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摄影的联系

2024-08-22

艺术与摄影的联系(通用10篇)

艺术与摄影的联系 篇1

摘要:摄影的诞生让人们从新的视角去审视身边的一切,真实的反映现实、记录现实,也可以通过各种手段、技法来表达摄影师的个人思想感情。同时,媒体的出现和摄影的完美结合,加快了图片信息传播,摄影师通过个人情感的表达进行创作、拍摄,并在其中寻求到了自我的价值。本文通过围绕艺术与摄影的联系展开论述,分析了摄影在发展过程中与艺术之间的关系,摄影创作中的艺术构思以及艺术直觉给摄影创作带来的影响。最后得出结论:摄影创作中的艺术构思贯穿于摄影创作的全过程,但创作过程大多是在瞬间完成的。

关键词:创作,构思,直觉

1 综述

摄影最初是作为一门科学技术诞生,比绘画更快更真实的记录着每一件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摄影不论是设备器材上的突飞猛进摄影技术也是日益精进。逐渐的被许多艺术家用于表达艺术作品,艺术创作过程的特殊表达手段,透过摄影可以看到很多艺术创作都是那一瞬间产生的,对美的理解都是独一无二的但绝大多数都能产生社会共鸣。

但摄影的两个品性—作为证据和作为艺术—分别为达盖尔和塔尔博特实践着,艺术与科学的区别也是达盖尔银版摄影法与塔尔博特碘化银纸摄影法之间的差异;前者直接呈现正像,且效果清晰、精确、明亮,所以具有科学品质;后者是负像,需要转换成正像,因此会减少一些细节,或变得模糊,可这种品质正式魅力之所在,对艺术家来说妙不可言,美不胜收。正如达盖尔和塔尔博特的不同遭遇(达盖尔是他那个时代的宠儿,而作为真正现代摄影法奠基人的塔尔博特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两种不同的摄影术似乎也暗示出摄影前后截然相反的命运[1]。

2 艺术直觉与艺术构思对摄影创作的影响

2.1 艺术是摄影创作过程中的特殊体现

艺术作品作为一种精神产品,摄影是通过艺术表达的其中一种方式反映出更多人接受的主观意识,把生活中的点滴精华用艺术的作品呈现出来。

2.1.1 摄影家的艺术直觉与构思是偶然性和必然性的辩证统一

在摄影艺术创作过程中,偶然性与必然性是统一的,在审美的意识形态中两者相互存在。我就是因为看了电影《猫女》后,结合自己所看过的一些书籍,网络上的一些图片,再加上一些生活上的创作灵感想出这次的毕业创作,但是在拍摄过程中增加了个人的思想,并且每次拍摄都有不同的感受,不断的改变光的效果,构图上的多元化,以此来达到自己所想要的美感,更突出自己的创作目的。

2.1.2 摄影家的艺术直觉与构思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

在摄影创作活动过程中,作者通过体会美,创造美用摄影的方式去展现艺术这一过程是没有经过反复推敲、深思熟虑后做出的,而是那一瞬间对美的理解。我在看《猫女》这部电影的时候最开始是被他的故事情节所吸引,一个充满传奇的故事。看完电影后,我在网上收集了很多与电影有关的资料及图片,了解了很多拍摄现场的准备工作,看到了更多的花絮照片。从拍摄方面看,无论是电影的构图还是色调,都深深的吸引了我,启发了我这次毕业创作的整体构思。在创作过程中只能懵懂的感受到美,真正研究和总结形式美的还是在后期,需要经过反复的去琢磨、推敲才能发现不一样的美。我在初步拍摄完毕后,对画面还存在很多的不满,所有的意识形态并没有完全诠释出我所想表达的。感受和理解两者相互融合最终达到统一。

2.2 在摄影创作中艺术直觉与艺术构思起着关键作用

“美”是有规律可循,摄影家除了要发现美还要创造美,在平常的生活中去发现特殊的美,在这过程中艺术直觉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2.2.1 摄影艺术对美的发现和理解

摄影艺术是对现实生活用审美的方式结合艺术直觉而产生的。摄影艺术是造型艺术的一种。美是意识的内在,美感是意识对于美的感受,而审美的对象一般都是生活中的具体事物。美学是一门艺术学科它仅仅在于研究美的意识机制,而并不在于美究竟是属于哪个区域。由于每个人都会有不同主观意识对美的观察,所以美是因人而异的,对于“美”的理解是不同的。摄影艺术语言作为独立的艺术门类而单独存在的基础,它包括两方面记录性和瞬间性。艺术直觉在发现美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摄影艺术是造型艺术的其中一种,对美的理解很重要的。

2.2.2 捕捉瞬间形象的能力,摄影艺术起着主导作用

摄影创作过程中,捕捉事物的瞬间能力至关重要。新闻摄影是最能体现这个过程的艺术,它主要凸显的是时效性和真实性[2]。瞬息万变的生活会有万千变化,想要留住其中一些精彩瞬间需要有独特的造型艺术通过摄影的方式记录下来。时效性就是在事情发生的瞬间把他拍摄下来,然后通过媒介把他传输出去;真实性就是所有被记录下来的艺术瞬间都是真是存在的,不是通过后期加工而成的,展现了我们对真理的追求。但是,很多精彩的瞬间,摄影者往往没有精心准备。这时的拍摄活动很少带有比较完整、系统的对艺术的思考,一切都是靠经验以及对美的惯性思维。

3 结语

文章以摄影与艺术的关系为主题,包容了对艺术直觉与艺术构思对摄影创作的影响的阐述,并围绕这一点分析了摄影作品中摄影创作的艺术构思,艺术直觉在摄影创作中的表现形式,艺术直觉对摄影创作起着决定性作用这三方面。最后得出结论“摄影创作中的艺术构思贯穿于摄影创作的全过程,同时摄影中还应把握中心环节。在摄影艺术活动创作过程中,内心领悟和艺术感觉的形成,不仅和生活积淀、艺术积淀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与技巧积淀也有着紧密的联系。许多美感顿生的直觉,往往是由于受到美的事物以及直接技巧经验引发而产生的”[3]。

参考文献

[1]殷宗伟.试论艺术直觉与摄影创作的关系[J].潍坊学院学报,2006.

[2]杨健.新闻摄影的艺术化趋势解读——以近年荷赛获奖作品为考察对象[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2(04).

[3]梁彤.论摄影艺术创作的构思[J].电影评介,2006.

艺术与摄影的联系 篇2

1、摄影艺术

摄影艺术之所以在众多的艺术门类中独树一臶,并已经现代艺术走向未来的最富于魅力、最具有潜力的艺术形式,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摄影工作者在摄影创作中,不断接受现代意识和现代美学观念,不断追求艺术创新的结果。1.1摄影的艺术性

摄影的定义有不同角度的界定:

摄影是运用光学成像等科学原理,使真实景物在平面里得到影像记录或反映的过程”。从摄影技术角度上说的,定义中提及的真实事物,应是指世间的存在物,即实实在在的事物。它没涉及人的思想差异等因素,或者说,摄影不仅仅是按按快门,在按快门的过程中还有社会意识,人的观察角度等因素。

摄影是近代科学的产物,是光学、化学、机械学乃至电子学等科学技术的结合。这一定义主要是从摄影的光学成像的角度来界定的,从这定义中可大致看出摄影与光学、化学的关系。

摄影是关于用某种工具真实地记录客观四维世界(三维实体加一维时间)的影像于某种介质的活动,而该介质必须是静态的,可再现的,可被人类视觉所感知的。摄影的介质可用来传递信息及情感。

摄影这个词似乎是个缩写的句子,摄是动词,指拍摄记录及还原的过程,影指拍摄的主体。脱离了影似乎也就无所谓摄影了,因此才有了用光、布光等制造、利用影这么个过程,才有了摄影艺术这么个名词。摄影的艺术性 摄影是应用科学、想象与设计、专业技巧和组织能力构成的混合体,是一种艺术表现方法,表现思想的传播媒介。

图5 《伟人毛泽东》

吕厚民,著名摄影家。1950年以来长期在中南海工作,是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身边的专职摄影师。他在中南海的每一天,都是十分有意义和新奇的,在端着相机、透过镜头去观察和记录毛泽东老一辈革命家工作和生活珍贵瞬间的同时,也耳濡目染了老一辈革命家的高尚情操和伟大风范。1961年以来专职做毛泽东身边的摄影记者,这段时间是他的金色时光,用照相机记录了毛泽东在政治和外交场面的动人风范、记录下毛泽东在孩子们面前的慈祥、记录下毛泽东同普通百姓之间不可分隔的深情、记录下毛泽东对身边工作人员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历史珍贵镜头。

(1)纪实性。表现在如实地反映客观对象,使摄影作品有高度的客观性和真实性。(2)艺术性。通过技术与艺术技巧的结合,加之主观情感,从而产生具有震撼力的艺术品。

摄影从纪实步入艺术殿堂,其中最关键的一点是要解决好摄影纪实性和艺术创造性之间的关系,要求摄影创作尽可能摆脱消极记录客观、最大限度地发挥摄影者的主观创造性,首先要对生活进行提炼、概括,反对刻板地照搬现实,寻求典型化的形象;其次,摄影艺术要求作品表现出摄影者的主观感情,在作品中融入自己的满腔热情或对客观对象的评价;再次,摄影艺术作品应该具有高度的形式美感,给观赏者以形式上的美的享受,因为艺术应当是美的。1.2摄影艺术的审美要素

毫无疑问,摄影不仅仅是一种技术,艺术性应该成为摄影文学的灵魂。在光与影、线与形、色彩与质感的交错和融合的后面,是像外之像、景外之景,是寻求实现一种 意味,是创造一个境界。它在传递外在形象、形式中,更传递一种感觉,一种体验,一种想象和情感,一种阐释与理念。1.2.1光与影

摄影又称“光画”,光是摄影的基本造型要素,事物的具体形象由光的照射才呈姿态,光线本身受光源,光线强度、距离和环境的影响而产生无穷的变化,例如直射的阳光的影纹线条有力,影调、色彩饱和;逆光下被摄体的轮廓明显,立体感强。影是具体形象在光的照射下产生的从亮部到暗部及其丰富的层次变化,影又称影调。光与影始终相随相伴。由于物体的形态,质感借助光与影的变化来表现,环境、气氛要依托光与影来营造,因此,光与影是摄影造型的“母体”,没有光也就没有摄影。

光与影具有抽象化的特质。对摄影艺术而言,光线本身是缺乏意义的。只有在阴影的衬垫下,光线才体现出它的价值。光与影,其实揭示了一种相互的关系。黑格尔指出:“在与对象发生关系之中,光显示出来的不再是单纯的光,而是本身已经特殊具体化的明与暗、光与影。”从根本上讲,摄影也是一种抽象化的过程,是平面对空间的压缩和概括。因此,黑格尔又进一步论述道:“光消除了重物质单纯的客体性和外在性,对重物质的感性的空间整体性加以抽象化。”对于所有的平面视觉艺术而言,相对具体可感的现象世界,光与影终究是一种抽象物。

光和影还具有极大的暗示力,它可以在视觉上使人对物体发生意料之外的歧义效果。光的转动可以带来影子的变幻,从而在视觉上改变物体的高低、长短和凹凸。一个正方体由于光线角度的改变,可以产生长方体的视觉效果;由于光照方位的变动,也可以使一个圆球看上去俨然是一个椭圆。光与影的这种暗示力,能对景物的质感、层次、形体乃至视觉大小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为摄影增添了趣味,并丰富了造型能力。一些摄影家就这样议论说:“某些物体在不同的照明下好像改变了形态,是光线塑造了它们的表象。”

光与影是摄影的手段不是目的,摄影的根本任务不是为光影而光影。但单纯对光与影的探索,的确能提高摄影的创作水平,强化拍摄者对光影效果的自觉意识。这种对光与影的探索,可以作为学习摄影者的一种必要的操练。

图《等待》光线、影调很好,意境好,等待是孤独,是寂寞,是忧虑,有一种愁绪在内。

1.2.2 线与形

线是人类观察世界、表现世界的“想象性的抽取”。线是表意语言,是取象达意的骨架。图1巧妙地运用线与形来表现建筑 图2建筑小品,很讲究点,线,面的组合!

不同的线条给人不同的暗示和想像。例如直线刚,曲线柔,上扬线舒展,下垂线低沉。

形即形状,是线的形态语言,是激情表现的凸现。不同的形状给人不同的情绪感受。如圆形给人带来圆满和完美的情绪,塔形给人以稳固和永久的感觉。

线条从来就不是客观的真实存在,而是主观认识对客观事物的视觉抽象,因此,它带有极大的主观性和浓重的感情色彩。

图1《老槐树》一棵很久就以经不再生长了的老洋槐,如今仍然站在那里给这个世界增添色彩。表现了一种精神,看到它,想起了我见过的89岁的老头了 图2《跨越》抽象的钢结构物体在阳光中有了生命力。线与形是摄影构图的基本要求。

它不仅能反映和刻画物体的外貌与轮廓,好的摄影师总是善于运用线条来进行造型拍照,因为线条能帮助我们生动的刻画事物形象,使作品增加美感,是我们表达思想情感的有利手段。1.2.3 色彩与质感

色彩是影响人们情感的一种因素 暖色能给人以温柔、宽慰、热闹之感,如夕阳、晨晖等等,图《晨光》大气

图《杂技》流光异彩,欢快

图《东北纪行-牧羊曲》美丽的贫困得到极尽的表现 冷色给人以忧郁、阴沉、寂寞之感,如冬日、日光灯等等。

如果摄影者能够意识到这些,并且能在摄影创作中合理运用,对摄影创作是大有帮助的,拍出的作品一定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色彩是平衡摄影画面的手段。在彩色摄影中色块是构图的重要元素,如果摄影画面是以突出原色为主的构图,那么画面给人的稳定感就很强,画面中的非原色就只能起到活跃画面防止构图单一的作用;如果是突出非原色的构图,(图《旋律》)那就给人不稳定的感觉,因为非原色趋向于原色,就是因为有这种不稳定性,就会造成一种视觉上的张力,从而使构图具有动感。色温也对构图造成影响,一般来说暖色比冷色显得要重一些,(图《土林》)在摄影创作过程中一定要了解到这些,并且能熟练地运用这些。如一些大色块的运用,还有冷暖色彩的搭配,可使摄影画面平衡,当然也可以别出心裁,可以使画面有失重的感觉,那样会使画面更具动感,达到创作目的。比如用大面积的绿色来衬托红色,让人们的兴趣中心落到了红色上,还有如蓝天、白云、绿草能给人以宽阔、宁静、舒适的感觉,这种色彩搭配叫人心旷神怡。

色彩是影响画面透视效果的一种因素,也许有人会有不同意见,但事实是这样的,除了光圈之外,色彩也影响透视效果,但它不影响景深,这个概念要搞清。可能更多的是视觉心理上的,一般来说暖色距离向前,冷色距离向后,另外饱和突出的本色比它的相邻色要显得更近一些,其实我们很多的摄影作品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比如要表达天真活泼的儿童,肯定是用原色较多的暖色调,而要表达沉思的老人那就要运用冷色调或者说是低调了。前者透视感不强,但画面活跃,后者的透视效果好,使人感觉到有深度。如果在一张画面中搭配有合理顺序的暖色和冷色,那么画面的透视效果一 定会很强,反之如果只是单一运用红、黄等暖色,那画面的透视效果就要差一些,但画面活跃,一切跃然于纸上,有一种扑面而来的感觉。所以摄影师应当认真地思考所要表达的题材,合理地运用色彩来调整画面的透视效果。

质感即物体表面的肌理。每个物体都有它自己独特的质感和表面细节,成功地表现出这种质感可以大大地增强照片的效果。表现出质感,要求多少善于观察。关键是要懂得对不同的被摄体用什么光线效果,以何种拍摄角度最好。为了表现质感,最明显和常用的是侧光,明亮反差大,效果明显。突出质感在广告片拍摄中尤为重要。1.3摄影艺术的审美特征

内容——摄影艺术作品的灵魂,由兴趣中心即视觉焦点表现。形式——是指对象的形状和结构。在摄影艺术作品中表现为构图方式。意境——摄影艺术作品中凝聚的浓厚意趣和情思。2.摄影创作 2.1摄影创作的基础

一、摄影创作基础:光影效果、构图技巧、瞬间把握

二、创作的能力:现场目击、把握机遇、瞬间直觉、想象、艺术修养 2.2观察与发现

熟知的东西所以不是真正知道了的东西,正因为它是熟知的。我们看惯了的东西不觉得美,正是因为熟悉了、看惯了便忽视了。熟知的东西不等于真正知道的东西。人们对新鲜的事物的了解往往停留在感性阶段,经不起推敲。只有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即对感觉到的事物进行理性的认识和评判,才能把握住事物的本质,所创作的作品才具有深度。许多事物要想真正了解它,就必须用一种特别的眼光看待它——观察。所谓的观察就是用眼睛仔细地看,用心深入地思考。

摄影是一门发现的艺术,发现平常容易忽略的细节,发现事物的典型特点和事物间的内在联系。

观察能力与人的生活阅历、知识水平、性格特点等因素有着密切联系。

一、观察有效的空间

经过观察分析,确定想表现的主题后,进行取舍。

二、观察主次关系

观察主体与陪体(或背景)之间的关系,主体是作品表现的重点,是画面的视觉中心,而陪体对主体或画面起衬托、点缀、补白等作用

三、发现事物的内涵

通过分析、推理、判断来发现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通过想象使表面形象产生更深一层的意境。

不同的摄影领域,摄影观察有着很大的差异 长期的生活经验和艺术实践的积累 厚积薄发 3.专题摄影 3.1人像与人物摄影

人像摄影:比较正规的人物形象拍摄,以静态造型居多;

人物摄影:人物活动(包括人物的环境在内)的拍摄,以动态的表现为主。两者都可以统称为人像摄影,关键是面对人的拍摄不应当只是单纯地表现人物的外貌形象,更重要的是要深刻地表现人的性格、内心世界及其活动的一切特点。

1、人像的造势与姿势

当人物在照相机前做出的一个动作时,不管它的动作是自然流露,还是人为地设计,照相机快门铺作的总是某一瞬间的身体造型,包括脸部的角度、身体的姿势、四肢的摆放,以及与周围环境的默契。离开了对人物外表造型和姿势的刻画,进入人的心灵只是一句空话。

从人像的造型分类上来说,头部最易于表达人物的表情和脸部的质感,半身像最易于表现人物的性格和姿势,而全身人像的最大优点是能让人物与周围环境构成有机的联系,便于营造画面的情调与气氛。

 人像摄影的脸部造型非常重要,不管是平行还是俯仰的变化,都必须小心把握。 人像摄影的身体姿势主要强调动感,使画面产生新的活力。 手的作用在人像摄影中举足轻重,手之善于表达感情,仅次于眼。

2、人像用光的基本特点

用光也是人像摄影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比起风光摄影来说,人像摄影的用光更为自由。

a)正面光照度均匀; b)侧面光立体感强 c)逆光富有情趣

d)室外拍摄上午9~10点,下午3~4点为最理想的时机 e)光线质感

直射光,它的造型质感充满了力度,特别适合男性和老人,并通过逆光和侧逆光形成厚重的造型效果;

散射光,它的过渡细腻,层次柔和,特别适合拍摄女性和儿童。

不管是灯光还是自然光,只要控制得当,都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光线的质感对人像摄影也很重要,往往能突出出人物的性格和营造气氛。

3、捕捉人物的神态与个性 通过分散被摄者的注意力的方式,可以消除他们在镜头前的紧张感;眼神和嘴的表现力,也只有在放松状态下,才能流露出真情实感;要是被摄者真情流露在于引导,而最后的成功在于捕捉。

4、生活快照的拍摄

生活快照的拍摄场合,往往是日常生活的一些聚会、仪式、活动。其内容可能是单人的照片,也可能是集体的合影。其特点是要尽可能真实地记录人物活动的性情、特征以及周围的环境,生动自然而不做作。平凡中的意味 “全家福”的拍摄

集体照的拍摄有多种手法,关键是通过合适的安排,获得生动多变的造型和活泼的神情。

3.2自然风光摄影

今天的风光摄影不再是单纯地拍摄景物或机械地记录大自然,而是艺术地展现人对自然的特殊感受。我们也不要以为风光摄影就一定是拍摄名山大川,只有风景名胜才会拍摄到好的照片。从身边的一草一木体验大自然的美丽,才能真正享受风光摄影的乐趣。

1、在自然中巧用多变的“光”

 风光摄影的关键是善于用光,并能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顺光

选择深色的主体衬以明亮的背景,或明亮的主体衬以深些的背景,拉开景物之间的反差,还可以略增加一些曝光,使画面形成一种近似高调的效果,追求一种清新淡雅的艺术风格。逆光 风光摄影中最有个性的光线,能在每一景物的背后勾勒出一条条精美的轮廓光使景物之间产生较强的空间距离和良好的透视效果,因此最适合表现前后层次较多的景物。如果主体景物背后是明亮的雪地或是水面时,逆光下的景物又会使主体形成剪影效果,以强烈的反差力度和简洁动人的画面取胜。

 清晨和黄昏是风光摄影的最佳时机,把握这两头,成功就有了最大的可能。 拍摄太阳是风光摄影中的重头戏,关键在于曝光的掌握和氛围的烘托

第一要适当表现周围景物的,最好避开太阳并以太阳附近的天空为测光对象,保证中间影调的层次。

第二日出日落时的光线变化很大,要尽量采用一些曝光组合,以免曝光失误。第三太阳的大小是由拍摄时的镜头焦距所决定的。镜头的焦距越长,太阳的影像就越大,如果用广角或标准镜头拍摄日出日落时的太阳,则画面的太阳很小。这时可以将光圈收到最小处,由于光圈叶片的作用,在底片上的太阳四周,就可能散发出六角的星光线条,增加了画面的感染力。

第四留心绚丽多姿的早霞和晚霞,使天空的色调更丰富多彩。

2、在自然中寻找有特色的“形”

自然风光中的形表现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真实的表现所摄景物本身的造型特点,二是通过增加决定理解和感受把握有个性的造型。比如,有意识地选择、组织造型的重复因素,就能在画面中筑起节奏和韵律,获得独特的生命力。

最简单的节奏形式,就是将画面中队景物线条和块面明显地、均等地划分成相同或近似的若干部分。它的分割不是将画面一分为二,而是至少分成三个以上的画面。重复越多,节奏感和韵律感就越强。

抓住特色,同一景物从不同角度去观察,“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3、以气势取胜的山景摄影

自然风景中的山,是性格千姿百态的峰岭。“无限风光在险峰”正是人格力量的很 好陶冶体现过程。

山的俯拍,要强调山的气势,尽可能采用仰拍或俯拍的角度。避免平视取景,以防画面单调平淡。

山间云雾,一山区的夜里寒冷潮湿,第二天太阳初升形成。早起,趁云海随山中气流急速运动变化之际。二是白天,大雨过后天空突然放晴,山谷中的雨水在强烈的日照下化作水气冉冉升起时。

山中日出,结合天象景观,在山中拍摄日出。

瀑布拍摄,瀑布在山景中出现,有利于营造多变地气氛,竖画面有助于强化高瀑布的飞流直泻,横画面可以展开宽瀑布的磅礴气势。尽量开大光圈,选择快门高速端,清晰凝固每一滴跃动着生命力量的水珠;收小光圈,选择快门低速端,拍摄出的瀑布如纱幔轻垂,凝重而有力。

4、变化多姿的江河湖海

水上的旅行拍摄要做好充分准备,防止在舟船中与美景失之交臂。

水的光影、色彩和水的曲折流向是拍摄水景的关键,可以充分展现水的表现力。海边的光线氛围以黄昏为佳,同时注意拍摄海边生活场景。

5、个性迥异的人文景观

风光摄影所面对的一个重要的题材,就是结合自然山水和人工建筑于一体的各式园林。众多的园林不仅把自然界的上水石木运到园林中,而且通过假山、水榭、桥梁、走廊等巧妙布局,或掩或藏,达到以虚衬实、以少省多的妙境,形成自然山水与园林建筑相结合的独特的风格。从中国园林的特色来看,园林的拍摄主要可以分为三类: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和寺庙园林。

皇家园林以气势取胜,对称的结构和宏大的场景是表现的重点。私家园林以多变为趣,在曲折掩映中找到最佳的视点,以少胜多。寺庙园林的特点在于野趣,集合苍松古柏,展现历史的风韵。

6、各种自然气候的表现手法

阴天的拍摄

阴天:缺少阳光,明暗对比减小,反差非常弱,灰蒙蒙一片,色彩不鲜艳。拍摄时避免平面物体,选择前景、中景、远景等多重排列的自然景观,通过近深远淡的自然规律,尽可能拉开画面的反差。雨天的拍摄

反差弱。寻找深暗色前景,少曝光量,放慢快门速度,表现雨丝。拉大镜头和雨景的拍摄距离 雪景的拍摄

特点:反光强,亮度高,景物明暗反差对比强。避开白雪测光,侧面光最容易表现雪的质感。雾景的拍摄

选择适合的前景,以其强大的造型和力量感稳定画面的情绪。最佳拍摄时间是在浓雾将散未散。阳光刚刚出现之际,尤其是在逆光下,画面会出现即扑朔迷离又生机勃勃的情趣。3.3旅游休闲摄影

1、旅游摄影对准备工作

旅游摄影前查询文字资料,有助于将拍摄主题有针对性地深入。收集图片资料,目的在于借鉴并不重复别人的拍摄。收集各种视觉媒体的资料,尤其是因特网上的浏览,可为旅游摄影提供准备。

2、旅游记念照的人景安排

旅游摄影中将人物和自然景观结合,目的是起到“到此一游”的纪念作用。旅游纪念照,决不是人物与景物的简单相加。处理好人与自然景观的关系,是旅游纪念照的基本标准。

因景而异,根据不同的类型的景观选择不同的纪念照造型,是旅游纪念照成功的基础。

人物与景观的均衡关系,可以通过各种手段进行调整。尤其要避免视觉选择性的干扰。3.4夜景摄影

夜景的拍摄是非常诱人的,但是也有相当的难度。因为不是整个景物暗淡或反差低,便是局部景物照明强烈,其余部分很暗,形成强烈反差,在曝光上难以控制。因此掌握些基本点的拍摄技巧,对与展现夜景迷人的气氛,是很有帮助的。

1、一次曝光拍摄夜景

一次曝光拍摄夜景的最佳时机是天黑之前,借助黄昏的光线烘托气氛。夜景的测光较难,可以根据一些常见的景观估计曝光。拍摄时根据不同的曝光多拍几张,并且注意不要让照相机抖动。

2、多次纪录车灯轨迹

用多次曝光方法在画面上留下流畅的车灯轨迹,使夜景变得更多彩迷人。拍摄时先取景构图,接着用黑纸遮住镜头,将快门调节到B门,打开B门锁住。注意街道上车辆行驶情况,发现有亮着车灯的车辆从远处驶入画面,或是从近处驶向远方时,轻轻掀开黑纸,等车辆驶出画面后再遮住镜头,如此反复多次,车辆前灯的白色光芒和车辆尾灯的红色光芒就会留下一条条耀眼的彩色线条,直到满意为止就完成曝光,用这种方法多次曝光夜景,能使看上去并不热闹的街道呈现出车水马龙、川流不息的繁忙景象。

3、人物与夜景的结合

 使用夜景人物拍摄模式

在拍摄夜景人像时,将相机调到预臵模式档,选择夜景人物模式进行拍摄,在这模式下可能会延长快门时间,这就需要有好的手力,没有铁手功的朋友可以使用三脚架. 控制闪光灯的光量

相机与人物距离太近,使用闪光灯时,因为光亮强,会使人物变得惨白.这时,可以适当地距离离人物远一些.或者也可以尝试使用长焦端,自下而上进行拍摄.闪光灯的光量可以通过相机的菜单进行简单设臵. 使用广焦

比起部分的景象,夜景的全景会给人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为了能拍摄出这样具有震撼性夜景效果,应当使用广角端,人物在画面中只出现上半身,适当掩盖部分背景,不要影响夜景的总体效果.4、拍摄焰火

拍摄夜景的焰火,不能象拍摄工地那样轻松,较为紧张些。拍摄焰火的全部过程,半照相机架好,等焰火将要升放时,打开B门,任其在拍摄范围以内的夜空中开花、飘荡,直至熄灭,使整个过程记录在底片上。

5、拍摄月景

用长时间曝光,单独拍摄在月光照射下的景物;用短时间的曝光,单独拍摄月亮,然后把两张底片迭合在一起放大。

夜景摄影注意事项

在拍摄夜景的时候,应注意几个问题:

(1)防止照相机移动

在进行长时间曝光时,相机一定不能有丝毫移动,要拧紧在三脚架上或放在平稳牢固的地方。拨光圈、按快门等一系列操作,都要小心。因为一张底片经过两次以上的曝光,略有微动,景物也会出现模糊和重迭现象,一幅照片即产生了极微小和重迭现象,放大时就会明显地暴露出来,而导致失败。在进行一次曝光时,也不要忽略这一问题,因为这是夜景摄影常常容易发生的问题。

(2)防止光线直射镜头

快门开启后,强烈的光线直射镜头,容易产生光晕,造成整个底片的失败,因此在取景时要仔细观察,有无强烈光亮直接镜头(远处光亮无防)。在拍摄过程中,也要提防有突如其来的强光出现(如突然照射过来的汽车灯、行人的手电筒)。倘若快门已打开,可临时用镜头盖或帽子遮挡一下。

(3)光圈和焦距的使用

拍摄夜景,光圈的运用很重要。光圈大小,影响曝光时间的长短,也影响景物的清晰程度。有些夜景无法用照相机精确地测定距离,只好用较小光圈增大景深范围的办法来弥补。在一般光线下拍摄夜景,光圈可缩小到f/5.6~f/8。如遇到光线亮一些,如果景物在长时间内不会有任何变动,光线也不减弱,可采用小一些光圈,把曝光时间延长,如果采用多次曝光,也可根据光亮的强弱,用光圈来调节。

论审美、艺术与景观设计的联系 篇3

近几年来,环保、绿色等概念逐步进入人们的视野,人们所追求的不再仅仅是物质而更多关注精神层面的东西。世界范围之内为了发展经济,众多国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虽然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然而环境也遭受了巨大的破坏。且这种情况并非小范围存在,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曾经以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致使今日环境问题加剧。面对温室效应、气候急剧变化等问题,人们开始认识环保的重要性,而此时低碳理念便应运而生了。低碳理念被人们应用于生产生活当中,相应的在园林景观当中应用偏少。因此,针对低碳理念在园林建设中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低碳理念在园林景观当中的运用

(一)在软景观当中的运用

第一,植物配置。园林绿化是实现低碳的主动性途径,主要是因为绿色植物具有碳汇功能。碳汇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空气当中的二氧化碳进行吸收,然后利用土地调整和林业措施,将大气当中的温室气体储存于生物碳库当中。如果将园林景观通过科学的布局和结构,从而确保其中的绿色植物茁壮成长,就意味着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的作用更强。在选择植物之时,应当注重选择固碳能力强的植物种类,有效地提高固碳效益,一方面可以起到美观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实现局部的气候调节。据有关研究可知,广玉兰、夹竹桃、木芙蓉等植物具有良好的固碳功能。在选择植物之时应当注意,首先要满足功能需求,其次该种植物要适应当地的土壤、气候等,并且符合场合所需,然后注意构建具有个性化的景观特色和风格,最后注意植物的季相变化。实验表明,比之于乔木,灌木固碳能力更强,其中又以常绿灌木最优;比之于高龄树种,低龄树种固碳能力更强;而古树名木固碳量较为稳定。

第二,营造低碳型水体景观。园林景观当中必然缺少不了水这一元素,且水体景观除去增加园林的观赏性和艺术性之外,也需要充分考虑低碳需求。首先是选择地址,主要考虑园林所在地的地形、自然水源等进行设计,可以进行就地取材,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其次,提高资源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减少浪费。然后,对于灯光、音乐等的设计,应当将其控制在一定的度,降低能量损耗。最后,合理地配置水体植物。

(二)在硬质景观当中的运用

第一,选择园林材料。在构建园林景观之时,应当尽量选择低碳型材料。要求有效地减少不可再生材料的使用量,进一步降低能耗、污染等,并且提高使用寿命。在选择材料之时可以选择可回收利用的材料,从而增加材料的回收利用率,一方面能够有效地减少浪费和降低园林建设成本,另一方面也符合低碳理念。也可以开发一些低碳新型材料。比如在选择材料之时,可以使用木结构的材料。比之于混凝土、钢结构等,木结构材料碳排放量耕地,同时能耗低,并且可以有效地推动森林的可持续发展。第二,推广可再生能源。园林景观当中应当尽量使用可再生能源,比如照明之上可以选择太阳能发电。

(三)在施工和养护当中的应用

一个好的园林设计作品,不仅需要充分考虑齐全的设计开端,还需要具有高水准的施工质量,使之具有长久的景观效果。这就要求在园林的施工过程当中,应当最大限度地减少机械的使用,从而有效地降低碳排放量,减少能源消耗,同时对于周围生态景观、土地的破坏作用也将大大降低。要保持长久良好的景观效果,就必须不断地提高养护管理水平。对于园林而言,养护工作最为主要的就是对植物的养护,并且随着植物的生长更新和城市空间当中效果的稳定性需求,还要搞好后期的维护,包括灌溉、修剪等,都将是一个长久且持续的过程。且在这个维护过程当中也必然会产生部分二氧化碳,这就要求在最初的设计当中,要充分考虑碳成本的持续性问题,尽量使用生态技术、方法,更好地适应生态系统的变化。比如在选择植物之时,可以尽量少地选择那些比较娇贵、需要精心养护的植物,而更多地选择可以粗放型管理的植物。比如增加乔木数量、增加植物的多样性等。

二、营造原则

(一)量化原则

量化原则就是指将低碳理念数据量化,通过数据的运用,从而合理规划园林景观,有效优化整体设计,最终实现低碳目的。这就要求在最初的设计和规划当中树立低碳目标,并且根据低碳排放要求,从影响碳排放量的诸多因素方面着手。通过计算把握园林的碳排放量,并且最大限度地降低这个量,将其控制在一个科学合理的范围。科学合理地降低碳排放量,提高对各种能源的利用率,确保园林规划和设计符合环保要求,顺应社会发展潮流,能够对保护生态环境起到良好的作用。

(二)持久化原则

作为园林景观的设计单位,在整个规划设计过程当中,要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目标,并且进行实地勘察。要立足于当地的实际情况,根据对园林景观的要求,合理的使用资源,建设符合城市特色,适宜城市发展的园林景观。要对园林景观建设的全过程进行考虑,包括建设、养护等多个方面。通过对每个环节的科学规划和设计,有效地降低碳排放量,延长景观的使用寿命。

(三)选择低碳化材料原则

在选择材料之时,应当尽量选择低碳化材料,这是降低碳排放量的最为直接的方式。低碳化材料的实质就是减少碳成本,具体而言就是着手于园林构建的各个环节,从部分到整体地使用低碳化材料,从而在整体之上降低园林的温室气体的排放量,降低废物量和能源的消耗。

(四)施工和维护的低碳化原则

在施工和维护园林的过程当中,诸多工作都必然涉及到碳的排放,比如在施工过程当中各种机械的使用,在园林建设当中混凝土的使用等。这就要求在施工过程当中减少机械使用,并且尽量不破坏当地的土地结构。为了便于之后的养护管理工作,要求提高园林的实用性,减少需要精心打理的花草的种植,扩充园林的绿地面积。

(五)价值综合化原则

在园林景观当中应用低碳理念,不仅需要考虑低碳价值,还应当充分考虑园林的实际功用。建设园林景观的目的是用于人们的观赏和娱乐,因此就要求提高其美学、使用价值。同时还需要考虑防风固沙、隔离噪音等,有效地提升园林景观的综合价值。

三、结语

现在,低碳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大部分的人为了提高生活品质,有效地保护环境,都在选择低碳生活。将低碳理念运用于园林景观当中,要求从最初的规划设计到最后的养护、使用,充分考虑低碳需求。可以从使用低碳材料、选择粗放型植物类型等方面着手,并且严格遵守五大原则,最终有效地降低碳排放量,提高园林景观的综合价值。

参考文献:

[1]周巍.基于低碳理念的园林设计研究[D].南昌大学,2012.

[2]马云.低碳理念对现代景观设计影响的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2.

[3]宋伟昊.探析低碳理念在园林景观中的运用[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

[4]刘小敏.低碳景观设计理论与方法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

[5]温成龙.基于低碳理念的竹类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3.

[6]邓陈飞.低碳理念在园林建设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3.

作者单位: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摄影的联系 篇4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现代摄影

古诗词与国画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两者结合艺术形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独创。现代摄影与绘画从创作形式上看是不尽相同的, 绘画作品和现代摄影所展出的作品有相同之处, 那就是给人们带来视觉上的享受;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诗词与现代摄影也有相似之处, 那就是在吟诗作对时, 需要很好的意境给予作者闪现的灵感, 这就与现代摄影时对于意境的捕捉, 有着及其相似的关联。因而这两种艺术形式能够相互取长补短, 相得益彰。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立意与现代摄影中的创意

中国传统文化中古诗词的创作主要的关键在于“立意”, 然而“立意”并不仅仅指艺术作品的主题, 而是指表达主题的一系列创作过程。王国维说过“境界有大小, 不以是分优劣”, 这意思就是说一件艺术品的品位是否高下, 这就要看这件艺术品的内容和形式是否完美的结合了。

现代摄影艺术主要包括了人物、主题、广告、新闻等一系列的摄影。它主要的就是通过数码的形式来给予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从而达到创作者的目的。摄影它是视觉上的一种特殊形式, 在创作过程中, 作者就要具备敏锐的视角来营造艺术上的一种境界1。这就对于传统文化古诗词中的“立意”艺术形式上, 有着诸多共通之处。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古诗词从最开始讲究“神韵”, 后来慢慢演变成“境界”。对于现在的人来说, 既割舍不下这种“立意”的说法, 又极大的看重后来的“境界”学说, “意境”逐渐的成为最贴切的说法2。对于诗人来说, 想要有好的作诗意兴, 就必须要利用创造意境的这种艺术手法来表现。于是作者的作品就会出现梦境、幻觉、灵异与神怪等这类奇怪的意象, 或者是用象征、夸张的这种艺术技巧来表达自己心中炽热的感受。就例如李白, 他是诗人中运用“造境”艺术技巧最好的。

现代摄影艺术的创意, 也就是作者自己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 对于艺术方面的修养、文化生活的品味, 对于社会生活的阅历等这些的综合体现。这就要求作者自己对社会生活进行仔细的观察, 通过数码媒体的形式展示出来;同时对于展示的特定事物进行准确的理解, 进而分析出人们对于特定事物之间的关系。这里面所表现的物并不是现代摄影艺术所表现的特定事物, 而是强调这其中的情感, 因为情感是根据作者所表现的事物, 也就是作者所展现的作品, 在作者所塑造的特定条件与氛围中, 以此来吸引观众的眼球, 抓住观众们的心态, 以此来调动观众的情绪, 让观众的思维朝着作者既定的审美感受与思维模式方向发展。

二、现代摄影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技巧

现代摄影艺术作品最终是运用诉诸视觉器官的画面来表现出来, 这就对于摄影构图的要求更高。现代摄影构图是造型艺术的一种, 它的要求就是在一定的画面上, 给人视觉上一种远景近景的结合、虚景和实景的结合、色彩之间的有效搭配, 让整个画面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都很高, 让整体的美感达到作者在心目中的意境效果, 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传统文化中古诗词的题材是很广泛的, 其中主要又以写景寄情为主, 诗人就会通过自己手中的笔, 对大自然的景物进行生动形象的描绘, 这就与现代摄影艺术中拍摄风光的镜头的捕捉是极其相似的3。很对诗人对于景色的描述, 读者看到这首诗时, 就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这种出神入化的描述就像是一个现实的画面。许多摄影艺术家都是对于美感的要求, 把摄影作品拍摄的充满诗情画意, 这种不同形式表现出得作品却不分伯仲。大多现代摄影作品主要运用了很多的技巧和手法, 如:运用数码媒体这个载体, 进行近景、中景、远景的使用, 同时运用虚实、动静、浓淡的结合, 来对主要表现得事物进行衬托等, 而这些技巧都可以对于传统文化中的古诗词的艺术手法中发现相同之处。

现代摄影艺术主要是运用“光”与“影”的造型艺术, 光对于摄影来讲很重要, 巧妙的运用光来表现摄影作品的主题。顺光、侧光、逆光、光线这些角度和光的强弱等4。都和传统文化的古诗词相同, 诗人们也会常常利用对光的描述, 来渲染作品中的气氛, 以此来增强作品艺术效果。

现代摄影艺术常见的手法之一就是围绕一个主题, 用很多个画面来进行描绘、多个角度、多层次进行全方位展示, 而大多数的摄影作品在创作时为了表现不一样的思想情感和给以观众留一足够想象的空间, 聚会采取常说的“留白”的手法,

摄影作品中的空白画面与空间的留取, 不仅仅是作者对作品的整体建构, 也是为了让观众的视觉享受得到均衡, 这不光可以避免摄影画面呆板、杂乱拥挤。这就为摄影作品的主旨的展现增添了很好的气氛, 使得艺术作品所隐含的徽妙意念具有丰富的全方位多指向的感悟。

我们可以发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因而可以让传统的文化与现在的技术相结合, 以此来发扬传统文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基是非常牢固的, 那么我们的今天和未来的辉煌就具备深厚的资源支撑。我们能为前人所做的是, 告诉为我们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传统文化的前人们, 立足于经济发展基础之上的中华民族, 全面复兴不再是一个遥远的梦。

综上所述, 对于在中国传统诗词、绘画与现代摄影艺术的创作形式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在此基础上阐述了现代摄影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各自的表现技巧及手法。绘画作品和现代摄影所展出的作品有相同之处, 就是给人们带来视觉上的享受;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诗词与现代摄影也有相似之处, 就是在吟诗作对时, 需要很好的意境给予作者闪现的灵感, 这就与现代摄影时对于意境的捕捉, 有着及其相似的关联。笔者提出, 现代摄影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技巧相结合, 可以使这两种艺术形式相互取长补短。笔者希望更多的专业人士能投入到该课题研究中, 针对文中存在的不足, 提出指征建议, 实现中国传统文化借助现代摄影技术重现魅力的目标。

注释

11 .朱华, 王明昱.数码摄影对传统摄影的冲击[J].大众文艺, 2013 (20) :177.

22 .宋杨.现代数码版画独特的艺术形态与价值[D].东北师范大学, 2010.

33 .黄耀辉.现代新媒体艺术的空间意识[J].艺海, 2010 (7) :92-93.

广告摄影艺术价值与市场效应研究 篇5

一、广告摄影的艺术价值

广告摄影在众多摄影门类中别具一格,缘于其兼有艺术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且应用领域广泛,涉及经济、文化、娱乐、教育等,与各类活动相辅相成,发挥最大效能。同时,广告摄影是广告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时常要与影视广告、平面广告以及企业的活动策划紧密结合,使活动的内容与形式相统一。广告摄影依托于先进的科学技术,以视觉媒介文化为背景加之影像传播理论为基础,专注于商业或公益行为。[1]广告摄影有利于现代媒体的广泛传播与宣传,在制作形式的灵活性、媒体选择面的广阔性上占据巨大优势。广告摄影展示了商品的性能与特点。首先,广告摄影通过真实的人物、空间、氛围进行渲染,给消费者最直观的体验,以此展示其商品的价值。其次,广告摄影展示了商品的品质、色彩、形态,手法鲜明深刻,主旨明确,在商品表现方式上独具一格。一款好的广告摄影作品在充分体现商品外在美的同时,进一步挖掘商品本身隐藏的内在美,它是摄影创作者的思想与商品特征不断交流、碰撞产生灵感的过程。卓越的广告摄影作品所展现的是摄影者扎实的艺术功底和优秀的摄影技巧。广告摄影新鲜有趣的创意、形式上的美感能够在视觉上给人以冲击,照亮人们的心灵,使消费者的审美水平得到提升。[2]

二、广告摄影的市场效应

广告摄影的最终目的是促使消费者购买产品,它通过图片吸引消费者的注意,以期将产品信息及时准确的传达给消费者,从而促进产品销售。社会发展至今,广告摄影作品人们并不陌生,它以商业广告的形式频频出现在我们眼前,为商家谋取利益。通常,广告摄影拍摄的出发点集中在广大消费者的行为、心理、日常生活所需,将此需求视觉化,增强切实体验。广告摄影图片不仅传递着商业信息,而且将消费理念、时尚元素、品味修养等生活方式植入消费者脑海。部分学者的观点“评价广告摄影成功与否的标准,是在于其对消费者或广告对象行为的影响力的大小,在于商业促销成绩的大小,在于广告客户的评判。这种明确的功利性倾向是现代广告摄影的专业性特点。”[3]基于广告摄影的这一特点,广告摄影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信息传递艺术,在广告活动中起表现性作用。为了使传播效果更加突出,广告摄影应尽可能贴合整个广告,增加其艺术成分,从而使摄影图像更深入人心,富有感染力。

三、现阶段我国广告摄影的艺术价值与市场效应的关系

随着市场经济如火如荼的发展,社会分工的明确,各行业在满足自身正常运营的同时,需要将产品更快速、更广泛的进行传播,广告摄影就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产生并逐渐发展的。中国经济体制完成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在新时期新形势下,众多厂商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将产品进行包装、升级,不断推陈出新,以新形象去吸引消费者。[4]广告摄影在经济活动中,是商家重点使用的一种宣传手段,广告摄影把握了商品的品质、性能、色彩、形状、功用等等视觉要素,并且要彻底的表现出来,充分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良好的广告摄影作品蕴含较高的艺术价值,它以艺术为媒介增加了消费者对商品的.关注度。探究消费者的心理,广告摄影制作的视觉体验主要通过电视、户外广告、期刊杂志等传播途径,持续的将商品信息传递给用户,引导广大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习惯,从而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广告摄影是商品进入市场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在很大程度上促使产品进行扩大再生产。

四、广告摄影的艺术价值与市场效应的关系相统一

广告摄影综合了视觉艺术和摄影技术。现阶段广告传播中,广告摄影的艺术价值与市场效应并非成正比,广告摄影作品的艺术价值高,在市场上不一定能获得同等的认可度。如何制作出既有高的艺术价值又有好的市场效应的广告摄影作品是众多广告摄影者追求的目标。国外有关专家对广告摄影的艺术价值与市场效应关系的研究著作较多,内容丰富、全面,理论成果显著。在国内,广告摄影市场发展基础不牢固,小规模的拍摄仍占主体,相关的理论研究深度不够,缺乏调查研究,还有待完善。现今广告领域对于广告摄影的艺术价值与市场效应的关系研究逐步重视起来,广告界正在积极探索艺术价值与市场效应相统一的正确思路。厂商及广告摄影者在发展广告摄影行业的基础上,拉近消费者与广告摄影的距离,充分互动。一是借助广告摄影画面提高观众的审美水平;二是使观众理解广告摄影的真正意图,才能促使产品销售。广告摄影参与者单纯从商业利益的角度出发是不够的,不能纯粹追求利润最大化,在考虑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一定的社会效应,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才能走得更长远[5]。广告摄影涵盖广告和摄影两大领域,在我国大力倡导发展传媒文化的过程中,其作用不容小觑。广告摄影的传播优势和广告效果愈见明显,随着数字化程度日趋提高,网络日益发达,广告摄影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角色必然是无可替代。

参考文献

[1]李化来,沈玲玲.论广告摄影的艺术价值与市场效应[J].新闻世界,(11):117~118.

[2]蓝江平.论广告摄影的视觉传播特性[J].创新论坛,(1):306.

[3]王天平.《当代广告摄影》[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98.

航天摄影,追求新闻与艺术的结合 篇6

宇宙探索神秘而富于魅力,无论是国际的还是中国的航天活动,都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代表和人类文明进步的象征;都是气势恢弘、撼人心魄、让人无法忘记的活动。因此,航天作为新闻摄影的一大题材,为摄影工作者提供了很好的实践机会。但面对这些独具特色的机会,摄影工作者不仅要完成记录历史的使命,还应以艺术家的眼光,去审视每一次机会,追求新闻摄影与艺术摄影的结合美,赋予记录过程以创作的意义,使这类新闻图片成为既符合新闻规律,又具有史料价值,且具有艺术美的作品。

大自然与现代高科技的结合美

追求自然美是摄影者的根本出发点,天人合一才能产生和谐美的作品。

首先,深度贴近大自然的发射场所提供的结合点。由于受早期军事目的、高风险和航天器进入空间轨道等要求,世界上绝大多数航天发射场要么建在人烟稀少的地方,要么建在大山沟里,或建在大海边。我国的四大发射场,最早建成的酒泉发射场,坐落在大西北的戈壁沙滩上;太原发射场建在晋西北的小高原上;西昌发射场则建在四季常青的大凉山里;海南发射场新建在风光旖旎的南海岸边。在国外,俄罗斯的拜克努尔发射场建在半沙漠地区;美国的肯尼迪航天中心建在美国东海岸的梅里特岛;欧洲航空局开展航天活动的主要场所在法属圭亚那的草原上;日本的航天中心建在九州岛南的种子岛上。以上地方大多数都远离人口密集区,有的还处在十分荒凉的地区,但也正是这样,发射场具有了自己明显的特性——深度贴近大自然,并时时向人们展示其与大自然天人合一之美。

其次,研究发射场的环境,利用好每一个结合点。航天发射是计划性很强的活动,只要发射时间确定下来,就很少会有改变,所以季节和天气情况对发射活动的约束和影响不大。在酒泉卫星发射场,发射返回式卫星时的温度有时高达50多摄氏度。而神舟六号载人航天活动,2名航天员是在大雪纷飞中出征的,飞船则是在雪后云层依然很厚的天气情况下发射的。在太原卫星发射场,冒着零下30多摄氏度严寒发射卫星已不是什么稀罕事。在西昌卫星发射场,顶着大雨发射卫星也曾有过。因此,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气象条件,给每一次发射活动都提供了不同的发射环境,也给摄影工作者提出了不同的拍摄要求。

在一马平川的酒泉发射场上,有时会在烈日高照、万里无云的高温环境下发射。此时对相机的防护问题、色温、测光点、前后景的景深有影响等等,如果事先不研究不尝试,拍摄结果很有可能就是一个简单记录的片子甚至失败。而在一轮明月高悬的夜晚发射,如何借用明月,借用月光,如何在火箭发射时不造成箭头部分曝光严重不足、而火箭喷出的五彩火焰因曝光过度又惨白一片,使美丽的画面失去活力。这些都需要我们经过大量实践,去研究、探索和总结。

再者,分析不同发射活动的特点,让每一个结合点都能撞击出不同的火花。每年,世界航天发射活动都有上百次;我国的航天发射活动近年来每年达到十多次。这些航天发射活动涉及的面很广,有载人航天的,有月球探测的,还有发射太空望远镜,等等。所以,能否根据不同的航天活动,让每一次的结合点都能撞击出新的火花,是需要摄影者事先进行充分分析和研究的。

美国航天飞机在30年的航天活动中,因在大海边发射,又因多数时间是载人飞行,要与空间站对接,还要返回地球,所以无论是什么时候发射,都备受各界的关注。在记录航天飞机飞行活动中,摄影工作者更是倾注了无限的心血。所以,拍摄的航天飞机飞行活动的图片,不仅有蓝天白云下的浪漫,也有朝阳和晚霞下的壮美;起飞过程中的突然爆炸更是让人刻骨铭心。

我国的神舟七号飞船,在完成航天员出舱活动后,黄昏时飘落在内蒙古大草原上。当三名航天员带着胜利的微笑出舱的那一刻,金色的夕阳照在回收场地上,吸引了众多的在场摄影者。

新闻价值与艺术价值的结合

新闻价值和形象价值历来被认为是新闻摄影的两大要素。就新闻价值来讲,航天新闻的价值与生俱来,不论是卫星还是飞船,都是重大新闻。形象价值主要是指新闻照片的视觉冲击力或视觉吸引力。在对有关的调查中发现,读者往往把形象价值放在首位。所以,如果将航天新闻摄影天生价值高的优势与艺术摄影所能产生出的大视觉冲击力结合起来,就一定能满足读者的需求,抓住更多人的眼球。如何做到?我认为,应充分利用航天发射活动突发性不强、记者又能提前数天进入发射场的特点,在拍摄前充分考虑发射场各自不同的地理、气象、景色等特点,用艺术摄影的思路,选择最佳结合点进行拍摄,将新闻摄影中追求的强动感与艺术摄影中的构图和用光结合起来,使航天发射中最具动感的瞬间视觉冲击力的效应更大。

在酒泉发射场,卫星在总装、测试后转运到发射塔前与火箭对接。荆鹰 摄

卫星在发射场与火箭对接。南勇 摄

在太原发射场,雪后发射卫星。马骥 摄

神舟飞船在雪后的浓云气象条件下起飞。武铠 摄

艺术与摄影的联系 篇7

一、新闻摄影的特征

新闻摄影应该具有真实性、生动性、艺术性和及时性。

1. 及时性

及时性是指新闻报道的必须是最近发生的事件, 必须具有“新”字特征, 其反映的事件必须是最近发生的、引人关注的事件, 诸如斯诺登“棱镜门”的政治事件、“新国五条”的经济消息、“中日钓鱼岛”的国际关系事件, 以及“北京蚁族真实生活”的纪实性报道等。

2. 真实性

真实性是新闻摄影的生命, 其包括整体真实性和具体真实性两方面。新闻摄影具体真实性是指新闻按照客观事实进行报道, 做到具体事件符合客观情况, 不夹杂人为改动和人为杜撰。新闻整体真实性是指, 在具体事件的前提下客观地描述事件全貌, 事件的发展过程, 事件与事件的联系性, 揭示事件与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未来发展方向。

3. 形象性

形象性指新闻摄影将事件的整体轮廓展示出来, 让读者直观的了解事件信息, 给读者营造身临其境的气氛。相对于文字报道和广播新闻来说, 新闻摄影可以通过直观、形象的手段, 给以读者以视觉冲击, 满足读者对新闻报道生动性的要求。艺术性

4. 艺术性

艺术性是指新闻摄影所表现的艺术感染力, 其内涵和意境的深度以及形象的对比度。简单地说, 新闻摄影作品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刻程度和技巧表现程度。新闻摄影的艺术性, 主要包括摄影光线、影调、线条和色彩等, 利用多样统一、适当比例、色彩平衡、节奏和韵律、内容形式以及构图艺术等, 使新闻摄影作品在现实基础上升华。新闻摄影作品必须具备强烈的形式感染力, 才能通过摄影作品吸引读者, 扩大作品的传播范围, 保持新闻摄影作品的持久性。

二、新闻摄影与艺术摄影中的图片编辑技巧

1. 充分考虑图片在新闻报道中版面

在对新闻图片进行编辑的过程中, 要考虑图片在版面中的应用。将新闻摄影图片摊开, 这样可以更好地辨别和选择照片。通过认真地审读摄影图片, 从摄影质量、图片内容和图片构图等方面进行对比, 选择更好的摄影照片。摄影照片可以按照内容进行归类, 构成连续的故事梗概。按照照片内容分类有利于删除重复、低质量的照片, 使选择的照片符合新闻报道的主题。

2. 排除照片选择过程中的主观因素

摄影照片自身的质量和拍摄难度容易吸引读者, 但这样的照片不一定符合刊登刊物的需求。因此, 在对摄影照片进行编辑的时候, 排除个人的主观因素, 选择符合媒体和刊物需要的照片, 提高照片的整体表现性。[2]照片的拍摄难度与摄影结果之间不存在正比关系, 这就意味着拍摄难度大的照片不一定获得优质的拍摄照片。在图片编辑过程中, 应该选择适合媒体刊登的照片, 而不是个人喜欢的照片, 更不能简单地从拍摄难度方面判断照片。

3. 去除照片编辑过程中的仪式化

在新闻照片编辑过程中, 经常出现具有仪式化的照片, 这样会给读者生硬、虚假的感觉。因此, 在照片编辑过程中, 应该选择人物表情不常见, 信息量丰富的照片, 这样才能更吸引读者, 更具有持续性。

4. 选择画面质量好的照片进行编辑

在选择报纸版面的新闻照片时, 应该选择画面质量好的照片。如果照片质量过低话, 照片在报纸上就缺乏层次性, 过暗地方会出现一团漆黑, 过亮地方会一片雪白。另外, 图片编辑不应该选择过旧的照片, 特别是不具有代表性的照片。例如, 在对报纸新闻照片进行编辑的时候, 读者经常希望看到最新照片, 了解最近发生的事情, 这就要选择新照片来满足读者要求。

5. 充分发挥每张照片的作用

电影的故事情节是导演整体构思的表现, 吸引观众来了解故事的情节。新闻摄影与电影一样, 其需要一定的摄影技术的同时也需要了解电影文学。摄影照片类似与电影中的演员, 照片之间相互联系, 每一张照片都具有它存在的意义。同时, 每张照片出现的方式和出现的时候也很重要。在照片编辑的时候, 不需要每张照片质量都非常好, 但是必须清楚每张照片的作用, 以此提高照片编辑的整体效果。在摄影图片编辑过程中, 照片编辑应该更加开放。照片编辑应该采用电影的叙事手法, 打破时间和空间的界限, 进行跳跃式的图片编辑, 尝试将彩色和黑白照片相结合, 对不同尺寸的图片进行混合编辑。

6. 控制照片的编辑数量

在图片故事编辑的过程中, 应该采用适当的照片进行说明, 既不能数量过多, 又不能数量过少。编辑照片数量过多, 显得事件叙述过于啰嗦, 使读者产生乏味感。编辑照片数量过少, 不能详尽地阐述事件过程, 让读者不能清楚了解事件。首先, 第一张照片要能抓住读者的眼球, 使其对事件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 第一张照片的视觉感要强烈, 这也是摄影师从不同角度对事件进行摄影的原因。在照片编辑过程中, 选择与事件紧密联系的照片, 这个照片不是最漂亮的照片而是包含信息最多的照片, 这样可以保证事件的整体性、完整性。一组照片放在不同的版面, 编辑可以将重点放在照片之间的联系上, 为读者营造视觉中的氛围, 并注意照片周围留白的处理。照片留白部分可以吸引读者的视线, 将留白与照片合理的结合。在对一组照片进行编辑的过程中, 应该注意照片的大小, 将照片尽量的放大, 研究照片的摆放位置。照片大小、位置和周围文字的合理处理, 必将给读者带来更好的视觉效果, 使其感觉内容更加充实。

总结

在新闻摄影的图片编辑过程中, 既要懂得照片的摄影、照片的选择和照片的剪裁技巧, 又要对照片的质量、照片的内容和照片的版式进行理解, 增强照片的吸引力和被理解力。在日常生活中, 不一定每天都发生震惊世界的大事件, 更多的是司空见惯的生活小事, 新闻图片编辑就是将这些小事件进行处理, 创造更好的视觉效果。因此, 新闻照片编辑不是数量的增加, 而是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赵晓鹏.新闻摄影真实性与艺术性的关系探讨[J].文艺界, 2012, (12) :279-283.

摄影艺术的分类与要点 篇8

摄影艺术是“运用照相机作为基本工具, 根据创作构思将人物或景物拍摄下来, 再经过暗房工艺处理, 塑造出可视的艺术形象, 用来反映社会生活与自然现象, 并表达作者思想情感的一种艺术样式。” (1) 当然, 现代化的数码相机, 已不再经暗房工艺处理, 而由电子计算机直接处理了。

对于广大的摄影爱好者而言, 掌握摄影艺术的类别及其各类别的主要特点, 对于拍好照片至关重要。为此, 本文针对群众业余摄影的特点, 对摄影艺术的分类与要点进行系统的论述。

一、人像摄影的要点

人摄影又叫“有像摄影”、“人物摄影”, 顾名思义, 是以人物为主体的摄影, 这也是群众摄影最为常见的形式。家人团聚、朋友相聚、同学相聚、毕业照、婚纱照、纪念照……应有尽有, 不胜枚举。打开每个家庭的影集, 所见大多都是人像摄影。

人像摄影的要点有五:

一是神情。人像摄影虽然是静态艺术, 但却要以静显动, 即在动与静的交叉点上, 抓住人物瞬间的神情, 以瞬间表现永恒。表现神情的核心是眼神, 眼睛素有“心灵的窗户”之称, 也就是说, 人的眼睛是其内心世界的显示屏, 即使十分内心向并善于隐自己感情的人, 其喜怒哀乐也会从眼睛里透出信息, 人的一顾一盼, 一凝一动, 其眼睛中都有内心的韵律。例如, 视线伸向远方, 视点较高, 则表露出喜悦、乐观的情绪;视线较近, 视点向下, 则表现深沉、思索的心态。除眼神以外, 面部表情也至关重要, 通常以笑容为主, 这就是人们在拍照时经常喊“茄子”的道理。神情在近景与特色摄影中最为重要。

二是手势。手指是人像摄影的重要形象语言, 人们常说:“手是人的第二张脸。”手势在中景与近景摄影中也十分重要, 一般要避免呆板的双手下垂的手势, 而选择富有动感的手势。例如用“U”型手势, 就富含活泼流动的韵律。

三是姿态。姿态包括人的四肢、躯干、头部等身体各部位的整体姿势, 它可以表现人物的心境、风度、气度。

四是环境。人像摄影要注意环境的选择, 以优美、清新并与人物性格、职业、志趣等密切相关的环境为宜。

五是细节。人像摄影的细节也很重要, 包括服饰、道具等。例如牧民的牧鞭、农民的镰刀、军人的枪等等。

二、风光摄影的要点

风光摄影的要点有六:

一是画面构图要和谐统一, 突出主体。

二是充分表达空间。要以深远为贵, 以有限的空间表现无限的意境。

三是妥当地处理天空。要重在写意, 追求简洁空灵, 尤其要注意云彩的选择。

四是有效地运用雾、烟、水、闪光等因素营造意境。例如桂林山水中的濛濛细雨, 黄山的淡淡云雾等, 都会有奇异的效果。

五是充分运用各种镜头的特点。包括焦距镜头、广角镜头、长镜、滤色镜、附加镜等等, 都具有各自的特点与优长。

六是运用线条和影调营造节奏感与韵律感。例如排排树林的垂直线、重重山峦的起伏线、河流的曲线等等, 都有不同的节奏感与韵律感。同样, 影调的浓淡也各有不同的艺术效果。

三、静物摄影的要点

静物摄影以自然或人工创造的物体为拍摄对象, 如花草、果实、工艺美术品、日常生活用具等。其要点是:经常结构布局、选好物体背景、做好光线处理、发挥技术条件。

四、生活摄影的要点

生活摄影以表现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及社会之间的关系所形成的事件为对象。其要点是:情节的生动性、抓拍的及时性、画面的真实性。

参考文献

浅析政治对艺术设计的联系与影响 篇9

在德国有一所举世闻名的设计学院———包豪斯学院。坦诚说,包豪斯学院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它不仅对德国设计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而且对欧洲乃至于整个世界的设计发展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由于二战时期德国的纳粹政府实施的高压强迫的政策,严重干涉教育文化与设计艺术,最终才使得包豪斯学院破产倒闭。这对于德国教育文化艺术的发展来说,无疑也是难以弥补的损失。这更说明了如果政治过多地干预艺术设计,与艺术设计之间的关系处理不好,会对国家社会的发展造成严重影响的。此外,二战期间,还有许多国家政府都积极干预本国的文化艺术,使其成为本国政府独裁侵略服务效力的工具。最终,使国家和民族优秀的文化艺术丧失殆尽,损失更是无法弥补的,对国家与民族未来的发展也产生了不利影响。

二战后的波兰主要是受苏联的影响,并且沿袭了苏联模式的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因此,二战后的波兰的艺术设计事业由于受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的影响,没得到很好的发展与进步。直到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之后,新一代的波兰政府改变以前的苏联模式,实行了一系列对文化艺术有利的政治措施,艺术设计事业才有了突飞猛进的快速发展,并且取得了很多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曾经强调:设计对于英国来说,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比首相的工作更为重要,设计是英国工业前途的根本,如果忘记优秀设计的重要性,英国工业将永远不具备竞争力,永远占领不了市场,因此,英国政府必须全力支持设计事业。由此可见,英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与英国政府高度设计事业是密不可分的。正因为英国政府高度重视设计事业与设计教育,才很好地提升了英国在国际上的经济文化的竞争实力。

下面再谈谈朝鲜的艺术设计。其实,朝鲜的艺术设计主要受前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影响。在朝鲜首都平壤的大街小巷几乎到处都是有关于金日成、金正日父子的具有革命性的海报招贴。其实,不仅仅是在平壤,而且在朝鲜的全国各地到处都可以看到这种“非常壮观”的景象。坦诚说,朝鲜的海报招贴,仿佛使我回想起六七十年代的中国“文革”时期的文化海报《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甚至还有些海报、招贴,又让我回想起建国初期的海报《保卫和平是英雄,建设祖国是好汉》......这些年来,朝鲜的文化艺术一直处于对外隔绝、非常封闭的状态。尤其是金日成去世后,他的儿子金正日继位,更是利用艺术设计来达到强化朝鲜的“主体思想”的目的。因此,由于政治原因,朝鲜的艺术设计没有跟随社会形势的发展变化,更没有与世界的文化艺术大潮流相融合。

其实,朝鲜与朝鲜半岛上的另外一个国家韩国形成了鲜明的对照。韩国自从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韩国政府就高度重视本国的教育文化艺术事业,尤其是加强的对人才的培养,跟随时代发展的潮流,积极向外学习,推动了本国的教育文化艺术事业的传播与发展。因此,从上个世纪70年代直到现在以来,大概四十多年的时间。韩国的文化艺术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比如就拿我们艺术设计来说,韩国的绘画艺术、设计艺术、电影美学艺术等等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处于亚洲甚至世界领先地位。比如说,韩国的首都首尔于2010年7月20日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U N ESCO) “设计之都”称号。最主要的原因是首尔市成立了以副市长级为领导的首尔设计总部,并推行建设首尔设计广场等众多有关设计的事业。正是因为在政治上给予了设计更多的物质支持与保障,因此,韩国在文化艺术领域才取得了很多的成就的。那么,韩国的文化艺术就与北方朝鲜的文化艺术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总结

纵观历史,事实证明,艺术设计对于推动一个国家的进步与发展,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艺术设计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发展都是相同的,都需要一个自由的开放的社会政治环境,才能稳定、健康地向前发展迈进。因此,必须要正确处理好政治与艺术设计之间的关系。倘若一个国家政府实施有利于艺术设计事业发展的政策,则会促进社会的发展。相反,如果国家政府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过多干预艺术设计事业,与艺术设计的关系处理不好,则会阻碍社会的健康发展。因此,可以说处理好政治与艺术设计之间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将关系到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乃至于全民族的兴衰与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2]尹定邦《设计学概论》湖南科技技术出版社1999

论广告摄影与数码艺术的结合 篇10

摘要传统广告摄影艺术和数码艺术的结合是必要的选择和必然的趋势。用数码艺术来完善和加强广告摄影的创作,会使作品具有更加强烈的直观性和可读性。传统广告摄影和数码艺术在创作表现过程中,不同文化、不同学科的相互补充、借鉴,符合艺术发展的规律,是科技的进步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关键词数码艺术数字技术广告摄影创造性表现力

一、数码艺术概念及其特点

数码艺术是数码技术在艺术领域内的具体应用所产生的一个新的艺术门类.是数字化时代新兴的产物。如何将数码艺术与传统艺术包括广告摄影艺术更好地结合.是当今艺术设计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数码艺术是数字化时代新兴的艺术形式。发掘数码艺术与传统文化的艺术渊源。是丰富数码艺术语言和正确表现数码艺术形式美的关键。正确认识数码艺术的产生和发展,以及数字技术的特点和表现风格,同时吸收不同文化.各学科相互补充,相互借鉴是数码艺术得以健康发展的根本所在。

数字化技术使信息和载体的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在数字领域,信息对载体的选择变得灵活多样,突破了传统的运用和习惯的界限.尤其在现代艺术设计当中更是如此。

二、数码艺术的发展历程

上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艺术家罗伯特·劳申伯和设计大师乔治·开普斯就开始成立了专门机构研究数码图形与数码艺术。从上世纪80年代美国苹果电脑公司推出MAClNTOSH电脑形成“桌面排版系统”(简称DTP)开始.数码技术在艺术设计领域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数码图形技术的成熟带动了CAD/CAM(电脑辅助设计/电脑辅助制造)的普及和发展.设计艺术与数码技术才得以真正结合。随着现代数码技术在艺术领域中的广泛运用并形成自身独特的视觉表现语言.数码艺术这一形式开始进入到古老的艺术殿堂。

在国内.人们对数码艺术的认识还不够深刻.特别是数码艺术的创意。据调查,在我国高校开设的艺术类型设计专业课程中。传统课程的教学占的比重还是比较大,而数码艺术的教学和设备投入却显得比较薄弱。尤其在数码摄影和图像方面.许多的学科和课程还在抱着一种观望和怀疑态度在等待。

三、数码艺术的商业应用

数码艺术的运用首先是从商业市场开始的,因为经济市场也是检验技术和艺术好坏的一个尺度和标准。

虽然数码艺术的发展还处在上升阶段,但是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到数码艺术不仅是体现一种科学技术,更是体现一种新兴的艺术观念。它有着自身的视觉语言和表达方式,所以数码艺术巨大的市场潜力是不可以用传统的价值观来衡量的

对于一个习惯于传统艺术形式的创作者来说。数码艺术是一个崭新的领域。但是.当他开始触摸并且利用数码技术的时候,就可以感受到运用数码技术在短时间内能创作出适合干作品的不同效果,因此也会发现数码艺术给他带来了更多的惊喜和更多的艺术创意。

传统艺术和数码艺术无论是观念上还是表现手法上都存在着区别.尽管结果都是以视觉形象再现。传统艺术注重的是脑和手的结合。而数码艺术注重的是脑和现代科技的结合。因而出现很多的行为方式和审美观点的差异。

数码艺术是在传统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发展的过程中它显现出自己特有的优势和强大的生命力。面对同一题材的创作.无论是时间上或者是成本上数码艺术都具有自己的优势。

数码技术对图形的处理是一项先进技术.它改变了传统的观念。传统图形的处理是一项非常耗费精力的创作过程,而且技术的局限也特别的苛刻。数码图形的设计和处理则要轻松的多。它把所有的技术包括应用工具都集中在计算机的软件里.可以随心所欲地对原始图形和设计图形进行加工处理以达到创作者和商家所期望的效果。例如申奥标志,这是众所周知的图形标志设计。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创作者们就是贯穿了一个传统艺术与数码艺术相融合的思想。最终将陈绍华先生的数码图形创意与韩美林先生手绘的笔墨表现效果进行了合理的融合。不仅丰富了表现,也使得内涵到了升华。同时也为我们解决用传统艺术来丰富数码艺术的创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例证

当然。数码图形的处理目前在完美性上尚处在一个发展阶段,还不尽人意。如矢量图形工具在对图形描述的表现中,只适合标志和标准宇等方面的设计。如果是一些自由和优美的图形.它的“硬边”风格会造成图形的冰冷和机械。同样,在数码艺术创作过程中,由于所有影像都是数字化的转换.形态和色彩的视觉感受就显得单薄一些。这也是导致数码作品缺乏亲和力的关键所在。

四、广告摄影和数码艺术之间的相互关系

传统广告摄影和数码艺术在许多的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首先是文化传统渊源的不同。传统的艺术形式丰富多彩,包涵着深厚的文化积淀、民族的心理情感、不同的风俗习惯、各自的审美观念。譬如传统绘画艺术所体现出的深远历史传统。众多的风格流派和博大的地域民族文化,以及传统的笔墨造型和传统的艺术渊源,都在人们的心理情感交流中造成亲和力,产生共鸣。而新生的数码艺术创作是在科技和现代大工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美学情感上缺乏传统文化基础.在表现形式和内容上有较大的跨度,使人在文化遗传上、使用习惯上会产生的陌生感和疏远感:其次是因为现代科技的含量导致创作和表现的差异。延续了几个世纪的传统绘画,尤其是传统的艺术设计.除了在技法和材料上的有所创新外,在表现形式和表现力上根本没有什么突破。更没有受到过像现代数码艺术所带来的这样巨大的;中击。当人们还普遍停留在传统艺术的运用和欣赏的过程中时,数码技术这一高科技的产物一下子就来到了所有人的视野中。这确实需要有一个认识和接受的过程。

传统艺术的创作方法和表现形式.导致了人们对传统艺术价值的认可。但是由于对数码艺术的创作方法缺乏足够的认识和思想准备,也导致人们对数码艺术价值的认同和欣赏在情感上存在着距离。

要想实现所有传统艺术和数码艺术接轨,尚须一个时间和科技再发展的过程,更需要人们放弃成见去重新认识这一新生的事物。当认识加深和切身感受后观念肯定会发生变化,就象当初爱迪生电的发明一样需要人们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认识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运用。

理顺传统艺术和数码艺术在各个方面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数码艺术。数码艺术是新生事物,是今后艺术和技术发展的主流,它无损干传统艺术.只会使传统艺术更健康的发展。用传统艺术,尤其是民族的文化艺术来丰富数码艺术的创作,会弥补数码艺术创作中文化内涵的不足,解决数码艺术在创作中存在的过分注重视觉化表现的问题。

在现代艺术设计中,频繁运用数码技术的艺术形式莫过于广告摄影了。

广告摄影是以商品为主要拍摄对象的一种摄影形式。它是传播商品信息、促进商品流通的重要手段。广告摄影通过反映商品的形状、结构、性能、色彩和用途等特点,从而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的日趋加剧.广告摄影手段已被广泛应用于广告作品中。广告摄影的特殊的视觉造型,使它准确、真实地再现被摄物,具有强烈的直观性和可信性。

广告摄影作品的特征,一是必须围绕广告的最终目的。定向、定位地设计拍摄方案,在内容表现上常常有限定:二是它传达的信息必须清晰易懂,明确无误,防止误导:三是其作品问世必须通过具体的媒介。

广告摄影又分动态和静态两种类型。动态如电视、电影、动漫,静态如报刊、杂志、户外等等媒体。广告作品成功的好坏主要在于广告的创意是否得当,它是灵魂。广告创意又是文案设计、图形设计、摄影实施和后期制作的中心和前提,它要按照市场目标要求,把图形和文字做到引人注目、准确传达的目的。最终整体完成广告推销与介绍的任务。因此,广告摄影不仅是摄影技术的表现,也是摄影艺术的表现。

五、数码艺术和广告摄影艺术的结合

要想通过数码艺术来完善和提高广告摄影的艺术价值,就要求创作者必须具备丰富的生活积累和熟练的操作技能以及较强的审美感受能力。广告摄影创作必须由创作者亲临现场,在观察体验生活的同时,面对被摄影对象进行选择与判断。这一选择与判断的过程可能是非常短暂的,但无论如何短暂.仍要完成处理主题与环境的关系,选择合理的视角和表现手段。

传统的广告摄影整个程序非常的复杂和繁琐.费用也相当的大。尤其拍摄的过程和后期效果合成,其技术性相当的严格。例如进行一个汽车广告的野外拍摄,要动用相当的人力和物力,还不能有任何的闪失,否则工作会前功尽弃。但使用数码技术和艺术的手段,拍摄同一题材的内容,在各个方面却会显得轻松和便利的多,成本和风险也大为降低。例如主体汽车和客体背景可以分别拍摄,当场把握效果,不行可以删掉重拍。然后再回到计算机上利用专用的软件进行艺术化的处理,不受场地、光线、时间的限制。远距离的资料拍摄还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数据快速传递,大大地节约了成本和时间。

如作品《不觉人问路不平》就是一件运用数码艺术于广告摄影的成功案例。它采用了与以往截然不同的方法和手段。广告的主题是德国著名品牌奔驰汽车的在华宣传。为了改变高级消费者的印象,梅赛德斯——奔驰强调:奔驰是一家综合的汽车制造公司,不仅生产高级的城市商用车.也生产高性能的山地越野车。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广告公司着力于研究目标人群的消费心态和价值观,同时,着重研究中国社会和文化环境对广告信息的影响。创意则特别注重文案的力量,追求各种车型、各种广告中文案的共同品牌DNA及“差异性语感”.以文字之美创造传播力。在共性和差异性的平衡中,实现品牌与车型的良性互动。它的广告词是这样写的:“世界上有很多地方值得前往.恰恰因为那里人际罕至。梅赛德斯一奔驰M级越野车籍助卓越的越野性能和先进的操控系统,时刻呼应您的心意。不论崎岖还是平坦。M级越野车都会载您驶向更高远的前方。

梅赛德斯一奔驰M级越野车携ML350运动型和尊贵型、ML500一同为您绘就从容足迹,辗转间风度翩然。动感的车身线条。焕发刚中带柔的高贵豪情。先进的发动机输出强劲动力,与独创的7速自动变速箱(7G—TRONIC)相辉映,带来随心所欲的顺畅驾驭。集成了防抱死制动系统(ABS)与制动辅助系统(BAS)的动态操控系统(4ETS/ESP)等,令您泰然应对来自各种路况的挑战。无论是跋山涉水,还是在都市间穿行。M级越野车将带您一同体验风度越野的乐趣。”

广告画面是在陡峭崎岖的高山中,一辆华贵的奔驰车正行进在弯曲的山路上。车身虽然倾斜却让人觉得安全可靠。整个画面结构合理,主次分明,环境和主体自然融洽。在现今和过去都是一幅很好的广告摄影作品。如果是行家仔细分析:这不是现场一次性拍摄的作品.而是经过艺术加工合成的作品。由于技术和艺术运用合理,它营造的“假象”我们看起来却感到很真切。这就是典型的“艺术真实”!

因此,传统广告摄影艺术和数码艺术的结合是必要的选择和必然的趋势。用数码艺术来完善和加强广告摄影的创作.会使作品具有更加强烈的直观性和可读性。传统广告摄影和数码艺术在创作表现过程中,不同文化、不同学科的相互补充、借鉴符合艺术发展的规律。结合现代数码艺术设计来提高广告摄影的魅力和生命力.具有重大的意义。数码艺术灵活多样的表现魅力.为传统广告摄影的创作构思提供了的无限空间,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创作者的思维和想象力。数码艺术会使传统的广告摄影插上理想的翅膀,在艺术创作的天空里飞的更高更远。可以预言:在今后不太长的时间里,传统广告摄影必将全面数码化。

上一篇:培养美术素养下一篇:研讨式五步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