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与旅游论文

2024-10-25

饮食文化与旅游论文(精选12篇)

饮食文化与旅游论文 篇1

在全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宏观背景中, 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中的重点和优势产业, 作用日益显现。各级政府在产业结构调整中非常重视旅游业, 把它纳入省、地区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年度计划, 将其作为支柱产业或主导产业重点扶持。全民要树立旅游经济的整体观念, 积极主动为旅游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湟源旅游业借西部大开发的东风, 高起点、严要求, 走出一条保护与开发并举, “谁投资, 谁受益”, “全民旅游全民办”的新路子。为湟源县域经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努力打造文化品牌和旅游产品品牌, 使旅游业成为湟源的新型朝阳产业。

一、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

文化越来越成为国家综合实力的表现, 是国家的一种软实力。文化本身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拓展一个旅游产品的文化价值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文化、文化经济正在进入市场, 进入产业, 经济与文化交融一体, 合二为一。例如, 澳大利亚近年来大量招收海外留学生, 每年创汇40多亿美元, 成为澳大利亚的第五大行业;一艘巨轮《泰坦尼克号》给好莱坞带来13亿美元的票房收入, 抵得上中国二三百万农民折腾一年的收入总和;每年美国人用于娱乐的支出费用是2 000亿美元, 其中大部分是花在体育上的。

旅游业更是大众公认的动力产业。世界旅游组织的研究报告指出, 旅游业每增加一个从业人员, 相关行业就增加五个就业机会。在未来5—10年内, 全球旅游业将创造1.3亿个就业机会, 其中中国将上升得最快, 这对于中国解决经济减速增长, 解决第一、第二产业剩余分流出来的大量劳动力无法安置的问题尤其具有重大意义。

二、文化是明天的经济

文化是人类社会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 又是促进政治、经济发展的精神动力。文化不仅具有物质属性和精神属性双重特性, 而且具有引导、激励、整合等不可替代的社会功能。文化是国家的软实力, 其作用称为“文化力”或“精神动力”。一个不重视文化的民族是一个脆弱的民族、一个单薄的民族。在明天, 谁拥有文化的优势, 谁就拥有经济、政治的优势。在今天区域经济精彩纷呈、各显身手之时, 我们必须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因势利导, 扬长避短, 走区域经济独特发展之路。比如, 同属西部地区的陕西、宁夏、云南等不发达地区都以资源为依托、市场为导向, 实行适度超前发展, 在中国西部旅游网络中开辟了自然风光、历史遗址、红色旅游等独特的旅游基地。他们将旅游业或定位于支柱产业, 或定位于主导产业, 职能部门都树立了旅游经济的整体观念, 积极主动为旅游业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我省旅游业高起点、高效益地、吸收和借鉴别的省份已有的良好经验, 瞄准生态旅游和文化、专题旅游等未来旅游发展方向, 将历史文化旅游和绿色旅游作为发展湟源区域经济的龙头产业, 走出一条保护开发并举, 谁投资、谁受益的全民旅游全民办的新路子。

1. 文化与旅游。

文化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很重要。文化, 最早源于拉丁文calture, 意为耕种、居住, 进而引申为人类为摆脱自然状态而特有的各种思想和活动。今天文化是一个大概念, 是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旅游文化则是指能够吸引旅游者并能给旅游者真善美的享受和扩充知识和深入思考的特殊文化。它是整个文化的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与其他文化血脉相连, 相互渗透, 又与一般文化相区别, 文化不仅孕藏在人文历史旅游资源中, 而且在自然旅游资源中也有文化层面鉴赏方面的需求, 挖掘出属于自已特有的美学价值便显得更加重要。所以说, 旅游文化的终极本质就是体现在整个旅游过程中的美学价值。

2. 文化是旅游业兴旺发达的源泉。

一个没有文化的企业是没有活力的企业, 一个没有文化的企业是没有前途的企业, 一个没有文化的企业是没有灵魂的企业, 一个没有文化的企业也是一个注定会被历史淘汰的企业。旅游企业也是如此, 一个文化氛围浓郁, 文化底蕴深厚的旅游企业对内可以团结员工、凝聚人心、对外可以吸引顾客, 获得利益。旅游在发展的一定阶段是经济—文化产业, 到发展的成熟期就是文化—经济产业。因此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文化与经济相互依存, 相互渗透。

三、旅游业发展中的文化意识

1. 文化挖掘。

“旅游业像一把火, 他可以煮熟你的饭, 也可以烧掉你的屋。” (弗克斯) “仅对旅游业做经济上的定性是远远不够的, 经济分析无法衡量旅游业在社会方面、心理方面特别是文化方面的影响。因此需要以经济分析方法为基础, 逐步采用经济分析与文化分析相联系的多学科的研究方法”。 (林洪贷) “‘七五’以前 (即1990年) 中国旅游业发展以经济为增长点是历史的必然。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 则应该是高起点发展的, 它的生长点是文化要使经济型的旅游业转化为文化型的经济事业。” (于士英) 当前, 旅游业突出体现了它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旅游业的社会效益在于相对于工矿企业, 它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报酬率高等优势, 对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均具有带动作用。文化产业又是一个带动性很强的“健康产业”, 相对于矿产资源的不可再生文化产业是越开发越丰富且附加值高不污染。因此, 旅游业是公认的文化产业, 也是公认的动力产业。

2. 文化丰富。

一是以现有旅游资源为依托, 寻找、放大旅游与文化的结合点。大力开发人文历史旅游资源, 赋予原有旅游景观以更新、更深的文化内涵。二要搞好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文化品位。采取多种形式对旅游服务、旅游商品进行高品位的文化开发, 挖掘其文化内涵, 提高市场竞争力。三要实施精品工程, 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把强烈的文化意识贯穿于城市规划和建设中, 注重城市功能与城市文化的有机结合和完善统一。

3. 文化优化。

“文化不仅是除旧立新, 而且也是推陈出新, 温故知新。” (费孝通) 对旅游景观和旅游产品进行美的设计, 美的提炼, 美的升华, 从而不断提升旅游景观和旅游产品的文化要素和文化功能。

4. 文化保护。

文化是一种旅游资源, 是旅游者参观游览的对象, 因此, 一个国家或地区以及当地居民在发展旅游业为其解决社会服务的时候就要十分重视对其当地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发掘和保护, 既保留传统文化, 又要融合外来文化, 重视文化的保护是一件具有战略意义的大事, 实施民族文化保护工程, 更是一件功盖千秋的伟业, 在经济全球化、信息产业化的今天, 强调文化民族化的发展道路, 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举措。特别要防止那种不切实际、一哄而上的借保护之名行“利益之实”的“破坏性建设”。更要防止在短暂性利益的幌子下毁灭民族文化最本质的原生环境。文化是一种文明赖以存在和发展的人文生态环境。真正的保护不是封闭一些知与行自身, 而是从更广大的生存空间与生存环境上去保护, 因此, 只有加强民族自信心, 增强文化自豪感与发展文化的使命感, 才能做好文化的保护。

四、湟源旅游业有待提升文化竞争力

自2000年以来, 湟源旅游业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优势, 加快旅游景点的开发与建设, 推进观光旅游、文化旅游、休闲旅游的发展, 旅游业正在成为三产发展的“龙头”。根据旅游资源丰富, 旅游业基础条件大有改善、但不尽人意的实际, 湟源县按照“生态立县、旅游兴县”的发展思路, 创新工作方法, 积极进行旅游招商, 加大旅游景点开发建设力度, 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日月山景区从2001年开发建设以来, 先后投资2 060万元完成了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及文成公主广场、文成公主纪念馆、商业区等项目建设, 旅游服务功能增强, 现已确定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投资60万元对城隍庙、北极山、东科寺、扎藏寺等景点进行了维修;大黑沟森林公园、宗家沟两个景区的服务设施逐步完善;投资近500万元新建了赞普林卡、和平旅游购物点、河湟花卉观光园、大华休闲度假村;投资2 500万元修建了湟源峡石刻走廊建设项目;投资50多万元修建了日月山景区垃圾处理厂;投资106万元改建了人民公园;全县农家乐100多家, 从业人员达到500多人;以开展“文化湟源”宣传活动为契机, 推出了两大文化旅游品牌, 即日月山“大地艺术”生态雕塑节、摄影艺术节;特别是湟源古城的开发投资巨大, 在1 000万元以上, 注重宣传和推广, 得到了应有的效果。为延伸旅游产业链条, 促进旅游纪念品加工规模化发展, 把过去以农民为单位的加工点组织起来, 成立了旅游纪念品开发服务公司、皮绣公司、刺绣公司等等。

五、着力打造以“文化湟源”旅游业为主题的民俗文化旅游目的地

缺乏文化内涵的旅游是没有灵魂的旅游, 缺乏文化品味的旅游产品是很难有吸引力和生命力的。2011年湟源县委县政府着力打造“文化湟源”旅游, 大力提升文化旅游业发展水平。

1. 抓好丹噶尔古城的深度开发, 在古城开发建设上决心

不动摇, 力度不减, 投资不减, 进一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充实主要景点文化内涵, 发挥文化特色, 完善旅游配套产业, 提升服务水平。加大宣传促销力度, 使古城真正成为王牌景点, 实现“提品质、促营销、聚人气、见效益”的目的。

2. 创新旅游营销模式。

加强与省内周边旅游景区互补联合, 构建主题突出、功能互补的旅游格局, 努力使全县旅游资源尽快“串珠成链”。加大与省内外各大旅行社洽谈衔接力度, 推出系列化、精品化、特色化的旅游产品和路线, 拓展客源市场, 增加旅游人次, 努力将单一的观光旅游变为综合旅游, 过境游变为消费游。

3. 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重点做好日月山景区改造升级工程, 完成大黑沟生态旅游公园建设, 认真抓好湟源驿站、供销社片区改造、北极山公园、宗家沟西王母文化等旅游开发项目建设, 提升赞普林卡等旅游景点的服务功能, 发展和规范“农家乐”等乡村旅游业。重点扶持具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排灯、陈醋、皮绣等旅游产品。

4. 以大力发展“民俗文化旅游目的地”为契机, 突出“文化

湟源”主题, 利用重要节庆、省市重大活动、民俗节日, 举办高品位、有特色的民俗文化旅游活动, 加快发展旅游餐饮住宿, 娱乐服务等相关配套产业, 提高以文化旅游为重点的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

饮食文化与旅游论文 篇2

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都被地方政府视为新的发展潜力。可以说,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因此,没有文化的旅游将是苍白无力、枯燥乏味的,没有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将不具有市场吸引力和竞争力。同样,没有旅游产业的支撑,因而没有经济上的支撑,地方文化可能面临衰退甚至失传的噩运。为此,文化和旅游必须走向融合,才能发挥更大的经济及社会效益。如何融合,则是不小的挑战。不妨看看一些地方的探索。

第一,推出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工程。比如,福建省最近出台了《关于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工程的实施方案》。该方案旨在加快文化资源的旅游开放开发,促进旅游资源文化内涵品位的提升。方案从不同侧面、不同创新点,针对不同问题确定重点旅游景区特色文化资源综合开发工程、重点旅游景区特色文化演艺工程、文化旅游资源影视开发工程、文化旅游资源跨地区整合开发工程、历史文化古镇(村)文化旅游融合开发工程等八大示范工程加以推进。八大工程共有二十个重点项目,如重点旅游景区特色文化资源综合开发工程,有武夷山景区文化遗产保护和综合开发、厦门鼓浪屿名胜风景区文化遗产保护和综合开发、永定客家文化博览园等三个项目为重点项目。

第二,从当地特色文化中挖掘资源,实现文化保护传承与旅游发展壮大的互促共进。比如,江西景德镇是世界著名的千年瓷都,文化底蕴非常深厚。不过,上世纪50年代以来,传统的柴窑逐渐退出舞台,依靠高科技手段控制的气窑、电窑成为主角,现代窑炉操作简便,节省了人力,随之而来的是整个古法制瓷工艺的衰落。很多做了一辈子“瓷器活”的老手艺人下岗,传统制瓷工艺面临即将消亡的命运。最近几年,景德镇开始对散落民间的老艺人进行抢救性保护,后来又发展成为生产性保护,将优秀的老艺人重新组织起来,给他们待遇和荣誉,让他们重新组成传统的制瓷生产线,建设了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等文化与旅游相融合的景区景点。古代制瓷作坊已是最具活力的景点之一,原汁原味地再现了古法制瓷的工序,每道工序上都由优秀的老艺人亲自完成。景区内,古代制瓷作坊 1 北京富达尔城市发展研究院咨询师

经过了改造,北侧是生产线,南侧是产品的展示和销售区。如此一来,既实现了传统文化的延续,也带来旅游经济的繁荣。景德镇提出将继续深挖陶瓷文化,以发展旅游的理念规划城市,以运营景区的方式建设和管理城市,将城市旅游融入到打造国际旅游名城之中。

第三,将文化融合进城市营销中,以独特的城市形象吸引游客,发展旅游业。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赋予城市文化内涵和文化形象,便是让城市鲜活起来,形成独特的城市个性,成为外界认识这座城市的直观印象。国内越来越多的城市通过各种媒介进行城市品牌营销,比如大连“浪漫之都”、成都“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等等。以成都为例,熊猫、美食、宽窄巷子甚至茶馆、麻将都体现出它“休闲之都”的风格。而这也成为当地发展旅游的无形招牌。贵州省各市州也通过“多彩贵州”这一品牌,诠释和宣传当地的文化,进而成为发展旅游、招商引资的“敲门砖”。

第四,引入文化,形成新的文化地标及旅游胜地。比如各地涌现的文化创意园区,以及画家村、作家村。当地本来没有这些文化,但由于各种原因而逐渐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文人、艺术家,带来了某种文化的聚集,进而成为文化地标,并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在中西部有些自然人文资源丰富的偏远乡镇,也出现了类似的文化旅游景区景点。比如某县梯田吸引了周边城市摄影爱好者的到来,出现了梯田摄影家协会这样的机构,梯田摄影作品通过媒体传播则获得了不少慕名而来的游客。

旅游英语教学与旅游文化知识 篇3

关键词: 旅游英语;旅游文化

随着新世纪中国旅游业不断的发展,旅游市场呈现全球一体化,区域旅游发展速度更是明显,区域旅游发展的各种需求也明显表现出来。因此,旅游市场的热对旅游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为更好的能够适应区域旅游市场对人才要求,旅游英语专业对学生的培养也进行了教学进行了改革。

一、旅游文化的重要意义

旅游,从广义上讲,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文化现象,而旅游文化则是建立于旅游活动基础上的。由于文化具有一定的地域性,而旅游活动又有一定的迁移性,文化对于旅游者而言是旅游活动的基本动机,而这种旅游文化也是旅游资源的意义所在,该种旅游文化的存在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使其更具内涵和发展潜力。

我们所说的旅游文化是人们对于过去或者现在所创造的与旅游有着密切关系的物质财富及其精神财富的综合,在旅游活动中,能够给人们一种舒适、愉悦感或者能够起到一定教育意义的资源都是旅游文化的范畴。它是文化的一种类型,有着文化的共同属性,但是它又有自身的特点,一般而言,旅游文化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传承性及其民族性和地域性等特点。旅游文化的上述特点,对旅游业的发展及其旅行者本人而言具有现实意义。

旅游文化的存在,使得旅游资源更具内涵和吸引力,而它也是旅行者所要追寻的一种思想或者价值所在,从而推动了旅游业不断繁荣,也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二、旅游英语课程的目标

从该课程的设置来看,培养既有旅游方面知识又有一定英语能力的人才是该课程的主要目标。为社会输送需要的人才固然重要,但是鉴于这个专业的特殊性,该方向的从业人员不仅仅要有良好的职业能力,更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精神。旅游从业人员接触到的是来自天南地北甚至世界各地的人,他的行为不仅代表个人,而且代表某个地区,某个国家。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又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家,所以我们的教学目标不仅仅应局限在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上,更要强调学生充分锻炼职业素养,树立某地区在游客心中的形象。

三、旅游英语的课程设计

我认为,旅游英语课程设计应该从以下几个原则出发:1.以练为主,以讲为辅;2.中英文讲解并重,突出交际能力的培养;3.职业技能与职业道德相互结合;4.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可走出课堂;进行实战演练。

旅游英语课程必须突破传统的教师讲解,学生听记的陈旧模式。以练为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讲为辅,发挥教师的辅助职能。教师可选择某一景点作为教学内容,在让学生有准备的基础上,对景点做讲解。应尽可能多地让更多的学生有上台讲解的机会,讲解完毕,教师应对学生的表现作出全面的评价,也可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进行自评。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共同参与,在讲解与评价中掌握技能。在上课过程中,中英文讲解应该并重。也许有人会有疑问,既然是旅游英语课程,就应该突出英语,为何要中英文并重?事实上,该原则的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双语技能。要把英文说得好,首先要精通母语。同翻译一样,只有精通两种语言的人才能胜任。对于导游来说,没有良好的中文功底,没有丰富的景点知识,很难在讲解导游词时游刃有余。此外,职业道德的培养还应该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去。这是因为教育首先应该是教书育人。美好的道德品质是学生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大部分大学生还处在人生发展的初始阶段,在这个阶段,养成好的道德品质,将使学生一生受益。因此,道德品质的融入应该成为本课程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上课形式可以多样化,鉴于本课程的特殊性质,开展教室外的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将课堂搬到景点进行实地演练,学生能够充分体会现场,对所学知识能更加深刻地体会。生的自身发展。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技术来展示一些旅游相关的照片或者视频,使学生更为直观的感受其中所蕴含的风土人情及其历史文化等,从中获取并理解一些文化元素,增加学生英语的使用感受。教师可以通过英语阅读的推荐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文化接触渠道,使学生对国外文化游更多的认识。同时注重将本国文化与英语教学的有机融合,增强学生的旅游英语应用能力。对于一些有条件的学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集体旅游,在旅游景点的亲身感受下来增强其旅游英语的学习。要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将旅游文化引入到旅游英语教学的目标之一便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旅游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旅游英语的教学中,引入文化的内容,使学生更好的理解中西文化差异,使其形成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而在教学中,教师还应该从国际交流的角度出发,注重学生英语应用技能的提升,使学生能够以文化为基础来提高其综合能力。

综上所述,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注意语言教学,而要把语言看作是与文化、社会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注重学生旅游文化的输入,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及对语言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拓展视野,才能真正地学好英语。

参考文献:

[1] 唐飞.《旅游英语》[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

[2].王昀.论旅游英语专业教学中的中国文化教育[J];《大众科学》;2007年第10期.

[3].李幸、曾宪英.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的渗透[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 第04期.

金华地区饮食文化旅游价值与开发 篇4

金华市地处浙江省中西部地区, 是个古老美丽的文化名城, 历史悠久, 文化深厚, 人杰地灵, 素有“江南邹鲁”、“文物之邦”之称, 拥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3个, 生态示范区1个, 文物保护单位16处, 国家4A级景区6个, 省级文保单位37处, 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十佳宜居宜游城市。近几年来, 金华市不断加大对旅游产业的投入, 在《浙江省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中, 金华与宁波、温州并列列入三个旅游中心。分析金华现有的旅游资源, 虽然种类多样, 十分丰富, 属于典型的复合型资源结构。但金华的旅游产品主要以观光为主, 景点分散, 在旅游产品资源开发创新方面存在不足, 规模偏小, 特色不明显, 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度十分有限。在旅游业逐渐成为世界第一大朝阳产业的今天, 金华旅游最迫切、最根本的课题就是创新, 加大产品资源开发创新的力度, 力争与国际接轨, 以提高旅游产品竞争力。本文试图从金华旅游业发展条件、现状、问题等角度出发, 探索研究金华地区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价值与开发。

1 饮食文化的旅游价值

1.1 饮食文化

随着旅游业从粗放型到集约型的转变, 旅游者更加注重旅游活动的内在结构质量, 追求旅游的文化底蕴。美国旅游业协会指出:从2003年起, 游客在选择度假目的地中, 30%将文化作为选择理由。而旅游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 外延也相当宽泛。“民以食为天, 旅以食为先”, 据有关调查, 在国际旅游消费中, 饮食消费仅次于购物消费, 占第二位, 而在国内旅游消费中居首位。在旅游六要素中, 饮食居首要地位, 所以饮食文化成为旅游文化内涵中重要组成部分。所谓饮食文化, 既包含有形的食料、菜品的开发, 也涉及到器具的运用, 也包含无形的饮食制作技艺、饮食习惯和风俗以及食品的消费及餐饮服务等一系列的在饮食活动中人类所展现的社会文化现象, 是一种能够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潜在的旅游资源。

1.2 饮食文化旅游价值

在旅游产业中, 饮食文化主要包括饮食质量、供给、营养、卫生等方面内容。众所周知, 旅游者到异地旅行, 为的是满足精神、物质上的某种需求, 丰富奇特的地方饮食文化是人们展现在饮食活动中的社会文化现象, 是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饮食是一项包含着丰富社会意义的重要文化活动, 而饮食文化存大巨大的潜在的旅游价值。第一, 促进地域文化传播, 保护传统技艺, 使之得以传承。通过品尝各地不同的特色菜肴, 体验不同的制作技艺, 基于当地旅游业发展的需求, 使得古老的传统工艺不致调零, 得以发展与传承。第二, 满足游客需求, 增强景点生命力, 保障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地方美食, 可满足游客口腹之欲, 获得快感和精神上的愉悦, 截然不同的体验, 各地人文景观的感受, 民风民俗的了解, 满足游客求新求异的好奇心, 同时满足文化需求。第三, 风味独特的小吃, 林林总总的土特产的购买与品尝, 在促进旅游业的发展的同时, 也推动当地的包括服务业、餐饮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2 金华饮食文化旅游开发的优势分析

2.1 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

金华, 古称婺州, 是中国饮食文明的发源。早在唐宋时期, 婺州饮食业兴盛, 民间菜肴丰富, “婺菜”已初具雏形。唐朝地方名菜种类繁多, 如金华煎豆腐, 白切肉, 毛芋丝、山粉肉圆等, 颇具口碑。南宋建都临安, 婺州面食制工艺不断提升。专业糕点作坊林立, 大江南北糕饼丰富。明清时期, 以农家乡野“土菜”为核心的婺菜成为浙菜 (八大菜系之一) 的重要组成部分, 素以“南料北烹”特色而见长。

2.2 种类齐全的物产资源, 风味独特的地方特产

金华市地处金衢盆地东缘, 气候温和, 土地肥沃, 物产富饶, 金华的花茶、举岩茶、佛手均闻名于国内。金华火腿是传统名特产, 以“色、香、味、形”四绝而闻名中外;金华寿生酒是中华传统名酒, 堪称历代酒中珍品。金华佛手酒, 具有健胃、止痛、化滞、理气等多种保健功能, 是一种高品位酒。金华酥饼色泽金黄, 香脆可口, 是闻名遐迩的馈赠亲朋好友传统特产。品优特产还有乌南枣、金丝蜜枣、金华佛手、宣平莲子等。金华市被誉为中国红富士之乡、中国藤稔葡萄之乡、中国草莓之乡、中国杨梅之乡、中国桃李之乡、中国源东白桃之乡。丰富的物产为金华饮食文化的挖掘与开发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 风味独特的地方特产, 突出地方“食”风味, 无疑会提升金华地区旅游竞争力。

3 开发饮食文化旅游资源

3.1 金华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分析

第一, 缺乏政策保障, 缺少科学市场管理措施, 金华饮食产业发展缓慢。金华饮食历史悠久, 文化内涵丰富, 但因缺少相关政策保障和有效的管理措施, 有价值的饮食文化未得到有效的整合, 存在分散, 不完整的现象, 传统饮食文化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和应用, 反而使传统断层, 老字号调零。第二, 相对周边地区, 金华饮食产业起步晚, 发展滞后。尽管金华是浙闽赣皖“四省九地市”经济协作区龙头, 但饮食产业发展状况与周边区域相比, 饮食摊点分散、布局混乱, 品牌缺失, 规模小, 特色不明显, 缺少集品尝、休闲、购物一体的饮食一条街, 未突出独特的“味”。没有诸如广州的美食街、美食坊, 上海四大美食街等此类的上档次, 有特色, 有规模的饮食产业街来满足旅游业带来的庞大的餐饮需求。

3.2 开发利用饮食文化资源的途径与措施

通过以上分析, 针对金华饮食业现状, 结合旅游实践, 大力开展旅游活动, 可促进旅游事业上升新台阶。第一, 成立研究机构, 加强市场调研, 开展饮食文化的整理研究工作, 对全市各大菜系, 特色菜肴的用料、烹制、营养、特点等, 进行归纳整理, 挖掘搜集相关历史典故, 整理成册, 使之更加系统、完整化。第二, 立足本土, 重点突出当地特色。基于经济利益的趋使, 各地纷纷仿制其他地区的口味, 却又难以原汁原味, 失去了原来的独特的风味, 满足不了游客的地域求异心理, 毫无特色而言, 也因此使旅游体验大打折扣, 失去原本的意义。所以, 饮食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一定要立足于当地, 保持本土化, 突出地方特色。第三, 注重产品的创新, 推进美食街类政府工程项目, 发展美食旅游, 真正把饮食文化作为重要的旅游资源来开发。以饮食文化资源为依托, 以美食为主题, 以旅游为载体, 发展美食旅游, 一种新型旅游形式。要通过提高各级领导层的认识, 树立美食旅游的品牌意识, 尽快把饮食文化纳入旅游业发展规划中。同时, 可推出相应的美食街类项目工程, 建文化氛围浓郁、地方色彩鲜明的饮食文化美食中心, 完善, 规范饮食管理, 为美食旅游奠定一定的条件基础。第四, 抓住机遇, 配合适当的契机, 形式多样的开发发展饮食文化。结合五城同创, 旧村改造项目, 配合政府主打的乡村旅游主题, 进行整体规划, 保护文化资源的同时, 整合开发各地区的饮食文化, 差异性发展, 彰显各地特色。第五, 科学有效、可行的管理体系作为保障, 依托政府的主导作用, 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合作协作。地方饮食文化的开发, 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各部门有机的协调, 统筹管理。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 有效调动民间资本及其实际效益的关系, 以科学可行的管理体系为保障, 营造良好的开发环境支持。第六, 加强饮食文化的宣传促销, 多形式进行推广。借助网络、新闻、报纸等多种形式, 把饮食文化当作一种富有特色的人文景观, 专题隆重推出。策划、组织大的节庆, 结合地方色彩鲜明的饮食文化美食中心, 树立品牌效应, 开辟专门的“自助”餐馆, 通过游客的亲身体验, 增强他们对饮食文化不同的感受。

4 结束语

总之, 饮食美化是旅游业发展中重要因素之一, 是各地发展旅游业的宝贵资源, 把饮食文化与旅游活动相结合, 挖掘、开发、弘扬、发展各地、各民族的饮食文化, 对于提升民族经济, 促进旅游业与餐饮业的发展, 都有着积极的意义。金华把握旅游餐饮市场的潮流和趋势, 大胆创新, 开发旅游饮食文化资源新产品, 在政府宏观调控, 正常方针的指导下, 树立正确的产业观念、制定科学有效可行的战略措施, 金华旅游产业成为龙头产业指日可待。

摘要:近几年来, 金华市不断加大对旅游产业的投入, 在旅游业逐渐成为世界第一大朝阳产业的今天, 金华旅游如何加大产品资源开发创新的力度, 与国际接轨, 以提高旅游产品竞争力。本文试图从金华旅游业发展条件、现状、问题等角度出发, 探索研究金华地区独特的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价值与开发, 期待金华旅游业有新思路, 新发展。

关键词:金华,饮食文化,旅游开发

参考文献

[1]王忠田.文化游游与名胜古迹旅游走俏欧洲[N].中国旅游报, 2005-08-26.

[2]肖荷芳.金华市旅游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沿海企业与科技, 2010-12.

[3]周书云.旅游视角下地方饮食文化开发措施探析[J].黑河学刊, 2010-08.

[4]朱玉霞.论饮食文化旅游的开发[J].现代商业, 2010 (26) .

中国旅游与文化 篇5

“天人合一”是易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要弄清“天人合一”的含义,关键又是弄清“天人合一”中的“天”是什么意义。所谓“天”,一种观点认为包含着如下内容:1,天是可以与人发生感应关系的存在;2,天是赋予人以吉凶祸福的存在;3,天是人们敬畏、事奉的对象;4,天是主宰人、特别是主宰王朝命运的存在(天命之天);5,天是赋予人仁义礼智本性的存在。另一种观点认为“天”就是“自然”的代表。

天人合一”有两层意思:一是天人一致。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二是天人相应,或天人相通。是说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文化(半)隔离机制

所谓文化隔离机制,是一个民族在文化发展和文化交流中使本民族文化定型、传、就承发 展并保持其相对独立性的制恒系统。隔离的古义,一是指保证本民族文化在一定时空范围内相对独立地形成和发展;二是指在 发生文化交流的情况下,要求外来文化或按照自己的文化价值观念加以改造,或摊拒不被改造 的外来文化。总之一是保护,二是排斥,也是一种保护,改造于保护和排斥中显示出隔离.、犍陀罗艺术

所谓犍陀罗艺术,是佛教艺术的专有名词.乃印度佛教艺术之一派。又称希腊佛教艺术。以印度西北部犍驮罗地方为中心而发展,即亚历山大侵入印度后至贵霜王朝灭亡,盛行于印度河与喀布尔河会合区域之佛教艺术。由於希腊人对神的观念不同,他们认为人神同形同性,希腊神话中天国的英雄女神和人世的形像是一致的,在此观念下工匠塑造神的形像,在当地的文化与宗教信仰下,自然地与佛教的精神相交融,产生了最早的佛教艺术—犍陀罗艺术.犍陀罗深受希腊罗马文化的影响,当地的造像风格略带有西方雕塑的特色,强调自然的写实性,外观上则是高鼻,深眼,卷发,嘴上有八字胡的佛像和通肩式大衣的造型,有的佛像甚会表现肌肉线条.4、意境

意境指文艺作品或自然景象中所表现出来的情调和境界。

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

如果典型是以单个形象而论的话,意境则是由若干形象构成的形象体系,是以整体形象出现的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斗拱

我国建筑特有的一种结构。在立柱顶、额枋和檐檩间或构架间,从枋上加的一层层探出成弓形的承重结构叫拱,拱与拱之间垫的方形木块叫斗。合称斗拱。也作枓拱、枓栱。由斗、栱、翘、昂、升组成。斗拱的产生和发展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上特有的构件,是由方形的斗、升、拱、翘、昂组成。斗拱是中华古代建筑中特有的形制,是较大建筑物的柱与屋顶间之过渡部份。其功用在於承受上都

支出的屋檐,将其重量或直接集中到柱上,或间接的先纳至额枋上再转到柱上。一般上,凡是非常重要或带纪念性的建筑物,才有斗拱的安置。抖拱使人产生一种神秘莫测的奇妙感觉。在美学和结构上它也拥有一种独特的风格。无论从艺术或技术的角度来看,斗拱都足以象徵和代表中华古典的建筑精神和气质。斗拱中间伸出部仍叫做耍头。雕著一个立双式的青色龙头。其两旁的垫拱板雕半立体火焰珠一粒,象徵吉祥如意。

二、辨析题(10分)

我们的出发点是:文化是民族生活的样法,而民族生活的样法是根本大同小异的。……我们拿历史的眼光去观察文化,看见各个民族都在那生活本来的路上走,不过因环境有难易,问题有缓急,所以走的路有迟来的不同,到的时候有先后的不同。(胡适《读梁漱溟先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三、问答题(15*4)

1.中国传统文化充斥着世俗理性的精神。请谈谈这种世俗理性精神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体现。

中国建筑作为中国文化的物质载体和中华民族物质化存在,并以其发展中独特的形质格局,超拔的内容体系而流放异彩为人瞩目。从理念上看中国建筑有着浓厚的天人合一的和谐精神,而在建筑布局上则有着浓厚的以皇权为中心的到建伦理药直德观念。可以说中国的建筑渗透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

“天人合一”这一思想,贯穿了中国哲学并影响中华民族的审美观念,因此在中国的建筑中也带有浓厚的追求天地人三者和谐为一的天人合一意识。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审美精神,也就是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内涵。在具体的布局中中国建筑有着自身的特点和风格,中国建筑大多是讲究中轴对称的平面布局和秩序井然的伦理营构,以组群布局的方式在平面上展开,形成中华传统建筑的尚大性格。众多的建筑聚集在一起,看似凌乱的建筑群体中却有着严格结构布局。占据中心位置的无疑是地位最高影响最大的建筑,其余的建筑围绕着中心建筑而建。这种理念和中国的儒家思想结合就使得中国的建筑群整体与局部相结合,使得中国的建筑具有强烈的文化意味。当这种布局思想和堪舆之学相结合时,就使得我国的建筑既具有浓厚的使用精神又渗透着中国人的宇宙观、人生观和审美理想,充满了既理性又浪漫的艺术精神,展现了中华古民的无比智慧和独特风采,也展现了中华传统建筑的强烈个性和艺术魅力。

简述魏晋玄学对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影响

魏晋玄学:中国魏晋时期出现的一种崇尚老庄的思潮。所谓魏晋玄学,与世俗所谓玄学、玄虚实有不同。魏晋荒乱的政局及士人对回归自然的渴望,使山水审美进入到了自觉阶段,并带来了山水意识的历史性捩转。自然山水摆脱了之前的神秘、功利、理想色彩和背景衬托地位,成为文艺作品中独立的审美和创作对象,促发了山水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带动以自然美的美学思潮,间接影响皇家园林及城市私园。兰亭之类具公共园林性质的园林的产生。促进造园技术和手法的进步,也促使园林理论逐渐发展起来。

3.印度佛教壁画以本生故事为主流,而汉地佛教壁画(包括石刻)由隋唐起转向以经变故事(净土变、维摩诘经变、报恩经变、地狱变等)为主流。

(1)请举例说明本生故事和经变故事两者的差异。

本生故事就是讲述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佛在前世中无数次修行转世的故事。有关释迦牟尼的本生故事,大多是以古代印度、东南亚诸国优美的神话、童话、民间故事为底本。如世尊的初发心;而经变故事就是以图像的形式来说明某部佛经的思想内容。经变画与北朝时期流行的本生、因缘与佛传故事画不同,它们不是提供给僧侣们坐禅观想用的,而是为了向信徒们宣扬佛经的真正内涵。如《观无量寿佛经变》。简单来说一个以文字的形式,一个以图画的形式。

(2)通过这种转变,谈谈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世界四大大河文明古国之一,而且是世界唯一一个没有断绝的文化,始终有很好的传承和发展。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对于外来文化的吸收和转化,常常能够为我所用。不管是封建统治者的自我学习如北魏孝文帝改革,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还是民间的各民族相互交流,如历史上屡次出现的北方民族大融合。还有一个表现就是如同佛教之于中国,发源于印度但兴盛于中国,充分说明了中华文化强大的包容性和为我所用的智慧。当然,壁画主题的转变除包容性和为我所用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不是空洞的说教,同样是与时俱进的产物,而且中华文化善于以通俗易懂的形式表现出来。所以,这种转变说明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为我所用,实用性,和通俗性。

4.请结合中国传统的风水理论,谈谈你对中国传统理想文化景观的理解。

风水理论实际上就是地球物理学、水文地质学、宇宙星体学、气象学、环境景观学、建筑学、生态学以及人体生命信息学等多种学科综合一体的一门自然科学。其宗旨是审慎周密地考察、了解自然环境,利用和改造自然,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风水贯寄在中国传统建筑活动的各个过程。从选址规划、建筑单体、园林小品、室内外装修设计到施工营造,几乎无所不在。

风水的很多基本思想是前人长期经验的积累,不仅合理而且实用。这是最值得吸取的部分。

传统文化景观里包含了很多风水理论中有价值的成分,考证、吸取并古为今用是正确的态度。

论北京胡同旅游与文化特质 篇6

作者简介:张祖群(1980-),男,湖北应城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副教授,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博士后,研究方向:区域经济与遗产旅游等。王波(1985-),女,黑龙江省绥化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区域经济专业博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本文章受到如下项目共同自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CJY088)、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CGA12100)、北京市社科联青年社科人才资助项目(2012SKL027)、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项目(2013D005019000005)、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规划课题(BG125YB012)。

【摘要】胡同作为首都北京的一张古老的名片,受到了海内外游客的欢迎。学术界文献基础多表现为胡同保护和有效利用、胡同游旅游产品开发等。文章以北京胡同游的主要线路为基础,剖析了北京胡同游存在如下问题:胡同数量锐减、胡同日渐失去其传承历史文化载体的原住居民、胡同承载的传统文化以及传统工艺等日渐消失、胡同游旅游产品本身仍然面临诸多问题,最后给出北京胡同游提升措施。以跨文化旅游的视角认为,伴随着传统工艺的失传和消逝,北京胡同游同样不可避免地遭受逝去的命运。

【关键字】文化特质;跨文化旅游;原住民;菊儿胡同;北京

doi:10.3969/j.issn.1007-0087.2014.03.003

一、研究综述与研究方法

从公元前1045年周武王灭商后将燕地封与召公、召公长子克到燕地就封算起,北京已有3059年建城史;从公元1153年完颜亮下诏正式迁都燕京算起,北京已经有861年的建都史。历史叠加使北京拥有独特风格的胡同建筑,它是北京百姓生活的场所,也是北京历史文化发展演变的舞台,胡同记载着北京的历史变迁和时代风貌,蕴含着浓郁的文化气息,烙下不同时代人们的社会生活。胡同是北京的名片,是北京历代王朝的地方标志景观。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胡同数量在急剧减少濒临灭绝的危险。许多有识之士在探寻胡同的过程中,也在探寻如何更好地保护和发展胡同,保护胡同的完整和其承载的历史文化脉络,让它充满生机地延续下去。近年来随着对北京胡同游的开发,四合院与其生活方式、民俗风貌等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游客来此体验和感受,尽管学者开始从不同的视角关注和研究胡同游,但对胡同游的论述仍是甚少。

(一)从不同视角出发探讨胡同保护和有效利用关系

1.从历史街区文化保护视角对胡同游进行研究。郑杨 (1998)分析了胡同游的现状,并研究了胡同游的开发与保护,他认为胡同、四合院里的当地居民的居住条件由于胡同、四合院的原始建筑材料及其格局将很难得到提升,以及胡同里的现代化基础设施的更新比较慢,胡同这样的历史街区将失去活力[1]。因此要将保护与利用结合起来,才能焕发胡同的勃勃生机。

2.从环境保护视角研究胡同游。郭一辰和黄隽(2010)以什刹海旅游为例,从环境保护视角对胡同游进行研究[2]。在资源空间承载力、生态环境承载力和心理承载力三个方面对相关环境指标进行量化分析的基础上,以及在对胡同游游客流量特点分析的基础上,探讨解决胡同游的发展与环境之间存在的矛盾,并为什刹海景区旅游环境的保护提出建议。

3.从经济学视角探讨胡同保护及胡同游效用。黄隽(2005)根据经济学原理分析胡同游的成长过程及其市场面临的问题[3]。提出胡同游的“寡头竞争—控制容量—建立旅游产品制度创新机制”的可持续发展制度保障思路。

(二)从胡同游的现状探讨旅游产品的开发

1.胡同游现状与存在问题。张瑛、陈卓、李建明(2007)认为胡同游在开展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4]。从分析“什刹海胡同游”政府特许经营的必要性入手,阐明其实质是对公共资源的产权重组。曹吉星(2009)通过深入的调查和访谈,对胡同游目前存在真实性、居民参与性、文化整合等问题进行探讨,对胡同旅游文化资源进行详细分析[5]。王学峰(2009)通过深入的调查对北京胡同游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对策[6],他指出胡同游在发展中存在问题。李艳(2012)认为北京胡同游目前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如胡同数量不断减少、胡同文化日渐淡薄、胡同旅游产品种类单一以及胡同游市场竞争无序等[7]。

2.针对问题应采取的对策。针对胡同游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王学峰(2009)指出可以采取的对策[8],各部门相互合作完善胡同游的功能,改变形象,规范市场,有序竞争,杜绝黑车、黑导的现象发生,其次对胡同游产品进行创新,突出特色,保住品牌,再者严格管理,加强自律。曹吉星(2009)也针对胡同游存在的问题提出实行文化普查与摸底、打造文化品牌、走产业化模式、调动居民参与积极性等建议[9]。

(三)从其他视角对胡同游进行研究

徐勇(1998)介绍了不同种类的胡同游览活动[10];理迅(2002)对北京胡同承载的历史文化底蕴进行介绍,展现了胡同游的魅力[11];王碧涛(2004)系统全面的介绍了什刹海地区的胡同游以及当地居民对现在兴起的胡同游的看法和感受[12];宋冰(2008)从政府对胡同这一旅游资源实施特许经营的角度对胡同游进行探讨[13];陈思(2011)从胡同游的兴起视角对胡同游进行分析探讨,并针对什刹海胡同游的管理等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14];刘鑫(2012)从居民的旅游感知度和旅游态度的视角对胡同游进行研究,并指出目的地居民的态度和行为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旅游活动的开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针对性的胡同游的策略[15]。

(四)研究方法

无论是从历史街区的保护还是从经济学效用或胡同的活化角度,对胡同游的开发和保护是必要的,然而胡同游仍然面临很多问题[16]。首都北京是世界级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文化内涵。北京的故宫、天坛、颐和园、长城、十三陵、周口店猿人遗址等世界文化遗产吸引了大批的中外游客,然而胡同最能体现北京民俗文化风貌的特色,是“老外”游北京,体验北京的民俗民风的主要看点之一。根植于元大都的街巷肌理,在明清北京城时期又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北京胡同是北京平民文化的历史沉积,承载着北京独特的历史文化脉络。笔者运用旅游人类学调研方法对北京什刹海历史街区、南(北)锣鼓巷、八大胡同等进行调研,运用人类学的半结构访谈方法对菊儿胡同的游客、居民、旅游从业者等进行随机的访谈最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二、北京胡同游主要线路与问题

(一)北京胡同游的文化特征

胡同是北京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遗产。胡同最初于七百多年前传入北京并结出丰硕的文化之果,是北京传统地方特色的象征,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感的胡同四合院,其结构不同、门楼和石阶不同象征着不同的社会地位,同时反映出老北京人的生活方式和长幼有序的等级思想。

随着历史的发展,“胡同”这个词已经不单是指北京的街巷了,它还承担着一种文化,很多学者称之为“胡同味儿”。这种“胡同味儿”源于生活在胡同里的平民百姓,源于胡同里的家长里短,包含从物质的到精神的,从自然到人文的一切内容。一户户人们居住的房屋组成了四合院,四合院连起来又形成了胡同,一条条、一片片的胡同沟通起来就构成了整座北京城[17]。胡同之于规模恢弘的北京城而言犹如经脉骨骼之于人体。北京的胡同表面上看似差不多,其实它们各具特色,每一条胡同都有自己的故事,胡同的名称既反映了社会历史的变化,也向人们展示了社会风土人情。

(二)胡同游主要区域

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有胡同游览活动,通过胡同游来活化胡同[10],一些主要的胡同游线路便开始活跃起来,胡同和四合院不仅仅是老北京的历史文化的遗产、记忆和象征,也是与北京的故宫、颐和园等反映帝王生活历史的场所形成鲜明对照的过去普通百姓生活的“历史博物馆”,是过去人们传统生活方式的景象的活画廊[17]。北京胡同游的主要线路主要集中于什刹海、鼓楼、国子监、孔庙、雍和宫以及南锣鼓巷等景点,北京保存下来的胡同不止于此。

(三)北京胡同游存在的问题

虽然北京胡同游吸引了大批的游客前来游览,但是北京胡同游目前仍存在很多问题。调研组在对南锣鼓巷及菊儿胡同等胡同进行调研,并应用人类学的扎根理论的田野调查方法对胡同居民及胡同游进行深入考察,并经过总结分析,对其现状总结出如下的几个方面。

1.胡同数量锐减。北京的胡同保留下来1320条,其中有430条的胡同保存完整[18],胡同游并没有开发出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胡同数量还在减少。那些没有被开发的胡同正面临着亟待保护的问题,而开发的胡同面临着如何更好的保护和发展的问题。

2.胡同原住居民流失和文化传承载体缺失。由于胡同基础设施欠缺,造成居民生活不方便,至今这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调研组成员对南锣鼓巷等胡同进行访谈,其中包括生活在胡同里的老一辈居民、青年一代居民、外来打工者等,菊儿胡同的8号院住着11户人家,就是小户人家也要2到3口人,人们生活拥挤导致生活幸福感下降。

课题组调研记录如下:

“我就是这儿本地人,从小生长在这个胡同里,中专毕业到工厂上班,是一名技术工人。家里有一位老父亲和妻子女儿。我从小跟父母生活在大杂院里一个不到十平米的小屋,后来上头进行改造建设,附近有几个院都已经改建成小阁楼了,但因为领导下台,所以并没有把改造进行完。我所在的院也就给落下了,到现在都没有改,一直还是14户住在同一个小院里。后来慢慢很多水电改造入户工程,解决了不少基本生活问题,但还是确实太过拥挤,而且环境一直比较脏乱,人也多,也乱。”

期间中年男子不紧不慢地指了指院门口的大垃圾堆,还有院里头树下随意码放的脸盆和杂物,并且慢慢往院外走。

“借着单位分房,家里商量准备凑钱买一套单位的房,在大兴。也准备把老房子卖了换钱。但老爷子就是不愿意走,说在这条街活了一辈子了,知根知底,同乡同源,哪儿也不去,多大房子也不走。后来没办法,但还是筹钱搬的单位房,这不就三天两头来看老头儿。而且也七十多了,请了保姆,平常能照应照应。”

男子说话时候回头看了看自家不大的屋门,通过眼神并没有能确认到是否老爷子就在室内,但透过杂乱简陋的门窗我们期待着能见一见这位爱家还爱北京胡同文化的老人家。

“跟街坊关系还行,还是平房的多,而且那些大院里的老人儿也不多了,尽是租出去的,或者走了的。”

访谈到这里基本告一段落,不知是习惯应对络绎不绝的游者,还是对于街区现状的漠视,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略显冷淡的受访者摆摆手走离的背影。对多份访谈资料整理分析,可以总结出目前胡同里居住的人们的生活状况及其构成情况。进行访谈过的居民对胡同大多反应出如下的居住现状:很多胡同里的四合院没有卫生间,只得到街上的公共卫生间,生活起居非常不方便。而且胡同里的居住非常拥挤,居住空间小。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现代化社会里:①一部分当地居民选择搬出胡同,尽管这幽深曲径的胡同载满了他们的回忆;②一部分当地居民对这种生活现状选择了漠视,也许是出于无能为力,也许是出于无奈;③一部分居民在面对这种现状时,家里的年轻一代想要搬离胡同,而老一辈的人则不愿意离开他们生活了一辈子的胡同,这里的一切就是他们的生命,结果造成老人独自生活在胡同里,而年轻的一代已经搬迁;④除了喜欢居住在胡同的居民和一部分出于无奈而居住于此的居民以及老一辈独自居于此的居民外,如今这里居住的更多的是外来的国内打工者或者是外国人。

3.胡同传统生活方式日渐消失。根据调研资料的整理分析,由于当地居民日渐减少,北京胡同里居住的更多的是外地人,这种格局就破坏了原本胡同居民的生活方式,失去了文化传承的胡同,就像是失去灵魂的人毫无活力而言。如果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或策略,胡同游也将失去其原有的魅力,慢慢的被市场淘汰,因此胡同游必须引起各界重视。

4.胡同游旅游产品本身仍然面临诸多问题。首先是旅游市场无序,存在黑三轮车、黑导游等现象,政府的相关部门、旅游公司以及当地居民加强合作,逐渐改善这种现象的发生,完善市场机制,建立有序规范的竞争市场。二是相关旅游公司对胡同旅游的发展目标及战略缺少长远谋划的眼光,造成胡同游仍然只是处于产品单一、服务质量不高,甚至是市场混乱等现象。三是缺少创新的机制及管理体制,由于胡同游方面的经营管理经验不足,胡同游发展缓慢,缺少品味。

三、北京胡同游利益主体识别和品质提升

(一)利益主体识别

将访谈样本信息提取可以识别以下主体,除去上文所述常住居民外,还包括:①“长期租住于胡同的外国人”,他们有很大一部分在北京租住1年以上深入体验北京,“我喜欢胡同这种被包围的大气感觉,喜欢和胡同里的老人探讨中国故事和汉字,喜欢中国的民俗,我真的爱北京”,这种形式完全改变了世界旅游组织关于“游客”的定义。②“胡同游”三轮车工,很大一部分并不是北京胡同的原住民,而是外地人,其实可以进一步细分。③调研师生群体,“胡同游”长期受人关注,设计建筑学、城市规划、旅游管理、区域经济、公共管理、美术学、风景园林等专业大量的调研师生,成为影响“胡同游”的力量。④北京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NGO,长期关注和跟进某一条胡同或四合院,征集老照片,招聘地图设计志愿者,招募翻译、摄影、图书编辑志愿者,形成不可忽视的力量。

(二)北京胡同游提升

第一,保留京味民俗文化,提升胡同居民的生活设施,保护胡同的完整性。从人类学的视角出发,关注和改善胡同居民的生活,改变胡同居民外迁的现象,保留住传承历史文化脉络的载体——居民,这是胡同的灵魂,也是提升胡同游的关键和本质。政府及各界应该通力合作,解决胡同居民面临的生活问题,当然这不仅仅是旅游业面临的问题,而且关系到城市规划改造、建筑学等方面的问题。只有改善了胡同的基础设施等,解决了居民的生活中的基本问题,才能留得住当地居民,才能保留下这里蕴含的文化传统、民俗风貌,胡同的历史文化脉络才能传承下去,胡同游才能长远发展下去。否则胡同游只是昙花一现,渐渐地被埋没于历史的长河中。

众所周知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同样胡同里的京味民俗文化是胡同的灵魂,是胡同游的核心,没有了京味文化或者变了本质的文化对于胡同而言就不再具有任何意义,因此,要提升胡同居民的生活基础设施。

第二,政府各部门应明确各自的职责,完善胡同游的规章制度,提升胡同游的整体形象。如诸多学者所探讨的胡同游由于政府部门监管不到位而存在乱象,胡同游本身可以活化胡同,吸引大批游客前来观光,感受胡同里的生活,然而由于“黑车”等现象而打消游客意愿,这直接影响到胡同游的形象。因此各部门加强合作,明确规章制度和职责,杜绝此类现象发生,提升服务质量,进而提升胡同游的整体形象。

第三,创新旅游产品,提升胡同游的活力和吸引力。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①从吸引游客再次游的角度,创新旅游产品。旅游公司推出的胡同游的旅游产品过于单一,导致许多旅客游览过一次后就不愿意再次游览,从而丧失了这部分游客,因此,创新旅游产品从而提升旅游的活力和吸引力。②从旅游地当地居民旅游感知的视角,创新旅游产品。旅游开发公司更多的是从游客的角度出发来开发推出旅游产品,而忽略当地居民的感知,在今后的旅游产品开发策略中,旅游公司应该试着从居民的角度来开发旅游产品,创新旅游产品特色,促使胡同游可持续发展下去。

第四,走胡同文化产业化的道路,提升胡同游的品质。当地居民是胡同文化的主体,同时也是胡同文化传承的载体,因此在开发旅游产品时,必须加强和当地居民的沟通和合作,旅游产品应充分展现胡同的文化底蕴,民俗风貌。可以和胡同居民合作将胡同文化产业化,比如将其中的故事、民族传统工艺等编入故事册中或者是艺术报刊等,并且最好采用中文和外文的形式,这样可以充分展现胡同的文化魅力,达到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的目的,有利于胡同的保护与传承。

第五,深入发掘胡同文化资源,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从导游的角度,应该加强导游的胡同文化资源的培训,对于胡同的兴起及其变迁以及胡同里的民俗风貌等要进行详细的学习,不仅仅停留在了解的层面,要深入进去感受胡同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居民的生活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将其传达给游客,并让游客感受到这种文化氛围,而不仅仅是走马观花。从游客的角度,开发的旅游产品应能够吸引游客的注意力,使他们有兴趣继续去了解胡同的生活等。

四、讨论与总结

尽管胡同游得到游客的喜爱,尤其是外国游客,随着社会的发展,胡同在面临着急剧减少的趋势,尽管各部门已经重视起来保护胡同,但是在胡同的保护过程中,同样面临着保护与破坏的矛盾,南锣鼓巷的开发保护就活化了胡同,不但带来经济效益,而且将胡同的承载的文化传承下去。而与南锣鼓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北锣鼓巷,没有使其魅力充分展现出来。在仅仅一街之隔的南、北锣鼓巷却扮演着生与死的命运。因此,无论是从事物的发展规律来看还是从历史街区的保护来看,在开发旅游产品时应以保护为前提,将保护与其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促进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但是从历史的发展长河的角度来看,北京的胡同游对于现代的人们来说就是遗憾的美、残缺的美。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结构的改变以及城市规划的发展,胡同的保护面临更多的困难。

任何社会活动离不开人的生产实践活动,尤其是体现民俗民风的胡同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试想,如果没有胡同里当地居民参与的文化生活和生产实践,又怎能传承和发展独具特色的北京地方文化?缺少传承和发展的北京文化又怎能保持长期的吸力以扩大异文化的认同?缺少文化吸引力的北京胡同游又怎能持续发展下去?笔者担忧,随着城市建设越来越快,当最后一个原住民搬走,四合院在推土机的轰鸣中倒下,北京胡同游将成为旅游教科书上的一个历史标本。

参考文献

[1]郑杨.论历史地段有序更新的市场机制—北京胡同旅游实证研究[J].北京规划建设,1998,(2):34- 35.

[2]郭一辰,黄隽.“胡同游”与什刹海旅游环境保护[J].环境教育,2010,(2):56-59.

[3]黄隽.“胡同游”的成长分析[J].旅游学刊,2005,(1):44-47.

[4]张瑛,陈卓,李建明.北京胡同社会参与研究——一个探访民族旅游现状与出路的个案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6):59-61.

[5]曹吉星.北京胡同旅游调查研究——以什刹海地区胡同游为例.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民俗学专业硕士学位,指导教师:毕桪教授,2009年10月:52-55.

[6]王学峰.关于“胡同游”升级换代的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09,(36):135-136.

[7]李艳.对北京胡同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的思考——以什刹海地区为例[J].江苏商论,2012,(4):109-111.

[8]王学峰.关于“胡同游”升级换代的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09,(36):135-136.

[9]曹吉星.北京胡同旅游调查研究——以什刹海地区胡同游为例.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民俗学专业硕士学位,指导教师:毕桪教授,2009年10月:56-58.

[10]徐勇.“胡同游览”的启示[J].北京规划建设,1998,(2):36-38.

[11]理迅.走近北京“胡同游”[J].北京工商管理,2005,(5):20-21.

[12]王碧涛.从宁静到喧哗——什刹海胡同游[J].中国绿色画报,2004,(68):68-72.

[13]宋冰.政府特许经营若干问题研究——关于“什刹海胡同游”政府特许经营的实例调查[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8,(6):83-87.

[14]陈思.什刹海治理与胡同游的兴起[J].当代北京研究,2011,(4):33-36.

[15]刘鑫.基于居民旅游影响感知的胡同游发展对比研究——以南锣鼓巷、五道营胡同为例[D].北京林业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硕士学位,指导教师:张茵副教授,2012年7月:1-5.

[16]张祖群,王波.夕阳西下:试论北京胡同游文化特质[A].中国旅游研究院主编.中国旅游评论(2013)[C].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13:167-179.

[17]翁立:《北京的胡同》,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2年1月第1版,第20页.

[18]蒋彦鑫.北京仅3成胡同保存完整 旧城保护面临尴尬境地[N].新京报,2006-12-19.

Abstract: Hutong, as an ancient card of the capital city of Beijing, get the welcome of the tourists from domestic and abroad. Academic literature foundation much performance is Hutong protection and effective use, Hutong tour tourism products, and other visual Angle to study a Hutong tour. North of the main line to go as the foundation,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Beijing Hutong tour as follows: lane dropped drastically, Hutong gradually lose their inheritance history cultural carrier native residents, Hutong bearing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raditional process gradually disappear, Hutong tour tourism product itself still faces many problems. Finally gives Beijing Hutong tour ascension five measures. Finally discussed how to improve the quality, from the cross cultural tourism characteristics think, with the traditional process of lost, Beijing Hutong tour as the setting sun also inevitably suffer the fate of the die.

饮食文化与旅游论文 篇7

伴随着中国由计划经济过渡为市场经济的过程, 文化事业的发展也面临着由计划体制向市场自由发展的转变, 一方面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在今日的开发环境中面临着急切的挑战, 另一方面新的市场与城市环境也为传统文化的更新和融入当下城市生活提供了机遇。文化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等新的概念即是在这样的背景与条件下孕育并不断成长, 逐渐发展为当下中国经济、旅游经济中重要的增长点与支撑点。

城市是一个复杂而又处于历史变化中的系统, 康德 (Kant) 认为, 地理学和历史学充满了我们所观察的整个环境, 涉及城市旅游规划和文化产业发展也同样如此, 空间与时间构成了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物质依托与价值来源两个不同维度的意义所在。以北京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为例, 一方面新兴的创意文化产业依托城市空间得到发展形成独具特色的城市聚集区如798艺术区、宋庄画家村、南锣鼓巷、后海休闲创意街区等, 代表了新的与现代西方文化接轨的文化产业发展, 带动了城市社区变化;另一方面一些传统的文化形式及其物理载体也日益受到重视, 成为北京城市文化保护和文化产业开发的重要方面, 如老字号、名人故居建设等, 对这些城市传统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代表了文化产业发展中向传统的回溯与需求, 一些城市历史文化景观也因此得到保护。公共空间是城市中不同类型人群汇集一处交流活动的场所, 既可指狭义上由封闭围墙构成的特定场所, 如咖啡馆、公园, 也可指广义上城市人群日常活动的街区或店铺门口、街道交汇点等活动场所。总体来讲公共空间代表了市民在日常闲暇生活中所使用的一类空间, 其历史悠久, 与市民的生活、文化息息相关, 且常常代表着特定城市某一方面的气质与属性, 如巴黎的咖啡馆、纽约的公园、上海的城隍庙等。在以往关于中国城市旅游的研究中, 对于闲暇公共空间的关注往往集中在酒吧、咖啡厅这种现代由西方引入的新型公共空间, 对依托于历史文化的传统公共空间则研究较少, 而在有限的关于传统公共空间的研究中又常常将焦点集中在遗产保护、文化传承这样的建筑和历史命题之中, 对于城市闲暇公共空间本身的社会功能, 其公共性、服务性, 依托于历史文化与现代旅游条件的结合等问题, 则关注较少。事实上, 城市公共空间随着城市在不同时期的发展, 其内涵也在发生变化, 守旧如旧是部分传统公共空间保护的重要方面, 但对于另外一些具有休闲功能的传统公共空间而言, 对其历史价值进行发掘, 进行创新性的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开发, 本身也是对于其闲暇功能和历史价值的一种传承。

本文即以北京的茶文化和茶馆发展为切入点, 考察传统城市公共空间在当代城市文化旅游环境中的开发与发展问题。茶文化在中国经历了千年发展, 茶馆作为其空间载体同样与北京城市的发展一起经历了起伏变化, 在经历了近代的衰落与重生之后, 茶馆在今日北京城市中的境况已与老舍记载中的情景发生了很大变化。在2009年“北京马连道国际茶文化节”中曾提出“茶文化与旅游手牵手”的口号, 体现了这项古老传统文化在当下环境中与城市现代发展的结合。近二十年来, 茶馆及茶文化产业在北京城中取得了日新月异的发展, 而相关的争议也一直存在, 本文将在研究的基础上对此提出自己的看法与建议。

2 相关概念与研究说明

2.1 公共空间与城市

公共空间与城市、城市文化和城市发展关系密切。公共空间是城市的重要景观, 是不同类型人群聚集与活动的场所, 它不仅是一块远离家庭和亲密朋友的区域, 而且是一块熟人和陌生人可以聚集的区域;自由的活动和持久的人际交往是构成公共空间的两个重要方面, 公共空间是人群城市经验的媒质, 公众通过在大街上、商店里和公园中等公共场合的经过与邂逅 (谈天、讨论与买卖) , 从而获得对于一地的认知和归属感, 这即是所谓由偶然的邂逅所激发出的城市文化;公众的感受维系着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 公众的接受同时赋予公共空间民主的意味和公共的价值;规划学者认为公共空间是城市生活最明显的发生地, 形成了表现城市个性的多样性场所的基础, 提倡将公共空间的研究作为一种新的研究范式并应用于经济和社会生活当中。随着社会与时代的变化, 公共空间的内涵也会发生改变, 公共空间的改变进而带动市民生活方式的变化, 促进新形式人际交往与社会关系的出现。考察不同时代背景与地理背景下公共空间形态、内涵及功能的变化, 对于认识公共空间、城市以及城市文化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对于承前启后地合理开展城市旅游规划, 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的研究即是基于这样的理论和实际考量而展开。

2.2 文化产业与城市旅游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中, 文化产业 (Culture Industry) 是指按照工业标准, 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 文化产业可划分为三个主要类别:一是生产与销售以相对独立的物态形式呈现的文化产品的行业 (如生产与销售图书、报刊、影视、音像制品等行业) , 二是以劳务形式出现的文化服务行业 (如戏剧舞蹈的演出、体育、娱乐、策划、经纪业等) , 三是向其他商品和行业提供文化附加值的行业 (如装潢、装饰、形象设计、文化旅游等) 。“经济和社会过程塑造物质城市”, 列斐伏尔 (Lefebvre) 曾将历史性、社会性和空间结合起来, 提出“空间中的生产”这一概念, 按其观点, 城市空间研究具有多维的视角, 第一种视角把城市作为一套物质化的“空间实践”, 第二种视角把空间作为一种“思维性图示”, 第三种视角把城市空间作为既真实又想象化, 既是事实又是集体的经验与动机的一种“主观性”与“客观性”的反映。城市文化产业是文化产业发展与城市空间研究的一种结合, 基于上述第三种维度特点, 追求依据城市文化特征对人群“主观性”体验进行塑造, 以满足人们的文化需要作为目标。依据2012年国家统计局修订颁布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 (2012) 》标准, 茶文化与茶馆产业可作为第六大类“文化休闲娱乐服务”的重要内容。

旅游是指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以及由此而引起的一种现象及关系的总和。旅游的目的可分:①休闲、娱乐、度假;②探亲访友;③商务、专业访问;④健康医疗;⑤宗教/朝拜;⑥其他等主要类别。不同学者对旅游还有不同角度的定义, 如德国学者蒙根·罗德强调旅游是一种社会交往活动, 中国经济学家于光远从生活方式角度出发强调旅游的要素在于异地性、业余性和享受性。总体来讲, 出游目的、旅行距离和逗留时间是各种旅游定义中公认的三个主要因素。区别于山水风景旅游, 城市旅游强调对于城市文化的感知与体验, 游客的游憩行为侧重于旅游目的中休闲、娱乐、度假这一方面, 主要是在城市空间范围内的现代性和生活方式体验, 一般具有短时性的特点, 而城市内部居民在家庭与工作地点之外的休闲活动也可纳入广义的城市旅游行为当中。文化产业基于这种城市休闲、体验需求而产生, 成为城市旅游产业中重要的一个部分。

2.3 研究说明

本文以北京茶馆和茶文化产业为切入点, 研究城市公共空间与文化产业对于城市旅游发展的作用与影响, 研究其在不同时代背景、地理环境中的差异和共同之处, 以作为彼此的参考和借鉴。纵向上考察茶馆在历史中的发展对当代文化产业开发的影响, 横向上比较北京与西雅图两座不同城市中公共空间利用对于城市旅游业和自身文化产业的带动作用。本文主要关注城市旅游中的休闲体验方面, 以及基于旅游者在公共空间中的休闲活动带动的大范围旅游开发和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中以历史地理、工业地理、城市规划、旅游规划等不同学科的理论方法作为指导, 同时以笔者在两座城市中的生活经验以及与市民、旅游者的访谈交流经历作为参考。

3 茶馆与北京城市文化

茶馆是指自发形成的出售茶汤提供休闲娱乐活动的商业场所。茶馆在中国城市乡村中的发展历史悠久, 其起源可一直追溯至隋唐时期, 早期茶馆主要为上层文人士大夫享乐活动服务, 明清时期逐渐向社会普通市民阶层发展, 成为城市中重要的休闲活动场所。具体到北京来讲, 北京城可以说是中国城市中茶馆最多的城市之一, 清代更是构成了北京城茶馆发展的兴旺时期。清代初期, 战乱结束后, 社会政治经济趋于稳定, 作为都城的北京, 人口急剧上升, 清代北京人口具有闲人多、男性多、文人雅士多的特点, 人口构成的特点为茶馆发展创造了广泛的需求, 清代南北茶商纷纷进京开茶馆, 皇城根下茶馆的数量激增。据记载, “如九门八条大街之商店, 无不栉比鳞次, 尤以茶社居多数, 所占地势亦宽, 如天汇、汇丰、广泰、长义、天全、裕顺、高明远等处, 类皆宏伟壮丽, 其外堂多用宽敞大院儿, 所以接待负贩肩挑。”茶馆构成了北京城市民日常生活、休闲娱乐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北京各阶层的人士均有饮茶之好, 中下层市民是北京城茶馆中的最主要阶层, 如清末竹枝词中描述:“太平父老清闲惯, 多在酒楼茶社中。”清代虽然实行满汉分城政策, 对旗人的管理较为严格, 但由于旗人生活比较悠闲, 茶馆也成了他们经常光顾的地方, 据记载, “每月发放旗饷之后, 各家 (茶馆) 几致无法插足, 净柜上要用五六十人, 其嚼谷之大, 可以概见”。竹枝词中也对当时这种旗人风尚进行了描绘:“小帽长衫着体新, 纷纷街巷步芬尘, 闲来三五茶坊坐, 半是曾登仕版人。” (1) 清代京城茶馆的类型与功能十分丰富, 随着其在城市中发展的兴旺, 一些茶馆兼具了饭馆、书馆、戏园等服务职能, 清代北京城茶馆的主要类别及其概况基本如下表所示。

备注:依据相关文献与古籍中记载信息汇总制作。

总体来讲, 清代茶馆常依商业、文化繁荣地区而建, 北京城中有两个民众文化中心, 一为外城以前门、天桥为中心的南城平民阶层活动中心, 二为内城以鼓楼北四旗交汇点为中心的内城京旗活动中心, 作为依托于大众文化的公共空间形式, 茶馆也多围绕这两个中心而分布。

进入清末, 北京城的社会与政治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 城市中开展了近代化的建设与改良活动, 作为与城市文化密切相关的公共空间茶馆在形式与内涵方面也发生了相应变化。随着京旗集团的解体, 传统旗人由社会寄生阶层沦为普通劳动者, 为其服务的大茶馆也呈现出衰落的趋势, 在前门地区新开设的一些茶楼中, 由商贾构成的力量集团成为其服务的主要对象;书茶馆、清茶馆等成为清末以来落魄八旗子弟活动的主要场所, 并出现了迅速低档化、贫困化的趋势;一些清茶馆在清末加演京韵大鼓、单弦、莲花落、相声等杂耍演出, 并在清末或民国年间逐渐转变为戏园, 如地安门外的天和茶园、崇文门外的广兴园、平乐园, 前门大街以南的天泰轩茶馆、万胜轩茶楼等, 一些茶园、书茶馆利用报纸等近代媒体登载演出广告, 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与此同时, 一些茶馆在清末受到社会启蒙活动的感染, 利用其公共空间人员活动密集的特点, 为阅报、宣讲等活动提供场所, 从而投入到公共事业的建设当中, 如在前门外观音寺街升平茶楼中设立的宣讲所, 于内部陈设各种报纸和“文明传单”, 每天晚上京师督学局派人在茶楼进行宣讲, 起到了良好的社会教育作用 (2) 。

进入民国时期, 随着京都市政公所的建立和城市公共空间改造活动的开展, 公园、电影院等一些新式公共空间在北京城中建立, 成为了市民特别是新型精英阶层休闲活动的热门场所。茶馆也在这一时期继续发生变化, 特别是公园茶座的出现成为了茶馆在民国时期城市休闲活动中的新形态。有关研究认为, 清代流动性质的茶棚是公园茶座的前身, 茶棚作为茶馆的一种特殊形态, 在清代多见于一些大型的市场、庙会等摊贩、游客集中的场所, 茶棚中一般备有少量竹桌、竹凳、藤椅等简单的茶座, 游人走累了即可在其间小坐, 饮茶品茗。随着公园开放运动的陆续开展, 一些茶棚在近代移入公园之中, 由临时的经营方式转为固定形式, 一些公园专门设立了多处新式茶座, 成为士绅、知识分子、学生等新型城市群体活动往来的热门场所。民国时期比较著名的公园茶座如中山公园的来今雨轩、北海公园的双虹榭、紫竹院的观鱼堂等。由于游客教育、生活背景、茶座安排和收费等问题, 民国年间的公园茶座间也产生了一定的人群分异, 以中央公园为例, “春明馆以遗老们为主要队伍”、“长明轩则是绅士和知识阶级的地盘”、“柏斯馨的顾客较复杂, 但简单归纳也不过红男绿女两种人”。由于占据人群的变化, 公园茶座间的谈话内容也发生了改变, “德先生、赛先生”等新时代下的主题成为了新式茶座间流行的主导。

在“七七事变”后, 北京城的市场与商业日渐萧条, 城市商业区中以服务商贾为主的茶楼相继歇业, 而随着电影院等新式休闲活动的兴起, 市民的休闲习惯产生了很大变化, 书茶馆、棋茶馆等也逐渐被新式公共空间取代, 清茶馆作为北京城中服务于社会普通市民且分布最广的下层茶馆, 其在民国时期虽勉强维持, 但多分布于天桥等边缘化的城市区域, 其景观也更加破败, 传统茶馆被精英阶层视为了封建社会衰败的文化象征。新中国成立后, 北京城的茶馆基本消失殆尽。

4 今日北京城茶馆及茶文化旅游发展状况

在当今社会中, 文化产业建设成为了城市规划与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茶馆作为传统京味文化的重要载体, 也再次引起了有关方面的关注, 打造传统茶馆、重塑京味文化, 成为了北京旅游特别是休闲文化游中的重要内容。总体来讲, 今日京城茶馆可分为传统复古茶馆、新式茶艺馆与相关衍生形态和茶街产业集群等一些主要类别, 现分别对其在北京城中的发展状况进行简单论述。

4.1 传统复古茶馆

复古茶馆是指具有一定传统茶馆基础, 以复原和重温传统京城茶馆文化为主要休闲旅游卖点的茶馆类型, 其规模一般较大, 在设施方面多复原和模仿传统大茶馆的形态, 在活动内容方面除饮茶外同时兼具传统茶园的杂耍、演出等活动形式与二荤铺、素茶馆作为饭馆的餐饮功能。如老舍茶馆即是现代京城复古茶馆中具有代表性的发展案例, 老舍茶馆的前身是 1979年创建的“青年茶社”, 为了解决待业青年的就业问题, 创办人尹盛喜带领二十多名知青, 卖起了两分钱一碗的大碗茶, 大碗茶店逐步发展成颇具规模的大栅栏商贸集团公司, 并在 1988 年投资新建了老舍茶馆。根据笔者个人在老舍茶馆的游览经历记忆, 老舍茶馆格局为仿古设计, 共分三层, 底层只作“店小二”招呼客人上楼之用, 二层为过渡区, 橱窗中摆设各种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工艺品及各种品相不一的茶壶, 三层是喝茶与观看演出的主要场所, 老舍茶馆中舞台较小, 观众席位按桌布置, 每个方桌可坐六至九人, 共计可容纳二百人左右。老舍茶馆中的演出为与茶文化和传统杂耍相关的内容, 以春夏秋冬四季茶艺表演为主, 兼有皮影戏、快板、变脸等各地传统演出项目。总体来讲, 老舍茶馆在一定程度上复原了传统京味文化, 但从其消费水平来讲偏向于比较高端的会所经营方向, 消费群体仅为城市中一部分人群或外来游客, 形成其短时性重复性较低的休闲体验, 如一位来此游览的同学所言:“老舍茶馆虽也是仿古而建, 但内在‘富贵气’还是看得出来的, 也绝不会是最普通的老百姓可以常进常出的场所。” (3) 另有如天桥地区天桥乐茶园, 可以说是对传统茶馆形态保存和复原较好的例子, 天桥乐茶园依托天桥曲艺文化核心地带, 以传统相声为主要演出内容。天桥乐茶园规模较小, 同样为按桌排列的观众席位, 在观看演出时需购买门票和茶水, 同时提供点心等小吃。与老舍茶馆的消费相比, 天桥乐茶园的收费相对低廉, 但随着德云社等演出团体在京城中引发追捧, 这些曲艺团体逐渐将演出移到了老舍茶馆、张一元茶馆等档次较高的茶馆之中, 其消费水平也随之提高。总体来讲, 复古茶馆在今日北京城中引起了相当的关注, 也构成了城市休闲旅游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其内部发展情况脱节现象比较明显, 如老舍茶馆在其中充当着领军的角色, 但由于消费较高无法构成市民日常的休闲习惯, 而其他消费水平较低的复古茶馆则并未引起足够关注, 或者说无法作为一种城市休闲体验的文化构成。复古茶馆的建设具备了一定的个体发展案例, 但尚未形成整体的品牌效应和成熟的发展模式, 一方面要树立应有的文化基础, 另一方面又未能建立起相应的游客休闲需求, 其发展可以说处于一种比较尴尬的境地。

4.2 新式茶艺馆与衍生茶馆

新式茶艺馆与衍生茶馆多为一些以茶馆经营为主题或基本形式, 但服务范围不限于传统茶水经营的新式店铺。总体来讲, 这一类型的茶馆可分为以传播茶文化为主的茶艺馆和以商业经营为主的衍生茶馆。

新式茶艺馆的出现最早见于1990年2月成立于福建博物馆内的“福建茶艺馆”, 与复古茶馆侧重于传统文化的复苏相比, 茶艺馆的经营更加注重茶艺本身, 以继承和弘扬传统的泡茶技艺和品茶艺术为主。早期的茶艺馆更多地作为一种文化事业, 而非单纯的商业营利性店铺, 如福建茶艺馆的设立将泡茶艺术和茶艺表演引入内地, 对中国的茶文化复苏和饮茶方式的改变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其之后, 中国内地陆续成立了一批新式茶艺馆, 北京方面茶艺馆起步较晚, 京城第一家茶艺馆是1994 年成立的五福茶艺馆, 据记载, 五福茶艺馆的创办者是一对年轻人, 他们早期经营餐馆, 由于厌烦了餐馆的喧嚣与油烟, 在一次品饮了台湾朋友冲泡的功夫茶之后, 决心学习茶艺并开办了北京第一家茶艺馆。与老舍茶馆相比, 五福茶艺馆经营中具备了更多的新式元素, 在经历了初期的经营亏损后, 五福茶艺馆通过成立茶艺表演队、举办茶艺茶道讲座、参与主办国际茶艺博览会、支持茶文化书籍出版等多种途径发挥社会作用, 终于扭亏为盈并开办了连锁店, 带动了北京和周边省市茶艺馆的发展。早期茶艺馆的创办者一般具有较强的弘扬茶文化意识, 其茶艺馆也具有相当浓厚的文化内涵, 服务对象以具有较高文化素质、对茶艺较感兴趣的人士为主, 消费水平也较高。进入21世纪, 茶艺馆发展进入快速传播时期, 内地大大小小的茶艺馆已有近十万家, 但在繁荣的表象之下, 目前国内茶艺馆的发展并不稳定, 以北京为例, 据统计在1995—2005年, 倒闭的茶馆占新增的茶馆半数以上, 赢利的茶艺馆只有约三分之一, 且一些利润来源于非茶艺项目的开展。总体来讲, 在茶艺馆由早期的文化精英自觉经营过渡到市场化大发展后, 京城乃至全国的新式茶艺馆发展中存在着比较严重的跟风问题, 现有许多经营者对茶文化和茶馆文化缺少基本的了解, 而游客在选择中也面临着纷繁不清的局面, 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茶艺馆在今后更进一步的发展。

在茶文化经营之外, 今日许多茶馆中还发展出了茶艺之外的一些服务项目, 如以酒水饮料供应为主的西式水吧、以棋牌娱乐为主的棋牌茶馆等, 一些茶馆为了获得赢利, 逐渐发展为以餐饮为主的饭馆, 杭州地区曾因提供自助点心发展出短暂繁荣的茶馆“杭州模式”。北京城中, 一些茶馆将桑拿、足道、茶道融为一体, “茶馆无茶”成为了城市茶馆经营中的怪现象。茶艺馆的兴起在作为一种新式城市休闲模式的同时, 也面临着未来发展定位的诸多问题, 与复古茶馆对传统茶馆文化的复原相比, 新式茶艺馆应当将发展重点侧重于茶艺与茶文化的传播方面, 明确自身定位、加强产业管理, 打造新型、积极、健康的休闲消费方式, 是茶艺馆在未来经营的主题, 而作为首都与文化中心的北京城更是在其中肩负着重要的模范任务。

4.3 茶街

北京城的茶街以西城区马连道最具代表性, 茶街以街道公共空间为载体, 形成茶馆与茶业在空间中的扩展。据2009年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统计, 马连道茶街茶行业年交易额超过20亿元, 占全国的近1/10, 形成了北京特别是宣南文化区中重要的文化产业组成。马连道茶街由近百家茶馆及商户组成产业集群, 形成了品茶、茶叶出售、包装、运输的纵向产业链, 以及茶馆、茶铺、茶具买卖、茶膳、茶足浴、茶文化周边产品销售等横向产业。马连道茶街开发中注重与旅游业的结合, 自2001年起, 马连道茶街每年举办“马连道茶文化节”, 自2007年起文化节更名为“马连道国际茶文化节”, 文化节活动在高举“国际化”大旗的同时, 以“扩内需, 保增长, 促发展”为出发点, 提出“茶文化与旅游手牵手”的口号, 在南城乃至京城茶文化发展中起到了很大的拉动作用。

马连道茶街在目前的京城茶文化产业中, 相比较而言属于比较成功的代表, 其业绩的取得一方面来自于产业集聚所产生的规模效应, 另一方面也由于其文化定位比较清晰。马连道茶街在近年发展中一直以打造国际特色商业街和北京文化创意产业街为目标, 在注重与旅游业结合的同时, 其在管理规划中也比较注重统一的文化形象的树立, 茶街中店铺的修葺多以古香古色的东方韵味为主, 在各色茶叶的包装中也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元素, 许多店铺在顾客品茶之余提供书法、绘画、古玩、茶具、根雕等鉴赏活动, 有时还设有茶艺表演。各地及海外游客来到马连道可以体验到中国传统的茶文化氛围, 结合宣南地区的文化发展大环境, 马连道茶街在旅游和文化产业发展中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另外, 马连道茶街在发展茶经济、打造茶业品牌方面也着力较多, 在其经济发展过程中, 逐渐发展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特色商户和本地品牌, 以商户“茶禅一品”为例, 该商户一直以来以独特的茶禅文化塑造企业品牌, 秉承“茶禅一味”的文化内涵, 凭借福建茶乡资源, 融茶文化与佛教文化于一体, 经过十几年市场发展, 不仅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还开发出以禅茶、白茶、凤凰单枞、红茶等四大主导产品为特色的商户产业。在茶业经营以外, “茶禅一品”还与北京地区的高校社团和茶文化团体合作组织相关的禅寺茶文化体验活动, 成为京城茶文化活动及文化创意产业开发中比较具有特色的体验项目。在本地商户之外, 一些产地品牌也通过选择代理、设立办事处、设立分公司等渠道落户马连道茶街, 如“贡牌龙井”、“大益普洱茶”、“吴裕泰茶庄”等, 对于树立茶街的专业形象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当然, 目前马连道茶街在文化旅游业打造方面还处于尚未成熟的发展时期, 其在文化多元性推广、旅游开发、宣传、商户管理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 如虽然发展出“茶禅一品”等业内明星商户, 但其在整个城市旅游业与文化产业中的影响力尚显不足, 另外马连道茶街商户之间在规模与专业性水平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商户之间基本属于一种各自为战的状况, 如何促进不同规模、类型企业间的协调发展, 加强其合理的分工与合作, 充分发扬街区的规模效应与整体优势, 是马连道茶街今后发展进入更为成熟模式与阶段所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马连道茶街在近年虽然确立了打造国际文化商业街区的发展目标, 但其与国际文化旅游业接轨还有较大差距, 国际化发展不能只满足于口号的提出和短时性国际活动的举行, 还要在文化宣传与品牌发展方便继续努力, 使马连道街区成为依托区政府和农业茶业发展的具有国内和国际影响力的文化产业街区, 其发展任重道远。

5 一个比较案例:西雅图的咖啡产业与旅游开发

西雅图是美国西北部文化及旅游业代表城市之一, 同时也是著名咖啡品牌星巴克的发源地, 咖啡及文化产业在西雅图城市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 各种类型、特点不一的咖啡馆更是散布于城市的大街小巷, 成为西雅图城市居民与外来游客休闲活动的重要场所, 西雅图在“风城”、“雨城”等别称之外, 在城市文化方面, 还享有“咖啡之城”的美誉。此处笔者特别将西雅图城市中咖啡文化产业的发展作为一个成功案例进行简单地介绍, 通过与北京茶文化产业发展的比较与分析, 作为一定程度上的借鉴。

与京城茶馆和茶文化的兴起类似, 咖啡产业在西雅图的兴起与该城市的自然和人文特点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与西雅图城市居民及一些学者的谈话中, 我们发现这里的市民将西雅图的气候特点列为咖啡文化在城市中发展的首要原因, 西雅图位于太平洋沿岸, 在华盛顿州普吉特海湾与华盛顿湖之间, 该城市为典型的海洋性气候, 多雨, 湿润, 故有“翡翠之城”、“雨城”之称, 由于城市时常阴雨绵绵, 市民出行不便以及对于温暖、愉悦的需要使其产生了对于咖啡的广泛需求。另外, 西雅图城市人口的教育和文化水平很高, 据称为世界上最喜欢读书的城市之一 (4) , 同时, 这里也是微软、波音等众多高科技产业的总部及许多会议、演出的举办地, 文化氛围的熏陶加之城市生活缓慢闲适的风格促进了城市对咖啡和咖啡馆的需要。据统计, 西雅图城市的咖啡年消耗量居于世界首位, 伴随城市及经济文化产业的发展, 西雅图逐渐发展出星巴克 (Starbucks) 、西雅图贝斯特咖啡 (Seattle’s Best Coffee) 和塔利咖啡 (Tully’s) 三大知名的世界咖啡品牌。在著名品牌及其连锁店铺之外, 西雅图城市中遍布着各种类型特色不同的社区咖啡馆, 成为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交往、工作的重要公共空间, 而咖啡馆也与渡轮、太空针等一并成为了游客来到西雅图必须参观的人文风景之一。

西雅图咖啡文化对城市经济与旅游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带动作用, 其文化产业发展也摸索出一种较为成熟的发展模式。以星巴克发展为例, 1971年第一家星巴克咖啡在西雅图派克市场成立, 开始经营咖啡豆业务, 1992年星巴克在纽约纳斯达克上市, 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目前, 星巴克在全球39个国家中已拥有超过13000家门店, 成为拥有重要影响力的世界文化消费品牌。星巴克的品牌影响力进一步带动了其诞生地西雅图的咖啡产业发展及城市咖啡文化中心地形象的塑造, 近年来, 城市咖啡文化产业发展迅速, 不仅咖啡馆遍布城市各处, 其文化周边产品如咖啡杯、纪念扣、星巴克限量版小熊等也受到各地青年消费者的喜爱, 占据了广大的消费市场, 一些咖啡馆与书店联合经营, 出售以旅游、文化为主题的书籍和纪念品, 进一步促进了城市的文化建设与旅游发展。第一家星巴克的诞生地派克市场 (Pike Market) 是西雅图城市旅游的地标性场所, 派克市场始建于1907年, 今日已发展为包含200余家店铺的游览型商业街区, 鱼市场与第一家星巴克可以说是这里最为著名的两处景点, 除具备基本的经济功能之外, 更是带动了整个街区的旅游产业发展。在规划上, 派克市场商户以鱼市场为中心沿海港呈线型分布, 其建筑风格突出农夫市场与西部异国情调的特色, 第一家星巴克在历史基础上只进行基本的景观修缮与维护, 在保持原状的基础上更通过对不同于其他连锁店铺标的传统标识的保持突出其历史地位与特点;在经营内容上, 派克市场既供应各种生鲜蔬菜, 也出售各种样式丰富的手工艺品, 无论是市场工作人员表演性质的定点叫卖, 还是星巴克咖啡制作的演示, 都充分契合市场的文化主题, 另有“鸭子船” (5) 可以游览整个西雅图市中心, 构成了丰富的旅游活动内容。来到西雅图的观光游客一般会将派克市场作为短期游览和感受城市传统市民生活文化的一个必备内容, 从外地而来的学生与工作人员也常常把在第一家星巴克喝一杯正宗的咖啡作为转变成一个“西雅图人”的开端, 可以说, 咖啡文化与城市公共空间在西雅图充当了城市文化“向导”的角色, 也成为了城市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6 结论与思考

对北京城茶馆发展历史和现状的简单梳理, 使我们对于这种城市传统公共空间获得了一些更加具体、生动的印象。公共空间是城市的重要组成要素, 公共空间依托城市文化而存在, 随着城市的发展, 其内涵也发生相应的变化。茶馆是与北京城传统文化和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一项公共空间, 北京城皇城文化的特点和市民悠闲、好交游的生活习惯促进了茶馆与茶文化在北京城中的兴旺, 随着近代城市社会状况的变化, 京城茶馆也发生了相应的转变。在今日商品经济背景下, 对传统文化的回溯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开发成为了城市经济与旅游发展中的重要课题, 茶馆与茶文化也再次成为了北京城文化与旅游开发的热点。目前北京城茶馆建设取得了一些成果, 但总体来讲现代茶馆在文化底蕴与市民基础两个方面还存在较多不足, 可以作为旅游精品推出的茶馆还较少;马连道茶街作为依托茶文化发展的商业与文化街区, 已具备了一定的建设规模并确立了清晰的发展目标, 在其未来发展中, 应进一步注重文化宣传与国际影响的打造, 同时使内部产业的协调更加合理, 发挥集群效应, 使其真正成为京城和宣南文化与旅游中的品牌区域。

饮食文化与旅游论文 篇8

荆州境内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省市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00多余处, 其中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座, 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处, 包括楚纪南城在内的古城遗址5处, 楚文化遗址73处, 大型古墓葬1000余处。有关帝庙、乌林古战场、华容古道等三国文化遗址;还有融山、水、洞、林、泉于一体的洈水风景区, 生态和谐的石首天鹅洲湿地及白鳍豚和麋鹿自然保护区, 以及尽显渔家风情的洪湖蓝田风景区。

荆州是江汉原始文化的发散地和中心。荆州的文化遗存纵跨人类活动的各个阶段。鸡公山遗址距今5万多年, 填补了我国旧石器时代平原居住的空白;数以百计的新石器时代城背溪、大溪、屈家岭、石家河等不同时期文化遗址的陆续发现, 日益清晰地展示出从母系社会到父系社会的完整系列。

荆州是楚文化的发祥地和中心。楚国在荆州定都长达411年, 名列“春秋五霸”、“战国七雄”。楚先民创造了足以与当时古希腊文化相媲美的楚文化。其精湛的纺织、冶炼、锻铸、髹漆工艺以及老 (子) 庄 (子) 哲学, 庄、骚文学等大放异彩, 鲜艳夺目的楚文化, 几乎囊括了周代文化的大半精华。

荆州是三国文化的汇聚地和中心。三国时期, 魏、蜀、吴金戈铁马, 兵戎相见, 为争夺荆州展开了旷日持久的征战, 《三国演义》120回就有72回写荆州。“刘备借荆州”、“孙权讨荆州”、“吕蒙袭荆州”、“关羽大意失荆州”……等演绎在荆州的历史活剧更是海内外妇孺皆知的千古佳语。

荆州是江汉民俗文化的集成地和中心。荆州地处江汉平原中心, 数千年的文化积淀使它成为一座琳琅满目、异彩纷呈的巨型民俗文化宝库, 浪漫抒情的巫歌楚舞, 享誉四方的艺曲戏剧 (楚剧、汉剧、马山民歌、木偶皮影) , 匠心独运的髹漆、刺绣、竹筒、青铜器、根雕、木艺, 名扬天下的宫庭八宝美食、三国名菜, 韵味无穷的民风民俗以及体现奋勇争先精神的龙舟竟渡和崇凤情节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荆州是国家优秀旅游城市, 建成对外开放和经营的各类景区景点65处, 其中国家4A级景区3处, 3A级景区3处, 2A级景区4处, 全国农业旅游示范区1个, 国家深林公园3个, 省级旅游度假区1个, 省级风景名胜区1个, 星级宾馆36家, 旅行社43家, 旅游从业人员3万人。2009年接待国内游客650万人次, 实现国内旅游总收入34.77亿元。

二、反思症结, 着眼开放找差距

第一, 资源利用不足。在荆州, 拾一片瓦砾, 可诉说中华文明的源头;捧一把黄土, 能包涵五千年的沧桑。但是对文化资源利用得很不充分。一是发掘不够。对荆楚文化的发掘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很多文化遗迹和历史掌故在视而不见中逐步被人淡忘, 甚至失传。二是品位不高。文化资源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其利用效果及其品位, 不能与楚文化、三国文化、江汉原始文化以及江汉民俗文化的品牌和中心地位相匹配。三是品牌不一。荆州文化资源丰富, 可是时而打楚文化牌, 时而亮三国文化牌;时而划龙舟, 时而崇凤凰;时而推屈原, 时而拜关公……缺乏统一的整体的和持续一致的构思, 导致本来是优势的东西却被别人抢先占领, 机遇就在犹豫和变化中延误。

第二, 管理体制不顺。荆州的文化资源客观上存在着条块分割、相互交错和各自为政的现象, 仅就荆州城区而言, 文化旅游景点分散于荆州区、沙市区和市直的文物、建委、水利、民宗、林业等部门, 荆州古城墙还存在着文物、建委、名城办和荆州区多头管理的现象。旅游资源的整合, 旅游发展规划的制定, 旅游产品的打造和营销很难协调统一, 由于各自利益的趋动, 政出多门, 相互打架, 制约和阻碍旅游业发展。

第三, 资金渠道不畅。由于荆州市财政困难, 政府每年对旅游的投入十分有限, 每年仅限有旅游产品的促销活动按最低标准需要资金300万元, 而财政每年的预算列支只有20万元, 连支付宣传资料的印制费都不够, 更谈不上进行市场开拓和景点建设投入了。只有依靠招商引资筹集建设资金, 但资源分割, 各自为政, 项目招商很难协调, 致使资金难以引进。

第四, 开拓能力不强。荆州的文化旅游企业“小、散、弱、差”, 没有形成应有的规模和市场, 缺乏创新意识和竞争能力, 发展受到制约。一是发展思路不宽。旅游企业对组织本地游客出区出境游十分积极, 而对把外地游客吸引到荆州却缺乏应有的思考和开拓。二是目标定位不高。由于文化旅游企业对目标市场和自身应有的价值缺乏研究, “小家子气”严重, 没有也无力在旅游市场中找准自己应有的最佳位置。三是市场拓展不力。主要表现在拓展市场的力度不够, 效果不好。

三、抢抓机遇, 创新思路谋发展

1、升华文化理念, 营造旅游氛围

(1) 从部门文化向社会文化推进。博大精深的荆楚文化, 内容丰富多彩, 其遗存形式和传承方式多种多样, 要全面地、完整地、准确地加以继承和发扬。一是扩充培育主体。要克服过去那种仅仅由宣传、教育、文化等单一部门抓文化的现象, 必须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 政府及其各个职能部门尤其是与经济发展相关的部门要共同发掘、培育、继承和光大荆楚文化, 使其根据各自承担的社会责任和社会职能, 培育和发展与荆楚文化相适应的各具特色的部门和行业文化, 真正形成“全社会办文化”的格局。二是拓展传承载体。荆州文化载体多姿多彩, 就宏观而言:三国故都蜚声海内外, 极具古文化内蕴, 是人们仰慕的地方, 是承载荆州文化的主要载体。从微观上看:荆州博物馆、玄妙观、三管笔、张居正街、张飞一担土等极具特色的人文景观, 都是拓展、传承荆州文化的重要载体, 要以之为依托, 不断向学校、企业、街道等方向延伸, 以此来带动整个城区的布局、环境绿化的营造, 不断发掘荆楚文化的底蕴, 展示荆楚文化的深刻内涵, 形成和谐统一的城市风格。三是提升全体市民的文化素养, 使市民素质与“历史文化名城”的品牌相适应, 形成人人崇高文化, 个个讲究素养的良好社会风尚。

(2) 从零散文化向整体文化推进。对民间流传的有关荆楚文化的一个个零星的片断, 特别是一些传奇性和神话般的历史典故和传说, 要根据其内涵和历史, 归属进行整理、加工、完善尽可能地还原其本来的面目;对流传时代久远或承接失误而濒于失传的民间文化要进行抢救性发掘, 不断地还原和丰富荆楚文化的内容;要不断地抢占楚文化、三国文化、江汉民俗文化的制高点, 与其在全国乃至世界的中心地位相匹配。同时要对遗存的各种文化资源进行有效地整合, 形成完整的荆楚文化体系, 增强荆楚文化的整体效应和感召力。

(3) 从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推进。楚先民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文化。我们要借助这些辉煌历史, 创造更加绚丽夺目的现代文化, 形成与历史文化名城相适应的人文理念、精神风貌、发展环境以及适合荆州特色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模式。要把古代文化与现代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 做到“有标杆、有亮点、有氛围”形成既有古文化踪迹, 又有现代文化特色的荆州文化。

(4) 从精神文化向产业文化推进。荆州的文化遗存纵跨人类活动的各个历史阶段, 逐步形成江汉原始文化、楚文化、三国文化和江汉民俗文化乃至长江水文化的中心, 这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充分发挥荆州的区域优势, 结合江汉平原的产业特点, 利用好这些文化资源, 特别是文化人才和精湛技艺, 广泛吸纳海内外资金、技术、成果, 把精神的变物质的, 把无形的变有形的, 加快文化产品商品化、文化行业产业化的进程。

2、发掘文化潜能, 构造旅游基础

(1) 把“远”文化变“近”。“最原始的往往是最现代的;最幼稚的往往是最成熟的”。荆州历史悠久, 先后有34代帝王在此建都, 历时500余年, 又是三国时期争夺的中心, 具有超乎寻常的历史沉淀与原汁原味的人文资源。这些得天独厚的优势为荆州开发返朴归真的古文明探幽游, 展现出一片广阔天地。要展现这些古朴的文化遗迹, 充分展现古都形象, 将一些抽象的历史掌故用形象化手段充分显现, 使观赏者看得见, 摸得着。

(2) 把“死”文化变“活”。荆州是全省乃至全国少有的文物大市之一, 星罗棋布的江汉原始文化遗存、楚都纪南城、八岭山古墓群、荆州古城墙等都是一座座文化宝库;地下文物也十分丰富, 出土文物14万余件, 特别是改写世界军事史的越王勾践剑、吴王夫差予, 改写世界纺织史的马山“丝绸宝库”以及世界上发现最早的独具类型的西汉男尸, 都是令人叹为观止的稀世珍宝。激活这些文物资源将形成一个个亮点。要采取举办展览和模拟等方式与海内外交流, 把这些珍奇的、历史悠久的、僵死的、古板的东西盘活, 使之活灵活现地展示在人们面前。

(3) 把“静”文化变“动”。古城荆州岁月沧桑, 发生过许许多多的重大事件, 在民间流传有不少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和名人轶事, 特别是荆州作为三国时期的军事要地, 一篇篇波澜壮阔的历史活剧都在这里上演或与这里有关。要把这些历史故事、轶事遗迹等用传统的文化活动和现代媒体以及饱含文化内涵和无限商机的大型节庆活动等各种方式进行宣传和传承, 绘声绘色地充分展示历史文化遗存, 使整个古城更富生机, 更具活力。

(4) 把“旧”文化变“新”。几千年的文化传承形成了荆州独特的文化风格和品牌, 这是荆州人民乃至全人类的宝贵财富, 特别是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巫歌楚舞、艺曲戏剧等, 别具一格, 魅力无穷。我们要有效地加以继承、发扬和光大, 更不断地与时俱进, 推陈出新。要把历史文化变成新时代文化, 赋予其新时期特色的内涵, 并用现代表现手法进行展示和传承, 为现代人服务, 使其更具生命力、吸引力和感召力。

3、集合文化资源, 打造旅游精品

(1) 以遗存为基础, 再现古都风采。一是复建楚国故都。在楚纪南城附近还原建设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楚城, 客观地再现楚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信仰、生活方式、生活习俗, 并通过游客的直接参与, 亲身感受楚文化的真谛。二是建设文博中心。以国家旅游局评定的“AAAA”级旅游景点荆州博物馆为龙头, 充分利用荆州丰富的文物资源, 并发挥文物大市的辐射和积聚作用, 广泛吸纳本地和外埠民间文博资源, 建成中国中部地区规模最大、门类最多、品种最全、品位最高的文博中心。三是开发楚王陵园。荆州城西的八岭山, 山清水秀, 是块风水宝地, 是楚国的王公贵族“安息”的地方。保护和开发楚王陵园, 并把这块灵验的宝地建设成现代化享受的集游览观光、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生态旅游胜地, 前景十分广阔。

(2) 以故事为线索, 演绎历史传奇。荆州独特的地理位置, 使其成为闻名遐迩的古战场和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特别是三国时代争夺的中心。开辟三国旅游专线, 重现三国人物鲜活的故事, 感触其恢弘壮阔、运筹计谋以及智勇忠义, 其味融融。钟灵毓秀的荆楚大地人杰地灵, 孕育出了一代又一代杰出人物, 屈原、宋玉、老子、庄子、楚庄王、孙叔敖、张居正等, 以名人轶事为纽带, 开展各具特色的文化旅游活动, 将产生巨大的震动效应。

(3) 以古城为载体, 拓展民俗游艺。荆州古城距今2800多年, 其保存之完整, 历史之悠久, 在全国乃至世界上均属罕见, 堪称人类古代城垣建筑史上的丰碑。疏通护城河, 完整配套设施, 还原古城“砖、土、水”三城的原貌, 在古城内外根据民间广泛流传的斗智、斗巧、斗力的传统游艺规则, 借助现代高科学手段和声、光、电等技术, 开展各种传统的民俗游艺活动, 建设中国中部地区独具特色传统艺竞技娱乐中心。

(4) 以民俗为依托, 建立快乐产业。荆州, 孕育了代表荆楚文化的民俗艺术, 造就了成百上千的民俗艺术家和能工巧匠, 产生了包括20多个门类的艺术精品100多种, 可供开发的达2000多件。这些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许多作品参加过全国和国际性大型艺术作品展览, 被海内外收藏家珍藏。拯救、挖掘、利用民俗艺术, 大力开发民俗工艺品加工业, 实现工艺品向旅游商品转化, 应成为荆州旅游经济发展的一个支点。

摘要:荆州, 一颗璀璨的明珠, 以美丽、神奇、富庶的雄姿, 镶嵌在江汉平原腹地和中国版图几何中心, 她东连武汉, 西接巴蜀, 南抵萧湘, 北达中原, 历来为兵家和商家必争之地。荆州是国家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素有“文化之邦”、“鱼米之乡”和“旅游胜地”的美誉, 是国家优秀旅游城市。

文化创意与河南旅游 篇9

创意产业的发展趋势

创意经济的浪潮正在席卷世界。在1998年发布的《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报告中, 创意产业被定义为:“从个人创造力与技能及才华中获取发展动力, 并通过开发知识产权来创造潜在财富和增加就业机会的产业。” (1) 创意会创造出无穷的新产品、新市场和新机会, 新创意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原动力。目前创意产业在国外已成为发展势头强劲的产业, 成为产生巨大经济效益的新的发展模式。全世界创意经济每天创造220亿美元的效益, 并以5%的速度递增。在发达国家增长的速度更快, 美国达14%, 英国为12%。 (2) 创意被认为是决定当代社会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

旅游是一种经济活动, 同时也是人的文化活动, 旅游消费是文化消费, 旅游服务是文化服务, 旅游产业是文化产业。旅游者是在寻找文化、购买文化、享受文化、消费文化;旅游经营者则是生产文化、经营文化、销售文化。 (3) 文化是旅游的核心和灵魂, 更是旅游产品开发的基础和关键。创意通过提高产品或服务等实用价值之外的文化附加值, 提升产品的经济价值。创意旅游是创意产业与旅游业相融合的结果, 在世界范围内正成为日益兴起的新型旅游形态。将文化创意与旅游业相结合, 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已经兴起, 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地都将创意产业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给予高度重视, 并取得了巨大成效。文化创意与旅游业的融合展现了无比广阔的前景。

当前河南旅游业存在的问题

“得中原者得天下, 游中原者知中华。”河南是中华文明重要的发祥地之一, 历史文化遗产丰富, 河南境内现存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有54处, 地下文物居全国第一, 馆藏文物130万件, 约占全国馆藏文物总量的1/8。七大古都河南占3个, 还有众多的文化景观。同时古文化、根文化、河文化在河南也形成优势, 文化类型具有鲜明的主题特色。大量可供开发的社会旅游资源, 得天独厚、具有垄断性的、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 为河南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但目前这些旅游资源蕴藏的价值远没有被深度开发利用, 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中原文化不应只是单纯形式上的文化符号, 应更多地转化为一种深层的民族精神取向, 与现实生活以及当代人民的文化需要发生直接关系, 而成为文化旅游资源, 这样才能达到文化精神需求与旅游的有机结合, 实现河南文化旅游的重新建构和真正超越。

长期以来, 旅游产品老化、产品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一直困扰着河南旅游业的发展。河南有众多无可替代的文化, 以文化创意壮大旅游业已经取得一些成绩, 如《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大宋东京梦华》等一批文化节目强势推出, 令游客赞不绝口。经过精心打造, 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也已经成为河南省文化建设的重要标志。但总的来看文化氛围不浓, 文化旅游的大产业没有形成, 特别是缺乏“河南创意”, 没有很好地与文化优势结合起来, 没有把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通过创意打造成优质精品旅游项目依旧是河南旅游业存在的问题。河南旅游产业结构过于单一, 大多还是依靠景区和景点为主的门票经济。旅游开发也过于倚重资源本身, 投入巨大, 但效益不佳。据统计, 游客在河南省人均停留时间为3.03天, 比全国平均少0.34天。对许多景点, 游客一般都停留在静态观光上, 动态体验性差, 主体参与度低。留不住客人, 就不会有很好的经济效益, 也就形不成大产业。在全球化背景下, 我们必须探索一条解决上述问题的路径, 将文化软实力转化为旅游硬实力, 用创意使河南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更加灿烂。

以文化创意引领河南旅游业的发展

河南旅游业在经历了30多年的大开发、大发展之后, 所在的环境和面临的形势也发生了深刻而重大的变化, 重经济轻文化的现象已成为河南旅游业发展的最大障碍。要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方向转变, 由注重规模扩张向提升效益并重转变, 由注重经济功能向发挥综合功能转变。 (4) 世界旅游业的发展证明, 旅游现象在其初期发展阶段往往以其显著的经济意义为人们所重视, 进入成熟与稳定发展阶段后, 旅游给人的文化熏陶及精神层面的安抚, 远重要于单纯的景色感受, 精神文化元素已成为游客深层次的情感召唤, 旅游的文化意义引起人们的更多关注。转变旅游业发展方式, 就是要转变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发展机制、发展形态, 并使之向更加符合科学发展的方向转变。

河南有着无可比拟的历史文化资源, 文化创意是实现河南旅游产业升级转型的必由之路。河南旅游要完成由低端到高端、由数量到质量、由国内到国际的转变, 实现旅游业的重新建构和真正超越, 把灿烂厚重的文化软实力转化为经济硬实力, 必须依靠文化创意。将文化创意作为旅游价值体系的核心部分, 凭借文化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来吸引旅游者。具有文化创意的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就获得了巨大成功, 现已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市场震撼力的精品文化旅游项目, 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原因就在于它向世界华人传达的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根”文化, 满足的是亿万华人寻根、拜祖的虔诚心愿。 (5) 河南需要更多这样的文化创意。

以文化创意实现河南旅游业升级和转型的模式是:大力引进和培育创意人才, 用文化创意开发旅游资源, 以资源开发促使产业结构升级;用文化创意打造旅游产品, 以产品创新促使产业结构升级;用文化创意强化旅游营销, 以市场拓展促使产业结构升级;用文化创意引领旅游消费, 以扩大消费促使产业结构升级。 (6) 食、住、行、游、购、娱各个方面都可以通过文化创意进行创新, 旅游目的地、旅游资源、旅游活动等产业链的每个环节都可以通过文化创意产生观念价值的增值, 各种有形和无形的资源都可以通过文化创意转化为旅游业经营资本, 创造出新的经济效益。

资源有限, 创意无限。旅游业发展至今, 文化、精神和心理需求已成为多数旅游者的追求目标, 游客对旅游产品的精神文化内涵要求愈来愈高。把创意融入多元的文化资源中, 实现资源的再利用和价值的再挖掘, 是对文化资源最好的继承方式, 突破以往对文化资源和文化遗存就地经营与管理的狭隘思路, 是提升和再造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创意产业所具有的创新性、融合力、高增值力、强辐射力和高科技含量的特征, 将成为旅游业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河南旅游业将进入一个全面提升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丰富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注重旅游者的文化体验价值、转变旅游发展方式的新阶段, 实现旅游业的创新发展已成为提升河南旅游层次的关键。据河南省旅游局统计, 2010年河南省共接待省内外游客2.58亿人次, 旅游收入达2294亿元。根据河南省委、省政府的规划, 到2015年, 河南将成为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实现年接待海内外游客4亿人次, 河南GDP的13%将由旅游业贡献, 旅游业将成为河南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文化创意为我们实现这一目标展现了广阔的前景。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无价之宝。转变发展理念, 大力引进和培育创意人才, 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经验, 通过整体策划、系统开发, 打造一系列具有河南文化特色的旅游创意产品, 让“文化河南”成为河南走向世界的崭新形象, 实现河南旅游业的大繁荣、大发展。

注释

1 冯学钢、于秋阳:《论旅游创意产业的发展前景与对策》, 《旅游学刊》, 2006 (12) 。

2 约翰·霍金斯[英]:《创意经济》, 英国:企鹅出版社, 2002年版, 第56~58页。

3 潘立勇、傅建祥:《人文旅游第一辑》,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第24页。

4 刘志勇、王伟年:《论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 《企业经济》, 2009 (8) 。

5 张北:《简议文化旅游品牌的营销---以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为例》, 《新闻爱好者》, 2009 (9) 。

饮食文化与旅游论文 篇10

文化旅游产业应该以人文科学发展观作为自己的指导思路。人文旅游追求的目标是发挥旅游产业对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等的促进作用, 不断提升旅游产业的价值与品位, 促进旅游产业朝着可持续的方向发展……而旅游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充分体现“以人为本”, 尽量满足旅游者对文化的消费需求。

1. 人文旅游丰富了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内涵

人文旅游一个很重要的特性就是移传性, 或叫双向沟通性。无论是客源地还是旅游目的地, 都能借助游客的移动相互影响, 从而使地域间、民族间、国家间的文化得到传播与交流。人文旅游与旅游文化产业的多种文化形式均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 比如核心层的文化产业、外围层的文化产业、相关服务层的文化产业等, 它们之间的结合使得旅游文化产业的内涵得到更深层次的丰富, 与此同时, 人文旅游本身的价值也得到了提升, 文化焕发出独特的魅力。除此之外, 人文旅游还大力倡导对文化及其资源的保护性利用, 这一举措本身不仅促进了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 更为其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基础和前提。

2. 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升了人文旅游的品位

随着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越来越关注有助于自身发展与完善的更高层次的精神消费活动, 而旅游是大多数人首选的满足其精神消费需求的一种途径。旅游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文化活动, 人们参与旅游活动目的就是获取对特定人类文化的审美与体验。发展旅游文化产业, 开发多层次的旅游产品, 深入优化旅游产品的结构, 积极提升旅游产品的档次和品位,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促进人文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 也有利于提升人文旅游的品位。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其中一个目标是提升区域旅游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形成优秀的人文旅游产品品牌, 并进一步向国外市场进军。

二、山东省济南市对人文旅游与旅游文化产业联动关系的探索与实践

近年来, 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泉城济南”的三大名胜——趵突泉、大明湖、千佛洞, 老化现象日趋严重, 旅游形象开始变得模糊, 而与此同时, 一些新的景区和产品由于在开发上缺乏核心竞争力, 市场知名度小。为了尽快改变这种“青黄不接”的现象, 重新振兴济南的旅游文化产业, 当地有关部门已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了努力, 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1. 打造具有泉城特色的旅游品牌, 建设具有泉城特色的旅游项目

济南之所以被称为“泉城”, 并且人尽皆知, 其原因就在于“泉”是济南的特色, 是独一无二的。所以, 要想促进济南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 做好泉水的文章, 打好泉水这张富有济南特色的名牌是关键。山东省济南市就围绕着“泉”而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 比如, 尽快恢复泉群的持续甚至是常年喷涌;在一些游客必经地区 (飞机场、火车站、汽车站、市区主要广场等地) 建设一批人文喷泉景观, 给游客营造一种“身在泉都”的感觉。除此之外, 济南还是一座人文旅游资源相当丰富的城市, 比如在国内知名度很高的龙山文化、灵岩寺以及作为玫瑰原产地的平阴等, 在着力开发与恢复泉文化旅游的同时, 也不能忽略这些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人文旅游品牌, 正确的做法应是将其与泉文化结合起来, 共同挖掘与建设, 形成一种相辅相成、互相衬托的局面, 吸引游客前来参观。

2. 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 重视旅游文化事业的传播

旅游文化的传播在很大程度上要靠人。所以, 要通过各种途径与渠道, 大力培养高素质的旅游创新人才, 以更好地促进旅游文化的传播与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济南就在本地建立了一些专门的旅游学校与旅游专业, 对相关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与再教育, 注重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 此外, 围绕着济南旅游、齐鲁文化等还出版了一些图书和音像制品, 地方性的报刊也注重刊登一些有关这方面的文章, 以期对当地居民的旅游意识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人文旅游与旅游文化产业联动发展的对策

1. 优化旅游文化产业结构

人文旅游也即旅游的人文性。人文旅游涉及的层面相当广泛, 包括旅游资源的人文性、旅游消费者的人文性、旅游管理者的人文性、旅游经营者的人文性等。人文旅游与旅游文化产业的联动发展, 将使旅游文化产业的内部结构发生巨大调整与优化, 使旅游业的发展方式发生转变, 提高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质量, 从而使旅游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更为重要的地位与作用, 使人民群众的需求得到更大程度的满足与实现。

2. 促进旅游文化产业的转变

旅游文化产业是一个涵盖范围极其广泛的行业, 人文旅游的发展可以带动文化旅游产业及其相关产业发生一定程度的转变, 比如使旅游产业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使旅游产品由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转变;使旅游消费者由单一观光型向复合体验型转变, 等等。

3. 提升旅游活动的人文价值

对于旅游管理者来说, 必须从人文关怀出发, 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与政策;对于旅游经营者来说, 必须在产品的经营和产业发展的实践中, 强调人文关怀, 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对于旅游消费者来说, 在人文旅游活动中, 必须加强自律, 不断提升自身修养, 不断提升自身行为的文化自觉性。

4. 提高旅游活动的文化品位

对人文旅游文化内涵进行深入挖掘并不断提升其品位, 是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人文旅游必须突出地域特色, 推行文化产品的品牌营销战略, 运用高科技手段, 拓宽文化形式, 大力进行文化主题公园建设, 为旅游文化产品的精品化发展之路奠定基础。

新时期旅游业的发展对人文旅游与旅游文化产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要实现旅游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实现人文旅游与旅游文化产业的联动发展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对两者之间相互关系的分析, 结合山东省济南市的实例, 提出了它们进行联动发展的策略, 这对人文旅游与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可以说是指明了道路。

摘要:人文旅游使旅游摆脱了单纯的经济产业的束缚, 它指的是这样一种旅游精神和行为, 既使旅游与文化全面契合, 又以人文精神关怀主导着所有的旅游活动。人文旅游对与其核心价值观念相匹配的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这一角度来说, 人文旅游与旅游文化产业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动发展关系, 两者之间的互动发展, 不仅会使人文旅游的内涵大大丰富, 更会提高旅游文化产业的附加值, 实现人文旅游与旅游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本文拟从人文旅游与旅游文化产业的联动关系的分析入手, 以山东省济南市的实践为例, 探讨人文旅游与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 以期对人文旅游乃至整个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与帮助。

关键词:人文旅游,旅游文化产业,联动发展,对策

参考文献

[1]金岩.人文旅游与文化旅游产业联动发展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 5 (3) :65—68.

[2]魏中俊, 周鸣争旅游文化产业持续发展的可拓模型[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06, 7 (7) :1164—1167.

[3]栗洪伟.河南省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问题分析与对策建议[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 23 (6) :52—55.

[4]朱晓青, 温亚楠.人文旅游发展现状与对策[J].中国林业, 2011, 5 (21) :49—49.

文化创意与旅游业如何互动 篇11

一、文旅互动的四个层面

1.创意性的吸引物

整合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资源,围绕文化主线打造创意性旅游项目,形成旅游产业发展的生命力,实现人气聚集,引爆区域,打造对旅游市场的持续吸引力。

2.创新旅游体验方式

将地域文化与世界级品牌、科技和资本高效对接,引进高新科技,采用情境体验、动漫形象、创意理念、游戏玩法、影视场景、个性创意商品、生态建筑景观及丰富演艺将静态的文化资源活化起来,呈献给旅游者完美的深度文化体验。

3.创建大产业体系

在文化创意引领下,以旅游业为主导,复合其他相关产业,形成多种新的旅游业态、旅游产品,通过旅游搬运效应,带动旅游综合消费,提升文化产业的附加值、延伸产业链条、拓展产业空间,真正实现产业之间的互融与共荣。

4.创立多元盈利途径

实现文化产业化,通过构建销售地产产品、开发旅游经营项目、树立产品品牌、升值产品价值等多元化盈利模式,确保项目资金的快速回流。

二、文旅互动的产品形态

1.文化演出

借由文化创意产业来驱动的文化演出,对环境破坏最少,产生的效益辐射范围却最大,是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互动融合的最佳经济模式。

2.文化型主题公园

文化型主题公园注重文化展现,是以一种或数种文化内容为题材,通过设计制作逼真的景区,并加以观赏性、娱乐性、体验性极强的现场游乐项目,打造让游人身临其境、忘乎所以、尽情欢愉的旅游场所。

3.历史文化街区

历史街区是宝贵的旅游资源,通过合理的开发和严格的管理,不仅可以处理好保护和开发的关系,还可以取得更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等综合效益。而且随着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喜欢到古老的街区去体会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4.文化节庆

节庆是独特的地域文化、城市文化和民俗风情最集中的表现。当节庆与现代旅游融合,便形成了新的经济和文化载体——旅游文化节庆。目前发展较典型的如哈尔滨冰灯节、青岛国际啤酒节等。

三、文旅互动的路径

文旅互动的本质是文化和创意对旅游业价值链的渗透、辐射和延伸,促使旅游产业价值链增值,以实现资源、文化、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优化资源组合,重塑产业品牌基础

对遗失于现实生活、具有旅游开发价值的资源进行抢救、整理与呈现,对已经开发利用的民族文化资源做更深层文化价值的探索、研究以及创造性整合,在此基础上,筛选出核心文化价值,开发出层次性、系列化和高品位的文化旅游产品,重塑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和产业品牌形象。

2.促使产业增值,增强核心竞争力

一是选准切入点,突出产品的层次性;二是提炼主题,突出产品的系列性;三是丰富文化内涵,突出产品的高品位性。

3.促使环境美化,提高旅游吸引力

旅游环境的打造应注重文化和人文内涵的挖掘,要有新的表现方式,要创意文化,文化创新;创新思想,创意精品。使整个旅游环境处处有创意,景景显文化,以支撑地方旅游精品,成为地方对外推广的靓丽名片。

4.增加产品渠道,拓展客源市场

一是构筑产品竞争优势,用体验的创意思维创造旅游产品;二是建立目标客源市场的品牌忠诚,用弹性的思维运用营销策略。

5.升级消费结构,增强旅游时尚

一方面,运用创意提高旅游产品消费中文化的含量,推动消费方式的转变和消费结构的升级;另一方面,创意旅游可激发旅游者的潜在消费欲望,提升消费层次,拓展消费空间。

新疆文化旅游与文化产业发展探析 篇12

一、文化旅游与文化产业的辩证关系

文化旅游和文化产业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 它们相互促进, 相互抑制。从旅游的角度来说, 旅游的本质就是一种文化交流, 文化伴随着旅游者和旅游目的地而传播, 从而为旅游景点当地的人民创造了发扬其本地文化的条件。从文化产业来讲, 文化也是旅游的不可或缺的部分, 这是因为旅游的过程当中一定充斥着文化元素, 旅游和文化是伴生的。另外, 当游客旅游过程进行消费活动时, 也一定是为文化产品买单。所以, 文化旅游和文化产业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一) 文化是旅游的核心内容, 是旅游的灵魂所在和文化的传播渠道

旅游活动自始至终都离不开文化的支撑, 文化始终贯穿着旅游活动。这是因为旅游者之所以旅游, 是因为他们需要文化的交流, 旅游过程的消费也是为文化而买单, 旅游的特色之一就是各地的文化差异。所以说, 文化是旅游的核心和灵魂。此外, 由于各地的经济发展程度不尽相同, 其所造成的民俗、民族文化差异是旅游的特色之一, 这些差异不但使旅游过程丰富多彩、让旅游者赏心悦目, 更是不断刺激着越来越多的人们旅游消费, 从而提高当地居民收入。因此, 说文化是旅游的重要内容毫不为过。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 人们的压力越来越大, 旅游已经成为人们外出休闲的主要方式。为了迎合这一巨大需求, 世界各地都在积极挖掘、发扬本地的传统文化, 以期形成自己的特色, 而传统文化的发扬和传播, 又必须以旅游为传播媒介。因此, 文化的传播是以旅游为载体的。除此之外, 由于旅游活动的日益普及, 世界各地的文化传统也随着旅游活动逐渐传播开来, 促进了各地的文化交流, 因此文化是依靠旅游这一途径进行传播的。

(二) 文化旅游已经成为旅游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 旅游产业的发展直接促进了传统文化的复兴。当一个地方的自然景色和文化传统相结合时, 能够极大地提升旅游内涵并促进旅游者的精神享受, 这有利于该景点形成自己的特色并吸引更多的游客。此外, 旅游引起的各种文化交流, 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交流, 将会弘扬各地文化传统, 去粕存精, 也有利于形成自己的品牌影响力。

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相互关联、相互促进主要是通过文化旅游的服务和产品表现出来。文化旅游之所以能够吸引游客, 就是因为该旅游地能够为旅游者提供与其本身文化不同的文化产品。这说明了文化旅游的本质, 即提供与文化相关的服务和产品。可以这样说, 首先文化旅游是一种旅游, 能满足人们的旅游需求。其次文化旅游注重“文化”, 是以本地文化传统为根基的, 这种文化传统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而且, 文化旅游的主要消费是通过食、住、行、游、购、娱等途径来实现的, 而这些途径恰好能体现各地独具特色的文化和传统。

二、新疆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优势劣势分析

(一) 新疆民俗文化旅游的优势

新疆地理位置十分独特, 位于欧亚大陆腹心, 毗邻南亚、西亚和中亚, 周边与印度、巴基斯坦、蒙古、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等八个国家接壤。边境线长达5600公里, 并且拥有多个对外开放口岸, 是我国重要的对外通道。比较重要的口岸有红其拉甫、霍尔果斯、阿拉山口等口岸。如此独特的地理环境, 无疑让新疆有了发展旅游尤其是文化旅游的资本和潜力。

世界旅游组织预测21世纪的旅游主流将是回归大自然。这一点, 新疆也不甘落后。新疆拥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 有著名的火焰山、喀纳斯湖、天山天池、那拉提大草原、乌尔禾魔鬼城、卡拉库里湖、赛里木湖、禾木村等, 符合现在和未来的旅游需求。无论是自然景观还是人文景观, 都有着不可限量的潜力。

伴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东风, 以及国家对于新疆制定的很多优惠政策, 新疆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从旅游资源的方面来说, 新疆也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很多资源都未完全开发到位。此外, 中国加入WTO以后, 旅游业作为对外开放的产业之一, 无疑会吸引更多的国外游客和投资机遇。

(二) 新疆文化旅游的劣势

由于面积太大, 新疆各景区之间相隔太远。各景观之间过于分散, 对于游客的旅行参观极为不便, 造成时间和金钱的浪费。新疆特殊的气候使得交通成为一个大问题, 虽然现在新疆的交通比起过去已有了极大的改善, 但是受气候的影响仍然较大, 如进入那拉提、喀纳斯等景点就很不方便。此外, 不少景点的配套设施较差, 住宿、停车等基本设施匮乏, 使得长途跋涉的游客得不到充分的休息, 从而降低了旅游体验。

新疆远离我国较为发达的地区, 而这些地区是游客的重要来源地, 坐火车去新疆旅游会浪费太多时间, 而坐飞机去新疆费用太高, 不利于吸引回头客, 如京津唐地区、珠三角地区到新疆主要旅游景点的机票价格都十分高昂, 如此巨大的路费成本几乎和出境旅游相当。并且, 新疆旅游的淡季旺季差别十分明显, 旺季往往机票折扣较小, 这无疑不利于新疆的旅游发展。

新疆的部分旅游资源, 如丝绸之路的文化旅游, 和西部其他地区如陕西等地的旅游景点较为类似。而西北其他地区的交通条件要优于新疆, 所以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原本打算去新疆旅游的游客。此外, 越来越多的国人喜欢出国旅游, 加之国外旅游成本越来越低, 以及我国其他旅游景点的大力度建设, 都对新疆的旅游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三、对新疆民俗文化产业化发展的建议

文化旅游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旅游方式, 而新疆又具有文化旅游的基本条件, 如何发展新疆的文化旅游, 是新疆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 重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新疆文化旅游产业要健康快速发展, 产业化必不可少。而新疆目前的情况是, 大部分文化旅游景点都相当于“事业单位”, 没有遵循市场规律, 没有形成产业化, 导致了其旅游产品的粗放性。另外, 新疆各民族多元文化是新疆文化旅游发展的动力。所以, 一定要抓住这一特点进行发展, 应该将注意力放在如何发扬自己的民族特色上, 如果在发展新疆文化旅游的道路上一味追求现代化, 将是舍本求末, 不利于其文化旅游的发展

文化旅游是旅游的一种方式, 要发展文化旅游就一定先发展旅游业。旅游业的发展, 不管是前期投入, 还是概念宣传, 还是提高当地居民的积极性, 都离不开政府的积极参与。在前期投入上, 各种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是必须的, 而政府此时可以把旅游业当成是高投资高回报的大好机会。在概念宣传方面, 政府的主导作用也十分明显。现在旅行社方面不管怎么做广告, 起到的效果也许还不如政府的一句话, 毕竟旅游者最留意的还是官方的宣传。此外, 由于旅游业的发展可能会干扰到当地一些居民的正常生活, 引起不满情绪, 此时政府应该积极做好宣传工作, 让他们明白开展旅游能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并实实在在地让他们得到利益。

(二) 开发多样化的旅游商品, 树立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良好形象

相比其他旅游发达地区而言, 新疆的旅游产品相对单一, 所以应该想办法抓住游客旅游的各个环节, 让游客在不知不觉中舒舒服服地消费旅游商品。首先, 要加强旅游商品的宣传。其次, 加强旅游商品的开发。不管是新疆本地的文化产品, 还是古玩、玉石等, 都有着进一步开发的潜力。最后, 制定一系列的优惠政策, 吸引游客前来旅游。

拿石河子市来说, 石河子的旅游区域虽说不错, 但仅仅依靠自己的资源还是很难取得较大收益。可以充分利用其周边环境, 如与之毗邻的玛纳斯和沙湾, 这样一结合, 对于石河子主打“军垦旅游”的发展就大有裨益。若继续扩大其旅游圈, 和天池、天山、吐鲁番等知名景区有机结合, 就更能互相利用其资源, 达到多方发展的目的。具体的结合方式一方面可以通过完善交通系统来实现, 让游客可以自由地往来于旅游圈内的各个景点, 另一方面可以制定一系列的打包优惠政策, 让游客同时能游览旅游圈内的多个景点, 促进游客在区域内消费, 以达到提高收益的目的。

(三) 大力改善新疆的旅游环境

一个地方的旅游环境是能否吸引游客的重要指标。任何一个知名的旅游景点, 其旅游环境一定不会差。对于新疆来说, 这显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要提高新疆的旅游环境, 首先要大力开展绿化活动。新疆地处西北, 给人的印象是黄沙漫天、环境较差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游客的兴趣。提高城市的绿化环境不但能够给游客以美的感官享受, 更能起到阻风抑沙的作用, 还可以提高游客对新疆的印象, 可谓是一举两得。其次, 加大旅游景点的建设力度。相比其他旅游大省而言, 新疆的旅游环境较为粗犷, 很多景点的配套设施并不完善, 甚至有些地方连住宿、洗澡都成问题, 这样不但不利于游客的旅游体验, 更丧失了提高旅游收益的大好时机。大力建设相关配套设施、满足游客的吃喝玩乐等享受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最后, 要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水平。前面已经说过, 现在新疆的很多景点相当于是事业单位, 相关从业人员抱着“铁饭碗”, 劳动积极性不高。这样难免会让一些没有得到应有服务的游客失望, 对新疆的旅游发展及口碑很不利。所以, 一方面是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另一方面是改革旅游从业人员的聘用制度, 采用竞争上岗的措施, 从而提高从业人员的服务水平。

摘要:新疆文化旅游和文化产业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文化旅游本身和文化产业之间是相辅相成的, 只有搞好文化产业才能更好地发展文化旅游。本文在介绍了文化产业和文化旅游之间的辩证关系后, 又介绍了新疆文化旅游的优势和劣势。最后, 就新疆如何发展文化旅游提出了几点建议, 以期能够发挥优势、克服劣势, 促进新疆文化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文化旅游,文化产业,新疆

参考文献

[1]苏琦.新疆南疆地区区域旅游合作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 2010.

[2]陈淑琳, 马莉.西北地区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研究——基于甘南的案例分析[J].地理研究, 2011 (05) .

[3]石承烈.努力把新疆建成我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N].中国旅游报, 2011-05-27.

[4]何昭丽.人力资本投资对新疆旅游产业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0 (03) .

上一篇:水溶性大量元素肥料下一篇:英语周记