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学术的意义

2024-05-13

界定学术的意义(共4篇)

界定学术的意义 篇1

近些年来, 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和国家对科学技术的重视, 中国科技教育水平获得了空前的发展。然而, 科技界科研道德失范、学术腐败等不良现象屡屡被新闻媒体披露。目前, 高校学术腐败现象呈现出不断递增的趋势, 严重损害了高校的学科建设, 阻挠了科学研究的健康发展, 对高等教育事业及社会发展产生了非常消极的影响。因此, 对科研不端行为的界定并分析其成因, 进而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是极为重要的。

1 科研不端行为的界定

美国联邦政府2000年12月通过科学与技术政策办公室 (OSP) 发布了科研不端行为联邦政策, 其中对科研不端行为作了如下界定:科研不端行为是指在准备、实施、整理以及发表等科研环节中出现的造假 (fabrication) 、窜改 (falsification) 以及剽窃 (plagiarism) 行为[1]。美国联邦政策除了对作假行为做出界定和分类之外, 还规定了判断作假行为的基本条件:①是否明显背离相关科学研究共同体的规范;②行为是否具有故意、明知以及草率特征;③是否有充分的证据。

中国科协已出台《科技工作者科学道德规范 (试行) 》, 专门对科研不端行为做出了具体界定:科研不端行为是指“在科学研究和学术活动中的各种造假、抄袭、剽窃和其他违背科学共同体惯例的行为”。表现是:在项目申请、成果申报、求职和提职申请中作虚假的陈述, 提供虚假获奖证书、论文发表证明、文献引用证明等;侵犯或损害他人著作权, 抄袭他人作品;成果发表时一稿多投;参与或与他人合谋隐匿学术劣迹;以学术团体、专家的名义参与商业广告宣传等。

中科院对科研不端行为的六条认定标准包括:在研究和学术领域内有意做出虚假的陈述;损害他人著作权, 包括侵犯他人的署名权、剽窃他人的学术成果, 违反职业道德, 利用他人重要的学术认识、假设、学说或者研究计划;研究成果发表或出版中的科研不端行为, 故意干扰或妨碍他人的研究活动;在科研活动过程中违背社会道德。同时明确界定, 在研究工作中非有意的错误或不足, 如对评价方法或结果的解释与判断错误、因研究水平和能力原因造成的错误和失误等, 不能认定为科研不端行为[2]。

2 科研不端行为的成因

与社会生活中道德环境恶化现象同样, 国内的科研活动中, 科研不端行为虽说不上泛滥, 但也到了比较严重的程度。科研不端行为产生的原因相当复杂, 从科学社会学的角度进行分析, 不难发现这些行为不外乎有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原因。

2.1 科研不端行为产生的主观原因

科学家缺乏学术道德, 不重视学术规范。科学工作者的人品、高尚的科学道德是科学家之魂。科学道德对于科学工作者自身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的自律作用不可替代。一些科学工作者在从事科学研究过程中往往比较注重科学知识地运用却忽视了自身科学道德和素质地培养。在从事科学研究工作中为了得到成果便不择手段, 明知是不正确或违法的做法, 但是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 往往置科学道德、国家法律于不顾, 缺乏实事求是、严谨治学的科学精神, 缺乏诚实、公正的科学道德和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对科学道德和科研精神的无知, 是科研不端行为泛滥的内在原因。

科学家受急功近利思想的支配, 为在科学职业化地位竞争中取胜而不择手段。科学研究是一个厚积薄发和循序渐进的过程, 要想取得一定的成果, 必须经过多年的积累, 同时又具有一定的风险性。这就要求每一位研究人员除了运用正确的方法外, 还要能够苦学深钻, 持之以恒。在现代, 科学的体制化、科学家角色职业化, 使得追求真理不再是科学活动的惟一要求, 功利性已开始成为科学活动的目的之一。由于科学内部的运行机制是通过奖励系统实现的, 谋求独创性的成果, 争取社会承认, 自然会成为科学家行为内在的激励因素。当科学家有了被社会承认的强烈渴望以后, 就难以用严谨的科学态度来对待科学研究, 因此就出现了科研创新中急功近利的现象。急功近利对我国科研创新的危害十分严重, 常常导致违反科研设计实验的程序和要求;导致不尊重客观事实, 甚至伪造实验数据和结果;导致研究者在研究创新中对同行封锁信息, 不愿合作;甚至导致学术腐败、抄袭、剽窃、弄虚作假的严重后果, 使研究动机扭曲, 科学精神丧失[3,4]。一些科研人员为了申请经费、发表论文、岗位升迁、工资待遇等, 忽视了对知识的追求, 淡忘了对民族、国家、社会的责任, 只热衷于追逐名利, 忙于资源的获取、占有和垄断;不在研究和学问上下功夫, 而是擅于捏造事实、编造数据、骗取科研经费。

科技管理部门揭露不力和有意庇护为科研不端行为的存在提供了“土壤”。一些科研管理人员素质低下, 在工作中违背职业道德, 或是视而不见, 不制止、不纠正, 或是根据自己的好恶对某些科研人员予以“特别”关照或报复, 故意制造了一起起不公正事件。200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通报处分了一些在项目申报中的科研不端行为, 部分是在申请中伪造人员信息。作为高校科研处或高校院系科研秘书是非常清楚本校有关人员情况的, 完全能够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为了能充实项目组的研究实力, 增大项目中标的可能性, 高校科技管理部门表现出了听之任之的“不作为”。一部分高校为了获得高级别的科研项目、奖励, 而许多项目暂时又不能达到相关要求, 特别是距离相关要求差距不是太远的时候, 科技管理部门便协助项目申请者隐藏或伪造一些信息, 表现出非常积极的“作为”态度[5]。高校科技管理部门揭露不力和有意庇护在无形中为科研不端行为的存在提供了“土壤”。

2.2 科研不端行为产生的客观原因

科学作假行为不只是学术现象, 也是社会现象。一系列具体而实惠的科研奖励诱使部分“学者”身在学术界, 心在学术之外;学术评价机制、监督机制和不端行为的处罚制度不完备使得一些科研工作者敢于并且能够成功地铤而走险。

不合理的科研评价机制和奖励机制是科研不端行为发生的体制原因。在现行的科学体制中, 缺乏科学、公正的科研评价机制, 科学奖励系统在运行中失范。上世纪80年代末, 以量化为指标的学术成果考评体系从管理部门借鉴到了高校科研改革中来。由于这一方法改变了高校教学、科研管理的无秩序状态, 因此受到了普遍欢迎。实事求是地说, 此项改革对高校教学、科研的高速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 发展到今天量化指标考核体系的不足之处也逐渐显现出来。现行的学术科研量化考核制度的核心是, 根据发表论文的数量确认学术研究成果的大小, 根据学术论文所发表报刊的行政级别来判定学术研究成果的质量, 而且学术评估和科研考核的周期很短[6]。在这种轻质重量的量化评价机制下, 数量成为科研人员追求的现实目标, 由此造成一些科研人员为了追求数量而不惜弄虚作假、抄袭剽窃, 甚至以不正当手段骗取信誉。

奖励应是对科研工作者首创性工作的强化激励, 是实现科学价值目标的手段。奖励重要的是精神性荣誉, 而我国的奖励制度却侧重于功利性的物质奖励, 且奖励与报酬挂钩, 报酬产生派生效应, 与个人的晋升、福利、分房等紧密结合在一起。这种奖励就失去了其以精神激励人们追求真理, 进行科研创新的作用, 而蜕变成为人们从事科研活动的目的。这种目的和手段的本末倒置, 就有可能导致科研不端行为的发生。正是由于评价机制和奖励机制的失灵使防范科研不端行为失去了外在的屏障, 这是科研不端行为普遍发生的体制原因[7]。

对科研不端行为处罚的透明度和力度不够, 是造成科研不端行为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在我国, 对很多学术不端行为的处理缺乏公开透明性, 譬如对汉芯事件的处理不了了之, 说明对处理科研不端行为不够公开透明, 尽管对陈进个人有了处分, 但是对他能申请到巨额资助的幕后原因, 以及责任负责人并未进行相应的处理[8]。尽管某些人的科研不端行为经过了媒体曝光, 但是处罚却没有达到同其实施科研不端行为相当的程度。如1997年12月25日, 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对青岛某大学教授侵犯著作权案做出终审判决, 要求侵权者向被剽窃者赔礼道歉。但是在结案一年时间里, 该实施侵权行为的人依然稳坐破格教授的交椅, 并仍然保留“跨世纪学术带头人”的头衔。这种处罚结果所造成的后果不仅不会减少科研不端行为, 相反在一定范围内还会造成科研不端行为的大量出现、屡禁不止。

“官本位”的不良思想侵蚀了神圣的学术殿堂, 污染了学术环境。在一些高校与科研院所, 无论是校级课题, 还是部级、国家级课题的申请、审批、考核等诸多环节都难以摆脱“官本位”思想的影响, 结果是领导者科研课题多、科研成果多、奖励奖金多, “官大学问大”成为这种现象的经典解读。所以, 不论学识高低, 只要弄上一官半职, 就可以凭借现有的官本位笼罩下的学术体制, 轻而易举地搞到项目和经费, 晋升高级职称, 继而很快就成为“学术名流”。而且, 官做得越大, 越容易获得高层次的项目和奖励, 越有人为之捧场。这种“官本位”思想对科学研究的侵蚀, 污染了学术环境, 亵渎了学术形象, 败坏了学术风气, 成为某些当权者谋求个人利益的工具, 同时也极大地挫伤了科研人员从事学术研究的积极性, 阻碍了科学研究的健康发展。

出版与编辑环节存在的漏洞及某些新闻媒体的推波助澜, 为科研不端行为摇旗呐喊, 助长了学术造假之风。我国期刊、论著的出版与编辑环节缺乏制度管理。不少学报和期刊每年都编印增刊或专辑, 花上几百元至上千元版面费, 任何低劣论文都可以发表。交上个上万元, 就可以出版一本专著, 而论文审查人和责任编辑一般都不承担因发表的论文系抄袭剽窃之作而事后追究的责任, 使得论文审查者和责任编辑的责任心大大降低。新闻媒体对某些不负责任或失实报道的行为缺乏法律监督与约束机制, 在出错甚至违法而不受惩罚的背景下, 有的新闻媒介为了片面追求轰动效应和时效, 对一些虚假的科研成果甚至是伪科学及一些靠弄虚作假出名的“学者”进行报道和吹嘘, 其中不乏有偿新闻。这些传媒在一定程度上对科研不端行为起到了推波助澜、摇旗呐喊的促进作用, 助长了科研造假之风。

3 科研不端行为的防范和治理

对科研不端行为的防范和治理, 可参照国外的一些制度和做法, 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3.1 重视对科研工作者的科学道德教育, 重视科学道德的自觉培养

科研不端行为本质上是一个伦理问题, 很难通过规范来防范所有的不端行为。因此, 我们需要提倡道德自觉意识、加强舆论的引导, 特别是要重视对年轻科研人员的道德规范教育。在极端功利主义盛行的今天, 更应倡导求实、创新、自由、独立的科学精神, 无私、诚实的科学道德。只有当科学精神和科学道德内化于科学共同体每个成员的思想和行为中, 科学共同体获得了自身道德伦理的主体地位, 才会使科学共同体对其成员产生道德上的规范和引导作用, 才不会致使其成员由于道德上的迷茫、价值观的混乱而在金钱和权力的魔笛声中翩翩起舞。加强学术道德行为规范建设, 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我们应当加强正面教育, 强调在学术研究中加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 强调在学术活动中为人师表的重要性。同时, 针对违反学术道德规范的行为和人员, 要严肃对待和认真处理。

3.2 建立规范的学术管理机制, 形成科学、透明的学术评价体系, 加强与完善社会监督体系

中国现行的学术管理制度沿袭了计划经济时代所形成的行政式管理方法, 过于量化和僵化[9]。因此, 必须采取措施、进行改革, 建立一套规范的学术管理机制, 以法治、法律的力度从根本上遏制恶性竞争。另一方面, 科研过程中的不端行为很大程度上是源于项目、课题经费分配的行政化, 以及学术评价体系的形式化。所以, 除了合理的学术管理制度之外, 还要建立相关配套的透明、科学的学术评价体制和激励机制, 制定严格、严肃的科研经费使用、管理和检查的条例规定。以期严格、公平、公正地进行学术资源分配, 从而杜绝学者、教师为了争取立项, 分得高数额的科研经费而不惜违规甚至违法做出不端的科研行为。此外, 还可建立社会监督体系, 加强舆论监督, 充分发挥报纸杂志的舆论导向作用, 加大对科研不端行为的曝光力度, 倡导政府机构和民间机构, 甚至个人对学术行为的监督和批评, 实行学术道德一票否决制, 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实行真正的自治与法治、大学微观管理与社会宏观监督相结合。科技部部长徐冠华就于日前表示, 科技部计划为学术造假者建立“污点”档案以遏制日益猖獗的学术不端行为。此举对于净化社会风气、荡涤学术氛围、提高学者的学术道德、加强学者自律有重要意义[10]。

3.3 加强编辑工作者的学术规范教育, 增强职业道德意识, 做好学术期刊的“守门人”

根治科研不端行为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但作为学术期刊“守门人”的广大编辑最终决定着读者能够看到哪些内容。因此, 他们的责任重大, 更应该对各种科研不端行为提高警惕, 不给学术不端者以可乘之机, 守住学术领域的一方净土。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加强编辑工作者的学术规范教育, 增强编辑职业道德意识。确实坚持双向匿名审稿制, 杜绝关系稿、人情稿, 树立诚信意识。对管理部门来说, 要加强管理, 严格控制刊物扩版。此外, 还应控制审批增刊数, 加强编辑的道德建设[11]。有些杂志学报的编辑不讲职业道德把办增刊当作创收的手段, 只要交钱什么文章都敢发, 甚至于出版盗版学报, 从而导致学术质量下滑, 平庸乃至劣质文章遍地。作为编辑不能为讲人情而不讲原则, 应本着对读者、对刊物负责的态度, 树立诚信意识, 不发注水文章, 切实提高刊物的学术水平。

4 结语

科研不端行为不仅给国家造成了大量的资金浪费, 而且严重破坏了以求真务实为基本精神的学术研究规则, 损害了知识分子在人们心中的形象[11], 污染了学术环境, 阻碍了学术进步和科研创新, 而且危及下一代科研人员的诚信观念, 进而对整个科研领域的发展产生深远的不良影响。更重要的是, 它破坏了学术诚信, 当其不端结果成为医疗指导原则时甚至会直接危害公众的健康和安全[12]。对于这些不端行为和作风, 我们既不能因为存在外在的社会因素而宽容那些道德失范的个人, 也不能只追究道德失范者的个人责任而看不到这些失范行为所产生的社会根源。对待科研道德失范问题, 既要加强对科技人员的思想道德教育, 也要努力建立社会各方面的监督约束机制, 为科技人员自觉遵守科研道德创造良好的主客观条件。当然, 由于科研不端行为涉及到科研主体、主管部门、政策、机制等许多相关因素, 要遏制学术界的造假风气是一个系统工程, 要建立净化的学术环境任重道远。

布劳德和韦德认为, 像经济活动中起作用的是“无形之手”一样, 科学中起作用的机制是“无形之靴”。它将踢掉科学中所有不正确的、无用的或多余的数据和从事科学活动中的非理性因素、偏见、人情等, 最后使科学获得客观的本质。这只无形之靴就是时间。然而, 等待只不过是被动和消极的行为, 在科学日益被社会关注和牵连的今天, 积极的和主动的社会控制是不可或缺的。在尊重科学共同体的内部控制的同时, 采取必要的外在社会控制, 将有助于减少科研越轨行为, 使科学能保持在正常的轨道上运行。近几年来, 随着学术规范化的进展及打击造假风声的高涨, 结合国家相继出台的系列法规如《知识产权保护法》等, 必将形成一个相对洁净的学术空间, 愿我们每一位医学科学工作者为了医学科学的健康发展而努力奋斗[12]。

参考文献

[1]Culliton B J.Scientist confrontmisconduct[J].Science, 1988, 241:1748-1749.

[2]中科院公布科研不端行为六条标准[J].铸造技术, 2007, 28 (7) :884.

[3]胡良平.“学术造假”给科学界敲响了警钟[J].中华医学杂志, 2006, 86 (8) :507-509.

[4]曲梅.从学术造假看科研中的急功近利现象[J].医学与哲学 (人文社会医学版) , 2007, 28 (7) :81.

[5]彭云, 沙莎.高校学术道德缺失的成因及对策[J].中华医学管理杂志, 2007, 20 (5) :270-272.

[6]周春燕.高校学术腐败的制度防范研究[J].南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23 (3) :128-131.

[7]王雅芬.科研不端行为的界定及其防范与治理[J].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7, 19 (4) :133-137.

[8]杨金志, 王蔚, 刘丹.透明处理科研不端行为[J].瞭望新闻周刊, 2007, 16:14-15.

[9]唐振平, 徐刚, 雷炳炎.学术腐败探源及其防治[J].南华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6 (1) :57-59.

[10]何晓聪.高校学术不端成因及其治理研究[J].高教论坛, 2007 (1) :137-139.

[11]王会, 田士威.高校科研不端行为的成因及其对策[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 2007 (7) :46-47.

[12]阮狄克.加强学术道德规范, 促进科学发展[J].中华脊柱脊髓杂志, 2007, 17 (10) :727-728.

界定学术的意义 篇2

论文摘要:本文详细分析了口译任务特点和口译职业特点,指出口译任务特点决定了口译能力,口译职业特点决定了译员能力,并据此对口译能力与译员能力进行了界定。文章指出口译能力和译员能力是从属的关系,译员能力除了包括口译能力外,还应包括交际能力、职业服务意识、职业道德意识以及良好的身心健康。

1 前言

人类历史上,尽管口语的出现远早于笔语,口译的出现也远早于笔译,但由于口语的转瞬即逝和笔语的可以永久留存等等原因,笔译研究却占据了整个翻译研究的主流,相应地,在翻译教学中,口译教学滞后于笔译教学。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世界上其他国家,都出现过早期的口译教学更像是“外语教学”或“口语教学”的情况,随着口译教师队伍口译经验的增加,口译教学取得了重大的进展,真正口译技能的培养取代了早期“外语教学”似的口译教学。近年来,人们又开始注意起除了口译技能之外译员其他素质的培养,但从相关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其中主要是一些感性的认识,科学的分析提炼显得较为欠缺。本文拟通过对译员综合能力素质全面系统的分析,对口译教学进行思考,为优秀译员的培养贡献力量。

2 口译能力与译员能力的界定

口译能力是指完成一项口译任务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它也被认为是一种内在的知识和技能体系。译员能力是指译员在长期从事口译职业的过程中应具备并逐步加强的能力,除了包括口译能力之外, 笔者认为它还应包括其它的一些能力和素质, 因而是对译员综合能力和素质的概括。在对“翻译能力”进行研究,对“翻译能力”和“译者能力”进行区分的基础上,人们也开始考虑对“译员能力”进行界定,对 “口译能力”和“译员能力”进行区分,以促进口译专业在各个方面的发展。本文主要是从口译任务特点和口译职业特点的角度出发,区分“口译能力”和“译员能力”,对“译员能力”进行界定。

2.1 口译任务特点与口译能力

口译任务特点是指一项具体的口译任务所体现出来的特点,口译任务主要具备以下一些特点:

双语的工具。口译任务最基本的特点是两种不同语言的运用,这两种不同的语言是完成口译任务的基本工具。

知识的准备。口译任务涉及的知识面十分宽广。一方面,需要口译服务的双方往往来自语言不同的国家或地区,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和宗教文化背景;另一方面,口译任务本身涉及的主题十分丰富。这使得口译任务要求译员既能做好长期的知识积累又具备迅速查找资料整理知识的能力。

直接的交流与一次性。口译任务中,说者、听者、译员之间的交流因他们同处一室而十分直接。另外,在极有限的时间里译员必须一次性地译出所需翻译的内容,而不能像笔译中那样反复推敲、修改。

高技巧(技能)含量。口译是一项高技巧(技能)含量的工作。仲伟合归纳了13种连续传译的技巧(技能)和19种同声传译的技巧(技能)。笔者认为,其中12种连续传译技巧(技能)和16种同声传译技巧(技能)反映了口译任务的特点。这12种连续传译技巧(技能)为:短期记忆、口译笔记、笔记阅读、理解原则、言语类型分析、主题思想识别、目的语信息重组、数字传译、应对策略、译前准备、演说技巧、跨文化交际技巧,16种同声传译技巧为:分散使用注意力技能,笔记使用,理解技能,重述技能,简单化,概括化,略述,综述,解释,预测技能,译前准备,视译技巧,译误处理对策,把握语音、语调、重音及节奏,数字翻译技巧,接力口译技巧。

释意性与灵活性。口译任务的目的是要将说者的真实意图传达给听者,因而,译员应脱离原语语言外壳,不受原语形式的影响,尽量起到释意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译员还应通过观察说者的语调、肢体语言等语言外因素来灵活地掌握说者的真实意图,获得满意的交流效果。

形式的多样性。口译任务中,译员应根据说者的发言方式、话语类型来选择语言。说者的发言方式大致可分为三类:(1) 照原稿念,(2) 根据大纲发言,(3) 即兴发言。话语类型大致有六种,即叙述言语体、论证言语体、介绍言语体、礼仪性演说体、鼓动演说体、对话言语体。

笔者认为口译能力主要取决于口译任务特点,根据口译任务特点,我们可以相应地得出译员应具备的口译能力,它包括:1)双语能力,2)口译技巧,3)百科知识,4) 演讲能力。

2.2 口译职业特点与译员能力

口译职业特点是指口译作为一种终生职业所蕴含的特点,口译职业特点可归纳为:

社会特点。除了会议主题与语言因素外,社会环境中的口译任务还受到诸多其它因素的影响。译员在口译任务中并不是孤立的,客户和其他人也参与进来,而且,从社会角度来说,他们往往成为主导因素,口译任务完成的质量常常由他们评判,因为口译任务的报酬是由他们支付的,而报酬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评判的标准。

交际特点。职业口译是一种交际行为。在连续传译中,所有参与到这一交际中来的人都希望他们之间的交流能顺利地进行下去,因而,会彼此配合来做到这一点。在同声传译中,交流主要发生在工作间的两位译员之间,他们是互相帮助还是互相竞争显然会改变工作的压力,影响到工作的情绪,因此,两位译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具有实际价值。

道德原则。首先,道德原则体现在译员是否应该接受口译任务的问题上,译员既不应该接受自己能力不能胜任的口译任务,又不能过多地权衡译误对自己造成的负面影响。其次,道德原则与译员的可信度有关,由于译员的可信度可以影响到口译的效果,导致译员在选择口译策略时并不仅仅考虑信息的层面,这时,译员的诚实就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再次,道德原则与最低消耗原理相关,最低消耗原理原则上用于减少注意力分配时产生的干扰,如果译员因其它原因使用该原理,则可能造成信息的缺失,而这完全可以通过译员投入足够的精力来避免。

职业压力。译员面临的压力不仅来自口译任务本身,也来自他们的职业生涯。首先,口译任务要求译员具备广泛的知识,必须长时间注意力集中在没有任何援助的情况下紧张地进行快速的语言处理,能够迅速做出决定并甘愿承受风险;陪同口译中,由于工作地点的频繁变动译员差务繁忙更是对健康造成极大压力;大型会议口译中,由于听众人数众多,译员承受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其次,压力来自于同行与客户,同行之间的竞争使他们更倾向于对其他译员采取批评的态度,客户支付报酬的事实以及对译员工作的依赖使他们通常倾向于严厉甚至苛刻。再次,压力还来自于听众,听众如果或多或少具备口译任务中的双语知识或具备更好的相关主题的专业知识,又不需要像译员那样注意力高度集中,则很容易倾向于对译员的工作进行评价,而这些评价常常由于他们不了解口译知识而并不恰当或准确,这往往也会给译员带来烦恼。

笔者认为译员能力主要取决于口译职业特点,根据口译职业特点,我们同样可以相应地得出,译员能力除了包括口译能力外,还应包括交际能力、职业服务意识、职业道德意识以及良好的身心健康。

3 意义

口译能力与译员能力的界定对译员培训有着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它能帮助人们认识到口译能力不是口译培训的唯一目的,除了口译能力外还应注意译员其他素质的培养;另一方面,对译员能力的分析归纳有利于口译教师制定清楚的教学目标,根据译员能力的各个组成部分设置课程,根据对译员能力的具体要求编写适用的教材和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从而从教学的各个环节着手促成教学目标的实现并最终为口译市场的需要提供合格的口译人才。

参考文献:

[1] Gile, D. Basic Concepts and Models for Interpreter and Translator Training [M].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1995.

[2] Lederer,M.1994.刘和平译.释意学派口笔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3] Pinchuk,I.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Translation [M].London: Andre Deutsch.1977:206.

[4] Sager,J.C.Quality and Standards–the Evaluation of Translation. In Picken, C.(ed.)Translation–The Vital Link.Proceedings of the XIIIth World Congress of FIT[C]. pp.121-128. London: Institute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 1983: 121-122

[5]王斌华.“口译能力”评估和“译员能力”评估[J].外语届.(3):44-50.

[6] 仲伟合.口译教学刍议[J].中国翻译,(5):18-21.

[7]仲伟合.口译训练:模式、内容、方法[J].中国翻译,2001(2):30-33.

[8] 仲伟合.英语口译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界定产权分界的法律意义 篇3

1 产权归属的确认

根据《物权法》第三十条规定,“因合法建造、拆除房屋等事实行为设立或者消灭物权的,自事实行为成就时发生效力。”电力设施在竣工验收合格后即事实行为成就时,其所有权人即已经确定,除依照法律规定为国家所有外(《物权法》第五十二条),根据《电力法》第十三条规定“电力投资者对其投资形成的电力,享有法定权益”,电力设施的所有权归属按“谁投资,谁收益”的原则界定。因此,从理论上说,在电力设施建成投产后,本无需登记亦无需签订合同加以明确,其归属即已有定论,然物之所有人要证明此物为己所有,需提供一系列的出资建设证明过于繁琐,且从物的公示方法来看,动产以占有为公示方法,为其权利存在的外衣,不动产以登记为其公示方法,电力设施多为户外,对该电力设施的占有多体现为对其日常维护管理,而日常维护管理的范围与所有权的归属并非一对一的关系,且国家的登记机关对于电力设施的登记并没有完整的展开,于是合同约定双方的分界的意义即应运而生。从此种层面上来说,笔者以为合同约定产权分界其作用在于确认,但非确定。

但是,实际操作却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况:合同约定与实际出资不一致,双方又未另行签订产权移交协议,该约定的效力如何?是否会产生资产所有权转移的效果呢?

笔者认为,这种情况须根据电力设施的性质区别分析。按照物作动产与不动产的划分,电力设施中是否均属动产,还是部分属动产部分属不动产,须进一步探讨。如涉及移交的电力设施属动产的,尽管格式合同中产权约定并没有清晰地表达出所有权“移交”的意愿,但维护管理责任根据产权归属确定,该电力设施的维护管理责任已经转移,并已实际履行,事实上是对电力设施“转移占有”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可以视为“物”已经“交付’,对该电力设施占有已经发生了转移,因此,供电方已尽提醒义务的前提下,这种产权约定当属有效。如涉及移交的电力设施属不动产,根据不动产必须以登记为物权变动的必要条件,在没有进行不动产物权登记的情况下,合同的约定仅具有债权法上的意义,并不能因此使得物的所有权发生转移。然而,在我国普遍未建立电力设施产权变更登记的情况下,正如前述所分析,电力设施已经发生“转移占有”,一律认定电力设施的受让人在没有办理登记手续之前不能取得物的所有权,显然对电力设施的受让人失之公平。笔者认为,应参照房屋买卖中买受人实现并持续对房屋占有使用却未办理登记的事实应受法律保护一样,供用电双方明确了产权的归属,并根据合同约定各自承担着相应的电力设施维护管理责任,此种情形也应当受法律保护。

因此,供用电合同约定与实际出资不一致,如供电方已尽提醒义务且维护管理责任发生转移并实际履行的,该约定有效且能产生所有权转移的效果。

2 维护管理责任的划分

在民法上,物的所有者负有管理自有物的责任。一般而言,供用电合同中明确了电力设施产权的各自归属,也即明确了电力设施的各自维护管理责任。但是在我国,电力设施产权归属与维护管理责任并非绝对的一一对应的等同关系。

根据《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第十七条规定,其对电力设施的维护管理责任是按性质划分的。“公用供电设施建成投产后,由供电单位统一维护管理”、“共用供电设施的维护管理,由产权单位协商确定,产权单位可自行维护管理,也可以委托供电企业维护管理”、“用户专用的供电设施由用户维护管理或者委托供电企业维护管理”。但是《供电营业规则》颁布后,对于电力设施维护管理责任按用途划分的原则作了一些变更,加大了供电企业的责任:(1)将占用公用线路走廊规划的供电设施划定为供电企业管理;(2)将公用变电站内由用户投资的供电设施划归供电企业管理;(3)临时用电等其他性质的供电设施,原则上由产权所有者运行维护管理,或者双方协商确定,并签订协议。但《供电营业规则》也确认“供电设施的维护管理范围按产权归属确定”。

笔者认为,上述法律规定对于供电设施的维护管理责任的规制,采用的是以产权归属为基础,以用途为划分标准,并以便于维护管理为补充的原则。《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和《供电营业规则》均赋予了供电企业对特定的不属于自有产权的供电设施维护管理的义务。

因此,供用电合同中完全以产权归属区分各自维护管理责任,仅在一定范围内有效。对于产权不归属于供电企业,但又属公用性质或占用公用线路走廊的,或者位于变电站内由用户投资的供电设施,根据《合同法》第四十条规定,其维护管理责任供电企业不能以格式条款的形式强行免除。

3 合同履行地点的补充

《合同法》第一百七十八条:“供用电合同的履行地点,按照当事人约定;当事人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供电设施的产权分界处为履行地点。”在供用电双方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情况下,产权分界点即为电能交付判断标准点,这点有着重要的意义。

(1)是电能所有权转移的分界点。电能是商品,供电人将电能卖给用电人使用时,该电能所有权的发生转移的地点即为供用电合同的履行地点。

(2)是线损、变损承担的分界点。电能径流合同履行地点后,其所有权即发生了转移,因此,根据物的所有权人应当承担物的自然损耗的责任原则,电能在电力设施上产生的损耗(包括变损、线损)应当由电能的所有权人来承担。

(3)是判断供电质量是否合格的分水岭。由于供电质量不合格引起的责任问题并非统统简单地归属于供电企业承担,而应当以合同的履行地点电能径流时的质量为判断标准。电能径流过合同履行地之后出现的电能质量不合格问题,其责任归属于电能的买受人承担。

例如10千伏高压线路供电的专变用户其低压端电压不足,导致其设备无法启动,此时判断供电企业供电质量是否合格的标准不应当是低压端电能质量,而应当是合同履行地点的电能质量,如双方未特别约定履行地点,则产权分界处的电能质量是否合格才是确定双方责任的关键。

(4)是确定受诉法院管辖地的重要标准之一。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供用电合同双方因供用电合同纠纷,可以选择产权分界点所在的人民法院为诉讼管辖的法院。

界定学术的意义 篇4

★在线专家:

我们知道,一般的产品,都是产品完工后,检验合格,才销售的,此时,销售收入确认,成本也就确认了,计税所得额就容易了,但是,对于房地产却不是这样的。

商品房预售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确定的一项制度,这项制度允许开发商在房屋未建设完工之前就进行销售,这样,就产生了“期房”。此时房地产开发公司的企业所得税核算就面临一个问题:期房的成本如何确定呢?只有房地产真正完工,企业的计税成本才能最终确定,企业所得税才能得以准确核算。所以,如何界定完工产品,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我们看看所得税对“完工”是如何确定的:

国税发[2009]31号规定,企业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务包括土地的开发,建造、销售住宅、商业用房以及其他建筑物、附着物、配套设施等开发产品。除土地开发之外,其开发产品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视为已经完工:(1)开发产品竣工证明材料已报房地产管理部门备案。(2)开发产品已开始投入使用。(3)开发产品已取得了初始产权证明。

确定了完工的具体情形,房地产企业所得税的核算就简单了。

销售在开发产品完工前就已经开始,而且完工后还会继续下去,直到全部开发产品售出。针对开发产品完工前后销售行为的不同内涵,企业所得税采取的是不同的处理方式。

针对完工产品的所得额核算,国税发[2009]31号规定,企业销售完工开发产品取得的销售收入,发生的已销售开发产品计税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土地增值税也应在当期扣除。

针对未完工产品的所得额核算,国税发[2009]31号规定。企业销售未完工开发产品取得的预售收入,应先按预计计税毛利率分季(或月)计算出预计毛利额,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可见,在房地产经营企业的所得税处理中,开发产品的完工时点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上一篇:粪便污染论文下一篇:资本项目开放金融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