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项目论文(通用12篇)
文化旅游项目论文 篇1
摘要:企业文化是企业所特有的, 具有不易被改变的刚性特征。项目管理作为一种系统化的管理理念, 它必然会在组织结构、管理方式等诸多方面给企业带来变化。这直接导致项目管理会触及组织原有企业文化特征并受到企业文化的抵制性影响。为最大限度地保证项目的顺利完成, 需要企业文化具备容忍和鼓励逆向思维、倡导采取长远观点、更注重团队精神以及项目管理在组织内分享权力等特征。项目文化与企业原有文化特征的差别, 完全由项目管理的独特性所决定, 企业必须慎重对待项目文化, 辩证地接纳和吸收其对于母组织文化带来的广泛影响。
关键词:项目管理,企业文化,影响,项目文化
企业文化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学者在现代管理理论探索中提出的一种新的理论概括。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EdgarH·Schein认为, 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 是一个企业或一个组织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价值为核心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作为社会文化与组织管理实践相融合的产物, 企业文化可以分解为以下三个层次:表层企业文化, 也称为物质文化, 包括企业产品及标识、企业目标及制度、企业技术与文化设施及企业环境等, 它位于最外层;中介层企业文化, 也称为行为文化层, 是通过人们的行为表现出来的文化, 包括企业行为规范、企业员工之间的关系以及行为方式等, 它是企业文化的中间层;深层企业文化, 也称为观念文化层, 主要包括企业意识、企业价值观念、企业精神。在这三个层次中, 物质文化层是基础和依托, 行为文化层是中介, 观念文化层是核心。
当企业所面对的竞争环境发生变化, 就需要对其过去选择和目前正在实施的战略进行必要调整。而企业文化作为企业成员广泛接受的价值观念以及由这种价值观念所决定的行为准则和行为方式, 对企业内部因战略变化而导致的管理方式、组织结构的变化, 必然会产生重要的影响。项目管理是一种系统化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 在引进过程中必然会对企业原有文化特征造成冲击, 因此也必然会受到原有企业文化的反作用力。目前很多企业引进项目管理, 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使用这种管理方式和理念来管理一个具体项目, 而是逐步向企业的“项目化管理”演进。按照美国沃顿商学院教授Robert J.Graham的描绘, 理想的未来组织模式是一个矩阵结构, 从以客户为导向的产品研发、跨部门的流程改造、涉及整个公司的经营战略实施到组织结构调整, 到持续改善和兼并收购, 企业的每件事情都可以按照项目方式进行管理。一边是日常业务运作, 由首席运营官COO (Chief Operating Officer) 经营, 另一边是项目运作, 由首席项目官CPO (Chief Project Officer) 管理。这种新的项目化管理方式是对传统组织的革新和超越, 越来越多的组织正在运用它来改变习以为常的管理企业和业务的方式。而项目管理方式越是被企业广泛和深入地使用, 其对企业文化特征所造成的冲击程度就越大, 范围也就越广。同时, 项目管理受到来自于企业文化的抵制性力量也就越强。
一、项目管理带来的变化及企业文化的抵制性影响
企业文化是企业所特有的, 根植于组织成员理解力、价值观、信仰和期望的一种社会结构。任何一个企业的文化都是其独特的成长经历、特定的成长环境以及特定的组织形式、人员构成所决定的。这就注定了企业文化必然具有不易被改变的刚性特征。企业文化对于组织变革的抵制性力量, 正是来源于这种刚性特征。企业文化对创新和变革的抵制和影响以一些强化现状的系统和程序形式出现, 这些系统和程序强化了人们对现有的价值观、标准以及行为准则的遵守, 所以企业文化对变革的抵制实际上来源于企业员工对变革原有企业文化的抵制。项目管理方法有不同于其他管理方式的自身特点, 这也就决定了在企业推行项目管理方法, 必然将在企业文化的三个层次遭受不同于其他变革的影响。
1. 项目型组织的建立将打破原有的组织结构, 而且
在项目型组织内部极有可能出现对企业制度、行为规范等不同的执行标准。在组织结构内部重新构建一个以项目为核心的团队, 如何处理它与母组织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关键的问题。在职能型、纯项目型和矩阵式这三种基本的项目型组织中, 项目成员都将面临同样的问题:如何正确处理项目任务和自己本来工作之间的关系。虽然在纯项目型组织中, 项目成员将主要处理项目中的工作, 但是这些成员也要考虑当项目完成后, 自己会不会失去自己的原来的工作岗位, 会不会因为离开太久而失去原有的技术优势。同时在这个团队内部, 由于项目成员的根本目标是实现项目的最后成功, 对企业规章制度、行为规范的执行极有可能出现与母组织不同的标准。因此, 项目团队的建立将从根本上影响企业员工之间的关系、员工的心理、企业行为规范的权威等企业文化范畴内的许多方面, 而这种影响最终将导致企业文化对推行项目管理的抵制。
2. 由于项目管理具备一系列的完善的项目决策、计
划、估算和预算、进度跟踪和控制、资源管理、风险管理等管理方法和管理制度, 所以引进项目管理必然将从根本上变革企业原来的管理体制。项目经理将对整个项目负责, 但是由于项目人员是临时从各个职能部门中抽调, 所以项目经理将很难通过传统的来自于职位和行政级别的权威来管理项目成员。同时, 企业高层管理者的角色也将必然发生改变, 由传统的大包大揽式的全面管理向服务型、指导型管理过度, 给项目执行创造必要的内部和外部环境。由于对企业原有管理体制的变革将给企业文化造成巨大的冲击, 这也将必然带来企业文化对推行项目管理的抵制。
3. 引进项目管理体制将从根本上影响企业的企业精神、价值观念。
项目管理思想需要企业勇于变革, 积极接纳新的思想, 同时需要企业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能够很快适应新的工作方式和管理体制。如果一个组织的潜在文化留恋于过去的荣耀, 讨厌新思想, 那么将不会有任何的结构调整使其转变成革新者, 管理变革也将无法给企业带来期望的竞争优势。因此, 正是由于需要变革原来的企业精神和价值观念, 才会使得推行项目管理将遇到来自企业文化强有力的影响。
二、推行项目管理需要企业文化具备的基本特征
近年来, 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和改造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在竞争形式越来越严峻的状况下, 企业普遍要求重新改造企业文化, 以使组织更为有效地运作。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应当具有一种对外开放的文化, 以有利于组织有效地处理外部资源。对企业文化改造的基本思想总体上是一致的, 那就是企业文化应鼓励企业更加扁平化, 更民主地运作, 应授予员工权力, 鼓励快速生产产品和服务, 同时尽最大可能满足不同客户的需要。如果将这些原则落实到项目管理上, 那么必须考虑什么样的企业文化对项目的实施最为有利, 为了最大限度地保证项目的顺利完成, 需要企业文化具备什么样的特征。
1. 企业文化应当容忍和鼓励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允许不同的观点相互竞争, 它能够创造出一种良好的环境使组织充分吸收各种新的思想, 而通常这样的思想对于项目的顺利完成以及实现企业的总体战略目标具有积极的意义。在企业内部, 由于人们已经习惯了长期的固定的生产和管理方式, 对于那些违背了传统意义上的一般原则的思维方式会表现出一种本能的排斥。即使人们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这样的思维方式可能对组织有利, 但是由于这种思想可能会改变现状, 而且在一些情况下会威胁到自己的实际利益, 所以也会抵制。因此, 人们必须要打破原有的框框, 面对急剧变化的时代突破企业旧的思维方式和传统习惯的束缚, 这就需要企业具有一种更加宽容、鼓励创新、勇于学习的企业精神。
2. 项目管理需要在组织内分享权力。
在项目型组织内部, 传统的等级组织已经不能有效运作。所有的成员均应被看作是决策者, 而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决策执行者。在静态世界中, 将全部权力交给高层管理者, 隐含的意义就是高层管理者可以解决所有问题, 至少他们知道大多数的解决方法。但是在新经济时代, 当组织中的高层管理人员还在获取变化的信息时, 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 实际上低层员工往往能够比高层管理人员更快地对变化做出判断和反应。在项目型组织中, 由于项目经理实际上对项目资源不具有所有权, 很多时候造成项目管理人员担负大量与权力不符的责任。因此, 为了给项目经理创造更有利的工作环境, 在项目型组织内对项目管理人员的授权更为迫切。
3. 项目管理需要企业文化倡导采取长远观点。
在项目中, 许多力量强化了短期观念。项目团队毕竟只是一个暂时的机构, 与项目自身一样具有生命周期。项目成员所关注的是能否最终实现项目目标, 为了这个目标所采取的行为具有强烈的短期色彩。企业文化必须冷眼对待那些纵容短期结果的措施, 同时必须表明这样的态度, 即如果短期的反复最终可以导致长远的利益, 那么这是可以容忍的。要使人们明白这种观点重要性的最好方式是:组织创造一种激励体系奖励长期行为, 并创造一种组织结构使短期行为很难发生。因此, 企业文化必须将长远的思考方式灌输到项目成员的思维中, 让每个参与者都能将企业长远目标放在最重要的地位。
4. 项目管理需要企业文化更多的体现人性化, 更注重团队精神。
与一般组织结构不同, 被项目所使用的资源都是来自母组织内部各个职能部门, 项目管理人员并不是这些资源的实际拥有者。这就使项目经理在管理工作中无法通过传统的来自于行政级别的权威来使自己的命令得到贯彻执行。同时, 由于项目型组织不论其生命周期长短, 与母组织相比都是临时性的, 项目经理不可能通过如职位的升迁这样的激励方式来刺激项目成员, 所以在项目型组织中, 对项目经理管理技巧和管理能力的要求比较高。这就要求企业文化必须具备更强烈的人性化色彩, 使项目管理人员可以更加容易地实现柔性管理。注重团队精神也可以使项目成员更加团结, 给决策的执行提供良好的内部环境。
三、基于项目管理的项目文化
一旦引入项目型组织这样一种“悬浮”于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形式, 并且这一团队具有并非完全等同于企业目标的项目目标, 项目团队内部所形成的行为准则、价值观念等文化特征必然会反作用于母组织企业文化。项目文化与企业原有文化特征的差别, 完全由项目管理的独特性所决定。首先, 与传统管理体制的最大不同在于, 项目管理以企业内部的契约关系来代替原有的权力和行政关系。在市场化的契约关系基础上形成的项目内部文化特征, 必然会与以官僚化的权力关系为基础形成的组织内部原有企业文化存在本质区别。传统的管理模式和企业文化强调权威与服从, 而项目管理要求民主与授权;其次, 与项目自身一样, 项目型组织有特定的生命周期。项目管理目标、领导行为、决策机制、管理制度、管理规范、工作习惯、业绩考评、激励机制等等会影响到项目文化特征的因素, 都不可避免的具有短期性。这就使得项目文化必然带有强烈的短期色彩, 强化项目成员的短期意识。
考虑到企业文化在企业核心能力构建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其所具备的不易被改变的刚性特征恰恰是核心能力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组织特有的知识以及核心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即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 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形成并强化, 对于企业获得竞争优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项目文化能够在许多方面构成对企业文化的影响, 从而威胁企业文化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因此, 企业必须慎重对待项目文化, 辩证地接纳和吸收其对于母组织文化带来的广泛影响。
参考文献
[1]杰克·R·梅瑞狄斯, 等.项目管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2-08
[2]托马斯·卡明斯/李剑峰.组织发展与变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3]J.D.弗累姆.新项目管理[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 2001-09
[4]安泽胜, 等.企业组织结构与企业文化动态联系探析[J].中国科技信息, 2006 (2)
[5]刘文凯.论现代企业的文化管理[J].科技与管理, 2006 (1)
文化旅游项目论文 篇2
为了加深与政府方面有关文化领域的深度合作,结合公司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两个方面考虑,对以后的业务开展特考虑了以下的思路,以文化旅游举例说明:
起点以当地具有文化历史价值的人文景观、历史遗迹等为基础,从历史文化价值角度入手,整合当地政府、旅行社、相关媒体、其他社会资源形成一条产业链,以达到政府扩大影响力,旅行社提供客源、相关媒体报道、其他社会资源通过微电影、合作大电影、电视剧、摄影活动等等形式,促进当地的民俗、文化、经济等方面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与旅行社的合作可以采用公开招标的形式,吸引有实力的旅游集团加入进来,加快景点周边配套设施的建设和完善。
与媒体的合作可以形成多元化的宣传角度,组织各类活动来推进,以达到扩大影响力的目的。
与各影视制作单位合作,以当地的历史文化为背景合作制作一些影视作品,让更多的人了解当地文化。
与一些户外运动或者是活动的爱好者协会合作,结合当地天然资源,组织各类户外活动,以期达到宣传当地、增加对当地的文化、民俗、人文的了解,间接地宣传当地的目的。
创新工程项目文化 篇3
根据企业的特点
创新项目文化建设的思路
管道局的主营业务是设计施工,工作性质以野外施工为主,工作战线靠前。对企业文化而言,工程前线有着最为丰富的实践内容,是发展企业文化最肥沃的土壤。因此,我们明确了企业文化建设的着力点就是工程建设一线,确立了企业文化为“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管道工程专业化公司”服务的工作思路,提出了“明确标准、宣传贯彻、推出成果、调研咨询、交流促进、总结推优”的工作方针,在工程建设前线全面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明确标准,即出台《管道巨擘—CPP文化手册》和《管道巨擘—CPP文化手册实施细则》,为各单位开展工作明确了标准,提供了依据。宣传贯彻,即举办骨干培训班,组织宣讲团到工程前线对文件进行讲解和宣贯。推出成果,即召开“阶段性优秀成果推介会”。调研咨询,即在全局各单位和工程前线开展文化建设调研、咨询,对各单位文化建设开展进行了解。交流促进,即开展各单位的文化促进和交流活动,成立工作组,对工程前线企业文化建设情况进行检查。总结推优,即组织推出全局各单位和工程前线项目部优秀的企业文化成果,总结交流先进经验。
围绕工程建设目标
创新项目文化建设的内容
在国内外重点工程建设中,企业文化建设的工作任务就是要不断创新工作内容,确保工程建设总体目标的实现。
一是结合工程建设的实际,完善企业文化的精神内涵。
夯实企业文化理念的理论基础 重组后,管道局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企业精神、经营理念和企业宗旨,并赋予其科学的理论内涵。为了使企业文化精神层的内容更加饱满,我们针对管道工程建设的实际,为企业精神、经营理念和企业宗旨,补充了更加具体的实践指导意义。
管道局的企业精神是“创新思维,实现超越,争雄国内,走向世界”。在工程项目中,“创新思维”就是以新的理念、新的思维方式,进行工程前线的制度、管理和技术创新。“实现超越”就是在各种艰苦复杂条件下,如山地、水网、沙漠、黄土塬等,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创造新的施工工艺和方法,保证工程按期完工,实现自我超越。“争雄国内、走向世界”就是企业通过参建重点工程,在科技能力、装备实力、管理水平、队伍素质等方面,有大幅度提升,提升国际竞争力。
管道局的经营理念是“创造新优势,创造新商机,创造新活力”。在工程项目中,“创造新优势”就是在管理、施工等各个环节,要有新的突破,形成人所未有的特色。“创造新商机”就是建设一项工程的同时,注意收集周边地区的相关工程信息,掌握市场先机。“创造新活力”就是加强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
管道局的企业宗旨是“诚信,卓越,和谐”。体现在工程项目中就是以坚持“诚实、信用”的原则,认真履行合同,恪守承诺意识;严格、规范地按照国防标准,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创造一流业绩,保持技术、管理等领先水平;正确处理好工程建设与国内外地方政府、与环境等方面的和谐关系,达到了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平衡、统一。
在工程建设中大力弘扬企业精神和经营理念,叫响工程项目的口号。我们把工程建设目标与“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管道工程专业化公司”的战略目标紧密结合起来,具体落实企业精神、经营理念和企业宗旨,使之延伸为叫得响、过得硬、指导工程建设的精神口号,攻坚克难,创造佳绩。
——在涩宁兰输气管道工程中,全体参建职工,以“不拿第一就是败”的豪迈气慨,创造了国内管道工程建设12项新纪录。
——在兰成渝成品油管道工程中,全体职工以“踏破蜀道天险,攻克山地施工”的雄心壮志,征服了在黄土高原、秦巴山区,创造了山地施工法,保证了集团公司生命线工程按期完工投产。
——在西气东输工程中,管道局从讲政治的高度出发,以“人生能有几回搏,西气东输不搏算白活”的大无畏精神,艰苦奋斗,精心组织,科学施工。战戈壁,跨太行,穿江河,克水网,创造了中国管道建设史上多项新纪录。
——在忠武输气管道工程中,为了实现“川气出川”三十年的夙愿,参建职工以“敢干天下险,誓为管道先”的气魄,攻克冷浸田烂泥塘,盾构穿越长江,填补了多项管道建设的空白。
——在西部管道工程中,我们对工程实行EPC总承包,在国内大型石油管道建设中尚属首次。我们以“创建EPC项目管理模式,打造阳光绿色精品工程”为目标,成功采用定向钻穿越仁寿山,开创了水平定向钻穿越山体成功的先河。同时,保护了仁寿山脆弱的生态环境。
——利比亚西部管道工程,在与世界著名的业主公司和监理公司合作中,我们“严格遵循国际标准,精心打造国际工程”,提前一个月完工,开创了外国公司在利比亚按期完工的先河。
——在哈中管道工程中,参建职工叫响了“大干一百天,拿下哈中线”的口号,解决了在零下三四十摄氏度低温条件下进行管道焊接的世界难题。管道将士爬冰卧雪,在正常情况下需要3年才能完成的跨国管道,不到一年就实现了竣工投产。
二是抓住队伍素质和形象建设,展示管道建设主力军的风采。在工程建设中,我们紧紧抓住队伍的素质和形象建设,对外展示管道局作为管道建设国家队、主力军的风采。
强化职工素质,打造名牌队伍我们按照内强素质的要求,采取日常教育、集训、工间轮训等多种方式,对全局职工,系统地进行政治素质、技术水平、管理能力、文化修养、团队精神等多方面的教育和培养。
我们根据国际工程建设的需要,充分利用企业内部职业教育培训的优势,联合天津大学,开设了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托福英语、国际工程项目骨干等16个培训班,培训人数达到7 000多人次,截至目前,共有450人通过了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托福英语考试,2 687人通过了集团公司操作人员英语300句的考试。为了提前储备国际工程的高级管理人才,我们委托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和北京石油大学,联合举办中加MBA 班,经过预审、托福英语笔试和面试,在全局范围内选派了38 名管理骨干参加学习。我们还开展了项目礼仪的培训,给各单位配备了光盘和书籍,并组织了项目礼仪知识竞赛,有效地提升了职工的文明素养和综合素质。
实施六个一形象工程,树立企业品牌在重点工程建设中,我们实施了“六个一”企业形象工程。结合企业实际,不断进行完善。
一个目标。打造世界一流工程,为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管道工程专业化公司而奋斗!
一面战旗。在我们承担的所有重点工程建设的工地,到处飘扬着鼓舞斗志的战旗。战旗上印着铿锵有力的口号,如西气东输东部水网工地的“西气东输桥头堡,水乡泽国缚钢龙”;黄河穿越工地的“艰难险阻何所惧,敢牵气龙过黄河”等,时时激励着广大参战将士的斗志。
一句口号。每个工程都有一个响亮的口号,这些口号都是新时期管道企业精神的具体体现。
一身工装。按照HSE管理体系的要求,设计制作了红色工装,胸前印有"CNPC"和“中国石油管道”标识。醒目的颜色确保了职工在野外施工中的安全,庄重的标识激发了职工的责任感、荣誉感和自豪感。
一块胸卡。胸卡正面印有职工的姓名、岗位和编号,党员、团员,还印有党徽、团徽,为的是让群众监督,随时随地激励自己,带动他人。胸卡背面印有血型、身份证号码和当地急救中心电话和项目部电话,方便了识别、联络和救助。
一面镜子。职工驻地置放“着装镜”。职工在上工地前照一照,不仅照穿戴,更是照自己的精气神,时刻注意个人形象。
制定形象标准60条。在广发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形象标准60条,包括:管理人员形象标准、科技人员形象标准、操作人员形象标准、施工现场形象标准等。每方面内容有10条基本要求,其中,人员形象标准对员工的仪容、举止、谈吐和行为等方面做了要求。施工现场形象标准对营地建设、区域划分、施工现场布置等做了规范。
拓宽工作渠道
创新项目文化建设的载体
为了进一步扩大文化的影响,发挥文化对外树立品牌、对内凝聚人心的作用,我们运用工程建设的载体,采用多种形式来推进工程前线的文化建设。
一是组织工程建设先进事迹报告团。每一项重点工程结束后,我们在系统总结和大张旗鼓表彰的同时,都要组织专题报告团,宣传在工程建设中涌现出的先进事迹。2000年,组织了“奋战涩宁兰,再展管道风采”报告团;2001年,组织了“踏破蜀道天险,再创管道辉煌”报告团;2003年,组织了西气东输工程报告团,在全国总工会的率领下,到北京理工大学、燕山石化作报告;应邀在中国企业新纪录发布会、集团公司基层党建工作会等做专场报告。报告团这种生动、直观的形式在更大范围内宣扬、传播了前线企业文化建设的成果。
二是制作管道组歌,在全局唱响。我们在全局范围内征集管道工程建设的歌词,组织专家进行评选。在此基础上,由管道局局长、党委书记苏士峰作词,邀请著名作曲家吕远谱曲,创作了四首反映工程建设的歌曲,并录制成CD,在全局传唱。
三是组织慰问团。在兰成渝工程中,我们组织由职工组成的精干文艺小分队,自带音响器材,自制宣传条幅,上山下沟,活跃在基层一线。在西气东输工程中,我们特别邀请专业团体和知名演员,在工程前线演出9场,职工与演员同台演出,场面热烈,亲切感人,被职工誉为管道局的“心连心”活动,使前线职工备受鼓舞。
四是制作重点工程建设专题片。为西气东输工程编辑制作了14集专题片,涵盖了管道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体现了管道局在西气东输设计、施工、科研、物装、运输等方面的全方位参与,通过媒体的播放,再现了工程建设的场景,展示了企业的风采,扩大了企业知名度,为工程建设留下了历史的见证。
五是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在前线因地制宜开展“帐篷文化”、“板房文化”活动。如开展了“情系西气东输”活动,组织了“友情、亲情、爱情,情系参战将士;斗志、壮志、立志,志在西气东输”的大型签名仪式;开展各种形式的“劳动竞赛”;开展前线的排球比赛;开展征文、摄影比赛等。通过这些活动,丰富了职工的业余生活,凝聚了士气,调动了积极性,缓解了职工在前线施工的压力,为促进工程顺利实施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几年来,管道局的企业文化在重点工程建设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重点工程中因为文化的作用而硕果累累。2003年,管道局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2004年,局长、党委书记苏士峰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5年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十一五”,国内外重点工程建设的任务依然繁重,我们将不断探索和创新工程前线的文化建设,为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管道工程专业化公司而努力奋斗!
建设项目文化引领项目发展 篇4
一、让项目文化理念渗透到员工的思想深处
只有具备一流素质的员工队伍, 才能创建出优质的工程。在工程建设过程中, 公司所属各项目部坚持从提高员工的基本素质入手, 倡导“人本、团队、责任、健康”的项目理念, 并将这些理念深入到员工的心中。“人本”就是既要尊重员工, 又要发挥其潜能;“团队”就是鼓励员工自觉地融入到项目团队中, 要有团队意识;“责任”就是倡导每一位员工都要肩负起项目部对上级、员工、合作者以及社会的责任;“健康”就是员工要有健康的身心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项目部要有健康的管理运行机制。
为此, 项目部除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有利于激励员工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规章制度外, 还注重培育员工积极乐观、开拓进取的创业精神和良好的敬业习惯。加强对员工进行职业责任、职业道德、职业纪律教育, 做到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狠抓团队建设, 重视项目部和睦的人际关系的建立, 对员工进行集体主义教育, 培育员工与企业同甘共苦的意识。
公司所属北京和平里项目部和四川泸州项目部通过项目文化建设, 员工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 每个员工都全身心地投入到保安全、创精品活动中去, 主动为企业操心, 主动为项目建设出谋化策, 形成了上下同心、目标一致、思想统一、追求一流的良好氛围。
二、让项目安全理念渗透到安全生产的每一个角落
安全始终是项目管理的头等大事。公司泸州项目部承担着四川泸州发电厂铁路9.576公里的站前建设施工任务, 有2座隧道、4座铁路大桥、24个涵洞。沿线地质情况复杂, 工程危险程度高。项目部始终把安全生产作为工作重点, 坚持把“安全无小事”和“安全管理没有重点与非重点之分”的安全文化理念, 以各种形式贯穿到生产的每一个角落, 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组织机构, 加强管理, 狠抓落实, 做到“四个到位”, 实现安全生产零事故目标。
1、安全制度管理到位。
项目部先后制定了15项制度, 内容包括安全目标管理、奖罚、检查验收、教育及特殊作业、文明施工、消防保卫、食品卫生等, 涉及项目管理和职工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分别成立了综合治理、防火、防汛、环保领导小组, 责任到人, 层层负责, 并与作业队签订《治安管理责任书》, 与农民工签订《遵纪守法保证书》。
2、安全知识培训到位。
一是对管理人员重点进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事故预防的基本知识、抢救措施等培训, 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增强安全管理的法制观念。二是对安全员、班组长和劳务人员重点进行安全知识、消防知识、劳保用品使用等培训, 使其了解掌握各种机具设备的安全操作规范, 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对新进场人员坚持进行安全“三级”教育, 并作好记录, 经考试合格后上岗作业。三是重点加强对特殊工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取证、复审工作, 定期组织特殊工种作业人员进行岗前培训, 严禁无证上岗。
3、各种应急预案到位。
根据工程设计及现场调查资料, 项目部针对潜在的火灾、爆燃、触电、食物中毒、突发传染病、高空坠落、机械伤害、交通事故、防洪、自然灾害、瓦斯泄漏等因素引起的突发事件, 制定了应急准备与响应预案, 做到未雨绸缪, 防患于未然。
4、奖惩机制到位。
项目部对所属作业队实行安全文明施工与经济挂钩的管理, 实行安全保证金制度, 对违反规定的作业队或个人按奖惩办法进行考核, 做到奖惩分明。
三、让项目质量理念渗透到创建精品工程的每一个环节
公司所属北京和平里项目部承担着首创置业住宅小区3栋高层和一个地下车库的施工, 工期紧、任务重, 是公司的窗口工程和形象工程。工程施工采用国际通用的“非的克”条款, 对施工质量要求非常高。这个项目最终获得北京市结构“长城杯”金杯工程, 质量文化和理念发挥了重要作用。
1、将质量理念渗透到施工全过程。
工程开工之初, 项目部即通过宣传教育, 使“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创优质工程”的理念潜移默化地渗入员工的心中, 并形成全员的共识, 渗透到管理的全过程。
项目部以创建“优质工程”、“精品工程”为目标, 坚持以过程精品保证结果精品, 狠抓质量管理。一是施工前, 依据质量体系认证标准, 制订项目质量管理方案, 同时把质量标准和要求作为开工技术交底的重要内容。二是在施工过程中, 从项目部到班组, 严格把好原材料采购、设备检验、施工过程控制三道关。每一施工工序都通过技术、质检、监理三方验收合格后, 方可继续下一步施工。三是施工完成时, 严格执行三级检验制度, 由队 (班) 自检, 项目部复检, 公司抽检, 确保万无一失。
2、让质量理念成为创建优质工程的动力。
工程质量只有更好, 没有最好, 对质量的追求永无止境。项目部把工程质量从符合标准要求提高到创精品工程、建优质工程的高度, 并通过重点关键工艺进行技术攻关, 提高项目整体质量。
大楼外墙保温施工是一道难题, 运用传统工艺进行施工, 作业面的上下直度不容易达到标准, 尤其是上下保温板接茬容易错茬错位, 影响美观。项目部组织QC攻关, 探索出新的施工工艺, 有效克服了施工中的质量通病, 提高了质量, 并缩短了工期, 获得中铁电气化局集团公司优秀QC成果一等奖。
PD管是一种新型的进口材料, 价格昂贵, 操作不好就容易返工造成浪费。技术人员经过反复研究, 摸索出了一套新的施工工艺, 节约了成本, 操作一次成型不返工, 受到甲方的肯定和称赞, 这项成果也在中铁电气化局集团公司获了奖。
3、用质量理念推动管理水平提高。
管理质量决定工程质量。项目部十分注重改善和提高与工程质量相关的各项管理工作, 以工作质量来保证工程质量。
在施工现场的管理上, 突出抓好图纸会审、施工方案确定、施工组织设计、测量放线与复核、材料试验与检验等关键环节, 实行质量岗位责任制, 明确了各部室及个人的岗位职责。同时强化项目内部工作质量考核, 强化内部管理, 加大奖罚力度。
在日常管理上, 项目部也形成一套完善的管理措施。坚持质量回访, 了解工程投运后的质量状况, 及时妥善处理用户反馈意见, 同时了解掌握用户的期望和需求, 不断改进质量管理工作。对员工实行人性化管理, 工地建有职工夜校、文化活动室、洗衣房等。按照北京市安全文明标准工地要求, 所有的标志牌、安全标语、服装等全部统一制作、统一标识, 工地文化、工地卫生、工地生活“三工”建设有声有色。
文化旅游策划项目的要素研究 篇5
华夏文化苑项目承担了填补威海市区旅游空白、加快旅游产业的发展以及以科技产业兴旅、以佛教文化促旅的诸多责任,作为处于威海市近郊的综合型旅游开发地块,首先需要明确的是针对于市场发展的功能分区和核心产品定位。巅峰智业认为,旅游策划项目区内虽然生态环境较好,但在休闲度假的理念基础和条件背景方面是无法与阳光、大海、沙滩、蓝天等海滨度假模式相抗衡的,所以在产品开发上必须突出差异理念和补充效应,发挥内陆度假旅游的特色,并从胶东半岛如火如荼的滨海度假旅游项目中寻找空白和缺陷部分,作为切入点,形成滨海和内陆相互补充、共同促进的发展线路。
通过与其他三个功能区的有关发展理念相结合,将华夏集团产业转型、宗教区的福如东海、运动区的康体健身综合融入到度假区的旅游产品开发中,打造出以健康、养生为主题的度假旅游发展方向,充分显示了华夏集团服务于和谐社会、关心民生、促进国民健康事业的美好愿望。在此背景下,旅游策划项目组通过寻找与国家政策的结合点、与威海既有球市的空白点,定位“非标准高尔夫球场”是出奇制胜之道。非标高尔夫球场与国际标准的球场不尽相同,在各项数据标准、比赛规则、占地空间上都采取粗放型的体制,通过引进草种的简化、面积的节省、减少化肥喷量等节省成本,从而大大改善了环保,并且将一项在中国被异化的运动回归体育娱乐本身。可能发展成为威海旅游串线产品中的一个新的市场需求热点。
项目文化:务虚务实更务真 篇6
项目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施工企业的竞争软实力,也是企业文化从一线滋生、壮大并发挥作用的关键环节。在新形势下,国有施工企业要寻求项目管理新的发展高度,提高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尤其要加强项目文化建设。
势在必行的项目文化
只有充分认识项目文化的地位和作用,项目文化才能真正走进项目,并成为项目发展和振兴的强大力量。为此,可从三个层面认识项目文化的基本性质。
一是从工程项目施工特点来认识项目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进入新时期以来,企业不断做强做大,经营领域、施工区域日趋扩大,随着机械设备、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工程项目建设周期日趋缩短,使工程项目部频繁地组建和撤消,导致职工队伍频繁流动,企业管理跨度不断延伸、难度不断增大。只有尽快转变管理理念,变实物管理为人文管理,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实施科学化、文明化、人性化管理,施工企业才能适应市场发展的要求。
二是从市场的客观需求来认识项目文化建设的紧迫性。市场经济的发展,使项目文化逐渐成为一个企业获得市场认同的重要法码。现阶段的工程施工,除了保证产品质量以外,安全、环保、职业健康等因素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有的工程项目,保障了工期和产品质量,却因为安全、环保等问题,影响了企业形象,丢失了市场。项目管理滞后,究其原因,还是企业文化落后,没有在工程项目中形成先进的、符合项目实际情况的项目文化。面对业主对项目施工越来越高的要求,只有建设出优秀的项目文化,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顺应新时期市场发展的需求。
三是从提升工程项目管理水平层面来认识项目文化建设的必要性。项目文化建设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关键,优秀的管理要有与之相配套的文化作基础,通过文化创新带动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创新,将企业和员工共同的价值观渗透到项目管理之中,推动企业由粗放型转变到精细化管理,由传统管理转变到现代化管理,由注重对物的管理转变到以人为本的文化管理上来。
脚踏实地的项目文化
项目文化建设是现代施工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核心工程。因此,项目文化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上,还必须落地生根,让员工入脑入心,发挥出应有作用。
中铁五局六公司自企业转型以来,努力建设企业文化,注重在项目文化建设上下功夫。
引导管理层提高认识,高度重视项目文化建设。中铁五局六公司领导从企业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到创建具有中国中铁“铺架王牌军”特色的项目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自上而下全面展开。全公司通过加强领导班子的理论学习教育和开展企业文化培训等一系列措施,让广大员工普遍认识到项目文化就是企业的文化根基,是企业得以持之以恒发展的坚强动力,为项目文化建设提供了舆论基础,也为项目文化建设水平的提高奠定了思想基础。
完善制度,统一规划,全面建设项目文化。根据项目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中铁五局六公司在坚持集团公司统一规划部署和突出公司特色的前提下,制定了《项目文化建设工作制度》,规定项目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必须制定本项目文化建设方案(计划),按计划实施,使项目文化建设更具有可操作性。同时,公司还制定了《工程项目文化建设达标考核标准表》,进一步明确了项目文化建设的目标、内容和标准,积极引导构建本单位项目文化理念体系,明确考核标准,为项目部开展文化建设提供了指导依据。在强化制度的同时,公司还重视项目文化领导队伍的建设,组建了以党工委书记为主要领导的领导小组,协调党委、工委、团委等各方面力量全力打造优秀的项目文化。
落实文化品牌战略,以项目特色文化塑造企业品牌形象。品牌形象是企业形象的外在表现,是企业信誉度的重要标志,而品牌形象依靠文化作支撑,全面落实文化战略,有利于企业品牌的提升与拓展。中铁五局六公司以打造有亮点、有特色的文化形象,进一步提升中铁五局六公司独具魅力的“铺架王牌军”品牌,增强了企业市场竞争力,推动了企业可持续科学发展。
富有成效的项目文化
优秀的项目文化能否成为企业打造项目精品工程、提升企业生产力、竞争力的有效武器,关键在于是否能将项目文化融入到项目管理当中,努力把项目文化建设的成果转化为员工的自觉行为,从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此,中铁五局六公司采取了一系列举措:
用突显特色的文化理念引导项目管理日趋完善。在项目文化建设的实践中,中铁五局六公司以“创一流产品,争铺架先锋”的企业精神为引领,号召领导干部坚守在一线,积极引入“领导在一线垂范、干部在一线锻炼、工作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感情在一线加深、威信在一线树立、成效在一线体现”的七个“一线工作法”。通过实践证明,这种新的管理理念得到广大一线员工的普遍认可,良好的现场管理水平也受到了业主好评,为企业抢占市场、提升企业形象创造了有利条件。
用共同的价值观凝聚力量,打造优秀团队。工程施工需要团队有良好的协作精神。近年来,随着工程业务量的不断增加,施工负荷越来越大,为按时完成工期,中铁五局六公司多次掀起大规模的大干热潮。公司哈大项目部面对工期紧、任务重的实际情况,全体员工充分认识“敢于胜利,永争第一”的建设精神,多次开展“党员争先锋”、“青年突击队”等抢夺工期活动,在全线争优争先,优质、高效地干好每项工程,顺利通过上级的多次审查认证,获得外界一致认可和好评,被称为哈大线的“放心单位”。 哈大项目部在箱梁制架方面取得的优异成绩,也为公司进一步站稳传统市场、进军新的市场打下了坚实基础。
把项目文化融入细节管理,提升项目生产效率。近年来,中铁五局六公司着力加强项目管理能力建设,通过舆情宣传和形势教育,公司培育出了一套以狠抓企业精细化管理为主要内容的文化理念,并由此推出的 “红线成本”管理办法,既增强了项目成本管控能力,又确保了管理过程的可控性,提高了生产效益。
以创新文化带动企业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科技创新。公司积极在项目营造“以创新求发展”的文化氛围,努力引导项目实施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通过大胆创新,促进了公司不断攀登科技施工的新高峰,从国家级大奖到省市奖项的不断获得,显示出公司朝气蓬勃的创新实力与能力,这些都与公司倡导和营造的创新文化有机联系,密不可分。
培育项目安质文化,加强安质管理。公司始终重视安质文化建设,坚持开展安全质量宣传活动。通过实践摸索,公司推出了以“一本《质量安全》手册、一套安质宣传系统、一套安全监管制度、一套安全生产流程”为主的“四个一”安全质量文化体系,使项目安全质量工作持续稳定可控。同时,公司还加强对各项目安全生产的追踪了解、动态宣传,从而树立起安全生产典型,推动全员对安全质量工作重要性的高度认识,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思想后盾。
中铁五局六公司通过狠抓项目文化建设,塑造优秀企业品牌,让企业文化在项目上落地生根,促进了项目管理层次的提升,推动了企业跨越式发展,基本实现了以项目文化促进项目生产力发展、最终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目标。然而,项目文化建设没有止境,前路仍需开拓,中铁五局六公司将再接再厉,继续深化项目文化建设,并使它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培育项目文化初探 篇7
专业——企业立足之本。古人说“业工于专”,就是要把一件事的过程和结果做得好到极致,达到精通、精熟、精准的专业境界。从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趋势来看,要求专业化分工更为细致,这就使得必须在自身领域做得更为专业,因为在同业竞争中只有做得出类拔萃,才能真正体现出企业生产者在本行业的专业水平,继而促进专业素质提高,达到产品质量优良的目的,这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立足之本。
企业的专业素质涵盖了生产过程中的一切要素,包括安全、质量、技术、管理、人员、环境等,一个企业只有具有专业化水准,才能在每一个生产程序和生产细节上将专业化水平体现得完美无缺,得到社会广大用户的肯定,并经受得起历史的考验。大桥局作为我国最早成立的桥梁施工专业化企业,不仅有着丰富的施工经验和厚实的专业底蕴,而且具有任何一家桥梁企业不可比拟的、能够强化专业素质的“四大优势”。一是科技优势:大桥局有非常好的传统就是重视科技创新,这是因为大桥局所建造的桥梁很多是国内首创或世界第一,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这就迫使我们要不断去创新。二是人才优势:大桥局成立之初,就集中了国内的众多桥梁高级专业人才,同时通过千余座桥梁的建设,培养出一批批富有施工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三是体制优势:大桥局是中国唯一集桥梁科学研究、勘测设计、工程施工、机械制造四位一体的企业,相互的配合与补充,极大提升了建造桥梁的综合实力。四是文化优势:大桥局50年的发展史,形成了丰富的“桥”文化和很多优良传统,这对影响大桥人积极投身建桥事业,推动建桥事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我们现今在任何一座桥梁建设中,都必须体现这种扎实的专业素质,并有效放大专业影响力效应,体现出“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专业高水准。
速度———企业发展之道。一个企业乃至国家的发展进步在一定意义上都取决于发展的速度。说明在确保发展质量的同时,又需要一定的速度予以支撑。可以说速度是衡量进步的标准之一。因而,没有科学合适的发展速度,企业的发展进步也就无从谈起。从某种意义上讲追求速度的过程也是企业发展之“道”的过程。这里的“道”应该理解为一种正确的方法。
纵观大桥局的改革发展之路,应该说施工速度的进步为企业的快速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计划经济时代的寥寥几亿产值,到目前每年要完成上百亿的产值,大桥局的施工速度和实力的确今非昔比。速度的概念落实到每一个项目上,就是要实现快速进场、快速准备、快速施工、快速退场。加快施工进度,不仅是企业生产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的需要,也是企业有限的生产资源必须实现快速转移、弥补资源短缺现状所决定的。目前施工企业的利润十分微薄,且我们的管理和先进企业相比也还有差距和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加之企业过重的负担有增无减,如果不能完成一个较大的工程总量,企业生存将难以为继。所以在企业经营大规模扩张的前提下,施工速度的加快就能弥补在人力、资金、物资、机械设备等资源的不足,使生产资源得到有效充分利用。
当然,快速施工是有前提的,而且必须要有度。如果没有科学论证和科学决策,没有充分准备和完善措施,单纯为抢时间以图快速施工,必然导致安全、质量、成本风险加大,这样的速度定然得不偿失。如何准确地把握快速施工的要领,关键要建立在安全、质量、成本和环境可控的基础之上。从以往快速施工的经验来看,一要分清能抢和不能抢时间的工期节点,确保控制节点的工期合理适当;二要统筹兼顾地安排施工进度,尽可能地扩大施工作业面,以空间换时间;三要引进和发挥高性能机械设备的优势,尽力提高生产效率;四要大力进行科技创新,不断优化施组方案,减化施工程序。总之,项目要提升施工速度,就一定要给员工灌输“速度文化”的内涵,使之成为员工心目中的致胜宝典。
责任———企业生存之基。责任对于个体的人或者集体都应是一种道德的约束力,这种责任不仅是正确价值观和人格力量的体现,亦是维持社会秩序的一种基本道义。一个人社会责任感的产生与其接受的传统观念、生存环境和生活感受密切相关,个体如此,作为集体的企业亦然,做一个负责任的企业,才能夯实企业的生存之基。
大桥局作为国有大型施工企业,我们首先承担着重要的国家责任,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对员工负责是企业责任中的应有之意。因此,每一座桥梁产品的生产过程,也应该是全体员工充分体现责任感的过程。桥梁作为一种特殊的公共产品,它承载着对子孙造福的百年大计,同时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和建设管理水平。鉴于大桥局的特殊地位,我们每一个员工都肩负着赶超世界桥梁科技先进水平的责任。当然,我们的责任更应该体现在建桥过程的具体细节上,其中安全和质量责任最为突出。安全的核心价值是以人为本,因为人的生命是这个世界上最为宝贵的,善待员工就是善待生命,首先要从安全生产入手。为此,科学有效的安全投入、全方位的安全教育、严格严谨的安全管理必须符合人本思维,要将以往安全管理处置由靠罚款转为靠奖励,促进员工从珍惜生命的角度将自我保护安全责任制落实到位,同时,任何放大安全工作的说法与做法,也都是高度敬畏和尊重生命的体现。质量是产品的灵魂,没有质量的产品终就被市场淘汰,不注重质量的企业最终在竞争中落败出局,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其实我们在目前较为成熟的桥梁工艺技术应用中,确保施工质量并不是太大的难题,关键是员工的责任心是否到位,是否按照标准化要求组织施工,包括一些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通病,并不是技术工艺上的难点所至,而是少数施工人员的麻痹疏乎思想作祟,以及蓄意投机取巧心理的陈规陋习所为。总而言之,责任意识应成为每个员工最基本的素质之一。同时,做一个负责任企业才能奠定我们企业的生存之基。
创新———企业竞争之魂。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强国立国之本。纵观世界上发达国家走过历程,无一离开过全面创新的道路。创新不仅是社会竞争发展的必然,也是历史演进的一种惯性使然。因此,创新和守旧、进步与落后的博弈,将是人类发展史上永恒的主题。创新的根基和源泉首先依赖于创新文化的推动,无论是经济和科技,只有赋予了创新色彩,就能够创造出不同于传统经济和科学的新经济、新科技,从而创造出新的社会财富和新的发展动力。
在项目工程建设中如何将创新文化理念融于到企业制度、企业管理和科学技术的创新中,不仅是企业发展的需要,更是企业不断进步的体现。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一些非建桥企业逐渐涉及建桥行业,市场开始有了竞争。由于竞争对手的迅速崛起,许多国内重量级桥梁被他们成功打造,我们一度得天独厚的优势曾遇到了严峻挑战。要保持大桥局在中国桥梁建设界的领先水平,就必须在竞争中加快创新步伐,在创新中增强竞争实力。为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我们在桥梁建造技术方面努力创新,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的应用上,不断刷新国内建桥水平,并在具有高难、大跨、轻型、高强技术的桥梁施工中,屡屡打破原有的施工纪录,并不断探索项目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创新,从而确保了企业的竞争优势。
摘要:在项目文化建设上, 要全力培育“专业、速度、责任、创新”的文化元素, 从而达到提高企业品质和职工素质的目的。文章从企业的专业、速度、责任、创新等多角度出发, 阐述了培育项目文化对于企业探索项目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创新, 从而确保企业的竞争优势的重要性。
文化旅游项目论文 篇8
随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入发展, 特别是党的十七大非常鲜明地提出了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的发展目标, “和谐”二字成为了当前社会的最强音。在新形势下, 建筑企业的项目管理如何优化, 如何升级, 如何把项目管理引向到新的发展阶段和发展层面呢?首先是形象统一, 理念共享。其次是标准管理, 景观为先。标准化管理实行多年, 但它都属于平面的标准化。今天在这里就看到有一个新的创意。按照实际项目1/20的比例, 微缩一个项目景观模型, 可以给建造者、分包方进行现场的交底和观看, 然后建造者按照景观模型实施建造, 尤其是在景观微缩过程中, 及时发现施工图设计的缺陷, 超前地找到施工图的毛病, 由此优化了施工图的设计。最后是以人为本, 共建和谐。在施工现场, 形成良好的氛围, 合理安排生活、生产区布局, 恰当安排施工人员的业余生活, 保证施工人员的职业健康, 最终实现以人为本。
纵观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态势, 在坚持深化项目经理责任制的同时, 应将项目文化建设作为下一阶段项目管理的发展方向。
1 坚持项目文化既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 又具有其独特的内涵
项目文化就是指企业文化在项目上的延伸。工程建设战线上的项目文化就是以工程现场为载体的阵地文化, 包括三个特征:一是显形文化特征。因为企业文化既有外在的显形, 又有各个行为主体的内在隐形。每一个施工现场, 不管是甲方、乙方、监理、总承包方、分包方, 都是来自不同的行为主体, 在这个施工现场中有项目要求, 各个主体都应遵循一个形象。显形文化只有一个, 但每个企业的隐形文化、企业价值观、企业理念、企业精神可有各自不同的表述, 不强求一致。而作为项目文化, 我们都应当强调以合约方为主体的那个载体的文化为显形文化来统一形象, 这就叫显形文化特征。二是露天文化特征。这个问题比较浅显, 对社会的影响力靠每个项目的露天性来体现, 如果说企业文化把项目文化作为窗口, 就是因为项目文化具有露天性。充分利用露天文化的特点, 加大它的宣传力度就是我们这个行业所创造的CI形象。三是劳动文化特征。因为任何一个工程项目都是劳动密集型所构成的, 没有劳动的过程就没有项目的形成, 所以, 劳动文化是项目文化最为重要的特征。
2 创新项目文化要重在人才培养, 贵在以创建学习型项目部为载体
创建学习型项目部是加强项目文化建设的组织保证, 学习型组织不但要落实在企业层面, 更要落实在项目层面。学习型组织由企业层面落到项目层面, 这是一大创新。开展项目文化就是全面地开展创建学习型项目部的活动。“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企业要发展, 人才是关键。要善于培育利用人才, 挖掘使用好人才。人才素质的提高贵在引导, 关键在教育。要在企业内部营造学习氛围, 关键是要落实到每一个项目部, 使它既是劳动的场所, 更是学习的组织。
3 项目文化要关注绿色建筑施工
质量、工期、成本、安全和资源、环境、职业健康七大目标是绿色施工的要求。所以, 绿色建筑施工要用项目文化来统帅。建筑施工的特点是露天文化, 要认识到做好绿色建筑施工对整个行业在社会上的良好影响极为重要, 它关系到建筑活动的可持续发展。什么叫绿色建筑?就是在建筑活动以及建筑物的全生命周期内要抓好三点。第一就是要努力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要注重节约资源。包括能源、材料。第二就是要努力减轻对环境的负担, 不要给环境造成过大的压力, 要保护环境, 减少污染。比如:我们到一个地方施工, 对周围环境要尽量保护, 我们怎么样做到尽量不扰动?噪音、粉尘污染怎么才能控制到最小?另外要合理地处理建筑垃圾, 工地上的垃圾要做到尽量少, 而且更多的能回收利用, 即使不能在工地回收, 也要分类处理, 运送到相应的地方利用和回收。第三要关注职业健康。建筑工程就是为人类需求而建的, 在建造过程中更要注重这一点。要提供更人性化的空间, 实现建筑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有人也称之为生态环境保护。
4 项目文化的建设要坚持过程精品, 塑造项目名牌, 支撑企业品牌
建筑企业的品牌建设要靠每一个名牌项目来支撑。名牌和品牌要加以区分, 具体讲有五方面的区别。名牌以产品为对象, 品牌以企业为对象;名牌以质量为主体, 品牌主要反映信誉;名牌是多家行为主体, 但品牌只有一个行为主体;名牌可以模仿, 品牌不可模仿的;名牌产品有时效性, 品牌是持久的。抓好现场管理, 规范现场行为, 保证实施过程和项目成果的高质量是品牌树立的根本。社会大众认可企业, 首先认可的是项目, 认可项目的第一直观是现场。通过现场人员的文明行为、文明语言、文明标识、文明宣传和建筑公害的有效处理、工程周边的环境保护以及实实在在的工程质量来定位企业和项目的品牌。始终坚持和实现“干一个项目, 树一座丰碑, 创一个品牌, 占一方市场”。所以, 必须把每一个项目打造成名牌的学习型项目部, 然后撑起企业的品牌建设。
5 项目文化建设贵在强化诚信意识, 服务市场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也是现代经济的规律。诚信是社会的道德行为, 它的内涵是极其丰富的。一个人、一个企业做到以诚取信, 其市场评价就会升值。因为成熟的市场经济是信用的经济。中国人历来以诚信传家, 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由于我们对市场经济的认识和经验不足, 加上传统教育在一定程度上缺位, 社会风气出现了不尽人意之处, 市场也不规范, 秩序比较混乱, 对建设行业来说, 作一个诚实守信的企业就显得更为重要。所以我们要加强诚信文化建设。
诚信可以分为诚和信两个方面:诚, 就是诚恳、诚挚、诚实, 即为人诚恳, 待人诚挚, 处事诚实;信, 就是信用、信誉、信心, 即讲究信用, 注重信誉, 树立信心。这几者缺一不可。不论是企业还是项目;不论是经营管理人员还是劳务作业人员, 都应当秉承诚信经营、以义取利, 注重信用, 言必信、行必果, 最大限度地满足发包人和用户的需求。诚信待人, 团结同事, 取信于所有的合作方, 共同营造和谐的项目文化环境。立足市场, 服务为本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根本宗旨, 作为一个行业、一个企业, 还应当健全各个层次的服务体系, 包括为社会服务, 为企业服务, 为项目服务;服务于发包人, 服务于用户, 服务于广大职工, 从管理理念到制度制定和执行落实, 都应强化优质服务意识, 注重全员服务质量。
文化旅游项目论文 篇9
关键词:核心文化资源,旅游规划,农耕文化,天府之国
一、旅游项目策划的概念
一般说来, 旅游策划是在整合旅游资源的基础上, 依托创意思维, 实现自然与人文资源与旅游市场的优化拟合, 最终实现旅游业市场发展定位的创造过程。
旅游策划的基本任务是针对明确而具体的目标, 形成产品形象、基本功能和营运模式, 从而形成独特的旅游产品, 促使旅游目的地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成功的旅游项目策划必须以核心文化资源为根基, 并且在其表现形态上具有高境界的创意, 这样方能使旅游产品实现较深层次的开发和满足市场需求。
旅游策划须在旅游规划之前, 总体的旅游策划在规划之前导入, 以便准确地实现市场定位、主题定位和形象定位、以确立旅游目的地的核心吸引力。
二、旅游文化的概念
旅游行为的综合性、时间空间的延展性、景观意态的趣味性、旅游内容的丰富性, 以及满足游客文化需求多样化的客观规定性, 促使旅游业必须具有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文化形态, 这就是旅游文化。旅游文化可以分为传统旅游文化和现代旅游文化, 前者主要包括旅游者和旅游景观文化;后者则增加了旅游业文化和文化传播。旅游文化建设乃是现代旅游业发挥最大效益效能的新型经营管理思路。
三、文化是旅游业的核心
文化既是旅游业的核心, 又是一种潜在的旅游产品, 要发挥旅游文化在旅游业中的核心作用, 必须有一转化过程――挖掘旅游文化精华, 以经营旅游业的手段来经营旅游文化并全方位地展示弘扬文化精品, 将文化潜在价值转化为现实的旅游产品, 赋予旅游产品丰富的文化内涵, 使旅游目的地形质和谐, 洋溢饱满的人文精神和浓郁的文化氛围。转化成功的关键在于以文化为统络的、科学的、前瞻的、富有创造性的手段来规划开发旅游资源。
四、发掘核心文化资源与旅游策划的关系
旅游文化与旅游项目策划密不可分, 旅游文化是进行旅游规划的前提和基础, 旅游规划是对旅游文化的总结、提升和表现。对一个规模较大, 条件较好的旅游景区的开发来说, 做完前期的资源调查之后, 可能会发现资源的数量、丰度、质量和特色都比较多, 若将其一一列出, 常常是一盘什锦大餐, 五味杂陈、样样好看就是究竟不知哪一样是最美美味的!问题出在哪里呢?道理很简单——没有在众多的中发掘出具有核心文化价值的东西出来!我们认为:提炼和发掘出核心文化资源, 是诸多资源中中最具吸引力的源泉!是整个项目的灵魂、是高高擎起的旗帜!
五、实践案例
我们结合中国天府农耕文化博览园为例, 一步一步的对发掘核心文化资源在旅游规划中的意义进行说明。
一) 项目区位:
本项目区域地处郫县县城的东北郊, 与新都龙安隔河相望。规划区域总面积大约3700亩, 其形状像一只翩翩展翅的蝴蝶, 分为南北两个部分, 其南区位于郫县团结镇境内, 北区则位于三道堰镇辖区之中。区域交通极为便捷, 成都市中心城区至都江堰的城市快速通道沙西线自南向北贯穿规划区域, 与成都西郊重镇犀浦和郫县县城郫筒镇之间的公路距离均在6千米左右。
二) 项目资源现状及区位
1、农耕文化与水利文化资源。本项目区域地处成都平原核心区域, 发达的水系孕育了发达农耕文化, 因此, 斑块清晰如花似锦的田地、开满鲜花的田间小道、林木茂盛的灌溉渠道、花乡民居及农村新风貌等等都是高品位景观资源。
锦江源——成都“母亲河”的源头, 地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都江堰、九寨沟精品旅游线上。内有“小都江堰”之称的三道堰、毗河、锦江等水系和众多水文化景观。
2、以天府农耕文明为基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项目范围内既具备全部成都平原的地域文化元素, 又拥有独具特色的文脉, 如蜀源文化、伊斯兰文明、抗战文化等等。
3、成都平原的特色民居聚落——川西林盘景观资源。项目区域内竹林掩映的村舍, 在我国园林景观学中被称为“川西林盘”, 具有明显地域文化特征。这些完好的川西林盘, 项目最好的旅游景观资源之一。
4、地理与交通区位。在8000平方千米的成都平原中, 本项目区域正处于成都市主城区与都江堰之间的核心地带。东距成都市区12千米, 西距都江堰38千米, 成都至都江堰的快捷通道沙西线由西至东贯穿整个区域, 交通极为便捷;在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灌区水系中, 本项目正好位于内江水系中段、柏条河徐堰河与府河 (锦江) 、毗河的节点处。也是府河 (锦江) 的起始地方。正好处于天府之国的核心地带——“陆海之心”。
三) 项目外部环境
1、项目政治与社会环境支撑。首先, 我国当前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正积极推进的五个“统筹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其次, 2007年成都被国务院确立为全国第一个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后, 成都市在统筹城乡方面取得了卓越成效, 以成都市中心城区为核心的二、三圈层范围内推进的城乡一体化工作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因此“统筹城乡综改试验区”的确立和一系列配套政策对本项目的预期提供了最基本的政治与社会环境支撑。
2、项目经济与技术环境支撑。随着中国数十年来经济持续的高速增长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08年我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43200亿美元, 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社会经济正步入发展的新阶段, 在旅游业方面, 与之相对应的是:1) 中国旅游业正从普通的大众型观光旅游向中高端的生态游憩型、文化旅游型、会展旅游型和度假旅游型转变。2) 我国的国民休假日数已占全年三分之一, 即每年有115天的假期, 为休闲度假旅游提供了充分的客观条件, 度假消费逐渐在成都这种特大中心城市的业界精英和白领阶层中成为最时尚的消费方式;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 许多新兴的度假旅游市场凸显出来, 因此上述因素为本项目提供了可靠的经济与技术环境支撑。四) “天府之国”——本项目最珍贵的核心文化资源
四) “天府之国”——本项目最珍贵的核心文化资源
1、2006年1月1日由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著编、外文出版社出版的《四川-天府之国》Sichuan land of natural Abundance (英文版) 一书正式对外发行。
2、2008年2月初,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公布中国“十大新天府”榜单!成都平原分值为95分, 以高出第二名 (台湾嘉南平原) 20分的成绩名列榜首!
“天府之国”这一流传了数千年的、具有浓郁的华夏农耕文化特征的地名, 在海内外再度掀起“中国天府”文化旅游热潮, 无数的人都在问:华夏的“首富”, 中国的天府究竟是什么样子?
1、华夏历史上的老天府。数千年来历史上中国共有七个地区因自然环境良好物产丰富、城乡繁盛而先后被国人誉为“天府”, 它们分别是:成都平原、关中平原、太原附近、华北北部、沈阳地区、江南地区和闽中地区。岁月流逝, 沧海桑田, 经历千百年之后, 除成都平原之外, 其他六个老牌天府均先后离我们远去而风流云散成为历史旧梦, 唯有成都平原在沧桑岁月中天府地位难撼, 最终成为华夏大地上名动天下, 硕果仅存, 最为珍贵的“天府之国”
2、十大新天府———历史送给今天的机遇;今天奉献给未来的礼物!2007年12月~2008年2月初, 由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中国地理学会、中国气象学会、中国生态学会等权威机构组织, 通过”中国国家地理”在全国范围内评选中国“十大新天府”, 其目的非常明确:——“梳理中国的富饶之地”, 经过无数国人的积极参与和激烈评选, 2008年2月, 中国“十大新天府”终于揭榜!在全国31个参选地区中, 成都平原最终以惊人的95分名列榜首!
中国“十大新天府”之首的桂冠, 对我们而言, 指明了一个最简单的道理——“天府之国”就是我们面对整个世界的游客, 能够奉献出的最宝贵的、最有代表性的、独一无二的文化旅游资源!
历史在今天才为我们的项目区域创造了一个机会, 赋予她一种神圣的使命, 使她成为一位气质高雅气态万千的天府之国代言人!
她代言中国:告知全世界人民, 古老的东方农耕文化大国为我们留下了多少生态山水和人文传奇!
她代言四川:数千年的农耕文明成就了一个中国顶级的富饶之地——“天府之国”!
她代言成都:这里是锦江之源, 天府之国的核心所在!
她是一张立足今日面向和未来的名片——她昭告天下!这里就是中国的“天府公园”
她是一个无边际的宣传橱窗, 我们可以将有关我泱泱大国一切与农耕文化有关的美好事物, 悉数置于其中, 向世人展示, 无论是“富饶之地”还是“天府粮仓”、等等, 如大海一样丰富, 无所不包, 无所不纳!而且总是那么自然切贴!中国“十大新天府”之首的桂冠, 对我们而言, 指明了一个最最简单的道理:“天府之国”即是成都平原面对整个世界的游客客源市场, 能够奉献出的最宝贵的、最有代表性的、独一无二的核心文化资源!
(六) 小结
我们在对旅游资源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 确立旅游资源的核心文化内涵, 以中华天府农耕文化为核心资源的、独具天府特色的、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引擎”型国际主题度假文化旅游目的地。但特别要注意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往往是复杂多样的, 要能准确地把握旅游资源的核心文化内涵, 应对项目的基础情况、项目的政治、经济环境作详细的调查, 对同类旅游资源进行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 并结合各种区位条件从而确立旅游项目创意策划中的核心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谈旅游规划中的旅游文化资源;远见网站
[2]、中国文化旅游——理论.战略.实践张国洪[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
[3]、喻学才.近七年旅游文化研究综述[J];旅游经济;1997年第2期
[4]、毛桃青.旅游文化应有自己的学科地位[J];旅游学刊;1996年第5期;P49
[5]、陶思炎.略论民俗旅游[J];旅游学刊;1997年第2期;P38
[6]、邵骥顺中国旅游历史文化概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
[7]、李慕寒, 沈守兵.试论中国地域文化的地理特征[J];人文地理, 1996年;第1期;P7
[8]、刘建.论旅游资源规划开发中的文化创意[J];北方园艺;2010年08期;P107
[9]、钟贤巍.旅游文化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10]、王方周秉根.旅游文化的类型与特征及其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4年01期;P87
[11]、王树庭.遴选新天府[J]中国国家地理2008-年1月号:P22
项目管理中的项目文化建设研究 篇10
关键词:项目,项目管理,项目文化
一、项目管理中加强项目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项目文化是项目的生命源泉, 是项目管理的一种强大推动力, 它在项目的生命周期中把团队保持在一起, 能够有利地凝聚人心、维持团结合作、积极进取的氛围以达到项目目标。
1. 项目文化建设是改变项目员工工作态度的需要
项目员工的态度和项目团队的活力决定着项目的命运, 只有让员工改变工作态度, 整个项目团队才会有活力。其实对任何一个项目中的人来说, 每天都在做一项重复的工作, 总有一天会变得对这份工作十分厌烦。因此, 作为项目团队的领导, 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 让员工对他所做的工作充满热情, 让他喜欢上这份工作, 这比任何激励方式都更为有效。
2. 项目文化建设是实现项目目标的需要
项目目标是形成项目团队精神的核心动力, 要实现项目目标, 必须增强项目团队的整合力和个体的驱动力。
第一, 从思想上整合, 增强团队的凝聚力。一个项目的成员各有不同的背景, 健康的项目文化犹如润滑剂, 给有各种期望抱负和技能的项目成员以互相了解的时间和条件, 创造良好的沟通、团结氛围, 凝聚人心, 形成整体一起作战。
第二, 从行动上整合, 优化项目的管理力。适宜的文化可以导致高效的工作, 建立一种有利于实现项目目标的无形机制, 引导项目成员对项目目标的认同, 增强项目成员的责任意识。项目文化管理是对项目管理规划和道德规范的双重构筑, 是刚性约束和柔性约束的相互结合, 由它所建立起来的项目的管理控制系统, 更多体现了沟通与互动式的交流, 使得项目管理的信息渠道十分畅通, 对生产要素的管理, 项目风险的控制, 项目中冲突的解决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减少无效管理和无效措施的出台, 使得管理工作更加切近实际, 更加具有操作性。
第三, 从价值实现上整合, 激发项目活力。健康的项目文化能够提高项目成员对项目的参与度、适应性, 唤起项目成员的进取精神和克服困难、主动改善项目环境的意识。一种健康的项目文化通过项目价值和个体价值的整合, 会使项目成员的潜能获得解放而为项目目标的实现积极工作, 人的自我价值也可以在较高的境界上得以实现, 使人获得极大的精神满足。
3. 项目文化建设是培养项目成员自豪感的需要
为了创建一支高绩效的项目团队, 项目领导者应该努力营造一种支持性的人力资源环境。包括倡导成员多为集体考虑问题, 留下足够多的时间供大家交流, 以及对成员取得成绩的能力表示信心, 这些支持性的做法帮助组织向团队合作迈出了必要的一步。项目成员都希望拥有一支光荣的团队, 而一支光荣的团队往往会有自己独特的标志。如果缺少这种标志, 或者这种标志遭到损坏, 员工作为项目成员的自豪感就会荡然无存。项目成员的自豪感, 正是成员们愿意为项目团队奉献的精神动力。
二、加强项目文化建设的对策分析
项目文化是项目的核心竞争力, 加强项目文化建设对我国项目管理有着重要意义, 具体而言主要是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1. 加强项目物质文化建设
项目物质文化由项目全体人员共同创造的产品和各种物质设备等构成, 是以物质形态显示出来的表层项目文化。
第一, 项目活动环境建设。项目活动的厂房、工地、办公室等现场的布局、背景布置、卫生、秩序等情况将直接影响到人员的效率和情绪, 需要结合企业和项目特色加强规划和管理。
第二, 项目技术设备文化建设。技术、设备是项目活动的物质基础, 是项目物质文化的重要保证, 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的开发和应用, 生产进程和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都直接关系到项目物质文化的发展水平和精神文化的发展, 要适时引进新技术和新设备。
第三, 项目产品文化建设。项目产品是项目的重要成果, 客户购买项目产品并不只是产品本身, 还有通过这些产品透视出来的科技水品、管理水平以及它所反应出来的文化和精神。产品的造型、特色和人性化设计以及包装会给人一种美的文化享受, 项目产品优良的质量水平和售后服务更会让用户得到情感上的满足, 同时也是一个无需粉饰的广告。项目产品必须进行文化设计, 用以指导然人们的生活方式, 体现人们生活和文化的底蕴。为此, 项目产品文化建设要加强项目产品的文化设计, 尤其是项目产品的文化情调、文化功能、文化心理和文化精神四个部分的设计。
2. 加强项目制度文化建设
一定程度上可以说项目制度文化是为了实现项目目标而对员工的行为给予一定限制的文化, 是项目组织、运营、管理等一系列行为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具体而言, 项目制度文化建设从组织结构上要尽量建立扁平式的组织结构, 加强项目成员间的沟通, 加强团队成员间的融合, 发挥文化的合心力;在项目领导体制建设上要侧重于领导方式、领导结构和项目实际的结合, 真正发挥项目组织资源的能力, 顺利实现项目目标;在管理制度方面要着重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生产管理、沟通等制度方面的建设, 推进项目人本管理的实施。
3. 加强项目精神文化建设
项目是一种一次性的活动, 项目经理、团队等都是临时性的, 是为了完成特定的项目目标而临时组织起来的, 项目完成后即将解散。在这样不固定的因素下要达到项目目标, 需要进行项目的精神文化建设。
第一, 项目组织应当根据项目自身的特点以及项目组织、人员、设施等状况确认项目的经营哲学, 经营哲学是项目在生产开发、经营管理过程中处理各种问题, 使之达到项目目标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是项目活动中处理人与人, 人与物的知道性工具。
第二, 倡导并培养适合于项目的价值观, 让价值观整合项目组织内的各种冲突和人际关系, 决定项目活动的生产经营特色和管理风格, 规范项目成员的行动, 让价值观视作全部项目成员的精神支柱。同时使项目活动适合于社会的利益、人类的利益。
第三, 由于项目是在有限的时间、费用以及规定的参数等情况下进行的, 所以项目成员面对各种压力应该有一种精神, 行动要有道德标准。项目精神、道德文化建设必须贯穿整个项目的始终。项目组织应该通过宣传、教育、项目制度等形式灌输并强化员工的奋斗、团结、齐心协力的精神和敬业、临危不惧的精神。这些精神是在项目活动的性质和特点下所必需的。
4. 加强项目行为文化建设
项目行为文化是项目建设者在经营管理、施工劳动和学习娱乐中产生的活动文化, 是项目员工的工作作风、精神面貌和人际关系的动态体现, 包括项目日常生产活动, 人际关系活动, 教育宣传以及文娱活动中的文化现象和项目组织整体风貌, 他是团队精神和价值观的折射。
第一, 项目经理行为文化建设。项目经理作为公司的代理人, 项目经理负责组建项目团队, 对项目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以完成项目为己任。项目经理是项目的主要责任人, 是项目管理的基石和项目团队的灵魂。项目经理拥有掌控项目全局的地位和能力, 他的知识结构、经验水平、管理素质、组织协调能力、领导艺术甚至个性和情绪都对项目管理的成败有着决定性的影响。项目经理处在项目管理的中心位置, 最清楚完成项目最需要什么样的文化, 他通过选用团队成员, 制订各种规则、程序、工作模式来倡导和培育这种项目文化以作为项目完成的支持因素, 因此, 项目经理是项目文化的倡导者、培育者。在项目经理行为文化建设上, 项目经理不但要有实践经验, 更重要的加强其领导能力、凝集能力、沟通能力的培养。
第二, 项目模范人物行为文化建设。这些模范在为项目做出特殊贡献、体现出项目特殊风貌和文化的同时, 也成为普通人员模仿和学些的对象。并且一旦模范人物形成群体, 则会体现出项目模范的群体行为, 无形中成为项目所有成员的行为规范。
第三, 项目普通人员行为文化建设。项目的普通人员是项目活动的主体, 因此普通人员的行为体现着整个项目的精神风貌和项目的外在形象。对项目的普通人员来说, 必须以积极的态度去从事项目的工作, 以勤劳、敬业的精神来规范知道自己的行为。对项目组织来说, 塑造项目人员群体文化行为文化是项目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为此, 组织应该建立科学、完善的正式群体, 让群体中的人员从事由组织目标所规定的行动, 并使自己的行动指向于组织目标。同时, 允许非正式群体的存在并积极引导, 使其为改善人际关系和提高生产效率服务。组织应在群体中提倡并强化一种积极向上、团结奋斗的风气和行为, 使成员感受到群体的压力从而产生一种积极的从众行为, 对成员个体产生社会助长作用, 促进项目行为文化的建立和改善。
参考文献
[1]赵振宇.试论项目文化及其建设.华北电力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1 (4) .
体育旅游项目开展现状研究 篇11
【关键词】体育旅游;项目设置;资源利用
1前言
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项目,体育旅游已受到了世界各国的瞩目。根据世界旅游组织测算,世界体育产业的收人为2000亿美元,并以每年7%的速度增长。在我国,真正意义上的体育旅游行业始于20世纪80年代,自1994年以来,中国的体育旅游收入每年以30%- 40%的速度增长。到目前为止,我国对体育旅游的研究多停留在民族性或地域性的体育旅游项目开发,以及体育旅游具体内容和体育旅游市场相关方面的细节性研究,而对体育旅游项目开展现状分析,尤其是产业个体体育旅游项目开展现状的研究较少。基于此,本课题拟从体育旅游产业个体“四川穿山甲旅游有限公司”体育旅游项目开展的现状入手,探讨体育产业个体在体育旅游项目开展中面临的实际问题。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文以四川穿山甲体育旅游有限公司体育旅游项目的设置情况以及近年来公司体育旅游项目开展落实情况作为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了文献资料法、SWOT分析方法对“四川穿山甲旅游有限公司”体育旅游项目开展现状进行研究。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四川穿山甲旅游有限公司简介
四川穿山甲旅游有限公司是一家为游客定制中国西部体验性旅行的专业旅游公司,主营川藏,青藏和川滇观光探险和专业(宗教文化,环境保护,摄影)旅行;兼营探索性的考察,商务会议和培训。旗下的成都穿山甲越野运动俱乐部成立于2004年,是西部唯一覆盖四川、西藏、云南的越野运动俱乐部组织。俱乐部汇聚了西部越野探险运动精英,拥有西部最庞大的越野运动车队,其越野探险线路涉及川藏线、滇藏线、青藏线、新藏线、中尼公路、唐蕃古道与茶马古道、丝绸之路、香格里拉环线。
根据四川穿山甲旅游有限公司主要体育旅游项目设置表见表1,我们不难发现,在所有公司的体育旅游项目中多存在以下特点或问题:一是体育旅游方式多为自驾观光;二是时间多集中在十天左右;三是旅游地多集中在川滇藏以及青海和新疆;四是体育旅游专业性工作、服务人员不确定,不能很好满足公司及游客需要。
3.2四川穿山甲体育旅游有限公司体育旅游项目开展现状的SWOT分析
3.2.1优势
在地域环境方面,“四川穿山甲体育旅游有限公司”地处中国西南腹地四川省。四川省是我国长江上游唯一毗邻湘、鄂、黔、滇、藏、青、甘、陕8省区的省份,是连接西南、西北和华中3大区的天然纽带,位于中国民族东西交融、南北过渡的走廊,是长江黄河两大流域文明的精华,哺育出了博大奇绝的巴蜀文化。其西部是青藏高原,东部为四川盆地,数亿年的地质运动,沧桑巨变,造就了瑰丽险峻的巴蜀风光,历来有 “天下山水之胜在蜀 ”之说,号称 “东方伊甸园 ”。独特的自然、人文环境使四川体育旅游资源得天独厚, 数量之多, 品位之高,为世人瞩目。
在气候环境方面,四川受地理纬度和地貌的影响,气候的地带性和垂直方向变化明显,气候复杂多样。
在政策环境方面,体育旅游产业开发符合四川省产业结构调整方向,是四川省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内在要求。随着近年来国内及西部生态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在四川开发以绿色、环保为特征的体育旅游产业必将成为四川体育旅游开发新的趋向。
从项目自身看,四川穿山甲旅游有限公司的体育旅游项目具有体验性都比较强,风景优美,项目活动涉及区域广,文化独特性强,从而易于形成多种项目组合,可创造集观光、 科普、文化、健身、休闲、增智于一体的参与性强、刺激、好玩的综合性体育旅游项目。
3.2.2劣势
从公司体育旅游项目自身看,主要存在:一、体育旅游方式相对单一,多为自驾观光型;二、旅行耗时较长,多集中在10天左右;三、个别项目有一定风险,受年龄、 体质, 健康状况限制较大;四、游客对项目偏好与体验不一致,导致游客期望值的差异较大。
政策环境主要是指政府对民营旅游企业的歧视性政策仍然存在。在旅行社业,《旅行社管理条例》规定,经营国际业务的旅行社必须是全民所有制,经营国内业务的至少是集体所有制。这就意味着个体私营企业无法进入旅行社行业。另外,在旅游景区开发方面,国家尚未出台关于民营企业是否可经营旅游景区的明文规定,到目前为止,我国旅游行业各种管理制度和条例中真正涉及“民营旅游企业”的仍然很少,大多数民营旅游企业无法得到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和与其他市场主体平等待遇等问题依然存在。
法律环境主要是指法律保障不力,服务体系不健全方面。如由于我国现行的民营经济法律法规不健全,导致对民营经济的保护、规范、引导的力度不够,许多民营旅游企业在并购国有企业、享有土地使用权以及保护知识产权等方面,其合法权益往往得不到有效的法律保障。
管理环境方面,因为我国政府对民营旅游企业的管理涉及工商、税务、金融、统计、物价、城建、卫生、计量、环保、文化、公安等部门和街道、乡镇等大大小小近30个政府机构,由于责权分散和部门利益的驱动,这些机构在对民营旅游企业的管理监督中各自为政,造成民营旅游企业负担过重,而在民营旅游企业真正需要的诸如培训、信息咨询、技术支持、税务代理、记账代理等方面却得不到实际有效服务,给民营企业个体造成很大经济损失。
3.2.3机遇
体育旅游业本身发展方面,在其发展中有一个在产品结构、项目结构、经营方式、服务方式上不断调整发展的过程。随着社会经济的增长,这一调整过程必将会更加科学与迅速。
经济环境方面可主要分为两点:一、在宏观经济背景和战略目标上,契合了四川省委、省府关于率先发展与经济社会关联度密切的旅游业的战略部署;二、伴随经济的持续增长,人们生活方式的提高与改善,以运动健身、文化教育、旅游度假为主的休闲活动必将日益成为居民消费的新热点。
在产业政策上,公司体育旅游项目的开发与国家新近出台的关于旅游业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所确立的资源开发的市场化模式相吻合。
景区环境方面主要体现在近年来景区越来越重视开发与规划,项目开发与节事旅游形成优化组合,由于区域环境整治力度加大,景区环境明显改善;通过扩大对外宣传,景区外部形象大为改善,部分景区还增加了民族特色体验式表演项目,采取多种方式提供相关体验。通过奖励和优惠鼓励游客参与体育旅游项目,容易形成旅游热点和良好的景区外部环境。
3.2.4面临的挑战
公司面临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体育旅游项目开发配套设施不足,公司内部体育旅游项目开展中专业人才的相对缺乏。
旅游项目自身发展方面主要存在具体体育旅游项目活动内容不够丰富,形式较为单一的问题。如公司体育旅游项目形式及内容多集中在自驾与徒步两种,而对其它形式的体育旅游开发较少等。
体育旅游项目开展的消费环境方面,对公司体育旅游项目维持与开发构成威胁的外部消费环境,主要包括:一、其它体育旅游公司和旅行社启动类似的体育旅游项目开发计划所带来的威胁;二、游客偏好与体验不一致,部分游客很难获得和期望值相符的体验等问题所带来的舆论威胁。
体育旅游项目开展的法律环境方面面临的挑战,主要表现在:政府的一些法规对企业体育旅游项目开展过程中所享有的土地使用权以及知识产权维护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导致企业合法权益往往得不到有效的政策保护。例如,在民营企业开发体育旅游资源的过程中,由于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对旅游资源的权益归属做出清晰的界定,致使有些所有者、经营者的利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行为失去相应的制约。
3.3四川穿山甲体育旅游有限公司体育旅游项目的发展对策
3.3.1继承与发展并重,积极丰富体育旅游内容
公司应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优势积极开拓新的旅行线路和旅行区域,并在此基础上巧妙协调融合各个地方、民族的节日和文化,积极创建项目开展的各种平台,丰富极具民族地域魅力的体育旅游项目内容。
3.3.2以民族风情为特色加大宣传力度
应改变方式,迎合世界体育旅游项目发展的潮流,把握特色旅游的宣传趋势,凭借民族风情的展示力,积极融合和开拓新的宣传渠道;积极扩大影响,突出体育旅游特色,通过观摩、了解和参与,促进体育旅游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展现旅游地风采,让参与者充分沉醉心于水色山光的同时,感受项目所富含的浓郁民风,领略特色文化。
3.3.3拓展体育旅游项目时间宽度,加快人才培养
公司应细分体育旅游市场,积极促销,研究相关需求,对口成套推出有针对性的旅行线路和旅行时间,以适应和吸引更多的客户群体。加紧培养、扩大专业人才队伍。大力培养专项体育旅游项目开发、服务、管理的人才,以最大限度地丰富和促进相关建设的发展,使人才的供应可以及时适应现代人们对体育旅游项目的需求,促进公司的发展。
3.3.4拓展思路,激活需求,全面考虑,配套推出,综合利用
拓宽相关工作思路,积极利用各种资源和渠道有效激活群众需求,并在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的前提下,对内积极推行一些对项目实施和开发有益的改进意见和方案,对外积极推广一些配套全面的特色体育旅游项目,以吸引消费者。在综合运用以上各种资源及手段的同时,统筹协调各个系统的相互关系,力求达到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4结论
本文在广泛了解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入考察“四川穿山甲旅游有限公司”体育旅游项目开展现状,采用文献资料法和SWOT分析法对公司体育旅游项目的设置情况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分析比较,并针对分析结果提出了“继承与发展并重,积极丰富体育旅游内容;加强宣传;拓展体育旅游时间宽度;加紧培养,扩大专业人才队伍;拓展思路,激活需求,全面考虑,配套推出,综合利用”等建议。今后,我国体育旅游项目的开发定会更加普及与迅速,体育旅游公司体育旅游项目的开展也定会更加科学与丰富。对于体育旅游实体企业体育旅游项目开展现状的研究,可以给这一项目的进一步开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参考文献
〔1〕范怀超, 张启春. 四川旅游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思考〔J〕. 经济体制改革. 2006 (5).
〔2〕周道平,张小林,刘少英.西部民族地区体育休闲旅游产业开发的环境条件分析〔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5(3).
〔3〕汪昉,孙云.四川旅游资源优势及其开发战略〔J〕.软科学,2001 (5).
〔4〕何芝.休闲生活方式影响下四川体育旅游项目开发的探索〔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2).
〔5〕刘旭东,孙庆祝.基于ASEB栅格分析法的沙漠类体育旅游项目开发——以宁夏沙漠体育旅游项目为例〔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3).
〔6〕En right, Michael JNewton,James. Tourism destination compete it iveness : a quantitative approach 〔J〕.Tourism Management ,2004,12(6).
项目管理中的项目管理文化研究 篇12
项目管理是在项目活动中运用知识、技能、工具和技术以便达到项目要求的过程。项目管理要获得成功, 除了明确的项目目标、适当的项目成员、上级的不断支持、充足的物质资源, 还应该有良好的项目管理文化。
项目管理活动需要建立项目团队, 而团队的高效运作需要完善的组织制度、成员有共同的目标和价值观、各个成员发挥高度的团队合作精神, 所以项目管理离不开文化建设。项目管理文化渗透在项目管理的各项工作之中, 对于项目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项目管理应建立在坚实的项目管理文化基础之上。
1 项目管理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管理是企业界永恒的主题, 而文化是管理的灵魂。任何一种管理模式的形成和应用, 都离不开价值观的指导。项目管理也不例外, 项目管理模式的价值导向是科学、人文、技术、团队合作精神的统一, 这是项目管理文化形成的基础。
项目管理文化是指项目管理过程中的沟通方式、规则、技巧和文件标准, 以及项目管理特有的管理风格、方法、信仰、价值观, 它是知识、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项目团队成员综合素质水平表现出来的相关能力和态度的整合体, 是指导项目管理进程的内在准绳, 是项目管理组织内特有的核心竞争力。
首先, 项目管理文化呈现出间断性和连续性统一的特点。项目是临时的一次性努力, 表现出明显的生命周期性。相应地, 项目管理文化也具有从项目启动时的产生到项目结束时的终止这样的生命周期特征, 并且随着项目的进行发生阶段性变化, 因此, 项目管理文化呈现出间断性和连续性统一的生命周期特征。
其次, 项目管理文化呈现出动态性、学习性、创新性和开放性的特点。项目文化更多地是依靠项目经理的核心作用、价值观及相关制度的存在, 所以人员的正常流动、不同背景人员的组合不会对其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新成员的加入反而使成员们相互学习相互激发, 因此项目文化具有动态性、学习性、创新性和开放性的特点。
2 项目管理文化的结构
2.1 项目文化的物质层项目活动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
项目活动的厂房、工地、办公室, 以及布置、卫生、秩序等情况会直接影响到人员的效率和情绪, 工作的机械化水平、自动化水平、技术水平也都直接关系项目的产出效率。
2.2 项目文化的行为层项目文化的行为层是全体员工在实施
过程中产生的行为文化, 是项目员工的工作作风、办事方式和人际关系的动态体现, 是团队精神和价值观的折射。在项目管理中, 项目经理的行为起着导向作用;先进模范人物使项目的价值观人格化, 成为员工学习的榜样;员工全体行为的培养和塑造是项目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2.3 项目文化的制度层项目制度文化是为了实现项目目标, 对
项目组织、运营、管理等一系列行为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即在项目中逐步形成行为规范、人际关系、信息交流方式等, 它包括项目组织机构规章制度和项目的规章制度。
2.4 项目文化的精神层首先, 项目组织应当根据项目自身的特
点确认项目的经营哲学, 即在项目开展过程中观察和处理各种问题, 使之达到项目目标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第二, 倡导和培养适合于项目的价值观, 形成项目活动的生产经营特色和管理风格, 规范项目成员的行为, 让价值观实现巨大的凝聚力。第三, 由于项目是在有限的时间、费用以及其他限制条件下进行的, 所以项目成员应当有敬业和紧迫的精神。
3 项目管理文化对项目管理的作用
项目管理文化对项目团队组织成员的情感以及对项目的理解、态度、预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影响着项目目标的实现。其作用体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项目管理文化塑造了项目团队成员共同的价值观项目管
理过程中倡导以人为本、积极参与的开放式的文化氛围, 从而树立共同的价值观, 项目团队成员在共同价值观的激发下, 同心同德, 勇于创新, 向团队目标方向共同努力。
依靠项目团队成员共同的价值观整合资源, 规范和激发项目团队成员的行为, 能够弥补项目技术方法、流程体系、项目组织结构中的缺陷, 从而顺利完成项目组织的整体目标和战略计划。
3.2 项目管理文化有助于项目控制机制的形成通过文化引导
和调控, 可以使项目团队成员自觉地在理念上、行动上与项目管理要求保持一致, 形成以项目管理文化为主导的控制机制。在这种机制约束下, 项目团队成员的个体追求同项目目标相一致, 在共同追求下不断提升项目团队的整体行动力。
3.3 项目管理文化实现了团队成员的认同感项目管理作为一
种组织体系的重构, 把所有参与者的多种价值观, 在共容、互补、竞争的基础上, 整合成一个系统。这样, 项目管理文化使项目团队成员对项目组织形成一种认同感, 项目团队成员对项目管理活动更关心, 参与更积极, 自然而然地把自己融入项目团队之中。这有助于增强项目组织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
3.4 项目管理文化建设项目团队一般是为了完成特定的项目目标临时组织起来的, 是由来自不同职能部门的成员构成。
在这样的条件下项目团队成员的协调难度比较大。所以需要进行项目管理文化建设, 以整合项目组织, 更好地实现项目目标。
加强项目管理文化建设, 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3.4.1 争取得到项目执行单位的高层管理者支持。
项目目标应和企业和项目执行单位目标一致;项目计划应是单位全盘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这样才能得到项目执行单位高层管理者的有力支持。这样人员变动、物资划拨等重要事项才可以得到单位的优先考虑, 加强项目管理文化建设的工作才能得以顺利进行。
3.4.2 加强制度建设。
对一些确定性高、重复度高的管理活动可以通过制度来规范, 这样可以减少管理者的工作强度, 提高管理效果。管理制度是行为规范的原则, 制度是意识净化的标准, 制度是工作质量的保证。无论是管理层还是作业层, 无论是价值观念的统一还是行为举止的规范, 都需要科学、合理、健全的制度体系, 通过制度的奖惩机制促进项目管理文化、保障项目运行。
3.4.3 提倡项目团队成员共享知识, 相互学习。
在项目团队内部营造学习氛围, 促进项目成员共享知识, 在共享知识的同时, 促进项目成员的逆向思维、立体思维、发散性思维, 产生个体知识的碰撞和交融, 加深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这样, 项目成员可以通过相互学习交流减少组织冲突, 形成创新文化。
3.4.4 推进项目人本文化建设。
在构建人本文化中, 用共有价值观武装员工, 用共同愿景激励员工, 用先进人物感召员工, 靠民主管理凝聚员工, 靠真情关怀温暖员工, 靠文化氛围陶冶员工, 以培育全体员工共同认可的项目文化。
4 结语
项目管理文化, 作为项目管理的最高层次, 是项目建设的灵魂, 是推动项目发展的动力。项目管理文化建设, 塑造和影响了项目成员的行为, 实现了项目主体严格有效的执行, 确保了项目目标的全方位控制, 为项目开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摘要:本文研究了项目管理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把项目管理文化的结构分为物质层、行为层、制度层、精神层几个层次, 认为项目管理文化的作用是塑造了项目团队成员共同的价值观、有助于项目控制机制的形成、实现了团队组织的认同感。为了建设项目管理文化, 需要争取得到项目执行单位的高层管理者支持、加强制度建设、提倡项目团队成员共享知识并相互学习、推进项目人本文化建设。
关键词:项目管理,项目管理文化,价值观
参考文献
[1]桂礼华.谈企业项目管理文化建设[J].法制与社会.2009 (14) .
【文化旅游项目论文】推荐阅读:
文化旅游开发项目05-31
佛教文化旅游项目06-09
文化旅游项目策划案例06-30
历史文化村旅游项目06-28
饮食文化与旅游论文10-25
茶文化旅游策略论文06-10
历史文化旅游主题公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09-25
旅游服务中礼仪文化的论文06-08
南岭走廊瑶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初探论文06-17
旅游文化文化产业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