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牧文化的概念

2024-06-28

游牧文化的概念(通用7篇)

游牧文化的概念 篇1

关于北方游牧文化起源的探讨

乔晓勤

处于我国北部边陲的内蒙古,在史前时代恰好处于中原的农业文化区与东北亚草原文化区的交界地带,因而本地区的考古学研究不但可以建立区域性的文化发展谱系,而且具有相当的国际意义。在研究草原地区游牧文化的起源及游牧民族与农业民族的关系方面,内蒙古的考古材料有独特的价值。

在过往的四十年中,内蒙古的考古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就新石器时代和早期青铜时代而言,早在20世纪50~60年代已有一定数量的细石器地点发现于内蒙古的东西部各地人滨田耕作的调查材料得以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2]

[1],使日

。20世纪70年代开始,鄂尔多斯青铜器的发现和全面研究以及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西辽河上游、内蒙西部黄河流域众多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的发 现[3],都为我们进一步研究本地区的史前文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考古工作者曾结合历史文献,将鄂尔多斯式青铜器与历史上的“鬼方”、“东胡”、“匈奴”等联系在一起

[4]

。近年来在内蒙西部发现的朱开沟、老虎山等遗址的考古材料中显示出由距今3500年起,气候有明显地转向干凉的趋向,因而有的研究者认为,这些遗址的早期农业文化后来随气候变化转化成为游牧文化。虽然如此,对于内蒙古地区,乃至整个中国北方地区游牧文化的发生问题,在考古学文献中还较少做全面分析。而这一问题无疑是我们研究北疆考古时不能回避的重要问题。本文就此作些探讨,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按照人类学家的看法,畜牧业是人类的一种主要的生存方式。畜牧生计是人类对大草原、山区、沙漠、或其他早期农业文化所不能适应地区的文化适应

[5]

。而畜牧(pastoralism)主要是指人类驯化、管理牛、马、绵羊、山羊、骆驼、驯鹿等有蹄类的群居性家畜的生活方式。早期畜牧业的基本特征是人类群体伴随寻找水、草而移动的畜群而有季节性的迁徙,鲜少长期定居。由于移动性生活需要广阔的游牧圈,所以与农业社会相比,游牧社会的人口密度明显较低。畜牧业主要有四种类型,即:1.冻土牧民。2.草原牧民。3.沙漠、沙漠绿洲牧民。4.热带干草原牧民。其中的第二类型以马、绵羊为主要家畜,其次是牛和双峰驼,第三类型主要有骆驼、山羊这两种驯化动物,而绵羊的比重也很大[6]。

游牧文化是欧亚大陆北部高原的主导性文化,从黑海北岸一直到蒙古高原都是这一文化的分布区。在详细讨论实际的考古材料之前,我们有必要对游牧文化生成的基本条件和方式先进行一些简单的讨论。在自然生态条件方面由黑海经高加索山脉到里海,再进入天山山脉。阴山山脉一线,基本处于北纬40°以北,由此向北跨越约20个纬度,分别到勒拿河、叶尼塞河、伏尔加河中游一带是欧亚大陆游牧文化的主要分布区。这一广阔地域的主要地貌单元包括山脉、高原草原、沙漠,其间又有一些大小河流、湖泊等。处于这一文化带上的蒙古高原现今冬季的平均气温在-10~20℃之间。年降雨量在400毫米以下。干燥指数线在1.5~2之间。本区内的主要植被是各类耐寒的草本植物和灌木。自更新世末以来,以有蹄类为主的哺乳动物在这一地区有广泛分布。这种基本生态条件在整个上述欧亚草原地带有普遍的相似性。

就世界范围的考古材料来看,游牧文化的产生是与人类驯化动物以获取更大量可靠的食物资源的尝试有关的。在更新世晚期的近东,人类的狩猎活动越来越集中于鹿、羚羊、野羊这样一些有蹄类动物上。跟随这些动物的逐水草移动,人类开始了季节性的群体迁徙。考古学的证据表明,野羊为这一地区的人类提供了大量的肉类和皮毛,这一阶段人类的狩猎活动涉及各种年龄和性别的动物。从大约公元前9000年开始,人们的狩猎出现了某种选择性,这一时期的人们食用未成年的野绵羊,占其所猎取羊总数的50%,同时,所猎的雌性动物的比例下降。这说明当时人类已知将雌畜保留下来用以繁殖的知识,到公元前7000年时,人类已可以将绵羊由其原自然居住地带到约旦河谷驯养了

[7]

。值得注意的是,近东早期的动物驯化往往是和植物栽培结合在一起的,而在欧亚草原地带作为单一适应形式的畜牧业大量形成于公元前2000年以后

[8]

。有些考古学家认为,在世界大部分地区,专门化的畜牧业发生于农业进一步集约化。灌溉系统的出现,以及相应的人口增长,社会组织化加强之后,畜牧业的专门化是社会生产分工进一步精密化的产物

[9]

。另一方面,畜牧业从农业中游离出来后,其有效发展的区域是那些不适宜于农业的干凉草原地带。在人类总体的适应方式中,畜牧业是一种有用的策略,它可以把绿草和灌木这类人们不能直接利用的能源转变为可资运用的食物产品:奶、血、肉。

在整个欧亚草原地带,大量游牧部落的形成是在公元前一千年以后的事。导致农耕、畜牧混合型经济向单一畜牧业转化的重要动力之一是气候的变化。在这一地区,从公元前3000年开始,气候逐渐转凉。到公元前2000年中叶,曾出现过一段气候变暖的时期,而到公元前1200~前500年期间,再进入一个新的清凉、干燥期[10]。人类在欧亚草原及邻近地区生计方式的主要转变即发生于这一个阶段。从上述有关游牧文化的概述中,我们也许能初步归纳出游牧文化起源的一些规律来。1.游牧文化最初的发祥地多位于草原和农业区域的交界地带或邻近地区,在那里畜牧业发生之前曾存在过一种持续较长时间的农耕、畜牧混合型文化(这一阶段单位畜群的规模相对较小);2.游牧文化产生于特定的气候与地理条件下,单纯的畜牧业产生后即向先前人类未曾开发的高纬度草原地带移动,并逐步形成在较广大地域内较低密度的(通常处于季节性流动的)人口结构;3.游牧部落不断以和平或冲突的方式与其相邻的农业群体发生联系。但游牧文化一旦形成,则较少重新转化为过去混合型文化的张力,农业文化也不具备向不适于农耕的干旱草原地区扩张的能力。因而,在长时间内游牧文化都处于与农耕文化平衡发展的状态下。

内蒙古与游牧文化相关的早期发现是一系列的细石器地点。包括:东部海拉尔的西山岗、满洲里的扎赉诺尔以及西拉木伦河、老哈河及乌尔吉木伦河流域的细石器地点,以及西部包头转龙藏、准格尔旗、达拉特旗、托克托县、呼和浩特二十家子等地点。主要的石制品是用玛瑙、燧石、石英为原料经过间接打击和 压制加工制作的石器。器形包括镞、尖状器、刮削器、石叶、石片和石核等。当时的研究者指出,这些细石器遗存或属于“狩猎兼营畜牧”群体或属于“畜牧—狩猎为主,而兼有部分农业”的群体[11]。由于这些石制品多为表采,缺乏明确的地层叠压关系和碳十四断代数据,所以其时代属性不甚明了。但正如佟柱臣先生指出的,细石器是在我国的草原、沙漠地区以及与其邻近的地带,在有石英、玛瑙、燧石等石材的条件下,一定技法一定形式而反映在工具上的一种含意

[12]

。20世纪70年代起,随着本地区考古工作的深入,早年被统一归入“细石器文化”范畴的一批细石器遗存分别被归入阴山和西拉木伦河以南地区不同的新石器文化系统之中。在这些新的考古文化范围内的细石器遗存有了明确的年代归属,为我们进一步分析这类遗存的源流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如内蒙东部的兴隆洼文化中,出土有为嵌粘在复合工具凹槽中的压削长条形小石片。该遗址的碳测年代是5290±95 B.C。赵宝沟文化的碳测年代之一为4270±85 B.C,该遗址中出土了细石器的石片、石核。内蒙西部阿拉善遗址的第二期出有镞、刮削器、钻刻器、石叶、石片、石核等细石器,三期又新出细长柳叶形镞及镶石片刃的有柄骨刀。二期、三期的碳测年代分别为4790±70 B.C及4330±80 B.C

[13]

。20世纪70年代以前发现的细石器通常与篦纹陶或“之”字形纹陶器共出,陶器器形以直口筒形罐为主,少见或不见伴生大型打制或磨制石器。近十年来,在内蒙东西部各个聚落遗址中发现的细石器一方面与裴李岗至龙山阶段中原的新石器文化在时代上是平行的;另一方面细石器与表现出定居农业鲜明特色的一组陶器、石器共出。例如,内蒙西部相当于龙山文化早期的老虎山遗址中,包含有种类比较丰富的细石器,体现出农业文化区(或者说农业文化区边缘地带)内多种文化因素的存在[14]

。这种农耕、畜牧、狩猎的混合型经济通常是游牧民族形成前的文化特征。我们尚未有关于上述遗址中驯化动物的详细资料,但从这些地方自然生态景观来看,当时可供放牧的地方当比中原地区要大。

朱开沟遗址的发掘,为我们揭示出由农牧混合型文化演变为游牧文化的大致时间和过程。在朱开沟遗址的五段文化中,磨光石器、陶器都能找出前后承袭的演变序列。第一段的时代属龙山文化晚期。而第五段文化中商式青铜戈与草原系鄂尔多斯青铜器共存[15]。第五段所处的时间恰是欧亚大陆气候全面转向干凉,斯基泰—塞种人游牧文化开始兴起的阶段,两者应不是偶然的巧合。以鄂尔多斯青铜器为代表的草原青铜文化当是兴起于邻近黄河中上游以北,与农业文化圈相接的草原地带,然后再向其他地区扩展。田广金先生曾指出,“商代晚期以后,鄂尔多斯式青铜器逐渐向东、向北扩散,向北直至西伯利亚”

[16]

。这一结论当是与游牧文化兴起、扩展的实际过程相吻合的。

游牧部落形成后,有向周围地区扩展的需要,而这种扩展通常指向那些气候更寒冷、先前较少有人活动的高原草原地带,并逐步形成不同群体的游牧圈。一个群体可能会相对固定的在一定的范围内随季节迁徙,也可能有较长距离的群体“移民”。在内蒙古地区,早期的游牧部落大概是从黄河沿岸地带逐步向北移动,进入阴山山地和阴山以北的草原地带以及锡林郭勒、呼伦贝尔两大草原。除上述海拉尔、满洲里、新巴尔虎左旗早年有一些细石器地点的发现外,上述地区除岩画外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较少发现,而在春秋时期,当鄂尔多斯青铜器文化进入鼎盛期以后,历史的匈奴、鲜卑等游牧民族的文化遗物则广泛存在于蒙古高原各地。这也许反映出游牧文化扩散的范围和速度在这一时期才达到一定的规模。同时,早期游牧适应仍处于一种不能完全与农业民族分隔开的依存状态下。当气候骤然变化或流行病危及畜群时,能否及时获得必要的食物资源对早期游牧群体来说就是至关重要的了。另一方面,当农业社会已经逐步跨入金属的文明时代时(如中原的商代),游牧部落更需要在与农业社会交往过程中获取诸如金属冶炼这样的关键性技术的知识。

在讨论游牧文化起源时,我们同时还要考虑在某些地区由当地早期狩猎—采集群体直接转变到畜牧经济的可能性,也要注意在气候因素影响下,不同地区独立地由农牧混合型经济转为单一畜牧经济的情况,蒙古境内的考古发现即为我们提供了这一方面的例子。在蒙古东部的东方省与肯特省,发现了一系列由公元前4000年~前2000年的史前文化遗址。这些遗址中不但出土了一系列如石锄、石磨盘、石杵这样的农业工具,还出土了大量驯化的马、牛、羊骨,以及打制刮削器、切割器、锛形刮刀、镟、动物雕像等与畜牧、狩猎密切相关的文化遗物

[17]

。体现出处于北纬47°~50°的这一地区史前文化是一种较典型的农牧混合型文化。至公元前2000年末、1000年初时,在蒙古境内发现了大量鄂尔多斯式的青铜短剑及动物牌饰,表明当地经济已进入一个转型期。稍后石板墓又成为克鲁伦河流域重要的文化遗存,蒙古史前文化在总体上的演变规律是与内蒙古地区这一阶段的文化发展相一致的,这种变化甚至具有更广泛的地域相似性

[18]。

苏联南西伯利亚的史前文化呈现出另一种演变的线索。在叶尼塞河中游的米奴辛斯克盆地及阿尔泰地区,公元前3000年下半叶至公元前2000年初出现了一种包括红铜制品和金银饰物的铜石并用型文化——阿凡纳谢沃文化。该文化的墓葬中常见绵羊、牛、马等家畜的遗骨,表明当时已进入早期畜牧阶段,但渔猎、采集仍很重要。以制陶、制骨为主的家庭手工业在该文化中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与之相比,除有一些房址的发现外,农耕的迹象并不十分明显。这一文化代表着游牧文化直接脱胎于狩猎—采集经济的演变方式。至此,我们不难看出在整个欧亚草原地带游牧文化形成的区域性及构成方式的多样性。

史前狩猎—采集群体与后来的游牧社会在黄河中上游以北地区留下的主要的考古遗物是阴山山脉一线与阴山以北阿拉善至乌兰察布草原一带的石刻岩画。除在乌兰察布盟达茂旗境内的哈达图山岩画地点有伴生的刮削器、石镞等细石器及石片外,各地岩画地点均鲜少发现与之同期的其他文化遗物。考古学家只能根据岩画本身的图形内容及刻划风格来对其时代进行大致的判断。盖山林先生曾将阴山岩画分别归入三个时期的作品:1.石器时代(距今10000~3000年左右)。2.青铜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距今3000年~公元最初几个世纪)。3.历史时期(公元6~19世纪)[19]。而将乌兰察布岩画划为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至早期铁

[20]器时代、中古时代、元代及以后几段。概括起来,属于新石器时代的岩画在整个岩画中所占比例不大,它们应属于史前时期较分散地分布于内蒙各地的采集—狩猎群体的文化遗迹。这一时期的岩画中已明显地反映出人类狩猎的对象较集中于岩羊、北山羊、驯鹿、马鹿等有蹄类动物。

青铜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是各地岩画的鼎盛期。在阴山山地,乃至向西的贺兰山、祁连山、阿尔泰山都有岩画发现。由这些山地向北,在蒙古境内的德勒格尔—穆连和特斯河谷及戈尔诺—阿尔泰加兰加什河谷到西伯利亚、中亚细亚也有岩画分布。内蒙境内从阿拉善右旗到乌兰察布的达茂旗亦有大量青铜时代的岩画发现。关于这些岩画的创造者,一部分可能是当地早期的狩猎—采集群体的后裔,但相当大的一部分则应是由南方迁徙而来的新近分化出的牧人。各地岩画图形与鄂尔多斯青铜器某些主题图案的相似性,强烈地暗示出这些草原青铜文化的最初发祥地,我们也许有把握地说,至少在欧亚草原地带的东部,草原系青铜文化的出现是这一地区游牧部落与中原文明长期接触的产物。青铜冶炼技术这种文化特质通过群体迁徙、交流的方式得以在流动性甚强的草原诸游牧部落中广泛传播,从而孕育出以匈奴为代表的古代强大的游牧民族。

我国北方的游牧文化就其总体而言,发生于北纬40°左右古长城一线中原农业文化区与蒙古高原的交界地带。这一地区有相当于裴李岗—仰韶—龙山文化时期的定居农业群体而其文化内涵中又有细石器这样一类中原农业文化中不广泛存在的因素。体现出相当时期内本地文化中农牧(亦包括狩猎)混合型经济的存在。当龙山文化晚期开始,气候趋向明显干凉时,原有的农业文化区向南后缩,单纯的畜牧经济在不适于农耕的蒙古高原普遍展开,与此同时,游牧部落也与农业文化保持相当的联系,属于中原文明的一系列重要文化特征被不断引进到草原地区。草原地带的岩画和细石器等文化遗存代表着这些地区史前文化的存在。这些规模较小,分散各地的狩猎—采集群体中的一些后来转化为游牧群体,但他们并不构成青铜时代游牧民族的主体。

在进一步研究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文化起源问题时,我们还需要在本地区新石器时

代遗址中(尤其是那些包含不同时期文化层的遗址中),仔细收集反映古生态环境及文化演变的植物和动物资料,找出人类早期驯化动物的证据及这些动物的分布区域。着重探寻形成中和形成的游牧文化的特点及移动路线,以及他们与周边文化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我们才有可能真正全面揭示我国北方畜牧业发生与发展的全过程及其规律,复原欧亚草原游牧文化中一个重要地区的文化全貌。

注释:

[1][11]内蒙古文物工作队:《内蒙古文物资料选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64年。

[2]K.C.Chang“The Archaeology of Ancicnt China”,Yale UnivPress,1986.[3][13]文物编辑委员会:《文物考古工作十年1979~1989》,文物出版社,1990年。

[4][16]田广金、郭素新:《鄂尔多斯式青铜器》,文物出版社,1986年。

[5]威廉²哈维兰著:《当代人类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6]江孝男等著:《文化人类学百科辞典》,青岛出版社,1989年。

[7]Grahame Clark“World Prehistory”,Cambridge UnivPress,1977.[8][10]Vladimir N.Basilov“Nomads of Eurasia”,Natural History Museum of Los Angclcs County,1989.[9]F普洛格著:《文化演进与人类行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俞伟超:《关于“卡约文化”和“辛店文化”的新认识》,《中亚学刊》1983年1月。

[12]佟柱臣:《试论中国北方和东北地区含有细石器的诸文化问题》,《考古学报》1979年第4期。

[14]田广金:《凉城县老虎山遗址1982~1983年发掘简报》,《内蒙古文物考古》第4期。

[15]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内蒙古朱开沟遗址》,《考古学报》1988年第3期。

[17]《中国大百科全书²考古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

[18]童恩正:《试论我国从东北至西南的边地半月形文化传播带》,《文物与考古论集》,文物出版社,1986年。

[19]盖山林:《阴山岩画》,文物出版社,1986年。

[20]盖山林:《乌兰察布岩画》,文物出版社,1989年。来源:《草原文化研究资料选编第二辑》(经内蒙古社科院授权)

游牧文化的概念 篇2

关键词:游牧空间,空间生成算法,吉尔·德勒兹,快速机场

一、游牧空间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1. 游牧空间的定义

游牧空间是吉尔·德勒兹提出的重要哲学概念, 贯穿其整个哲学体系。其中“游牧”指的是由差异与重复的运动构成的、未科层化的自由装配状态 (即德勒兹的“生成”概念) , 而游牧空间即指平滑的、开放的空间, 游牧空间中的运动可以从任何一点跳到另一点, 其分配模式是在开放空间里排列自身的“诺莫斯” (nomos, 即元素间的关系规则) , 而不是在封闭空间里构筑战壕的“逻各斯” (logos, 即传统哲学中的理性) 。[1]游牧空间是没有边界的, 它是“贯通性平面[1]”, 即它能够超越平面本身, 不再遵循逻辑, 而是强调内部元素的“关系”。游牧空间是非长度、无中心、无等级的, 同时也不能够从某一空间外的点被观察, 要想了解游牧空间的状态, “只能靠实地跑腿来探讨[2]”。

为了便于比对理解, 德勒兹还提出了“条纹空间[2]”的概念与游牧空间相对应。条纹空间即是被等级化的、固定的、静止的、保守的、稳定的、封闭的、同质的空间。德勒兹还通过“象棋”和“围棋”的类比来阐释两者的关系[2]:首先, 象棋的棋子是被编码的, 具有内在的属性, 由此衍生出它们的运动, 围棋的棋子只是简单的数学弹丸, 没有内在属性, 只有环境属性;其次, 象棋的问题是在一个封闭的空间中从一点走向另一点, 而在围棋中, 问题是在开放的空间中进行的, 棋子可以“跳跃”到棋盘中的任何一点。因此, 象棋是“条纹空间”的反映, 而围棋更接近于“游牧空间” (只是接近但不完全相同, 因为围棋依然是有边界、有中心的) 。条纹空间中的元素和空间是被赋予等级制度的, 同时具有不可变的内在属性, 而这些固化的性质使其中的元素必须按照自己的先天属性发挥自己的能力, 采取相应的行动策略, 这种空间是一个封闭的空间, 它固守着自己的特定属性, 从不改变;而游牧空间中的元素和空间是不分等级、没有特定属性的, 有的只是环境属性, 换言之, 即元素内在的属性根据环境而变。游牧空间是开放的空间, 其中的元素也不是固化的, 空间和元素相互依存:空间为元素属性的转变提供环境条件, 元素的属性则能改变空间的特性。

2. 游牧空间的现实意义

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具有游牧空间特性的事物并不少见:块茎 (rhizome) 植物无中心、无主干的生长模式使其元素得以自由蔓延, 形成千变万化的无边界形体;人类的移动电话网络由众多无等级、可自由移动的手机构成, 使人们能够不受距离限制, 将信息从空间中的任意一点送到另一点。值得注意的是, 德勒兹提出的“游牧空间”是抽象的哲学概念, 并不完全是现实的映射, 因此我们不可能在现实世界中找到绝对的“游牧空间”, 只能找到具有其部分特性的事物。

二、茨城快速机场概念设计中的游牧空间生成方法

1. 设计任务与设计概念简介

茨城机场位于日本茨城县, 是东京都市圈中的第三座机场, 目前的年客运量为20万人, 是一座有待改进的“迷你机场”。本设计的中心任务是探讨未来快速机场的新模式, 并将其应用于茨城机场的改建概念设计中。

在当前的机场模式中, 严格的规则秩序使机场空间封闭固化, 成为“条纹空间”:乘客想要登机必须按照顺序完成换登机牌、托运行李、过关检查、安全检查、候机、登机等手续, 而机场的流线设计也严格反映了这一活动顺序。虽然这样的流线设计能够确保乘客完成“正确”的事情, 但也使乘客无法如自己所愿地自由活动, 限制了购物、餐饮、社交等机场中其他活动的进行。这正是我们无法有效利用候机、排队等时间的原因, 也导致了单调与效率低下的登机过程。

高度的信息化在带来丰富与便捷生活的同时, 也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 故高效性和多样性已成为人们所追求的必要生活特性。未来, 随着人们乘飞机旅行愈发频繁, 当前单调枯燥、效率低下的登机模式将愈发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未来的机场设计必须打破“规则”对人们活动的限制, 让被勒成“条纹”状的空间恢复自由, 即成为“游牧空间”。因此, 笔者提出的未来机场模式概念即为“拥有游牧空间特性的机场空间”。

2. 游牧空间思想的生成性转化

虽然德勒兹对游牧空间的特性给出了明确的定义, 但这些定义都是描述性而非生成性的, 即我们可以根据它判断已存在的空间是否具有游牧特性, 但无法直接利用它实现从无到有的建筑空间生成。另外, 如前文所述, “游牧空间”是抽象的哲学概念, 只有部分特性能够在现实的建筑空间中体现, 因此必须抽取出其中与建筑相关的部分用以指导建筑设计。综上所述, 在设计开始之前需要首先对游牧空间的定义进行符合建筑要求的生成性转化。

通过分析与改写, 本设计中采用的主要游牧空间生成规则如下:

其一, 空间具有最紧密的联系和最普遍的可达性, 对应游牧空间平滑、开放, 其中的运动可以从任何一点跳到另一点的特点。德勒兹定义“游牧空间”中的元素可以不受位置限制而任意“跳跃”, 这在当前技术水平下的建筑空间中是不可能实现的, 但可以通过增加空间各部分的联系并使空间各处均具有良好的可达性来保证空间元素得以自由运动, 从而使空间具有接近“游牧空间”的特点。

其二, 通过人的运动关系和相互作用确定空间形态, 对应游牧空间强调元素之间的关系、元素不分等级、元素没有内在属性的特点。元素的相互作用形成游牧空间, 而人是建筑空间中的主要元素, 因此应对建筑空间的生成起决定性作用。以往由于设计师无法对大量人群的行为进行掌握, 因此只能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依靠主观分析或经验确定空间形态, 往往会将使用者置于预设好规则的条纹空间中;现在在计算机技术的辅助下, 我们能够通过多代理系统等算法对人的运动关系和相互作用进行模拟, 对人群不分等级、自由运动的状态进行掌握, 据此设计出满足人群自由运动时需求的建筑空间。

其三, 通过人与空间的互动确定空间形态, 对应游牧空间中空间和元素相互依存, 空间为元素转变提供环境条件, 元素的属性也改变空间特性的特点。德勒兹定义下的“游牧空间”是根据元素属性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 但当前技术水平下的绝大部分建筑空间仍然是形态固定、不会改变的, 因此设计中可根据元素的稳态或具有代表性的状态设计空间形态, 从而部分体现元素与空间的互动作用。

其四, 空间具有连续光滑的形态, 去除明显的突变和边界, 对应游牧空间平滑、开放、无中心、无边界的特点。为了满足功能需求, 建筑空间必须有边界来分隔室内外, 不同空间组团也必须有界限界定, 因此不可能实现真正的完全平滑、无边界。但在空间形态设计中, 我们可以在空间拓扑关系不变的情况下, 让建筑元素更连续, 模糊边界和界限, 从而形成平滑、连续、无边界的空间意象。

3. 使用游牧空间规则生成建筑空间

经过前文所述的分析与改写, 我们得到了可以生成具有游牧空间特点的建筑空间的生成规则。进而结合茨城机场的具体设计需求, 通过以下4个与生成规则一一对应的步骤完成概念设计方案的空间形态生成。

(1) 通过Galapagos算法优化功能组团的连接值与深度

为保证空间具有最紧密的联系和最普遍的可达性, 需要对空间的“联系”和“可达性”进行量化。在本设计中, 选择了空间句法学中“连接值”和“深度值”的概念, 用以定量描述“联系”与“可达性”。空间句法学是描述建筑或城市空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其中“连接值”表示任意两种不同空间之间应该具有的联系强弱, 数值越大表示两种空间越应该被紧密联系, 数值偏小甚至为负则表示空间不需要紧密联系甚至相互排斥。因此, 我们可以以连接值为权重, 对所有空间组团间的相互距离进行加权求和, 用以描述空间整体连接的紧密程度:总连接值越大表示空间之间距离加大, 联系疏远;总和越小则表示联系越紧密。

“深度值”亦是空间句法学中的概念, 表示人从空间中的某一点移动至另外任意一点的难易程度, 因此适合表示空间的可达性。在此, 我们以空间中所有组团间的距离的平方和作为深度值, 用以定量分析空间的可达性:深度值越大说明从空间中某一点移动到任意其他点的难度较大, 即可达性较差;深度值越小则可达性越好。

通过总连接值和深度值的界定我们完成了对空间“联系程度”和“可达性”的量化, 为了使空间的“联系”最紧密而可达性最好, 我们在Grasshopper平台中利用Galapagos算法 (多岛遗传算法) 对空间总连接值和深度值进行优化。根据功能分析和任务书要求, 本机场设计中共有4种功能组团, 分别为商业、餐饮、会议、酒店, 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可得任意两种功能组团间的连接值 (图1) , 进而在Grasshopper中编写程序计算出以连接值为权重的组团间相互距离之和, 即空间的总连接值。类似地, 空间的总深度值也能在Grasshopper中计算得到。接下来将总连接值和总深度值求和作为适应值, 通过Galapagos算法对其进行最小值优化, 此时得到的功能组团位置即保证了空间拥有最小的总连接值和总深度值, 也即表明空间获得了最紧密的“联系”和最普遍的“易达性” (图2) 。随后, 将优化得到的功能组团位置使用Rhino中Flow Along Surface操作投影到设计地段中, 即可确定功能组团的实际最优位置。

(2) 通过寻路算法模拟人群在空间中的活动

获得功能组团的具体位置后, 可以进行人的活动与相互关系模拟。本设计使用Python工具编写寻路算法 (图3) , 具体思路为:将大量无等级差别的个体从不同入口位置送入空间中, 每个个体都包含依概率分布而生成的功能序列信息 (即个体进入空间后需依次完成的活动, 如“会议→餐饮→酒店”便是一个可能的功能序列) 。进入空间后, 个体按照功能序列的要求依次选择某个该种功能组团前往, 选择的标准是距离最近且组团被占据的人数较少 (图4) 。与此同时, 程序通过不同颜色的直线记录个体的运动路径 (颜色接近蓝色则运动发生较早;颜色接近红色则运动发生较晚) , 通过在功能组团附近增加点阵的方式记录每个组团被个体进入的次数。经过多步迭代, 可以得到不同的模拟结果 (图5) , 由此可以对空间中人群活动和相互关系的基本情况进行掌握, 作为确定空间形态的依据。

(3) 依据人群活动信息生成空间雏形

根据上一步所得的模拟结果, 我们一方面能够确定被个体使用较多的路径, 将这些路径提取出来作为空间中的道路, 并据此划分地块 (图6) ;另一方面, 我们也能确定每个功能组团被使用的频繁程度, 据此可以相对应地确定功能组团的面积规模以及与周边组团的联系通路数量 (组团被个体进入的次数越多即使用频繁, 则应有更大的面积规模, 并与周边组团有更多空间联系) (图7) 。由此, 我们得到空间的雏形和拓扑关系。

(4) 通过不同算法尝试获得连续光滑的空间形态

上一步所得的空间雏形虽然是基于游牧空间的部分特性生成的, 但其边界分明, 空间的界限与突变也很明显, 因此必须通过算法在保证其拓扑关系不变的前提下, 使其变得更加光滑连续, 符合游牧空间的感受与意象。在本设计中笔者主要尝试了两种算法对形体进行优化—Maya中的Subdiv算法和Processing中的Tensline算法, 得到两个明显不同的空间形体 (图8, 图9) 。经过比较, Tensline算法得到的形体虽然更为光滑流畅, 但没有突出功能组团的空间地位, 与基本空间雏形出入较大, 因此我们选择Subdiv算法所得的形体作为最终的建筑空间。

4. 设计深化

经过上面4个步骤所生成的建筑空间是符合大部分游牧空间特性的, 但为了满足采光、视线、景观等需求, 还必须对建筑形体进行深化设计, 所有深化设计内容都应以不破坏连续、平滑的游牧空间意象为原则。例如立面开窗的设计采用有渐变的连续三角窗带;地面景观的设计亦采用类似手法增加三角形绿地, 同时力求与立面开窗具有连续统一的整体效果;室内设计不采用楼梯而采用坡道, 突出空间的连续感等。经过以上深化设计内容, 最终的设计成果得以确定 (图10~图12) 。

三、结论与展望

本文以笔者设计的茨城快速机场概念方案为例, 探讨了具有游牧空间特征的建筑空间生成方法。这一方法的核心在于筛选出游牧空间定义中与建筑空间有关联的特性, 并通过改写将描述性的定义转化为生成性的算法, 进而按照相应的步骤生成具有游牧特性的建筑空间。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改变目前游牧空间思想仅能对已完成建筑空间进行评价的局限, 使其能够真正指导建筑空间的生成。可以预见, 这会使游牧空间思想对当代建筑理论与实践产生更本源、更深层次的影响。

未来,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建筑学范围的扩展, 更多游牧空间的特性有望在建筑空间中得到体现。例如, 游牧空间具有“空间与元素相互依存, 空间形态依元素不同而改变[2]”的特性, 对应到建筑空间即空间形态因使用者的运动状态或需求改变而相应地发生变化。这在目前的建筑设计中是很难实现的, 但近年来互动装置的兴起使人们看到了建筑空间因人而变的可能性。由此可见, 新技术的应用有可能拓展游牧空间思想在建筑空间中的适用范围, 因此, 笔者将关注和研究新技术所带来的游牧空间特性在建筑空间中实现的新可能性, 并将其纳入建筑空间的生成方法中。

参考文献

[1]徐卫国.褶子思想, 游牧空间—关于非线性建筑参数化设计的访谈[J].世界建筑, 2009 (8) :16–17.

[2]靳铭宇.褶子思想, 游牧空间—数字建筑生成观念及空间特性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 2012.

浅谈藏族游牧民的乌恰之文化 篇3

关键词:藏族文化;新石器时期;抛石绳

在藏族游牧民聚集生活的区域里,“乌恰”是最常见的一种生产作业用具。他们不光光可以熟练地掌握“乌恰”使用方法,还能熟练地掌握“乌恰”的制作工艺,以此为基础进行不断地改进、创作,增加象征性的图案、花纹,带给游牧民美好的祝愿。长此以往,就能使“乌恰”发挥其最大作用,并成为藏族游牧民的精神寄托。

一、简介“乌恰”的发展、进化、变迁历史

在远古时期,“乌恰”的出现其实是作为人们打猎时所使用的一种投射工具。不管在打猎过程中,还是人与人之间打架搏斗时,近距离接触攻击目标都是存在一定的危险性的,因此创造了远距离攻击的武器,且要求射程远,危害大,这样才能在维护自身安全的基础上有效地攻击对方。因此,抛石器、简易的弓箭等就此诞生。随着技术的发展,“乌恰”在军事上的应用逐渐被其他兵器淘汰。

在青藏高原,“乌恰”的存在历史早就古老而悠久。四五千年前,新石器时代的青藏高原就已经出现投石索,它是当地居民常用的一种劳作工具。藏族游牧民在放牧的时候都会使用“乌恰”,就是一根长约两米的抛石绳,这类抛石绳都是游牧民们利用当地的材料,比如山羊、牦牛的毛线编制成的,当然,藏族各个游牧民聚集区域,所编制的抛石绳都不尽相同,存在着长短粗细的差异性,但其主要的制作工艺、流程都是一样的。“乌恰”在藏族历史进程中不断发展、变迁,作用不断地扩大,内容不断地丰富,“乌恰”在不断地传承、转化中创新、发展。

现如今,很多艺术家将“乌恰”变成艺术品、收藏品,藏族游牧民并利用其发展旅游事业,有效地促进藏族经济发展。“乌恰”由于历史的悠久,本身就有收藏的价值。对于藏族文化遗产来说,“乌恰”更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藏族的民族特色。

二、基于“乌恰”的使用价值,从三方面分析其文化特性

(一)工具价值:生产劳作中的“乌恰”

在藏族游牧民群居地带,人们都是随身将“乌恰”摆放在身边,有的直接挂在腰上,主要就是用来放牧,或者袭击威吓野兽,保护人身、财产安全。在放羊时,游牧民都是用“乌恰”把石头甩到羊群面前,改变它们奔跑的方向,让它们顺从牧民的意愿前进。藏族游牧民通常都能精准地掌握抛甩石头的力度大小、方向,确保石头都是先着地,再反弹至羊身,这样的做法就能减少对羊群本质上的伤害,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很好地震慑羊群,从而合理地管理、掌控羊群。当然,大多时候,游牧民只是在空中一甩“乌恰”,造成巨大的声响,便可以震慑羊群,进行指挥、管理。“乌恰”的使用让人与动物间产生不知名的默契,温暖而和谐。但面临野兽袭击时,藏族游牧民就会使足力气地抛甩“乌恰”,使得石头快如离弦之箭飞向野兽,直接打在野兽身上,最后打伤或赶跑野兽。由此可知,在藏族“乌恰”是非常实用的用于生产劳作的工具。

(二)军用价值:军事行动中的“乌恰”

兵器的产生基于战争的出现,兵器的发展基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远古时期的兵器就是由生产工具转变而来。很早的时候,藏族就有使用“乌恰”进行战争的记载。据史诗记载:游牧民族为争抢、扩大各自领域发生冲突、争斗时,藏族英雄格萨尔就常常使用“乌恰”跟对方抗战,更有夸张的描述,说格萨尔巧妙应用抛石器进行“降妖除魔”,平息了战争,维护了草原和平。其中虽然夸大了“乌恰”的军事价值,好似杀伤力极强,无所不能般,但还是看出,在藏族游牧民的思想中,“乌恰”是和平的使者,是正义的代表,作为兵器,在军事行动中的作用不可替代、极为关键。

(三)象征价值:民俗生活中的“乌恰”

在藏族游牧民的日常生活中,“乌恰”除了被常常当成劳作生产工具、军事武器外,常常出现在宗教仪式里作为占卜、祈福的工具。对于早期的藏族宗教组织活动来说,占卜风靡一时,形式、做法各种各样,可谓“花样百出”。其中不可不提的一种占卜卦器就是“抛石绳”。大多数藏族游牧民都觉得“乌恰”可以驱魔避邪,让厄运远离。有些地区的游牧民在睡觉的时候,都坚持将“乌恰”放在枕边,确保不受邪灵魔鬼伤害。虽然这是不科学的行为,但对于游牧民来说,是一种精神慰藉,不可亵渎。“乌恰”不光光能消灾,还能给牧民带来好运。因此,有些牧民还经常将“乌恰”供奉在佛堂虔诚祈福。

除此之外,在当地习俗里,“乌恰”还可以作为牧民消磨时间时进行的一个竞技游戏。比赛进行时,牧民将“乌恰”投掷于千米之外的靶子上,凭借其投掷方向的准度、远近力度加以评判,得出比赛结果。天气好时,藏族游牧民也可以招呼几个亲朋好友,抛甩“乌恰”,玩一下击打木桩的小游戏,通常都会耗上半天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充实了藏族居民无聊的游牧生活,丰富了单调的生活情趣,给牧民带来更多的欢声笑语。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藏族游牧民长期的生活环境里,“乌恰”是最为常见、实用的一种生产工具、军事武器、精神寄托,它拥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悠久古老的历史价值。我们要扬长避短,积极传承“乌恰”文化,对其文化特性加以研究,推广藏族游牧民文化资讯,尽可能地保护这即将被现代化社会遗弃、淘汰的历史文化遗产。

【参考文献】

[1]贺东.吐蕃军队武器装备简论[J].地方史时空·柴达木开发研究,2012(01).

[2]刘玉芳.藏族牧区“俄尔朵”(抛石绳)的功能探析[J].柳州师范学院学报,2012(01).

[3]朗杰.藏族牧民的抛石绳——“古朵”[J].化石,1987.

组织文化的概念 篇4

(一)组织文化概念

组织文化是指组织成员共同的价值体系,它使组织独具特色,区别于其他组织。最新研究表明,下面七个特征可以用来区分不同的组织文化,其特征为:(1)创新与冒险:组织在多大程度上鼓励员工创新和冒险。(2)注意细节:组织在多大程度上期望员工做事慎密、注意小节。(3)结果定向:组织管理人员在多大程度上集中注意力于结果而不是强调实现这些结果的手段和过程。(4)人际导向:管理决策在多大程度上考虑到决策结果对组织成员的影响。(5)团队定向:组织在多大程度上以团队而不是以个人工作来组织活动。(6)进取心:员工的进取心和竞争性如何。(7)稳定性:组织活动重视维持现状而不是重视成长的程度。企业文化是一种归属于组织文化范畴的特殊的组织文化。它主要是指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企业组织在其所处的特定环境中,逐渐形成的共同价值标准、行为准则、基本理念和与之相适应的制度载体的总和。企业文化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企业文化的终极目标是构建企业价值观。(2)企业文化的现实手段是营造和谐的环境氛围,形成以人为主体的人本化。

(3)企业文化的主要管理方式是实施软管理。

组织文化可以看做是由器物层、制度层和精神层三个层次的内容构成的同心圆体系,这三个同心圆围绕着一个中心点,共同构成了组织文化的结构。其中,器物层是组织文化的表层部分,它是形成制度层和精神层的必要条件;制度层是组织文化的中间层次,是指对组织及其成员行为产生约束影响的规范性部分,它集中体现了组织文化的物质层和精神层对组织及其行为的要求;精神层则主要是指组织的全体成员共同信守的基本理念、价值标准、职业道德、精神面貌,也就是组织理念,它是组织文化的核心,是形成器物层和制度层的基础和原则。

按照组织文化的内在特征,可以将组织文化分成四种类型:学院型、俱乐部型、棒球型、堡垒型。学院型公司是为那些想掌握每一种新工作的人准备的地方。俱乐部型公司非常重视适应、忠诚感和承诺,在俱乐部型公司中,资历是关健因素,年龄和经验都至关重要。棒球型公司是冒险家和革新家的天堂,在棒球型公司从各种年龄和经验的人中寻求有才能的人。

堡垒型公司着眼于公司的生存。

(二)组织文化对管理的影响

组织文化的积极功能是:(1)它起着分界线的作用。(2)它表达了组织成员对组织的一种认同感。(3)它使组织成员不仅仅注重自我利益,更考虑到组织利益。(4)它有助于增强社会系统的稳定性。(5)文化作为一种意义形成和控制机制,能够引导员工和塑造员工的态度和行为,文化决定了游戏规则。

组织文化的消极功能是:(1)变革的障碍。(2)多样化的障碍。(3)兼并和并购的障碍。

(三)文化多元化与组织

组织文化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是如何处理文化多元化对它的影响,这种文化多元化的影响既能产生于企业组织跨国经营活动的过程中,也可能在一个国家内部的不同群体之间。

许多著名的大企业都对多元化活动给予强有力的支持,它们的多元化都倾向于强调灵活的工作安排,丰富的儿童和老年福利以及多元化的培训。

人本管理是一个极具理论和现实意义的课题,它不但适应了知识经济时代“人”的地位上升的需要,而且对我国市场经济也有重要意义。

组织是指组织成员共同具有的价值体系,它具有七个方面的特征,企业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组织文化。组织文化可看作是由器物层、制度层和精神层三个层次内容构成的同心圆体系,这三个同心圆围绕着一个中心点,共同构成组织文化结构。组织文化具有多项积极功能,但它又是变革的障碍、多样化的障碍和并购的障碍。企业文化经营是适应人本管理要求的新型管理模式。

(一)组织文化概念

组织文化是指组织成员共同的价值体系,它使组织独具特色,区别于其他组织。最新研究表明,下面七个特征可以用来区分不同的组织文化,其特征为:(1)创新与冒险:组织在多大程度上鼓励员工创新和冒险。(2)注意细节:组织在多大程度上期望员工做事慎密、注意小节。(3)结果定向:组织管理人员在多大程度上集中注意力于结果而不是强调实现这些结果的手段和过程。(4)人际导向:管理决策在多大程度上考虑到决策结果对组织成员的影响。(5)团队定向:组织在多大程度上以团队而不是以个人工作来组织活动。(6)进取心:员工的进取心和竞争性如何。(7)稳定性:组织活动重视维持现状而不是重视成长的程度。

企业文化是一种归属于组织文化范畴的特殊的组织文化。它主要是指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企业组织在其所处的特定环境中,逐渐形成的共同价值标准、行为准则、基本理念和与之相适应的制度载体的总和。企业文化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企业文化的终极目标是构建企业价值观。

(2)企业文化的现实手段是营造和谐的环境氛围,形成以人为主体的人本化。(3)企业文化的主要管理方式是实施软管理。

组织文化可以看做是由器物层、制度层和精神层三个层次的内容构成的同心圆体系,这三个同心圆围绕着一个中心点,共同构成了组织文化的结构。其中,器物层是组织文化的表层部分,它是形成制度层和精神层的必要条件;制度层是组织文化的中间层次,是指对组织及其成员行为产生约束影响的规范性部分,它集中体现了组织文化的物质层和精神层对组织及其行为的要求;精神层则主要是指组织的全体成员共同信守的基本理念、价值标准、职业道德、精神面貌,也就是组织理念,它是组织文化的核心,是形成器物层和制度层的基础和原则。

按照组织文化的内在特征,可以将组织文化分成四种类型:学院型、俱乐部型、棒球型、堡垒型。学院型公司是为那些想掌握每一种新工作的人准备的地方。俱乐部型公司非常重视适应、忠诚感和承诺,在俱乐部型公司中,资历是关健因素,年龄和经验都至关重要。棒球型公司是冒险家和革新家的天堂,在棒球型公司从各种年龄和经验的人中寻求有才能的人。堡垒型公司着眼于公司的生存。

(二)组织文化对管理的影响

组织文化的积极功能是:(1)它起着分界线的作用。(2)它表达了组织成员对组织的一种认同感。(3)它使组织成员不仅仅注重自我利益,更考虑到组织利益。(4)它有助于增强社会系统的稳定性。(5)文化作为一种意义形成和控制机制,能够引导员工和塑造员工的态度和行为,文化决定了游戏规则。

组织文化的消极功能是:(1)变革的障碍。(2)多样化的障碍。(3)兼并和并购的障碍。

(三)文化多元化与组织

组织文化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是如何处理文化多元化对它的影响,这种文化多元化的影响既能产生于企业组织跨国经营活动的过程中,也可能在一个国家内部的不同群体之间。许多著名的大企业都对多元化活动给予强有力的支持,它们的多元化计划都倾向于强调灵活的工作安排,丰富的儿童和老年福利以及多元化的培训。

文化设施的概念和分类 篇5

徐涛松 谷

作者简介:徐涛松 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规划师

古 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工程师

【摘要】首先阐述了文化设施的概念、分类和功用,然后对国外文化设施综合性开发的历程进行了阐述和分析,最后结合淮南市文化设施专项规划,对国内文化设施综合性开发的模式进行探讨,希望实现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艺术性和经济性的统一。

【关键词】公共文化设施

综合性开发

功能整合运营模式

公共文化设施是城市形态的重要元素,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一直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具有成为城市触媒的潜力,为所在区域的变化带来影响,并且引导城市形态的发展。十七大报告提出“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的文化繁荣策略,指出“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加大投入力度”。市县各级政府对当地文化设施建设重新重视起来,一大批公共文化设施项目开始建设或改造。本文认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应通过综合性多用途开发的途径,建的好的同时也能用的好,通过一个公共文化设施的开发建设,带动一片地区的发展,通过城市经营的手段,协调公益和利益的关系。

1、文化设施的概念和分类

国内按文化设施的功能进行分类,文化设施包括以下八大类文化设施的内容:(1)博览文化类主要包括:博物馆、科技馆、展览馆、美术馆、陈列馆、纪念馆民俗馆等。(2)社会文化类主要包括:图书馆、群艺馆、文化馆、文化宫、科技馆、群众文化广场、科学文化广场等。(3)艺术文化类主要包括:文化艺术中心(艺术中心、戏剧文化展示中心、民间文化艺术中心、艺术教育培训中心)、影剧院(影视中心、电影城、巨幕影院、音乐厅)、汽车电影广场等。(4)文化市场类主要包括:图书城(图书、音像、电子出版批发、零售物流中心)、工艺品交易市场、花鸟市场、专业艺术学校等。(5)文化产业类:游乐场、网吧、歌舞厅、文化产业园区、文化市场等;(6)历史文化类:历史文化保护区、历史建筑、名人故居等。(7)新闻出版类:出版社、报社等。(8)广播电视类:广播电视中心等。

按照经营方式,可分为公益型文化设施与经营性文化设施。

所谓公共文化设施,指的是图书馆、博物馆、艺术馆、剧院、电影院等,它们既是收藏、研究、展示、组织艺术活动的公益性机构或商业设施,也是人们进行文化活动的重要载体、休闲娱乐的主要场所。城市中的公共文化设施是进行各种市民活动的集中场所,往往成为其所处区域的活动中心。

公共文化设施作为城市公共环境设施,它的设置领域是开放性的公共空间,其实施的根本目的在于体现一个社会的公共精神及公共利益,其物化形态的类别没有特定的限制,它的实施方式和过程是创作者和享用者共同参与和协作,它面向非特定的社会群体。

2、公共文化设施的功用

首先在经济上,公共文化设计的建设能提升该地段的价值,吸引新的投资和新项目的开发。其次,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将会增添该区域的文化内涵,逐步积淀成厚重的文化底蕴,为城市提供持续发展的动力,城市有了文化内涵才更生动、浪漫且充满活力。就物质形态的层面而言,公共文化设施或建筑同样也具有触媒的性质,它可以激发新建筑和开放空间的产生。除了本身的功能作用之外,公共文化设施作为人们集聚的场所,有条件在城市形态物质空间中营造一种场所感和社区感——人们对邻里的归宿感。

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既能触发城市形态的发展,也能避免城市形态走向均质化,激发出真正健康的城市形态和都市生活,为未来城市形态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并提供了一定的保证。

3、国外文化设施开发模式借鉴

美国文化设施的综合性开发起始较早,其标准模式就是纽约市的洛克菲勒中心,它开始于1931年,为多用途、综合性的建筑开发树立了一个先例,被称之为“在概念、规模、物质设计和服务方面的开发先驱”。洛克菲勒中心希望通过建设大型办公楼成为建筑群组,内部的歌剧院可以通过房租收入来维持自己的运营,最终形成带有办公、零售、餐厅和娱乐用途的综合性开发项目。

20世纪60年代早期,综合性的表演艺术中心开始出现,如纽约市林肯中心、华盛顿特区肯尼迪中心、洛杉矶音乐中心等,这些耗资巨大的建筑群将剧院、音乐厅和其他设施共同建造在了一个屋檐下,其存在就已经向社区阐述了艺术的重要性。

至此,包含了艺术和文化空间的大规模综合性开发项目,在房地产的综合性开发中越来越有影响力,也越来越受欢迎。博物馆、音乐厅、剧院和户外演出广场在办公楼、酒店、零售空间和居民区等传统土地用途之外获得了应有的地位,同时这些建筑群的出现提升了城市环境,使市区成为更加理想的工作和居住地。之后随着郊区购物中心开发、遗址保护运动、LOFT模式的兴起,综合性开发项目的外延逐步拓展。政府职能和支出方向的转变、旅游业的促进、公众参与的增强,使得综合开发项目更加具有吸引力。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公共机构、艺术团体和开发商之间,形成了一种创新型的合作伙伴关系。

在这些综合性开发项目中,有些是与当地膨胀的房地产市场相一致的,有些是为恢复衰退的市中心的活力而推行的公共政策的组成部分,甚至有些工程可能会超出项目的范畴而激发当地艺术的繁荣。

也应当看到,文化设施综合性开发是一种更为复杂的开发过程,它规模更大,参与者众多,各种用途之间需要相互协调,启动阶段将花费更多的时间和资金,还要考虑维护艺术独立性和不获取收入而确保生存能力的需要。复杂则意味着更大的风险,但是,对文化设施进行综合性开发,作为城市经营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模式,可以兼顾多方利益促进一个区域的繁荣。

4、国内文化设施综合性开发模式的探讨

随着从中央到地方对于文化相关产业政策上的扶持,文化设施建设再次大繁荣的的时期已经逐步到来。单一的开发模式难以满足公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文化设施的综合性开发最终会成为这一轮建设中的首选。下面希望通过分类分析的方法,从文化设施综合性开发的功能整合、分类和运营模式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作为文化设施开发建设中的参考。4.1 文化设施综合性开发的功能整合

文化设施综合性开发通过功能的整合,实现文化设施从单一功能向多用途的转变,可以分为多样化和联合体两种实现模式。

4.1.1 多样化

这里多样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空间分隔,划分出多样的功能空间。如青少年活动中心,在内部形成教育、培训、表演、体验功能空间的同时,外部的廊道可以作为艺术长廊展示学生作品,门店销售书籍饮料、书画用品、音乐器材等,开敞空间形成咖啡馆、书吧、茶吧和健身馆等,方便家长在等待孩子的时间也能有自己的活动场所。

多样化也指在一个空间内,实现使用功能的拓展。如大剧院,在作为表演活动舞台的同时,也可以作为政府会务、企业推广活动和电影放映的场所。

4.1.2 联合体

这里联合体是指,多个文化设施共同在一个建筑内或在一个紧密联系的区域内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规模效益,形成大型的区域性文化活动中心。随着城市用地特别是核心区用地日益紧张,这种开发模式更受青睐。如法国尼姆市的卡里艺术馆将一个现代艺术博物馆和一个公共图书馆组合在一幢建筑之内,深圳文化中心将音乐厅和图书馆并置于城市公共绿地之旁,通过相同的材料和形式语言取得统一,而香港乐富中心则将电影院和露天剧场完全融合在城市综合体之中,将社会功能和商业利益紧密地整合起来。4.2 文化设施综合性开发分类

文化设施综合性开发按照从简单到复杂可以分为综合建筑、综合开发和综合文化中心。

4.2.1 综合建筑

这类项目在同一建筑或同一地点结合了两种用途,其中一种和文化相关,而另一种则产生收入。这种结合是文化机构和开发商之间相对简单的交易,较适用于城市老城区的改造。如众多城市的老电影院,位于城市核心区的位置占用了大量的优质土地资源却无法通过运营提供相应的服务,在改造中提高容积率进行开发,相同的建筑面积仍作为影院,多出来的部分作为商场、办公楼或公寓出售,获得整个项目改造的资金来源,部分出租以维持后期的运营。

4.2.2 综合开发

综合性开发是多种文化功能的整合,其中的每一项功能必须补充和支持其他功能,其整体的成功取决于每一部分的成功,又期望能通过一个整体形成更大的吸引,以满足文化设施运行中对于客源的需求。有些文化设施的没落仅仅是因为功能单一无法满足多元化的需求,并不是这种需求不存在,而是项目本身没有足够的吸引力,随着城市综合体的概念被越来越多的的提出,文化设施综合开发的趋势也愈发显著。

淮南市规划历史文化展示馆和豆腐美食文化一条街共同开发建设。历史文化展示馆规划包括刘安纪念馆、淮河文化馆、淮南风俗馆、淮南子研究成果展示馆等分展馆,是对淮南各类历史文化的综合展示,同时考虑在其内部建设豆腐美食文化一条街,形成“读淮南历史,品豆腐美食”的全新体验,充分展示淮南市“黑(煤炭)白(豆腐)蓝(淮河)”的三色文化魅力。其仅靠包公山的地理位置,既利用了八公山的自然和历史文化资源,也可以促进八公山风景区的保护和开发,体现规模效应,形成丰富的看、玩、学、研、食产品

4.2.3 综合文化中心

规模更大,在城市片区中处于分中心的地位才能作为综合文化中心。它有着特殊而令人期待的文化特征,并有进一步发展该特征的趋势。它不同于传统的商业或行政功能形成的中心,是城市文化功能在空间上的集聚,目标赋予整个地区凝聚性,以高素质和激动人心的公众形象来吸引大众,同时它又可以和商业或行政中心相互交融促进。综合文化中心可以包括许多开发项目,在该地区共同目标满足的条件下,它们依旧独立存在。

杭州市已建成的西湖文化广场占地12.9公顷,总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总投资约22亿元,集科技、文化、娱乐、演出、展览、健身、休闲等功能于一体。西湖文化广场建筑群由主楼、裙楼建筑和广场组成,由东向西组合成一个弯月形布局,依次为科技馆、自然博物馆、文化艺术中心、商务大楼、展览馆。

淮南市文化设施专项规划中,也通过位于山南新区市民文化广场周边的包括淮南市博物馆、新图书馆、科技馆、青少年活动中心、会展中心、大剧院以及城市规划展示馆等一系列大型城市文化设施的建设,打造淮南市新的城市文化核心,促进山南新区开发的同时,极大提升城市面貌。4.3 文化设施综合性开发的运营模式

文化设施综合性开发的运营模式包括政府投资、政府主导、商业开发模式。4.3.1 政府投资

政府应是最能体现公众诉求和文化导向的,公共、公益的文化设施仍需政府投资进行建设,政府经费有限和文化设施缺失严重之间的矛盾将长期存在。各地纷纷出台相关财政保障政策,如各级财政对文化建设的投入增幅不低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新建、扩建、改建城市居民住宅区,从其城市住房开发投资中提取1%,用于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这些政策对于保证政府对于文化设施的建设投入具有一定的作用,但不足以改变现状文化设施欠账较多的状况。

4.3.2 政府主导

政府主导的文化设施开发模式是政府经营城市的手段,政府出台相关的管理、金融政策,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吸引公司、企业和民间资本投入文化公共设施建设。比如通过文化设施建设促使周边地块升值,反过来补偿文化设施的开发的成本,或者通过土地转让差价补偿开发商进行老城区内文化设施改造的投入。这种模式可以一定程度上弥补政府资金的不足,在具体操作上有更高的要求,时间上也会被拉长。

4.3.3 商业开发

由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的文化设施建设,如各种文化娱乐设施、文化市场、文化产业园的建设,还有BOT模式也是文化设施建设中可以采用的方法。房地产开发在文化设施建设中将会占有更大的比重,一方面商业开发的参与可以迅速推动项目的开展,弥补政府资金的不足,另一方面开发商逐利的本质导致其利益和民众的要求之间是有差距的,政府在这类项目中就不能是仅仅划定边界而已,对于土地使用功能、密度、容积率、绿化、建筑外观、收费水平都必须要有明确的要求。

5、结语

对于公共文化设施的开发,首先要在区域内实现功能的整合,在市(区、县)域或一个功能片区的范围内需要哪些公共设施,集中和分散布置相协调,集中的设施哪些可以共同建设形成区域的中心,分散的设施哪些在功能上可以更加多样化,如何通过多元化的建设促进文化繁荣,这些都是需要首先考虑到问题。其次要强调公共意识,注重与人的对话,才能使物化的形态成为社会共同拥有的公共资源,它物化的形态中所体现的艺术与科学,功能与形式相互融合、统一协调时,公共设施才能成为公共环境中的有机的一部分,并与大众共同生存。第三要注重经济效益,摒弃过去公益性和经营性完全割裂,“阳春白雪”和“铜臭”绝不能相提并论的思想,在立项之初就要算好经济账,确定经营性活动的规模和比重,通过这一部分的盈利确保整个设施的生存能力,只有效益和利益才能吸引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文化设施的开发中来。第四要注意与周边地区的协调和互动,作为区域性的标志建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可以形成一个片区新的中心,对于交通、绿化环境提出更高要求,提升周边用地价值,积淀区域文化,通过周边用地功能调配和合理的开发时序安排,才能将文化设施作为城市触媒的优化作用充分发挥。

企业文化测评的几个概念 篇6

★为了对企业文化实施有效的诊断与评估,为了测量现有企业文化的特征、优势与劣势以及实现企业文化的创新、重构与变革,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企业文化测评涉及到的基本概念——测量尺度(scale)、信度(reliability)、效度(validity)以及常模(norm)。下面分别讲述这四个基本概念。

1.测量尺度

任何测量必须有测量的准则和依据,例如测量桌子的长度时,或者用掌距来量、或用台尺来量、或用米尺来量,总要有个依据才行。这个作为测量的准则或依据,也就是测量的尺度。在测量时采用不同的尺度,对事物或变量特征的描述和说明将提供不同的信息。以上述测量桌子的长度为例,采用不同尺度测量的结果,可能是五个掌距,也可能是三尺三寸、或一百公分。虽然桌子的长度不变,但因测量尺度不同,故对桌子长度的说明也不一样。

尺度的种类大致有四种:一是名义尺度(nominal scale)、二是顺序尺度(ordinal scale)、三是等距尺度(interval scale)、四是比例尺度(ratio scale)。?这四种尺度具有不同的特征,也有不同的作用。在进行企业文化测量时必须了解这四种尺度的性质,才能选择适当的尺度,用来编制测量工具。以下分别叙述四种尺度的性质:

(1)名义尺度(nominal scale)

名义尺度是按照事物的特征或属性的不同,赋予不同名称,作为一种标记,进而可以将特征或属性相同的事物归为类别,所以也称为”类别尺度”(categorical scale)。换句话说,名义尺度的主要作用是在区分类别,给每一个类别适当的名称,借以辨识。比如:人的性别可区分为男性与女性;婚姻状况可区分为已婚与未婚;都是应用名义尺度来分类。因此,应用名义尺度测量或描述事物的特征时,就要设法将该事物按照其特征加以分类,并标示类别的名称,然后给它一个代码(code)。

(2)顺序尺度(ordinal scale)

顺序尺度是将事物按照其特征或属性的大小、或多少的程度,排成顺序或等级。比如,将是将十家啤酒公司的产量按高低自1排至10,这就是顺序尺度的应用。换个方式来看,如果以顺序尺度来测量班上50名同学的成绩,请问小明的成绩如何?答案可能是“小明是第五名”,而不是“小明的成绩是80分”。顺序尺度的主要功用是排列等级,比较顺序。在等级或顺序的排列中,可以比较个体之间的地位,可说明“大于”或“小于”的关系和差异,但个体之间的差异并无相同的单位。故全班第一名的成绩与第二名成绩的差异,未必等于第二名成绩与第三名成绩的差异。这个特征要特别留意。

(3)等距尺度(interval scale)

等距尺度是一组具有连续性、单位又相等的数值。如果应用等距尺度来测量变项,乃是依其特征或属性之不同赋予不同的数值。使这些数值不仅显示大小的顺序,而且数值之间具有相等的距离。例如,以等距尺度测量员工的数学考试成绩,乃在0分至100分的范围内,依员工的答题表现给予一定分数。从员工的分数既可看出员工成绩高低的顺序,也可以了解员工之间成绩的差距。

由上述的说明可知,等距尺度的主要特征在于:(1)分数、(2)连续性、与(3)等距;而其主要功用则在于采用连续且等距的分数说明变量特征或属性的差异情形。

(4)比例尺度(ratio scale)

比例尺度具有等距尺度的全部特征,而且有”真正零点”。因此比例尺度的数值之间有相等的比例(ratio),不仅可以加减,也可以作乘除的运算。例如。人的身高,可以采用比例尺度来测量,以0代表没有高度,0以上的不同数值代表实际高度,而身高200公分即为身高100公分的两倍。体重的测量也是如此。又如年龄也可以采用比例尺度测量,因为零岁是真正的零点。据此可知,比例尺度所提供的信息最多,作用最大,但在实际测量的应用上却不多见。一般说来,物理特征的测量(如重量,长度等)比较可能采用比例尺度,但心理特征的测量大体以等距尺度为主,因为人类的心理特质很难找到真正零点。

2.效度

效度是指根据测量结果推论变量特征的适合性(appropriateness)。就是测评的有用程度,考察我们所测的结果是不是我们想要测得的东西。

比如,我们想了解员工的工作动机,因此采用一个工作动机量表加以测量,每一个员工都得到一个“分数”,我们要根据这个分数来推论员工的工作动机。在此种情况下,我们要先确定,依据这个分数来推论员工的工作动机是否适切?是否有意义?是否有用?换言之,这个测量所得的分数能否真正解释工作动机?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依据这个测量结果所作的推论就有效;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推论就无效。不过,效度并非“全有”或“全无”的概念,而是程度高低之分。由此可知,效度是测量的必要条件,缺乏效度则推论与解释都不适切,这个测量就没有意义,也没有用处,因为它不能解释真正想解释的特征或属性。一个未曾提示或说明效度的测量工具,难以确定其测量结果的适合性,因此不能冒然使用。

3.信度

按照通俗的说法,信度是指测评结果的可*性。如果照美国教育与心理测验标准之定义,信度指的是测验分数未受测量误差(errors of measurement)影响的程度。这两种解释并不冲突,盖测量误差愈小,测量结果越可*。换言之,如果测量的结果能反应受试者真实的特征,而不因其它因素(如测验情境、受试者心理情绪状态、测验题目的性质等)而影响其测验分数,那么这个测验所测量的结果是可*的。

信度也是测量的基本要素之一,缺乏信度的测量就不具意义,也不能使用。因此,在使用测量工具时,一定要知道测量的信度。然而如何估量测量的可*程度呢?

信度指标:α系数。

通常采用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柯隆巴克(Lee J·Cronbach)教授所发展的α系数,依一定公式估量测验的内部一致性,作为信度的指针。其公式如下:

K:测验题数

Sx:测验分数的标准差

Si:第I个题目分数的标准差

一般而言,一个测量工具的信度至少应在0.70以上,才称得上可*。信度是效度的必要条件,信度太低的测量工具,就不可能具有适当的效度。

4.常模

企业文化的测量,一方面是要探寻本企业现有企业文化的特征,另一方面要将本企业的企业文化特征与行业平均水平进行比较,已发现自己的企业文化的优势与劣势。测量的结果必须提示一个说明群体内差异情形的分数架构,作为解释个别分数的标准与依据。这个群体的分数架构就是俗称的常模(norm)。

在企业文化的测量中,常用的常模有行业常模。如以电力行业企业文化的总体特征作为电力企业文化的常模。我们在全部电力企业中抽取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分企业(按照现代抽样调查理论),测评这些企业的企业文化,得到整个电力行业企业文化的特征(通过定性与定量数据展示)。通过这个总体特征就可以建立起电力行业企业文化常模。通过这个常模我们就可以在测评某家电力企业的企业文化时,比较该电力企业的企业文化与整个电力行业企业文化的差异,找出该企业的优势与劣势,作为制定企业文化建设战略的依据。

游牧文化的概念 篇7

关键词:贺兰山岩画;文化变迁;狩猎岩画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09-0240-02

一 引言

岩画是原始社会的居民用独特的方式对历史的记录,是绘刻在岩石上的形象性“史书”,它对文字的史书是一个极大的补充。解放后,直到20世纪60年代末才被一些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如李祥石和周兴华)在宁夏贺兰山大大小小27个山口、大麦地、香山和西山中发现了大量的岩画。这些岩画是宁夏早期游北方游牧少数民族生产、生活和社会的真实写照,贺兰山岩画为我们了解和研究我国北方游牧少数民族的历史、经济、文化、民俗、宗教和艺术提供了大量无比珍贵的形象资料。这里的岩画风格独特,造型粗犷浑厚,在写实中用笔简练,构图朴实多变,给人一种真实、亲切、肃穆、神秘的感觉,展现出不同凡响、超尘拔俗的意境。在贺兰山岩画中狩猎岩画数量居多,通过大量的狩猎岩画我们追溯历史,贺兰山及周边自古以来有众多游牧少数民族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游牧,这些民族在这块神秘的土地上栖息、生活、灭亡、融合和变迁,使得传统体育文化也随之发生巨大的变迁。

二 贺兰山岩画中的狩猎岩画

20世纪80年代初,在绵亘500里的宁夏贺兰山东麓诸山口内外,先后发现了大批史前岩画。据初步统计约有2万余幅,其内容有狩猎、放牧、战争、祭祀、娱乐等生活场景,记载了居住在贺兰山地区众多以狩猎为主要生存形式的游牧民族千万年之久的整个生活,为我们深入了解与研究北方古代游牧民族狩猎活动原始体育文化的史缘与特征,提供了珍贵的形象资料。通过对贺兰山岩画一艺术化史料的分析和研究后认为,古代生活在这里的游牧民族,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进步,他们从事畜牧业生产的方式经历了早期的狩猎时期、中期以游牧为主的原始畜牧业时期和后期由原始畜牧业到传统畜牧业的过渡时期。

贺兰山岩画中狩猎的种类繁多,形式各异(见图1、2、3、4)。面对飞禽走兽,先民们或围追、或驱赶、或设置陷阱、或盘弓欲射、或徒手拦挡以及站在群兽之中,以示猎人的勇敢,先民们使尽全部力气投入狩猎活动当中。先民就是以这种直接的方式来表达与天斗、与地斗、与禽兽斗的尚武崇武的精神。

三 贺兰山地区的民族融合与体育文化变迁

1.贺兰山自然地理环境概述

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贺兰山地区正处在温暖湿润的历史时期,山林树木葱茏,水草丰茂,植物分布广泛,尤其是广袤的森林和辽阔的草原。一方面,这种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为各类动物的栖息提供了很好的生存环境,不仅有大量出没于森林草原的各类动物,还有今天热带地区生存的喜暖动物。另一方面,也为古人在这里的生存提供了丰富的果实和狩猎的场所。从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的经济形态看,贺兰山这种独有的生态环境和地理环境,直接影响着人们当时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方式。所以,越是古老的岩画所在地,野生动物越多,狩猎业也越发达,狩猎文化也越丰富,也就印证了贺兰山岩画中发现大量的狩猎岩画。

2.贺兰山地区的民族融合

据相关文献记载,远古时期,贺兰山地区及周边曾出现过猃狁、鬼方和狄等氏族和部落,他们大约是贺兰山岩画的早期作者;先秦时期,这里生存的主要是猃狁、匈奴等少数民族;秦时为匈奴民族;汉以后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出没于贺兰山的多为羌戎、鲜卑、北狄、柔然等民族。进入隋唐,主要是突厥、回纥等;中唐以后吐蕃、回鹘、党项诸部族杂居其间;宋及五代,吐蕃、回鹘、党项诸部游牧于此;西夏至元明清,这里成为蒙古族各部落放牧的牧场。日月交替,寒暑更迭,生活在贺兰山区的先民们,经过一代又一代的迁徙重组,繁衍生息,表现在岩壁上的狩猎岩画内容也随之发展变化。进入游牧时代以来,因同族之间迁徙变换的力度加大,不少游牧民族都于不同时期在贺兰山境内生活过。尽管由于所处的地域不同,历史渊源不一,但各少数民族的生产技能、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大多与狩猎、游牧生活相适应,他们既是历史的主人,又是历史的匆匆过客,他们的历史缩影,都留在了贺兰山不同地带的悬崖峭壁和荒烟蔓草之间。所以,贺兰山上及周边地域北方游牧民族的发展史可以称作是一部民族的大融合史。

3.贺兰山地区的体育文化变迁

文化变迁是指一种文化因其内容的增量或减量所引起的

文化结构、模式或风格的质的变化。一般来说,文化变迁的原因有两种:一是随着社会状况的改变,尤其是社会形态的改变,文化传统内部新旧因素在矛盾中不断分化整合,通过变异、淘汰、更新由旧的平衡转化为新的平衡,从而导致文化传统的改变。这是内部引发的文化变迁。二是在外来文化的影响、冲击、碰撞下,通过对外来文化因素的吸纳、交汇,使原有的文化传统结构发生某种程度的改变,进而达到新的协调统一,这是外部引发的文化变迁。

原始游牧民族体育文化虽然十分稳定,但并非一成不变。处在古代文化变迁之中的原始游牧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也不可否认地产生着文化内部变革,现在展现在我们眼前的贺兰山岩画中原生态体育文化也是经历了变迁后的而非原始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北方游牧民族体育文化内容丰富多彩,世代相传。贺兰山岩画中游牧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变迁是体育文化进化和传播相结合的过程,其原因在于游牧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内部的矛盾运动。北方游牧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化是游牧各民族内部的历史的发展过程,游牧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是指游牧民族文化与外族文化的相互影响,这其中又存在着文化冲突与文化适应。

贺兰山地区原始游牧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变迁包括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变迁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主体(各民族人民)的思维意识的变迁。在原始社会变革因素影响之下,贺兰山地区游牧民族体育文化存在所依赖的环境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某些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有丰富文化底蕴的游牧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已随着时光的流逝、社会的演变而被人们淡化、遗忘。但部分游牧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诸如狩猎、武术、摔跤、骑术、射箭、舞蹈、投掷、賽龙舟、赛马等则不仅没有消亡,反而以其独特强大的生命力引起了人民的关注,成为人们共同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

四 小结

上一篇:心理健康小报范文下一篇:风趣形象的常用的歇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