矛盾” 篇3

【关键词】矛盾;典型观点;教学

为了把矛盾观中的各种观点区别开来,可以用字母或数字来解释,例如:矛1、矛2、矛3、矛n;矛盾双方用字母AB;CD;EF;GH来代替。

即矛1AB 矛2CD

一、矛盾的含义:对立统一。

强调A与B之间的关系是对立和统一的。所谓对立就是斗争性,所谓统一就是同一性。学生对同一性还是能够理解的,包括两个点,即A与B相互依赖,典型观点:老子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高下相倾”;还有一个是矛盾双方A与B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典型观点:“塞翁失马、投之亡地而后存”。困难的是同一与斗争的关系,这一直是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在这里我想介绍一下师生关系,有一句话说,不是冤家不聚头,师生是一对冤家,平时学生最喜欢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对自己的老师评头论足,褒贬不一;而老师对自己的学生是又爱又狠,心情复杂,这说明对立是同一的前提。再者,师生之间的“斗争”,没有破坏双方的关系,例如:学生往往说自己的老师:XX老师怎么怎么;老师说学生:我们班学生XX怎么怎么;这些评论的前提是“XX老师,我们班学生”这说明同一性制约斗争性。

二、矛盾的普遍性。

强调矛n普遍存在。时时、事事有矛盾,要求我们承认矛盾,不回避矛盾,不遇到矛盾绕道走。典型观点:老子的“小国寡民”和柳宗元的“桃花源”。老子希望国家越小越好,柳宗元描绘的封建社会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阶级矛盾的社会是不存在的,以上两个观点都是否认矛盾,否认矛盾的普遍性。在班级管理中作为班主任要时时关注学生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例如:学生会带手机到学校,男女学生交往过密,学生上课打瞌睡,早上迟到,寄宿生晚上熄灯后讲话,课间吵闹等等,班主任要未雨绸缪,要提前关注学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不回避,要处理。但这里有个问题,学生有了问题能不能赶尽杀绝?你教育了学生,学生就永不犯错了吗?所以老师要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是人就会犯错误,我们无时无刻都生活在矛盾中,要有一定的肚量去教育学生,包容学生。

三、矛盾的特殊性。

强调不同。主要表现在这三个方面:1.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例如:甲、乙、丙、丁各不相同;2.同一事物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特点不同,例如:昨天、今天、明天各不相同;3.不同矛盾即矛1、矛2、矛3各不相同,同一矛盾的两个方面即A与B、C与D特点不同。典型观点:“量体裁衣”、“对症下药”等。我们在教学中面对学生这个群体特点各不相同,通俗地讲学生很有个性,所以我们要因材施教。对于性格外向的学生可以当面批评,训斥,哪怕掉眼泪,你还可以骂;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在教育的时候要在人少的地方,声音也不能大,给学生留足面子;对于班干部要比普通学生更要要求严格;对于比较要好,较自觉的学生要能容忍其偶尔犯的小错误;对于年轻的男老师要处理好与男生的关系,如果女生认为你有一定的“重男轻女”你就成功了;在课上批评学生的时候要真诚,没有私心,方言比普通话更有说服力;有时要在自己班上骂学生,在其他班上表扬自己的学生。

四、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统一。

强调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辩证统一。典型观点:党的方针政策与地方实际相结合。这里主要有三个难点:1.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例如:四边形的特点存在于正方形、菱形、平行四边形之中。还有四边形开会,直角三角形就不会进去,除非去掉一个角。2.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转化,在一定场合是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是特殊性。这个理解进来不难,例如对于冠中学生来说,高一年级学生是特殊性,高一年级学生相对于高一(1)班学生而言又是矛盾的普遍性。3.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同整体与部分的区别,举一个比较简单的例子,某一学生相对于人而言是个性与共性的关系,相对于班级所有学生而言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五、主次矛盾。

强调某一矛盾在n个矛盾中处于核心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典型观点:“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工作要做到点子上”、抓重点、抓中心、抓关键。在学生生活中有很多对矛盾,有学生与厨工之间的矛盾、学生与宿管员之间的矛盾、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矛盾、但最主要的是教与学的矛盾。这对矛盾在学生整个学习生活处于最重要地位,决定着学生的成长与成才。还有临近学期结束,学生要复习的东西太多,心情很烦乱,有时很浮躁,我教育学生要有轻、重、缓、急之分,复习的重点是语数外,而重中之重是数学,这样能让学生明确方向,合理安排时间,成效显著。

六、矛盾的主次方面。

强调某一矛盾中A与B的地位不平衡,其中某一面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典型观点:“利大于弊”、“主体、主流”。在学生群体中总有一些人是大错不犯小错不断,我班上有个学生是经常迟到,但学习比较认真,不管是中午、还是傍晚放学,她总是最后一个离开教室,晚上也能主动留下来自习,在班级大扫除时她总会尽心尽责。对于这样的学生我们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她身上存在的问题和优秀品质,可以说从总体上看她还是个好学生

七、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

强调存在主次矛盾或矛盾主次方面两种可能。

矛盾问题历来是哲学学习中的难点,理解它对我们学习和生活都很有益,只要用心,用一颗敬畏的心去学习、去感悟,你一定会有很多收获。

浅析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师生矛盾 篇4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是教学当中的一对主要矛盾,一切教学工作的开展都围绕着这一主要矛盾。具体表现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教育、批评与学生的接受、感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启发、传授与学生的领悟、接受等。尤其是在这汹涌澎湃的课改大潮中,传统的师道尊严正趋于暗淡,新型的师生关系正在逐步形成。师生矛盾存在于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具体到大学英语教学中,师生关系除有共性的矛盾外,还有其个性的矛盾。

一、大学英语教学中师生矛盾的形式及特点

(一)矛盾形式。

大学英语教学中师生矛盾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

1. 业务矛盾

(1)英语教师教的目的与学生学的目的间的矛盾。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已不受升学率的逼迫,虽有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但过级率并不直接影响教师的日常教学。此外,教师的大部分精力和时间都用于科研工作,所以在这种重科研轻教学,无就业率、升学率、过级率逼迫的宽松环境下,英语教师的授课目的仅局限于为了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至于学生接受和掌握情况则居于非常次要的地位。从学生角度来看,现行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使大部分学生认为大学英语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通过它,有些想继续深造的学生学英语也是为了符合考研、考博的要求。这些与教学大纲中所要求的使学生大学毕业后具备一定的英语知识和语言运用技能的初衷有着本质的区别。这种目的性的矛盾是现行英语教学中最主要的矛盾。

(2)教师授课内容、方式与学生接受程度和能力间的矛盾。

大学阶段的英语学习毫无疑问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在这种思想的引导下,在授课时,教师虽以讲授为主,但信息量之大是可想而知的。而且大学英语教材中所授的内容大多是西方文化、经济、政治、习俗等方面的东西,单纯性的语法、词汇讲解已让位于篇章文体的学习。英语学习重点的转移和教师授课量之大使抱有英语学习就是语法、词汇学习思想的学生感觉茫然不知所措,对那些基础薄弱、对英语学习又无兴趣无头绪可言的学生来讲更是当头一棒。一方面教师所传授讲解的是对篇章文体的理解运用,以及西方社会的诸多认知,这样的传授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勇于阐述自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及看法。另一方面学生对语法、词汇等基础内容渴求,并仍习惯于中学时期“填鸭式”的讲解。这种因侧重点不同产生的矛盾在大一新生中表现尤为突出。

2. 教学管理认知矛盾

(1)学生对教师不认同而造成的矛盾。

学生不认同教师也是日常教学管理中的问题之一。教师的口语、知识面、言谈举止、授课技能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学生由此会对教师产生不同程度的评判。学生不愿意或者不敢把自己内心的不满当面或对系部领导表达出来时,便往往采取一种不合作的甚至有时带有攻击性的态度以显示其内心的不满。利用网络虚拟空间来表达自己的不满最具代表性,一些学生在论坛、贴吧、空间、博客等地方肆意表达自己对教师的不满,言论带有攻击性。

(2)因学生出勤率而产生的矛盾。

学生对大学英语学习的认知和目的不同,加之对教师有不满情绪,这些因素使得部分学生频频逃课旷课,而大学考核中的总成绩包括学生日常的出勤率。这种矛盾不仅存在于大学英语教学中,其它科目学习中也存在类似的情况,但在英语教学中则表现得更为严重。

(3)学生对教师心存功利之心而产生的矛盾。

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大学考核中有平时表现成绩,教师对学生这一块的考核有一定的“生杀”大权。所以教师在任教期间,一些学生会表现极为热情甚至于套近乎,有的教师便会对其考核成绩格外“开恩”。但一旦该教师不为其任教,那些学生就会视教师为路人。学生的这种功利心会使教师在心理上产生一定芥蒂,对下届或以后的学生都不再抱有任何希望,因此而产生的矛盾是比较长久的。

(二)矛盾的特点。

1. 恶性循环

学生对教师业务水平、言谈举止等方面的不认同,进而心存功利之心;教师则对学生持有偏见、轻视之心,使得教师不认真上课,授课死板,内容枯燥,这些会使学生厌学、表现不佳。学生的这种学习态度又进一步使得教师对学生失去信心和希望,更不屑上课。由此反复、恶性循环下去。

2. 持续性强

这是因为大学生身心处于一个基本成熟阶段,已初步形成自己的价值、评判体系。学生违反纪律或与教师发生冲突,经过教育后,学生虽表面承认自己的错误,但对教师的偏见和看法已存心底,要去除其内心的成见异常困难。

二、矛盾的成因

(一)外因,即客观因素。

1.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功利思想与传统教育思想间的碰撞

传统教育中的“师道尊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早已风光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功利、追求利益实用之心正在蔓延。人才市场固有的竞争机制和用人单位的聘用原则,决定了学生个人英语能力的片面提高和畸形发展才有利于生存。这必然使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放弃一切与专业、用人单位需求无关的英语技能和潜能的激发,摒弃大学英语教材中空泛的内容和教师不实用的授课方式。

2. 师生间文化背景及年龄差距

教师作为成年人,受过大量的英语教育、社会熏陶,并在生活工作中不断充实自己,得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拥有较为成熟的英语技能和相关知识,且能理智地支配自己的行为。而学生不同,他们缺乏对本身英语和所处水平的认识能力,在一些英语学习的做法上缺乏是非观念。但他们囿于认识水平,却认为他们的行为是理所应当的,是可以被社会和用人单位所接受的。自然,这两类人是不可能完全理解和深入对方生活和学习的。教师不可能完全搞明白学生的水平和学习英语的优势与劣势,学生也不可能站在教师的高度看待英语学习。

3. 英语教材空泛的内容与学生实际需求有一定的距离

教材中所讲的大多是西方文化、体制、习俗等方面的内容,与中国的现实生活相去甚远。在讲究实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学生更多看重的是实用性。对于这一点,现行的大多数英语教材是很难迎合学生的。

(二)内因,即主观因素。

1. 学生方面

(1)大多数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底子相当薄弱。

大学英语词汇量、阅读量骤然增加,使得他们有无从下手的感觉,加之没有正确的方法引导,许多学生放弃了英语的自主学习,平时不认真上课,临近考试时备“小抄”、靠同学“帮忙”,一切只为了英语考试不挂科,学好也就无从谈起。

(2)思想上不重视。

一些学生认为英语仅是一门公共基础课,学英语是为了过英语四、六级,能找个好工作。不少参加工作的毕业生认为本职工作几乎与英语无关,四、六级证书只是一块“敲门砖”。这种“英语无用论”使很多在校学生产生了思想懈怠,对英语学习进行冷处理:一切为了过级,与此无关的皆可放弃。

2. 教师方面

(1)业务方面。

(1) 口语差。作为英语教师,口语是其第二面孔。面对诸多学生,口语是教师传递给学生的第一信息,流利、标准的口语会得到学生的认同和尊敬,留给他们一个好的第一印象。若口语差,无法吸引学生,加之学生对教师的片面认识,学生便会对教师一票否决。

(2) 自身业务不扎实,课文讲解不透彻。有些英语教师对所授内容一知半解,无法给学生讲解各种缘由,因此学生便会对其大加否定。

(3) 照本宣科,不能灵活运用联系实际。一些教师授课时只是宣读课本、教参和教案、讲稿,所举实例更是与实际生活风马牛不相及。学生由此会感到乏味,没兴趣听下去。以上三项是学生对英语教师认同与否的主要依据,也是化解师生矛盾的关键点。

(2)个人魅力方面。

(1) 形体外貌、形象差。长相与生俱来,无法更改,但有些教师授课时头戴运动帽,身穿西装,脚穿运动鞋。这些装束极不相配。

(2) 言谈无技巧、批评不当。有些老教师把教育学生归纳为“喝哄吓诈”。有些教师惯用喝斥和吓唬的手段来管理学生,长此以往产生的后果便是加剧师生间的矛盾。处理问题的方式单一,师生间的误解便会增多进,而引发更深的矛盾。

(3) 责任心欠缺。具体表现为:备课马虎了事,只是临课前照读教参;课文讲解也仅限于教参所提供的信息,从不联系教学实际;对学生疑难问题不用心对待,只是敷衍;对学生的日常作业更是不闻不问。

三、如何处理矛盾

内因是事物运动变化的根本,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要处理和缓解英语教学中的矛盾,外部条件并不会因个别教师的努力而改变,对客观事实我们可采取“冷处理”的原则,面对客观现实,调整教师与学生各自的步伐,与时代的节拍相呼应,努力适应新时期的教学环境。

教师与学生虽然无法改变客观现实,但可通过主观努力缩小和化解师生间的矛盾冲突。首先,思想上要重视。双方都应正视彼此间的矛盾———矛盾存在于事物变化发展的始终,弄清矛盾发生的原因,找出各自的问题所在。从教师角度来讲,理应明确自己的教学任务,本着为学生负责的态度,联系学生实际提高其英语技能;学生则应对自己负责,与教师配合,教学相长、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提高自身的技能水平。其次,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并增强个人魅力,通过夯实自己的口语、语言理解及运用等方面的业务素质来树立在学生中的威信,得到学生的认同,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师生间的矛盾。另外,教师应注重自身的衣着打扮和行为举止,这是为人师表的基本要求。同时,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本人必须先做到。通过表率来增强个人魅力。最后,加强师生间的交流沟通。师生间有些矛盾是由于误解所产生的,双方可通过交谈、互通信件的方式达成共识,化解矛盾。

四、结语

矛盾的产生时有发生,师生间的矛盾永远存在并发展变化。师生间产生矛盾时,双方应静下心来分析矛盾产生的原因,是由客观原因造成的还是主观原因导致的。冷静分析之后,通过相互交流与沟通来缓解彼此的矛盾,做到“教学相长,师生共勉”,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建立起新时期和谐的师生关系。

摘要:师生矛盾是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一对主要矛盾, 其产生有主观和客观原因。在无法改变客观条件的前提下, 教师和学生双方可通过分析矛盾产生的具体原因, 主观努力缩小和化解人为因素, 争创新时期和谐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师生矛盾,成因,处理

参考文献

[1]石仲泉.毛泽东哲学的当代价值[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2008.

[2]邓惠君.试论高校双语教学中存在的矛盾及其解决方法[J].教育与职业, 2006, (30) .

[3]彭明.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合作机制[J].南昌高专学报, 2003, (4) .

多媒体教学中的矛盾 篇5

【摘要】文章通过对目前农村美术教学在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的几种矛盾现象的分析,以及对课程、教材和教学过程的优化和组合对美术教学的客观要求,提出了解决这些矛盾的方法和对策,以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农村美术教学;素质教育;矛盾与对策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以及素质教育的对美术教学的客观要求。对课程、教材和教学过程的优化和组合已成为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关键举措,然而由于地区间的差别,城乡间的差别以及经济文化、传统观念等种种主观的或客观的不利因素,造成了许多严重阻碍农村美术教学正常进行的不良现象,这些现象甚至影响着美育的实施、普及和发展。而当前最为突出的矛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应试教学与个性发展的矛盾

儿童绘画是最具个性化的,由于生存的环境不同,经历和家庭背景不同,对同一事物的兴趣、能力、感受方法的不同,也就存在着一个人的学习能力、方式、习惯上的个性差异,反映在绘画上,也就是各具特色。因此,从保护学生个性心理的条件出发,美术教学应该是系统的“开放式”的“个性化”教学才能满足每一个学生个性发展的心理需要,然而现有的课程、教材、教学过程过于统一,淡化了学生个性差异,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心理需要。教师怎样科学地针对这一矛盾,加强和挖掘现有教材的合理要求,解决好教材和学生之间的矛盾,是个性发展的关键。

对策:注重个性发展变“应试”为“素质”。

1.深入生活,引导观察和认识,为创造储备丰富的源泉;

2.接触自然,渗透德育和美育,为审美熔炼真切的情感;

3.善于表达,启发思考和理解,为思维架设想象的空间;

4.发展认知,亲身感受和尝试,为学生创设成功的体验;

5.参与竞赛,苦练绘画和书法,为发展显示聪明的才华。

二、教材内容与教学实际的矛盾

现存的美术教材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尚未能充分考虑现有的教学条件。由于地区间的.经济发展的差异、城乡之间的差异、专业师资的差异等原因所带来的不合理由因素给教学工作造成极大不便和困难。而审美教育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学习的过程,从“低级化”的以自我中心的“儿童画”向“高级化”的审美为中心的“技能画”发展,技巧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热情地鼓励学生,尤其是在农村学校的孩子,画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和理解,提倡在生活中会观察,在社会中学会思考,在学习中学会创新,在家庭中学会关爱,这需要教师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依据各自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结合农村景多、树多、竹多、草多、泥多的特色,调整好训练内容,并对欣赏添加文字的编配,对教材进行科学合理地调整和补充,带学生外出写生,用树叶做贴画,用草、竹等做手工编织,这样补充“教材”,有利于学生。

对策:挖掘自身优势变“被动”为“主动”。

1.完善教材的编写体系,从“实际”出发;

2.补充教材的选修内容,从“特色”入手;

3.加强教材的欣赏水平,从“文字”开始;

4.提高教材的实际价值,从“训练”进行。

三、基础知识与审美能力的矛盾

知识与思维密不可分,美术基础知识的教学与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关系。美术知识离不开思维,那是因为它是学生主动参与美术实践的基础上思维活动成果的结晶,知识是思维赖以生存的基本要素,思维活动是在一定知识基础上进行的,因此知识也离不开思维。人的个性化创造力和完美的人格发展是艺术最具“魅力”的文化精华,而艺术的个性化、道德化,同样可以满足人对真善美的精神追求。审美的创造力和感知力的高低来源于不断积累的个性艺术修养,实践的过程既是技能、技巧形成的过程,同时也是在探索自然、社会、人生的过程中的“审美”过程。因此教学要变法单纯的“重技”为审美与技巧个双重并举,为生长在农村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创造的实践机会,帮助他们深入自己的生活,在生活中寻找艺术的创作灵性,实现“实际”这个“真理性”的环节,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对策:改善知识结构,变“单高”为“双举”:

1.从单纯的“重技”向审美的“双举”发展;

2.从实际的“知识”向技巧的“形成”发展;

3.从成功的“创造”向真理的“彼岸”发展;

4.从全面的“素质”向完美的“人生”发展。

四、绘画技巧与表达情感的矛盾

低年级儿童绘画是充满童趣、童味的,他们用简洁的线条、鲜艳的色块、夸张的手法、丰富的想象,将内心的情感冲动转换成可视的生动形象。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常有许多同学抱怨,自己有丰富的想象,可无法用笔画出具体化的美丽画面。造成这种“眼高手低”的原因是由于智力发展、欣赏水平和绘画技巧的提高,致使“童趣画”的初级表现手法,已逐步被技能技巧更高的绘画所取代,然而技能技巧的形成必须要有一定的训练方法才能达到。但由于目前学生的学科课业负担过重,压抑了学生对个性发展的客观要求,这就要求教师要加强对农村学生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技巧的传授,钻研教材,调整好教材内容与学生接受和理解的矛盾,减轻他们学习的负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使教学能用最少的时间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此外还要引导学生接触社会、认识生活,认识自然,辨别美丑的能力,养成留心观察和分析周围一切事物与思维的习惯,在创作中要根据自己对生活的真切感受来对画面的内容进行有主次、有条理、有组织地展开想象的空间。创作出更多更好、生动感人的艺术作品来。

对策:加强能力培养,变“模式”为“创新”。

1.重视“目标”管理,控制“教育”机制;

2.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促进思维训练;

3.帮助学生的能力培养,全面掌握技能;

4.鼓励学生的主动探索,提高学习能力;

5.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激发创新意识。

五、教学方法与“提高效率”的矛盾

如果没有基本的、必要的教学设备,再好的教学方法,也是无法发挥最佳的课堂效率,限于“自然”条件的种种限制,在许多地区的农村学校由于经济条件的相对落后和师资水平的参差不齐,加之美术教具严重缺乏,有的甚至“一无所有”,反映出一些地方人力、物力、财力和精力的投入依然不够。这就要求加强督导评估体系,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改造,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校长和教师素质,建立和强化教学常规的工作检查和监督,切实做好教研的深入关,备课关,备课的规范关、说课的必要关、听课的经常关、教学的质量关、评课的民主关、差生的转化关、成果的总结关。并以“艺术”为先导,结合自身的 优势和“特长”积极创办特色学校,为教育发展服务。

对策:改善办学条件,变“短效”为“长备”。

1.重视“目标”管理,控制“教育”机制;

2. 巩固“两基”成果,加强“跟踪”督查;

3. 增加“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4. 建立“专项”资金,解决“教学”不足;

5. 确立“艺术”先导,创办“特色”学校。

六、优化课堂结构与教师素质的矛盾

改进和优化课堂教学的机构,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然而,从目前农村师资队伍的质量上看:学历普遍达标,但专业水平不高;从学科结构上看;小学美术、体育、劳技教师“奇缺”,课程大都由语数老师“兼职”,农村美术教学的“包班制”现象以及美术课程被挤占和被挪用更是“屡见不鲜”。美术教学是“小儿科”的观念,在一些学校领导的眼里还常有人在,有的领导对进行“素质教育”的认识不足,甚至对教育发展作出错误的估计。这就必须建立健全师资培训工作制度,加强培训教材和基地建设,保证教师应有的培训经费,并做好教师的考核任用,职称评聘、评优评先的工作管理。加强教师的培养、培训,提高教师政治和工作生活待遇,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推进校园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进行校长负责制,教师聘任制,岗位责任制等改革试验,才能不断地满足教师的工作和生活的需要以及教育发展的需要。

对策:提高教师素质变“兼职”为“专业”。

1.统一思想认识,建立一套系统性、完整性,合理正确的评估体系;

2. 采取多种渠道,建立一支思想好、业务精,素质精良的教师队伍;

3. 加强教育管理,建立一个知识化、年轻化,充满活力的领导班子;

4. 优化课堂结构,建立一个综合性、多样性,面向全体的教育渠道;

正确处理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矛盾 篇6

一、活动与内容的矛盾

就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而言, 新课程理念需要教师设计活动, 便于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堂。但在教学中, 却出现了活动“走过场”, 刻意追求活动次数与学生参与人数, 特意搞一些让人啼笑皆非的笑料等现象, 这种单纯追求活动形式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在教学活动中, 无论是个人活动、小组活动还是集体活动, 不是越多越好, 而是越精越好, 因为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处理好活动与教材内容的关系, 不能过于形式化。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 围绕社会现实中的热点问题开展课堂活动。这些活动要能让学生交流各自的看法, 相互启发, 取长补短, 使学生掌握教材知识, 提高能力, 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教师在设计课堂活动时, 要结合教材重难点, 精心安排, 让学生经过课堂活动后有所收获, 有所发展。

二、教材滞后与注重时政的矛盾

思想品德课教学要体现较强的时代信息, 就必须与社会热点联系起来。课程改革虽然尽力使教材与现实接近, 但教材的修订总是滞后于社会的发展。这种相对滞后性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注重教材与时政的结合, 从生活中提取丰富的教学素材, 及时对教材内容进行更新与补充。这样才能体现出思想品德课鲜明的时代性和生命活力。从近年来的中考思想品德试题看, 试题多以时事材料为依托, 运用教材理论知识, 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因此把时政热点引入课堂不仅是教学的需要, 也是考试检测的需要。

三、“教教材”与“用教材教”的矛盾

“教教材”, 就是“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 反映的是“以教材为本”的教学观念, 这背离了新课程理念的要求。“用教材教”, 就是把教材当作素材, 立足于学生的认知与发展需要, 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重组、处理教材, 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用教材教”要求教师不能把教材当圣旨, 要根据“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实际需要调整教材, 总而言之, 就是要灵活运用教材。处理教材, 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教师要抓住教材的重点与难点, 结合学生实际、学校实际、社会热点, 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

四、素质教育与应试之间的矛盾

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教育, 是注重开发、挖掘学生的潜能, 促进学生德智体各方面全面发展, 让所有学生都能得到提高的教育。考试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是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尺子, 是促进学生反思总结的手段, 是选拔学生较公平的标准。学生的考试成绩也是目前学校考核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依据。在考试面前, 教师、学生有着共同的目标, 教师、学生都要想方设法应对考试。素质教育与应试并非水火不容, 素质教育与应试之间可以实现“双赢”。例如,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 按照中考答案设置的模式给学生进行小结与归纳, 让学生在动脑、动口、动耳、动情的基础上, 掌握考试所要求掌握的知识, 提高应试所需的技巧, 搭起素质教育与应试之间的桥梁。

五、预设与生成之间的矛盾

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 也需要生成, 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 缺一不可。预设体现了对文本的尊重, 生成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 预设体现教学的计划性, 生成体现教学的动态性, 两者是互补的。精彩的生成离不开课前精心的预设。“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教学是一个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 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师要重视预设, 在课前要对教学任务有明确、清晰、理性的思考与安排。教学是动态生成的, 再精心的预设也无法预知整个课堂的全部细节。在实际课堂教学中, 难免会发生一些意外, 一旦出现没有预料到的情况, 我们不要拘泥于课前准备, 须灵活应对。有时巧妙利用意外的“生成”, 也会成为我们课堂的精彩之举!

六、多媒体运用与教师讲授之间的矛盾

多媒体教学中的矛盾 篇7

一、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矛盾表现及原因探析

日常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出现的一些实际矛盾, 既有客观原因, 也存在一些主观原因。客观原因一般是由教材内容引起的。坦率地说, 高中思想政治的教学内容还是比较抽象、复杂的。虽然说当今信息技术发达, 广播、电视、网络、报纸、书籍等不同的传统或现代媒体中都存在着大量的政治信息, 但存在于学生的周围未必能够为学生所重视, 如同我们天天呼吸但对空气却几乎一无所觉一样。这些包围在学生周围的大量政治信息一般都不会被学生主动纳入视野, 尤其是在高中阶段学习压力比较大的客观环境约束下, 这些内容更加不容易成为学生感兴趣、愿意涉猎的内容。而主观原因一般是指今天的学生主观上对于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相关的内容没有明显的兴趣, 因为在学生的心目中, 政治是大人思考的事情, 与学生的生活没有什么联系, 加上客观生活中大量娱乐类的信息基本上占据了学生的视觉和听觉空间, 因此学生也没有这样的意识与环境去研究思想政治。

在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共同的作用下, 我们在思想政治课堂上看到的现象往往是, 绝大部分学生将思想政治学习的重要性等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副科”, 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政治课堂上处于“身在曹营心在汉”的状态, 甚至经常有学生在课堂上做着看小说、玩手机等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在这样的情况下, 教师苦口婆心的“劝学”与声色俱厉的“逼学”往往都起不到什么明确的效果。这里列出这样的矛盾并不是出于批评的目的, 而是在于通过对矛盾的分析来寻找提高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效率的途径。

根据观察、分析与思考, 我们认为造成这些矛盾的原因大致有以下这点:

1. 学生的学习认识问题

这里没有将矛盾的原因归结于学生的“学习态度”, 是因为不想给学生的学习戴上主观消极的帽子。我们说这是一种认识问题, 是指学生由于对思想政治的地位认识不够、对思想政治学习的作用认识不够, 造成了学习动机的弱化和学习内驱力的淡化。事实上, 如果我们能够在思想政治的教学中渗透以思想政治在生活中为什么无所不在、思想政治对我们的生活以及认识世界具有什么样的作用的话, 那凭着高中学生的思维基础和思维能力, 他们是能够喜欢上高中思想政治学习的。

2. 教师的教学方法问题

如果我们问高中学生“何为文科”, 学生大多都会回答“就是需要死记硬背的科目”。我们不能说学生的回答一点道理都没有, 因为作为有着明显考试压力的学科, 作为主要通过文字和语言来表达思想的学科, 高中思想政治确实存在着大量的记忆内容。而在实际教学中如果教学方式不当, 经常让学生去记忆、背诵、默写一些知识内容的话, 那一不小心就会让学生丧失思想政治学习的兴趣。

3. 学习评价方面的问题

必须承认, 现在大多数高中学生的学习动力并不是源于自身, 而是源于知识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反馈性刺激, 说得通俗一点, 就是当学生的学习成果好 (考试分数高) 时, 他们会产生一些学习热情, 反之则会丧失学习兴趣。在高中思想政治的考试中, 由于试卷内容有时不尽科学等原因, 学生难以在考试中获得好的成绩, 因此会造成上述的一些矛盾。比如我们看近两年江苏某市的学业水平模拟测试的六份试卷中, 识记性的知识如“哪一年哪一月召开了什么会议”“哪一次的什么会议上确定了什么会议主题”等, 这样的评价方式一般只会将学生的学习导向机械记忆, 而所召开的会议有什么历史意义, 会议的主题为什么这样确定, 对社会的发展有什么样的意义等都不会纳入学生的视野。

二、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矛盾的化解及思考

认识到矛盾所在并寻找到有效的化解途径, 是我们政治课教师在完成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任务之外另一个重要任务。笔者经过探究, 提出以下一些想法供读者批评指正。

1. 发掘课程的价值与意义, 并让学生有直接体验

任何一门知识的学习, 如果能够建立在学生的兴趣基础上, 那效果将是最好的。高中思想政治的学科魅力肯定是需要去发掘的——不发掘学生难以自主发现。我们认为, 高中的学生是喜欢理性思维的, 因此我们应该努力将高中思想政治的教学内容改造成学生喜欢的理性思考内容。例如, 如果我们直接跟学生讲马克思主义, 那学生肯定是不感兴趣的。如果我们能够给学生列举一些社会现象, 如我们国家在“十五”和“十一五”十年中取得的成就, 这显然是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的。在此基础上向学生提问:是什么支撑起中国能够取得这么多的成就?那马克思关于生产力的阐述就会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重要理论内容。

2. 改进教学方式

这一矛盾化解策略的实质就是对教学内容进行通俗化改造, 对教学关系进行重建。例如, 社会价值观的内容我们可以不再以传统的讲授方式进行, 因为学生的沉默有时并不意味着认同。而如果我们能够引导学生对这些社会价值观进行思考与辩论, 学生可能就会调动已有的知识基础和逻辑思维, 来为自己的观点进行辩护。

笔者曾经就市场经济中“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内涵引导学生进行辩论, 结果正反双方都不约而同地结合当下社会中的一些政府弱作为、不作为或乱作为的现象, 来论证“先有管理后有为人民服务”和“先有为人民服务而后有管理”两个观点。当然, 观点是怎样的并不是最重要的, 重要的是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情境当中, 既要对自己的观点进行重新梳理, 也需要对对方的观点进行判断。由此生成的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是深刻的。

3. 改进评价方式

作为一种导向, 评价的改进应当体现在课堂和试卷两个方面。在课堂上我们应当针对学生的具体观点进行评价, 而不是用标准答案来评价学生的思维, 因为根据我们的教学经验, 高中学生对思想政治中的内容是有自己独到的观点的, 对于这些观点只要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那我们就应该给予认同。而试卷评价往往涉及选拔和其他社会附加功能, 由于篇幅所限, 不再赘述。

三、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矛盾的前瞻

显然,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矛盾不会因笔者拙作的出现而解决, 事实上在解决一个矛盾时往往意味着新的矛盾的产生。因此, 笔者的拙作只是矛盾解决过程中的一点不成熟的思考, 不足之处固然需要请读者包涵, 但面向未来, 笔者认为还是要注意观察与思考, 收集不同届次的学生在思想政治学习中往往会有哪些矛盾的表现。从思想政治学习的规律来看, 我们掌握的矛盾越多, 寻找到的矛盾解决方法也将更为科学与适用。

摘要:本文讨论的教学矛盾并不是批评当下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存在着的一些矛盾现象, 而是试图通过对这些矛盾的认识与分析, 在矛盾的解决中使思想政治教学有一个质的进步。

多媒体教学中的矛盾 篇8

1.1 什么是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互相交际的行为。这种交际主要是通过语言来实现, 称为跨文化语言交际。

1.2 跨文化交际重要性

现代科技的发展, 多媒体的广泛使用, 经济的全球化等一切使得世界各国联系更加紧密, 世界的交流空间日益广阔。不同文化背景以及不同地区的人们相互交往也越来越频繁。

但是, 人们在文化背景、风俗习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规范等方面的差别会导致他们在交际上存在一定的困难甚至是误解。为了能够减少不同文化的人们在交流中的障碍, 达到最大程度地相互理解, 就需要交际双方都有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也就是说交际双方要对彼此的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并且还要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不同文化所反映的不同习俗等。

1.3 跨文化交际与对外汉语教学

跨文化交际实际研究的是“对社会事物和事件看法方面的文化差异。只有在了解和理解了这些文化因素的差异, 又成功地与其他文化人员交流的真诚愿望, 才能最大限度地克服这种看法差异制造的交际障碍”。 (胡文仲, 1990)

对外汉语教学本身就是汉语文化与其他不同语言文化的相互交流与碰撞。即教师的母语文化与学习者的母语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影响, 是教师和学习者相互克服各自在交流中的障碍而成功实现教与学的过程。而作为汉语学习者想要习得和运用汉语, 必须同时学习汉语所负载的文化。对汉语文化了解得越多, 越有利于汉语交际能力的提高。

因此, 对外汉语教学是跨文化交际的一种表现形式之一, 也是跨文化交际的重要研究对象。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会存在怎样的交流障碍呢?这就是下文要说文化依附的矛盾。

2 文化依附矛盾

2.1 文化依附矛盾

文化的通俗解释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 按内容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观念文化四个组成部分。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文化包括语言, 语言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语言承载着文化, 文化通过语言得以反映。

“文化依附”这一说法最早是在1991年, 由高一虹教授在《我国英语教师的文化依附矛盾》一文中首次提出。这一说法于1996年被孟子敏教授引入对外汉语教学界, 他在《文化依附与对外汉语教学》一文中给出了这样的定义:“对外汉语教师在教学中和学习者在学习中代表或体现什么样的文化, 即所谓文化依附。”一方面, 教师代表着汉语文化, 教学对象却来自异文化群体, 为了适应教学对象, 我们在教学中有时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文化依附选择, 文化依附矛盾便产生了。另一方面, 留学生代表的是各自民族、国家或地区的文化, 为了学习体现汉文化的汉语, 必须进行文化选择, 他们的文化依附矛盾也产生了。

所以在《文化依附与对外汉语教学》文中孟子敏教授将“文化依附矛盾”概括为“教师因教学对象为异文化群体成员而进行文化选择时和留学生因学习内容为汉语言文化而进行文化选择时所表现出来的矛盾”。

因而在对外汉语教学中, 也存在着大量由于不同文化的差异性而造成的障碍, 即教学双方之间存在文化依附矛盾问题的困扰。

2.2 文化依附与对外汉语教学

2.2.1 留学生的文化依附

根据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汉语文化的了解与理解的不同动机, 我们可以把留学生大致分为三种:A.学习者对汉语文化持抵制、排斥的态度者。学习者虽然学习汉语, 但是却坚持自己的母语文化, 不愿意接受汉语文化;B.学习者完全摆脱自身母语文化的束缚, 全面接受汉语文化, 虽然这类人在语言掌握上是最高境界, 但是可能失去同胞的肯定;C.学习者能够在两种文化中相互转换, 即学习者仍然保持母语文化, 当与汉语文化群体接触时又可以以汉语文化的方式来交际。

留学生的文化依附的具体表现:

在言语行为上, 汉文化中人们很关心朋友的私人问题, 如薪水、婚姻、年龄、工作、家庭等。因为在中国学生看来这种关心更能表现朋友之间的美好友谊。而学习汉语的留学生如果依附自己的母语文化, 就会觉得非常难以接受, 甚至还会产生误解导致交际的不愉快。并且在与汉语文化的人进行交流的时候, 留学生就会想到底是问“你吃了吗”这种中国式问候还是说“今天天气真好”这种英国式寒暄, 在这里就反映了留学生文化依附矛盾。

还有中国的谦虚和客套在留学生中也存在接受性不高的现象, 这主要还是对汉语文化了解不够的问题。例如, 中国主人宴请一位外国人, 席上说:“饭菜不好, 不成敬意。”那位外国人就想:“竟然饭菜不好, 就要换好的呀, 招呼客人还用不好的饭菜。”这些都说明文化依附矛盾的存在。

在非言语行为上, 体现的最明显的就是中国学生一般回答问题都要站起来以示对老师和同学的尊重, 但是在留学生看来这是非常奇怪的现象, 并且在课堂也从不站起来, 当然也没有要求他们站起来回答问题。另外在上课时, 是不准吃东西, 不准随便出去, 但是留学生并不遵守这种制度, 虽说也没有要他们遵守, 但是可以反映出文化依附方面的问题。

在深层文化依附上, 深层次文化包括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观念、生活方式等。留学生在学习汉语时, 还应该了解深层次的汉语文化。但深层次毕竟要求学习者对汉语文化有充分的了解, 所以相对来说很不容易。并且他们常常依附于自己的母语文化而不愿接受汉语深层次的文化。例如, “龙”字是中国人非常熟悉而又深有好感的词, 它与凤凰、麒麟、龟合称“四灵”, 并被视为中华民族的象征, 后世帝王以“九五至尊”作为皇帝代称, 自命为“真龙天子”。与龙相关的习语如“望子成龙”, “龙凤呈祥”, 大都充满美好与幸福的文化内涵。但在英国, 人们闻dragon (龙) 变色。它常被用来指凶暴的人。我认识的一个苏格兰人就问过我:“你们中国人为什么那么喜欢龙, 它可是邪恶的象征。”这是因为他是依附他自己的母语文化来理解中国的“龙”的。

留学生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依附汉语文化的深浅与他依附自己母语文化及对汉语的喜爱程度有很大关系。如果是很喜欢汉语, 那么对于汉语文化就持认同和亲切感, 而对汉语文化的依附就会相对深一些。

2.2.2 汉语教师的文化依附

汉语教师的文化依附主要表现在对留学生的母语文化的迁就上。不管是在言语交际行为、非言语交际行为, 还是深层次的文化方面都有这种情况出现。

有的汉语教师在课堂上用的媒介语, 特别是英语的频率远远高于汉语这个目的语本身, 他可以用大段媒介语来解释汉语词、句甚至篇章, 这样不仅学习者没有学到汉语, 相反还加强了学习者对自己母语文化的依附性, 而教师自己所代表的目的语文化地位相对下降, 还让学习者产生老师是不是想借我们学外语的错觉。

作为汉语文化的代表的教师在汉语教学活动中如果过多地依附学习者的母语文化, 就不能更好地代表或体现汉语文化, 就不能让留学生对汉语加以重视, 也掩盖了汉语文化的真相, 违背学习者学习汉语的初衷。

3 对 策

3.1 教师自身

汉语教师首先应具有文化自觉和跨文化意识, 即不仅对汉语文化有深刻的理解, 对学习者的母语文化也有相当深入的了解, 采用对比的方法对两种文化的异同进行引导, 在教学中有意识的让学习者自己发现两种文化的差异。

汉语教师的绝对的自豪与自卑都不可能促成健康的文化依附。我们不能一味地迁就留学生的母语文化, 要提倡学习者依附汉语文化, 教师维护汉语文化的地位当然也不能产生文化优越性和歧视性的错觉, 要有“求同存异的意识”和“平等对话的意识”。

3.2 学习者

学习者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 应该有一个宽容、开放的心态, 以一种客观的态度看待出现的文化依附和文化冲突, 通过阅读及现代多媒体等方式尽可能地去了解汉语文化, 尽量依附汉语文化来学习汉语, 减少学习和交流的障碍。在与本民族语言发生冲突时, 学会调节和选择。

3.3 教学方法

3.3.1 寓教于乐

纯粹的语言文化教学枯燥乏味, 如果适当融入一些娱乐性内容如讲笑话、逸闻趣事或运用幽默诙谐的语言进行授课, 既能引起学习者的注意, 又能使他们的学习以愉快的方式进行, 加强学习者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3.3.2 图片、视频、电影、情景剧

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所教学的内容选择不同的方式来帮助学习者了解所学内容的文化内涵。例如, 在电影中, 教师可以引导学习者观察一些场景, 不仅让他们与日常在中国生活的场景联系起来, 另外还可以提醒他们课后去观察类似的场景, 加深这些场景背后所反映的汉语文化。

教师还可以要求学习者自己设计短对话、电影场景或情景剧, 以表演的方式将内容体现出来, 不仅可以培养学习者对汉语文化的依附, 并且还可以增加课堂的活跃性和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4 结 语

交际是双方信息传递的过程, 外语使用者当然不能完全了解和遵循目的语文化的风俗习惯, 不可能完全依附于目的语文化。但是我们要求能够在最大可能上对目的语文化有所了解并能够理解, 减少交流的障碍和误会。在对外汉语教学中, 教学者和学习者都要互相体谅, 宽容, 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 尽量以汉语文化为主, 教师在引导学生对比不同文化的差别的过程中培养学习者对汉语的依附性, 恰当解决汉语教学中的文化依附矛盾问题。

摘要:本文简要分析了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依附矛盾问题, 并提出了一些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文化依附,对外汉语教学,对策

参考文献

互动教学中的矛盾分析及解决方案 篇9

一、互动教学的实质及互动中各方矛盾的具体表现

所谓互动教学, 就是通过教师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各种活动,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 以活动促使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和谐发展的课堂教学形式。就课堂互动教学的具体表现而言, 一是课堂上师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通过教师向学生提供本次任务的资 (材) 料, 设计课堂活动, 合理安排时间, 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 想方设法创设和谐、轻松的互动气氛, 满足学生的实践需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深刻体验学习 (实践) 过程, 进而通过交流与协作、探索与实践, 构建相应的知识, 促进学生实际技能的形成和发展。因此, 为了实现教与学的统一, 保持教和学的均衡发展, 应该提倡师生互动的教学形式, 鼓励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体验、参与和实践, 从而提高他们实际技能的掌握和应用, 以便更好地体现教学效果。

课堂互动是动态的双向过程, 课堂互动实施中存在着一些共性的问题和亟待解决的矛盾, 纵观互动教学的课堂实施过程, 发现如下问题。[1]

1. 课堂互动形式有限。

课堂互动形式多为“问答式”, 仅限于师生对话交流。教师多以两种形式提问:一是封闭式提问, 学生以“是”或“不是”作答;二是开放式提问, 学生为回答而作答的现象明显, 教师无法从学生的回答中找到契机, 开拓引申话题。这也体现出教师为互动而互动的色彩太浓, 缺乏提问的实用性、趣味性和师生配合的默契, 因而学生缺乏对提问的关注和主动思考的期待, 多以敷衍的方式对待。

2. 互动活动与教学效果偏离。

常见的互动活动为分组讨论、小组表演。其中“为动而动”, 刻意追求互动“花架子”, 有时甚至“兴师动众”的现象时有发生。忽视互动活动与教学目标的衔接, 缺乏对学生实际基础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差距性的关注, 从而造成“雷声大雨点小”的课堂现状, 使得实际教学效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相距甚远。

3. 互动中教师反馈方式单一, 反馈效果不佳。

一般对于学生的表现, 教师多口头赞扬, 态度平淡, 形式单一, 学生无法从教师反馈中得到更多积极的信号和确定进一步思考的必要, 从而破坏了“教”与“学”之间的紧密联系, 使得“以教促学”变成了“因教误学”, 学生丧失了继续学习和思考的主动性。这一方面反映出教师缺乏对学生反馈需求的关注, 另一方面不注重反馈技巧多样化的设计与使用, 忽视了互动中“教”与“学”的相互作用。

4. 互动中教师缺乏有效监控, 学生“游离”、“走神”甚至“不作为”现象明显。

一方面表现为部分学生在互动活动中缺乏对自己角色的定位, 处于“游离”与“单飞”状态, 无法进入课堂互动环境中与同学或教师沟通;另一方面表现为部分学生在互动活动中摆出“陌路人”的姿势, 于己无关的事情宁愿“高高挂起”。所以课堂有时会陷入“失控”局面, 教师无法有效监控课堂, 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如果对上述问题进行总结与概括, 可以发现下列三对矛盾:互动形式与教学内容的矛盾;互动形式与教学效果的矛盾;互动实施与课堂监控 (反馈) 的矛盾。因此, 如何解决这些矛盾, 更好地体现教学效果, 完成教学任务, 教师课堂互动策略的采取与相关解决方案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二、互动教学中各方矛盾的解决方案

1. 注重互动形式与教学内容结合的有效性——提问策略。

课堂互动形式会因课程性质略有不同, 就常见的互动形式而言, 课堂提问最为普遍。在程度不同的班级里, 教师应用自然、简洁与通俗的语言表述问题, 调整词汇和句子结构以符合学生的语言和概念水平[2]。因此, 注重提问的技巧, 改进提问的策略, 关注学生的学习水平和现有层次, 有助于课堂互动的有效进行。一堂课的成败不是看教师提了多少问题, 而是看问题是否调动了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在进行教学设计时,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基础水平, 适时调整封闭性问题与开放性性问题的比例。所谓封闭性问题是指针对有关知识、理解和运用性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基于教材, 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 逐步引导学生从复习到导入, 从知识点讲解, 到技能运用, 从归纳总结到触类旁通的点拨, 层层设问, 从而帮助学生获得大量知识信息, 既有旧有知识的强化, 又有新学知识的深化, 同时扩大了学生的参与面。所谓开放性问题, 是有关分析、综合和评价性的问题。它可以帮助学生整合大量已学知识, 想象和设计自己的解决方案, 从而提高他们的自我表达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教师可以基于学生的兴趣点, 借助与课程密切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 以及本课程中一些理论上有较大争议的问题, 提出预设问题, 并介绍讨论的基本思路和具体要求, 要求学生发表个人主张, 一方面有助于学生积极思考, 强化表达, 增强师生互动, 另一方面有利于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和实际习得水平, 从而更好地做出反馈和教学调整。

2. 兼顾互动活动与教学效果的统一—教学监控。

教学监控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的成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调节、校正和有意识的自我控制。因此, 教学前, 教师需要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心理准备状况和知识水平, 做到心中有数, 并在此基础上组织教学内容;教学中, 教师轻松自如地驾驭课堂, 注重与学生互动、情感交融, 对课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较强的预警性, 提前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教学后, 教师能客观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 及时总结经验, 为下一步教学工作做准备[3]。其中, 课堂教学过程的驾驭是教学过程的核心。为了保证课堂互动与教学效果的一致, 教师首先应具备预测性, 即根据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及学生可能的参与反应, 预测教学实施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可能取得的教学效果;其次, 教师应加强针对性, 即为了保证教学的顺畅, 针对这些可能出现的状况, 教师应设定一套“应急方案”, 以期应对课堂出现的偶发事件 (比如, 学生走神、失去兴趣、逃避关注、懒于思考、消极应对等) , 并以各种形式鼓励学生,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活动参与性;同时, 教师还应保持一定的敏感性, 即关注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技能进步的幅度, 采取适当的评价方式, 随时了解教学效果, 与学生及时沟通, 从而做到教师的监控与学生的活动同步, 保证互动活动与教学效果的统一。

3. 加强互动中师生情感的融合性——教学反馈。

师生互动是一种师生间交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 是一个连续的动态循环影响过程。其中课堂教学良好氛围的营造有利于学生打开自己的思维空间, 最大限度地挖掘潜力, 踊跃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作为教学环节之一的课堂反馈无疑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教师, 首先要学会倾听, 倾听学生的发言, 理解、体会学生发言的立场, 听出学生发言中所包含着的心情、想法, 从而与学生产生共鸣。比如, 当学生正确而犹豫地回答问题时, 教师能够在倾听的基础上说出学生犹豫的原因, 并进行暗示性的建议, 引领学生主动积极地探求, 从而得出预设的答案。其次要学会适当地评价。评价不是千篇一律的口头赞扬, 而是能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内容给予中肯的评价和鼓励, 并适时进行追问。比如:这个想法很新颖, 如果……;嗯, 另辟蹊径, 很有想法, 要是……;他回答的角度值得我们学习, 不如我们假设……等等。这样做不仅拉近了师生间无形的距离, 同时极大地鼓舞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引发了学生的深度思考, 也架接起了教学各环节, 使之趋于完善和统一。

课堂互动过程不是简单地教与学, 不是单一地输出与输入的静态展示, 而是充满了各种可能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动态展现。其中, 如何及时应对并合理解决教学内容与互动形式之间、互动形式与教学效果之间及学生反应与教师反馈之间出现的问题与矛盾是课堂互动教学的重中之重。为此, 要求教师灵活地设计课堂互动教学, 可以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合作性的教学活动设计;可以是以内容为中心的活动;也可以是以技能培养为基础设计的测试。不论哪一种互动教学形式, 只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教学任务的设计, 灵活开展各种互动方式, 有效进行课堂学生活动监控并适时、适当做出教师反馈, 必将会不断增强师生间的互动, 真正实现教学相长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魏朝夕.以广告主题为例的英语口语互动教学设计.英语教师, 2010 (8) .

[2]William, W.W..Questioning Skills, for Teachers.What Research Says to the Teacher.Washington.D.C.:National Education Association, 1987.

多媒体教学中的矛盾 篇10

职业素质与人文素质的矛盾

职业素质是指从业人员具有的与从事具体职业相关的、对职业活动起关键作用的内在品质和能力, 其本质属性是职业性。人文素质主要由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构成。其中, 人文知识是关于人文科学学科体系的知识, 包括文学、史学、哲学、艺术学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 如美学、法学、文化学、伦理学等等。

高职院校就业竞争日益激烈, 衡量一所学校的办学质量, 毕业生的就业率是一个重要参数。为此, 在高职专业教学改革中, “以职业技能为本位”、“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实训工厂”、“以就业为导向”、“订单式培养”等等成为核心办学理念和追求目标。相关实践往往只关注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 使其成为高级应用型人才, 而忽视个人综合素质中人文素质的培养, 以为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 只要学生掌握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能胜任工作, 就达到了教育目的, 没有必要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因此, 在专业设置和课程安排上, 往往突出强调专业课的地位, 忽视人文素质教育。

高职院校的学生文史知识匮乏, 对哲学、美学、法学等知识涉猎甚少, 对伦理学、心理学茫然无知, 令人担忧。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 人的综合素质是影响国家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而人文素质是人的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在“重专业、轻人文”的观点大行其道的今天, 有的学校甚至演变成培训机构的价值追求, 严重地影响到职业教育未来的发展。

以园林专业为例, 我国的园林事业已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现代园林设计更多的是为群体、为市民大众规划设计所需要的景观园林, 涉及多门学科的交叉融合, 需要综合运用人类社会学、环境科学、城乡规划、建筑学、旅游学、艺术学、心理学、行为学、地理学、林学、农学等知识, 兼顾水、土、农、林、环境、生态、地理、社会、旅游、心理学等学科, 面向人类聚居环境建设与保护管理的各项工程, 对于各类环境空间及行为进行规划设计。园林景观设计要满足人类生产或生活的需要, 不仅要具备特定的功能, 还要求有安全可靠性, 这是对他人或社会的一种责任心。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计主体的审美文化、价值观念等内在素质, 而缺少对这些方面的关注, 就很难有适用与创新的设计。缺乏审美情趣, 在学习和工作中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 对于园林工作者而言是一个致命的弱点。

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矛盾

高职教育一般只有2~3年的时间, 要想在如此短的时间里把理论知识讲授完毕, 还要让学生掌握熟练的动手实践技能, 以笔者目前讲授园林专业课程的经验看来, 实现的难度很大。园林专业本身是一个实践要求很高的专业, 而且必须要掌握大量的相关理论知识作为基础。由于这种时间上的限制, 各个专业在进行教学改革的时候, 往往把职业性作为根本, 强调动手能力和技能的培养, 而忽视理论教学。学生仅能够像一台机器那样地“作”, 而不知道“为什么这样作”。有的院校过分偏重知识体系的传授, 增加了基础理论学习的难度, 结果变成“压缩型”的本科, 忽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加上学制又短, 培养出的学生在知识上、动手能力上没有自己的特色, 导致高职院校园林专业学生就业难。

高职教育改革强调“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培养目标, 强调把理论知识与实验实训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在理论知识的取舍上打破学科体系, 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实现学生能力培养为目标。所以, 不仅要求教师具有学科体系理论知识, 还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岗位实践经验, 具有从实践中寻找、归纳典型工作任务或项目, 将理论知识与典型工作任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能力, 从而避免忽视高职教育理论体系价值的形式主义及以实践为本的极端主义。

以笔者所在学院的园林专业为例, 在全部课程结束之后, 学生毕业前夕才集中1~2个月安排实践实习, 这种实习只能流于形式, 很难达到应有的效果。有些学校采取在毕业前的最后一个学期将学生全部集中起来进行模拟实习的方法, 这种实习也不易取得较好的效果, 因为这个阶段学生已无法安心进行模拟实习。笔者以为, 应该把先学习, 后模拟实习的做法改为边学习, 边模拟实习, 即理论授课与技能训练同步进行的做法, 既可以确保实践技能课的顺利进行, 也可以取得较好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效果。

综合能力与专项能力的矛盾

知识经济社会注重终身学习, 高职教育改革必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及终身学习能力。此外, 任何专业都不能保证学生对口就业, 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职业针对性与广泛适应性的矛盾必须得到合理解决。

高职教育承担着直接为社会输送高素质实用型人才的重任, 学生在校期间, 不仅要掌握某一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 更重要的是要具备某一岗位群所需的生产操作和组织能力, 成为专业理论够用、生产技术操作熟练、组织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因此, 要求学生具备三方面能力: (1) 社会技能, 即从事职业活动及生活在社会中所需要的行为能力, 包括人际交往能力、合作共事能力、组织规划能力及社会责任感等等; (2) 学习技能, 包括有效的学习方法、科学的思维模式及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岗位能力, 即专业领域内从事生产、经营、服务等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能力, 是知识和技能的综合。因此, 高职教学改革要为学生提供一个较为完整的知识结构, 提供符合社会需要的综合能力结构。

专项能力的培养可以在一所学校内完成, 根据学生来源的不同, 课程设置也可以不同, 因为不同来源的学生所具备的知识能力结构也不同。多样化的课程设置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及不同地区的需要。还可以利用各个院校的办学优势, 根据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形成学校办学特色, 培养个性化人才。同时, 为了满足学生的不同兴趣, 可以加大选修课学分的比例, 建设开放式选修课体系, 使课程内容、课程管理、课程结构均做到灵活开放。如笔者所在学院的园林专业就分为四个选修方向:园林规划设计方向、植物种植设计方向、园林养护方向、园林工程施工方向。学生在掌握园林综合知识技能的同时, 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个性、理想、家庭背景等不同条件加强某个方向的学习, 形成自己日后就业的主打技能。

高职园林专业教育的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随着当代社会园林行业的迅猛发展, 如何培养出高质量的园林专业学生, 是园林专业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我们要不断地探索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为改善高职园林专业的教学质量而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吴晓玲.试析高职教育发展中的三对矛盾[J].职教通讯, 2005 (11) :16-19.

[2]杨晶.高职院校园林技术专业发展的几个核心问题[J].文教资料, 2011 (5) :237-239.

[3]任长印.浅议高职课程改革的五大矛盾[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 2007 (3) :38-41.

[4]张盈.中外高职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 2008.

上一篇:新媒体电影下一篇:松针提取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