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的艺术分析

2024-05-13

摄影的艺术分析(精选12篇)

摄影的艺术分析 篇1

摄影文化作为生活的调剂品, 能够使我们疲惫的身心得到放松, 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 摄影艺术也不断创新发展, 摄影艺术不再以单一的形式呈现给大众, 而是通过不同类型、不同内容、不同的表达方式传达给每个人, 尽管在艺术摄影中有时也可能出现一些比较庸俗低雅的艺术摄影, 但是摄影艺术的整体发展前景是广阔的, 美好的。利用良好的摄影技术, 通过选择拍摄的地点、时间、构图以及光影技巧等, 从而将所要呈现的事物进行美好的表现, 形成具有平面视觉效果的图片艺术。

一、摄影技术在艺术摄影中重要作用和意义

艺术照片或者其他的艺术作品都必须通过良好的摄影技术和艺术创作的形式加以表达, 才能够形成艺术摄影的完整作品。在整个艺术摄影的过程中, 没有固定的拍摄模式和拍摄技术, 完全依赖的是拍摄者个人独有的摄影技术和艺术美感的呈现, 但是要想要成为艺术作品, 必须具有一定的艺术呈现概念和摄影技术, 不是盲目的乱拍照片, 只有自身具有一定的艺术欣赏美感, 才加上自身的摄影技术水平, 才能够将良好的摄影技术和艺术创作的形式加以表达, 形成完美的艺术作品。

二、摄影技术在艺术摄影中的发展应用

在拍摄过程中, 拍摄技术非常重要,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构图技术、用光技术、影调技术、气氛表达技术等。接下来本文通过这几方面的拍摄技术在艺术摄影中的发展应用加以陈述。

1. 构图技术

构图技术, 在摄影技术中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拍摄一张照片时, 首先你需要选景, 到底要拍摄什么, 选择什么放入拍摄范围, 这是最重要的拍摄主体。在选择的过程中, 一定要有主次轻重之分, 将不需要的进行剔除, 这样才能够形成一张层次分明的照片, 将所要表达的事物、景象和情感都完美的呈现出来。比如在拍摄一张人物图片时, 那么就需要注意一定要将周围不相关的人物进行剔除, 通过摄影技术来选择要拍摄的人物, 对于周围景物的选取, 这就需要拍摄者自身的艺术美感来进行选择, 这样才能够形成完整的人物图片, 将人物的形象和表情充分凸显出来。比如《爱狗的小孩》, 一个网络摄影作品, 用光是黑色摄影, 简单却完美的呈现出小朋友热切的眼神, 忽略了周围其他人物的选择, 也将其背景虚拟化, 更加凸显整个摄影作品的完美。

在构图选择时, 比如上面提到的人物拍摄, 一定要确定好主体和客体, 不能在一张拍摄的照片上, 出现很多清晰的人物, 那么欣赏的人就不知道到底是为哪个人拍摄的, 一定要确定好主体, 选择合适的客体, 进行虚拟化的处理, 从而再利用一定的创造形式将其表现出来, 就形成了一张比较好的艺术摄影作品。

2. 用光技术

用光技术, 在摄影技术中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不同色彩和格调的照片, 呈现出的是不同的情境, 用光能够体现摄影的灵魂, 是将图片完美表达的重要手段, 主要正面光、顶光、侧面光等, 拍摄者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拍摄效果的需求进行选择。比如要拍摄一张干净、平滑格调的照片时, 就选择正面光;如果要呈现出所拍摄景物的立体效果时, 那么就选择侧面光。通过拍摄者自己的喜好和拍摄效果的需求进行不同用光的选择。比如《美丽动人的风光摄影》, 里面所呈现的房屋、景色、湖面三者形成了完美的搭配, 通过侧面逆光的选择, 使得作品看上去增添了立体美感, 更具体, 更形象地呈现了出来。

3. 影调技术

影调技术, 在摄影技术中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影调技术是拍摄过程中最重要的色彩比例搭配, 在黑白摄影中, 主要说的就是黑色、白色和灰色三者的比例搭配。在彩色摄影中, 指的就是同种颜色深浅的差别, 比如蓝色, 有浅蓝色、深蓝色、淡蓝色等。那么如果在黑白要求的照片摄影中, 白色和浅灰色所占比例较多时, 就代表这张摄影照片是亮调;如果白色和浅灰色所占比例较少, 黑色和深灰色所占比例较多时, 就代表这张摄影照片是暗调;当拍摄的照片中, 灰色所占大部分比例时, 那么就代表这个摄影作品是软调等等。

影调技术将摄影作品的结构、色彩、光线等融合起来, 进行艺术效果的搭配选择, 通过人物和景物结构的选择、色彩艳丽程度的选择以及光线亮暗的搭配, 从而利用自己所具有的艺术欣赏, 结合影调技术, 有它自身独有的魅力, 使摄影作品变得丰富多彩, 趣味横生, 同时更增添了新的色彩和活力, 将艺术摄影作品完美呈现。

4. 气氛表达技术

气氛表达技术, 在摄影技术中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气氛表达技术, 主要就是指摄影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情调和气息, 能够赋予摄影作品生动形象的意境。有时候所要表达的是静态的美, 有时候所要表达的是动态的美, 比如, 十堰摩登IDO婚纱2013年春季-寂若安年, 里面所表现出的就是一种高贵、时尚、神秘的感觉。《美丽动人的风光摄影》, 里面所呈现的房屋、景色、湖面三者形成了完美的搭配, 通过倒影的呈现, 使作品看上去形象逼真, 通过侧面逆光的选择, 更使得作品看上去增添了立体美感。《爱狗的小孩》, 一个网络摄影作品, 用光是黑色摄影, 简单却完美的呈现出小朋友热切的眼神。

三、结束语

摄影技术的好坏决定着艺术摄影作品的质量, 同时拍摄者个人的艺术欣赏水平和艺术美感也影响着艺术摄影作品的意境表达。好的艺术摄影是有感情的, 有想象空间的。因此从起步阶段就培养了其良好的摄影创作和学习方法, 积累更多的创作素材, 真正的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乐趣和活力。让欣赏的人们在观看时如鱼得水, 放飞自己, 陶冶情操, 这将是所有人类共同的乐趣。因此要想完成具有灵魂的艺术摄影作品, 就必须要有良好的艺术创造水平和高超的摄影技术, 这样才能够将艺术摄影表现的淋漓尽致。

摘要:随着电视节目的出现, 娱乐文化不断发展壮大, 不断地进行创新发展, 随之摄影技术应用而生, 艺术活动中, 摄影艺术是具有创造性的一种艺术活动。艺术摄影通过采用高超的摄影技术, 从而将事物的美感和情感进行表达, 艺术摄影在表达过程中离不开摄影技术, 下面本文就简单对两者以及之间的关系进行简要介绍。

关键词:艺术摄影,摄影技术,关系,应用

参考文献

[1]白杨.探讨摄影技术在艺术摄影中的应用[J].影像技术, 2012 (03) :56-57.

[2]娄世民, 袁丁月.解析摄影技术在艺术摄影中的应用[J].大众文艺·摄影技术, 2012 (04) :165.

摄影的艺术分析 篇2

有关摄影艺术的调查

尊敬的先生/女士:

您好!我们是“意象大鱼”工作室。在做一个有关大学生摄影爱好以及有关视觉传达艺术的调查。需要了解一下您的一些有关情况。本调查采用无记名方式,不涉及隐私和人身安全。希望您能抽出宝贵的几分钟时间,帮助我们的完成工作。谢谢!(符合选项的前画“√”,部分选项可多选)

说明: PVC影集是指把冲印好的照片,通过腹膜,淋膜,切割,磨边等专业制作工序精制到PVC板材上的实物影集。由于它的厚重,不易变形或褪色,防水性特别好。开始受到客户的广泛信赖。0.您的性别:A.男B.女

1.您的专业类别:A.文学B.哲学C.管理学D.经济学F.法学G.教育学

H.理学I.工学J.历史学K.农学L.医学M.军事学

2.您的年级:A.大一B.大二C.大三D.大四E.其他

3.您是摄影爱好者吗?A.是B.不是

4.您拥有自己的专门的数码相机吗? A.有B.没有C.准备购买

5.您平时拍照的方式(可多选):A.用手机拍B.用数码相机拍C.到影楼去拍照D.其他

6.您目前储存了大约多少张电子版相片(包括自己存留的手机照片)?

A.0~30B.31~100C.101~500D.500以上

7.您喜欢什么样的照片保存形式?

A.电子杂志B.电子相册C.单张照片D.实物影集F.其他

8.您最珍惜那类照片? A.自己B.同学C.朋友D.家人E.其他

9.如果做影集,您想为谁做个影集(可多选)?

A.男/女朋友B.老师C.同学D.朋友E.家人

F.亲戚G.心仪对象H.已故者I.想念的人J.自己补充为

10.您自己用电脑软件(如Photoshop)进行图片处理的水平是:

A.一点不会B.会一点C.一般水平D.较高水平

11.您会按照自己的想法构思一个个性化的相册吗?A.不会B.会

12.您觉得影楼做影集的价格:A.便宜B.一般C.较贵D.不了解

13.您觉得影楼做的影集怎么样?

A.很有吸引力,让自己更加美丽/帅气C.不喜欢,显得不自然真实

B.效果虽然不错,但缺乏思想性D.结构够单一,主题样式少

14.有关PVC影集,您的情况是: A.知道一点B.了解C 做过影集D.不了解E.完全没听说过

15.您能接受什么价位的PVC影集:A.0 ~60B.60 ~120C.120~200D.视品质而定

16.您觉得把照片整理做成个性化的PVC影集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A.收集相片难度大B.不会图片处理C.成本价格太高D.没有好的构思E.其他

17.您想拥有一个用自己拍的相片做的个性化PVC影集吗?

A.想B.不想C.没想过这个问题

18.您喜欢把以前的照片整理出来做一个即精美又便宜的影集吗?

A.不喜欢B.一般C.不知道

19.你觉得为毕业班或情侣这些特殊的群体做PVC影集的想法怎么样? A.不喜欢B.一般C.很好

20.您想得到一个怎样的个性化影集(可多选)

A.在照片中加入想表达的文字,倾诉自己的感情。

B.将您的几张照片经过处理,组合为一个主题的视图。最后,多个主题组合做成一个影集。

C.将相片处理为更具有艺术性的风格。比如温馨浪漫的,复古唯美的,淘气可爱的,个性十足的„„

摄影的艺术分析 篇3

保持对本土文化的关怀,并探寻摄影技艺的前沿与可能性,这就是FORMAT摄影节(FORMAT International Photography Festival)的核心精神。FORMAT摄影节位于英国中部的德比郡,曾举办过一些极具革新精神的大型集体艺术作品展,同时,FORMAT摄影节也不忘着眼于德比自身的文化历史和城市特色。

摄影节的场地涵盖德比郡30 多座最美的建筑和地标,每年展出大约350名摄影艺术家的作品;有70余个活动供超过10万的参观者参与,其中有互动项目、现场放映、摄影培训、书刊展示、教育项目等。摄影节主要由四大部分构成,“EXPOSURE”(曝光)是公开面向国际的作品征集;“FOCUS”(聚焦)由策划展和邀请展组成;“DEVELOPMENT”(发展)是教育项目和专业性的网络项目;“FLASH”(闪光)是由大众或者团体参与的艺术项目。最后这个部分,由各种实验性的项目和活动组成,也是FORMAT摄影节最与众不同的特色,在欧洲众多的摄影节中独具一格。

知名美国摄影师Joel Meyerowitz在2013年FORMAT

摄影节的讲座上说:“在全球化大潮下的今天,FORMAT

摄影节意识到普通人日常生活的重要性,并试图把这些人的声音加入到当今的摄影文化中。”正如他所说,FORMAT摄影节的不断发展,“像是一个回答跨文化、跨地域交流需求的答案。我们应该打开心扉,去观察每天发生在生活中的幽默、悲剧、快乐、努力、优雅、灾难、雄辩、和谐等各种瞬间,这正是摄影节想要揭示的:日常生活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阿拉斯戴尔·福斯特是策展人、作家和文化研究者,现居于悉尼,工作范围遍及全球各地,你可以在www.culturaldevelopmentconsulting.com上了解更多)

与FORMAT摄影节艺术总监路易斯·克莱门茨(Louise Clements)对谈

为什么会创办FORMAT摄影节?

路易斯·克莱门茨:最初我为QUAD(德比郡的当代艺术和电影中心)做策展工作,在对城市文化史进行调研时,我发现德比郡有着丰富的摄影历史:这里曾经举办过摄影节,只不过在1997年停办了;德比大学的摄影专业声名在外;德比郡还有世界上最古老的家庭摄影工作坊W. W. Winters(如今已成为一家公司)(图02)……所以,这里有很多与摄影相关的历史,也是创办摄影节的基础。2004年,我和德比郡政府的Mike Brown,以及一位著名的作家和策展人Mark Durden合作,创办了第一届FORMAT摄影节。

在摄影节展示的当代作品中,有没有什么与德比文化历史有关的作品?

路易斯·克莱门茨:一个典型例子是Debbie Adele Cooper的装置展,叫作“如果在一个冬夜”(If on a Winter’s Night)。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的玻璃一度短缺,Winters摄影工作坊只好把旧的玻璃底片捐去建设温室(早期的胶片用玻璃作片基)。基于这个有点浪漫色彩的故事,Debbie Adele Cooper创立了一个在德比盖一座玻璃底片“温室”的艺术项目。为此,她在全城寻找玻璃底片,最终在2015年的FORMAT摄影节上,呈现了她搭建在St Werburgh教堂旁边的底片玻璃屋(图03)。

摄影节所做的事情,和博物馆以及画廊有何区别?

路易斯·克莱门茨:摄影节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突发事

件”,可以成为当地人的集体经验与集体记忆,为观众带来对“本地”的感知,来探讨“地域”这个话题。摄影节同时也应该是注重创新的,这些创新通常由艺术家引领,跟随时代精神并着眼于未来发展。FORMAT是一个跨领域的(transdiscip-

linary)摄影节。

“跨领域”指的是什么?

路易斯·克莱门茨:“跨领域”在这里指的是基于新兴技术、手段和方式进行创作。对于FORMAT摄影节,这样的创作概念和方式总能引起我的兴趣:探寻摄影的边界、再超越那些对静态影像既有的界定。

你能举一个关于新技术的例子吗?

路易斯·克莱门茨:最初摄影节有一个项目叫“Mob-

FORMAT”,鼓励大众通过网络和手机参与创作,我们邀请了世界各地的人,按照当年摄影节特定的主题发送自己拍摄的照片。

在2013年,我们和来自澳大利亚的Oliver Lang、Misho Baranovic,以及印度的Kapil Das合作创办一个“手机照片打印机”项目。这个打印机专门打印每天上传到社交网站“EyeEm”上的照片。当一张照片发布在网络上,马上会被这台打印机用不干胶相纸打印出来,再进行裁切,最后所有照片被放在一个巨大的空间里,总共7000多张。参与活动的观众可以把自己打印出来的照片粘贴在空间的墙上(图04)。

在这个手机照片的大型互动装置展上,人们通过观看这些打印出的照片,可以从这样的集体表达中看到摄影的力量与美好。这件作品的名字叫作“MobFORMAT: The Press”,而他的创作者是每个参与其中,提交并打印照片的人。

你有没有组织过其他的大众参与艺术项目?

路易斯·克莱门茨:在2015年的摄影节上,我们邀请了Tom Stayte展示他的“自拍打印机”(Selfie Printer),这台打印机有一个特殊设计的软件,与Instagram的RSS订阅相关联,可以鉴别每一张带有“#selfie”标签的照片,再用面部識别系统自动扫描这些照片,挑选出其中距离面部约一只手臂长度的自拍照并打印出来。这些打印照片被随意地扔在展场的地板上,并在展出的四个多星期中,累积得越来越多(图05~06)。

nlc202309081142

人们从这样的装置作品中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路易斯·克莱门茨:在这件作品中,网络照片的传播和打印的过程都是基于数码摄影技术、手机的发展以及网络传播方式。虽然在网上发布照片从表面看来是无害的,艺术家却将这样的过程以一种实体化和新鲜的方式呈现出来,力图强调大众对于不了解事物的欣然信任,以及展示人们想当然以为只是个体的自由表达,却不知不觉中参与到“自我监视”中。

你们还有什么与新技术结合的案例吗?

路易斯·克莱门茨:去年我们为摄影节制作了一款手机App,将摄影节打造成一个侦探游戏(图08)。整个游戏有点类似于解谜寻宝,游戏的故事背景混合了现实和一些虚拟情节,观众们在游戏中担任侦探的角色。游戏中有一位名叫Mary Arty的反派,为了阻拦他偷盗照片,观众们需要在游戏中寻找线索并破案,密码和线索就暗藏在各个场地、展览文字和照片中。我们把一些关键的游戏线索安置在一些偏僻的展区中,这样就可以引导观众去参观这些可能会被错过的展览。观众们为了解谜和破案,不得不仔细去观看他们遇到的展览作品,因此这个游戏也激发了观众与摄影节产生更深入的互动,非常有趣。此外,这个App的潜藏功能之一是可以追踪观众参观的轨迹,我们可以根据数据了解人们参观了哪些展区。

有趣的是,并非所有探讨新技术的项目都使用了新技术。

路易斯·克莱门茨:在2013年,我们邀请了一个叫作“人类打印机”(The Human Printer)的艺术团体参展。艺术家用和打印机一样的方式手工“印刷”照片。他们先将一张数码照片的色彩分解,再以此为参考,用印刷四分色(青红黄黑)为每一个小小的色点进行手工填色。在摄影节持续四天的开放参观日中,“人类打印机”与德比大学的学生合作完成了一系列作品,这些独一无二的、人工“打印”的作品在整个摄影节期间展出(图09~10)。

FORMAT摄影节的一大特点就是总能鼓励观众参与其中,成为主动的创作者。然而,也有人认为,这类很多人参与创作的方式难以保证成品的质量。你怎么看待這样的批评?

路易斯·克莱门茨:摄影越来越普及,网上的影像越来越泛滥,人们越来越熟悉观看、消费和生产影像——这些因素都在改变着社会,人们正在尝试用全新的方式表达自己。

对FORMAT摄影节来说,重要的是为每个对摄影感兴趣的人提供支持,帮助他们提高技巧。我们更多地去关心和思考:人们用什么方式摄影?人们在拍什么?我们的摄影教育项目不是摄影节的附加品,而是和策展思路结合在一起的。每个人都需要从基础起步,我们关注人们不断增强的摄影愿望和逐渐提高的视觉图像素养,如果我们能提供给个人更多的灵感和机会,为重要的声音提供支持,那么我们就是在促进摄影的发展与进步,为这个领域做出贡献。

你之前提到为人们创造关于“本地”感知的重要性,对你来说,摄影节带有德比的城市印记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吗?

路易斯·克莱门茨:一个摄影节能为自己的城市带来身份认同是一件值得激动的事。如今世界各地的摄影节越来越国际化,你可以看到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作品或者国际专家见面会。但是我更喜欢的是,去其他摄影节时,能够见识到当地特色的风景、语言、历史、文化以及与众不同的项目关注点。因此,我们喜欢和本地的一些厂商合作,策划各种细节,来呈现德比的文化。举个例子,在《孤独星球》旅行书上 ,你可以看到德比有全世界最多的小酿酒作坊;此外,德比还有一种叫作“pyclet”的有名薄饼。观众来德比除了参观我们的国际摄影节之外,还能享受啤酒、美食,了解德比的历史,这很重要。

中国摄影师如何参与FORMAT摄影节?

路易斯·克莱门茨:有很多种方式,可以直接申请我们的公开作品征集;成为我们集体参与艺术项目中的一员;或是提交一份与摄影节主题相关的举办工作坊、演讲或者展览的提案。我很愿意发现适合FORMAT摄影节展览项目的新作,我认为摄影师建立个人网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很多参展作品一开始都是在网上被发现的。下一届(2017)摄影节的公开征集会在今年五月启动,你可以在www.formatfestival.com了解更多。

你们之前展览过中国摄影师的作品吗?

路易斯·克莱门茨:每年我们都会展出中国摄影师的作品。比如,中国摄影师木格和张晓,他们第一次来FORMAT摄影节是在2009年,在国际专家见面会上展示了自己的作品。近些年与摄影节也一直保持着联系,并展出作品。

在2015年,我们邀请中国策展人何伊宁,策划一个关于中国摄影书的展览(图13)。当代中国摄影书在西方还没有得到广泛关注,特别是没有从学术的角度进行过讨论。这个展览显示了中国大陆摄影书的巨大潜力,亮点包括摄影师张克纯的《黄河》,这本由假杂志出版的独立摄影书获得了2014年“照片眼最佳图书”(Photo-Eye Best Books)的特别提名奖。

你谈到了在当今时代,摄影对每个人来说变得触手可及,你认为这会带来什么影响?

路易斯·克莱门茨:世界似乎变得尽在掌握,以摄影谋生却成为了一件让人望而生畏的差事。为了支持摄影师可持续发展他们的事业,我们为他们提供在线和线下的专业活动,比如摄影工作坊和一年一度的专家见面会。我们的专家见面会目前是全英国规模最大的,每年都会邀请众多专业领域内的编辑、出版人、艺术总监和策展人与参与者会面。

此外,提高人们的视觉素养,以及开发、研究和推进长期项目也是FORMAT摄影节的关注点, 这些内容都需要花费很长时间甚至很多年去实践。同时我们还要应对数不胜数的干扰,周遭那些浅尝辄止但却有轰动效应的事也会使人分心……我们身处于变化的时代之中,但会一直努力跟上变化的脚步,为人们提供一个有助益的摄影平台。

你是如何在规划和变化中寻找平衡点的?

路易斯·克莱门茨:我认为摄影节应该有冒险精神,可以让人们踊跃探索更多的想法和创意。对我的挑战在于,即使我花了三年时间策划和准备一届摄影节,仍然要留给摄影节自由和灵活的空间,这样才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活力和新鲜血液。策展人需要勇气,并且相信艺术家,而这么做可以为摄影师们提供一个更有活力的环境。

FORMAT摄影节两年举办一次,下一届将于2017年3月24日至4月23日举办,作品征集截至2016年9月,请登录www.formatfestival.com了解更多信息。

关于摄影艺术的审美分析 篇4

通俗的来讲, 摄影最为现实也最为直接的作用在于纪实。摄影将一切美好值得纪念的事物凝固成一个永恒的画面, 让无数个瞬间成为停止下来的画面, 亘古不变。正因如此, 摄影作品所表达的都是来自不同角度的且是其独有的审美品质, 即真实。每部摄影作品的题材, 它的那每一个瞬间都需要依赖现实的社会生活和客观的自然现象, 所以真实便是摄影艺术的先天特征。虽然不同的体裁在题材的选择和处理上的方法及原则都存在着区别, 但是它们的同一性就是“真实性”, 而通过拍摄所记录下来的每个瞬间, 便是摄影者们的创意表达。摄影者的审美意愿如果能够和观赏者的审美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 这样一来便会有利于真实审美品质的实现。因为真实, 所以这一审美品质有着很强的感染力与亲和力, 同时这也是摄影艺术的审美独特且突出的优势。

摄影艺术不同于其他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 如书法、舞蹈、绘画等, 自1839年达盖尔发明摄影术以来, 算起来至今也只有200年左右的历史。可是摄影技术却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从一项文化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成为一门艺术。如若追溯到200年前, 考究当初发明摄影这项技术的根本原因, 我认为既不是为了科技发展, 更不是为了艺术创作, 而是为了将现实生活中转眼即逝的各个片段以生动形象的影像记录下来。虽然在早期人们都采用文字或图画的形式来进行记录, 但是这种方法长此以往既麻烦又能力有限, 于是人们自然而然地寻求更为便捷的方法。虽然早期的摄影并不能跻身于艺术的行列, 但是它却是一种最具创造性和科学发展性的一种文化现象。于是, 摄影作为一种文化现象, 其审美价值也就随之产生了。不论是社会生活还是自然现象, 摄影艺术的“真实”审美品质都是与生俱来的。

二、摄影艺术重要的创意审美支点

摄影艺术所追求的是科技与人文的完美结合, 并且是有着最为深入的高科技介入的艺术种类。倘若摄影者在创作的过程中太过依赖于科学技术而忽略自身也要进行思考与创意, 那么所拍摄的作品最后只能是没有灵魂的一道摆设。完全依赖于科技的摄影产物是有图像而无形象、有技术而无艺术、有形式美而无思想美, 这种情况在大多数的摄影者中是常见问题。例如在各类摄影展中, 说明的通常是形式与拍摄技巧, 很少会看到内容营造与拍摄意境的描述。再如进行摄影理论讨论的时候, 很多摄影家都习惯进行摄影技术或技巧分析, 而对于摄影艺术的内容、形象塑造和思想表达等都欠缺研究与讨论。这一系列现象充分表明了若想将摄影彻底发展成为一种艺术还有待向更为深入的层次探究与提高。就目前的形式看来, 摄影的器材不断地更新换代, 越来越高科技化, 从而导致摄影者进入了器材越高级创作越完美的误区。殊不知, 正是这些层出不穷的高端摄影道具误导了摄影创作者, 使自身的创意性一步步丧失。

当然, 摄影艺术固然讲究意境与内容, 但是这并不代表在创作的过程中就不需要技术。对摄影者而言, 摄影技术显然是其必备的创作实践基本功。倘若摄影者不能熟练掌握操作技巧, 便不利于艺术的融合, 表现力和感染力等各种表现手法就无法自由拿捏。从辩证唯物主义角度来看, 应该使内容与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 使二者相辅相成。形式体现内容, 若无形式的表现, 内容自然无法显现;如果有形式而无内容, 那么形式就如同空壳没有存在的意义。因此, 其实摄影所要面对的只是一个很简单的事实, 我们在进行摄影创造的时候将二者完美结合在一起, 从而使整体上具有审美意义的艺术感染力。笔者认为创意就是摄影者要具有的审美医院, 即包含摄影技术也包括摄影内涵。

三、摄影艺术审美重构的时代推动力

在摄影艺术审美中要以真实为其固有的特质, 以创意为其重要支撑点, 且要明确其价值与意义。其实摄影艺术与其他类艺术都没有太大差别, 其审美价值与意义都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它们会随着社会的不断前进, 时代的不断发展, 甚至是文化与科技的进步都会促进摄影艺术审美的不断提升。在摄影的实际创作中, 摄影者要强化创意, 使之既能够充分符合艺术创作的根本原则, 又能符合摄影艺术的特殊品质。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 不论是艺术创作原则还是摄影艺术特质都有此特点。这要摄影者在创作的过程中懂得拿捏“真实”, 不去逾越此规则, 导致创意失真, 其强化变为异化。只要遵守此规则, 不管是采用什么样的高科技或题材处理, 摄影艺术的真实性和创意性都不会被轻易颠覆, 而会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技术的不断提高而日渐加强。

总之, 摄影审美的本质在于其真实性与创意性, 如果能将二者有效结合起来, 就能从深处感受到摄影这门艺术。

参考文献

[1]李长风.LiChang-feng摄影艺术的欣赏与创作[期刊论文].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 2011, VOL15, (1) .

[2]梁辰.浅谈摄影艺术的美学特征[期刊论文].新西部 (下半月) , 2009, (5) .

[3]张芳芳.摄影艺术探析[期刊论文].科学与财富, 2010, (10) .

[4]郭友军.形式美在摄影艺术创作中的作用[期刊论文].西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 VOL38, (2) .

摄影艺术心得 篇5

通过对对纪实摄影的学习,我的体会如下:

首先实摄影用影像抓住了“平淡的瞬间”。路易斯·海因说过这样一句名言,“摄影不应当仅仅为了美,而应有一个社会目的。要表现那些应予赞美的东西,也要表现那些应予纠正的东西”。“而纪实摄影的人文价值就在于它决定着你的照片是否能超越时空进入历史”。往往平淡的才是最真的,最能反映一个社会各个阶层不同的意识形态和生活状况。任何人都需要了解他们所处的环境,要了解环境的变迁,要了解这个环境中发生的重大事件。要想解决这些问题,既具体又形象、既真实又可靠的摄影无疑是一个最好途径,“以小见大,从点滴中发掘深意,以平淡的瞬间见证历史。”这就是纪实摄影能长盛不衰地发展到了今天的主因。可以说,尽管摄影圈内百花齐放、流派纷呈,纪实摄影却始终是主角。

其次纪实也需要光影的表现。“纪实摄影不需要光影”这个论调在民间摄影圈内似乎相当的流行,这个观点在讲座上被提出并遭到了这四位大家的一致否定。艺术摄影也好,纪实摄影也罢,同属摄影的范畴,光影和构图都是最基本的要素,可以说没有光影就没有摄影,当然也就不会有纪实摄影。因此有部分题材尤其需要光影的衬托。

合适的曝光量是获取高质量影像的关键,曝光准确的影像,影调自然,颜色饱和、鲜艳;曝光不足,影像晦暗,低光部位的层次丧失殆尽;曝光过度,影像高光位的层次荡然无存,像是褪色似的。曝光的控制主要取决于光圈的大小和快门的速度。要学会手动拍摄就必须学会光圈与快门的设定配合。曝光量与光圈的关系—光圈是照相机镜头中可以改变大小的孔洞,它控制进入镜头的光线量,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光圈开得越大,通过镜头进入的光量就越多。光圈的数值通常用f-stop值来表示,要注意的是:f-stop值越大,光圈开得反而越小。曝光量与快门的关系—快门是控制光线进入的闸门,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快门速度越高,通过镜头进入的光量就越少,反之亦然。

在每一次的课堂上老师都会给我们看一些他自己择选好的照片来让我们鉴赏,分析这幅作品拍出来的效果,传达出什么样的信息给我们,而且还会给我们介绍摄影师拍的角度和时机,这样才会达到我们眼前的这样的照片的艺术。一副好的作品不光需要摄影师具有敏锐的视觉,还需要他们坚持不懈的努力。我觉得,一副好的作品不仅有摄影师的手法,而且在摄影作品里注入了摄影师的心血。要拍摄一个美好的景物出来,是那么的不容易,不像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用更精良的设备去捕捉感动人、美丽的瞬间,而不只是照相。我们有了更多练习的机会,照下可以马上回放观察,不满意消去重来,可以围绕想拍的东西选定若干个场景,每个场景先围着它转几圈,拟出不同角度、不同光线条件例如:逆光、顺光、测光等下的拍摄方案,记录各组曝光组合数据,积累经验,使以后更得心应手。

在课上欣赏各大师的作品,一边了解作品里的精妙之处,一边模仿学习。在解决了曝光、清晰度等问题后,这个时候,构思更多的不仅仅限于技术层面,更多的是意境的表达。摄影构思分为三个阶段:前期构思、即时构思和后期构思。前期构思是在拍摄摄影作品前,构思观察,思考如何运用摄影语言及其表现手段来表现作品的意境,如使用什么光线、什么色彩,如何定标题、如何构图等;即时构思是在拍摄一幅作品的之时即运用摄影语言及表现手法来表现摄影作品意境的整个思维过程。摄影艺术的瞬间性决定了即时构思成为摄影构思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环节;而后期构思则是在拍摄后的暗室后期进行制作完成,并通过电脑进行修复,也是摄影构思的最后环节。一张照片看似简单看似按下快门几千分之一秒很快完成的事,其背后需要很长准备时间,有时等待一个场景,一个机会,少不了耐心的等候,孤独的坚持与不断的自我交流。

摄影是一种无声的语言,仅仅一个凝固了的瞬间,一个静止不动的画面,便使我们读懂了它所要表达的意思,甚至领会出照片所隐含的更深层的含义,这就是摄影的魅力所在。摄影是一个瞬间就可完成的过程,但同是一瞬间,有的人得到的只是普通的、看后即忘的照片,而有的人却拥有了最为精典、最为传神的永久记录,这就是功夫所在。普通人看摄影的人,也许是最为悠闲、轻松的职业了,一部相机,走南闯北,游山玩水。然而从那些优秀的照片中,我们不难看出,一部好的作品出现是要经历多么艰难的磨练。摄影看似简单,只是对客观事物的瞬间再现,但却饱含了一个摄影者的主观意图、精神提炼和对社会、人类的思考。好照片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拍出的,回想当年偶然有相机时,拍些简单的花花草草,画面上毫无意义却斑斓的色彩表现都能让我有勇气拿出来和朋友们分享,获得快乐!而现在,或许技术和感觉都已进入到了另一个阶段,但眼光挑剔了,喜欢思考,要懂自己拍的内容,懂了内容下一步又该如何去表达你的内容,然后其他的一切手段都是因为有内容才变得有意义。

一幅好的摄影作品,需要有一个明确的主题,让大众在第一眼看到这幅作品的时候,就能知晓作品中的主体,摄者想要表达的内容或思想。这个主题,可以是一片山川,一条雨巷,一片落叶,一只小舟;亦或是一个灿烂的笑容,一双憧憬的眼神,一个远去的背影,一滴雨水落在青石板上溅开水花的瞬间。另外,给摄影作品起一个适合的片名也很重要,比如,一只孤舟停泊在野外长满芦苇的岸边,这样的场景可以联想到古诗“野渡无人舟自横”,古诗的意境会很有韵味。合理选择景物的主体与陪衬体,近景与远景,把那些能更好衬托或点缀主体的陪衬体选入画面。而不必要的景物会分散欣赏者的注意力,能减则减,从而使画面简洁。运用视觉上的“黄金分割点”与“水墨留白”原理。黄金分割点是指让主体在整个画面的适合比例的位置。一般来说,主体很少放在画面最中央的位置,不然会感觉构图太正;而水墨画中的留白原理,则是保持画面中留有空白之处,几个景物的相对位置比较谐调,比重适合,紧密稀疏有秩,看了有平衡感与和谐感,而不是因构图太满而形成压抑感。在横向与竖向构图方面,大部分的时候两者是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相来对说,表现天空或山川的大气更适合横向构图;而表现雨巷的悠长更适合竖向构图。构图的细节方面,例如古镇小河的远处划来一只乌逢小船,那么小船的位置会非常重要,太远则看不清小船,太近则充满了画面而显得喧宾夺主了。因此要待到小船划到适当的位置,且船桨刚划出水面时,才是按下快门的最佳时机。遇水拍倒影,水中的倒影与岸上的实景,一虚一实对称美,值得一提的是,只拍水中倒影是极富想象空间的。景物的选择上也有所讲究,例如拍柳枝,最好是初春柳叶刚发芽时,或是柳叶疏密得当时,而不宜选拍仲夏时的柳叶,往往过于茂盛稠密。

摄影与绘画都属造驯艺术范畴。因为都属于艺术,所以就有相通之处。一般认为,这种相通,就是心灵追求和精神属性的相通,即审美审艺境界的相通。在艺术表现和最终效果上引发人的心灵共鸣和震撼,是它们的共通之处。绘画用画笔,摄影靠相机,这是它们永远不会混同之处。“真相”是摄影不可逾越的底线,或者更直截了当地宣告:放弃了真相这个最基本的条件,摄影就不是摄影了,其实这些无助于摄影艺术的发展。

总之,通过对纪实摄影这门课的学习,使我受益匪浅。纪实摄影也一门表达美的学科。我从另一个角度受到了美的熏陶,这种美不同于我们平时所想象,所认为的。我感到其实生活中处处都存在美。正如一位大家所说:“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善于发现的眼睛。”另外,更重要的一点是这门课是我懂得了纪实摄影要表现美而又要高于美,它不但要表现一种形式美,其灵魂更在于它真实地记录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即美是要建立在真与善的基础上的。摄影本质上是纪实的,它不同于绘画可以凭记忆或想象虚构,没有呈现于镜头前的真实场景,便不可能产生摄影作品。作为摄影爱好者,我们常常在不经意间捕捉着生活中转瞬即逝的动人光影,它是一种对生活的抽象,却又生动地记录着生活。“眼眸中的水晶体是那观察世界的取景器,跳跃的思维是那洗濯负片的暗房,摄影与图像,折射我心灵棱镜的本真”如果说艺术摄影给人的是一种视觉的盛宴,那么纪实摄影无疑是对人心灵的碰撞,前者的价值在于赏心悦目,而后者的价值在于静水流深,细水长流。

这是渗透想法和表现创意的一门学问、一种美学。“学以致用”,真是越拍越有趣!在不断地拍摄中发现更多的问题,然后得到更多的拍摄经验;在不断地拍摄中发现世界上更多的美,并且把那些美存留在照片中。我所体会到的就是这种乐趣。我会把摄影当作自己生活工作中的一种爱好,我依然会追求视觉上的冲击力,依然搜索属于自己的风格,依然努力立足于这个社会,依然用我手中的相机去留住生活中最美妙的时刻,在简单里凝聚内在的神韵。

摄影是一门光线的艺术 篇6

在数码单反相机琳琅满目的今天,选择一款什么样的数码单反相机,是许多人会发愁的事情,为什么因为大多数人希望选择性价比高的相机,那么价格相近的情况下,就希望相机性能可以出众,可以全面这是很正常的一个思路,那么,尼康D5100也许正是你的不二选择。

首先,尼康D5100采用了与D7000同等规格的DX幅面1620万有效像素CMOS图像传感器,配合EXPEED2尼康全新一代图像处理器,可以为我们提供很好的画质表现,从核心上不输给任何同级产品

其次,旋转屏依然是尼康D5100一大特色。3英寸92万像素的液晶屏,可视角170度,规格与其他高端产品相同,显示效果远远超过之前D5000的2.7英寸23万像素液晶屏。并且,此次旋转液晶屏的设计也有了变化,铰链式的旋转屏移至机身的侧面让液晶屏在使用上更加顺手,更加实用,无论高处,低处,仰拍,俯拍,自拍,都变得易如反掌

上述两点只是D5100对上代产品的升级,那么特殊效果则是D5100的一个新元素。虽然特殊效果已不是什么新鲜的卖点,但作为尼康首台具备此功能的数码单反相机,D5100绝对是值得炫耀--X"的尼康D5100机身加入了可选颜色、彩色素描、模型效果、夜视等四种功能。其中,夜视效果是使用超高ISO来拍摄的特殊运用,尼康D5100在该模式下可以运用lSO 102400拍摄,可以在微弱光线下使用较快的快门速度拍摄。

此外,尼康D5100加入了HDR功能,通过连拍多张不同曝光的照片,进行HDR合成。这个索尼最先推出在单反相机上的功能,在尼康D5100上的运用,可以看作是过往产品的集大成,综合性能强大。

尼康D5100还有一个强大的功能,就是它的视频拍摄,此次不但升级为最高规格的1080p,而且帧速也从24fps提升至30fps,达到了单反相机视频拍摄功能的主流帧速。更值得一提的是AF-F全时自动对焦模式,和动画编辑功能。有了AF-F功能,D5100可以像DV一样,不按快门就持续自动对焦,给拍摄带来了很大方便。而动画编辑功能更是方便至极+简单的视频裁剪和截屏,对于单反相机来说,已经给用户省去了许多麻烦。

回到开头所说的,作为一款高级入门单反相机,如此全面与出众的性能,实在是优势明显,作为选择入门级单反相机的人士来说,尼康D5100无论是新设计的旋转屏,还是新增的特熟效果功能,都让它更符合潮流,更娱乐,并且在很多方面已经物超所值那么,还在等什么呢。

社交高手

时间不留人,即使多么璀璨的时刻也会消逝。要留住最美一刻,最直接的方法还是摄像,可是光是摄像而没有感觉的影像也是没有意思的,要摄出一番味道,必需要专业的工具,想介绍出场的便是尼康D3100,入门数码单反相机。

外形小巧的D3100,虽说它是入门单反,可是外观上没有业余的感觉。D3100机背同样采用了3英寸23万象素LCD屏幕。D3100添加了视频按键,内置麦克风,只需一按就可以录影高清视频,操作简单,在录像按扭旁还添置了实时取景操纵杆,方便启动实时取景功能,惟操纵杆宽度不够,对于手较小的使用者就不太方便。此外,机身背增设了快捷菜单按键(i按键),让摄影者可以更简快的完成调整动作,轻松记录形形色色的景象。接口方面,除保留旧有的AV接口和USB2。/DC输入,还增设HDMI和GPS信号接收器,配合一日千里的社会发展。

虽然尼康D3100的机身并未搭载CMOS位移式光学防抖装置,但配上AF-S DX 18-55mm F3.5-5.6VR标准变焦镜头作为单反的Partner,摄影者便可依靠VR光学影像稳定系统实现防抖功能,另外,镜头内置尼康SWM超声波马达,对焦时降低噪音,锺爱捕捉大自然生物美态的朋友便可以放心尽情的拍摄。

拿到手里的第一个想法是试试光绘摄影,所指的是利用长时间曝光,在曝光过程中通过光源的变化创造特殊影像效果的一种摄影方法。透过调较适合的光圈,快门速度和SO感亮度,再转至预设之手动模式,便可简易地进行“光影涂鸦”,除了M模式之外还有其他曝光模式如自动模式,自动控制闪光灯开关,带柔性程序的程序自动模式和各类场景模式等等,每种模式都予人截然不同拍摄体验。谈及创意摄影,一定少不了艺术滤镜效果,D3100含七种不同滤镜效果,如:十字滤镜和色彩轮廓,另配上不同图像处理如鱼眼、模型效果或单色等,激发入门用户对拍摄的欲望。

还有许有其他实用功能,像动态D-lighting功能,透视控制和失真控制都是一些可以修饰优化影像的工具。贴心的功能设计,价廉物美的外壳,显示其重视入门用户的需要

摄影的艺术分析 篇7

1摄影艺术简析

摄影艺术是一项系统性的艺术。以下从艺术特性、颜色搭配、应用范围、应用优越性等方面, 对摄影艺术进行了分析。

1.1艺术特性

摄影艺术有着自身鲜明的艺术特性。通常来说, 摄影包装设计的最为核心的内容是对所摄的照片和其中绚丽的色彩进行优化, 然后以此为基础得到形象逼真的彩色, 并且将其应用在产品上来体现出产品本身所具有的艺术感。这本身是摄影包装的最大特征, 也是其重要的优越性。其次, 摄影艺术的特性还体现在其能够有效的增强商品的艺术感染力, 并且能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与此同时, 随着我国社会与经济的持续进步, 在这一过程中, 摄影包装的广泛应用得到了诸多厂家和顾客的好评。

1.2颜色搭配

摄影艺术往往非常注重颜色的合理搭配。在摄影艺术的应用过程中, 颜色的搭配所具有的意义是非常大的。颜色搭配得好坏往往会直接影响到产品包装的质量和产品投入市场后的市场好评程度。其次, 由于茶叶的产品包装模式相对来说较为单一, 因此, 这些包装媒介的内涵展现很大程度上会受到颜色的制约。在这一过程中, 摄影方法的应用较为丰富, 并且也有着诸多表现形式。摄影艺术的应用有着自身的适用范围, 因此设计人员应当根据产品本身的特性来有针对性的进行颜色的搭配。

1.3应用范围

摄影艺术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应用价值。从我国现今的茶叶产品包装设计来看, 许多不同类型的包装模式共同促进了我国茶叶产品整体水平的进步, 而与之相对应的硬包装则以盒子如铁盒等居多, 这些媒介所具有的共同特点就是能够有效地采取相应的摄影方法, 因为其对于消费者的影响较大。设计人员采用美术包装方法会使摄影包装效果有效提升。我国的茶叶产品包装设计仍旧有着很长的路要走, 茶叶产品包装设计能够更加充分展示出茶树的生长特性和种植环境。

1.4应用优越性

摄影艺术的应用有着很强的优越性。茶叶的文化和艺术美感可以通过摄影艺术得到很好的体现。例如茶叶包装中丰富的色彩就能够给购买者和观赏者以较好的艺术美感。许多优质茶品能够合理采用摄影包装来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产品附加值。摄影艺术的应用不仅仅能够增加茶叶产品的包装附加值, 还能够对于茶叶文化进一步推广。

2茶叶包装设计

茶叶包装设计的分析需要从许多不同的方面着眼。以下从发展现状、设计内容、设计目的、现存问题等方面, 对茶叶包装设计进行分析。

2.1发展现状

茶叶包装设计现今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众所周知, 茶叶摄影包装的技术在近年来已取得非常广泛的进步。茶叶摄影包装技术在许多名优茶的包装设计中得到了更加合理的应用, 从而形成了百花齐放的效果。而我国过去长期存在的上等茶叶使用下等包装的弊病已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变。需要注意的是, 我国现今茶叶包装设计中仍旧存在着诸多不足的地方。例如部分设计人员仍旧没有充分发挥摄影艺术的作用, 因此也很难反映出饮茶文化内涵。

2.2设计内容

茶叶包装设计自身有着丰富的设计内容。茶叶包装摄影内容比起其他商品的摄影包装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例如许多茶叶产品的包装使用摄影艺术能够更好的阐述茶叶自身的色彩和造型及产地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 体现出典雅的风味和茶叶悠久的历史。茶叶包装设计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包装上的精心布局来使消费者领略各种茶叶的风采, 小包装茶和礼品茶更宜采用摄影包装并且也能够期待更好的摄影效果。

2.3设计目的

茶叶包装设计的开展应当紧扣鲜明的设计目的。例如黄山毛峰本身具有叶细茶嫩的特性, 并且香味也是绝佳, 因此设计人员在对其包装进行设计时可以通过摄影特写表现出毛峰所独具的细、嫩、香的特性。其次, 部分饮誉中外的名茶在其销售包装中, 如果配以实物彩照则会大大提高茶叶商品在货架上的吸引力, 提高茶叶包装的销售功能, 最终取得一举多得的艺术效果和宣传效果。因此, 摄影包装定会在茶叶包装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2.4现存问题

我国的茶叶包装设计现今仍旧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我国目前在茶叶商品包装设计中摄影艺术的应用仍旧相对狭窄, 并且投入实践的产品数量也非常有限。这因为茶叶包装设计人员对于摄影艺术的重视程度不够。高质量的茶叶的摄影包装需要设计者有较高的艺术素养和摄影技术, 因此只有合理提升茶叶包装设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艺术能力, 才能对茶叶产品包装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合理的解决。

3茶叶包装设计与摄影艺术的关系

茶叶包装设计与摄影艺术之间有着复杂的关系。以下从互相平衡的关系、共同凸显茶文化、丰富产品内涵、共同提升茶叶身价等方面, 对茶叶包装设计与摄影艺术的关系进行分析。

3.1互相平衡的关系

茶叶包装设计与摄影艺术之间存在着互相平衡的关系。著名的作家约翰·奈比特在其著作中曾经提到:“艺术和物质的平衡才能够创造设计的奇迹。”, 这一名言很好的诠释了包装设计与摄影艺术之间的微妙平衡。在现今的茶叶产品竞争过程中, 所依赖的不仅仅是茶叶的质量, 精美的包装也能够起到很大的加分作用, 并且对茶叶产品精美包装设计的需求也在提升, 而真实优美的包装品质对产品的销售起到促进作用。因此设计人员可以通过在摄影对茶叶的外形、色泽鲜明的特性进行细致的表现, 进一步达到将包装设计与摄影艺术合理平衡的效果。

3.2共同凸显茶文化

茶叶包装设计与摄影艺术的相互配合可以共同凸显我国现今茶文化的发展。

茶叶包装设计本质上就是对我国茶叶文化的全面体现, 对于摄影艺术应用过程中务必要使其能够准确、真实地再现茶叶外部形态的质感、色彩提升茶叶产品本身的直观性和可信程度。为了能够有效的凸显茶叶文化, 设计人员在进行包装设计时可以通过摄影艺术的合理应用来表现出大自然优美及健康的环境下培育出的茶树所具有的优秀品质。与此同时, 光线、色彩、角度、比例的不同往往都会影响茶叶包装设计给人的直观感受, 并且最终能够使封闭包装的茶叶给人产生良好的直观感受。

3.3丰富产品内涵

茶叶包装设计与摄影艺术都具有非常丰富的艺术内涵。设计人员为了能够突出产品的内涵则需要对摄影艺术进行有效应用。合理的表现出摄影画面自身的气势来进一步的强调其特性。例如设计人员可以通过中镜来表现采茶场面, 然后通过不同的镜头来对茶叶自身优良的品质和健康的感觉予以凸显。由于不同高度的拍摄会展现出不同的画面效果, 因此, 设计人员应当优先使用摄影艺术带来一种身临其境的效果和自然和谐的感受。

3.4共同提升茶叶身价

茶叶包装设计与摄影艺术的有效应用能够合理地提升茶叶产品的身价。通常来说高质量照相机与胶卷是摄影艺术体现的物质保证。但是只有这些是不足以成就优秀的茶叶产品包装设计的, 优秀的摄影艺术还需要摄影人员和设计人员具有一双能够鉴赏美的眼睛, 有能够将艺术体现在摄影艺术中的天才头脑, 最终才能够做出优质的包装设计。优秀的茶叶包装设计不仅仅能够保护商品, 还可以通过包装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4结束语

茶叶商品包装设计中往往会对不同的摄影艺术和摄影技巧进行巧妙的应用, 这离不开设计人员对两者之间关系的辩证性的看待。因此设计人员应当对茶叶包装设计以及摄影艺术进行细致的分析, 才能够在此基础上促进茶叶产品整体水平的有效提升。

摘要:茶叶的包装设计工作需要运用到许多摄影艺术的内容, 在这一过程中, 设计手法和艺术原则的互相影响会共同决定着茶叶包装的质量。本文分别对于摄影艺术和茶叶包装设计进行了阐述, 然后对茶叶包装设计与摄影艺术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茶叶包装设计,摄影艺术,艺术关系

参考文献

[1]高松.瓷器与玻璃器皿的拍摄要领[J].照相机, 2013, 1 (04) :58-60

[2]郭建民.反光物体的拍摄技巧[J].照相机, 2013, 3 (08) :45-48

透视法在摄影艺术中的美学分析 篇8

一、焦点透视的形式美

作为一种现当代艺术, 摄影艺术对美的追求, 天然地拥有丰厚的艺术思想土壤。在其他艺术的长期发展下, 已经形成了系统的美学体系。摄影艺术的奇妙就在于可以直接地利用并再现其他艺术形式, 并使其焕发新的美感与张力, 这不是对原艺术的二次重复, 而是新的艺术形式创作, 具有瞬间唯一性, 而其创作成果通过媒介载体又可以实现长期保存。摄影创作时, 采用最普通的常规镜头, 以常用的焦点透视法, 通过光影、线条和色彩的调整, 就能够轻松实现摄影艺术作品的形式美。

摄影艺术可以具有文学性、节奏感, 也可以空灵又深邃。如果说生动、丰满、深刻、感人、有内涵的艺术形象是摄影作品成功的关键, 那么焦点透视的艺术手法就是其实现的主要手段之一。除了传统艺术形式创作时所拥有的生动艺术形象, 摄影艺术的审美对象还包括许多其他的艺术形式 (如书法、戏剧、舞蹈等) 本身。这就使得摄影艺术即便是黑白的焦点透视创作, 也往往能轻易地达到写实素描的审美效果。当我们在欣赏一幅拍摄长廊的摄影作品时, 很容易被那幽远、深邃的焦点所吸引, 令人无限遐想。这种最普通的焦点透视能做到真实还原实物的原貌, 虽是二维画面, 却能产生让人感到身临其境的立体三维的审美体验效果。

转自昵图网

二、空气透视的对比美

通过特别的角度和景物前后层次的安排, 利用长焦镜头等专业摄影艺术装备可以使摄影作品达到令人超乎想象的效果。比如, 我们使用长焦镜头拉伸, 可以使很远的景物与很近的景物在镜头中显示得一样清晰, 并且重叠平行地展现在画面中, 这就造成了一种强烈的“失真”效果, 与我们用肉眼所看见的真实情景形成巨大的反差, 奇妙无穷。这种透视方法在摄影艺术中的运用, 就好像穿越了空间的障碍而使镜头前的远景和近物平行靠拢并展现在一个画面中所得到的效果, 这就是就是空气透视法。

(本图转自新浪网)

空气透视法与绘画艺术中的几何透视法不同, 这种技法可以通过景物层次、虚实相衬、光暗调节、角度变换等手段造成空间距离美感, 来实现空气透视效果, 使摄影作品充满远近、高低、明暗、浓淡等各种对比。很典型的例子就是可以利用这种空气透视法来实现微距离定焦 (像将普通焦点透视反过来, 只不过这种摄影作品的“消失点”在镜头后面, 仿佛整幅画面线条都集中到一点向观者扑面而来, 极具视觉冲击力) 。

(转自昵图网)

微距拍摄使主体艺术形象清晰、饱满、突出, 而主体形象周围的景物则往往虚化 ( 其实近距离用肉眼看主题周围的景物本来是清晰的) , 形成一种虚实相生、若隐若现的对比美感。

三、散点透视的意境美

当今时代, 科技日益更新, 市面上可见各种琳琅满目的摄影装备, 尤其是摄影镜头。不在常用范围之列的广角镜头也被一些摄影艺术家们所追捧, 因为利用这些镜头装备, 在摄影创作过程中, 会有非常奇妙的效果伴随。散点透视效果就是其中的一种。这种摄影作品类似于国画的大写意一般。

散点透视的特点是在画面中没有固定的焦点, 整体看去宽广、深远。这种透视法不像鱼眼镜头所产生的“反焦点透视”效果, 而是用广角或者普通镜头的景深调节来实现的。“一件好的风景作品之所以能够吸引人们的目光停留, 除了风景本身外, 大多是由于拍摄的手法带给了我们不同的视觉体验。” ( 来源:新华网综合)

(即刻图片搜索)

通过散点透视技术, 可以实现黑白摄影作品有如山水画一般隽秀清逸的效果。著名的摄影艺术家郎静山的集锦摄影就是这种技术成熟前期的典型代表。只不过, 他的高明之处在于, 他将多种景物组合在一起, 这种技法在上世纪早期的技术水平上来说, 可谓是奇法。他的《湖山揽胜》、《紧紧跟随》、《柳岸泛舟》等都是著名的代表作。

这类作品不但有摄影艺术再现的真实美, 还有强烈的飘渺意境之美。

总之, 透视法在摄影艺术中的运用非常广泛多变。在调焦、调光、调色的多重变化手段转换过程中, 抓住瞬间美丽, 按下摄影机的快门, 或者是利用现代图片处理软件来调节, 都能创作出具有很高审美价值的摄影作品。那刹那间的、凝固的、充满想象和意境之美的体验在摄影透视法的运用当中变得具有永恒的魅力。或许, 对于其美学价值的思考, 还有很大的空间等着众学者们今后去研究挖掘。

摘要:透视法是绘画和摄影形式中十分常用的技术, 不同的透视技法对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影响也不尽相同。文章将针对透视法在摄影艺术中的运用, 浅要地分析其产生的美学效果。

关键词:透视法,摄影,艺术,美学价值

参考文献

[1]戴菲.基于透视和叙事的摄影美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 2009-05-01.

[2]王国良.摄影艺术的现代美学意蕴与深层解读[D].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1-06-01.

[3]李培林.现代摄影造型艺术[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2-01.

[4]顾铮.中国当代摄影艺术 (中文版) [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11-10.

[5]陆欢.郎静山的摄影美学思想[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0-09-15.

[6]姜春辉.中国传统美学在当代摄影中的应用研究[D].河南大学, 2010-05-01.

[7]马梦雅.郎静山集锦摄影艺术研究[D].河北大学, 2011-05-01.

[8]白云翔.郎静山绘画摄影作品的艺术美浅析[J].大舞台, 2012-10-20.

[9]毛朝晖.谈风光摄影的透视与构图[J].照相机, 2001-12-25.

对群众艺术摄影中画意摄影的认识 篇9

摄影艺术与艺术摄影, 是相互关联的两个概念, 摄影艺术的概念大于艺术摄影的概念, 即艺术摄影属于摄影艺术的概念范畴。群众艺术摄影创作, 与其他专业摄影门类和摄影流派不同, 往往形成了独特的创作群体与受众群体, 其作品也具有特殊的艺术规定性。创作群体的大众性与受众群体的普遍性是最大的特征;这种作品艺术应当具有明晰易读、群体认同、感染引导、审美教化等的基本特征。

笔者多年来从事群众文化摄影的创作、培训、活动组织工作, 始终认为普通大众进入摄影创作和欣赏的境界, 需要不断引导和提高。因此, 探讨群众艺术摄影创作中的画意摄影, 就是摄影界不应忽视的题中应有之义了。

一、画意摄影在群众艺术摄影创作中的运用和意义

随着摄影的发展, 摄影的纪实性、运动捕捉力、多角度特征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呼唤着摄影脱离绘画束缚的声音带来了现代各种新流派的诞生。但对于普通摄影爱好者来说, 画意摄影依然以其巨大的影响力掌控着众多的摄影群体。

传统画意派强调在摄影中追求绘画效果, 重视形式美、意境美、情感美, 关注画面中的平衡、线条、明暗等因素超过作品的现实意义, 强调美感比题材本身更重要, 为了表现画面美而有意避开世俗和丑陋的题材。时至今日, 类似和模仿画意派的作品也是历史最长, 最吸引受众欣赏的摄影, 在各种摄影展、摄影比赛、摄影沙龙中, 这类作品常常占据着最大的比例, 各种新兴的流派始终未能撼动其地位。台湾清华大学文化学者陈传兴对此有精辟论述:“沙龙摄影有时会流于视觉公式化, 但是, 这种追求及记录万物美感的摄影方式, 慰藉了摄影者的心灵, 也是普通大众最容易体验的美之历程。” (引自阮义忠:《摄影美学七问》, 中国摄影出版社)

以绘画入门, 是学习摄影技法的一般途径。在群众艺术摄影的辅导中, 学习一定的绘画理论与技巧, 对摄影的欣赏与创作能够事半功倍。构图、色彩、线条、透视是绘画与摄影的共性, 对称与均衡﹑黄金律、对角线、光影等绘画技法, 运用在摄影方面, 能产生优美﹑和谐、简洁的效果。这些基础技法要提升到高阶, 就要进入意境表现手法对作品创造了。历史实践证明, 现代画意摄影能带给欣赏者美的享受, 是一种审美共鸣。

摄影与绘画虽然同属于二维视觉艺术, 但是其毕竟是两个不同的艺术门类。借鉴和融通是为了通过创新而达到更高的艺术境界。在群众艺术摄影的画意摄影教学中, 我们首先应当注意区分一些不是主体意义上的画意摄影作品, 即以纪实方式创作的、具有广告意味的、具有强烈沙龙意味的和新闻意义倾向明晰的作品, 还应当注意区分那些与群众艺术摄影有差别意义的摄影作品等。

画意摄影在世界范围内, 走过了肖像摄影 (摆拍构图) 、纯形式摄影 (“高艺术摄影”) 、高技术摄影 (微距、微观、高速、多次曝光) 、超现实摄影 (象征派、抽象派、新自然主义派) 等历程, 已经脱离了直接衍生于和依附于绘画的形式, 也能够摆脱极力强调主观真实的画意主义, 在作品中呈现更多的人文和社会的意义, 以及纯熟运用更饱满的摄影技艺。当今时代的画意摄影特征, 恰恰是当代群众艺术摄影的审美需求和教化需求。

二、在创作中认识画意摄影的基本创作理念

一般而言, 想要拍一幅好照片, 那么色彩赏心悦目、构图严谨和谐足矣;但想要创造出一件好作品, 我们就要求有内涵、有张力, 形象表达思想, 感情寄寓形式, 引动丰富想象, 产生心灵碰撞, 才能产生艺术感染力。

必须明确指出, 画意摄影的理念基础, 是面对拍摄对象时和摄影作品中的真实内容和真实情感。这正是一种艺术创作心理的“象外之意” (北宋苏轼语) 。由此我们提出, 群众艺术摄影的画意摄影创作, 应当达到“意在画外, 境由心生”的境界。因此在群众艺术摄影创作的画意摄影教学中, 核心理念就是强调摄影者在创作过程中, 就进入审美欣赏的心理阶段, 使创作与欣赏有机结合, 抉择和鉴别浑然一体, 画意相辅相成, 影像融合出彩。

(一) 画的基础, 意的创造

学习和了解绘画基础, 是为了在画意摄影中创作出满意的作品, 而不是为了炫耀绘画的技巧, 因此意境的创造就是画意摄影的灵魂。摄影创作应当着重于画的意趣和境界, 力求避免高度模仿甚至精度模仿。既要求做到画面上构图精致、用光讲究、影调优美, 又力图做到人物自然而不矫情、质感真切而不晦涩、细节完整而不喧嚣、画面纯美而不艳俗, 这些都是规范的要求。最重要的, 是主题创意出新与作品情感真实, 意境和形式的完美结合, 这才是我们追求的境界。正如陈复礼大师阐述的, 中国画意摄影“那就是着重画面的意境, 把作者的感情贯注入一树一木之中, 使欣赏者更容易受到感染。” (引自陈复礼:《再论中国画意摄影》)

(二) 意在画先, 画添意彩

对画意摄影来说, “画”是一种形式, 要把这种形式变为有于意义的作品, 就要把个人的观念融入照片里。因此“画意”首重“意”字, 若只追求画面效果, 忽略画面内的意图, 只能是一幅失败的作品。画意摄影的创作心理和创作实践, 都证实“意在画先, 重在写意”是客观存在的过程。整体构思, 精心布局, 准确定位, 瞬间定格, 每一环节或长或短都有谋划的思索过程, 这就是各位摄影大师所津津乐道的“精神”, 亦即“意在画先”的作用:郎静山认为自己的摄影“所采构图理法, 亦多与吾国绘事相同”, “由此观之, 东方艺术, 可为摄影之助, 摄影亦足证东方艺术, 它早入于精妙之域也。” (引自龙熹祖:《摄影艺术赏析》) 陈复礼认为中国画意摄影“就是以中国画的作画方法来经营照片。它不仅仅是从形式上加以模仿, 而是将中国画的创作精神方法贯注入照片的创作之中。” (引自陈复礼:《再论中国画意摄影》) 画意摄影在见物思画——以画入胸——胸有成像——像现镜中的艺术创作心理与实践, 提示我们在摄影创作中, 应当正确掌握和运用艺术规律, 精当处理“意”与“画”的协同关系。

三、群众艺术摄影创作中画意摄影的常用表现手法及培育

在群众艺术摄影创作中, 常见的画意摄影是: (1) 仿国画摄影作品; (2) 写意摄影作品; (3) 以风光摄影方式创作摄影作品; (4) 静物摄影作品; (5) 以舞台剧照为基础具有画意的摄影作品。

以一般情形而论, 最常见的是以风光摄影表现手法创作的画意摄影作品;最常用的画意摄影技法就是仿画。在仿画摄影中, 我们看到较多的是仿油画、仿国画、仿版画的画意作品。在初步掌握摄影构图、色彩等知识后, 通过了解这些画的特点, 从而培养欣赏力, 在摄影创作中才能游刃有余, 摸索出自己的风格。就目前群众艺术摄影创作的状况来看, 能够运用摄影技法直接拍成比较成熟的仿画作品, 确实需要相当的功力。

在群众艺术摄影培训中, 除了大量的观摩优秀绘画和摄影作品外, 还应当进行静物摄影和小品摄影的训练。静物摄影能够训练和培养精确的构图能力;了解用光和布光规则, 还能够直接感受和培养现场氛围。写意摄影, 可以认为是在社会意义上扩充了静物和小品摄影的内容与形式。舞台摄影, 是表现特殊艺术环境中特殊角色性格。其他门类的画意摄影创作, 各有其特殊的创作意念与艺术规律, 需要我们更加深入地探索。

综上所述, 在群众艺术画意摄影创作的培训中, 最关键的要求, 就是摄影者要通过相机表现心中的意境, 不是为了创造虚假意境而拍摄, 而是为了表现内心真实的意境而拍摄。只有真正将我们心目中的意境表现出来, 才能引起欣赏者的共鸣, 才能得到社会的承认。真正感人的画意摄影, 其中的真“意”定在图像之外。所以, 永远的创造力和捕捉美的能力, 才是最值得我们珍惜的;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 用图中之美展现心境之美, 才是画意摄影追求的理想目标。

参考文献

[1]陈复礼.《再论中国画意摄影》.中国摄影出版社.

摄影的艺术分析 篇10

一、全民摄影的特征和特色

“全民摄影”的发展是一种社会进步,辅助提升大众的审美情趣、引领时尚潮流变迁。现在,在自媒体平台,每时每刻都有大量摄影图片问世,“全民摄影”表现出的特点,可概括为:

1.主题不限形式多选。“自媒体”时代,鼓励大家表现、展示自我,只要不触及法律、不传播不良信息,可随意发布。据工信部发布的通信运营业统计公报显示,2015年,全国手机用户总数达到15.37亿户,其中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13.06亿户。也就是说,我国几乎人均一部手机,假设有2/3的手机具有高质量的拍摄功能,这近9亿的人群可以随时随地的拍摄和发布,这和拍摄主题、画面效果、内容内涵并无直接关联。

2.摄影器材选择多样。从目前的电子产品市场调研结果来看,大众购买摄影器材主要倾向数码相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其中,具有高像素的智能手机以简单、快捷、轻便等优势当之无愧成为购买排行表榜首。

3.图片效果随意调整。如果说原来摄影入门难,器材贵和图片处理软件难是两大绊脚石,很多人拿到数码相机不会操作,拍摄出的图片离想象相距甚远。现如今,在智能手机应用市场,大量辅助处理图片视觉效果的应用层出不穷,专为各种美化画面的相机应用举不胜举,拍摄的图片都可以轻易添加滤镜调整画面、一键美化、添加装饰文字、实现完美版式设计等,效果实时可见,可反复修改,这都是不断激发大众拍摄图片的原因。

4.展示范围更加宽广。过去,摄影师拍摄了较为满意的摄影图片后,要通过报刊杂志网站的图片编辑等专业人士筛选后才能在公众的媒体发布,中间环节等待的时间长,受众面窄,要求严格。而现在,微博、微信、QQ、人人等都可以随时随地发布信息,展示平台更宽广,主题内容因为随意更加丰富。

二、全民摄影对高校摄影教学带来的影响

“全民摄影”让摄影已不再是摄影师的专利,但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局限,如何提高学生摄影的艺术素养?如何引导在校大学生的审美情趣?如何提升摄影教育的水平与效果?都是摆在我们高校摄影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问题。

1.积极影响

互联网的兴起,互联网+的盛行,人们面对信息的采集和吸收都进入快速的读图时代。数码产品的不断更新,手机的像素不断攀高,入门单反的价格不断平民,无论是旅游景点还是街头巷尾,无关年龄和职业,人人都能拍摄、分享、点评照片。面对时代的发展,各高校各专业都纷纷开设“摄影”相关课程,可见摄影已完全走入了国民素质教育。

对于教育而言,从近几年的教学反馈来看,从原先要详细讲解相机基本构造和操作原理到现在的课堂所有同学都能拿出智能手机进行拍摄练习;从原先听课反馈“知识点太难”到现在的“老师说完就拍,拍完就发朋友圈”,“想拍好看的照片让大家点赞”,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升,这完全体现了“全民摄影”带来的积极影响。

2.负面影响

但也有很多同学认为“有手机就能玩摄影”、“拍不了好照片是因为器材不够高挡”、“照片不好美图来凑”等等,一味地追求最新最流行的移动应用或者更高档的摄影摄像设备,摄影技巧、图形要素、画面构图等基本的摄影理论因为觉得枯燥而不愿意学习,浪费人力物力并没有改善照片画面质量。有了相机不会拍照,这种现象比比皆是。

这些不科学的观点和不严肃的学习态度严重地影响了广大学生对于摄影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提升。

三、摄影课程的教学改革和思考

作为高校摄影教师,面对日新月异的电子产品市场和种类繁多的自媒体平台,面对非摄影专业学生所开设的普及类摄影课程,如果停留在老套的摄影教学模式,势必不会受到90后学生的拥护,在课堂上无法进行良好的摄影理念和技能的普及教育。在深入思索后,笔者在所授课程中,大胆尝试课程改革,整体授课减少单一理论讲解环节,鼓励学生用任意摄影器材拍摄,充分将理论知识点融合在摄影实践指导环节,增加现场教学,调动学习积极性。

1.趣味引导拍摄比参数指导更有趣。对于非专业的摄影教育应以兴趣为主,要了解学生中应用最广、效果最好的移动应用产品,了解学生为什么会选择,选择后会使用哪些功能,期望达到怎样的画面效果。课堂上,从这些兴趣点入手,教授如何选取合理拍摄角度、如何使用拍摄技巧,利用手中设备拍摄达到预想效果,配合专业后期处理软件,实现视觉更美的画面。

2.从优秀作品临摹入手比单纯参数讲解更有效。随着“全民摄影”的兴起,书店里、网络上出现了大量的摄影图书和视频教程,但大多在诠释照相机的使用和传统的摄影构图技巧,繁杂的参数和复杂的操作步骤,让学生在摄影学习道路上嘎然而止。通过教学实践发现,与其让学生漫无目标地完成拍摄,不如让学生挑选喜欢的优秀作品,从临摹入手,在拍摄现场教师一对一手把手指导,成像后进行作品比对,有参照才有超越。

3.媒体平台反馈比老师点评更生动。现在的大学生基本都是95后,他们更习惯于在网络上进行交流,更希望得到认可和关注。授课同时开通微博、微信公众平台,所有学生作品上传网络,鼓励学生通过自媒体平台发布作品。依据教学经验总结,媒体平台的反馈因为更贴近生活,比教师的点评更能激发他们创作激情。

4.提升审美比盲目跟风更内涵。摄影作品是否能打动人心,取决于作品本身所反映的内容,画面的美感和作品刻画的细腻程度。即使用相同的相机、类似的拍摄技巧和相同的构图形式来创作,画面效果也会不同,这都与摄影师的艺术修养、个人经历、兴趣爱好等综合素养有密切关系。摄影者需要具备积极、健康、向上、高雅的审美情趣,作品才能经得住时间的考验。

综上所述,在“全民摄影”时代,摄影作为一门艺术和技术并存的知识体系,需要在全民中求精华,在众生中求发展,将照片都变成作品,将手机都发挥成单反,摄影教学改革和创新任重道远。

摘要:随着智能手机的大众普及,移动应用的不断更新,“全民摄影”已悄然到来。“全民摄影”在辅助提升大众的审美情趣、引领时尚潮流变迁的同时,对高校摄影艺术的影响也在不断渗透。笔者通过对“全民摄影”的特征和特色分析,和由此产生的对高校摄影教学影响分析,对如何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积极改革摄影教学进行了深入思考,为进一步提高“全民摄影”时代下的高校摄影教育水平,提出一些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全民摄影,摄影教育,改革和思考

参考文献

[1]何立明.咔嚓的力量[J].出版广角,2006(12):37.

[2]张旭.摄影教学中人文精神教育的探索[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0(11):13.

[3]孙茜.自媒体时代“全民摄影”的表现形态与社会控制的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5(10)

艺术摄影的后期再造 篇11

艺术摄影走到今天,其优势就在于可以借助于数码软件的后期处理功能,随心所欲地进行图片的再造。这是我们的摄影前辈所无法想象的技术进步。可以说,离开了后期创意,离开对原始影像的改变,就不会有艺术摄影的未来。感谢大众摄影月赛没有把PS后期作为参赛的避忌,更感慨近年来的摄影界对艺术类摄影作品有了越来越包容的气度。我认为,这是社会科技和文明进步的时势使然。这一发展走势,最终将彻底改变艺术摄影本身的创作和存在形式。

(2010年网络天地由卡尔·蔡司提供支持)

『2010年《大众摄影》“蔡司”网络天地十佳摄影师(排名不分先后)』

奔/广东/许育彪 摄

草原之骏/上海/唐民皓 摄

花/北京/林慕洁 摄

背着乳儿谋生活/江苏/毛树林 摄

食市/广东/罗品禧 摄

微风过处/江苏/杨芝文 摄

蒙古人/吉林/邱会宁 摄

四季如春/浙江/项新平 摄

台风来临/浙江/张晓武 摄

解析摄影技术在艺术摄影中的应用 篇12

一、摄影技术对艺术摄影的意义

任何创作的前提都离不开扎实的基础功底, 文学创作要先阅书无数, 才能创作出文学作品;绘画创作也要临摹许多大家之作, 才能进行绘画创作;艺术摄影要先学习运用摄影技巧, 才能进行艺术摄影的创作。总之, 任何艺术创作都要有深厚的基础功底。艺术摄影作品的创作需要摄影技巧、主题表现手法以及深刻的主题内涵。艺术摄影创作没有循规蹈矩的模式, 只能是摄影师根据当时的拍摄状况临时发挥的, 摄影技术创新和艺术造诣素养的结合, 赋予摄影作品无限的生命力。如何将情感和灵魂赋予到摄影作品之中?摄影技术的发挥是不可忽视的途径。因此, 可以说艺术摄影离不开摄影技术。

二、摄影技术在艺术摄影中的运用

1. 摄影的构图技术在艺术摄影中的应用

所谓构图就是构建画面主次结构的框架, 明确主体与陪体, 进行画面位置关系处理。主体无非是作者想要进行创作的的主要对象, 陪体是“衬托红花的绿叶”为主题表达起到辅助作用的部分。构图技巧的第一原则就是要处理好主体与陪体的画面关系, 如果处理不好往往会造成“喧宾夺主”的结果, 使作品失去了原本想要表达的情感思想。从构图形式上来说分为九宫格、十字架、三角构图、S构图等多种形式, 摄影师根据表达主题来选择摄影构图手法的运用, 这只是最基本的构图形式, 摄影师可以根据需要和灵感进行创新。比如, 九宫格构图形式可以用于风景或者表达情感比较舒缓、自然的摄影作品。线性构图分为黄金比例分割法、对角线法、对称法等。粗线强劲, 细线纤弱;曲线柔情, 直线刚直;浓线重, 淡线轻;实线静, 虚线动。根据这些线条表达画面意象的不同进行艺术摄影创作, 例如, 黄金分割法使用与平缓舒适的意境表达、线条对称表达出庄重的感觉。总之, 构图手法的不同表达出的意境感受不同, 摄影者根据摄影内容进行具体分析, 在这基础上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独一无二的创新, 才能够拍摄出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作品。

2. 摄影的光影技术在艺术摄影中的应用

无论是在黑白摄影还是现代彩色摄影的时代, 光线的运用都是摄影的灵魂。光的基本构成包括:明暗度、方向和光源。光线的这三个基本要素对摄影都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根据摄影镜头与光源方向的关系可以分为正面光、逆光、90度侧光和45度侧光等, 这些光线的选择对摄影内容的影响不同, 正面光比较柔和、逆光则会造成黑白对比鲜明的效果等。摄影者根据自己想要的摄影效果和表达主题来确定对光线的选择。光线技巧运用的好坏会直接影响整个艺术摄影的艺术性高低。

3. 摄影的影调技术在艺术摄影中的应用

影调是经过摄影构图、光线选择、色彩运用之后产生的整体影片基调, 他是从摄影作品的整体出发产生的一种画面效果。摄影画面根据影调亮暗的不同, 可分为亮调、暗调和中间调;根据反差的不同, 可分为硬调、软调和中间调等多种形式。对于彩色的摄影作品的分析, 根据同一颜色的明暗程度进行分析, 比如浅蓝和深蓝, 浅颜色占据画面部分较多, 则影调属于亮调。而对于黑白照片则是通过白、黑、灰三种颜色的构成比列进行分析, 白色居多, 则属于亮色, 黑色较多, 属于暗调, 灰色较多就属于中间调。亮调会带给人以清新、放松的感觉;暗调则会给人以沉重、严肃的感觉;中间调处于中间。摄影师需根据自己的创作构想, 来确定影调的种类, 从而确定摄影作品的情感基调。

4. 摄影的氛围技巧在艺术摄影中的应用

摄影作品的气氛是指整个画面所呈现的情调和气息, 气氛的不同会烘托出不同的意境。气氛的主要营造因素是摄影主题本身的态势, 比如幽径小溪给人以静谧安详的氛围感受;倾斜的瀑布给人以气势恢宏的感觉。除了拍摄事物本身的气息, 摄影者可以通过光影等视觉元素来营造意境。如面的反光形成五彩斑斓的意境;侧光、逆光的拖影造成的深邃、幽远的意境。

三、艺术摄影中手持技巧的运用

在很多情况下不便于携带相机支架, 或者是摄影师灵感激发瞬间的抓拍, 那么对于摄影相机的手拿方式和摄影师姿势要运用一定的技巧, 以保证拍出画面的效果。1.左脚在前右脚在后, 与肩同宽。2.转动上半身, 使左肩朝向被摄体。3.用右手持机, 将相机架在左肩与身体相连的凹陷处, 在锁骨下方。4.手向内完全与右手一同固定住相机。保持身体的重量分配在两只脚上, 用左眼观察取景器。深呼吸之后按动快门。手持技巧的运用是对艺术摄影质量上的最基本保证, 相机的稳定和人体的姿势都会对摄影作品的质量高低有直接的影响, 只有在保证最基本的画面质量的基础上, 才能进行艺术摄影的创作。

艺术摄影是摄影的一个分支, 是一种以追求美感、艺术欣赏和情感表达一类摄影, 这类摄影对摄影人员的技术、艺术造诣和创新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在这三个基本要素中, 摄影技术是最基本的要素, 没有摄影技术, 就没有艺术摄影可言。一切摄影都是以摄影技术为基础的, 如果连最基本的摄影原理、画面控制都掌握不好, 连艺术性比较的低的记录摄影都做不好。摄影技巧是从摄影产生以来众多摄影人宝贵经验的集成, 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成果, 艺术摄影必须在掌握这些摄影技术的前提下, 才能进行艺术摄影。

参考文献

[1]胡晓阳等.摄影技术与技巧.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2009.02.

[2]李子青.倾情捕捉摄影创作的技术与艺术.清华大学出版[1]社, 2011.03.

上一篇:视觉导向系统设计下一篇:实践环节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