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驾的界定标准(精选3篇)
酒驾的心得体会 篇1
酒后驾车是指,饮酒后8小时之内,或者醉酒后24小时之内驾驶车辆。统计表明,驾驶员酒后驾车,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是平时的15倍,30%的道路交通事故是由酒后开车、醉酒驾车引起的。驾驶员死亡档案中有59%与酒后驾车有关。触目惊心的数字告诉我们,酒后驾车严重的危害着交通安全,害人害己害社会。民警提醒广大司机朋友们,饮酒之后一定不要驾车。
酒驾之后事故多发的原因:
1.饮酒后驾车,因酒精麻痹作用,行动笨拙,反应迟钝,操作能力降低,往往不能很好地操纵车辆。
2.饮酒后注意力分散,判断能力降低。酒后的人对光、声的反应的时间延长,从而无法正确判断安全间距与行车速度,不能准确接收和处理路面上的交通信息。
3.饮酒后会使人的视野减小,视像不稳,色觉功能下降,导致不能发现和领会交通信号、交通标志标线,对处于视野边缘的危险隐患难以发现。
4.喝酒的人,大都觉得少喝点,或者自我感觉“良好”就没事,其实不然。喝酒后,在酒精刺激下,感情易冲动,胆量增大,过高估计自己,具有冒险倾向,对周围人的劝告不予理睬,往往做出力不从心的事情。
析酒驾的危害和治理措施 篇2
内容摘要:减少道路交通事故,是建立良好的道路交通秩序的重要保证。当前,酒后驾车这一违章现象表现很突出,它严重扰乱了正常的道路交通秩序,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建设和发展。本文阐述了饮酒对驾驶员驾车的影响及危害,论述了治理酒后驾车的法律依据、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汽车酒驾危害治理措施
引言:汽车运输业的迅猛发展,极大提高了交通运输能力,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并且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许多方便。汽车,从它在社会生活中所起的作用看,确实是现代物质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之一,然而当汽车的数量迅猛增长后,它又给人们带来了许多始料不及的祸端甚至灾难。交通事故的发生,虽有其多方面的原因,人、车、路和道路环境作为道路交通的四要素,同时也是引发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但最主要的,还是交通活动的主体—人。因为人的思想是交通活动的来源,人的行动又直接影响着交通安全。当然,就人而言,引发交通事故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这里不仅有非事故原因,有临界失职、知觉错误、决策错误、操作错误等直接原因,而且众多的间接原因更不容忽视。人为引起交通事故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在众多原因中,酒精中毒是最具威胁的从世界各国交通事故统计来看,酒后驾车所造成的交通事故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正文:
一、酒的含义
酒是含有一定量酒精的饮料。酒精,学名叫乙醇,是一种具有特殊香味的无色透明液体,在医学上常用作消毒剂或麻醉剂。酒精与水具有较强的融合性,一般白酒含酒精60%左右,果酒含酒精16%-48%,啤酒含酒精3%-5%。饮酒后酒精能够迅速被胃粘膜和肠粘膜吸收,随着血液循环到人体各个组织之内。由于酒精对水的亲和性,因此,酒精可以分布到体内所有部位。饮酒后,开始时大脑中枢神经兴奋,然后产生阻抑作用,严重者可以造成中毒死亡。
驾驶员饮酒肇事,一般是在酒后30-60分钟内发生,约占事故的60%。体内酒精浓度多少才能发生事故呢?依度过低对人体影响不大,浓度过高处于高度阻抑状态,驾驶员昏睡不能驾驶。据日本调查资料介绍,饮酒造成事故的驾驶员,1
其血液中酒精浓度,大约在1.0~2.5毫克/毫升范围内,其中1.5~2.0毫克/毫升范围内的占35.5%。饮酒后在30-60分钟内发生事故多,是因为这段时间内,血液酒精浓度维持在上述较高的数值范围内。
酒精对人体有麻醉作用。如脑和其他神经组织内的酒精浓度增高,大脑中枢神经就会变得迟钝,而且可以蔓延到机体神经,这时人的判断能力就会发生障碍,手脚活动比较迟缓。在初期,因为中枢神经中毒,削弱了对运动神经的约束能力,因此在人的心理上产生了轻松感,手脚活动反而有些敏捷了,但是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仍是迟钝的。
饮酒过多会产生醉的现象。醉,可以从主观上评价,也可以从客观上评价。主观上评价:一般在饮酒30分钟以后,自己就可以感到不怎么醉、微醉和相当醉的程度;到酒后60~90分钟时,体内酒精浓度很高,自己在某种程度上就失去了评价能力,如有的人,客观反应已经很清楚,而他自己却还认为没有醉。客观上评价:主要是对饮酒人的语言、行动、驾驶动作等一系列客观表现来判断。一般可分为微醉、轻醉、深醉和泥醉四种程度。微醉:主要是脸红、话多、心神不定、对外界反应迟钝,尚能控制自己;轻醉;其神经表现为兴奋,语言不清,酒言酒语,有时哭喊,对自己的行动控制能力降低;深醉:自己基本失去控制,动作失调,腿脚发软,有的不能走路,言语不明,各种反应显著低落,快陷入麻痹状态,许多行车事故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
二、酒后驾车的危害
因为机动车是一种速度快、冲力大的交通工具,它要求驾驶员行车时,对于道路上的瞬息万变的交通情况要在0.75秒内作出迅速的判断,并采取恰当的技术措施,才能保证交通安全。驾驶员饮酒会导致感觉模糊、判断失误、反应不当,有时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因饮酒而发生的交通肇事仍时有发生,而且酒后开车所造成的交通事故多为重、特大事故,人员伤亡率高,事故现场触目惊心,为此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那么,根据现代生理、心理科学来讲,饮酒对驾驶员驾驶技能有哪些影响呢?
1.使人的色彩感知能力下降。由于驾驶员90%左右的信息是靠视觉获得的,而在这90%左右的信息中,绝大部分都是有颜色的,当色彩感觉能力降低后,就不能迅速、准确地把握环境中的动态信息,使得感觉输人阶段的失误增加,影响
行车安全。
2.判断思维能力下降。英国学者科恩氏等作过一个试验,他们把优秀驾驶员分为三组:第一组为不饮酒者;第二组饮相当于23m1的威士忌;第三组饮料中酒精增至68m1。然后让各组驾驶员都驾驶宽为244cm的客车,作穿过一定间距两桩的实验。没有饮酒的第一组,能正确判断车子宽度与距离之间的关系;第二组有一个甚至想穿过两桩间距仅35cm的一条窄巷通道;第三组有两人试图分别穿过35cm及41cm的窄巷,结果都以失败而告终。第二、三组驾驶员开车直穿狭窄的胡同,可以看出已无法判断正确的距离,不能正确处理车子与路宽的关系了。美国的卢米斯认为,当血液中酒精浓度达到0.94%时,判断力会降低25%;酒精浓度为0.5%时,判断力降低的情况因人而异。
3.记忆力降低。记忆是过去经验在大脑中的反映。记忆是心理活动过程在时间上的持续。有了记忆,先后的经验才能联系起来,使心理活动成为一个发展的和统一的过程。而酒精使人记忆出现障碍,记忆能力会降低。日本学者宇留野氏将罗马字和日文字母作牵强附会意义上的联系,在各种不同的情况下使人记忆。未饮酒者从学习到铭记为止,平均只需试行7.25次,而血液中含中等酒精浓度者平均需试行9.5次,高浓度者平均需试行18.15次,可见由于酒精的影响,使人不易铭记。
4.注意力的水平降低。当酒精进人人体后,注意力的分配能力大大降低。行车过程中,注意力如果不能合理分配和及时转移,必然会影响对迅速多变的交通环境的观察,以致可能丢掉十分有用的道路信息,而使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增大。
5.使人的触觉感受性能降低。汽车行驶中,驾驶员触觉接收的信息虽没有视觉多,但是对驾驶工作来说也很重要。例如踩制动踏板中的力、方向操纵中的辈或飘、车子的振动情况等,都可从触觉获得信息,反映到大脑,以判断制动、转向装置的工作情况。当感觉能力降低后,对其发生的有关故障要达到一定的水平以上时才会被发现,以致不能及时发现故障,从而增加了危险性。
6.驾驶操纵能力降低。驾驶员饮酒之后,随着大脑及其他神经组织内酒精浓度的增高,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逐渐迟钝,并波及脑干和脊髓。当心理活动发生障碍后,手足的活动也变得迟缓,驾驶操作忽左忽右,车速忽加忽减,失误情况极为明显。美国的卢米斯通过对驾驶员的饮酒量和驾驶操作的实验后指出:当体
内酒清浓度在0.03%时,就可以发现驾驶能力低落;在0.10%时,驾驶能力低落15%;当体内酒精浓度达0.15%时,驾驶能力将降低30%。而且在驾驶员血液中酒精含量较低时,对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也有影响,甚至可以产生误反应。当驾驶员血液中酒精含量增高时,误操作的可能性增加。有人作过试验,当人体酒精浓度大于0.7%时,驾驶车辆发生事故的危险性就会急剧上升。驾驶员血液中酒精浓度达到0.8%时,操作方向盘的正确性降低。当驾驶人员血液中酒精浓度超过0.9%时,其判断力比正常人下降25%。
三、酒后驾车的治理
由此可见,加强对驾驶员的管理对于预防和减少直至杜绝酒后驾车,避免因酒后驾车造成交通事故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要努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要加强对驾驶员的宣传教育。道路交通管理工作,就如一部庞大的机器,由诸多部件组成,撑这台机器的主要支柱则是工程、法规、宣传。他们认为,做好交通管理工作,工程是基础,法规是根本,宣传是保证。可见,道路交通宣传教育在交通管理工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使驾驶员真正认识到酒精对行车所带来的巨大危害性,让其在思想上真正重视起来,同时让交通参与者都知道饮酒对道路交通的危害,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一起抓,以达到行车时决不饮酒的目标,实现交通安全的目的。
第二、加强酒后驾车的检验和鉴别。检验酒后驾车是一个较复杂的问题。酒精在体内被吸收后,会使人产生判断力降低,手脚活动迟缓,不协调等症状,这些影响因人而异。不过一般来说,驾驶员饮酒后的外显行动是随着血液中酒精浓度大小而变化的,交通民警如发现驾驶员驾驶汽车有危险举动时,可以检查执照为名,命令驾驶员停车。若发生停不住车或急刹车停车的现象,可怀疑是酒后驾车。可以采取用嗅觉器官判断、利用酒精检测仪器测定、采血检验等方法检验。
第三、执法必严,严禁酒后驾车。有法可依是指要有法律依据,我们应该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对驾驶员进行管理,但同时也应该看到,这些年来为什么饮酒驾驶这个问题始终没有得到遏制,我认为主要问题之一是法律、法规规定处罚太轻。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一个月以上三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和暂扣三个月以上
六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其实这样的行政处罚触不到违章驾驶员的痛处,应吸收和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有关法规,从重处罚饮酒驾车者,以儆效尤。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是要求执法人员要做到严格执法,不拘私情,对违章驾驶员一视同仁,要坚决处理,狠刹饮酒驾车这种恶习,只有这样,才能保障良好的道路交通秩序。
那么作为驾驶员本身,除了接受管理之后,又应该怎么做好自律工作呢? 一要多学习酒驾的危害。不要等出了事才知道什么是血的教训。多想想,如果酒后驾驶可能一个或多个人的生命就被你这自以为是的行为给剥夺了,但是你有什么权利决定别人的生死啊,生命是可贵的、平等的。二要正确理解酒驾处罚的含义,对于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罚力度确实有待进一步商榷,我们自己更要自觉地把酒驾这种行为当作是一种间接故意的犯罪。其处罚的目的就在于此。三是脑海中铭记喝酒不开车。吃饭时喝点酒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外出应酬时,喝酒在所难免。因而,如果赴宴前确定将要喝酒,那么最好不要开车去;如果实在需要开车,那么有条件的可以带专职司机,或者指定一个朋友或亲戚负责开车,负责开车的人要坚决不沾酒。
结束语:总之,对酒后驾车的管理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任务,它需要交警部门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地探索。同时,也更需要全社会的驾驶员遵纪守法,文明开车。只有这样,道路交通秩序才能保持良好,人们的出行才会安全,道路才能保持畅通,经济社会建设才会有保障。
参考文献:
[1]驾驶员交通安全教程,浙江:浙江科技出版社,2002。
[2]段里仁:道路交通安全手册,北京:档案出版社,1988。
拒绝酒驾的倡议书 篇3
为有效预防道路交通事故,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努力营造安全、文明、畅通、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我们倡议:
一、争做“拒绝酒驾醉驾”的宣传者。在带头践行禁止酒驾醉驾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利用各种机会场合,通过多种方式向广大交通参与者宣传酒驾醉驾属于故意违法犯罪,必将受到法律严惩;宣传饮酒后会造成视力下降、视野变窄、判断力变差、注意力不集中、对车辆的操控力降低等常识,提醒驾驶人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宣传交通事故造成的惨痛后果,提醒驾驶人牢固树立敬畏生命的做人底线,坚决做到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
二、争做“拒绝酒驾醉驾”的践行者。车辆驾驶人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为饮酒驾驶;车辆驾驶人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80mg/100ml为醉酒驾驶。清醒认识酒驾醉驾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不断增强交通安全意识和法治意识,参加亲朋聚会、婚庆典礼等活动,自觉做到不喝酒、不敬酒、不劝酒,提醒同行人员少喝酒、不醉酒。
三、争做“拒绝酒驾醉驾”的劝导者。如果你是机动车驾驶人的家人,请提醒他们不要酒后驾车,发现后要及时劝阻;如果你是机动车驾驶人的朋友,请提醒他们驾车前不要饮酒,更不要对他们劝酒、逼酒,发现酒后驾车要及时劝导、提醒、阻止;如果你是宴请聚会组织者,请不要强迫机动车驾驶人喝酒,给他们提供非酒精饮料,主动规劝用餐的驾驶人不饮酒、不酒后驾驶车辆。
四、争做“拒绝酒驾醉驾”的垂范者。酒在餐桌上是感情的.催化剂,在道路上却是夺命的“刽子手”。当你要举起酒杯的时候,请先放下手中的车钥匙,别忘了家人时时刻刻盼着你*安归来。无论饮酒多少都要选择出租车、代驾或其他安全的交通方式回家,做新时代良好行为的垂范者。节日期间合理安排出行时间,保持充足睡眠,避免“隔夜酒”导致酒驾,危害自身及他人安全。
五、争做“拒绝酒驾醉驾”的守护者。要大力倡导拒绝酒驾醉驾新风尚,积极曝光酒驾醉驾违法犯罪行为,努力营造拒绝酒驾醉驾浓厚社会氛围,让拒绝酒驾醉驾逐步成为广大交通参与者的自觉意识和行为习惯。餐饮娱乐行业在餐桌上摆放或者墙壁上张贴拒绝酒驾醉驾提示,对顾客酒后驾车的危害性进行善意提醒,对有酒驾醉驾苗头的顾客进行劝阻。对酒驾醉驾不听劝阻的行为,应向*机关举报,按照“七个一律”规定严厉惩处。
拒绝酒驾醉驾,对我们每个人来说,也许只是树立安全文明交通意识过程中的一小步,对整个社会来说,却是走向和谐小康生活的一大步。为了社会和谐稳定,为了每个家庭*安幸福,为了亲人、朋友和自己,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细节做起、从小事做起,学会自律,遵守法律,筑牢防线,珍爱生命,远离酒驾,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努力创造安全、文明、畅通、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为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而努力奋斗!
倡议人:xxx
【酒驾的界定标准】推荐阅读:
酒驾的处罚标准06-02
煤矿“三违”行为类型界定标准08-02
不合格党员界定标准及处置办法08-24
山西消防安全九种规模小场所界定标准06-04
交警查酒驾依据的标准07-27
行业界定05-24
界定功能06-20
能力界定08-25
界定因素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