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概念设计(共12篇)
产品概念设计 篇1
一、传统营销方式的嬗变
传统市场营销学关于产品概念理解分为三个层次:核心产品、形式产品与延伸产品 (扩展产品或附加利益产品) 。核心产品是产品具有的满足消费者需要的功能、效用与利益;形式产品是指产品的外在形态, 如款式、造型、包装、品牌、商标、大小、重量等;延伸产品是围绕产品供应而提供的售前、售中、售后的一系列服务。以家用汽车为例, 汽车的操控性、安全性、舒适性无疑是购车人最关心、最重视的方面, 此即为汽车产品的核心部分;而汽车的外形、内饰、品牌、商标等即构成汽车的形式产品;当然, 再好的汽车, 如果没有生产商或经销商对“三包”等服务的切实保证与承诺, 也难获购车人的接受。总之, 要策划任何一个有效供应的产品, 三个层次的产品内涵是不可或缺的。
然而, 现代营销经营的环境正发生悄然的变化, 消费者市场的个性化与社会性特征日益突出。一是张扬个性风格、不落俗套日渐成为消费者, 尤其是年轻消费者追求时尚、个性解放的一种时代精神需求;二是信息化、全球化时代更广、更快捷的信息传输体系使人们在共享资信的同时, 也传播着一些主流价值观, 对提升人们的社会责任意识、道德意识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为此, 当某种意识被人们认可与接受后, 会对人们的消费行为与选择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由此凸显出现代消费市场社会性的特质。为了适应现代消费市场发展的需要, 我们主张在传统产品概念的基础上引入一个更高层次的产品内涵:意念产品。所谓意念产品是指依托文化营销将精神文化、价值观与理念内化到产品中, 构建含文化、价值、意识符号的产品。实际上, 意念产品或意念物品的形态早已广泛存在于现实之中, 以物言情、寓志、达意之形态可谓比比皆是。例如, 男士为表达爱慕, 向情人送玫瑰花, 而不是菊花。就是因为玫瑰花长期以来被人们尊奉为爱的使者, 其所具有的爱慕的意念并不是玫瑰花自身宣讲而得其名、得其意, 玫瑰花作为花卉的一种, 其爱的意念是为人们所赋予的。同样, 美国的国家象征———白头鹰, 是美国人以国家意志赋予白头鹰的崇高形象地位, 白头鹰代表着美国人崇尚力量、勇气、自由的精神与意志。还有中国的长城、法国的雄鸡、日本的樱花与富士山、俄罗斯的棕熊、澳大利亚的袋鼠, 加拿大的枫叶等无不代表着这些国家的精神、文化、思想和历史。
在传统“三层次”产品概念基础上, 将意念产品引入产品概念体系既是现代市场营销环境变化的需要, 也是构筑产品市场核心竞争力的一条路径。“四层次”产品概念如图1。
整合“四层次”的产品策划比传统的“三层次”产品策划, 其市场作用力可简单概括为“功效、形态、服务与理念”。理念源自于意念产品为产品策划所添加的文化元素, 它是将美的、形象的、情感的、道德的文化元素嵌入产品体系中, 赋予产品“传情达意”的信息内涵。例如, 以文化经商著称的金利来集团有限公司, 在领带产品市场中, 较早引入意念产品营销策略。其领带产品除了具有用料上乘、做工精细 (核心产品) ;设计贴近潮流、花式品种多样、品牌出众 (形式产品) ;展销选址格调高尚、营销人员形象文雅 (延伸产品) 等元素外, 在意念产品层次的策划上更是独具匠心, 其一则在上世纪90年代风行一时的广告用词, 概括了其领带产品的意念内涵:斜纹———代表勇敢果断;碎花———代表体贴温馨;圆点———代表爱慕关怀;方格———代表热心慷慨;丝绒———代表温暖爱护;金利来, 男人的世界。金利来正是通过这种富有情感性、文化性的产品意念与消费者进行沟通与交流, 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
二、意念产品的组成特征
意念产品是透过产品中植入文化元素实现产品“传情达意”功效的营销手法。与核心产品、形式产品和延伸产品相比较, 意念产品具有文化性、无形性、长效性、时代性等特点。
1、文化性是意念产品的本质特征, 意念产品概念强调营销出售的不只是产品, 更是一种文化———一种内涵思想、品位、意志、情感的文化。为产品或服务注入文化元素是意念产品策划的主要内容。当然, 不同种类的产品或服务、不同消费群体的目标市场、迥异的经营理念等因素会使产品或服务的文化内涵与要求形成差异性。例如, 电影电视、报刊杂志、网络传媒等属于文化产品, 文化性是其灵魂, 因此, 对文化内涵有很高的要求, 这些产品和服务在营销上缺乏意念产品层次的策划将是严重的缺失。以目前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网络传媒为例, 网易新闻就以“网易新闻———有态度的新闻门户”为口号, 标立其网络传媒勇于表达、敢于担当、拥有自我的新闻传媒人形象与角色。正是网易新闻以一种负责任的新闻人态度展示其网络传播产品, 使其获得越来越多的网友的拥护与浏览。再以上述金利来领带产品为例, 领带主要是白领阶层衣着用品, 而金利来领带又以追求时尚生活品质群体为其目标市场, 因此, 应用文化营销策略, 为产品注入情感元素, 强化产品的文化性特质会产生积极的营销效果。
2、无形性是意念产品的显著特征。意念产品的本质是一种精神产品。如果说核心产品是以功效 (性能、效能) 、形式产品是以设计、延伸产品是以服务提升产品价值, 那么, 意念产品即是以无形的文化元素提升产品价值。犹如爱的意念于玫瑰花、哀思的情感于菊花、温馨的祝福于康乃馨等, 这些花卉皆因寄托着不同情感意念而具“特别意义”, 同理, 当产品包含了一定的精神、文化意识时, 产品在消费者的感知中也会产生独具意义的认知。正是依据人们感知产品的这种心理活动特点, 一些企业能成功地将普通的产品变得不普通, 化腐朽为神奇。例如, 玩具世界中, 为人熟悉的“泰迪熊”“芭比娃娃”“超人迪加”等玩具产品, 若然只是玩具, 它们的价值并不高。但“泰迪熊”以其憨厚、忠诚性格特征、“芭比娃娃”即以纯洁、美丽的化身、“超人迪加”以其勇敢、不惧承担的个性赢得世人, 尤其是小朋友的热爱。给玩具注入精神符号, 是这些洋玩具在市场上历久不衰、价值不菲的重要原因。以无形的文化元素征服中国市场的事例还有象马爹尼、人头马、轩尼诗等洋酒, 通过宣传并打造“喝洋酒=高品质生活”的意念, 潜移默化到消费者意识的是品尝洋酒享受的不仅是一种酒, 而且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被人们自认为高级、体面的生活方式。
3、长效性是意念产品营销管理的特有特点。意念产品的长效性分为形成过程的长期性与其营销功效的长久性。首先, 与产品构成中其它层次相比较, 意念产品的创造过程较为复杂, 它是将文化元素植入产品中, 并以精神产品内涵满足消费者需要的价值实现过程。然而, 将精神文化意念凝结于产品中的过程难以一蹴而就, 往往需要较长时期的文化营销来提炼与沉淀。就像梦幻乐园迪斯尼, 将乐园建起来是容易的, 但倘若没有梦幻园给人们讲述的一个个感人动听、阐释了积极生命价值观的故事, 迪斯尼不可能成为无数的儿童放飞梦想, 成年人找寻童真的幻想乐园。正是如此“梦”一样的文化意念, 提升了迪斯尼的形象力、亲和力和感召力, 每年吸引着无数的游人在梦幻乐园寻梦。其次, 意念产品是产品概念结构中较高层次的要素, 是随着人们消费意识的转变而发展起来。当消费水平较低时期, 人们的消费意识专注于实体产品或核心服务, 对产品精神文化内涵不是很重视。但是, 当消费水平发展到较高层次, 消费需求不是简单满足生理与安全需要, 社会需要、尊重需要、自我价值实现需要变得强烈时, 产品所体现出来的精神文化内涵就显得尤为重要, 那些具精神文化意义的产品或服务对消费者更有历久常新的魅力和亲和力。
4、时代性是意念产品概念的精粹。意念产品的功能是将产品、服务或企业阐释的文化价值融入消费者意识中并为消费者所接受与认同, 因此, 意念产品要求具备时代性。当现代社会进入消费主义时代, 广阔的自主选择的消费空间, 消费者不但能按个性需要追求自我满足, 而且可以通过消费行为、消费选择主张个人的独立思想与价值认同。誓如, 当运动、追求健康生活为人们所热爱, 成为时下一种备受推崇的生活方式时, 市场就涌现出越来越多的运动品牌, 这些运动品牌均以挑战自我、追求极限、彰显活力、热爱生活等运动精神与理念阐释其运动产品的价值。耐克的“Just do it” (尽管去做) 、匹克的“I can play” (我能, 无限可能) 、361°的“多一度热爱”、安踏的“Keep Moving” (永不止步) 等无不以富创造性的意念产品营销为产品的市场推广助力。
三、意念产品的关联性
意念产品概念导入产品策略体系是现代市场营销创新性理论与实践。从产品策略来看, 意念产品作为产品整体概念的一个层次, 与其它三个层次的产品概念构成一个完整的产品策略体系。以上述金利来领带产品为例, 领带产品是白领阶层男士常用的衣着饰物, 金利来领带产品更是以追求高生活品位的男士为目标市场并以此为市场定位, 在产品策划上, 金利来领带产品在核心、形式、延伸及意念四个层次的产品策划上始终贯彻高档、精品、新颖、时尚的营销理念。具体表现在意念产品上, 策划者将女士眼中优秀男士的特质:果断、温馨、爱慕关怀、热心慷慨等意念元素融入到金利来领带产品中, 与用料上乘、做工精细 (核心产品) ;设计贴近潮流、花式品种多样、品牌出众 (形式产品) ;展销选址格调高尚、营销人员形象文雅 (延伸产品) 等各层次产品元素有机结合构成一个完整的产品策略体系。显然, 意念产品引入产品策略体系过程中, 其市场策划要从属于整体产品策略需要, 与各层次的产品策划形成互为补充, 相得益彰的紧密关系。
与核心产品的关系。核心产品是整体产品中构筑产品价值最主要的部分, 缺乏核心产品表现出来的满足消费者需要的功能、效用与利益, 意念产品推崇的文化价值理念只会成空中楼阁, 虚假而空洞。而且, 意念产品传承的文化理念要与核心产品的内容具有一体性, 例如, 轿车产品, 速度、操控与安全是其核心产品, 因此, “志在掌握” (大众的领驭) 、“应变自如、释放由心” (丰田的RAV) 、“没有崎岖, 只有千里长驱” (日产的天籁) 、“雷霆动力, 纵情千里” (现代的千里马) 等一众品牌轿车的广告语均巧妙地将速度、操控与安全内化在语境中, 突出产品的核心价值。
与形式产品的关系。如果说形式产品是从设计外观、造型、色彩、样式、品牌名称等方面塑造产品的“外在美”, 那么, 意念产品就是为产品注入精神元素铸造产品具文化底蕴的“内在美”。现代市场营销管理备受推崇的文化营销思想与实践, 其产品文化的核心集中于形式产品与意念产品两个层次上。所谓文化营销就是指经营者在营销过程中有意识地为产品、服务或企业营造一种能引起目标市场消费群体共鸣的、以时代价值取向为核心的文化氛围, 依托文化促进营销的市场策略。文化是一个范围广泛的概念, 只要有人参与的活动, 就会留下文化的足印。因此, 文化可理解为人们思想活动的表现与结果, 其形态可以划分为外显文化与内含文化, 就如一个人, 衣着、发型、言谈举止表现出其外显文化;而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则为其内含文化。作为文化营销的重要部分———产品文化, 也分为外显与内含两方面。以产品为载体传承的文化, 外观、造型、色彩、样式、品牌名称、经营场所环境与人员形象等构成产品的外显文化;而内化到产品中的经营理念、价值观等表现为产品的内含文化。相比较而言, 集中表现在形式产品上的产品外显文化属于感官与视角文化, 具有直观性、形象性, 比较容易塑造与解读。而透过意念产品表达出来的产品内含文化属于思想与意识形态文化, 抽象且复杂, 较难塑造与解读, 往往需要比较长时间的积淀才能植入人们的思想与意识中。总而言之, 文化总是双向的, 是传播者与接受者双向互动的结果。产品文化是产品经营团队与包括消费者在内的大众之间互动交流、沟通、学习、影响的结果, 任何一方都难以将自我主张的文化强加于另一方, 因此, 企业产品的经营团队也只有在与大众互动中塑造、传播产品文化。文化对产品营销的影响是一个渐进的、潜移默化的过程, 一如杜甫所言“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与延伸产品的关系。延伸产品是外在于产品, 为产品销售而配套的服务体系, 通常包括售前、售中、售后的服务。就多数产品而言, 延伸产品作为产品整体概念的一个层次是显而易见的。如上所述, 任何品牌的汽车产品, 倘若缺乏“三包”等服务的配套与保障, 其产品概念将残缺不全, 产品的市场生命力与竞争力必受限制。此外, 从品牌管理的角度, 产品销售配套的服务水平与形态必须与产品的市场定位保持一致, 例如以高端市场为定位的金利来产品无论是销售选址, 销售铺面形象设计, 还是销售人员形象, 都需要展示与其产品高档性格调保持一致性。若然专卖店选址街市商铺、销售人员仪表不整、言行举止粗俗均与产品定位格格不入, 对产品的市场形象将产生负面的影响。因此, 可以说延伸产品不是简单的产品外服务的延伸, 而是以产品设计概念为一体, 包含了产品价值、产品文化的延伸。于显文化的组成部分。与形式产品同理, 延伸产品所体现的产品外显文化必须与意念产品主张的内含文化必须相互兼容, 产品文化才可能浑然天成, 由内及外呈现一个文化内涵丰满的产品。
参考文献
[1] (美) 迈克尔.R.辛科塔等著.营销学[M].北京:中信出版社, 2003.
[2]曾国安.营销决策究[M].四川: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8.
产品概念设计 篇2
今日收到移动短消息,内容如下:
尊敬的动感地带客户,截至3月10日,您的客户M值为947分,PC登录jf.10086.cn或手机登陆wap.jf.10086.cn畅享积分商城“99积分超值抢兑”活动;3月31日前每天下午15:00特价礼品99M值抢兑,特惠礼品数量有限,先兑先得!
这条短消息要想表达的意思清楚——来抢东西,把M值都用掉。但缺乏考虑和设计。
1 消息长。至少有85个字,还不算标点符号,不要以为大家用的都是大屏幕手机,还是有很多人在用小屏幕手机,手机滚屏是件痛苦的事情。
2 内容多。密密麻麻一堆,读起来吃力,主题不突出,可能会被当成纯广告消息直接删掉或者忽略。这条消息的主题应该是”9积分超值抢兑“,
3 两个网站。真的需要告诉用户有两个网站都可以兑换积分吗?
4 称呼不当。你走到商场柜台,售货员说”您好,客户“,你是什么感受?客户实际是内部语言,客户有自己的名字。技术上实现也不是难事。在这条短信里,真的需要说出用户的身份吗?
5 用词重复、不当。“登录”和“登陆”,一般用户是搞不懂这些的,用“访问”就可以了。“下午”和“15:00”,后者已有下午的意思,24小时制需要用户换算。“特惠”和“特价”,什么区别?而且不是一个概念。PC是啥?客户M值是什么?
挺好的产品,因为缺乏精心准备,变得支离破碎,完全没有体现出中国移动的大气和商业。不过,中国移动的网站简直。。。。。。
试修改如下:
产品设计的设计美学鉴赏 篇3
设计作为一种艺术性的造物活动,其本质是“按照美的规律为人造物”。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虽然“美”并不是设计的唯一属性和最终目的,但就设计成果而言,美的因素却成为考察其优劣程度的标准之一。美是唤起和激发人的最高享受的心理状态,它是人类设计、创造本质的最深刻反映。“美”的设计能使产品有效地使用,并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视觉印象,提升产品的审美体验。美是抽象的,但同时它又是可感的。如何让见仁见智的美学评价在产品设计中形成有一定参考价值的标准来指导我们的设计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一、设计美学评价标准体系的架构基础
由卡耐基梅隆大学设计学院CraigVogel教授与工程学院Jonathan Cagan教授合作创立、并在《创造突破性产品》一书中推出的技术—形式定位图,显示了同一域的不同产品在技术和形式为轴的坐标系中的定位。根据他们在坐标体系中的不同方位,可以得出针对性的市场定位及驱动因素。由此得出结论:只有形式好技术含量高的产品才能从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当今社会的消费者不但了解自己的境况,也了解可供选择的产品。他们所寻求的是一种完整的、能够体现自身价值和素质,并丰富生活的产品。形式与技术便成为我们在对产品进行评价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在形式—技术坐标体系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将设计的美学理念融会其中,以此来作为的我们衡量产品设计的美学量化综合指标及评价内容。
二、设计美学模糊评价标准的具体阐述及数学模型的建立
设计的本质是“按照美的规律为人造物”。工业设计是人类在现代大工业条件下按照美的规律造型的一种创新的社会实践,是技术与与艺术形式的高度自觉。设计美则是建立在技术发展与形式创新基础之上的一种艺术性的造物活动带来的心理体验。设计美学评价体系的建立,是为了在产品设计中探求技术美与形式美的完美结合并以此指导我们的设计实践,在设计活动中追求感情与情境的诉求,让消费者在产品使用体验中,得到情感的熏陶和生命情感的体验享受。
1.技术美。这里技术指的是产品的核心功能,即产品的使用功能、生产产品的材料和加工工艺、使用产品时涉及到的界面关系(如按照按钮、屏幕、语音等提示进行操作)。技术美侧重于理性,是产品设计中理智和推理的思维形态的表现形式。
2.形式美。通常我们说到形式美,是指构成事物的物质材料的自然属性(色彩、形状、线条、声音等)及其组合规律(如整齐一律、节奏与韵律等)所呈现出来的审美特性。本文将形式美定义为是能够将美感与产品与服务中人机结合起来的造型,在视觉、感觉和听觉等属性间所呈现出来的审美特性,侧重于感性、情感和灵感的艺术思维。
3.体验美。体验美指的是在产品使用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和谐的人—机—环境关系,合适的人机尺寸及友好温馨的人机界面,亲切的人性化关怀,合理完善的功能,及其外观质量和外观形态表现或传达出一定的信息、表情或情感,在产品的多次同样使用的记忆中所形成的经验,所带来的一种美妙体验。或者说是技术与形式的结合度,在产品使用过程中所形成的总体审美体验。在十八世纪哲学家鲍姆嘉通(Baumgar-ten)首先提出了美学体验这个词并将其含义改变为感官的满足或感觉上的愉悦,艺术作品是因为这个原因而产生的,即为了满足人们感官的感觉。而在这里特指产品本身的在技术、人机理论及形式美学规律等方面的运用,对消费者在心理和生理上的情感体验的提升和挖掘,也就是说产品通过一系列的具体功能效用和人机工程上的易用性、安全性、和舒适性以及形式美学规律的探究,使人们在生理和心理感受到的愉悦体验,从而在使用过程中产生某种共鸣。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所追求和期待的已由机械的、毫无生气的物质满足过渡到更具有生命情感的体验享受。正如经济学家约瑟夫·派恩和詹姆斯·吉尔摩在《体验经济》一书中指出:体验经济时代已经到来。顾客的需求不仅仅是产品或服务.他们还追求感情与情境的诉求。产品設计美学是探究提高人类生活品质的美学规律,其最终目的是要人类在科技文明的发展和现代工业生产技术不断进步的平台上,自由的生存和发展。设计不仅仅是为了生产、为了“物的实现,而同时也使人类实现了诸多精神需求且获取了很多美的心理体验。
三、小结
产品设计是以产品这一实物形式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它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和艺术方法按照功用规律和审美的规律来创造。设计的独特表现形式使美学这个主题更加广泛、更加深入地介入了人们的生活。产品设计迫切要求人们正确认识产品的形式与审美的关系,用“美”的尺度,设计制造富有形式美感的现代 “艺术品”——产品设计。本文以技术—形式坐标系为基础,结合产品设计的美学准则,将产品设计的美学评价归纳为技术美和形式美以及体验美,对设计评价标准指数型量化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以期提高工业设计美学评价的科学性与可行性。社会在进步,人们的审美需求也在提高,设计师只有根据设计美学的评价标准,提倡人性化的情感体验设计,从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出发,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经济发展,立足于激烈的市场竞争大环境之中。
参考文献:
[1]荆雷.设计艺术原理[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
[2]王介民.现代工业设计概论(中英双语)[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
[3]何晓佑.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4]李砚祖.产品设计艺术[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产品概念设计过程研究 篇4
产品创新是企业得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 是市场竞争的关键所在。但是产品的创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他需要更多跨学科的知识、技术和经验作为支撑。而产品大部分成本由概念设计阶段决定, 虽然概念设计只占开发成本的5%, 但是往往决定了70%~80%总成本[1], 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成本和性能。因此, 概念设计是实现产品快速创新的重要阶段。
概念设计一词最早是由M.J.French提出并给出定义:概念设计是考虑设计问题的内容, 并以方案的形式提出众多的解的设计阶段[2]。Pahl和Beitz在其书Engineering Design中将概念设计定义为:在确定任务之后, 通过抽象化, 拟定功能结构, 寻求适当的作用原理及其组合等, 确定出基本求解途径, 得出求解方案, 这一部分设计工作叫做概念设计[3]。通常我们将概念设计认为是以设计要求和现有资源 (包括知识和经验等) 为输入、以一个或多个最佳方案为输出的系统实现流程。概念设计并不是凭空的想象, 而是在设计人员掌握一定知识和经验基础上, 按照一定的步骤慢慢实现的。主要步骤有总功能的确定、总功能的分解、功能元求解和解方案的确定。
1 功能分析
1.1 功能的定义
概念设计是围绕产品的功能展开的, 功能是产品存在的意义, 明白功能的定义对于概念设计十分重要。
功能 (Function) 这个概念首先在19世纪40年代由美国的工程师迈尔斯提出, 并将它作为价值工程 (Value Engineering, VE) 研究的核心问题[4]。功能反映出产品或系统的特定作用、特征以及输入输出量之间的关系。以往的研究中功能主要有三种表达方法[5]:动词+名词;输入/出变换, 输入/出可以是能量、物质或信息;行为、状态间的输入/出变换。现今最常用的是动词+名词表示方法。比如移动物体、传递扭矩、改变方向等等, 这样表达很符合人们日常生活中之间交流的表达习惯。功能基库就是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它由八个大类的功能动词表和标准流分类表组成, 其在很大程度上包含了工程设计活动中功能的表达。
1.2 黑箱法
在设计的最初阶段, 黑箱法的运用可以让设计人员从全局角度认识分析产品。它从综合的角度为人们提供了一条认识事物的重要途径, 特别是对一些作用原理和内部结构等方面都不明确的系统, 黑箱理论提供的研究方法是非常有效的。
1956年, 控制论创始人之一、英国生物学家艾什比 (William-Ross-Ashby, 1903-1972) 对黑箱作了比较系统的阐述:“黑箱也称闭盒、暗盒或黑匣、暗匣, 它是指这样一个系统, 我们只能看到它的输入值和输出值, 而不知道它的内部结构是什么, 只有从观察输入变化引起的输出反应, 来认识其功能和特性”[6]。“黑箱”理论的出现, 使我们在对未知事物内部结构不明确, 仅知道到它的输入、输出关系时, 对其研究成为了可能。
在产品设计的最初阶段, 通常我们仅能确定产品的基本功能, 此时黑箱法的运用全局上把握产品的设计思路, 明确能量流、信息流和物质流的输入输出量关系。黑箱法要求设计者不要首先从产品结构着手, 而应从系统的功能出发设计产品, 它有利于抓住问题本质、扩大思路、摆脱体系结构的旧框框, 从而获得新颖的较高水平的设计方案[7]。
1.3 功能分解
产品的设计不是一下就能完成的, 其目标功能的实现是由多个不同分功能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在利用黑箱法分析完产品后下一步就是总功能的分解。总功能的分解一般采用自顶向下的分解方法, 由总功能分解为多个分功能, 一般情况下每个分功能又可以分解为多个子功能, 就这样逐级向下分解, 一直分解到功能元。功能元是可以直接求解的基本功能单位。形成一个条理清晰的功能树, 这样就把产品的设计任务明确起来, 将抽象的功能分解为可操作的功能元的解。不同设计人员对同一功能的分解程度是不一样的, 这往往取决于设计人员的知识水平和经验等因素。常用功能分解方法有Fast法和去除和操作程序法[8]。去除和操作程序法运用更加方便功能结构图的建立, 方便后续设计。
功能分解完成之后便意味着黑箱开始逐渐透明化, 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将这些功能元根据各个流之间的关系按照一定顺序和结构添加到黑箱里, 构造出功能结构图。
功能结构图的建立可以总结为以下步骤[9]:
(1) 利用黑箱法确定系统总功能。
(2) 将确定的产品总功能逐级分解。
(3) 先将每个流按照先后顺序将有关功能元连接起来形成流链, 再根据流链之间的相互关系将流链连接起来。
2 功能元求解
在寻求总功能的实现途径以及在对产品功能分析完之后, 寻求功能元的解时, 经验丰富的设计者可以很快的根据自身经历和经验直接给出答案, 但是一般情况面对繁杂的知识或知识、经验的不足, 使设计人员很难或快速找到一个有效的解。这时科学效应的巨大作用就体现出来了。科学效应是科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产生的现象, 包括物理效应、化学效应、生物效应及几何效应等, 它们是对生活生产中各种知识现象和经验的总结。
到目前为止, 研究人员已经总结了大概10000个效应, 但常用的只有1400多个。通过对250万件左右世界范围内的专利的分析, TRIZ (发明问题解决理论) 理论总结出了高难度的问题解决所需要的常见的30种功能[10]。其中, 每一种功能都可以由不同的效应来实现, 管理掌握这些常用的科学效应, 有利于创新问题的解决。按照一定规则建立管理的科学效应库[11]可以使设计人员更加效率的管理和应用科学效应。大量相关软件可以实现这个目的,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亿维讯科技有限公司的Pro/Innovator、CREAX NV (比利时) 的CREAX Innovation Suite和Ideation International Inc. (美国) Innovation Work Bench (IWB) 等。
3 解方案的确定
对于每一个功能元都可能对应多个解, 简单的产品我们可以方便的组织出解方案, 但是对于复杂的产品设计, 如何有效的组织和管理这些解对最终方案的产生变的由为重要。形态学矩阵的引入可以使这个问题迎刃而解, 有时还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方案。在对每一个功能元得到解后可以画出形态学矩阵了, 在该矩阵中设计者可以方便的选取想要的组合。理论上的原理解可以由排列组合的方式算出。选出几个最佳原理解。很多时候最佳原理解很符合设计者的思想, 但是各个功能元解之间有两个或几个存在冲突, 这时我们可以利用TRIZ工具来解决这些冲突, 得到最终设计方案。
4 实例分析
打夯机是一种常用的建筑工程机械, 被广泛用来地面的夯实作业。下面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打夯机设计过程。
设计的开始首先用黑箱法分析打夯机。如图3所示。
从黑箱图中我们得出, 打夯机主要功能是夯击地面, 能量流输出的是冲击力和震动, 信息流一般是人的控制, 物质流为输入粗糙地表输出平整地表。
接下来是对总功能的分解。功能可由不同的效应实现, 但是在总功能分解时不应该将直接寻求, 这样会使设计人员形成思维定式, 约束设计者思维。图4、图5是对打夯机进行功能分解画出功能分解图和功能结构图。利用科学效应对功能元进行求解, 最后得出蛙式打夯机的设计, 如图6所示。
利用形态学矩阵我们还可以得到其他设计方案, 比如在能量选择方面可以选择电能、化学能等;能量的传递可以用摩擦效应、电磁效应等…从矩阵中选出不同可行性方案, 解决方案中的冲突。于是就有了现在的火力夯、冲击夯、磁力夯等各种各样的打夯机械。
5 结束语
产品从无到有的概念设计过程是有章可循的, 科学的设计方法和辅助工具的运用可以缩短设计周期, 提高方案的可行性, 并且有助于摆脱现行思想的约束, 跳出思维定式, 使创新变得更加可能。
参考文献
[1]ULLMAN D G.The mechanical design process (2nd edition) .New York:McGraw-Hill, 1997.
[2]French M J.Conceptual Design for Engineers (3rd Edition) .London:Springer-Verlag, 1998.
[3]Pahl G, Beitz W, Feldhusen J, et al.Engineering Design (3rd Edition) .London:Springer, 2007.
[4]曹国忠.基于TRIZ的效应研究及其软件实现[D].天津:河北工业大学, 2003.
[5]孙玉帅, 李彦, 赵武.面向创新设计的Web科学效应库系统研究[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006, 12 (12) :1946-1951.
[6]朱启洋.黑箱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以电学黑箱为例[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 2008.
[7]刘邦泽.机械产品方案设计中的功能分析设计法的研究[J].机械, 2011 (, Z1) :121-122.
[8]王太勇, 袁峰, 吴振勇.机械产品概念设计中的功能分析方法[J].天津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 2006, 39 (6) :679-683.
[9]梁艳红, 檀润华.产品概念设计中的功能分析[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2007, 36 (4) :33-38.
[10]高常青.TRIZ—发明问题解决理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1:91-92.
产品设计概念策划书 篇5
从市场营销的角度看,产品指能满足购买者某种需要的物品及随同产品出售时所提供的各种服务,这是产品的整体概念。产品整体概念包含核心产品、形成产品和附加产品。
1、核心产品
又称实质产品。这是产品整体概念最基本、最主要的层次。它是顾客购买的目的所在,是顾客追求的效用和利益。顾客购买一种产品,不仅是为了占有一件有形的、可触摸的物体,而是为了满足自身特定的需要和欲望。因此,在产品策划中必须以产品的核心为出发点和归宿,设计出真正满足消费者需要的产品。
2、形式产品
是指产品的实体。这是对目标顾客某一需求的特定满足形式。要满足买主追求的利益,必须通过有形产品体现出来,可以说,有形产品是核心产品的转化形式。产品存在的物质形式主要有五种特征可供辨认:质量水平、产品特色、产品款式、品牌以及包装。例如电冰箱,有形产品不仅指电冰箱的制冷功能,而且还包括它的质量、造型、颜色、容量、品牌等。加深对产品实体上述五个方面的认识,有助于产品策划的全面开展与实施。
3、附加产品
即顾客在购买产品时所获得的各种附加服务或利益的总和。它能满足顾客更多的需要。它包括提供产品说明书,产品保证、安装、维修、送货、技术培训、售前与售后服务等。如计算机生产者,不仅出售计算机,而且还提供工作指令、软件程序、规划系统、人员培训、安装维护、产品保证等一系列服务项目。可以预见,未来市场竞争的关键,在于产品所提供的附加价值,包括安装、服务、广告、用户咨询、购买信贷、及时交货和人们以价值来衡量的一切东西。因此,企业期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必须极为重视服务,注重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的策划。
产品整体概念要求企业提供产品质量、外观物美的同时,注重产品附加价值的开发。根据对产品的这一认识,全面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常常成为产品策划的出发点。如在空调设计中,就面临着全面满足消费者需求的问题。
产品整体概念由于深刻地挖掘了产品的内涵,这就有利于产品策划在某一层面、某一角度进行深入诠释,形成产品有别于同类竞争产品的独特个性。
产品整体概念的树立有利于产品策划在各个层面上与同类产品展开竞争,如果一项产品其核心产品、产品实体、附加产品的三个层面上都比同类产品领先,那么,这一产品市场地位是不言而噙的,并且可以从多个侧面树立企业形象,确定企业的市场地位。
1.校园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策划书
2.策划书
3.篝火晚会策划书
4.歌唱比赛策划书
5.画展策划书
6.论文项目策划书
7.学生社团策划书
8.策划书的格式
9.建筑项目策划书
产品交互设计分析 篇6
关键词:交互设计;产品设计;系统行为;软件界面
一、交互的发展过程
人类历史上很早就存在交互设计的案例,但现代的交互设计正是作为一门学科来研究却是上个世纪的事情,Bill Moggridge在1984年一次设计会议上提出了软面(SoftFace)设计概念,后来最终确定为Interaction Design―交互设计。
在上世纪50年代,B.Shackel提出了人机界面文献:关于计算机控制台设计的人機工程学,到60年代,LikliderJCK提出了:人际紧密共栖的概念,这对人机界面有启蒙的重大作用。随后召开了第一次人机系统的国际大会和第一份专业杂志UMMS创刊。到了70年代,陆续有计算机相关的人机工程学出版,同时美国和英国都成立了HCI研究中心。到了80年代交互学从人机学科中开始逐渐的独立出来,即以bill提出的软面与交互设计为标志,然后从90年代至今交互设计从界面发展到智能,多媒体等多个方面。
二、交互的设计原则
(一)交互的可用性
产品的可用性是产品交互设计的基本而且重要设计原则之一,是用户在对产品使用体验后的产品的可用程度的评价,即衡量产品是否更有效,更易操作,更安全,更舒适等多项标准。此外交互设计的最终目标即是达到用户的心理预期,着重考虑用户的期望和体验,达到用户的期望是所有产品设计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当然也包括交互设计。交互设计遵守的可用性原则是必须保证产品可用功能和易用方式,而产品体验在于给用户一些符合用户对产品期望的特别的感觉。交互产品的体验设计也是让用户感受交互产品区别并优于其它产品的一个重要指标,总之可用和体验都是交互设计的设计目标,给用户以满意的产品。
(二)以用户为中心
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其实就是在设计中多从用户角度来考虑产品设计,交互设计的目的是让产品变得更加的容易使用,产品的功能变得更加有效而让人使用愉快,多注重研究理解用户的需求和期望,了解用户在使用产品时产生的交互行为,了解人的心理学,人机工程学,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和设计特点,找出各种有效的交互方式方法,选择最有效的方法对其进行扩充,同时从横向上了解多个相关学科知识,注重和多学科的不同知识背景人员的交流沟通,在产品设计中时刻为用户着想。
三、交互与界面设计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说起交互设计就会想到UI界面设计,甚至把交互设计等同于界面设计,实际上界面设计只是交互设计的一种,UI设计是在对软件产品与用户使用的相互作用的研究。在界面设计中特别需要考虑人即用户的作用程度,让产品的软件界面与用户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系列的行为过程,比如大家使用现代手机的过程。
界面是以相对静止的形式呈现,包含了产品的输入口,部件设计布局,展现形式,外观,可操作端口等,是人与产品之间交流的物质媒介。而交互是相对动态的形式呈现,交互的行为和界面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甚至在很大的程度上界面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交互的行为,影响着人们对产品的体验,影响着产品的质量,因此界面的UI设计实际上是交互设计的一个体现形式,界面设计的美观和清晰都是交互设计追求的目标。
四、交互的设计过程分析
设计时的需求分析是对于一个产品的用户来讲的,产品使用的目标人群,该类用户人群的各方面特点都是需求分析的内容,这些可以通过市场调查,用户反馈,会议评审讨论等方式,用图表,图片,文字等多种形式对用户和产品进行需求分析,这是设计的模糊前期的重要内容,当然也可和市场管理人员进行交流,了解整体用户需求的变化。有需求才有市场,有市场才有产品的价值,故此了解用户的准确需求是开发产品需要把握的出发点。此外关于用户使用场景的用户体验分析也很重要。好的交互设计是建立在对用户深刻了解之上的。因此用户使用场景分析就很重要,调查了解产品的现有交互以及用户使用产品习惯等,这需要设计师在做设计分析的时候要从用户的角度来考虑问题。
此外在产品的样机做出来后,还需要对产品进行产品果的验证分析,了解用户对产品的使用体验,了解产品是否达到或满足了用户的需求,接受用户的正确反馈意见对产品进行再一次的改进,整个设计过程真正做到以用户为中心和为用户服务的宗旨,最后开发出高质量的产品。
五、结语
产品交互设计是机器/系统、人、界面三者之间的一种统一协调,期望达到人与机器(产品)最合理的组合方式。系统侧重于人的因素,采用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为根本,以用户为中心,为用户服务,注重产品与用户的交互行为以及用户对产品的使用体验,不断的满足用户的需求,即产品的功能作用和产品对用户的心理感受,设计出用户期望的产品,让生活变得更加的丰富与多彩。
【参考文献】
[1]库珀.软件观念革命:交互设计精髓[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2][美]科尔科.交互设计沉思录M].方舟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3][美]Jeff Johnson.认知与设计-理解UI设计准则[M].张一宁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4.
[4][美]Robert Hoekman,Jr.瞬间之美:Web 界面设计[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工业设计中产品概念设计研究 篇7
1 工业设计中产品概念设计中应考虑的因素
1.1 考虑功能因素
在进行产品概念设计时充分考虑产品的功能才能使产品得到好的生产和销售, 可见产品是功能的载体, 功能是产品的实质, 而且产品的销售都是采用实体形式, 消费者购买的都是产品的功能。因此, 在对产品进行制造和设计的过程中要以产品的功能为核心, 对产品的功能进行优化设计, 为实现功能的最优化提供可行方案, 比如, 在进行医疗器械的形态设计时要围绕提供最优的治疗为中心展开。同时, 对产品概念设计时要合理安排实现功能的紧密结合。
1.2 考虑构成因素
产品概念设计中要充分考虑产品元素的布局, 对产品的构成元素进行有效地分解和组合得到最优的产品, 上述操作过程被称为定量优化。在此操作中设计师已经对各类组成元素进行了简化和优化, 形成了有序的位置安排。虽然构成产品的元素可以出现多种组合方式, 但是经过筛选之后, 满足要求的设计方案只有那么几种, 因此通过对产品构成元素布局设计的研究可以实现产品设计的最优化。另外, 不同产品的构成因素存在细微的布局差异, 但是不同方案可以解决不同的问题;产品中某些细微功能的差异可以更好地凸显产品的个性化。
1.3 考虑形态因素
由于当今社会科技的发展和信息的快速传播, 工业设计中进行产品概念设计时要考虑多方面的影响, 并在进行各方面设计时运用相关的知识进行形态的设计。设计师在进行产品概念设计时要对各类形态因素与知识的关系进行合理处理, 促进产品形态的最优化。形态作为实现产品功能的介质, 应该得到设计师的重视并围绕形态进行设计, 充分反映产品的经济家价值、技术水平和文化内涵。
1.4 考虑色彩因素
色彩作为构成产品的重要组成因素, 往往可以给人们更加直观的视觉感受, 从而影响人们对产品的评价。同时, 产品概念设计中可以利用色彩激发使用者的内心, 使其与设计师产生共鸣, 好的色彩处理还可将产品的内涵和意义更加直白地传递给消费者, 获得消费者的青睐。如果在产品概念设计中对色彩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运用, 不仅可以增加产品的附加价值, 还可以激发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提高产品的销量。另外, 设计师在进行色彩的使用时可以借鉴心理学的知识, 用不同颜色传递给消费者不同的设计理念, 比如采用红色表达产品的热情, 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利用代表理智的蓝色让人冷静下来。设计师在运用色彩时还有对产品面向的群体, 对不同的群体采用不同的色彩, 防止出现相反的设计效果。
2 工业设计中产品概念设计可以采用的方法
为了更好的促进产品的概念设计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设计方法, 为此笔者将列举部分方法和使用方式:其一, 类比法。运用此方法时设计师要对相关类似的产品进行观察和比较, 将产品存在的优秀设计方法和思想运用到自己产品的设计中产生新产品;其二, 运用逆向思维的方法。当设计师难以对产品进行再次设计时, 设计师可以对自己设计思维和逻辑方式进行适当的逆向, 并对设计顺序和设计方法做出调整, 或许可以有新的收获;其三, 采用移植法。此方法与类比法相似, 区别在于移植法是将其他领域的优秀技术在产品概念设计中应用;其四, 选用列取法。设计师为了更好地对新产品的功能和特征进行了解, 可以运用表格和图形方式进行呈现, 获得对新产品的准确评价;其五, 综合法的运用。主要表现在将与产品概念设计中有关的材质和材料、机理处置方式等运用到新产品中;其六, 采用仿生学。由于大自然的生物经过长期的进化和发展, 形成很多优秀的结构、形态和功能, 设计师可以将其巧妙的应用到产品的设计、发明和改进中, 使产品设计更优化。
3 结语
工业设计中的概念产品设计不是对某一产品进行单纯的设计, 而是重在将新的生活方式和需求传递给消费者, 让设计的产品更加贴合人们的生活。为此, 设计师在进行产品概念设计可以进行大胆尝试, 为产品的设计注入新的活力, 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田静.工业设计中产品概念设计研究[J].重庆大学, 2006-04-30.
[2]刘艳.产品概念设计研究及其在工业设计领域中的运用[J].天津大学, 2007-06-01.
产品概念设计 篇8
“鸡肋”一词, 出自《三国志·魏志·武帝纪》, 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曰:“夫鸡肋, 弃之如可惜, 食之无所得, 以比汉中, 知王欲还也。”[1]鸡肋者, 食之无味, 而弃之可惜, 用“鸡肋”一词来形容我们现代社会中存在的某些过时而闲置不用的产品再合适不过了。现在几乎每家每户都能找出几件这样的闲置品:从老式收音机、大个子的“三洋”录音机、黑白电视机, 到老一代的手机、电脑、打印机等等, 这些“食之无味而又弃之可惜”的电子垃圾让人们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了“鸡肋”给我们所带来的困扰。
人们常说, 科技的发展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 科技的发展让我们享受前所未有的丰富多彩的物质生活并给我们带来了精神愉悦。从日常的衣食住行, 到我们的工作、学习和娱乐方式, 现代科技让我们拥有了更舒适、更快捷、更方便的感受。而且各种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发明和应用, 使得产品生产出来更加容易、价格更加便宜, 每一位老百姓都能享受现代科技带给我们的好处。另一方面, 人们不得不为越来越多的难以处置的工业废品而大伤脑筋。
一、科技的发展与工业废品的大量产生
从2004年开始, 我国已全面进入家电等电子产品报废淘汰的高峰期。有数据显示, 目前我国每年至少有600万台电视机、400万台冰箱、500万台洗衣机要报废, 还有200万台电脑、上千万部手机被淘汰。并且,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 这类电子垃圾的数量还将以每年5%至10%的速度迅速增加[2]。
一项联合国环境计划报告指出, 全球每年产生的电子设备废料高达2000万至5000万吨。全世界每小时就有4000吨电子垃圾产生, 相当于1000头大象的重量。据统计, 美国目前每年产生电子垃圾高达70亿~80亿吨, 其中仅淘汰的旧电脑就有约3亿台, 另有1亿部手机报废。德国每年产生电子垃圾180万吨, 法国为150万吨, 整个欧洲约600万吨。日本每年废弃家电1800万台, 重量在60万吨。中国每年有1500万台左右的彩电、空调等大型家电报废, 另有上千万部手机被淘汰。全球产生的电子垃圾正以每年3%至8%的速度增长, 并将很快攀升到10%以上[3]。
二、产品更新换代过快带来的负面后果
随着高科技产品更新换代速度的加快, 各种工业产品 (特别是电子产品) 的使用时间越来越短, 导致工业垃圾也越来越多。环保组织表示, 一台电脑的平均使用期限在1997年时是6年, 到了2005年已经缩短到2年, 而一部手机的使用期限甚至不到2年。旧的产品还没有退出历史舞台, 新的产品又开始大量上市, 吸引着追求时尚和品位的人们去购买。这样就导致大量旧的产品被闲置, 扔也不是, 不扔也不是。越积越多的工业废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经济发展和环境等方面都产生了许多严重的后果:
(一) 造成资源的浪费
现在的商品制造商为了追逐眼前的商业利益, 在设计产品时片面追求式样的新奇、材料的高档以及色彩的绚丽等等, 只考虑如何吸引消费者的眼球, 从而增加销售额, 很少考虑产品退出市场之后的一系列问题, 不考虑消费者和国家的长远利益, 不考虑综合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由于在设计产品时就没有融入可回收设计理念, 产品在短暂的主流期过后, 就被置之一隅, 造成了宝贵的有限资源的浪费。据统计, 我国的再生资源回收率仅是世界先进水平的30%, 每年应该回收而没有回收的可再生资源价值高达5 0 0亿元人民币。
(二) 增加了消费者的负担
上世纪50年代, 商业性设计占主流的美国出现了“有计划的商品废止制度”, 这是一种通过不断改变设计式样并造成消费者心理老化的过程, 其目的是促使消费者为追求新的式样潮流, 而放弃旧式样、改换新式样的积极市场促销方式, 使企业获得巨大的利润, 是非常典型的美国市场竞争的产物。这一制度一度引导时尚潮流, 并促进了汽车设计的进步。但是其代价是社会资源的浪费和消费者权益的损害, 而这正是面对当今世界能源、环境、人口危机下设计之大忌, 正因如此, 该项制度不断遭到环境保护者的抨击[4]。
(三) 加重地球负担导致环境污染
我们日常所用的电子产品, 像电视、电脑、手机、音响等, 均含大量有毒有害物质, 其中主要的六种有害物质是:铅、镉、汞、六价铬、聚氯乙烯塑料、溴化阻燃剂。电视机阴极射线管、印刷电路板上的焊锡和塑料外壳等也都存在有毒物质。一台电视机的阴极射线管中含有4至8磅铅;一台电脑含有700多种化学材料, 其中一半是对人有害的;一个纽扣电池泄漏后, 可以污染60万升水, 基本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用量, 而目前我国每年生产的14亿只电池中, 回收的不过1%。如果将这些电子垃圾随意丢弃或掩埋, 大量有害物质渗入地下, 会造成地下水严重污染;如果将它们进行焚烧, 会释放大量有毒气体, 造成空气污染。
三、可回收设计的基本含义
可回收设计理念是绿色设计理论系统的一部分。绿色设计思想的提出最早是在20世纪60年代, 美国设计理论家威克多·巴巴纳克 (Victor Papanek) 在他出版的《为真实世界而设计》 (Design for the real world) 一书中强调, 设计应该认真考虑对有限的地球资源的使用, 为保护地球的环境而服务。简单来说, 绿色设计就是在保证产品功能、质量和成本等基本前提下, 在使用过程中不对人体和周围环境造成伤害, 在报废后还可以回收利用。总之, 绿色产品设计是融产品的质量、功能、寿命和环境保护于一体的设计系统。
可回收性设计是指:在产品设计初期就充分考虑其零件材料的回收可能性、回收价值大小、回收处理方法、回收处理结构工艺性等与回收性有关的一系列问题, 最终使零件材料资源、能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 并把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降低到最小的一种设计思想和方法。国际经济专家认为, 几年后所有的产品都将进入绿色设计家族, 可回收、易拆卸, 部件或整机可翻新并循环利用。绿色产品有可能成为世界商品市场的主导产品, 而绿色产品的设计也将成为工业生产行业的设计规范, 如不实行绿色设计, 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资格将被取消。
四、可回收设计的重要意义
回收的意义在于减少污染, 节约能源。这是我们将可回收设计理念融入现代产品设计的意义所在。
(一) 有利于节省有限的资源
在资源有限而且需求量大的情况下, 如何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一直是当前世界各国面临的最大问题。废旧物资回收利用是我国解决资源紧张的有效办法。温家宝总理在全国人大十届四次会议上指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在重点行业、产业园区城市和农村实施一批循环经济试点。完善资源综合利用和再生资源回收的优惠政策, 推进废物综合利用和废旧资源回收利用”。
工业废品和电子垃圾中含有大量可利用的聚酯、塑料、玻璃、稀有贵金属等物质。根据资料显示, 1吨随意收集的电子板卡中可分离286磅铜、1磅黄金、44磅锡, 仅1磅黄金就价值6000美元。由此可见, 将可回收设计理念融入现代产品设计, 是节省有限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的有效手段, 对于发展循环经济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二) 有利于构建节约型社会
建设节约型社会, 实现可持续发展, 是通过总结现代化建设经验, 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而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中央明确提出, 建设节约型社会就是要在社会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 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 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 提高资源利用率。这是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优劣和中华民族兴衰的、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决策。
(三) 有利于环境保护
人类为了追求经济的发展, 对自然资源无节制地开发和滥用, 已经引发了全球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重大问题。据统计, 造成全球环境污染70%以上的工业排放物来自制造业, 它每年约产生55亿吨无害废物和7亿吨有害废物。整个人类的生存环境面临日益增长的工业产品废弃物所带来的压力, 以及资源日益缺乏的问题。1996年全球有2400万辆汽车报废, 2000年全球有2000万台计算机被淘汰。而在我国, 由于制造企业大多将注意力放在产品设计和制造阶段, 很少考虑产品报废后的回收处理及再利用, 很少把技术、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融入到生产过程中, 因此环境问题相当严重。据有关资料统计, 我国能源平均利用率为28%, 而美国和日本分别为5 0%和5 7%。
绿色设计被认为是目前解决环境、人口和资源三大问题的重要手段。产品的绿色性是设计出来, 而不是制造出来的。
五、结语
关注和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着眼于人类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是每一个职业设计师的社会责任。这需要我们在设计产品时, 就充分意识到节省资源、生态保护并考虑到消费者乃至全人类的切身利益和长远利益, 而不应该只是追求眼前的短期经济利益。不要让今天设计的产品成为明天我们手中“食之无味, 弃之可惜”的“鸡肋”, 不要等到我们身边的工业垃圾将我们淹没时再去后悔。从现在起, 我们就应该在设计环节就融入可回收理念, 善待环境, 就是善待我们自己。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 各种新材料在现代产品设计与生产中广泛应用, 人们在享受新型材料生产出来的产品所提供的功能给我们带来方便的同时, 也不免对身边越来越多的工业垃圾感到担忧。产品的更新换代越来越快, 工业垃圾一天天激增。为了减少工业废品的大量产生, 我们应该在设计工业产品时就融入可回收设计理念, 这对于人类自身的生存发展和我们生存环境的保护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董晓英.机械工业中的绿色设计与制造.见:机床与液压, 2002 (06)
产品概念设计 篇9
如何培养具有良好创新能力的旅游专业学生, 成为高职旅游专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旅游产品设计是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最直接的一门课程, 其具体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设计、教学效果的评价等方面都要突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笔者以奥运场馆这一特殊的旅游资源为载体, 进行专题教学内容的教学设计。
1 教学内容的选取
1.1 热点或难点问题
教学内容要选择当前社会比较热门或者正在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问题。这样的内容对于高职学生可能比较困难, 但当他们对问题有了一些成熟或不成熟的见解后, 会树立自信心, 增强不断创新的热情, 从而更加积极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 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奥运会是全球瞩目的体育盛会, 但当奥运会结束后, 奥运场馆的运营一直是困扰各国的一大难题。旅游是这些场馆赛后利用中的主流方式, 但怎样才能在旅游业中充分发挥奥运场馆独特的魅力和吸引力, 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2 难易程度要适中
高职学生和本科生、研究生相比, 在知识广度、分析能力、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对于旅游产品设计的任务, 只要求高职生展示出要点, 不需要涉及营销等具体内容。
1.3 学生有一定认知度
要选取学生有一定认知度、比较熟悉的问题作为教学内容, 最好有切身的体验。
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学生亲身经历的重大事件之一, 不仅是从电视网络上了解比赛, 许多学生还亲身参与过志愿者服务或到场馆目睹过比赛的盛况。
2 教学目标的设定
通过奥运场馆旅游产品设计这个专题任务的教学, 使学生掌握旅游产品设计的基本方法与思路, 增强创新意识, 提高创新能力。
3 教学方法的选择
本专题教学采用项目教学法, 以小组为单位, 通过小组成员讨论制定各自的方案, 集中展示后教师点评。
4 教学环境设计
为了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在硬件设施上要求各组学生分区域就座, 座椅设置便于开展小组讨论, 每人提供一台可以上网查阅资料并制作方案的计算机。
5 课堂教学实施步骤
5.1 背景资料介绍及提出问题
5.1.1 旅游产品设计的现状
目前旅游市场上的旅游产品普遍存在产品类型单一、缺乏多样化新产品研发、产品同质化严重等现象, 旅游产品设计中创新性严重不足, 极大阻碍了旅游业的发展步伐。
5.1.2 奥运场馆运营现状
2008年夏季, 在北京成功举办了第29届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奥运会结束后, 奥运场馆作为一种独特的旅游资源吸引着国内外的众多游客, 创造了相当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伴随着奥运会的结束, 在后奥运时期, 奥运场馆参观旅游必然会慢慢降温, 如何更好地延续奥运场馆独特的旅游吸引力呢?
5.1.3 提出问题
请大家开动头脑风暴, 分析不同类型旅游者的需求, 探讨可以从哪些方面在后奥运时期针对奥运场馆设计旅游产品?为什么?
5.2 思路引导
奥运场馆这一特殊的旅游资源具有建筑美学、历史文化、科学研究、教育等多方面价值。针对奥运场馆的内在特征, 结合旅游者多方位的体验需求, 可以从多角度设计出多样化、多层次的旅游产品。
5.3 发散思维小组讨论并形成方案
各小组学生讨论、查阅资料、完成方案。
5.4 小组展示
每组派一位或几位学生代表, 展示小组方案。
5.5 教师点评
教师根据各小组的设计方案, 最后进行点评。
5.6 旅游产品设计参考方案
5.6.1 目标人群分析
对于“鸟巢”“水立方”, 这类可以作为北京地标的奥运场馆, 有着独具特色的旅游吸引力。它会吸引哪些人群呢?外地乃至外国人, 老人、小孩、学生、单位团体、情侣……他们来这里的目的是什么?
5.6.2 设计思路
(1) 可以设计传统观光体验旅游产品。传统的观光体验依然是我国目前大众旅游的主要方式。针对绝大多数的普通旅游者, 正因为这是一种走马观花式的体验, 所以在行程安排上可以简短紧凑些。在这类旅游产品的设计中, 奥运场馆是北京风貌非常重要的组成元素, 和其他著名的文化遗迹类旅游景点具有相同的地位, 发挥着相同的作用, 是全面了解北京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2) 可以设计赛事体验旅游产品。这是针对体育爱好者设计的体验旅游, 参与比赛是旅游的主要目的, 同时可以深入了解举办地的基本情况。
四年一届的奥运会、足球世界杯等著名赛事吸引了众多体育爱好者前去助阵。除了世界性的比赛以外, 许多国家的单项联赛也给我们做出了榜样。例如:在美国, 职业篮球、棒球、橄榄球有着众多忠实球迷, 这些体育爱好者跟随自己热爱的球队转战各个城市, 不仅使得体育场馆的利用率非常高, 而且为城市间短途旅游带来不可小觑的收益。
相比之下, 我国普通场馆、奥运场馆都面临着体育赛事少、利用率低的问题。而且, 现有体育联赛的影响力、吸引力较低, 运营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尤其是球迷市场有待进一步开发与培育。在我国, 乒乓球、羽毛球、足球、篮球等体育项目有着广大的球迷基础, 可以从这些比赛入手, 提高联赛吸引力, 逐步改变多数球迷通过电视等媒体观看比赛的习惯及观念, 促进奥运场馆及普通场馆利用率的提高及自身经济价值、体育文化价值的实现。
所以, 这类体验旅游产品的设计不仅是满足旅游者的需求, 在目前更是一种旅游体验和体育文化的引导、培养, 需要旅游和体育行业的密切配合。
(3) 可以设计健身体验培训旅游产品。健身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 通过各种体育项目的锻炼可以使身体更加健康。但由于工作、生活中的各种压力, 生活在大都市的人们健身的时间和地点都非常紧缺, 即便是有时间也很难找到专业的指导教练。健身房里也只有极少的项目提供专业指导。另外, 我们只看到运动员参加比赛、拿金牌的瞬间, 而对他们平时的训练生活充满好奇。基于这样的背景, 可以设计健身体验培训旅游。此类旅游以健身为主题, 以奥运场馆为载体, 充分发挥奥运场馆的体育特色, 串联不同体育项目的培训, 也可以是单一项目的分级培训体验, 让游客真正体验一次专业运动员的训练生活。并且在参与体育项目的同时穿插各种养生指导, 更可增加对于体育运动起源、发展、运动技术及设备变化的了解, 促进大众健身的普及与发展。
(4) 可以设计教育体验旅游产品。针对大中小学生设计教育体验旅游产品。
奥运场馆不仅是一座座体育建筑, 更是一个大课堂、一部教科书、一座博物馆, 它传承着奥林匹克精神, 体现着现代人的审美取向, 表现出现代环保意识, 具有极强的教育价值。
奥林匹克精神通过奥运场馆这一载体得以宣扬、展示, 这是奥运场馆最主要的教育价值。奥运精神不仅对运动员、教练员极为重要, 也鼓励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在自己的生活中不断地超越自我、不断地更新, 永远保持蓬勃的朝气。
奥运会不仅是一场体育比赛盛会, 更是举办国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 奥运会的每一场比赛、每一项活动、每一个举措得以顺利实施, 都离不开所有工作人员、志愿者、当地民众乃至全国人民的不懈努力, 是民族精神的体现, 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最佳基地。
除此之外, 在奥运场馆中还可以进行环保理念的教育。例如:要实现“绿色奥运”的理念, 北京就必须大力发展清洁、环保、可再生的绿色能源。在北京奥运场馆中主要利用了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绿色能源, 绿色能源在奥运场馆中的使用, 不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北京的能源危机, 更增强了人们的环保意识, 提高了人们对清洁能源的认知程度。
除了比赛用的场馆设施, 开展教育体验旅游还需要专门制作一些相关的展板橱窗等陈设, 使教育内容更加形象化。如可以设计一个专门的奥运博物馆, 作为教育体验形象化的代表。
(5) 可以设计建筑科技体验旅游。奥运建筑的震撼性形象是成就奥运建筑在城市中的标志性和在奥运会历史上地位的必要条件, 要达到这个目的就要求体积庞大的奥运建筑必须具有更加新颖的造型, 必须以先进的技术作为支撑。在奥运场馆的建设过程中, 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运用, 必将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使场馆的科学研究价值凸显出来。
建筑或相关专业的学生、建筑行业的从业人员, 可以设计以建筑科技体验为主题的旅游产品。在这一类型的旅游产品中, 奥运场馆作为现代大型公共建筑的代表列入其中。
(6) 配套环境设计。为了将奥运场馆在旅游业中得到更好的开发利用, 还应有许多软硬件配套设施的支持。首先, 要加强体育旅游的研究。其次, 要重视旅游产品的研发。最后, 要注重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提高, 尤其是讲解员、教练员、训练员。
6 学生评价标准的制定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 教师的点评尤为重要。教师的评价标准直接影响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与提高。旅游产品设计方案是没有标准答案的, 没有孰高孰低, 只有观察事物的角度和切入点的不同。在这里没有批评, 只有各自特色的肯定和鼓励, 不管是异想天开的设计, 还是中规中矩的设计, 都是学生努力的成果。因此, 对于教师的要求也比较高, 要找出每一个方案值得肯定的地方。
不过各组之间总要有成绩的差异, 以鼓励完成的好的学生。可以在完成速度、小组凝聚力、阐述表达水平、方案信息量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7 结束语
创新能力的培养应该贯穿于一个人所接受教育的始终, 而不是一个阶段、一门课甚至一个教学单元。每一个教师都要转变教学观念, 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调动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将创新教育渗透到每一个教学单元、每一节课中。尤其要改变学生评价体系, 不能仅以书本死记硬背知识的掌握程度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可以根据课程特点适度增加创新意识的考量评价, 尽可能多地为学生营造一个鼓励创新的教学氛围。
参考文献
[1]孟铁鑫.我国旅游业创新型人才开发现状与对策[J].江西商论, 2012 (3) :118-120.
[2]刘亚玲, 刘秀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内涵探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 2012 (11) :148-149.
[3]潘玉驹, 陈文远, 何毅.对我国高校现行学生评价标准的反思[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1 (2) :99-103.
产品生态设计初探 篇10
关键词:产品设计,生态设计,可持续发展
回顾历史, 人类在享受现代设计文明的同时逐渐导致了设计带来的人与自然的疏离, 设计活动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与破坏。传统的产品设计, 多是以“解决问题”或“满足需求”为目的来展开和进行, “以人为本”的理念只体现了服务于人, 却忽视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因而对后续的产品生产及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 以及对环境的排放都缺少足够的考量。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 被忽略的环境问题日益激化, 导致各种问题的出现, 全球性的生态环境破坏引起了人类的极大关注。于是, 生态设计理念应运而生并日益成为设计领域的主流理念, 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更使产品生态设计成为大势之趋。
一、产品生态设计
产品生态设计是指将环境因素融入到产品设计中, 旨在改善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环境性能, 降低其对环境影响, 最终引导产生一个更具有可持续性的生产和消费系统。强调设计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节材、高效、无害、循环、再生是产品生态设计的基本原则。
二、如何实现产品生态设计
产品生态设计需要设计师、环境学家和生态学家的通力合作。作为设计师, 首先应该对生态设计的理论知识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理解, 从而在设计中考虑产品整个生命周期中的环境性能问题, 真正促进产品生态设计的实现。具体说来,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以实现产品生态设计。
1. 以生态设计思想为指导
生态设计观是传统自然观和发展观的积极扬弃, 从有利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 打破传统设计观念的狭隘视角, 用全面的眼光来审视产品从设计、加工到使用过程的全阶段, 注重生态系统的整体性、有机性、可持续性和和谐性。产品在孕育初期阶段就必须牢固树立生态设计观念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 遵循污染预防的原则, 把生态保护的概念融入到整个设计与制造过程中, 减少和避免污染物的产生, 减少对人身心健康的危害和生态自然环境的破坏, 实现产品与人、社会、自然的和谐统一, 并最终实现产品的可持续循环发展。
2. 选择自然材料
材料是形成产品的基本要素。产品生态设计中, 产品材料的选择应尽可能的采用天然的可再生资源, 从产品的源头上尽量的避免对环境产生影响的因素, 加工过程应充分考虑到成型产品的可再次利用性, 降低本产品的原材料成本和所形成的环境垃圾。具体做法可归纳为以下几点:尽量避免使用有毒有害的材料和添加物;选择丰富易得的本地材料;选用可再生天然材料或可回收材料;选择易加工、加工过程无污染或污染最小的低能耗材料;选择可降解或可循环使用的材料;减少使用材料的种类;选择材料时考虑产品的合理使用寿命。
3. 优化产品造型和结构
产品的生态设计, 在满足功能的基础上, 应努力对产品造型和结构进行优化, 产品造型提倡小巧和简洁, 产品结构使用模块化设计方法。
模块化设计是绿色设计方法之一, 将生态设计理念与模块化设计方法结合起来, 可以同时满足产品的功能属性和环境属性。一方面可以缩短产品研发与制造周期, 增加产品系列, 提高产品质量, 快速应对市场变化;另一方面, 可以减少或消除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方便重用、升级、维修和产品废弃后的拆卸、回收和处理。模块化设计在无形中延长了产品的生命力, 即便技术出现了本质性的更新, 因为使用统一的连接方式和拆卸组装方法, 只进行部分替换就可以实现新技术应用的平台, 所以模块化设计也是积极实现产品回收再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
4. 降低产品的使用能耗
产品生态设计中, 需要考虑能源的消耗品是否为节能和低污染产品。应在设计阶段就把节能技术融入产品中, 尽量使产品本身及相关品的使用能耗达到最大程度的节能, 同时将产品消耗能源过程中所造成和可能造成的污染降为最低。
5. 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许多产品在设计时受制于当时的技术水平限制, 或极力追赶一时的风尚潮流, 一段时间后便被淘汰。这些产品的使用寿命短暂, 对资源是一种极大浪费。为此, 设计时应多角度考虑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例如:进行模块化设计或预留升级空间;增强产品的耐用性;提高产品的外观美感等。而针对短时间流行产品和自身只要求短暂使用寿命的产品, 则应该在产品材料选择时有针对性的选择合适的材料, 避免造成资源浪费。
6. 实施绿色的市场营销
绿色营销是指企业在营销活动中, 谋求消费者利益、企业利益、社会利益和生态利益的统一。企业在产品的创意设计、制作生产、销售及回收等全过程的策划与实施, 都要以最大程度的利于生态环境为前提, 减少资源的消耗和浪费, 尽量避免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
综上所述, 做到产品生态设计无形中就是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 使产品不论从物理属性、功能属性还是社会属性方面都能够达到对人类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的零破坏或者积极影响, 并且一切以生态观作为考虑的首要因素。产品生态设计的追求目标, 是使产品从设计、制造、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整个生命周期中资源利用率最高、废弃物最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最小。由此可以看出, 它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态设计”顺应了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其必将成为未来产品设计的主流理念。生态设计是设计者对自己, 对他人, 更是对自然和对社会的负责, 每个设计师对生态设计理念的探索、实践和经验都是对该领域的贡献。实践产品生态设计, 生态观念也将随之深入人们生活的点滴, 最终实现社会和人类世界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海热提.王文兴.生态环境评价、规划与管理[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5.6.
[2]黄丹麾.生态设计的美学研究[J].美术报, 2005.10.
[3]杨京平.田光明.生态设计与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1.
产品设计中细节设计方法探讨 篇11
关键词:产品;设计;细节设计方法
在产品生产过程中,产品设计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它决定了产品的性质、性能、特点与推广方向。本文就产品设计中的细节设计进行研究,探索一些产品设计中的应该注意的细节问题及细节设计的方法。
一、产品细节设计的概念及位置
(一)产品细节设计的概念
在产品设计中,进行深入设计时,需要进行产品的细节设计,产品细节设计存在于产品设计的方方面面。比如说计算机键盘按键的顺序排列、触摸手感、转折面的衔接这些都可以称作是产品的细节设计。由此来看,细节包括产品的颜色、形状、材质等其他组成元素。一方面,我们可以从产品外观和造型这些方面来看产品的细节设计;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在产品很少注意到的方面来看产品的细节设计,如椅子的舒适度,电脑主机散热器的位置等等,这些细节的设计使产品的功能得到了更好的发挥,提高了用户使用的满意度。由此来看,我们可以将细节设计总结为,设计师对产品的外形、颜色、材质等外观因素进行深度挖掘,不断完善产品的外在性能,并且在产品上市后根据用户需求不断对产品的功能进行改进,改善产品细节之处存在的缺陷,使之更加满足用户的需求,这样一个过程叫做产品细节设计。产品细节设计对于产品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比如我们众所周知的乔布斯与苹果公司,苹果iPhone高度重视产品的细节设计,凭借高品质的外观和完美的触控体验,受到全球玩家的青睐。
(二)产品细节设计的位置
整个产品上市前的工作是复杂、巨大并井然有序的,产品设计只是其中的一个阶段任务。在产品设计的早期,首先需要制定一份详细的产品设计进度表,对产品设计环节做一个整体的规划。在进入产品设计之后,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根据产品的定位,确定设计的概念、结构,这一切都是为了实现产品的功能而服务的。因此,在产品整体的概念、结构等至关重要的大方面没有确定之前,进行产品的细节设计是不必要的。因为产品的概念、功能、结构等因素不同,对细节的要求往往也是不同的。在确定了产品的概念形态后,也就是企业选定了产品的设计方案后,才可以开始深入研究讨论产品的细节设计。当然在进行的过程中,产品概念和细节设计虽然是产品设计的两个部分,但它们是相辅相成的,细节设计的一切都是为实现产品概念而服务的,而产品概念若没有细节设计的支持,就不能保证完美的呈现产品概念。
二、产品细节设计的方法
(一)细节设计——形态
产品设计除了需要依靠外形的辅助功能外,也要充分体现出外形的形态美。很多时候,产品市场已达到饱和状态,功能与价格方面无法体现优势,产品之间往往需要通过外形的美观来一决高下。对于用户来讲,产品的外形是他们了解产品的开始,因此外形传递的不只是视觉上的盛宴,更是产品功能、理念、内涵等本质组成因素的一种表象传递。当产品的整体形态确定之后,在局部的细节加以美化,可以使整体的造型更加完美,这些细节的设计正是体现产品与众不同之处的关键。
(二)细节设计——色彩
产品的外观,离不开颜色的和谐与独特性,不同的色彩能给用户带来不同的视觉体验,色彩的不同组合更是带来不同的心理感受。在色彩设计中,应注意以下几个细节:①色调冷暖的和谐统一;②色彩的比例、对比;③色彩搭配符合大众审美观;④根据不同地区的风俗、喜好或者禁忌注意色彩的使用。
(三)细节设计——材质
产品在设计时使用不同的材质,会给用户带来不同的触感知觉,如果材质属于较硬,如金属类的材质,这会给人带来生硬、冰冷的感觉,但相对也会给人带来更高级的感觉;如果材质属于较柔软的,如木材类的材质,则会给人带来温暖、舒适和自然的感觉,但同时也会给人带来不好打理、容易变形的常识观念;还有陶瓷的细致光洁、玉材质的晶莹剔透等等,这都是不同材质带来的不同感觉。在产品细节设计的过程中,应注意运用不同材质的不同特性,根据产品概念、功能等进行合理搭配使用,使产品更贴合用户对产品材质的心理预期,这样能激起用户的购买欲望。
(四)细节设计——结构
产品细节中的结构细节设计,并不是产品的主要内部结构,而是除了主要结构之外的细节方面,包括三个方面:①分模线的设计处理。分模线通常是指将封闭的模具型腔例打开并从中取出产品的一系列线。分模线不仅决定着产品的结构,还决定了产品不同功能区域的划分,因此设计师在設计产品的时候,应考虑分模线是否利于分模,以及对不同功能起到很好的划分作用;②细节结构是否辅助功能。产品细节设计时,不仅要注意到局部设计的质感、色彩,还应注意到局部结构的设计,如手机按键、椅子靠背的角度等,要协调这些局部结构对于功能的支持;③转折面的设计处理。转折面是指产品面与面相接的部分,这一部分设计能够体现产品的层次感,让人感到产品丰富的细节处理。常用的处理方法有圆滑处理、倒角处理等,设计时应注意此细节的处理。
(五)细节设计——功能
产品的功能是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物质的需求要求越来越高,并且不断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感,因此,设计师在产品设计中更加应该体现更多的功能细节设计,除了主要功能的不断提高,辅助功能也应不断完善,逐渐更加适应用户的多方位需求,设计出更加人性化的产品。
三、结语
产品细节设计是产品设计过程中十分复杂也十分重要的环节,只有设计师从产品用户的角度考虑,为了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而精心设计产品的细节,才能设计出细节完美的产品,提高产品设计的水平。
【参考文献】
[1]林德跃.论产品设计中的细节设计[J].艺术.生活,2011(05)
[2]陈亮.浅析产品细节设计中的思路与方法[J].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0(09)
[3]熊兴福, 周琳.产品细节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11(05)
产品概念设计 篇12
任何一件产品都必须依靠一定的形态来吸引消费者, 消费者则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获得一定的心理感受和体验。这种体验和感受的好坏, 取决于消费者对产品形态的解读。而最能影响消费者的判断和分析的, 正是产品的造型特征。
在产品的造型设计中, 任何一个形态都是由点、线、面、体这些基本元素构成的。设计者也正是通过对这些基本元素的运用, 造就了千变万化的产品形态。
点, 在几何学上被界定为没有长、宽、厚度、大小而只有位置的几何图形;线, 则可以看作是一个点任意移动所构成的轨迹;面是线的轨迹的集合;体则是由面运动而形成的或是由面围成的。由此可见, 点在造型设计中由于过小而不能构成产品的形态特征, 常被用在细节处理上;而面和体则相对过大, 其特征往往不明确、不强烈, 造成“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困惑。所以在以点构线、以线构面、以面构体的造型基本规则中, 线是本身具有特征而又最能影响整体识别的最小单位。因此我们可以把对产品特征的考虑简化为对造型元素的线的特征的考虑。
消费者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 能够获得一定的心理体验和感受, 但是当他们描述所使用的产品是什么样子的时候, 他们不会像工程师或设计师那样使用定量的词语来描述, 更多的是用诸如“大方”、“简洁”、“时尚”等等模糊的词语。而在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今天, 消费者的这些定性描述, 就成为了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活动时的指导性原则。这些描述来源于消费者的体验和感受, 反映的是消费者对产品造型特征的定性认知, 但是影响消费者感受与认知的是产品造型特征中的线的特征。
于是, 我们在产品设计活动中引人“特征线”作为产品造型信息定性描述与定量描述的结合点。我们可以将特征线定义为:在产品造型中, 对产品的特征形态、表达意象产生重要影响的线条, 即影响产品特征与造型风格的关键线。特征线的影响产品特征的作用主要是两个方面的:一方面是对使用者, 它可以影响使用者对产品的认知, 另一方面则是对设计者, 它可以指导设计者选择合适的造型特征。
英国知名设计师Baxter在其著作《产品设计与开发》中提出:“人们观察物体时, 先快速扫描整体, 然后才注意其细部。通常前期的认知过程具有整体意象优越性, 而此整体意象优先性也会形成对细部观察的影响或支配。”根据Baxter“整体意象优先性原则”, 产品的外观整体造型在视觉前期中占影响人类视觉的统治地位。由此推断出, 产品造型外观轮廓的线条更易影响人们对产品的感受与意象, 这也正符合设计中的“先整体, 后局部”的原则。
产品造型的特征线可以分为整体轮廓特征线和局部特征线。整体轮廓特征线指的是能够影响产品造型风格的外观轮廓线条;局部特征线指的是影响产品局部造型特征的线条。局部特征线往往依托于整体轮廓特征线存在, 并在风格上与整体轮廓特征线保持一致。一般来说, 整体轮廓特征线是影响消费者注意力前期的特征线, 它对消费者产生的影响较大;局部特征线属于影响注意力后期的特征线, 虽然在整体上对注意力的影响较小, 但是在产品外观造型类似的情况下, 局部特征线的差异也会带给消费者不同的体验。可见, 不论是影响消费者注意力前期的特征线还是影响消费者注意力后期的特征线, 都是设计者要仔细考量的。
2 特征线的提取和使用
形成产品造型的线条有很多, 但是从上述的分析中我们可以明确, 特征线指的是影响产品特征与造型风格的关键线。因此在利用特征线指导产品造型设计的时候, 我们必须能够准确的找到并提取出特征线。我们在设计分析与定位的过程中引入了“意向尺度图”的方法, 来对当前流行的同类产品的造型特征进行分析, 进而从中提取出对我们的造型具有指导意义的特征线。
首先我们收集要进行设计的产品的形容词若干对, 再将收集到的形容词对以问卷的形式进行实验, 挑出其中比较准确、主要的10对形容词, 如年轻的—成熟的、流线的—直线的、硬朗的—柔和的、理性的—感性的、高贵的—典雅的……然后由若干个具有设计相关背景的专业人员, 以小组讨论表决的方式, 主观角度进行第二次筛选, 选取出最具有代表性或是能代表消费者需求的两组四对形容词。如我们选择硬朗—柔和, 简洁—丰富这样的形容词对, 并根据该形容词对建立语义空间坐标。对收集到的产品图片进行分析并确定其在语义空间坐标中的位置, 建立意向尺度图。
根据意向尺度图的分析, 我们提取出不同造型的特征线, 然后对它们进行分析比较, 可以发现不同的特征线对某些感受影响力比较大。如客车造型的外部轮廓特征对硬朗-柔和这类偏重于整体意向描述的形容词影响较强, 而局部特征线则对简洁-丰富这类偏重于细节描述的形容词影响较大。在以往的研究中, 我们发现不同的线型能够使人产生不同的感受, 如直线常表示力量、稳定、刚强、生气;曲线常表示优美、柔和、文雅、运动;圆有饱满充实、光滑、封·闭统一的感觉, 还可以使人感到周而复始地旋转运动的动感……这些结论可以指导我们利用特征线针对不同的感受语素和客户心理需求进行设计。因此我们就可以根据客户的目标需求, 结合我们分析得到的结论, 选择合适的特征线进行造型设计。
使用特征线指导设计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满足心理需求, 一是满足生理需求。满足心理需求主要是利用不同线型带给使用的不同感受, 针对目标感受语素进行造型设计, 如庄重的纪念碑常采用垂直硬朗的造型;满足生理需求则是根据人机工程学的分析结论, 选择符合人类生理曲线的线型进行造型设计, 使消费者在使用产品的时候更为舒适, 如座椅的设计, 其靠背的特征线与人类脊柱的生理弯曲相吻合。
在设计过程中, 设计师要先分析所设计产品的特征线, 并根据客户提出来的意向目标要求和技术要求, 结合不同线型的含义和特征, 有目的的改变产品特征线的形态, 使其在整体形态上满足客户的心理需求, 完成意向的表达, 又能够在相关的技术条件的限制下, 完成产品的生产制造。设计师在进行三维电子模型的制作表达时, 可以利用特征线对产品形态进行把握, 从而准确的表达出产品形态, 并方便设计师在后续工作中进行调整、修改。特征线也可以在设计后期用来对产品造型进行设计评价, 即评估一个产品的好坏的时候, 通过特征线的影响力分析、判断产品造型的合理性, 并最终确定设计方案。
3 结论
特征线是产品的理性描述与感性描述的结合点, 也是设计师在进行产品造型设计过程中要考虑的一个最小的造型元素, 它是连接产品语义表达于产品生产技术的桥梁, 是定性与定量分析的综合表现, 因此, 特征线的把握与使用能够使设计活动具有更强的方向性。
根据以上描述我们可以得知:通过产品特征线的分析及合理使用, 可以在设计的不同阶段影响产品的形态。因材研究产品特征线对产品设计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摘要: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 消费者也已经慢慢参与到了设计活动中来。但是消费者或客户在描述他们的需求时, 往往会使用一些定性的词语, 如“大方的”、“简洁的”、“现代感的”等等, 而产品的造型设计则通常是以定量的信息进行描述, 如“直径”“、曲率”等等。因此设计者可以通过对定性描述与定量描述之间的结合点的分析, 最终设计出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的产品造型。特征线正是这样的一个结合点, 通过问卷调查等方法对产品造型特征线的分析, 可以使产品造型设计过程更简单明了。
关键词:定性描述,定量描述,特征线,整体意向优先性原则
参考文献
[1]闫卫编著.工业产品造型设计程序与实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 32-36, 126, 146-147
[2]赵江洪.设计艺术的含义.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1999, 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