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设计角度

2024-06-08

产品设计角度(精选12篇)

产品设计角度 篇1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 素有“礼仪之邦”之称。“礼”与“仪”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对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有着广泛且深远的影响。

一、“仪式”及其在产品设计中的概念

1.“仪式”的古义及现状。

中国古代的“礼”即“礼术”, 是制度、规则和一种社会意识观念;“仪”即“仪式”, 是“礼”的具体表现形式, 它是依据“礼”的规定和内容, 形成的一套系统而完整的程序。

作为礼仪的展示, 当今具有仪式性的事件极为常见:2008年奥运火炬传递仪式, 建筑启动的奠基仪式, 商业谈判的签字仪式等等;这一概念不仅仅停留在这些具有特殊意义的重大活动上, 它也渗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比如剃头, 其实这也是一种仪式:询问、洗头、按摩、剪发、冲水、吹干;也会用到很多工具:剃刀、刷子、专门的椅子、围布……所以仪式不仅限于人们通常所认为的那些活动, 还有很多我们并没有意识到的具有完整程序的活动, 可以说仪式无处不在。

2.“仪式”与产品设计。

仪式与生活密不可分, 也像生活一样对产品设计有着重要的影响。反之, 它也需要产品设计的支持和改善, 仪式发生的环境和使用的工具都需要设计。今天的产品设计, 特别是面向中国的设计, 需要将“仪式”的概念融入设计中, 指导产品的开发。

将“仪式”引入产品设计时也与其原意有所不同。笔者认为:“仪式”在产品设计中由两个部分组成:“程序”和“要素”。

“程序”是仪式中以时间为轴而产生的一系列不可缺少不可更换顺序的过程。拿剃头的例子来说:洗头、剪发、吹干等一系列过程即为仪式的“程序”。

“要素”是仪式过程中必须使用或必须存在的产品。就像剃头中使用的剃刀、刷子、专门的椅子等, 都是仪式的“要素”。

在设计活动中, “程序”与设计策划、设计研究息息相关, “要素”与产品外观设计、系列产品开发等环节联系紧密。

二、产品设计中的“仪式”的特点

产品设计中的“仪式”与传统意义的仪式有着很多的相同点:它们都有完整的秩序形式和极强的传承性;产品设计中的“仪式”不但有完整的功能, 还有重要的象征意义。“程序”和“要素”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是不可缺的, 仪式具有不可缺的完整性。

1. 仪式“程序”的完整性。

在产品设计中, 仪式“程序”是不可随意缺少的, 因为他们通常有着很强的秩序感, 虽然某些程序对于功能来说是累赘, 与功能无关, 但是考虑到仪式自身的完整性, 在活动的设计策划过程中也不能将其省略, 否则仪式的功能和象征意义会有所缺失, 从而影响人们的心理感受。

比如中式婚礼, 来源于古代的嫁娶仪式, 据《仪礼.士昏礼》载, 古代嫁娶有“六礼”, 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足见其意义之重大。如今的婚礼仪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而改进, 虽然程序和意义与古代都有所不同, 但依旧是传承古代嫁娶的仪式。现代的婚姻基本由提亲、男女见面、双方父母见面、领结婚证、举办婚礼等等的程序组成, 每一个程序都有它的功能和象征意义, 不可缺少。举办婚礼一直是婚姻仪式中的一件大事, 虽然随着立法的完善, 它失去了原有的强制约束性, 功能从古代的“明媒正娶”变成当今的庆祝、纪念和宣布, 却仍然有特殊的象征性——婚姻美满, 是婚姻仪式中不可缺少的过程之一。有些新人可能由于资金不足或者想换一种方式来庆祝等原因没有举办婚礼, 而造成婚礼仪式“程序”的缺失, 那么仪式的功能和象征意义都会受到影响:新人会感到婚姻缺少了一项重要活动, 而在内心感到婚姻的不完整;亲朋好友也会因为没有见证新人的婚姻而感到不安。说到底仪式“程序”是不可缺的。

2. 仪式“要素”的完整性。

“要素”与产品结合紧密, 以其工具般的特性为仪式的“程序”和意义所服务。仪式中每一个“程序”都需要有要素来支持, 才能充分发挥其功能、表达象征意义, 所以“要素”同样不可缺少。

在很多情况下, “要素”的多少和专业程度会直接体现仪式功能的优劣, 从而影响活动的意义。就像我们看到街边的擦鞋匠, 他们蹲在地上, 面前一个木箱, 上面摆着各种擦鞋所需的工具:三四把刷子、各色的鞋油、两三块棉布等等, 再前面是顾客做的椅子。如果我们真要在那里擦鞋, 必然会选个工具看起来齐全的摊子, 原因也很简单:专业!然而或许直到鞋匠擦完鞋, 我们才发现, 他只用了一把刷子、一块布和一种鞋油, 其他的工具与过程是无关的, 可我们还是会选择那个工具多的擦鞋摊——这些形形色色的工具体现了擦鞋匠手艺的好坏。也说明仪式活动的功能和意义都需要“要素”的支持。再进一步, 如果这些工具是经过精心设计的, 就更能体现擦鞋匠手艺的高超。

三、仪式对产品设计的影响

中国历来看重礼仪仪式, 在设计的活动中更需要格外考虑仪式的约束。可是设计是创新的过程, 而仪式却像在限定程序、限制创造力。

仪式到底是在约束设计还是在促进设计?

从仪式在产品中表现出的特性, 可以知道仪式本身的继承性、完整性肯定对设计这个打破常规的活动有很多限制, 然而限制并没有局限设计, 而是将相关领域的概念引入设计, 将其导入更加理性的过程。也就是说, 仪式通过“程序”和“要素”的框架将设计的过程变得更理性, 将设计的开发、研究和活动策划变得更有据可依, 这正是仪式引入产品设计的优势。

1. 程序对设计的影响。

仪式“程序”的继承性在一定程度上约束着活动策划这类设计的创新, 然而正是因为这种约束, 我们在“程序”的设定中更应该充分了解仪式本身的意义, 在不变与改变中设定“程序”的每个环节, 体现仪式的独特象征性。

还拿婚礼来说, 如今已经被做到“标准化”的婚礼策划, 其形式与过程的高度统一也可谓是策划活动的悲剧, 与策划的本意——设计出与众不同的婚礼——相悖, 试问谁不希望自己的婚礼像自己的爱情故事一样与众不同, 而现在的婚礼活动却成为了司仪展示口才的场所, 参加婚礼的亲朋好友也难有印象深刻的环节。难道是仪式限制了策划?答案是否定的。在婚礼仪式的策划过程中, 若引入活动策划设计中仪式的概念, 很容易发现婚礼仪式并没有很考究程序的每个步骤, 其实每段爱情都像雪花一样是独一无二的, 婚礼正是应该象征着这段独有的感情, 于是每个“程序”的设定必然要突出独特的环节, 这样的婚礼策划才能算得上是好策划, 也绝对比抄袭某种国外的婚礼程序或是拿三根蜡烛来点点要创新的多, 婚礼仪式也就更具有纪念意义。

2. 要素对设计的影响。

“要素”同样也在很多条件下对传统的创新活动产生限制。通常“要素”的多少不能改变, 要素的性质不能改变, 功能也不能变, 可是在实际的设计活动中, 人们却在量变、质变与形变中找到了设计的切入点。

以茶具为例, 茶艺茶道源远流长, 历经数千年, 至今也有数多派别, 然而基本仪式却差别不大。茶艺是茶道的重要部分, 也是泡茶仪式中的重要元素, 当然也就具有“不可缺少”的特点。茶艺分为选茗、择水、烹茶、茶具、环境等等一系列内容, 其中烹茶与茶具最限制设计, 一整套茶具只能由茶壶、茶洗、茶杯、茶垫等等既定的要素组成, 盲目的增加或减少要素都会影响泡茶的过程和使用产品的心理感受。所以在不考虑改变泡茶方式, 也就是不改变仪式过程的前提下, 茶具设计中可变的因素显得寥寥无几, 然而这些来自仪式的约束并没有限定设计, 而是将设计的变化方向更加具体化——通过各种材质各工艺的组合, 与是当代的茶具却在造型与工艺方面确有一些区别, 大体来分有两种:陶与瓷质的茶具最为常见, 多为功夫茶所用, 受众也多为中年、老年人, 质朴与优雅从茶具间流露而出, 衬托着素雅的茶香, 颇有修身养性之感, 让人们在喝茶品茶的同时放松了心情;玻璃制茶具多为花茶所用, 受众也偏向青年人和女性, 晶莹剔透的杯具以显茶色鲜嫩, 也诠释了花茶健康绿色的本义。在几乎相同的泡茶方法下, 根据茶的不同特点而在材质上的寻求差异, 可谓茶具在茶艺和茶道本质上精髓。茶具的设计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材质和工艺的变化, 而没有采用造型的发展或是过程的改进, 也体现了仪式“要素”对茶具设计方向的约束, 使其切入点更加明确。

3. 仪式对系列产品开发的影响。

在设计产品中, “仪式”将产品聚合成群, 与系列产品开发这一概念有着异曲同工的作用, 所以若在系列产品开发的过程中很好的利用“仪式”的概念及特点, 则设计也会更有新意和说服力。

比如在家电系列产品的开发设计中, 通常人群的分类以年龄和收入为依据。可是随着生活水平提升, 人们结婚时为新房置办一大批新电器也成为婚姻仪式中必不可缺的一项活动, 于是新婚夫妇在当今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家电购买群体, 而且他们通常会同时购买很多电器:电视、冰箱、空调、洗衣机, 或许还有DVD播放机、音响等等。这样的一组电器在特定的人群受众面前就具有仪式感中个体的特点, 在设计调研中, 也很容易发现它们是一个关联的系列, 会被同时出售, 同时在一家使用, 甚至被同时更新换代。于是就产生很多可设计的方向:以群产品的形式来开发, 具有共同的设计元素, 且满足新人喜庆的特点;或者某些功能可以互补, 例如共用一个遥控;或者在包装设计上方便被同时运送至用户家;在销售过程中, 以系列的方式展示, 采取捆绑优惠的策略等等。

其实最后的销售环节已经有很多商场做到了这一点, 他们为新人开出了一整套的家电优惠购置计划, 方便了新人的选购也带来了可观的利润。反而是家电产品设计的过程中并没能注意到这一类人群, 没有很好的挖掘他们的特点和需求。若能利用“仪式”的优势挖掘市场上的新受众, 就可能让产品找到独特的方向, 成为市场上的新亮点。

四、结语

中国作为礼仪之邦, 很多活动都与仪式相关, 仪式的地位尤为重要, 可以说它是伴随着我们的生活而存在的。

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设计活动中, 设计师要充分尊重不同民族、不同区域的不同仪式习惯, 认清“仪式”给设计带来的约束, 并且利用仪式在产品设计中的特点, 来发掘新的切入点。这样才能在设计策划和调研在过程中发现需求, 在产品的设计时有据可依, 让设计活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宋立民:《礼仪仪式与环境设计》, 装饰, 2007年03期

[2]孙文涛, 李若辉:《从茶具材质发展谈产品设计专业的材料教学》, 艺术与设计 (理论) , 2009年09期

[3]荣娥, 吴俊映:《婚姻礼仪的功能弱化、仪式变迁与村庄文化——以鄂中荣村调查为例》理论界, 2009年05期

[4]哈里森著, 刘宗迪译:《古代艺术与仪式》, 三联书店, 2008

产品设计角度 篇2

道路既具有建筑艺术的一般美学特征,即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的统一,又具有其独有的美学特征,如:流畅的线形美、和谐的`色彩美、流动的景观美和生动的路边小品等.在道路设计中既要充分考虑其实用价值,又要将美学理念渗透到设计理念中去,才能创造出令人瞩目的道路美.

作 者:肖鹏 施伟 施秋香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江苏,扬州,225009 刊 名:中外公路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INA & FOREIGN HIGHWAY 年,卷(期): 26(4) 分类号:U4 关键词:道路   美学特征   美学理念   道路设计  

《记叙的角度》教学设计 篇3

人教版必修一表达交流部分的第二章节,题目是《园丁赞歌——记叙要选好角度》,就写作角度而言通过写自己的老师来表达对师长的尊敬,也就奠定了本次作文的情感基调——尊师重教,学会感恩。借此可以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的教学目标。

教材可以分为三个部分:话题探讨,写法借鉴和写作练习。完成和实施教学目标的重点是通过反复阅读获得写作经验,选取合理的记叙角度作文。其中获得写作经验是难点,必须加以引导,能选择一定的记叙角度作文是重点和关键。

二、学情分析

对高一新生而言,记叙文写作已经初具水平,当下的任务是提高能力和水准。本课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是不断变换叙述视角来实现不同的表达诉求。

从经典案例中获取写作经验,这些经典案例或是他们谙熟于心的初中课文,或是提前预习过的习作,或是教材中筛选的名家名著,总之必须是一些学生易于掌握、规律性强、特征明显的内容。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三个人称和五种记叙角度的特征,能按照不同记叙角度写作。

过程与方法:分析结构,写作体验,合作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尊敬师长,学会感恩,提高修养。

重点:选择不同记叙角度进行作文。

难点:根据写作对象和表达需要选取记叙角度。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一段发生在11月的“少爷打人事件”,以视频播放的方式进行报道,并引出问题。

2.初步问题设置

分角色表述事情发生的经过: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老师虚拟场景,假借新闻媒体采访的方式提问,通过学生表述再次设置相关问题。

设计意图:这些角色表述分属什么记叙角度,让学生初步明白记叙角度这个概念。

此处设置讨论,需要指出的是,此处不一定得出既定的结论,进一步导入。

3.展示学习目标

4.继续问题设置

根据课前练习,记叙文角度指的是人称,那么我们常见的叙事人称共有三种,即第一、二、三人称。

(1)试问你知道哪种人称叙事,给你留的印象最深?

提示:各抒己见,课本第六十页有相关表述,让学生去发现问题。

提示:主要人物自叙,次要人物侧叙,第二人称,第三人称全知、半知视角。

(2)上述五种记叙角度各有哪些代表性文章,尝试举例说明。

提示:投影或材料阅读《孔乙己》《大堰河——我的保姆》《小站歌声》《最后的解脱》《藤野先生》。

注意:有些材料提前让学生阅读,综合感知。

(3)重点阅读《孔乙己》开头两段:

我从十二岁起,便在镇口的咸亨酒店里当伙计,掌柜说,我样子太傻,怕侍候不了长衫主顾,就在外面做点事罢。外面的短衣主顾,虽然容易说话,但唠唠叨叨缠夹不清的也很不少。他们往往要亲眼看着黄酒从坛子里舀出,看过壶子底里有水没有,又亲看将壶子放在热水里,然后放心:在这严重监督下,羼水也很为难。所以过了几天,掌柜又说我干不了这事。幸亏荐头的情面大,辞退不得,便改为专管温酒的一种无聊职务了。

我从此便整天的站在柜台里,专管我的职务。虽然没有什么失职,但总觉得有些单调,有些无聊。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主顾也没有好声气,教人活泼不得;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所以至今还记得。

问:鲁迅先生在这篇小说中采用的哪种记叙角度?

答案:第一人称侧叙,全篇都是以店伙计视角来传达对孔乙己的记叙。

问:本篇小说采取第一人称侧叙的好处是什么?

此处设置讨论,引导学生回答:店伙计为什么要羼水?店老板为什么要羼水?这说明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子的?表现这种尔虞我诈的人际关系有什么作用?

结论:自然导出,开头出现的店伙计,以一个小人物的叙事视角向我们交代了孔乙己时代的社会环境,为人物的活动设置了一个宏大的背景,小说选用第一人称侧叙的方式显然是为了塑造主要人物形象,突出小说主旨,借此来鞭挞那个罪恶的社会。

继续设置问题:是不是在小说这种体裁中最好采用这种叙事结构?

以下利用小说《最后的解脱》作进一步说明。

问:小说主人公原是什么身份?后来呢?他和妻子的关系如何,家庭生活幸福吗?是什么把他从濒临死亡的边缘拉了回来?最终结果如何?这种既知道主人公的以往,又知道他的现在,还知道他的未来的叙事结构是什么?

结论:全知视角是万能旁观者,特别擅长心理刻画;交代人物活动的全部。其它记叙角度也各有特点,如主要人物自述充满了真实感,适合人物自传类文体;半知视角会给读者预留适当的阅读空间,可以适当地进行再创作。

(4)為什么要采用“这种”记叙角度?

结论:无论采用那种叙事,都是为塑造人物形象,表达文章主旨服务的。

5.深度探讨:“少爷”打人事件

自由选择记叙角度,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

当堂写作(限时10分钟)

写作的要求:一、观点鲜明;二、记叙角度清晰。

十分钟后学生以四人为一个小组,进行讨论交流,然后选出最具代表性的一篇作文,当堂交流。

6.课堂交流(10分钟)

学生活动:学生推荐,自荐朗读自己的文章。

五、板书设计

主要人物自叙↘

次要人物侧叙↘

第二人称→ → 【表情达意】→【合适的记叙人称、角度】

第三人称全知↗

第三人称半知↗

六、巩固练习

将《小站歌声》变换成第一人称自叙和第一人称侧叙进行叙事。

七、课后作业

可以从以下几个题目中进行选择:

(1)将《孔乙己》变换成第三人称全知视角进行叙事。

(2)用班主任老师的口吻给自己写一段评语。

从设计美学角度探寻中国本土设计 篇4

一、设计美学的要素

那么, 究竟怎么样的设计才能称之为美的设计?这其中的标准是一成不变的吗?其实从设计美学的发展历程不难看出, 每个时代阶段人们的审美倾向也是不一样的。在设计的萌芽时期, 也就是从人类的起源到金属时代的初期, “实用性”是这一时期的主导倾向;接着在手工业时期, 工业革命之前, 在一定技术因素的制约下, 手工劳动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 古典主义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工业革命之后, 新旧文明发生冲突, 虽然技术的发展为设计提供了一些新的可能, 但是古典美学规范仍是这个时期的主导原则。从1919年包豪斯成立到1972年为止, 人们的技术水平得到了翻天覆地的发展, 技术美学也在这一时期诞生了。可是伴随着技术的滥用, 我们生活的世界也出现了种种的问题, 能源危机、环境污染、气候异常, 乃至人类的感情的失调等等。那么, 在我们进入了这个称之为“后现代主义”的时代, 设计美学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要素呢?首先, 我们必须弄清楚这个时代有什么样的特征。各种高科技的产生和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流越加频繁, 导致了一个数字化、信息化、服务型社会的到来。有人称之为“非物质社会”。那么, 在这个“非物质社会”中, 设计美学的因素又将发挥哪些变化呢?为了体现出这个时代的特征, 笔者觉得, 可以将这些因素大体分为“物质因素”和“非物质因素”。

(一) 物质因素。这一方面, 可以简单概括为构成设计美学的形态要素———形式、材料、结构、功能等。

(二) 非物质因素。在非物质社会, 构成设计美学的形态要素也发生了很多重大的变化。例如, 形式和功能更多的依赖于技术性能;产品的结构也从一个封闭式系统走向了一个更为开放的系统;信息、数字化的蔓延, 体现了信息化、数字化时代的非物质特征。当然, 让设计取得根本性变化的一点是非物质因素的大力运用, 主要是关于人的精神需求方面的。除了物与人的关系和谐, 功能与形式的关系和谐, 还具有一种更为潜在的内涵, “它建立在社会物质的丰富性和个性化增长的基础上, 着重考虑人们生活和文化需要的接受性与多维性。”设计美学的出发点不再是单一的外表“好看”, 还有更为深刻的“美”的发现与运用。在这个意义上, 现代设计美学也正从“独白”走向一个集合物质、技术、风格、个性、信仰、习俗以及人的生理心理等多重因素的多元世界。于是, 现代设计美学出现了强烈的民族化倾向。特别是在“后奥运时代”, 随着中国成功举办奥运会, 设计师们越来越重视中国本土设计。

二、了解中国的本土文化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明, 其中包含着许多哲学设计。例如楚文化是我们传统文化的代表, 它的哲学中心问题是天人关系, 楚人的哲学设计观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已成为我国文化中的一个代表哲学思想。其实, 中国人文精神的体现也是非常多的。除了中国的哲学思想以外, 中国的古典文学、审美精神, 及各种艺术的表现形式:如书画、篆刻、园林、诗词、戏剧、典故、传说等, 还有生活中的各种应用:如中药、针灸、武术、围棋、饮食……这些都是我们当代设计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的文化资源和中国元素。

在充分了解了中国本土文化之后, 才有可能将中国本土元素融入到设计之中。那么, 如何将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和中国元素运用到我们现在的设计当中, 这是一个中国设计师都在积极思考的问题。

三、中国本土设计需要遵循的原则

(一) 体现设计的时代特征, 不能仅仅是简单的符号堆砌。

这里, 笔者要举出一个颇受争议的例子, 就是北京奥运会的会徽设计。当中国2008年的奥运会标志展现在人们面前之后, 在中国设计界和民众之中都发生了巨大的争论。其设计者郭春宁介绍, 他之所以将“印章”作为造型形式, 是因为印形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载体, 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同时也代表诚信。而获得成功的、申奥标志“中国结”的作者陈绍华则态度鲜明地表示:“当会徽公布时, 我很诧异、很失望, 我为这个设计感到遗憾!把这样一个草率、儿戏的东西展示给世界, 并在奥运文化史上长期保留, 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很不相称。”从文化艺术的角度上说, 中国这样的文明古国在当代却少有属于自身本土文明繁衍出来的设计概念和形式。所以, 本土设计最应把握的一点是要体现出时代性。中国本土设计不应只是对中国传统元素的复制和挪用, 更应该结合时代的特点。那么, 如何在产品设计中将民族性与时代性创造性相结合呢?本文认为, 首先要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符号变成与时代相结合的形式, 要植根于我们心中, 保持文化的认同。关于这一点, 在围绕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觉设计方面有不少结合当代审美成功的例子。例如, 香港设计师刘小康设计的《新北京·新奥运》招贴, 背景是北京故宫九龙壁, 一个跑步人形及科技感的线条造型, 与龙形相结合, 把传统文化、现代思维和运动精神结合起来, 表达了新时代北京的气象。所以, 除了要善于运用传统符号, 表达其深刻内涵之外, 我们还要做到设计思路中国化, 表现手法国际化, 还要符合当代人的审美标准。

(二) 从形式和材料出发, 挖掘出传统元素中的情感因素。

在民间艺术中, 有不少优秀的产品艺术创作。而这些创作的源泉很多都是来自于情感表达的需求, 来自人们对亲人的关怀、对爱情的期待、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尊崇等。如母亲给子女的绣花鞋、肚兜、围脖、虎头帽等。唐家路教授说过:“民众正是通过这种情感的寄托和表达, 唤起人类本性当中美好的东西, 使人类心灵不至于冷漠、孤独、疏离。”泰国的设计新秀Trimode三人工作室所设计的钻石椅。钻石在泰国是财富和生活安康的象征。所以钻石椅既表达了泰国民俗文化中的祈福愿望, 又通过现代设计语言体现了具有时代特征的文化精神, 成为本土设计的典型。

(三) 科学与技术的创新。

正如李约瑟曾说过, 中国最重要的传统是它的科学与技术的传统。在他协助编写的《中国的创造精神——中国的100个世界第一》这本书中, 介绍了中国古代领先于西方世界的100个发明和发现。而“现代社会”所基于的发明和发现中, 有一半以上来自中国。其中, 大多数发明可以说是极具价值的, 有的甚至发展成为经典。

摘要:本文从现代设计美学基本要素出发, 将这些要素划分为“物质要素”和“非物质要素”;进而又对中国“后奥运时代”的本土设计应该如何去做, 提出了三点要素。总之, 设计应既富有现代感, 又要有民族性, 既展示世界设计发展的轨迹, 又要延续民族的文脉。

关键词:本土设计,民族性,时代特征

参考文献

[1].滕守尧, 聂振斌.知识经济时代的美学与设计[M].南京:南京出版社, 2006

从产品经理角度看综艺节目 篇5

一个好的产品的形成离不开精准的市场和用户定位,优良的团队运作以及合适的市场化运营,产品从本质上都是相通的,所以从这个角度去看目前那些个比较火的综艺节目,基本上可以得出同样的结论。1.我是歌手二流的产品加上一流的运营也可以成功 我看第一期的时候,真不觉得这个节目有何亮点可言,请一些三流过气的歌手来进行淘汰赛,从内容到形式无任何的创新性。但是就是这样的产品硬生生的运营成如今这个地步,也是验证二流的产品加上一流的运营也可以成功这句真理。 同理相同的例子就是小米,小米应该连二流的产品都算不上,但是也是成功了。两者成功之处都是在于精准的定位加上做到极致的运营。这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呢? 首先,产品可以平庸但是一定要有亮点:简单讲,至少要有一个地方可以值得去做营销,黄绮珊一个被雪藏多年的实力歌手,这点完全可以满足观众的胃口。当观众习惯了之后,又有林志炫,不过显然已经没有黄绮珊那时的效果好了。但是其积攒的人气足够把这一季撑完了。 其次,榜样力量:中国用户的观点很大程度上是跟随着小部分意见领袖的想法走的,有着很强的随从心态。于是节目找了一票非常知名的音乐点评者,他们的意见很大程度上左右了观众的想法。 最后,足够的爆点:有了以上,其实这个节目还是过于单薄,还必须不时有些非产品核心的爆点来保持用户的粘稠度,比如选手的绯闻,哭的非常非常假的观众等等。 节目定位基本还是年轻人,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大量的网络病毒营销的东西,这个节目应该算是面前将社会化运营做的很好的一个例子了2.百变大咖秀 如果只看第一期,这应该是个制作十分完美的产品。从流程设计,到内容,再到演员的诠释和后期制作,娱乐点十足,完全击中现在观众对于一档娱乐节目的需求预期。 当然,这系列一定是经过很长时间的准备酝酿,从演员筛选到最后成形。然后变成一个非常好的产品,甚至不需什么运营,用户就会来选择,因为你满足了他的需求,大家可以留心下百变和我是歌手的社会化传播的过程,其实就能看的非常清楚。3.天天向上 如果吧天天向上横向对比互联网产品的话,人人网再合适不过了。一个产品在不注重自我产品打磨的情况下,是如何有盛转衰的。巧的是,天天向上在收视率已经无力回天的情况下,开始渐渐走流量变现的路子,请企业在平台宣传,这点可和人人网不谋而合。但是天天向上还有汪涵撑着,那么人人网呢?4.非诚勿扰 其实想讲的是,中国一系列的C2C(copy to china)的产品,很多是抄的兢兢业业,死的轰轰烈烈。然后运营呢,除了不断挑战用户底线的爆点,也无其他。这种产品注定了高调的生,平庸的死去。5.职来职往 中国很少见的踏踏实实的做内容的节目,从嘉宾到主持人,对于自己产品的核心有着非常清楚的认知和见解,虽然也用过一些非常规的路子,但是总的来说,还是以有核心价值的内容来博得观众。同型的《非你莫属》就相差太多。

[从产品经理角度看综艺节目]

从市场角度看待产品开发 篇6

需要企业系统性解决。

产品研发存在的误区

孙子曰,“兵者,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乃国之大事。。其意思是说用兵乃是国家生死之事,而对于企业来说,产品即是企业最重要的事情。无数企业其成也产品,败也产品,可以说产品与企业生死与共,是企业的代名词当不为过。

正因为如此,所以历来所有的企业都将产品提升到战略高度来考虑,尤其是产品的开发。倘若企业失去后续产品的开发,那么企业在未来竞争中的后劲不足,失去持续前进的动力。当然,想谋事的企业家都很重视产品开发,但纵观国内大多数企业,在产品研发方面都存在如下误区:

产品研发主要就是产品的诉求策划,完全靠“卖点”在支撑;

创意很多,但大都脱离了企业的基因和文化渊源,使得创意和产品呈“两张皮”状态;

研发人员不懂市场,同时市场人员也不关心产品开发,甚至互相指责和攻讦;

“长官意志”拍脑袋状态下的产品开发品项,无视消费者真正的需求;

沉迷于产品技术的不断升级和提升而忽视市场的承受能力;

新品上市只靠一支广告支撑,产品市场策划和包装都跟不上。

产品是为了销售出去才开发的,而上述这些误区的存在都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产品的最终销售,导致新产品上市失败,间接造成新品开发的无效。因为新品开发是否成功一个最直接的判断因素就是市场销量,而不是其他的功能和性能上如何如何与众不同,如何如何出类拔萃。为了有效地帮助国内企业在新品研发上能基于市场角度判断问题,并针对性的开发新产品,笔者将在此从市场的角度来看一个企业的新品到底该如何开发。

为了搞明白这个问题,笔者首先思考的是产品到底是什么?依本人观点,产品即为企业输出于社会的传播企业价值的一个载体,而不是冷冰冰的没有生命力的一个物体。

产品开发的原则分析

正如上述所列的种种新产品开发的误区可以看出,这些现象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个逻辑,一个成功的新产品的开发包括四个环节,分别是市场调研、产品研发、推广、销售。凡是新品开发出现问题的诸多种种现象无不是这四个环节中某个环节或全部环节失效所致。比如,广告公司卖的是广告创意和策划,不对销量负责。销售员负责的是产品销量,不对产品前期市场信息搜集负责。那么笔者试问,到底谁应该对产品研发负责?

毋庸置疑,这个黑锅最后一定会落到研发部门头上。而研发人员也是叫苦连天,人员少不足以支撑庞大的客户信息调研和搜集整理,又无费用聘请外脑和大规模的消费者测试,最终的结果只能是落到功能上,尤其是竞争对手的功能跟随上。于是,就可以看到—个很有趣的现象,各大公司研发部中摆放最多的是竞争对手的产品,老板们的竞争策略也很简单,他们有什么我们就要有什么。

笔者承认,跟随也是一种战略和战术,但跟随和模仿永远不能成为行业第一。企业如人一样,人要是没有志气光靠模仿别人生活将如行尸走肉,企业要是永远的模仿和跟随一样也将没有社会的价值。当前家电行业之所以进入价格战的怪圈而不能自拔,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企业与企业间的产品同质化太严重。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在价格上做文章,甚至有的从产品材质入手,打造好品质名声,试图走品牌溢价路线,但因这种差异化的跟随性太高,以至于竞争对手很短时间内将快速跟随而至。于是,有的厂家“剖心挖肺”,有的厂家比拼铜管钢材,有的厂家比拼纳米材料……枚不胜举。

1)产品研发要有企业精神诉求的延伸。

产品并不是随意开发的,新的产品开发要有其精神脉络可循,这也是产品的灵魂所在。可以从任何一点去突破和探索,但要围绕一个核心点展开,太过于分散和无序的设计极容易造成消费者对于企业认知的混淆和模糊。在这点上有两个企业是非常具有典型意义的。一个是美国的强生,另外一个是瑞典的沃尔沃。前者的品牌精神诉求内核为“因爱而生”,其在日化领域延伸出来的产品主要定位于婴幼儿细分领域,做专做强。这和日化巨头宝洁公司的品牌竞争策略很是具有可比性的。后者的沃尔沃其品牌的核心追求最具有代表幽掏即为“安全”二字,其所有的产品线也都是围绕这个体系来展开设计和研发的,大到车的钢材架构小到一个灯饰的安装布局,无不是围绕“安全”这个核心诉求去展开的。

2)产品为消费者最终提供的是价值和利益。

消费者的需求是有层次界定的,在这里笔者将消费者的购买需求按照级别分为四个层次,分别是基本需求层次、功能需求层次、品质需求层次、精神需求层次。消费者基本需求是原始的购买欲望也叫做消费动机,这种消费动机是基于产品基本功能的需求基础之上的。比如,想购买打火机的基本动机就是要用它点火。功能需求层次是消费者满足了基本需求后发现在同样价格条件下有的产品有额外的功能,理性决策自然由单功能向多功能选择。比如,打火机除了能点火外,还要有防风功能,这就是产品为消费者提供额外价值而设计的多功能性延伸。第三个层次是品质需求层次,消费者是具有社会性的,其生活中的价值和标准容易和自己使用的物品产生关联。比如有的消费者是环保主义者,则他们对于打火机除了功能性差别外,其燃烧的是煤油还是液化气则和他的生活品味休戚相关。最后一个需求是精神层面的需求,除了上述这些需求外,消费者还要求自己所使用的产品要体现其生活的追求和理想。比如,打火机到后期从材质到品味、专业性的设计就是为了满足消费群体的尊严、面子等精神层面的需求。在这方面经典产品开发案例就是ZIPPO。

3)产品开发要考虑消费者购买效用。

产品是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桥梁,消费者通过产品了解企业,企业也通过产品了解消费者,就在这彼此互动的过程中完成了彼此间的了解和互信。因此,对于企业而言,除了要为消费者提供价值外,在开发的过程中关于消费者购买效用的了解和分析也非常重要。

消费者在购买直到体验的整个流程中划分为六个关键环节点,分别是购买阶段、配送阶段、使用阶段、补充阶段、维护阶段、处置阶段。而客户所对应的效用也按照六个维度来划分,分别是顾客生产率、产品的使用简单性、产品使用的方便性、产品运用的风险性、产品的趣味性和形象性、产品的绿色环保特性。每一个阶段都用这六个效用指标思考企业产品的优势和不足在哪里?和竞争对手到底有多大差距?如何弥补并创新?等等。经典的案例就是海尔电器,就是在产品的维护阶段不断挖掘,从消费者六个效用阶段人手不断丰富完善产品线,逐渐拉大了和竞争对手的差距,最终使得品牌效益不断提升。

4)产品开发要考虑竞争对手和客户的状态

“只要有商业活动,就存在着竞争。”任何一个行业都有竞争对手的存在,如何快速了解竞争对手并根据竞争对手的情况及时作出市场的反应和调整乃是所有行业决策者要考虑的重中之重。当然,笔者坦言,在这一点上我国的大部分企业都已经

做得很好,就是前文提到的“产品跟随战略误区”。笔者想要着重提示的是,企业产品开发思考的一个核心点是如何在现有条件下尽量避免同强大的竞争对手在同一条战线上相碰。因为差异化才是企业产品开发之根本,所以考虑竞争对手除了必要的跟随之外,还要有产品的创新,产品创新的突破口就在于如何找到非本企业的客户。

非本企业的客户群准确分类有三种状态,第一是出于买或不买边缘的客户群体,这部分群体没有品牌忠诚度可言,属于犹豫不决者;第二是有意回避你的市场拒绝性客户,比如我是雅诗兰黛的客户,我不需要宝洁的玉兰油产品,这就是这类顾客的典型特征。第三类顾客为根本不知道你产品或品牌存在的顾客,这类客户属于大多数群体,也往往是企业所忽视的群体。

产品开发的策略和方法

基于上述的原则与分析,笔者将产品研发的策略梳理一下,分为如下四种情况下的开发策略。

1)基于技术进步和国家外界环境发生变化的开发策略

这种开发策略是指要紧紧跟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是一种适应策略,也是在原来固有基础上的分支和战略方向调整。比如家电的能耗限制,家电下乡政策,家电企业要想在这个市场上生存和发展必须要和这个大环境的变化相适应,产品的开发自然也将顺应这个潮流。

2)基于竞争对手的策略

前文分析过,企业产品开发是采取大规模的资源投入和市场调研独辟蹊径还是采取跟随战略,由企业竞争战略决定的。但在产品研发这个领域,研发人员要知道市场的现状,在市场竞争过程中,要在短短的时间内开发出适合于市场需要的产品,最先应该采用的就是跟随战略,即典型的,“人有我有,人有我多,人多我精”的开发策略,至少要保证在市场的竞争过程中产品开发的功能不能比主要竞争对手明显少。

3)基于消费者利益的开发策略

该开发策略是依据消费者的利益为角度进行市场细分,笔者提供如下工具以供产品开发者思考。

4)基于企业基因和文化的策略

除了上述几个角度思考产品开发的方向外,最重要的还要落实到企业内部基因中延伸出来的产品。具体策略为:

单向延伸(向上或向下):将现有产品线重新处理,由产品线向上游产业延伸,或向下游产业延伸,打造一个整体的供应链。此种延伸方式在汽车制造业最为典型。

双向延伸:在资金实力允许的前提下,同时向上向下延伸,横跨上下游产业。

产品繁殖策略:基于现有核心诉求点基础上,将产品通过升级换代模式不断自我繁殖和进化,引领行业发展。此种策略最典型的案例即为因特尔的芯片产品战略。

产品改良策略:不是根本性的变革,而是局部的调整和修改,具体有六个途径。分别为:

◆改变:改变功能、形状、颜色、气味;

◆增加:增加尺寸大小、强度和新的特征;

◆减少:减轻减薄、减少多余无用的功能、减少功耗;

◆替代:材料替代、零部件替代、能源替代、色彩替代;

◆颠倒:上下颠倒、左右颠倒、里外颠倒、正反颠倒、前后颠倒;

◆重组:零部件、材料、多种方案、资源角度进行重新组合搭配。

尽量避免产品盲目延伸后带来的负面效果

任何一个企业家都希望利用品牌的自然延伸而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益,但事实证明这是不可能的,主要的原因在于消费者的心理认知,当消费者适应或在头脑中建立了关于某一品牌的消费认知后,这种感觉将再很难改变。那么在企业产品开发发展的过程中出现最多的问题就是无视消费者的心智模式而盲目延伸,这样的结果要不就是原有产品的销量下滑,新开发出来的产品夺取了原有产品的市场份额;要不就是新产品销路不畅,消费者并不认同这个新产品,经典案例就是经典可乐和新可乐的开发案例。

从自然美的角度看设计 篇7

关键词:自然美,设计,自然

1 自然美与设计

近年来, 自然美学的范畴有了新的扩展。这种新自然美学的新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 自然美的范畴得到拓展。生态、景观、环境共同构成了自然美研究的整体轮廓。第二, 自然美的本质被重新界定。现代生态学的有机自然观为自然美提供了自我完成的审美本质。第三, 人和自然的审美关系被重新界定。单向度的“人审自然”让位给人与自然对象的互动与互赏。设计则是把一种计划、规划、设想通过某种形式传达出来的活动过程。人类通过劳动改造世界, 创造文明, 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而最基础、最主要的创造活动是造物。设计便是造物活动进行预先的计划, 可以把任何造物活动的计划技术和计划过程理解为设计。换种角度看设计, 我们会更加深刻的理解设计中所包含的自然美。

2 自然美的角度看设计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与美国产生和发展了一次影响面相当大的装饰艺术运动, 它是一次内容广泛的有关设计上的形式主义运动, 涉及到上十个国家, 从建筑、家具、产品、首饰、服装、平面设计、书籍插画、一直到雕塑和绘画都受到影响。新艺术运动是对矫饰的维多利亚风格和其它过分装饰风格的反对, 是对工业化风格的强烈反动。它们旨在掀起对传统手工艺的重视和热衷, 放弃对传统装饰风格的参照, 而转向采用自然中的一些装饰构思, 比如以植物, 动物为中心的装饰风格和图案的发展, 追求自然美。在经历了洛可可过度装饰的风格以及工业化带来的纯工业化过度冰冷风格之后, 设计师的审美, 也可以说是大众的审美又回到了对自然美的追求当中。法国建筑家赫克多.基马德1900年设计的巴黎地铁入口建筑, 采用青铜金属铸造技术, 使用曲线, 自然形态构思, 是新艺术运动作为艺术运动的开始。基马德设计的巴黎地下铁入口建筑, 入口顶部采用模仿海贝的形态进行设计, 是新艺术运动中自然主义倾向的体现。生动的诠释了自然美在设计中的运用。

伊恩.伦诺克思.麦克哈格在他的著作《设计结合自然》中就曾说过, 世界是大自然辉煌的恩赐。我们不应该把人类的设计活动从自然世界分离开来, 而要把人与世界结合起来观察与判断, 要让自然要素与人类一起成为宇宙中的共同居住者, 参加到无穷无尽的探求进化过程中去。西班牙天才建筑大师安东尼高迪的建筑设计中就体现了他在设计中对自然美的极致追求。高迪设计的米拉公寓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米拉公寓位于巴塞罗那的蒙特赛拉特山和科勒赛罗拉山等山脉附近, 该地区由于常年的侵蚀作用, 形成了许多岩洞和形似哥特式建筑尖顶的山峰。高迪被这连绵不绝, 高低起伏自然景观深深吸引。他希望建筑能与美丽的背景环境相协调, 于是将连续水平向的波浪曲线的自然元素运用到建筑当中。使得建筑立面的波浪形态起伏波荡, 与背景山脉交相呼应。墙面突出的阳台与使用铁板和铁条扭曲成的海草似的阳台栏杆交相呼应。整个建筑像是大自然的一部分, 是高迪对自然之美的一种致敬。当代建筑界的明星建筑师扎哈.哈迪德的建筑作品长沙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也同样表现了建筑师对设计中的自然美的追求。建筑采用“花瓣”造型, 宛如一朵绽放的芙蓉花。长沙自古有山水洲城的美誉, 靠山邻水, 人杰地灵。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以自然花瓣的形式嵌入其中, 与当地自然文化相得益彰。建筑得岳麓山的钟灵毓秀, 采梅溪湖的神采雅韵, 将自然美完美的融合到设计创作之中。

设计中自然美的融入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可以对自然界的自然元素加以提炼抽象变形使其与周遭的自然环境相互联系互相融合, 也可对自然元素直接加以运用, 将自然美引入设计创作之中。巴塞罗那新植物园健身中心就是秉承这一设计理念。整个建筑除屋顶以外全部建在地表以下, 建筑屋顶部分覆盖草皮, 使得自然倾斜的屋顶缓坡与公园绿地融为一体, 建筑在外形上形成一个隆起的小丘, 是一个典型的地下建筑。设计巧妙的将草皮这一自然元素运用到设计当中, 以自然形态的美来消弱建筑体量本身对自然景观的冲击, 使建筑消融在自然之中实现了自然美与设计的相融。BIG建筑事务所设计的美国太空港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太空港很好的利用建筑材料与周围沙漠景观颜色上的相似性, 使太空港与环境浑然一体。建筑呈现出与周围环境相似的自然美, 实现了建筑与景观的完美融合。

3 结语

当今时代, 生态、绿色、自然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 贯穿到社会的各个方面。设计行业作为创新领域理应首当其冲。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 使得设计形式得以拓展, 设计形式不再单一, 呈现百花齐放的发展趋势, 自然元素也将越来越多的运用到设计当中。设计中所体现的自然美也将拓宽人们的审美领域, 进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推动设计行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大师系列丛书编辑部.扎哈·哈迪德的作品与思想.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5 (7) .

[2]设计结合自然.伊恩.伦诺克思.麦克哈格.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6 (10) .

[3]城市设计上.迪特尔.普林茨.胡志强译制组, 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

空间角度钻模的设计 篇8

在机械加工中, 对只有一个角度的工件, 可直接依靠工作台或用夹具解决, 但对于双斜度 (即通常说的空间角度) 的工件则要使用旋转工作台或加工中心, 如果没有上述设备则需要设计空间角度夹具。

设计空间角度夹具需要根据被加工工件计算出夹具的定位角和定向角, 按其它的方法计算十分复杂, 同时, 由于工件在图纸上显示的大多为投影角, 因此, 空间角度夹具的设计工作强度、难度较大, 且易产生设计、计算差错。

本文综合应用立体几何、空间解析几何及三角函数等知识, 分别分析了不同情况下空间钻模设计时定位角和定向角的计算, 并通过对已知角度的规范, 在不同情况下得出相同的通式, 用该通式计算, 使计算变得简单、直观、快捷、可靠。本文就该计算方法在夹具设计中的应用来简述一例典型空间角度钻模的设计。

2 空间角度钻模的设计及计算

2.1 钻孔轴线的空间位置

空间角度钻模设计的关键是计算角度 (定位角α和定向角β) , 为了得到相同的公式, 特规定:θ1-加工孔的轴线所在对角平面与定位平面之间的夹角 (有时需要转换而得) ;θ2-加工孔的轴线与竖直方向所形成的夹角;α-定位角, 即加工孔的轴线在定位面上的投影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β-定向角, 即加工孔的轴线与定位面所形成的角度。一般空间角度位置有以下四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根据已知投影角θ1和θ2, 确定所钻孔轴线的空间位置如图1中所示的BD′线。并分析得出定位角α是顺时针方向旋转 (正) , 定向角β也应是顺时针方向旋转 (正) 。

假设BC=1, 即在Rt△ABD中, AB=tanθ1;BD=1/cosθ1

在截面BDD′B′中, 连对角线BD′成为直角三角形, 即Rt△BB′D′。

在平行四边形BCC′B′的平面中, 连对角线BC成为直角三角形, 即Rt△BCC′其中CC′=BB′=1/ (cosθ1tanθ2) , BC=AD=1, 因此, 用三角函数可求出空间角度α。

第二种情况:根据已知投影角θ1和θ2, 确定所钻孔轴线的空间位置如图2中所示的AC′线。并分析得出定位角α是顺时针方向旋转 (正) , 定向角β应是逆时针方向旋转 (负) 。

第三种情况:根据已知投影角θ1和θ2, 确定所钻孔轴线的空间位置如图3中所示的CA′线。并分析得出定位角α是逆时针方向旋转 (负) , 定向角β应是顺时针方向旋转 (正) 。

第四种情况:根据已知投影角θ1和θ2, 确定所钻孔轴线的空间位置如图4中所示的DB′线。并分析得出定位角α和定向角β都是逆时针方向旋转 (负) 。

同理可得:

由以上四种情况推出的α、β的计算公式是完全相同的, 即:α=arctan (cosθ1tanθ2) , β=arcsin (sinθ1sinθ2)

通过分析知:第一、二种情况α为顺时针方向旋转, 第三、四种情况α为逆时针方向旋转;第一、三种情况β为顺时针方向旋转, 第二、四种情况β为逆时针方向旋转 (例如图7) 。

因此, 无论哪种情况, 都可以将θ1、θ2代入以上两公式直接计算出定位角α、定向角β, 使得设计空间角度钻模的计算变得简单、快捷。

零件如图5所示, 要求以H面, 1、2孔定位, 所设计的夹具能保证零件钻削加工出图5中所示的准4空间角度孔。

2.2 零件的分析和夹具构思

从图5可看出所要加工的孔为空间斜孔, 应以H面和孔1作为定位基准, 孔2作为定向基准进行夹具设计 (即一面两孔定位) 。

一面两孔定位, 是以工件的两个平行孔和垂直该孔的平面作为定位基准的, 用夹具的两平行定位销和垂直于该销的平面来进行定位, 由于定位可靠, 结构简单, 所以一面双销是夹具设计时常常采用的一种定位方法。

一面两孔定位夹具设计的主要问题是保证工件两定位孔顺利地套入定位销。选取基准孔、圆柱销的直径和配合种类, 即H7/g6, 基准孔的配合常用H7, 圆柱销、菱形销的配合常用g6 (若基准孔为非工艺孔时, 圆柱销、菱形销的精度等级应比基准孔高一级) 。求出削边销定位圆柱部分的宽度:

式中:δLC-销间距公差;δLK-孔间距公差;X2max-基准孔与菱形销间的最大配合间隙;X2min-基准孔与菱形销间的最小配合间隙;D2-基准孔直径。

2.3 角度理论计算

由图5所示零件图作出需加工孔的轴线的空间位置图6, 和上述第一种情况一样, 计算出定位角α (正) 及定向角β (正) 。计算时根据通式:

将θ1=35°, θ2=30°代入通式, 计算出α=25°19′, β=16°40′

2.4 夹具的设计

根据计算出的α、β角度, 以零件定位面H面和1、2孔定位, 钻孔时, 必须使待加工孔的中心轴线处于钻床主轴相平行的位置, 即垂直于钻床工作台, 其方法是利用零件H面作为定位基准, 支靠在夹具的竖直平面M面上, M面上有两个销子, 分别与零件定位孔1、2配合。

先将零件加工位置平面处于水平位置 (通过定位销) , 然后将零件及定位销在M面上绕圆柱销顺时针旋转α=25°18′ (如图7左视图所示) , 再将夹具M面及定位销按顺时针旋转β=16°40′, 零件待加工孔轴线经过以上两次旋转, 夹具就使零件待加工孔中心轴线处于竖直方向。最后, 加上钻模板及压紧机构, 就得到了设计好的夹具。如图8所示。

3 讨论

空间角度钻模设计的关键是准确计算出夹具的定位角和定向角, 其计算方法有多种, 如球面图法、点坐标旋转法、空间解析几何法等, 但这些方法要求计算的参数较多, 考虑的要素也较多, 因此, 夹具设计就很复杂、困难, 通过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表明, 采用本文所叙述的方法来计算夹具的定位角和定向角较为简单实用。随着我国新品开发、研制工作的发展, 需要为形状复杂、具有空间角度的零件设计夹具的工作会越来越多, 该方法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4 小结

喷嘴喷雾角度自动检测装置设计 篇9

喷嘴是一种较精密的部件[1], 广泛用于冶金、钢铁、石油化工、制药和环保等众多领域, 应满足一定的流量特性, 雾化液滴应尽量细小[2], 喷嘴雾化角度决定了雾化质量, 直接影响其使用效果及性能[3]。目前, 对喷嘴喷射角的测量方法主要有3种, 即三角法、积水容器法和照相法, 上述测试方法因为人为误差或者判断标准不固定, 因而无法达到很高的精度和重复性[4]。本文采用三角法和积水容器法的综合方法设计了一种喷嘴喷雾角度自动检测装置, 在龙门结构的试验装置上, 利用步进电机带动横梁喷嘴机构上下和水平运动, 当喷雾打击到压力传感器时, 就可以收集喷嘴喷雾的打击力数据, 利用流量分布数据可以可测出测量喷雾高度H和有效喷雾距离L, 精确地计算出喷嘴喷雾角度。

2 喷嘴喷雾角度自动检测装置

2.1 检测原理

喷嘴喷雾角度自动检测装置如图1所示, 主要包括喷雾高度H检测系统, 有效喷雾距离L检测系统两大系统, 其中喷雾高度H检测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计算机8、PLC单片机6、步进电机驱动器2、喷嘴3和位移传感器4 (型号为WT23TDZ-1位移传感器) , 其中步进电机1与步进电机驱动器2相连, LCD显示5与PLC单片机6相连。有效喷雾距离L检测系统, 包括依次相连的压力传感器7 (型号为SJR-SM11A压力传感器) 、信号处理10、放大器11、A/D转换器12和PLC单片机6, 另LCD显示5与PLC单片机6、位移传感器9 (型号为WT23TDZ-1位移传感器) 及计算机依次相连。计算机8、PLC单片机6和步进电机驱动器2控制步进电机带动传动轴, 使丝杠控制工作台上喷嘴做上下运动, 通过位移传感器9、计算机8可以准确地控制喷雾高度H, 保证喷嘴与压力传感器7之间距离为200±0.025 mm。压力传感器9同步测量并将测量的数据通过信号处理、放大器、及A/D转换器传输给PLC单片机, 确定位移当工作台靠近接近开关时, PLC单片机6发出信号通过步进电机驱动器2控制步进电机停止转动。同时根据喷嘴流量分布, 确定有效喷雾距离L, 由位移传感器4输入到计算机, 经过数据处理后, 根据检测装置工作参数和几何关系, 可以得到喷嘴角度。再次启动时, 步进电机反转快速靠近另一侧的接近开关, 回到初始点。

通过步进电机带动喷嘴上下移动, 其喷雾高度H在测量之前就固定, 置于喷嘴下方的压力传感器测量出喷雾场中各点流量分布, 通过位移传感器9 (型号WT23TDZ-1) 记录下各点位置, 测量数据中有一个最大值Max。压力传感器7 (型号SJR-SM11A) 通过信号处理10、放大器11、A/D转换器12与PLC单片机6连接, 其中压力传感器7将压力信号转变为电压信号, 用于确定喷雾的有效喷雾距离L。同时位移传感器9通过计算机8与PLC单片机6连接, 这样构成压力与位移的数据处理系统。当流量小于最大值10%时, 则可以将它视为无效部分。于是可以确定有效喷雾距离L, 根据反三角函数知, α≈2arctanHL, 从而确定喷嘴的有效喷雾角度。整套装置每隔一段时间对压力传感器9数据进行采集、储存, 数据处理完毕后以表格和图表形式来表征喷嘴喷雾角度及流量密度分布规律。

2.2 喷雾高度H检测

喷雾高度H检测系统如图2所示, 其工作过程:计算机8、PLC单片机6、步进电机驱动器2控制步进电机1带动传动轴, 使丝杠控制工作台上喷嘴3做上下运动, 通过位移传感器4、计算机8可以准确地控制喷雾高度H, 保证喷嘴3与压力传感器7之间距离为200±0.025 mm。压力传感器7同步测量并将测量的数据通过信号处理10、放大器11、及A/D转换器12传输给PLC单片机6, 确定位移当工作台靠近接近开关时, PLC单片机6发出信号通过步进电机驱动器2控制步进电机1停止转动。同时根据喷嘴3流量分布, 确定有效喷雾距离L, 由位移传感器9输入到计算机8, 其中位移传感器9的功用是将直线运动的机械位移值变换成与之对应的电量输出, 用于测量喷雾高度H。经过数据处理后, 可以得到喷嘴角度。再次启动时, 步进电机反转快速靠近另一侧的接近开关, 回到初始点。

2.3 有效喷雾距离L检测

有效喷雾距离L检测系统如图3所示, 其工作过程:计算机8经PLC单片机6、步进电机驱动器2控制步进电机1带动传动轴, 使丝杠控制工作台上喷嘴3做上下运动, 通过位移传感器4、计算机8控制喷雾高度H;压力传感器7同步测量并将测量的数据通过信号处理10、放大器11及A/D转换器12传输给PLC单片机6。置于喷嘴打击面下方的压力传感器7就可以测量出雾场中各段的流量, 并记录下各段的位置, 测量数据中必有一个最大值Max, 如图1所示。如果流量小于最大值的10%时, 则数据视为无效部分, 于是有效喷雾距离L可以确定下来。当工作台靠近接近开关时, PLC单片机6发出信号通过步进电机驱动器2控制步进电机1停止转动。同时, 根据喷嘴3流量分布, 确定有效喷雾距离L, 由位移传感器9输入到计算机8, 根据检测装置工作参数和几何关系, 得到喷嘴角度;再次启动时, 步进电机反转快速靠近另一侧的接近开关, 回到初始点;通过步进电机带动喷嘴上下移动, 置于喷嘴下方的压力传感器测量出喷雾场中各点流量分布, 通过传感器记录下各点位置, 测量确定有效喷雾距离L, 确定喷嘴的有效喷雾角度。

3 结语

本文设计的喷嘴喷雾角度自动检测装置适用于喷嘴雾化角、雾滴群尺寸分布、平均尺寸及流量等工作参数的自动检测, 在喷雾燃烧、喷雾冷却、喷雾干燥、钢坯除鳞、电厂除硫、纺织加湿、农药等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对于上述行业改善喷嘴雾化特性、提高喷雾利用率、充分利用资源等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摘要:为了满足工程中对喷嘴喷雾角度测量的需要, 采用三角法和积水容器法的综合方法, 设计了一种喷嘴喷雾角度自动检测装置。通过步进电机实现喷嘴机构的水平和上下移动, 利用压力传感器获得喷嘴喷雾的打击力数据, 测量出雾场中各段的流量, 可以确定喷雾高度H和有效喷雾距离L, 从而精确地计算出喷嘴喷雾角度。

关键词:喷嘴角度,自动检测,雾化特性

参考文献

[1]宋会江.扇形喷嘴的雾化特性研究[J].连铸, 2011 (3) :31-33.

[2]金仁喜, 袁江涛, 杨立等.压力喷嘴常温下雾化特性实验研究[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2012, 24 (3) :52-56.

[3]孔德文.喷嘴雾化性能检测控制系统设计[J].装备制造技术, 2008 (5) :70-71, 74.

产品设计角度 篇10

1 设计心理学的相关概念

心理学是研究人脑对外界信息的整合诸形式及其内隐、外显行为反映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1,2]。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3]。设计心理学是设计专业理论基础, 是设计师必须掌握的学科, 是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 把人们对于需求的心理意识状态, 通过设计表现的一门学科, 它研究人们在设计创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意识, 以及人们所产生的心理反应反作用与设计过程的理论[4,5]。

2 设计心理学与人的行为的相互关系

设计心理学与人的行为密切相关, 行为是人对外界环境刺激的一种本能的反应, 从行为角度看, 人的心理情感反应会导致相应的行为, 对不喜欢或恐惧的事物会产生紧张、焦虑, 使人在行为上会产生不自觉的退缩、回避;相反, 对感兴趣的事物会使人接近、注意。环境中的形体、色彩、质感所表达的情感与人的情绪一致, 通过环境舒适的刺激, 从而使人产生相应的行为[6]。既然舒适的环境会刺激人类的行为, 在景观营造中可设计符合人类行为习惯的景观, 从而达到人类对设计环境的满意与认可。在不同空间与围护的状态下, 根据人的尺度、动作域、心理空间以及人际交往空间等要求, 满足人们活动、观赏、休憩的安全需求[7]。

3 景观营造设计内容

3.1 景观空间的营造

景观空间的营造, 主要体现在空间的划分方面, 通过景观的各种空间元素彼此连接、彼此分隔、彼此呼应来形成各种景观空间。通常采用植物、建筑、地形等要素, 把人的可视空间与不可视空间联系起来[8]。通过将大空间分隔成小空间, 有助于充分发挥各种景观空间的功能作用, 促进景观功能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使景观空间富有活力。

3.2 景观地形的营造

景观设计中的“地形”是指地球表面的一部分, 景观地形是整个景观设计的骨架, 是景观设计的基础。在设计时要充分利用原有地形特点, 统筹安排, 合理布置景观要素。

3.3 景观水景的营造

水是万物之源, 人类文明的产生和进步与水息息相关。人们总是想方设法在环境中利用或营造各种各样的水体景观, 增加环境艺术美, 增添生活情趣。利用自然水景或结合地形条件人工构造水体景观, 塑造不同主题功能的水景小品。

3.4 建筑小品的景观营造

建筑小品是指在景观中由建筑材料组成的各种小品及景观设施, 造型优美、体量小巧, 不论是独自成景, 还是和其他景观要素组合成景, 都表现出灵活的造型、独特的美感。建筑小品设计要考虑与景观环境相协调, 位置、尺度、造型不仅要满足使用功能的需要, 还要能融和于组景中, 增添景观意境。景观小品既可以点景, 又可以观景;既可以作为观赏景色的场所, 又可以作为景观的组织线索, 可见景观建筑小品在景观营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3.5 植物景观营造

在景观设计中, 植物是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造景要素。植物既要满足对环境的生态适应性, 又要体现植物配置的艺术构图, 反映植物的个体和群体美。植物造景包括2个方面, 一方面是植物与植物之间的艺术配置, 注重植物乔、灌、草的高低搭配, 速生树与慢生树混种, 常绿树与落叶数配置等, 以体现形态变化, 反映季节变化, 突出色相变化[9];另一方面是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之间的搭配, 烘托山石、水体、建筑的造景特点。

4 设计心理学在景观营造中的应用

4.1 在景观空间营造中的应用

设计心理学认为人的活动是有明确目的, 而引起人类活动的行为是无意识的, 设计师可以通过设计手段, 利用心理学相关知识, 巧妙地进行引导, 使人处于一定的环境中, 通过人们在空间的不断转换, 与景观不断接触、欣赏中, 渐渐感悟到景观生态特有的艺术美, 这也是景观空间构成艺术所要表达的最高境界和艺术魅力。

4.2 在景观地形营造中的应用

设计心理学反映人比较喜欢在稳定、舒服、惬意的环境氛围中从事人的行为。环境急剧变化会引起人们的一种厌恶情绪, 特别是在居住环境设计中, 居住空间是人们茶余饭后的休闲场所, 为人们提供观赏、宁静、舒服、轻松的环境氛围, 地形的大幅度抬升会给人带来一种紧张感, 在急剧变化的环境中行为, 容易使人产生疲劳感, 失去了居住环境的意义。因此, 尽量避免地形的大规模改造, 减少土方计算, 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 同时又能减少资金规模的投入, 减少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

4.3 在景观水景营造中的应用

设计心理学反映人具有很强的亲水性。在景观水景营造中, 根据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充分考虑人的亲水性、自然性, 强调人的景观参与性。设计时要尽量缩短人与水景的距离, 设计观赏水体景观时, 在水面上设置观景平台、木栈道, 提供人们亲水的环境与机会;设计娱乐水体景观时, 设置开放式或无障碍式水体场地, 提供人们融于水体的机会, 增加水体景观的娱乐氛围。

4.4 在建筑小品营造中的应用

建筑小品景观的比例与尺度是体现景观环境舒适度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 它的比例与尺度的确定要参考人体工程学的相关知识[10]。建筑小品在使用过程中, 它的大小与高度的设计要根据人的行为习惯而定, 设计心理学要求建筑小品的尺度大小必须以满足人的舒适度为前提, 其次考虑它的美观功能。失去了建筑小品的实用性, 也就丧失了建筑小品的艺术性。

4.5 在植物景观营造中的应用

植物不仅具有外在的形象美, 又具有分隔景观空间和组织空间的作用。景观空间是人们户外活动的主要空间场所, 根据设计心理学原理, 人在空间中需要3种情感交流, 即私密情感、安全情感、交往情感。通过植物配置空间组织手法, 可以满足人的情感交流:通过植物的带状与片状设计, 形成绿色屏障, 提供私密的领域空间, 获得稳定感和安全感, 满足人的私密交流;通过植物的特色艺术景观, 形成重点景观环境, 吸引人气, 促进人与人的公共交流。

参考文献

[1]孟昭兰.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4.

[2]孙雪芳, 金晓玲.行为心理学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J].北方园艺, 2008 (4) :162-165.

[3]张溪明.环境心理学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 2007, 33 (5) :349-350.

[4]周承君, 罗瑞兰.设计心理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8.

[5]陈粉娟.浅谈园林建筑小品的种类与用途以及设计要点[J].建材与装饰:上旬.市场营销, 2009 (8) :90-91.

[6]车生泉, 郑丽蓉.环境心理学在园林植物配置中的应用[J].园林, 2004 (5) :22-23.

[7]过元炯.园林艺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0.

[8]王晓俊.风景园林设计[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253-272.

[9]张金锋.绿化种植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67-79.

基于学习兴趣的角度设计教学过程 篇11

关键词 兴趣 学习动机 教学过程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案例背景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如何在一堂课中去激发、维持并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们需要设计更完整的教学过程来实现学生学习兴趣的维持发展。也就是说学生学习兴趣的发展应该指导我们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教学的一个环节中。本文对导游基础项目任务“中国古建筑文化导游”下的一个子任务《屋顶的名字》教学过程进行了尝试。屋顶是中国古建筑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鉴别不同的屋顶是一个重要的基本技能。本文将学生学习兴趣的发展规律贯彻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具体体现为“设趣—激趣—诱趣—扩趣”教学过程的设计。

2 案例呈现

教学过程一:设趣。

教师以描述自己的经历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2010年12月,老师有机会来到我国的心脏——北京,心情非常激动,八达岭长城、高等学府北大、清华,明清皇城故宫都是多么令我向往,我的第一站是故宫。故宫的恢弘气势、故宫的建筑更是吸引我,这时,老师身边走过一群游客,有一位导游正在为游客们介绍着故宫的建筑,故宫的屋顶,他是这样讲的……(借助该导游讲解的视频)。

创设新异的情境帮助学生进入学习情境,让学生产生对导游讲解的敬佩崇拜等情感体验。为学生学习情趣创设情境,此为设趣过程。

教学过程二:激趣。

教师出示照片并提问:(1)你知道中国古建筑的屋顶也有自己的名字吗?(2)你知道照片中的屋顶叫什么名字吗?

通过图片强烈的视觉冲击和针对性强的提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产生学习“屋顶的名字”的兴趣,此为激趣过程。

教学过程三:诱趣。

在激趣的基础上,如何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不断维持和发展学生学习的兴趣呢?此环节我设计了三个任务。分别为任务一:数一数,数一数图中的屋顶分别有多少屋脊和屋面呢?任务二:画一画,根据图片尝试画出五种基本屋顶的形状。任务三:说一说,看图说说不同种类屋顶的特点。

任务一为鉴别五种基本种类的屋顶在知识上做了铺垫,即可以通过观察屋顶的屋脊和屋面数来判断屋顶的类型。任务二对屋顶的形状有了更形象的认识,对屋顶种类这一重点知识进行了巩固。任务三进行了知识扩展,即不同种类屋顶分别给人怎样的印象,为判断屋顶等级做了知识的铺垫,如庑殿顶给人以恢弘大气的感觉,所以等级上最高,而歇山顶较庑殿顶,特点是华丽活泼一些,所以等级次于庑殿顶,位列第二。

通过诱趣这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使学生逐步深化其学习,培养学生的问题探究意识。使学生的兴趣在一个个任务完成过程中(即问题探究过程中),实现满足感和成就感,巩固和发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四:扩趣。

根据学习动机发展,考察教学的一般过程。将本课设计为“设趣—激趣—诱趣—扩趣”四个教学环节。

(1)设趣。设趣是教师通过分析学生本身的个体需要或者可能的外部诱因,为学生的学习创设新异的学习情境。学生往往感到知识是抽象枯燥的,有时甚至会产生某种畏惧心理。带着这种心理去学习,个体将仅仅是被动地、机械地应付外界的要求,不可能真正地投入到知识学习中去。所以我通过创设情境,这里我通过自己的旅游经历设计情境,学生会非常感兴趣,用以消除学生的这种心理,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2)激趣。激趣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我主要是通过照片和两个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学习心理学研究表明:好奇心和求知欲不仅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甚至会导致具有重大意义的发明或发现,而求知欲不仅是学生走上科学之路的诱因,并且是促使学生进行创造性活动的主要动机,因此,在教学中,一方面教师要促使学生好奇心尽快地向求知欲发展,最终通过激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教师也要珍惜学生的好奇心,增强求知欲,提高兴趣水平。

(3)诱趣。诱趣就是诱发学生“生趣—思趣—释趣、再生趣—再思趣—再释趣”的螺旋式上升过程。通过诱趣,使学生逐步深化其学习,同时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本课教学中我设计了三个任务,通过任务一:先让学生数一数不同屋顶的屋脊数目和屋面数目。让学生产生疑惑,屋顶名称和屋脊屋面数目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先由简单的任务出发,让学生能够获得成就感,增加学习的自信。接下来,通过任务二:让学生根据图片画一画不同的屋顶的形状,学生在画的过程中会思考和发现屋顶的区别。并且更加明确不同屋顶的形状。然后通过教师的讲解帮助学生释疑。这时的释疑不再是教师一厢情愿地灌输,更主要的是学生主动问题探究的过程。这时教师的讲授对学生带来的是豁然开朗,带来的是知识的享受。通过任务三:让学生说一说图片中屋顶的特点,让学生发掘不同屋顶的特点及等级。

(4)扩趣。扩趣是引导学生不断探究,培养创造思维,引发创新精神。在教学中,教师还要抓住时机,进一步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养成质疑问难的习惯。教学后,让学生再质疑,开拓思维的广度和深度,鼓励学生多向思考,尝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求多、求深中点燃创造的火花。使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问题解决了,又带着问题走出课堂,在如此的循环往复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从信息设计角度浅析面子威胁行为 篇12

1.处理FTA的方式

在谈话时, 如果我们威胁到对方的面子, 礼貌则显得尤为重要, 因为它会潜在的威胁到我们人际的交往关系。倘若我们的行为没有达到积极或消极的面子需求, 那么我们所实施的便是威胁面子的行为 (face-threatening acts, 简称FTA) 。为了减轻它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我们需要采取特定的手段来处理它。当FTA出现时, 我们可以采取四种不同的方式:直接采取FTA, 不加任何礼节性的行为 (bald on record without redressive actions) ;积极礼貌策略 (positive politeness) ;消极礼貌策略 (negative politeness) 以及非公开地施行面子威胁行为 (off record) 。显而易见, 以上四种方式是按照对面子威胁程度由高到低的次序排列的。例如:

(1) 直接采取FTA, 不加任何礼节性的行为:

当你的期末作业不能按时完成, 你想向老师申请延后几天提交。 这对老师来说, 肯定是个面子问题。 他既然已经定下了交作业的截止日期, 因此你的请求显得并没有充分的理由。 那你会怎么做? 一种可能的方式是直接采取FTA:“老师, 我作业没完成, 晚两天再交。 ”———如果仅仅是这样, 那你就严重威胁到了老师的面子, 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后果, 这样没有礼貌的做法, 一般是不会有人采用的。

(2) 积极礼貌策略:

同样的例子, 我们来采取威胁性稍微少一点的方式, 可以把请求与积极礼貌的策略结合起来。 尝试一下这么说:“老师, 我因为在学习中遇到一些困难, 实在是迫不得已才没能按时完成您的作业, 请您再宽限几天可以吗? 别的同学都说您特别的通情达理, 我会对您感激不尽的! 谢谢老师! ”像这样说, 就是言者把请求 (FTA) 与赞美结合起来, 让听者获得了肯定与尊重, 他的接受程度就会高很多。

(3) 消极礼貌策略:

与上例相比, 威胁性更小的是方式是把消极礼貌策略用于FTA上。 你可以这么说:“老师, 很抱歉打扰您了! 我因为个人原因没能及时完成您布置的作业, 知道您非常忙, 您看能否先批改其他同学的作业, 等过两天我完成了一定亲自交到您办公室来, 不影响您登记成绩。 太感谢您了! ”这段话非常明显的表达出说话人承认对听者造成了不便, 把自己的愿望强加给了对方, 并且为此道歉。 因此, 该信息满足了消极面子的需求, 是一种消极的礼貌策略。

(4) 非公开地施行面子威胁行为:

这种行为方式非常有趣而又复杂。 非公开的FTA通常是间接且含义模糊的。 更奇妙之处在于, 可以使你否认做出了FTA式的陈述。 比如上述要求老师同意拖延交作业的例子中, 你也可以这么对他说:“怎么办啊老师, 明天就要交作业了, 可我到现在为止还未完成! ”你当然希望他回答:“你要是觉得来不及完成的话, 可以晚两天再交。 ”但是, 假如他用异样的眼光看着你, 或者要求你赶紧去完成, 你也可以否认你是在要求他同意你拖延作业。 这就是一种非公开实行面子威胁的行为, 可以根据对方颜面随机应变, 说话内容拥有较大的发挥空间。

那么, 究竟是什么因素决定了你运用哪种策略呢?

2.影响FTA运用策略的因素

能够对言语行为所花费的工作量做出一个恰当估计是正确使用礼貌策略的前提条件。布朗和列文森选取了他们认为决定言语行为工作量大小的三个因素, 并且提出了若想做到有礼貌需要花费的工作量 (W) 具体量化的公式:Wx=D (S, H) +P (H, S) +Rx

其中包含三个因素:会话双方的社会差距 (D) , 受话人对说话人的权力优势 (P) , 还有给对方造成伤害的风险性 (R) 。 公式表现出了FTA的损害力与三个变量间的线性函数关系, 若会话双方社会差距、受话人的权力优势越明显, 或受话人对说话人造成的伤害风险性越大, 则说话人会认为该FTA对面子的损害越大。 因此, 说话人在交谈中就应该选择更为礼貌的策略。 比如:

(1) 轻微FTA需要的W

你想让你的好朋友帮个简单的、不具有威胁性的忙———比如你的好朋友与你是校友, 并且住在一个小区, 你希望某天早晨她家人送她去学校的时候顺便带你一起去。从这个例子来看, 你与你的好朋友具有平等地位, 并且她对你而言并不拥有特别的控制力, 而你的要求也没什么威胁性, 因此, 你不需要为了礼貌而做什么特别的功课, 只要简单的表达下你的愿望就可以了。 “雯雯, 明天我跟你们家车一起去学校好吗? ”一般情况下, 对方都会欣然同意, 不觉得你有什么冒犯之处, 有威胁到她面子的行为。

(2) 严重FTA需要的W

假如你的父母十分严厉, 对你的财务有相当大的控制力。 显然他们与你的社会距离非常近, 但是他们的地位即权力优势却比你大很多。 这种情况下, 如果你想问父母借钱, 你必须要为了保住面子而做大量工作。 你可以列出一个财务计划表, 向他们说明你要借的这笔钱将用去何处, 并且承诺何时才能归还。 也可以选择在主动承担家务活, 或者帮他们做按摩等活动的时候提出, 这样获得同意的可能性会大很多, 否则他们会认为你把他们当作提款机, 拒绝当冤大头。

上述两种极端的例子中间还存在许多表示礼貌的不同层次, 不一定符合你的情况, 但类似这种不需要保护面子或者需要保住面子还做大量功课的例子比比皆是。 看了这么多例子陈述, 到底什么才是最礼貌的策略呢?

3.沉默是最礼貌的策略

根据布朗和列文森的理论, 不实施面子威胁行为是最礼貌的策略。 而不实施面子威胁行为的方式是沉默。 因为说话人采取无声地语言即沉默的方式, 避免了实施面子威胁行为, 这就维护了自己或听话人的积极或消极面子, 由此可见沉默与礼貌两者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1) 沉默与积极面子

人们在交流的过程中, 希望通过维护自己的积极面子来谋求和谐的交际关系, 达到理想的交际目的。 因此, 在许多情况下, 交流者可以通过借助沉默来维护自己和听者的积极面子。 比如说你和朋友走在路上遇到有人问路, 对方问的地方你和朋友恰好都不认识, 此时你朋友说抱歉不清楚, 你也会选择沉默继续往前走。 这种情况下, 并不是你不想帮这个路人而不说话, 而是你确实也不认路, 不想误导对方, 因此采取保持沉默是维护自己积极面子所采取的一种方式。

(2) 沉默与消极面子

交流者也可以通过沉默来维护自己的消极面子, 较为典型的例子就是通过沉默来避免公开表态。还有听话人以沉默来表明自己的态度, 不阻碍说话人的行为, 但也不必为对方的行为负责。 比如你妈妈一边帮你收拾屋子, 一边说:“你这屋子怎么跟狗窝一样, 能不能自己理一理, 每次都要我操心, 你是不是把我当保姆呢! ”你可能很满意屋子“凌乱”的样子, 你知道什么东西在哪里, 并且觉得非常方便自由。 但你妈妈帮你整理屋子, 也不会影响你的生活, 你就默许她的行为继续而选择保持沉默, 来维护自己的消极面子。

沉默在一定条件下, 也会威胁对方的消极面子, 从而表达对对方强烈的负面情绪。 比如情侣吵架, 男生说:“亲爱的, 都是我的错, 原谅我吧! ”但是女生只是板着脸不说话, 男生就会领悟到, 女友还在生气, 不接受自己的道歉。 这里女友的沉默威胁到了男生的消极面子。

(3) 沉默同时威胁积极与消极面子

沉默不可能在维护积极面子的同时还能维护消极面子, 但却能同时威胁对方的积极面子与消极面子。 如广告公司的职员写了一个策划案给客户过目, 客户翻阅后皱了皱眉, 把策划案放在桌上。 这里客户的沉默显然是对策划案的不满意, 导致的结果是职员不得不重写。 这样的沉默则同时实施威胁了两种面子行为, 一方面不满意导致威胁了员工的积极面子, 另一方面员工必须重写这就又干涉他的自由, 威胁到他的消极面子。

综上所述, 沉默既可以维护自己和听者的积极或消极面子, 也可以威胁听者的积极或消极面子, 甚至可以同时威胁听者的积极和消极面子。 然而大部分情况下, 沉默会是一种礼貌策略, 目的是为了减少尴尬, 使人们心灵更贴近, 感受到一种默契, 营造一种和睦的氛围。

4.结语

本文根据布朗和列文森的“面子理论”, 分析了处理威胁面子行为的方式、影响威胁面子行为运用策略的因素, 以及探讨了最好的礼貌策略即不实施威胁面子行为即保持沉默, 在不同交际场合下, 沉默拥有的不同功能。 这些语言的组织就是信息设计, 通过掌握礼貌策略, 从而减轻对别人的面子威胁行为, 减少人与人之间交流的误解与摩擦, 构建文明和谐的社会。

参考文献

[1].斯蒂芬·李特约翰.人类传播理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129

[2] .何兆雄.2000.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

上一篇:维度的基础问题下一篇:小学体育中的情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