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概念的贯彻

2024-10-14

设计概念的贯彻(精选7篇)

设计概念的贯彻 篇1

在外山墙出现, 均取240mm厚。同时外山墙的开洞方式与内墙一致:在对位内墙门洞的位置开窗, 从而在间之间的走动可同时感知外界:看东窗可以看到1.8米之外东侧邻居山墙满满的爬山虎, 看西窗可看夕阳西下 (设计进一步在间之间的门上开窗以保证视线的透明, 从而支撑这种感知;并协调私密性) ;同时在外部便可感知内部的秩序。另外, 240的尺寸还控制了合用的两间之间的钢桁架——由间隔为240的两组桁架构成, 同时达到稳定的目的。各间的开启方式一致:前墙在中间位置900mm标高处开宽高分别1500、1700mm窗, 后墙在中间位置1800标高处宽高分别1200、700mm窗。这些窗 (门) 均与墙外表面取平。然而这些匀质的开启无法照顾某些具体的使用:烧暖气的炉子所在的小室以及洗手间等, 据此, 开启另一层面的窗户, 与前面相反, 这些数量有限的小窗与外墙的内表面取平, 从而建立秩序, 不影响匀质概念的表达。间内的地面面层材料采用环苯聚酯透明地面涂料, 原因是它表面光滑不宜污染且易于清理 (与当地普遍使用的地砖有相同功效) , 其透明的特性又能反应出底部基层-原水泥地面粗糙的视觉观感, 合设计者的个人取向;更重要的是它可同样适应于客厅、卧室、厨房等, 从而实现间与间之间材料的匀质化。这种匀质扩展到外部形式, 主要在屋顶的考虑上。现有的住宅在屋顶均突出烟囱, 为避免这种暗示功能的构件, 让主体建筑呈现一个匀质化的屋面, 设计将烟囱独立于住宅体量之外, 离外墙面660mm处。同时匀质性的概念也反对对屋面的边缘作强化处理, 即要求屋面的构造一直延续到边缘, 这需要细致的构造处理以防水防风。但这一点没有实现, 结果是一个强化了的边缘。

案例分析

案例一:巴塞罗那德国馆 (图1) 形容密斯的建筑有好多形容词, 简洁、有力、一致、有秩序、纯粹等等, 基本是同义词, 也似乎因而成了被后现代主义建筑师们批评的对象, 因为后者是二元论甚至多元论的。密斯对结构一词的解释:“在英语中你们把什么东西都称为结构, 但在欧洲不同, 我们把茅棚叫做茅棚而不是结构。对结构, 我们有一种哲学概念, 结构是一种从上到下乃至最微小的细节全部都服从于同一概念的整体。这就是我们所谓的结构。”[1]在巴塞罗那德国馆中, 如果说表达框架结构作为概念的话, 即是表达结构与非结构的区分, 在这里结构以柱子为代表 (而梁则不被表现) 。大致上, 首先是材料上的差异:柱子是抛光的钢柱, 墙体是石材的;然后位置上相互脱离;布局上, 平面里的八根柱子正交规整的布置, 而墙体则互相游离, 在这一点上, 相比交与柯布西耶喜欢用曲面表达墙体的游离, 密斯很少使用, 在大家熟知的作品中, 好像只在图根哈特住宅的平面中出现过弧形的墙体。然后为了排除人们自然而然认为墙体是落在地面上因而有支撑的力度, 他甚至把墙体改为悬挂于天花板上的。光滑的柱与光滑的大理石墙体表达着时代的精神, 就像密斯鼓吹的那样。拿柯布西耶的萨沃伊别墅与德国馆作比较, 尽管前者是自由平面和自由立面的参照物, 但单单在表达结构与非结构的区分这一点来看, 前者并不如德国馆明确, 当然柯布西耶应该并不看重纯粹, 就像后来文丘里在他的《建筑的矛盾性与复杂性》一书中分析萨沃伊别墅的平面所说的那样。

德国馆的结构是以柱子作为代表, 而梁则藏在了平整的天花板里, 这明显是强化空间的主题地位, 也就是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流动空间;安腾在他的好多作品里也有类似的做法:将梁柱墙三者同尺寸, 不表达区别, 也是在强调空间的第一位。与现代派好多建筑师统一使用白色而将人们的关注点集中在空间上不同的是, 密斯同时关注虚的空间和实的物质, 抛光的柱和色彩绚烂极有质感的大理石, 表达材料的欲望很强烈。

案例二:理查德医学院医 (图2) 理查德医学院的管网是从梁的中空部分穿过的, 而不再是将管网置于悬挂顶棚与主结构之间, 在这里结构、管网以及照明设施交织在一起并且暴露出来。路易斯·康对这种在柱、梁和其他结构要素中形成空间以容纳设备管网的做法很着迷。空间、结构、设备均被纳入到强烈的秩序当中, 相互依存, 而不存在任何的未经设计的“剩余”的空间。所以当爱罗·沙里宁问康:“你认为这个建筑物是建筑上的成功还是结构上的成功?”康回答:“这些元素和他们的形体, 就像他们形成的结构, 由于建筑上的需要而结合的如此富有逻辑性以至于结构和建筑不可分割, 两者相互促动。”[2]正是基于这一点, 路易斯康承认柯布西耶的伟大, 但认为朗乡教堂是一个建筑上的伟大, 而不是结构的或者二者兼有的伟大, 朗香教堂将伟大的表现性的墙体与同样伟大的表现性的屋顶稍稍脱离开来让光进入, 中间怎样支撑呢, 结构被压制在了墙体中不准见人, 结构与空间、结构与采光没有紧密的关系, 结构是绝对的服从地位, 服务于空间与光。如果建筑不需要结构立起来, 或许朗香教堂会求之不得。从某种意义上说, 康与密斯很相像。

案例三:五户公寓。现在有一种倾向将剖面作为立面, 当然有它的图像学来源和社会意义。单单作为一个概念来讲, 荷兰建筑师MVRDV的“VPRO办公楼” (图3) 便是这样的, 不过视觉上的剖面感依然是框架结构支撑起来的。克里斯蒂安·克莱兹[3]设计的五户公寓 (图4-5) 也是以“剖面作立面”为概念, 只是这个概念在这里贯彻的更为彻底:视觉上的剖面即是结构!从而实现了视觉上的形式与结构的统一。结构剩下的便是空间。甚至竖向的墙和横向的板被处理成了相同的厚度, 从而不再有差异更具整体感。进一步, 要制造剖面感, 必然要求外维护的透明, 以突出可见的结构构件的剖断面, 于是公寓楼用大片的落地玻璃作为外维护界面, 而且玻璃在竖向没有做任何划分和处理, 甚至阳台也采用了未经修饰的玻璃栏板。可以看出, 建筑师从设计到细节的每一步处理都围绕并强化其设计概念, 最终使得该作品达到理想的境界。无疑, 康看了这个建筑会大加赞赏的, 尽管它是一个密斯式的昂贵的极少主义建筑。

小房子 (图6-8)

小房子是一农宅, 设计思路是传统的方式, 先有一个概念, 让概念来控制空间、形式、材料及其细节。概念首先是空间的, 平面是农村典型的单进深五间房。间在这里以空间单元的方式出现, 强调匀质, 而取消传统各间在组织 (明间、次间、稍间, 中正观念等) 、形式 (平面尺寸) 上的差异性。间的匀质性形成了在结构、开启、通风、材料、形式等方面的匀质性。结构是墙承重的, 间之间的墙厚均取一致, 内墙的一致性同样

摘要:通过分析几个建筑案例, 阐述了仅仅有概念上的创新并不足以完成一个优秀的建筑作品, 建筑师从设计到细节的每一步处理都要围绕并强化其设计理念, 才能使作品最终达到理想的境界。在此基础上, 介绍了一栋小房子在设计方面的概念控制。

关键词:概念的贯彻,小房子,案例

参考文献

[1]孙曦.事件←→形式的生成[J].建筑师, 2003 (12) .

[2]施华, 赵辰.对克莱兹“五户公寓”的解读[J].世界建筑, 2004 (7) .

设计概念的贯彻 篇2

1外因———与客户有良好、完善的沟通

这需要深入挖掘设计对象的企业背景、企业文化、业主的设计要求、兴趣爱好等内容.比如做某电脑公司的展示空间设计,便要做深入的市场调查,了解业主是IT企业,代表高科技,在这里我们便找到诸如高科技、尖端、现代等词汇,这就是此空间应该给受众生理及心理上的第一映像.设计过程中,要充分的重视与业主的沟通,以获得全面的资料,它们是设计师获得设计概念的源泉.2内因———设计师自身的积累

即设计师的阅历及对生活、对艺术的感悟能力和他的美感经验.设计概念是设计师灵感的迸发,这灵感可来自任何时候、任何地点,是量变到质变积累的必然结果,也是设计师用敏锐的心灵和双眼认真体会生活的必然结果,是设计师个人对生活的感受、审美品位、教育背景等各方面综合因素融会贯通的结果.如一个对音乐感悟力强的人在听到《雨打芭蕉》这首清脆、动听的古典民乐时,能够将此种感觉运用到空间中(类似于文学创作中的通感),营造出一个坐窗听雨声的闲散、惬意的空间;再如某设计师生长在海滨,蓝色的海洋与金色的沙滩形成鲜明的对比,因此在他的居室设计方案中,以此感受提炼出“沙滩与海”作为整套方案的设计概念,使设计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个性特征.人类的设计思维源于生活,源于思考.从上述内容我们可以看出设计概念的定位关乎于想象与灵感.室内设计创作是一件煞费苦心的事,且又要它有益于生活.我们正处在读图时代中,电脑图片极度泛滥,一大部分人陷入会使用绘图软件就是设计师的误区,实际上是不能用电脑代替人脑的.室内设计师不是只会做电脑效果图,若是这样的话,那么设计便会陷于平庸“.艺术必须有‘创造的想象’.既是‘想象’,就不能无中生有,因为它不能离开意象,而意象是由经验得来的.既是‘创造’的,就不能只是复演旧经验,必须含有新成分.创造的定义可以说是:‘根据已有的意象作材料,把它们加以剪裁综合,成为一种新形式.’材料是固有的,形式是创新的;材料是自然,形式才是艺术.凡是艺术创造都是平常材料的不平常综合,创造的想象就是这种综合作用所必须的心灵活动.”①从以上可以看出,普通平凡的生活积累是寻找并确定设计概念的基础,设计概念的定位是内、外因相互综合的结果,设计概念是设计师个人的智慧、情感、记忆在作品中的综合体现.设计概念的分析与提炼

此过程也就是将属于情感语言的设计概念变为可实际操作的实体符号,使空间有个性、有表情、会说话.举个例子:如何将“赛车”这个设计概念运用到一个主题酒吧空间中?这需要设计师把从已定位好的设计概念那里得到的最初感性语言进行打散、颠倒、夸张、变形等手法来获得最终的艺术效果.这其间要对设计概念进行分析与提炼.对“赛车”这个设计概念展开开放性思维,挖掘一切与之相关的事物,如材料、形态、色彩等等,使所设计的空间有内涵,有说服力.同时,也正是因为有了固定的设计概念,此空间才有了高度统一的表情语言,而不致使空间东一块,西一块,一会儿现代情调,一会儿古典意韵.此过程也是“放”与“收”的过程.将运用开放性思维所得到的结果进行取舍,这也是对设计概念进行分析和提炼的必然要求.将所得结果进行总结和概括,从而得出最具代表性的符号,使其作为掌握设计整体性的视觉映像.另外,它还是由具象到抽象的过程.物质先于意识,人的意识反映客观存在,这里所说的设计的“具象”是指设计师在长期的生活中,对客观存在的自然物如人、动植物、山、石、水等有所认识“.抽象”是指在对客观存在认识的基础上,将所获得或积累的信息如形态、个性等进行艺术加工,将其转变为设计语言来获得既定概念下的艺术效果.再回到前面的“赛车”概念的酒吧中,可以将轮胎的形体夸张、夸大,形成卡座,以此来渲染赛车概念下的主题空间环境.这样的设计语言,使空间既有了十足的视觉元素,又不乏实际功用.设计的抽象与具象是相对而言的,是通过几何符号、色彩、点、线、面的组合等抽象元素来表达设计概念,传递情感.经过对设计概念的分析和提炼,运用开放性思维我们便逐渐找到了表达空间、传递情感的设计语言及设计元素.总之,在设计概念形成之前,需要设计师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经历去调查、沟通、观察、分析,从而获得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经过筛选、提炼和概括.设计概念的物化

设计概念的物化阶段是指将前面两阶段获得的设计语言综合运用于室内空间中,精心收集和审慎挑选有助于训练设计师的头脑和眼力.将设计作品的灵魂———设计概念及其形成的设计语言、符号等通过造型、色彩、材质、灯光等手段来传递给受众.这个环节是设计概念的具体体现,是设计概念的物化过程,通过装饰材料、工艺、制作、科技手段来作用于空间,以达到设计概念的具体表现和实施.一个好的室内设计作品要既满足于物化功能,又能满足精神需求,还要具有独特魅力.于是,设计概念的主导地位和灵魂的作用不可忽视,它贯穿于设计的始终.在追求创意美的同时,设计师还要兼顾造型美、结构美、色彩美、材质美、灯光美、工艺美等方面.这样,一个有个性、有特殊旨趣的空间便赫然出现了.结语

概念与设计的关系研究 篇3

摘要:

概念是抽象的、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的东西,是意识层面的大脑活动。设计概念为设计方案提供设计指导与智力支撑,反映了设计师对设计对象创造性地劳动,是设计师对现实生活的感受而得到的经验,同时体现设计对象的各种需求,是整套设计方案的纲领。设计是知识获取、存储和使用的过程;产品的设计概念生成过程,是知识的激活过程。探讨概念与设计的关系,可以窥探隐藏在设计前期的设计思维,明晰设计概念对设计的作用,了解设计师的设计思维。

关键词:

设计概念 工业设计 新产品开发

新产品的开发竞争在企业间竞争较为激烈,而设计概念则是新产品开发成功与否的关键,必须重视。产品概念设计是产品设计过程中最基础、最复杂的阶段,同时也是最活跃、最富有创造性的阶段。具有创新性、开拓性的设计概念不仅能让设计师的设计工作简单高效,同时也给设计领域带来新的实践经验和设计方向。但是关于基于新产品设计的设计概念生成方法和概念与设计的关系的研究较少。在设计实践中,对设计概念的整体把握以及设计师对设计灵感的准确提取等问题是设计领域中亟待发掘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深入研究,会发现线索指向概念和设计。于是,对概念和设计的关系研究可以描述出抽象思维与具象实践之间的界限和连接,以促进概念的优质物化。

一、概念、设计概念和概念设计

“概念”是哲学和逻辑对所有知识基本单元的定义,是意义的载体,思维形式最基本的组成单位。“概念”的英文是“concept”,在《牛津词典》中的释义是:“an idea;a basic principle;观念;概念;基本原则”。哲学家们对“概念”做出过阐述和争论,苏格拉底曾说:“求得知识必须借助概念”。他认为概念中包含着真理,真理的精华在概念中。而柏拉图认为概念是“思维最基本的逻辑形态”。亚里士多德对“概念”的建构使观念世界有了可依据的主轴,他对概念的理解分布在三个层面上:本体论层面上,“概念”是“共性的本质的表达”;逻辑层面上,“概念”是“命题的名词”,而在智力行为层面上“概念”是“思想的表达”。

“设计概念”是反映设计对象本质的思维形式,是设计师通过资料收集、市场调研、信息分析之后,对设计对象理性认识的高度概括。设计概念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的设计概念是指从产品的需求分析到详细设计之前这一阶段的设计过程,包括功能、原理、布局、形状、初步结构等。广义的设计概念指在产品开发前期新的功能和创意理念,探索解决问题的工业设计方案,并为将来新产品的设计、生产、广告宣传和上市销售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1984年Pahl和Beits在《Engineering Design》一书中提出“概念设计”这一名词。将其定义为:明确任务之后,通过拟定功能结构,寻求适当的作用原理把设计概念求解的过程。概念设计是在设计概念的基础上,运用设计的基本方法,把设计概念物化的过程,是探索某个问题设计方案的过程。在《产品概念设计》一书中将广义的“产品概念设计”定义为“由分析用户需求到生成概念产品的一系列有序的、可组织的、有目标的设计活动。它表现为一个由粗到精、由模糊到清楚、由抽象到具体、不断进化的过程”。

二、设计概念与新产品开发

1.概念的特点

概念是抽象思维的一般呈现。严格地讲,这种由经验、体验、战略、思考、意象和脑海中的影响发展而来的思维方式是无法精准描述的。宽泛地讲,类似于思维方式等感性经验可以理性化。感性思维、感性经验是具有偶然性的,但正是多次和反复地感性思维和感性经验的出现,才导致了理性化的设计概念必然的出现,便可以借用语言文字等媒介方式表达。概念从形式特征上理解,具有如下特性:创造性、前瞻性、科技性、实验性和层次性。

创造性,概念设计是一项抽象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其目标是探索思维的无限可能性。设计中概念的创造性体现在三个层面:设计形态的概念创造、使用方式的概念创造、功能的概念创造。前瞻性,概念的前瞻要有敏锐的时代触角及嗅觉,能在日常生活中发现一闪即过的关于未来的迹象与机会,需要在各类同样具有前瞻性的新科技领域中找寻各种有关未来概念的可能。科技性,科学技术对概念的发展发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个概念的可视化最终实现受科学技术的制约,而概念反过来可以超越现实产品的构想对科技提出新的要求、新的期望。这些要求与期望引领并促进着科学技术的良眭发展。实验性,概念的可视化过程中,牵涉诸多因素,工艺、技术、成型等,因而设计过程中任一因素的改变都可能导致最终结果的变化。层次性,概念不仅要注重想法的出其不意与推陈出新,更应该具有理念内涵上的层次性,而不是仅仅只有想法的冲击。

2.设计概念在新产品开发中的地位

对于一个成功的产品,通常在概念阶段花很大投入,产品经理在设计概念期间多投入时间和精力是非常值得的,谨慎的决策与产品战略部署不但能使后期工作更顺利,更可以减少投资风险。设计概念是设计的初始阶段也是基础性阶段,未来的设计都是以这个阶段的结果为前提,因此它对后面的设计工作影响巨大,

反复研讨并确认设计概念的正确性、可行性非常必要。新产品开发不是一蹴而就,需遵循客观规律,按照科学程序进行,否则新产品开发注定会失败。一般地,新产品活动的顺序如下所示,但是该顺序只能是大致的,因为全过程必然随产业的不同而不同,随各个公司管理决策的不同而不同。

①战略:制订新产品开发的战略计划,这一点已得到公认,因为新产品过程首先应该对新产品活动所达到的目标有一个清晰的表述。亦把这一阶段叫目标设定,但实际上,其意义远不尽此。它涉及为公司的新产品活动规定具体的范围,然后设定目标,接着制定公司为实现这些目标所采取的总体政策,为所有新产品过程有关的人员提供了积极的引导。

②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它是新产品战略计划的后续,—旦规则明晰,概念的形成就开始了。如右图表明了组成这个阶段的三个步骤。首先是对可能出现的新产品产生最初概念。它们也许是新产品的具体形式,可能的技术应用,或是用户的需要,而且它们更多地代表产品出现的机会而不是产品。无论概念如何,它都需要接受初步的评价,通过概念测试,随之概念得到扩大和提炼以接受全面的筛选。概念发展这一步比它的最初生产更为关键。endprint

3.概念对新产品的影响

很多行业的产品经理人都会不余遗力地利用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优秀的新产品,与新的国际竞争对手展开竞争,对产品经理人亦或企业总经理而言,重新获得竞争优势将意味着要重新思考很多基本的产品设计概念。在过去20年,拔得全球头筹的公司,无一例外都是预先设定了产品概念,这些概念通常都超越了它们所拥有的资源和能力。但是它们创造了一种在组织各个层面上都要成功的设想即概念,然后利用10-20年的时间不断去追求,从而成为全球领导者,把这种令人着迷的设想定义为概念。慨念确定是新产品设计过程中的一个阶段。这一阶段的工作高度地体现了设计的艺术性、创造性、综合性以及设计师的经验性。研究显示,产品成本的70%-80%取决于产品设计阶段,其中新产品的概念就决定了60%-70%的产品的成本价格,而详细设计阶段只决定了产品10%左右的成本价格。同时新产品概念一旦确定,产品的质量、性能和销售等都几乎全部被确定。概念在新产品开发中有着重要影响,因此,产品的概念是新产品开发流程中成败的关键所在,也是企业获得良好绩效的关键所在。

三、概念与设计的交叠

1.设计概念的意义

设计概念既能折射生活方式的悄然改变,又能推进技术进步。反之,科技的进步需要设计概念来牵引方向,同时需要概念刺激它不断向前,朝着更高、更远、更新的境界走去。设计概念不管是对设计师、对生产企业、还是对社会、对未来,皆有着不可忽视的外延意义。

概念对设计师的意义:寻找新的产品以适应未来人们的需求是设计师的责任,设计师不仅仅需要引导当下人们的消费与品质追求,同样有责任思考未来人类的生活方式。合理面对技术,并在高科技和人类情感之间架设桥梁、寻找平衡。利用设计概念去表达对社会热点的关注,并从中对社会现象进行有效的阐述及疏导,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理念回馈社会。

概念对企业的意义:对企业而言,不间断的推出概念产品吸引消费者的眼光,可以试探市场的反应,观察消费者面对新产品的态度,以确定其未来的产品发展方向。概念产品的推陈出新,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企业设计能力、对未来发展趋势的探索研究能力和把握能力的不露声色的展示。不断寻求科技创新下的产品创新可能,不断开发新产品以迎合消费者的最新需求,也是企业寻求良性发展的内在需求。

概念对社会的意义:设计概念的目的在于改造社会大众的生存现状,提升人们的生存质量,为未来的生活前景提供可见的蓝图,有着广泛的社会意义。设计概念要想成为社会群体需求的表达者,就应该了解当前的社会时代背景,在此基础上找出未来时代可能的发展方向。在现代所身处的时代,人类社会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社会的变革带动了生活方式的变化,生活方式的变化反过来又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两者相携并进。而生活中的任何产品,不论是其形态、其所使用的材料、还是设计的理念,都不难从中发现时代的烙印、生活方式的映射以及技术水平的反映。

2.概念与设计的关系

做设计实践,是把问题概念化,概念可视化和设计商品化的过程。概念与设计作为设计实践中思想与行动的受力者,具有天然不可分割的关系。没有思想的行动是行尸走肉,没有行动的思想是临渊羡鱼;同样,没有概念的设计是改良,没有设计的概念是空想。

概念支配设计,概念是设计的先导和动力。任何设计实践都是先有概念、后有设计。有特点的概念才有可能有完美的设计方案,有积极的概念才有积极的设计,有统一的概念才有统一的设计。概念与设计的关系犹如思想与行动的关系,相辅相成,密不可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就思想与行动的关系作过深刻的阐述:“蜜蜂建造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从马克思这段话中可以看到“思想领先”的道理。同样,概念与设计类似,概念是支配设计的,概念是先于设计的。

概念是设计的基础和唯一源泉。设计师的所有设计概念都来源于设计实践,是由一次次的设计实践的积累,才有源源不断的设计概念的出现,并且设计概念随着设计实践的积累而越发新颖。设计师要形成新颖独特有创意的概念,就必须积极从事设计实践活动。毛泽东就思想和行动的关系说:“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因此,概念来源于设计实践,来源于由设计实践而来的经验。

进行设计活动,要坚持概念优先的原则,首先要明确设计概念,评估设计概念的可行性,必须以设计实践第一为原则,结合概念做设计,让设计师通过设计来评估概念,通过设计来检验概念和实施概念。概念支配设计,是设计的先导和动力。进行设计活动要做有概念的设计,否则设计实践活动是空虚和无意义的。

四、总结

设计概念的贯彻 篇4

地理学横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所以广泛性、综合性、区域性是地理教学内容独特的特点, 此外地理知识的空间范围大、时间跨度长的特点, 更是加大了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难度。高中地理概念在很大程度上具有较强的抽象性, 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很难获得直观的认识, 挫伤了学生学习地理概念的积极性。高中阶段的学生虽然抽象思维概括水平明显地从经验水平向理论水平转化, 但是抽象逻辑思维还都需要具体的、直观的感性材料作支持。

二、地理直观教学在高中地理概念教学中的重要性

地理直观教学就是教师利用各种地理教具、地理实验和组织课外参观等方法作为感官传递物, 即学生利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地理事物而获得知识的方法。所以地理直观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各种地理教具和地理实验的演示, 利用学生多种感官和已有经验直接感知地理事物, 引导学生通过切实体会, 形成形象生动的地理感性知识, 为更好地理解教材、掌握概念奠定坚实的基础。地理概念是对地理事物本质属性的认识, 它是对各种地理事物本质属性的抽象概括。高中地理概念往往具有高度的抽象性, 掩盖了与具体事物的联系, 所以在概念教学中需要具体直观的形象把它更好地表现出来, 这样才能更有助于学生理解地理概念, 更好地记忆和运用地理概念。

三、应用直观教学加强高中地理概念教学的理论和具体案例

直观教学作为一种比较重要的现代直观教学手段, 采用不同的直观教学手段就会有不同的教学效果, 所以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

1. 优先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地理概念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教学是特指运用多媒体计算机并借助于预先制作的多媒体教学软件来开展教学活动的一种教学手段。地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要求要注重信息技术在地理课程中的应用。因为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够创设教学环境让抽象的地理概念形象具体化, 静止的概念动态化, 枯燥的概念趣味化。许多地理概念都远离我们的日常生活, 不易观察, 缺乏直观的感性材料, 学生很难一时充分理解并吸收抽象的地理概念, 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多媒体辅助教学以视频图像、动画的形式演示出来, 全面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 让学生在图文并茂、声色俱佳的视频中, 把抽象复杂的感性知识升华到理性知识, 激发了学生学习注意力和兴趣, 从而降低了学习难度。

比如在讲解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这节时, 学生就对水平地域差异和垂直地域差异的概念容易混淆, 再加上这些概念空间跨度范围比较广, 在现实生活中很难获得直观形象的认识, 很难理解这些抽象复杂的概念。所以在讲解概念前借助多媒体先欣赏一段不同地域的景观图像, 并在欣赏时观察不同地区的自然景观在植被、地貌等有什么差异, 这样更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地域差异的概念。多媒体教学可以把语言、文字、声音、图像、动画和视频等集于一体, 创设真实情景, 营造身临其境的氛围, 全面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 所以多媒体作为一种现代化的直观教学手段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从而提高了对地理概念的学习和记忆效果。

2. 尽可能的利用地理示意图在地理概念教学中的应用

地理示意图是表示地理事象的特征 (如轮廓、形态、结构、成因、过程等方面) 简明而示意性描述的图。地理示意图表现形式简练、具有重点突出、概括性高、清晰易懂的特点, 是将形象化与抽象化的表现手法凝为一体的教学用具。比如对高中教材中“太阳高度角”的学习, 如果仅仅简单的描述为太阳高度角就是太阳光线与地平面之间的夹角, 简称太阳高度。这个概念对学生来说是抽象的, 学生很难理解。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太阳高度及其变化有直观感受, 但并没有形成相关概念, 所以我们就用简单的地理示意图把学生日常观察到的熟悉现象, 从感性认识提升到掌握理性概念。通过下面示意图来说明如何用示意图使学生形成太阳高度的“概念图像”。

地理示意图在学习地理概念时能够实现图文转化, 不仅增加概念教学的趣味性, 也体现地理教学特色。文字转化成地理示意图是把语言的应用和图形演示结合起来, 这种充分利用形象思维和视觉记忆的直观教学手段, 更有助于学生高效的学习和记忆策略。如果教师在进行概念教学中经常指导学生进行文图转化, 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示意图的兴趣, 就会强化学生文图转化的意识, 提高文图转化能力, 实现了思维、语言和形象的三者结合, 提高了理解概念学习的能力, 为学生今后善于进行空间想象和发散思维打下坚实的基础。

3. 积极运用地理实验在概念教学中的应用

地理实验主要是以教师为主要的操作者, 实验一定的教学设备和材料, 在学生眼前通过模拟地理现象发生的过程,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认识地理事物的概念和规律, 是一种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常常用地理实验的教学方法把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难以见到的现象和过程展示出来, 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了使学生获得鲜明的表象, 教师若使用一些让学生感到新奇的、出乎意料的实验, 就能让学生获得必要的感性知识。地理实验还可以加强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 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处于积极状态, 活跃课堂气氛, 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比如在讲热力环流的概念时, 给学生做了个探究实验。先准备一个长方形的玻璃缸, 在缸的两端各放一小盆冰块和一小盆热水, 然后用胶合板将玻璃缸顶部盖严, 在胶合板的一侧 (装冰块的盆上方) 开一个小洞, 最后将一束点燃的香放进小洞内, 让学生观察缸内烟雾是如何飘动的。学生通过观察发现:香的烟雾先下沉, 从装冰块的盆向装有热水的盆飘动, 然后从装有热水的盆向上升起, 最后飘向装冰块的盆的上方, 形成一个循环。从而得出结论, 热力环流就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教师通过演示这个平时难以见到的现象, 使学生获得必要的感性知识, 帮助学生认识热力环流的概念。

四、采用直观教学在地理概念教学中达到的教学效果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运用直观教学, 有助于将抽象的地理概念转化为具体直观的地理表象, 从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降低学习难度, 激发学习兴趣。学生在直观观察的基础上形成丰富的地理表象, 通过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等思维方式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为地理理性知识的形成和抽象思维的发展打下基础。在课堂上引入多媒体、地图教学和地理实验等多种直观手段, 对激励学生学习地理知识、拓宽地理思路和强化概念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五、小结

目前, 地理教学在新课程标准理论的指导下, 传统教学模式已经向现代教学理念转变。直观教学是现代化教学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改变了以往以灌输为主的概念教学模式, 而是以一种更为直观形象的手段来展示各种复杂的地理事物和概念。不管是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辅助教学和重点突出的地理示意图, 还是控制性强的地理实验, 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有助于落实三维教学目标。在地理教学中, 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是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是教学的主体, 对不同的地理概念, 采取不同的直观手段, 教师要与学生互动, 借助各种直观教学手段, 达到双赢的效果, 教好, 学好。

参考文献

[1]陈澄.地理教学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9, 125.

[2]曹琦.中学地理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9, 69-71.

[3]陈澄, 段玉山.地理教学论与地理教学改革[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111.

《函数的概念》教学设计 篇5

教材分析:

函数作为初等数学的核心内容,贯穿于整个初等数学体系之中函数这一章在高中数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对初中函数概念的承接与深化。在初中,只停留在具体的几个简单类型的函数上,把函数看成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而高中阶段对函数的概念加入“对应”,这一章内容渗透了函数的思想、特殊到一般,数形结合思想,从感性到理性,数学建模的思想等内容,这些内容的学习,无疑对学生今后的学习起着深刻的影响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函数的概念,;

(2)能够正确使用“区间”的符号表示某些集合。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身对实际问题分析、抽象与概括,培养了抽象、概括、归

纳知识以及建模等方面的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以熟知的生活实例引入,激发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其数学应用

意识、创新意识。相互合作学习,增强其合作意识体会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教法:启发探究为主,讨论法为辅

学法:观察分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重点:理解函数的实际背景,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函数

教学难点:理解函数的实际背景,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函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讨论:放学后骑自行车回家,在此实例中存在哪些变量?变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2.回顾初中函数的定义:

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和,对于x的每一个值,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此时是x的函数,x是自变量,是因变量。

表示方法有:解析法、列表法、图象法

二、概念情景引入:

思考1:(本P1)给出三个实例:

A.一枚炮弹发射,经26秒后落地击中目标,射高为84米,且炮弹距地面高度h(米)与时间t(秒)的变化规律是。

B.近几十年,大气层中臭氧迅速减少,因而出现臭氧层空洞问题,图中曲线是南极上空臭氧层空洞面积的变化情况。(见本P1图)

.国际上常用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金额÷总支出金额)反映一个国家人民生活质量的高低。“八五”计划以来我们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如下表。(见本P16表)

讨论:以上三个实例存在哪些变量?变量的变化范围分别是什么?两个变量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对应关系?三个实例有什么共同点?

归纳:三个实例变量之间的关系都可以描述为:对于数集A中的每一个x,按照某种对应关系f,在数集B中都与唯一确定的和它对应,记作:

三、概念理解:

函数的定义:

设A、B是两个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和它对应,那么称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funtin),记作:

其中,x叫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A叫作定义域(dain),与x的值对应的值叫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叫值域(range)。显然,值域是集合B的子集。

注意:

①“=f”是函数符号,可以用任意的字母表示,如“=g”;

②函数符号“=f”中的f表示与x对应的函数值,一个数,而不是f乘x.

思考2:构成函数的三要素是什么?

答:定义域、对应关系和值域

小试牛刀.1下列四个图象中,不是函数图象的是()

2.集合,给出下列四个图形,其中能表示以为定义域,N为值域的函数关系的是()

归纳:(1)一次函数=ax+b的定义域是R,值域也是R;

(2)二次函数的定义域是R,值域是B;当a>0时,值域;当a﹤0时,值域。

(3)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域是,值域是。

2区间及写法:

设a、b是两个实数,且a

(1)满足不等式的实数x的集合叫做闭区间,表示为[a,b];

(2)满足不等式的实数x的集合叫做开区间,表示为(a,b);

(3)满足不等式的实数x的集合叫做半开半闭区间,表示为;

这里的实数a和b都叫做相应区间的端点。(数轴表示见本P17表格)

符号“∞”读“无穷大”;“-∞”读“负无穷大”;“+∞”读“正无穷大”。我们把满足的实数x的集合分别表示为。

小试牛刀:

用区间表示R、{x|x≥1}、{x|x>}、{x|x≤-1}、{x|x<0}

(学生做,教师订正)

3概念应用:

例1.已知函数,(1)求的值;

(2)当a>0时,求的值。

(答案见P17例一)

练习.已知函数f=x2+2,求f,f,f,f)

答案:f=6f=a2+2

f=a2+2a+3f)=x4+4x2+6

【例2】已知函数

(1)求的值;(2)计算:

解:(1)由

(2)原式

点评:对规律的发现,能使我们实施巧算正确探索出前一问的结论,是解答后一问的关键

四、效果验收、归纳小结:

(一)当堂检测

.用区间表示下列集合:

2.已知函数f=3x+x-2,求f、f、f、f的值;

3.本P19练习2。

4.已知=+x+1,则=__3+____;f[]=_7_____.

.已知,则=

—1

(二)归纳小结:

函数的实际背景说明了什么?

函数概念的本质你认为是什么?如何领会函数的对应关系?

什么样的集合可以用区间表示?

作业布置:

结构设计中概念设计的应用分析 篇6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建筑形式日新月异,建筑师的思维也在不断创新,不断地为我们设计出新颖独特的建筑。结构设计也不能再停留在“规范+计算”的老模式上,结构设计师应充分利用自身所拥有的结构设计概念、经验、判断力和创造力去解决一个一个建筑难题,创新才是结构工程师对设计业主和社会的最大贡献。为此概念设计在方案及初步设计阶段就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

1概念设计

概念设计的宗旨就是在特定的空间形式、功能和地理环境条件下,以结构工程师自身确定的理想承载力、刚度和延性为主导目标,用整体构思来设计各部分有机相连的结构总体系,并能有意识的利用和发挥结构总体系和主要分体系、以及分体系与构件之间的最佳受力特征与协调关系。在方案设计和初步设计阶段,用概念性近似计算虽然有一定的误差,但是概念清楚,定性准确,手算简单快捷,能很快地比较和选择出相对最佳的结构方案,乃至估算出主要分体系及其构件的基本尺寸大小,为以后的计算机分析提供比较确切的结构计算模型和所需输入的原始数据。同时也是施工图设计阶段计算机内力分析输出数据可靠与否的主要依据。

在高层建筑结构的概念设计中,除上述的以承载力、刚度、延性为主导目标,实施多道防线、刚柔结合的基本理念外,尚需重视下面的一些基本原则:

(1)应将复杂的变成简单。将结构的受力与传力途径设计成越简单、直接和明确就越好。尽可能避免出现以抗扭为主导的关键性传力构件。传力途径越复杂就越易形成内力与变形的不协调和难以预料的薄弱环节。

(2)应尽可能使结构平面布置的正交抗侧力刚度重心和建筑表面力(风力)作用中心或质量中心靠近,最好重合,以避免或减小在风荷载或地震作用下产生的扭转效应及其相应的破坏。

(3)沿建筑物竖向布置的抗侧力刚度构件也最好设计成均匀、连续,以避免出现软弱层和层间位移角、内力及其传力途径的突变。

(4)应重视上部结构与其支承结构(或构件)整体共同作用的机理,即传力者和受力者共同抗力的概念。

(5)应遵循能有效增大高层建筑抵抗侧向力和侧移的能力。

2工程实例

2.1工程概况

该工程原方案为大底盘多塔结构,地下室一层,下部三层为商场(裙房),上部为办公楼及住宅,其中1#楼为办公楼,地上28层,建筑高度97米,2#楼为住宅,地上32层,建筑高度98米。地下室及裙房均相通,在74.6米标高有一架空连廊将兩楼连通,长18米。

1#楼主楼采用的是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标准层平面为椭圆形。4#楼主楼采用短肢剪力墙结构,标准层平面为长方形。工程的结构设计基准期为50年,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g,特征周期为0.35s,建筑物场地类别为Ⅱ类,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基础采用人工挖孔大直径灌注桩基础,桩端持力层为中风化粉砂岩,桩端进入持力层不少于1.0米。

2.2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本工程原方案为大底盘多塔楼结构,同时也是连体结构,属于复杂高层建筑。由于两塔楼结构形式差异较大,若直接按原方案进行结构设计,必定带来很多困难,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为此在本工程初步设计时对本工程进行了适当的调整。

(1)由高层建筑规范可知,大底盘多塔结构各塔楼的层数、平面和刚度宜接近;塔楼对底盘宜对称布置。从本工程的建筑平面及建筑立面可知,本工程两塔楼的结构形式不同,1#楼为框架-剪力墙结构,2#楼为短肢剪力墙结构,刚度差异较大,且层高不同,建筑高度也不同,此外两楼在大底盘上布置也不对称,且1#楼与底盘呈45度夹角,变形协调能力差,不能满足多塔结构的要求;为使结构受力更为合理,本工程在大底盘(裙房)的中间部位设置了防震缝,将大底盘多塔结构改为两个单塔结构,这样就将一个复杂多塔结构改变成相对简单的两座高层建筑,有效的解决了两塔楼刚度差异带来的设计困局。

(2)由高层建筑规范可知,连体结构各独立部分宜有相同或相近的体型、平面和刚度。本工程在74.6米标高处设置有一座钢结构架空连廊,业主认为该布置很有特点,是该建筑的亮点,势必成为该地区的标志性建筑。但两主楼在体型、平面和刚度上差异均较大,当地震发生时,两主楼的变形很难协调,势必造成通道的破坏;若必须做通道,则需对两主楼进行结构调整,使二者的刚度基本相当,这样做势必增加造价;考虑到两塔楼层数和层高均不同,在74.6米标高连廊并不能真正起到连廊的作用,仅仅是作为立面的一个装饰,并不能取得较大的效益,最后通过与业主协商取消了两楼之间的连廊,简化了结构。

(3)考虑到地下室防水比较复杂,本工程地下室未设变形缝,变形缝从地下室顶板以上开始设置。地下室面积较大约60米x132米=7920平方米,属于超长地下室,由于不能设缝,在设计时,在地下室底板、顶板及外墙上设置了多道后浇带,将主楼与裙房分开,减小了由于建筑高度不同而造成的沉降差。同时该区域基岩较好,基础采用了人工挖孔灌注桩,桩长约15~20米,取中风化粉砂岩为持力层,采用桩筏基础,该基础形式整体性好且能调节不均匀沉降,建筑物沉降差异小。

3结语

总之,要想提高设计的效率,只有在方案设计及初步设计阶段与建筑师密切合作,用自身拥有的结构体系功能及其受力、变形特征的整体概念去构思结构总体系,并以承载力、刚度和延性来主导总结构体系和分体系之间关系的概念设计。在本文的工程实例中,通过运用概念设计的方法,合理选用结构方案,将原本复杂的结构拆分成几个相对简单的独立单元,大大减小了结构设计的难度,同时也没有对原方案造成大的修改,业主很满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高立人,方鄂华,钱稼茹.高层建筑结构概念设计.中国计划出版社,2005年

[2]林同炎,S.D.斯多台斯伯利.高立人,方鄂华,钱稼茹译.高结构概念与体系.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年

设计概念的贯彻 篇7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概念设计

概念设计是一种战略性的宏观设计,一般从整体设计的角度出发、并不经过精细化的计算,只是为设计确定出原则性方向和概略性的框架。概念设计常常是设计师创造性思维的具体体现,是设计师将模糊、感性的设计灵感落实到清晰、理性的设计方案的过程。对于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概念设计而言,它往往针对既有的程序化计算式设计手法无法解决的问题而存在。建筑设计师综合考虑建筑整体与局部的相互依存关系、自然环境与地质现象对建筑可能造成的潜在性损害以及建筑实验结果和以往的实际工作经验等多种因素,为建筑确定出方向性的设计思路和基本结构,进而从总体上掌控建筑结构性设计走向及从原则上解决潜在风险问题。

一、概念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重要作用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强化概念设计首先能够确保设计总体方向的正确性。建筑设计师依据自身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工作经验,结合建筑实际情况选择正确的设计原则进行设计,从宏观角度保证了设计方案定性的正确和准确。总体方向的正确保障了后期细节设计的正确和安全。其次,設计师的概念设计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确保最高的性价比。建筑设计师的经验和创意能够规避计算机设计的缺陷和错误,并灵活选择最适宜的设计方案以达到用最少的费用实现最好建筑效果的目标。第三,优化方案、提高水平。建筑设计师能够充分借鉴前人设计作品的经典和精华应用于自己的概念设计,通过总结和提练不断优化设计方案,再利用自身的创意和想象实现进一步突破,这一再创造过程的不断进行可以提升整个设计行业的整体水平。

二、建筑结构设计中概念设计的应用

(一)选择最合适的建筑地点

选址适宜与否直接关系到建筑后期施工和使用,合适的建筑地点既能确保建筑的安全性,避免“在沙滩上筑高楼”的潜在危险,又决定着建筑投入使用后的实用性、舒适性,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建筑工程能否实现预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筑设计师的概念设计中首要考虑的就是选择最合适的地点,选址的首要原则是安全,尽量避免在缺乏稳定性的地质构造带上进行建筑施工,如果必须在具有潜在危险的地质构造上开展建筑施工,则须预先设计好避免或解决危险的方案和措施。其次,设计中还须兼顾照明、采光、防火、降噪、高度、间距、退界、通视等因素。合适的建筑地点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确保工程在预定的工期内顺利进行、降低修改设计方案的机率、有效进行成本控制、减少不必要的费用支出、提高施工效率、保证工程质量。

(二)选择最合适的地基

确定建筑地点后,地基的正确选择决定着建筑主体施工能否顺利进行。地基的选择须兼顾地质构造和建筑具体要求综合选择,对于近年来较为流行的高层建筑而言,箱形地基是应用最广泛也是最合适的地基类型。由于箱形地基整体的强度适宜,可以将地面高层建筑的巨大载荷较平均地传导到地下基础构造中,避免地基沉降出现不均衡的问题,使高层建筑嵌固良好,保证了建筑整体的稳定性,使建筑的抗震、抗灾能力得以提升。

但对于地质条件相对较差的地点而言,若地面建筑层数较少,结构也并不复杂,则可以选择桩形地基,这类地基适宜于土质松软的建筑地点,通过采取桩形地基加固原有的天然土层,可以确保地面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若是土质本身较差而地面建筑自重又大的建筑则需要选择筏形地基,这种地基强度大,且呈整体分布构造,可以将地面建筑的巨大载荷较平均地传导到地基上,同时也能解决沉降不均衡的问题。

(三)选择最合适的主体结构

多数建筑的主体结构在概念设计时均会遵循简单和对称的原则,少数特殊建筑即使难以实现完全对称,至少也必须结构合理。选择最合适的主体结构的主要目的也是确保建筑的安全和稳定,主体结构合理则可最大程度减少扭力和侧力。合适的主体结构能够帮助建筑中的非结构性部件在相对稳定的状态中发挥作用,降低非结构部件受损的风险,使建筑耗材维持在合理的消耗范围内,从而控制成本和费用。最易实现主体结构简单和对称原则的结构是简体框架和剪力墙两种结构类型。而主体结构的对称也需根据建筑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开展设计,比如通过调整“三心”(刚心、质心、形心)至最接近值可以最大程度实现主体的对称结构。

(四)设计最适宜的减灾抗震对策

现代化建筑对于减灾抗震的要求越来越高,在现代建筑概念设计中,应设计多重最适宜建筑本体的减灾抗震措施,以尽量避免或降低不同地质灾害对建筑造成的损伤。比如预先在主体结构中设计若干冗余构件,当地震或其他地质灾害出现时引起建筑物出现强烈震动,预设的冗余构件首先发生变形甚至折损,使震动能量得以消散,同时,冗余构件在震动出现时自行停滞,阻止了地质灾害与建筑物发生共振效应带来的二次损害。

结束语

计算机技术的深入应用使概念设计越来越淡出了建筑结构设计领域,大量建筑设计师过于依赖计算机开展结构设计的弊病潜藏着相当的隐患。重视概念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建筑的安全性与稳定性,而且能够发挥设计师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进而提高建筑设计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吴爱菊.结构设计中的概念设计与应用[J].温州: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7(2):4041

[2]林志炎,S.D.斯多台斯伯利.结构概念与体系[M].北京:中国建筑下业出版社,1999:14-35.

上一篇:方式及优缺点下一篇:机遇藏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