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概念辨识

2024-09-26

文化旅游概念辨识(共8篇)

文化旅游概念辨识 篇1

一、旅游资源概念的研究现状

旅游资源 (Tourism Resources) , 在英文中又称作旅游吸引物 (Tourism Attraction) , 其本身包括能刺激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的各种因素。在我国, 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 经济学、地理学和社会学等一批学者相继转入旅游科学的研究, 他们在撰写论文或专著时都涉及到对旅游资源概念的理解和解释, 并从不同的角度对旅游资源下了定义。其中, 以下几种说法较具代表性和影响力: (1) 凡是能为人们提供旅游观赏, 知识乐趣, 度假休闲, 娱乐休息, 探险猎奇, 考察研究以及人民友好往来和消磨闲暇时间的客体和劳务, 都可以称为旅游资源。 (郭来喜, 《人文地理概论》, 1985) (2) 旅游资源是指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和历史文化遗产, 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的人工创造物。 (保继刚, 《旅游地理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 (3)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是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 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 并可以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都可视为旅游资源。 (国家旅游局资源开发司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 中国旅游出版社, 1992) (4) 客观地存在于一定的地域空间并因其所具有的审美和愉悦价值而使旅游者为之向往的自然存在, 历史文化遗产和社会现象。 (谢彦君, 《基础旅游学》, 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1)

由此可见, 这些依托于一定空间环境的旅游资源是旅游目的地籍以吸引旅游者的重要因素, 旅游资源具备吸引因素是以往概念达到的共识, 正是这种吸引因素引发了旅游者向旅游目的地移动, 它也是旅游业发展的前提或物质基础。

二、关于旅游资源概念的争议

目前各学者提出旅游资源的概念, 在概念认识共性的同时, 我们还应该看到在一些细节上依然存在着分歧。只有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对待这些分歧, 才能对旅游资源的概念作以科学而较全面的界定。

(一) 自然和开发的争议。

这一问题的焦点, 集中在旅游资源客体的形成原因上。一种观点认为, 资源一词应该解释为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天然来源。所有的资源是指未经开发的自然的物质条件, 即只有原始的地理环境才是资源, 而已经开发的就不能列入旅游资源范畴。另一种观点则与此相反, 认为旅游资源必须经过开发才能成为有吸引力的事物, 即只有已经为旅游业所利用并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环境效益的事物, 才是旅游资源, 或称现实的旅游资源;而未经开发的旅游资源, 只能算作潜在的旅游资源。

(二) 三大效益的争论。

绝大多数学者在给旅游资源下定义时都承认旅游资源的效益功能, 即旅游资源能够为旅游业所利用, 并产生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效益。但是, 旅游资源的概念界定与旅游业挂钩并没有绝对的必要, 不少原始的旅游资源未经开发, 即未能进入旅游业的经营范围, 产生经济效益, 却能为部分旅游者所使用, 比如原生态的户外森林探险活动等。

(三) 旅游资源系统论的争论。

1996年, 杨振之提出旅游资源系统的概念。他认为, 将旅游资源片面的单向的视为旅游目的地, 存在着缺陷, 因为, 旅游资源除了双向吸引力外, 还有中介吸引的问题。旅游资源应该既包括旅游地 (客体) , 也包括旅游服务设施 (介体) 和客源市场 (主体) , 他们之间相互作用, 构成一个完整的旅游资源体系。基于这一思想, 他对旅游资源作了如下定义:所谓旅游资源, 对旅游者来说, 就是旅游目的地及有关旅游的一切服务和设施;对于旅游地来说, 就是客观存在的客源市场;是关于旅游的主体、客体和介体相互吸引向性的总和。

(四) 旅游资源与旅游业资源的提法。

将人力、市场等因素视为旅游资源, 是近年来旅游资源研究的一个倾向。如杨开忠、吴必虎 (1998) 提出:“不妨可以将一切参与或有利于旅游生产过程的要素与条件均视为旅游资源。它们包括自然资本资源、物价资本、人才资源、金融资本、制度资本、市场资本等”;朱孔山 (1998) 提出旅游资源可划分旅游对象资源、旅游设施资源、旅游购物品资源、旅游业人力资源;马雪萍 (1999) 也提出旅游资源概念中要重视“人力因素”。这种倾向是对以往旅游资源研究中不重视人力、市场等因素的一种纠正。但这种提法是否妥当呢?有待学界进一步探讨。

对于“旅游资源”与“旅游业资源”进行区分是否有必要呢?我们认为有此必要。因为事实上由于未加区分已造成概念上的一些困扰, 影响了理论研究、学科建设和实践应用;而且西方学者常常使用“旅游吸引物”的概念, 以之取代“旅游资源”, 较好地进行了两个提法的区分。因此, 如果只是要引起对人力、市场等因素的重视, 大可做为“旅游业资源”或“开发环境因素”来处理, 而用不着对旅游资源概念进行修正。

三、有关旅游资源概念的科学界定的尝试

长期以来, 旅游研究者做了很多努力, 在论证实践中提出了多种的旅游资源概念, 由于学术的自由, 这一概念也就众说纷纭, 但学术的统一定义对于实践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正确认识旅游资源概念的初衷不是为了概念而研究, 而是为了准确地去界定旅游研究的客体进而指导旅游实践。如旅游规划开发人员, 在开发旅游资源的时候如何确定自己的开发对象, 有时只能是一个笼统的概念, 也削弱了旅游规划研究的可信度。

旅游资源是综合性的一种资源, 本身包含的内容、事物多种多样, 所以给界定带来困难。而不少学者提出仅用吸引力来界定, 同样带来不少困惑, 因为把旅游者感兴趣的资源都归入旅游资源系列明显范围过于宽泛。旅游资源本身的特征是组合性、多样性、综合性、整体性, 因此我们谈论旅游资源的时候应该从整体来认识这一对象, 而不少学者从理论上探讨旅游资源概念时容易受整体旅游资源中的特殊个体现象影响。如对景区设施设备的认识问题上, 有些学者就单列出来认为该设施设备不具备对旅游者的吸引力, 不属于旅游资源, 实际上景区的设施设备当然属于旅游资源的范畴, 但不能单独作为旅游资源的个体来研究, 因为脱离了景区这一大的旅游资源整体, 设施便成了单独的生活、生产资源, 再者, 单独研究设施设备, 对于旅游管理也毫无意义。又如, 雪山我们毫无疑问地会把它当作旅游资源, 而单独地把雪、山, 甚至植被当作个体研究对象来认识旅游资源便失去意义, 因为对于旅游者来说, 雪山和与之相关的植被共同构成一个整体, 这个整体对旅游者产生了吸引力, 提供了旅游者开展旅游活动的可能, 比如攀登、欣赏等。因此研究旅游资源要从它的整体性作为出发点去研究, 资源之所以被称为旅游资源是因为资源的整体功能、特征吸引了旅游者, 并提供了旅游者开展旅游活动的可能。

从以上分析可以明确旅游资源, 首先, 要具有吸引力, 因此能吸引旅游者这一因素是旅游资源必须具备的。其次, 旅游资源应该要满足能让旅游者开展旅游活动的可能, 这是关键因素。至于第一要点学界已经形成共识, 而在具备核心因素的情况下增加旅游资源概念的一个关键因素能更好地体现旅游资源概念的内涵。

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事物纷繁复杂, 种类繁多, 但也只能称之为旅游者感兴趣的资源, 如果都称为旅游资源, 那这样的概念界限便无限度延伸, 也失去这一概念对实践的指导意义。其中也有不少学者强调用能被旅游业所开发利用或实现三大效益来限制, 却忽略了未能为旅游业利用却能为旅游者利用的资源, 因此, 旅游资源的概念本身就是为旅游活动的对象事物的综合体, 就应该从旅游活动的本质去界定。旅游活动的本质是社会文化活动, 而不是经济活动, 因此应该从旅游者或旅游活动出发去限定吸引力的范围。

以下是对几个典型事例的分析来认识旅游资源概念中关于增加“旅游者开展旅游活动的可能”这一关键因素的界定。

外太空对旅游者甚至广大人民群众都有吸引力, 而我们却不能断定外太空资源就属于旅游资源的范畴, 首先人类科技未能发达到能轻易去到外太空旅游的时候, 去谈论外太空属不属于旅游资源对旅游实践毫无用处;其次, 如果科技发达了, 人类可以乘坐飞船去外太空观赏、体验的时候, 外太空的事物就具备了开展旅游活动的可能, 自然也就成了旅游研究的客体, 即旅游资源。这种情况下把外太空旅游资源作为一个类别去研究才有指导实践的意义, 即当能提供旅游者开展旅游活动的可能的时候才进入旅游学界研究范畴。

工业旅游中, 如果说吸引游客的工厂都是旅游资源这样的范围显然过于宽泛。实际上, 工厂开放给游客, 工厂的事物就成了旅游资源, 其一是工厂的工艺或设施、规模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其二工厂要成为旅游者的旅游对象就要开放参观区等, 为旅游者开展旅游活动提供可能, 如果不能开展旅游活动, 也即这工厂不能算作旅游资源, 实质上只能算潜在的资源可以用于发展旅游。

会议商务旅游的旅游资源对象是最受争议的, 不少学者提出会议商务游客面对的会议、会展出于公务未必是产生吸引力, 而我们知道首先商务游客代表的是公司企业, 会议、会展存在的商机就是对商务游客所代表的企业的吸引力, 而会议、会展的场所以及相关事物能满足商务游客开展活动的需要, 因此会议会展的场所以及相关事物便成了旅游资源。

华侨回乡探亲旅游的旅游资源中宗族关系是核心, 也是吸引华侨回乡探亲的根本动因, 而华侨的亲人、家乡的华侨组织的存在是宗族关系这一资源的载体, 他们的接待与安排满足了华侨进行探亲访友旅游的动机, 即提供了华侨开展探亲旅游活动的可能。因此宗族关系与华侨的亲人朋友、华侨组织等共同构成侨乡的旅游资源。

中南海对于去北京旅游的旅游者来说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 但是中南海的地方不具备为旅游者开展旅游活动提供可能, 因此不能算作旅游资源。

因此, 从旅游本质出发去解读旅游资源概念更能符合实践需要, 我们可以认为:旅游资源是指在一定区域内, 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并能为其开展旅游活动提供可能的各种事物的综合体。

摘要:关于旅游资源概念的争论, 学界已形成多种观点, 但都存在一些片面性, 未能很好地与旅游活动的主体旅游者结合起来, 往往站在开发者的角度来认识。因此, 在旅游资源概念的现状基础上, 本文尝试从旅游活动的本质来认识旅游资源的概念。

关键词:旅游资源,旅游吸引力,旅游业资源

参考文献

[1].邓观利.旅游概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3

[2].郭来喜.人文地理概论[M].1985

[3].周进步.中国旅游地理[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5

[4].黄辉实.旅游经济学[M].上海:上海社科出版社, 1985

[5].保继刚.旅游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52

DTI与CTI概念辨识比较 篇2

摘要:本文将通过对国内外学者对两种创新研究的对比,在大量文献研究的基础之上,提出自己对不连续技术创新的理解,并与传统意义上的连续性技术创新做出一个全面的比较。

关键词:DTI;CTI;技术轨道

目前,信息科技革命日益向纵身发展,我们处在一个被美国著名管理学权威彼得·杜鲁克称作“不连续的年代”。技术创新分为连续性技术创新和不连续性技术创新,其中不连续技术创新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连续技术创新,是指开创与原来主导技术根本不同的技术,由此改变原来的技术-生产竞争力结构并创造新的市场-用户联结,以不连续技术取代原来的技术范式,以不同的技术-产品-市场范式作为原来产业的非直接替代形式,使与原来产业相关的技术轨道、技能和知识基础成旧过时,从而摆脱原来的产业竞争,开创并领先于全新市场。不连续技术创新一旦成功,将给国家和企业带来巨大的收益,同时不连续技术创新也是技术后发国家追赶技术先进国家的最佳选择,实现技术的突破,并可能建立新的技术标准,在新的技术市场上全面领先与技术先进国家。

当今世界已是一个科技创新的时代,世界各国政治、军事、经济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一个科技的竞争。科技创新已成为一个国家利于不败之地的根本,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国家开始高度重视技术创新,科技创新已成为了时代的主旋律和新经济的灵魂。

技术创新分为连续性技术创新(Continuou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下文简称CTI)和不连续性技术创新(Discontinuou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下文简称DTI),CTI是传统意义上的技术创新,在现有的技术轨道上进行,而DTI则是完全脱离现有技术轨道的创新,其又被称为破坏性技术创新。DTI一旦成功,无疑能给国家和企业带来巨大的收益,同时DTI也是技术后发国家追赶技术先进国家的最佳选择,实现技术的突破,并可能建立新的技术标准,在新的技术市场上全面领先与技术先进国家。目前,信息科技革命日益向纵身发展,我们处在一个被美国著名管理学权威彼得·杜鲁克称作“不连续的年代”。

关于传统的CTI,国内为学者已有大量的研究。国外的Henderson和Clark认为“CTI是对现有产品设计的一种提炼和延伸”;James March则认为CTI指的是利用新技术对现有的产品或者工艺进行的扩展。国内的柳卸林称:“CTI是渐进的,它建立在现有知识、现有市场和现有技术基础设施之上”;司春林认为CTI是针对已存在市场上产品的创新,表现为提高质量、性能,降低成本。

关于DTI的研究国外也已进行了大量的理论是实证研究,国内相对起步较晚,大多停留在理论方面,实证方面的研究较少。国外的Mckee认为DTI发生于企业从一条产品学习曲线向另外一条曲线转移的时候;Christensen在对技术“S”轨道研究的基础上提出:DTI将替代一个产业,出现不同的技术范式,关键是技术轨道的发展超出了当前用户的需要。国内的柳卸林认为,DTI建立在全新的知识或是各种知识融合的基础之上,它给产品带来全新的功能,它的产品是现有市场上不曾存在的产品;司春林认为DTI是在新生市场上的创新,即产品创新与市场创新同步进行。

本文在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基础之上,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认为DTI是指开创与原来主导技术根本不同的技术,由此改变原来的技术-生产竞争力结构并创造新的市场-用户联结,以不连续技术取代原来的技术范式,以不同的技术-产品-市场范式作为原来产业的非直接替代形式,使与原来产业相关的技术轨道、技能和知识基础成旧过时,从而摆脱原来的产业竞争,开创并领先于全新市场。通过对两种技术创新的深入的研究,DTI与CTI相比存在一下几方面的不同,同时这也是DTI所特有的。

第一,DTI的产品开发和设计的不连续性,即DTI是不再遵循现有技术轨道进行的线性创新活动,是一种沿着非主流市场以及非主要顾客的需求曲线的全新的创新活动。

第二, DTI使得以往的技术知识累积过程中断,技术轨道转变后的新技术范式会带来全新的技术发展空间,相比于已有技术,具有更强的技术性能或者是更具有发展的潜力,能够显著提高产品的现有功能,增加新的产品特性,降低产品成本,同时对原有的产品市场可能是一种颠覆性或者毁灭性的打击,会导致其直接出局。

第三,DTI提供了新的不同的性能组合,为新兴市场中新用户的新应用创造价值,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而且需要对相关的产品或服务进行调整。

第四,DTI是改变市场结构、创造新技术、要求用户学习和诱导消费行为改变的新产品或服务。它为企业开拓一个全新的顾客市场,引起市场的巨变。

第五,DTI的颠覆性和毁灭性创造了新兴的产业,改变产业的竞争格局,使得市场重新洗牌。

第六,DTI管理需要新的技术和市场知识,需要不同的技术路线和基础设施,需要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融合。它要求企业改变现有的竞争观念,需要企业与竞争者、用户、供应商等发展新型的伙伴关系。

关于行政文化概念的思考 篇3

行政文化是从文化的角度考察行政, 具有文化的一般结构, 反映文化的一般属性, 行政文化的主体和内容, 是把握行政文化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 而目前关于行政文化概念的多种争论, 归纳起来也大致集中在这两个方面。当然, 这只是分析角度不同, 不能截然分开, 不少定义就同时涉及到两个方面的因素。从行政文化内容方面界定行政文化概念的主要分歧。

行政文化具有特定内容, 这特定的内容就成为界定行政文化概念的现实基础。理论界对文化概念及其研究内容的认识尚未统一, 主要分歧在究竟是从广义文化的物质制度。精神结构的哪些层面来确定文化学的学科对象, 这影响到人们对行政文化概念的确定, 也就相应表现出以下几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是从物质、制度和精神三个层面来界定行政文化概念。“行政文化是文化在行政管理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独特的文化样式, 是一定行政组织中行政员工集体创造并公认的文化, 是行政物质文化、行政制度文化和行政精神文化有机结合的整体。”这是行政文化研究早期的观点, 随着行政文化及相关学科研究的深入, 坚持这种观点的人已经不多了。

第二种观点是从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界定行政文化概念。黄达强认为, 行政文化是“政府官员或政府公务人员所应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生活方式、人群关系及价值观念”。

第三种观点是从精神层面界定行政文化概念。“行政文化是在社会文化的基础上通过行政机关及其行政工作人员的各种行政活动所形成的一种精神文化形态, 属于政治文化的一种特殊形态, 是社会文化在行政管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文化形式, 是关于一切公共行政活动的行政意识观、行政价值观、行政道德观和行政心理倾向等的总和。”

2 关于行政文化概念界定的几个基本问题

概念理解上的莫衷一是, 对行政文化研究和行政文化建设都十分不利, 因此, 有必要对其进行科学的界定。行政文化概念不是行政学家主观思想的创造, 而是特定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和行政管理实践基础的产物, 其研究必须立足于其赖以产生的文化土壤, 立足于其赖以展开的现实基础。正确把握行政文化概念, 首先应该分析其分歧产生的原因, 在此基础上, 采取适当的方法, 分析概念的来龙去脉, 理顺概念的内外关系, 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

合理界定行政文化概念必须找准“行政”与“文化”的契合点。行政是国家行政机关为了实现国家目标而依法管理国家政务和社会公共事务的执行性活动。由于国家政务和社会公共事务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 其具体内容也是不断变化的, 这就导致人们对行政概念的认识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和发展性。在这一认识发展过程中, 必须引入一种相对稳定的因素, 以便科学揭示行政的内涵和外延, 从而推动行政学研究的深入。而文化作为一种深藏于心的精神积淀, 是人的一切目的性行为的心理动因, 是推动行政过程有序进行的精神动力, 可以说, 将文化引入行政学研究, 具有一定的必然性。行政文化属于政治文化的范畴, 其概念的内涵必须与政治文化概念相吻合。

3 关于行政文化概念内涵和外延的合理界定

明确一个概念, 首先要明确概念的内涵, 即反映对象的特有属性特别是本质属性的内容和方面。一个概念在正确反映对象本质属性的同时, 也应该反映具有这些本质属性的对象, 即概念的外延。科学界定行政文化概念, 应该重点把握其内涵, 合理界定其外延。

从精神层面界定行政文化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具有理论和实践依据, 而物质和制度层面的因素不应该包括在内, 原因在于:从物质层面看, 以物化形态表现出来的行政管理手段、技术、符号、语言等, 是按照人的主观意图加以改造, 以符合行政管理需要的客观自然物, 受到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制约并且物化、体现着科学技术发展的成果, 具有超制度、超观念的自然属性。由于涉及的是表层的、显性的因素, 无法触及行政文化质的规定性, 同时, 由于范围太广, 与其他学科研究领域有较多的交差和重复, 不利于学科建设和发展, 不应该成为其研究内容;从制度层面看, 行政管理主体和客体在长期的行政实践中, 共同创造和维系着具有一定群体结构的一系列办事程序, 如行政体制、行政制度、行政组织形式、规则以及规范行政行为的法律法规。行政制度是一种心物结合的东西, 可以分为“精神形态的行政制度和物质形态的行政制度”。

文化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 在不同的社会生活领域具有不同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在行政活动领域即表现为行政文化。行政文化是与行政相关的文化, 它包含人们行政行为的态度、信仰、感情和价值观, 以及人们所遵循的行政方式和行政习惯等, 具体来说包括人们的行政观念、行政意识、行政思想、行政理想、行政道德、行政心理、行政原则、行政价值、行政传统等。行政文化是一种多层次的、复合的文化, 它的形成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如历史条件、地理环境、社会制度、民族特性、文化心理、文化背景、传统习惯等。行政文化是在社会文化的基础上, 在具体的行政活动中形成的, 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不同的行政活动培育出不同的行政文化, 行政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而缓慢的过程, 一旦形成则具有不少相对稳定的特性。随着现代社会事务的日趋复杂多变, 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政府所承担的只应是其中的一部分, 相当部分职能要由社会自身不同性质的组织来行使, 政府不能过多干预, 分化型是现代行政管理向参与型、服务型发展的必然要求;由松散型到效能型, 现代化的行政管理讲究的是成本和效率, 在市场经济日趋成熟和国际化竞争的冲击中, 科学定编、裁减冗员、增强服务、提高行政效率、节约行政成本成为21世纪行政管理追求的目标;由集权型到参与型, 参与型不仅是以行政主体积极参与为特征, 而且行政客体对主体的行为内容及方式也会积极施加自己的影响, 现代社会的发展日趋强调参与型的管理, 强调被管理者的能动作用, 为适应现代化行政管理的需要, 我国参与型的行政文化中, 不仅要包括行政主体对决策活动的影响与参与, 而且还要包括行政活动的社会受体对行政活动的影响与参与;由人治型到法治型, 现代化的行政管理讲的是法治, 强调法的至上性, 要求制订完善的行政法规, 依法行政, 对行政权力的拥有进行明确的界定, 对行政权力的行使进行严格的规定, 这是行政管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基于以上分析, 可以将行政文化概念界定为客观行政体系及其运作过程在社会成员精神世界的反映, 是通过行政社会化的途径形成并反映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管理实践和发展趋势的行政哲学、行政思想、行政艺术等意识要素, 是通过社会传承和学习而获得的关于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体制、过程、方式的价值观、理想、信念、态度、道德、习俗等心理要素, 作为行政管理深层次的软件因素, 行政文化综合反映了政府管理的进步状态, 是行政管理之魂。

摘要:目前理论界关于行政文化概念的分歧主要集中在行政文化内容和行政文化主体两个方面。合理界定行政文化概念, 应该找准行政与文化的合理契合点, 把涉及人与人关系中范围最广的文化和代表一个社会公共权力运作方式的行政结合起来进行研究, 即从文化的角度考察行政, 在此基础上, 理顺其与政治文化概念的关系,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密切结合行政管理实践需要和发展趋势, 合理界定其内涵和外延。

关键词:文化,行政文化,概念,界定

参考文献

[1]蔡林慧.行政文化的特质和要素分析[J].理论探讨.2003. (04) .

[2]余蕊.行政文化创新--以行政变革为视角[J].前沿.2006. (04) .

体育文化软实力概念阐释 篇4

我国当今体育界对体育文化软实力的基础研究尚处起步阶段,包括软实力、文化软实力这些核心概念尚有待体育理论界静心研究。从目前全球文化力量对比来看,西方文化借助其绝对的经济优势成为一种强势文化,在与我国传统文化的碰撞和竞争中处于上风。如,随着奥林匹克运动的全球化发展,“跆拳道”、 “空手道”等外来武技成为炙手可热的时尚运动项目,而承载中华民族五千文明的传统武术却日益凋零,被人冷落;再看我们周边的日本和韩国,这两个友邻国家自古受我国传统文化影响比较深远,并在我们文化的影响之下形成了自身的独特文化,即使在文化冲击比较激烈的今天,他们也保全了自身的传统。

所以,随着全球化的剧烈演变,随着外来文化掠夺性不断增强,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大事。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提高了我国文化安全,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文化软实力的高低和政治经济实力挂钩,在新的国际竞争中,强大的文化软实力成为新的王牌,占据文化发展的制高点,就能够从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

体育文化软实力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首要资源和重要基础。“体育”不仅满足人们的健身需要、娱乐需要,在社会方面更具有经济价值、外交价值。由于体育运动本身所具有的国际性, 规则的一致性,以及鲜明的民族性,使体育文化在对外交流中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缓和许多外交争端的先行者,甚至体育机构还曾经一度被称为“第二外交部”。习近平主席也于2014年2月6日出席俄罗斯索契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 这更表明我国的体育在外交上呈现出更为积极主动的姿态。

我们试图从基本概念入手,探讨软实力、文化软实力以及体育文化软实力的实质,建立体育文化软实力的理论框架,希望对构建中国特色的文化软实力理论有所补益。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软实力、文化软实力以及体育文化软实力的概念。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为了把握和了解“体育文化软实力”的有关研究成果和文件资料,对国内外的相关图书、期刊、会议文件等实证性资料按照主题进行分析梳理,依据文献分析出的结果,提出研究论点,并为研究提供重要的论据支持。其中,文献检索采用的数据库为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检索主题词为“体育文化软实力”, “软实力”,“文化软实力”。

此外,还搜集了相关的报纸文章、查阅相关网站,以及引用非正式观察的数据资料作为补充。

2.2.2比较分析法

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对文献资料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 通过对“体育文化软实力”文献研究综述总结归纳的基础上,对资料进行分析比对,重点在于挖掘软实力相关的理论比较,为体育文化软实力的概念阐释提供依据。

2.2.3归纳法

又称归纳分析法,指“从个别前提得出一般结论的方法”。本文借助“软实力”、“文化软实力”等相关文献资料,归纳界定出 “体育文化软实力”的概念。

3分析与讨论

3.1 “软实力”概念的界定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的两极格局结束,一超多强的局势逐渐形成,美国世界霸主地位得以确立。在世界局势的变化中,为了给美国“领导世界”建言献策,新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创始人之一、原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院长、美国前助理国防部长约瑟夫·奈(Joseph Nye) 在1990年正式提出“软实力” (soft power)的概念。这个概念一经提出,引发了国际社会学术界和社会生活领域的热烈探讨。在这个挑战和机遇并存、全球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一个国家软实力的独特作用日趋明显,它对国际关系所产生的重大影响也日益被人们所认识。

“软实力”本身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在国际关系的运用中也是十分微妙的。对“软实力”的分析和评价是处理国际关系的一种独特视角和方法,逐渐成为文化研究、社会发展研究、政治研究所不可或缺的科学研究视角和方法。如今各个国家都在寻求 “软实力”的本土化意义。我国学者从20世纪90年代以后开展了对“软实力”概念的广泛研究,提出的观点也是众说纷纭。我国学者在理解和运用“软实力”概念的时候给予了更宽泛、更深刻的界定。我国学者并不仅仅把发展软实力看作是国际政治间博弈与抗衡的一种有效手段,更把发展软实力当做是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有效手段,希望以此促使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由此可见,软实力不仅仅具有价值观念的感召力和同化性,更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球化形式下参与国际竞争的法宝。在全球化时代,软实力甚至能超越传统的经济和军事力量。

在约瑟夫·奈看来,“软实力”是指区别于经济、军事、科技等 “硬实力”而言的一个概念,即一国使其他国家自愿做某事,以达到自己所欲求的目的,而非以武力威胁或者强迫别的国家去做。 概而言之,软实力对内是一个国家在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方面的感召力和凝聚力,是民族团结的重要精神力量;对外是一种吸引力和说服力。因此,在用软实力输出自己价值观的同时,也体现出该国的国际信誉以及国民形象。

“软实力”是国家通过自己的文化吸引力来实现发展目标的。软实力不是表示国家实力的软弱,而是国家实力的表现形式。一个国家的文化、价值体系有吸引力,那么其他国家自然会追随、效仿。2006年,在接收新华社记者采访时,约瑟夫·奈教授对“软实力”又有了新的表述。他说,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主要存在三种资源:第一,国家的文化;第二,国家的政治价值观;第三,国家的外交政策。

在国际竞争的舞台上,在外交上得到他国的支持,拥护与尊重,可以说是一种软实力的力量。如,中国在国际外交关系上提倡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中国建国初期,为中国迅速维护国际关系,打开国际局面作出巨大贡献。软实力的概念虽然是西方学者提出来的,但是通过西方学者对于软实力的阐述和运用,我们可以判定,中国在古代就已经开始注重软实力了。中国古代有许多对软实力的论述:“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不战而屈人之兵”等。软实力作为一种非物质形态的资源,是一种精神力量,有益于凝聚人心,维护统治,促进发展。

3.2文化软实力概念的界定

对于“文化软实力”国内有一些学者曾经作过尝试性的界定,但目前对这一概念还没有明确定义。国内一些学者如王超逸、高占祥等学者在研究“文化力”时提出,“文化软实力”等同于 “软实力”而国内另一部分学者则认为,“文化软实力”是外延小于“软实力”的概念,“文化软实力”是“软实力”的下位概念,是其组成部分。

笔者在翻阅参考众多学者的理论之后认为,在中国学术的表述体系里,“文化软实力”这一概念应该属于“软实力”的子概念,即“文化软实力”为“软实力”的组成部分,是对“软实力”概念研究过程中进一步深化出的延伸定义。文化软实力是体现一国文化特色,具有区域的普世性并且对内发挥凝聚力作用,对外有吸引力和号召力的一种无形实力。

文化是软实力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像名片一样代表着国家的身份和民族的形象,文化因素与经济因素、生产力因素等相比,其产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则更为持久深入,是软实力的最主要载体和具体表现。一个国家的文化是其当代人思想和行为的反映,影响着一个国家的意识形态、政治制度和人民的风俗习惯,指导着一个国家的发展方向。“文化软实力”概念的提出是 “软实力”研究不断深化的结果,有着深刻意义。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是十七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文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主题,党的第十七次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明确了文化在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反映着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文化软实力的建设和提高对于团结中华民族,激发民族创造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重要作用[1]。

此外,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今世界,各种文化文明相互融合和碰撞,如若没有过硬的文化软实力,不仅不能使自己的文化影响他人,还有可能使本国文化的安全受到影响,甚至于被其他文化所淹没。因此,强调文化软实力的作用,对于保卫本土文化,促进本土文化的发展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性。

3.3关于中国的文化软实力

文化软实力的概念虽然是在近些年才确切提出来的,但纵观古今中外历史,软实力的运用确却是早已有之。尤其是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中,每一个朝代的统治几乎都运用了文化软实力,以此来收服人心,维护自己的统治或者征服其他的民族。追溯到两千年前的战国时期,中国就形成了丰富的文化软实力思想,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并且一直延续至今。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诸国战火不断的年代,我国思想家就曾提出,国家要想国富民强,必须“以仁政施天下”;在处理与他国之间的关系时,要注重“协和万邦”,强调亲人善邻,并且秉承“强不执弱”、“富不侮贫”的精神;这些警世良言都与“文化软实力” 不谋而合。

从我国古代的孔子、孟子等思想家流传的著作里,我们也不难发现处处存在着“软实力”的真知灼见。孔子在诸多诸侯国中奔走,发出“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希望君主处理国家内部及国家之间矛盾时秉承,早日结束春秋乱世;孟子的“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及“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的至理名言,更包涵了希望不以武力而驱使别人、强迫别人的“软实力”的内涵。此外,道家的创始人老子曾经说过:“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 柔弱处上”。意思就是说,凡是强大的,刚硬的,总是处于下位,凡是柔弱的,坚韧的,反而居于上位。《道德经》中又云:“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引申来看,柔弱胜刚强,软实力就具备这种润物无声的力量,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可以“纤笔一支胜毛瑟三千”。“软实力”独特的感召力和感染力,有时候比“硬实力”更具说服力的人性化,在很多方面有着不输于硬实力的强大力量。

我国流传至今的精神文明理念具有生生不息的感染力,如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教诲,让我们注重自身完善, 实现自身价值,同时造就一批批中国人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献身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了内在凝聚力,而传统文化中自古就有大同社会的理想,蕴含着和谐的理念,这在我国对外政策中也可以证实。新中国建国之后,我国在外交政策上秉承“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等原则,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使世界人民对我国的外交政策加以赞赏和高度评价。

3.4体育文化软实力的涵义界定

“体育文化软实力”的概念至今为止也没有明确的界定,因而关于“体育文化软实力”的探讨在我国体育学术领域一直存在着不同的声音。一种观点认为“体育软实力”是在体育领域内的软实力,即在体育领域内国家的文化、思想、制度、价值观等表现出来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如,舒盛芳在研究时提出,“在体育领域或者通过某种具体的体育活动所表现出的思想、文化吸引力和精神力量就是体育文化软实力”[2]。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体育文化软实力”是“体育文化硬实力”的文化表现形式,具体表现在体育对国家或人民的吸引力、凝聚力、影响力等方面。张长城学者通过对先前学者关于“体育文化软实力”概念的研究,认为“体育文化软实力”可以概括为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核心的我国体育文化和思想所具有的对内的凝聚力和影响力,以及对外的感召力和吸引力[3]。

体育文化软实力内涵的梳理有助于体育文化软实力建设和提升。本文通过对文献的搜集以及分析,在先前学者的研究基础之上,尝试对“体育文化软实力”进行涵义界定。笔者们认为,“体育文化软实力”就是在体育领域或者某种具体体育活动所表现出的对内的凝聚力、影响力,对外的感召力、吸引力。

4结语

研究提供了关于软实力、文化软实力、体育文化软实力基本概念阐释。研究表明,三者是构成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统一体,三者者互为依托和补充。在建设体育强国的进程中,要不断加强体育文化软实力的建设。体育文化软实力的提出符合我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对体育文化软实力的内涵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对体育文化软实力的概念进行阐释和理解,有利于提高我国体育文化软实力的建设和提升。本研究的理论观点还缺乏定量化实证研究的支持,在此种意义上,研究提出的论证并非是最终的、结论性的。对于体育文化软实力的形成机制、评价以及与软实力之间的互动作用机制等问题尚待解答。

摘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归纳法等研究方法,对软实力、文化软实力的概念进行辨析,在此基础上对体育文化软实力的概念进行界定,得出结论:体育文化软实力就是在体育领域或者某种具体体育活动所表现出的对内的凝聚力、影响力,对外的感召力、吸引力。文章旨在为提高我国体育文化软实力的建设和提升提供理论依据,以期对构建中国特色的文化软实力理论有所补益。

关键词:软实力,文化软实力,体育文化软实力

参考文献

[1]党的十七大报告[S].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7-10/24/content_6938568.htm.2007-10-24.

[2]舒盛芳.体育软实力的基本特征及其启示[J].体育文化导刊,2008(2):67-69.

旅游商品:概念·范畴·特征 篇5

一、国内外学者关于旅游商品概念的定义

1、旅游商品概念的几种典型定义

国际上相关旅游企业和组织机构也曾对旅游商品的概念和范畴做出解释。世界旅游组织对旅游购物支出的定义是“旅游者做准备或者在旅途中购买的物品 (不包括服务和餐饮) 的花费”, 其中包括衣服、工具、纪念品、珠宝、报刊书籍、音像资料、美容及个人物品、药品等。不包括任何一类游客出于商业目的而进行的购买, 即为了转卖而做的购买。韩国观光公社在研究旅游购物时, 指出购物的对象和范围除了以传统的生产方式利用国内生产资料所生产出来的土特产、工艺品和旅游纪念品等之外, 还包括各种各样的日常用品。从这两种解释我们可以得知旅游纪念品、旅游工艺品都只是旅游商品内涵的一部分。

上世纪90年代以来, 国内众多学者对旅游商品概念做了深入探讨。我们列举了部分学者的观点 (见表1) 。

2、旅游商品概念的争议

(1) 旅游商品是否包含无形服务

学者对旅游商品是有形的实物产品, 是“以物质形态存在的实物”已基本达成共识。但仍有部分学者 (张爱国, 1990;王克坚, 1991;田里, 1994) 指出旅游商品还应该包含旅游者旅游活动中所需的服务。

(2) 旅游商品的购买是否只发生在旅游活动过程中

旅游商品是否只包含在旅游途中购买的商品?表1中认为旅游商品只包括在旅游活动中购买的商品的学者有陶汉军 (1994) 、李艳 (2001) 、陈胜容 (2006) ;认为旅游商品是在旅游准备阶段和旅游活动过程中购买的商品的学者有张文详 (1992) 、田伦 (1998) 、张文敏 (2000) 、刘敦荣 (2002) ;苗学玲 (2004) 、钟志平 (2005) 则认为旅游商品是因旅游或旅游活动而产生的购买, 指出在旅游准备阶段所购买的实物商品也应该包括在内。

(3) 旅游商品是否包含生活日用品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 关于旅游商品是否包含日常生活用品这个问题存在三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是明确指出旅游商品包含日常生活用品, 比如学者李艳 (2001) 、刘敦荣 (2002) 的定义就直接将旅游日用品列入其中。第二种观点是大多数学者的观点, 他们在对旅游商品定义时, 既没有将生活日用品归入旅游商品, 也没有明确将其排除。第三种观点认为, 旅游商品“不包含维持旅游活动所必需的生活用品”, 如陈胜容 (2006) 。

(4) 旅游商品与一般商品的区别是否只在消费主体

张文敏 (2000) 认为“旅游商品是针对旅游者设计的”。而大多数学者认为旅游者购买的商品即为旅游商品, 其购买目的可能是由于某些商品具有地方特色或价格优势或旅游活动必需。同一种商品既可以是旅游商品, 也可以不是旅游商品, 关键在于其消费主体与购买目的。

二、旅游商品概念的重新界定

1、旅游商品概念与内涵的重新界定

综合以上分析, 借鉴学者和相关旅游机构对旅游商品的描述, 我们将重新界定旅游商品的概念, 以明确旅游商品的概念内涵和外延。我们认为旅游商品是旅游者在旅游准备阶段、旅游过程中以及旅游结束返程途中出于非商业和非投资目的而购买的、以旅游用品和旅游纪念品为主体的一切实物商品。这个新定义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旅游商品的购买者一定是旅游者。言外之意是当地居民出于目的购买的当地旅游纪念品不能纳入旅游商品统计之中。而且该定义将旅游者的旅游购物行为的时间延伸到启程前和返程途中, 空间扩展到居住地。

(2) 该定义借鉴了世界旅游组织对旅游购物品的规定, 强调了旅游商品购买动机的非商业性和非投资性。这也与现实情况相符合。旅游者出游为的是体验快乐, 寻求愉悦, 他们购买旅游商品是为更好地达到这种目的或者是为他们快乐经历留下回忆的空间。

(3) 该定义指出, 旅游商品是以旅游用品和旅游纪念品为主体的一切实物商品。第一, 将旅游商品规定为实物商品, 区别于以无形服务为主的旅游产品;第二, 把旅游用品和旅游纪念品作为旅游商品的主体部分, 暗指旅游商品还包括其他部分, 如旅游者旅游过程中的生活日常用品以及免税商品 (Dutyfree) 。这里, 旅游用品是指为旅游而准备的物品, 如旅游专用鞋、野营工具之类。旅游纪念品主要包括旅游工艺品、土特产品、旅游服务用品和旅游食品。

(4) 该定义中没有指明旅游商品的文化要素。笔者认为, 旅游商品的核心部分——旅游纪念品, 是富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而旅游用品、日常用品和免税商品一般都不具备地域性和文化性。旅游者购买这些商品是出于旅游活动需要或商品具有价格优惠。

2、旅游商品的基本特征

(1) 宣传性。旅游商品的宣传性是指以旅游纪念品为核心的旅游商品具有宣传旅游目的地, 吸引更多潜在旅游者来访的功能。旅游商品具有特色性, 往往能成为一个旅游目的地的象征。旅游者购买当地的旅游商品, 并将之带回居住地。在他们与亲戚朋友交流旅游经历时, 起到了宣传目的地的效果。

(2) 经济性。经济性是旅游商品的应有之意。对旅游者来讲, 旅游者购买旅游商品除旅游商品具有纪念意义外, 还可能是因为旅游商品相对较低的价格 (旅游商品的生产大多使用当地富足的原料) 。对旅游目的地来讲, 发展旅游商品市场有利于活跃当地旅游业。此外, 当地居民也能从旅游商品的销售中获得经济收入。

(3) 效用性。旅游商品同一般商品一样具有使用价值。旅游者或者出于满足旅游活动所需而购买旅游商品, 或者出于为旅游经历留下回忆而购买, 使旅游者在物质上和精神上同时得到满足。因此, 旅游商品具有很强的效用性。

三、结论与讨论

本文在分析学者们关于旅游商品的概念后, 对旅游商品进行了重新界定, 认为在时间上, 旅游商品的购买行为发生在旅游准备阶段、旅游过程中和旅游活动结束返程途中三个阶段;在内容上, 旅游商品的范畴包括旅游用品、日常用品、旅游纪念品和免税商品四个部分。在这个定义之下, 文章指出作为旅游商品应该具有宣传性、经济性、效用性、纪念性和便携性等特征。

旅游商品是一个由多种需求构成的整体, 具有较宽泛的内涵和复杂的外在联系。为了能更加准确地把握旅游商品内涵及其外延, 有必要对以下几个问题作进一步的探讨:

问题一:旅游商品就是旅游购物品吗?

对于什么是旅游购物品, 旅游购物品与旅游商品有何区别, 旅游购物品是否就是旅游商品等问题学者们很难有一致的观点。表1中, 田里 (1994) 认为旅游商品的内涵要更宽泛, 它包含旅游购物品;苗学玲 (2004) 认为旅游商品与旅游购物品的内涵是相同的, 它们的差异只在名称上;陈胜容 (2006) 指出, “旅游购物品”这一名称以“购”的行为作为界定特征, 即因旅游而购买的一切物品皆称旅游购物品。由于“购”这种行为的发生面太广, 从而产生是不是旅游组织机构、旅游企业因工作而购买的物品也属于旅游购物品的疑问。笔者认为, 旅游商品与旅游购物品的差别不仅仅体现在名称上, 在内涵上也是有所不同的。相比旅游商品, 旅游购物品则主要是指旅游者在整个旅游活动中和旅游返程途中购买的实物商品, 突出强调商品购买的异地性。

问题二:旅游商品没有边界吗?

旅游商品没有边界, 可以无限延伸吗?学者张凌云 (1990) 认为旅游商品是模糊的、边界不确定的和动态的集合。它是由众多不同实物商品构成的, 对于不同的旅游商品购买者这个构成体的内容有所不同。我们觉得, 这是一个“过程”与“结果”的问题。也就是说, 不是所有的商品都是旅游商品, 但所有的实物商品都可以成为旅游商品。只有满足了旅游商品的定义及特征的商品才可以列入旅游商品范畴。

问题三:旅游商品销售收入如何统计呢?

文化旅游概念辨识 篇6

人们常说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英语习语体现了讲这种语言的人们的思想情感表达方式和文化价值取向。重视个人隐私的英语习语最有代表性的莫过于这一句:An English man’s home is his castle. (英国英语:英国人的家就是他的城堡) , 或者A man’s home is his castle. (美国英语:一个人的家就是他的城堡) 。这条习语折射出人们十分看重个人隐私权, 强调个人空间的神圣不可侵犯, 一个人在属于自己的地盘上拥有绝对的自由。

英语另外一条习语和中国的俗话不谋而合:a skeleton in the cupboard (英国英语:隐私;不可外扬的家丑) , 或者a skeleton in the closet (美国英语:隐私;不可外扬的家丑) 。每个人都有不愿意让外人知晓、担心被居心不良的人利用的隐私, 这样的习惯用语反映了人们保护个人隐私的强烈意愿。

美国文化强调独立性, 在这样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人, 独处对他们很重要。这种不愿意受到干扰的需求, 在日常用语中得到印证。当他们需要自己一个人静一静的时候就直接告诉身边的人:I need some time to myself. (我需要一些留给自己的时间) , I need some time alone. (我需要一些独处的时间) , 或者Leave me alone. (别打扰我) 。美国人看重自己独处的自由, 从这些人们常挂在嘴边的话可见一斑。

二、隐私与社会行为准则

保护个人隐私、尊重他人隐私, 已经成为社会行为规范。比如英语文化背景的人在交谈时, 两个人不会靠得太近。排队等候时, 也刻意与前面和后面的人保持一米的距离, 如此可以较好地保护个人信息, 比较不容易遭到窃听、窥探。在公共场所, 人们有意识地压低说话声音, 父母经常提醒自己的孩子不要高声讲话。这些不成文的社会行为准则已经成为一种全社会的约定俗成, 人们都会自觉遵守。这些规矩既是一种礼仪, 也是一种文化, 它体现了人们对个人隐私的重视和对他人隐私的尊重。

美国人在社交时显得比较随和, 第一次见面就让别人直呼其名。不了解美国人的隐私意识, 会误以为他们真的毫无顾忌、无所不谈。实际上, 当话题一旦涉及个人隐私, 或者问题已经触到底线, 他们的态度就会逆转, 并且当即告诉你他不想谈这个话题, 或者直截了当地说这事与你无关。

三、隐私与职业道德

从事医疗、法律等行业的人士, 都必须遵守保守患者和当事人秘密的准则。比如新医生执业前保证遵守医生职业道德守则的希波克拉底誓言 (The Hippocratic Oath) , 无论是现代流行版本还是美国医学生誓言, 都特别提到要保护患者的隐私。在现代版的誓言中涉及尊重患者隐私的句子如下:

I will respect the privacy of my patients, for their problems are not disclosed to me that the world may know. (我将尊重病人的隐私。我知道病人告诉我的有关他们疾病的情况别人不应该知道) 。

在美国医学生誓言中有相似的内容:I will respect the secrets which are confided in me, even after the patient has died; (我将尊重寄托予我的秘密, 即便病人已经故去) 。

当律师和代理人之间的关系一旦成立, 他们之间的交流就受到法律的保护。律师没有得到当事人的授权之前, 不得公开任何交谈内容。如果律师泄露了当事人的隐私, 随意披露案情, 那他就违背了职业道德, 轻则被吊销律师执照, 重则被追究法律责任。

四、隐私与立法司法

早在1890年, 美国学者就提出了隐私权的概念, 随后美国有关法律认定隐私权是一项重要的民事权利, 甚至是一项宪法赋予的权利。为了有效地保护个人隐私权, 有些国家通过立法的形式保证个人隐私的安全:如何当事人在自己的空间里, 其个人安全受到闯入者的威胁, 法律允许他有权利采取任何形式进行自卫。这个空间可以是自己的家里, 自己的工作室、酒店房间、电话亭和私家车里。这项法规被称为“城堡法” (Castle Law) 或“城堡原则” (Castle Doctrine) , 暗合了前面介绍的那条“家就是城堡”的习语。政府从立法司法的层面来保护个人隐私, 使个人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五、隐私与文化价值观

隐私意识和一个国家的历史传统、伦理观念、文化习俗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美国人的隐私意识, 根植于美国文化核心价值观。美国人信奉的individualism (个人主义) 注重个人的独立自由, 每个人必须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保护隐私对于美国人而言就是保护个人自由, 自由是隐私的基础, 而独处则是自由的一个基本范畴。

由于privacy和individualism这个单词很难在中文中找到对应的表达, 在英语语境中原本中性的表达, 翻译成汉语的“隐私” 和“个人主义”后, 略带点贬义的色彩。中国文化重视和谐与统一, 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个人必须服从整体, 汉语承载的是集体主义文化, 因此, 在翻译时很难找到百分之百的对应。

六、结语

隐私的概念,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会有不同的解读, 隐私的内涵和外延都受制于各国文化传统、价值观念、民风民俗等诸多因素。文化的差异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孰优孰劣的问题, 在全球一体化的时代, 现代人应该学会欣赏文化的多样性, 了解多元的世界, 更好地看清自己, 正所谓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参考文献

[1]Bettelheim, Bruno.The Right To Privacy Is A Myth, Saturday Evening Post, Vol.241 Issue 15, 1968, p8-9.

文化旅游概念辨识 篇7

一、智慧旅游概述

1、含义

智慧旅游指的是在旅游业不断发展过程中, 同信息处理、通信以及物联网技术进行充分的结合, 给予旅游者更高质量的旅游体验, 从而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在智慧旅游基础上, 旅游业运行过程中, 能够快速的收集各种旅游信息, 并在深入分析旅游地点以及旅游群体需求的基础上, 实现旅游产业的创新以及结构的优化。在对互联网便携设备进行应用的过程中, 使用者可以在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基础上, 随时随地的对各种旅游资源、活动呢以及信息进行充分的掌握, 旅游机构在公布这些信息的同时, 可以为旅游者科学合理的设计旅游计划并安排旅游时间[1]。在这一过程中, 旅游者能够对旅游信息效果进行深刻的感知, 同时促使旅游机构运行过程中, 营销、服务以及管理三者协调统一。

智慧旅游存在独特的内在逻辑, 首先, 其作为一项信息服务, 能够充分说明智慧旅游的根本属性;其次, 扩大信息服务范围, 消除传统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时间、地点等限制。

2、本质

在了解智慧旅游本质的过程中, 保持专业人士指出, 旅游主体新时期可以利用各种先进信息技术, 给予旅游主体更多的选择机会和自主权利, 在全面的旅游信息基础上, 为旅游企业的营销以及管理提供便利的基础上, 也是对旅游理念的一次创新。

智慧旅游作为一个旅游体系, 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集约化特点, 是信息技术不断进步的产物。旅游业中对智能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是智慧旅游的本质内涵, 它能够从旅游主体不同的需求以及兴趣爱好角度出发, 对旅游以及社会等各项资源进行共享, 同时能够促使旅游机构在日常运行过程中提升服务的全面性和质量。

在线服务是智慧旅游的本质特征, 为全面满足旅游主体的需求, 以在线的方式手机和传输旅游信息。因此在智慧旅游模式下, 旅游主体是开展一切活动和服务的中心, 旅游机构在运用智慧旅游的过程中, 通过增加同旅游主体之间的互动来吸引更多潜在的客户, 并提升服务的全面性和质量[3]。由此可见, 旅游信息是智慧旅游当中的基础, 智慧旅游在运用过程中, 最本质的思想就是在有效结合新旧技术的基础上, 为旅游业的长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智慧旅游给旅游机构和旅游主体带来的转变

1、旅游机构方面

现阶段旅游机构在运行过程中, 对旅游业务以及活动的管理, 都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之上的。同传统的旅游管理相比, 能够从每一位旅游主体的需求角度出发, 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 并在旅游过程中实时监控旅游主体动态以及服务内容, 在引导旅游主体展开旅游活动的过程中, 及时的提供可靠服务信息, 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更重要的是, 在应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 能够系统的分析旅游主体需求、爱好等各种信息, 为制定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现阶段, 旅游机构在展开营销活动的过程中, 会利用信息技术对营销要素进行传播。智慧旅游实施过程中, 旅游机构能够对各个旅游景点的信息进行广泛的收集, 以视频、文字和图片等方式向广大旅游群体进行传播, 吸引潜在的旅游主体的注意力。同时, 智慧旅游还积极开发了不同手机APP, 促使潜在旅游主体更加便捷的接受旅游景点以及地区信息, 为其提供更多的参考[3]。因此, 先角度智慧旅游有效应用的过程中, 促使旅游机构面对的用户增多, 同时类型多种多样。

2、旅游主体方面

同传统的旅游模式相比, 现阶段旅游主体在参加旅游活动的过程中, 呈现出完全不同的行为模式。以往旅游途中, 一切活动以及行为都是由旅游公司统一规定的, 而现阶段, 在智慧旅游的背景下, 人们旅游过程中能够更加自由和灵活的选择旅游活动和具体的景点, 旅游公司安排的旅游行程对旅游主体的行为限制性明显降低。更重要的是, 针对不同旅游主体, 以及对旅游地点全新消息的掌握, 智慧旅游能够根据旅游主体需求随时转变已经制定好的行程。而旅游主体在对旅游体验进行分享的过程中, 也拥有更加多样化的方式, 现阶段, 旅游主体在旅游过程中对路线的记录不仅可以应用照片的拍摄这一方式, 还可以在社交平台中通过游记的方式来分享旅游体会。同时, 在对旅游地点进行体会的过程中, 还可以利用三维软件构建虚拟实境, 因此旅游主体在利用智慧旅游的过程中将拥有更多的选择机会。

三、结论

近年来, 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升, 对精神和文化生活的重视程度提升, 旅游业在这种情况下受到了广泛重视。为了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我国旅游业在日常运行过程中积极同信息技术进行了紧密结合, 网络预订等连锁服务模式的产生为智慧旅游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现阶段, 我国的智慧旅游还处于起步阶段, 在未来的发展中还存在极大的提升空间, 在这种情况下, 本文展开了旅游信息服务视阈下的智慧旅游概念探讨, 希望为构建拥有我国特色的智慧旅游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吴泓.公共旅游信息服务体系构建路径和模式——基于智慧城市视角[J].现代经济探讨, 2014, 09:67-71.

[2]黎忠文, 唐建兵.“数据流动”视角下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基本理论问题探讨[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5, 01:48-53.

福利旅游概念内涵与研究述评 篇8

对于“国民休闲计划”中提及的奖励旅游与银发旅游, 国内旅游界已有很多研究成果, 奖励旅游和银发旅游在中国也拥有广大的旅游市场。但是关于福利旅游, 国内缺乏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造成对福利旅游概念模糊认识, 出现了认识上的误区。本研究在综合国内外关于福利旅游研究文献基础上, 旨在明确福利旅游的概念内涵, 并纠正目前存在于旅游学界和业界关于福利旅游的认识误区, 以期对福利旅游研究提供更加详实的理论基础, 对各级旅游行政管理机构在制定福利旅游政策时提供理论指南。

一、国内外关于福利旅游概念内涵的定义

1、国内关于福利旅游的研究

国内关于福利旅游的基础理论研究缺乏。本文研究者在“中国知网”数据库输入“福利旅游”关键词进行论文检索 (2008年11月30日检索) , 未检索到文章;运用Google学术搜索引擎输入“福利旅游”关键词进行检索, 搜索到论文57篇, 其中有33篇文章提及“福利旅游”或“福利旅游基金”一词, 但无论文对福利旅游概念及内涵进行详细论述 (见表1) 。

虽然本文无法考证“福利旅游”一词使用在我国始于何时, 但可以肯定的是, 通过对Google学术搜索得到信息的分析, 本文研究者认为, 我国旅游界对福利旅游一词并不陌生, 一直使用着该词语, 遗憾的是, 由于对福利旅游概念内涵并无详细深入的研究, 造成认识模糊, 概念理解上趋于片面化和简单化, 存在着误区。

来源:Google学术搜索 (2008年11月30日检索)

2、国外关于福利旅游的研究

福利旅游一词的英文为Social Tourism, 也可翻译为社会旅游或社会补贴性旅游, 在韩国和日本被称为福祉观光。

人们普遍认为福利旅游起源于欧洲, 上世纪三十年代是福利旅游的萌芽期。当时欧洲各国普遍实行带薪休假制度, 并建立了旨在使社会弱势群体参与的福利旅游制度, 如瑞士于1939年设立的旅行金库制度 (李长春, 1986;金铉, 2003) 。

上世纪60年代以来, 国外众多学者对福利旅游概念内涵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对主要观点进行了整理 (见表2) 。

由此可见, 福利旅游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上的福利旅游体现着政府必需满足国民基本需要的公共责任, 认为旅游是国民的基本权利, 为了保障这种权利的实施, 国家及地方政府要制订各种支持政策。

而狭义的福利旅游体现着政府对弱势群体的财政援助及服务, 是对那些不接受援助便不能实现旅游活动的特殊群体的一种社会政策方面的支持。这里的援助包括旅游费用的直接支付、优惠、设施的借与等经济社会各层面的支持, 提供援助的主体为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企业等。

资料来源:本文作者参考相关文献整理而成

二、福利旅游概念的界定与特点

1、福利旅游概念的界定

综合上述分析, 借鉴国内外学者对福利旅游的研究成果, 本研究将福利旅游概念总结界定如下:

福利旅游是对弱势群体的支持与服务措施, 通过各级政府、民间团体、企业等在旅游设施及费用上的支持和援助, 为由于经济、身体等原因而不能参与到旅游中的群体提供旅游机会, 使其享受旅游乐趣;福利旅游也是对全体国民的政策措施, 旨在改善国家旅游环境与条件, 为所有旅游者提供便利, 提高国民福祉。

2、福利旅游概念的特点

福利旅游 (Social Tourism) 与大众旅游 (Mass Tourism) 等概念不同。大众旅游是上世纪六十年代随着带薪休假制度的实施在欧洲自然出现的旅游大众化现象;而福利旅游强调对弱势群体的支持, 强调全体国民均可获得旅游机会的公平权利, 具有人为性、制度性和政策性的属性 (李长春, 金善英, 2003) 。

该定义具有以下特点:

(1) 福利旅游将旅游权利看作是国民的基本权利之一, 国家一定要为国民提供实际的旅游机会。

(2) 福利旅游是一种辅助旅游, 实施主体有国家或地方各级政府、企业主、工会、俱乐部和其他劳动者所属的机构等。

(3) 福利旅游的概念包含狭义和广义的定义, 实施对象亦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实施对象指难以参与到旅游中的社会弱势群体, 广义的对象指全体国民。

(4) 福利旅游是政策性、制度性、人为性较强的社会经济政策支持活动。

(5) 福利旅游由于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了基本的旅游权利, 对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可以促进国家文化发展, 增进国民团结。

(6) 福利旅游可以解决分配问题, 实现分配正义, 从而促进社会公平发展, 为和谐社会做贡献。

三、各国福利旅游制度简介

1、瑞士福利旅游制度

瑞士国家社会福利保障好, 很早就开始了福利旅游。上世纪三十年代设立了旨在为低收入群体提供旅游机会的瑞士旅行金库 (REKA) 。迄今为止, REKA已发展成为全世界开展福利旅游的典范, 其本身也成为福利旅游的实践机构。首先, REKA发行旅行支票, 可大幅降低旅行费用, 并可分期付款, 使低收入群体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参与到旅游中来;其次, REKA可以提供各种旅游信息;第三, REKA在瑞士全国经营着数百家低价住宿设施, 为了鼓励低收入群体的入住, 依使用者的收入水平, 会予以10-15%的折扣优惠;最后, 对于特困家庭, REKA会邀请这些家庭免费利用REKA的各种设施。从总体来看, 瑞士的福利旅游是“政策型”的。

2、日本福利旅游制度

日本是亚洲福利旅游最成熟的地区。日本国民旅游概念包括大众旅游和福利旅游。1955年成立了日本观光审议委员会福利旅游研究会, 建立“国民旅游村”等各种旅游设施, 并对学生的修学旅行经费予以支援。从总体来看, 日本的福利旅游是“设施型”的 (申政湜, 2001) 。

3、法国福利旅游券制度 (check vacances)

法国于1982年实施了旅游券制度 (check vacances) , 旨在为弱势群体提供旅行机会。旅游券受惠对象为低收入劳动者及普通市民等。旅游券受惠人以公积金形式将工资的2-20%存入旅游券公积金帐户内, 存期至少为4个月以上。旅游券受惠人可使用的旅游券金额取决于其所交公积金的多少, 同时雇主要负担使用旅游券的20-80%的费用。这种旅游券制度的特点是旅游券受惠人也要负担费用, 同时由于该制度并非由政府直接援助, 企业的积极参与就显得尤为重要 (柳韩玉, 2006) 。

四、结论与讨论

本文在分析学者们关于福利旅游概念基础上, 对福利旅游概念进行了总结界定, 认为福利旅游与社会旅游、社会补贴性旅游和福祉旅游 (Social Tourism:基于不同翻译) 为同义词, 其概念应包括狭义和广义两方面的含义, 强调对弱势群体的支持, 强调全体国民获得旅游机会的公平权利, 具有人为性、制度性和政策性属性。

鉴于国内对福利旅游研究的缺乏, 有必要在此对国内关于福利旅游认识上的误区作进一步的澄清。

误区一:是商务旅游的一部分

章怡等 (2005) 在其研究中将福利旅游看作是商务旅游的一部分, 认为商务旅游存在两个类别, 即闲暇时间进行的奖励旅游或福利旅游以及在工作时间进行的会展旅游。笔者认为, 暂且不论这种商务旅游的分类正确与否, 作者将福利旅游看作商务旅游的一部分的认识是对福利旅游的完全误读。无论从内涵或外延上来看, 福利旅游概念都比商务旅游概念要大很多, 且两个概念本身就不属于一个层面探究的问题。由此可见, 作者虽然在使用福利旅游的概念, 但对其内涵并不了解。

误区二:是企事业单位组织的旅游

卢松 (2003) 等国内很多学者的文章在提及福利旅游时总是将其同企事业单位联系在一起, 政府文件中也是如此, 如即将出台的《关于加快广东旅游业改革与发展建设旅游强省的决定》首次明文鼓励企事业单位开展奖励旅游、福利旅游。将福利旅游看作是企事业单位有组织旅游的认识是片面化和简单化的表现。综合上述关于福利旅游概念分析, 我们可知, 虽然在实施福利旅游过程中, 企事业的积极参与必不可少, 但福利旅游实施主体应包括国家或地方各级政府、企业主、工会、俱乐部和其他劳动者所属机构的共同参与, 其中政府的各种援助和支持发挥着主导作用。福利旅游强调对弱势群体的支持和援助, 强调全体国民获得旅游机会的公平权利, 而并非“效益好的企事业单位”组织的旅游。

误区三:福利旅游是否会变成公款旅游

由于对福利旅游内涵缺乏正确认识, 认为以“福利”形式出现的旅游就是福利旅游, 导致人们普遍担心福利旅游是否会变成公款旅游。其实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综合上述关于福利旅游概念分析, 我们可知, 福利旅游与公款旅游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福利旅游是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怀, 有特定的实施对象。福利旅游中最重要的议题就是实施对象的界定, 必须明确究竟哪些人是福利旅游的受惠群体, 同时要明确福利旅游的实施主体及福利旅游所需要的社会性补贴来源。

摘要:国内关于福利旅游基础理论研究缺乏, 造成对福利旅游概念认识模糊。本文在综合国内外关于福利旅游研究文献基础上, 明确了福利旅游概念内涵, 并纠正了目前存在于旅游学界和业界关于福利旅游的认识误区。

关键词:福利旅游,社会旅游,社会补贴性旅游,概念

参考文献

[1]李天元.旅游学概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60) .

[2] (韩) 李长春.福祉观光政策论[M].首尔:大旺社, 1986, (85) .

[3] (韩) 金铉.老人福祉观光发展方案[R].韩国文化观光政策研究院, 2003.

[4]Robert W.McIntosh, Tourism:Principles, Practices, Philoso-phies[M], Michigan:GRID.INC, 1972:P47

[5]韩国观光公社, 国民福祉观光发展方案:Social Tourism的现状与课题[R].1992.

[6] (韩) 李长春, 金善英.残疾人福祉观光的实证研究[J]. (韩) 观光政策学研究, Vol.9 No.2, 2003

[7] (韩) 申政湜.韩国福祉观光现状及发展方案[J]. (韩) 福祉行政论丛, Vol.11 No.2, 2001.

[8] (韩) 柳韩玉.利用市场原理, 提高财政效率—以旅游券制度为中心[R].韩国开发研究院, 2006.

[9]章怡等.商务旅游需求影响因素分析[J].黄山学院学报, 2005, (4) .

上一篇:技校生的道德教育下一篇: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