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性界定

2024-09-22

属性界定(精选4篇)

属性界定 篇1

学者们对会计信息的经济属性有多种不同的见解,搜集并梳理相关文献发现,主要有: (1) 会计信息是否属于商品的争论; (2) 会计信息是否属于公共物品的争论; (3) 其他争论,即会计信息既非商品也非公共物品。

一、会计信息并非商品

早在1994年,谢德仁教授就提出了会计信息属于商品的观点,他认为会计人员通过会计信息系统生产的会计信息产品,并非是为了自身的直接消费,而是为了提供给会计信息需求者(投资人、债权人、政府等)以换取自己所需要的商品,这样会计信息体现的是会计人员与会计信息“消费者”之间交换等量劳动的经济关系,因此会计信息实质上属于商品。该观点遭到钟子亮(1995)的反驳,他认为会计人员属于企业的管理者,而且会计信息是无偿提供的,因此会计信息不属于商品。其后,这两种观点引起了会计学界热烈的争论,赞同会计信息属于商品的学者有:邱庆兵、蒋尧明、王庆芳、李光宇等,邱庆兵(1997)认为会计信息不仅是商品而且是一般商品。王升、王平心(2001)通过对会计信息产权变迁的分析,认为会计信息在本质上是私人产品,应通过实现会计信息商品化来对会计信息私人产品的属性予以认可,对会计信息的产权实施强有力的保护。蒋尧明、王庆芳(2002)以马克思的商品理论作为分析基础,论证了会计信息本质是一种商品,而现实生活中会计信息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呈现出公共产品的形态,完全是受制于现阶段特殊的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水平的结果。随着条件的变更,会计信息必然恢复其商品的本来面目。

按照马克思的观点:“商品首先是……一个靠自己的属性来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物……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意即商品是用来交换、能满足人们一定需要的劳动产品。也就是说会计信息要成为商品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首先,商品是凝结了一般劳动的劳动产品;其次,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再次,商品的生产目的是为了交换,而且在交换中生产者让渡使用价值时实现价值,而购买者在认可价值的交换中获得使用价值,实际的交换过程能够解决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矛盾。

会计信息的生成无疑耗费和凝结了企业财务人员对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所付出的智力和体力劳动。同时,这种人类劳动能够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需要,会计信息是多种契约(如企业章程、债务契约、租赁契约等)得以履行的依据和基础,并且实证会计研究文献指出,在订立契约的过程中,会计信息的确起着降低交易费用的作用。显然,会计信息属于劳动产品,并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满足成为商品的前两个条件,但会计信息无法满足成为商品的第三个条件,马克思认为:“人类的劳动产品如果不是供生产者自己使用、而是为了交换的目的生产的,那便是商品。……要成为商品,产品必须通过交换,转到利用它使用价值的人的手里。”会计信息即使在两权分离下使用者和提供者发生了相应的分离,其生成目的也不是为了交换,企业生成会计信息对内是为了更好地记录、反映和监督经济业务,便于内部管理;对外披露会计信息的主要动机,一方面是吸引更多的潜在投资者、向现有投资者汇报经营情况和经营业绩以便他们做出投资决策。另一方面向政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便于他们掌握情况,进行总体的宏观调控、预测和决策。可见,会计信息对内提供和向政府部门提供是无偿提供,不存在交换;对外部投资者及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是为了让这些利益相关者了解企业,正如蒋尧明、王庆芳在论证会计信息的商品属性时将会计信息比作的产品“说明书”。

无独有偶,朱开悉(2006)、岳上植(2006)也持有类似的观点。朱开悉认为会计信息产品不是商品本身,而是商品(也就是企业)的说明书。岳上植认为会计信息是一种标签产品,其使用价值就是反映企业的价值,而其价值则包含在企业的价值之中,会计信息价值的实现依赖于企业价值的实现。并且进一步指出将会计信息从企业这一产品中分离出来,使其独立商品化,在理论上没有必要性,在实践中也不具可行性。这些观点正好与马克思论述的会计劳动性质的观点一致,马克思在论述会计劳动性质时就深刻指出会计是生产职能的附带职能,这正说明了会计信息产品的依附性。

依据这种观点,企业销售商品时一并配送的说明书,在其生产过程中凝结了一般劳动,也具有让购买者了解商品功能和使用方法的使用价值,但商品说明书不是为交换而生产的,只是有利于产品的交换,因此商品说明书不属于商品。笔者认为在这种较为恰当的比喻中,会计信息中的财务报表对企业来说犹如商品的原料配方,其中,资产负债表中资产结构正好说明企业的“财产配料”情况,而表示资产来源的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则正好说明这些原料的来源;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损益表正好向利益相关者说明了企业的获益情况,犹如告诫商品利益相关者该商品的受益情况;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恰如商品中某种特定成分,其流量情况更进一步说明了该种特定成分的来源和转化。因此,笔者认为会计信息是能够说明企业情况的“说明书”,其本质并非商品,

二、会计信息亦非公共物品

1. 会计信息公共物品属性的相关文献。

经济学上常常将私人物品与商品联系起来,而私人物品的对立物公共物品则对立于商品。进一步梳理相关文献,有关会计信息属于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界定主要有三种观点: (1) 会计信息公共物品论。多数学者以会计信息在使用(或消费)上满足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征为研究起点,认为会计信息是典型的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如王可瑜、王平心(2007)认为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在于公司治理机制和市场机制无法生产足够的会计信息并将之有效配置,因此认为会计信息属于应由政府提供的公共物品。涂建明(2007)认为公开的会计信息、会计信息生产和披露规则以及会计信息的监管具有公共产品属性,并且指出政府相关部门可以通过设计信息税制度来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健全会计准则以及完善会计监管和会计司法等公共服务。 (2) 会计信息本质上属于私人物品,但由于条件不具备而表现为公共物品。持该观点的有杜兴强、蒋尧明、罗新华等。杜兴强(1998)认为,在公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中,股权交易使得股东经常处于变动的状态,以至很难辨明公司的股东是哪些人,最终形成所谓的委托者虚位。在此种情况下,任何人都有可能成为公司的股东(即所谓的潜在的投资者),因而他们也都有权获得公司的会计信息,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会计信息已经由“私益产品”演变为“公共产品”。蒋尧明、罗新华(2003)认为会计信息产品在目前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等条件成熟时则将恢复其私人产品的属性。 (3) 会计信息具有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双重属性。持会计信息双重属性观点的又分两种立场:一种是认为公众公司的会计信息产品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非公众公司的会计信息产品是私人物品。胥珩(2010)认为独资企业的会计信息属于私人物品、合伙企业的会计信息属于俱乐部物品而公司制企业的会计信息则属于公共物品。另一种以吴水澎、秦勉(2004)为代表,他们按照“核心效用”和“非核心效用”两种不同效用界定会计信息为“复合品”,指出会计信息产品对于发挥“核心效用”的特定消费群(各种投资者)内仍是私人物品,会计信息资源的配置仍由竞争市场中的价格机制来引导。

2. 公共物品的界定。

公共物品的经典定义由萨缪尔森给出,萨缪尔森定义的公共物品为“每个人对这种物品的消费,都不会导致其他人对该种物品消费的减少。”即每个人对这种物品的消费,不需要从其他人对它的消费中扣除。阿伦·德雷泽将此定义进一步精确化为:公共物品是这样一种物品,一个人对它的消费不会以相同的数量减少另外一个人对它的消费。经济学家们根据这个定义概括了公共物品的三个基本特征: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指公共物品之效用为社会成员共享,即公共物品产生的效用是社会效用);消费的非竞争性(指消费者的增加不减少其他的共同消费者,即增加消费者的边际成本为零);受益的非排他性(泛指公共物品的消费者可以共同受益;精确地说即,在技术上无法将拒绝为之付款者———如拒纳或不纳税者排除于公共物品的受益者之外)。该定义虽被广泛接受,但其界定相当苛刻,因此这类广公共物品被称之为纯公共物品,而具备其中一个或两个特征的称为准公共物品。其后,奥尔森将公共物品定义的外延进一步拓展为“任何物品,如果一个集团中的任何个人都能够消费它,它就不能适当地排斥其他人对该产品的消费”。

这些对公共物品的描述指出了消费者对该类物品享用上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但无法恰当地说明这些物品就一定不能由市场提供,而必须由公共部门提供的原因。因此,学者们试图从公共物品的供给上界定公共物品,即认为不能从物品上界定公共物品还是私人物品,应该从供给的部门来区分,即由公共部门提供的便是公共物品,而由私人部门提供的则属于私人物品,如张康之、王喜明(2003)认为:“凡属公共物品的东西,都不可能由私人部门提供,也不可能通过交换的方式来配置。反过来说,凡由私人部门提供的和可以通过交换的方式加以配置的,都不是公共物品。”从这两类对公共物品的界定看,好像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即: (1) 从享用上界定公共物品的逻辑为由于存在享用上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所以难以激励私人去提供,因而应该由公共部门。会计学界认为会计信息属于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的观点便是源自这样的逻辑。 (2) 从供给上界定公共物品的逻辑为由于公共物品无法由私人部门提供,而必须由公共部门提供,那么该物品理应由大家共同享有而且个人无权排斥他人的享用,从而使得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征。笔者认为,从供给上界定公共物品更能反映公共物品的自然属性,因为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征,这是公认的,但不能说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特征的物品全部是公共物品。据此界定会计信息并非不能由私人(企业)提供,更非私人无法提供,而是会计信息在由私人(企业)垄断的情况下,私人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而不情愿及时提供真实、充足的会计信息。由此可见,会计信息并非属于公共物品。

三、关于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思考

综上所述,会计信息的商品论混淆了商品和商品说明书的概念,而会计信息公共物品论却混淆了会计信息与鉴定会计信息质量的准则、规则、制度的概念。两种理论的出发点均为在会计信息失真背景下探求提升会计信息质量的有效途径。但由于概念混淆,使得会计信息经济属性界定不清,导致资本市场上信息噪音不断,从而造成企业竞争中的混沌与无序,在这样的环境下,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不但难达其初衷,而且加大了治理难度。笔者认为,从本质上讲会计信息是一种能够带来经济利益的而且被私人高度垄断的信息资源,这种资源背后隐藏着企业价值的索取权。一般而言,能够及时掌握更多、更准确会计信息的人将更加有利于其做出决策,从而实现其经济利益,此外,提供更多的会计信息会增加成本和泄漏企业秘密,因此只有公开披露的会计信息才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而未披露的会计信息则可能使得信息垄断者获得垄断利益,这是会计信息垄断者不愿披露或虚假披露信息的主观动因。而使会计信息垄断者不披露或虚假披露会计信息的客观环境有三方方面: (1) 会计信息这种含有“原料配方”的商品说明书说明的是企业而非普通商品,前者较后者要复杂的多,在利益相关者知识不及的情况下更难以辨别其真伪与多寡,因此更需要专业判断; (2) 商品质检部门均为政府部门,其公信力较强,而会计信息鉴证业务为民间审计部门,在利益驱使下难以保证其独立性和公信力; (3) 会计信息以及规范会计信息的规章制度多数带有主观判断,这使得会计舞弊行为有了解释空间。

由此可见,会计信息在主观利益的诱惑下,在舞弊后难以发现的客观环境下,使得会计信息质量不尽如人意。根据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私人获利是理性选择,难以由这些信息垄断者自己改变,因此从客观上讲,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实际上是制度问题。正如刘峰(2001)所言,现有的制度安排本身排斥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并诱发会计信息违法性失真。相关法律制度的健全和完善是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治本之举,即依靠法律制度的强制力来约束信息垄断者,遏制信息垄断者的不当获利心理,具体来说要做好以下工作: (1) 积极研究并制定能够提升会计信息质量的规章制度,减少主观判断空间; (2) 加大会计信息质量的检查力度,扩大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的范围; (3) 加强法制建设,加重对会计舞弊行为的惩罚,使得其舞弊成本远远大于因会计造假所获利益。

摘要:本文以经济学界对商品和公共物品的界定为依据, 对会计信息的商品属性与公共物品属性逐一加以辨析, 指出会计信息既非商品也非公共物品, 而是类似于“商品说明书”的“企业说明书”, 据此进一步分析了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观动机和客观环境, 并指出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本途径是相关法律制度的有效供给。

关键词:会计信息,公共物品,商品,经济属性

参考文献

[1].谢德仁.现代会计信息:一种特殊的商品.四川会计, 1994;5

[2].钟子亮.驳会计信息商品论——与谢德仁同志商榷.四川会计, 1995;2

[3].吴俊英.基于契约视角分析财务信息的披露机理.经济问题, 2008;4

属性界定 篇2

为了更好地对药械组合产品进行监管,美国、欧盟等均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规范药械组合产品的上市前和上市后各环节的管理。以美国为例,2002年美国FDA成了专门的组合产品办公室(OCP),负责组合产品的分类,分配审评部门,制定政策规章,以及指导企业申报等。OCP制定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组合产品的管理规章,包括产品上市前审批,质量体系要求及上市后不良反应监测等[5]。目前我国对药械组合产品的管理还处在摸索阶段,尚未形成较完整的体系。目前,只发布过几个关于药械组合产品注册管理的规范性文件[2,6,7]。

目前各国对药械组合产品的监管模式虽不尽相同,但基本原则均是按产品属性进行分类管理,也即是根据组合产品中起主要作用的组成部分的属性,决定该产品的审评审批部门。因此产品属性的界定是药械组合产品管理的前提和基础,特别是在产品注册申报、审评审批环节,将关系到企业向谁申报、如何申报、申报后由谁审评审批等问题。

1 我国对药械组合产品属性界定的相关规定

1.1 药械组合产品的定义

要对药械组合产品进行有效的监管,首先需要确定药械组合产品的定义。2009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发布了《关于药械组合产品注册有关事宜的通告》(2009年第16号),简称16号通告[2],对药械组合产品的定义进行了明确。药械组合产品系指由药品与医疗器械共同组成,并作为一个单一实体生产的产品。

1.2 药械组合产品属性界定原则

药械组合产品由于同时涉及药品和医疗器械,因此其管理属性的划分相比单一产品复杂。16号通告确定了药械组合产品属性界定基本原则,即以药品作用为主的药械组合产品,需申报药品注册;以医疗器械作用为主的药械组合产品,需申报医疗器械注册。

1.3 拟申报注册产品属性界定程序

16号通告规定拟申报注册的药械组合产品,如该类产品尚未在中国获准上市,申请人应当在申报注册前,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行政受理服务中心申请产品属性界定,报送该产品拟按照药品或者医疗器械申报注册的说明及相关支持性资料。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行政受理服务中心会同药品审评中心、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组成药械组合产品属性审定专家组,负责审定药械组合产品作为药品或者医疗器械申报的属性,并在收到申请资料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提出属性界定的意见,书面通知申请人。申请人根据产品属性审定意见,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申报药品或医疗器械注册申请,并在申请表中注明“药械组合产品”。

此通告初步确定了药械组合产品属性界定的程序,明确了申报主体,审评审批主体,工作时限及最终界定意见的送达。但是此程序仅是属性界定的原则性规定,比较笼统,对申报资料的具体要求,特别是对支持性资料要求不够具体细化,而支持性资料是判断产品属性最重要的依据。因此,有必要进一步细化属性界定程序,明确申报资料的要求,以便于指导和规范企业的申请,以及利于审定专家组全面了解拟申报产品的情况。

2 规范属性界定申报材料的建议

2.1 制订属性界定申请表

确定申请表的格式及填表要求。申请表内容应该包括申请者的基本信息以及产品的基本信息。[8]

2.1.1 申请者基本信息

申请者的名称,地址,联系人及联系方式,包括电话、传真和电子信箱。

2.1.2 产品基本信息

产品基本信息分为产品自然信息和产品管理信息。

产品自然信息,如产品的生产企业及所含各组成部分的生产企业;产品及组成部分的名称,包括通用名称和商品名称;性能结构与组成;预期用途;适用范围;

产品管理信息,如产品及所含各组成部分的类别及编码;如果所含组成部分为已上市产品,应该填写上市许可的相关信息,境内医疗器械应该填写注册证号,药品应填写药品批准文号,境外产品应填写相关的上市许可信息。

2.1.3 拟报送的管理部门和其它说明

申请者建议该产品按药品还是按医疗器械进行管理,以及其它说明。

2.2 支持性资料

2.2.1 产品成份及结构的描述

对产品化学成份和(或)生物成份以及结构的描述是产品描述最基本的一部分。申请者应该充分地描述产品的成份,以及各组成部分的组合方式,如化学方式结合,还是仅是物理机械的结合或混合。这可以使审定专家组有足够的信息来理解产品的成份及组合方式。

2.2.2 预期用途

预期用途指达到对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缓解的预期目的或影响身体的结构或功能的任何预期效果或作用。申请者应该简明清晰地说明该产品的预期用途,包括整个产品总的预期用途及每个组成部分的预期用途。例如药物洗脱冠脉支架,由支架和药物涂层组成,总预期用途为改善冠状动脉内腔直径,防止再狭窄的可能。其中支架的预期用途为改善冠状动脉内腔直径,而药物涂层的预期用途为防止冠状动脉再狭窄。又如含抗菌、消炎药物的创口贴,其中药物预期用途为抗菌消炎,而创口贴则起到对伤口的覆盖保护作用。

2.2.3 作用方式

作用方式是指产品达到预期用途的途径。对作用方式的描述是申请资料中最重要的部分,因此申请者应列出所有已知的作用方式,以及达到总预期用途起主要作用的方式及其依据,其它作用方式为次要作用方式的理由。尽可能地提供支持资料,比如参考文献等。

由于组合产品由不止一种属性的部分组成,因此会有不止一种的作用方式,可能是通过药理学、免疫学或代谢手段获得,也可能通过物理方式达到目的。通过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的作用方式达到其预期目的,满足药品的定义;通过物理方式,而非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的作用方式获得的,则符合医疗器械的定义。对于单一产品,一般情况下作用方式仅为一种,这种作用方式通常是决定了产品管理属性。而对组合产品,作用方式不止一种,各作用方式对达到总预期用途的贡献不同,其中对达到总预期用途起主要作用的方式决定其管理属性。申请者应当提供所有已知的作用方式的描述,确定对治疗起最重要作用的作用方式以及确定的依据。

同样以药物洗脱支架为例,此类产品多是在祼支

2.2.4 使用方法及持续时间

申请者应该说明该产品使用方法、使用频率和每次持续时间,每个组成部分在整个产品使用期限中所占比例等。对于药品应该明确其使用的剂量。

2.2.5 研发过程及结果的简要报告

申请者应该尽可能总结所有研究资料,包括动物实验。以便于专家组判定组合产品以药理的、代谢的或是物理的作用达到疗效,及哪种作用方式是最主要的作用方式。

2.2.6 制造过程描述

申请者应简要的描述产品的制造过程,包括各组分部分的来源等。

2.2.7 相关产品的描述及监管情况

如果已有与该产品相似或相关的产品,特别是已批准上市的产品,申请者应该简要地介绍这些产品的情况,说明目前这些产品的管理属性,以便审定专家组作为参考。

2.2.8 其它任何相关信息

3 小结

本文简要分析了我国药械组合产品属性界定的相关法规,借鉴美国FDA在组合产品管理方面的经验,结合我国药品和医疗器械监管的特点,提出如何规范药械组合产品属性界定申报资料要求。建议制定属性界定申请表,明确支持性材料所需的内容,如产品描述、化学和(或)生物成份以及结构的描述、预期用途或适应症、所有已知的作用方式以及主要作用方式、使用方法及持续时间等。这将有助于监管部门指导和规范企业的属性界定申请,同时有助于审定专家组全面了解拟申报产品的情况,并对产品属性作出准确有效的界定。

参考文献

[1]USA,FDA,Combination Product Definition.http://www.fda.gov/CombinationProducts/AboutCombinationProducts/ucm118332.htm.

[2]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药械组合产品注册有关事宜的通告(2009年第16号).2009.

[3]USA,FDA,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About Combination Products.http://www.fda.gov/CombinationProducts/AboutCombinationProducts/ucm101496.htm.

[4]Nguyen1,K.L.a.T.,Combination Products Regulation at the FDA.Clinical pharmacology&Therapeutics,2009.58(5):p.468-470.

[5]USA,FDA,Office of Combination Products.http://www.fda.gov/AboutFDA/CentersOffices/OC/OfficeofScienceandHealthCoordination/OfficeofCombinationProducts/default.htm.

[6]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药品和医疗器械相结合产品注册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食药监办[2004]94号)(于2009-11-12失效).2004.

[7]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药械结合产品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食药监械[2006]519号).2006.

属性界定 篇3

马克思把目光定位于历史的真实社会, 指出考察与理解人应该从“现实的个人”作为出发点。“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 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 包括他们已有的和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现实的个人”就是唯物史观的前提, 也是科学的人的理论起点。正是从这个前提出发, 马克思走向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真实世界, 正是站在这个起点考察人, 才发现人的本质属性。

二、对现实的个人存在的规定性

1. 自然人且是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人。

马克思开宗明义:“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马克思指出, 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 人的存在首先是人的个体生命的存在。人与自然的现实的历史关系, 是历史性存在的第一个原初关系。因此, 人和自然界之间的关系问题是首先应当关注的根本之点。

马克思确认人是一个自然人, 接着指出, 人是从事着物质生产活动的人。他说:“可以根据意识、宗教或随便什么别的什么来区别人和动物。一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 即迈出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这一步的时候, 人本身就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马克思指出, 人与动物的最根本区别是实践活动———即人进行自己的生活资料生产的时候, 才真正地与动物区别开来, 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存在与发展的基础, 人通过自己的生产劳动去改造自然, 使自然展现出人的属性, 并同时展现自己的属性。由此得出, 人首先是自然人且是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人。

2. 社会关系中的人。

马克思说:“生命的生产, 无论是通过劳动而达到的自己生命的生产, 或是通过生育而达到的他人生命的生产, 立即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 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就是说, 人在进行物质生产的同时, 也生产出一定的社会关系。

在马克思看来, 能够生活是人的最先决要求, 所以人首先必然需要吃穿住以及其他一些东西, 这就要使人们通过物质生产向大自然索取而得, 这必然发生人与自然的关系。而在这过程当中, 人与人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 由此再形成其他各种政治的、精神文化等关系。人是社会性存在物, 而社会存在的主体是以生产为核心形成的各种关系的历史性活动, 因而社会存在的本质就是关系。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中的“物”, 指的正是社会关系, 一种由物质生产活动所建构出来的社会关系, 而人就是处于这样的社会关系中的人。

3. 有意识的人。

马克思在确证出历史原初关系的四个方面后说:“我们才发现:人还具有‘意识’”。人类进行物质生活资料生产, 同时还进行精神生产, 即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精神生产一开始是与物质生产交织在一起的。

马克思说:“人们是自己的观念、思想等等的生产者, 但这里所说的人们是现实的、从事活动的人们, 他们受自己的生产力和与之相适应的交往的一定发展———直到交往的最遥远的形态———所制约。”马克思指出, 人是有意识的社会存在, 它是在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意识如同语言一样是交往的产物, 是人们在生产中“由于需要, 由于和他人交往的迫切需要才产生的”, 即有关系才有意识, 而意识就是人们对自身, 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认识。然而意识的发展状况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和交往的发展情况, 因此马克思说:“不是意识决定生活, 而是生活决定意识”。

4. 历史中的人。

“现实的个人”并不是一个直观的现象独体, 而是同社会历史生活结合在一起的人。马克思指出人要进行物质生产, 而物质生产实践就是人与动物的最根本区别, 人从脱离动物界的第一天起, 也就开始进入了自己的历史, 因而, 生产实践就是人的一种历史活动, 人就是进行着历史性生产实践的人。人就是在生产实践中创造历史的。

马克思指出, 每一个人都是处于这一定的社会历史阶段的人, 并从事着一定的物质生产劳动, 因此马克思说:“历史不外是各个世代的依次交替”。马克思指出, 物质生产劳动是从某一个历史性的基点为起始的, 从这一点开始, 人与时间性的物质生产劳动相联系, 使人之所以成为人, 人的本质也同时在人的历史性的物质生产活动中不断创造并得以展现。这样的人总是处于历史性的存在之中, 因而历史性构成了人的存在规定性。

5. 阶级中的人。

马克思认为, 人是社会关系中的人, 而在阶级社会中, 社会关系就表现为阶级关系, 人是阶级社会中的一分子, 所以人具有阶级性。“个人隶属于一定阶级这一现象, 在那个除了反对统治阶级以外不需要维护任何特殊的阶级利益的阶级形成之前, 是不可能消灭的。”即是说在阶级社会中, 社会关系表现为具有对抗性的生产关系, 而处在这种关系中的个人, 便具有阶级的性质。这是阶级社会中人的共性。而同时人又是具有个性的, 他们的个性受非常具体的阶级关系所制约和决定。人的本质是人的个性, 因而在阶级社会中, 人的本质就表现为阶级本质。因此, 在阶级社会中, 人是阶级性与个性的统一。

三、人的本质

1. 人的社会本质。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在其现实性上, 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一切社会关系在这里包括自然关系与社会关系, 而社会关系又包括生产关系、政治关系、思想关系等等, 而现实的人就是这些关系的总和, 是这些社会关系的集中表现。

马克思承认人的自然属性, 但是人的现实本质必须放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去理解把握。因为人不是抽象中的人, 而是处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并从事着物质生产劳动的人, 他必然表现受到这个历史条件下各种关系的制约, 人不可能在超脱这些关系;另外, 人的生产实践必然是处在社会关系中的劳动, 因为生产实践必然会发生人与人的关系, 孤立的一个人的劳动是不可想象的。因此, 人的本质存在于现实的社会关系中, 也即只有在社会关系中, 人才能寻找到人的本质, 社会关系就构成了的人本质。

2. 人的实践本质。

在马克思看来, 实践就是现实中的人的生产生活实践, 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从事物质生产活动, 而人正是在这样的活动中获得了人的本质, 因此马克思说:“个人是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 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此, 他们是什么样的, 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 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因此, 个人是什么样的, 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因此, 马克思从人的物质生产的实践来确定人的本质和历史内涵, 把实践看做是人与动物学的区别, 因为实践不仅仅是人的一种存在方式, 而且是人所特有的存在方式, 自由的存在方式。因此, 马克思说:“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四、马克思有关人的科学理论所体现的几个特性

1. 考察对象:

现实性与具体性。马克思对人的关注“现实的个人”, 着眼于现实生活中具体的个人, 即要以现实的具体的人为考察对象来探讨人。现实地去研究人是马克思的基本出发点, 关注现实的人, 关注具体人的生存条件及其现实的活动, 在这个意义上, 马克思实现了对以往抽象探讨人的历史性超越, 实现了研究对象的根本性变革。

2. 探讨前提:

条件性与时空性。马克思把人放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去讨论, 即界定人的本质要在一定的条件下与一定的时空下进行。马克思看到人类的发展史是一部人类生产实践的发展史, 人正是从这种历史性的活动中获得和展现出自己的本质属性的, 而随着历史的实践活动发展人又而不断地发展着自己的本质。马克思实现了对形而上学的颠覆, 开辟了对人的本质认识的哲学新方向。

3. 探讨方法:

联系性与整体性。马克思对人的界定主要是放在社会意义上整体地去把握, 联系整个社会的各种关系来考察人。而唯心主义、旧唯物主义对人的理解要么陷入抽象的思辨性, 要么过于动物性或者机械性, 都是不科学的。马克思把人置于现实社会中, 从整个社会各种关系的联系中去考察人的存在与人的本质, 得出了“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个科学性规定。

4. 指述方式:

实践性与创生性。马克思对人的界定是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之上的, 认为人的本质是在实践中不断生成并得到体现的。马克思考察具体生活中进行生产的人, 指出在现实世界中从事感性生产活动, 人通过处理与自然的、社会与人的关系, 而在这些实践活动中不断生成并表现着的人自己的本质。马克思指出是实践创造了世界, 创造了历史, 创造了人自身。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2]张一兵, 蒙木佳.神会马克思[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3]孙伯鍨, 侯惠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与现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4]张一兵.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主体向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5]仰海峰.形而上学的批判——马克思哲学的理论前提及当代效应[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6.

[6]夏甄陶.人是什么[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0.

[7]钟明华, 李萍, 等.人学视阈中的现代人生问题[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8]李大兴.《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人学理论探析[J].北京大学学报 (国内访问学者、进修老师论文专刊) , 2002, (4) .

属性界定 篇4

1 关于奢侈品概念的研究

众多学者、机构基于不同的学科视角, 对奢侈品的概念进行了广泛探讨。从语义学视角考察奢侈品, 可以得知奢侈品具有的一些特征, 如昂贵、铺张、精致、漂亮、令人喜爱、难以获得、非必需性等等, 也可明辨其不仅可以是一种物品, 也可以是一种服务、一种经历或体验, 具有显扬、使人身体舒适及精神愉悦等功能。从经济学意义上看, 奢侈品实质是一种高档消费品, 是一种价值/品质关系比值最高的商品, 需求价格弹性和需求收入弹性均大于1, 其恩格尔曲线呈下凹型, 具有非必需性和可替代性;从社会学的角度关注奢侈品, 主要着眼于奢侈品的社会文化功能, 尤其是它的象征性意义, 于是难免牵扯到社会各方人士对奢侈品的评判——包括道德的, 甚至政治的;从符号学视角来看, 奢侈品的消费, 本质上是一种“符号消费”或“知识消费”, 即消费者购买的是奢侈品的“符号价值”, 或者说其“知识价值”远远超过其狭义的使用价值;营销学从“产品—市场”的对应角度, 认为奢侈品是“兼具奇特和高档次两大特征的产品” (Allérès, 1997) ;而从行业视角界定奢侈品, 则体现出更多的具体性, 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安永会计师事务所 (2005) 给出的定义:“所谓奢侈品, 广义而言, 泛指带给消费者一种高雅和精致的生活方式, 注重品位和质量并且主要面向高端和中高端市场的产品。”然而, 被称为当今世界通行和公认的奢侈品定义则来自世界品牌实验室 (World Brand Lab) :一种超出人们生存与发展需要范围的, 具有独特、稀缺、珍奇等特点的消费品, 又称为非生活必需品 (杨明刚, 2006, 2007;周洁, 2008;游娅娜, 2008;姜凌等, 2009) 。

朱明侠、周云 (2008) 认为, 任何以各自研究领域为背景得出的奢侈品定义都是狭义定义。然而他们站在消费心理学角度所提出的奢侈品定义, 仍是以单一学科为背景, 应当同样属于狭义定义。朱晓辉、卢泰宏 (2006) , 以及袁华涛 (2010) 则认为, 奢侈品广义定义指超出消费者基本需求之外的消费品。这一界定无疑又失之过简。

2 关于奢侈品属性的研究

所谓属性 (attribute) , 在哲学上指实体的本性即属于实体的本质方面的特性;在逻辑学上指对象的特性、特征 (《辞海》, 1980;《新华词典》, 2001;《现代汉语词典》, 2003) 。事物的属性通常被分为本质属性 (intrinsic attribute) 和非本质属性 (extrinsic attribute) , 它们也被称为内在属性和外在属性 (Richardson et al., 1994) 。

关于奢侈品属性的研究与奢侈品概念的建立密不可分, 最早可以追溯到1776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 (郭大力、王亚南译, 1974) 中的论述。斯密以经济学的角度切入, 阐释了奢侈品的“非必需性”并以此为标准区分奢侈品与必需品, 从此开启了近代学科意义上的奢侈品概念建构历程。200多年来, 众多学者对奢侈品的属性不断挖掘, 从“单项属性说”一直到“12属性说”, 所揭示出的奢侈品属性包括:非必需性、象征性、稀缺性、高品质、独特性、文化内涵、美学价值、高价格、高端人气、品牌专一性、相对性、贸易性、技术的先进性与经典性、手工制作、高超的营销手段、出身良好、声誉卓著等等, 多达近20种。本文通过实证研究, 将奢侈品的属性特征归纳为以下5项:非必需与可替代、高品质、文化内涵、稀缺性和品牌声望。

3 量表开发和预试分析

3.1 研究变量的操作性定义与测量

在实际操作层面, 本研究以摩根斯坦利 (2001) 制订的全球分类标准GICS为基础, 参照其他专业机构的行业分类, 界定本研究中奢侈品的操作性定义如下:私人飞机和游艇、价值100万美元以上的豪宅、会员制高尔夫、特殊旅行 (如航海、探险、攀登雪山等) 及高级度假服务 (包括入住五星级以上酒店、享受昂贵SPA等) 、价值200美元以上的葡萄酒和烈酒、品牌的世界排名 (2009~2011年) 曾列于行业前10位以及一些被公认为世界名牌的高级服装及配件 (成衣、领带和丝巾、皮带、皮鞋、皮包、旅行箱等) 、珠宝和首饰、香水和化妆品、怀表和腕表、汽车等。

对于奢侈品属性的测量, 本研究借鉴了前人的成果, 运用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自主开发了奢侈品属性量表 (LAS) 。量表采用李克特量表并使用7点计分法, 按照“强烈反对”、“非常反对”、“反对”、“不赞成不反对”、“赞成”、“非常赞成”、“强烈赞成”的顺序, 分别计1~7分。

3.2 研究对象

麦肯锡 (2011) 报告显示, 富裕人群 (年收入在30~200万元) 对中国奢侈品市场的贡献度最大, 因此, 本研究选择了属于这一阶层的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城市的证券界金领人士 (即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和期货公司的中、高级管理人员) 作为调研对象。

3.3 量表开发

本研究通过运用深度访谈法、焦点小组会议、专家鉴别法等质性研究方法收集、整理消费者关于奢侈品属性的意见和看法并对访谈记录和焦点小组会议记录进行文本分析, 经过一级编码、二级编码、三级编码和高级别类属划分, 确定构成奢侈品属性的基本元素, 草拟了奢侈品属性量表 (LAS) 初稿, 交由6位专家进行审阅并根据专家意见进行了修改。之后, 通过预调查和正式调查, 本研究运用量化研究方法对量表进行了信度和效度分析以及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 依据分析结果对量表进行了检测和调整。

3.4 预试分析

本研究在质性研究的基础上草拟了奢侈品属性量表的初稿, 通过征询有关专家意见并进行修改, 形成了包括26个题项的预试问卷, 按照系统抽样的方法, 抽取、发放了120份预试问卷, 收回117份, 去除3份不合格问卷, 得到114份有效问卷。预试问卷数据不存在极端偏态和极端峰度的情况, 可作进一步的数据分析。

3.4.1 信度分析

信度分析包括内部一致性信度和建构信度, 建构信度实际上是效度中的信度部分, 所以放在效度中计算。这里只分析内部一致性信度。经检验, 奢侈品属性量表的Cronbach’sα=0.971, 符合大于0.7的普遍接受标准, 非常理想。

3.4.2 探索性因素分析

在对量表进行适切性检验 (KMO=0.912, Bartlett’s球形检验具备统计显著性) 之后, 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 结果如表1。

分析结果显示, 特征值大于1的两个因素累计解释方差比例为72.458% (如表1) 。分量表的Cronbach’sα值分别为:0.891、0.910, 说明奢侈品属性的各分量表均具有良好的信度。其中, 因素一包含7个题项, 主要反映了奢侈品的“非必需与可替代”、“高品质”和“文化内涵”三个属性, 故命名为内在属性;因素二包含3个题项, 主要反映了奢侈品的“稀缺性”和“品牌声望”两个属性, 故命名为外在属性。本研究根据信度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的结果, 形成了包括10个题项的正式调查问卷。

3.4.3 效度分析

效度分析包括内容效度和建构效度, 使用正式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并用AMOS18.0软件作为分析工具。

量表具有相应的理论依据并经过专家鉴别, 因此, 具有良好的内容效度。建构效度的分析又包括聚敛效度和区分效度, 并且, 建构信度也在这里计算。

经检验, 奢侈品属性量表的各个观测项目在相应因素上的标准化因素负载均大于0.5, 其C.R.值也均大于2, 且均在P<0.001水平上达到显著。此外, 奢侈品属性两个因素的平均变异萃取量分别为0.5754、0.8392, 均符合“大于0.50”的普遍接受标准, 说明这两个潜在变量因素的聚敛效度理想。奢侈品属性两个因素的建构信度分别为0.9008、0.94, 均符合“大于0.50”的普遍接受标准, 说明其建构信度良好。其中, 临界比率值 (Critical Ration, C.R.) 相当于T值或Z值 (荣泰生, 2009) 。奢侈品属性的两个潜在变量因素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566, 且其95%的置信区间均没有涵盖1.00, 显示了良好的区分效度。

4 正式调查和数据分析

4.1 问卷的发放、回收及描述性统计分析

本研究在实际调查中获得了相关机构的支持, 获得了一份共有12073人的北、上、广、深证券界金领人士的全名单作为本研究的抽样总体和抽样框。按系统抽样方法进行抽样, 共发放了610份正式问卷。由于采取“现场人盯人战术”, 因此, 问卷回收率达到100%。经审查, 剔除2份不合格问卷, 共获得608份有效问卷。从样本结构中可以看出, 受访群体以已婚男性为主, 年龄集中在36~55岁之间, 具有高学历、高收入等特点。样本数据不存在极端偏态和极端峰度的情况, 可作进一步的数据分析。

4.2 验证性因素分析

4.2.1 拟合指标分析

奢侈品属性模型验证的整体拟合指标如上表所示, 卡方与自由度之比为1.333, 比值小于3, 满足小于3的可接受标准, 表明模型具有良好的拟合度;RMSEA值为0.023, 低于0.06, 达到小于0.06的标准, 表示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度;GFI、NFI、IFI、TLI、CFI分别为0.994、0.997、0.999、0.998、0.999, 均符合大于或等于0.9的普遍接受标准。故整体而言, 模型的各项指标均符合普遍可接受标准, 表示奢侈品属性一阶模型具有理想的拟合度。

4.2.2 因素负载量分析

从所估计参数的合理性上看, 表3显示了奢侈品属性模型中两个潜在变量因素奢侈品内在属性 (LF1) 、奢侈品外在属性 (LF2) 对观察变量的因素负载量, 包括非标准化因素负载量 (λ) 、标准误 (S.E.) 、临界比率值 (C.R.) 、P值、标准化因素负载量 (Std.λ) 等。数据结果表明各因素负载量均未出现负值, 其所对应的T值均大于2, 且标准化因素负载量均大于0.5, 表明所构建的奢侈品属性模型是合理的。

图1为奢侈品属性二因素标准化路径图, LF1代表奢侈品内在属性、LF2代表奢侈品外在属性, V1-V10代表正式调查问卷中的测量题项。

5 研究结果讨论

5.1 研究结果

本研究通过实证研究获得了奢侈品属性一阶模型 (见图2) 。

奢侈品内在属性是奢侈品的本质属性, 是奢侈品与生俱来的并与品牌的兴衰同步发展、衰亡的属性, 也是奢侈品之所以成为奢侈品的根本特征, 其性质是抽象的、内隐的。奢侈品内在属性主要源自于产品本身的设计理念, 包含“非必需与可替代”、“高品质”和“文化内涵”三个基本元素。

奢侈品外在属性是奢侈品的非本质属性, 是与产品本身关系稍弱的外围要素, 其特征是具象的、外显的。奢侈品外在属性主要来源于营销沟通, 包含“稀缺性”和“品牌声望”两个基本元素。

5.2 研究结果讨论

本研究的结果与同样持奢侈品“五项属性说”的凡勃伦 (蔡受百译, 1964) 、朱江 (2006) 、华春芳 (2008) 有两项一致, 与王欣 (2008) 有三项一致, 与徐雯 (2009) 有一项一致。在量表开发过程中, 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 得到了奢侈品属性的八个基本元素:“非必需与可替代”、“相对性”、“高品质”、“文化内涵”、“符号象征性”、“稀缺性”、“品牌声望”和“高价格”。但经过量化分析, “相对性”、“高价格”和“符号象征性”三个元素被排斥于奢侈品属性之外, 下面就这一情况进行简要讨论。

相对性是奢侈品的一个比较抽象的属性元素, 许多学者都认为它是奢侈品的一项重要属性, 本研究在质性研究中也认为它是奢侈品的一个重要属性元素, 导致其未能得以保留的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 从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上来看, 以往学者在研究奢侈品属性问题时, 采用的多是质性研究方法, 所得出的结论与本研究的质性研究部分相一致。在质性研究过程中 (如深度访谈、焦点小组会议等) , 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的交流比较充分, 能够较为深入地探讨问题, 而在问卷调查中, 受访者填写问卷的时间很短, 没有机会深入思考较为抽象的问题。

第二, 奢侈品的相对性应当包括时间相对性、空间相对性、情境相对性、经济相对性和文化相对性等方面。在时间方面, 本研究发放及收回问卷的时间前后不到1个月, 差异不大;空间方面, 尽管受访者来自四个城市, 但由于上述四城市皆为国内一线城市, 经济文化环境差异较小, 又由于受访者全部来自同一个行业, 且这些人在行业内经常流动, 因此, 空间方面的差异体现不明显;情境方面, 受访者填写问卷的环境均为其所供职的单位, 受访情境极为类似;经济方面, 受访者均属于富裕阶层, 差异不大;文化方面, 受访者属于同一国家、同一民族、同一文化背景, 尤其是在相同的行业文化背景下, 差异也不大。因此, 受访者普遍对奢侈品的相对性不敏感。

高价格似乎是奢侈品最明显的属性元素之一, 历来受到学者们的重视, 本研究在质性研究中也认为它是奢侈品的一个重要属性元素。但是, 这个属性元素最终没能进入奢侈品属性量表, 可能出于几种原因:

第一, 从研究客体的本质上来讲, 奢侈品的高价格特征并非奢侈品的基本属性元素, 而是由其他基本元素派生出来的一个外显特征。奢侈品的高价格主要源自于奢侈品本身的高品质、稀缺性和品牌声望等基本属性元素, 正是这些基本属性元素决定了奢侈品的价格高于普通产品。因此, 将高价格排除在奢侈品属性基本元素之外是有一定道理的, 它不是奢侈品属性的基本元素, 而是基本属性元素的作用结果, 是一种次生元素。这也是以往许多相关研究所没有考虑到的。

第二, 从研究对象来看, 这个群体属于富裕阶层, 年收入在50万元至20 0万元之间, 具有较强的支付能力, 一般对商品的价格不十分敏感。这一点或可成为他们忽视奢侈品高价格特征的一个原因。

在很多人眼里, 符号象征性应该是奢侈品的标志性属性元素, 但是, 在探索性因素分析的过程中, 这个属性元素没能保留下来, 令人十分意外。仔细推敲, 或出于以下原因:

第一, 从研究主体的思考范围和研究方法来看, 以往学者在从事该项研究时, 将一些本应属于奢侈品顾客感知价值的属性元素纳入到奢侈品属性的元素之中, 这是一种概念混淆。那么, 符号象征性究竟是不是奢侈品属性元素呢?经过深入思考与辨析, 本研究认为:不是。奢侈品本身并无符号象征性, 是社会大众于产品之外赋予了奢侈品以符号意义。实际上, 这种象征性不是产品本身的性质, 而是经过文化价值观作用之后的一种心理感受, 是一种心理价值的体现, 应属于顾客感知价值范畴, 其价值表现即为“象征价值” (笔者将其归入“炫耀价值”, 另文探讨) 。退一步讲, 即便将符号象征性归入奢侈品属性元素之列, 它也与上面提到的“高价格”一样, 最多只能是一种次生元素——财富地位的象征源于奢侈品的高价格, 而高价格本身就是一个次生元素, 来源于高品质、稀缺性和品牌声望。因此, 符号象征性并不是奢侈品属性的基本元素。

第二, 从研究对象群体来看, 这是一个高学历、高素质的知识富裕阶层, 他们与低素质的暴发户群体是有很大区别的。他们虽不能免俗, 但也不至过于媚俗。他们购买和使用奢侈品, 同样看重奢侈品的炫耀价值, 但是炫耀的内容更多地偏重于文化内涵、审美品位, 而不是恶俗地炫耀财富和地位。这样的消费心理会使得他们轻视或有意忽视奢侈品的符号象征性, 不愿意将它视为奢侈品属性元素。

6 奢侈品广义定义的厘定

上一篇:教育学研究生论文下一篇:老年肺结核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