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时代的摄影(共8篇)
传媒时代的摄影 篇1
在消费社会体制下,“新闻和报道是大众传媒的典型文学样式”1。从2006年开始,生活在武汉的两位艺术家——李郁和刘波,每个月从面向湖北全省发行的市民生活报《楚天都市报》、《楚天金报》上选取两条本地新闻,按照新闻描述的情景,重新拍摄制作宛如油画般的大幅摄影作品,陆续创作出“狗年十三个月”(2006)以及“施害/受害者”(2007)为主题的系列摄影。
在消费社会,大众作者化,每个人都以其独特的经验成为不同领域知识和真理的陈述者。“广义大众传媒社会中的每个当事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提出有关生活的主张,”2艺术家们也不例外。喜爱戈达尔电影并深受其影响的李郁和刘波,借用摄影技术对当前铺天盖地、无所不包的社会新闻做了一番貌似戏谑实则一本正经的挞伐。
在新闻的选取上,“李郁+刘波”倾向于选择匪夷所思的社会新闻,从新闻标题中我们便可以略窥一二。例如,在“狗年十三个月”主题系列中,摄影作品有着如下一些新闻标题:《少女凌晨被人跟踪晨练老人宝剑退歹徒》(《楚天都市报》2006-05-14);《重庆僧人千里步行苦修只为朝拜武汉归元寺》(《楚天金报》2006-02-25);《见义勇为遭残忍报复河南姑娘血洒江城街头》(《楚天金报》2006-06-24);《美容店里叹惊奇一边打砸一边“做头”》(《楚天金报》2006-04-30)等等。“施害/受害者”主题系列中的摄影作品,则有如下一些新闻标题:《孩子被电灼伤要求赔偿家长竟抱煤气坛讨说法》(《楚天金报》2007-04-17);《女子感情受挫欲跳桥三警合力救下轻身女》(《楚天都市报》2007-07-22);《因爱生恨杀害女友凶手作案后投案自首》(《楚天都市报》2007-03-12);《八根手指被人砍断行凶者拒绝归还》(《楚天都市报》2006-10-12)等等。
“真实性、公正、客观是传媒业正确地表示所必须遵循的语言规范,或者说,是其最终制作出成功的内涵性文学文本,在其能指层面所必须满足的条件。”3专业主义新闻摄影,强调在意识形态和技术双重框架下讲究瞬间的真实,力求还原现场。如果新闻与艺术创作结合,是否会因艺术创作具有极强的主观性和自由性而颠覆新闻的真实性?李郁+刘波“狗年十三月”与“施害者受害者”主题摄影系列虽取材于《楚天都市报》、《楚天金报》上的本地新闻,却与专业新闻主义的新闻图片南辕北辙。有意思的是,两位艺术家以为专业新闻人所“不齿”的貌似戏谑调侃的语调还原新闻现场,却透显出比原有新闻报道更有说服力的逻辑。
毋庸置疑,两位艺术家创作的“新闻照片”是伪造的、经过刻意摆拍的作品。他们之所以选取这些匪夷所思的新闻报道,并非要歌颂这些新闻碎片,而是以一种阴郁且凝固的幽默来还原新闻现场里所有的当事人不曾言明的窘迫之境。这里的当事人,不仅指涉了新闻事件本身的当事人,也涵盖了大面积存在的读者与新闻记者本身。“李郁+刘波”原本的立意或许并非是要揭开新闻在社会权利结构中的隐蔽功能,然而以“狗年十三个月”(2006)以及“施害/受害者”(2007)为主题的系列摄影作品却无意中让我们真实地窥见了被模式化新闻报道“忽略”的人性。
在两个主题系列摄影中,我们不难发现,照片中的“新闻人物”眼神无助低落、没有光彩。在作品《孩子被电灼伤要求赔偿家长竟抱煤气坛讨说法》中,抱着煤气罐的中年妇女身着红色上装盯着地面,眼神呆滞无光;紧挨着她蹲下的孩子耷拉着脑袋,稍远一点身着黄色制服的消防队员则漠然注释着中年妇女正前方的煤气罐。这些“新闻人物”之所以呈现出此种状态,无疑是两位艺术家的精心安排。艺术家如此安排,意在揭露出一种看与被看的关系。他们认为与作品中“新闻人物”疲惫眼神相对应的,是《楚天都市报》、《楚天金报》数以万计受众麻木清冷的眼神。“大众传媒兴起所带来的一个直接后果是,生活事件的文本性和文学性被揭露出来”4。从大众传媒诞生起至今,大众传媒就一直干着把日常生活事件从当事人身边取走并重新加工为“真实的”故事或画面的工作。血腥、暴力、色情……这些为新闻大亨们竞相追逐的新闻要素,如今仍然是新闻选择优先考虑的因素。诸如此类的花边新闻新闻铺天盖地而至,人们在经历过最初惊异和兴奋后,接踵而来的便是事不关己、见怪不怪的阅读心态。好奇心不再,判断力式微,眼神麻木清冷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除了照片中“新闻人物”的眼神,构图的空间也逼仄压抑。摄影作品中新闻现场空间往往设置在未完工的楼盘或狭小的房间之中,即使在高速公路、天桥或是其他室外空间,艺术家也将照片四周处理成暗角,或是空中有高压电线交错。所有情节被设置在一个类似牢笼的狭小空间里。在这些狭小的空间中,色彩浓烈而冷静——红色的火光、血迹、照相机闪光灯的光、鲜红的人物着装、绿茵茵的草地、民工的古铜肤色……色彩的搭配和空间的勾画迸发出强大的张力。它们向我们描绘了存在于消费社会中匪夷所思却又无处不在的景象。这些景象被艺术家处理得不露声色却寓意万千。《重庆僧人千里步行苦修只为朝拜武汉归元寺》中虔诚的和尚误入高速公路,他坚定豪迈的步伐被艺术家置于象征现代物质文化的高速路以及车流中,昭示着当代信徒信仰的迷失。而《少女凌晨被跟踪晨练老人宝剑退歹徒》中,背景是未完工的楼盘,混凝土架构的检出缺少生气,少女倒在地上与歹徒争抢挎包,歹徒与伸张正义的老人样板戏式的造型看来甚是虚假。这种明显摆拍的方式指涉了当前新闻报道中正邪对立报道被模式化的现象,意在说明这种被模式化的报道对人们的影响只是暂时的,不断被复制的新闻故事经不起时间的打磨,只能作为茶余饭后的消遣,很难激起道德感的涟漪。
然而,两位艺术家却有能力将我们的新闻阅读想象收集提炼,而后将这种想象在一种浓烈的气氛中以刻意的形式展现出来,使我们在惊叹之余,内心也受到极大震撼。我们可以在作品《见义勇为遭残忍报复河南姑娘血洒江城街头》、《美容店里叹惊奇一边打砸一边“做头”》里看到失去道德判断力、气定神闲的围观者与残忍暴力的施害者“和谐相处”,让我们在看到艺术家黑色幽默的同时,也为作品中围观者与施害人之间的“正不压邪”而深深震撼。此外,艺术家在作品中还隐喻了消费社会对青少年生理和心理发育的负面影响。在作品《孪生姐妹不相像妹妹排油大变样》中,瘦妹妹出厅堂,胖姐姐站厨房。摄影师有意安排双胞胎姐妹一前一后的角色站位:有力地批判了当前消费社会的审美观。
应该说,两位艺术家表面上是在给新闻配图,实际上是有目的地对大众传媒的新闻报道进行现场还原,有效地凸显了现场作为文学文本的实用意义,甚至改变了原有新闻对日常生活事件的文本解读,从而扩展了新闻事件本身的含义。因此,我们可以说,他们不仅是在为新闻配图,而且是借助于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新闻事件去虚构和想象,由此构建有关这些新闻事件的隐喻,揭示社会现实生活及其背后的矛盾。“消费社会取代了专业知识分子代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不容置疑的代理人资格”5,两位艺术家在他们的经验领域中将武汉市井新闻制作成一系列颇具震撼力的宛若油画的明信片,陈述和创造着与当代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寓言。
参考文献
[1]、蒋荣昌.《消费社会的文学文本》.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P163
[2]、蒋荣昌.《消费社会的文学文本》.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P212
[3]、蒋荣昌.《消费社会的文学文本》.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P214
[4]、蒋荣昌.《消费社会的文学文本》.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P164—P165
[5]、蒋荣昌.《消费社会的文学文本》.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P208
传媒时代的摄影 篇2
扎马步也称地盆势,有两个目的:一练腿力,二练内功。扎马步之重要性有“入门先站三年桩”之说。在徒弟还没练就一定基本功就开始传授花架子的,要么是外行,要么就是成心骗钱的害人精。
在影像界也同样。看一位导演的作品,除了从创意、情怀可以看到导演个人天赋以及对生命领悟的深度,影片第一眼让人留下印象的,往往是导演的视觉基本功好坏。凭这一点,便要追溯到英雄的出处了。
今年刚刚获得澳大利亚金考拉国际华语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的卢晟,被誉为“世上最美城市宣传片”导演的林旭坚,都以扎实的视觉基本功,赢得业内口碑。他们都毕业于同一所学校—浙江传媒学院。
浙江传媒学院电视艺术学院摄影系,前身为上世纪90年代的电视摄像专业。2007年,电视艺术学院成立摄影系,目前拥有影视摄影、照明艺术两个专业方向。
摄影系教学注重实践创作,目标是培养拥有一定理论基础,较强实践能力,能适应于影视行业的摄影与照明工作人员。本期入选的学生作品多为该系学生大二期间创作的课程作业。但从中可以看到扎实的影像基本功。
传媒时代的摄影 篇3
一、理论依据及前人研究
作为术语,需求分析由在印度工作的英语教师Michael West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首次在文献中提出[2],但是到七十年代才逐步受到国外学者的关注。1972年Richterich谈到需求分析模式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指出外语学习者在未来语言使用环境中的交际需求如何得到满足;之后Richards在1984年提出“客观需求和主观需求” 即客观需求是社会的需要,主观需求是学生的想要[3];基于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1987年Hutchinson& Waters将需求分为“目标需求和学习需求”。具体来说,目标需求是分析学习者未来工作岗位和环境的要求;学习需求是分析学习者目前的学习背景、语言水平、 专业知识、学习观念和动机及对下一阶段学习的要求和期待[4]。随后,国内的束定芳认为需求可概括为社会需求和个人需求,社会需求指社会和用人单位对学习者外语能力的需求,个人需求指学习者现有的外语水平与其期望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距[5]。
虽然各位学者对需求分析做了不同的诠释,却都体现了学习者外在环境所需要求和自身想要学习和提升的需求。在目标环境需求给出的教学要求下,学习者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现实需求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大学英语课堂的有效运作及学习者个人达到目标需求所要求的水平。所以,笔者尝试对自己所在学院的所代专业就学习者学习过程中的现实需求进行具体的调查和研究,以便为深入各专业甚至全国各高校艺术传媒类专业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近年来,好多学者探讨了不少需求分析方面的问题,笔者进入中国知网的中文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以“需求分析+英语”为检索条件,搜索到2005年到现在共有1864条结果,但是只有3篇有关传媒类的,分别是“ESP理论下英语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师发展研究, 李艳”,“教育国际化背景下传媒类专业的外语需求及教学对策,王恒”及“英语播音与主持专业ESP课程建设探索,李艳”。其中两篇是针对教师发展研究的,一篇是针对有国外学习经历的教师和学生对外语需求度的文章。因此,分析艺术传媒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真实需求变得迫在眉睫:他们没有国外学习的经历,却在面对专业实践中遇到的国外最新软件变得束手无策。
二、研究设计和结果
本研究以需求分析理论为指导,结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需求对学校大一大二352名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的学生做了问卷调查,有效问卷320份,回收率为90.9%;并对一年级不同英语基础的10名学生进行了访谈。问卷参照蔡基刚老师的“学术英语”课程需求分析[6],结合学院学生现实状况而设置,主要形式为开放式问卷。
最受学生关注的问题是影视制作软件,如eduis, AE原版是英文,98.4%学生直接从网上搜索各类中文译版,但不清楚其是否正确反应原版信息,只能在实践中去尝试。就此问题,笔者访谈了班里英语拔尖的学生,出乎意料的是,只有两名学生反馈说只要给出较难专业性词汇的指导基本能看懂软件的指示并进行操作,其余学生直接下载中文译版软件。其中一位专业实践较多,英语基础较好且计算机运用相对熟练的学生反映到:要学的话,还是要学英文版的,能掌握一手资料,但是快速理解英文版并实际操作有困难。
第二个问题是了解学生对目前英语课堂内容的吸收及消化情况。31%学生基本能消化当堂所讲,但是由于课后没有归纳、复习而导致讲第二节课忘第一节课知识点的局面;62%学生只能记住个别印象深刻的单词,因为自己对课堂所讲文章不感兴趣而开小差;剩余7%学生基本没听过课,只是迫于严格的考勤而到场。访谈个性开朗、善于言谈的学生发现:其实大部分学生想学好英语,只是因为自己基础薄弱到无法弥补而索性放弃。
对第三个问题做出回应的是课堂讲解CET4/6考试的相关内容。 94%学生要求讲解四六级考试、各题型应对方法;6%学生觉得无所谓,如果学位证和四六级不挂钩的话并不打算参加考试。课堂上及课后和学生交谈,有学生提出对艺术传媒类专业参加四六级考试的疑问和顾虑。首先,他们疑惑四六级证是否会影响他们的就业;其次,他们觉得很难通过四六级考试。
问题四是回顾一堂印象最深的大学英语课。54%学生写到一堂话剧的演出,Father Knows Better;有些学生还饶有兴致地写了几句台词。43%学生回忆起和搭档改编的有趣对话,个别学生把对话原文附在问卷上。只有3%学生没有印象很深的一节课,他们认为每一节课都没什么区别。随后访谈了10名学生,大家一致认为自己参与的与内容表现形式生动有趣的课堂记忆犹新。
最后一个问题设置的是学生期望的课堂内容。96%学生希望帮他们认识并识别目前使用的各种国外摄像机或照相机上的英语标识, 然后带他们学习主要的后期制作课程和剪辑课程英文视频,并和他们一起探讨调色或剪辑等英文原版软件;其中58%学生提到一起学习经典欧美影片,在理解英语台词的基础上分析影片、镜头等。4%学生没有特别的想法,跟着老师的步伐就行。
三、结果讨论和课堂内容构建思路
对于需求分析的作用内涵,束定芳老师说过四点,其中一点是:为外语课程的内容、设计和实施提供依据[7]。所以,就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需求调查结果笔者提出几点艺术传媒类专业英语课堂内容建构思路。
(一)分层次分阶段构建课堂内容
从问题二的结果可以得出结论:两年大学英语结业后,多数学生仍然处于原地踏步的阶段。尽管31%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讲、笔记、做作业,可是课后不复习,考试后就把书撂一边的学习态度注定是学着忘着的结局,而且对于他们所需专业软件还帮不上很大的忙。
基于此,可分层次分阶段规划学生两年的大学英语课堂内容: 第一学年,由于学生不熟悉所学专业课程设置及实践要求,可讲授目前使用的《全新版大学英语》,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逐步引导他们学会自己分类归纳基本词汇,为下一阶段的专业英语做准备。 第二学年,在学生经过一年的专业学习和实践后加入AE视频课程, Eduis软件应用内容,学生会有着极大的热情和动力,有的放矢地学习英语,而不是单纯地为了凑考勤分而来。分阶段安排课堂内容时应考虑到学生的英语基础,采取优带差的方法,分层次提高每个人的英语水平。
(二)按计划设置好学期各堂课内容
大学英语时数少,课堂时间有限,从问题一、三、五来看却是内容所需多样化。多数学生期望讲授后期制作或调色等软件内容及CET4/6考试的内容;部分学生希望讲解摄像机英文标识;部分学生渴望分析欧美影片及片中镜头;个别学生想让辅导考研。
本着多数原则,每学期初按计划安排好课堂内容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问题一的结果得知走进学科前沿,学好英语很重要,因为好多先进软件最早都是英文版。那么,adobe系列的讲解就成为一种必要。此外,CET4/6考试针对大学非英语专业教学而设计,影响面广,而且成绩被社会及用人单位接受,与大学生就业相关联,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充当起了大学英语教学的指挥棒[8]。作为课堂内容设置的一部分,改革后的CET4/6题型、大纲要求、评分标准和各种题型解题思路就要考虑进来。问卷中最后一个问题结果显示一半以上的学生想学英语分析欧美影片,所以挑选一些经典影片作为课堂内容供大家一起学习和探讨也是很不错的提高英语听说及专业分析能力的教学方式。对于考研或出国辅导可作为备用,因时间而定。
(三)课堂内容输出中充分发挥学生自主能动性
问题四的数据表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是大学英语教学期间应该树立的思想观念,将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的专业相结合, 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相联系,通过任务驱动、小组合作、成果展示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特长和优势,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进教学活动中来[9]。此外,学生可依意愿自行携带摄像机、笔记本电脑作为学习辅助工具,学生和老师共同探讨摄像机的英语按键,互相学习,取长补短。问卷中之所以54%学生迅速回忆起印象最深的一堂课是话剧Father Knows Better,是因为笔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摄像、后期推荐选定,以宿舍为单位熟悉剧本,班干部负责根据剧本选拔演员,演员利用课余脱稿排练,非演员观察指导。整个过程尽量做到全班总动员,让大家感受到自己会在整个剧中出一份微薄之力的快乐,而且还能将专业所学和英语恰当融合。
(四)课堂内容前期准备要充分、完善
课堂内容不论是基础知识,CET4/6,考研英语,还是欧美影片分析或专业英语,都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包含可预测的课堂突发事件。一节内容要实现的目标,学生应掌握的程度及各节内容的内在关系都要体现在备课中。首先,英语教师根据学生的真实需求寻找专业资料和文献研读,主动走进专业老师课堂听讲并在课余找专业老师答疑,创设出“专业教师+英语教师”的新情境;其次,教学过程中挑选专业知识过硬、实践能力较强及英语基础扎实的学生和老师一起帮助其他学生理解英语原版并辨别网络中出现的可信度较高的中文译版。在实践过程中继续发现问题,课内和学生讨论,课外和专业教师探究,最终解决问题。
四、结语
“互联网+”时代的信息传媒 篇4
舆情释放的信息传递
舆情信息是对舆情的一种描述和反映, 需站在客观的角度正确及时反映舆情状态。舆情需要释放, 释放需要受众, 受众需要真实。由此, 舆情信息必须遵循真实、客观、扬善弃恶的原则, 弘扬正能量。
随着信息市场的瞬息万变, 分秒更新传递, 大众对信息的源头、真伪、流传、反映、讨论、跟进等更是与时俱进。将传统传媒融进新内容、新思路、新方法, 以跟上新时代发展、社会需求、传播社会正能量为主流, 已经成为一种信息融合的新传媒力量。而其中, 舆情当为融合新老传媒的红色引线。而天津日报则顺势而为, 在新传媒建设中, 建立力量强大的舆情部和舆情分析员制度, 将舆情融合为大众传媒的一种新动量, 推向传媒一线。
如今, 互联网的发展进一步提升了新闻竞争的空间与时间, 舆情分析的广泛、准确、定位、延伸, 是将网络舆情深化为新闻信息的重要环节。所谓舆情, 即掌控舆情、准确定位、顺势出击、决胜千里的“舆论情况”。即时综合分析, 即时定位转化, 是舆情分析员的首要职责。
通过实践, 把舆情分析员的要点归为民意、新意、规律、真相等几方面:
舆情是民意集合的反映, 而民意是形成舆情的始源。没有民意, 就没有舆情。比如网友曾发布一条微博并照片, 公布天津动物园“瘦弱老虎”情况, 迅速引发网络围观。之后, 又被赵薇、赵忠祥、舒淇等诸多“微博大V”转发, 成为网络热点。对此, 舆情员通过分析筛选, 为一线记者提供最新、最及时的社会舆情。很快, 天津日报刊登《天津动物园“瘦老虎”引网络围观事件迅速发酵“变味”值得各方反思———拿什么爱你, 我的“老闺女”》, 细致正确地回复了网络焦点。在第一时间里集合舆情, 回归疏导正确的社会舆论, 找出新闻真谛, 就是新闻舆情分析员必须做到的明悟。
新意是舆情的触点、集合的起点。求新、求异、求创, 是广大受众的应时需求。比如曾一度出现路人好心帮扶摔倒老人反被讹诈的社会事件, 引发了一些人不再“多管闲事”的戒心。一位网友发布了一条微博称:“家中耄耋老人亲手写的简简单单的感谢信, 特意嘱咐我们小辈一定要发到微博上好好感谢这位车主……谢谢!”看到这条微博, 舆情分析员立即感到其中的社会价值和意义, 并马上做了摘选。而一线记者依此当天进行了跟踪采访, 第二天便刊发了报道:《津门正能量———80多岁老人路边犯腿疾好心人开车送回家, 扶不扶?她扶, 我们赞!》, 得到读者好评。
真相是舆情研究、分析的最终目的, 通过舆情深入探究舆情因变事项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 从中找出新的内容。如网络曾热议“台湾士林夜市美食嘉年华”。一网友称:“士林夜市, 没看见台湾人, 也没听见台北口音。”“天津台北士林夜市一片火热, 但经营这些摊位的大多根本就不是台湾人, 而是以福建人为主, 至于所用的食材是否是新闻中所说的从台湾运来的更是存在很大的疑问!”综合舆情分析, 记者进行跟踪采访, 并以《“士林夜市”回应三大网络质疑》让真相还原。
定制让舆情赢得民心。2014年下半年, 天津日报创办了“@津城版”, 深受津门百姓的喜爱, 被称为“让群众说话, 为群众说话的地儿”。在“@津城版”里, 还有一款专为读者量身定做的“每周金砖‘@天津日报’专栏”, 选登一些微博粉丝犀利的评论等, 成为记者与受众互通有无的渠道。舆情分析员第一时间选取了关于天津儿童医院卫生间脏乱差的微博, 经现场调查, 一篇《找厕所闻味便知:儿童医院, 网友喊你升级卫生间》的报道, 赢得民心。
创新融合的舆情信息
新闻舆情是传媒的最前沿之一, 舆情分析员是新闻战线的哨兵, 深入思维、反应敏捷、猎取广泛、准确判断, 是舆情分析员的职业要求。新时代的发展, 新老传媒的融合与创新, 开辟了舆情“天地融合”信息大平台。
“天”乃道德。作为一名新闻人, 就要坚守新闻人的道德素养, 善用新闻人的特殊才能, 站在一定的维度、高度、深度, 做合格新闻人。如同我国倡导的实现伟大的中国复兴梦一样, “天”就是要求每一个新闻人要时刻紧跟时代, 讲政治、讲法制、讲道德、讲原则、讲公信、讲道理、讲真话。以理服人, 以德服人。
“地”乃百姓。百姓是国之根基, 创之力量, 更是媒体发展的衣食父母。新闻的价值在本身, 新闻的口碑在百姓。舆情分析员只有牢牢把握住“地”的原则, 明白受众想看什么?传媒能给什么?为什么筛选?人家看什么?才能把社会风尚、核心价值观植入到舆情分析中。这样的接地气的“定制”一定有市场。
比如, 人民日报传播形态的创新探索一直紧随时代脚步。既坚守人民日报权威的品牌优势、发挥高公信力的内容优势、高素质的人才优势, 又不再走纸媒单一生产图文报道的发展道路, 搭建集报纸、电视、手机、网络等载体功能为一体的传播平台。他们开创的“e客厅”就是对办报理念的最新诠释, 用融合创新推动内容的传播。
面对信息世界瞬息万变, 令人感到信息的迅捷, 舆情的力量。一个信息的“蝴蝶效应”, 甚至可以涌起社会舆情的“万里波涛”。这个蝴蝶效应告诉我们:初始条件的极小偏差, 都将引起结果的极大差异。特别对于一些负面效应的信息舆情, 更要秉持公正、公信、公立、公平的责任, 严守党报舆情员的职责所在, 正确引导, 及时跟进, 为帮助解决社会热点问题鼎力舆情前言, 防微杜渐, 防患于未然。西方有句民谣:“丢失一个钉子, 亡了一个帝国。”蝴蝶效应在社会舆情领域, 就是提醒人们要关注社会负面舆情最初的一个微小的征兆或变化, 并及时地进行引导和调适;否则其一旦萌动或发展, 会给社会生活带来不利或危害。
崇尚“三真”的舆情信息
媒体环境催生融合创新。日新月异的技术, 与时俱进的受众, 力催着媒体格局、舆论阵营发生巨变。自我改革、融合并举、特色深化等日新月异。同样, 新闻内涵和形式, 不会永远停留在一招一式的表面上, 必然随时代脉搏、社会需求而跳跃、发展、进步。
在这个青春昂扬的年代, 年轻一代舆情分析员随时面临着遵守新闻职业道德、提高业务应变能力的锻炼。而这就是底线。纵观国内外新闻大洪流, 分秒时刻地产生着大批量的新闻。其中, 真中有假, 实中有虚, 嫁接频现, 鱼目混珠。
在舆情工作中, 总结出一些舆情工作的规律和要点, 而“三真”便是其中之一。既真实、真信、真新。顾名思义, 舆情信息无论话题大小, 受面深浅, 都要遵循这“三真”要义。确保从舆情员手中过滤的每一条舆情信息必须是内容真实, 令人真正信服, 时间保证新鲜快捷。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变革, 速度与途径时刻缩短着公众接收新闻的距离。但另一方面, 我们又可以随时随地耳闻目睹, 一些人背弃了新闻真实性原则, 经常炮制一些民方、军方、经济、社会类的假新闻见诸报端、网络, 不仅误导读者, 更损害了媒体的公信力。受众呼吁, 这是一个应该也必须进一步强化规范的舆情市场, 它决不能停留在只有规章制度而缺乏执行度的层面上。
分析其原因, 纵然有无序竞争、名利驱使、管理疏漏等因素, 更重要的是, 部分新闻人那种“宁求奇怪不求其真”浮躁心态, 导致虚假新闻频出, 损害了媒体公信力。其实, 不管新闻传媒如何变化, 无论新媒体融合的脚步多快、多发达、多新颖, 恪尽职守新闻道德, 实事求是挖掘真实, 借助新媒体传送力量, 做好新闻事实与大众之间的“中介”, 才是新闻人的“德”。
数字传媒时代的危机媒体应对 篇5
本文从数字传媒时代企业危机媒体应对所面临的新挑战入手, 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危机媒体应对的指导原则, 并依据我多年的实战经验, 旨在针对如何做好危机应对及其准备工作给出一些务实的建议。
媒体环境的变化, 带来空前的挑战
当下, 企业前所未有地感到危机媒体应对准备时间的短暂。近期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28%的危机在事发1小时内进入国际传媒, 而在24小时内这一数字则超过60%。研究同时揭示:企业平均需要21小时对危机做出任何像样的媒体沟通。因此, 在危机爆发之初的20多个小时里, 或企业发声之前, 绝大多数企业完全丧失了危机媒体应对的主导权和话语权, 任由媒体评说。此后, 企业也只能跟随媒体业已设定的话题消极应对。该项研究清晰地告诉我们, 数字传媒时代危机响应速度的重要性。
与此同时, 企业倍感危机媒体应对准备严重不足。在过去的一年中, 全球发生了一系列引人瞩目的危机。在这些危机中, 企业的高级管理层一次又一次地被广泛批评危机应对能力低下。而在许多情况下, 这些企业拥有危机管理体系和危机应对政策。此外, 企业高层也曾确认上述体系和政策是经过检验的。人们不禁要问:问题出在哪里?
纵观以上两大挑战, 不难看出解决问题的出路却是十分一致的, 即在数字传播时代, 企业必须及时做好危机媒体应对的准备。那么企业如何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呢?本人基于多年作为企业新闻发言人的实战经验, 尝试着从发展的视角, 把在新媒体时代如何降低企业风险和提高企业危机媒体应对能力的观点、建议与大家分享。
端正态度, 做好思想准备
谈到危机媒体应对的准备, 首先是思想准备。不同企业对危机有不同的定义。然而, 企业界的基本共识是:那些无论是在企业控制范围之内, 还是在企业控制范围之外, 能够给企业的声誉和正常生产、经营带来重大影响的突发事件都可以称其为危机。从类别上看, 危机大体上可分为:重大自然灾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业事故、财务危机、重大环境和产品质量事件、公众群体事件、合规经营、企业领导人行为不端等等。
危机管理分为事故本身的应对和媒体应对, 即危机媒体沟通。本文重点探讨危机媒体应对。在危机媒体应对中, 企业所面对的首要课题是, 明确危机媒体应对的指导思想, 即危机媒体应对的基本态度和沟通方式。无论置身何种产业, 无论企业大小, 危机媒体应对的基本态度必须是:积极应对, 通过坦诚的沟通赢得公众的理解, 把危机对企业的影响降低到最低水平。坦诚沟通的核心是:开诚布公, 不掩盖事实, 不主观猜测, 不逃避、不推卸责任。
在我多年的培训经历中, 有些企业对坦诚沟通持不同看法, 特别是当事件涉及当事企业的经济利益或赔偿责任时, 质疑这是否符合企业的最大利益。这些企业需要懂得, 危机爆发时媒体和公众关心的焦点是——什么时间, 什么地点, 发生了什么事件, 事件对人员的生命财产和环境带来了什么影响, 企业采取了什么措施, 事故的原因是什么。
企业还需要明白, 危机中的企业绝非信息的唯一来源, 你不说有人会替你说, 尽管不乏猜测或主观武断。危机事件的目击者、质量安全监督部门、业内专家、社区邻里、媒体、乃至当事企业自身员工都可以对企业之言证实或证伪。现实生活中, 危机源自本企业员工爆料的案例数不胜数。尊重事实, 坦诚沟通是危机媒体应对中企业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是企业必须恪守的根本原则和道德底线。丧失了这个原则和底线, 任何应对准备都是徒劳的, 毕竟事实胜于雄辩, 纸是包不住火的。面对危机, 企业必须在实事求是、主动应对和敷衍遮掩、被动挨打之间做出抉择。孰是孰非, 不言自明。
随着现代企业治理制度的建立, 不少企业, 特别是大型企业都建立了新闻发言人制度。但有了岗位并不等于有了能力, 尤其当企业的机构设置不能使新闻发言人获得企业的决策信息。在危机发生时, 新闻发言人不能及时掌握危机现场瞬息万变的真实信息和信息的更新, 危机新闻发言人与危机动态信息相脱节。新闻发言人承受着来自各方的巨大压力, 仓促上阵, 说官话、套话、空话, 失去媒体和公众的基本信任, 另人贻笑大方。那种“至于你信不信, 我反正信了”的尴尬场面至今仍为业界津津乐道。面对危机, 掩盖事实, 混淆视听, 推卸责任, 怨天尤人, 再有经验的新闻发言人也注定要失败, 终将至企业于更加深重的信任危机。现实生活中, 因重大信任危机而危及企业生存的案例更是不胜枚举。
立足风险管理, 做好“软硬件”准备
上文中提到研究还指出, 53%经历危机的大企业股价在一年后仍未能恢复到危机爆发前的水平。由于危机对企业的杀伤力, 危机媒体沟通在企业界无不给予极大的重视。相当数量的企业制定了媒体应对流程, 并根据企业的风险程度, 编写各种危机情景, 定期模拟演练, 以确保应对团队具有充分的准备。企业在危机应对方面的准备包括两个方面:系统准备和人员准备。其中系统准备又包括应急预案准备和组织准备。
系统准备是指企业危机应对响应体系的建立。应急预案要明确应急事件的分类, 面对各种事件, 企业的响应策略和所扮演的角色、响应级别、人力和物资资源所在, 内、外部应对资源的动员调度权威和方式, 各级事故的逐级上报制度, 对外沟通职责和程序。
组织准备系指应急组织架构, 该架构要明确危机应对指挥系统和人员职责。由于应急是一种非常状态, 企业应急团队通常具有正常生产和应急响应的双重职能。因此, 只有职责清晰, 才便于检查落实应急团队成员是否做到应知应会, 不挂空挡。在小企业, 一个团队即可实现全覆盖, 而在大企业里, 通常分三级设置, 即现场应对团队、业务板块支持团队和集团高层支持团队。企业无论大小, 危机应对组织架构简单实用就好。
在人员准备方面, 事故应对岗位通常包括:总指挥、内外沟通、法务、人事、运营、安全、环保等岗位。在危机媒体应对中, 由于需要面对媒体, 总指挥和新闻发言人岗位显得尤为重要。宣传及新闻发言岗位的人员需要经事前授权培训, 掌握危机发生时内外资源联络流程, 媒体和公众关注的焦点, 明白如何准备新闻稿, 特别要具有预判和驾驭敏感话题的能力。
相对于系统准备, 人员准备要复杂得多。首先, 企业再也无法假设企业是信息的唯一来源。因此, 在进行任何外部危机沟通之前, 企业必须进行有意义的内部沟通, 确保企业中可能的对外接口都清楚自己应扮演的角色, 不能有盲区, 尤其是接线员、销售和客服团队。如果任何人不能面对媒体, 他们必须被提前告知谁能, 联系方式是什么。任何来自企业的“不知道”, “不清楚”, “无可奉告”或主观臆断及推脱的说辞, 只能说明该企业应对体系的不健全和不负责任, 都是不可接受的。
作为定期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急团队各岗位要针对不同危机的真实风险和情景进行定期培训。培训所设计的情景要客观真实、实战化, 有什么风险就演练什么, 必要时启动外部资源, 进行压力测试, 以获得真实的临战效果。这一点说得容易, 做到难。因为我深知, 让企业领导模拟渎职腐败, 让主管生产的领导演练责任事故或质量欺诈, 让财务主管演练财务造假是多么艰巨的任务。然而, 平时危机应对培训脱离实际, 甚至沦为打分划钩的过场游戏, 一旦危机降临, 管理者难免发现企业的应对预案毫无实际价值, 同时显现出危机管理体系和危机应对培训关键时刻失效的问题所在。
新媒体时代电视传媒的品牌打造 篇6
新媒体时代, 电视传媒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互联网用户不断增长, 传统电视媒体可以提供的新闻、影视服务, 在互联网中也可以找到相关资源, 而且网络用户还可以形成与新媒体的互动。但电视媒体也具有自身的优势, 因而在新媒体时代, 电视传媒应积极打造知名品牌, 塑造崭新的媒体形象。
1 新媒体时代对电视传媒的影响
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 新媒体是在信息技术支持下出现的媒体形态, 以网络为主要传播渠道。新媒体时代下, 电视传媒开始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首先, 媒体是受众了解新闻动态、观看影视节目、获取信息资源的主渠道。以往受众通过电视观看的新闻、影视、赛事、专题等节目, 现在通过网络媒体就可以实现。例如, 各大门户网站可以实时为受众提供新闻解读, 其新闻内容与报刊、电视播报的基本内容并没有显著差异;喜爱观看影视节目的受众, 如果不能在电视播放的时间观看, 还可以选择优酷网、乐视网等视频网站观看;精彩的体育赛事可以通过互联网直播等等。所以受众完全可以随意选择播放媒体, 但观看效果却不会受到实质影响。其次, 新媒体时代, 受众更加关注与媒体之间的互动, 受众有权利发表自己的观点, 同时也希望参与到媒体活动中来。新媒体借助网络信息发布的实时性和互动性, 可以形成与受众的良好互动。相比之下, 电视传媒则更为传统, 与受众互动的程度有限。因此, 新媒体时代, 用户抢占、市场资源抢占都给电视传媒带来新的压力。
2 新媒体时代电视传媒发展的方向
针对当前的媒体环境, 电视传媒在与新媒体的竞争中, 应当以品牌塑造为发展的方向。从用户使用行为来看, 受众选择新浪网站获取新闻, 选择优酷网、乐视网观看视频, 选择淘宝网购买商品, 很大程度上也体现出对品牌的忠诚度。这些知名网站提供的资源非常丰富, 能够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 而且网站提供的内容、报道的深度与其他网站相比具备自身的竞争优势, 如新浪网对部分新闻内容的独家报道, 乐视网清晰的画面和流畅的播放, 淘宝网的用户安全保障等。用户可以迅速地对网络资源进行甄别, 选择经常登录的网站。
反观电视传媒, 在品牌优势方面体现得并不鲜明。以电视剧节目为例, 一部热播电视剧每晚在多个卫视频道同时播出, 甚至观众每晚调拨几个频道, 就能了解前后十多集的剧情;谍战剧、“打鬼子”成为电视剧的主角。曾经的《潜伏》的确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可随后出现不计其数的谍战影片。电视剧片面追求低投入高产出, 反而忽视了最重要的受众需求问题。而《金枝玉叶》、《风车》等一些感人至深的电视剧节目, 即使观众反复观看, 仍会细细品味。所以不少喜欢观看影视剧的受众选择在黄金时间登录视频网站, 进行休闲放松。品牌塑造是电视传媒保持长久生命力、突出媒体优势的关键, 例如央视的《探索·发现》、《人与自然》、《艺术人生》、《百家讲坛》, 卫视台的《年代秀》、《非常靠谱》、《天天向上》、《梨园春》等, 不仅能有效地把握受众观看需求, 节目有声有色, 而且对传播科学知识、先进文化也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 品牌塑造不是单纯以收视率为标准进行衡量, 而是要以媒体的社会责任、文化的先进性、可持续发展性作为努力的方向。
3 新媒体时代电视传媒品牌打造的策略
为促进品牌塑造, 电视传媒应重视以下发展策略:
第一, 通过有深度的内容塑造品牌。品牌确实代表着知名度, 但同时更暗含对内容深度的要求。比起时下收视率颇高的相亲节目、求职节目, 反而是那些具备深刻知识内涵、传承经典文化、不浮躁、不夸脱的电视节目更经得起推敲, 更能获得受众的真心认可。无论是电视台, 还是电视栏目, 首先要将有深度的内容作为品牌塑造的根本, 以节目深度、节目质量取胜。例如, 新闻类节目讲求时效性, 此方面网络媒体具有实时更新的便捷优势, 而电视媒体可以通过特有的深度报道来塑造竞争优势。再如, “风云剧场”虽属于付费台, 但其收费极其低廉, 电视剧连续播放, 无广告植入。更重要的是电视台能够担当起观众“把关人”的角色, 主动为观众筛选优质精品聚集, 如《幸福来敲门》、《辛追传奇》、《雾里看花》等电视剧深受观众好评, 其广告语“风云剧场, 把家人聚在一起”更是充满人文关怀。
第二, 通过丰富的创意塑造品牌。创意是电视传媒品牌塑造尤为关键且稀缺的资源。随着电视传媒及信息产业的发展, 电视节目制作技术已经较为成熟, 能够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式诠释节目内涵。但是受众之所以对很多电视节目感到乏味, 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仍是电视创意的缺乏。例如相亲节目、求职节目、鉴宝节目、调解节目、真人秀节目、故事节目等等, 在很多电视台都表现出同质化发展的问题, 彼此竞相效仿, 对受众进行“疲劳轰炸”, 反而扰乱了电视传媒的发展环境。所以电视台应汇集专业人才, 组建品牌经营的精英团队, 汇集专业人才的聪明才智, 打造富有创意性的原创节目, 如湖南台北京节目中心, 前不久打造的原创节目《博物馆奇妙夜》就颇具代表性。其节目制作借鉴《达芬奇密码》的悬疑, 借助北京丰厚独到的文博资源, 造就出特有的品牌效益。
第三, 通过与受众的互动塑造品牌。关注受众的需求和感受, 才能使电视传媒充分践行以人为本的服务精神。在品牌塑造过程中, 电视传媒也应形成与受众的互动亮点。为此, 电视传媒应积极打造与受众的互动平台, 调研互动感兴趣的内容, 作为节目制作与创新的依据, 并从互动平台中了解受众对节目的评价。在节目策划中, 编导人员应考虑给予受众参与的空间, 如反映受众提出的民生问题, 邀请受众参与有奖问答, 倾听受众提出的观点, 从而拉近电视传媒与受众的距离, 增进受众对电视传媒的感情。
摘要:新媒体时代下, 电视传媒开始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与新媒体的竞争中, 电视传媒应当以品牌塑造为发展的方向, 通过有深度的内容、丰富的创意、与受众的互动塑造品牌, 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电视传媒,品牌,打造
参考文献
[1]李晓星.创意:打造电视传媒品牌的驱动力[J].今传媒, 2011 (6) .
[2]孙冰.新视听视角下电视传媒的发展方向研究[J].新闻传播, 2012 (3) .
融合媒介时代的传媒人才培养 篇7
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观察法、问卷调查法。
一、相关概念界定
1. 媒介融合
目前, 中国正处于一个媒介融合的大时代。随着科技的进步, 传播媒介在经历着巨大的变革, 从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 到现在每人手中的手机。随着数字技术的广泛运用和网络传播的迅猛发展, 原本区别明显的传播媒介之间已悄然兴起一场新的融合, 即“媒介融合”, 其实质就是将媒介的多功能一体化。媒介融合传播方式深刻变化的形势下, 能否培养出适应和掌握先进传播工具的传媒人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应提出与媒介融合时代传媒人才培养相适应的对策, 改革新闻人才培养的模式。
2. 新媒体的出现
“新媒体”是相对于“旧媒体”而言的。任何事物都的诞生之初都是以新的面孔出现的, 而“新”与“旧”随着时间的流逝, 界限会越来越模糊、甚至消失。因此, 笔者认为“新媒体”首先是一个时间性的概念。因此, 对新媒体的认知可以有两种。传统意义的新媒体:是利用数字科技、互联网、移动手机, 通过网络、宽带、无线信号、卫星等媒介, 以电视、手机为主要输出终端, 向用户提供影音、语音等服务、关联游戏、远程服务、娱乐休息的所有传播手段或形式的总称 (包括新兴媒体和新型媒体) ;狭义上的新媒体:专指新兴媒体。
二、媒介融合对新闻人的要求
媒介融合时代对于新闻媒体人有了很高的要求, 基于这样的背景和形式之下, 新闻从业者所具备的素质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每个新闻人除了必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素养之外还需具备更多的技能。在媒介融合的时代, 新闻人才已成为突破传统媒体界限的思维与能力并很快适应媒介融合、集多种能力于一身的新型人才。这也许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复合型人才”。
三、如何提高新闻人才的素质
1. 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首先要明确, 新闻传媒是党和政府的喉舌, 因此放在首位的是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其次要了解相关的政策、法律, 从而在大信息量下辨别真伪、坚持主旋律和正确的舆论导向;媒介融合传播方式深刻变化的形势下, 能否培养出适应和掌握先进传播工具的传媒人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应提出与媒介融合时代传媒人才培养相适应的对策, 改革新闻人才培养的模式。
2. 强化技术水平、提升能力
技术能力决定质量, 传媒工作者想做好自己的岗位, 就必须有过硬的从业技能和素质。一要有努力提高新闻写作能力, 即有符合传媒发展的规律、正确导向、文字表述准确、正确运用符号的能力;二要不断拓新, 掌握媒介环境下的新闻理论知识、采编技巧、不断扩大知识面、优化自身的知识体系;
3. 加大对传媒行业的投入
建立、维护融合媒介时代下媒体传播的平台、不断满足媒体融合新形势下的硬件需求, 增加对于新时代新闻行业的投入, 为新时代人才能力的发挥提供必要的硬件平台, 以此提高媒体融合的整体水平和效率。
4. 提升师资队伍的能力
师资队伍的建设强调理论传授与实践能力的有机融合。我们力求组建一支跨学科知识、跨文化思维、跨媒体技能的师资队伍, 即培养对于各类学科的知识都掌握扎实、对于世界多元文化都深入了解、对于网络数字信息时代的技术兼会操作的师资队伍。
四、结论
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观察法、问卷调查法, 笔者分析出媒介融合时代对于传媒人才的要求:操作多媒体技术、了解媒介融合思想、了解网络、善于发现热点、采编能力与速写技能、客观接收新生事物的能力、高端的审美能力、拟定标题的能力、奇思妙想、不断构建知识体系、批判思维与创新思维的能力。新闻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陈旧理论课程以及少之又少的专业对口课程、缺乏实践经验、照本宣科的薄弱师资、专业实践环节的缺失、设备老化、实验手段落后。
五、建议
媒介融合传播方式深刻变化的形势下, 能否培养出适应和掌握先进传播工具的传媒人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应提出与媒介融合时代传媒人才培养相适应的对策, 改革新闻人才培养的模式:选择更好的培养目标、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加强师资团队建设、强化专业技能、加强实习力度、更新媒体教学设备、调动学习的主动性……这样才能为传媒人才的培养夯实基础。
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传播媒介在不经意间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这样的形势对于新闻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本人写这边文章主要是对当前传媒发展中人才的培养进行分析, 提出要求、阻碍发展传媒因素进行详细叙述, 并就这些问题进行了对策分析。
关键词:科技,媒体,人才
参考文献
[1]童兵.新闻改革新思路和新闻教育新突破[J].中国传媒报告, 2003 (4) .
[2]姚治兰.体育新闻的发展对体育新闻专业人才业务素养的特殊要求[J].新闻界, 2010 (4) .
论传媒时代文学的民族性 篇8
1 文学的民族性的内涵
文学的民族性是指“文学反映民族的社会生活、文化传统、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心理素质以及语言等特点所形成的特色。”“它包括主客观两个因素。客观因素指民族生活,主观因素指作家的民族意识”。“所谓‘民族性’是指作品中表现出的富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的社会生活”[2]。如沈从文作品中对湘西自然风光、人文风俗的描述,鲁迅小说中对中国国民劣根性的揭露,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中对美国南部生活的生动再现,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中对哥伦比亚奇异风情魔幻般的渲染,这些都是文学民族性的体现。
2 传媒时代文学的民族性和世界性
如果说文学的民族性是指作品中所表现出来那种富有鲜明民族文化特色的社会生活和作家的民族意识的话,那么文学的世界性则是作品中表现出来的越来越被各民族所重视的人类因素和世界意义,它体现的是作家的世界情怀和全人类眼光。
关于文学的民族性和世界性之间的关系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文学的民族性将消失,代之以一种统一的人类文学。法国比较文学家弗·洛里哀断言:世界主义和国际主义将成为世界思想的生命,各个民族将不复维持他们的传统,而从前一切种性上的差异必将消灭在一个混合体之内--这就是今后文学的趋势了[3]。
另一种观点认为未来世界文学的整体性日益突出,但每个民族还将继续保持自己的特色,文学的世界格局以多元的形式存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交流问题研究会就持这样的看法:设想一个文化上更加丰富的未来只有采用多元的形式才行,代表世界多样性的各种文化互相联系,同时又精心保有自己的特色[4]。
笔者认为后者的看法是合理的。第一,从作品本身来看,文学的民族性和世界性处于文本的不同层次。“前者处于文本层次的社会历史内容层面;而后者多属于更高的哲理意味层面,与前者相比,它更带有形而上的性质”[5]。上乘的作品应是两者的有机结合。别林斯基在论述文学的民族性与世界性时打过一个形象的比喻,他说作品的民族性是人类思想之无形精神世界底形式、骨干、肉体、面貌和个性[6]。别林斯基所说的“人类思想之无形精神世界”是指文学作品的世界性因素,民族性乃是表现它的形式、骨干、肉体、面貌和个性,文学的民族性和世界性犹如人的肉体和精神一样不可分割。
第二,从创作主体来看,任何时代作品的个性特征都是由作家赋予的,而作家总是归属特定的民族和时代,那么倾注其心血的作品便深深打上民族性特征。作品不同于商品的一个重要原因也就在于作品具有鲜明的创作主体性特征,创作主体保证了作品的丰富多彩。只要作品还是由个别的作家创作出来的,作品的民族性就不可能消失。
第三,从文学使用的媒介来看,文学的民族性不会消失。文学作品使用的文字不是冷冰冰的感性材料,而是能够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思维和心理特征,是一民族区别于另一民族的标志之一。文学作品以文字为载体,呈现出不同于其他民族的审美风格。
第四,文学的文化属性不改变,民族性就不会消失。一个民族经过长期积淀形成了自己的文化,而文学总是生长在一定的文化土壤中,不可避免地遗传了民族文化的因子。
上述种种理由说明文学的民族性和世界性是相互依存的,两者是一个统一体,作品世界意义的获得“不必刨平它的民族文化特色,倒是因为由于作品极富民族个性和作家个性,有浓郁的地方色彩,而更容易被世界人民接纳,从而具有广泛的世界性。但是不应引起误解的是,这种文学的世界性的取得,主要来自作品中深层意蕴中的人类因素和世界意义,而作品的民族特色和个性特色又在很高水准上充分体现了这种人类因素和世界意义。[7]”
传媒时代的到来,为各民族文学间的交流创造了更多的机会和更好的条件,强大的传媒力量打破了各民族文学交流的地域和时间界限,促进了各民族文学间的互补学习;同时,作家也借助传媒开拓视野,培养自己的世界眼光,怀着普世价值和全人类情怀进行创作。有人认为,传媒时代文学的民族性将不复存在,各民族文学面临生存困境,笔者认为这一论断不合理;相反,传媒时代,各民族文学反而会借助传媒的力量走向世界,发扬光大自己的民族文学特色,在世界文学格局中争取一席之地。只要是具有世界性意义的优秀作品,并不会因为其浓厚的民族特色而被忽略,传媒将推动其走向世界,实现民族性和世界性的完美结合。
随着传媒时代的到来,大众化和全球化的呼声甚嚣尘上,对文学民族性的理解在这两种呼声中产生了困惑,下面笔者将对文学的民族性和大众化,民族性和全球化问题逐一给予分析。
3 传媒时代文学的民族性与大众化
毋庸置疑,传媒社会具有一个显著特征—大众化,尤其是文化的大众化。大众化(大众文化)是浮在社会表面的一些生活习惯和思想感情,具有娱乐化、商业化和时尚化的性质。它总是趋新的,变动的,易受他者引导,仿佛处于社会的神经末梢,一旦外界有变化它就很快作出反应。
传媒时代的文学作品中充满了大众化(大众文化)的痕迹,虽然其中不乏优秀之作,但大众化(大众文化)的缺陷也不可避免地影响了文学的质量。比如时下的网络写作、身体写作、美女写作等鱼龙混杂,文学作品的质量不尽如人意。在理解文学的民族性时,不能将民族性和大众化(大众文化)划等号,民族性和大众化(大众文化)之间有本质区别。首先,民族性是一个民族的精神、生活和文化思维方式等方面所标举出来的共同性和本质,它是相对其他民族而言的一个比较概念,它划出了该民族与其他民族的界限,标示出该民族的文化疆界。一个民族的民族性是该民族文化长期积累的结果,一旦形成就具有稳定性,不易随着历史的变化而变动,这显然有别于大众化(大众文化)的易变性。
其次,大众化(大众文化)易转向庸俗化。当下的网络、电视、电影、报纸、广播、广告等媒介中到处充斥着大众文化,它们带有鲜明的媚俗性,有的甚至仅仅满足大众的感官需求,缺少思想深度。而真正的民族性是排斥庸俗化的。别林斯基在《文学的幻想》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一般关于民族性有怎样的理解呢?所有的人,绝对所有的人,都把它和平民性,并且一部分和庸俗性混同起来了……我们的民族特性保存在下层人民里最多,因此我们的作家们,当然是有才能的作家们,在当下的小说和戏剧中刻画庶民的风俗、习惯、理解和情操时的民族性。可是难道仅仅庶民就能构成民族吗?绝没有的事,正像头颅是人体最重要的部分一样,民族主要是有中层和上层所构成。我知道,人在任何状态中都是人,平民百姓也有情欲,才智和感觉……,可是一个民族的高级生活主要是表现在它的上层中,或更正确地说在民族的整个概念中。[8]”别林斯基的这段论述有其偏颇之处,比如他认为“民族主要是有中层和上层所构成”,这显然值得商榷。但他同时认为民族性既保留在精英阶层中,也保留在“下层人民”中则是正确的;同时他又特别指出,真正的民族性拒绝庶民化(即庸俗化)。笔者认为,这一观点对我们正确认识大众文化和民族性之间的关系具有启发性。不可否认大众文化中保留了一部分民族性,但同时也充斥着大量的庸俗文化、媚俗文化,而优秀的文艺作品就是要用真正的民族性来抵制这些媚俗文化,正如鲁迅先生所言:“我们所要求地美术品,是表记中国民族知能最高点的标本,不是水平以下思想的平均数。[9]”
在大众文化盛行的传媒时代,绝不能将大众化(大众文化)等同于民族性,将所谓的大众文学等同于民族文学,应对充斥在文学作品中的那些庸俗的大众文化保持警醒。大众传媒可以传播媚俗的文学作品,同样我们也可以利用大众传媒传播精英艺术,化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
4 传媒时代文学的民族性和全球化
全球化是指工业革命以来,人类从以往各民族和国家之间彼此分隔的闭关自守状态走向全球性社会的变迁过程,它表现为各国、各民族和不同文明体系之间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上多元性的整体化趋势。全球化是资本主义扩张的结果,带有强烈的殖民色彩,其目的在于以同质实现大一统而消灭差异,达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尤其是经济利益。全球化本来是个经济术语,首先是资本主义跨国公司追求的目标,他们希望通过全球化策略赚取最高利润。这一概念在应用中却被赋予了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它再不是一个纯经济学的概念,而是具有强烈的政治斗争和文化侵略品性,因而遭到第三世界及后殖民国家的强烈抵抗。值得一起的是全球化和世界性具有本质不同,文化全球化片面强调文化的同质性而故意对文化的异质性视而不见,正是这种对同质化的追求造成全球化和世界性的本质区别。世界性也关涉一元和多元的关系,但世界性追求的是“和而不同”,通过平等的交往和对话,在保持多元共存的情况下达到某种共识。而全球化的目标在于消灭差异和多元,到达同一。
传媒时代,全球化问题变得日趋严重。因为强大的媒介力量为强势国家向弱势国家推行它们的政治文化模式提供了便利,媒介在一定程度上沦为文化帝国主义企图消灭各民族差异和世界多元化的工具。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文艺家们应当担负起相应的责任,以文学艺术的个性化、多样化、多元化保持世界文化的多姿多彩。文化帝国利用媒介力量推行它们的文化霸权,作家们同样可以借助媒介的力量,将自己创作的那些充满民族文化特征和色彩的作品呈现给世人,以艺术领域的多元打破文化霸权的谬论。
5 结束语
传媒时代,大众化、全球化对各民族文学的生存提出了更高要求,文学的民族性面临新的挑战,作家在进行创作时应处理好民族性、世界性、大众化、全球化之间的关系,否则创作出来的作品就很有可能流于肤浅,媚俗,缺乏思想深度。同时,也应当认识到媒介力量为文学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借助日益发达的传媒,各民族文学之间的交流日益深入和全面,作家的创作既要立足于本民族,又要超越本民族,优秀的民族作家将世界性融入到民族性之中,实现文学民族性和世界性的完美结合,既对本民族作出贡献,又不失为一个全人类的作家。
参考文献
[1]童庆炳.文艺美学辞典[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8.
[2]顾祖钊.文学原理新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376.
[3]弗.洛里哀.比较文学:自滥觞至二十世纪[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351-352.
[4]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国际交流问题研究委员会编.多种声音,一个世界[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2.
[5]顾祖钊.文学原理新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376.
[6]别林斯基.亚历山大.普希金的作品(第五篇)[M].见:别林斯基论文学(第三卷).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93.
[7]顾祖钊.文学原理新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376~377.
[8]别林斯基著,辛未艾译.别林斯基选集(第一卷)[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传媒时代的摄影】推荐阅读:
传媒时代的大众偶像08-27
时代传媒09-10
网络传媒时代08-06
新传媒时代08-24
自媒体传媒时代07-20
影视传媒类摄影专业可报考院校11-02
摄影时代在变革11-17
分视传媒艺术中心第一届学生摄影竞赛启动仪式在我校举行05-25
传媒的法律意识07-25
激情的传媒未来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