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摄影的界定

2024-07-05

纪实摄影的界定(共5篇)

纪实摄影的界定 篇1

一、国外对虚拟财产的概念界定

在美国, 有学者认为虚拟财产是能够持久稳固地存储在远端资源系统的计算机代码。美国学者Joshua做了经典定义:“虚拟财产是竞争性的、持续的和交互性的模仿真实世界特征的计算机代码。其与真实世界财产一样, 具有排他性、持续性和互联性”。①韩国法律明确规定了虚拟财产的独立价值, 网络游戏中的虚拟角色和虚拟物品独立于运营商而具有财产价值。

瑞士2003年修订刑法典则在分则第二章“针对财产的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中明确设立了非法获取数据罪②。

二、我国学者对虚拟财产的定义

目前, 我国有学者认为, 虚拟财产是数字化的、非物化的财产形式, 包括信息流及数字媒体等, 外延十分广泛③;也有学者认为, 虚拟财产是以一定的数据、信息、符号存储在网络中的虚拟物;刑法学家赵秉志认为, 虚拟财产是指网民、游戏玩家在网络空间中所拥有支配的必须利用服务器的虚拟存储空间才能存在的财物, 具体包括游戏账号、游戏货币、游戏装备、QQ号码等。④

三、笔者对虚拟财产的看法

要准确定义虚拟财产的概念, 首先应该明确两个基本的问题:虚拟财产是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财产?其价值如何评估?这是解决虚拟财产法律问题的基本前提。

(一) 虚拟财产的“财产属性”

财产的价值性包括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可以货币化) 。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用的QQ号码、邮箱, 以及游戏账号、游戏货币等都具有某种使用的价值 (否则没有存在之必要) ;但这些网络虚拟物是否具有社会交换价值不可一概而论, 具体分为两类:一种可以用货币购买或者可以转化为货币 (比如QQ靓号、QQ币、网游中的装备) , 这种网络虚拟物明显具有交换价值, 因此应该归属于财产的范畴。另一种网络虚拟物仅仅针对特定人具有合理、正当的使用价值, 对于特定人之外的人不具有正当、合理的使用价值 (比如个人邮箱) ;这种虚拟物由于不包括所有人的抽象劳动而不具有可交换性, 因此不能归入财产的范畴。

财产的可支配性是指能够被权利人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如果财产不具备物理上的管理可能性, 那就谈不上权利的受侵犯”⑤, 虚拟财产在法律上具有支配和管理的可能性:用户可以对其进行排他性的支配和管理, 如对服务器上的电子数据, 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对其增加、修改、删除, 也可以通过对自己的账号设置密码来防止他人对自己的资料进行修改、增删。因此, 网络虚拟物满足“可支配性”的财产属性。

综上, 所谓网络中的“虚拟物”尽管具有可支配性, 但并不是都具有价值性, 因此不必然都属于财产的范畴。只有同时具备“管理可能性”和“价值性”的网络虚拟物, 才能归于财产的范畴。

(二) 虚拟财产的“价值评估”

要解决虚拟财产的相关法律问题, 如何评估其价值量是我们不可回避的问题。虚拟财产主要是网络开发商、用户通过金钱和劳动的付出取得的, 需要付出大量的金钱和劳动, 这些金钱的支付和劳动的付出, 使网络虚拟财产具有财产性而能用现实中的货币衡量。目前衡量虚拟财产价值的方式有很多种, 比如, 开发商销售虚拟财产时的定价、用户之间线下交易的市场价格、根据用户投入成本计算价值等方式。

虽然计算虚拟财产价值的方法有很多种, 但各有利弊。我国有学者指出, 虚拟财产的价值确定存在相当大的难度, 因为虚拟财产与现实财产之间的联系是不断变化的, 需要综合各项因素对虚拟财产的价值进行个案分析后确定。

(三) 虚拟财产的“严格定义”

由以上论述可知, “严格意义”的虚拟财产必须是财产。要准确界定虚拟财产的概念, 必须把握虚拟财产本质——价值性 (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和可支配性。由此角度, 虚拟财产不仅仅是某些学者定义的“只能以数字化方式而存在的财产”⑥, 也不仅仅是“由0和1组成的二进制电子信号, 通过3D等形式表现为不同的画面形象”⑦。因为这种表述抹杀了其作为财产在法律上的“价值性”, 模糊了网络虚拟物“是否归属于虚拟财产”的界定标准, 也使得虚拟财产丧失了应受法律保护的正当性。

综上, 笔者认为, 严格意义上的虚拟财产是用户在网络空间拥有和支配的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并能够用现有的度量标准度量其价值的虚拟物, 这种虚拟物依托于服务器的虚拟空间而存在;从网络技术角度讲, 这种虚拟物在物理上通过电子信息以一定的数据、信息、符号存储在网络中, 并通过特定的网络软件表现为账号、游戏装备、虚拟货币等。

参考文献

[1]于志刚.网络空间中虚拟财产的刑法保护[M].1版.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9.1.

[2]林旭霞.虚拟财产权研究[M].1版.北京:法律出版社, 2010.4.

[3]张俊浩, 刘心稳, 姚新华.民法学原理[M].3版.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7.9.

[4]赵秉志.计算机与网络犯罪专题整理[M].1版.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7.2.

纪实摄影的界定 篇2

 凡在生产过程违反国家颁发的各种法规性文件和公司制定的为保证安全生产的各种规章制度,包括生产工艺、生产操作、劳动保护、安全管理等,以及有关安全生产的通知、决定等行为,均属违章作业。

主要内容概括如下:

1、不按规定正确穿戴和使用各类劳动保护用品,和在生产过程中穿拖鞋、凉鞋、身披雨衣、大衣以及袒胸露背等。

2、工作不负责任,擅自离岗、串岗、饮酒、干私活及在工作时间内从事与本职工作无关的活动。

3、发现设备或安全防护装置缺损,不向领导反映,继续操作,自作主张擅自将安全防护装置拆除并弃之不用者。

 忽视安全、忽视警告,冒险进入危险区域、场所和攀、坐不安全位置。

5、不按操作规程,工艺要求操作设备,擅自用手代替工具操作,不用夹具固定、用手拿工件进行机加工等。

6、擅自动用未经检查、验收、移交或查封的设备和车辆,以及未经领导批准任意动用非本人操作的设备和车辆。

7、不按操作规定,擅自在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调整、落料、焊接、清扫和排除故障等工作。

8、不按规定及时清理作业现场,清除的废料、垃圾不向规定地点倾倒,工件和附件任意摆放,堵塞通道。

9、使用已失去额定负荷能力或不符合安全要求的各种起吊设备、设施和工具。

10、对领导的违章指挥盲目服从不加抵制的。

11、不按公司规定进行开机前设备检查的。

12、不按规定召开班前例会,不认真登记设备运行、不按规定执行交接班制度和记录的。

13、设备维修不按规定摆放“设备正在维修中”标志,或是开到摆放有“设备正在维修中”标志,仍然擅自开机的。

14、岸上开机或是船上采挖不按公司规定打三遍警示铃后在观察开机的。

15、生产中,一味追求车船数量,不讲安全,以拼设备、拼体力来抢时间、赶数量、冒险蛮干,或不按工艺要求操作设备,使设备带故障或超负荷运行的。

重新界定品牌的价值 篇3

在经济萧条的深灰背景之下,每一次选择与被选择都蕴含着比以往更深层次、更多层面的意义。对,不一定生还;错,则一定失足。面对如此境况,惊弓之鸟者、抱团观望者、病急乱投医者,比比皆是,所有人都在寻找适合自己的那把解决之匙,但是不是每把钥匙都能“包开百门”?

在过往很多年的商业社会中,“利益驱动价值”曾被一度奉为金科玉律,但如今,华尔街百年不遇的风雨飘摇,昔日通过攫取巨大利益从而不断获得扩张资本的金融巨头们或破产、或重组、或求援,“利益”二字反成为品牌价值的最大阻手,而“诚信”、“责任”又重新回到话题的核心。

在惨淡的“烂生意”面前,“烂名声”的与日俱增已非常明确地表明,我们需要对企业价值的评判标准进行重新界定,这项工作十分之紧迫,因为它就紧贴着那条“何者Go Dead,何者To Live”的命理线。

前不久,爱德曼国际公关发布了一份消费者调查报告,基于“更深入地认识和解读今天公众的社会愿望对其消费态度和购买偏好的影响”的研究意图,并将这项研究命名为“Good Purpose(良好意图)”。作为这个长期研究项目的阶段性成果,从2008年8月至10月,通过在10个国家进行的6048次访谈,我们发现了在当下危机环境中,“决定选择”的那些基本规律:在谈到优质品牌的时候,消费者更希望这些品牌是由拥有良好社会责任意识的企业所创建的,其强烈程度远远超过了对经济因素的考虑。例如,88%的印度消费者愿意多花一点钱来购买那些“环境友好型企业的产品”;68%的日本消费者认为,环境是最重要的责任议题。在中国,90%的人坚持认为即使是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购买有社会责任的产品或品牌也是非常重要;85%的被调查者表示他们个人也正在参与各类社会责任活动。

通过调查发现,每个国家对企业责任认识与重视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这正是地方文化和环境的差异性对消费行为造成的影响。试想,作为资源匮乏的岛国日本,危机意识使他们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大量囤积能源,所以不难理解日本人为何更加关注节能和环保。而作为礼仪之邦的中国,“仁”和“义”两个字构成了中华文明和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近些年,在和谐社会和民族文化复兴的倡导下,国人在重拾中华民族古老价值观中的精粹,这一过程从“仿若初见”到“点头颔首”再到“化为己用”,使存在于人们内心深处的那份仁、爱、义又再度归来,并履现于日常的行为之中。

值得高兴的是,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在寻找这种原动力的征途之中,并且将“做好事”的范畴由最初的环境保护拓展到更多领域。百事的“母亲水窖”,宝马的“中国文化之旅”,《21世纪经济报道》的“红粉笔计划”,伊利的“健康中国”等等。在高度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中,这种原动力所驱动的,恰是令企业更有生命力、更具竞争力的一种“主动”。

“语言暴力”的意义界定 篇4

语言作为一种交流工具和人类传达思想的载体,是人们理解社会、传递价值观的重要手段之一。而众所周知,暴力是攻击行为的一种形态。凡意图引起他人身体的、心理的伤害的行为都被认定为攻击行为。暴力专指造成身体伤害(包括心理伤害)的行为。语言作为一种交流工具又如何与暴力相联系呢?

据媒体报道说,最近出来一个新词叫做“语言暴力”它引起了我们的注意,据报道说,语言暴力正在困扰着学校中的孩子们.“傻猪”、“别给脸不要脸”、“换作我楼上跳下去算了”。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近日公布的“教师语言暴力调研报告”显示,48%的小学生、36%的初中生、18%的高中生表示,老师在批评自己或者同学时使用过这样的语言。语言暴力用一句话说,语言暴力就是一种精神伤害,小学生的时候,往往他就忍了,他觉得老师就跟父母似的,说什么我就得听着,而且有的话他还不太明白,听不懂的。有一个老师说,你等着,我哪一天得上你们家去,小孩说真的,老师,什么时候去?他还以为老师去了是好事呢,老师要告他的状,然后老师说他老鼠什么之类,爱啃东西,他说老师我就属鼠的。他听不懂,小孩小的时候听不懂,经常也是这样的。但是年龄越高,反弹越强烈,可能因为一句话,就会自杀,我就知道我到内蒙去,有一个14岁的男孩,初二,他就往老师背上甩钢笔水,他报复这个老师,生老师气,这个老师就过来训他,最后一句话说,你是人渣,人渣啊,在班上啊,结果那个14岁的男孩子,回家就上吊自杀了。

如今语言暴力以是我国教育的一大新问题。

那我们就要对语言暴力作一个介定了。谈到暴力最明显的是伤害人身体的暴力,而此种暴力是最容易让人察觉的;其次是伤及人情感,自尊的暴力,此种暴力是语言的暴力。从这层含义来看,语言暴力并不是特指某种言语表达,而是泛指一切对他人产生了某种支配力或仅仅是影响力白矢言语。从狭义上看,所谓语言暴力,就是用语不合逻辑和法律规范,欲通过不讲逻辑、不守法度的语言风暴,从而以语言霸权的形式,孤立和剥夺他人的某种权利,对他人造成伤害。此处用语不合逻辑,是指在语言的使用过程中违背语言交际的原则,即“条件原则、诚意原则、文化原则、平和原则、准确原则”。语言暴力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的语言暴力,即一个人所用的语言在意义上的暴力指向明确,多以语言的攻击性强为体现。前文所说的骂人即为例证。“骂”是否定性语言的极端形式。否定性话语还要配以激烈的音调,而这音调反过来又促使语言的粗暴不断升级。

论宗教定义的界定 篇5

宗教的产生是人类弱小的表现,纵观现已被普遍认定为宗教的各个种类的最初产生过程,无一不是人类面临强势问题无法靠自身的努力得到解决而出现的心理外部寄托,寄托的对象是相对于人的具有能力无限性的客体,表现为天、神、佛等,这些宗教种类是时代的产物,由于人们对强大自然的无奈或由于人们对黑恶势力的无奈,是处于弱势群体的人们寻求解决现实问题的心理途径的自然外露,所以,信奉这些宗教的人往往是处于弱势群体的人或在某一方面是处于弱势群体的人。普遍的心理想法是我是无能的,我需要神的帮助,当然,不同的宗教对神的要求是不同的,不管具体内容有什么差别,根本的需求只有一个:我需要沐浴在神的荣光下。于是,信徒们除了进行人与人之间发生的活动以外,还进行自身与神的交流,通过各种仪式表达对神的信仰。我们在研究宗教的时候,理所当然地以那些已被人们普遍认为是宗教的各个教类为参照,特别是三达宗教,它们成立的时间久,宗教结构齐全,传播范围广,早已成为人们心目中的标准宗教模型,不考虑它们对宗教的已有限制是不能让人心里接受的。

对于宗教概念的界定,以三大宗教作为主要参照,这应是不争的事实,但宗教概念的依据标准并不是三大宗教,即并不是宗教就是三大宗教,因为三大宗教是延续的现在的已经成熟了的宗教类别,还有那些曾经出现过后来又消失了的没有延续到现在的宗教类别,还有那些各个地方性的传播范围比较狭窄的或民族性的宗教种类,我们不能因为它们消失了或者比较小就无视它们,所以我们在界定宗教概念时要尽可能地把各种宗教现象都搜集起来,以保证界定出来的宗教概念具有最大限度的普适性。那么我们界定宗教概念依据的标准是什么?那就是宗教的本质。为什么我们今天会出现儒学的宗教与非宗教之争?除了一些功利的原因之外还有就是没有人能够找出宗教的本质,以至于能够让一些人拿一些具有宗教现象的现象为依据进行争辩,人们都在宗教现象里打转转,谁都有理有据,但谁也说服不了谁。宗教的本质是界定宗教定义的依据标准。只有在此标准制定下的定义才能够跨越时间和地域的限制,适应一切宗教现象。至于什么是宗教的本质,那时宗教学家的事情。

对于宗教的概念来说,即使是基督亲自制定,也不可能一次制定成功永不修改,或者基督和释迦牟尼一起制定,他们也不会有完全一样的语言,这就涉及一个问题,即如何看待宗教概念的差异性。我们不是第一个认识宗教的人,我们不是第一个研究宗教的人,我们需要借鉴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当我们打算修改前人确立起来的概念的时候,肯定是感觉到了此时的我在研究宗教方面有了对前人或他人的突破,假如我们是抱着为真理正名的心态的话,那这种修改是值得鼓励的,因此,可以通过自己的证明提出的提出自己的概念。倘若有哪些研究者只是为了给自己的研究大开方便之门,彼定义只适用他自己的那一套研究,那还是不应出现为好。在学术研究的事实当中已经出现了很多类似的现象,特别是在儒学的宗教与非宗教之争中,有一些学者为了使自己的观点站得住脚,著作的开头即先阐释宗教的定义,那你的观点肯定站得住脚了,你把宗教的门槛放低了!

宗教并不是任何一个研究者都能给下定义的,即使是宗教学的大师,往往也只是结合自己的认识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而已,因为它对于宗教学来说太基础了,科学证明,越是基础的概念越不容易阐释,因为那些基础往往都是共识的东西,越是共识的东西转化为语言越不好表达,就是因为共识才容易被别人找出语言上的漏洞,但又因为共识,所以每个人都能够说上几句,不能够完全说服别人,也不至于完全说错。如果我们非要给宗教下个定义,在做完这项工作以后就会发现,我们只给少数人做了工作,因为我们的定义往往使简单的东西复杂了,我们无法找到更为简单的语言来解释这个基础性的概念,所以,宗教的信徒们仍然不知道概念上的宗教是什么。举个例子来说吧,涂尔干是法国著名的哲学家,也是世界宗教学术领域公认的宗教学家,他在其著作《宗教生活的初级形式》中,对宗教的定义是如下规定的:“宗教是一个与圣物、也就是被分开、有禁忌的事物有关的信仰和实践的统一体系,这些信仰和实践把皈依者联合在同一个被叫做教会的道德社团中。”[1](P47)涂尔干对此定义可是进行了充分的论证的,他通过对各种宗教现象进行了广泛的搜集分析,从中最终找出“圣物”即应是宗教的本质,然后以此作为界定概念的依据标准作出了上述诠释,但据涂尔干在界定此定义之前交代“在《社会学年刊》中发表的一篇里”,他“已经试着确定了宗教现象的定义”,“那时的定义与今天的定义有所不同”,然而虽经修改但“并不涉及任何本质的变化”。[1](P21)那么为什么要修改呢?既然本质没有发生变化,又修改了什么呢?涂尔干最后解释为“第一个定义过于形式化,完全忽略了宗教表象的内容”。[1](P47)显然,宗教现象和宗教本质虽然都蕴含在宗教行为之中,要想用概念诠释清楚还是不容易的。我们回过头来再看他修改过的定义,有圣物、皈依者,在教会中通过实践表达后者与前者的信仰,宗教形象有了,本质也没有改变,但感觉很机械,也没有宗教信徒对宗教的赞美诗般的感觉。原因是此定义没有宗教情感。

对于研究宗教的人来说,宗教的概念必须得清楚,这是跟宗教信徒不一样,宗教信徒可以不知道宗教是什么,这妨碍不了他对任何宗教的信奉,宗教研究者要是不知道宗教是什么,那可是要误入歧途的,不能做宗教定义的界定并不表明你不能认识认识宗教,如果你不像涂尔干那样研究宗教生活的初级形式,完全可以绕开宗教概念的界定,其实,这就像研究历史的人不知道历史是什么一样,没有必要都先走哲学这条路。宗教有哪些基本要素?无非就是宗教意识、宗教组织、宗教礼仪、宗教器物等,无论研究宗教社会学,还是宗教历史学,或者其他什么宗教学科,只要能够找到宗教的基本要素,就是找到了宗教学的大门。所以,关于宗教定义界定的逻辑顺序的问题,应该是由具体研究的宗教分支学科向宗教哲学的转化的顺序,亦即在宗教哲学中的宗教定义的界定必须在宗教社会学,宗教人类学,比较宗教学等一系列的分支学科的研究成果在达到一定的程度之后,才能在此基础上进行宗教哲学的考虑,这是对一个学科的要求,也是对一名研究者的要求。宗教的定义在初步形成以后,它仍然是随着宗教学的进展而不断得到修正的。所以,我认为,没有研究宗教学的全面才能和成就是不应该轻易给宗教下定义的。

宗教学是一个不断成长的学科,虽然它正是作为一门学科被提出指是发生在近代,但已经出现许多研究成果,一些宗教学家也纷纷提出了自己认为的宗教的定义,不管后人对他们的定义是进行修改,还是进行自己独树一帜的界定,必须得有充分的依据和全面的论证,因为花样繁多的宗教种类和派别绝大多数都是出现在宗教学产生之前,后人的研究范围基本不会超出前人的,也就是我们是在前人研究过了的基础上进行研究的,我们的研究应该是深挖而不是捡漏儿,我们要想修改前人界定的宗教的定义,前提条件是我们的研究成果必须超出了前人的程度而达到了一个更高的水平。当然,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宗教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也许当今的一些宗教种类和历史上的产生了很大的差别,某些宗教种类的消亡与变化这都是在所难免的,我们在界定宗教的定义的时候需要跟近时代的脚步,但更要注意历史与现实兼顾,不管时代如何发展,宗教的定义应该具有贯穿古今中外的普适性。

宗教学是一门关于神的社会科学,也许我们不信神,但一定要对它有科学严谨的态度,对于宗教的定义的界定,我们应该是慎重的,不能没有科学的程序和依据。学术界出现了频繁为宗教下定义的现象,虽然每一个学者都有说出自己想法的权力,但并不是每一个学者都有科学严谨的态度,我们应该从这种现象的背后看到,宗教学就像其研究的内容一样被意识化了,成了任人打扮的小孩子,所以,对于宗教的定义的界定,我们要走科学的途径。

摘要:宗教定义的界定, 以三大宗教作为主要参照, 宗教的本质是其界定的依据标准, 研究者没有研究宗教学的全面才能和成就不应该轻易给宗教下定义。宗教的定义应该具有贯穿古今中外的普适性。对于宗教定义的界定, 应该走科学的途径。

关键词:宗教,本质,普适性,科学

参考文献

[1]、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初级形式》林宗锦、彭守义译,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12

[2]、李军:《中国现代哲学新论》, 济南:齐鲁书社出版, 2007

[3]、希克.约翰:《宗教之解释》,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8

[4]、池田大作、威尔逊:《社会与宗教》,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6

上一篇:药事管理医院管理下一篇:旅游环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