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文化的娱乐化

2024-09-26

传媒文化的娱乐化(精选8篇)

传媒文化的娱乐化 篇1

传媒娱乐化与大众文化(1)

一、研究背景

“周瑜帅不帅,孔明会唱卡拉OK,关羽是爱神。”易中天用如此“嬉皮”的现代语言来论三国英雄,其鲜明的个性再加上大众传媒的特性,短时间内就在中国的大地上掀起了一股易中天热。其中重要的原因在于传媒的娱乐化功能与大众文化相互融合、共同创新的结果。

麦克唐纳曾说过:“大众文化的花招很简单———就是尽一切办法让大伙儿高兴。”①对大众文化的生产者来说,逗乐是一个基本目标。而对普通大众来说,找乐则是文化消费行为的基本模式。

在大众传媒发展的过程中,这种娱乐功能是时弱时强的。但进入消费社会以来,传媒就逐渐步入了一个其娱乐功能中心化的时代。这种娱乐功能被中心化与消费社会的背景息息相关:在消费社会,大众不仅消费物质产品,而且文化也成为消费品,大众对于文化消费的欲望有时甚至超过了物质消费的欲望。这种文化消费在整体上呈现出一种以个体性的欲望为内在基础,以吃喝玩、健康、旅游为外在表现形态的娱乐化倾向。这种文化消费的潮流中,娱乐文化应运而生,而大众传播的娱乐功能之所以能被中心化,也适应了消费社会里人们对于娱乐消费的需要。于是,20世纪90年代我国传媒开始出现了一种娱乐化浪潮。②伴随着这股浪潮,传媒娱乐化功能越来越凸现出来,传媒娱乐化与大众文化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传媒对娱乐化的追求就是为了满足受众的需求,而代表着大众文化的那些学者,由于大众传媒因此也成为明星,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有人也许要问,20世纪80年代在电视上进行英语教学的胡文仲为什么没有成为电视明星呢,为什么没有那么多的人追捧呢,其中的原因在于当年胡教授教授的是舶来文化,是一种工具性的东西;而现在易教授教授的则是本土文化,是受众耳闻目睹的东西,是受众可以作为谈资的材料,所以大众传媒并不是在什么情况下都可以造就明星的。要认识易中天热现象背后的原因,首先就得对于传媒娱乐化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二、传媒娱乐化涵义

李良荣指出,传媒的娱乐化“指报纸电台电视台娱乐性内容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新闻节目(版面)受到挤压,而且新闻节目本身的娱乐性新闻越来越多,连严肃新闻也竭力用娱乐性来包装。”③林晖认为,在消费逻辑引导下的传媒娱乐化倾向表现为:“最初是纯娱乐消闲的娱乐性节目和内容的大幅上升,最终则发展到把距离娱乐性最远的那部分媒介内容———新闻,向娱乐强行拉近,使新闻与娱乐之间的界限变得日益模糊。”④易中天现象是把严肃古典的历史,通过大众传媒运用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创造的一种大众文化,为大众提供了另外一种娱乐的途径。

实际上娱乐本身几乎与人类一样古老,但来自大众传媒的娱乐是最近发展起来的。人类早期的娱乐活动多数为仪式、信仰服务,原始社会生产力的渐进,为人类取得单纯的娱乐提供了闲暇。在第二个千年的后半期,文娱获得了极大的自由和支持,并繁荣以至成熟。起初,阅读为个体提供了娱乐;而戏剧、音乐会等由于传播限制,还仅为部分人享用。当声音和图像记录传送技术发明之后,人们可以足不出户看戏剧、音乐会、运动会……。受众现在可以享受到过去只有少数贵族才能享有的权利:坐在最好的位置上看一流的艺人演出。

因为传播媒介的作用,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如此多的可供享用的娱乐信息。赖特早已指出,传播在社会中的第四种功能即提供娱乐、消遣以及放松的途径,消除社会紧张感。在繁荣的工业社会,受众对快乐的追求似乎尤其要求媒体要足够“娱乐”,传媒内容的制作者由此面临严峻的挑战。市场分析师和传媒研究学者都倾向于认同“娱乐时代”已经降临,并且,“是娱乐,迅速地成为了推动新时期经济发展的车轮。”(5)传媒娱乐的商业动机也许的确推动了娱乐实践民主化,但也引起了娱乐的某种标准化。我们常说大众文化、大众娱乐,它们一旦形成便强制一种行为模式,几乎不给个人表态留有余地。不难发现,我们的媒体积极地定义着“娱乐”———各种传媒调查往往只热衷于找出受众作为传媒消费者对特定形式的兴趣而不考察娱乐的基本要素;各种以娱乐冠名的节目从他们自己对娱乐的臆想和对市场的觊觎出发,用大量满足受众低层次精神需求的内容,把一个“成型”的娱乐呈现在受众面前,建构他们所谓的“娱乐”框架。在受众心理、市场竞争、官方政策和道德标准的综合影响下,一段时间以后,一些参与竞争的框架被淘汰,直到剩下一个主导框架。尽管它会一直受到挑战和修改,然而主导框架一旦确定,一段时间以内,必然会作为后续传媒提供娱乐信息的一个价值评估的结构标准。

大众传媒使娱乐实践标准化、统一化,因而成为对个人娱乐选择的一种干涉,大众传媒组织将为每个人事先设想的娱乐预先消化,然后进行传媒内容生产。这与每个人的自由选择的表示有矛盾,也与娱乐的个性化精神相违背。

可以说,大众传媒存在一种操控、管理娱乐的倾向。这也许是我国多数学者对“传媒娱乐化”深感忧虑的根本原因———他们担心的不是我们的传媒真的“娱乐”化了,而是害怕当娱乐与文化工业相结合、文化生产与经济利润相一致的时候,传媒娱乐很可能在市场机制的操纵下成为一种新的霸权———娱乐霸权。就像易中天在讲坛上一品三国,便品出粉丝无数,也让《品三国》的版权在拍卖声中得到140万的高价。它将平均化的文化趣味作为主流的甚至是唯一的文化趣味,迎合的是受众“最低层次的心理需求”,排斥包括精英文化、边缘文化等的所有其他非平均化的文化理想和文化需求,以娱乐名义施行一种一元化专制,其结果是我们可能“娱乐至死”。(6)

三、传媒娱乐化与大众文化关系的传播学分析

传媒娱乐化对大众文化的重构作用主要是通过直接影响大众文化的执行者———大众,而间接达到的。大众文化作为一种娱乐性、消费性文化,本身具有大众媒介性等特性。为了获得进一步发展,必然要汲取对自身有利的娱乐性、消费性等元素。身处传媒娱乐化所带来的娱乐元素的包围,作为大众文化的执行者大众,为使大众文化获得更进一步发展,势必汲取“传媒娱乐化”过程中的“精华”之处。

1.传媒娱乐化对大众文化的“注射”

20世纪初至30年代末,是传播效果研究的初级阶段,也是大众报刊、电影、广播等传媒迅速普及和发展的阶段,是人们对它们的社会作用和影响力既寄予高度期待又感到深深担忧的时期。这一时期的核心观点是“子弹论”。施拉姆曾经对它做过如下概述:“传播被视为”魔弹,它可以毫无阻拦地传递观念、情感、知识和欲望。……传播似乎可以把某些东西注入人的头脑,就像电流使电灯发出亮光一样直截了当。(7)虽然“子弹论”有着本身的不合理性:是一种唯意志论观点。绕开此种观点不谈,传媒对受众的巨大影响力还是不可小视的。现代社会中,传媒在社会中的影响越来越大,扮演着日益重要的“信息代理者”角色。虽然随着新闻媒体越来越多地为公众写作提供空间(比如报纸的言论版),特别是海量的网络评论的出现,言论资源原有的稀缺性、传媒的垄断地位的确在一定程度上被打破了。但是,由于人们“注意力资源”的根本性稀缺,即使一个通过长期的个人写作而成名的作者,他的发表机会与影响力,仍然是稀缺性的资源。大众传媒仍然左右着信息资源。大众文化的执行者大众,生活在信息社会的包围中,必然潜移默化地会受到传媒娱乐化的影响。在大众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中,不断地被注入传媒娱乐化因素。就像易中天教授那样,竭力从严肃的政治历史事件中挖掘其娱乐价值。在表现形式上,强调故事性、情节性,适度加入了人情味因素,加强了贴近性,追求趣味性和吸引力,强化事件的戏剧悬念或煽情、刺激的方面,走故事化、文学化道路。

2.大众文化对传媒娱乐化的“使用与满足”

“使用与满足”理论把受众成员看作是有着特定“需要”的个人,把他们的传媒接触活动看作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传媒,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人们接触传媒都是基于一些基本需求进行的,包括信息需求、娱乐需求、社会关系需求以及精神和心理需求等。现实中的各种传媒或内容形式都具有满足这些基本需求的效用,只不过满足的侧重点和程度各有差异罢了。(8)

大众作为大众文化的执行者,根据自己对大众文化娱乐性、消费性等的框定,结合大众传播媒介所传播的娱乐信息,“使用”其中认为有用的信息,以“满足”大众文化自身需求。此时,大众传播媒介所担当的角色则是:生产电影、电视、网络文化、流行音乐、通俗文学、图像文化、广告文化、时尚文化和青春亚文化等大众文化所需要的众多形态作为商品,供大众们去选取、“使用”并得到满足。易中天教授以一种雅俗共赏的方式解读中国历史,他满足了大众对自己民族古老历史的认知和鉴赏的需要。

3.通过“两极信息传播”模式对大众文化的间接影响

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尤其是对身处大都市的人们而言,每时每刻都去关注信息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大众传播媒介生产的信息很难直接“流”向一般受众。每个人的时间、精力都是有限的,关注的新闻类别、时间都是很有限的。于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不知不觉中就产生了这样一类人:他们“德高望重”,无论对报纸、杂志还是广播、电视的接触频率和接触量都远远高于和大于一般人,成为某类群体的意见领袖。他们借助传播媒介对某类信息的大量关注,获得“一手”信息材料,然后综合自己的观点进行加工,对自己所领导的小群体施加个人“影响”。所以易中天热并不只是热了易中天一个人,也热了很多易中天的粉丝、博客,在百度专门设立了易中天帖吧,截至2006年10月共发表帖子数将近22万,这里面诞生了很多所谓的“意见领袖”,像易中天会主持2006年央视的中秋节晚会一类的消息通过意见领袖在网上流传开来,引来了很多人对这一晚会的关注。

传媒所传递的传媒娱乐化趋势,同样借助“意见领袖”这一中间环节,对大众文化产生间接影响。传媒所承载的传媒娱乐化,直接影响大众文化生产者所拥戴的“意见领袖”,让“意见领袖”帮助媒介传播传媒娱乐化思维,进而达到间接影响大众文化的目的。

4.传媒娱乐化对大众文化的“培养”

“培养”理论认为,现代社会,大众传播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对人们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发挥着巨大的影响,由于大众传媒的某些倾向性本能,使人们在脑海中描绘的“主观现实”与实际存在的客观现实之间正在出现很大的偏离。同时,这种影响不是短期,而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培养”过程,它在不知不觉中制约人们的现实观,也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大众的文化观、娱乐观,进而影响着大众文化。(9)

通过长期地、经常地浏览传媒上提供的特定观点,人们主观上可能认为传媒提供的观点是一种普通观点,大众的观点都如此。然而现实或许是传媒提供的只是作为“把关人”的记者或编辑选取的某些个别新闻观点。但正是由于传媒的倾向性的存在,使传媒在人们心中描绘的“主观现实”与实际存在的客观现实之间出现偏差。于是,我们被囿于传媒设置的“象征性现实”中。同时,在传媒的长期培养下,伴随趋同心理,人们的观点会越来越趋同于传媒提供的观点。在传媒娱乐化的培养下,大众文化会越来越趋同于传媒娱乐化形式。易中天如果是在20年前这样来解读三国,不但不会受到大众追捧,而且还会招来骂声一片。而现在之所以得到追捧,其中很大程度上,是因为20多年来大众传媒中的戏说历史已经为这一时刻的到来培养了受众。因为大众传播媒介通过自身占有的传播优势、资源优势,将传媒娱乐化的形态传递给受众,“培养”了大众的文化观,并在间接不知不觉地影响受众的同时,无形中重构着“大众传媒式的大众文化”,所以易中天只不过是一个个案而已。

四、传媒娱乐化对大众文化的再构建

今日的大众传媒在大众文化的熏陶下,早已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文化的消费主义倾向,大众文化固有的娱乐消费性,已全面渗透到大众传播之中。大众文化成为传媒内容娱乐化现象的重要构建者,传媒娱乐化凭借大众传媒载体的强大后盾,反作用于大众文化,对大众文化进行再构建。

1.传媒娱乐化容易使大众文化趋于浅薄、庸俗

大众文化的发展动力是以欲望推动欲望。这种以欲望推动而发展起来的文化,如果没有把握住“度”,就很容易走向浅薄,走向庸俗,走向一种无聊的狂欢。

大众文化所关注的是“适时”,它不是“合适”,只能是最新、最快、最刺激、最时髦、最有意思、最引人瞩目、最令人捧腹、最令人难忘、最令人震撼、最令人羡慕、最令人伤感、最令人沮丧……的一切。(10)

传媒,为了最大限度地吸引受众,必然极力地去迎合受众趣味。而受众是“大写”的一大群人,是包含大众文化生产者的人。所谓众口难调,但为了取得利益的最大化,传媒必将舍弃精英类大众,转而极力迎合文化层次不高、趣味低级的大多数。在市场化运作的情况下,传媒只负责宣传、报道,只负责受众的接受程度,至于会对受众的心理、思想产生何种影响等“深入”问题,就远离了传媒考虑范围。当大众文化的生产者不够清醒、不够理智的时候,传媒所提供的虚拟的娱乐化现象,就将渗入大众文化中,使媒体所报道的某种“虚拟”、“前卫”、“所谓真实”的追求甚至某些浅薄、庸俗的东西混迹于大众文化,并在不断的潜移默化中影响大众文化,使大众文化走向庸俗、浅薄。

2.传媒娱乐化助长了大众文化生产者的疯狂与自我

大众文化追求的是虚拟的满足。通过大众传媒制造的大众文化,从表面上看是面对“生活真实”,但由于实际上只是被组织起来的话语,因此事实上只是人类虚幻世界的体现,满足的也只是虚幻的需要。

思想从对话中退出、历史从家史中退出、精神从肉体中退出、友谊从公关中退出、探险从历险中退出、旅行从旅游中退出、我思从我在中退出、生活从图像中退出、美从艺术中退出、创作从写作中退出、故事从情节中退出、知识从常识中退出,以及空间取代时间、欲望取代激情、表演取代体验、策划取代构思、展示价值取代审美价值、感官经验取代审美经验,形而上的殷殷爱心化作形而下的自娱与快感,人的生存价值被压缩成“活着”,作者陶醉于“过把瘾就死”,读者满足于“过把瘾就吐”,作品定位于“过把瘾就扔”……更是我们在大众文化中所屡见不鲜的。(11)

传媒娱乐化借助大众传媒的巨大臂膀,对现实进行娱乐化处理。不断制造“娱乐狂欢”,使大众文化生产者沉浸在“娱乐”的盛宴中,疯狂而难以自拔。同时,传媒的娱乐化为了更好地迎合受众,不断附和着大众文化生产者的疯狂。大众文化的生产者在大众文化及传媒娱乐化制造的“狂欢盛宴”中陶醉着自我,放逐着自我,使自己的欲望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

五、讨论

大众文化作为一种娱乐性、消费性文化,本身具有大众媒介性等特性,为了获得进一步发展,必然要汲取对自身有利的娱乐性、消费性等元素。身处传媒娱乐化所带来的娱乐元素的包围,作为大众文化的执行者大众,为使大众文化获得更进一步发展,势必汲取“传媒娱乐化”过程中的“精华”之处。

PeterVorderer认为:“媒介娱乐化是一种游戏,它是应对生活的一种形式,它又是一种活动,最经常的表现为娱乐的不同形式。但是在某些特定的情形下,它也表现为非娱乐的形式。(12)既然是一种面对生活的方式,那就应该是多种多样的,既有娱乐的方式也有严肃的方式,世界本来就是多样性的。一个时期也许严肃多一点,换个时期娱乐就多一点,任何一个极端都是与丰富多彩的社会不相匹配的。所以易中天热有他存在的道理,但是任何事情都有个度,如果超出了就会走向反面,就会出现有人担心的那样我们会娱乐至死。只要在合理的度的范围之内,大众传媒对文化内容与形式的转换、传输、处理、存储、检索、提取和推广的功能,不但使文化遗存得以延续,而且还可以使文化得以繁殖。-

(作者单位: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传播系)

注释:

①麦克唐纳:《大众文化理论》,科伦科自由出版社1957年版

②梅琼林:《谈大众传媒的娱乐化现象》,载《新东方新领导》2005年第4期

③李良荣:《当代世界新闻事业》第94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④林晖:《市场经济与新闻娱乐化》,载《新闻与传播研究》2001年第3期

⑤Peter Vorderer.“Its all entertainment—sure.But what exact-ly isentertainment?”Department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Research,HanoverUniversity of Musicand Drama,Hohenzollernstrasse 47,30161Hannover,Germany

⑥尹鸿:《霸权与多元:新世纪电视文化随想》,载《电视研究》2000年第1期

⑦⑧⑨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180页、183页、第193页、第225页、226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⑩(11)潘知常、林玮:《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第181页、185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传媒文化的娱乐化 篇2

一、我国影视传媒过度娱乐化的阐述

“传媒”则是人们所说的传播媒介, 一种是指传播信息的一种工具或载体;另一种是指传媒组织, 传媒组织主要是收集有用的、可传播的信息, 并且进行整理。当下, 我国影视传媒业快速发展, 其过度地开发影视传媒娱乐节目, 致使我国影视传媒过度娱乐化的现象非常严重。娱乐本身没有错, 但是过度的娱乐就是一种病态。影视传媒过度娱乐化现象包括两种:信息娱乐化和娱乐媒体化。信息娱乐化, 是指从娱乐载体中过度提取娱乐的元素, 将其转化为单一和流行的娱乐信息内容进行传播。在创作过程中, 不管是情感类、竞技类, 还是脱口秀类节目都利用了大量的娱乐元素。有的将娱乐元素作为影视节目中传播的主要内容, 这大大地降低了影视节目的质量, 导致影视内容的低俗化。娱乐媒体化, 是指娱乐节目的时间多于影视节目的时长。[2]

二、我国影视传媒过度娱乐化的现状

在我国影视传媒迅猛发展的背景下, 过度开发影视传媒娱乐节目引起的过度娱乐化现象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从下面几点进行分析:

(一) 娱乐过度化在新闻中的体现

早期新闻的影视传播方式是比较严肃的, 如今在新闻播出时经常可以听到调侃、非主流的词语等。可以从以下两方面, 对现阶段我国影视传媒新闻过度娱乐化问题进行分析:

首先, 从内容上看, 现阶段我国很多硬新闻被软化, 软新闻的比例在不断地增加, 不管事件有多么严肃, 媒体总可以从中挖掘到值得娱乐的方面, 过于突出新闻的故事性、情节性及戏剧性等, 忽略了新闻本身的严肃性, 打着所谓“亲民”路线来取悦观众。随着新闻界的快速发展, 硬新闻现在越来越少, 群众获取时事政治、报道的渠道也萎缩了, 而那些名人轶事、娱乐新闻等软新闻大行其道。

其次, 从形式上看, 群众对早期新闻播报的印象应该是主持人十分严肃端庄的, 用端正的态度来讲述国内外这一天发生的有价值的事件。但是近年来, 许多的新闻节目都进行了改版, 希望带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 从而达到提升节目收视率的目的, 原有的播报模式已经越来越少。例如, 央视播出的《东方时空》经过改版后, [3]采取“唠家常”的方式来进行新闻播报, 主持人、专家和几个嘉宾坐在一起进行轻松简单的交谈, 不再只是传统的播报新闻, 而是以“唠嗑”的形式进行新闻播报。虽然我们支持影视传媒的革新, 但是以这种方式进行新闻播报, 将严肃的播报形式转变成轻松娱乐的播报形式, 这可能导致新闻节目不再关注新闻事件本身, 而只关注新闻的形式, 节目主持人的播报方式更像是在讲故事。值得我们反思的是, 是不是所有的新闻节目都能够摒弃原有的原则, 随波逐流?

(二) 过度娱乐化在电影、电视剧中的体现

我国的电影、电视剧中存在的过度娱乐化现象非常严重。电影、电视剧的投资者为了提高收视率, 往往会在电影、电视情节上进行大量的处理和修改, 这导致电影、电视剧的整体质量大大地降低。具体对电视剧进行分析:从内容来看, 现阶段, 我国大多数电视剧的看点都是以宫廷剧、婚外情、修仙等为题材, 这种电视剧将古怪、扭曲等不切实际的镜头呈现给群众, 忽略了事件的真实性, 有的还与社会道德背道而驰, 这在一定程度上给群众的价值观造成了负面影响, 特别是对那些未成年的青少年直接造成了不良影响。从情节来看, 我国的电视剧存在着大量的翻拍, 特别是韩剧在我国受到大量的追捧后, 国内就出现了各种类似情节的电视剧。例如, 《回家的诱惑》就是依照韩剧《妻子的诱惑》进行翻拍的。这些现象带来的影响必须得到重视, 并且要采取相应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

(三) 过度娱乐化在综艺节目中的体现

群众收看电视节目的主要目的是娱乐休闲, 而观众在观看综艺节目时就可以直接感受到节目带来的开心和快乐, 从而缓解精神压力。因此, 综艺节目对于影视传媒业来说十分重要。从现阶段来看, 我国影视传媒综艺节目过度娱乐化现象非常严重。

首先, 综艺节目中存在大量的模仿现象, 没有本土文化, 缺乏原创内容。例如, 最近很火的《奔跑吧!兄弟》就是韩国综艺节目《Running Man》的翻版。

其次, 综艺节目做假现象和低俗现象也十分严重。在没有太多思想道德的束缚下, 我国综艺节目取得了较大进步的同时, 也引入了各类低俗节目, 这值得我们深思。另外, 《非诚勿扰》这档非常有名气的节目原本只是一档相亲节目, 但是为了取悦观众, 增加收视率, 其过度地宣扬拜金主义, 传播不良风气。当前, 综艺节目过度娱乐化的主要表现是, 刻意排斥高雅文化, 运用低俗的语言和动作达到娱乐的目的。

三、应对我国影视传媒过度娱乐化现象的措施

(一) 倡导正确的影视传媒娱乐观念

在新时期, 对影视传媒业倡导正确的娱乐观念是应对影视传媒过度娱乐化现象的重要前提。首先, 应该对影视传媒观念进行正确地宣传, 构建健康的传媒文化。全民在进行社会环境构建时, 影视传媒也要尽力地配合, 积极除去影视文化中那些低俗的内容, 让荧幕上的内容变得更加健康, 指引观众逐步地接受更加健康和积极的文化, 促使社会和谐的氛围能够通过影视传媒来感染观众, 使得影视传媒朝着正确的方向迈开步伐, 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其次, 大力倡导主流文化。对影视传媒节目的品位进行各方面的良性提升, 摒弃那些非主流文化, 选择积极健康的方式进行娱乐。让主流文化融入影视传媒节目中, 从而大力弘扬我国传统文化, 继承优秀的思想品德。相关影视传媒监管部门要建立健全监督制度, 并且加大执行力度, 积极地做好正确的娱乐观念和影视传媒观念宣传工作, 让正确的影视传媒观念深入人心, 并改良风气。[4]

(二) 加强媒体工作者的能力水平, 提高素质

影视传媒工作者的素质直接影响影视传媒娱乐的水平, 所以提高影视传媒娱乐的水平是改善现状非常重要的措施之一, 这就要求对影视传媒从业人员素质和技能进行良好的提高, 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对其进行培训与考核。但是在这个过程中, 要注重培训对象的思想品质及其思想深度。影视传媒工作者不仅要具备专业技能, 还要有良好的技能水平, 特别是对于新闻播报从业人员, 更要采取全面的措施提升其素养, 严禁其为了非法利益而捏造新闻。

(三) 加大对影视传媒的监管力度

我国影视传媒相关的监管部门应该制定严格的监管制度, 通过严格执行影视传媒相关的监管措施而有效防止影视传媒过度娱乐化现象的发展。广电总局也应该投入控制过度娱乐化现象的工作中, 不断发挥监督和引导行业的积极作用。针对近期影视传媒各类过度娱乐化的现象, 广电总局也应该制定相关监督与管理制度。

(四) 提高观众的审美要求和水平

现阶段, 我国影视传媒存在的过度娱乐化现象, 观众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为观众自身要求就偏低, 没有不断追求高雅的娱乐内容, 反而是随波逐流, 从而导致了低俗的审美要求。所以, 我国影视传媒过度娱乐化的现象要得以改善, 还需要不断提高观众的审美要求和水平。

四、结语

娱乐在影视传媒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能够缓解观众的精神压力, 而且还能够丰富影视播报的形式。[5]然而, 在将娱乐融入影视传媒节目的过程中, 不仅要坚持正确的影视传媒观念, 也要有正确的娱乐观念, 要将两者进行灵活整合, 才能获得更多积极的、健康的娱乐信息内容, 才能让观众在享受娱乐的同时也受到了一定的教育, 提高了自身的知识水平与素养水平。

摘要:随着我国网络信息的快速发展, 影视传媒也得到迅速地发展。影视传媒不仅直观、生动、形象, 而且还具有文化传播、娱乐服务等功能。但是, 现在许多电视节目都只是单纯地注重节目的娱乐性, 以达到取悦观众的目的, 这值得我们思考。生活中我们需要娱乐, 但是娱乐也要有度。在现阶段, 我国影视传媒过度娱乐化的现象已经非常严重。经过长期的发展, 它已经处于泛滥的状态。影视传媒过度娱乐化不仅会降低观众的审美需求和文化品位, 还会对青少年观看群体带来了不良的影响, 从而严重影响了影视传媒业的健康发展。本文着重针对我国影视传媒过度娱乐化现象进行分析, 以期引发行业思考。

关键词:影视传媒,过度娱乐化,分析和思考

参考文献

[1]郭保娅, 刘君.以准确定位求得发展:对西安电视台文化影视频道的思考[J].新闻知识, 2015 (02) :82-84.

[2]姚志明.透视国内综艺娱乐节目的生存与发展:正视瓶颈, 寻求突破[J].才智, 2014 (01) :80-82.

[3]汤琴.探析我国大众传播的低俗化:“电视泛娱乐化”现象解析[J].当代小说 (下) , 2013 (08) :124-125.

[4]徐瑶.娱乐有度:电视相亲节目低俗化现象浅析[J].传媒论坛, 2010 (9) :49-56.

消费文化视野下大众传媒的娱乐化 篇3

【关键词】消费文化 大众传媒 泛娱乐化

《中国好声音》是浙江卫视耗巨资新引进的一档歌唱类娱乐节目。从2012年7月13日开播,仅仅两周时间,其对外宣称已收回成本。《中国好声音》这台赚钱机器并非中国原创,而是源自荷兰在2010年推出的《The Voice of Holland》,它一经推出就在荷兰创下了收视奇迹,其“盲选”的新颖选拔模式与导师的专业性吸引了大量观众的目光。此后,《The Voice》被世界上46个国家购买了节目版权。星空传媒旗下的灿星制作以约300万元购买了这一节目的中国版权。在现今电视节目令人眼花缭乱的年代,经典节目层出不穷。如何在这种新的消费文化下吸引住受众的眼球,如何使节目在“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如何成为受众新宠,这是在媒体竞争已到白热化阶段的现今社会,媒体人所积极争取的。

在如今这个物质日益丰富的社会,人们对于精神需求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作为精神需求消费范畴中一个重要的介质——大众媒介,正在不断的整合、完善、创新、提高。同时由于我们生活压力越发加重,绝大多数人通过电视等更多的是想得到娱乐的诉求,因此,媒介一直在图其所好,且乐此不疲。这里以《中国好声音》为例,谈谈消费文化视野下,电视媒体的娱乐诉求。

如今的电视媒体越来越向大众娱乐靠近,为了争取收视率,各个电视台拼实力,拼娱乐。从《超级女声》到《非诚勿扰》再到《中国好声音》,这些一夜爆红,家喻户晓的节目背后,是什么样的消费文化驱使的呢?我们以《超级女声》和《中国好声音》两个同是唱歌类娱乐节目做一对比,从心理学的角度做一点浅显的分析。关注《超级女声》的人都知道,作为主办方湖南卫视,其实是跟受众玩了一场心理战术。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每一个人都喜欢把与自己本身特质相似的其他人的成功的生命轨迹作为假想对象,进行替代性的满足。因此,平民化节目带给大众更多的说服力。我们通过收看他人从一个普通人变成明星,从一个“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故事中得到了自身理想化的归属感。至少,在节目中,很多观众近乎疯狂的随着参赛者哭和笑,其实是在给自己的人生寻找故事和笃定砝码。这便是《超级女声》火的理由。因为“想唱就唱,唱得响亮”,使得更多的草根阶级成为了星光大道上的主角,完成了人生的蜕变。

《中国好声音》也有相似之处,而且将唱歌类娱乐节目做得更专业,同时将这种电视节目形式办得更加高端。由于其注入了新鲜元素,评委导师制,节目环节神秘以及那个舞台的精心设计,导致很多受众带着《超级女声》同样的一些情愫的同时,还带着很多好奇与解密来观看这个节目。如导师们的座椅,正是很多人感到好奇的一点,其注入了高科技元素,新鲜感在节目中一直存在。同时,节目是分阶段的,每一个阶段完全不同,观众完全不知道下一个阶段又是什么模样,不知不觉中就吊足了观众的胃口。作为消费主体的我们来讲,对于自己的收看有自主选择权,而作为大众媒介来说,如何让受众积极选择它们,并且变成它们的铁杆迷,这就需要不断创新。

自开播以来,《中国好声音》就引发来自各界人士的热议和追捧,并带来了可观的广告收益:浙江卫视周五黄金时段每条15秒广告的价格,早已从13.6万元涨到30万元以上,并且还在呈上涨趋势。《中国好声音》的冠名费在8000万元到9000万元之间,令其它卫视眼红。那么,《中国好声音》何以能在短时间内取得如此成功?在专家的分析中,一个词语被频频提及:节目模式。

事实上,在我国,海外节目模式版权引入市场正在深入。在现有的电视监管政策下,不少电视台都希望通过购买版权学习国外团队的制作经验。此前的山寨节目只能模仿节目形式,不可能了解节目的真正核心。拿《超级女声》来说,其虽然算是当时比较成功的案例,但由于有《美国偶像》这档节目的印记,引来了很多人的恶评,同时在国际市场上也并不被认可。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对版权的购买是多么重要。一个成功的电视节目模式,从创意到生产再到后续的产业链都应该有一套严密的规划。受众作为消费者,会更加愿意去选择一些高端的、成熟的,大众所推崇的电视娱乐产品。尤其对于现在的主流受众“80后”、“90后”来讲,这样的海外引进,加之耳熟能详的一些明星导师,和国际化的展示模式,更会吸引他们的关注。

从大众传播的角度来看,在如今消费文化集体升华与扩散的年代,我们的大众媒介泛娱乐化色彩浓厚。如今在节目PK中占绝对优势的都是娱乐性节目,同时其他性质的节目也不乏娱乐元素出现。由于大众媒体娱乐化充分考虑了受众的心理需求,使得传者中心的传播机制逐渐被受者中心的传播机制代替。如此一来,一方面我们媒介由于了解了受众的广泛需要,掌握到了主动权;另一方面受众也得到自己需求的好节目,同时也掌握了主动权,产生了双赢的局面。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这个受者中心的大众媒介环境下,我们对于受众心理的揣摩和大量的社会调查是必要的,如何满足受众需求,用更高一个层面的内容来引导受众的观看和选择,是媒体人的追求。

同时,这种泛娱乐化现象也受到了很多人的批判。传播学家威尔伯·施拉姆认为,大众传播媒介除了比较显著的政治和经济功能之外,其一般社会功能还包括传递社会规范及作用、协调公众的了解和意愿以及行使社会控制等。大众传播媒介的娱乐功能只是这诸多功能中的一个分支。

笔者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媒体通过需求来进行功能和状态的调整和改变是一种逐渐成熟的做法。媒体的受者是广大观众,那么如同商家和买家,一方面,商家要通过了解买家的不同需求进行商品的设计和出售,另一方面,商家同时从更高层次上引导买家了解这个领域的高端需求,且引入高科技,这样的互相影响,便构成了一种高层次的售卖消费过程,是一种双赢的模式。大众媒体同样如此。很多人认为,泛娱乐化将媒体功能的综合化转向片面的单一娱乐化,在新媒体时代,娱乐成为一种原动力。但是,将媒体包装成为一种喜闻乐见的节目形态,本身也是一种巧妙的处理方式,而结果却天差地别。媒体人欣喜地发现,收视率不断创新高。正如湖南卫视的晚间新闻模式,改变了大家对新闻的播报一贯认知,发现原来看新闻也可以这么轻松愉悦。

可以说,在这个娱乐化消费的年代,人们更喜欢追求个性的、轻松的、时尚的各类电视节目。作为大众媒介来说,在如此的消费文化下,对于受众的妥协和迎合是必不可少的,除此之外,增加一些让受众意想不到的惊喜和悬念,同时在娱乐中引导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便是一种成功的媒介运作了。因此,《中国好声音》的风靡不难理解。总之,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应该是现今消费文化视域下媒体人不断追求的理念。□

参考文献

①威尔伯·施拉姆:《传播学概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②陶国富:《消费行为心理学》,立信会计出版社,2003

(作者: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1级研究生)

传媒文化的娱乐化 篇4

生于娱乐死于庸俗-体育娱乐化的理性思考

从中外体育娱乐化的历史和现状来看,体育娱乐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必然产物,是体育本质的.回归.在社会娱乐化语境下,有效驾驭“娱乐要素”已成为一个赛事或活动运作的关键.体育娱乐化不等于庸俗化,更不同于色情化,体育娱乐化运作应张驰有度.

作 者:陈德林 骆春燕 Chen Delin Luo Chunyan  作者单位:陈德林,Chen Delin(湖南省怀化学院)

骆春燕,Luo Chunyan(浙江师范大学)

刊 名:体育文化导刊  PKU英文刊名:SPORTS CULTURE GUIDE 年,卷(期):2007 “”(10) 分类号:G80 关键词:体育   娱乐化   庸俗化   注意力经济  

德马吉开放日,机床体验的娱乐化 篇5

本年度的“开放参观日”,德马吉展出了CNC系列万能车床、CNC万能5轴加工中心、DMC V系列立式加工中心和DMCH系列卧式加工中心;其中多款机型在今年九月德国的EMO展首次推出后即进入中国,可见该公司对中国市场的重视程度。叶敦明发现:新品,是开放日的主角,只有推陈出新,才有客户吸引。

在德马吉本年度的产品推介会上,同期展出的DMC H duoBLOCK系列卧式加工中心、DMU/DMCduoBLOCK系列万能5轴加工中心、DMUmonoBLOCK系列万能铣床等机型充分体现了为客户栽种“摇钱树”的设计理念,实现了加工过程的快速、安全、高效,

来自全国的用户抵不住这样的“诱惑”,纷纷解囊,签下了23台、总计265.9万欧元的销售合同。叶敦明认为,现场购买的示范效应,对后续的更多销售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厂家的销售人员也像打了鸡血一样,会对意向性订单一追到底。

作为开放参观日的保留活动,产品推介会的最后一天,德马吉公司照例举行了圣诞迎新晚会,德马吉(中国)有限公司南方区总经理陈以祥先生偕公司同仁与百余位用户把酒言欢,以纯正的德国风味和浓郁的传统音乐、精彩纷呈的表演,在美酒、美食和美妙的音乐享受中共祝中国市场繁荣,共庆圣诞佳节愉快。据陈以祥先生透露,中国市场将会看到一个全新的德马吉:包括销售,服务,培训,应用支持以及在中国制造的机器。开放日,于是成了品牌新年抱负的宣示日。娱乐化的氛围,品牌的亲近感就被烘托出来,之后的再次接触,客户也就自来熟了。

传媒文化的娱乐化 篇6

关键词:广西传媒产业 产业集群 产业制约 集群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之后,广西传媒产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已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品牌基础和人才基础。但受一些因素的制约,广西传媒产业总体仍然比较落后,与全国传媒产业发达地区相比,差距明显。根据广西传媒产业的现状,采取集群化的发展方式,将有利于增强其活力和能量集聚,实现规模经济与外部经济和形成传媒产业增长极,促进广西传媒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传媒产业集群概述

产业集群是一种代表着介于市场和等级制之间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上世纪90年代以来,产业集群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经济现象,也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持续增长的核心增长极。所谓传媒产业集群,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生存和坐落于特定区域或环境内的各种媒介实体所形成的集合体,主要包括新闻出版业、广播电视业、电影业、广告业、网络业等几大产业。在传媒产业集群中,由于大量与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这些企业按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形成一种竞合关系。传媒产业集群通过发挥集聚效应、分工协作效应、竞争自强化效应、规模效应和区域品牌效应,可以形成竞争优势。近年来,我国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北京CBD地区和湖南长株潭地区等区域的传媒产业已出现了产业集群发展的趋势。

广西传媒产业的发展现状

目前,广西共有图书出版社8家,音像电子出版社6家,报纸71种,期刊184种,出版物交易市场3个,新华书店93家,出版物发行网点4196个,各类印刷企业4253家,光盘复制企业3家,磁介质复制企业1家,广播电台9座,电视台8座,广播影视制作机构68家,数字报纸14种,电子书超过8000种,传媒集团5家。

论电视大众文化的娱乐化倾向 篇7

人们往往沉浸在电视创造的色彩斑斓的图像世界里, “视觉媒介为人们建构了一个虚拟世界, 因为其和人们情感的需要, 以梦幻的快乐让人逃避现实生活的压力, 极具诱惑力和欺骗性”当人们沉溺于电视传媒所展现的生活时, 已经很少有人考虑这种生活的真实性。他们误以为这就是现实生活本身, 而电视传媒为了制造出快乐梦幻的表象, 常常有意回避现实生活的艰难。电视成了这个时代最大的“神话”和现今社会最具支配力、影响力的文化力量。

在大众文化时代, 人们本着消遣休闲的需求收看娱乐节目理所当然。“娱乐、放松、无目的玩耍是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从心理学和生理学说是保证旺盛精力、刺激和强化活动能力所必需的。”电视大众文化极力迎合公众的流行情趣, 表现大众的生活愿望, 利用轻松快意甚至带恶作剧式的搞笑形式, 为生活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身心疲惫的人们带来丝丝快慰和调节。

电视大众文化在呈现娱乐化倾向的同时, 也逐渐暴露出许多问题, 引人深思。形式雷同, 仿造成风。近年来一些电视娱乐节目形式雷同, 缺乏创意, 这股抄袭之风不仅造成重复建设、资源浪费, 而且也损害了电视文化产品的丰富多样性和受众的多元文化诉求, 难以树立优质的栏目品牌。媚俗化倾向。为了赚取观众注意力, 一些主持人对时尚的渲染与夸张、对逗笑的刻意追求、明星的作秀等等, 这些都会直接影响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 尤其会对青少年造成恶劣影响。在节目收视率和市场效益的驱动下, 一些娱乐节目片面追求新、奇、闹, 淡漠了媒体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缺乏人文关怀。全民狂欢娱乐的混乱局面使得有些节目格调低下, 审美意趣淡化, 人文精神缺失。这些低俗之举带给大众的只是一时的感官刺激, 长此以往, 不仅会弱化大众的审美能力, 而且还会影响格调高雅的电视节目的发展空间。

在虚假繁荣的表象背后, 娱乐节目所表现出诸多弊端令人忧心忡忡, 这就要求电视人与时俱进, 具备媒介生态和媒介竞争意识。建立受众与节目互动的反馈机制。娱乐节目本质上在于满足人的精神和心理需求, 在受众积极参与娱乐节目时, 节目创作主体也应该与之建立全方位的交流机制, 从而形成“受众—媒体”的互动传播模式, 更好地提升节目的品质。而《开心辞典》正好做到了这一点。加强人文内涵。当前的娱乐节目迫切需要将纯粹的娱乐追求和文化内涵的培植结合起来, 不要为娱乐而娱乐, 而要在娱乐中增长智慧, 提高修养, 充满人文关怀精神。在这方面《非常6+1》值得称道。平衡市场利益和社会效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娱乐节目需要坚持娱乐性与引导性的统一, 以渗透着鲜明的精神特质和蕴含着富有建设力量的娱乐, 自觉抵制简单、低级、庸俗、功利化的劣质娱乐节目, 从而实现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电视传媒为大众制造了一个减轻现实生活压力的欢乐世界, 同时日益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又为社会大众构筑了一个追逐自我愿望的平台, 充分满足人的精神和情感上的需求。从这一点看, 它的娱乐化倾向无可厚非, 然而它应在充分满足大众情感需要的基础上, 进一步升华人们的精神追求, 促进社会的进步发展和大众正确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文化批评界不应放弃自己的冷峻批判责任, 应引导公众警惕其可能携带的文化消极因素, 做明智地抵制性欣赏, 既有肯定又有批判。这也应成为我们对于电视娱乐节目的现状所应持有的态度。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现代化进程的加快, 电视文化正逐渐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休闲娱乐方式。在这种消费社会的语境下, “快乐”、“游戏”成为电视节目流行的标识, 重视感官娱乐而非思想价值和文化意义。

关键词:电视文化,娱乐化,忧思与应对

参考文献

[1]朱羽君殷乐.减压阀:电视娱乐节目[J].现代传播, 2001 (1) .

[2][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M].赵一凡等译.上海:三联书店, 1989.

文化传媒化场域中的意识形态 篇8

【关键词】大众传播;场域;现代文化;意识形态

【作者单位】薛颖,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刘永强,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河北省廊坊市中级人民法院。

《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是英国著名传媒研究专家和社会学家约翰·B.汤普森(John B. Thompson ,1940— )的代表性著作。汤普森以大众传播为中介对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进行研究和探讨,并在借鉴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理论的基础上,根据大众传播的发展重新思考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使意识形态理论在文化传媒化场域中得到延伸和拓展。

一、文化传媒化场域中的意识形态

汤普森在借鉴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的文化资本与场域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大众传播对现代文化的影响及大众传播过程隐含的权力关系研究,将大众传播解释为文化场域和意识形态场域。随着现代信息社会文化产业和文化消费的发展,文化传媒化趋势逐渐增强,文化资本作为一种权力已经随着大众传播渗透到现代社会的日常生活领域

1.文化资本和场域理论

布尔迪厄认为当代西方社会文化的作用日益凸显,文化已经成为一种资本。和他将资本分为经济资本、社会资本与文化资本三大类。“场域”是布尔迪厄理论体系的核心概念,他认为“一个场就是一个有结构的社会空间,一个实力场有统治者和被统治者,有在此空间起作用的恒定、持久的不平等关系,这个空间同时也是一个为改变或保存这一实力场而进行斗争的战场”[1]。在布尔迪厄看来,场域并不是一个实体,而是指具有一定结构性关系的社会空间,空间中充满了权力和资本的斗争。对应经济、社会、文化三大资本,布尔迪厄将社会划分为经济、社会与文化三大场域。布尔迪厄专注于文化资本与文化场域的研究,他认为教育领域是现实中的文化再生产领域,所以他研究的现实落点在学校。与布尔迪厄不同,汤普森关注的是大众传播领域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他将大众传播置于现代社会发展的核心位置,认为大众传播作为现代文化的主要传输方式,已经将文化资本和权力渗透到与大众传播过程息息相关的社会大众日常生活。

2.大众传播——文化传媒化场域

汤普森认为文化在现代社会呈现传媒化特征,即指现代文化的生产和传播广泛地依赖媒介技术、传媒产业体制和机构。汤普森发现,理解现代社会必须重视大众传播的发展和影响,从15世纪、16世纪的印刷业到今天的电子传媒,是现代社会崛起的关键一环。传媒的发展与社会变迁紧密联系,从文字产生前以语言为媒介的口口相传,到文字出现后以文本为信息载体,以及印刷术发明后以书籍为信息的物化载体,再到全球化、信息化时代依赖高科技的电子传媒,科技和生产力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社会文化传播方式的变迁。信息社会离不开传媒产业的发展,现代传媒与信息社会紧密结合在一起。汤普森认为,“现代文化从更大范围来看是一种电子媒体的文化,在其中口头与书面的传输方式已得到以电子媒体为基础的传输方式的补充,并在某种程度上被取代”[2]。现代文化离不开大众传播,大众传播作为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方式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核心力量的作用。作为现代信息的生产、传输与接收方式,大众传播能够使人们的经历与行为在一定程度上超越时空的限制。汤普森关注并探讨现代电子媒体的发展改变社会互动的方式,以及产生行动与互动的新背景和自我展示与感知他人的方式。现代电子传媒改变了媒介交流的方式,大众传播的单向性造成信息生产与接收之间的基本断裂,形成了传媒的准互动方式。现代信息传媒技术改变了信息的生产和传输模式,改变了人际互动模式,也改变了文化信息接收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会政治生活。

汤普森认为大众传播已经成为现代信息社会的一个新的权力斗争场域。大众传播带来媒体新视界,改变了公私生活的界限。通过大众传播,人们的私人生活可以成为公众事件;而人们也无须在公共场所获悉公众事件,可以在私人场合经历。汤普森认为现代信息媒介使得本来在私下交流的行动和言词可能会意外地被扩散到公众视域之中,即所谓的“新的可见性”。大众传播营造的媒体新视界引起了新的政治脆弱性,它作为一把双刃剑在为政治家带来空前政治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政治挑战。“在这个媒体视界的新时代,各种行为和事件的曝光不仅仅是交流系统和信息流动日益难以操控而导致的结果,同时,有人深知,媒体视界能够成为其日常生活斗争的一个武器,对于他们而言,将隐身之事公之于世显然也是一种斗争策略”[2]。

3.大众传播时代的意识形态

汤普森注意到哈贝马斯在《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中提出大众传播作为现代社会发展中一种形成因素的作用。尽管如此,当曾经作为理性批判辩论的资产阶级公共领域被文化产业塑造为一个文化消费领域后,哈贝马斯同样犯了将信息接收者作为被动消费者的错误,因为他过分强调意识形态是传媒产品所固有的特征,只要其能够成功复制并被接收,就能作为一种社会凝合剂,成功地把人们整合进一种可能被复制的社会秩序。而且,哈贝马斯将日常生活领域排除在意识形态运作领域之外,认为“生命世界的理性化已经从日常交往活动中清除了传统世界观中固有的综合和总体倾向,从而消灭了意识形态形成的基础”[3]。总之,哈贝马斯认为社会与文化的理性化过程使日常生活交往变得非常透明,不能为意识形态运行和调控提供场域。

汤普森认为现实恰恰相反,文化产业机构的发展和大众传播领域的扩张从根本上改变了兴起中的公共领域,现代信息社会的日常交往结构非常复杂并隐含着权力关系,而大众日常生活离不开大众传播,因此大众传播过程成为现代社会意识形态运行的场域。信息全球化时代,关于意识形态的宏大叙事已经过时,意识形态几乎不能以独立的形态存在,通过大众传播直接灌输意识形态的方式也不可取,但这些并不能表明意识形态已经终结。汤普森将大众传播视为现代社会一种新的社会控制机制。他认为意识形态非但没有消失,而且仿佛幽灵般地附着在大众传播场域中,通过大众传媒生产的大众文化商品在日常生活的生产、传输和接收过程中进行隐形渗透。因此,现代社会的意识形态分析应在文化传媒化场域中展开。“我们把意识形态的研究重新集中于安置象征形式的领域,集中于象征形式用于建立和支撑权力关系的方式,就是在研究社会生活中十分真实的方面。因为在某种程度来说,社会生活就是一个角逐场,通过文字与象征以及通过使用强力来进行斗争。”[4]

nlc202309090445

汤普森提出大众传播时代的意识形态分析应遵循以下几点。第一,现代社会中的意识形态分析必须把大众传播的性质与影响放在核心位置,虽然大众传播不是意识形态运作的唯一场所。第二,大众传播的发展大大扩大了意识形态在现代社会中运作的范围,因为它能使象征形式传输到时间与空间上分散的、广大的潜在受众。第三,我们不能仅通过分析传媒机构的组织特征或传媒信息的特点来分析大众传播的意识形态性质,还必须联系接收它们的人取用时的具体背景和过程加以分析。第四,大众传播的各种媒体,以及它们造成和支持的准互动的性质,界定了这些媒体所传输的信息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广泛参数,但它们并不是构成这些信息的意识形态[3]。

二、对《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的评价

在全球化信息社会,无论研究意识形态还是研究现代文化,抑或研究二者关系,都不能脱离对大众传播的研究。大众传播作为现代文化传输的主要方式和意识形态运作的主要场域,成为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沟通的桥梁。汤普森以大众传播为中介对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的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首先,这项研究开辟了依据文化社会学研究意识形态理论的新视角。汤普森作为传媒研究专家,看到了大众传播对现代社会文化和政治的双重影响,将大众传播的发展作为现代社会的重要发展历程,将文化传媒化视为现代社会的重要文化转型,并看到现代文化传媒化对全球化发展的意义。在此基础上,他将大众传播这一社会传媒领域的问题与文化意识形态研究相结合,强调传媒文化形式的社会运用,揭示了大众传播过程中文化资本隐性运行所包含的结构性社会关系,回击了意识形态终结论,捍卫了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价值。

其次,运用解释学方法对大众传播因传输现代文化所具有的意识形态性进行解析,使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在文化传媒化场域中得到延伸和拓展。汤普森对大众传播意识形态性的解析不同于以往简单地将大众传播视为意识形态传播工具的认识。他反对将意识形态视为社会胶合剂的同时,将大众传播视为涂抹胶合剂的有效机制。《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对大众传播与意识形态关系做出不同于以往观点的新解释。新解释的关键在于大众传播所传输的现代文化已经成为一种权力资本,而现代文化的传媒化趋势使得“媒介即文化”成为现实。所以,大众传播作为现代信息社会的文化传输方式和日常生活方式已经被权力资本渗透,成为新的意义上的意识形态场域。大众传播的迅速崛起使人类面临媒介化生存的现实,现代传媒也是促进全球化的重要力量,汤普森的理论对我国当前的意识形态建设和文化建设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汤普森基于传媒化视域中的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研究的不足之处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汤普森以大众传播为中介对现代文化的意识形态性质的研究具有“泛文化”和“泛技术”倾向,容易造成文化意识形态性质与意识形态功能的混淆,以及技术意识形态性质与意识形态功能的混淆。汤普森敏锐地看到了大众传播对现代文化和意识形态解析的重要作用,并以此为突破口,研究象征形式的生产、传输和接收全过程对文化权力关系的复制和理解。汤普森的意识形态解释凸显了文化和媒介技术的作用,却掩盖和抹杀了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大众传播意识形态功能的实现依赖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传媒技术的运用,也容易造成媒介(技术)即文化、媒介(技术)即意识形态的误解。虽然汤普森反对意识形态终结论,但他实际上把意识形态消解在大众文化和大众传播之中,其研究容易导致意识形态在文化和技术中终结。

第二,汤普森主张的日常生活大众文化意识形态解释很难付诸实践。汤普森把意识形态定义为一定社会背景下象征形式用于建立和支撑统治关系的方式,意味着意识形态决定于象征形式与统治关系的确证,且依赖于社会背景化象征形式运用的解释,同时又与接收象征形式的文化消费者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这些都会导致现实中意识形态解析的偶然性、随意性和不确定性等,造成意识形态解释在实践中的无力感。虽然汤普森强调象征形式的意识形态分析需要深度解释,但他也承认“根据意义服务于建立和支撑统治关系的方式来界定意识形态原则上都是很好的,但是你如何在实践中说明特定的象征形式是否服务于支撑或瓦解、建立或破坏统治关系?你如何知道这些象征形式对具体的人意味着什么?这些人是处在统治地位还是从属地位,以及这些象征形式的意义与这些人的社会地位之间有什么关系?对这些问题的回应是困难的”[3]。

第三,汤普森基于现代文化传媒化理论所界定的意识形态概念具有时代局限性。他本想设定一个没有时代局限性的意识形态概念,“没有必要把意识形态概念按仅在某个历史阶段的某些社会中所特有的政治学说、信仰体系或象征体系来加以界定……在我看来,完全有可能阐明一个无可非议的意识形态概念,它不局限于现时代的某一特定学说。”[3]汤普森的意识形态概念依据是现代文化的传媒化,而大众传播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那么汤普森建立在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上的文化意识形态概念又如何能摆脱时代局限性?他的意识形态概念仅能在大众传播时代适用,虽然紧扣时代脉搏但是并没有抓住意识形态的实质,是用意识形态的时代形式特征代替意识形态实质内容的定义。形式和内容虽然不能严格二分,但不等于可以将二者等同不分,而且遇到关键问题必须分清。汤普森意识形态定义的缺陷正好证明了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科学性。因为从根本而言,正是生产力的发展和阶级关系的变化决定了大众传播的形成和发展,大众传播只是意识形态在当代社会的一个表征。汤普森的意识形态是一个紧扣时代脉搏的流行概念,这是其优点也是其劣势,与马克思意识形态的经典概念紧扣意识形态的本质相去甚远。

尽管大众传播对现代信息社会的文化传输至关重要,现代社会的意识形态需要依赖大众传播进行文化渗透,大众传播所承载的文化也具备一定的意识形态功能,但是大众传播和技术均不具备意识形态性。大众传播本质上是一种信息传播方式,它作为文化的显性传播方式和意识形态的隐性渗透方式终究不能代替文化和意识形态本身。文化和意识形态都属于上层建筑,它们之间有着微妙的关系。在文化全球化的信息社会,意识形态仿佛幽灵一般,并没有真正消失,只是有时候“显”有时候“隐”。“显”代表凸显,而“隐”并不是消失,文化和意识形态可以互相弥补但不能互相取代,最终它们都要由经济基础决定。

参考文献

[1][法]皮埃尔·布尔迪厄. 关于电视[M]. 吉林: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

[2][英]约翰·B. 汤普森. 媒体新视界[J]. 徐方赋,译,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09(1).

[3][英]约翰·B. 汤普森. 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M].高铦,等,译,南昌:译林出版社,2012.

上一篇:无因管理下一篇:怀有一颗感恩的心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