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概念的界定

2024-10-24

道德概念的界定(共12篇)

道德概念的界定 篇1

摘要:当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战争领域扩展到了网络世界, 学界对于网络战争这一术语的讨论因此不断升温。本文归纳总结了学者对于网络战争这一概念的看法, 并从网络战争的主体、客体、破坏后果、作战手段几个角度出发, 对此进行定义, 同时将网络战争与网络攻击的概念进行区分。

关键词:网络战争,概念,界定

一、“网络战争”的概念

1993年, 美国人伦费尔特与阿尔奎拉在《网络战要来了》中首次提出“网络战争”, 指出其是“为干扰、破坏敌方网络信息系统, 并保证己方网络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而采取的一系列网络攻防行动”, 是“二十一世纪的闪电战”。

就“网络战争”的具体定义而言, 目前学界尚无定论。有学者认为, 网络战是指“敌对双方针对战争可利用的信息和网络环境, 围绕‘制信息权’的争夺, 通过计算机网络在保证己方信息和网络系统安全的同时, 扰乱、破坏与威胁对方的信息和网络系统”, 相比传统战争具有隐蔽性、即时性、代价低、不对称和参与性强等系列特征。也有学者从计算机技术的角度出发, 认为网络战是“以计算机网络空间为战场, 以计算机为主要武器, 以知识化的程序代码为弹药, 以具有计算机攻防能力的人才组成作战部 (分) 队, 以多去和保持信息网络优势, 进而多去和保持制网权, 为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战略战役战术行动服务的军事对抗行动”。

笔者认为, 要定义“网络战争”, 首先要思考几个维度, 包括网络战争的主体、客体、破坏后果、作战手段等, 这对厘清“网络战争”这一概念有重要意义。其一, 网络战争的主体是国家。网络战争应当是以国家为单位或由国家背后支持或操控的针对他国网络系统展开的一系列网络攻防行为。事实上, 国家通常采取比较隐蔽的方式掩盖本国身份进行而幕后网络攻防行动的组织规划, 以避免国际社会舆论的指责。其二, 网络战争的客体即攻击对象非常广泛, 既包括政府或军事官网, 也可能包括民用网络, 而造成国内交通、能源、金融等系统的瘫痪;或者通过窃取敌对国机密信息而间接给该国造成更大损失。因此, 网络战争的攻击对象也跳出了传统战争中交战国攻击对象的界限。其三, 网络战争的客观表现在于能够造成战争的破坏后果。传统战争通过动能武器造成损坏后果, 而网络战争虽然是利用网络武器进行攻击, 仍然能够造成相当于动能武器所达的破坏后果。笔者认为, 能够认作网络战争的网络攻击, 应当是能够对人的精神或身体造成极大痛苦, 以及永久性的财产损失等严重后果。其四, 在网络战争的作战手段上, 一般采用三种方式:一是攻击信息网络基础设施;二是黑客常用的网络瘫阻;三是潜入敌方网络空间获取军事机密或重要文件, 以及和平演变的网络煽动与政治渗透行为。总而言之, 就是采取一种干预、入侵、破坏敌对方信息系统或其他系统的方式。综上, 笔者认为, 网络战争是一种国家之间为获取军事利益而通过干预、入侵、破坏他国信息系统甚至交通、金融等其他系统而达到与使用传统动能武器相同破坏性后果的新型战争形式。

二、“网络战争”与“网络攻击”

迄今为止, 尽管愈来愈多学者使用到了“网络战争”这一概念, 学界对此仍缺乏相对统一的界定, “网络战争” (Cyber warfare) 、“网络攻击” (Cyber Attack) 等术语被交换使用。然而, “网络攻击”与“网络战争”两者的概念存在区别。就“网络攻击”而言, 2011年出台的《俄美双边网络安全关键术语基础》中将其定义为“以伤害制定目标为目的利用网络武器进行进攻性活动”;2013年出台的《塔林手册》中以更广泛的概念将其定义为“意图或可能导致人的伤亡或者物的损毁的网络空间作战行动”。有学者认为, 网络战争应当是能够引起国际法上武装冲突法适用的网络攻击行为。

参考文献

[1]霍梦兰.《美军网络司令部建设现状研究》.科技信息, 2010年12月25日.

[2]钱逢水.《解读信息战、网络战、网络中心战》.中国国防报, 2004年7月22日.

[3]刘晓丹.《网络战的国际法规制问题研究》.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4年.

[4]陆睿.《网络攻击中的国际法问题研究》.华东政法大学, 2014年硕士学位论文.

[5]张天舒.从《塔林手册》看网络战争对国际法的挑战.西安政治学院学报, 2014年2月.

[6]居梦, 左文君.《论网络战在国际法上的界定与性质》.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5年第6期.

道德概念的界定 篇2

要注意区分以下概念,1.城镇失业人员:

是指城镇常住人口中一定年龄以上, 有劳动能力, 在调查期间无工作, 当前有就业可能并以某种方式寻找工作的人员。在城镇劳动力调查中对城镇16 岁及以上, 具有劳动能力并同时符合以下各项条件的人员列为失业人员:(1)在调查周内未从事为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利润的劳动, 也没有处于就业定义中的暂时未工作状态;(2)在某一特定期间内采取了某种方式寻找工作;(3)当前如有工作机会可以在一个特定期间内应聘就业或从事自营职业。

2.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是指有非农业户口, 在一定的劳动年龄内(16 岁以上及男50 岁以下, 女45 岁以下), 有劳动能力, 无业而要求就业, 并在当地就业服务机构进行求职登记的人员。城镇失业率是指城镇失业人员数同城镇从业人员数加城镇失业人员数之比,。

4城镇登记失业率是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同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数加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数加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之比, 计算公式为:

二、城镇失业人口的基本特征:

1.分布面广。我国城镇失业人口及其贫困人口并不象农村贫困人口的分布那样具有明显的集中性特征, 全国各省、区, 从大城市到中小城镇, 都有失业人口及其贫困人口的存在。

2.区域差异明显。由于我国不同省区存在着城镇化水平和发展时间上的差异, 因而散布于城镇人口中的失业人口和贫困人口也必然带有区域差异的特征。一般说来, 城镇化水平高的省区, 这一问题就 相对严重些, 而且受东西部城镇化水平和流动人口流向的影响, 我国城镇失业人口和贫困人口在地域分布上表现出了与农村贫困人口相反的特征, 即东部多、西部少。另一方面, 发展较早的省区和城市, 工业结构往往落后, 新兴产业部门较少, 失业人口明显多于发展较晚的省区和城市, 东北三省失业率高的情况就是一个证明。3.主要来源于国有企业。由于国有企业经营状况不佳, 导致了一些企业破产、减员, 使失业和下岗人员增多。据统计, 1996 年我国国有企业亏损面高达44%,还有1/ 3 的暗亏;全国国有企业负债率已 由1990 年的58%上升到近几年的80%以上, 已有1/ 3 的企业资不抵债。在停产、半停产状态的企业中, 大批职工无活可干, 在下岗职工中, 有的只能领取部分生活费, 有的连生活费也得不到。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资料, 90 年代以来国有企业职工人均收入水平及其增长速度都大大低于非公有制企业。因而,国有企业成为失业人口和贫困人口的主要来源。4.增加速度快。由于我国自80 年代中期就把消除贫困的主要精力投入到了广大农村贫困地区,“八七攻坚计划”也是仅仅针对解决农村贫困问题而制定的, 农村扶贫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农村贫困人 口逐年减少。但与此相反的是, 城镇失业和贫困人口却呈明显的增加态势, 1985 年我国城镇失业人口和失业率分别为239 万和1.8%, 1997 年已分别增加到620 万和3.2%;城镇贫困人口由1000 万左右增加到了3000 多万。随着城镇经济体制和企业用工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以及流动人口的增多, 城镇失业和贫困人口仍有可能继续呈增长趋势。

5.文化技术素质较低。在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 文化技术素质低的人口与较高素质的人口相比, 失业和下岗的可能性都要大得多。国家统计局一项抽样调查表明, 在1996 年下岗无业人员中, 初 中文化程度的占57%, 小学占14%, 二者合计占71%;在上海市下岗女工中, 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且无一技之长的占80%以上;按技术水平分, 在失业和下岗人员中的绝大部分都只具有初级技术水平。6.中高年龄者居多。在失业人口中, 中高年龄人口由于年龄偏大, 再就业困难也大得多, 往往也是企业裁员的主要对象。中老年龄职工生活负担较重,因而, 他们的失业和下岗, 往往导致更严重的贫困问题。三.城镇失业人口基本情况

从表1可以看出:

1.我国城镇失业人数基本呈增长势头。20 01到2010年,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从681万增加到908万,平均年增长率为3.28%。估算的失业人数从1087万增长到2283万,平均年增长率约为8.54%。2.城镇失业率基本稳定。城镇登记失业率基本保持在4%,变化较小。估算的失业率波动稍大,除了2010年为6.18%外,其余都不超过5%。虽然估算的失业人数远远大于登记失业人数,但由于计算失业率采用的就业人数不同,失业率没有大幅度差异。

从表2可以看出,我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地区分布具有以下特征: 1.不同时间、不同地区的失业规模差异很大。辽宁2002年登记失业人数高达75.6万,而青海2001年仅为2.4万,前者是后者的30多倍(注:由于西藏城镇登记失业数据缺乏,这里不包括西藏,以下相同)。为了较为全面衡量这一时期的地区差异,我们计算了各地区平均失业人数。最多的依然是辽宁,高达55.44万,其次是湖北、山东、湖南、江苏,人数分别为51.09、45.42、40.83和40.67万。这5个地区总数占全国的三分之一。人数最少的仍然是青海,人数仅为3.5万,其次是宁夏、海南、北京和甘肃,人数分别是4.25、4.75、8.25、9.37万。

2.不同地区失业规模变化呈现三种模式。第一种是增长模式,除个别年份外登记失业人数都是增长的。如河北、山西、内蒙古、浙江、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西、海南、云南、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其中河北从20 01年的19.5万增加到2010年的35.1万,云南从2001年的8万增加到2010年的15.7万。第二种是下降模式,除个别年份外登记失业人数都是下降的,如辽宁、吉林,其中辽宁从最高的2002年的75.57万下降到2010年的38.9万。第三种是波动模式。如北京、天津、黑龙江、上海、江苏、福建、广东、重庆、四川、贵州、陕西等,其中北京从5.2万增加到10.6万,之后又下降到7.7万。

3.地区差异趋于缩小。从规模差异最大的地区看,20 01年人数最多的辽宁是最少的海南的23倍,2010年人数最多的山东是人数最少的青海的14倍。

第二部分城镇失业人口现状及问题: 一,城镇失业人口现状

1、总量矛盾、结构矛盾与素质矛盾并存。我国劳动力供求的总量矛盾相当突出。就农业而言,我国目前约有从业人员3.2 亿,而我国的耕地面积约19.5 亿亩,每个农业劳动力平均耕种6 亩地。目前,美国、加拿大、法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农业人口不到该国人口总量的5%,而每个农业劳动力平均耕地面积则高达160 亩—1700 亩之间。假定我国农业劳动力总量不再增长,从近期看,如果按照每个劳动力平均耕种10 亩地的标准,将有1.2 亿以上的农业剩余劳动力需要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从中期看,如果按照每个农业劳动力平均耕种22.5 亩地的标准(即日本1999 年达到的水平),将有2.5 亿以上的农业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从长期看,如果按照每个劳动力平均耕种50 亩地的标准(即南美洲国家1999 年达到的水平),将有2.8 亿以上的农业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就城镇而言,我国目前每年大约新增就业岗位800 万人,这还不够满足城镇每年新增约1000 万劳动力的求职需要。我国《十五计划纲要》中规定,2001—2005 年每年拟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约800 万人, 如果再加上尚未实现再就业的失业人员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分流人员,我国城镇今后若干年内每年工作岗位的缺口约在2500 万左右。与此同时,我国劳动力供求中的结构矛盾和素质矛盾也相当突出。在我国现有的7000 万产业工人中,初级工占60%,中级工占35%,高级工、高级管理人员和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则明显缺乏。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2 年第4 季度调查,全国89 个城市劳动力市场中求人倍率(岗位需求量与求职劳动者的比例)最大的是高级技师,达到2.24:10。目前,我国仅数控机床的操作工就缺60 万人。杭州汽轮机厂需要260 名数控技工,参加了十多场招聘会,月薪提到6000 元,仍然难以招到合适的人。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我国也有相当一部分劳动力则因素质和技能水平不能满足岗位要求而失业或难以就业。

2、经济高增长与高失业并存。按照传统的经济理论,经济增长率高低与失业率高低存在着替代关系,即高增长往往与低失业相伴,低增长常常与高失业为邻。例如,1999 年美国经济增长率升为4.2%,失业率则降至4.2%;2003 年美国经济增长率降为3.1%,失业率则升至6.0%。而我国,尽管自上世纪80 年代中期以来保持了年均9.44%的经济增长速度,但城镇登记失业率则从1985 年的1.8%跃升到2003 年的4.3%,出现了高增长与高失业并存的局面。根据有关数据(见表1),2001-2004 年,在9 个发达和发展中国家中,高增长与高失业并存比较明显的国家只有加拿大,而加拿大的高增长(年均增长约2.85%)也只是相对于同期的其它发达国家而言;同样,根据有关数据(见表2),2001-2004 年,在6 个体制转轨国家中,高增长与高失业并存比较明显的是保加利亚,而保加利亚的高增长(年均增长约4.7%)也是相对于同期的其他转轨国家而言,与我国同期的年均增长速度(约8.65%)尚有较大差距。可以认为,我国近年来高增长与高失业并存的现象在当今世界上颇为少见。

3、隐性失业与隐性就业并存。在我国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隐性失业人员已“蒸发”了相当一部分,但仍有一部分尚未“蒸发”或有待“蒸发”。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我国的隐性失业主要表现在农村。我国农民就业很不充分,通常使用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概念不过是农村隐性失业者的另一种表达方式。随着入世后竞争的日益加剧,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必将继续向纵深发展,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也将加速进行。在此情况下,不仅国有单位将有上千万的劳动者由隐性失业转化为显性失业,而且城乡集体 经济特别是农业集体经济中还将有数亿劳动者从隐性失业逐渐转化为显性失业。与此同时,我国还存在着一定数量的隐性就业,即劳动者与生产资料表面上呈分离状态,但实际上劳动者通过市场调节或多或少地参与社会劳动并取得收入。我国目前的隐性就业人员主要是一部分“失业”人员和提前退休人员。由于这部分劳动者的就业不在政府的有效管理之内,因而从数量上无法精确统计。但典型调查和直接观察表明,我国城镇隐性就业人员的数量也并非微不足道。由上可见,我国存在的隐性失业掩盖了劳动力供过于求的程度,低估了失业率;而我国同时存在的隐性就业则模糊了失业与就业的界限,“膨胀”了失业率。

4、“务工难”与“民工荒”现象并存。据保守估计,目前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已经达到1.5 亿人,并且至少还有近1/3 的农村劳动力或多或少存在就业不足的问题。根据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提供的统计数据,2007 年11 月底全国外出务工农民达1.2 亿人,并且这个数字一直以5%的增幅稳步增长。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而他们中大部分人是没有技能、未经过培训的非熟练工人,就业主要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及服务业。总体而言,由于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而且他们提供的劳动可替代性高,不具备特定的就业竞争优势,所以,农民工进城务工面临一定的“务工难”问题。同时,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向城市也为一些进入门槛低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提供了廉价劳动供给。这些企业靠压低工资、减少改善劳动条件的必要投入实现低成本。可以说,在许多地区和企业,所谓的劳动力成本低廉的竞争优势,在很大程度上是挤压了劳动者合理的劳动待遇、基础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最基本的社会保障而形成的。工资低甚至工资被拖欠、工作条件差,尤其在一些地方工伤事故频繁、福利和社会保障待遇缺失导致我国从2003 年起部分地区、部分行业出现了民工短缺———“民工荒” 现象。可以看出,“民工荒”并不是真的“荒”,我国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局面依然存在。“民工荒”是农民工进城务工难,即使找到工作,也因为过低的工资和恶劣的工作条件而无法维持其基本生活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农民工迫于 无奈而选择“失业”的社会怪象。

二. 城镇失业人口的问题

(一)城镇登记失业不断攀升, 城镇真实失业人口数创建国以来之最。我国当前的失业问题集中表现在城镇。根据国家统计公布的数字, 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最高的是1952 年(13.2 %)。然而, 当时我国城镇登记的失业人口(过去称待业人口)仅有376.6 万人。1981 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 % , 1985 年降至1.8 %。1986 ———1995 年, 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在2 %-2.9 %之间徘徊。1996 年, 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达到3 % , 19972005 年每年拟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约800万人, 实际上恐怕不止此数。如果再加上尚未实现再就业的下岗失业人员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分流人员, 我国城镇今后若干年内每年工作岗位的缺口约在2500 万左右。与此同时, 我国劳动力供求的结构矛盾和素质矛盾也相当明显。在我国现有的7000 万产业初级工60 % , 中级工占35 % , 高级工、高级管理人员和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则明显缺乏。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2 年第4 季度调查,全国89 个城市劳动力市场中求人倍率(岗位需求量与求职劳动者的比例)最大的是高级技师,达到2.24 : 10。目前, 我国仅数控机床的操作工就缺60 万人。杭州汽轮机厂需要260 名数控技工, 参加了十多场招聘会,月薪提到6000 元,还是招不到合适的人。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我国也有相当一部分劳动力则因素质较差而失业或难以就业。例如, 1998-1999 年, 我国约有57 %和54.7 %的城镇下岗职工只有初中以下学历。

(三)“需求瓶颈”、“体制瓶颈”与“观念瓶颈”并存。我国劳动者就业不仅受到“需求瓶颈”的制约, 而且也受到“体制瓶颈”和“观念瓶颈”的制约。我国农民进城打工, 除遇到找工作这一根本关卡之外, 还遇到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子女入学、购房限制等“体制瓶颈约束”。而“观念瓶颈”对于一部分劳动者的就业影响也显而易见。我国城镇有相当一部分下岗失业人员并不是根本找不到工作, 而是不愿意干苦活儿、累活儿、“伺候人”和收入低的活儿。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2002 年约为76 % , 2003年为70 % ,近100 万名大学毕业生暂时未能就业。某些专业的大学生供过于求固然是原因之一, 但基本原因则是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择业标准脱离实际。不少大学生的择业标准和实际需要严重错位, 从而出现了“就业难”和“招聘难”并存的尴尬局面。

(四)隐性失业与隐性就业并存。在我国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 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隐性失业人员已“蒸发”了相当一部分, 但仍有一部分尚未“蒸发”或有待“蒸发”。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 我国的隐性失业主要表现在农村。我国农民就业很不充分, 通常使用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概念不过是农村隐性失业者的另一种表达方 式。随着入世后竞争的日益加剧,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必将继续向纵深发展,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也将加速进行, 在此情况下, 不仅国有单位将有上千万的劳动者由隐性失业转化为显性失业, 而且城乡集体经济特别是农业集体经济中还将有数亿劳动者从隐性失业逐渐转化为显性失业, 并积极寻找新的工作岗位。与此同时, 我国还存在着一定数量的隐性就业, 即劳动者与生产资料表面上呈分离状态, 但实际上劳动者通过市场调节或多或少地参与社会劳动并取得收入。我国目前的隐性就业人员主要是一部分“下岗”、“失业”人 员和提前退休人员。由于这部分劳动者的就业不在政府的有效管理之内, 因而从数量上无法精确统计。但典型调查和直接观察表明, 我国城镇隐性就业人员的数量也并非微不足道。由上可见,我国存在的隐性失业掩盖了劳动力供过于求的程度, 降低了失业率;而我国同时存在的隐性就业则不仅使隐性就业者多捞了好处, 而且还模糊了失业与就业的界限,“膨胀”了失业率。

(五)高增长与高失业并存。按照传统的经济理论, 经济增长率高低与失业率高低存在着替代关系, 即高增长往往与低失业相伴, 低增长常常与高失业为邻。例如, 美国1993 年经济增长率降为2.2 % , 失业率则升至6.9 %;1999 年而我国, 尽管自上世纪80 年代中期以来保持了年均9.44 %的经济增长速度, 但城镇登记失业率则从1985 年的1.8 %跃升到2002 年的4 % ,城镇的真实失业率目前已高达9 %左右, 出现了高增长与高失业并存的局面。根据有关数据(参 见表1), 1998 —2000 年, 在笔者研究的12 个发达和发展中国家中, 高增长与高失业并存比较明显的国家只有法国, 而法国的高增长(年均增长约314 %)也只是相对于同期的其它发达国家而言;同样, 根据有关数据(参见表2), 1998 —2000 年, 在笔者研究的7 个体制转轨国家中,高增长与高失业并存比较明显的是波兰, 而波兰 的高增长(年均增长约4.3 %)也只是相对于同期的其他转轨国家而言, 与我国同期的年均增长速度(约7.6 %)尚有较大差距。可以认为,我国近年来高增长与高失业并存的现象在当今世界上颇为少见。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 经济体制改革、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 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 都为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提供了巨大的动力和广阔的空间。然而, 经济体制改革和以技术进步为主要支撑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又使我国 长期存在的人均资源不足、居民消费率低下与劳动力总体素质不高、劳动力总量明显过剩的矛盾凸显出来, 使传统经济体制下严重存在的隐性失业逐渐转化为显性失业。

三、当代中国城镇失业的治理

(一)当代中国城镇失业治理的基本原则

当代中国城镇失业的一个十分严重的消极后果是影响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 当代中国城镇失业的治理要置于可持续发展总的框架之下, 应该说, 这是当代中国城镇失业治理必须遵循的一项基本原 则。同时, 当代中国城镇存在着的失业有相当多数是在我国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出现的, 改革中出现的问题需要用改革的方法来解决;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衍生的问题需要以市场经济的观念寻求治理对策。.应该说, 这是当代中国城镇失业治理必须遵循的另一项基本原则。只有在遵循上述两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 适当借鉴国外失业治理的有关经验, 并注意处理好效率与公平、就业与经济增长、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等几个问题, 才能够找到一条全新的、符合中国国情的、并行之有效的治理城镇失业的思路。当代中国城镇失业所具有的各方面特点决定了其治理实质上是一个制度创新过程, 这其中主要包括失业保险制度以及就业和再就业制度的创新过程。可以说, 建立和完善失业保险制度是当代中国城镇失业治理的首要措施, 因为任何有效的失业治理措施都不可能完全消灭失业, 而唯有完善的失业保险制度才能保证失业人口基本生活的需要, 尤其是对于像中国这样失业保险制度几乎从零开始、且又处于初步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家来说更应如此。

这里还必须指出的是, 当代中国城镇失业的治理从总体上来说要依赖于我国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经济的持续发展, 因为无论是失业保险制度的完善, 还是就业、再就业制度的建设, 都离不开经济的发展和持续发展。唯有经济的发展和持续发展, 才能为国家、企业和个人创造更多的财富, 从而保证失业保险制度在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共同参予和支持下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唯有经济的发展和持续发展, 才能使社会和个人积累大量的资金用于投资, 从而为就业和再就业制度建设奠定必要的基础。(二)建立和完善中国的失业保险制度

目前, 中国的失业保险从无到有、从不规范到相对规范, 并通过各地的积极努力, 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近年来市场化进程中的失业起到了"减震器” 的作用, 或设置了一层”安全网”。但毋庸讳言, 中国现有的失业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是明显的, 改进是必要的, 这突出表现在失业保险的保障范围以及资金筹措、运用等方面.以上在分析中国失业保险现存问题的同时, 也指出了建立和完善中国失业保险制度需要重点改进的工作和努力的方向。目前, 中国正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这就要求, 建立和完善失业保险制度要以适 应市场经济作为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 还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寻找突破口。

首先, 确立新的失业保险观念。目前, 中国建立的失业保险制度基本还是一种国家和企业保险的形式, 其结果造成部分职工对国家和企业的高度依赖性以及对社会风险的低承受能力。这种高度依赖国 家和企业的风险观念显然是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社会失业保险制度的重要阻碍因素。要改变人们这种风险观念, 确立新的失业保险观念, 一方面要在舆论上强化失业风险是社会风险的宣传力度, 增强人们对失业风险的心理承受能力;另一方面要在失业保险制度的实际操作上强化个人的参与, 体现失业风险大交纳失业保险费多的原则。其次, 理顺失业保险的管理体制。失业保险的管理体制是失业保险制度运作的载体。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失业保险制度要求其管理体制应具有统一性和高效性的特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失业保险制度的经验告诉我们: 高效、统一的失业保险管理体制可以是多种形式, 如美国、英国、日本等的政府直接管理形式;德国、法国、意大利等的自治机构管理形式等。但具体到中国, 采用在政府的监督或间接管理下由自治机构进行直接管理的形式,与中国 的国情更相符。采用自治机构管理的形式, 就是要求由劳动者、企业、政府三方共同组成有关机构, 进行合作式的管理。实质上就是要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具体经办失业保险业务的、非营利性的、相对独立的单位。

最后, 加强失业保险的法制建设。到目前为止,国务院颁布的两部失业保险方面的法规是行政性法规, 这也只是中国失业保险法制建设的一个雏形。不可否认, 两部法规实施以来, 对于建立中国的失业保险制度和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其表现出来的缺陷和各地在执行过程中暴露出来的失业保险费收缴难、资金挪用严重、管理费用过高、救济金发放不合理等问题, 要求加强失业保险的法制建设刻不容缓。加强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中国失业保险法制建设要特别注意这样几点: 一是要在宪法中增补失业保险方面的条款, 以增强失业保险法制建设的权威性;二是国家权力机关要尽快制定和通过“失业保险法”及其配套法律, 以维护失业保险法律的真正效力;三是要明确和制定有关法律责任和处罚条 款, 以发挥失业保险法律的震慑力。(三)就业和再就业制度建设的对策思路

当代中国城镇失业治理中的就业和再就业制度建设的对策思路概括起来, 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 就国家来说, 要加强失业人口的就业和再就业工作, 组织和实施其制度建设, 并逐步将促进失 业人口的就业和再就业列为一项基本国策;作为其实际实施内容,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手段, 增加就业岗位, 促进失业人口的就业和再就业。失业人口就业和再就业的关键问题是就业岗位的增加国家在这方面所能做的工作和所能起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在当代中国的实际情况下, 国家至少在以下两方面可以大有可为: 一是鼓励社会闲散资金用于投资, 扩大就业岗位。目前, 中国居民在银行的个人储蓄和手持现金数额十分庞大, 国家可以采取不同的优惠政策和宣传手段促使这部分资金用于投资, 即鼓励人们办 私厂(个人办厂)和办公厂(集体办厂)。显然, 这对于增加就业岗位和促进失业人口的就业会大有益处。二是发展劳务输出,以减轻国内就业压力, 为失业人口的就业和再就业提供一定的空间。目前, 我国劳务输出的潜力十分巨大。也可以说, 我国劳务输出在促进失业人口就业和再就业方面会有所作为。其二, 从全局来看, 要加快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规划、立法、管理等宏观调控, 推动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和完善;具体来说, 要加强就业介绍和信息咨询工作, 向失业人口提供各种就业信息以及推荐失业人口就业。对于失业人口来说, 最为关键的问题是要尽快就业或再就业。这样, 各种有助于他们寻找工作的就业信息和就业推荐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为此,两方面工作亟待要做: 1.建立劳动力供求信息中心。信息中心要从制度上保证求职人员和用人单位按实情登记, 并配备专职的、懂业务的工作人员, 以确保劳动力供求信息的准确性、权威性。目前, 中国城镇这方面的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 2.建立和健全职业介绍机构。职业介绍机构可以在劳动力供求信息中心的基础上建立, 也可以由政府部门、社会团体甚至私人单独建立。当代中国城镇职业介绍机构已初具规模, 在介绍失业人口就业方面已发挥了一定的作用。而相对于当代数量庞大的失业而言, 职 业介绍机构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发挥作用上还远远不够。其三, 从总体上来说, 要发展全民族的教育, 尤其是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提高全体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职业技术水平;作为其具体措施之一, 是要开展对失业人口的培训, 让其更新观念、更新知识、更新技能, 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当代中国城镇大量存在的下岗的失业有相当多数属于结构性失业。显然, 这与劳动者的科技素质尤其是职业技术水平的欠缺有一定的关系。因此, 大力发展教育尤其是职业技术教育, 提高劳动者的科技素质和职业技术水平, 对于减少失业尤其是技术进步造成的结构性失业的存在, 意义重大。

其四, 从宏观社会来说, 要实行渐近的失业政策, 控制非公开性失业公开化的步伐, 使非公开性失业的公开化分步进行;从微观企业来说, 要通过发展新产业、新产品、新业务, 强化企业自身消化非公开性失业的能力。渐近的失业政策就是要使非公开性失业的公开 化分步进行: 第一步, 把竞争机制引入企业内部, 通过优化组合, 形成企业内部的失业, 并由企业尽可能地自我消化这些失业;第二步, 把企业消化后剩下的失业逐步导向社会, 由社会的失业容纳机制加以接收, 从而变非公开性失业为公开性失业。

其五, 从政府角度而言, 要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和实施优惠政策, 帮助和鼓励失业人口实现不同方式的就业;就失业者个人而言, 要转变就业观点, 树立大就业的思想。目前, 就失业者这方面而言, 有相当多数人在就业方面还存在着不同形式的误区: 如只看重铁饭碗 , 只青睐国有单位, 唯城镇就业才算就业, 光依赖国家安置, 拒绝从事累一点、苦一点、脏一点、差一点的工作, 等等。显然, 失业者努力排除自己在就业方面的各种误区, 转变就业观念, 树立大就业的思想, 已成为自己尽快摆脱失业状态的重要因素。其六, 就全部失业人口而言, 要立足于发展, 依靠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来解决失业人口的就业和再就业问题;对于各种形式和不同特征的失业人口来说, 要贯彻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的方针, 采取不同的措施来解决不同的失业人口的就业和再就业问题和失业人口不同的就业和再就业问题。就全部失业人口而言, 要立足于发展, 唯有发展才能扩大社会就业容量, 实现失业人口的就业和再就业, 最终从根本上解决失业人口的就业问题。当然, 这里的发展也涉及到结构性问题, 那就是, 要针对当代中国劳动力丰富和失业较多的实际情况, 多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第三产业等;同时对于吸纳劳动力已经卓有成效的乡镇企业、三资企业、外资企业等的发展也要一如既往地给予支持。此外, 对于中小企业在吸纳劳动力和解决失业人口就业方面的作用也不应忽视。

不同形式的失业人口有着自己不同的特征, 因而他们面临的问题和所应采取的就业和再就业对策也应有所不同。对于待业青年, 由于他们的文化程度较高, 未婚者占据了绝大多数, 且家庭负担不重, 这样, 就业和再就业对策中应更多地强调帮助他们排除就业中可能存在的误区, 树立新的就业观念,并重点发挥市场化配置在就业促进中的作用;对于下岗的失业人口来说, 鉴于他们当中女性较多, 年龄相对较大, 文化程度较低, 绝大多数人又是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境地, 生活负担繁重, 就业和再就业对策中应主要强调国家和社会的帮、扶责任, 即要帮助和扶持他们实现不同形式的就业。

关于失业的治理政策, 大致上可以分为两大类: 主动的失业治理政策和被动的失业治理政策。主动的失业治理政策是事前的预防, 即如何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失业的发生。被动的失业治理政策是事后的补救, 即通过事后的失业保障和失业救济, 使失业者能维持一个起码的生活水准, 这样既注重了效率, 又维护了社会公平。这里仅谈谈主动的失业治理政策。

主动的失业治理政策是建立在上述对失业成因的理论分析基础上的, 既然失业是由上述原因造成的, 那么我们就可以针对产生失业的原因, 采取一定的政策措施来促进就业的增长, 抑制失业人数的加大。

(一)加强宣传教育, 转变择业观念, 是治理失业问题的思想基础 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择业观, 严重影响了失业问题的解决。因此, 要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各种宣传方式, 尽快帮助失业人员认识形势, 面对现实, 而不要怨天尤人, 悲观失望, 帮助失业人员提高思想认识, 这是治理失业问题的思想基础。第一, 要认识到市场经济条件下, 失业是不可避免的, 失业具有必然性和长期性。所有的市场经济国家都存在失业现象, 只是失业率有高有低, 我国正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当然也不例外。

第二, 要认识到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的特征就是流动, 要学会在流动中寻找机会。这样, 可以激发劳动者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素质的积极性。

第三,要认识到劳动力过剩是相对的, 就业机会是永存的。当前的就业问题, 既有总量问题, 也有结构问题, 还有许多新的就业领域有待进一步开拓。

(二)大力发展教育和培训, 尤其是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职业技术水平我们知道, 加强职业技术培训, 提高劳动者的技能, 已经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反失业措施中的重要 一项。大力发展教育尤其是职业技术教育, 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职业技术水平, 对于减少失业人口特别是技术进步造成的结构性失业人口, 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为了使我国的职业培训更加有效, 我们需要建立一种体系完备、运作规范高效的新型培训制度。首先, 我们应该树立起终身教育观念, 制定职业培训的长期规划, 并以法律法规形式给予相应的制度保证, 使职工培训经常化、制度化。其次, 根据当前就业形势的需要, 现阶段的重点应放在劳动预备制的建立完善以及再就业培训的发展上。国内外实践表明, 再就业培训是一种积极的劳动市场政策, 能有效解决失业人员的再就业问题, 而且, 这要比单纯向失业人员发放失业救济金和生活补助等措施积极得多。因此, 国家应该从失业救济金中拿出一部分用 于失业人员的就业转岗培训, 使失业救济和促进就业结合起来。第三, 积极开辟培训资金的筹措渠道,增加人力投资, 扩大职业培训范围, 在资金上保证培训的长期化和制度化。

(三)保持经济的适度快速增长, 并把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协调起来从理论上讲, 在技术条件变化不大的情况下, 一定的劳动力投入与相应的资本结合, 会推动经济按一定的速度增长;反过来, 一定速度的经济增长需要一定数量的劳动投入, 即创造一定的就业机会。一般说来, 失业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近年来, 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呈现出就业增长下降的趋势, 表明我国经济增长的就业吸纳能力在下降, 经济增长对扩大就业机会的作用越来越有限。这就要求我们不能片面强调经济增长对就业增加的作用, 还必须注重经济增长模式的选择, 将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协调起来。从现阶段看, 模式的选择优于速度的选择, 只有适当的经济增长模式下的经济增长速度, 才能实现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良性循 环。我国的比较优势和严峻的就业形势, 决定了我国应该选择创造就业的增长模式。我们应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生产, 包括发展中小企业, 发展第三产业, 发展个体私营经济, 制定促进其发展的有关政策, 并进一步开放服务业市场, 积极吸引外资, 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发挥我国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 鼓励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 狠抓资源利用效率, 用有限的资源吸收更多的劳动。

(四)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 增加就业岗位经济结构不合理是我国经济运行过程中面临的深层矛盾和问题, 它不仅是制约经济增长、国有企业效益下滑的主要原因, 也是导致产生大量失业人员 的重要原因。因此, 要为失业人员创造良好的再就业环境, 必须加大结构调整力度, 争取在结构调整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首先, 从所有制结构来讲, 要采取积极鼓励的政策, 扶持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提高其吸纳劳动力的能力。

其次, 从产业结构上讲, 在调整、改造加工产业,推进基础产业的同时, 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特别是劳动密集型的第三产业。当然, 我们强调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重要性, 并不是不发展高技术密集型产业。事实上, 从长期来看, 新科技革命所创造的就业岗位要比它所排挤的就业人数多得多, 同时, 为了缩小我国同先进国家在高科技领域的差距, 也迫切需要发展高新科技产业。第三, 从企业结构上讲, 要在深化国有大型企业改革、造就一批具有强大市场竞争能力的企业集团的同时, 积极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具有不同的功能: 大企业主要解决一个国家的科技、财政、经济、国防等问题, 要使一个国家在全球经济中具有竞争力, 大企业数量要少, 技术要高, 资产规模要大;中小企业则主要承担解决广大劳动者就业的任务, 通过广泛的就业实现社会的公平分配,人民生活的稳定提高, 中小企业数量要多, 要劳动密 集, 资产规模要小。

(五)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 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劳动力市场越规范, 越透明, 交流越活跃, 越有利于各种劳动力参与 公开、公平和有序的竞争, 有利于调节劳动供求, 促进劳动就业。我国当前劳动力市场还很不健全, 政府必须加大力度清除那些分割市场的因素, 创造一种面向全体城乡人员和劳动力的平等竞争的劳动市场。这样的市场, 既可为失业人员创造平等竞争的求职机会, 又会对下岗职工形成就业竞争的外部压力, 迫使他们转变就业观念, 积极面向市场自谋职业。同时也为用人单位择优聘用人才创造条件, 有利于创造劳动需求。建设劳动力市场, 要加强和完善职业介绍服务网络, 加强职业指导和转业转岗培训, 减少因信息不畅而造成的再就业困难。中等以上城市要加快实现市级劳动力供求信息计算机联网, 并积极推动区域内、区域间乃至全国统一信息网络的建设, 提高劳动力市场的运作效率。

[ 1战略层次对策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就业岗位增加要优先于社会收入水平的提高。将“就业优先” 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有利于增加经济增长中的就业机会;有利于增加劳动者的收入,提高消费者的心理预期水平,增加消费,从而促进经济增长;有利于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国情和劳动力廉价的比较优势,从而更多地通过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求实现资源的替代和社会财富的增加改革开放初期,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会带动约0.4%的就业增长,但到了2000 年,这一拉动作用降低到仅有0.1%。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已经相对较小,属于“高经济增长、高资本投入、低就业增长”类型。反过来也说明,高经济增长、高资本投入并不一定就能解决中国的就业问题。使经济增长真正成为连续性创造就业的过程,即在保持目前较高经济增长率和资本投入增长率的前提条件下,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其经济学含义就是提高就业增长弹性系数。既避免经济发展的大起大落,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又能够有 效控制和降低目前的高失业率。宏观经济政策

近年来,人们逐步认识到结构性矛盾是造成中国经济梗阻和失业的主要原因,据此,从调整经济结构入手,保障经济健康发展,能够帮助我们寻找缓和失业的对策。

1、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目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进程之中,涌现出了大量的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企业,然而,依照我国当前的国情,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也存在其现实的必要性。通过发展一批劳动密集型企业,既可以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价格低廉的优势,又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减轻就业负担。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特别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是解决我国失业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2007 年,中国经济总体就业弹性为0.16。英国科学家克拉克在威廉-配第的基础上,深入分析研究就业人口在三次产业中分布结构的变动趋势后,得出了关于产业结构与劳动力分布关系的演变规律,即配第-克拉克定理。其主要结论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移动;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移动。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状况为:第一产业将减少,第二、三产业将增加。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越高的国家,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所占的比重相对来说越小,而第二、三产业中劳动力所占的比重相对来说越大;反之,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越低的国家,农业劳动力所占的比重相对越大,而第二、三次产业劳动力所占比重相对越小。

2、调整所有制结构,发展非公有经济。由于国有企业已成为劳动力净流出部门,面对社会增加就业的要求是无能为力的。因而,在确保公有经济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的前提下,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对于缓解就业压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般而言,非国有经济具有劳动密集型特点,最具就业吸纳 潜力。从2006 年一季度到2007 年第三季度连续七个季度的数据显示,私营及个体企业和股份制企业的用人需求一直保持在53%以上,并呈现不断上升的态势。因此,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必将创造出大量的就业机会,从而减轻城镇失业。

3、调整城乡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1985 年以后,日益拉大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迫使农民纷纷外出谋生,形成规模越来越大的“民工潮”,严重冲击着城市劳动力市场,而要减轻农村的就业压力,就必须抓好“三农”问题。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切实体现农业的基础地位,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村经济的大力发展,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这样做,可在伸展农民就业链的同时,依赖农村购买力的提高来扩大城市就业。在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中,把乡镇企业的改组和小城镇建设有机结合尤为重要。前者是带动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的龙头,后者是加快第三产业发展从而增强整体经济吸纳劳动力的重要方式。小城镇接近于农村,乡镇企业集中在小城镇,农民可就近转入小城镇,这样既可降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成本与风险,又可减轻他们与城市职工就业竞争所引起的各种矛盾。制度创新对策

1、统计城镇真实失业率。一个国家或地区宏观经济有三个最重要的评价指标:一是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二是通货膨胀率;三是失业率。这三大指标被称之为该国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也是政府选择正确的宏观经济目标和确定适宜的经济政策最重要的依据。如果上述统计信息失真,将直接影响该国或地区的 经济发展决策。迄今为止,国家统计局按国际惯例统计,并按月、季度、定期公布,而后一个指标定义为“城镇登记失业率”,大大低于真实失业率。一方面,城镇登记失业率在世界上属于较低的失业率水平;另一方面,城镇的失业问题日益突出、日益公开化。为此,建议按照国际通用的统计指标来定义我国城镇失业人口,各级统计局应每月、每季度、每年公布全国及各地区失业人数、真实失业率以及新增就业人数。

2、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劳动力市场的不完善,也是失业产生的重要原因。劳动力市场本身不能增加就业,但可以为劳动力的供求双方提供信息和接触的机会,从而缩短劳动者滞留在劳动力市场中的时间。因此,政府应该不断完善和增加各类就业介绍机构,为劳动的供求双方提供迅速、准确而完全的信息,从而有效减少失业。此外,我国劳动力市场目前面临着双重分割,这是人力资源开发中面临的最大挑战。劳动力市场的第一重分割是城乡之间的分割。第二重分割是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分割,这一分割通过把人分成不同身份而拒其于特定的市场之外。例如文化程度较低并主要从事体力劳动的人,找工作主要依赖劳动力市场;而文化程度较高、具有干部身份或具有一定技术职称的人则被归入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的这种分割是我国特有的现象。从市场资源配置的角度看,这种划分造成了效率的损失。无论是从事体力劳动、脑力劳动还是从事 管理工作的人,所提供的都是服务和劳动都创造价值,不能因为劳动形式不一样,就被拒之于某一个市场之外。这种划分既不科学,也不合理,容易产生一些问题。消除劳动力市场的多重分割,形成一个更加整合的劳动力市场必将更加有效地配置劳动力资源,从而将进一步推动经济和社会的繁荣发展。

3、完善社会失业保险。作为一种改革的代价,失业所引发的后果不应该由失业者独自承担,而应由政府,改革收益者以及富人阶层共同承担。当前我国正在实行的失业保险制度建于1986 年,经过近20 年的发展,虽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存在着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针对现存的问题,如何有效扩大覆盖面,增加集资渠道,明确失业保障金给付标准和期限,以及提高失业保险费比例等工作成为了当务之急。

此外,在我国经济转轨过程中,社会保障的所有制失衡,是形成失业者“再就业公有制偏好”的主要原因,并阻碍了城市再就业率的提高。为此,需要加快新型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实现公有与非公有经济部门在社会保障上的统一;规范市场化的商业保险体系,使其成为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补充,为减轻失业压力服务。

论消费者概念的界定 篇3

关键词:消费者;消费目的;知假买假;消费者界定

一、各国对消费者概念界定一览

消费者权益保护运动起源于英、美等国,在世界上已有百余年的发展历史,世界各主要发达国家经过多年来的理论研讨与司法审判实践的补充、丰富,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立法日臻成熟,国际性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的成立,有力地推动了消费者权益保护运动的国际化。合理地借鉴发达国家的理论认识与立法例,以及有关国际性组织的做法有助于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完善。

从消费者的定义来看,欧盟《消费者法》第2条第5款规定:受到此法律保护的消费者是自然人,他购买产品的目的不为了商业的或者职业行为。而与此对应,经营者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他提供出售产品的目的是为了商业的或者职业的行为。

德国在民法典中规定了消费者的范围,依据《德国民法典》第13款规定,消費者是“为一定的目的订立法律行为,而该一定的目的既不能够归属于自己的营利事业活动,又不能够归属于自己独立职业活动的任何自然人。”美国权威的《布莱克法律词典》解释:“消费者是指最终产品或服务的使用人。因此,其地位有别于生产者、批发商、零售商。”英国在1977年的《货物买卖法》第12条规定:作为消费者的交易是指一方当事人在与另一方交易时不是专门从事商业,也不能使人认为其是专门从事商业的人。英国1974年颁布的《消费者信用法》,对消费者的定义是“非因自己经营业务而接受同供货商在日常营业中向他或经要求为他提供的商品或劳务的人”。日本《消费者契约法》第2条规定,本法所称“消费者”,是指个人(作为经营或为了经营的需要而成为契约的当事方的情况除外)。澳大利亚法律和判例对消费者的定义是,消费者是指个人在购买商品、接受服务时,现金价格不超过5万澳元,或者现金价格超过5万澳元,但所购买的商品和接受的服务是用于个人、家庭、家居生活需要的。泰国1979年公布的《泰国消费者保护法》规定:“所谓消费者,是指买主和从事业者那里接受服务的人,包括为了购进商品和享受服务而接受事业者的提议和说明的人。”1978年5月10日,国际标准化组织消费者政策委员会在日内瓦召开的第一届年会上,把“消费者”一词定义为“为个人目的购买或使用商品和服务的个体社会成员”。

从以上国家的规定来看,各国大体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从主体、目的、行为形态等几个方面对消费者的含义做出了限定,并赋予其一定的权利,用以保护、支持处于交易中弱势地位者的权益。各国关于消费者的法律认识把消费者限定在以下方面:第一,消费者为自然人,是消费过程中的经营者的相对方;第二,消费者是为个人目的而并非为商业目的而购买商品、接受服务的人;第三,个别国家将消费者所从事的商品交易限定在一定的金额范围内。

二、消费者的界定

消费者是否仅限于自然人?我国理论界大多数学者认为消费者应当局限在自然人的范围,单位、法人一般不能作为消费者,但是,也有学者赞同将单位作为消费者,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我国有些地方性法规已经将消费者保护法的范围扩大到除自然人以外的单位,同样赋予了单位相应的消费者的权利。

单位是否能够成为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所确认的消费者?通过对消费者界定情况的考察可以发现:目前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将消费者界定为个人,而不包括单位或组织;普遍认为消费者应当具有一定的消费目的或者消费动机,可以分别从主体因素与目的因素这两个方面作进一步的探讨。从主体因素看,作为行为的主体,可以考虑的有自然人和法人。法人为团体之法律人格,在以某种形式参加交易时,不存在缺乏专门知识、交涉能力的问题。而一般自然人在与实力较为强大的制造商和销售商进行交易时,则明显处于弱者地位。因此,以弱者来定位消费者即有其必要性,并由此可以产生自然人和法人的巨大分野。这种标准也是符合西方发达国家立法保护消费者的初衷。然而我们不得不面对的另外一个问题是当今社会中的集体福利所引发的一系列关于单位能不能作为消费主体的讨论。从目的因素看,任何人进行社会行为都有一定的目的,而这种目的便从根本上决定了其行为的性质,而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行为目的更是决定了人的身份与地位。当然在消费者的确定问题上也同样离不开行为目的这一要件。如果是为自己的生活消费而购买某种商品或服务则主体即为消费者,行为本身即是一种消费;但如果购买商品之目的是为自己事业的扩张或扩大再生产的原材料所用,则性质就不是消费行为,主体就不是消费者。

三、知假买假是否合法

消费者的概念曾经因为王海“知假买假”的行为而在学界引发了争论,即消费者是否仅应限定在为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仅仅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消费的人?“知假买假者”不属于消费者的主要理由是这些打假者有专业知识,具备辨别真假商品的能力,在明知是假货没有受到欺诈而购买商品,并非是出于个人消费的目的,而是借助法律的规定来获得双倍于商品价格的赔偿,由于打假者不符合消费者目的性的标准,所以,不应当属于我国消费者的范围。然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一条规定:“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制定本法。”可见,《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立法目的不仅是为了保护消费者的权益,更为了建立一个良好的市场秩序。所以不论是基于对处于弱势地位的消费者的倾斜性保护,还是处于净化市场的立法目的,应将知假买假者视为消费者。其次,从利益衡量上来看,知假买假案件所涉及的利益包括购买者利益、售假经营者利益及社会利益,当将知假买假者解释为经营者时,不仅知假买假者利益受损,社会利益也要受到损害,即售假行为难以得到有力制止;而将知假买假者解释为消费者时,售假经营者受到有力制裁,社会利益得到有效保护,因此应将知假买假者解释为消费者。多年来打击假冒伪劣行为的实践要求发挥消费者的作用,社会整体利益的实现仅仅依靠执法部门的执法手段,而不赋予消费者相应的打假权利,势必会造成打假活动的低效率、高成本,长此以往,会有大量的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所以要开创打假新思路,塑造消费者积极参与打击假冒伪劣行为的动力机制。《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九条的规定,从表面上看,知假买假进而双倍索赔,追求的是个人利益,但如果全社会的消费者都像知假买假者一样,依据法律行使自己的权利,会使社会整体利益得到最终实现。只要是依法打假就应受到法律保护,其行为结果只要是有利于净化市场,不管其目的和动机是否为牟利,都应受到全社会的肯定和褒扬。如果将政府公权、消费者的私权和社会组织的监督权互相配合,多管齐下,将会有效净化市场、防治假货泛滥和欺诈横行。

参考文献:

[1]王晓明.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消费者概念的界定.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2.

[2]廖涛.中德两国消费者法律概念比较研究[J].沈阳大学学报,2008(6):76-78.

企业家的概念界定 篇4

一、国外关于企业家的概念界定

西方国家是市场经济、企业制度发育最早的地区, 不同的经济学家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介绍企业家理论, 并赋予企业家不同的地位与功能。因此, 企业家的定义在西方经济学中体现得最为完整和全面。

1732年, 法国经济学家理查德德·康替龙在《商业概览》一书中, 将企业家引入经济学著作, 认为企业家是不确定性的承担者, 要面对不确定的市场和承担价格风险。这不仅是第一次在经济学文献中揭示了企业家的“风险承担着”形象, 同时也指出了企业家的职能就是承担风险。

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认为企业家就是资本家, 企业家是全部资本的源泉。鉴于当时英国工业化时期的特定历史背景, 他未能鉴别企业家职能与资本所有者职能, 直至约翰·穆勒才真正使用entrepreneur意义上的企业家概念, 但仍然沿袭了“斯密—李嘉图传统”, 即企业家依然是“多面手的资本家”。

19世纪初期, 法国古典经济学家扎伊尔 (Jean-Baptiste Say) 认为企业家不等同于资本家, 他把企业家定义为“结合一切生产手段并为产品价值寻求价值的代理人”, 认为企业家能优化资源配置, 将一切生产要素结合起来, 并按照市场价格支付各种要素的报酬, 企业家自己的报酬是企业的剩余, 即企业家扮演的是“市场协调者”的角色。

20世纪初, 英国新古典经济学家马歇尔 (Alfred Marshall) 又进一步指出企业家是企业生产经营的指挥者和风险承担者。他强调企业家必须实际经营企业并拥有企业财产权, 明确地将企业家角色与功能定位于中间人、领导者与协调者以及承担风险的人, 并且根据资本所有权与使用权日渐分离的现实, 认为企业组织或经营管理是第四生产要素, 将企业家纳入企业的剩余或利润分配体系。

20世纪中期, 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 (J.A.Joseph Alois Schumpeter) 提出著名的企业家“创新理论”, 突出强调企业家“创新”的本质, 认为企业家不同于资本家, 也不同于管理者, 而是创新者, 企业家最基本的功能是创新, 把创新活动的倡导者和实施者称为企业家, 从而使“企业家”这一独特的生产力要素成为最重要要素。他认为创新就是企业家对新产品、新市场、新的生产方式、新组织的开拓以及新的原材料来源的控制调配, 企业家就是引进“新的组合”, 实现“创新”。他还认为, 作为企业的经营者, 企业家不需要拥有资本, 因此企业家不行使企业所有者职能, 也不承担风险。

美国经济学家莱宾斯坦 (Harvey Leeibenstein) 运用“X效率理论”分析研究企业家问题, 认为所投入的生产要素并非都能通过市场进行调节, 生产要素在组织中的配置只能达到X低效率, 难以得到充分利用。因此企业家的作用便是弥补这种不完善的市场功能, 去充分调动尚未市场化的生产要素, 使它能高效率化。与此同时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认为, 企业家具有人力资本的异质性, 能发现潜在的获利机会, 重新配置资源, 对经济条件的变化做出超常规反映, 是经济从非均衡恢复和现代化过程中的关键角色。

美国芝加哥学派的创始人奈特 (Frank Hyneman Knight) 把不确定性和企业家职能联系起来, 把企业家定义为“自信者和冒险家”, 认为企业家是最终的决策者, 享受决策正确带来的纯利润, 并承担决策错误所造成的损失。企业家要有较强的风险意识, 面对市场的不确定性大胆决策并承担风险, 而把可靠性提供给企业职工。

20世纪后期, 美国经济学家卡森 (Mark Casson) 突出著名的“企业家判断说”, 他认为企业家的功能是企业家判断, 企业家就是专为稀缺资源协调做出判断的人。企业家的作用是在不确定的经济环境中, 凭借自己的信息获取和信息处理人力资本对稀缺资源的优化配置做出非重复性、非程序化的判断性决策。在企业家功能上, 除肯定熊彼特的“创新功能”外, 还提出套利功能和创造市场的功能。

20世纪后期以来, 新制度经济学派经济学家主要应用交易理论和团队生产理论来定义企业家。美国经济学家在罗讷德·科斯 (Ronald H.Coase) 的《企业的性质》使我们可以从产权决定角度研究企业和企业家, 他认为企业家是将各生产要素结合在企业中的牵线人, 是企业生产的指挥者, 是企业的权威, 并赋予企业家“经纪人”角色。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森认为现代公司是具有节约交易费用目的和效益的组织创新的结果, 企业家是组织创新的组织者。另一位美国经济学家德姆赛茨指出, 企业家是通过企业内部契约产生的企业这个团队生产运行的最佳指挥者。

二、国内关于企业家的概念界定

在我国, 人们习惯上把企业家当成一个职务概念, 将经营者如厂长经理当成企业家。实际上这是一种误解, 因为企业家是从职能上来定义的, 而不是从职务上来定义。企业家有很丰富的内涵, 创新精神是企业家精神的实质和特征, 创新特征是企业家概念的核心和要害。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 尤其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 国内关于企业家问题的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受到重视和不断深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 经济学界在企业家理论方面取得许多研究成果, 提出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关于企业家的定义。

张春霖强调了财产所有权和承担经营决策责任对企业家的重要性。他把我国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的基本特征归结于行政干预下的内部人控制, 并指出这种特征的实质是我国“企业家缺位”。

张维迎以现代信息经济学和博弈论相结合的方法, 解释了资本及资本家在选择企业家时的信息优势, 强调企业家除了应具备经营人力资本, 还必须拥有资产所有权。他认为, 在私人企业制度下, 所有者自己承担经营风险, 自主从事经营管理, 经营收入归自己所有, 所以这类经营者是一个完整的企业家。但是在股份公司制度下, 承担经营风险和取得经营收入的人主要是股东, 而从事经营管理的职责则主要落在职业经理人身上。所以, 无论是只承担风险、取得收入而不从事经营的所有者———股东, 还是只从事经营管理而不承担风险和取得经营收入的经理人, 分开来看, 他们都不是完整意义上的企业家, 他们只有作为一个整体时才发挥企业家的职能。张维迎还认为, 能够成为企业家的人, 除了具有一定能力外, 还应有一定的个人财产且具有低风险的规避态度;并将资本实力作为判断谁具有企业家能力的信号, 进而通过选择具有一定资本的人当企业家, 能够避免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带来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因此他认为企业家是责权利的统一体, 承担经营风险是一种责任, 从事经营管理是权力, 取得经营收入是一种利益, 偏废任何一项都不是完整意义的企业家。

黄群慧从企业家激励约束与国有企业改革方面来对企业家进行了定义, 他把企业家理解为高层管理人员或经理人员。他认为, 从严格的企业理论分析, 我国国有企业的领导人或高层管理人员属于企业家;另外, 当国有企业真正成为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时, 在没有歧义的情况下, 可以把国有企业的厂长和经理理解为企业家。

丁栋虹把企业家视为“企业的经营代表人”, 认为企业家就是在动态经济中能够实现边际报酬递增的异质性人力资本的所有者。他强调企业家是异质型人力资本, 而不一定是物质资本所有者, 认为企业家不是静态的存在, 而是动态的行动。异质型人力资本是企业家获得企业家利润的资本, 创造和实现边际报酬递增的经济结果是企业家的职能。

厉以宁认为企业家应具备4个条件:有眼光、有胆识、有组织人力资本、有社会责任感。作为国家领导人又是管理学科教授的朱镕基总理认为, 中国企业家的判断标准有4点:有一定的政治素养;精通国内外各种现代科学管理方法;理解科技发展动态各市场变化, 产出最大效益;做出正确决策。

周立群、陈晓东从我国企业家形成的发展过程的角度对企业家定义提出看法。他们认为在我国体制转轨过程中伴随企业经理的职业化和专业化, 通过市场机制选拔国有企业的经理人, 并认为职业经理人除组织生产外, 还要发现市场机遇, 组织生产要素, 进行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和市场创新, 对企业的生存发展负担全方位的职责。

洪银新将企业家定义为有经营人力资本的职业经理人。他认为职业经理是以经营者为职业的人, 是岗位的概念;企业家是一种人力资本、精神的概念, 属于生产要素。企业家的基本素质是敢于冒风险、不断创新、不断进取。经营者成为企业家的标准是从事创新活动。

程承坪和魏明侠从企业家的功能、素质、“责权利”统一、经济史、身份等不同视角对企业家定义的代表性观点进行考察, 结合现实归纳, 将企业家定义为以经营企业为职业, 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负有直接责任, 是权与责对等的客观要求;企业家的目标是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企业家把经营企业作为自己毕生事业的追求;企业家属于管理者, 但并非所有管理者都是企业家, 只有符合企业家定义的管理者才被称为企业家。

张完定和李垣两位学者则认为, 企业家是具有企业家才能的经营者。企业家首先应当是一位经营者, 因而经营者所应具有的特性, 如经营能力、承担风险等, 企业家也应具有。王国成认为, 企业家是一个不断被历史赋予新意的概念, 现代意义上的企业家是指从事创新活动的职业化的经理阶层, 可以是自然人, 也可以是集体, 其基本特征是“创新”。张正堂也持相似的看法, 认为企业家是指在委托代理关系中拥有最大经营决策权力的代理人, 通常就是公司的总经理 (首席执行官) 。程国平则认为, 企业家是指那些优秀的经营者, 并把职位、经营能力和贡献作为衡量企业家三个基本条件。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看出, 关于企业家这一概念的定义, 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 他们或从职能、或从性质、或从作用而非从企业家的本质出发对其发表自己的见解。这些观点或是只描述阶段性特质, 或是只描述企业家的某一侧面, 因而不具有普遍性或整体性。但是, 通过对这些学者的经验进行分析总结, 我们发现要成为企业家必须具备一些能力, 如创新、决策、发现机会等。

三、本文关于企业家的概念界定

无论是西方的经济学家还是国内的学者, 他们都是根据自己的研究目的或者不同的着重点对企业家进行定义, 因而大多只是反映了企业家本质的某一侧面, 而没能全面揭示企业家应该是怎样的。但纵观已有的中外学者关于企业家的定义, 可以看出, 给企业家下定义应该遵循这样的规则:一是定义的内涵符合企业家的本质特征;二是定义能具有时代性, 也就是能体现当时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条件下对企业家的要求;三是满足研究需要, 企业家内涵的本质特征就是企业家的职能和应拥有的素质, 时代性要求和研究需要表现为企业家实体定位的外延。

本文认为只有具备拥有异质性人力资本, 以经营企业为职业, 以自己的人力资本投入到企业的经营中并承担经营风险的人才能称为企业家。因此, 这里定义的企业家既不同于资本家, 也不是纯粹的经营者。根据这一定义, 企业家应该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

第一, 企业家是异质性人力资源所有者。所谓异质性人力资源就是在特定历史阶段中具有边际报酬递增生产力形态的人力资源。企业家一定是异质资源的所有者, 也就是说向企业注入异质性人力资本, 使得企业具有实现获利机会的能力得以生存和发展的人, 才能称之为企业家。

第二, 企业家是以经营企业为职业, 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负有直接责任的管理者。企业家首先是以经营企业为职业的人, 只有在企业中他的才能才会得到真正的发挥。但是经营企业的人并不一定是企业家, 只有当他同时拥有企业家精神时, 才是企业家。企业家需要创新精神, 只有不断创新的企业家才可以使企业永续经营。企业家都有不断追求卓越、争取最佳的执着。正是这种精神成就了企业家和企业的生命和灵魂。企业家都或多或少地具有冒险精神, 但是企业家必须知道如何把风险当成动力并有能力充分利用风险机制, 为企业带来发展的先机。

第三, 企业家也有自己的个人利益 (包括货币利益和非货币利益, 如荣誉、优越感等) , 且对个人利益的追求要与企业利益相融。只有使他们从事企业经营活动并享受相应权利, 他们的企业家精神才能够充分发挥。但是, 企业家不是以牺牲企业利益为代价追求个人利益, 他对个人利益的追求是以企业利益增加为前提的。

第四, 企业家需要承担经营风险。企业家要最大限度实现其职能, 取得尽可能大的经营成就, 但是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会遇到未预期到的风险。

以上四层含义互为条件, 互相促进又互相制约, 共同构成了对企业家的一般性规定。其中, 企业家人力资本是核心, 经营企业是前提, 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相融是基础, 对风险的承担是基本要求。

参考文献

[1]Smith, Adam.The Wealth of Nation (1st Edition in1776) , (4th Edition) , Methane&Co.Ltd., London, 1963.

[2]Marshall, Alfred.Principles of Economics (first Edition in1890) , (9th Edition) Edition by C.W.Guillebaud, Macmillan Co., for the Royal Economic Society, London, 1961.

[3]张春霖:企业组织与市场体系[M].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

[4]张维迎: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5.

[5]黄群慧:企业家激励约束与国有企业改革[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6]丁栋虹:制度变迁中企业家成长模式研究[M].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7]程承坪:论企业家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关系[J].中国软科学, 2001 (7) .

[8]魏刚、杨乃鸽:高级管理层激励与经营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J].证券市场导报, 2000 (3) .

[9]李垣、张完定:管理者激励组合的理论探讨[J].管理工程学报, 2006 (3) .

生态补偿概念界定中需澄清的问题 篇5

生态补偿概念界定中需澄清的问题

生态补偿是环境保护及政策研究的热点,但目前对生态补偿概念的界定不准确,影响实践的深入.文章认为,生态补偿是对社会主体而不是自然主体的补偿;生态环境建设工程的公共财政支出是否属于生态补偿要以是否包含对因环境问题而利益受损者补偿为标准;环境税费可能成为生态补偿的.资金来源但其制度本身却并不属于生态补偿;生态补偿与生态补偿机制有本质的区别,生态补偿是个较为抽象的概念,生态补偿机制是生态补偿政策的实践操作设计.

作 者:刘世强 作者单位:南昌航空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南昌,330063;江西财经大学政治经济学博士生,江西南昌,330063刊 名:经济与社会发展英文刊名: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年,卷(期):7(11)分类号:X171.1关键词:生态补偿 生态补偿机制 生态环境建设 环境税费

内部控制的概念界定及其要素 篇6

摘 要:内部控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稳定与发展,因此内控研究有很强的必要性;内部控制不是千篇一律与一成不变的,不同类型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是不相同的,这一特殊性又决定了企业内部控制的研究,必须建立在准确的企业定位与科学的理论分析基础上。

关键词:内部控制;控制环境;风险评估

1 内部控制的概念

内部控制是企业发展和组织效率提高的产物,内部控制的内涵和外延都随着企业组织形态进化、社会环境的发展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本文参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指导,将内部控制理解为:是一项整体性的工作,是企业的各个成员不分级别都应该实施和参与并努力实现本单位的内部控制目标的过程。

1.1 明确对内部控制的“责任”。内部控制的制定与实施不仅仅是领导层的义务,更是每一个员工的职责。明确“全民参与”的观点,能够使得企业员工主动的维护内控制度,而不仅仅是被动的执行。

1.2 明确内部控制应贯穿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之中。企业的经营过程是指通过规划、执行与监督等基本的管理过程对企业进行管理。作为企业经营的一部分,内部控制绝对不是凌驾于企业正常业务之上的,它作为管理的一部分,是为了监督企业生产经营能够按照预期目标有计划的进行,不能取代管理。

1.3 明确内部控制是一个“动态机制”。正如其他的经营管理活动,内部控制也是一个动态、持续的过程。内控制度制定完成后,完美的实施不是机械的执行,而是随着企业经营管理环境的变化越来越趋于完善,沿着发现问题-信息反馈-解决问题-效果评估-逐步修正循环往复的进行。

1.4 重视“软管理”。按照理论界的定义,软管理是指精神层面、无形的事物,比如管理风格、企业文化等内容。内部控制特别需要“软管理”的措施,不仅仅重视规章制度等方面,找到符合自身情况的管理风格,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都十分重要。

1.5 以风险为导向原则。企业管理核心板块之一便是风险防控,因为风险是现代社会每个企业都会面临与遇到的问题,它通过直接影响企业的稳定性,来划分不同的竞争能力的企业。对此,相关权威报告中明确,几乎任何组织单位不论盈利与否,都无法摆脱风险对其各层级的冲击(不论该组织层级合理与否),因此领导者要分层次关注风险状况,并在合理可行的前提下准备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2 内部控制的要素

2.1 控制环境。是指所有控制方法与方式得以运行和存在的环境,它是一切内控构成要素中最为基础的部分,包括社会经济形势、国家政治法律、当下会计准则及相关利益方在内的外部环境;以及包括企业董事会、所有员工、内审机构及关联组织在内的内部环境。控制环境对于塑造企业文化、提供纪律约束机制和影响员工控制意识有重要的作用,是其它一切要素的核心。

2.2 风险评估。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及时识别、系统科学的分析生产经营活动中影响企业内控目标实现的相关风险,合理判断和确定风险并积极采取应对策略的企业内控管理过程,包括风险识别和风险分析两大块,目标设定、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应对四个步骤。存在于企业的风险来自于企业内部与外部两个方面。企业要分类管理风险及应对风险应采用的措施,因为风险是有可控和不可控之分的;企业还要在可控、可承受风险中进行分级,相应的进行分级评估以便于企业针对不同级次所采取的不同处理方法和应对方案。

2.3 控制活动。是为了合理地保证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指导员工实施管理指令,管理和化解风险而采取的政策和程序,包括高层检查、直接管理、信息加工、实物控制、确定指标、职责分离等。企业各部门与各级员工均会有不同的控制活动,例如核准、授权、查证、评估等,主要的控制措施有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财产保护控制、绩效考评控制等。不同性质、规模的企业,其控制活动也会有所不同。控制活动是有不同分级的,而这些经营层级是根据企业的组织结构及内控状况进行划分的;控制活动是靠内部员工来实现的,因此要合理安排人员,保证实施者的权责分离,尽可能避免利益冲突。

2.4 信息和沟通。是指企业及时、准确地收集和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的有效性信息,并确保信息在企业内部、企业与外部之间进行及时而有效沟通的企业内控管理过程,它主要包括:信息质量、沟通制度、信息系统、反舞弊机制等方面。信息与沟通存在于内部控制的各个阶段与方面,管理者与实施者都需要其监督整个体系运转,进而及时的设计并运行调整,从而为内控提供保障。企业要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甄别分类;要求企业建立起信息沟通制度,将所有内外部信息按照管理职责与权限对相关单位进行传达。

2.5 监督。指的是企业自行对内部控制建立与执行状况的真实性和合理性进行监督检查,并科学认真的评估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一旦发现企业的内部控制存在相应的缺陷,及时做出相关处理并加以改进和完善的企业内控管理过程。包括:不间断的监察与无偏私的评估,二者相互独立却又相互支撑。要实现不间断的监察就需要将其落实到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一定的制度与习惯;无偏私的评估的实现则取决于制度设立的有效性,使内部控制情况能够自下而上的反应问题。

以上五要素通过相互独立的运作实施与相互配合的共同运作打造了完整的内部控制体系,进而对企业产生重要的影响与意义。其中,环境是基础性的因素,任何其他行为都是始于环境且基于环境;风险控制是任何行为的出发点,意识到风险的存在进而开始控制行为;控制活动是核心,只有將各种活动落实到实处才能真正的达到想要的目标及效果;信息与沟通是有效的保障机制,时刻制约一切行为朝着计划的方向前进;监督的存在保证了内控是一个循环的环形机制。

参考文献:

[1]朱庆锋,徐中平,王力.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和BP神经网络法的企业控制活动评价及比较分析[J].管理评论,2013(08):55-63.

[2]于雪梅.企业内控中的统筹兼顾分析[J].经济管理者,2013(11):157-162.

[3]王玉.内部审计与内控评价具体工作的结合实践[J].财经界(学术版),2013(08):62-63.

幼儿体育课程概念的界定 篇7

随着我国学生体质的不断下降,国家在针对学生体质提高方面,提出诸多政策如阳光体育、快乐体育等活动,而这些政策基本遵循了提出时热,但维持时间不长。并且这些政策只针对中学体育课程与小学体育课程,而对于幼儿体育课程开展的相关政策却呈现出少之又少的局面[1]。纵观我国有关幼儿体育活动的相关政策发现,现阶段对于幼儿体育活动开展方面,还没有体育课程的提法,与体育有关的提法只有健康课程或者是幼儿动作发展水平,最具特色的在《3至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幼儿在不同年龄段需要掌握哪些适应能力、平衡能力,动作协调、灵敏、力量和耐力等要求。通过对这些提法的整理发现,我国幼儿体育活动方面的政策主要是关于幼儿在大中小班需要掌握哪些技能,而对这些技能该通过哪些课程来进行[2],却没有明确的指出也未做出相应的指导。因此本文拟从幼儿体育课程的概念角度出发,思考我国在针对幼儿体育课程设置方面需要做哪些改善,怎么来规划课程等方面,做一点思考。

2 相关概念的阐述

2.1 幼儿内涵的阐述

2.1.1 幼儿的概念

幼儿是指婴儿出生后1年,渡过婴儿期后体格、神经发育、心理成长、智力发育都开始进入新快速发展阶段,开始逐渐拥有自我认知,具有一定的自理能力的。我国现阶段对于幼儿期主要分为三个阶段为:3~4岁、4~5岁、5~6岁,并对于每个阶段幼儿的发展都提供了一定的衡量标准。

2.1.2 幼儿的特点

通过对有幼儿概念的可知,我国现阶段对于幼儿园的划分,分为三个阶段为大班、中班、小班。幼儿在这三个阶段随着幼儿成长发育,都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也要求体育课程的开设的不同的。

小班的特点:小班的儿童一般都是在4岁左右,这个阶段的幼儿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生理方面,幼儿的精力充沛,不知疲倦,开始喜欢各种运动,活泼好动;第二,心理方面,对熟悉的环境容易产生依赖感,思维具有直觉性,喜欢指挥别人,具有较强的统治欲望;第三,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对万物都表现出了新鲜感,喜欢多问什么,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与创造能力。

中班的特点:中班的儿童一般是在5岁左右,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在生理方面,精力旺盛,容易与同伴发送冲突,能集中注意力一段时间,但时间不长;第二,心理方面,具有较强的创造能力,对身边的食物表现出极强的兴趣,基本能用语言表达自我感受,对身边的人物开始有喜厌之分;第三,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基本上能完成两个小朋友或者两个以上小朋友的游戏;喜欢结交朋友,感受团体乐趣。

大班的特点:大班的儿童一般是在6岁左右,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在生理方面,能判断简单的事物的因果关系,具有自我可知情绪的一般能力;第二,心理方面,初步开始拥有自己的特点,求知欲强烈,抽象思维能力明显增强;第三,社会适应能力方面,乐于交往,行为更加主动,并能在社交中得到心灵上的满足。

2.2 课程的内涵

对于课程的概念,我国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程阐述,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课程的本质出发,认为课程就是学习的经验,是学校中指导学生所有活动的总称;第二,从课程的功能出发,认为课程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文化的结晶,是预期学习的指导方案;第三,从课程的形态来定义,认为课程是现代教育教学手段与载体,其主要包括教学内容、教学大纲、教学单位等内容;第四,课程是“课堂教学、课外学习以及自学活动的内容纲要和目标系统,是教学和学生各种学习的总体规划及其过程”[3]。“课程是学校学生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的安排。广义的课程是指为了实现学校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所有学科(教学科目)的总和,或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4];第五,从课程的过程来定义,认为课程是不仅只是让学习者能通过学习而获得经验,而且教学中也能从中利用此过程获得一定的经验,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具有极强的目的性,整个过程都是前期进行计划与选择的。

综上所述,课程是指教育者通过一定的手段、方式、方法,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与学生发展水平,而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有组织的教学活动。

2.3 体育的内涵

体育来源于英语的sport,而在《现代汉语词典》,则是这么定义:体育是指以发展体力,增强体质为主要任务的教育,主要是指通过参加各种运动来实现。而现今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体育的涵义在不断的深化,已不在是原来的只发展身体健康要求,现在的体育不仅需要发展人们的身体健康,还要提高人们的社会适应能力,最终达到培养人们能自主进行体育锻炼的能力。

2.4 幼儿体育的内涵

幼儿体育在我国现阶段的教育中这一概念还存在一定的争议,至今还为有一个很清晰的描述。陈堂、王凯珍认为:“我国的幼儿体育教育主要指的是,以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发展基本动作、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为目的,在幼儿园中对3周岁到7周岁的幼儿所进行的一系列的体育教育活动[5]。”笔者通过对有关幼儿体育的文献进行梳理认为:幼儿体育是指3到7岁之间的学前儿童在幼儿园中,在老师带领下所进行的有关体育活动,并且可通过这些体育活动让幼儿掌握的基本生活技能、学会基本的走、跑、跳、投等运动技能、能够具备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最终达到培养幼儿的正确的生活习惯。而通过观察幼儿的日常生活表现又可将幼儿的体育活动分为显性体育活动行为与隐型体育活动行为。显性体育活动行为是指幼儿在体育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活动形式、活动内容、以及自我对体育活动消费的认识;而隐型体育活动行为则是幼儿对体育活动的认知、对体育活动的喜爱程度、参与体育活动动机等方面所组成。

3 体育课程概念辨析

在针对体育课程定义的方面,我国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论述,主要有以下两种定义:

第一,部分学者认为体育课程就是学校体育课程,是学校体育中的一部分,并且不单只是学校体育课堂上的日常教学活动,还包括了学生在课外所进行的体育活动,最终体育课程呈现出多项目、多层次等状态,多项目是指在体育课程中包括了体育运动中所有运动项目的教学内容、学校体育教学、课外体育锻炼、课余体育训练及其相关的体育活动课程。多层次是指体育课程不仅只出现在中小学、还包括高中的体育健康课程、大学体育课程标准等相关内容之中。

因此,从以上描述中可知,我国的体育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所进行的所有体育活动,即为学校体育课程,是教师在国家与学校的教学目的、要求下所开展的体育教学活动经验的总和,其中包涵体育课堂教学、课外体育活动、体育教材、体育场地器械、体育教学内容、体育教学方法等。

第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体育需求愈加增强,在此基础上体育课程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的改变。为突出体育课程的专业特点与适应社会发展的特质,我国学者认为:首先,现今的学生所进行的体育活动不在局限于学校体育场馆设施,更多的是要让校内体育场馆与校外体育场馆进行结合;其次,现今的体育课程不再只是以教师与学生为活动主体了,现今的体育课程开展更多的是需要校外的专业人士、学生家长、社区的体育指导员等人员共同参与;再次,教学目标不再是以学生成绩为目的,而是以学生的身体健康、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学生的运动技能等方面,来进行多目标的课程[6];最后,教学内容也不在局限与课堂书本,需要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来制定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教材等。

由上可知,体育课程是指在适应社会变迁的背景下,学校结合社会所开展的一些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体育活动,而形成的教学经验的综合。

4 幼儿体育课程内涵解读

纵观幼儿的概念、体育课程的概念以及现阶段我国幼儿园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展现状,发现我国在对于幼儿体育课程之间还没有明确的界定。而针对前面所提及的幼儿的概念与体育课程的概念,本文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对象、教材等方面来对幼儿体育课程内涵来进行解读。

4.1 教学对象

幼儿体育课程顾名思义所教学对象即为幼儿,所以在教学对象方面。则肯定为3-7岁的学前儿童。

4.2 教学目的

幼儿体育课程是从幼儿在幼儿园接触最多的课程之一,也是幼儿全面发展的基础,所以在幼儿体育课程的教学目的上需要充分体现幼儿体育课程的作用,如促进幼儿身体生长发育、提高幼儿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发展体能、培养良好心理品质、促进幼儿社会化程度提高等。所以在进行幼儿体育课程目标设定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开设的课程要以满足生活需要为目的;第二,课程应具有增强幼儿体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第三,丰富幼儿体育课余生活。

4.3 教学内容

幼儿体育课程内容应根据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的趋势来进行设定,所以在幼儿体育课程的基本内容方面应涵盖以下内容:第一,基本动作,需要通过这些动作的练习,让幼儿掌握基本的跑、跳、投、平衡、爬、钻等基本技能;第二,基本体操,能够让幼儿熟悉基本的队形队列、学会基本的站姿等;第三,基本身体素质练习,应充分发挥与考虑幼儿的灵敏性、速度性等方面的练习;第四,基本器械练习,能够通过部分器械如弹力球、游泳池、假山等方面来让幼儿掌握一定的生活技能;第五,开放性的体育游戏,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让幼儿能够通过这些活动来舒发自己的情感。

4.4 教学方法

针对幼儿生长发育的特点,在幼儿体育课程教学方法上面,主要采取的是指导探索法、教师传授法等研究方法。指导探究法是指首先教师带领低年龄班的幼儿观摩高年龄班幼儿所以开展的体育游戏,其次在教师的指导下让低年龄的幼儿模仿高年龄班的学生开展体育游戏,最后让低年龄班的幼儿自己定游戏规则,最终达到提高幼儿的创造性与独立学习的能力。教师传授法又分为整体传授法、分步传授法、情景模拟法。整体传授法是指教师通过整体示范后,再进行分开讲解,再起幼儿代表进行示范练习,并且在针对不同年龄段班级的整体传授法也不会不同,如在小班则采取的是边讲解、边示范、边练习的教学方法,而对中班的则是采取先讲解后示范,在进行组织练习,再进行提示;对大班则是采用先示范再讲解,再组织练习,再对难点部分进行细致讲解;分步传授法是将一个游戏采取分步教学,先进行最基础讲解与教学,让学生充分掌握以后再逐步加大游戏的难道,最终让幼儿能独立完成此项游戏活动;情景模拟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故事场景的方式来让幼儿充分体会到自我角色的扮演,如老师是蚂蚁爸爸,需要带来小朋友一起运输糖果,这样幼儿就需要学会蚂蚁的爬行,最后通过幼儿对自我所扮演的动物角色的理解,达到学会某些运动技能的目标。

4.5 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方面应充分考虑幼儿的时间情况与发展规律,所以在教学手段方面,应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教学:第一,卫生保健手段,在进行幼儿体育课程的教学时,教师应充分运用幼儿的生活习惯中常用的行为来进行教学,如刷牙的动作、洗脸的动作、系鞋带、穿衣服等;第二,自然锻炼手段,教师可充分利用校园现有的场地设施来进行开展活着,如爬楼梯、日光浴、呼吸新鲜空气等等;第三,身体练习手段,如进行户外活动、参与舞蹈课程、亲子运动会、种植植物等等。

综上所述,幼儿体育课程是指以学龄前儿童为教学对象,以发展幼儿身心健康,促进幼儿社会化程度提高为目的,运用教师传授、指导探究等方法,通过对基本人体动作、体操等方面的学习,最终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与社会适应能力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经验的总和。

参考文献

[1]丛立新.课程论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5:4-5.

[2]李秉德,李定仁.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159.

[3]韩丹.论体育概念之研究[J].体育与科学,2012,23(6):65-69.

[4]梁红梅,李金龙,李梦桐.体育概念的重新界定[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37(1):15-19.

[5]刘兴,马小华.形式逻辑对体育概念研究的异化[J].体育与科学,2013,41(3):25-29.

小议营业外收支概念的界定 篇8

1. 利得和损失有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和直接计入当期利润两种情况。

(1)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 (2) 权益法下被投资单位其他所有者权益的变动; (3) 与计入所有者权益项目相关的所得税; (4) 固定资产等转为投资性房地产时公允价值变动; (5) 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而形成的费用; (6) 利用衍生工具进行套期时。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或损失一般通过“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核算。

(2) 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或损失包括: (1) 盘亏损失; (2) 非常损失; (3) 公益性捐赠支出; (4) 盘盈利得; (5) 政府补助; (6) 捐赠利得; (7) 处置非流动资产的利得或损失; (8)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利得或损失; (9) 债务重组的利得或损失等。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或损失一般通过“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科目来核算。

由此可见, 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是特指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

2. 企业发生的与其日常活动无直接关系的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各项利得或损失并不都是记入“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科目。企业发生的与其日常活动无直接关系的有些利得或损失, 比如, 企业获得的投资收益或发生的投资损失等, 应计入当期利润, 但不属于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 而是通过“投资收益”科目核算。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讲解》的规定:“新准则规定的营业利润比原制度规定的范围有所扩大, 主要是将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纳入营业利润, 这是因为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本质上是属于营业范畴, 体现企业经营能力的组成部分”;而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则不属于营业利润的范畴, 这就意味着企业会计准则将企业的非日常活动区分为 (非日常活动的) 营业活动和 (非日常活动的) 非营业活动。

目前, 多数教材将营业外收入 (营业外支出) 定义为“企业发生的与其营业活动无直接关系的非日常活动的各项利得 (损失) ”。该定义包括如下两层含义: (1) 营业外收入 (营业外支出) 不是源于企业的日常活动, 而属于非日常活动的利得 (损失) ; (2) 营业外收入 (营业外支出) 也不是源于非日常活动的营业活动。第二层含义就将营业外收入 (利得) 、营业外支出 (损失) 与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等属于营业范畴的利得、损失区分开来了。

基于应用视角的公允价值概念界定 篇9

一、公允价值概念应用研究的意义

(一) 公允价值概念的应用研究决定并影响着公允价值应用研究其他诸问题

任何问题的深入研究都离不开理论, 而理论的基本组成部分就是各种概念, 包括基本概念和衍生概念, 概念是高度浓缩的理论及阐述理论的专门组件。公允价值计量最基本的概念就是公允价值, 如何界定公允价值、从何角度界定、是否综合考虑了各种情况而具有广泛性与一般代表性、是否兼顾后续其他诸问题而具有全局性与统领性、是否吸取已有研究成果而具有先进性、是否高度概括高于实践且经过实践检验而既具有理论性又有实践可操作性等, 都关系到公允价值这个基本概念是否科学、合理, 进而能否指导与开展对公允价值的进一步研究。由于公允价值计量问题实践性强, 本身就是为了解决经济活动与事项的金额确定问题, 对这一实践问题侧重于从应用角度进行研究, 自然有利于该问题的研究及最终的应用, 提高研究与应用的成效。公允价值概念明确了, 才能展开公允价值后续诸问题的研究。应用角度的概念研究是公允价值应用研究的起点。

会计学科发展至今, 会计准则的制定主要还是采取通过对会计实务的调查研究从惯例中进行筛选的方式, 而不是通过对会计环境、目标和基本特征等因素推导得出的。许多准则的制定, 往往还是不同利益集团利害关系的调和、折中和妥协的产物。虽然美国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也一向重视会计方法的概念依据, 避免在个别会计准则中出现概念混淆和矛盾的情况。因此, 美国的会计准则体现了实用主义和理论研究相结合。美国的会计准则因此高效、实用和充满活力。美国对公允价值的会计研究领先于世界, 其对公允价值概念的界定也是不断改进, 越来越务实和明确。

(二) 公允价值的概念决定着公允价值的应用环境

公允价值是一种新的计量方法, 其目的在于正确反映计量对象的现时价值, 以提供更为决策相关的信息。会计对象全面应用公允价值计量当然是最终目标, 但现在未实现全面应用时, 就存在着应用环境适用性问题, 即什么样的环境或计量对象可以使用公允价值计量, 什么样的环境或对象不适合使用公允价值计量。因为公允价值计量的基本要求是要达到公允, 要正确反映对象的价值, 若环境不适合或突变, 致使价值不公允, 即使存在最新市场价格信息, 也不能将其作为公允价值。市场环境是复杂多变的, 市场主体之间的交易机制也是多种多样的, 市场传递的信息不一定是正确的, 可能是扭曲甚至完全是误导的。在达到严重程度而无力自纠时, 必然危害经济, 危害社会, 毫无公允可言而有待政府“有形之手”干预。因此, 不能唯市场价格或市场是从, 合理性应是前提。合理的价值应是反映其内在价值的价值、反映社会平均利润水平的价值。会计货币计量假设本身包含币值稳定和价值前后可比的要求, 若物价波动超出范围, 也存在采用物价变动会计进行调整的问题。对于公允价值, 在币值稳定的情况下, 若计量对象的市场价格出现大幅变化, 一般来说, 应该是偏离了正常价值, 此时不能再简单地采用现行市价作为公允价值, 应采取一定的方法修正, 或停止使用公允价值, 而不应让公允价值对市场价格的扭曲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在2007年开始爆发的世界金融危机中, 随着危机的不断深入, 公允价值的应用就遭到指责。可见, 公允价值作为一种计量方法, 并非万能, 即使在将来全面应用公允价值计量时, 也不能无条件套用市场价格。在微观应用中, 应该引入宏观调控, 使公允价值更好地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二、公允价值概念的演进与评价

(一) 美国公允价值概念演进

公允价值概念最早起源于美国, 始见于1970年会计原则委员会 (APB) 报告书4号 (APB Statement No.4) , 后经历次不断修订与改进。从美国公允价值概念的演进, 可以看到公允价值会计理论发展的缩影 (见表1) 。

APB Statement NO.4界定范围主要是资产, 从货币性资产交易和非货币性资产交易两个方面展开:货币性资产交易中, 所收到或支付的价格即为公允价值;非货币性资产交易中, 公允价值是收到或出让资产的近似值。APB Statement No.4的公允价值概念将负债排除在公允价值计量范围之外, 对交易各方和交易市场没有任何限定。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125号 (SFAS 125) 中公允价值概念的界定范围包括资产和负债, 并对参加交易各方、交易市场和交易时间进行严格界定, 对取得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设定了许多限制条件。

2004年6月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 (FASB) 修订的公允价值概念与SFAS 125相比, 实质性改变有两点:一是对交易各方增加“熟悉情况和非关联”两个限定条件;二是将公允价值定义为“价格 (Price) ”, 取代公允价值是一种“金额 (Amount) ”的观点。2006年9月正式颁布的公允价值准则“公允价值计量” (SFAS 157) , 明确将公允价值进一步界定为脱手价格, 以便与资产、负债定义一致。至此, 美国对公允价值的定义有了一个最终的界定。

(二)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对公允价值概念的界定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 (IASB) 于2005年9月将“公允价值计量”项目列入议程;2005年11月, IASB发布“财务会计计量基础——初始计量”讨论稿, 从概念上对资产和负债初始计量时的各种可选计量基础进行论述。SFAS157发布以后, IASB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IFRS) 的角度对其主要理论和方法进行分析研究, 形成了一些初步看法。2006年11月, IASB将这些看法与SFAS157一同发布, 作为“公允价值计量”项目的讨论稿。根据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达成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IFRS) 与美国公认会计原则 (GAAP) “趋同路线图”, 其准则终稿将与SFAS157趋同。IFRS公允价值的定义是:在公平交易中, 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负债清偿的金额。这与SFAS157对公允价值的定义有较为明显的差异: (1) SFAS157明确将公允价值界定为脱手价, 而IFRS界定的公允价值既不是脱手价也不是买入价; (2) 在交易性质的描述上, SFAS157引入“市场参与者”概念, 而IFRS则使用“在公平交易中, 熟悉情况、自愿的双方”;SFAS157强调负债是被“转让”而IFRS则强调负债是被“清偿”。

从以上可以看出, 虽然美国处于发达市场经济环境, 涉入公允价值问题早, 研究较为成熟, 并于2006年就已颁布其独立的公允价值准则SFAS157,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涉足公允价值问题起步晚, 并与美国达成会计准则趋同路线图, 但IASB在着手制定公允价值准则时并未一味尾随美国, 考虑到全球各国经济环境的差异性及借鉴美国已有的研究成果, IASB依然提出了与美国不同的看法, 这一点集中体现在IASB的公允价值概念中。应该说, IASB对公允价值的定义也有可取之处, 如IFRS并未将公允价值界定为脱手价, 而是一种交易的金额 (即“进行资产交换或负债清偿的金额”) , 既适用于卖方也适用于买方, 使公允价值在定义的表述上有更广泛的适用性。再如, FASB对公允价值形成的市场环境引入“市场参与者”、“有序交易”概念, 而IASB则使用“公平交易”、“熟悉情况, 自愿的双方”等概念, 更具体地界定了市场环境。

(三) 公允价值概念演进的评价

在深入研究这两种典型的定义后, 会发现其存在的漏洞。

(1) 二者都是用纯市场观来定义公允价值, 没有考虑市场的各种复杂情况, 也没有考虑交易对象本身内在的价值, 完全根据市场确定的价值, 最终不一定“公允”。公允价值应该是公平允当的, 不仅是在公平的环境下的自愿成交的价格, 而且还要是稳定、可靠、正常的市场环境, 急剧波动、投机、操纵、严重偏离价值等情况下的交易, 即使是交易双方自愿, 也只能是非理性、非公平的, 不能反映客观价值, 不能算作公允价值。公允的价值应有持续性、代表性和广泛性, 以及合理性等方面的特性, 能反映标的物的内在价值、实质价值, 如成本、功能、社会平均利润、未来的趋势等。急剧波动的价格不是价值的正常体现, 因而不是公允价值, 它不利于公平的交易, 也不利于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会计不可能使用随意波动的计量值作为计量方法和属性。随意波动的市场也不适用公允价值计量。因此应更准确、全面地界定公允价值的市场环境, 而不能纯粹从市场出发界定公允价值环境。

(2) 公允价值是市场交易价格还是各参与者之间的个别交易价格。从实际应用和理解来看, 公允价值应是市场交易价格而非个别交易价格, 只有市场价格才会达到广泛认同, 才符合公允的要求, 而个别交易价格不一定得到市场其他交易者的认同, 不一定具有广泛代表性, 不一定能作为公允价值。但从上述两种对公允价值定义的表述看, 都针对的是个体交易者之间达成的个别交易价格, 这既与公允价值理论不符, 也与现实运用相背离。

(3) FASB将公允价值界定为脱手价格, 人为缩小公允价值的应用范围, 与其在美国的应用不相符, 也悖于将来的发展趋势。事实上, US GAAP规定的公允价值范围主要有六类:金融工具、企业合并取得的资产、外购的无形资产、融资租赁资产、减值的长期资产和以非货币交易或其他方式获得的资产。这些既包括存量项目, 也包括增量项目。IASB将公允价值界定为“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 能够扩大应用范围和适用性, 但对于债务是从清偿而非交换的角度界定, 与资产是“交换”存在内部的不一致性。虽然市场参与者因承担负债而要求的价格也反映了其对预期资源流出的判断, 但“转让”与“清偿”毕竟有差别。债务除了进行清偿, 也可以转让、交易。

三、基于应用角度的公允价值概念界定

(一) 公允价值应表述为一种“价格”而不是一种“金额”

现行各种表述中, 有的将公允价值表述为一种“金额”, 如IASB和CAS (中国会计准则委员会) ;有的表述为一种“价格”, 如FASB, 并且FASB历史上一直是表述为“金额”, 只是在准备制定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及正式出台准则时改为“价格”。显然, “金额”比“价格”包含的内容更多, 它既包括成交价格, 还包括交易成本 (费用) , 而交易成本对同一市场中同一品种的交易的不同交易者而言, 交易价格虽然一样 (市场价格) , 但交易成本却可以是有差别的。因此, 若将公允价值界定为“金额”, 会导致范围广而内容不明确及缺乏可比性, 界定为“价格”, 则因其内容单一而含义明确, 易于操作, 也利于可比。并且界定为“价格”, 更吻合于内含价值之意, 抓住了交易金额的核心部分, 放弃了不具可比性且不具重要性的交易成本, 突出了主旨。

(二) 公允价值是一种即时价值而不是一种期间价值

这是在公允价值应用方面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由于公允价值是一种基于市场的交易价格, 具有波动性和不稳定性, 目的就是为了提供最新的相关计量信息, 因此, 公允价值应是一种即时的、不断变化和反映市场最新情况的价值, 而不能惧怕频繁波动而采取稳定一些的期间价值。期间性不是公允价值的本质特征, 及时性、相关性才是公允价值的本质要求。不断变动的公允价值是否因此捉摸不定;是否会影响计量的稳定性, 进而影响企业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的稳定性而出现大起大落?若将公允价值界定为一种正常环境下的价值, 一种反映交易对象内在价值的价值, 则公允价值应该是相对稳定的, 在适合的环境下用于适合的对象将不会产生剧烈波动的。当然, 由于公允价值的变动性, 因此给报表阅读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需要更加注意比较信息、前后几期的对比和综合, 才能得出更准确的公允价值信息及其变化趋势, 从而作出更符合实际的决策。

(三) 公允价值计量的全面运用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无需在概念中予以体现

由于公允价值的相关性, 未来的应用范围会扩大到所有会计要素, 即使对于自用而不是用于交易的资产 (负债类似) , 亦会采用, 这样才会客观、动态地反映企业现时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全面的理财结果。随着应用条件的成熟和人们观念的变化, 公允价值应用的范围会不断扩大和推广, 这是一种自然的趋势, 无需在概念中体现出来。

因此, 基于应用的角度, 在考虑公允价值的本质特征及相应的要求, 具体考虑客观经济环境、微观交易环境、交易对象 (市场参与者) 的广泛性及交易数额的确定性等各方面因素的基础上, 可以将公允价值界定为:在正常经济环境下, 在公平的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市场参与者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负债转让的价格。

参考文献

[1]任世驰:《公允价值与当代会计理论反思》, 《会计研究》2010年第4期。

[2]于永生:《IASB与FASB公允价值计量准则趋同的困难与挑战》, 《财经论丛》2008年第5期。

中学化学核心概念的界定与选取 篇10

一、化学核心概念的界定及其教学价值

核心概念译自英文big idea或core concept, 虽然英文用词不同, 但学者们用这些英文所阐述的含义是相同的, 即核心概念是能对众多事物和现象作出解释的大概念[3]。对化学学科教学而言, 核心概念是指居于化学学科中心, 具有超越课堂之外持久价值和迁移价值的关键性概念、原理或方法[4]。

核心概念的特性是具有解释力, 可以统摄许多小概念和事实, 并与其他核心概念关联。这种特性使得核心概念具有以下教学价值[5,6]:

(1) 将对核心概念的理解作为教学目标, 有助于学生理解与其生活相关的事件和现象;

(2) 核心概念可以为新知识的获取提供组织结构, 使学生在学习期间及毕业之后都能够运用这些核心概念, 迅速地获取新知识;

(3) 教师要选取典型性事实来帮助学生理解核心概念, 让学生学习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方法, 从而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4) 学生能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科学探究, 提升自身的思维能力, 学生的学业水平会因思维能力的提升而有所进步。

二、中学化学核心概念的选取及表述

由于西方科学课程多为综合的, 因此需要从科学核心概念的角度来分析中学化学的核心概念。温·哈伦提出科学核心概念应该具有以下标准[7]:

(1) 能够用于解释众多的物体、事件和现象, 而且它们是学生在学校学习及毕业以后的生活中会遇到的;

(2) 提供一个基础, 能够帮助学生理解遇到的问题并作出决策, 而且这些决策会关系到学生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幸福以及环境和能源的使用;

(3) 当人们提出有关自身和自然环境的问题时, 他们为能够寻求到答案而感到愉快和满意;

(4) 具有文化上的意义。

温·哈伦根据此标准提出了科学教育的14个核心概念, 如表1所示。

表1中的10个科学核心概念中, 与化学教育直接相关的有2个, 即“宇宙中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很小的微粒构成的。当事物发生变化或被改变时, 会发生能量的转化, 但是在宇宙中能量的总量总是不变的”。关于科学的4个核心概念则均是化学教育的任务。

美国发布的最新Kˉ12科学教育框架也给出了确定核心概念的4个标准[8]:

(1) 对多个学科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或是某一学科的关键性原理;

(2) 能为理解和研究更为复杂的概念和解决问题提供重要的工具;

(3) 与学生的兴趣和生活经验密切相关, 或需要利用科学或技术知识来理解利害关系;

(4) 在各个年级都可以进行不同水平的教与学, 概念的深度和复杂度随年级的增长而增加。

可见, 美国新科学教育框架更加明确核心概念是关键性的原理或方法, 强调学生需要通过各个年级的不同内容的学习而不断深化和丰富对核心概念的理解。

美国新科学教育框架提出了8项科学与工程的实践和7个跨领域概念 (见表2) 。这些跨领域概念和科学与工程的实践是包括化学在内的科学教学所要关注的重要核心概念和方法, 它们可以使化学学习与其他科学的学习成为一体。学生可以从中体会概念的科学性与迁移性。

美国新科学教育框架提出的学科核心概念中, 与化学教学直接相关的三个核心概念是“物质及其相互作用”、“运动与稳定性”和“能量”。这三个核心概念具有丰富的内涵, 因此需要对它们进行进一步的分解, 如“物质及其相互作用”可以分解为“物质的结构与性质”、“化学变化”和“核变化”三个概念 (见表3) 。

由于学生需要通过各个年级不同内容的学习来不断深化和丰富对核心概念的理解, 因此, 教师需要以适合于学习者不同认知发展阶段的方式来表达对核心概念及分解概念的基本理解。例如, 不同学段对“化学变化”概念的基本理解就存在很大的不同 (见表4) 。

高剑南教授指出中学阶段的化学核心知识与学科意识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9]:

(1) 世界是物质的, 物质是分层次的, 化学主要是在原子、分子层次上研究物质;

(2) 物质皆由元素组成, 元素之间存在相互联系, 目前发现的110种元素有秩序地排列在元素周期表中;

(3) 化学反应是化学研究的中心问题,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键的断裂与新键的形成, 通过化学反应不仅能认识物质, 还能合成新物质;

(4) 提高物质反应速率是实现化学反应的一个关键因素, 催化剂通过改变反应途径来提高反应速率;

(5) 结构决定性质, 性质体现结构;

(6) 任何物质都具有两面性, 关键在于人们对物质的用量和使用场合的控制;

(7) 客观看待化学对人类社会和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

(8) 化学原理反应客观规律。

以上八个方面既有化学核心概念, 如“结构决定性质”, 也有关于化学学科的认识, 如“化学主要是在原子、分子层次上研究物质”。

闫云龙提出中学化学的核心概念为原子、分子、离子、电子、质子、中子、原子结构、核素、同素异形体、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核外电子的量子化运动、化学键、离子键、金属键等, 并从元素观与微粒观等角度给出了对这些核心概念的基本理解[10]。这些基本理解比较全面地概括了中学化学的核心内容, 但在分类上存在某种程度的差异。例如, 基本理解“微粒构成物质时是按一定的空间取向排列的, 微粒在空间的排列结构是微粒之间相互作用平衡的结果”与基本理解“物质的化学结构不仅包括原子、离子在空间的排列次序, 还包括元素的原子 (或离子) 之间的相互作用, 特别是它们之间的强烈的相互作用, 即化学键。这两者对物质的性质都有一定的影响, 但后者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是主要的”, 两个“基本理解”都在阐述物质的结构与性质, 但前者归为“微粒观”的基本理解, 后者归为“物质的结构与性质”层面的基本理解。

三、小结

化学核心概念不管是用术语表示, 如“物质及其相互作用”, 还是用一句或一段话来表述, 如“物质的宏观状态与特性是由所构成的原子和分子的种类、排列以及运动决定的”, 一定是通过科学研究所发现的, 是反映事物的本质特性与关系的概念、原理或方法。

“物质都是由很小的微粒构成的”、“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 质量与能量守恒”及“物质的宏观状态与特性是由所构成的原子和分子的种类、排列以及运动决定的”等是比较上位的化学核心概念, 包含了高层次的抽象, 因此需要以适合于学习者不同认知发展阶段的方式来表达。我们要依据我国化学课程设置特点与学生认知发展水平来设计不同学段的学生应该掌握的对核心概念的基本理解。此外, 我们也要关注跨领域概念和重要的科学方法, 在科学的整体视域里开展化学教学。

参考文献

[1][8]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A Framework for Kˉ12 Science Education:Practices, Crosscutting Concepts, and Core Ideas[Z].Washington, D.C.:The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 201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3]

[7]温·哈伦.科学教育的原则和大概念[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 2011.[4]

[5]艾里克森.概念为本的课程与教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3.

[6]周玉芝.以核心概念为统领设计化学教学[J].化学教育, 2012 (6) :27-29.

[9]高剑南.试论化学学科核心知识与化学学科意识[J].化学教学, 2004 (6) :1-2.

道德概念的界定 篇11

[关键词]期房;按揭;抵押权

期房按揭是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广为流行的一种融资购楼方式。其突出特点就是购房人以在建甚至未建的预购商品房作为担保物取得银行贷款,俗称“楼花按揭”。该购楼方式在上世纪90年代初广泛推行,不仅繁荣我国的房地产市场,也促进了传统抵押权理论的发展。

一、期房按揭的概念界定

期房,俗称“楼花”, 最早起源于我国香港地区,在我国被称为“预售商品房”。1954年,香港立信置业公司率先推出房屋“分层售卖,分期付款”的商品房预售方式。由于房屋尚在施工中便被“拆零砸碎”、分期分批地预售给广大购房者,如落英片片坠落, 故预售的商品房被称为“楼花”,而商品房预售被则被称为“卖楼花”。可见,期房是指区别于现房,正在建设或将要建设的尚未竣工的商品房。不难看出,期房不同于现房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明确、现实、特定地存在着,到成为现房还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因此,笔者将其称作是“成长中的房屋”。鉴于此,对于有学者认为期房买卖就法律性质属于不动产买卖,笔者在持赞成态度的同时认为,①期房买卖应当是一种远期不动产买卖。与现房买卖相比它具有特殊性,即标的物的非现实性、合同履行的非即期性、较强的国家干预性。

“按揭”是个外来词,最早用于香港地区,是香港人对英美法上一种物的担保方式“motgage”的翻译, 许多学者认为“按揭” 是英语mortgage的粤语音译。也有人认为,“按揭”应是英文mortgage的半意译半音译的粤语词汇。因为,该词的后半截gage与粤语“揭”发音相近,“揭”是音译;而“按”在粤语中有“押”、“抵押”的意思,是意译。笔者认为此观点更为可信。Lindley法官在Santley v.Wilde案中为Mortgage所下的定义,被认为是英美法中对Mortgage最为经典的定义。Lindley法官认为:“Mortgage是指以土地或动产(chattel)为了担保给定的债务的履行或其他义务的解除而进行的转移或让渡。按揭(mortgage)本意是指财产中的某种利益为担保一定款项的支付或者某种其他债务的履行而进行的让与(conveyance)或其他处分。所以,就其法律构成而言,原本意义上的按揭(mortgage)应该同时具备以下三个要素:第一,特定财产的权利转移;第二,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可以确定的取得所有权;第三,债务人享有通过履行债务而赎回担保物的权利,同时债权人负有交还财产的义务。

“期房按揭”顾名思义就是以期房作为担保物设定按揭,俗称“楼花按揭”,《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抵押管理办法》将之称为预售商品房抵押,是购房人在支付首期房款后,由贷款银行代其支付其余的购房款,将所购商品房抵押给贷款银行作为偿还贷款担保的行为。在英美法传统上按揭主要是一种不动产担保,在当代,按揭更是被广泛应用于房地产买卖和融资活动中。以客观存在的现房设定按揭自然没有问题,但期房并非一种客观存在的房产,能否设定按揭呢?在英美法中,产业的所有权分为法定式产权和公义式产权,房地产只有取得法定产权后才能认为是真正拥有了所有权。按照英美成文法或者普通法的原则和理论,客观不存在的标的物,如期房(楼花),作为合同标的物并取得所有权是缺乏条件的。但以衡平法的原则认定,这种产权是有效的,因此,期房买卖是受法律保护的,银行也可以为期房买卖提供贷款并以期房作为按揭标的物。所以,在英美法国家以期房设定按揭并不鲜见。

根据期房按揭的实务操作,结合有关按揭的学理解释,我们可以给期房按揭下如此定义:期房按揭是指在建房屋在预售时,购房人以所购房屋作为担保物,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取得贷款以支付购房款的一种融资购楼方式。具体而言,是由购房人与房地产开发商签订《商品房预购合同》后,以转让合同项下的权益给贷款人为条件,从贷款人处取得贷款支付除首付外的房款,购房人(借款人)在还本付息后将合同项下的权益重新转回自己名下的一种法律行为。在按揭期间,只要按揭人依约还本付息并支付相关费用,期房成为现房后应由按揭人占有使用。

二、期房按揭的法律性质分析

按揭分为现房按揭和期房按揭。对于现房按揭,通说认为其属于抵押并无争议。但关于期房按揭,由于其标的物尚不存在或者正在“生长”之中,具有不同于一般担保物的特殊性,又由于我国目前的立法并没有直接规定这一制度,它在担保体系中如何归属,学界争议颇大,可谓见仁见智。概括起来主要有不动产抵押说、权利质押说、让与担保说等。

笔者认为,我国目前存在的期房按揭既不属于不动产抵押,也不属于权利质押和让与担保。分析如下:

期房按揭不同于不动产抵押。首先,依担保的一般原理,抵押标的物须是特定的抵押人的现有财产,而期房不是现存财产,在期房按揭设定时还没有取得所购期房的所有权,购房人向银行提供的还款担保标的是一种期待利益,即将来某一时间的房屋的权利,是一种所有权的“期待权”。其次,如果依抵押说来规范期房按揭关系,将会导致实务的许多做法无法律依据。如按揭合同中一般有这样的条款“按揭期间,按揭人未经银行同意擅自处分楼花的行为无效”,以此来约束按揭人的行为、保护银行的利益。但是,依《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的有关规定,设定抵押后,抵押人仍有权处分担保标的物,处分行为本身有效。只要抵押人重新提供相应担保即可。可见,认为期房按揭是不动产抵押是不妥当的。

期房按揭与权利质押有相似之处,期房按揭是以期待权设定担保的,而期待权实际上是一种债权,往往很容易被误解是一种债权质。但实际上,所谓权利质押是指以所有权以外的可让与的财产权利作为质权标的担保方式,期房按揭是不同于权利质押的。理由为:首先权利标的范围不同。质押在我国法律中只有动产质和权利质,不包括不动产质,而按揭则可以不动产为标的设立。其次两者权利实现方式不同。质押的出质人不按规定清偿,那么可由质权人与出质人协议将其折价清偿,如协议不成,质权人可直接依法拍卖质物(参见《担保法》第71条)。按揭的按揭人若不履行义务,即到期未还清本息时,通常的做法是由房地产开发商以房屋原价的70%左右的回购价格将按揭标的回购,并将回购款清偿按揭人未偿付的本息,若有第三人愿以高出原房价70%受让,则应由第三人购买。

期房按揭也不同于让与担保。如前所述,让与担保最典型的特征是权利(通常是所有权)的转移,但实际上,我国目前的期房按揭由购房人交付给银行的房屋预购合同及付款收据只是一种权利证书。“证书是记载一定法律事实或法律行为的文书,其作用仅仅是证明这种法律事实或法律行为曾经发生。证书本身与实体上的权利义务并无直接的密切关系,权利完全可以离开证书而存在。”房屋预购合同仅证明房屋买卖的法律行为曾经发生,付款凭证仅证明购房人预付款的事实,它们本身并不代表权利,这种权利证书的转移并不意味着所有权的转移。依我国担保法的规定,房屋所有权的转移必须到房地产管理部门在房产证书上做变更登记并公示后方能发生房屋产权转移的法律效力,受让人才能取得所有权。而银行要求将权利证书交给银行保管,并不是要求将担保房屋的所有权转让给自己,在借款人偿还债务后将所有权返还给按揭人,银行这样做只是为了防止一屋多卖现象的发生,防止按揭人违反约定处分设立按揭的房屋,从而保障担保债权的实现。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我国现阶段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期房按揭”。期房按揭在我国房地产业目前的实际情况是:前期是质押,竣工交付后为抵押。这既不是英美法中的按揭也不是香港法中的按揭,它是一种新型的担保物权,在本质上是抵押等既有的担保方式与其他合同关系组合而成的一种契约联立,没必要将其归入某一种担保物权。也许,将按揭界定为新型担保物权的种类不符合物权法定主义原则,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物的利用方式不断更新,必然会促成新的物权类型产生。如果在法律上对新的物权类型不予承认,将不利于社会的发展。

[注释]

①在我国,期房销售已经成为和现房销售并存的房屋销售的两种方式之一。在实践中,期房销售一般采用先估定一个价格,购房者须先支付价款的20%左右(称为首期),待以后再分期偿付余额。这样,一方面使预购方避免一次性支出巨额购房款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为房产商筹措了工程建设款,用以解决其建设资金的不足,而且,对于活跃房地产市场,促进居民住宅消费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符启林.房地产法[M].法律出版社,1997:152.

[2]钱明星,姜晓春.房屋预售制度若干理论问题研究[J].中外法学,1996,(5):22.

[3]王闯.让与担保法律制度研究[M].法律出版社,2000:101-102.

[4]蔡耀忠.中国房地产法研究第一卷[M].法律出版社,2002:305-307.

[5]郭明瑞,杨立新.担保法新论[M].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263.

[作者简介]王媛(1980—),女,四川成都人,四川省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助理审判员;徐成(1965—),男,四川成都人,四川省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员。

对“郧阳凤凰灯舞”概念的界定 篇12

关键词:郧阳凤凰灯舞,概念,界定

1 问题的提出

随着2004年中国正式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来,各级政府部门相继出台了若干保护、规范、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文件和通知。郧阳凤凰灯舞作为首批十堰市(市级)、湖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定有其存在的客观条件,但郧阳凤凰灯舞目前的发展现状却并不理想。马克思曾经说过“:人类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传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1]这就告诉我们谈事物的发展必须谈事物的传承,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以传承为逻辑起点。将郧阳凤凰灯舞上升到传承发展的高度,我们就有必要规范和界定郧阳凤凰灯舞的概念,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发展这一历史产物,助推郧阳凤凰灯舞早日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郧阳凤凰灯舞未来的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2 郧阳凤凰灯舞概念界定的现状

2004年4月,文化部、财政部下发《关于实施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通知》的文件,标志着中国非物质文化保护工程的正式启动。关于民族、民间、民俗文化的研究也得到了很多学者的重视, 研究相对成熟的民俗传统项目已经形成了,科学系统的发展氛围, 如舞龙、舞狮。郧阳凤凰灯舞也得到了部分学者的重视,但从现有研究成果来看,对郧阳凤凰灯舞概念的界定众说不一。

饶春球等人(1996年)[2]在《郧阳“凤凰灯”舞》一文中,对凤凰灯舞概念的界定,民间俗称“玩凤凰”,后又有“凤凰灯”、“凤凰舞”等称谓。是湖北省郧阳地区民间舞蹈百花园中一朵艳丽的鲜花。她流传至今,深受人民群众的欢迎和喜爱。龚义军(1997年)在《十堰年鉴》第295页中郧阳凤凰灯舞被文化部授予“广场艺术表演群星奖”进行了报道。《郧县志》(2001年版)、朱江(2006年)、鲁传太(2007年)分别对郧阳凤凰灯舞进行了相关记载和研究。《党员生活(武汉)》 (2007年)[3]给郧阳凤凰灯舞的概念是:郧阳凤凰灯又称“玩凤凰”、“风凰舞”,起源于十堰市所辖的郧县、茅箭区城乡的古老民间文化艺术。每年春节、元宵节,民间艺人会来到街头巷尾表演凤凰灯庆祝节日。黄芳(2007年)[4]硕士论文中,给凤凰灯舞的概念是民间俗称《玩凤凰》、《凤凰舞》,主要是流传在湖北省十堰地区郧县境内、湖北丹江口市及郧县部分移民迁居地——武昌县,每年春节、元宵节在街头或宅前或场院表演的一种灯舞,尤其正月十五、十六最盛。甘毅臻(2008年)[5]认为,郧阳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凤凰灯舞”是其居民喜爱的一种集喜庆、娱乐、健身等多元素于一体的民间文化体育活动。在过节、喜庆时既可单场表演“凤凰灯舞”,又可以遵守本地龙前凤后的习俗,舞“龙”与舞“凤”联袂登台,欢喜热闹中呈现出了一片中国传统文化“凤凰来议”、“龙飞凤舞”的瑞祥和谐的场面。朱林飞(2012年)[6]认为,郧阳凤凰灯舞是“楚人崇凤”遗风的生动体现,是汉水文化的一枝奇葩。它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清光绪9年(公元1883年)。100年前,郧县的地方文人和民间艺人根据史书记载、民间传说与想象,扎制出精妙的凤凰花灯,并编成独具特色的郧阳凤凰灯舞。每年春节全国各地耍龙灯舞狮子,而郧县人则玩凤凰灯舞,尤以农历正月十五、十六最盛。新疆农垦科技(2012年)[7]各地民俗文化版块中,给凤凰灯舞的概念是:郧阳凤凰灯是全国独一无二的凤凰灯舞表演形式,又称“玩凤凰”、“凤凰舞”,起源于鄂西北十堰市,郧阳是十堰市的古称。

如表1所示,对现有研究进行整理,从郧阳凤凰灯舞是什么 (What)、在哪(Where)、什么时间 (When)着手,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思维方法进行对比分析。

3 郧阳凤凰灯舞概念核心关键词的变迁

3 . 1“郧阳”与“郧县”的刍议

谈起“郧阳”一词,我们能追溯到设立于明代中期且历史悠久的“郧阳府”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郧阳地区”。

明代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封建统治者为了加强对郧阳山区流民的管理,设立“郧阳府”,府治郧县,辖郧县、房县、竹山、竹溪、上津和保康6县,后改上津县为郧西县,将保康县划归襄阳府。1936年又将属襄阳府管辖的均县划归郧阳专署,从而奠定了郧阳行政区划格局,属湖广行省下荆南道(监察区)管辖。1949年5月,郧阳全境解放后,在郧阳设立了两郧专署,归属陕南公署(今陕西省)管辖。1950年2月将该地区划回湖北省,将两郧专署改为郧阳专员公署。1952年12月襄阳、郧阳两专署合并。1965年为加快山区建设,又分设襄阳、郧阳两专署,郧阳专署辖郧县、竹山、竹溪、郧西、房县、均县6县。1967年,中央决定在郧县的十堰地方建设中国第二汽车制造厂。先后划出郧县的十堰区、黄龙区及茶店区的茅坪公社,成立十堰办事处,隶属“郧阳地区”管辖。1969年撤销十堰办事处,在境内设置十堰市,由郧阳专署领导。1973年2月十堰市升格为地级市, 为湖北省直辖。1994年郧阳地区和十堰市合并,仍称十堰市,辖丹江口市、郧县、竹山、竹溪、郧西、房县及张湾、茅箭两区。时至今日, 当地人们口中的“郧阳”意指“郧县”[8]。

基于“郧阳”特殊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底蕴,认为广义上的“郧阳”指现在的“郧县”;狭义上的“郧阳”指古时的“郧阳府”和建国初期的“郧阳地区”。

3 . 2南水北调中线移民工程带来的变迁

郧县史有“鄂之屏障,豫之门户,陕之咽喉,蜀之外局”之称。地处汉江上游下段,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曾经历了两次大规模的移民,首次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丹江大坝建设初期大移民,再就是2010年丹江大坝实施加高工程的大移民。

两次规模宏大的社会变迁内容涉及社会生产、生活的所有领域。郧阳凤凰灯舞这一文化产物,在顺应社会变迁步伐下,也发生了改变。目前有史可查的,武汉市江夏区(旧称武昌县)的郧县移民老艺人将郧阳凤凰灯带到了武汉,并得到了当地文体部门和媒体的关注。其它郧县移民外迁安置地的郧阳凤凰灯舞的开展情况,有待考察研究。

在湖北省郧县,每逢春节、元宵都会随亲戚朋友一道去“看灯”,各种各样的灯舞表演都有,有些甚至连花灯的名字都叫不出来。“凤凰灯”(也有人称“玩凤凰”、“凤凰舞”、“舞凤凰”)总是那个最吸引郧县父老乡亲的花灯表演,2012年5月28日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最长的跨江大桥——郧阳汉江大桥举行试通车仪式。全长2102m的桥上,桥头的山坡上,人山人海,形形色色独具郧阳地方特色的花灯如潮,两只“凤凰”踏着喜庆的鼓点,满载着大桥通车的喜悦, 栩栩如生的“游过”郧阳汉江大桥。

4 郧阳凤凰灯舞概念的界定

通过对现有研究的综述,结合社会环境带来的变迁,从定义的两要素种属和种差入手。如表2所示,郧阳凤凰灯舞的种属是独有的民俗体育活动;种差是郧县、部分南水北调中线移民迁居地,每逢春节和元宵节期间和重大庆典节日开展。最终提炼出关于郧阳凤凰灯舞的关键词是:独有的、民间灯舞、文化体育活动;郧县、郧阳地区(今十堰市)、部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移民迁居地、春节、元宵节、重大庆典。

5 结语

上一篇:绿色节能意识下一篇:经冠状动脉介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