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设计探究

2024-08-28

概念设计探究(精选12篇)

概念设计探究 篇1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善教者, 必善问。探究题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师生互动的重要载体, 具有促进学生思考, 发展学生思维等功能。如何设计给力的探究题, 提高政治课的有效性, 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 就设计给力的探究题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立意有高度, 扣“三维目标”

政治探究题立意要高, 应把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的评价放在突出位置, 力求体现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的“三维目标”的主旨, 来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创新精神和运用学科知识, 认识、参与当代社会生活的综合能力。某位老师在讲授《经济生活》中的“国家财政”时, 通过展示“2013年和2014年中央财政用在民生支出总数、增长比例及占中央财政支出的比例”的情境材料, 继而设计“材料突出体现我国国家财政的什么作用”的探究题。寓情于题, 学生通过阅读鲜明的数据, 直观地感知我国国家财政的作用, 感受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很自然地实现了本课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目标。

二、把握重难点, 突出针对性

探究题应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澄清易错易混点、打通新旧知识的联结点, 联系热点, 这样的探究题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某老师在讲授《文化生活》中“感受文化影响”时, 展示文化对人影响的情境材料, 设计探究题:如何区别文化对人的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影响?这道探究题紧扣本课重点, 突出本课难点和澄清易错易混点。学生们的探究有兴趣有收获, 课堂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设计探究题时, 切忌漫无目的, 随意发挥, 在“启发”的道路上走得过远。

三、设计有力度, 体现思考性

教师要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探究题, 使学生处于“心欲求而未得, 口欲言而不能”的愤悱状态, 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发现、主动探究、主动发展。听课中发现问题设计过易, 学生“不启而发”。有些探究题设计太难, “启而不发”。某老师在讲授《经济生活》中的“国家财政”时, 设计“国家财政有何作用”的题让学生去合作探究。学生翻书就能轻松解决, 然后做做讨论的样子, 让听课老师实在地感受他们的“合作探究”。如果老师这样设计:每一小组结合时政, 阐述国家财政的一个作用, 并说明这一作用与其它作用的侧重点不同之处。学生必须有一定的时政储备, 对国家财政的作用有一定的理解, 有“究”可探, 摆“花架子”、走过场是不可能探出究竟的。

四、先易渐入难, 要有梯度性

《学记》中说:“善问者如攻坚木, 先其易者, 后其节目。”这启示我们在设计探究题时要有梯度, 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小到大、由表及里、层层推进、步步深入, 从而“围歼”重难点。这样环环相扣、铺路搭桥、层层推进的递进方式, 不仅有利于学生解决问题, 而且有利于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某位老师在讲授《生活与哲学》中的“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时, 在学生还没有掌握主次矛盾与矛盾的主次方面的情况下, 直接设计探究题:如何区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问题设计没有梯度, 学生们面面相觑, 探究无法进行。

五、问题情境化, 感受新颖性

教师依据一定的教学内容, 创设贴近学生生活, 联系社会实际的情境, 设计恰当的问题, 使学生的已有知识与新的未知知识间产生认知冲突, 进而激发学生能够主动探究, 发现新知识。某位老师在讲授《政治生活》中的“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时, 设计以下的材料和问题:为配合学校的优秀学生干部的选举, 高一 (1) 班进行了班级选举, 在5名候选人中选出了2名优秀学生干部和3名优秀团员, 2名优秀班干作为校优秀学生干部候选人。之后班长代表本班同学参加学校的选举。问题: (1) 同学们在行使法律赋予的选举权吗? (2) 情境中涉及到哪些选举方式?各自有什么特点?情境中的问题不再陌生, 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进行的、快乐的事情。

六、数量要控制, 坚持适度性

探究题一般要经历展示、思考、讨论、展示、归纳、完善等环节, 一道探究题的充分解决正常需要10分钟左右。在听课过程中我们发现有老师课中设计六道探究题, 探究充满课堂, 学生忙于探究, 课堂很热闹, 但学生缺少深度的思考, 探究不充分, 效果不好。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 学生的“注意力”和“兴奋点”不可能持续很长时间。一节课设计二或三个探究题为宜, 以保证学生能充分进行小组合作探究。

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授本领, 更在于激励和唤醒。探究题的设计是一门艺术, 其目的是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让每道探究题都能观测到学生的有效活动, 让每道探究题都能促进学生不断地发展, 让探究课堂中的学生都能如沐春风。

概念设计探究 篇2

一、提高室内设计教学质量的方法

1.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教育教学事业是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好的知识。所谓教学,是让学生学会如何自主地学习,这才是教学的根本目的。因此在当下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教师要摒弃以往的教学观念和方法,以培养学生要学习、会学习为主要教学工作目标。结合室内设计课程实际教学情况,教师应建立完善、合理、有效的教学工作方案,同时将课程的发展动态和主要思想有机融入教学工作,为学生提供及时、全面、系统的教学知识内容,促进学生知识体系的完善,培养其职业能力和道德。

2.注重教学实践环节室内设计课程既要求学生注重理论,也要求其将理论及时运用到实际操作中,以此加强对知识的掌握,体现学习和教学的意义。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单纯注重理论的讲述,则永远无法达到最终教学目标。教师应在教授教学理论的同时配合实际操作或实践经验的呈现,适当增加实践性教学课程的课时量及教学形式。如,可开展教育实习、社会实践、民间艺术调查、毕业设计创作等实践活动,通过多样性的实践内容和形式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室内设计教学要以理论教学为基础,有选择性、经常性地安排一些实践活动或教学环节,可以通过实例展示,使学生在相互讨论、研究中增强好奇心理,从而激发其求知欲望。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注重教学实践的实施,还要注重教学实践课程的考核工作。我国一些院校虽然开展的实践课程活动较多,但是未能收到如期的效果,其主要原因就是考核工作开展力度不足,形式化的考核工作使学生对于实践课程的具体内容和意义理解程度较弱,无法直接突出教学实践活动的作用。对于实践课程的考核要以实际操作考核为基础,在此前提下对其过程中的理论知识进行详细的总结,使学生形成以理论开展实践,又在实践中认识到具体理论的循环性应用,由此提高其职业知识能力和素养。另外,学校应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量多开展一些校企联合实践活动,通过完善系统的实践平台促进学生未来职业能力的发展。

3.加强课程教学整合在教育教学事业发展中,通过对具体教学实践经验的调查,笔者明白当下教育教学事业已不再只注重单科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不同教学知识的整合,以此促进不同课程之间的知识融合发展。课程整合主要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对不同学科知识内容进行重新整理组合。由于室内设计的综合学科特点,其涉及的方面较多,主要包括建筑学、材料学、工程结构学、审美心理及环境心理学等。因此,对其进行课程整合,有利于学生完整掌握课程知识体系,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结构,促进学生职业知识的全面发展。

4.完善创新思维培养室内设计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对此教师应加强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工作,其主要方法包括:其一,加强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发散思维主要是指对问题进行多角度思考,将眼前和记忆系统中的信息重组,从而产生新的`思想信息,其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组成部分,发散思维训练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可在实际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开展此种思维方式的训练,促进学生思维更加流畅、变通及独特。教师可采取题型变化或解题思路的变化加强学生思维锻炼,让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作品的内容,鼓励学生采取不同的设计方法设计同一作品。其二,加强学生聚合思维培养。聚合思维是创新思维能力的关键内容,其主要针对学生的设计能力和技巧进行培养,使学生能在工作中选择正确方法进行合理操作,促进其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二、结语

基于前概念的科学概念教学探究 篇3

《空气占据空间》的教学设计

《空气占据空间》是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的教学内容。教材安排的教学内容及预期的学习目标为:1.通过简单的证明空气存在的实验,让学生认识空气的基本性质;2.通过压入杯底的小纸团不湿和套在瓶子里的气球吹不大,引导学生认识空气具有占据空间的性质,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空气”的概念。下面就是我的教学设计:

1.导入

(1)猜谜语引入“空气”的话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谜语:“有样东西真奇妙,看不见呀摸不着。没有它,风车转不动,离开它,飞机往下掉。花鸟鱼虫小动物,没它谁也活不了。”

(这里的教学设计主要是引入话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通过简单的证明空气存在的实验认识空气的基本性质。

引言:既然空气这么重要,那你们知道哪里有空气吗?有什么办法可以证明空气存在在这些地方呢?

学生讨论后实验

(这里让学生寻找空气,证明空气的存在,主要是在复习空气的基本性质的同时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2.探究空气占据空间的性质

引言: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在生活中很多地方都有空气的存在,那我们就来研究一下空气,了解空气的性质。

实验一、吹套在瓶子里的气球实验:

引言:老师这有一个气球,我把它套在瓶口上,在不取下,不破坏瓶子的情况下,你们谁能帮老师把气球吹大呢?

学生预测→实验→发现问题(吹不大)→讨论问题(为什么吹不大)→得出结论

(这里教学活动是让学生在自己发现问题的情况下,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从而得出结论“空气有占据空间的性质”)

实验二、小纸团不湿实验:

出示课件介绍实验:如果把一个小纸团塞进玻璃杯的底部,然后将杯子倒立竖直放入水中,杯子不能倾斜,可能会看到什么现象,纸团会不会湿呢?)先猜猜看吧!

预测→实验→发现问题(没有湿) →讨论问题(为什么没有湿)→巩固前面的结论

(这里的教学设计目的是在前面实验活动的基础上再次巩固学生对“空气有占据空间性质”的认识)

3.巩固总结

说说通过学习你了解了空气的什么性质?还想了解关于空气的什么性质?(巩固本课学习,为后面认识空气的其他性质奠定基础)

《空气占据空间》的教学实录

为了仔细研究自己的教学,笔者就小学科学《空气占据空间》的上述设计开展了教学实践,并请一位同行进行了课堂录像。以下是课堂教学的一个片段:

师:(猜谜引入“空气”的话题)有样东西真奇妙,看不见呀摸不着。没有它,风车转不动,离开它,飞机往下掉。花鸟鱼虫小动物,没它谁也活不了。

生:(猜出来高兴,异口同声的回答)空气

师:你们知道空气的基本性质吗?

生:(露出不确定的表情,回答的人很少)看不见,摸不着……

师:(总结空气的基本性质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是透明的等等)下面我们继续研究,看看空气还有哪些性质。

师:课前我们进行了吹气球比赛,好不好玩?想再比一次吗?可是这次老师要改变一下吹气球的方法,(出示气球在瓶里的实验装置)谁来试试?

生:(参与热情很高,都在使劲的吹)

师:瓶子里的气球为什么吹不大?这是怎么回事?小组讨论。

生:(不语、敢说的不多。认为有“东西”在阻碍气球变大。至于是什么“东西”,有人认为是瓶子、有人认为是大气压力……当他们提到大气压力时,我问是哪里的大气?他们都说是瓶子外的、气球里的等等,没有想到会有“空气”在占据这瓶子的“空间”。)

师:(抓住“空间”这一概念,引导学生用“空间”描述实验现象。在我的引导下学生勉强能说出“瓶子的空间里有空气”但学生还不会用“空气有占据空间的性质”这个科学性的语言来描述实验中的现象)

师:我们再来通过这个小纸团的奇遇来了解其中的秘密吧。让我们看看小纸团的奇遇:(出示课件介绍实验:如果把一个小纸团塞进玻璃杯的底部,然后将杯子倒立竖直放入水中,杯子不能倾斜,可能会看到什么现象,纸团会不会湿呢?)先猜猜看吧!

生:(同组的同学展开激烈的讨论、但说不出自己的理由。)

生:(实验时积极参与,都想做出和自己预测一致的结果)

师:为什么在实验中纸团没湿?

生:(又沉默了,敢说的人很少,能说的也不完全正确,回答的内容和前面差不多,并没有在第一次实验、讨论、汇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

(至此,下课铃声已响,但是预期的目标似乎还缺一点什么……)

《空气占据空间》教学问题探析

课后,我们一直在思考:为什么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每个教学环节都落实很好,学生还是不能接受“空气有占据空间的性质”呢?问题究竟出在哪里?于是我们就请几个学生留下来了解一下课后情况。我们问了他(她)们关于“空气”“空间”“占据”等一些概念,他们对这些概念的了解还算可以,没有太大出入。于是我就更加不知道学生不能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认识“空气有占据空间的性质”这到底是为什么?最后,我们无意间拿出一个空杯子就顺便问学生:“这个里面有物体吗?”问题出现了,很多学生都认为没有物体。我们再拿出一个空水桶问:“这个里面有物体吗?”……我们问了很多,学生们都认为“没有任何东西。”于是我追问:“它们里面真的什么都没有吗?”学生们有点不敢说了,这时有个同学坚定的说:“没有。除了空气。”其它人也附和这么说。“为什么?”我们问。学生们说:“空气不是物体。”“那是什么?”“就是气……”这时,我们才恍然大悟,问题出现在这呀!原来学生根本没把空气当成一个实实在在存在的物体,也就是他们关于“空气”的前概念在影响着他们学习新的科学知识。看来,在没有了解学生前概念的前提下进行教学设计是不科学的。

从教学课例中可以发现,学生在学习“空气有占据空间的性质”的科学知识前,头脑中已有形成“空气”的相关经验与认识。通常,我们把诸如此类学生在接触科学知识前,对现实生活现象所形成的经验型概念称为前概念。但是,实际上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粗浅的,有些甚至是错误的,由此而产生的概念的内涵受狭隘知识范围的限制,或者没有把对象的主要特征包括进去,或者没有同不重要的东西清楚地分开。这种前概念如果在他们探索世界的过程中没有被科学地加以引导,那么他们形成的那些观念,就有可能是非科学的,并且可能妨碍到孩子们以后的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采取一定措施进行干预,使孩子获得重要的和可迁移的科学概念,这样才能适应知识膨胀和复杂的环境。

科学前概念转变的教学策略

通过《空气占据空间》课例分析,我们认为,在进行科学概念教学时,一定要以学生的前概念为基础,运用合理的概念转变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形成合理的科学概念。为此,我们需要:

1.建立新概念之前,想方设法“暴露”学生前概念

正因为科学前概念对科学概念建立的影响十分重大,所以每次在想建立新概念之前必须做到想方设法“暴露”学生前概念。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可以在课前进行,可以了解学生一课的前概念,也可以一次了解一个单元相关内容的前概念。《空气占据空间》一课的最先的教学设计就是没有做到这一点,因而不能帮学生建立新概念。即使我们想办法引导学生讲出了“空气占据空间”这个概念,学生还是不能接受。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只有“暴露”了学生的前概念才能找到教学设计的始发点,做到有的放失。

2.在学生前概念的基础上制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不同,教学内容就不同。只有在学生前概念的基础上制定符合学生学情的教学目标才是合理的,才是适合学生的。就《空气占据空间》一课来说,原来的教学目标没有建立在学生前概念的基础上,而是教师跟据教学知识体系自己臆想出来的,因此课堂落实情况很不理想。后来,我们根据学生的学情,通过实验证明空气存在,让学生把认识空气的基本性质这个活动做好做重,加深学生对空气这个物质存在的认识,然后再教学空气的其他性质,教学效果要好很多。

3.针对学生前概念的基础,尽可能的收集各种可供研究的材料

科学概念是学生的理性认识,其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建立的过程也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所以不管是改变学生的“前概念”还是建立“新概念”,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地利用各种实物,使教学的活动更生动。如《空气的性质》后来的教学设计,在通过实验证明空气这个环节中,我们就准备了很多材料,如水、水槽、塑料袋、针管、海绵、纸、瓶子、气球等等,让学生证明空气是一个实实在在存在的物质。实践证明,这些对学生认识“空气有占据空间”的性质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在了解前概念之后,我们要有针对性地选择材料,最好可以提供一些可供学生自行研究的材料。

4.建立新概念时,科学教师要善于制造“矛盾事件”

建立科学概念是把学生的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其过程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在探究性教学中,科学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引起儿童不同认知间的冲突”,制造“矛盾事件”。在《空气占据空间》的学习中,我们就针对学生的学情,在“瓶子里的气球吹不大”的实验后,设置了这样的问题:“是什么在影响我们,使气球吹不大呢?你是怎么想的?”“你觉得哪位同学的想法更合理呢?”“你有办法证明自己的想法对不对吗?”等一系列问题来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在冲突过程中,我们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最后全班讨论。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我有意放大他们每一个人的想法,然后让他们发现自己的想法其实和别人是不同的,因此产生了探究欲望。事实证明,这样对于克服学生前概念,建立新知识体系是非常有意义的。

5.建立新概念后,要及时巩固拓展

在学生建立新概念之后,要及时提供对新概念进行巩固和系统化的机会。因为孤立的概念具有可变性,很容易受其他因素的干扰,所以巩固拓展也显得尤为重要。例如《空气占据空间》的教学设计,在“瓶子里的气球吹不大”的活动后,我们还安排了“小纸团不湿“等实验来帮助学生巩固新知。

概念书籍设计探究 篇4

一、概念书籍发展的必要性

1. 观念的变革

书籍艺术的发展伴随着人类文明发展的历程, 随着观念的变革和时代的演进, 改变着人们对书籍变化的要求, 设计书籍的物质载体和书籍的内涵均发生着变化, 现代书籍的新形式也越来越多, 多元化的设计取向成为书籍装帧未来发展趋势。

概念书籍无疑是最能传达现代设计理念和审美气质结合下的产物, 给读者营造出时代气息和感官享受。设计师以独具特点的书籍表达语言和信息编辑思路创造性的传达书籍内涵, 同时充满着强烈的个性。

2. 创新的驱动

设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备创新性、独创性能力的未来设计师。我们认为创造性思维是大脑资源的的重要“宝藏”, 启迪创造性思维对于设计教育来讲是关键之所在。其实概念书籍设计本身就是一种显而易见的创新活动。

二、概念书设计探索

1. 概念书之概念

关于“概念”的解释在《辞海》中注释是:“反映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方式。”概念书籍设计是一种“预见”式设计开发下产生的新设计。各种概念设计以自身独特的存在影响着人们的审美接受和观念倾向。“从外在世界形象、到抽象、到概念, 这是事物由感觉到知觉, 从低级向高级的认识过程, 因此概念艺术是观念性的高级的艺术形式。”

“书”是以传播知识为目的用文字或符号记录于一定载体上的著作物;是将艺术与技术以及社会、艺术、心理等诸多要素整合在一起设计的特殊商品。“书籍装帧设计不是静止的, 而是富有生命、有生气的元素。”

“概念书”的一般定义为:“概念书设计意味着对人们司空见惯的书籍形态进行大胆的创新, 创造出既有书籍本质特征, 又与众不同, 有新意的书籍。”概念书设计实现的是艺术设计范畴的本体语言的设计实验, 着重于能寄予观念的视觉形式和阅读体验。传播知识不再是其主要目的, 而是寻求一种新的阅读体验和阅读乐趣。设计者通过对书籍内容和思想准确把握, 感悟加工后重新设计一种具备新物性构想和信息传递的书籍。

2. 概念书设计

(1) 概念书籍设计观念

(1) 形意融合, 传达观念

“形”“意”是概念书籍设计观念的两个着眼点, 概念书籍设计的形态可变, 但书籍装帧设计的内涵不变, “只有与书籍本身的品位相结合, 设计艺术才有生命, 才能发挥出书籍的导读作用。”概念书籍设计的核心要能传达出书籍内涵观念。概念化的艺术形式趋向是观念超越现实, 那么设计或是饶有趣味, 或是富于哲理, 要么超越现实。不管它的形式怎样, 概念书籍设计必须做到形意融合传达观念, 这样的概念书其内涵的思想性及引导性都会发人深思给人以启迪。

(2) “求新求异”倡导探索

从表面上看概念书设计“求新、求异”观念前卫不计较现实应用。其实它的目的在于抛开现实应用的各种各样的束缚, 深刻挖掘自己的设计理念和内心思想, 发挥丰富的想像去创造、去超越。它是引导未来潮流, 充满革新魅力的设计。这种设计对设计师的设计观念、创意思维具有重要意义, 所以业内设计家和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教学需对概念书设计加以重视, 倡导探索。

(3) 观念为先, 重于形式

“设计是人类改变自我和世界的创造性活动;前苏联学者卡冈认为‘文化是人类活动的各种方式和产品的总和’, 设计也是一种社会文化活动, 包括设计观念和设计形式两个方面。”对于概念书籍设计而言, 设计导向是“观念为先, 重于形式”, 它在有限的形态、材料、设计、版式、图文等物化形式条件中, 通过设计师的观念为先的理念, 使得概念书籍表现出强烈的艺术特征和观念性质, 也最接近设计的本质活动。

3. 概念书籍设计原则

(1) 科学态度的原则。

概念书籍设计并不是为了设计新奇的样式, 也不是为了设计哗众取宠的产物, 它应该表现为对书籍内容的认识提升的艺术作品, 这种概念书籍对设计采取反思的态度, 不论是设计的形式、材料还是工艺或技术的运用, 探索上都要能够秉持科学的态度去完成。

(2) 原创性设计的原则。

创意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原创, 基于概念书籍之“概念”就应遵循与众不同的原创原则, 具有独到见解的概念书籍设计才有无限的活力和竞争能力, 探讨的方向才更加具有研究意义。要善于发现和勇于进行原创性的设计, 用创造性思维引领创造性的设计, 新思路衍伸出新的设计方案才区别于同类的设计。同时要有所思, 有成熟的概念设计思想理念和手段, 才能实现真正的原创设计。

(3) 未来设计原则。

也就是“前瞻性”设计原则。我们说设计的思路决定设计的深度、倾向和意图, “前瞻性的设计”以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创造。特色鲜明的概念书籍设计能启示读者深入的探析书籍的内涵, 将读者们引入丰富的思维层面。这些形态、材料和表现手法能够在未来被使用到, 同时探究塑造未来书籍和未来设计应用的方向。这也是概念书具备的的现实设计意义。

三、结论

“概念书寻求书籍内容表现的其他可行性, 在此过程中的一系列探究, 都有助于开拓书籍设计革新, 概念书的设计更加强调书籍本身的实验性气质。”我们强烈的感受到这样的书的设计还有有无穷尽的表现形式有待开发, 设计者们可以有各种可能性的尝试探究出新概念书籍形态。这种书籍或许由于现阶段技术材料出版的制约不能大量用于生产或被大众接受, 或许还只是被学者和书籍爱好者所追求, 但即使是这样它也仍然以其鲜明的特色影响着书籍装帧设计艺术的范畴。它的存在也是一种社会需求, 以多元化的设计语言扩充读者的接纳范畴, 以及探寻更理想的方式表现作者的想要传达的思想内涵。无可否认对概念书设计的探索给书籍装帧设计本身带来了许多新的机遇和方法试验, 注入的是全新的独创性的血液, 可以明确地说概念书影响书籍装帧设计未来发展, 为设计者们营造了广阔的创作设计空间, 开拓着书籍设计未来趋向。

参考文献

[1]高月雅.概念设计对设计教育的重要意义[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5.12

[2]瑞芳, 崔辉.踏着时代的节拍唱自己的歌——访著名书籍设计师吕敬人[J].编辑之友.2002.11

[3]白云.创新思维能力训练——概念书设计教学探索[J].大众文艺.2012.03

[4]吕敬人.吕敬人书籍设计教程[M].武汉, 湖北美术出版社.2005.06.第14页

[5]彭圣芳.概念设计探议[J].美与时代.2005.12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设计方向探究 篇5

内容论文摘要:文章通过对空间概念和建筑空间分类的阐述,从设计角度出发,对建筑空间的阶段性、地域性、前瞻性等方面论述了文化内涵、历史渊源对建筑的影响及对人们的心理和生活的影响。

论文关键词:形式 协调 前瞻性 阶段性 地域性

空间的概念

“空间”是无限宇宙空间的总称,它与“时间”对应,本文不讨论这个大的概念,只涉及我们生活的环境区域空间和建筑空间,主要来探讨与人们生活关系最密切的建筑空间的属性以及对其设计定位的理解。

空间的存在都应考虑到与周围环境的呼应,它的美也因空间的自然状态或人为的雕琢而变得更加璀璨。在中国,“天人合一”是传统哲学和审美思想的基本精神,这正是体现了一种和自然和谐、亲密的关系,即“意”和“境”的高度统一,这样的“统一”也就是我们在设计当中应该强调的完整性之一。在做构思方案的时候就必须考虑它的环境因素,应该放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中,通过什么方式来使主体形态更加完整和耐人寻味。灯光明度,色彩的变化,环境与主题形态的反差形成对比方向、朝向等等,这一切都会发生相应的视觉反应,这样一种感受是空间的、全面的。

综合性因素在设计中起着重要作用

建筑的适用性早在多年前,古罗马杰出的建筑师维特鲁威就提出建筑要符合“坚固、适用、愉悦”的原则,被后来的建筑师们奉为建筑学上的“六字箴言”。所谓“适用”,是对建筑最基本的功能要求,也是最本质的要求,不同的建筑功能适用于不同人的各种基本功能需求。

设计之初的前瞻性要考虑到未来人们需求的发展变化对建筑的灵活适应性要求,特别是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逐步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与消费方式也有了很大的变化,随之而来的对建筑功能的要求也越来越多样,越来越细化,满足由此带来的不断发展变化的.功能要求是“适用”的真正内涵。

了解潜在的文化内涵从本义来讲,建筑是为人类提供一个最适宜创业和生活的空间,它的功能实用性仍然是其第一性。如何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处理好建筑的安全适用、经济和美观,一直是建筑的永恒主题。正如王受之先生所说:“目前,不少青年建筑设计师急功近利的希望知道什么是‘最新’的建筑潮流,如果从设计史的角度来看,这仅仅是一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狭隘倾向。”

综合因素的协调融合建筑设计是一项创造性的劳动,每个建筑师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能有所创新,有个性,有特色。建筑创新首先体现在设计理念和理论上,建筑创新还体现在影响设计的各个因素上。例如总体布局如何与城市和环境的协调融合,在功能上如何以人为本满足使用的要求,在文化上如何承前启后表达建筑的内涵和文化品位,以及材料、结构、技术的创新。它涉及到环境、功能、文化、技术、经济的各个方面,常常是诸因素的综合,并在某一环节形成突出的创新点。

建筑空间的阶段性与地域性在远古时代,先民们就基于自身的生存环境和人文素质,创造了符合自身特性和环境特征的各类文化,人们按照自己的意念去生产生活,使文化带有强烈的民族色彩;并因其不断改造和利用生存环境,又使文化烙上鲜明的区域印痕。《礼记·王制》说:“高山大川异制,民生其间异俗。”中华文化的形成过程,既是各民族文化精华的荟萃过程,又是各文化区域相互影响、冲突和融合的过程,文化的民族性和区域性确实有着紧密的联系。 影响建筑设计的因素在现今的建筑设计市场中,风格、理念以及手法可谓千差万别。笔者曾读到一篇文章,提出了建筑设计的三种倾向,一是 “民族形式”的设计倾向,二是商业化的设计倾向,三是“高技术”的建筑设计倾向。这三种倾向基本概括了国内的建筑设计潮流。

在做空间设计时不要受太多所谓的流派的影响,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特色,在特定的情况下,把材料形式和当时当地的伦理道德有机完善的结合才会有好的设计。

设计师应胸有成竹、意在笔先

建筑空间可以分很多类,居住空间、公共空间、商业空间、餐饮空间等等。在对待不同的建筑空间进行设计规划的初始阶段,应考虑到其使用目的,对建筑空间的使用者或使用人群(儿童,老年人,残障人群,孕龄人群等特殊人群),以及时间、性质等进行了解,把握空间的大轮廓和定位、风格,也就是说,意在笔先。当然,结合甲方的要求也是必要的。

在考虑使用目的、使用人群、时间、性质定位、风格等因素的基础上,在对公共空间设计的初始阶段,我们该想到随着时代的变迁,更多的功能将被赋予,设计师应该具有前瞻性,要胸有成竹、意在笔先。例如,当今的博物馆已经不再单纯是艺术品陈列室了,随着人们要求的提高,设计师正赋予它越来越多的功能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博物馆是联结艺术和大众的枢纽,陈列和展出艺术作品不失为达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但却远远不够。因而,在博物馆的设计中不要繁琐奢华的装饰,所有的装饰要为空间来服务。

结语

在设计一个空间时,设计师在初始阶段的工作内容就是把握空间的性质,理解所要设计的空间的内涵,了解当时当地的人文地貌、建筑技术和建筑材料,根据不同的使用人群、使用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空间是为功能来服务的,拘泥于某种形式哗众取宠的设计是不堪一击的。通俗地讲,成功的设计应该是与周边环境协调,符合使用者身份,使用舒适,适合于中国的速度、节奏、规模。对各种设计理念和形式的借鉴,要做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

参考文献 :

《建筑空间组合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3年.

王受之著《世界现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关系探究 篇6

关键词:室内设计;建筑设计;共性;差异性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都属于环境设计范畴,二者在建筑中一内一外、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密不可分,其中建筑设计是室内设计的基础、基本环境依据,对室内设计起着制约的作用,室内设计是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环境和空间的再创造,确切地说,室内设计是建筑设计在“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的继续和深化,无论是室内设计还是建筑设计都受环境因素和经济因素的制约。如何充分发挥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将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为人们营造个性鲜明、舒适愉悦的居室空间成为当前设计师需要认真深入思考的重要问题。

1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的概念

建筑设计是指运用各种建筑构件建造出满足人们对建筑物基本功能、经济和艺术需要的建筑空间。设计师在建筑物建造之前必须对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解决问题的办法等做好设想和应对,由此可见,建筑设计对建筑实体的形成和产生具有指导作用。[1]室内设计是处理建筑环境与人之间的关系、塑造整体建筑空间环境、改善人民生活居住质量的学科,是根据空间的使用性质、业主的经济能力和环境特点,运用技术手段、造型艺术和人体工程学等知识对具有视觉限定的人工环境进行功能、技术、艺术的综合设计,其目的在于满足人们的生理和精神需求,保障人們生活、生产的需要。室内设计不仅具有满足相应功能要求的使用价值,而且还具有反映历史文脉和建筑风格的艺术价值。

室内设计与建筑同步产生。当前的室内设计不仅是对建筑的美化,更是对室内功能和形态的改善,尤其是近年来建筑室内一体化跨界设计理念的盛行,更是将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建筑空间要想达到科学、合理的美化功能和使用功能就必须是“由内至外”的,是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的一体化。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之间具有相同之处,也有差异性,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2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共性

(1)二者设计的目的是相同的。建筑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对建筑物系统的整体设计,根据建筑物不同的使用功能对空间进行特殊处理,实现建筑的使用功能,使建筑具备整体感和美感,如对于一栋综合教学楼来说,在建筑设计上既要综合考虑普通教室、实验室、舞动室、音乐教师等不同的空间使用功能,同时还要根据教室的具体功能对建筑进行特殊处理;室内设计的目的也是为了实现空间特定的使用性质和功能,不仅要根据业主的需要对室内空间局部作设计创作,还要体现空间的使用价值、业主的爱好和品味。满足空间的使用性质和功能是室内设计和建筑设计相同的目的。

(2)二者都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建筑设计不仅要考虑建筑物周围的地形条件、交通条件、绿化日照,建筑物的规模、位置、布局和朝向,还要考虑自然气候、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的限制,如在设计小区主干道位置时,不仅要考虑小区周边的道路情况、建筑物之间的次要道路,还要考虑小区的车流、人流情况,既充分利用小区面积。室内设计主要受建筑环境、通风采光等小环境的影响,如果建筑周围环境优雅、阳光充沛、视野开阔,那么在做室内设计时可以利用窗口、阳台等将室内环境与室外环境相互交流,使室外环境点缀室内环境。

(3)二者都受物质投入的限制。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都需要通过建筑装饰材料来体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同的建筑装饰材料会直接造成设计的艺术效果和使用效果的巨大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在室内设计中体现得尤为突出。由此可见,物质投入直接影响着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的质量和品位。

(4)二者都遵循整体设计思想的指导。在呈现大的设计宗旨时,室内设计和建筑设计必须在整体设计思想指导下进行,二者相互协调、同步完善才能体现建筑物自身的特质,突出设计的个性。[2]优秀成功的室内设计不仅能够为建筑设计增光添彩,而且还能为建筑设计营造空间氛围,因而,在进行室内设计时,设计师必须把握大的整体设计思想,这样才能设计出与建筑物、外部环境相协调的空间氛围。

3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差异性

从广义上来说,室内设计是建筑设计的一部分,与建筑设计之间是不可分割的关系。好的建筑包括室内设计和室外设计(建筑设计)两部分,尽管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有许多共性,但二者之间也存在许多不同之处。

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是整体和局部的关系。建筑设计是建筑物设计需要做的全部工作,既包括建筑物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建筑物整体的风格和使用功能,还包括走道、楼梯、大堂等单个空间的使用功能,也就是说,建筑设计不仅要考虑整体风格、单个空间的使用功能,还要兼顾公共空间和单个空间的安全疏散问题。室内设计考虑的范围较小,只是在建筑设计的基础上对独立的使用空间进行适当地调整以体现业主的个性、空间划分的艺术性和合理性。对于不同的住宅用户来说,建筑的局部和整体无须统一;但对于使用功能明确的建筑物来说局部和整体风格就必须统一,如教学楼的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在风格上必须统一,都要体现简洁、大方,色彩运用要以温和的暖色调为主,夸张的、繁杂的色彩和繁复的设计不仅会分散师生的注意力,还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建筑设计制约着室内设计,室内设计则改变着建筑空间,室内设计是对空间的再创造。室内设计只能在特定的建筑物内部进行,因而,建筑的分割对室内设计起着直接的限制作用。当然,室内设计可以在合理的范围内对室内空间进行重新组合和调整,以弥补和改善建筑设计的不足和缺陷。此外,建筑设计着眼点是整体性的,它带给人的只是一个美好的视觉欣赏,对室内环境的设计缺乏细腻性和个性化;室内设计的着眼点是室内空间,它是建筑设计的继续和深化,设计完美的室内空间不仅能实现美学和功能上的协调统一,还能为业主创造一个美好、舒适、方便的使用空间。[3]

因此,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之间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离开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就会失去依据和标准;离开室内设计,建筑设计将是不完美的,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为人们提供一个优美、舒适的居室环境。参考文献:

[1] 宋鸣笛.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理论结合的探析[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3).

[2] 马琪.谈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之联系[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3).

生态建筑设计原理及设计方法探究 篇7

在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模式下, 生态建筑设计理念诞生, 为我国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又添加了新的活力, 在国外生态建筑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 但在就我国的生态建筑发展来看, 当前还处于刚刚起步的发展阶段。在建筑设计中, 还需要对其进行不断的创新和改革。并针对已经存在的相关问题还需要不断的进行优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 只有将生态建筑设计原理真正的融入到设计中, 才能全面的实现我国的生态建筑发展, 并全面的促进我国生态环境的建设。

2 生态建筑设计原理

2.1 和自然环境和谐相处

众所周知, 建筑工程的发展给自然环境带来了极大的破坏。如果在建筑工程投入使用以后, 在其使用的过程中没有对自然环境加以保护而是对其继续进行破坏和污染, 结果只会加快人们生存环境的恶化程度。因此, 在生态建筑设计的过程中, 设计者必须着重考虑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利用, 一方面能够降低建筑物自身的能耗, 另一方面还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比如在建筑设计中充分对太阳光的利用, 减少室内照明设备的使用;考虑利用水池、喷水系统来降低室内温度, 减少室内制冷设备的使用;在建筑设计中考虑留置通风口, 促进室外空气和室内空气与的循环流通等。

2.2 充分考虑建筑的节能

从建筑设计的功能需求上讲, 在满足所有功能的条件下最大化的降低能源物质的使用, 减少对建筑能源物质浪费, 注重建筑功能和结构的设计。不能够过分的追求建筑的豪华、新奇、气魄、突出, 以及所谓的“史无前例”。对于为了增加建筑的创造感性空间而必须增加的构造材料部分, 应最大程度的进行节制, 使其不能超过“必要消耗之能量物质”。在建筑设计中进行人文艺术特质的表现时应尽可能的使用人工和自然材质。因此, 生态建筑设计应遵守材料使用量最少和能源的设计、建造、维持的原则。

2.3 为使用者提供健康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生态建筑的另一大要点就是为用户提供更加健康和舒适的生活环境, 体现出对人的关怀, 增强用户和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沟通。 (1) 生态建筑必须具有完善的使用功能, 能够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各种需求。 (2) 生态建筑设计中必须注重建筑采光的设计、通风的设计以及温度和湿度有效控制等, 为用户提供更加高质、清洁、舒适的生活环境居住以及工作环境。

2.4 新技术的有效利用

减低建筑的能耗、采用与环境相适应的的材料和采取无污染的工程施工措施:采用能够循环利用和无污染的材料;高效节约的使用能源和能源的循环使用;采用降低对生态环境压力的先进施工方法。在生态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对应方法是:在设计中冲刺利用日照强度, 通过日照强度来自动的调节建筑室内的照明和蓄热系统;充分利用二次能源;充分利用室内水压、水温、排热回收以及建筑的节水系统;材料应选用耐久性强、易于回收再利用的材料;提倡在生态建筑设计中使用经无害加工处理的再生材料;在使用自然材料时应注重其使用强度不能破坏自然生态的再生系统;提倡建筑的工厂化生产, 减少建筑工程现场作业量, 提高材料使用效率和工程施工效率;设计中还应注重建筑的后期保养、修缮和更新。

3 生态建筑设计的相关方法

3.1 生态建筑整体设计方法

要想充分的掌握生态建筑的设计方法, 首先必须从建筑设计的整体上全面的去看待生态建筑设计中的每一个问题。生态建筑整体设计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建筑和自然生态环境的共生;建筑和社会环境的共生。

生态建筑设计, 首先应对建筑所处的地段进行慎重选择, 尽量使其处在自然生态环境良好的区域, 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 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建筑的建设应尽量将对土地的破坏和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干扰降低到最低程度, 对自然生态环境已经造成的不平衡必须通过建筑物的建造来弥补。此外, 对于已经确定的建筑基地, 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即尽最大可能的保留和尊重有价值的自然生态环境要素, 保持自然生态环境原有的完整性。另外, 建筑设计师在进行自然生态环境设计的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尊重地形、地貌;保护植被的现状;结合水文地质情况;保护土壤资源。

建筑和社会环境共生的设计方法, 简单的说就是在建筑物的全寿命周期中必须做到以下几点:对古建筑进行妥善的保存, 对传统街区的景观进行继承和发展;对地域和城市的自然生态景观特色进行继承和保护;积极创造城市的新景观;对城市的交通、能源、土地进行适度的使用;保持居民原有生活方式, 继承地方传统的施工技术和生产技术;保持城市发展的持久活力和魅力;让城市居民也能参与到生态建筑设计和街区的更新中等。

3.2 高效无污染的设计方法

生态建筑高效无污染的设计方法通常将其分成高效和无污染两大部分。生态建筑的高效主要体现在建设设计的节能, 这就要求设计师在将不必要的浪费降低到最小的同时, 还要充分地实现生态建筑的节能设计。要想充分的实现生态建筑的节能设计, 在生态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应合理使用新型的建筑节能材料, 比如充分考虑对太阳能能源的有效使用。随着科技的发展, 太阳能在建筑中的使用得到了广大人民的青睐, 同时在国家推行的新能源工程中, 太阳能的使用最受人们的重视。在当前的建筑设计中, 太阳能已经被用到了建筑中很多功能中, 比如:采暖、干燥、热水、降温等。除此之外, 还可以利用物理学的知识, 利用温差和压力的知识来实现生态建筑的节能设计。

3.3 灵活多样的设计方法

在生态建筑设计中采用适应变化的设计方法, 就是在选择生态建筑材料时应注重科学性、合理性。选择建筑材料是生态建筑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对于设计师来说, 在对生态建筑进行设计时应恰当的选择建筑材料, 比如生态建筑材料能够增加建筑的节能效果, 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污染;对废弃的建筑材料进行灵活的利用, 能够进一步节约自然资源, 减少能源和材料的消耗。为了适应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在对建筑材料选择和使用中增加了难度和深度, 其和生态建筑设计中的每一环节都有不同程度的联系, 如材料的选取、成品的加工、功能的分配、日常的维护、建筑物的拆除或废物的处理等都和自然能源和生态环境都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3.4 生态建筑的智能化发展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 人们对生态建筑的智能效应给予了更大的重视, 比如把智能型计算机、多媒体现代通信、环境监控等技术和生态建筑相结合, 为人们提供更加安全、舒适、高效、灵活的生活空间, 进一步促进人和自然生态环境的整体和谐发展, 使生态建筑实现可持续发展。

4 结束语

生态建筑在我国还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 和国外的生态建筑发展水平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因此, 在进行生态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应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 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结合我国具体的国情, 开创适合我国生态建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为人们提供更加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 促进人和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促进自然生态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付云松, 倪金卫, 蒋正跃.现代建筑转向生态建筑[J].华中建筑, 2010.

[2]张强.生态建筑设计原则及相关对策[J].行业经济, 2012.

[3]李显凤.浅谈生态建筑观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

单元防水性能设计探究 篇8

随着建筑市场的快速发展, 加剧了幕墙市场对高水平幕墙设计的需求, 为此幕墙设计单位就以丰富的幕墙系统结构形式来适应和引导市场的需求。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单元式幕墙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但是由于企业的开发能力不能满足幕墙市场的需要, 存在脱节现象, 致使大量的单元式幕墙的水密性能出现问题, 影响了单元式幕墙技术应用和推广。

二、单元幕墙的三道密封线

(1) 尘密线。为阻挡灰尘设计的一道密封线, 一般由相邻单元的胶条相互搭接实现, 起到阻挡灰尘和披水的作用。

(2) 水密线。它是单元幕墙的重要防线, 通过幕墙表面的少量漏水可以越过这条线, 进入单元幕墙的等压腔, 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 进入等压腔水将被有组织的排出, 没有继续进入室内的能力, 达到阻水的目的。有时为了提高幕墙的水密性能, 也可能同时设置多道水密线。

(3) 气密线。它也是单元幕墙的重要防线, 由于水密线和气密线之间的等压腔和室外基本上是相通 (有时在连通孔上放置防止灰尘的海棉) 的, 因此水密线不能阻止空气的渗透, 阻止空气的渗透任务由最后一道防线———气密线来完成。

三、单元式幕墙防水系统设计要点

无论是插接还是对接, 单元板块在上下左右以及单元板块“十字”接口处均存在自由缝隙。如何从系统设计中处理好这些自由缝是解决单元式幕墙水密性的关键。

1. 型材断面构造设计的合理性

在单元式幕墙的系统设计中, 型材断面的设计非常重要。它不仅决定单元式幕墙的安全性, 工艺性, 同时还决定了单元式幕墙的其他物理性能。它必须将其安全性、工艺性和结构防水同步考虑。由于工程上所用的幕墙节点形式很多, 因此本文不可能详细论述, 仅述以下几点供参考:

(1) 合理设计型材端面及型材咬合位置, 尽量将水密线与气密线分离, 保证等压腔发挥作用。

(2) 断面上尽可能避免在制作过程中开工艺孔, 气密线腔壁上禁止开工艺孔。

(3) 插接式单元幕墙在断面设计时应考虑板块安装后插接件之间有不小于15毫米的搭接长度。以便有能力适应层间变位和吸收现场安装产生的误差。

(4) 断面设计时应尽可能考虑减少零件数量, 降低构件的加工量和加工难度, 以便保证板块的组装质量。

(5) 幕墙板块的型材断面种类应考虑尽可能的少, 同时应考虑到尽可能减少零件的组合量, 以便减少板块组装所形成的缝隙。

2. 胶条合理设计

在单元式幕墙的系统设计中, 胶条的设计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决定了单元式幕墙的水密性、气密性以及幕墙防水性能的耐久性。目前工程上所用的胶条大多存在一些问题。究其原因是对胶条的产品性能缺乏了解, 胶条的断面设计存在不合理现象。事实上胶条的材质、延伸率、压缩量以及断面形式都很关键。单元式幕墙密封性胶条主要是三元乙丙 (EPDM) 胶条, 这种材料具有卓越的耐臭氧老化性、耐气候老化性、耐热老化性、耐水性, 还具有较好的耐化学药品性, 可以长期在阳光、潮湿、寒冷的自然环境中使用。

根据不同的气候特点, 应选用不同的EPDM牌号。总结近些年的应用经验, 胶条的设计可遵循以下原则:

(1) 在北方地区, 温差大, 冬天温度很低, 在配方设计中充分考虑材料的低温脆性, 这样硬度对温度的依赖性小, 便于安装和使用。

(2) 胶条在设计时必须确定合理的断面形式, 选择合适的EPDM橡胶牌号, 胶条的位置和作用不同, 其断面形式也应该不同。

(3) 对有特殊环境要求的胶条, 有必要与胶条供应商进行联合设计, 弥补设计人员知识面的不足, 充分利用胶条材料的优良性能。

(4) 对接型单元幕墙的气密线胶条竖横应相同, 确保胶条在板块四角周圈形成闭合。

市政桥梁抗震设计探究 篇9

1 市政桥梁抗震分析

要想建立正确的抗震设计方法、采取有效抗震措施, 对公路桥梁震害及其产生的原因的调查和分析是必不可少的。从世界各国的地震震例统计资料看, 公路桥梁的震害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种:1) 对梁式桥梁地震位移造成上部活动节点处因盖梁宽度设置不足导致落梁或梁体相互磁撞引起的破坏, 而对拱式结构则主要表现在拱上建筑和腹拱的破坏, 拱圈在拱顶、拱脚产生的破损裂缝, 甚至整个隆起变形;2) 由于地震造成的地基土液化, 加大了地面位移从而加剧了结构反应, 大大增大了落梁的可能性;3) 对支座的抗震要求考虑不足造成支座发生过大的位移和变形从而造成支座本身构造上的破坏等, 进而对结构的其他部位产生不利的影响;4) 桥梁下部结构抗力不足导致的地震时下部开裂、变形和失效, 进而对全桥的不利影响;5) 地震时使得在松软地基上的桥梁在发生河岸滑移导致全桥长度的缩短而造成的比较严重的震害。以下分析落梁、墩柱、节点和桥台破坏以及基础破坏、桩身破坏三者原因。

1) 落梁

落梁的原因一般是因为支承连接部件失败:固定支座强度不足、活动支座位移量不够、橡胶支座梁底与支座底发生滑动, 在地震力作用下支座破坏, 致使梁体发生位移导致落梁。墩台支承宽度不满足防震要求, 防落梁措施设不合理, 在地震力作用下, 梁、墩台间出现较大相对位移, 导致落梁现象的发生。伸缩缝、挡块强度不足, 在地震力作用下伸缩缝碰撞破坏挤压破坏、挡块剪切破坏, 都起不到应有作用, 导致落梁。

2) 墩柱、节点及桥台破坏

此类破坏多发生在墩柱塑性铰处、墩柱与盖梁连接处, 墩柱与系梁连接处, 地震力作用下桥墩纵向受力筋被剪断, 直接导致桥梁的倾覆。

3) 基础破坏、桩身破坏

其原因是桥位通过地震断裂破碎带, 地震力作用下基础出现移位、沉降;桥位位于液化砂土地质中, 基础出现不均匀沉降。

2 市政桥梁抗震设计策略

2.1 市政桥梁抗震设计总体原则

从抗震角度出发, 合理的结构体系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1) 具有明确的计算简图和合理的地震作用传递途径;2) 具有合理的刚度和承载力分布, 避免因局部削弱或突变而成为薄弱部位;3) 具备必要的承载力、良好的变形能力和耗能能力。从以上概念出发, 理想的桥梁结构体系布置应是:从几何线形上看, 桥梁是直的, 各墩高度相差不大。因为弯桥或斜桥使地震反应复杂化, 而墩高不等则导致桥墩刚度变化, 使抗侧力桥墩中刚度较大的最先破坏。从结构布局上看, 桥梁尽量保持小跨径, 使桥墩承受的轴压水平较低, 从而获得更好的延性;弹性支座布置在多个桥墩上, 把地震力分散到更多的桥墩;各个桥墩的强度和刚度在各个方向都相同;基础是建造在坚硬的场地上。虽然由于各种限制条件, 理想的抗震体系实践中很难达到, 但在设计之初, 仍应考虑使桥梁结构尽可能地满足上述要求。

2.2 节点抗震设计

节点是连接桥墩和盖梁的传力构件, 是保证整个结构良好工作的关键部位, 属于能力保护构件。因此, 对其强度和刚度要求都较高。在桥梁结构中, 如果桥墩和盖梁刚度比较接近, 则在地震作用下, 结构受到侧向赓性力作用, 节点核心区箍筋受力很大, 容易出现节点刚度退化。一方面会导致节点核心区混凝土剪切破坏;另一方面又会导致桥墩内力重分布, 墩底截面弯矩加大, 更快达到屈服状态, 降低桥梁结构横桥向整体的抗震能力。而在盖梁和桥墩抗弯刚度相差较大时, 在地震横桥向作用下, 墩底和墩顶部位的塑性铰更容易形成, 节点部位相对更加安全, 符合能力抗震设计思想。当节点部位出现刚度软化以后, 对墩顶截面的约束减弱, 从而导致墩顶截面弯矩减小。在桥梁结构中, 节点构造形式与房屋框架结构中的节点相差较大, 而且桥梁结构在横向地震作用下主要依靠墩柱的延性发生变形, 而不是依靠盖梁的延性, 因而不能套用房屋框架结构节点抗震设计。但是毫无疑问的是, 桥梁节点部位属于能力保护构件, 在地震作用下需要保持较高的强度和刚度。

2.3 整体优化设计

从结构上来说, 要清楚哪些结构有利于抗震, 哪些结构抗震不利, 其中包括桥型、上部结构、下部结构、墩台、基础的处理等等。构造细节措施则包括一些基本的抗震措施, 比如支座的选择、挡块的设置等等, 还包括构件细节的构造措施、比如墩的箍筋配置、节点配筋构造。在确定路线的总体走向和主要控制点时, 应尽量避开基本烈度较高的地区和震害危险性较大的地段。对于地震区的桥型选择, 尽量减轻结构的自重和降低其重心, 以减小结构物的地震作用和内力, 提高稳定性;力求使结构物的质量中心与刚度中心重合, 以减小在地震中因扭转引起的附加地震力, 应协调结构物的长度和高度, 以减少各部分不同性质的振动所造成的危害作用, 适当降低结构刚度, 使用延性材料提高其变形能力, 从而减少地震作用, 加强地基的调整和处理, 以减小地基变形和防止地基失效。

3 结论

随着我国某些地区地震频繁发生, 对于市政桥梁而言, 其抗震性能的好坏势必会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影响。首先必须从设计角度出发, 充分考虑震害相关原因, 在结构上增加其抗震效果, 同时必须因地制宜, 采用适合当地标准来进行桥梁设计, 相信我国桥梁的抗震性能一定能步入新的台阶。

摘要:桥梁工程作为交通运输的咽喉纽带, 在我国基础建设中的作用巨大。然而我国是相对多震国家, 市政桥梁的抗震设计尤显重要。本文阐述了我国市政桥梁抗震相关情况, 分析了桥梁震害相关原因, 基于设计因素, 探讨了市政桥梁抗震可行性设计策略。

关键词:市政桥梁,抗震,设计,震害

参考文献

[1]王克海, 孙永红, 韦韩, 李茜, 姜震宇.汶川地震后对我国结构工程抗震的几点思考[J].公路交通科技, 2008 (11) :54- 59.

[2]刘文仕.桥梁抗震设计方法综述[J].中国水运, 2008, 8 (6) :225-226.

消费者概念探究 篇10

关键词:消费者,概念,最终消费者

一、消费者概述

消费者保护运动始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 最先发源于美国, 继而发展到欧洲、日本和若干发展中国家。随着消费者运动的发展, 各国政府纷纷制定围绕消费者权益的法令, 不论在实体法或是程序法方面, 都有所突破。

消费者作为一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所调整的主体, 是应当首要明确的。只有在明确消费者概念的基础上, 对消费者的保护才能有的放矢, 使得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得到真正的保护。我国1994年1月1日起施行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我国全国性的消费者保护法律。该法第二条规定:“消费者为生活需要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 其权益受本法保护。”这一表述并未明确消费者的概念, 在司法实践中造成了一些问题, 在学术界也存在争议。在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修订过程中, 有必要对此进行修正, 明确消费者的概念。

二、世界各国及有关国际性组织关于消费者概念的定义

消费者保护运动起源于美、英等国, 世界各主要发达国家及国际性消费者组织对于消费者保护的立法对于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修订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美国权威的《布莱克法律词典》对消费者的定义是:“消费者是与制造者、批发商和零售商相区别的人, 是指购买、使用、保存和处分商品和服务的个人或最终产品的使用者。” (1)

英国《牛津法律大辞典》认为:“消费者是指那些购买、获得、使用各种商品和服务 (包括住房) 的人。” (2) 英国在1977年的《货物买卖法》第12条规定:作为消费者的交易是指一方当事人在与另一方交易时不是专门从事商业, 也不能使人认为其是专门从事商业的人。 (3) 英国1974年颁布的《消费者信用法》, 对消费者的定义是“非因自己经营业务而接受同供货商在日常营业中向他或经要求为他提供的商品或劳务的人。”

欧洲共同体理事会通过的《消费者保护宪章》规定:“消费者是使商品和服务供个人使用的那些合法人。” (4) 欧盟《消费者法》第2条第5款规定:受到此法律保护的消费者是自然人, 他购买产品的目的不为了商业的或者职业行为。

国际标准化组织消费者政策委员会在1978年5月10日召开的日内瓦年会上, 把“消费者”一词定义为“为个人目的的购买或使用商品和服务的个体社会成员。” (5)

从美英等发达国家及国际性消费者组织的消费者立法来看, 对于消费者的定义主要包含了三个层次的内容:第一, 就消费性质而言, 消费者的消费为个人的生活消费, 与生产者、经营者的生产资料消费相对应。立法中多注重从身份上进行划分, 将专门从事商业活动的生产经营者排除在消费者概念之外;第二, 就主体而言, 消费者为个人和家庭, 不包括团体。立法上多提到个人, 将个人作为消费者保护的主要对象, 家庭消费次之, 不承认团体的消费者地位;第三, 就客体范围而言, 消费对象包括商品和服务。

三、我国大陆及台湾地区学者对消费者概念的定义

对于如何明确消费主体, 定义消费者概念, 我国大陆及台湾地区的学者也给出了一些自己的见解。

(一) 大陆地区

王利明教授认为:“在市场中, 所谓消费者是指非以盈利为目的的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人。” (1) 王利明教授主张在商品交易领域将消费者与商人作为相对的概念。消费者获得商品和服务的目的主要在于消费, 是非盈利性的。商人 (包含生产者、经营者等) 获得商品的目的在于交换, 由此获得利益, 是盈利性的。从这个本质上可以区分开消费者与商人。对于消费的认识, 王利明教授认为不限于指对商品和服务的使用价值的消耗。只要是出于非经营转让的目的, 均可认为是在进行消费。王利明教授认为明确消费者的概念, 不需要对消费者的内涵进行过多的解释, 法律只需划出一条线, 将商品交易活动中作为相对概念的消费者与商人以是否以盈利为目的划分开来即可。至于消费者交易前后的动机如何, 是为求使用、观赏、储藏甚至是索赔, 不在法律考虑之列。

吴景明教授认为:“消费者是指为生活消费需要而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公民个人。” (2) 该定义直接援引了我国现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条的规定, 没有对消费者的内涵和外延进行更多规定。吴景明教授认为消费者的概念具有下列法律特证: (1) 消费者是公民个人而非团体, 团体、组织应当排除在消费者概念之外; (2) 消费者的消费性质是生活消费。但其并未对生活消费进行进一步的归纳和解释; (3) 消费者数量众多, 且在商品交易中处于弱者地位。

李昌麒教授认为:“所谓消费者, 是指为满足自己或他人个人生活需要而购买或使用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的人, 只有自然人才能成为终极消费的主体, 作为自然人的集合体的法人及其他社会组织, 其本身并不具有消费者的资格。” (3)

(二) 台湾地区

台湾《消费者保护法》第二条第一款规定:“消费者:指以消费为目的, 而为交易、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者。”台湾地区学者对此概念有不同的解读。朱柏松教授认为, 消费概念来自于经济学, 是与生产概念相对的专用语。法律上使用消费、消费者等用语, 内涵更为广泛。消费, 指在人类生活过程中, 使用财物或消耗服务的行为。消费者, 指基于生活消费而购入、使用或消费由事业者所提供商品或服务之人。在法律对消费和消费者的定义上看, 重点都在于与生产相对立。

冯震宇教授认为:“只要是以消费为目的而 (1) 交易; (2) 使用商品或; (3) 接受服务之人, 就是属于消费者。” (4) 冯震宇教授认为交易对价不能成为区分消费者概念的标准。只要是以消费为目的进行的, 无论是因购买的、交换的甚至是赠与的商品或服务受到损害, 受损者都是台湾《消费者保护法》所保护的消费者。同样, 与商家没有交易关系, 但使用了商家的商品或接受了服务而受损的人, 也是台湾《消费者保护法》的保护对象。

李伸一教授认为:“消费者之认定标准应采主观与客观的综合理论, 即须购买者于购买时具有非营利性之主观意思, 而购买后实际用于非营利之用途者, 其购买者及使用者始适格为消费者保护之对象。” (5) 该认定将交易过程与消费区别开来, 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观我国大陆及台湾地区学者对消费者概念的定义, 不难发现, 学者争论的焦点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1) 是否应规定消费者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的目的; (2) 消费者是否应包含单位、团体。

四、消费者概念的定义探究

综上, 笔者认为对于消费者的概念应当定义为:“消费者, 是指为满足个人需要对商品或服务进行最终消费的个人。”最终消费者 (End User) 的概念来源于英美《消费者保护法》发达的国家, 它强调的是作为《消费者保护法》所保护的消费者应当是对商品或服务的使用价值进行消耗的个人, 而非利用商品或服务的交换价值的人, 以此与生产经营者进行区别。此时消费并非指商品或服务的交易中支付对价的行为, 而是指对商品或服务的使用价值进行消耗的行为。

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 经营者占据商品、服务信息和组织实力的巨大优势, 消费者在交易中处于弱势地位。如果仅仅按照民商法调整平等主体间的经济关系的原则, 赋予双方自由选择的权利, 不能保证消费者得到实质上的公平。《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基于消费者的弱势地位, 对消费者进行倾斜保护, 赋予消费者更多的权利, 对经营者课以更多的义务, 由此平衡双方在交易中的力量, 达到实质上的公平。既然是进行倾斜保护, 不同于民商法调整经济关系常用的填平原则, 那么保护的主体必须严加限制, 防止由此产生的利益被不当的使用, 矫枉过正造成新的不公平。因此, 消费者的定义尤为重要。笔者认为不能因为现实生活中存在经营者店大欺客, 利用自身优势侵害消费者利益的现象, 就过多地扩大消费者的范围。保护消费者的利益, 并非只能依靠《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现实生活中产生的许多侵害消费者利益的现象不是因为没有法律能够进行规制, 很多情况下是因为执法部门执法不严, 监管不力。在这样的情况下, 扩大消费者的群体, 增加消费者概念的外延并不能真正起到维护消费者权益的作用, 反而违背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护弱势消费者的制定目的。笔者认为, 考虑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倾斜保护的特性, 不但不应当过多扩大消费者概念的外延, 增加消费者群体的数量, 反而应当更加严格地定义消费者, 挖掘消费者概念的内核, 缩小获得倾斜保护的人群数量, 保证市场中交易者双方不会因为倾斜保护产生新的实质上的不公平。

最终消费者概念中对商品或服务使用价值的消耗, 才是消费者概念的内核。商品和服务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生产经营者追求的是商品或服务的交换价值, 以商品或服务换取货币或其他利益。而消费者需要的是商品的使用价值, 消耗商品或服务的使用价值以满足个人的需要。生产经营者与消费者的分界线, 就在于对于商品或服务的价值追求不同。从这个角度出发, 我们可以较为清晰地区分商品的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只能把消耗了商品或服务使用价值的个人定义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所保护的消费者, 与生产经营者划分开来, 使其得到倾斜保护。其余的人群应当根据其交易的性质, 依据合同法等民商事法律进行调整。

笔者将消费者定义为:“为个人需要对商品或服务进行最终消费的个人”, 包含以下几层含义:

(一) 消费者只能是个人

能够对商品或服务的使用价值进行消耗的人, 只能是自然人个人。只有自然人个人才能对商品或服务进行实质性的消耗。其他的民商事主体, 如法人、非法人组织等团体, 因为其本身不具有消耗商品或服务的使用价值以满足自身需要的自然属性, 团体对商品或服务的使用价值的消耗都是通过作为其成员的自然人个人完成的。因此不能认定团体作为最终消费者, 仅能把实际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的法人、非法人组织等团体中的自然人个人认定为最终消费者, 作为《消费者保护法》所保护的对象。

(二) 消费者并不限于支付了对价的交易者

消费者消费商品或服务时, 是否必须享有商品或服务的所有权。笔者认为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无论是所有权归属于法人、非法人组织等团体, 还是归属于家庭, 判断是否是消费者, 都不以商品或服务的所有权决定。消费本身是一个事实问题, 取决于实际对商品或服务的使用价值进行消耗这样一个事实。在消耗的过程中, 消耗的对象是已经投入流通领域的商品或服务。只要是对于已经投入流通领域的商品或服务, 即使还未支付对价进行购买, 获得其所有权, 但只要对其进行消耗, 也是消费者。因此, 在极端的情况下, 如盗窃商场中销售的电器进行使用的, 也是消费者。在此情况下, 盗贼并未支付对价, 也无正当理由占有所用的电器, 电器的所有权仍归商场所有。但盗贼因其使用电器, 消耗该电器使用价值的事实, 就应当获得消费者的地位。如若因此造成其合法权益的损失, 商场应当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所应承担的经营者责任进行赔偿。在其他免费获得商品或服务的情况下, 如促销赠送, 免费试用等, 商品或服务的实际消耗者均应当能够被认定为消费者。

(三) 交易时不需要特定的目的, 但消费时只能是满足个人需要而非经营需要

是否成为消费者, 基于其是否消耗了商品或服务的使用价值的事实, 而消耗的目的应当是满足个人需要而非经营等其他需要。因此, 在商品或服务交易过程中不必探寻交易者的目的, 只有在消耗商品或服务的使用价值时才应当考虑其目的。交易者获得商品或服务是为了赠与他人、自用或是其他什么目的, 即便是转卖经营的目的也可, 经营者无法探查, 也完全没有必要进行探查。因为交易者此时并没有实际消耗商品或服务的使用价值, 他还没有开始消费。例如, 某商贩作为交易者以转卖的目的购买了一批饮料, 此时他因为口渴喝了其中一瓶。其购买饮料时的目的在于转卖, 但他个人消耗了其中一瓶饮料的使用价值时的目的在于满足他个人的需要而非转卖的需要, 因此他就是这瓶饮料的消费者。某些学者混淆了交易与消费的界限, 认为交易行为即是消费行为。笔者认为, 交易行为只产生商品或服务所有权转移的结果, 而上述可知, 商品或服务的所有权与是否消费并无关联。因此, 交易行为与消费本身并无关联。前几年曾引发热议的“王海打假”事件, 笔者认为许多评论中就犯了此种错误。某些评论人将王海购买商品等同于王海消费商品, 因此认为其是消费者, 应当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予以保护。而笔者认为, 王海虽然购买了质量有缺陷或有瑕疵的商品, 拥有其所有权, 但其购买后仅用于鉴定, 确定商品存在质量问题, 而从未真正使用该商品, 从未消耗商品的使用价值, 即其从未消费过该商品。王海从未消费过这些商品, 更不用谈消费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个人需要还是牟利了。因此, 王海不应当被认定为消费者。笔者反对实践中将商品或服务的购买者和使用者一并认定为消费者的做法。购买者若没有参与消耗商品或服务的使用价值, 则根本不应当具有消费者的地位。

在某些情况下, 在商品或服务使用价值消耗的过程中, 不仅仅有满足个人需要的部分, 也有满足生产需要的部分, 此种情况的认定需要进行考虑。如某人购买一辆汽车, 该车既用于车主日常使用, 又用于车主所在合伙企业迎送客户。该情形既有满足个人需要, 也有满足生产需要。笔者认为此时不必对消费者的认定过于严苛, 只要有满足个人需要的部分, 都应当能够认定为消费者。因此车主应当被认定为消费者。

五、结语

明确消费者的概念, 对于我国消费者保护体系的建立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订过程中应当明确消费者的概念, 以此规范我国的消费者保护运动, 促进我国市场经济有序发展。

注释

1张颖璐.“消费者”概念之法律厘定[EB/OL].[2005-10-22].http://www.1aw·lib.eom/1w/1w-view.asp?no=6106。

2牛津法律大词典.光明日报出版社, 1988年。

3王利明.消费者的概念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调整范围[J].政治与法律, 2002, (2) 。

4李昌麒、卢代富.经济法学[M].厦门大学出版社, 2010。

5张严方.消费者保护法研究[M].法律出版社, 2003。

6王利明.WTO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民商法前沿论坛[M].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4。

7吴景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8李昌麒, 卢代富.经济法学[M].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

9冯震宇, 等.消费者保护法解读[M].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5。

高中生物概念教学探究 篇11

关键词:高中生物;生物概念;教学技能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3-319-01

一、高中生物概念教学的原则

教学原则是客观教学规律的反映,是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我国的教学原则主要有: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相统一的原则;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性相结合的原则;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结合的原则;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等。

突出直观教学的原则在高中生物概念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己有的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使学生充分感知。可以通过实验、实物、标本、模型、挂图、投影、录相、多媒体等各种形式的直观材料让学生充分感知所学的概念,也可以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学生原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等)方式,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概念。

二、高中生物概念教学过程

1、概念的引入阶段

高中生物科概念的引入应根据高中生物科的特点,还必须符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以及认知规律。虽然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日益发展,但他们思考问题,仍需要感性材料的支持。因此,引入概念要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的基础上,尽可能从生活实际、实物标本、实验、模型、挂图、投影、多媒体等直观感性材料入手,从而使学生获得一定的感性认识或唤起对原有知识和表象的回忆,为学习新概念奠定一个清晰、明确的认知基础,同时激发学习兴趣,增强自信心。教师可以运用导入技能,演示技能优化概念的引入。

2、概念的形成阶段

有些概念产生于感性认识,但又高于感性认识,概念的形成过程是认识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华过程。引入概念后,教师必须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析、概括、归纳等抽象思维,把事物最一般的本质属性抽象出来给予定义,然后推广到同一类事物上去。教师可以运用讲解、板书技能优化此阶段。

3、概念的巩固阶段

高中生物概念主要是在运用中得到巩固,概念的运用是把己经概括化的一般属性应用到特定的场合。其运用过程也就是概念的具体化过程。学生通过实践的检验,可以纠正错误的认识,让学生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概念。因此,教师应创造条件,通过提问、练习等手段来理解和掌握概念。教师可以运用提问、反馈强化技能促进学生概念的巩固,注意概念的分化与泛化。

4、概念的深化阶段

所谓深化,即是概念的系统化过程。对那些相邻、相对、并列或从属的概念进行类比、归纳,根据他们的逻辑关系,用一定的图式组成一定的序列,形成概念体系。把学生感知“孤立”、“散装”的概念纳入相应的概念体系之中,让学生获得一个条理清晰的知识网络,既能帮助学生理解新概念,又能巩固复习已学概念。教师也可运用板书技能、讲解技能优化此阶段。

三、高中生物概念教学的策略

教学策略是教师采取的有助于促进学生知识的习得与保持的活动。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

1、提供范例,丰富想象

范例与表象都是学习者获取概念的重要条件与基础。范例从外部提供反馈信息,有助于学生掌握概念的主要特征;表象具有直观性与概括性,充当从具体感知到概念形成的过渡和桥梁。因此,在高中生物的概念教学中,应该运用多种方式向学生提供范例,丰富他们的表象。充分而恰当地利用实物、模型、图像、实验演示、现代电化教具等直观手段,丰富学生的表象。

2、比较概括,抓住关键特征

学生在学习概念时,概念的关键属性和无关属性是一并出现的。心理学研究表明,概念的关键属性越明显,学习越容易;无关属性越多,学习越困难。为此,教师要从两个方面着手:其一,突出概念的关键属性。例如,在讲酶的概念时,抓住“活、催化、蛋白质”这些关键属性。其二,引导学生对概念进行比较与概括,从而抓住概念的关键属性。比较是在思想上把各种事物和现象加以对比,以确定他们的异同点及其相互关系的思维过程。

3、变式练习,提供反馈信息

变式是指提供感性材料时,必须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改变事物的非本质属性,突出事物的本质属性,以促进概念的教学。心理学研究表明,变式对学生获得概念的本质属性具有重要的影响。

4、正确表征概念,给予系统归类

所谓表征概念,是指用精确的语言给概念下定义,或者用正确的语言描述概念。概念的定义指明了概念所含的对象的本质属性,为概念下定义是学生掌握概念的重要环节。在高中生物的概念教学中,要求学生能在理解的基础上复述并准确地记住定义,以防造成对定义的死记硬背。

当然除上述各教学方法之外,在概念教学中还有许多值得借鉴的方法,如弄清概念抽象产生过程,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掌握概念的定义原则、定义符号、语言文字之间的关系等等。但教师无论采取何种方法,都应基于帮助学生准确掌握概念的本质。概念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若能使学生将所掌握的概念纳入一定的系统中去,则所学的知识就会融会贯通,有助于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如用概念链的方法表示概念之间的关系:基因―DNA―染色体一细胞核―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一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让概念间的关系一目了然。另外可将彼此有联系的概念编成概念网,使概念系统化。

参考文献:

[1] 张之玫.课堂讨论法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2.4.

[2] 袁 春.生物概念错解原因探究及应对策略.《中学生物教学》.2003.3.

新建路面设计方法探究 篇12

1.1设计程序。1.1.1根据设计要求, 确定路面等级和路面类型, 计算设计使用年限内标准轴载的累计当量次及路面容许弯沉值。1.1.2确定修建公路所在地之间自然区划类型, 按路基组干湿情况, 将设计路段划分为若干种路段类型 (长度一船不小于500 m) , 确定上基回弹模量z0值。1.1.3拟定几种可能路面结构组合与厚度的方案, 确定各层材料的回弹模量值E1。1.1.4根据容许弯沉值计算路面厚度。对于季节冰冻地区的次高级路面, 应验证防冻层厚度是否满足要求。1.1.5进行技术经济比较, 确定路面结构方案。

1.2路表弯沉值和路面厚度计算。把多层的路面结构看作是层状的弹性体, 应用弹性层状体系理论在荷载作用下, 路面结构中产生应力、 应变和位移的理论。该弹性层状体系理论的基本假设为:1.2.1各层材料均为连续均质弹性材料, 应力与应变关系遵守虎克定律。1.2.2假定路面没有重量, 但有一定厚度。路面在水平方向是无限的, 路基在水平方向及向下深度方向是无限的。1.2.3边界条件。在荷载作用范围以外, 界面上的外力为零, 在水平及深度方向的无限远处应力与位移为零。1.2.4接触条件。假定层间接触情况是完全连续的。即上下面层之间没有相对位移上下层之间没有剪应力存在。

1.3双层体系路表督沉值计算。应用弹性层状理论计算弯沉值, 采取双圆均布垂直荷载下双层弹性体系表面弯沉理论公式 (如图1) 。

轮隙中心的路表弯沉值L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L———A点 (轮隙中心) 理论弯沉值, cm;P———标准轴载的轮胎接地压强, MPa;δ———标准轴载单轮传压面当量圆的半径, cm; aL———理论弯沉系数, 无因次。

式中:E0———土基回弹模量, MPa;E1———路面材料的回弹模量, MPa;h———路面厚度, cm。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 弹性层状理论公式基本适用。对于假设条件, 层间接触等理论假设与实际有差距, E0、E1测定时有偏差, 形成理论计算弯沉值与实际弯沉值之间存在着偏差。

当路面厚度较大时, 理论值偏大;当路面厚度较小时理论值比实泅值偏小。因此, 在以弯沉值为路面设计指标时, 对路面理论弯沉值需加以修正。修正方法是在理论公式中引入一个结合修正系数F。

1.4多层路面的计算。路面为多层时, 计算多层路表弯沉值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一种是用计算机编程计算法;另一种将多层路面结构按照弯沉相等的原则, 换算成双层体系和三层体系。

1.4.1多层路面按等效弯沉法换算成双层体系。如图2所示, 其路面厚度和材料回弹模量分别为h1、E1和h1', E1', 土基回弹衡量E0相同, 在相同的汽车荷载作用下, 轮隙中心处的路表弯沉值La和Lb等效, 设La=Lb, 则aL=aL', 有

也就是说h1、E1、E0和h1', E1' 的方法。

如此, 可将多层体系面层以下多层逐次换算为回弹模量与其上层相同的层次。最后达到等效双层体系。这是近似计算, 如果弯沉值LB误差小于I%表示可用, 否则需调整某一层厚度。

1.4.2多层路面按等效弯沉法换算成三层体系。按等效原则, 将多层体系换算成三层体系, 保持第一层厚度h1模量E1不变, 再将第二至第n-1层作为中层, 并把他们换算为第二层模量E2的等效厚度H, 再假设不变的E0, 则得到一个弯沉等效的三层体系 (见图3) 。通过电算归纳得到中层厚度的换算公式:

2新建路面设计———经验法

人们在40余年的生产实践中, 总结出与路面设计有关的资料, 公路等级、运输类型、土基和地形条件等因素有关。

2.1设计程序。2.1.1根据设计要求, 确定路面等级和面层类型。2.1.2按路基土组与于湿类型, 将设计路线段分为若干路段。2.1.3拟定几种可能路面结构组合, 分别进行路面厚度设计。2.1.4进行技术经济比较, 确定采用的路面结构方案。

2.2路面厚度设计。2.2.1运材公路, 其路面厚度设计, 按等级、类型、 地形、土基回弹模量, 结合各地已成公路的经验选用。2.2.2采用常用结构类型进行路面厚度设计。

3新建路面设计步骤

新建路面通常按以下步骤进行路面结构设计:a.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 确定路面等级和面层类型, 计算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的累计当量轴次和设计弯沉值。b.按路基土类与干湿类型, 将路基划分为若干路段 (在一般情况下路段长度不宜小于500m, 若为大规模机械化施工, 不宜小于1km) , 确定各路段土基回弹模量值。c.根据已有经验和规范推荐的路面结构, 拟定几种可能的路面结构组合与厚度方案, 根据选用的材料进行配合比试验及测定各结构层材料的抗压回弹模量、抗拉强度, 确定各结构层材料设计参数。d.根据设计弯沉值计算路面厚度。对高速公路、 一级公路、二级公路沥青混凝土面层和半刚性材料的基层、底基层, 应验算拉应力是否满足容许拉应力的要求。如不满足要求, 或调整路面结构层厚度, 或变更路面结构组合, 或调整材料配合比, 提高材料极限抗拉强度, 再重新计算。上述计算应采用弹性多层体系理论编制的程序进行。对于季节性冰冻地区的高级和次高级路面, 尚应验算防冻厚度是否满足要求。

摘要:目前柔性路面设计方法分为两类。一类是经验法, 是以经验式试验路为基础的设计方法。另一类是理论法, 是以层状弹性理论为基础, 并结合生产实践经验进行设计。理论法设计的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当接近, 这种方法比较实用和经济, 故国内外已广泛采用。我国现行的新建路面设计方法采用双圆均布垂直荷载下的双层、三层、多层弹性体系理论。

关键词:新建路面,方法,分析

参考文献

[1]何峻岭, 王思忠, 吴新华.南京市河西南部地区新建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标准研究[J].江苏城市规划, 2011 (1) .

上一篇:复合基质下一篇:唤醒自主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