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定核心员工的理论

2024-05-24

界定核心员工的理论(精选7篇)

界定核心员工的理论 篇1

核心员工界定办法

参加工作截止到2012年12月31日,能够胜任本职工作且符合以下条件之一者,为企业核心员工:

(一)、连续工作满6年且已经与试点单位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员工。

(二)、连续工作满3年,已经与试点单位签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员工:

1.担任副科级及其以上领导职务者(以正式文件为准);

2.取得中级及其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且被企业聘用者(以聘任文件为准);

3.具有高级工及其以上职业资格者(必须持有公司认可的资格证书);

4.集团及其以上劳动模范;

5.全国技能比武前10名、省级技能比武前6名、市级(集团)技能比武前3名获得者;

6.在企业安全生产中做出突出贡献者(必须取得安监局审核认定)。

(三)、与试点单位签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员工:

1、主体专业毕业的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学生。(有毕业复印件)

2、集团招聘的紧缺专业人才。(有毕业证复印件)

注意:10月8日前必须把统计电子表和纸制表在备注里本人签名,还有中国平煤神马集团核心员工登记表交到工资科。

界定核心员工的理论 篇2

观念是人的认识活动,观念来自客观世界,又指导人的社会实践,作用于客观世界,不同的客观环境和社会实践形成不同的观念, 而在不同的观念支配下又会产生不同的社会行为,导致不同的社会实践。在不同的新闻传播环境和传播制度下, 有着不同的新闻传播实践,形成不同的新闻传播体制、机制和方法,因而生产不同的新闻传媒和新闻作品,由此形成不同的新闻传播观念。 在这些新闻传播观念的指导下,又会有相应的新闻传播实践,生产相应的新闻产品和新闻传媒,维护和巩固相应的新闻传播机制、体制和方法。 在基本新闻传播环境不变和媒介生态照常的情况下,新闻观念和新闻实践这种相辅相成、生生不息的互动一直会继续下去。 一旦传播环境或媒介生态由于社会经济、 政治等更为基础性的因素变动而发生相应的变化,必然会导致新闻传播体制、机制和方法的改变。 面对变化了的新闻实践,人们的新闻传播观念也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变化, 这就是观念的更新,也就是原有观念同新的现实的冲突。

科学的新闻传播观念来自对新闻传播活动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又经过长期的社会变革和新闻实践的反复检验。 因此,不同社会制度、历史时期和不同传播环境、媒介生态中人们的新闻观念,只要是来自新闻传播实践又经过新闻传播实践检验的, 都有可能获得一定的真理性。 同时,这些新闻传播观念又难以避免地受到该时代的政治文化、 价值取向的影响,是特定历史时期、社会制度及传播环境中形成的新闻文化。 因此,我们在研究和界定当代新闻传播观念的时候, 有必要了解分析西方国家相关新闻传播观念的特点, 有必要对中西新闻传播观念进行观照比较,掌握它们之间的共性和歧义,这既有助于增进对西方新闻传播观念的了解,又有助于扬长避短,推动我国新闻传播观念的调整和更新, 坚守我们的长处和优势。

一、关于“喉舌耳目”

关于党的媒体的性质, 最经典的表述是胡耀邦在《新闻工作的性质问题》中的讲话。 他说:“我们党的新闻事业,究竟是一种什么性质的事业呢? 就它最重要的意义来说,用一句话来概括,我想可以说党的新闻事业是党的喉舌, 自然也是党所领导的人民政府的喉舌,同时也是人民自己的喉舌。 ”[1]

以胡耀邦这一论述为代表的关于新闻事业性质的界定,首先是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继承。 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工人报刊和党的报刊是“独立思考的人们的集合点”,是针对当权者的“孜孜不倦的揭露者”,是对工人进行政治训练的学校。 他们对报刊性质的经典表述是:“报刊按其使命来说, 是社会的捍卫者,是针对当权者的孜孜不倦的揭露者,是无处不在的耳目, 是热情维护自己自由的人民精神的千呼万应的喉舌。 ”[2]

列宁在苏共建党时期提出,“报纸不仅是集体的宣传员和集体的鼓动员,而且是集体的组织者。 ”[3]这宣传员和鼓动员的内涵,同喉舌也是直接相关的。

当代中国对新闻媒体性质的认识,首先是对中国新闻史上早期代表人物关于媒体性质论述的理解和继承。在维新变法中起擎旗鼓荡作用的梁启超最早把报纸的性质概括为耳目喉舌。 他指出“其(报刊)有助耳目喉舌之用,而起天下之废疾者,则报馆之为也。”[4]他以西谚作比,指出,报馆者国家之耳目也,喉舌也,人群之镜也,文坛之王也,将来之灯也,现在之粮也。后来,孙中山对报刊也有类似的认知和表述。

毛泽东在大量总结党报经验的基础上指出,报纸的作用和力量,就在于它能够使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最迅速、最广泛地同群众见面。 他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还指出,报刊是人们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是运用新闻手段反映社会经济的产物。 毛泽东概括地提出, 党的报刊具有“组织、鼓舞、激励、批判、推动”的作用。 后来刘少奇、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也有同样的思想。 这既说明了新闻工作的性质, 又说明了它在党和国家工作中的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习近平则经典地提出,新闻舆论工作者要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 时代风云的记录者、 社会进步的推动者、 公平正义的守望者。 这些论述,对新时代的新闻媒体的性质作了新的诠释和新的界定。

二、传媒的功能

系统论认为, 系统与外部环境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中所产生的重复现象谓之功能。 新闻传媒的功能,则指它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作用。 新闻传媒的功能主要是通过传媒所载的新闻实现的, 因而“新闻第一”成为美国早期新闻理论家约斯特的重要理念。 他指出,报纸是一种反映人类本性对于新闻的普遍需要的东西, 所以报纸最初的作用在于出版新闻,而新闻乃成为报纸的主要基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领导的国际交流问题研究委员会完成的报告 《多种声音,一个世界》中指出,当今传媒应具有的主要功能是:获得消息情报、社会化、动力、辩论和讨论、教育、发展文化、娱乐、一体化。 互联网技术用于新闻传播之后, 新媒体的社会功能较传统媒体的功能有了新的发展。 互联网在新闻信息的采集发布、多渠道反馈、 把关权分散以及多种形式的新闻信息产品等方面显示出卓越的新功能。

近代中国报人认识报刊的功能是“开眼看世界”“民隐得以上达,君惠得以下逮,达内事于外,外情于内”。 维新派领袖康有为认为政党报刊的功能主要是“发扬大义,鼓舞大众”。 而梁启超则强调报刊的主要功能是耳目喉舌,去塞求通。 他认为,报馆有两大天职,对政府而为其监督者,对国民而为其向导者。

受马克思主义先驱的影响, 中国共产党的报刊活动家结合中国的社会实际, 对传媒的功能有自己的界定。 李大钊指出,中国报纸的使命以“青春中华之创造为唯一使命”,其作用一是对活的社会现实加以真实报道,二是对社会现实加以批评指导,三是传播知识,把死的材料变成活的知识。 陈独秀强调,党报第一要提倡和拥护“德先生”和“赛先生”,二要引导青年走正路,三要鼓吹和主持公理。 毛泽东高度重视报刊在政策宣传方面的功能。

学者们对报刊的功能思考视野更宽,争论也多。王中认为报纸有两重性,一是宣传工具,二是商品,要在商品性的基础上发挥宣传工具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 对传媒功能认知的多元化成为中国传媒功能观的重要特点。

近几年,基于中国社会发展的新特点,传媒功能观朝着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两个方面深化, 同时又延伸着多主体的议程设置、 多渠道的知情权利获得等观点。 习近平在2016 年2 月19 日召开的党的新闻舆论座谈会上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 他说,在新的时代条件下, 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是:“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结中外、沟通世界。 ”这48 字方针,把党领导下的新闻传媒的功能观,概括得相当全面和到位。

三、新闻真实性

新闻传播中的“事实”,是传播的本源、传播的根据和传播的内容。 陆定一在《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 中说:“新闻的本源是事实, 新闻是事实的报道,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事实在先,新闻(报道)在后。 这是唯物论者的观点。 ”[5]新闻真实性这一新闻学重要理念, 就是基于这种唯物论的观点而提出来的。

西方新闻学者对新闻真实性有许多深刻的论述。他们在报刊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赋予新闻真实性丰富的理论内涵。 早期美国新闻学理论代表作之一《新闻学原理》对真实性是这样论述的:一切新闻的主要因素是真实。 如果一条新闻不真实的话,刊登这条新闻的报纸也就和这个荒谬的报道一样荒谬。新闻是对所发生的事情的一种报告,或者是对某种存在状态的一种报告,如果这件事根本就没有发生过,或者这种状态根本就不存在,那么这个报告就是伪造的;它既然是伪造的,就不能算是新闻。

在不少西方国家, 真实性的要求是新闻职业道德规范和有关法规的主要内容。 美国1923 年颁布的《新闻规约 》第4 条规定:真诚、真实、准确———对读者的忠实,是一切报纸名副其实的基础。 从各方面考虑,报纸一定要忠实。 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如果不能做到完整或正确, 或者不去力求得到这些必要的品质,都是不可原谅的。 法国1944 年5 月6 日公布的条例规定, 凡是发表出于恶意制造并有可能扰乱公众安宁的消息者都要受到惩处。 散布任何与事实不符的消息都将构成犯罪。

当然, 西方国家一些学者也有持相反立场的观点。 有人主张,“为了国家利益”,真实性也可以牺牲。日本的小野秀雄是一位比较严肃的新闻学者, 他在《新闻学原理 》里说,新闻是人们在创造未来生活中的一种强有力的杠杆,它促使读者主动地判断问题。正因为它有这种职能, 所以绝对不能错误地引导读者,报道的内容一定要根据事实真相去编写。 当然,这里并不一定必须如实地把真相发表出来, 有的时候甚至还需要歪曲事实加以报道。 他认为这样操作,是为民众整体的利益考虑。

中国学者对新闻真实性的认识, 多数持同西方学者相似或相同的立场。 甘惜分教授在他的《新闻理论基础》一书中说,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和资产阶级新闻事业在根本观点上分歧很多, 唯独在新闻报道必须真实这一主张上有着惊人的一致。 当然,同西方一样,真实性在中国报业实践中也有一个认识过程。

当代中国学者认识真实性, 受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深刻影响。 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真实性是新闻客观性的必然要求。 新闻客观性指的是新闻的本源是事实,而新闻真实性则强调对事实的客观叙述。由于读者相信的是实际存在的东西,因此,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列宁对真实性的论述也为中国学者所理解和掌握。 列宁主张通过公开性的原则,向群众作广泛的公开报道,实行讲真话的方针。 在无产阶级专政的新的历史条件下, 使新闻报道最大限度地接近事实真相。 他强调:“我们需要的是完整和真实的情报,而真实性不应该以它该为谁服务而变化。 ”[6]

毛泽东关于真实报道的论述在中国深得人心。他声明:“我们反攻敌人的方法,并不多用辩论,只是忠实地报告我们革命工作的事实。 ”[7]他要求:“要讲真话,不偷、不装、不吹。 ”[8]

从马克思到毛泽东,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上述观点对中国新闻学者影响深远。 他们的基本理念是,新闻报道的真实性,不仅要求所写的事例、人名、地名、时间、数字、引语准确无误,而且要求反映事物的本质和主流,反映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这一界定指出了新闻真实性的三个层面的要求:细节真实、总体真实和揭示事物的本质。 对于新闻报道的真实性,不仅要做到所报道的单个事情的真实、准确,尤其要注意和善于从总体上、 本质上以及发展趋势上去把握新闻的真实性。

四、新闻价值观

随着信息传播的便捷和快速, 人们要求新闻传媒提供越来越多、越来越好的新闻。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新闻产业的发展, 新闻传媒有可能在新闻的数量和质量上最大限度地满足公众不断增长的信息需求。 这样,新闻的价值含量问题就被提到了社会和新闻业面前。

从不同视角出发,对新闻价值有不同的理解。 从信息传播看, 新闻价值指新闻事实自身含有能够满足受众信息需求的要素。 从传播效果看,新闻价值则是新闻在社会传播之后产生的社会反响即社会效果。 从传播者看,新闻价值又是传播人和传媒调控机构衡量与取舍新闻的标准。 但中外新闻学者和新闻业者多数人主张从本源上认识新闻价值, 即认为新闻价值主要指新闻事实自身含有的能够满足社会和受众需要的特殊素质的总和。 应该指出,这种新闻价值观符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原则精神。

在中国新闻学术界, 有人提出, 政治上有利无利、风尚上有益无益、编写上有趣无趣,三个因素的权衡是影响新闻价值的关键。 有人认为,舆论导向、政治民主、新闻功能的考量,是影响新闻价值的三个因素。 还有人表示,新闻敏感、政治敏感很大程度上关系到新闻价值的实现。 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影响新闻价值取向和实现的最大因素是新闻政策。 因此,新闻工作者不能以新闻价值作为唯一的取舍新闻的依据,但也不能以新闻政策取代新闻价值,把新闻政策作为取舍新闻的唯一标准。 笔者认为,所有这些不同主张与见解的讨论,对提升新闻传播的有效性,对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新闻导向, 对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新闻舆论工作的灵魂,都是有益的。

五、新闻宣传观

宣传是个人或团体通过传媒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以影响受众态度与行为的一种社会活动。 新闻与宣传的相关性在于:二者共生于同一传媒,这一传媒既要传播新闻,又要作为宣传传播的园地;二者又共生于同一篇新闻作品, 这篇新闻作品既要传播新闻信息,行使新闻的功能,在一定条件下又要传播宣传信息,行使宣传的功能。

令人费解的是,西方新闻学者鄙视宣传,西方传媒忌言宣传。 据查,1913 年版的《大英百科全书》中还没有宣传一词的条目。 现代意义上使用宣传这个词,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的事。 传播学者拉斯韦尔对宣传的界定是:从最广泛的含义说,就是以操纵表述来影响人们行为的技巧。 所谓表述,可以采用语言、文字、图片、音乐诸形式。

由于中国特殊的政治文化和新闻文化传统,新闻学者对于宣传传播、 传媒的宣传功能向来都十分看重。 鉴于历史的经验,改革开放以来讨论宣传主要围绕的议题是:宣传行为与新闻行为的共性与个性。讨论中多数学者认为,新闻与宣传都是传播行为,都是社会性活动,两者又有不同的表现形态,新闻是传播关于新的变动的事实信息的手段, 宣传则是传播思想观念的手段。 新闻是客观事实的报道,宣传是主观意见的灌输。 新闻传播的主要要求是定量准确,宣传传播的主要要求是定性正确。 近年来关于“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有过热烈的争论。 提出这个方针,目的是为了正确地实行新闻传媒的舆论导向功能。 实行这个方针,并不是不要和减少、也不是排斥舆论监督和新闻批评。 习近平最近强调,舆论监督和正面宣传是统一的。 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

六、新闻舆论观

舆论即公众意见。 详言之,舆论是社会群体对新近发生的、 为人们普遍关心的某一有争议的社会问题的共同意见。

新闻传媒对舆论的发生和走势有一种职业的敏感和冲动。 新闻传媒对舆论有反映、影响、引导甚至组织的功能。 因此,人们又称新闻界为舆论界。

从汉字语源学考察,舆论乃舆人之论,即下等人的意见,意同西方的大众意见。 及至近代,中国报人才将舆论同民主政治联系起来, 赋予舆论以新的含义。 被称为“舆论界骄子”的梁启超说:“夫舆论者何?多数人意见之公表于外者也。 ”孙中山则十分明确地说明舆论与报刊之关系,指出:“舆论为事实之母,报界诸君又为舆论之母。 ”

中国共产党人也有自己的舆论观。 这种舆论观一则受之于孙中山等民主革命先驱, 一则受之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马克思说,报刊只是而且应该是有声的人民日常思想和感情的表达者。 报刊是社会舆论的产物,同样它也制造这种舆论。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人中十分重视舆论工作的领导人。他说,凡是要推翻一个政权,总要先造成舆论,总要先做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革命的阶级是这样,反革命的阶级也是这样。

中国新闻学人就是在这样的关于舆论的总思路下理解舆论和从事舆论工作的。 在新闻理论的各种著作和教材中,大致研究了关于舆论的定义、特点、功能、 舆论的形成和引导、 舆论与新闻的关系等论题,其中,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是近年讨论得最多的两个问题。 在“2·19”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对新闻舆论工作发表了不少深刻的、 富有针对性的观点。 他说,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事关旗帜和道路,事关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事关顺利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 事关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 必须从党的工作全局出发把握党的新闻舆论工作, 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工作上精准有力。 他特别强调,新闻舆论工作各方面、各个环节都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七、新闻自由观

新闻自由的最初表述是出版自由。 从语义上看,新闻自由和出版自由是相互覆盖、相互交叉的。 从政治文化上看,新闻自由日受重视,显示出新闻事业的飞速发展和新闻舆论的强大威力, 显示出新闻事业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力与日俱增。

世界上第一个提出出版自由口号的是英国政论家和新闻记者约翰·弥尔顿。 他以天赋权利说提出主权在民的思想,主张实行出版自由制度。 此后,法国《人权宣言》和美国《权利法案》都对此项权利作了明确的规定。 1948 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世界人权宣言》,庄严地规定了该项自由权利。 西方学者认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有宪法和法律保护的新闻自由, 它作为一种成熟的政治制度, 在18 世纪末、19 世纪初以后确立,正是从那时起,新闻自由成为西方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根本标志之一。

新中国成立之后, 中国关于新闻自由的理论与实践, 则属于另一个意识形态体系和另一种实现机制。 新闻自由的理论首先来自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新闻自由的论述,认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新闻自由是人民群众的自由权利。 为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新闻自由权利不受侵害,新闻工作者要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党的政策与纪律。 在这个前提下,新闻工作者才享有充分的新闻自由。 因此,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的新闻自由同西方社会不同,这种自由是有领导的自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自由。

八、社会责任论

社会责任是相对新闻传媒和从业人员的新闻权利而言的。 新闻舆论界的社会责任是指新闻传媒和新闻从业人员在新闻活动中对社会安定、 国家安全和公众身心健康所承担的法律、 道德责任和社会义务。 从总体上看,西方新闻界是重视对社会所承担的责任的。 美国新闻学者约斯特说,自由而无法律,必然失足自毁。 所以,出版自由一定要有限制,既不能侵犯他人的权利,也不能滥用出版自由。

中国新闻学者对社会责任总的看法是: 社会责任是新闻传媒和新闻从业人员对社会、 国家和民众所应负的责任和应承担的义务。 这种理解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文件, 新闻法规和新闻政策, 新闻道德规范, 以及西方新闻学者著作中的部分论述和西方优秀记者的部分言行。 中国新闻舆论工作主管部门对社会责任高度重视, 新闻工作者也经常自觉地对照上述各种规定和规范, 尽心尽责地做好新闻舆论工作。 但近年来也出现部分媒体和从业人员无视社会责任, 败坏媒体声誉的恶劣行为。 有关方面从2014年起执行社会责任报告制度。 这是一个有效的确保社会责任得到落实的举措。

九、新闻受众观

受众是新闻传媒信息接受者的总称, 又称受传者、阅听人。 新闻受众是新闻信息流程中的终端,是新闻传媒及其承载信息的消费者, 是使用现代传媒的用户,又是对新闻传媒、新闻信息产品和新闻舆论工作本身的检验人。

在政党报纸阶段,西方新闻界对受众并不重视。到了大众化报纸、商业报纸时代,报纸成了谋利赚钱的工具,这时,受众成了“上帝”。 大众化报纸的创办者声称,只有独立于政党和政府的报纸,为广大读者和公众服务的报纸,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大众化报纸。

也有无视读者或轻视读者的人及观点,“魔弹论”和“浇铸铅版论”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两种观点。一战和二战期间在欧美产生过大众传媒万能的迷信心理,认为传媒影响读者就像枪弹射向靶子一样。 实际上, 它是被德国纳粹主义的侵略宣传鼓动起来的一种社会思潮。 到了20 世纪40 年代,这种思潮的影响已逐渐减弱。 “浇铸铅版论”也称“刻板印象论”,由美国学者李普曼首先提出, 指人们由于生活在狭小的一隅, 使该环境中生活的某些人或某些事形成固定而笼统的看法。 这种看法一旦形成, 轻易不会改变。 因此,他们常常按这种刻板成见去观察和思考来自外界的信息。

中国早就懂得要重视自己的传播对象。 中国近现代政党办报,也将读者视作自己的宣传对象。 毛泽东指出,“我们的政策,不光要使领导人知道、干部知道,还要使广大的群众知道。 有关政策的问题,一般都应当在报纸上或者刊物上进行宣传。 ”胡耀邦后来发展了这一思想, 他指出,“既然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工作路线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 那么党的新闻事业要能够充分发挥党的喉舌的作用,就理所当然地包含着既要使上情下达,又要使下情上达的作用, 包含着加强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反映人民群众呼声的作用,包含着在各方面满足人民群众获得信息的需要的作用。 ”[9]

经过改革开放30 多年的探索,新闻学者对受众在新闻传播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习近平也要求新闻工作者不断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 要求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 通过这些,加强同受众的联系,全心全意为受众服务。

上述九个观念,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不可或缺的核心观念。 除此之外,类似党性、人民性等观念,可列入耳目喉舌之中,本文不再展开论述。对这些核心观念的形成、发展、延伸、变革,本文所作的只是探索性研究,求教于各位学者与读者。

参考文献

[1]新闻工作文献选编[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0:288.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619.

[3]列宁全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8.

[4]时务报:第1册[N].1886-08-09.

[5]陆定一新闻文选[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7:2.

[6]列宁文稿: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457-458.

[7]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3:5.

[8]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3:125.

界定核心员工的理论 篇3

关键词:心理契约 核心员工 措施

1 核心员工的界定

长期以来,关于核心员工的定义学术界众说纷纭。著名学者利·布拉纳姆认为,核心员工是企业中不可或缺、能够准确把握企业战略规划且很难获得的重要的关键人物。中国企管领域著名学者郭朝阳也从企业管理的视角给出了核心员工的定义,他认为核心员工指的是企业内部具有较强的专业技术和技能,出色的经营管理才能,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起到关键作用的员工。虽然研究视角不同,但众多学者对核心员工的界定中均有共同之处,由此可见,核心员工应该是企业中稀缺的、掌握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骨干人才。如果核心员工不稳定,企业生产经营目标的达成、长远战略规划的实现将倍受影响,其造成的损失也是不可估量的。

2 心理契约的定义

上世纪六十年代出版的《理解组织行为》一书对心理契约的概念也进行过探讨。英国学者阿奇利斯认为,在组织与员工之间,除了存在以合同等经济契约的形式正式达成的合作关系以外,尚有一些隐性的、非正式的关系,即相互的理解和期望。而根据笔者的研究,心理契约则指的是 在组织与员工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两方所隐含的、由责任与义务构成的一种主观的心理约定。

3 核心员工心理契约违背与破裂的后果

基于上述理论进行纵深探索后不难发现,核心员工的心理需求可以反映出他对组织的期望。但心理契约的作用模式同样会使其维护组织与核心员工的关系以及对心理契约的维护上显得越发迫切。实际上,核心员工从感知到心理契约的破裂直至违背所经历的过程是相当复杂的。伴随着心理契约的违背与破裂,核心员工往往会出现忠诚度降低、交易性增强(核心员工与企业组织之间的感情关系减弱,交易成分增强)、离职倾向增加等具体表现,随之而来的结果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呈现下滑趋势。

4 核心员工心理契约破裂与违背的原因

4.1 招聘信息的不对称。在招聘阶段,员工对企业的了解仅仅局限于企业名称、企业文化等表象信息,企业与员工之间的信息交互有限,员工所获得的企业信息很少,双方对于契约的理解难免存在分歧,若不及时澄清,分歧逐步显现,由此引发的信任危机越发严重,心理契约对双方合作关系的承载能力越来越有限,最终破裂与违背。

4.2 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受限。现代市场经济形势错综复杂,核心员工对职业的忠诚度通常高于对企业本身的忠诚度。这说明职业生涯的拓展对于这部分员工而言远胜于企业对于他们的吸引力,因此职业发展受限也是心理契约破裂与契约违背的主要原因。

4.3 薪酬分配影响员工心理公平。薪酬制度是维持组织内部公平与外部公平的重要砝码。当核心员工不满意自己的薪酬待遇时对企业的归属感就会降低,严重时就有可能会产生心理契约破裂与违背。

4.4 组织员工之间难以建立较为牢固的信任关系。企业员工对企业产生的信任感不但可以降低员工的警惕性,还可以减少心理契约所带来的种种负面效应。

4.5 沟通不畅导致心理契约的破裂。实现企业与员工之间互递信息的关键环节是沟通。沟通的主要作用是为了了解核心员工的需求和期望,倾听他们对企业的意见,及时告知其企业对其工作的考评结果和相关信息。

4.6 对企业文化建设缺乏认同。企业文化会为企业与员工达成和维持心理契约营造一个氛围。企业文化建设是塑造企业外树形象、内强素质的主要途径,同时也是增强内部团结、提高企业影响力的重要手段。缺少凝聚力的企业,其内部必然存在核心员工对企业文化不认同的现象,这是骨干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

5 构建和维护核心员工心理契约的措施

5.1 招聘阶段坚持信息交互的客观性与实时性非常关键。组织在招聘阶段必须明确公示岗位要求和待遇标准,使员工对本身的职业发展有一个较好地规划。

5.2 关注核心员工职业生涯发展。现今,社会生产能力逐步提高,人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也逐步提高,丰厚的薪金待遇已无法满足核心员工的需求,为员工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已成为企业稳定核心员工的重要手段。将核心员工和企业需要统一起来的有效的职业生涯管理,将是企业与员工形成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的重要基石。

5.3 充分授权,构建员工与组织之间的信任关系。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中的核心员工在不断寻求素质拔高,并期望在工作中得到更大的决策权与自主权同时得到更多的信任,这样可以使得核心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与理解度加深,有利于企业的更好发展。

5.4 建立企业与核心员工之间的无缝隙性沟通。推行无缝隙性沟通,有助于合理解决内部纠纷,提高员工的满意度,留住骨干人才,增强企业凝聚力。同时还可以增强企业与员工之间的依赖关系。

5.5 积极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的培育。要在企业营造平等和谐、争优创先的文化氛围,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理念,增强其归属感和满意度,塑造强大的精神支柱需要积极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

参考文献:

[1]戴志昂,鲁保富.论中小型民营企业核心员工的保留管理——以H公司为例[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10).

[2]孟卫东,赵根良,于敏虹.心理契约在企业核心员工流失中的作用及其构建[J].价值工程,2006(10).

中学化学核心概念的界定与选取 篇4

一、化学核心概念的界定及其教学价值

核心概念译自英文big idea或core concept, 虽然英文用词不同, 但学者们用这些英文所阐述的含义是相同的, 即核心概念是能对众多事物和现象作出解释的大概念[3]。对化学学科教学而言, 核心概念是指居于化学学科中心, 具有超越课堂之外持久价值和迁移价值的关键性概念、原理或方法[4]。

核心概念的特性是具有解释力, 可以统摄许多小概念和事实, 并与其他核心概念关联。这种特性使得核心概念具有以下教学价值[5,6]:

(1) 将对核心概念的理解作为教学目标, 有助于学生理解与其生活相关的事件和现象;

(2) 核心概念可以为新知识的获取提供组织结构, 使学生在学习期间及毕业之后都能够运用这些核心概念, 迅速地获取新知识;

(3) 教师要选取典型性事实来帮助学生理解核心概念, 让学生学习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方法, 从而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4) 学生能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科学探究, 提升自身的思维能力, 学生的学业水平会因思维能力的提升而有所进步。

二、中学化学核心概念的选取及表述

由于西方科学课程多为综合的, 因此需要从科学核心概念的角度来分析中学化学的核心概念。温·哈伦提出科学核心概念应该具有以下标准[7]:

(1) 能够用于解释众多的物体、事件和现象, 而且它们是学生在学校学习及毕业以后的生活中会遇到的;

(2) 提供一个基础, 能够帮助学生理解遇到的问题并作出决策, 而且这些决策会关系到学生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幸福以及环境和能源的使用;

(3) 当人们提出有关自身和自然环境的问题时, 他们为能够寻求到答案而感到愉快和满意;

(4) 具有文化上的意义。

温·哈伦根据此标准提出了科学教育的14个核心概念, 如表1所示。

表1中的10个科学核心概念中, 与化学教育直接相关的有2个, 即“宇宙中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很小的微粒构成的。当事物发生变化或被改变时, 会发生能量的转化, 但是在宇宙中能量的总量总是不变的”。关于科学的4个核心概念则均是化学教育的任务。

美国发布的最新Kˉ12科学教育框架也给出了确定核心概念的4个标准[8]:

(1) 对多个学科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或是某一学科的关键性原理;

(2) 能为理解和研究更为复杂的概念和解决问题提供重要的工具;

(3) 与学生的兴趣和生活经验密切相关, 或需要利用科学或技术知识来理解利害关系;

(4) 在各个年级都可以进行不同水平的教与学, 概念的深度和复杂度随年级的增长而增加。

可见, 美国新科学教育框架更加明确核心概念是关键性的原理或方法, 强调学生需要通过各个年级的不同内容的学习而不断深化和丰富对核心概念的理解。

美国新科学教育框架提出了8项科学与工程的实践和7个跨领域概念 (见表2) 。这些跨领域概念和科学与工程的实践是包括化学在内的科学教学所要关注的重要核心概念和方法, 它们可以使化学学习与其他科学的学习成为一体。学生可以从中体会概念的科学性与迁移性。

美国新科学教育框架提出的学科核心概念中, 与化学教学直接相关的三个核心概念是“物质及其相互作用”、“运动与稳定性”和“能量”。这三个核心概念具有丰富的内涵, 因此需要对它们进行进一步的分解, 如“物质及其相互作用”可以分解为“物质的结构与性质”、“化学变化”和“核变化”三个概念 (见表3) 。

由于学生需要通过各个年级不同内容的学习来不断深化和丰富对核心概念的理解, 因此, 教师需要以适合于学习者不同认知发展阶段的方式来表达对核心概念及分解概念的基本理解。例如, 不同学段对“化学变化”概念的基本理解就存在很大的不同 (见表4) 。

高剑南教授指出中学阶段的化学核心知识与学科意识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9]:

(1) 世界是物质的, 物质是分层次的, 化学主要是在原子、分子层次上研究物质;

(2) 物质皆由元素组成, 元素之间存在相互联系, 目前发现的110种元素有秩序地排列在元素周期表中;

(3) 化学反应是化学研究的中心问题,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键的断裂与新键的形成, 通过化学反应不仅能认识物质, 还能合成新物质;

(4) 提高物质反应速率是实现化学反应的一个关键因素, 催化剂通过改变反应途径来提高反应速率;

(5) 结构决定性质, 性质体现结构;

(6) 任何物质都具有两面性, 关键在于人们对物质的用量和使用场合的控制;

(7) 客观看待化学对人类社会和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

(8) 化学原理反应客观规律。

以上八个方面既有化学核心概念, 如“结构决定性质”, 也有关于化学学科的认识, 如“化学主要是在原子、分子层次上研究物质”。

闫云龙提出中学化学的核心概念为原子、分子、离子、电子、质子、中子、原子结构、核素、同素异形体、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核外电子的量子化运动、化学键、离子键、金属键等, 并从元素观与微粒观等角度给出了对这些核心概念的基本理解[10]。这些基本理解比较全面地概括了中学化学的核心内容, 但在分类上存在某种程度的差异。例如, 基本理解“微粒构成物质时是按一定的空间取向排列的, 微粒在空间的排列结构是微粒之间相互作用平衡的结果”与基本理解“物质的化学结构不仅包括原子、离子在空间的排列次序, 还包括元素的原子 (或离子) 之间的相互作用, 特别是它们之间的强烈的相互作用, 即化学键。这两者对物质的性质都有一定的影响, 但后者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是主要的”, 两个“基本理解”都在阐述物质的结构与性质, 但前者归为“微粒观”的基本理解, 后者归为“物质的结构与性质”层面的基本理解。

三、小结

化学核心概念不管是用术语表示, 如“物质及其相互作用”, 还是用一句或一段话来表述, 如“物质的宏观状态与特性是由所构成的原子和分子的种类、排列以及运动决定的”, 一定是通过科学研究所发现的, 是反映事物的本质特性与关系的概念、原理或方法。

“物质都是由很小的微粒构成的”、“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 质量与能量守恒”及“物质的宏观状态与特性是由所构成的原子和分子的种类、排列以及运动决定的”等是比较上位的化学核心概念, 包含了高层次的抽象, 因此需要以适合于学习者不同认知发展阶段的方式来表达。我们要依据我国化学课程设置特点与学生认知发展水平来设计不同学段的学生应该掌握的对核心概念的基本理解。此外, 我们也要关注跨领域概念和重要的科学方法, 在科学的整体视域里开展化学教学。

参考文献

[1][8]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A Framework for Kˉ12 Science Education:Practices, Crosscutting Concepts, and Core Ideas[Z].Washington, D.C.:The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 201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3]

[7]温·哈伦.科学教育的原则和大概念[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 2011.[4]

[5]艾里克森.概念为本的课程与教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3.

[6]周玉芝.以核心概念为统领设计化学教学[J].化学教育, 2012 (6) :27-29.

[9]高剑南.试论化学学科核心知识与化学学科意识[J].化学教学, 2004 (6) :1-2.

界定核心员工的理论 篇5

关键词:文化;廉政;大学

一、文化的含义

从字面意义上理解,大学廉政文化首先应是一种文化现象,因此,在论及大学廉政文化之前,我们首先应该简要巡视一下文化概念的内涵。据学者考证,西方文化(culture)一词最早具有“耕种土地”“耕耘”之意,后演变为人们在理智、道德等方面有着良好修炼的存在方式,也指良好的品格、学识、艺术等,到了近代,文化大都在文明的意义上被使用,指称个人的完善和社会的风范,涵盖了习俗、技艺、科学、宗教、艺术、哲学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与西方语言中的culture对应的中文范畴文化是中国语言系统中比较早就存在的词汇。从字面含义来看,“文”一般是指纹理,而“化”则代表着变易、生成、造化等。而“文”与“化”并用,构成“文化”这一范畴,则可以追溯到战国末年《周易》的《贲卦·彖传》,文中有“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表述,著名学者张岱年先生也是用这段话来解释汉语中的文化的起源。他指出“这段话里的‘文’,即从纹理之义演化而来。日月往来交错文饰于天,即‘天文’,亦即天道自然规律。同样,‘人文’,指人伦社会规律,即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纵横交织的关系,如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构成复杂网络,具有纹理表象。”这段话表明,治国者要观察天文,以洞悉天下大事的变化,也要观察人文,使天下之人均能遵从文明礼仪。在这里,“人文”与“化成天下”紧密联系,“以文教化”的思想已十分明确。

从词源比较来看,虽然东西方语言中的文化含义有所差异,但我们从文化概念的演变可以看出,古往今来的文化概念,都突出了文化的“人为”性质,是人所确立的不同于自然秩序和生存本能的社会行为规范,通过人的传统、习惯、伦理、纲常、价值、规范等鲜明地表现出来。归结起来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文化是人历史地凝结成的生存方式”。从这一意义上说,我们这里论及的文化植根于人的超越性和创造性,是人的需要和价值体系的具体表现,存在于人化自然与人的生活世界,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内在的机理性的存在,因此,文化总是潜移默化地渗透到了人类社会的各个层面,如血液一般融入人之存在的整体,从内在和本质上规定着人。

二、廉政与廉政文化

廉政自古代起,一直受到统治者和广大人民的重视和推崇,廉政在我国历史上首先被理解为一种政治法律制度,是儒家所尊崇的仁政的重要内容。孔子在《论语》中说“政者,正也”,《礼记》进一步发挥道:“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从政矣。”这段话说明政治活动应该公正、清正,若要百姓安居乐业,服从统治阶级的管理,需要统治者公正、清廉,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百姓的爱戴。不仅如此,保持廉政作为衡量为官者是否称职的重要标准,对历代官员还起到了警示作用,对社会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西方社会中,廉政、公正与平等被视为立法、政治制度的基础和基本准则,是政治活动的基本要求。以新加坡的政治体制为例,新加坡政府高度重视廉政建设,把廉政作为最为重要的执政理念之一,其执政党人民行动党党徽中间白色部分即象征着廉洁与正直。新加坡政府通过实行一系列对贪污腐败现象零容忍的制度,对贪污腐化者予以重罚,为经济社会发展开创了良好的政治环境,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果。

廉政作为一种人的品格规定,在伦理道德领域被视为一种高尚的情操。欧阳修在《廉耻说》中写到:“廉耻,士君子之大节”,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这些经典论述都表达了一种道德诉求,即要想成为君子,必须具有正大光明、公正无私的作风,具有追求真理、主持正义的品质,具有正直坦荡、刚正不阿的气节,一句话,应崇尚淡泊明志、勤俭奉公,具有廉洁的品格。可见,廉洁是我国古代君子的优秀品德,代表了人在道德领域的高尚风范,一个人可能在某些方面很有才华,在某些领域取得了很大成就,处理问题很适度,但只要他缺少廉洁这一品格,那么就不能被称为君子,廉洁是我国古代衡量一个人是否高尚、是否能被称为君子的重要标准。

廉政作为一种文化。我国古代社会中,对廉政、廉洁的论述颇多,有着很多可歌可泣的廉政故事,但这些廉政现象大都停留在官——民思维范式下,服务于封建统治阶级,没有达到文化维度的自明。新中国成立,彻底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回顾历史不难发现,我们党对廉政建设始终高度重视,是廉政建设的积极倡导者和忠实实践者,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党中央逐步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廉政文化的要求,从文化自觉的维度,继承和扬弃了古今中外的廉政思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赋予了廉政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

马克思主义是我党廉政文化建设的理论源头。在《法兰西内战》一书中,马克思曾对廉政政府作过阐述,马克思认为,权力永远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决定的社会的文化发展;列宁把腐败称为国家机构中的“脓疮”,“建立了系统的关于党的学说,其中关于党必须建立极严格的纪律的思想,关于执政党要注意提高党员质量的思想,关于党应当积极从事政治教育、战胜本身的弱点和缺陷的思想等,在今天仍有重要指导意义”。当前,党中央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继承和发扬历代领导集体关于廉政建设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廉政建设目标,突出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把廉政文化建设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打铁还需自身硬”、“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反腐败”等一些反腐败的部署,已经成为时下社会上的流行语。由此,新一届中央把宏大的廉政文化建设与微观的廉政文化践行紧密结合起来,把廉政文化的营造与人民群众对廉洁政治的期盼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凸显了廉政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独特作用,使廉政、廉洁在文化维度上获得自明。廉政文化作为人们关于廉洁社会的理想和实践的一种崇尚,必然具有文化的本质规定,即它总是从人的存在、从人性的高度和深度,影响、引导和规定着人,同时,廉政文化又以廉政为主题,是一种先进的文化,集中反映了先进文化的价值取向,综合体现了社会制度对政权建设特别是廉政建设的思想道德、政治、经济等诸多方面的要求,是廉政特殊性与文化普遍性的有机统一,是廉政内容与文化形式的巧妙结合。

三、大学廉政文化的内涵

开展系统科学的廉洁教育是大学完成立德树人使命、使大学生养成健康高尚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廉政与文化、廉政与大学校园的关系出发,大学廉政文化是人们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中的廉洁品格在校园文化中的集中反映,是在高校这一特定范围内形成的关于廉政制度、组织、体制、机制、意识形态的总体的文化现象,“高校廉政文化以廉政为思想内涵、以文化为其主要表现形式和载体,是我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用先进的文化理念和形式主导和影响人们的价值准则、伦理道德、行为规范、思维模式,弘扬正气,反对腐朽思想观念”。其内涵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大学廉政文化作为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高等学校的办学理念、校风、校魂密切相连,作为一种文化底蕴,如血液般流淌在高校的机体中,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校风和学风,在规范高校权力运行、预防高校学术腐败、筑牢高校从业人员思想道德防线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第二,大学廉政文化建设面向作为现代化建设接班人的广大学生,通过加强廉政文化教育和熏陶,努力培养学生的廉洁思维,将廉洁意识与现代人必须具有的规则、平等、自律、创新等观念相融合,让大学生们充分认识到,在竞争激烈的信息化、全球化时代,廉洁是健全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具有时代性、国际性的重要标准,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道德观,自觉抵制社会各种不良风气的诱惑和影响。

第三,大学廉政文化在深层维度上,在高等学校这一特定环境下,整合了传统的廉政概念。现代大学廉政文化代表着一种高尚、勤勉的学习、生活和管理方式,通过大学的教化和启蒙功能,将廉政文化的养成和培育内化到大学的教育管理诸环节,从人之为人的内在规定性上将廉政塑造为现代人的内在本质,从而真正实现文化、廉政和大学精神的内在融合和真正统一。

企业留住核心员工的机制构建 篇6

关键词:核心员工;机制构建;企业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7)12-0150-02

1 核心员工的基本概念

杨巍在《核心员工与企业核心竞争力》中写道:核心员工是企业的稀缺人力资源,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来源。只要有效的利用企业的核心员工这种人力资源,激励其潜力去实现企业目标,则他们可以长期有效的为企业创造价值。在其《管理核心员工的艺术》中也写道:从根本上讲,企业的核心员工掌握企业核心竞争力为,并由核心员工加以创新与发展。企业的竞争更将发展为知识与技能的“承载者”——核心员工的竞争力。

核心员工可定义为:有较高人力资本战略价值的、稀缺的、占据关键岗位并具有核心能力的员工。根据定义,是否为核心员工与员工在企业中的职位高低并無必然的联系。因此,不能说企业内的所有经理都是核心员工,所有操作工都不是核心员工。

2 构建留住企业核心员工的机制

国内外管理界理论与实业派的大师们通过总结历史、研究现状,不断的从经验中总结,在实践中检验,形成了一套留住企业核心员工的机制。核心员工不同于普通员工的本质特征是他掌握着企业的最核心竞争力,从而改变了核心员工与企业之间的传统关系。而其具有的核心价值,以及市场对这样的核心价值的需求,使得传统的劳资合同等一些牵制核心员工离去的机制不堪一击,即使是天价违约金也无法震慑跳槽者。那么对于核心员工除了法律契约的约束,更需要与核心员工建立一份心理契约,这就是我主要探讨的留住核心员工的机制。

2.1 留住核心员工的薪酬机制

薪酬战略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固定框架,这个框架决定了怎样以及在哪里投入这些边长资金。这反映了企业在人力资源方面的投资策略。

企业在制定核心员工薪酬战略的过程中主要从基本工资、可变工资、业绩管理三方面展开。

(1)基本工资。这是每一个支付周期内确定的、稳定的发放给员工的收入。它为员工提供一些基本的经济保障,使他们不必为基本需求担忧。它反映企业的价值,承认每个人的特殊作用,保持市场竞争力,其高低与员工能力相关。

(2)可变工资。这是在基本工资的基础上的补偿收入,它根据个人、小组、公司等业绩的变化不同。可变工资通常是一次性获得的,而不是基本工资的一部分。可变工资也可采取先进的形式或者是与攻剽相关的投资。它创造分享成果的机会,形成成功的经济因素,以小组或商业部门为导向,与完成项目的成果相关。

(3)业绩管理。这是一个评价、反馈和表彰的系统过程,反映了一个人的行动的恰如其分的影响。它可以在调整基本工资或发放可变工资的期间使用。当业绩评价被看做每年一次或以时间为基础的事情时,业绩管理出现在与从事的工作和业绩者的需求关系时。它建立评价和目标,提供基于反馈的信息,有利于加强期望的行为。

然而在指定薪酬机制过程中存在很重要的关键点是没有站在战略高度思考薪酬问题,企业在制定核心员工薪酬战略过程中应当从战略角度出发,并提出使用SWOT分析工具,综合考虑,制定企业核心员工薪酬战略。在执行过程中没有做到公平和及时原则,这可以通过建立职能工资制度来克服,它的特点是关注和尊重员工个人能力的发展,鼓励员工通过不断提高自身的任职能力和工作业绩,实现薪酬水平不断提高。

2.2 留住核心员工的精神激励机制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类的需求是以层次的形式出现的,由低级的需求开始逐级向上发展到高级的需求。当一组需求得到满足后,这组需求就不再成为激励因素了。对核心员工起主要激励作用的是社交、受人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他们更加需要周围人的认可和尊重,以及自己能否实现更大的成就、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结合本问前面提到的双因素理论分析(如图1)。

不少核心员工在提出加薪的过程中,其心理动机已经不再仅仅是为了金钱而提出,他们更希望自己在企业中得到的薪酬公平、公正、且清晰透明。他需要在企业内部和外部共同的合理待遇。面对核心员工这样的心理,企业核心员工精神激励战略就显得如此的重要。

(1)愿景引导员工持续努力。愿景能够帮助员工摆脱琐事和庸俗,因为他们心中充满光明。愿景能使人在困难时,有决不放弃的勇气和执著,因为愿景使他们心中充满希望。使其自觉投入,乐于奉献,从中体会到自己存在的意义。

(2)授权——委以重任。授权是为了让员工更为主动、更有责任心地工作,从而实现更高的生产率。授权不是无条件放下,授权者必须确定员工完成一项工作到底需要多大的权力,与完成任务无关的权力不应该下放。

(3)让员工获得发展。适时地提拔员工,激励士气,使核心员工感觉到自己在组织内的成长,也会提高其他核心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留在企业内的意义。对留住核心员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4)建立一个高信任度的工作环境。

高信任度的开始,就是告诉员工比他们想知道的更多事情,确定自己说话算话,一言九鼎并给予员工信心,让他们发挥到及至(沃尔夫.J.林克,2005)。

(5)善待员工——情感管理。经常性地与员工进行情感交流,紧密地维系公司与员工之间的感情,使核心员工自觉地将自己视为公司的一员,从而积极的发挥自己的才能。

(6)及时赞美员工,激励员工积极的改善工作。管理者不要吝啬赞美和肯定之辞,要为员工的每一次成功由衷的喝彩。赞美不要盲目,要公平合理、实事求是,管理者应该学会使用赞美的技巧,让每位应该得到赞美的员工及时受到鼓励。

(7)让员工在竞争中成长。如果核心员工没有面临竞争的压力,没有生存的压力,就会觉得自己没有了工作的意义,企业应当对核心员工给予一定的竞争和压力,给他们强大的工作动力。

(8)宽容员工的失败、错误和缺点。宽容员工的失败、错误和缺点,增加领导人的人格魅力和企业的向心力。与员工分享荣誉与危机,增强核心员工的荣誉感和成就感。

2.3 建立核心员工流失预警机制

(1)建立核心员工预警机制的必要性。

预警是度量某种状态偏离预警线的强弱程度,发出报警信号的过程。它在控制论中属于前馈控制,通过识别和监测导致事件发生的因素控制事件发生的结果,比过程控制和后馈控制等更积极主动,更有效。建立预警机制,可以在风险尚未出现时,采取预先控制措施,把风险出现的概率控制在最下化,帮助企业防止负面事件的发生.

(2)核心员工预警机制的构建。

一般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事务性强,很难对每一位核心员工流失风险进行同等程度的监测预警。而由于企业类型不同和企业战略的不同需要,不同岗位的核心员工对企业的价值贡献不同,其流失带来的企业损失也不尽相同:价值贡献大的核心员工流失给企业带来的损失大,人事风险高,就要加大监测力度,重点预警;人事风险相对较小的岗位可以相应减轻监测力度,以节省管理成本,突出重点,提高预警有效性。

而员工在某一企业任职最初三个月和一年左右易出现流动率高峰;任职2年左右,由于对现有工作因熟悉而产生的厌倦,兼之企业内部出现的上升通道不畅,或没有及时满足核心员工变化了的主导需求等原因,易出现另一流动率高峰;在此之后,依据组织行为学理论,随着核心员工在同一企业任职时间的延长,流动率逐渐下降 。

因此,可以考虑建立“分层次、有重点的核心员工流失预警机制”,按照核心员工岗位的重要程度划分为初、中、高三个层级,每一层级内部按照核心员工在本企业任职时间的不同划分不同的预警级别(见表1)。

(3)细致有效的执行核心员工预警机制。

必须加强对企业人力资源工作者核心员工流失风险意识的培养,将之作为对人力资源工作者基本素质的要求之一加以强调。应当实现核心员工流失预警机制的制度化,将之固化为企业的管理制度,并与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活动及核心员工流动反馈机制有机联系,无论企业处于顺境还是逆境都坚决加以执行,如此才能发挥预警机制“识错防错,治错纠错”的作用。

3 结束语

在市场经济与知识经济为主导的二十一世纪,能够建立完善的留住核心员工的激励机制和运用巧妙的留住核心员工的策略是防止企业核心员工流失、保证企业具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企业只有构建一个完善的留住核心员工的机制,掌握留住核心员工的策略,才能拥有强大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取得长远、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托马斯.B.威尔逊.薪酬[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2]沃尔夫.J.林克.逆向管理[J].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8).

[3]李志,何小师.“核心员工”的激励管理研究[J].科学与管理,2004,(6):27-30.

[4]杨巍.核心员工与企业核心竞争力[J].煤炭经济研究,2001,(11):25-26.

界定核心员工的理论 篇7

关键词: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理论界定

一、居民收入的界定

“居民收入”是指居民个人通过劳动、拥有生产要素(资本、技术等)的所有权或使用权;拥有财产或通过其他行为获得的全部收入(总收入),不仅包括一定时期内的货币收入,也包括财富收入、财产收入,是对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的总称。而居民收入的水平一方面受制于宏观经济状况的影响,另一方面受国家收入分配政策、消费政策的影响。一般而言,宏观经济越好,收入分配政策、消费政策越倾向机会公平,居民收入就越高,反之,则越低。

(一)初次分配形成的收入

初次分配指国民总收入(即国民生产总值)直接与生产要素相联系的分配,即根据各生产要素在生产中发挥的效率带来的总收益多少进行分配。初次分配是按生产要素进行分配,最终表现为劳动者获得的工资,货币资本获得的利润、利息,人力资本(表现为技术、管理、信息等)获得的报酬(利润),土地所有者获得的地租。在市场经济中,任何生产活动都离不开劳动力、资本、土地和技术等生产要素,而要取得这些要素必须支付一定的报酬,这种报酬就形成各要素提供者的初次分配收入。按收益多少进行分配,实际上是指该分配注重的是效率,是按贡献分配。该贡献是多种因素集合效益的体现,如资金、技术、管理、生产资料、劳动力、信息、市场、营销等。谁能利用这些要素作出更大的贡献,就能取得相应的报酬,在这种机制下(市场经济机制),效率便能够得以提高。

(二)再分配形成的收入

国民收入再分配是国民收入继初次分配之后在整个社会范围内进行的分配,是指国家的各级政府以社会管理者的身份主要通过财政支出和税收的形式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过程。现代社会,再分配机制至关重要,它不仅关系到社会公正的问题,更是社会稳定的基石,同时也是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实现其职能的需要。

宏观上而言,我们把来自市场(各种生产要素)的收入称之为“初次收入”,把来自非市场因素引起的收入增减称之为“二次收入”,与之相关的分配叫“二次分配”或“再分配”。再分配的主体可能是个人(如朋友间的赠与)、家庭(如亲戚间的接济)、民间组织(如慈善捐赠)或政府(如税收或补贴)。在传统社会中,再分配的主体主要是前三类,而在现代社会,政府变成了再分配的最主要的主体。

依据商品化的程度,再分配可分为五类,(1)援助性(救济、济贫)再分配,主要针对特殊困难的群体,如老、弱、病、残。(2)补偿性再分配,如工伤补偿、农产品补贴。(3)保险型再分配,如国家立法规定的,旨在增加收入安全的保险(包括疾病、伤残、失业、养老)。(4)公正性再分配,是指从公平出发,以公民权为基础的再分配,其目的是为所有公民提供最低生活保障,包括收入和服务(教育、医疗、就业、住房等)。(5)革命性再分配,以产权分配方式彻底根除不平等,如中国20 世纪50 年代进行的土地改革。

总之,再分配是在初次分配结果的基础上各收入主体之间通过各种渠道实现现金或实物转移的一种收入再次分配过程,是政府对要素收入进行再次调节的过程。

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界定

(一)收入分配差距理论分析

按照经济学家约翰·罗杰斯·康芒斯的理论,收入分配就是发生在国民收入领域中的分配主体分割、占有分配对象的过程,是一种“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因此从本质上讲是各个分配主体之间的权和利的一种交易。国民收入分配是由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再分配和第三次分配,三个层面共同组成的复杂系统和过程。第一次分配是在广义的企业中进行的初次分配,也是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过程,市场是分配的主体,按照经济效率和经济公平的原则进行分配,即主要按生产要素的贡献进行分配,高效率获得高回报,初次分配属于微观分配行为,注重效率,必将促进经济迅速发展。二次分配即再分配,是对原始初次分配结果的补充和校正,因而崇尚“公平至上”即收入公平的原则,国民收入再分配是在政府的主导下,通过税收和财政支出手段来完成的,旨在通过税收实现“抽肥”,通过公共财政支出实现“补瘦”,用以暗补穷人,形成富人纳税养国家,国家财政支出暗补穷人的稳定三角结构,从而实现富人和穷人在分配上的相对公平。再分配属于宏观分配行为,注重公平,有利于保持社会的稳定。国民收入第三次分配即社会的富人或企业运用捐赠、资助慈善事业等行为回报社会,实现更深层次和更大范围内的收入分配调整。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慈善事业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慈善事业发达的情况下,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的捐助活动,使得富人或企业的财富,被直接或间接地回报社会,转移到穷人的身上实施共享,客观上起到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作用,因而被学者称为第三次分配。由于第三次分配是人们自觉自愿的一种捐赠,是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到一定层次的表现,它带来的影响不仅仅是经济的,还有社会和政治的多重效应,因而发挥了政府调节和市场调节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国际经验证明:经济持续增长,经济发展程度越高,第三次分配所占比重越大;经济低迷,经济发展程度越低,第三次分配所占比重越小。国民收入第一次分配是在企业之间进行的,是依据市场法则的原始分配。第二次分配是政府用财政、税收政策调节来弥补市场分配的不足。第三次分配是对第二次分配的补充,以民间捐赠来弥补政府调节的不足。三次分配互动互补,互相促进,形成社会分配最终格局。在该格局形成的过程中,伴随着出现了收入差距的问题,尽管每一次分配政府都力争实现对公平与效率的最优选择,但还是没能阻止收入差距扩大的问题。学术界也开始有不同看法:有些学者认为中国目前差距是合理的,有些认为中国目前差距已经到了非常不合理的程度[1]。其实,研究收入分配问题,首先应区分收入分配差距和收入分配公平这两个概念,收入分配差距属于实证概念,它是一种结果———收入分配的结果,不包含价值的判断。换而言之,并不是所有的收入差距都意味着不公。由初始状态、个人努力程度、冒着风险找到新机遇等因素造成的收入分配差距是应该包容和鼓励的。那些个人无法掌控的因素,如环境因素(基础教育、卫生保健、工作技能等)造成的收入差距,才是政府要缩小的目标。收入分配公平属于规范概念,是对分配结果的判断,包含着价值因素。总之,有一定的收入差距并不意味着收入分配不公;收入分配公平也一定对应着收入差距[2]。

(二)收入分配差距主要度量指标

收入分配的度量指标能够反映收入分配的差距,常用的指标有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收入均等指数、库兹涅茨比率(Kuzhnets Index),阿鲁瓦利亚指数(Ahluwalia Index)、收入不良指数、泰尔指数等。

基尼系数是国际上通常用的反映居民收入差距(或平均分配程度)的指标。它是20 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根据洛伦兹曲线得出的,是用来判断一个国家分配平均程度的数量指标。基尼系数是指占人口总数一定百分比的社会成员,所拥有的收入额在全部居民收入额中的比重。基尼系数范围在0~1 之间,基尼系数越小说明分配平均程度越高,贫富悬殊(收入分配差距)越小;相反,基尼系数越大说明分配平均程度越低,贫富悬殊(收入分配差距)越大。根据联合国有关组织的规定标准:“若基尼系数低于0.2,则表示该国居民收入绝对平均;在0.2~0.3 之间表示比较平均;0.3~0.42 之间表示相对合理;在0.4~0.5 之间表示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在0.6以上则表示收入差距悬殊。国际上通常把0.4 作为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3]

基尼系数作为衡量收入分配差距程度的重要指标,它反映的是整个社会收入分配体系中收入分配差别的总体状况。基尼系数的上升表示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贫富差距程度加深。当政策作用使社会基尼系数下降到公平性标准时,则说明该项政策有效。但有一些经济学家认为,不能简单地直接套用基尼系数来和其他国家的收入差距水平进行比较。

收入均等指数是指将社会中的一定数量的居民按收入水平由低到高排序,并将这些居民依次划分为不同的组,使每组居民数相同。要看一个居民的收入地位,就可以看该居民的收入份额与其在总收入中的比重的差距,该差距越小,表明该居民收入越接近平均水平;该差距越大,则表明该居民收入越远离平均水平。通常使用居民收入分配均等指数(k)来表示该差距,该指数取值范围为0

库兹涅茨指数是以最富有的20%的人口的收入份额来表示的指数,该指数的最低值是0.2,指数越高,表示收入差别越大。

阿鲁瓦利亚指数以40%最贫穷人口的收入份额来表示的指数,这一指数的最高值为0.4,指数越低,收入差别越大。

上一篇:大学生毕业会计英文求职信下一篇:政府市区巷道工程建设情况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